防水检测

2025-01-07

防水检测(精选8篇)

防水检测 篇1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主要有UEA型混凝土膨胀剂、有机硅防水剂、BR系列防水剂、M1500水泥水性密封防水剂、无机铝盐防水剂。这些产品的执行行业标准是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标准主要从匀质性和物理力学性能两方面作了要求。随着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和建筑业也相应地取得长足的发展,社会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同步增大。由于市场经济调节和防水材料生产企业自身管理等原因,防水材料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检测作为控制防水材料质量的一环也越发显得重要。

1刚性防水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是一种新型刚性防水材料,它是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基材,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的粉状材料。在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根据国家标准GBl8445-200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使用方法可将产品分为两种:a.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它是一种粉状材料,经与水拌合可调配成刷涂或喷涂在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浆料,涂层厚度国外资料一般在0.5~1.5mm范围内,我国规范规定是应不小于0.8mm。亦可将其以干粉撒覆并压入未完全凝固的水泥混凝土。b.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剂:它是一种掺入混凝土内部的粉状材料,按一定掺量将其直接添加到混凝土中,起到防水的作用。匀质性指标中,细度(0.315筛)要求应在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10%以内,其他匀质性指标如含水量、总碱量、氯离子含量都与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的要求相同。物按拉伸性能将产品分为I、Ⅱ两类。对于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Ⅱ类产品意味着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而其他技术要求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是产品质量检测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包括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两项技术要求。首先按照标准要求制备试件,在搅拌双组分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搅拌的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引入空气。在制备聚氨酯涂膜的时候,将搅拌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倒入水平的模板上,用刮板将涂料来回刮几次,基本上能把搅拌时带入的气泡清除。涂覆次数应参照厂家提供的参数,分一次或多次且最多三次涂覆。下一次涂覆应在前次涂层表干后且不超过24h进行。每次涂覆厚度应参考涂覆次数及材料收缩情况,由经验判断,控制试样在72h内达到最终厚度为1.5mm±0.2mm。试样需在标准状况下养护96h后脱模,然后翻转放置,继续养护72h。此外,需要选择合适的脱模剂,否则脱模过程可能会破坏试样的性能。将试样裁成符合GB/T528规定的哑铃状I型试件,用直尺在试件上划好两条间距25mm的平行标线,并用厚度计测出试件标线中间和两端三点的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厚度,装在拉伸试验机夹具之间,夹具间标距为70mm,以500mm/min拉伸速度拉伸试件至断裂,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载荷,并读取此时标线间距离。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拉伸强度和最大延伸率。从实际的试验结果看,很多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常常不能达到技术要求。此外,涂料的其他性能也不稳定。涂料的质量往往与原材料涨价及原材料的质量波动有关。

2.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JS防水涂料,是一种以丙烯酸酯等聚合物乳液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外加剂制得的双组份水性建筑防水涂料。JS防水于絮凝作用的存在,水泥或外加剂在搅拌过程中容易聚合成团,不与聚合物发生反应,在试样凝固后将成为空隙,毫无强度。所以,各种成分能否在搅拌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分散也将直接地决定检测的准确性。在厚度一定的情况下,涂覆次数越多,成膜的密实度越好,试件的拉伸性能越高。有资料显示,无处的拉伸强度值,3次涂覆的试样比2次涂覆的试样高10~20%。涂膜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涂膜过厚试验数据跳跃幅度会之增大,这与随着厚度增加,涂膜缺陷增多有关。涂膜的养护件尤其是湿度,对试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保证在准状况下养护。在实际施工过程,对涂覆次数,成膜厚度以及护条件要足够重视。JS防水涂料拉伸性能的试验方法也是参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试验拉伸速度200mm/min。在实际检测中,JS防水涂料往往是拉伸强度达标至超标,断裂伸长率却不合格甚至很差。这种问题,一方面与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波动有关,另一方面是于储存不善而导致破乳。

参考文献

[1]黄鸿超.水泥基憎水型及柔性防水材料在卫生间防水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2007,(2).

[2]林柏章.建筑防水材料及PVC防水卷材的现状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1).

[3]段建民.建筑防水材料及其质量检验[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9).

[4]冯军强,孟巧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7,(4).

防水检测 篇2

RG聚合物复合防水涂料,是吸收日本先进技术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水材料,它是由有机高分子液料和无机粉料复合而成的双组分防水涂料,是一种既具有有机材料弹性高又有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等优点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性、抗老化性、低温柔性等优点,属环保型产品,不含有机溶剂,对环境及施工人员无任何危害。同时聚合物水泥RG防水涂料施工用量小,可辊刷或喷涂,较之其它防水材料,不仅施工量减少,施工效率提高,而且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多种材质基面上直接施工,同时它集防水和粘结材料于一身,可直接在防水层贴瓷砖或马赛克等保护层,简化水泥砂浆粘贴保护层或装饰层施工工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聚合物水泥RG防水涂料优异的耐老化性及维修的便利性,使其综合成本优势非其它材料可比。

颐和明珠居住项目位于宁晋县,天宝西街北侧,晶龙街西侧。工程地下防水采用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1 施工概况

本工程主楼、车库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基础底板、外墙采用RG防水涂料。工程需重点施工的地下防水部位:

1)地下室部分:阴阳角、设备管线预埋、穿墙杆、后浇带基础底板及外墙后浇带施工缝;

2)外墙部分:外墙的转角部位; 2 材料准备和要求

1)RG聚合物水泥涂料由聚合乳液和粉料两部分组成,按规定乳液与粉料的质量比(10:6)混合拌匀使用。

2)防水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进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3)RG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甲、乙双组分,底胶、基层修补材料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 作业条件

