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学品化学

2024-06-24

精细化学品化学(共9篇)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1

精细化学品是一类具有特定应用功能和专门用途的化工产品, 生产的批量小, 步骤多, 配方决定性能, 附加价值高, 还要配合一定的技术服务[1]。其应用范围广, 种类繁多, 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精细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水平的尺度[2]。为了培养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人才的需求, 许多高等院校将精细化学品化学这门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精细化学品化学”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丰富, 而且精细化学品发展迅速, 在教学时数不多的情况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对教学方式做了一些尝试。

1 以就业为导向, 合理的组织教学

对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招聘职位进行调查, 确定《精细化工》课程涵盖的企业所岗位的要求, 由此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精细化工产品中, 一类是必须经过复杂的有机合成的化学反应才能得到的化学品, 理论性强, 技术含量高, 更多一类则是复配型精细化学品, 综合性强, 产品创新多, 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因此我们选择了福建省重点发展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洗涤剂、涂料、农药、功能高分子材料、胶粘剂等七个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作为重点教学情境, 将知识点连贯的表面活性剂、化妆品、洗涤剂内容放在一起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实验与化妆品、洗涤剂的复配实验连续进行。这样的安排不仅增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巩固了教材理论知识,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教学的实践中也充分说明了, 对教材的内容的合理组织和适当的取舍, 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 凸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 使讲课与实验有机结合

项目化教学是按照学习目标将课程综合细化成若干操作性强的项目, 课程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典型产品 (或服务) 为载体, 同时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 围绕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项目化教学走进课堂, 使课堂效果有了极大改善[3]。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重点的讲授某些精细化工产品的产品的用途, 由这些产品的重要用途, 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要求制备几个产品, 学生3~5个人一组, 分组后, 选择要制备的产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 讨论, 制定最佳的工艺路线, 进行实验, 最终撰写实验报告。这体现了教中学, 学中做。

以“高吸水性树脂”教学为例

(1) 首先明确工作任务。教师对高吸水的概述进行讲解, 让学生了解到高吸水性包括聚丙烯酸盐类、聚丙烯腈水解物、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醇类等类别等类别, 然后着重讲解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的生产技术, 对合成理论和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进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以淀粉与丙烯酸接枝生产工艺作为练习, 分析产品的结构和合成操作过程, 画出工艺流程方框图, 对一个简单工段进行物料衡算, 加深学生对工艺技术的掌握和融会贯通;

(2) 布置淀粉与丙烯腈水解产物、羧甲基纤维素、醋酸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体皂化物、聚丙烯酸钠的交联产物、异戊二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制备技术项目任务。每5人一组, 每项目2组学生;各组依据课堂学习内容和下达任务查阅资料, 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制定任务分析报告和实验计划, 做出相应技术分析, 以开题报告形式交教师批改及组与组间互评;

(3) 在进行“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实验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拟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实验路线和方案;仔细查阅学生的设计方案, 并指出不合理之处, 反馈给学生完善;

(4) 在实施“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实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 教师须检查并适时纠正不规范操作;教师须对实验进行过程评估: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做出产品成本进行性能测定, 从得出的性能测定中提出改进方案, 完成最后的工艺设计;教师对学生结果进行评价, 并进行学生间的互评。

整个过程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自主学习, 实验, 经历了设计性实验的流程, 使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整合和序化, 学生在实验反馈中不断总结、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3 将书本理论与实际产业生产相结合

作为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把理论教学和实际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精细化工的生产特点去了解课程, 在介绍重点品种时, 列出这些品种的优缺点、国内外市场情况。与此同时, 还介绍该产品的制备路线、工艺流程图甚至是特殊的高效设备, 提供一些工厂的现场设备图片, 使得学生不光学到了平面的知识, 还对生产第一线的产品有了初步的了解[4]。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 还需要学生通过下工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了解生产中的工艺路线和生产装置。要求参观后, 撰写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包含该厂的总体情况, 工艺路线, 生产装置, 产品性能等。学生在实地参观实习中, 将书本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相结合, 加深对精细化工专业认识。

从教学效果来看, 如果只是按照书本上照本宣科的讲授内容, 学生会因为只是太繁琐, 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发挥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精细化学品所涉及的产品众多, 生活中众多领域都有精细化学品的身影。要在一本书里介绍关于精细化学品的知识, 信息量相当大, 依靠传统的板书教学, 所教的内容有限。而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其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的方式多元化”。由于精细化学品涉及的领域广, 各学校情况不同, 故目前无统一的精细化学品CAI课件。依据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引入最新动态和相关图片, 部分工艺流程利用flash进行效果渲染[5,6]。

5 改革考核方式

通过本课程教学,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精细化学品化学的知识和基本理论, 同时也要逐渐培养起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加强他们的学术性训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察与考试方式, 在强调重视期末闭卷考试的同时, 将出勤情况、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回答提问、查阅资料、做的课件等结合起来全面考察学生学习情况, 期末考试占50%, 实验占20%, 其他项目的组合占30%。通过考试改革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促进学生平时及时消化、吸收教学内容, 课后认真阅读参考文献, 积极准备专题讨论课的CAI课件。同时, 对于教师提问回答较好的同学、讨论课踊跃发言的同学应及时给予适当加分, 这些举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6 结语

精细化学品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跟其他专业课不同之处是所包罗的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发展迅速,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后都做好充分准备,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新的尝试。该门课程教改实践后, 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查阅文献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精细化学品有全面的了解, 并找工作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

摘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 以就业为导向, 组织教学内容, 采取项目化化学教学, 把课本理论实际产业生产相结合, 改革考核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先亮, 陈新兰, 唐定红.精细化学品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17.

[2]杨锦宗.新世纪的精细化工[J].中国工程科学, 2002, 4 (10) :21-22.

[3]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研究, 2009, 1 (2) :17-20.

[4]徐晓勇, 王成云, 王利民, 等.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89 (3) :29-31.

[5]岳凡, 徐世美, 封顺, 等.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模式初探[J].大学化学学报, 2004, 19 (2) :29-31.

