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实(精选7篇)
化学史实 篇1
查阅《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没有关于要进行化学史教育的课标要求,若搜索“化学史”或“科学史”关键词,在三万多字的“课程标准”正文中,只出现过三处:一处是要求运用有关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使学生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另两处要求在创设教学情境中要运用化学史实等。可见,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仅限于情感维度目标和课堂的情境创设。但是通过对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的比较发现,“化学史”也已成为化学教科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突出表现为各种化学史料选用量明显增加,不再是一些点缀性质的逸闻趣事,更不是严谨学科知识外加的一味“调味剂”,其承载着的教育教学功能也突出彰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育人理念。
表1 三种教科书选用化学史料汇总表
1. 化学史料素材选用特点比较分析
为方便著文与分析,本文以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教版、沪教版、鲁教版三种教科书为分析对象,仅以有具体人物、事实、成果以及影响力等四个要素俱全作为标准所选择的一类化学史料,不包括一些古代的发明和近代的科技成果(如C60的发现和发展史)等。具体选用的化学史料汇总表如下(见表1):
三种教科书选用的化学史料中涉及古、今、中、外等各类科学家、化学家约23人,史料涉及宏观物质性质认知,微观粒子认识发展,元素规律发现,科技创造发明等。三种教科书密切结合三维目标选择化学史料,且选择数量非常接近,人教版9例,沪教版8例,鲁教版9例,其中都选用的相同化学史料就有6例,分别是空气成分的发现、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侯氏制碱法等史料。
三种教科书虽然都选取了6例相同的化学史料,但陈述内容详略差异较大。鲁教版用49页大篇幅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且更为详尽。从19世纪初元素种类的不断发现开始,到1817年的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现的“三元素组”的规律性,1862年法国科学家尚古多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排列方式,1864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发现的“元素八音律”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依据已知的63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顺序排列,得到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而1913年美国科学家莫斯雷按原子的质子数对元素进行排序得到的元素周期表,更好地体现了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广泛阅览,尤其可以借鉴不同版本上对同一化学史料的表述,以便修正或补充,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科学建构。
2. 教科书中化学史料导学功能的例举分析
据文献数据分析,开展化学史教育的功能或价值主要包括7个方面:(1)提高学习兴趣;(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理解并掌握化学发展的历程;(4)形成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5)培养人文精神;(6)培养科学精神;(7)设置教学情境。分析不同版本教科书中选择“化学史料”,或作为学生学习的情景材料,或作为知识理论的证明素材等,目的都是为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培养,教师需深入挖掘史料中隐含的教育教学因素,并结合具体化学知识教学设计,择机渗透,发挥“导学”功能,以实现化学史教育的功能或价值。
下面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实”为例,谈谈其导学功能的运用。
2.1 运用史料情景,设问激趣导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有些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前身”,而许多化学事实就是其前身来源的最好情景。如人教版在课题“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小节中,有一段文字描述:“1774年拉瓦锡的精确定量氧化汞加热分解实验,发现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紧接教科书用“这难道是巧合吗?”作为设问,教师则顺势“导学”,引入新课,启发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质量的关系的猜想与思考,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达到“悱愤”状态。
2.2 适时给予史料,启迪思维导学
沪教版在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中,运用“活动与探索”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在“收集证据”环节,以“查阅资料”的方式给予了如下三段资料: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的“在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的物质质量增加了”的实验;
1777年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生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时的“质量相等”实验,以及其得出的“质量守恒定律”结论;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大量的实验进一步确认了拉瓦锡结论的正确性。
教科书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上述史实并思考回答两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可知,沪教版这种编排的意图是把“化学史料”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一个材料,通过阅读引发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多种能力。通过探索可知,其中所隐含的信息主要有两点:其一,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是守恒的,也已被实验证实,学生要相信并接受“质量守恒定律”;其二,实验中的“质量是否守恒”现象与容器的“敞口”“密闭”有很大关系;这些“想法或结论”信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实验设计的思路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2.3 剖析史料信息,适时渗透导学
化学史料中所呈现的一些科学真理的发现过程隐含着许多信息,认真挖掘,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学习再创新。鲁教版教科书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的介绍就是很好的例证。
鲁教版教科书详细介绍了1673年的波义耳的敞口容器中的“质量增加”实验和1777年拉瓦锡密闭容器中的“质量守恒”实验,还插入介绍了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的密闭容器的“质量守恒”实验,其中特别介绍了俄国化学家罗蒙诺夫只是用金属锡做实验,虽然他反复实验,得到相同的“质量守恒”结果,但却未引起科学界的注意。而介绍拉瓦锡时却特别强调他运用了更精确的称量仪器,用多种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实验,并总结出当时的“物质不灭定律”。
上述史实中蕴含着很多的信息:
(1)实验是否“质量守恒”与实验体系的密封性关系密切。
(2)俄国罗蒙诺夫只用一种物质做实验,虽然反复“质量守恒”,但仍然具有偶然性,只能成为一个事实结果,而不能上升成为一个结论或一个定律,所以这一发现当时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
(3)拉瓦锡运用更精确的称量仪器实验,让实验分析从定性到定量,更具说服力;用多种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做实验,结论更具广泛性;能对实验现象及时进行总结提升成为一个“定律”并积极著书推介,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拉瓦锡成为“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的“标志”人物。
(4)从时间上分析:1673年、1756年、1777年三个时间的实验,时间跨越百年甚至更长,充满着过程的艰辛与享受、假说的否定与肯定、理论的质疑和赞赏,表明化学理论定律的发现过程是曲折的,但还是在不断前行完善中。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这段化学史料中涵盖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因素信息,教师应该在“导学”中择机渗透,充分发挥信息的教育功效。
2.4 搭建史实支架,引导探究导学
鲁教版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是采用了“科学探究”活动方式。教材没有提供“现成”的验证性实验方案,而是让学生从提供的20多种实验仪器、试剂和“盐酸与大理石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燃烧”三个实验原理中,自由选择原理、选择仪器和药品,并独立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并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教科书在此节的最后以“多识一点”栏目形式较详细地介绍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作为拓展学习资料,完成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
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运用原教材的编排设计思路进行教学设计和导学,过程很不流畅,分析原因,发现是因为此项活动的探究开放度极大。学生在具体设计时要跨越三关:
第一关:如何从三个反应中选择一个作为探究实验设计的原理?其中的难点是学生如何厘清三种反应原理的本质差异是什么?每个反应与探究质量定律的实验设计异同点是什么?
