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型组织

2024-07-26

网络型组织(精选11篇)

网络型组织 篇1

网络型组织是随着社会知识化、信息化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以独立的企业为结点, 以企业相互之间复杂经济关系为线路, 而形成的一种介于传统企业科层结构和单纯市场机制之间的组织形式。网络型组织结构即将成为未来企业的重要的组织结构模式。网络型组织的结点企业为了追求双赢局面, 相互之间会实行合作协同;同时又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 从而影响网络型组织的稳定性和组织绩效。深入分析结点企业间的复杂经济关系, 理清关系的类型、作用、对结点企业行为的影响, 对网络型组织采用适当的治理、运营机制有积极的意义。

企业之间的复杂经济关系是通过相对松散的契约为纽带, 通过互惠互利、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机制形成的。本文认为, 这些复杂经济关系可以分为两个类别:契约关系和权力关系。网络型组织中结点企业是独立的法人组织, 它们之间的经济往来必然是平等互利的关系, 通过缔结各种契约来实现。同时各结点企业在网络型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所起作用不同, 影响力不同, 构成了不同的权力关系。网络型组织中契约关系和权力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交织, 形成复杂的经济关系。网络型组织中的结点企业透过各种契约关系和权力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 从而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效率, 更大的收益。

契约关系是结点企业之间约定一定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易关系。契约是交易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自愿订立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契约可以分为交易契约、合作契约和关系契约。在纯市场条件下的交易双方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在市场上买卖商品, 在一次性的交易完成以后双方往往就不再存在经济上的联系。交易契约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关系契约是一种由未来契约关系的价值所维系的非正式协议, 很多情况下, 通过习俗、习惯、默契来确定, 属于不完全契约。其契约关系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重复性交易, 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合作契约是指合作双方为了规范双方合作行为, 提高合作效率, 就其合作项目、内容、形式等共同签订的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合作契约是双方订立的正式协议, 但由于合作的长期性, 协议执行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及机会主义风险, 因而带有不完全契约的特点。

权力关系是结点企业之间产生的影响和被影响或制约和被制约的依赖关系。影响或制约其它企业行为的称为权力主体企业能, 被影响或被制约的企业称为权力客体企业。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定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从经济权力关系上看, 所谓的机会就是占有某种优势。某些企业可以凭借其占有的优势而对其它企业产生影响和制约, 以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在网络型组织, 结点企业占有一定的优势, 就获得了一定的权力。本文认为, 结点企业占有的优势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资源优势和人格优势, 由此获得的权力称为资源权力和信赖权力。

由于资源优势而产生的权力关系中, 权力主体企业能向权力客体企业提供其缺乏的资源, 因此权力客体企业依赖于权力主体企业。例如一个企业非常需要一种专门知识, 而这种知识在这个企业中又非常稀缺, 同时不存在可替代的知识来源, 那么这个企业将会高度依赖掌握这种知识的其他企业, 掌握这种知识的企业就拥有很高的权力。一般而言, 结点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它在网络型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也决定了它在网络型组织中的权力。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进行生产和交易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因而, 企业获取资源不是采用市场交易机制就是纵向一体化机制。并购就是一种典型的方式, 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占有这些稀缺的资源, 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形成企业集团, 其目的主要也是控制更多的有形资源, 使企业能够快速扩张。企业集团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及关联公司形成企业网络, 但是企业之间管理运作主要是依据是股权, 是一种资本纽带, 其组织结构形式仍属于传统的组织结构。母公司通过股权安排对子公司及关联公司产生影响制约来实现战略目标。企业由于占有以资本为主的稀缺有形资源, 获得的资源权力可称为资本权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开展生产服务活动的关键已经由以资本为主的有形资源变成以知识为主的无形资源,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赖于对无形资源的拥有和有效运用。知识这种无形资源的性质非常特殊。获取知识难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企业虽然可以通达纵向一体化来获取无形资源, 但有高成本和缺乏灵活适应性等缺点。通过与其他企业相互沟通、交流与学习, 合作组建学习联盟或知识网络, 从而使得知识在网络各结点企业之间进行传递和共享, 是企业获取知识的更加有效的方式。无形资源的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有很多缺点且效果不好, , 网络化的方式由于成本较低、机制灵活且效果佳而受到企业重视。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型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企业由于占有以知识为主的稀缺无形资源, 获得的资源权力可称为知识权力。

在管理学理论中, 领导的权力来源有来自于人格的权力。人格指个人之特质, 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当一个人的特质对他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时, 他就获得了权力。将这个理论引申到组织层面, 组织的特质是指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能力和经济交往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当一个组织的特质对其它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时, 它就获得了权力。在组织间经济往来过程中, 一个组织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对对方的可靠性行为作出预期, 依据就是对方的特质。通过了解对方的特质, 对对方的可靠性行为作出积极预期, 从而产生组织信赖。从这个角度看, 价格权力也可称为信赖权力。

资本权力、知识权力和信赖权力的性质和强弱是不同的。资本权力有很大的强制性, 信赖权力则基本不具备强制性, 但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网络型组织中, 知识权力是结点企业最主要的权力, 信赖权力是结点企业重要的权力。结点企业权力的大小决定了它在网络型组织听地位, 根据权力的大小可以将结点企业分为核心企业、重要企业、普通企业和外围企业。

核心企业是网络型组织的核心。由于拥有较多的资源和知识, 拥有很大的知识权力。同时又是整个网络协调、控制机制的建立者, 拥有很大的信赖权力。重要企业是基于长期合作契约, 和网络型组织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结点企业, 拥有一定的资源和知识, 在网络的运营协调中起着重要作用, 拥有较大的知识权力和较大的信赖权力。普通企业与其他结点企业间既是交易契约关系又是合作契约的关系, 与网络型组织的关联比较松散, 拥有一定的知识权力和一定的信赖权力。外围企业与其他结点企业基本是交易契约关系, 是距离网络核心最远, 游离于网络型组织边缘的结点企业, 基本没有知识权力和信赖权力。

总而言之, 网络型组织是结点企业以各种契约关系为纽带组成的, 它们在合作过程中必然是平等互利的关系。同时由于它们拥有的知识权力和信赖权力是不同的, 因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所起作用不同, 影响力不同。它们对网络型组织的建立、运营和组织绩效、利益分配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传统的科层组织垂直的权力链不同的是, 网络型组织的权力分布在组织内部的各结点上, 从而提高了网络型组织的适应性, 更适合于知识经济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摘要:网络型组织中结点企业间的复杂可以分为契约关系和权力关系。契约关系是平等互利的关系, 网络型组织的契约有为交易契约、合作契约和关系契约。权力关系是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网络型组织的权力有资本权力、知识权力和信赖权力。不同网络型组织的契约关系和权力关系的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网络型组织,契约关系,权力关系

参考文献

[1]殷波.论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09) :9~10.

[2]何波, 何跃, 陈瑜.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11) :194~197.

[3]唐晓华, 张丹宁.典型产业网络的组织结构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 2008 (01) :45~9.

[4]孙国强, 徐俪凤.基于韦伯权力理论的网络组织权力分析[J].当代经济, 2014 (02) :152~153.

[5]李非凡, 阮平南.网络组织中节点企业关系特征与管理.[J].商业时代, 2014年 (07) :87~88.