[6]苗郁.精细化学品化学网络化教学[J].平原大学学报, 2001, 18 (4) :57-58.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2

姓 名:赵本俊 班 级:化102 学 号:3100821067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 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一号 摘 要: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起到提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加产量、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等重要作用,是当今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简述了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国内外发展趋势。

关键字:精细化学品 特点 分类 发展趋势 1前言

精细化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与粮食生产地位一样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因此精细化工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世纪之初,精细化工就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发展重点之一。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我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2精细化学品的定义及分类

2.1精细化学品的定义

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又称精细化工产品,欧美一些国家把产量小、组成明确、纯度高,可按规格说明书小批量生产和小包装销售的化学品称为精细化学品;把产量小,经过改性或复配加工,具有多功能或专用功能,既按其规格说明书,又根据其使用效果进行小批量生产和小包装销售的化学品统称为专用化学品,我国和日本把以上两种化学品统称为精细化学品。

2.2精细化学品分类

精细化学品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有结构分类和功能分类。结构分类在精细化学品中不太适用。那么精细化学品按特定功能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农药;2.染料;3.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4.颜料;5.试剂和高纯物质;6.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7.食品和饲料添加剂;8.粘合剂;9.催化剂和各种助剂;10.(化工系统生产的)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11.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

其中催化剂和各种助剂又包括下列品种:(1)催化剂。炼油用催化剂、石油化工用催化剂、化学工业用催化剂,环保用(如尾气处理用)催化剂及其它用途的催化剂。

(2)印染助剂。净洗剂、分散剂、匀染剂、固色剂、柔软剂、抗静电剂、各种涂料印花助剂、荧光增白剂、渗透剂、助溶剂、消泡剂、纤维用阻燃剂、防水剂等。

(3)塑料助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发泡剂、偶联剂、塑料用阻燃剂等。

(4)橡胶助剂。硫化剂、硫促进剂、防老剂、塑解剂、再生活化剂等。(5)水处理剂。絮凝剂、缓蚀剂、阻垢分散剂、杀菌灭藻剂等。(6)纤维抽丝用油剂。涤纶长丝用油剂、涤纶短丝用油剂、锦纶用油剂、腈纶用油剂、丙纶用油剂、维纶用油剂、玻璃丝用油剂。

(7)有机抽提剂。吡啶烷酮系列、脂肪烃系列、乙腈系列、糖醛系列等。(8)高分子聚合添加剂。引发剂、阻聚剂、终止剂、调节剂、活化剂。(9)表面活性剂。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10)皮革助剂。合成鞣剂、加酯剂、涂饰剂、光亮剂、软皮油等。(11)农药用助剂。乳化剂、增效剂、稳定剂等。

(12)油田用化学品。泥浆用化学品、水处理用化学品、油田用破乳剂、降凝剂等。

(13)混凝土添加剂。减水剂、防水剂、速凝剂、缓凝剂、引气剂、泡沫剂等。

(14)机械、冶金用助剂。防锈剂、清洗剂、电镀用助剂、焊接用助剂、渗碳剂、渗氮剂、汽车等车辆防冻剂。

(15)油品添加剂。分散清净添加剂、抗磨添加剂、抗氧化添加剂、抗腐蚀添加剂、抗静电添加剂、粘度调节添加剂、降凝剂、抗暴震添加剂、液压传动添加剂、变压器油添加剂等。

(16)炭黑。高耐磨、半补强、色素等各种功能炭黑。

(17)吸护剂。稀土分子筛系列、氧化铝系列、天然沸石系列、活性白土系列。(18)电子工业专用化学品(不包括光刻胶、掺杂物、MOS试剂等高纯物和特种气体)显像管用碳酸钾、氟化物、助焊剂、石墨乳等。

(19)纸张用添加剂。施胶剂、增强剂、助留剂、防水剂、添布剂等。(20)其他助剂。

以上是原化工部辖下企业的精细化工产品门类,除此之外,轻工、医药等系统还生产一些其他精细化学品,如医药、民用洗涤剂、化妆品、单提和调和香料、精细陶瓷、生命科学用材料、炸药和军用化学品、范围更广的电子工业用化学品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会形成一些新兴的精细化学品门类。

3精细化学品的特点

批量小、品种多、特定功能和专用性质构成了精细化学品的量与质的两个基本特性。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品,主要由化学合成、剂型(制剂)、商品化(标准化)三部分组成的。在每一个生产过程中又派生出各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理的、技术的、经济的要求和考虑,这就导致精细化工必然是高技术密集度的产业。精细化学品的综合生产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多品种、小批量

从精细化工的范畴和分类中,可以看出精细化学品必然具有多品种的特点。一方面是精细化学品的应用面窄、专用性强,特别是专用性品种和特质配方的产品,往往是一种类型的产品可以有多种的牌号。另外,同一化学组成的产品,通过不同的功能化处理赋予的各种特性,使其具有明显的专用性,逐渐形成产品的多规格、系列化、更使产品品种日益剧增。如活性碳酸钙是轻质、重质碳酸钙经活化剂表面处理后的产物。在 处理过程中,可应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几种,经处理后形成的系列化产品,分别专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油墨等行业,形成数量众多的钙盐系列化产品。且产品的更新速度快,用量又不是很大,必然导致精细化学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这就要求生产厂家要不断的开发新品种。新剂型,提高 开发新品种的创新能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因此,多品种不仅是化工生产的一个特征,也是评价精细化工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例如目标面活性剂,国外有5000多个品种,日本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就生产1500多种,且以每年增加100个新品种的速度扩大其生产品种。3.2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

精细化工产品的小批量、多品种特点,决定了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通常以间歇式反应为主,采用批次生产。反应在生产上表现为经常更换和更新品种。企业为了增强其随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能力和品种的灵活性,必须摒弃那种单一产品、单一流程、单用装置的落后生产方式,广泛采用多品种综合生产流程和多功能生产装置。也就是说,一套流程装置可以经常改变产品的品种和牌号,有相当大的适应性。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装置的潜力,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但同时对生产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3.3 高技术密集度

一种惊喜化学品的研究开发,要从市场调查。产品合成。应用研究。市场开发、甚至技术服务各方面来全面考虑和实施,解决一系列的技术课题,渗透着多方面的技术、只是、经验和手段。另一方面,精细化工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寿命短、技术专利性强,而新产品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低、时间长、费用高,其结果必然是造成高度的技术垄断。如按目前统计,开发一种新药约需5~10年,耗资可达2000万美元。又如合成染料新产品的开发,成功率为1/6000~1/8000。

技术密集还表现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长、单元反应多、原料复杂、中间过程控制要求严等各个方面。如制药工业中,除采用合成原料外,还要采用天然原料,或用生化方法得到的半人工合成中间体。在分离才做中,还要用到异构体分离技术以及旋光异构体的分离技术等。由于反应步骤多,对反应的终点控制和产品提纯就成为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的关键之一。为此,在生产上常大量采用各种近代一起测试手段,如薄层色谱(TI,C/)、气象色谱(GC)以及高压液相色谱(HPI,C)等。一般认为,化学工业是高技术密集的工业,而精细化工有事化学工业中技术密集更高的部门。