第二关:选定反应原理后,如何选择药品与仪器?此时学生的困难是要对教科书提供的20多种药品与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如试管夹,塑料袋或气球,放大镜,细线等有何作用?只有弄清这些仪器的作用,才能科学合理的选择实验仪器,并组装实验装置。
第三关:需要收集怎样的实验现象或实验证据?科学的结论需要科学的现象与证据,因此特别需要学生在进行实验前对实验有效证据的预测,即需观察到怎样的实验现象或收集哪些实验证据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怎样让反应在安全的前提下发生,尤其是定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操作步骤与细节等。
可见教科书的实验设计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要求极高,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的表现为无思路或混乱,不知道实验设计要达到的目的,实验设计成败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实验设计中影响因素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设计缺少方向性,思路无序而无法作为。因此,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化学史料,挖掘其中可以发挥的“导学”功能因素,进行实验设计导学,过程如下:
(1)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提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吗?”
(2)探究实验初步设计:请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实验试剂、仪器、反应原理,独立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此环节让学生独立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其与实验探究设计的目的关系,教师没有具体指导性提示,让学生自由思考,不禁锢学生实验设计的思维,也许学生会有很多种方案,或成熟、或欠佳、或迷茫。
(3)请学生阅读“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并回答下列思考题:
为什么波义耳的实验“质量增加了”,而俄国罗蒙诺夫和拉瓦锡的实验却“质量守恒”了?
为什么罗蒙诺夫和拉瓦锡的实验都“质量守恒”,罗蒙诺夫没有得出“质量守恒定律”,而拉瓦锡却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围绕“质量守恒”设计实验,选择仪器组成的实验体系一定要密封吗?你能总结出一些设计的思路吗?
还有哪些启示?
(4)继续完善设计方案,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实验方案继续完善,组内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5)全班展示交流:选择与其他小组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展示,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总结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6)微观守恒分析:引导学生从微观表征层面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7)检测、反馈。
从以上导学环节可以看出,在学生实验探究设计最需要帮助时,不是教师的“说”道,而是让化学史料中的信息来发挥导学作用,并通过阅读化学史料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信息摄取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3. 结束语
化学史实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宋心琦教授认为科学史料的教育作用“更应当着眼于科学素质的培育和提高”,“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到课程学时的限制和应试为主的影响,化学史料的选取存在着随意性较大和教育价值取向狭窄等不尽人意之处”。对化学史料的整理、研究与教学被普遍忽视,化学史料好似教学中的“鸡肋”被边缘化或省略化,所以许多专家学者极力呼吁要加强化学史的教育,而这一切的转变与落实关键在于教师。
首先要提高教师化学史教育的意识与素养;应该重视化学史料的学习,并作为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核心理念熏陶和科学方法学习的载体;其次需要科学把握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进一步探讨、研究化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务必扭转“重增智轻育人”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或相互借鉴专业化学史实书籍和不同教科书中的化学史实;或穿插讲授,开设化学史专题讲座;或组织化学史研究性课题活动、举行化学史案例分析讨论会;或利用化学史编制习题等多种方式,挖掘化学史料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并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加深对化学学科科学本质的理解,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更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摘要: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以及不同版本教科书中化学史选用和作用的比较分析,归纳了教科书选用化学史实的一些编写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建议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化学史料中隐含的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化学史教育,充分发挥化学史的教学导学作用,以期达到“励志育人,增智添慧”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史料,教育元素,导学功能,比较研究
结合概率史实,彰显数学文化 篇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应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 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及数学的社会需求, 社会发展对数学自身的促进作用, 数学的思想体系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的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同其它学科的发展一样, 概率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历史及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众多学者名家的趣闻、轶事和智慧的思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概率论这门学科的一些主要内容在完善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和认识相关概念、定理、公式的意义及起源, 为我们系统掌握此学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在概率课堂教学中结合概率史实, 体现数学文化的几点做法.
1 通过“分赌注问题”介绍概率的起源
概率起源于17世纪中叶, 当时促使数学家们研究概率论的却是一些赌徒.
1654年法国有个叫De.Mere的赌徒向法国的天才数学家帕斯卡提出如下问题:
分赌注问题 甲、乙两个赌徒下赌注后, 就按某种方式赌起来, 规定:甲乙谁胜一局就得一分, 且谁先得到某个确定的分数谁就赢得全部赌资.但在谁也没得到确定的分数前, 赌博因故中止.如果甲需再得到n分才能赢得所有赌注, 乙需要再得m分才能赢得所有赌注, 那么两人该如何分这些赌注呢?
帕斯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与当时有很高声誉的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建立了联系.当时, 荷兰年轻的物理学家惠更斯也赶到巴黎参加讨论.从而使得概率论这门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后来人们把帕斯卡和费尔马建立联系的日子 (1654年7月29日) 作为概率论的生日, 公认帕斯卡和费尔马为概率论的奠基人.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帕斯卡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赌徒分得赌注的比例应该等于从这以后继续赌下去他们能获胜的概率.
可作两点合理的假设: (ⅰ) 甲胜一局的概率为p, 则乙胜一局的概率为1-p; (ⅱ) 各局的赌博均互不影响, 记甲获胜的概率为P (n, m)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问题.