1)可在潮湿或干燥的基面上施工。若因天气因素24 h内有降水,须停止施工。基础面做20 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须坚实平整不起砂,表面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直接涂刷防水层。

2)细部构造等部位的基层要求:基层不平整处可用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表面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后可以直接涂刷防水层。基层与转角处、阴阳角、管根等部位,水泥砂浆应抹成圆弧形,阴阳角处必须做成不小于100 mm的圆弧。施工缝、后浇带加强处理,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并参照相关RG防水图集进行处理。④材料必须密封储存于阴凉处,严禁与水接触。⑤材料与施工现场严禁烟火。4 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流程

一布四涂:清理基层→涂刷第一道防水层→细部附加层→涂刷第二道防水层(无纺布铺设)→涂刷第三道防水层→涂表面防水层→工程质量验收。4.2 操作工艺 4.2.1 清理基层 在防水层施工之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表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不得有浮尘、油污、杂物或明水等;干燥基面用水浸润至微潮湿状,最好使用乳液桶或施工工具的清洗水;基面如有破损、疏松或不平,清理后可用RG聚合物防水防腐砂浆(RG一13)进行修复。刷底面防水层(刷第一道防水层):将基层表面的杂物及灰尘清理干净,使表面达到施工要求。对找坡层破损的部位应采用普通C10混凝土进行修补并及时浇水养护。

防水层施工步骤:第一层:由专人负责称取材料配制,先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分别称出配料所用的液料、粉料,用手提电搅拌器搅拌均匀,使其不含有未分散的粉料。

用滚刷或油刷均匀地涂刷底层,不得漏底,一般用量为0.5 kg/m。等界面层干固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4.2.2 细部附加层

2)施工缝、后浇带、管根与墙体之间、墙体及基础阴阳角等部位,先加强阴、阳角等部位,设无纺布总宽度500 mm,按阴角、阳角或拐角各250 nlnl进行布置,然后再根据底板或墙体进行满铺。3)对当混凝土表面有凹凸或蜂巢状时,应将松动的混凝土去除至完好表面。若混凝土表面有裂缝,且缝隙大于0.5 mm时,应将裂缝开成V形槽,开槽至良好的混凝土面,并进行修补。4.2.3 涂刷第二道防水层(无纺布铺设)在已处理好并完成细部处理的基面刷涂拌和好的浆料,趁湿立即铺无纺布(每次铺3 m~5 m),用钢刮板或钢抹子将布刮抹平整,使涂料透至布上。仔细检查,不得出现褶皱、空鼓。4.2.4 具体施工部位做法要求

1)在基础垫层上采用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后再刷2 mm厚RG防水涂料,防水涂料完成后用2 mm厚纸胎沥青油毡保护防水涂料,再做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进行二次保护,混凝土保护层上再进行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施工。

2)防水材料选用一道1.5厚RG防水涂料(一布四涂)施工做法,5 重点部位施工 5.1 后浇带部位施工

工程中在后浇带混凝土部位加设止水条和外墙附加防水层做法,已保证外墙防水层整体效果,避免工程从后浇带处渗漏。基础底板处采用砌筑240永久保护墙,在墙体上先空铺施工防水卷材附加层,将底板处防水卷材预留不少于500 mm宽,然后在附加层上再做一层防水涂料,与底板处预留防水层粘结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100 mm。5.2 施工时注意事项

1)施工时要在浸满浆料的布面上,用力涂抹刮压,确保浆料将布均匀浸透,必要时可使用钢刮板或钢抹子等工具。

2)施工后,涂膜应充分干燥。空气湿度特别大,气温低,干燥时间应适当延长。如工程施工环境湿度过大,应采取排潮措施。3)如施工基面温度较高,拌料时可适当增加水量,以补偿因蒸发过快而造成浆料流动性和浸透性损失。

4)应在5 以上的温度条件施工。在基础底板防水层施工时还应注意,施工人员应加强质量意识,勿穿钉掌鞋或带泥砂硬底鞋施工,防水层施工后,两天内不得上人。6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 6.1工程验收

1)涂膜厚度应均匀一致达到设计要求。不允许有脱落、开裂、孔洞、气泡或收头不严密等缺陷。

2)涂膜防水层不应有积水和渗漏现象。6.2产品质量检验

防水涂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和物理技术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对进入现场的材料应进行抽样检测。7 成品保护

1)操作人员应严格保护已做好的涂膜防水层。

2)涂膜防水层未干时,在未做保护层以前,任何与防水作业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损坏防水层。

防水检测 篇3

2013年10月17日, 由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和广东省建筑防水材料协会联合举办的“《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 (JGJ/T 299—2013) 宣贯讲座”在广东省科学馆302室召开。广东省建筑防水协会会长、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邓天宁先生和广州市鲁班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梁志勤先生应邀到场授课。此次讲座吸引了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设计、检测及防水材料生产、防水工程企业60余人参加。

此次讲座的交流内容一是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详细介绍;二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外墙空鼓渗漏检测的应用;三是建筑设计中容易造成外墙漏水隐患的构造做法及选材;四是设计导致外墙窗框缝漏水的主要因素。梁志勤先生就现场检测技术规范作了详细介绍, 并与大家分享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技术;邓会长在介绍相关规程的基础上, 重点针对外墙窗框漏水的治理技术与大家作了交流。