3.4 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精细化学品由于其应用对象的特殊性,很难采用单一化合物来满足要求,常采用复配技术,即把不同种类的某些成分,采用特定的工艺手段进行配比,以满足某种特性的需要,于是配方的研究则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如表面活性剂,国外研究工作的重点,不是开发新品种,而是进行已有品种的配方更新、改进使用性能、扩大应用范围,积极研究多功能配方,配制有综合性能的产品,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利用计算机程序选择最佳价格和综合性能的配方。例如,涂料的配方中,除了以粘结剂为主以外,还需要配以颜料、填料和其他助剂,如增塑剂,固化剂,抗静电剂,阻燃剂等。采用复配技术的产品,具有增效、改性和扩大应用范围等功能,其性能往往超过结构单一的产品。因此,掌握复配技术是使精细化工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3.5具有特定功能

功能,就是作用或能力,是指化学品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而产生某种功能或效果。若仅以“功能”这一概念,全面概括并准确反映出精细化学品的化学作用、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等宏观表征是很难的。因为任何一种化学物质,它的茓作用、物理性能和生物活性,并不完全反映为功能。这三个主要表征如下所述。

(1)特定的化学作用 指在一定的环境或调价先,此种化学品增进或赋予其物质以某周特定的影响或变化,如染色、脱污、去杂、阻燃等。有的可能同时伴有物理作用。

(2)物理性能 指精细化学品自身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和能力,如耐高温、高强度、超硬等。有的也可能同时伴有化学作用。表现为某种特定的物理效应的,如压电、热点、激光灯。

(3)特定的生物活性 指精细化学品自身以其活性基团的构象,增进或赋予生物体某一特定的生息能力(如新陈代谢、生长能力、抵抗能力等),如促进新陈代谢的酶制剂。

对精细化学品而言,其特定的功能完全依赖于应用对象的要求,如同样的化妆品,有的适用于油性皮肤,有的适用于干性皮肤,有的则适用于中性皮肤。如果不按照其要求进行使用,则达不到最佳的功能或效果,而这些要求随着社会生产水品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处在永无休止的变化中。

3.6 商品性强,竞争激烈

精细化工产品,由于品种多,同一类上平又往往有多种牌号,用户对商品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度,时常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利润大,往往吸引多家工厂争相组织生产,很容易造成市场饱和,形成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此,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在技术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应用技术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及时改进技术和研制新剂型、新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使其产品保持畅销,立于不败之地

3.7投资小、附加价值高、利润大

附加价值是指在产品的产值中扣去原材料,税金、设备和厂房的折旧费后,剩余部分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是指产品从原材料开始经加工到制成产品的过程中,实际增加的价值,它包括利润、工人劳动、动力消耗以及技术开发等费用,所以称为附加价值。附加价值不等于利润,因为某种产品加工深度大,则工人劳动及动力消耗也大,技术开发的费用也会增加。

精细化学品,一般都是产量小,装置规模小,很多是采用间歇式生产,装置通用性强,与连续化生产的大装置相比,投资小,见效快,即投资效率高【投资效率(%)=附加价值/固定资产X100%】。另外,在配制新品种、新剂型时,技术上难度并不一定很大,但新品的销售价却大大超过原品种,利润也比较大。精细化学品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在精细化工科研开发方面,围绕催化剂、油品添加剂、引进装置的配套助剂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许多项目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据统计,1997年 “三剂”产品的国产化率已达到85%。目前所生产的催化剂、油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助剂、橡胶助剂、水处理剂、化纤油剂等十个大门类的精细化工产品六百多个品种,正在进行的精细化工科研项目120多项,并取得100多个重大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是相当巨大的。

一是自主开发创新能力低,对国外精细化工发展的现状和方向研究不透。对产品合成、工艺研究较多,而相应的工程开发、装备研究及“三废”处理技术研究少,不能形成成套技术。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研究更显薄弱,许多产品处于仿制的状态,缺少具有特色的产品。在国外产品更新时,很快被淘汰。

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形不成系列。“七五”、“八五”至今,从当时的国际形式出发,我国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的重点在“三剂国产化”,通过研究开发,大部分满足了国内对相应精细化工品的需求,但造成了产品领域分散,没有形成系列化工产品。在石化系统内,还造成了“三剂”国产化取代了整个名目繁多的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局面。

三是科技投入少,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高层次的研究人才。与炼油和石油化工相比,精细化工的研究开发投入偏低,而且从事精细化工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缺乏。再者,对于科研的宏观管理不够,研究部门分散、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3

贵州师范大学为了适应社会对精细化工人才的需求,在材料化学专业开设了精细化学品化学选修课,课程总学时数36个。由于精细化学品种类较多,涉猎广泛,文献知识极为浩繁,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较短的学时数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内容庞杂的精细化学品知识,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为了提高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按照学校制定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从三个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包括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在课程内容上优先讲授与专业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同时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在教学方法上将多媒体演示的案例式教学法与学生授课教学法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将生产实践论文、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列为同等重要的考核内容。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人才。

1 课程内容选择

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精细化工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学品品种已经超过30个大类,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药物、农药、涂料、染料、香料、食品添加剂、化妆品、水处理剂、合成材料助剂、石油化学品和皮革化学品等[3]。精细化学品不仅种类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且每类产品又包括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多个部分,使现有的精细化学品化学教材内容庞杂。因此,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才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们以闫鹏飞等主编的《精细化学品化学》第二版作为教材,针对材料化学专业的特点,优先讲授与其紧密相关的表面活性剂、涂料、稀土材料等章节。例如,第二章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在各种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作为基础原料被广泛应用,授课时除了要着重讲解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由此产生的表面张力降低、润湿作用、乳化作用等特殊性能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合成工艺和应用范围,以便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第五章涂料,主要讲授涂料的分类、合成方法和适用范围,要求学生掌握醇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几种重要树脂涂料,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涂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药物及中间体、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等章节,着重讲授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例如,第九章化妆品,女同学很感兴趣,可以选取护肤品、抗粉刺化妆品、美发产品等内容进行讲授。对于教材中的剩余章节,鼓励同学们课余时间自学。另外,我们积极进行与课程相关的文献调研,为学生开设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技术专题研讨课,比如纳米技术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进展[5],吸波材料研究进展[6]等,力求反映精细化学品化学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