网络虚拟组织民事主体资格探析 篇2

关键词:网络;虚拟;民事主体;资格

一、网络虚拟组织的概念及特点

网络虚拟组织可以定义为,网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等聚集在互联网上的一些公共领域,遵循一定的规则,建立或紧或松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动,从而形成的带有一定组织形态的集体。主要包括网络交流和讨论类虚拟组织、共同爱好类虚拟组织、亲友类虚拟组织、业务活动类虚拟组织以及游戏社区类虚拟组织。

由于网络虚拟组织是建立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所以虽然与现实中的各类组织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主体的虚拟性,网络虚拟组织的成员除商业目的或者亲友类的虚拟组织外,大部分是以匿名方式参与活动,相互之间不能确定身份,仅以虚拟身份相互称呼。其次,管理上的松散性,尽管组织内部也有相应的规章,活动纪律,但由于成员之间并无明确的统属关系,导致集体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也极易引发权利的滥用。再次,组织内的活动大部分限制在网络之中,很少直接以组织活动直接干涉成员的现实生活。最后,组织成立的随意性,这些组织的成立并无严格的登记制度,除极少部分外成立与解散都极其随意,这也导致成员准入门槛低,甚至是无门槛的。

二、网络虚拟组织民事主体地位之否定

(一)网络虚拟组织不具备民事主体成立条件

1.网络虚拟组织缺乏意思形成机构

“虚拟人物”是网友们支配的“物”而不是“人”。从技术角度而言,它是储存于各种网络设备、并在网络空间中传输的各类信息。实质上是借助于计算机表现出来的一段二进制数据,“虚拟人物”是现实主体支配的对象。网络用户通过与服务器的信息交互,实现对“虚拟人物”的占有、支配,虚拟人物所表达的心情以及发言仅仅是操作者通过虚拟人物这一媒介表达自身的感受。网络虚拟主体只是一种“物”,不可能具有独立的意思能力,由这样一群成员构建的虚拟组织,不可能构成一个独立的意思形成机构。

2.网络虚拟组织无对外意思表示

网络虚拟组织尽管有其意欲发生一定行为的意愿,有发表意愿的意愿,并且也已一定方式表达,通过行为表达出意愿。但是即使意愿达成一致,也不足以构成意思表示。

纯粹的网络虚拟组织之间的纯粹的网络活动,所影响的仅仅是虚拟数据的状态。例如两个游戏公会之间发生战争,虽然有无数的“人”“死亡”,但是这对网络虚拟组织本身以及组织成员乃至账号所有人都没有任何的实质影响,也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质言之,这些活动不足以引起民事权利义务的变动,自然不能构成对外意思表示。

3.网络虚拟组织缺乏财产基础

一个组织要具有民事主体地位必须有一定的财产基础,如果一个团体没有可供支配的财产,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这些财产不仅仅用于支持其日常活动,还须以此对外清偿债务以及承担财产责任。故而这些财产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有价财产。

网络虚拟组织尽管拥有虚拟货币支持其日常活动,但是虚拟财产目前并不属于法律认可的财产范畴。并且这些财产往往是在需求之时临时向成员征集,组织并不能稳定的对这些财产处于支配状态。也就是说,网络虚拟组织缺乏财产基础以承担财产责任。

(二)网络虚拟组织无获取民事主体资格之必要

纯粹的网络虚拟组织成立的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在网络上进行活动,而没有对外的经济交往,也没有对外经济交往的需求。其活动也只直接导致虚拟数据的变更,而不可能产生权利义务关系。质言之,纯粹的网络虚拟活动很难影响到现实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因而也就没有必要赋予其民事主体地位。

(三)网络虚拟组织获取民事主体资格无可行性

网络环境中的利益关系,权利义务归属点是现实主体,而非“虚拟主体”。如果确立了网络虚拟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必将产生责任难以承担的问题,这将导致许多行为难以规制,并使现实社会的秩序陷入混乱。确立网络虚拟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意味着人们可以无限的设立虚拟人格,并以此虚拟人格肆意侵害他人权益。而责任最后归于该虚拟组织。而虚拟组织将如何承担责任?其所有成员包括管理人、代表人全部是虚拟人物,无论用何种方式制裁皆无实际损害。

总之,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虚拟组织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本身也与非法人组织有相当的相似度,但是网络虚拟组织在构成上缺乏意思形成机构,无对外意思表示,缺乏财产基础。同时也无经济交往的现实需求,其活动并不影响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获取民事主体资格的必要性,也没有成立民事主体的可行性,故而网络虚拟组织不应当具有民事主体资格。

参考文献:

[1]李长贵,吴保磊.网上虚拟组织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8,(12):157-158

[2]张培田.外国法律制度史[M].人民出版社,2005

[3]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N],法律出版社1997,160

[4]李永军.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M].法学研究2005,(5):19[5]徐彦冰.“网络化身权”之反思.电子知识产权2007,(4):22-25

作者簡介:

梁超毅,男,福建泉州人,职称:助理审判员 学历: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民商事审判。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网络效应研究 篇3

一、中小企业网络组织及其特征

(一) 网络组织

Miles和Snow将网络组织定义为, 在价值链的各个点上作出贡献的若干企业集体资源的结合。网络组织既含有企业的协调因素也含有市场的交易因素, 但它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市场, 而是介于市场与层级制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Baker (1992) 从社会嵌入角度对网络组织进行研究, 认为网络组织是一个社会网络, 它渗透了正式组织的边界, 消除了正式群体和部门的限制因素, 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Podolny和Page (1998) 从跨组织的角度来界定网络组织, 他们认为网络组织是组织之间以“互相依赖”为纽带紧密联结在一起, 以提高组织的可依赖程度和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要。

(二)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是网络组织的一种具体的组织模式, 它是指中小企业之间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网络组织具有网络组织一般的基本特征:1.组织结构扁平, 反应灵活;2.网络组织是无形无界的开放系统;3.网络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平等性;4.企业与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中小企业网络组织除了有网络组织的基本特征外, 还有其独有的特征。中小企业网络中, 中小企业数量多、实力弱, 联合需求强烈, 因此能产生很强的凝聚力, 形成一个互惠共生体, 促进网络的经济效应。

二、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是中小企业在内外动力驱使下的聚集、联合, 是经济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 它与其他的经济现象一样, 这种联合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网络联结的不经济效应, 二是网络联结的经济效应。为了研究方便, 本文只将网络联结的经济性效应作为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 而对网络联结的不经济效应不作阐述。

(一) 组织内的网络效应

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依据其存在形态, 可以分为组织内的网络效应和组织间的网络效应。组织内网络效应包括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集体学习效应和创新效应。

1. 信息共享效应。

网络组织通过整合内外资源提供创新生产网络组织内部扁平结构以及任何两个成员都可以连接起来的特点, 决定网络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畅通的信息网络。畅通的信息网络因克服时间空间障碍导致信息成本降低, 使得信息经营者可能推出一些极低成本信息或者免费信息供大家共享, 产生信息共享效应。同时, 多渠道的信息来源既有利于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也避免了错误信息的传播。

2. 知识溢出效应。

畅通的信息沟通使得网络组织成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 任一成员的知识、技能创新等都会很快外溢给其他成员, 产生所谓的“知识溢出效应”。同时任何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合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 它可以将从其他成员那里学习来的新知识、新技能内化为自己的, 并运用到自己的创新活动当中去。

3. 集体学习效应。

由于隐性知识是很难传递的, 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获得。因此, 为了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 人们更愿意创造一种集体学习的机会, 如研讨会形式等, 并以此来获得更大程度的开放和交互力度。同时, 动态、开放的网络结构为这种集体学习成为可能, 特别是中小企业网络数量多, 联合意愿强, 成员之间存在很好的信任机制, 这样, 成员之间更多的交流和学习, 形成一个集体学习气氛。

4. 创新效应。

在层级组织中, 企业高层在资源及权力的分配过程中起核心的作用, 创新主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而中下层管理者及员工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网络组织赋予了组织成员更大的自由, 可以相对独立地处理相关领域的具体问题, 从而提高了成员的学习热情。网络组织中各结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 从而实现了知识和信息的更深层次共享。在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过程中, 通过将各类知识整合起来可以产生新知识, 通过信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结合也可实现知识的创新。

(二) 组织间的网络效应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除了组织内的效应, 还包括组织间的效应。组织间的效应可分为规模效应、区域效应和环境效应三种形式。

1. 规模效应。

规模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数量或程度发生质变的临界点。没有规模就没有规模经济, 同样, 没有一定的聚集规模也就没有聚集效应。许多中小企业聚集在一个网络组织, 形成一定的聚集规模。同时企业的聚集也是资源、信息、知识和人才的聚集, 由于地理上的靠近性和经济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 促进了知识、人才的流动, 使组织中的各成员之间相互模仿、学习, 降低创新成本, 提高创新效率, 从而使聚集规模现象转化为聚集规模效应。这又反过来使得整个组织的创新水平一步提高, 进一步吸引企业、组织进入、集聚, 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2. 区域效应。