建筑防水材料防霉性能检测的探讨 篇4

1 国内外防霉性能检测发展现状

防霉性能检测工作的开展已有几十年历史,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研究霉菌对绝缘材料性能影响的过程中,建立了霉菌实验室,并且最早制定了霉菌试验方法的标准,用于鉴定产品的抗霉性能。后来,许多国家和组织在建筑涂料、皮革、包装材料、塑料、电工产品和合成胶乳等材料及其制品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国家或行业防霉性能检测标准及评价方法。日本在1953年就以通产大臣的名义制定了JIS—Z—2911《耐霉性能试验方法》;ISO—TC61技术委员会于1978年制定了国际标准ISO 846—1978《塑料在真菌和细菌作用下的行为的测试》;英国于1989年制定了建筑内墙涂料和外墙涂料的抗霉试验方法及长霉等级标准。为了验证防霉性能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国际生物劣化研究小组(IBRG)中的塑料工程会在1984至1990年间,按照ISO 846—1978标准,在几个实验室之间进行了平行试验,通过从试验中得到的经验,对ISO 846—1978进行修订,制定了ISO 846—1997。

我国防霉技术研究和检测标准制定方面的工作比较落后,最早的一项有关防霉性能检测的标准为化学工业部标准HG2—740—78;在此基础上,由北京油漆厂起草、国家化学工业部提出的、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GB/T 1741—1979《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于1980年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1个正式的防霉性能检测国家标准。随后,国内许多行业制定了相关的防霉性能检测标准。

2 现行建筑防水材料防霉性能检测方法

2.1 密封胶防霉性能检测

目前,国内密封胶产品防霉性能的检测,依据的是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该标准确定了9种霉菌,其种类及主要侵蚀的对象见表1。该标准的试验方法也有两种,一种为将霉菌混合液接种在无机培养基上,采用培养皿法进行检验;另一种是针对大件、无规则样品,将霉菌混合液直接接种在样品上,用悬挂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均是通过肉眼观察外观,评定长霉等级及程度。

该标准对漆膜是适用的,但漆膜与密封胶的组成有较大不同:漆膜主要由油脂、树脂以及部分填料组成,而硅酮密封胶主要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原料,辅以交联剂、填料、增塑剂、偶联剂、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混合而成,在室温下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发生固化形成弹性硅橡胶。由此可见,这两类材料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依据GB/T 1741—2007标准检测密封胶的防霉性能并不完全合适。

2.2 防水卷材防霉性能检测

目前,种植屋面用防水卷材防霉性能的检测仍是依据GB/T 14686—1993《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油毡》的附录A进行。该标准规定的霉菌是黑曲霉、桔青霉、拟青霉、球毛壳霉和根菌。将霉菌混合液接种在无机培养基上,采用培养皿法进行检验,结果通过肉眼观察外观,评定长霉等级及程度,并计算拉伸强度保持率。

但是,考虑到该标准在2008年修订时,去掉了对防霉性能的检测要求,并且石油沥青玻纤胎油毡目前已基本淘汰,因此,该检测方法已经不适用。

除此之外,塑料、橡胶等都有相应的防霉性能检测标准,即GB/T 24128—2009《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HG/T 4301—2012《橡胶防霉性能测试方法》;同时,依据GB/T 2423.16—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J及导则:长霉》标准也可检测塑料、橡胶类材料的防霉性能。随着各行业防霉性能检测标准的不断推出,各标准之间的检测范围重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法确定一个统一的检测方法。因此,探讨防水材料防霉性能适用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 现行建筑防水材料防霉性能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3.1菌种及孢子液浓度

自然界中约有10万多种霉菌,一般引起工业材料和制品生霉的霉腐微生物大约有113个属、234个种,它们主要是曲霉(19.2%)、青霉(12.7%)、毛霉(8.2%)、木霉(4.1%),镰刀霉(3.7%)、芽枝霉(2.9%)。中国南北地区环境差距明显,并且不同霉菌所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同一标准在不同区域的实施情况会有所不同,而现有的相关标准对此并没有加以描述。

另外,引起不同材料霉变的主要菌种是不同的,因此需选择容易侵蚀材料的霉菌作为测试标准菌。在GB/T 1741—2007标准中选取了9种菌种,这9种是适合漆膜的,对于密封胶而言,未必都是有用的。同样,GB/T 14686—1993标准中规定的菌种适用于玻纤胎油毡,而耐根穿刺卷材主要是聚酯胎、聚乙烯胎、橡胶、织物等材料,所适用的菌种也应有所不同。所以,选取有效的菌种进行试验是非常必要的,应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进行批量试验,选取最易侵蚀密封胶和防水卷材的霉菌,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度,降低检测成本。

此外,国内外标准均仅对孢子悬浮液的制备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对喷洒时的含量和浓度没有明确规定。对样品进行喷洒时,孢子的浓度、喷洒量很难控制,菌量过多,孢子易堆积于样品表面,影响判断;菌量过少,则难以达到相应的霉变条件。

3.2 培养环境

温度是霉菌生长与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霉菌有各自的生长温度范围,按其生长速度可分为3个温度界限,即最佳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表2为部分霉菌的生长温度。

水分是霉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的必要条件。霉菌的生长随湿度升高而加速,通常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孢子开始萌芽生长;当相对湿度达到90%~100%时,霉菌的生长速度达到最大极限。

为保证混合孢子液的生长速度,需考虑适合的温湿度。但是GB/T 1741—2007和GB/T 14686—1993标准只控制恒温,要求采用恒定温度(25~30℃)、相对湿度不低于85%的条件,该条件与霉菌生长的实际环境不符。GJB 150—2009《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和MIL—STD—810《环境工程相关事项及实验室测试》采用的是温湿度交变循环条件,温度在25~30℃内变化,相对湿度>90%,24 h为1个循环:前20 h,保持温度(30±1)℃、相对湿度95%±5%,在以后的4 h中,保持温度(25±1)℃、相对湿度95%+5%最少2 h,这样可以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利于霉菌的萌芽和发育,同时能模拟比较接近于实际储存环境的一个温湿度变化,更加科学。