惠更斯的解法 赌局最多进行n+m-1局既可分出胜负.若甲获胜, 赌局数可能是n, n+1, n+2, …, n+m-1局.设赌博经过k (n≤k≤n+m-1) 局后甲获胜, 则第k局一定是甲赢, 前k-1局中应赢n-1局.赌博经过k (n≤k≤n+m-1) 局后甲获胜的概率Pk=pnC
甲获胜的概率
帕斯卡的解法 赌局最多进行n+m-1局既可分出胜负.甲赢n局要发生在输m局之前.必须且只需在n+m-1局的赌博中至少赢n局即可.甲在n+m-1局的赌博中赢k局的的概率为C
甲获胜的概率
费尔马的解法 根据第一局甲的胜负得到一个递推关系式:
其中n≥1, m≥1.
由 (1) 、 (2) 式得
可以得到很多组合恒等式.特殊的如: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介绍, 让大家了解概率起源于对具体问题的解决, 并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发展起来, 具有丰富的生活背景.
2 通过“人寿保险问题”介绍社会需求对概率论形成的促进作用
从概率论发展的过程来看, 作为一种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其理论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基于对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而形成的, 因此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始终是概率理论形成的一种外在动力.从17, 18世纪概率论的初期阶段来看, 社会经济的需求对概率论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巨大的.在社会需求中, 最主要的是来自保险业的需求.保险业早在奴隶社会便已有雏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都曾出现过集体交纳税金以应付突发事件的情形.到了14世纪, 随着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 在各主要海上贸易国先后形成了海上保险这种最早的保险形式.其后, 火灾保险、人寿保险也相继诞生.各种保险虽形式各异, 但原理相同, 都是靠收取保金来分担风险的.从性质上看, 从事这种事业实际上就是一种赌博行为, 两方都面临巨大风险.而这种涉及不确定因素的随机事件恰恰属于概率论的研究范围.由于保险业是一项于双方都有利的事业, 因此在16, 17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欧洲各主要的海上贸易国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都纷纷成立保险公司, 以支持海上贸易的发展.此外还出现了专门为他人解决商业中利率问题的“精算师”.不过在保险业刚起步的时候, 并没有合理的概率理论为保金的制定提供指导, 最初确定投保金和赔偿金的数额全凭经验, 因此曾经出现过很长时间的混乱局面.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损失.例如在17世纪, 养老金的计算就是一个焦点问题.荷兰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养老胜地和避难场所, 但其养老金的计算却极为糟糕, 以致政府连年亏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8世纪, 概率理论有了相当的发展, 而统计工作也日渐完善之后, 情况才有所改观.在结合大量统计数据的前提下, 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和计算, 由此得到的结果才更有可能保证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举一个人寿保险的例子来说明概率理论是如何应用到保险事业中来的.
问题1 有2500个同一年龄段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参加某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 在一年里每个人死亡的概率为0.0001.每个参加保险的人1年付给保险公司120元保险费, 而在死亡时其家属从保险公司领取20000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不计利息) :
A=“保险公司亏本”;
B=“保险公司一年获利不少于10万元”.
简析 在这个问题中公司的年收入为2500×120元.公司的支出取决于意外死亡的人数 (这里略去有关公司日常性开支的讨论) .这是完全随机的, 公司无法事先知道其确切的数字, 但可以知道死亡人数的分布.设X表示这2500人中意外死亡的人数, 则X服从二项分布:
P (X=k)
=C
当20000k>2500×120, 即k>15时保险公司亏本.公司赔本的概率
(计算比较复杂, 可让学生设计算法程序来计算)
类似可计算公司利润不少于10万元的概率.
对保险公司来说, 保险费收太少了, 获利将减少, 收太多了, 参保人数将减少, 获利也将减少.因此当死亡率不变与参保对象已知的情况下, 收多少保险费比较合理?从而提出.
问题2 若此公司日常开支费用为50000元, 对2500个参保对象每人每年至少收多少保险费才能使公司每年获利的期望不少于10万元?
简析 设每人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保费a元, 则该险种总收入为2500×a元, 支出是赔偿金总额与成本的和.
支出20000X+50000, 赢利为
解得a≥62.
我们不能保证公司的利润一定不少于10万元, 完全可能出现例外, 这是随机现象的本性所决定, 但上述的结果对保险公司是有指导意义的.
3 通过“蒲丰投针问题”介绍圆周率与几何概率, 体现数学的奇异美
π=3.14159……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数学常识.但π的值还可以利用概率的知识得到可能就鲜为人知.请看下面试验:
1777年的某天, 法国科学家蒲丰 (1707-1788) 先在桌上铺一张纸, 其上画好一条条间距为4厘米的等距平行线, 又备了多枚长为2厘米小针, 然后兴致勃勃地请来许多客人, 让他们向纸上随意投针.结果, 客人们莫名其妙地共投针2212枚, 其中有704枚与平行线相交.蒲丰十分得意地说:“刚才我们所做的试验, 就求出了π的近似值
蒲丰投针问题 如图1, 平面上画着一些平行线, 它们之间的距离都是n.向此平面随意投一长度为m (m<n) 的针, 求此针与任一平行线相交的概率.
分析 以x表示针的中点到最近一条平行线的距离, 以α表示针与平行线的交角.样本空间
针与平行线相交当且仅当
如图2, 由几何概率的定义得:
在概率教学中介绍利用概率知识计算圆周率的方法, 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奇异美, 同时还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进展是脚踏实地的, 一步一个脚印, 不像神话、传说那样虚无飘渺, 但数学的进展却又使一切神话黯然失色!
4 通过“生活谚语与独立试验”, 体现数学无处不在
试用概率知识解释“有志者事竞成”,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其实“有志者事竞成”,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就是独立重复试验问题.因此可将此问题转化为:
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概率为m>0, Ai=“事件A在第i次试验中出现”, 前n次试验中A至少出现一次的概率P=1- (1-m) n, 无论m多么小, 当n※∞时有P※1.所以“有志者事竞成”,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是有一定道理的.