2 教学方法改革

建立在多媒体基础上的填鸭式教学法是我国高校目前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多媒体灌输式教学法解决了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涉及知识繁多的问题,老师可以方便地通过幻灯片将精细化学品的分类、性质、功能和合成方法等内容展示出来,但在较短的课时内灌输大量的知识信息容易让学生应接不暇,难以掌握课程重点,同时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内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再现案例情景,引导学生对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7]。我们从生产生活中选取与课程知识密切相关的经典案例,利用多媒体对每个案例进行充分展示和讲解。例如,第二章表面活性剂,为了让学生对表面活性剂的两性结构有深刻认识,可以讲述洗衣服时的洗涤去污过程。首先洗衣粉的亲油端插入污渍中,同时亲水端分布在水相中,接着污渍因表面张力改变而发生变形,最后污渍受水流剪切力的作用离开衣服表面实现去污。第三章药物及中间体,可以介绍沙利度胺事件,使学生加深对映体异构体的药理作用和手性药物合成路线的理解和记忆。第四章农药,可以讲述英国化学家迈克尔发明第二代超高效拟除虫菊酯的故事。迈克尔课题组通过解决了拟除虫菊酯对光不稳定问题,完成了第一代拟除虫菊酯(仅用于室内防治害虫、牲畜体外寄生虫和贮粮害虫)向第二代拟除虫菊酯(可用于农林害)转变,成为农药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第五章涂料,可以介绍世界上最先进战斗机的隐形性能在现代化战争所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涂料的高分子结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第八章食品添加剂,可以介绍瘦肉精事件,使学生了解滥用添加剂的危害,对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有深刻认识。上述案例使学生关注精细化学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精细化学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各种专业数据库,学生入学后便开始在图书馆接受系统的图书文献检索技能培训。材料化学专业的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经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熟练的文献资料查阅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尝试了学生上台授课的教学方法。在学期初开课之前,将精细化学品化学每章的重点印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备课。每节课随机抽取学生,用10~20分钟上台授课,讲解本章节的知识点,讲完后授课学生与台下同学进行互动讨论,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学生授课教学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传统考核方式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以出勤率、课后作业情况和回答问题表现作为考核内容,但由于精细化学品化学课时较短,平时成绩的考核往往难以实施。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决定,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考核比重较大,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听课,考前突击复习,考后迅速遗忘的不良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根据贵州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将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三部分,生产实践论文30%,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期前九周要参加社会生产实习,实习完成后才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针对学生参加化工厂生产实习的培养环节,我们在精细化学品化学的课程考核中增加了生产实践论文部分,要求学生必须将工厂实习经历和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内容相结合进行论文的选题和写作,使学生能巩固课程知识并总结生产实习经验。比如,今年有学生在贵阳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超细功能陶瓷粉体生产线实习,该生便可以将实习经历与教材第十一章中的精细陶瓷部分内容结合,从产品的性状、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用途以及其在生产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撰写生产实践论文。对于平时成绩部分,我们以学生在台上授课的表现作为考核指标。每个学生授课完毕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授课质量和互动讨论情况进行现场评分。对于期末考试成绩部分,我们不仅将其所占考核比重降低至40%,而且将试卷题目全部改为主观题,从而避免学生平时学习时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

通过对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性改革,使考核方式更侧重于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同时,生产实践论文考核部分还将课程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为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将来就业打下了基础。

4 结语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内容庞杂且知识更新较快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容易掌握课程核心知识。我们结合材料化学的专业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对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精细化工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闫鹏飞,高婷.精细化学品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7.

[2]孙昌民,李育佳.试论21世纪我国精细化工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1,15(7):12-14.

[3]孙德帅,张晓东,刘馨,等.“精细化学品化学”专业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14,35(12):17-19.

[4]马海云,宋平安,方征平.纳米阻燃高分子材料:现状、问题及展望[J].中国科学:化学,2011,41(2):314-327.

[5]王硕,周宏勇,宋沙沙,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进展[J].有机化学,2015,35(1):85-91.

[6]胡小赛,沈勇,王黎明,等.吸波材料研究新进展[J].炭素技术,2016,35(2):11-17.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简历 篇4

户口所在: 湛江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5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55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精细/日用化工:检验员,分析化工:分析员,高分子化工/化纤/新材料:检验员、操作员

工作年限: 0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中山,广州,

工作经历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起止年月:-09 ~ -07

公司性质: 其它 所属行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担任职位: 学生

工作描述: 在学校之间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论,与同学的`感情很好。

离职原因: 要出去实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2009-07

专 业 一: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专 业 二: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2006-09 2009-07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高级化学检验工 0819000000301491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国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还未工作过,现在刚从学校出来找工作实习。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

详细个人自传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5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改革与实践

按照市场对化工人才的需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能承担生产管理、技术改进、工艺改造的任务,也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1]。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既要掌握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能及科研开发和设计能力。

精细化学品化学是一门包括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等[2,3,4]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用途、性能及发展动态等的课程。通过教学,赋予学生系统的精细化工的概念、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作用及用途、合成方法、特殊功能、多功能生产装置、复配技术及市场化的知识,培养学生开发和设计精细化工新产品的能力。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本专业调整的新培养方案基础上,对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1 精心选择和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5],精细化学品化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众多传统的产品及其合成、生产,复配、剂型加工等,而且会不断出现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等,而现有教材更新慢,其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此外,专业课学时数不断压缩,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合理改革教学内容。

经仔细研究,仍然选用原有教材[3],该教材内容包括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表面活性剂、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教材的内容覆盖较少,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及农药方面的内容较成旧。因此,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保留章节如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涂料、香料、化妆品、农药等,增加FCP基本原料、医药化学品、绿色化学品、新能源等章节,精细选择设计了新增章节的教学内容,比如FCP基本原料重点介绍Natural gas、Oil与Coal的分离技术,开发技术,作为化工原料的应用等内容。

原教材中基本的有机理论和工艺内容篇幅较多,经与精细有机单元反应课程、精细化工工艺学应用界面化学教学内容反复比较,删除了与其重复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较新的内容。例如,酯化反应、氧化反应、氯化反应等内容在在精细有机单元反应课程中已系统的学过,本课程的学习中不在讲授,但要重点学习理论的应用。比如在表面活性剂一章中不再讲解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在应用界面化学讲解);在涂料中不讲聚合物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中有这部分内容、精细化工工艺),其它合成树脂作为自学内容,并增加了目前涂料的发展及研究动态,尤其是一些新型涂料的研究状况。