网络组织中各企业由于知识、信息的不断循环、反馈, 加快了技术转移、扩散的速度, 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使整个网络组织的边际效益递增。这样, 网络组织成为了一个合作创新的供应链, 成员之间不断技术创新知识和资源共享或互补, 不断提高网络组织的创新速度, 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创新, 乃至国家的创新。

3. 环境效应。

网络组织是培育中小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组织内中小企业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 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获取, 进而模仿创新, 这样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 从而产生挤压效应。在这种内外的竞争压力下, 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 网络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这种创新氛围下, 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 创新观念提高。

三、中小企业网络效应形成机制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 但网络组织与经济效应形成之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网络组织的运行是取得经济效应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充分条件。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的形成机制应包括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 也就是社会机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面。宏观机制是网络组织有序运转和网络效应形成的环境条件, 是在静态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微观机制是合作成员互动协作过程中调节行为的基本依据, 是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关系。两方面的结合促进和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实现与网络效应的形成。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形成机制

(一) 宏观机制:社会机制

从宏观层面来看, 在网络组织中对于交易问题的解决要依靠社会机制, 而不是权威、官僚规则、标准或法律力量。因此, 笔者认为宏观机制应包括信任、声誉、联合制裁。

网络组织是由信任关系所支撑的自组织结构, 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已经被看作是实现网络组织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缺乏信任就会导致合作关系的失败。信任是网络组织形成与运作的基础, 也是网络组织网络效应形成的基础, 它联合合作各方、提供必要的弹性、降低交易成本和合作关系的复杂性。信任影响到合作者对网络关系的承诺、对突发事件的反映、冲突的解决方式等。中小企业网络由于组织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的力量薄弱, 不可能有单个企业成为网络组织的成员的领导。因此, 相对大企业而言它们更能相互信任,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保证网络效应的形成。

声誉是一种社会记忆, 包括合作者的特征、技能、可靠性与其他交易有关的属性, 是一种专用性投入。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 交易各方更关心自身的信息与合作者的声誉。良好的记录与成功的表现是深入合作的基础, 它通过阻止欺骗行为来强化合作保证交易。如果违反合作精神的信息在网络成员中广泛传播, 也可能扩散到未来潜在的合作伙伴中, 因此, 在任何一次交易中的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声誉损失。中小企业作为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 它们更渴望联合, 更加注重自己的声誉, 以保证不被环境淘汰。

联合制裁是对那些违背共同规范的成员予以集体处罚, 包括私下议论、公开传言、短期驱除, 有意破坏等。它通过呈现违规的后果来定义可接受的行为, 进而对交易起到保证作用。在中小企业网络组织中, 联合制裁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同时, 结构性嵌入给作者提供了实施联合处罚的机会。

(二) 微观机制:运行机制

要实现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网络效应, 除宏观机制之外, 还有一系列的微观机制。运行机制是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调节器, 在网络组织运行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包括学习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

创新是中小企业网络组织, 特别是高新技术网路组织的灵魂。具有不同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中小企业嵌入到同一个网络组织内, 为相互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许多学者认为, 企业依靠网络组织可以提高创新的能力, 技术联盟使企业能整合互补资源去更快更多地创造新的技术。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 联合网络极其关键, 因为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独自开发利用全部新技术。

激励与约束是经济活动的助推器与制动器。中小企业网络组织为合作各方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 是个学习型组织, 具有天然的激励作用, 激励效果也十分明显。与激励相辅相成的是约束。合作者的行为除了受社会机制约束外, 还要受彼此之间的关系制约, 主要有企业之间具体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角色定位来决定, 实际上是法人主体之间的经济责任约束。中小企业网络组织, 由于企业数量众多, 关系更加复杂, 因此, 更要加强约束, 以保证网络效应的形成。

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网络组织存续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利益分配方面, 要考虑有形与无形资产的贡献与影响。与有形资产相关的利益分配, 如新产品的利润等相对容易掌握, 通常履行有关合作协议和规则, 可防止分配的不均衡。因此, 对中小企业网络组织而言, 各合作企业在战略上要着眼于长久合作与发展, 树立双赢观念, 为合作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在利益机制设计上, 任何一方不能以势压人, 要经仔细谈判后签订利益分配相关条款, 能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无形资产分配上不能仅依赖订立的条款。无形资产分配的不均衡, 往往是合作各方的组织学习能力的不同造成的。因此, 各方要强化组织学习, 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创新能力, 以保证网络创新效应的形成。

总之,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出现, 是时代的要求。它是中小企业在传统组织模式基础上产生的, 但又突破了传统的模式, 并且具有多样的形式。为了使其网络联结产生经济效应, 应加强网络治理, 协调好网络组织中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 建立公平有效的分配机制和树立良好的合作态度和信用。在此过程中, 应积极发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服务性组织或社团、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的推动。

参考文献

[1]Miles, R.E.and snow, G.G.Network organixations, new concepts for new form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6, 28 (3) :62~73.

[2]Baker, W.The Network organiza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C].In N.Nogria&R.Eccles (Eds.) Network and Organizations (397429) .Boston, MA:Harvard Business press, 1992.

[3]Podolny, J.M., &Page, K.K.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8, (24) :57~76.

社区教育组织网络 篇4

一、金山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谌廷纯

副组长:刘凯王行国

二、金山镇社区学校:

校长:仲伟贵副校长:仲秋

三、各居委会(行政村)社区教育工作小组、分校人员

1、后石埝社区工作小组组长:孙伟;联络员:陆继国

2、八条路社区工作小组组长:韦有余;联络员:韦龙

3、前石埝社区工作小组组长;李家铺;联络员:李家忠

4、前徐福社区工作小组组长:黄家勤;联络员:韩善民

5、后徐福社区工作小组组长:韦东;联络员:韦江

6、小河埃社区工作小组组长:范有闲;联络员:范有旺

7、点马场社区工作小组组长:韦有聪;联络员:黄财平

8、马家社区工作小组组长:董洪军;联络员:王久福

9、仲家社区工作小组组长:仲伟聪;联络员:仲伟广

网络组织绩效考评的运作策略 篇5

【关键词】网络组织;绩效考评;成员企业;评价模型

1.网络组织的绩效评价体系

网络组织的绩效评价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学者们对网络组织的研究认为,网络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已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评价方法也日益科学化。

网络组织管理的目标是缩短响应时间、提高柔性、减少浪费、获得利润,而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只偏重于公司内部的评价,忽视了客户、市场等外部因素的评价。通过建立针对网络组织的360度绩效评估体系和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系统能弥补这些不足,不仅可以对财务指标做出评价,而且通过采用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能使企业扩大销售,提高利润。另外,通过对信任度、信息共享等指标的评价,能够使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企业保持高度一致的战略性,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实现整个网络组织的价值增值。

2.网络组织绩效考评的运作方法及其应用

2.1绩效考评方法分析

现代绩效管理的评价技术,随着管理的对象、领域和目标的不同,其评价所涉及的指标因素会在数量和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可供选择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

在对网络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价时要考虑成员企业之间的评估机制运作,因为这对网络组织的远景与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络组织与科层组织绩效评价的重要区别也体现在这一方面。

2.2绩效评价模型在具体网络组织中的应用

下面以三个具体类型的网络组织为例,研究分析绩效评价模型在网络组织中的应用。

2.2.1企业技术联盟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

企业技术联盟是网络组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已成为许多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新模式。企业技术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是一个过程,它根据一定的联盟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和定性定量分析,对企业联盟活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自身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做出判断。这类评价活动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联盟的动机和目标决定了寻求合伙企业的类型、合作的方式和所选择的联盟绩效评价指标。首先,将联盟伙伴作为评价主体。不能仅仅依靠被组建的联盟来评价联盟的成功与否,对联盟合伙人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应加大关注力度。因此,应从联盟合伙人的角度出发设计联盟绩效评价指标。其次,评价指标应与联盟的目标和动机联系起来。绩效评价结果应该反映合伙人战略目标和动机的实现程度。如果联盟的战略目标是产生间接的战略利益,其绩效评价就不应以财务收益指标来评价,而是更多地使用一些为联盟带来间接利益的标准,如渗透到高风险的市场、了解新市场或学习新技术、开发新技术等。再次,要将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结合在一起。主观指标主要是通过评价人对这些指标的主观判断来评价对联盟的满意程度、目标实现程度等,其评价结果易受评价人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主、客观指标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联盟目标的不同结合使用。