3.3 培养周期

现有的防霉性能测试方法,对于密封胶采用的是霉菌接种28 d后观察外观;而防水卷材是28 d之后观察外观,56 d之后检测拉伸性能。但实际上,霉菌繁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材料表面发生霉变的时间少则半个月,多则半年。而在各国标准中对防霉性能的判定都不是定量描述,这个判定方法导致试验时间对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无机琼脂培养基,为贫营养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霉菌生长缓慢,28 d不能够保证霉菌完全生长,从而会影响对密封胶防霉性能的判断。对于防水卷材,56 d的周期又有些过长,不仅降低了检测效率,又提高了检测成本。

3.4 结果评判

目前防霉性能检测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在到达养护周期后,观察样品表面霉菌、菌体、菌丝的生长情况,按长霉面积分级判定。根据以往研究,不同种类的霉菌生长培养时间不一致,如黑曲霉为5~7 d,有的霉菌需10~14 d,有的如球毛壳菌需21 d甚至更长。现行标准中基本是采用混合菌种,在长时间培养后是否有些菌种相对退化,标准中未有描述。根据上述推论,笔者做了一组试验,按GB/T 1741—2007标准,取一密封胶样品分别接种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进行防霉性能检测,选取了几个试验结果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28 d后,接种了单一菌种的样品长霉面积为30%~50%,而接种了混合菌种的样品长霉面积为20%~30%。由此可以推断,混合霉菌与单一霉菌对样品的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情况仍需进一步验证。总体而言,在判定结果时,只在养护周期到期时观察外观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建议在控制孢子浓度的基础上,提高观察的频率,来降低混合菌种长时间生长后出现退化的风险。

除此之外,对于透明的密封胶样品,观察外观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图2是透明性样品耐霉菌性结果。如图2所示,样品表面可见明显霉斑,但实际上,霉斑长在紧贴培养基的样品反面,而样品正面长霉并不严重。可见,对于透明样品而言,将样品直接放置在培养基上有所不当,这会误导结果的判断。现有的方法在外观检查后的结论既缺乏定性分析,又缺乏定量分析。

在对防水卷材进行霉菌生长评判时,沥青类卷材主要易被霉菌侵蚀的部位是胎基,因此在观察外观时,卷材表面和卷材胎基处应有所不同。例如图3(a),卷材表面霉菌基本看不见,在图3(b)中,从卷材侧面观看,胎基上明显有霉菌生长。因此,在评价沥青类防水卷材时,不应只从卷材表面观看而进行判断,评价准则有待改进。

4 结论

现有的防霉性能检测标准不适用于密封胶和防水卷材,需要在已有标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防水材料防霉性能的检验方法。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 菌种的选择要针对防水材料本身特性进行细致的筛选,选取最经济有效的菌种,同时应根据地域不同,可进行相应的更改。

2)在对样品喷洒孢子混合液时,应保证喷洒的孢子液浓度以及各种霉菌含量适当、均匀。

3)为了保证每种菌种的快速有效生长,对于霉菌的养护方式宜采用温度交变模式,保证混合菌种的繁殖。

4)由于培养基的限制,霉菌生长缓慢,在短期内评定防水材料防霉性能的好坏具有一定的偏离;而对于防水卷材,则培养周期又太长。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既满足霉菌生长龄期,又能快速反映材料的防霉性能。

5)实际应用与实验室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水洗或水浸造成防霉剂的流失,或材料表面沾污了有机物、加快了霉菌的生长等情况。因此,在试验前是否有必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以达到与实际应用类似的效果,降低试验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对于各种建筑防水材料防霉性能的检测方法,结合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指出了现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并对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崇启大桥桥面涂料防水层现场检测 篇5

关键词:桥梁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防水涂料,粘结强度,抗剪强度

随着路桥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路桥用防水材料种类越来越多,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堵漏材料等,但在众多的防水材料中,防水涂料是近年来桥梁防水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桥梁用防水涂料为不定型材料,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基层,能形成无接缝的整体防水层。另外,桥梁用防水涂料喷涂施工,操作方便、效率高,如水乳型防水涂料还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大大缩短了工期。

防水涂料不同于防水卷材,它是现场成型的防水材料,尤其是在桥梁桥面防水涂层的施工中,其防水层的质量受现场施工工艺、操作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做好桥梁桥面防水涂层质量的现场检测,对于保证桥梁防水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1 工程概况

崇启大桥是上海至西安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沿海地区通往上海的又一便捷通道。崇启大桥全长51.736 km,其中江苏段21.028 km,上海段30.735 km,总投资75.73亿元,建设工期三年半。大桥起自上海崇明岛陈家镇,南面与上海崇明越江通道相连,向北跨越长江北口支,止于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与宁启高速公路相接。崇启大桥桥面基层为C50混凝土,桥面防水层采用AWP—2000F纤维增强桥面粘结防水涂料,厚度为1.2 mm±0.1 mm,面层为沥青混凝土。现场检测面积为22万m2,见图1。

2 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依据、内容和设备

2.1 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依据

崇启大桥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依据有:JC/T975—2005《道桥用防水涂料》、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39—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2.2 现场检测的内容

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及相关规定,一般桥梁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内容分为加胎体涂膜检测和不加胎体涂膜检测,其中加胎体涂膜检测的内容有防水涂膜厚度、粘结强度、剪切强度、剥离强度,不加胎体涂膜检测的内容有粘结强度、剪切强度。上海崇启大桥桥面防水层检测属于后者。