2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1 具体化、形象化讲解概念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中概念较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在概念讲解中,加以具体化、形象化。比如,染料、荧光增白剂、有机颜料、荧光增白剂、感光材料这四个概念,它的发色理论都是基于近代发色理论的吸收和反射光的理论,将这四个概念加以比较对照,在结合各自具体的实例进行学习,学生自然易于接受和掌握。

2.2 自行开发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利用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的特点,将精细化学品化学做成课件,由于制作成本低廉,修改方便,信息量大,更新快,这些正是精细化学品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欠缺的方面,基于此,将传统课堂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结合,把实际精细化学品和相关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声音、图象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将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6]。但是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叙述性内容较多,在课堂教学上,主要采用板书,适当利用课件,将板书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3 多种形式实现课程开放教学

两至三位精细化工课程群老师专门负责对本门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根据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除了主讲教师外,还邀请别的教师来客串讲课。目前,本门课程主要由两位老师共同完成。

由于精细化学品具有品种多、更新快等特点,一个人难于样样精通[7],经常邀请各行业专家、教授来化工系做报告。

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比如专业实验、毕业实习等教学中经常对学生做一些启发性的提问,这样可以时刻激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作业题与毕业设计相互结合

学生作业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的窗口,而本课程没有作业题,因此,参阅了大量的相关内容后,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每章都自编了作业题。

另外,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结合科研,精选多种精细化学品或精细中间体,作为课后大型文献作业,尽量每个学生有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在文献检索基础上完成小论文,在课程快结束时,组织答辩作业,就某一产品的一些问题进行答辩,同时实现互动教学,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上课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一次学习总结和提高的锻炼。并将有发展前途的一些好的产品或中间体,结合实验室条件和本科生知识结构,定为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此法成为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选题渠道之一。其中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五篇。

3 改进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变成平时成绩占30%(包括上课出勤率、课堂表现、小型作业完成情况),大型作业成绩占30%(小论文写作及答辩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占40%。

4 教改效果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不仅提供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其口头表达能力与科研资料查阅能力均有大大提供,学生反映良好,其效果明显。

在精细化学品化学的教学中,不断寻求新的授课方式、方法与考核方式,跟踪本学科新发展动态与国家政策,研究修改教学大纲,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晓勇,王成云,王利民,等.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6(3):29-31.

[2]闫鹏飞,郝文辉,高婷.精细化学品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2004:1-341.

[3]程铸生,朱承炎,王雪梅.精细化学品化学[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1-560.

[4]张先亮,陈新兰.精细化学品化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556.

[5]陈袆平,张岐,林强.“精细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5):92-94.

[6]鞠剑峰.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2):91-93.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6

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涉及的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列入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 因此, 发展绿色化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环境友好化学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 [1,2], 即利用制定的一套原则来减少或消除在设计、生产和应用产品过程中产生或使用有毒的物质, 它并不是试图通过安全的程序来防止暴露出有毒物质以消除危险, 而是通过无危险或危险性小的物质来替代高危险物质, 从而寻求减少危险的一种方法。绿色化学主张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 使开发的化学品更加环境友好[3]。绿色化学是发展生态经济和工业的关键, 也是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绿色化学理念

2.1 原料的绿色化

原料的绿色化主要表现在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以及采用低毒或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高毒原料方面[4]。目前, 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物质和二氧化碳等。生物燃料乙醇是可取代石油的可再生新能源。二氧化碳加氢合成有机物如合成甲醇、甲酸的研究与碳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催化剂的绿色化

催化剂的绿色化主要表现在催化剂的高效方面。正确地选用催化剂, 不仅可以加速反应的进程, 极大地改善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提高转化率, 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成本, 而且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副产物的产生、减少污染, 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5]。例如, 以醇类化合物的氧化来说, 以往报道的通常采用六价铬等有毒重金属作为催化剂, Sheldon和其合作者设计了许多绿色催化系统用来将醇转化为醛或酮[6]。

2.3 绿色合成方法

绿色合成反应问题亦是原子经济反应问题, 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例如:抗抑郁药Sertraline的改进合成工艺, 新的生产工艺使产物的收率加倍的同时还每年减少140tTiCl4, 440t TiO2废弃物, 150t35%的盐酸, 以及100t50%的氢氧化钠的使用[7]。提高产量的主要步骤只是将第一步中原来使用4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改变为使用单一的溶剂乙醇, 因而溶剂的使用量由以前的每吨产品需要60000L溶剂降为每吨只需6000L。

2.4 产品的绿色化

产品的绿色化是指在开发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直至其“生命”结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要考虑其“生命”结束后循环再利用的问题[4]。如在环境友好机动车燃料方面, 1990年美国清洁空气法 (修正案) 规定, 逐步推广使用新配方汽油, 减小由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以及烃类引发的臭氧和光化学烟雾等对空气的污染。

2.5 溶剂的绿色化

当前广泛使用的溶剂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其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 有的会引起水源污染, 因此, 减少溶剂的使用, 改进传统的溶剂, 选择对环境无害的溶剂以及开发无溶剂反应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 越来越多的化学反应正广泛使用超临界流体[8,9]、氟两相体系[10,11]、离子液体[12,13]、水或无溶剂等[14]来作为反应媒介并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果。

3 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探索

绿色化学的发展向现代精细化学品化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师如何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重视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呢?笔者认为, 在保持精细化学品化学内在的系统与规律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环保教育和绿色化学理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观念与责任意识,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方法, 优化实验方案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各种方法, 将环保知识和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其中, 大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他们将来投身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绿色基础,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5,16]。

3.1 在教学内容中穿插绿色化学知识

精细化学品化学中很多内容都与环保问题有关, 因此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绿色化学知识, 十分必要。例如, 在表面活性剂化学教学中, 融入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学发展方向的知识, 可以介绍实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途径。 (1) 减少中间过程, 提高反应选择性。 (2) 采用环境友好的高效催化剂如天然脂肪醇的生产, 20世纪60年代生产饱和醇多用Cu-Cr或Cu-Zn-Cr催化剂;生产不饱和醇多用含Cd催化剂。20世纪80~90年代, 生产饱和醇采用Cu-Zn-Al系列催化剂;而生产不饱和醇则采用无Cd催化剂。又如烷基苯生产中的烷基化反应。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AlCl3烷基化, 70年代主要是HF烷基化, 进入90年代国外开始采用分子筛固体酸催化烷基化等。

3.2 倡导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绿色化

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教学是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试剂, 它们的大量使用、排放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为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 实施绿色化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 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自觉养成绿色环保的意识。