2.2.2供应链模式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

集成化供应链的绩效是指:供应链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旅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枝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作、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模型对集成化供应链实施绩效评价。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构建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评价框架。集成化供应链绩效定义了两种价值:顾客价值和供应链价值。对集成化供应链整体绩效进行评价时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采用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顾客价值的一级指标。第二步就是进行顾客价值评价,顾客价值是集成化供应链绩效的外部体现,把顾客满意作为评价顾客价值的一级指标,然后进一步细分为柔性、可靠性、价格和质量四个二级指标来对顾客价值进行具体描述。第三步工作时进行供应链价值评价。供应链价值体现了集成化洪应链内部绩效,是供应链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关健。在进行这一步评价时,可以从投入、产出和财务评价三个方面来描述。

通过如上三个步骤,用两个一级指标和若干细分指标构建集成化供应链的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其细化指标值大多可由客观数据量化得到,从而克服了指标评价体系过分依赖于个人主观的缺陷。在模型评价内容方面,综合运用SCOR模型(是由国际供应链协会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和BSC模型。对于计划实施流程重组的组织来说,首选SCOR模型的供应链绩效考核体系。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则适用BSC模型的战略性绩效考核体系,因为核心企业需要以战略的角度管理整个供应链,并将本企业的核心战略思想贯穿到供应链中去;在数学量化方法方面,可以联合运用多种数学方法,取长补短。如果需要比较多条供应链的优劣,可以首先使用数据包络法、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对于评价指标具有较大灵活性和特殊性的被评价对象,可选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处理评价指标。

2.2.3业务外包中绩效评价模型的应用

业务外包是企业与外包商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联盟,是网络组织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业务外包与一般网络组织形式不尽相同,由于外包企业将某些业务进行了外部化转移,因此需要通过双方之间友好的合作关系来,并经常保持沟通,以防止企业产生丧失竞争力的危险。在整个外包运作过程中需要双方具备较高的关联度,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业务外包的绩效具有多重涵义,将外包双方及其目标视为一个系统,业务外包绩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包关系中各分支系统改善的结果;外包双方将建立起较强的关联性,对关联性资源的有效控制将有助于外包合作取得良好的绩效。

在确定绩效评估对象范围时,应依据80/20法则(又称为帕累托法则、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等,在MBA理论中,它表明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或运用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巴雷特分析法等,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将外包服务商承接的外包业务区分为关键业务和非关键业务,实施有差别的评估管理方法。业务外包绩效评估对象一般可分为服务的可用性和适时性、工作时间以外的可用性、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预期成本上的供应能力、达到预期质量的任务完成量等。在对业务外包选取绩效评估指标时应满足四个条件:可观察性;具体性;可验证性;平衡性。然后再依据上文提到的BSC建立评估模型,在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财务角度四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进而,完成绩效评估体系。

3.结束语

总之,网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人们对其运作绩效的研究多停留在具体模式和单个企业上,而且对网络组织运作绩效的定义也十分模糊。本文借鉴了中外学者近几年对网络组织的研究成果,然后结合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方法,并基于网络组织绩效评价的特点,通过整理分析,构建了几个针对不同模式网络组织的绩效考评模型。其中涉及了360度评估法和BSC评价模型等参照工具,希望本文能在理论基础上为网络组织绩效的运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篇6

1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的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的广泛应用, 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使人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 将庞大、混乱、分散的信息资源经过重组、整序与优化, 成为符合用户需求、方便用户查询的信息, 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目前, 使用较为普遍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文件组织方式、数据库组织方式、主题树组织方式、超媒体组织方式。

1.1 文件组织方式

一个文件可以包括数据、程序或字符, 是计算机保存处理结果的基本单位。以文件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具有简单方便, 能存储非结构化信息等优点。但也存在文件大小和数量的冲突, 增加了网络的负载, 对结构化信息组织与管理软弱无力, 从而降低了信息组织的效率。

1.2 数据库组织方式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存贮设备上合理存放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组织方式就是将所获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组织, 用户通过关键词及其组配查询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 再通过信息线索联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它能高速处理大量结构化数据。数据库技术既可以存取数据库中某一个或某一组数据字段, 也可以存取一个或一组记录, 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改变查询结果集的大小, 从而降低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但是, 这种方式对非结构信息的处理难度大, 不能提供数据信息之间的知识关联, 无法处理日益复杂的信息单元, 缺乏直观性和人机交互性。

1.3 主题树组织方式

它实际是提供一种界面机制, 用户通过这个界面只与网络信息资源主题目录进行连接并使用多个实际的数据资源。利用主题树方式组织知识具有基于树浏览方式的检索界面, 能按分类体系逐步查询, 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严密的系统性的特点。但是, 体系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 每一类目下的信息索引条目也不宜过多, 这就大大降低了其所能容纳的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

1.4 超媒体组织方式

利用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以组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它将文字、音频、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 人们可以通过浏览的方式搜寻所需信息, 避免了检索语言的复杂性, 使人们可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在各种信息库中遨游, 找到任何媒体所载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2 抚顺石化网络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2.1 网络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保证网络健康稳定地运行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 网络规模和复杂程度在急剧扩大。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涉及到传输介质, 各种类型和多厂商的复杂设备, 同时还涉及许多专业机构和部门。要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必须采用必要的技术设备和手段, 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 及时分析和处理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隐患, 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网络管理一直是网络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根据“抚顺石化网络系统建设策略”, 2001年开始着手建立公司的网络管理系统, 该系统以总部和主干网为主, 同时通过分布的远程节点对主要企业网络和重点应用进行监测。其管理范围为公司主干网网络设备, 公司机关局域网网络设备, 公司因特网节点设备, 中国石油卫星专网设备, 各生产厂局域网内的系统、应用及服务器, 视频会议的系统、应用及服务器, 公司计算机网内的防火墙、IDS负载均衡设备等, 生产调度系统, 各生产厂内的二级网管服务器, 公司企业网内的关键服务器。

2.2 网络管理系统架构

抚顺石化公司的网络规模十分庞大, 不可能使用一个管理系统就可以做到故障、性能、配置、安全的管理, 而且各生产厂数量多, 分布广, 企业网络规模大、结构复杂。因此抚顺石化公司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采用了模块化, 既支持集中管理, 又兼容分布管理的架构, 采用三层架构即:被管理层, 网络、服务器管理层, 综合管理层。

在三层架构下, 所有的被管理设备和服务器都会被安排到被管理层。因此, 被管理层内的组成元素包括:抚顺石化公司总网络、服务器管理层和综合管理层内。综合管理层内的管理系统设在抚顺石化公司机关信息机房, 集中管理, 统一指挥。至于网络、服务器管理层内的网管系统, 则根据需求设立在机关或生产厂。

3 结语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社会的发展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网络环境中, 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与传播范围、媒体形态、控制机制、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的信息资源有着极大的差异, 故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是一项相当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组织管理好网络信息资源, 使信息环境高度有序化, 当务之急是让用户可以在网上快捷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只有紧跟世界先进技术和经验,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的研究, 才能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优化, 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一个方面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 另外一个方面给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结合抚顺石化公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分析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以及未来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参考文献

[1]黄志文, 曾媚.论信息资源方式的演变—文献组织、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 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 2003, (9)

[2]索传军.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 2005 (4) .

[3]孟广均.信息资源管理导论[M].科学出版社, 2004.