现场检测的区域,须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确定。检测区域采用梅花桩布点或“S”布点,布点要有代表性。检测的频率经与设计方、业主、监理共同协商后确定。

2.3 检测所需设备

桥梁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仪器有:电脑全自动拉拔仪、结构层材料剪切仪、红外线测温仪、可拆卸钢模、发电设备、双组分丙烯酸胶粘剂、裁纸刀等。

3 崇启大桥桥面涂料防水层现场检测

3.1 粘结强度检测

粘结强度检测时,每个测点宜粘结4个40 mm×40 mm拉伸头,其中1个备用;各测点之间的间距应大于400 mm。待拉拔头上的涂膜达到粘结强度后,用刀片小心地将被测防水层(基层处理剂和防水涂料)沿拉伸头切开。将拉伸头与拉拔仪连接,量测防水层表面温度。

拉拔时要匀速,并记录粘结破坏时的荷载及破坏位置,见图2、图3。每个测试区域内,5组试验数据中应保证有2组试验数据有效,取平均值为该测试区域的粘结强度值。粘结强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σ为粘结强度,MPa;F为破坏荷载,N;A为试件粘结面积,mm2。

粘结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粘结强度检测完成后,应对检测部位进行修补。

3.2 抗剪强度检测

在测试区域内安装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的可拆卸钢模;待拉伸头与防水层间达到一定的粘结强度后,将被测层沿拉伸头切开。将剪切力试验仪放置平稳,然后小心地将半弧形推头与钢模对齐,半弧形推头底部不与防水层接触;测量防水层温度。

剪切力试验仪推移时要匀速,记录剪切破坏时的荷载及破坏位置。每个测试区域内的3组试验数据中,应保证2组试验数据有效,取平均值为该区抗剪强度值。破坏位置为非防水层时,利用备用试件做补充试验。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Q为抗剪强度,MPa;M为剪切块面积,mm2。

剪切试验结果见表2。抗剪强度检测完成后,需要对检测部位进行修补。

4 问题分析和设计施工建议

通过对此次防水涂层现场检测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要保证桥梁桥面防水涂层的防水性能,在防水设计过程中,考虑防水涂料选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耐久性与变形性。防水涂层应有良好的耐久性,其使用年限至少不低于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使用年限(约8~10年)。防水涂料应具有一定的变形性能,要求混凝土桥面板裂缝缝宽≤2 mm时,涂膜不会被拉裂,以确保涂膜的防水可靠性。(2)耐高温性与粘结性。防水涂层应能承受沥青摊铺层高温(约160℃)施工的影响,且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有相容性,要求25℃时,层间抗剪强度≥1.5 MPa,35℃时层间抗剪强度≥1.0MPa。防水涂层对混凝土桥面板亦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以保证沥青铺装层的整体粘结性能,并在粗糙的桥面基层上具有良好的密贴性;防水涂层施工完毕后,不得夹有空气层。

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还发现防水涂层施工时的喷涂均匀性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因此,防水涂层施工前,应注意基层处理,清除油污、垃圾等,然后彻底清扫基面,再用吹尘器把基面吹干净;防水涂料喷涂时,第1遍喷涂完毕后,要待其实干后方可再次进行喷涂,以喷涂3遍为宜。另外,防水层施工完毕、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前,要对防水层严加保护。防水层实干后,在其上开行的车辆应在10 t以下,但不得在其上打弯、倒车、急刹车等;10 t以上的货车、铲车、吊车等禁止通行。

5 结语

为满足桥梁防水的需要,一般须在桥面铺装层间设置防水层。近年来,我国桥梁防水工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总体水平都有显著提高,然而,桥面渗水、铺装层剥落、桥面板破坏等问题在实际工程中仍有存在。不合理的防水设计、不规范的防水施工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加强桥梁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浅谈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检测 篇6

关键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影响因素,水灰比,强度,厚度

0 引言

建筑渗漏已成为建设工程的质量通病,它不仅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秩序,而且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防水在建设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保证与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寿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是由聚合物乳液和无机填料复合而成的水乳型双组分防水涂料。涂料涂覆后,复合体系中水泥遇到乳液中的水即发生水化反应,形成一定量的水泥凝胶体;而聚合物乳液本身属于胶体分散体,其中的聚合物颗粒向料浆中分散,吸附在水泥及其水化产物和其他填料的表面。随着水分的消耗和逸失,聚合物颗粒之间慢慢地靠拢而相互凝聚在一起,进一步固化即形成连续的涂膜结构。该涂膜弥补了水泥基材料柔性不足以及聚合物乳液涂膜再溶胀,防水性差的缺陷,提高了聚合物涂料的拉伸强度。既有有机涂料高韧高弹性能,又有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等优点,达到了二者性能上的优势互补,起到“复合叠加”效应。同时它还具有粘结强度高、无毒、无味、无大气污染等优点。这种防水涂料在珠江三角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防水涂料料浆稳定性的研究出发,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性能的各种因素。

1 影响的因素

1.1 粉料和液料的配比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用于非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Ⅱ型适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延伸率大小与胶乳的用量大小直接相关,但乳胶掺量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涂层的长期耐水性,为解决这一矛盾,工程规范和产品标准的技术处理将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分为两种类型:Ⅰ型为乳胶用量较大,延伸率要求达到200%以上,用于间歇性浸水的工程部位,以满足其变形较大要求;Ⅱ型为胶乳用量较小,延伸率只要达到80%,以满足变形较小却有长期耐水性要求的工程部位。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因为液料和粉料的配比不当而检测的结果不合格,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中可明显看出粉料∶液料为1∶0.8时伸长率不够,强度增强,当粉料∶液料为0.8∶1时强度合格,伸长率合格,伸长增加了51%。充分说明了粉料和液料配比的重要性。配比不当,强度和伸长率会有很大的差别。这要求在工地现场施工材料的配比要严格把关,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中,有一个脱模后进行(40±2)℃干燥48 h的过程,许多涂料产品是在(40±2)℃热养护过程中因增塑剂挥发迁移而使得拉伸强度快速增长,说明这些产品在暴露使用中热老化的性能变化很快,寿命不长。