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主要包括精细化工产品制备实验、配方实验和产品性质测试实验等。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通过对实验方案和操作进行优化与选择, 如采用微型化实验操作, 微型化实验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节约经费、节省时间、减少污染等优点, 是实现精细化学品化学实验绿色化的一种有效途径。选择优化的实验方案, 一方面既减少了有毒化学试剂的使用, 也有助于学生对绿色合成路线的选择和理解。同时, 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内容, 采用连续性实验, 从而完成系列实验, 既提高了试剂的利用率, 又减少了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3.3 实践活动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课外活动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第二课堂, 在活动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有助于提高我们环保意识。我们要立足于课外, 探寻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绿色素质, 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是课堂教育的很好补充。为了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绿色素质, 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专题讲座, 针对教材中讲得少而对环保具有较大意义的内容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如对精细化学品设计安全的绿色合成工艺, 不仅可以减少化学耗能, 而且可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的污染。绿色合成工艺问题亦是原子经济反应问题, 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设计的化学工艺, 越少使用添加剂越好, 条件允许则需要添加不含有毒成分的材料, 从每一个步骤做好安全和环保, 达到最高原子利用率等。让学生在参与绿色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养成绿色理念, 注重环境保护,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环保素质。

另外, 除在这些科学实践过程中贯穿环保和绿色理念外, 我们每年还利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与环保相关的主题日, 结合自己专业, 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在全校范围内倡导绿色理念, 践行低碳生活, 使他们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环境, 从细微之处体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从自身做起, 节约用水, 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为保护环境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绿色地生活。

4 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探索

精细化工实验作为化学、化工等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 在实验教学中很多有毒、有害的原料和废物被排放到环境中, 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 在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进行绿色化、低碳化探索, 对在学生中践行绿色低碳学习和生活, 构建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绿色化学融于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之中, 使绿色化学成为精细化工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17]。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对各种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 实践证明这可以有效降低污染、保护环境。针对盐城师范学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根据精细化工实验的特点及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 个人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实施精细化工专业实验的绿色化。

4.1 精细化工实验内容的绿色化

实验内容的改革是绿色化理念的主要体现。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及操作技能训练的前提下, 这种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选用环境友好、安全的试剂和优化的实验方法, 这些也是精细化工实验绿色化的根本途径。在选择实验内容时, 我们尽量做到原料、反应介质及催化剂低毒或无毒, 如尽量避免使用苯、氯仿、吡啶、四氢呋喃、芳胺等作为反应介质或原料进行实验。在教学中, 我们积极开展了绿色精细化工实验, 如专业实验植物废弃物中提取果胶, 我们采用新鲜桔皮为原料, 在盐酸存在下加热提取果胶, 产物经红外光谱表征证明确实是烷基果胶。果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胶凝化和乳化稳定作用, 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及纺织行业。这种尝试不仅让学生了解果胶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还增加了学生掌握从桔皮等植物废弃物中提取果胶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 也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加深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18]。

4.2 开展原子经济性系列性实验

“原子经济性”的概念是绿色化学反应所要求的根本原则, 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在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体系中, 反应物能够百分之百地转化到最终产物中去, 而没有副产物生成。这种反应的效率最高, 最节约能源和资源, 同时也避免了废物或副产物的分离与处理等过程。传统的精细化工合成反应重视反应产物的收率, 而较多地忽略了副产物或废弃物的生成, 导致“原子经济性”很差。因此, 在改进精细化工实验时, 应优先考虑尽量达到或接近原子经济反应这一理想目标。而提高“原子经济性”可从新原料、简化合成步骤以及开发新型催化剂等途径进行改善。如重要有机化工原料4-甲基-2-氨基噻唑, 最初我们的实验是以氯代丙酮和硫脲为原料, 经环合、中和等工艺制备而成的。该工艺不仅要用到剧毒试剂氯代丙酮, 而且原子利用率仅为30%, 后来我们积极开展了以丙酮、硫脲和碘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得4-甲基-2-氨基噻唑的工艺实验, 原子利用率达到了95%。开展原子经济性系列性实验, 不仅降低了污染, 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他们意识到原子经济性实验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绿色环境意识[19]。

4.3 积极开展微型化实验

大力开展微型化实验是把绿色化学理念深入到常规实验中所诞生的。微型化实验具有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节约经费、节省时间、减少污染等优点, 是实现精细化工实验绿色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在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的合成”实验中, 原料的称取量很多, 造成产物较多, 在合成的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之后还剩余很多, 这样既浪费了大量的原料, 使实验成本增大, 又造成产物的过多积累。所以把所有反应原料减去多半, 来制备过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就不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学生通过微型化学实验操作, 不仅减少了实验废液的产生, 而且试剂减量后与之前相比反应时间有所缩短, 学生有更多时间用于产品处理, 教学效果良好。因此, 微型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的一项重要方法与技术[20,21]。

4.4 采用绿色合成技术

微波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形式可用于许多精细有机合成反应, 其促进化学反应速率可比传统的加热技术快数倍甚至数千倍。微波合成具有以下优点: (1) 加热速度快。由于微波能够深入物质的内部, 而不是依靠物质本身的热传导, 因此只需要常规方法1/100~1/10的时间就可完成整个加热过程。 (2) 热能利用率高, 节省能源, 无公害, 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 (3) 反应灵敏。常规的加热方法不论是电热、蒸汽、热空气等, 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都需要一段时间, 而利用微波加热, 调整微波输出功率, 物质加热情况立即无惰性地随着改变, 这样便于自动化控制。 (4) 产品质量高。微波加热温度均匀, 表里一致, 对于外形复杂的物体, 其加热均匀性也比其它加热方法好。对于有的物质还可以产生一些有利的物理或化学作用。因此, 在精细化工实验中, 合理地采用微波合成技术是进行专业实验绿色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针对传统精细化学品香豆素合成实验反应时间长, 副产品多, 收率较低等缺点, 我们从反应条件、试剂、溶剂等角度出发, 对合成方法进行绿色化改进。如, 我们使用微波辐射的新技术, 使反应时间由原来加热回流6h缩短为微波辐射1h, 不仅反应快, 产率高, 产品易纯化, 而且节省了能源。实验表明, 微波作用下反应的速度较传统的加热方法快数倍甚至上千倍, 几乎适用于精细化工合成反应的各个主要领域,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微波实验技术的引用不仅使香豆素的产率、纯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绿色合成工艺的“原子经济性”, 而且随着副产物的降低或消除, 一些分离、提纯的生产工艺也随之减少, 避免消耗大量的溶剂。