通过以谚语折射数学知识, 以谚语呈现数学文化, 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到数学的亲和力及数学博大精深, 无处不在, 数学是揭示生活中许多现象所蕴涵的规律的有力工具.
在学习数学时, 数学文化不应只是需要个人去感悟, 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和自然的引入到数学的课堂当中, 让它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深刻地认识数学和真正去应用数学, 让数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化学史实 篇3
在“六模块”教学中,史实教学的起点在自主学习环节。那么,自主学习怎样落实,并且能让学生去高效掌握呢?一般而言,我们采用填空题或者是简答题的形式,将课标在本课的知识目标进行化解。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者是课堂前5分钟完成。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找出史实,并且教师要进行指导、巡视,要求学生要在书上进行圈画。学生完成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尝试理解和构建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并进入交流展示环节,将构建的结构板书在黑板上,而教师一定要对每组的知识构建进行讲解和评价,最终得出合理的知识建构,并就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和记忆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进行数字记忆或者是歌谣、谐音等记忆方法。学生也可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并比赛记忆效果。通过这个环节,重在落实基础史实的把握。
以下以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一课为例: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1.北方制度和南方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___年,____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制度,这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___感到自己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___年___月,他们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军事进攻___政府被迫迎战,内战爆发。历史上称之为"___"或"___"。
4.林肯政府在年___颁布了《___》、《___》两个重要法令,提高了林肯的威信,而且调动了___积极性,扭转了战局。___年内战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___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6.美国内战的意义:1.___2.___。教师活动: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用红笔对知识点进行圈画,做出标记。
第二环节———交流展示(分组展示)
教师:全班同学课前分好组,分组将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按要求进行展示。同组在商量2分钟后,选派代表到台前汇报展示。
【展示要求见学案(二)】
A组:交流基础知识的掌握。师:请学生上讲台来完成大屏幕上的自主学习填空题。B组,交流知识结构的构建,教师最终提供可行性的构建模式。C组:交流知识记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用时间轴记忆。当场在黑板上画出时间轴,并标出时间和大事。
教师总结:首先对该组在记忆方面肯动脑筋给予肯定。历史知识的记忆方法有多种,如谐音记忆、诗歌记忆、顺口溜记忆、图文记忆、时间轴记忆等。记忆一定要抓住史实的主要特征进行记忆,同时每个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教师展示自己的记忆方法:编成歌谣记忆,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北方南方闹矛盾,经济制度是根因;黑人奴隶受压迫,翘首等待解放者;林肯当选新总统,南方叛乱要分家;初战北方频失利,扭转战局迫眉睫;两个法案显神力,民心向背定天下;试看黑奴得解放,国家统一名声扬。
通过以上的两个环节,重在掌握基础史实,通过知识构建和记忆来夯实基础。离开史实,历史课堂就没有了根,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在自主学习环节解决好史实的记忆。
史实的学习发展是在互动探究环节。这个部分要用史料来支撑探究,进而通过史实去读懂史料,再用史料论证史实,从而循环论证史实,进一步把握史实。史料研习的过程就是用史实去论证的过程,学生在第一环节掌握的史实将成为研究史料的抓手。例如:第三环节:互动探究史料研习: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1858年林肯
材料二:内战前,林肯说:“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反政府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三: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布……所有作为奴隶的人现在和今后永远获得自由。”
探究设问(1)材料一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分别是指什么经济形式?此题落实填空题中第一小题,北方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制度。(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落实填空题中关于林肯废除黑人奴隶制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张。(3)材料中“裂开的房子”指的是什么?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裂开的房子”?通过此题的考查,学生能运用史实研读史料,并能走入历史,研究林肯当时面临的难题和采取的决策,从而体会政治家的智慧,培养了历史学科的史感意识。
化学史实 篇4
一、加强史实教育的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 史实是历史存在的基础。没有史实, 历史就不成为历史。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注意加强对历史真实性的教育。也就是说, 要在教学中实事求是, 同时要发掘历史的真实性, 并引导学生对外界存在的“假历史”现象进行有效甄别, 这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育上有重要意义。
(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需要。学习历史, 必然就要学习真正的历史, 认识历史的真实面目, 而不是虚假的或者表面的现象。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以史实为基础的历史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在坚持“史实”的基础之上进行编写的, 这是我国历史著作的杰出代表, 其实事求是的写作精神影响了后来人。而这种对历史真实性的执着, 也必然是初中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历史教师完全可以以司马迁为编著《史记》, 为保持历史的真实性而亦然与汉武帝抗争, 甚至遭受酷刑也坚持历史的真实为拓展材料, 向学生传达历史真实的重要性, 而在此基础上, 才可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 抵御外界历史失实的需要
由于历史的不可验证性, 再加上历史离现实时间久远, 和历史本身极强的想象空间, 导致历史在被外界进行加工传播时, 加入了众多与失实的历史事件和观点。如在影视发达的今天, 改编历史事件已经成为影视界常用的手法。而在改编的过程中, 编剧为了商业目的, 为了吸引观众, 往往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夸张渲染, 甚至是歪曲事实, 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也是如此, 这对历史观尚未成熟的初中学生而言, 起着巨大的消极影响。
此外, 网络和小说集现代观念等也对历史的真实性提出了挑战, 这都严重影响了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影响了历史的学科的发展。
因此, 加强历史真实的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二、加强史实教育的措施
基于历史真实性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毕竟, 教师是学生的导师, 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学生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真正起到“以史为鉴”的根本目的, 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在教学中贯彻两面性的教育理念