1.2 养护

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发现做好了的样品因为没有(40±2)℃加热养护24 h,其强度不合格,后经加热养护,强度合格。特别是对于浸水处理后的试件拉伸性能更加重要。本人在一次试验过程中发现试件浸入(23±2)℃水中浸水时间为168 h。没有经过加热处理和经过加热处理的试件的强度存在很大的差别。未加热时五个试件的平均值为0.3 MPa,加热后为1.5 MPa,因此,在试验的过程中严格地按照标准做试验也是很重要的,对于拉伸强度异常高的产品应引起警觉,必要时,可做热老化保持率试验,而不是片面地认为拉伸强度越高越好。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较其他防水涂料的特点是可在潮湿基层施工,这里有一个潮湿程度问题,并不是说任何潮湿的气候环境条件或非常高的基层含水率情况下均可施工,因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胶乳是通过挥发固化的,过高的基层含水率和太潮湿的气候条件对胶乳的固化成膜不利,会降低涂膜的延伸率。同时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的水泥又是通过水化固化的,太干的基层和气候条件,又对水泥固化不利,所以在炎热干燥季节施工时又要在基层略喷洒些水后再施工。其实,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对施工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还是有一些要求的,一般是温度在5 ℃~35 ℃,湿度在50%~70%为宜,不顾温湿度条件强行施工,虽然也能成膜,但涂膜性能相去甚远。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两个成分比——聚灰比(聚合物与水泥的比例)和水灰比(水和水泥的比例)是厂家通过多次试验研制确定的,任意改变其中一个成分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实际工程中任意加大粉料用量再随便加水调整稠度的现象比比皆是,事实上许多工程是借使用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之名行偷减材料之便,是防水施工单位不顾工程质量只顾盈利而采取的胡乱行为,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监督到位。

1.3涂膜的厚度

涂膜的厚度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在实验室时,试样制备分两次或三次涂覆,使试样厚度达到1.5±0.2,太厚的拉伸性能会差一点强度会高一点,太薄拉伸性能会好一点但强度相比而言会差一点,因此在试样的制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做。

2结语

影响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涂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1)液粉比;2)灰聚比;3)成膜方法及厚度。合理的液粉比和灰聚比关系到涂膜的刚性与柔性,养护龄期和制度及成膜方法和厚度也影响着涂膜的拉伸性能。因此在检测及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相关的人员做好相关的工作。

参考文献

防水检测 篇7

1 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进行研究

1.1 对防水材料抗剪性能的分析

根据我国桥面建设的发展现状, 由于利用沥青对桥面铺装, 桥面会经常出现一些松散是现象, 主要是因为在对桥面进行铺装的视乎, 桥面自身具有的抗剪强度是不够的。因此, 要采用在室内开展试验的方法, 这样才能够检测出桥面柔性防水材料具有的抗剪强度, 同时, 桥面柔性材料的抗剪强度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1.2 对防水材料粘性性能的分析

桥面柔性防水材料还具有粘性性能, 我们在桥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在使用沥青对桥面进行铺装的时候, 要控制施工材料的主要方法, 如果沥青材料不能够满足铺装时候的指标, 那么就要充分考虑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粘结性能, 同时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成分是不相同的, 其中的粘性的机理也是不相同的, 所以, 在进行铺装的时候, 铺装的温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 在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方面, 应该对其粘结性能进行研究, 还要知道温度对防水材料的粘结性能的影响。

1.3 对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的分析

在桥面防水层上铺沥青的时候, 在使用压路机碾沥青混合料的时候, 可能会导致防水层在高温骨料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刺激, 在这种刺激下很容易使桥面产生破坏, 这样就会失去防水的效果, 于是在实验中检查出其具有不透水性能。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不透水性能进行分析, 同时也可以作为材料施工损伤性能的评价方法。

1.4 对防水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进行分析

通过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进行调查, 我们会发现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有抗疲劳的性能, 这种性能能够保障桥面的稳定性, 在采用的过程中, 防水材料承受着桥面行驶车辆带来的压力, 经过车辆的不断碾压, 材料与上下层之间的粘度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如果其中的粘度不能够达到相应的规定值, 这时防水层出现了滑动现象, 导致防水材料的主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降低沥青桥面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使桥面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 我们要注意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是具有抗疲劳的性能, 在必要的时候, 要改善材料中的抗压的强度。同时要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抗疲劳性能能够做到系统的分析。

2 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指标的确定

在用沥青进行桥面铺装的时候, 由于沥青是一种粘度很大的材料, 其主要的性质和温有关系, 在实验中, 使用的材料都是沥青材料的一种。因此, 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具有剪切性能, 这与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剪切性能主要是由材料的厚度和剪切的速度决定的, 这些因素和材料的粘度形成了正比的关系。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沥青是一种具有感温性的材料, 然而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是不相同的, 经过改变沥青的性能, 改变后的与之前的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沥青材料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呈现的却是下降的趋势, 这样就会导致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抗剪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发生不断的下降现象。由于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抗剪性能进行试验检测的时候, 要在材料处于最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因此, 要认真的对到检测的过程, 检测的过程当中要保证采用六十摄氏度的抗剪的强度。