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 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 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 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 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 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可引发、促进化学反应, 可使反应时间缩短、反应速度加快, 从而也可减轻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为此, 我们专门设置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辅助反应的实验项目, 通过超声波实验技术的引用, 在提高提取效率、缩短反应时间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如牡蛎壳中活性钙的提取实验项目中, 我们特意设置实验进行传统热提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对比, 实验结果充分表明超声波实验技术的优势:一则使实验时间大大缩短, 二则在单位时间内的提取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 本身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缩小[22,23]。

5 结语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7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觉得精细化学品化学枯燥无味,被认为是一门较难的课程。为此,笔者近年在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案例教学及其背景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再现案例情景,引导学生对特殊情景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3]。它由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921年创立,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个别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强学生对法律规则和条文的理解[4]。由于该法成效显著,随后逐渐被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教学中[5]。目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国际MBA教育的主流方法。近年来,国内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对此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6,7,8]。

2 精细化学品化学案例教学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知识内涵的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促进师生的互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食品添加剂前先插入一个案例:苏丹红事件。接着由该事件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是食品添加剂?②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哪些原则?③食品添加剂按用途分哪几类?④如何评价食品添加剂的毒性?⑤“不含任何添加剂”的说法是否科学?

让学生对以上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后,教师总结: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档次,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对食品添加剂要科学对待,适量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大碍,滥用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没有绝对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因此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蒙骗,做一个科学、理智的消费者。

3 案例教学法效果评价

3.1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选用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实际的活生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专业知识”为“生活中学专业知识”,使精细化学品化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数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外,在课后还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教师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3.2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法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掌握整个学习过程,自发、自觉地投身学习,这必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3.3 提高了学生从事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再现案例情景,给学生以投入感、真实感,训练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精细化学品主动去查阅相关文献,积极参与学院开展的多种科研活动,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加深了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和了解,还培养了学生从事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和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 语

案例教学法是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案例教学法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案例源于生活且切中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案例教学深刻、生动、富有时代气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将科研优势转换为教学优势,让学生身临其境,让课堂个性飞扬。

参考文献

[1]马文辉,张树军,郭祥峰,等.构建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新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07,27(3):111-113.

[2]雷呈.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07-110.

[3]陈千,马玉琴,李婷.案例教学在卫生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8):79-80.

[4]陆家政,陈菲,蒋京,等.药学院无机化学课中的案例教学[J].大学化学,2011,26(6):16-18.

[5]秦川,荣国斌.有机化学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6(2):84-85.

[6]赵静,葛柳燕,王春红.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护理教育,2005,19(4A):644-645.

[7]朱榆红,李燕,熊静,等.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教学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65-68.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探讨 篇8

需求方通常将精细化学品的产品质量作为购买的首要标准,其次才考虑价格等其它因素。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的质量还是要由最终用户的使用效果来评价,许多大公司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建立一套质量标准,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主要依据。对于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来说,更是要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以高质量的产品打造良好的社会品牌和信誉。因此,精细化学品企业必须开展有效的产品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质量评价、开发分析测试方法等。

1 精细化学品的质量标准特征

精细化学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直接得到,用化学式表示其成分、组分单一、加工度高、质量要求高的化工产品,如医药、农药的原料,化学试剂、合成香料,合成染料,功能聚合物等。该类精细化学品的质量标准具有主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特征,且技术要求中项目指标优于一般优等工业品,还增加了新的杂质限制以及特殊的物化指标[2]。

另一类是由若干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物或配合物,如牌号众多的染料、复合农药、医药制剂、复合香精、化妆品、涂料、化纤油剂、黏合剂、油墨等。这一类精细化学品侧重于最终使用性能,它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主含量,也与添加剂、填充物、助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密切相关。这类精细化学品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主含量和添加剂、填充物、助剂的含量,还有常规物理指标,如密度、粘度、酸碱度、细度、遮盖度、硬度、悬浮率等[2]。

2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2.1 精细化学品检验的基本知识

精细化学品检验的任务是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生化分析、物性测定等手段,来确定精细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以及精细化学品本身的使用性能、安全性、卫生指标、理化指标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3]。精细化学品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检验遵循基本的程序,主要包括试样的采集、方法的选择、样品的测定和检验结果的审查四个步骤。

精细化学品往往具有比较复杂的组成,在检验中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对其主要成分及重要的杂质成分做检验。其检验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测定原理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根据生产及要求可分为快速分析法和标准分析法[4]。仪器分析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但化学分析法成本低廉,故目前仍大量采用,随着分析仪器在企业的拥有率不断上升,仪器分析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检测和半成品检验多采用快速分析法,而标准分析方法通常用于企业成品检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和质量仲裁等方面。

2.2 精细化学品通常检测项目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的通常检测项目包括:精细化学品的采样和抽检方法、密度的测定、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沸点和沸程的测定、折射率的测定、旋光本领的测定、水分的测定、色度的测定、p H的测定、电导率的测定、黏度的测定、闪点和燃点的测定等。

对于不同类别的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化妆品、香料香精、涂料染料和颜料)的检验、油墨的检验、胶黏剂的检验以及其他精细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化学试剂、农药)的检验,也有其特定的检测项目。例如对于油脂的检验,油脂物理性能、水分和挥发分、酸值、皂化值、碘值、不皂化物、总脂肪物、氧化脂肪酸等测定是其通常的检测项目。对于化妆品的检验,则需要进行稳定性试验、有害元素含量分析、微生物检验等。

2.3 精细化学品的成分分析

精细化学品的成分分析一般采用光谱(紫外、红外、拉曼、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原子荧光);波谱(氢谱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二维核磁共振);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质谱(质谱仪、气质联用、液质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能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热谱(热重分析仪、示差扫描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物性(粒度分析、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等多种仪器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全面表征,通过多种前处理技术对样品进行分离并和分析方法联合运用,对样品中的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确定组分的结构和含量,全面了解样品。

精细化学品的成分分析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样品前处理。通过多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将待分析物分离、处理成可供大型仪器分析的状态,包括烘干、蒸馏、过滤、提纯、萃取、离心等处理方法。其次,仪器检测。将处理好的样品根据不同测试目的选择相应分析仪器进行上机测试,得到关于样品的各种谱图,包括光谱、波谱、色谱、质谱、能谱、热谱等。最后,谱图分析和验证。将样品谱图对照各种数据库图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数据计算,并根据经验分析推测,最终确定待分析物的各组分成分结构和含量多少以及相应的基础配方体系。