网络社区知识组织模式创新研究 篇7

1 网络社区的概况

在web2.0发展的基础之上, 英国学者Haward Rheingold于1993年首次提出网络社区这一概念, 他认为网络社区是“一群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彼此沟通的人们, 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1]。简而言之, 网络社区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 以网络交往软件为媒介, 可以使所有人在计算机上自由的进行个性化人际交往的平台。与传统社区相比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的特点: (1) 社区用户在进行知识交流时呈现出个性化需求。 (2) 社区用户没有等级性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归属感。 (3) 社区用户有知识发布者、知识组织者和知识传播着等多重身份。一般而言, 网络社区中的知识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由社区用户、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开放平台产生的, 这些知识的规范和有序成为社区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知识组织, 是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运用一定的组织工具、方法和标准对知识对象进行诸如整理、加工、表示、控制等一系列的有序化、系统化的活动。[2]所以, 网络社区的知识组织不同于传统信息组织, 要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可以由此领域专家和计算机自动通过推理或算法共同来完成。

2 网络社区中知识组织模式的创新

2.1 网络社区知识组织模式分析

网络社区的知识组织模式从网络社区中的社区用户、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开放平台三个角度出发, 可分为社区用户自组织模式, 社区管理者他组织模式和社区开放平台关联技术组织模式三种, 在这三种模式中用到的技术和方法都不同, 具体分析如下。

(1) 社区用户的自组织模式。

目前, 社区用户的自组织模式主要用到的方法是标签和RSS简易聚合。 (1) 标签是社区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用自己所熟悉的词语作为关键词, 对社区中的知识进行自由的标识, 是用户进行知识分类的一种方法,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深受广大社区用户的喜爱, 在社区的贴吧内, 用户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知识随意进行标注, 使其他用户在浏览时可以加以关注, 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但是, 在网络社区中, 标签不能控制,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偏好, 并且信息用户的层次比较复杂每个人对知识的认知度不同, 这就出现了标识混乱、分散, 影响到用户的知识利用率。 (2) RSS简易聚合是在web2.0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技术, 它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网络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3],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社区用户的需求自动浏览和监控某些指定网站的内容, 将用户所预定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并自动更新, 这为用户自组织提供便利, 可以及时更新知识, 扩大他人对自己知识的点击量, 推动了知识共享, 具有实时性的优势, 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知识的不全面性, 追溯不同的知识主题。例如, 在天涯社区中有天涯旅游、经济论坛、大学校园、职业交流、时尚资讯多个板块, 用户只能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关注和链接, 会出现知识不全面的情况。

(2) 社区管理者他组织模式。

在网络社区中, 社区管理者的知识组织模式比较特殊, 作为社区的创建者需要为社区的用户服务, 要注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当前, 网络社区管理着主要用到的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 主题和分类法等传统的知识组织方法, 虽然在深度上能满足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具有严谨、准确、规范的特性, 但要求社区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知识, 另外, 周期比较长知识具有一定的延迟性。随着语义网和知识本体的产生出现了知识网格技术, 2001年11月Fran Berman[4]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发表“From teragrid to knowledgegrid”最早提出这一概念, 指出知识网格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的在线数据库中抽取和合成知识, 并且使用搜索引擎智能地进行推理和问题回答, 最终, 从大量数据中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未来网络社区是智能化和个性化的, 随着知识网格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具有专业性、即时性、全面性等特点, 能够提高知识的利用率, 获取更多的知识发现, 可以满足未来网络社区的发展。

(3) 社区开放平台关联技术组织模式。

社区开放平台是链接社区用户和社区管理者的纽带, 具有桥梁作用。主要是对外提供统一的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环境, 对开发者开放资源调用API的站点提供开放, 使信息用户访问站点的功能和资源。例如:天涯社区的开放平台为主要是社交类网络应用资源, 主要有一键转发、天涯秀、签名档、实时讨论、微博等, 社区用户通过开放接口, 能第一时间获得天涯社区信息管理者聚合发布的海量资讯, 同时也可将自己应用的信息传播整个天涯社区。目前社区开放平台的关联技术组织模式是主题图, 它最基本的概念是主题 (topic) 、出现 (occurrence) 以及关系 (association) [5]。三者的关系是平面中的点线面的关系, 通过主题资源把与这个主题有关的一系列资源都联系起来, 在社区平台上通过应用界面使用主题图, 将各个主题关联起来实现知识的具体化, 但是, 主题的描述没有统一的标准, 阻碍了网络社区的互操作性, 同时, 不能即时交流, 对社区用户创建个性化的知识门户产生障碍。

2.2 网络社区知识组织创新模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 (1) 网络社区的知识组织需要“一站式”的服务, 大部分社区的知识组织缺乏专业性, 没有统一的标准。 (2) 社区用户需要“个性化”服务, 即社区用户需要通过统一界面方便快捷的检索到社区知识组织系统内满足社区用户的知识资源。以上这三种模式虽然有自身的缺陷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从而将构成一个统一完备的模块化的知识组织模式。 (如图1)

网络社区模块化的知识组织模式由社区管理者、社区用户和社区开放平台三个模块组成, 各个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具备上述的知识组织模式所用到的技术, 同时, 又是相互联系的, 流程是由社区用户通过发帖、评论等行为先创建知识, 同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对网络社区内的知识进行标注, 将之存储于社区数据库资源中, 另外, 网络社区的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社区管理者通过社会型软件进行即时交流,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社区管理者再将用户反馈的知识和信息利用先进技术, 如知识网格技术、元数据技术、知识挖掘等进行知识的加工、整合和聚类, 建立统一的标准, 之后把这些知识通过开放平台界面 (社区网站) 发布出来, 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和个性化知识门户即知识导航系统进行检索, 由此形成一个循环的网络社区知识组织系统, 这个组织模式的优势在于: (1) 将社区用户、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开放平台三者连接起来, 避免了单个知识组织模式的局限性, 实现即时、完备和个性化的知识交流, 促进了知识共享和创新。 (2) 是一个专业性综合模型, 建立了标准化研究机制, 可以加深各个网络社区之间的互操作性, 逐步实现数据网络的扩展。 (3) 从社区用户角度来看, 此模型加深了社区用户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 扩大社区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3 结语

基于上述的研究发现, 网络社区知识组织创新模型的提出可以促使社区用户自主地、动态地、和交互地揭示、关联、聚合、重组社区的知识, 但任何组织模型都不是完善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尤其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和新技术的出现, 网络社区更趋于真实化, 对于网络社区的知识组织也需要不断的完善, 怎样更完备的对社区进行知识组织是网络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倪波, 霍丹.信息传播原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6.

[2]郭春侠, 储节旺.试论知识组织的若干基本问题[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 (3) :204~206.

[3]罗宝刚.基于用户需求的网络信息组织技术-RSS[J].晋图学刊, 2006 (3) :28~3 0.

[4]范少萍, 郑春厚.知识网格环境下用户模型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 :55~59.

展会组织网络的治理分析 篇8

目前,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分包制、供应链集成、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等,各种组织间关系模式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当前一个新兴的服务业领域,现有的组织间关系研究还很少关注展会领域。本文借用现有的组织间研究成果,试图分析这一特定的应用领域。

一、展会活动的两种基本组织网络模式

(一)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

以政府为中心的展会又称政府主导型展会,包括中央政府主导,也包括地方政府主导。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展会由政府完全主导,并具有如下特点:(1)党政组织机关自办自展,如1949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主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绩展览会”;1953年由对外贸易部、重工业部、北京人民政府组成的“国外来华经济委员会”,举办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1952年成立的中国贸促会成为推动中国出国展与接待外国政府来华展的重要机构。(2)服务与政治宣传的目的导向各不相同。1955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了向港、澳出口的产品展览会;1956年由外贸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1957年演化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是新中国较早的具有推动贸易的展览会。除此之外的展会主要展示国家政策成就、鼓舞群众、学习国外(主要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配合政治思想教育。(3)参展的组织动员性,由于展示主要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参展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由党政组织网络精心组织与动员。

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主导型展会模式发生了变化。政府干预展会的途径除了一般的政策规制外,还包括:(1)投资兴建专业展览场馆。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专业展览场馆极其有限,大量展览由文化宫等临时承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投资场馆的速度加快,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2)政府直接参与主办、承办与协办。(3)政府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4)政府通过贸促会、总工会、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等准政府组织推动展会。(5)通过政府产业规划与优惠政策促进展会产业发展。政府的这些干预途径一方面通过政府力量推动了展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市场化进程一起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中心的展会组织网络。