桥面柔性防水层如果出现了病害, 那么主要原因就是防水材料和其中的主要结构之间的抗剪的强度是不足的, 因此, 评价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稳定性主要是要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抗剪强度进行具体的分析, 防水材料具有的粘结性能要在各个结构中才能体现出来, 同时, 检测的结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值。

3 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防水材料的功能, 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方面主要是取决于材料的技术性能, 另一方面主要取决于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对于施工非常差的防水层不能够保护混凝土梁体, 反而还会破坏桥面, 因此, 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 主要是对防水层施工进行有效的监控。

在我国现在还没有非常专业的检测桥面防水层的主要仪器, 在桥面施工过程中, 一些施工单位多数是按照防水材料的产品说明来进行施工的, 施工的工序主要是通过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的, 还不能够用指定的指标来衡量整个施工的质量, 为了解决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指标的测试技术问题, 就要利用电动剪切仪测试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检测出桥面柔性防水材料的主要性能, 同时, 根据其主要的性能, 然后进行施工。

4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对我国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指标与检测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对防水层施工现场的技术指标进行评价, 同时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 可以避免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通过研发适用于桥面防水层现场检测的试验仪器, 可以更好的进行检测。同时, 还要完善防水层的主要性能, 完善施工设备,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实现防水材料的主要性能。

摘要:伴随着我国桥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公路桥面建设的数量开始增多, 我国的交通路网逐渐形成, 交通量的增加, 使得我国的公路与桥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同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我国, 有些桥梁建设没有符合其主要的设计理念的要求, 桥面开始出现了裂缝、塌陷、等现象。这样就影响到桥面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桥面的来往车辆给桥面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桥面的损坏, 不利于人们的日常出行, 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因此, 本文对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指标与检测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性能指标,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裴建中.桥面柔性防水材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 2001.

[2]张占军.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 2001.

防水检测 篇8

如何实时、快速、无损地判断防水混凝土的工作状态是一个新颖的课题。笔者近年来对防水混凝土的洇湿开展了研究及现场检测,利用混凝土湿度测试仪和建筑结构透视仪,采集防水混凝土内部湿度数据及微细孔隙影像分布图,对防水混凝土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为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大亚湾中广核大学教学楼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洇湿现场检测项目为例,介绍了该方法。

1 工程概况

大亚湾中广核大学教学楼地下室,创建于2013年,建筑物为单体楼房,呈矩形,长80 m、宽25 m,主体6 层,局部7 层。本工程地下1 层,埋深4.5 m,防水等级为一级,作为多功能会议室、库房等用途。其中底板结构层次从下往上依次为:素土夯实→100mm厚C20 细石混凝土垫层→2.0 mm厚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2.0 mm厚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5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00 mm厚C35 防水混凝土底板(抗渗等级为P8)。该底板局部长期洇湿,并因此导致木地板、地毯发霉,边墙饰面发黄等问题。该地下室采用设备通风并保持恒温,洇湿部位多无明水且位置相对固定,不因通风而减少洇湿范围,故排除因空气湿度和温差过大结露而造成潮气积聚的可能。该地下室局部洇湿情况见图1。

2 检测方案的确立和对比

2.1 方案的确立

1) 防水混凝土的工作状态与其内部含水程度和密实状态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其内部相对湿度和孔隙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价防水混凝土的实时工作状态。从最不利因素考虑,假设原有防水卷材已经失效,在相对空阔的洇湿部位进行检测,挑选的检测点应避开结构裂缝、预埋件、管道周边、施工缝等干扰较多的部位。

2)参照ASTM F 2170—02《用现场探测器测定混凝土地板路面的相对湿度的试验方法》[2]中相对湿度的常用参考值,对于铺设由天然纤维、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地毯的混凝土,其相对湿度应≤85%,本地下室多功能会议室混凝土地面的相对湿度参考该标准。

2.2 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1)本方法具有快速、实时和无损(或损伤极少)等特点,如采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含水量,既要损伤混凝土并且检测数据不是实时情况,检测过程需要烘干、泡水、称量等众多环节,周期比较长。

2)整个检测过程均有数据及影像反映真实情况,并且可以进行连续观测,记录洇湿状态的变化情况并绘制相应趋势图。而其他取样方法只是某些(批次)检测点在某一时间的数据,无法进行该点位连续自我对比及同一时间内与相邻点位的对比。

3) 仪器的精度高、范围广且属于可视化现场观测,能掌握混凝土密实度缺陷及内在埋置物件的分布、影响等情况,比实验室的操作更简便、直观。

3 检测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3.1 混凝土湿度测试仪(电磁法)

采用博势Proceq Hygropin混凝土湿度测试仪系统测试防水混凝土内部的相对湿度,其工作原理、设备特点及适用范围如下。

3.1.1 工作原理

本系统通过测试探头对混凝土预置保湿套管内相对恒定的水分子产生敏感的电磁场,利用水分子吸收能量的特性,对产生的电场能和失去的电场能进行比较得出准确的相对湿度值。根据ASTM F 2170—02标准对相对湿度的测试要求,将保湿套管放置到混凝土中规定的深度,由于测试套管的空气容量较小,湿度平衡过程较为迅速,通过设备的微型传感器,可以准确测定出可靠的数据。

3.1.2 设备特点

1)具有两个独立的高度集成传感器,分别测量相对湿度和温度,可以实现高精度、宽测量范围和长期稳定性。

2) 采用现场技术确认混凝土内部的实际含水情况,最深可达2 m,而普通混凝土表面湿度探测仪最多测量深度为20 mm,不能反映实际内部含水情况。

3)系统配备自我校正功能,采用饱和盐溶液的测试管内微气候稳定在相对湿度75%,因此,湿度标准管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校正检查。