历史不只是一面, 但是无论是多少中观点和说法, 都应该基于“真实”的基础之上。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坚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两分法的教学理念。尽管在新版教材中, 也注意了对历史双面性, 即对历史事件及人物正面及消极作用的阐述, 但是, 这毕竟是不够的, 历史本身不是用一段总结性的段落, 就能把是非阐述明确的, 因为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有限, 初中教材中总结性的两分法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业。关键还是要教师在教学中贯彻“两分法”的理念, 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全面的剖析。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 关于秦及长城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一方面要对秦始皇的暴政进行批判, 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 但是也必须从另一个角度对秦始皇的政策予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从秦始皇修长城是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角度出发, 可以得出一些正面的信息。更深角度上看, 至少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 留给世人的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 是个人私利的, 但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至少对边界人民免受外来掠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这样的角度从发, 让学生认识历史, 才能把握历史多面性的特点, 也才能真正认识历史。
(2) 注意以外界失实历史观为反面教材
要突出历史的真实性, 必然要指出存在的虚假历史, 要比较才能让学生清晰分辨历史的真伪。而当前学生所接受的错误历史观, 基本都是外界接受的, 因此, 教师应该注意收集相关材料, 对外界的错误历史观进行点评, 让学生真正认清历史。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难找, 现在影视的改编很多就是失实的, 不是依据历史的真实现状进行描述的。如很多武侠题材的电影电视, 基本上会忽略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即“男女授受不亲”, 圣人说的话是可以反映当时整个社会条件下, 男女间地位的差异的。但是, 许多电影电视里, 为了情节和与现代观念的结合男女之间的关系已经被放宽。事实上, 真正的封建社会, 男女界限严格到男人, 除了主人, 其他人是不能进入女眷居住的院子的, 更别说是闺房了, 但是这极为简单的常识, 会在影视剧中彻底颠覆。从娱乐的角度看, 这无可厚非, 但是这会对学生造成错误的认识, 认为影视中的状况就是古代真是的历史情境。因此, 教师有需要对这些现象进行纠正, 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历史。
三、结束语
总之, 保持历史的真实性, 是“以史为鉴”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在教学中, 尽量保证所讲历史的真实性, 从多种角度进行阐述, 确保历史的客观真实,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摘要:真实, 是历史的本质, 唯有真实才是历史, 因此, 对初中历史教育而言, 在教学中强调历史的真实性, 是最基本的要求。本文将就有关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真实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杨成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
化学史实 篇5
一、新课程改革模式下历史高考命题的特点
第一, 从指导思想看, 继续坚持以问题为中心, 以能力立意为主, 以人类所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 巧妙地将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素质和教育功能渗透其中, 全面考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及基本素养。
第二, 从考查内容看, 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为依据, 用新的“课程观”取代旧的“教材观”, 由俗称的“依纲扣本”到调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 呈现出试题在课外而道理在课内的特色。
第三, 从价值趋向看, 体现了利用“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来整合基础知识的特点。试题设计运用的史学范式呈现以文明史范式为主的综合范式的趋向, 在此范式中, 文明史范式占据突出地位, 近代化范式、全球史 (整体史) 范式和社会史范式与文明史范式互为补充, 而传统的阶级斗争史 (革命史) 范式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第四, 从考查目标看, 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的有机统一。题型呈现情境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趋向, 出现了新材料和新情境式 (图片、表格和地图类) 、小切口和深分析式、大跨度和高概括式、多层次多视角式、中外联系比较题、评价类和论证类主观题、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等典型的题目。
第五, 从考查形式看, 重视运用“新材料、新情境”, 贯通古今, 关联中外, 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 鼓励考生从历史中学会思考。新高考试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凸显地方特色。
总之, 新高考试题通过新观念的引入、新材料的使用、新情景的设置和新问题的提出来考主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充分体现了“以历史课程为中心”的思想, 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注重考查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新课程有效学习的具体策略
1. 全面关注史实
史实, 就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历史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两大类型, 前者是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具体、生动、直观的描述, 后者是对客观历史的内在联系与原因、特点、作用、影响的概括等。无论考试如何改革, 不管考试选用什么题型, 对史实的考查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历史主干知识最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 能够起到提挈宏观整体、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要有效掌握历史主干知识, 必须构建知识网络, 尤其关键的是要以时序先后排列, 视野以通史和专题史兼合, 理解重于记忆。总之, 在新课程学习时要了解课程标准的思路, 把握每一模块的立意, 研究每一专题的核心, 找准每一节课的角度, 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 尤其要改变以往通史教学中单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探索以专题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 加强整体教学, 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 培养学生拥有专题知识结构的建构能力、历史阶段特点的概括能力以及不同专题之间的联系能力。
2. 正确运用史观
史观, 即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对任何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 都必须正确运用史学观点。注重历史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历史学科诸项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高考试卷呈现出以“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核心内容的价值取向, 对人类文明演进进程的把握和重要文明成果的认识就成为历史学科考查的重点。为此, 新课程教学中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之上, 要注重史观的变化, 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学习,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终极价值, 学会在不同的史观语境下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多元思维, 培养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形成整体的历史观。如:我们可从文明史角度学习中国古代史 (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现代化角度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从政治民主化, 经济市场化、全球化角度学习世界史。另外,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一个特点, 也是学习历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随着高考试题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论证和探讨历史观点的主观题题型的增加, 需要我们切实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 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3. 灵活掌握史法