根据政府主导展会的方式与程度,政府主导型展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一是政府仅仅主办或参与主办,也就是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型;二是政府仅仅协办或参与协办,即政府支持型;三是政府主办、承办并协办(或同时参与主办、承办并协办),即全政府型。图1反映了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关系。

与改革开放以前不同,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许多市场化组织,这些组织包括专业的展会公司、 展会服务供应商、参展商、相关企业及其供应商,这些组织围绕展览活动以成本交易为基础,形成复杂的商业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对社会组织控制的松动促进了行业协会社会中介功能与行业自律功能的发挥。然而,由于行业协会自身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对政府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政府对行业协会仍具有足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展会中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并强化了政府在整个展会组织网络中的影响力。

政府投资兴建展会场馆,掌握了对场馆经营公司的控制权,也就掌握了展会运转的核心资源。专业展会公司可以从政府或协会主办的展会中分包一部分服务业务,并且与展会公司之间可以按契约关系行事。此外,媒体在展会的宣传推广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政府对媒体的控制有助于政府主导展会的宣传、推广。总而言之,在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政府的组织结构、原则及文化等因素与市场化的组织结构、原则与文化因素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一起嵌入组织网络之中,但是前者的影响更具主导地位。这也影响了整个组织网络的关系与信任机制的运行方式,影响了整个组织网络中的知识与信息共享关系。

(二)以展会与展会组办方为中心的组织网络

这是一种市场主导型展会,政府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政策与经济投入。政策投入主要体现在税收、土地使用及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经济投入主要体现在大型展会场馆的投资、土地投入。这种支持方式最典型的是德国,作为场馆的所有方,德国政府(往往是地方政府)拥有控制权、任命管理委员会、股权安排、决定投资与预算等权利,并承担经济风险,但是不干预具体经营。(2)为企业提供出国参展经费支持,或利用国外政府机构推动展会营销。(3)通过法律法规实现必要的管制。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对展会的审批并不严格,一部分工作由专业的展览组织或会议组织协会负责。也就是说政府不设置市场进入壁垒,市场进入壁垒主要靠市场自然淘汰机制实现。但是,政府在知识产权、合同、商业欺诈、行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律,为展会活动的组织提供了法律基础。

图2反映了以展会与展会组办方为中心的组织网络,展会组办方与参展商构成了整个展会活动的核心主体。政府与行业协会以“裁判员”与“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展会活动,展会组办方、展会服务供应商、参展商及为参展商提供产业服务的相关企业,与供应商一起构成一个会展产业链,它们与政府、行业协会一起围绕着相关题材与主题的展会形成一个中间组织网络。以展会服务为中心,各组织之间分别通过法律、契约、行业自律与自治、商业信任等关系行事,其中政府与展会公司主要基于法律与产权基础上的契约关系行事,展会公司与服务提供商之间主要基于契约与商业信任关系行事,展会公司与参展商之间也是基于契约与商业信任关系行事,专业与行业协会组织基于行业自律与自治行事并代表其成员利益参与展览活动。

在整个组织网络的关系中,展会的发起者/组办方、参展商与观展方之间的三角关系是最为主要的关系,发起者/组办方是否举办相关展览主要基于自己的商业考虑,需要依赖于行业协会的伙伴关系。展会为参展商与观展方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产品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参展商从参展活动中寻找自己潜在的客户及其需求信息、稳定其与老顾客之间的关系、推介自己的新产品、提升企业的形象、了解行业与产品发展信息。此外,媒体参与整个展会过程既有助于主办方议题的社会化、展会的宣传推广,又有助于媒体的舆论评价与监督功能的发挥。总而言之,以展会与展会组办方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市场化的组织结构、原则及文化和行业协会组织结构、原则及文化与其他社会政治关系一起嵌入整个组织展会组织网络,形成特定的关系与知识、信息网络。

数据来源:王方华,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2.

(三)两种组织网络在中国发展现状

表1例出2009年我国部分城市与省份展会总数与政府主导展会数,从表1中可见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长角地区是我国展会经济的发达地区,中西部一些省的展会总数比这些地区的一线城市展会总数要少得多。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越是展会发达的城市与地区,其展会的市场化程度就越高,以展会与组办方为中心的展会组织网络也可能越多。例如上海、北京等地的政府主导型展会比例明显低于新疆、吉林、宁夏等省市。此外,根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显示,在政府主导型展会中,2009年由“国家政府参与主导”约点22%,而地方政府主导约占78%[1]。例如2009年举办的政府主导展会中,大多分散在各个部委局。从政府主导型展会的行业侧重度看,受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行业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例如2009年机械、工业、加工类的展会数量最多,占展会总数的18.23%,而由政府主导的展会数量只占到13.88%。相反,对于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的贸易/进出口行业的展会,政府主导的力度较大[1]。

二、两种基本组织网络的网络治理

(一)网络治理机制:结构性嵌入

格兰诺维特提出嵌入性概念[2] ,强调社会网络结构对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网络治理是组织间通过组织嵌入、合约安排、社会关系嵌入所构成的,以组织间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互动关系的安排,这种安排或围绕某一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行或围绕某类利益的分配进行。传统的非网络治理或是通过计划加动员的控制机制,达到监督与激励机制的目标,以防止组织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是主要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单边或双边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达到激励、保护和监督的目标,而网络治理不是从单个组织或某一类组织出发,而是从相关的组织间关系出发,通过其他组织或组织间的外部协调和外部治理,保证网络成员组织之间的有效协调、整合与维护,防止组织间与组织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网络整体价值的最大化[3]。

具体到上述两种展会组织网络来说,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的结构性嵌入:

1.党政组织嵌入。直接的党政组织嵌入主要是通过组委会、国营企业和准政府组织的方式进行。首先,在中国,一方面组委会中党政领导人员的层次与其成员来源的多部门性往往既体现了展会本身的高级程度,又体现了展会自身的协调的复杂性;另一方面,组委会领导成员级别越高,其成员来源越广,则越有可能实现强有力的领导、动员更多的资源以及协调。例如2010上海世博会的组织结构是世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世博局。其次,在中国,展馆主要是政府投资筹建,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国有公司。因此,党政组织自身可以将其人员、组织原则等嵌入国有企业[4]。第三,在中国,大量的行业协会组织受其对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的组织嵌入影响,并统一受其管辖区的最高党政组织机构的领导。

2.合同。在政府主办的展会中,政府通过合同将一部分搭建、策划、招展与组织等业务分包给专业的展会公司,此后围绕着展会相关的安全、物流、保险等配套业务也通过合同实现外包。因此,基于交易的契约合同,作为一种结构性嵌入开始影响中国式展会的运作。

3.关系嵌入。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民间组织在与党政组织主导的制度性变迁中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与自主性,但是这些组织与党政组织之间还是存在权力依附关系,这种权力依附关系可能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关系交织在一起,构成嵌入展会组织网络的社会关系。一旦权力与政策关系得不到正常运行,腐败及非正式的行业潜规就可能充斥整个组织网络,代替国家的正式规范。

在以展会与展会组办方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经济合约以及基于行业声誉为基础的关系的嵌入是其基本的结构性嵌入,围绕展会的各参与者基于利益的博弈,逐渐形成以参与者间关系为核心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往往能够发挥政府科层组织、企业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网络组织的特点。相对于政府中心的组织网络来说,其制度供给的主体更为多元、参与性更高,因此更有可能动员不同的知识、立场、价值与资源进入制度的创新过程。

(二)嵌入性结构对机会主义的防范

网络治理对组织内部与组织间机会主义防范的效果,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允许其他组织涉及问题或利益而引入其他组织的外部治理,从而避免单个组织问题解决的目标内在化的机会主义;二是通过组织间协调机制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不同组织的绩效优势,避免组织间的机会主义;三是通过引入网络中竞赛机制,促进组织自身治理机制的完善,从而避免组织因缺乏竞争而形成的僵化与固化,进而避免组织内部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机制:

1.限制性进入。限制性进入是对网络中交易伙伴数量的限制,它通过地位最大化和关系契约来实现。一方面,这种限制性机制可以提升交易的安全性,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限制性可以减少需要监督成员的数量,有限的交易伙伴在监督过程中加深了认识,形成更强、更可靠的交易伙伴关系,打破了“囚徒困境”,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在以政府为中心的展会组织网络中,政府可以通过审批实现其辖区内的机会主义,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中国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政府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中国出现了地方政府支持下的重复办展的情况。在以展览与展览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除了行业协会的限制性进入机制外,还有基于品牌会展与品牌公司的市场垄断限制性进行方式。就展会本身而言,无论是何种组织网络模式,都应该建立对参展商与服务商资质的审查机制,以限制少数参展商与服务商的机会主义行为。

2.联合制裁。联合制裁是对那些违背共同规范的成员予以集体制裁, 包括私下议论、公开传言、短期驱除、有意破坏等。它通过增加违约成本,减少任何一方的监督成本,提供识别和监督伙伴的激励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4]。在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由于政府与其他组织之间在权力上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地位,因此联合制裁往往体现为一种政府单方面的制裁,联合制裁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在以展览与展览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展览公司违背共同规范的行业更容易受到参展商、行业协会、服务商、媒体等网络组织成员的联合制裁。这种制裁对其声誉与利益可能会构成致命的打击,可以防范其机会主义行为。与此同时,由于展览实际为参展商与服务商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它们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受到展览组织网络的集体制裁。

3.品牌和声誉。品牌和声誉是一种社会记忆,包括合作者的特征、技能、可靠性和其他与交易有关的属性。在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其品牌与声誉往往以政府信誉为基础,而在以展会与展会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展会与展会公司以其自身的业绩属性信誉为基础。

三、两种组织网络的关系治理

关系治理机制主要有关系型契约和信任机制,关系性契约是指以交换或交往过程中的当事人各种关系为基础的契约,这种契约与以承诺为基础的交易型契约相区别。关系型契约重视组织间的社会交换关系,并和组织所处的社会文化、习俗、道德等社会契约相联系。关系型契约通常一种非正式规范的形式嵌入与组织之间,并将组织内部的契约与外部社会的契约相联结。信任机制是指交易的全体成员估计对方会按照己方具有信心的期望,完成潜在交易的主观信念,而不论己方的监督和控制能力如何[5]。关系型契约与信任机制的建立有助于组织间关系网络的形成,这种关系网络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网络成员低成本并及时获取信息;二是有助于建立并稳定的资源供应来源与市场渠道;三是有助于建立与某种互补性资源、能力的合作以实现共赢。

(一)两种组织网络的关系型契约

在以政府为中心的展会组织网络中,尽管因引进市场体制而存在交易关系,但是同时也存在非市场环境中的合法性认同的关系机制。正如斯科特所言,在合法性认同关系中需要体现文化协同性、规范支持或者与相关法律、规则相一致的情形[6]。如图3所示,展会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建立在合法性认同的基础上,在关系交往过程中能够更能得到政府合法性认同的企业或行业协会,更能获取展览主办或承办权,并在整个展览策划、组织等活动过程中更能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更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尽管企业间与行企间的关系主要不是建立在与政府的合法性认同基础之上,但是基本上要在这一关系框架下进行。在整个组织网络中政企与政行间的关系是一种强关系,企业需要不断采纳符合政府或行业协会期望的仪式性活动和程序,需要注重企业的组织结构、价值观念及对政策法规的遵循程度等因素。由于展会企业的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治理结构与资源优势,还取决于其合法性获得方面的优势,因此新生企业或处于快速成长中的企业纷纷模仿资源优势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 以获取权力机构和社会规范的认可,从而增强其自身的合法性。

在以展会与展会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企业间与企行间的交易费用关系是一种强关系,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组织治理结构与资源获取能力,需要关注企业的社会需求、政府产业导向及展会市场信息等因素。因此,优势企业往往因其自身的治理结构、市场反应模式等组织绩效优势,而成为新生企业或处于快事成长中的企业模仿与学习对象。在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方面,在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政府以其信誉与权威优势与企业之间就环境的不确定性形成不完全契约。在交易开始时,交易双方只规定一个约束框架,其内容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依靠政间间的长期互动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权威性对企业具有威胁力,但是企业则主要依赖于政府的信誉,其机会主义防范的难点在于政府自身的机会主义。

在以展会与展会企业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不完全的关系契约依靠依靠企业间长期交往、沟通来逐步充实与实现。由于关系性契约形成的动态性和过程性,它可以随时针对各种“敲竹杠”、“要挟”、“套牢”等现象,对契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防范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在平等主体的关系型契约关系中,尽管人们主要是依赖于潜在的契约保证而不是法庭来促进人们履约,但是这种自动的私人履约方式还是可能通过如下两种方式防范机会主义:一是终止交易与合作关系,造成违约者未来损失的方式进行;二是通过违约不良信誉的传播方式进行。

(二)两种组织网络的信任机制

在展览组织网络中,主办方与承办方、参展商与主办方,以及主办方与服务提供商等之间,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信任机制之上。展会自身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契约来联络的一种特殊的中间组织形式,其信任基础是建立在展会主办与承办方的许诺、践诺的过程之中。

在以政府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政府信誉为整个组织网络提供了信任基础。在市场环境不够完善以及社会信任普遍低下的情况下,政府的信誉可以赢得国际参展商的信任,可以保证合约的顺利签订与实施,可以减少交易双方基于不信任履约监督成本。但是,政府信誉自身并不能在所有的展会活动之中都得到保证。在以展会与展会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信任机制是建立在展会与展会公司的服务交易过程之中。展会公司通过主题策划、宣传推广与招展招商向参展商、参展人员及其服务公司与人员许诺,再通过实际的组织过程践诺。在这一过程中,展会公司不仅要通过自身优质的策划、组织与场馆管理服务实践其诺言,而且需要确保相关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够达到要求。对于展会与展会公司来说,这种建立在正式与非正式契约基础上的许诺与践诺信誉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展会与展会公司能够长期生存与发展。由于展会自身具有高度开放的特点,展会与展会公司的信誉传播非常迅速且难以控制。尽管如此,考虑到展会涉及的参与度及不信任的危害面,展会与展会公司不仅要受到展会协会的行业严格自治,而且还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

四、两种组织网络的知识与信息治理

展会自身不仅是既有知识应用结果、过程与方式的展示,而且还是一个为知识与信息交流与创新提供平台的组织网络。参与其中的组织间资源嵌入于这一特定的组织网络中,经由展会中交往、合作形成一种具有自组织、复杂性特征的“重合资源体”,通过资源体内部系统的交互、涨落和非线性作用等,在适当的条件下演化为能量巨大的“价值资源体”,产生的价值远远大于单个资源价值的简单加总。跨组织资源自身的异质性以及产生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即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组合,非常难以模仿与替代,从而具有战略性资源的特征[7]。

此外,展会的组织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治理的过程。知识治理的本质就是正式的组织机制(包括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契约安排等)和非正式组织机制(包括组织惯例、组织文化、互惠交易等)交互作用于知识的组织过程, 而这种交互作用又以“替代效应”和“补足效应”共同影响知识的组织活动的结果[4]。传统知识治理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创造核心技术,或通过追随、模仿、复制中心型制造商、系统整合商的技术“诀窍 ”和产品特点来实现组织利益。如今,对于知识治理更强调内化于组织特殊技能、内部规范、决策程序、组织文化之中的组织隐性知识与学习能力对于组织创新的重要性。由于组织隐性知识与学习能力内在于组织内部并不容易剥离,要促进组织的知识创新就需要突破传统组织边界,需要通过组织间的合作实现。展会组织通过建立一定的规则与方式,为组织间提供一种学习机制、知识共享机制、竞争机制,促进各方都贡献出独特的知识与经验,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吸引与整合,有利于组织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项目全作。