3.1.3 适用范围

该测试仪的操作温度范围为-10~60 ℃,相对湿度范围为0%~100%,无冷凝。

3.2 建筑结构透视仪(雷达法)[3]

采用喜利得PS-1000X Scan建筑结构透视仪系统测试防水混凝土内部孔隙分布,其工作原理、设备特点及适用范围如下。

3.2.1 工作原理

本设备依靠脉冲电磁波技术进行探测,通过扫描探头上的三组天线,以连续脉冲的方式持续地向混凝土结构内部发射电磁波。当发射波遇到混凝土内部孔洞、孔隙、大体积疏松或埋置物时,将产生反射回波。探头将依据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差和位置差,来确定位置和大小。

3.2.2 设备特点

1)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数据采集,具备快速扫描、记录、成像等特点。

2)同时显示平、立、剖面图像,直接以实物方式和彩色显示混凝土内部情况,为方便检查结构内部,还可采用三维立体模式显示实物图像,简单直观,易于解读。

3.2.3 适用范围

该透视仪可单次连续快速探测并记录长达10 m范围的探测距离。网格图像扫描精确,一次采集探测面数据,可在坐标网格内任意分析,便于建立整体的而非对某一点的判断。探测深度最大可达600 mm。

4 防水混凝土工作状态的检测

4.1 检测流程

制定方案→调查洇湿部位→确定检测轴线网→检测相对湿度→检测密实程度→保存数据及图像→资料收集及整理→数据汇总及分析→编制检测报告。

4.2 现场检测准备

1)调查底板洇湿部位,选择一片目测无明显潮湿且地毯脱离的地方,初步确定检测范围。

2)设置检测区域面积为4 m×2 m,按1 m×1 m确定轴线间距,其中,15 个轴线交汇点为相对湿度的检测点,轴网内8 个方格为密实程度的扫描区域。轴网布置见图2。

3)记录相关日期、时间、大气温度、环境湿度、轴线(网格)编号等主要资料,并检查仪器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3 检测底板防水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

1)对底板面开钻 Φ8 圆孔,深度约为120 mm左右。钻孔后应保持洞内自然状态,不得用水冷却,并采用真空吸尘器吸取洞口及洞内泥尘。

2)插入保湿套管,把管口的橡皮塞盖上,套管上端的密封垫圈贴紧在混凝土表面,如图3。

3)在2 h后保湿套管达到水分平衡时,拔掉保湿套管橡皮塞盖,并在管内插入探针,测量套管内相对湿度。

4)相对湿度数值变化不超过±1%时进行记录,检测现场见图4。

5)表1 是防水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的检测结果。从表1 可知,防水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最小值为90.16%,最大值为100.00%,平均值为98.00%,表明该防水混凝土内部湿度较高,其中个别测点(相对湿度为100.00%)有明水迹象。

4.4 检测底板防水混凝土内部密实情况

1)将建筑结构透视仪的扫描坐标纸(1 200 mm×1 200 mm)平铺在地面网格内。

2)按坐标纸指示的X向和Y向纵横扫描,并记录图像。

3)将设备的主机和探头扫描机连接并进行分析,选取某些区域扫描图像如图5 所示,表明该防水混凝土内存在散乱孔隙,并且在钢筋周边积聚的孔隙较多,是影响防水混凝土密实程度的主要因素。

5 结果分析

1) 本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多处局部洇湿部位存在较多结构孔隙,密实程度不足,多见于钢筋附近及集中组团出现,宏观上主要是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所致。

2)洇湿部位目测无明水,但通过其内部相对湿度检测表明,某些检测点含水程度高,通过蒸发最终积聚水汽。从微观上看,主要是由于防水层失效情况下,混凝土微细孔道通过虹吸作用吸附水分子,并在振捣不密实的部位积聚,最后通过微细孔道蒸发至底板表面。

3)防水混凝土实际工作状态中,其内部相对湿度和孔隙分布是互相关联影响的重要部分。防水混凝土的配比、防水掺合料以及施工操作均为涉及的改进范围,尤其如何减少防水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或虹吸作用是最切实的问题。

6 整治措施

对于长期洇湿的混凝土结构,适宜采用多脉冲电渗透防水系统。多脉冲电渗透防水系统是目前较先进和完善的电渗透防水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建筑结构(如混凝土、砖石结构)的防水、防渗和除湿治理,其工作原理是将系统的正极(钛金属导线)埋在结构内侧表面以下约20 mm处(以不触到混凝土中的钢筋为宜),并用导电水泥砂浆覆盖密实;负极(铜棒)根据不同位置安装在丰水的结构外侧部位。由于电场迁移的动力远大于重力及虹吸作用,在建筑结构体毛细孔内的水分子被电离后,会朝向结构外侧移动并使混凝土内侧达到干燥。该技术现已有众多的成功案例。

7 结论

采用混凝土湿度测试仪和建筑结构透视仪两种检测系统对防水混凝土实时工作状态进行检测,该方法具有轻便、快速、直观、无损、大面积探测等优点,是建筑物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在附加防水层失效情况下的全面检查、评估方法,能够为渗漏整治提供相应依据和指导。

摘要:以大亚湾中广核大学教学楼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洇湿检测项目为例,介绍了混凝土湿度测试仪和建筑结构透视仪现场检测防水混凝土工作状态的原理、仪器设备要求和检测流程,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影响因素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上一篇: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下一篇:化学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