史法, 即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具体方法。它包括如何正确地掌握历史概念及判断、推理知识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思考方式。如果说史实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血肉, 史学理论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灵魂, 那么史法知识就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心脏和血脉。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说的就是作为历史学习工具的史法知识的重要性。在历史新课程学习中除了要掌握和灵活运用单元导言法、概念学习法、信息图表概括法、知识结构法、历史比较法、因果联系分析法、历史评价和表达法等方法外, 更重要的是要养成三种良好习惯。一要养成“知其然, 问其所以然, 究其所以不然”的思维习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历史教材”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 注重领悟运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思维品质。二要养成“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习惯。“把教材变厚”是指要搞清基本史实、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夯实基础和构建知识网络;“把教材变薄”是指要梳理知识、演绎原理、归纳规律和融会贯通。三要养成“答题要点化, 要点序列化和序列文章化”的做题习惯。所谓“答题要点化”就是要求答案精炼, 做到文字、史实、观点正确无误;“要点序列化”就是做到层次清楚, 分点叙述, 有条不紊;“序列文章化”是要求文句通顺, 不出现错别字, 尽量使用历史学科术语。
化学史实 篇6
关键词:朱德,南昌起义,职务
今年是南昌起义87周年, 在回忆南昌起义的情景、归纳南昌起义的历史经验时, 我们无不更加怀念南昌起义时的参与和领导者朱德。周恩来总理曾对朱德进行过高度的评价: “朱德在南昌起义的时侯, 是一个很好的参谋与向导。他对南昌的状况非常了解, 各方关系都很熟悉, 为人民立了大功。”但有人对南昌起义时朱德的职务认识不清,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史实辩证分析, 还原朱德当时既是南昌市公安局长, 又是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这两个职务的本来面目。
一、对朱德职务的阐述
笔者主要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专题论文来分析:
1. 从朱德当时是南昌市公安局长这一层面来谈的文章有: 如: 白杜《中国革命第一枪———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手枪》一文认为, 朱德获得此枪的过程有着不同的说法, 据说是因为朱德当时担任南昌市公安局长, 警用型毛瑟手枪是配发的。加上这种警用型的枪管仅有97毫米, 易于携带; 董国才在《南昌起义朱德巧设宴》一文中, 认为, 在1927年7月31日的晚上, 南昌市公安局院内的灯火通明。时任公安局局长的朱德邀请了3个“客人”赴宴, 他们是国民党驻扎南昌部队的3位团长。
2. 从朱德担任教育团团长这一职位来谈的文章有: 暴青雨的《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一文认为, 朱德南昌来到之后, 就被朱培德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和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即南昌军官教育团) 团长; 肖居孝在《处处身先士卒的朱德》一文提出, 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培训革命军事干部; 黄炜的《红色名字南昌以“八一”命名地最广名闻遐迩》一文则认为1927年初, 朱德任南昌军官教育团团长时, 包租了这栋房子, 居住于此; 李钢的《朱德是如何成为“红军之父”的》一文认为1927年南昌起义时, 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 任第九军副军长; 周诗梦的《南昌人, 遗忘了些什么》一文认为, 1927年的春天, 朱德在南昌创办了军官教育团并亲自任团长, 培养了一大批革命武装干部, 此时学校定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虽名义上隶属第三军。但在实际上接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的领导。
3. 从朱德既是教育团团长又兼任南昌公安局长这一层面, 探讨与其相关的文章有: 倪良端的《朱德在南昌起义中》一文认为, 朱德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南昌市公安局的局长和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参谋团的成员, 在南昌起义时参与了准备和战斗; 林建公的《朱德与南昌起义》一文则认为南昌起义之前, 南昌市公安局长与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这两个职务, 再加上朱德当时的声望, 对于朱德南昌起义时参与和领导起义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6年, 朱德在回忆此起义时说:“我参加和组织的这次起义, 就是在公安局长这一职位保护下策划的。赴宴的“客人”就是国民党驻守南昌部队的3个团长; 张勇的《朱德旧居》一文认为1927年1月, 朱德按照党的要求来到南昌, 租住了花园角2号, 利用国共合作的条件, 凭借他在滇军中的老关系创立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还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兼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与南昌警备司令、公安局长, 为发展与保护革命力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胡兆才的《八位元帅与南昌起义》一文认为, 1926年夏, 朱德回国之后, 遵照党的指示, 到南昌任军官教导团团长, 这一职务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三军而实际上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同时还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农丕泽《南昌起义中的元帅们》一文认为, 《南昌起义中的元帅们》朱德在南昌起义之前, 曾与朱培德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老同学、滇军的老同事, 利用与驻守在南昌的第3军军长朱培德的关系, 担任了第3军军官教育团团长与南昌市公安局长; 孙安刚的《朱德早期军事活动与人民军队的初创》一文认为, 1927年初, 朱德按中共中央指示, 到南昌工作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官教育团 (南昌军官训练团) 团长, 后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长; 雷发林在《寻找朱德———南昌纪行》一文提出, 当时在武汉的朱德曾在南昌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与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等职, 对南昌的情况比较熟悉, 工作条件便利, 便奉命先行返回南昌, 为发动武装起义做准备; 刘振华的《南昌起义前后三位公安局长》一文则认为在南昌, 朱德选择第三军为工作目标, 创立了国民革命军军官教育 (导) 团, 是为了培养革命的军事干部。1927年4月4日, 江西省政府通过改组。武汉政府任命朱培德为江西省政府主席。4月5日, 朱德又兼任南昌公安局局长; 金一南的《朱德·总司令及其他》一文认为朱德·总司令及其他朱德率领参加起义的, 只有军官教育团三个连和南昌公安局两个保安队, 五百人不到, 只能算一个营; 张治宇的《建军元勋谈南昌起义》一文认为, 在谈及南昌起义的情形时, 朱德曾说:“当时战斗打响时我没有参加, 我做的仅是一些参谋、宣传与配合工作。”于是, 纪念馆的同志问朱德:“听说起义那天晚上, 您邀请了几名团长喝酒之后还打了麻将, 并用计把敌人扣押了, 这是真的吗? ”朱德微笑着说:“是真的, 有那么一个情况, 这也是当时前委起义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义部队在 ( 晚上) 9时左右就已开始行动准备了。因为有一个副营长叛变了, 于是, 起义战斗的时间就提早了。军官教育团的学员有3个连参加了这次起义, 公安局的人参加的不是太多。”陈列柜里有一支手枪, 枪柄上刻有“南昌暴动纪念, 朱德自用”10个字, 朱德深有表情地谈起了它的来历。他说:“这支枪是我用的, 当时我有两支这种德国造的3号驳壳枪, 战斗中就用它。后来我刻了几个字, 一直带在身边, 直到全国胜利解放, 才把它捐了出来。”杨尚奎说:“这支枪的意义, 非同一般。它从南昌打响第一枪, 直到全国胜利解放, 才又回到了南昌。这是多么珍贵的历史见证呀”朱德又说:“是的, 因为我们拿起了枪, 才能够推翻敌人, 革命胜利来的多么不容易呀”
二、对南昌起义时朱德职务的简要评述
南昌起义距今已近87年了, 亲自历经过此段历史全过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大多的人今天仅能靠阅读书籍、报刊或者文献资料来了解这段历史。[1]笔者又去本校图书馆查找了关于介绍朱德有分量的书。分别这样写: 朱德一到南昌, 朱培德立刻委任他担任第三军团教育团团长。不久, 又委任他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4月9日, 任命朱德为南昌市公安局长 [ 2 ]; 1927年1月, 朱培德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和第三军军官教育团 ( 即南昌军官教育团) 团长, 并开始着手创办军官教育团。4月5日, 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 3 ]; 朱德来到江西以后, 很快被朱培德任命为南昌军校校长兼任南昌公安局长。这两个职务, 朱德一直担任到南昌起义爆发[4]。总之, 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来看, 笔者认为朱德1927年初来南昌, 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 (南昌军校校长) , 后任南昌公安局局长。朱德这些职务的变换一定程度上是为南昌起义作准备, 更好地发挥团结一切有用的力量为革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方祥.关于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争议和史实辨证[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4) .