2.4 精细化学品的杂质分析

精细化学品中可能会存在各种杂质,其来源可能是反应物和含有杂质及其在给定工艺下生成的中间产物和副产物包括异构体,产品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发生降解、聚合、品型转变而产生的杂质,溶剂(溶媒)残留,氧化还原剂、催化剂等其它残留,人为添加的稳定剂如抗氧化剂等,以及其它偶然失误造成的杂质[5]。任何微量存在的杂质都有可能导致精细化学品应用在不同使用目的过程中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必须弄清精细化学品中关键杂质的具体成分和含量,可以通过建立原料与每一步反应产物的色谱指纹图谱对精细化学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具体可以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以杂质组学的研究方式,建立精细化学品的色谱指纹图谱,将其作为控制精细化学品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并且也建立相应的原材料、包装物、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控制指纹图谱[6,7]。

3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效益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能够为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一,增加产品销售收入。可以为企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服务,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快速占领市场和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第二,节约研发成本。企业精细化学品分析测试方法开发后,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产品成分和杂质分析,进一步加快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第三,节约生产成本。能够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精细化学品生产质量的状况,有效预测、预报、预防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还将为精细化工生产企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第一,将有利于推动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发展,产品企业标准的研究,生产工艺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等工作。第二,为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提供科学、公正、准确、及时、方便的检验服务,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进而提高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三,可为企业对精细化学品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引领企业走质量取胜的道路,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4 结语

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精细化工行业,打造规模化精细化工产业。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在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不全、产品质量评价不够、分析测试方法缺少等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做好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检测工作将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精细化工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服务于国家规模化精细化工产业的打造,成为精细化工企业未来发展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智妍咨询集团.2016-2022年中国精细化工市场态势调查与投资前景战略研究报告[OL].http://www.chyxx.com/research/201511/355151.html.

[2]梁祖义.从质量标准看精细化学品内涵[J].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1(06):19-20.

[3]马占玲.精细化学品及其检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

[4]龚盛昭.精细化学品检验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

[5]练鸿振.关于精细化工中间体色谱指纹图谱的思考[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4,34(6):1-6.

[6]李丹妮,练鸿振,徐拥军.氢醌-双(β-羟乙基)醚工业品中相关杂质的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研究[J].质谱学报,2004,25(4):229-231.

精细化学品化学 篇9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国家教育部备案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是天津市高职院校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单位, 是天津唯一一所化工类高职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 已具备了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平, 开设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市级精品课程, 目前学院已建成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本专业依托天津大化工产业背景, 适应天津市精细化工园区的需要开办, 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 掌握一定精细化学品生产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 能够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设备安装与维护、质量控制、营销和技术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本文从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观察就业形势, 研究就业市场, 研究下一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就业工作, 为探讨该专业教学方向提供依据。

二、“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状况分析

图1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5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总数随人口增长情况存在波动, 但基本稳定, 共有毕业生675名, 其中男生352名, 女生323名, 相对于工科专业男生比例偏大的普遍情况来说, 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图中还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源比例不断下降的同时, 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的生源不断增加。这一情况说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计划的不断深入, 西部地区的学生更多的选择了热门的工科专业学习, 与我国的工业中心不断向西部迁移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图1)

图2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性质分布情况。5年来, 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是留在天津就业, 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7.8%, 而选择回原籍就业的学生仅占5.9%, 异地就业的学生为6.3%。可以看出, 在“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而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在不断下降。但从总体比重来看, 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综合分析,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天津的大化工背景和产业结构调整所致。 (图2)

图3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性质的分布情况。图中反映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生产操作工作, 但这一比例近年来在逐渐缩小, 毕业生另一重要就业岗位—工艺技术岗位的工作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 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选择呈多样化趋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院教学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不断调整, 教学课程向“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化调整, 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不断上升的结果。

同时,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多元化还表现在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就业形式, 这一比例已经由2006届的3.3上升到2010届的8.3;近年来,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就业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专升本等渠道继续深造, 目前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已经由2006届的0.8%上升到2010届的8.3%, 选择其他就业形式的毕业生比例也占到了总人数的6.6%;2010年随着大学生参军政策的出现, 已有3.3%的学生选择了军旅生活。 (图3)

图4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变化情况。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高职院校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单位, 是天津唯一一所化工类高职学院, 同时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 已具备了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平, 并开设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市级精品课程, 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从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本专业毕业生的历年一次签约均较高。2007届和2008届的签约率由于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略有下降, 但学院多方面的努力下, 凭借学院多年来的办学信誉, 随着经济的复苏已经迅速回复, 并达到较高水平。但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历年来男生的签约率明显高于女生, 表现出极大的优势, 这一现象与工科专业的特点息息相关。因此,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 拓展适合女生就业的教学方向, 提高女生的签约率存在较大空间。 (图4)

三、影响“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分析

1、重视毕业生就业率, 忽视就业质量。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过多的强调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 使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缺乏良好的前提条件, 迫使毕业生为完成就业指标而盲目就业, 忽视了毕业生选择职业生涯方向的需要, 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就业状态不理想、不稳定的现实。

2、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不高、就业观念失准。少数毕业生就业眼界高, 不愿意从基层做起, 急功近利, 苛求短时间内有满意的薪水和较好的个人发展, 缺乏稳定的职业心理, 这些是毕业生能否正确对待就业的主观前提, 必然严重影响其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 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找准就业方向。

3、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教育工作, 必须是全面教育、全方位教育和全程教育的教育体系。一般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开设在毕业前期, 主要针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的传授方面。学生普遍存在上了几年学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 不了解将来职业发展需要什么, 没有学习目标, 荒废了大量时间, 到了该毕业的时候要么后悔自己上学时没有积极学习有用的知识、能力和技巧, 要么匆忙就业不知所谓。因此, 将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在大学中有目的地学习, 规划职业生涯, 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实现人生价值, 是解决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形势,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帮助学生在大学中有目的地学习, 规划职业生涯, 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实现人生价值。

2、完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进一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 完成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3、针对学生群体特点 (如工科专业女生群体) , 开发就业弱势群体的优势课程, 增强就业竞争力。

4、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稳定学生就业心理, 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

摘要:本文分析“十一五”期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论述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认为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形势, 帮助学生在大学中有目的的学习, 完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进一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 开发就业弱势群体的优势课程和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万由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透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1.

上一篇:浙江浦江下一篇:佛手瓜的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