[2]金冲及主编.朱德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化学史实 篇7
关键词:秦皇岛,八国联军,陈氏墓碑
秦皇岛地区在近代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很多历史资料可以挖掘来进行学术研究,目前在秦皇岛山海关区存留的“八国联军营盘”,保留完好,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内都独一无二,见证了清末那段被外敌入侵的历史,但“营盘”虽在,相关的文献资料阙如难考, 笔者曾设想当年侵华的“联军”其国内可能保留相关军队的档案资料,但苦于精力有限,无法确知其详。在秦皇岛本地还有其他一些资料,尤其一些近代的档案资料有待整理解密,在不久的未来可能会重新书写或丰富秦皇岛近代史的研究。就秦皇岛其他资料而言,埋于地下的碑刻资料可能是一个重要突破口,但已有的碑刻基本是古代的,并无近现代的大段文字碑刻,在2013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北戴河文保所闫宗学所长交流,获悉其曾亲临北戴河一处工地,当时出土了碑刻,出于职业习惯,闫所长对碑刻进行了拍照保存,并提供给笔者。以下内容即笔者与闫所长共同完成。
兹抄录碑文如下(部分无法辨析之子用“□”代替,一“□”代表一个字):
碑額:寅山申向
碑文:盖聞古人有言创業难守業尤难,若於守業之中,而兼創業,如我先君者,殆□□,先君陳氏諱鳴,字槐年,昆仲五人,惟先君年最少,先祖父母恒愛憐之。幼年□□,習學生理,因舊號歇業, 先祖遂令赴東山經理慶源當事,慶源當□閑生,切創皆非易易,□ □,先君斬荊□棘。□□建造市房,帶月披星經理櫃務,不數年,規模完□,生意興隆,我陳門五股,咸有賴焉。不意光緒二十六年,東山突遭洋兵之□,焚燒搶掠,□市蕩然,先君力疾赴櫃,一片瓦礫, 滿目荒涼,灰燼之餘,重新整頓,二年之□始□。觀慶源當,生意危而復安,衰而復興,得有今日之暢旺者,皆先君克勤克儉□。數十年備嘗艱苦,握算持籌之力也。我先祖遺有資財,先君能保守之, □□商業。先君能擴張之,謂之守成也,可謂之創業也,亦無不可。 現在事業已成。我先君棄養我後,人生□其利,遙想遺徽,能不動水源木本之思乎。勒□碑銘以誌永□朽。
孝男□□□□敬立
民國三十二年季春六月
据闫宗学所长介绍,该碑发现于北戴河某地,拍照后不久限于保护能力,为防止碑刻风化损坏,又径直埋入土中。该碑保存可谓完好,碑额及碑文字迹较为清晰,考虑北戴河海风犀利,其能保存完好,与其在土中深埋有关。就笔者寡见所及,就其内容而言, 在秦皇岛本地乃至冀东区域出土类似的墓志还是特例,值得深入探析其记载的信息,以下为笔者结合相关历史记载对该碑刻进行初步探析,不当之处,就正于学术方家,亦期待引起学界对该碑刻乃至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
该碑文所记载主要是立碑者其父的经历,笔者推测,当是其父日常中,日积月累在家庭生活中口述给其家庭子女诸事,由此可见, 口述之事,在家庭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后人整理成文字体现在碑文中,则形成可供后人研究该历史需要的一手资料。对于该碑文而言,其价值不仅仅限于一家庭之事。
碑文透露信息有多个方面,可与当时宏观历史背景结合进行一些分析和推测。
1.该碑文主要介绍立碑者的父亲陈鸣(字槐年)在晚清、民国时期经营家族产业,非常艰辛,最终取得成功。其艰辛体现在,陈鸣是家族兄弟中最年幼的一个,从小深得父母喜爱,但又不是娇生惯养,从小学习与商业有关的知识。后只身去东山负责其家族的店铺“庆源当”,其实是受家族委托,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店铺。其家族应该是以金融业或主要是当铺业为主,陈鸣去东山就是在家族旧业出现问题时,受父命去开辟新的产业,具有承担家族产业发展的使命,所以碑文提到“陈门五股,咸有赖焉”,说明陈鸣不辱使命,在“戴月披星”,一番辛苦和付出后,最终使得“庆源当”“生意兴隆”。这应该发生在19世纪末,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为 “东山突遭洋兵”,该年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组织八国联军, 发动了侵华的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生灵涂炭,其中派了数以万计来的俄军对中国人“,水淹和枪杀他们,不惜残杀妇孺,更不用说抢劫皇宫、住宅和商店了”(列宁语,见《对华战争》)[1]278,单俄军的杀戮即如此之凶残,由此可见一斑。但就资料而言,关于天津、北京及天津至北京沿线的资料并不缺乏,相对偏僻的北戴河在八国联军侵华中亦遭受灾难,对于这点现存史料未见有较直接的记载, 而该碑文无意间透露了这一信息。“洋兵”所到之处,可谓是“一片瓦礫,滿目荒涼”,与“庆源当”一起的工商业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碑为所述“焚燒搶掠,□市蕩然”就是写实。从这个角度而言, 该碑文间接保留了一条八国联军侵华罪证的资料。以往我们在针对出土文献进行介绍时,都会说明该出土资料对研究某项历史有重要意义,而新见北戴河墓碑碑文内容毫无疑问对研究八国联军侵华史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而其透露的历史信息与学界已有研究结合起来亦能进行更多方面的扩展探讨。下文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限于资料,很多方面会进行逻辑的推测,不当之处,纠正与学界专家。
2.根据碑文记载可推知,陈鸣受其父命即在其家庭影响下去开拓东山的庆源号,说明陈氏家族在北戴河一带具有非短暂时间的相关产业经营,同时,在晚清的北戴河,发展当铺能够形成规模,则表明当时当地商业似乎还是比较发达或有一定基础。就整个冀东地区而言,在1894年津榆铁路开通之后,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过,具体情况似亦不必高估,因为整体而言,在北戴河一带的很多土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时,“大半业经卖与教堂”,“俄国教士在金山嘴盖造房屋教堂”,主要为各国教堂占据了,且在建立秦皇岛港口前,官方对该地的评价为“谅贸易未能兴旺”[2]224。此后清末和民国时期,北戴河的商业大体有一定发展。总之在新中国成立前,北戴河实际上主要为避暑休闲之地,相应产业也集中在暑期, “解放前,北戴河海滨各行业,都是随着来这里海滨避暑的外侨和国内的官僚富商人数逐年增多而发展起来的。”[3]而八国联军侵占秦皇岛的时间在九、十月[4]345,这时候北戴河应该处于商业淡季,所以陈鸣本人不在店铺中,后来出现战乱才匆匆赶去,即碑文所提“先君力疾赴櫃”。碑文并未透露其店铺有人员损失,可以推测当时其店铺经营当在淡季,因此人员很少,或并无雇员。当然,也有其他可能, 如确有人员伤亡,只不过与陈家本家人员无关。
3.虽然遭到严重抢掠,在受难之后,陈鸣不屈不挠,继续经营, 后来又恢复产业,“生意危而復安,衰而復興,得有今日之暢旺者”。通过其创业的过程,从长时段来看,其发展过程中,唯一一次遭到外界影响的记载是八国联军侵华之事。而此前此后多次时局变化,如其后直奉战争、抗日战争等,或许就立碑者本身而言,之后即便受到战争等因素影响,与八国联军那次相比,实际对其家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灾难性的,北戴河地区在近代便以避暑出名,除八国联军侵华外,后期的战争引起的影响可能确实不比这次,且很多时候是一种歌舞升平的景象:“张汉卿(学良)亦每夏必到,来时与少男少女,骑驴疾驰,所过之处,衣香鬓影,临风飘荡, 煞是美观。”(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第355页)当然,具体情形为何则难以确知,立碑时间即1943年,可以推知的是该时段为抗日战争后期,北戴河所在地当为日伪政权,其家族产业发展似较好,侧面或者反映了该家族在清末之后能够不屈不挠,曲折中生存发展,也是当时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八国联军,有六十年的历程,这一时段是中国逐渐半殖民地的过程,就北戴河而言,这里不去探讨这一问题,单说外国人进入该地区已经不是稀奇的事情,如前文提及教堂的修建,显然不是一日之功,据此推测,北戴河一带老百姓对于外国人已经应该是习以为常,且并不认为外国人是潜在的敌人,从心理上也可能早已不存在被八国联军侵略并杀掠的意识,这也可能是八国联军出其不意地入侵后, “突遭洋兵之□,焚燒搶掠”。不管该地是否有清军驻防,至少当地居民从心理上未有提防,也就没有事先采取躲避措施,所以“□市蕩然”,损失惨重。秦皇岛的地理位置,从战略而言,并不是首当其冲的位置,但随着联军的深入,其开始从长期占据中国计,沿海岸线及铁路线开始其纵深的谋划。当然,从这个角度而言,“一片瓦礫,滿目荒涼”,碑文体现的这次近乎毁灭性打击,可能给该家族及当地居民以警示和预防,其对待此后到来的数次战争有了“前车之鉴”,不再轻易被战争等灾难伤害。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碑文中的“洋兵”具体为何国军队?据有关研究当为英、俄、德、意、日、奥,而八国联军中“美军提出不参加对山海关和秦皇岛的军事占领”,最先出兵的当是德法“,10月2日,在联军争抢山海关的同时,德国人和法国人占领了秦皇岛。而后,俄国人和英国人也赶到。马坊、东西盐务庄、崔格庄、白塔岭一带均被联军占领。”[4]345而又当以英国和俄罗斯出兵最多“,俄军继向山海关增兵3000多人”“,英国向山海关和秦皇岛增兵1200人”[4]451。俄军和英军应该是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12.
[2]李保平、邓子平、韩小白主编.开滦煤矿档案史料集(1876-1913)【壹】开平矿务编[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3]白洪奎.解放前北戴河的典型行业[J].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秦皇岛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秦皇岛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1993.
【化学史实】推荐阅读:
史实概念理论概念11-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若干史实商榷12-10
化学教育的灵魂是化学精神,魅力是化学创造08-13
精细化学品化学06-24
化学和应用化学01-10
化学中考与化学总复习01-16
绿色化学高中化学教育06-24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教育07-05
化学美与化学教育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