如前所言,在改革开放前的政府主导模式中,展会服务于政治,难以成为知识与信息交流、创新的组织化平台。改革开放以来,展会组织网络的多元化促进了信息与知识供应方的多元化。然而,在政府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展会议题、议程的安排不可避免地会受政府的强影响。尽管政府也能借助专业化机构的建议,弥补其市场化定位的不足,但是在政府强势的组织网络关系中,政府对公益性议题与目标的便好,以及政府的行政化行为取向还是容易导致其市场化定位不足。

在政府主导的展会组织化过程中,在一种权力取向的氛围中难以主动、积极地提供与政府取向不一致的信息与知识。例如,在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举办的投资洽谈类展会中出现了政府过分关心其公共形象,而对企业及项目的突出不够的现象。结果,尽管企业出于与政府关系的角度而不得不参与这种展会,但是真正的投资交易意愿并不强烈。在以展会与展会公司为中心的组织网络中,参展方而不是政府成为展示舞台的主体,它们不仅展示其知识与信息的结果,而且还展示其知识与信息的应用能力与关键知识与信息的把握程度。与此同时,寻找知识创新议题、合作也是各参展方的目标之一。对于展会组办方来说,其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议题确立、提供知识创新鉴定与评价、知识交易治理框架、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促进知识创新合作等。

五、结语

与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改革相对应,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重视市场组织的政府主导型组织网络。政府在这种组织网络中既是会展业的支持与推动者,又是会展业的管理者与调控者,还可能是展会的主办者、承办者、协办者。一方面,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展会也会出现政府既是“动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错位。与此同时,在政府主导程度较低的一些展会中也出现了以展会与组办方为中心的组织网络。本文从治理的嵌入机制、关系治理与知识与信息治理角度,对这两种组织网络进行了分析。显然,后一种组织网络更符合网络治理的需求,有助于使得展会自身形成一种高信任与关系、高创新的组织网络。然而,考虑到中国展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发展的不均衡,本文主张在组织网络的转换上,可以采取一种渐进与区分对待的路径。一是对于会展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政府可以选择逐步从已经比较成熟的展会中脱身。二是政府主导还是退入可以根据展会涉及的领域与公益程度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方华,过聚荣.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会,2010:105,102.

[2]Granovetter MS.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 erican Jou 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3]陆海燕.社会资本:建构网络治理的支柱[J].理论界,2008(5):14-15.

[4]袁雪红.三维治理:关系治理、网络治理与知识治理―知识网络组织间合作价值关系的治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3):123,125.

[5]Don eyM P,Cannun J P.An examination of thenature of trust in buyer-sel ler relationsh ip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7,61(1):35-52.

[6]Scott R.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M].Thousand Oaks CA:Sage,1995:124.

网络型组织 篇9

组织内的知识流是知识在组织内部不同知识主体之间的转移和扩散过程。在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共同作用下, 组织内部知识流呈现网络状结构[1]。从知识活动的发生过程来看, 组织中的知识流动表现出群体联结的性质, 即“网络”特性;从知识活动发生的本质来看, 知识流动更多的表现出非正式性质, 受到知识主体行为的强烈影响, 即“社会”属性[2,3]。而社会网络理论刚好可以提供一个将知识活动纳入到社会网络中进行考察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可以在社会关系视角下, 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开展组织知识网络的相关研究。

社会网络分析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简称SNA) 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它探讨的是个体在网络中的联结与位置;二是整体社会网分析:它探讨的是网络整体的构成与形态[4]。知识在社会网络中流动会受到网络的关系和结构等特征的影响, 如何全面准确的描述和度量这一知识网络, 是评价组织知识流动状况、改善现有知识网络的基础。以往由于缺乏量化测评方法, 对于知识流动与共享的研究多为定性分析, 这一局面在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成熟后得到改观。社会网络分析通过映射和分析团体、组织、社区等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提供丰富的、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社会关系网络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将其应用到知识管理研究中, 可以使不可见的知识流转变为清晰的图景。这种定量分析提供具体手段, 从而实现组织知识网络的优化, 提高组织成员共享知识的能力[5]。

2 基于“自我中心社会网”的组织知识网络

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体与哪些人有某种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因研究内容而异。二是个体与他人这种特定关系的强弱程度, 即联结强度, 是怎样的。

对于组织内部知识网络, 如果把组织成员作为网络节点, 可以将以上两个问题表述如下: (1) 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知识交流关系:组织中的某成员与其他哪些成员存在知识交流的关系。 (2) 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知识联结强度:组织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关系的强度如何描述, 受哪些因素影响。

2.1 节点在网络中的知识交流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提出“社会资本”理论以解释个人社会网络关系[6]。该理论主要观点是:个人社会网络规模越大, 其社会资本越丰富;资本越多, 摄取资源的能力越强。在一个网络中, 个体或组织的社会资本数量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 [7][8]。如果按照这一观点, 在组织知识网络中, 某成员与越多其他成员存在知识交流关系, 其获取知识资源的能力越强。而实际上, 如果组织的某成员只与一个小团体中的成员保持知识交流关系, 而这个小团体中所有成员之间已经互有联系, 那么即使该成员离开这个知识网络, 对该网络中的知识传播和共享也没有什么影响。

可见, 单靠知识交流关系的多少和个人网络规模大小是无法准确衡量成员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成员在知识网络中的非冗余交流关系才是决定该成员在网络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冗余性联系 (redundant contact) 指的是网络中那些信息和知识重复传递的联系。组织知识网络的效率和有效性往往取决于网络中非冗余性联系的数量。

2.2 节点在网络中的知识联结强度

对于联结强度的描述, Granovetter 最先提出强联结和弱联结的概念[9]。个体与其较为紧密、经常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强联结;与此相对应, 个体与其不紧密联络或是间接联络的社会联系之间形成的是弱联结。从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内容四个维度来区分联结的强弱。

按照Granovetter的观点, 强联结是个人与外界发生联系的基础与出发点, 而弱联结往往是获取无冗余资源的重要通道。实际上, 无论是弱联结还是强联结, 对于组织的知识活动都起到重要作用, 只是二者的优势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说弱联结是接触并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那么强联结则保证了知识被充分理解和转移。弱联结理论关注信息与知识的发现与获取问题, 强联结则更关注知识的流动问题[10]。对强联结来说, 一方面, 相互之间频繁交流的个体或者有着强烈感情依附的个体之间更容易分享知识。个体之间感情依附越强烈, 就越容易为对方利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包括转移知识的努力。另一方面, 强的人际关系也会促进信任的形成。信任使各方不再顾虑知识分享的不恰当和误用, 从而更进一步的促进知识流动。

3 基于“整体社会网”的组织知识网络

自我中心社会网分析侧重于从关系角度分析知识交流关系的多少以及知识联结强度受哪些因素影响;整体社会网分析则从网络整体结构角度分析知识网络特征对知识流动的作用, 解决何种网络结构可以提高组织内部知识流动效率的问题, 可以利用SNA实现对知识网络中知识团体和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

3.1 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团体分析

在组织知识网络中, 当部分节点组成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联系明显多于和其他成员之间的联系时, 这一群体成为组织内的知识团体。

知识团体是组织中的一种非正式组织, 它的存在既有积极意义, 也有消极作用。一方面, 知识在这种非正式小团体中产生和扩散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成员之间;另一方面, 它有可能引发与团体外部成员之间的沟通困难和派系斗争。最近的实证研究发现, 较为理想的网络结构是企业中存在一些内部密度较高的小团体, 同时各个小团体之间又具有一定的联系 (即小团体之间的桥) , 这有利于团队之间知识的互补、传播, 提高组织的知识流动效率[12]。在搜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NA的辅助软件UCINET6.0进行定量分析计算, 可以协助发现、分析网络中的知识团体及其之间的桥, 使它充当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知识传播的代理角色, 进而对这些组织内的非正式小团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管理, 有利于团体之间知识的互补和交流, 提高组织的知识管理绩效。

3.2 知识网络中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

识别关键知识节点, 就是对知识网络中的个体地位, 即知识主体的中心性进行分析。中心性反映了成员在知识网络中所处地位及权力影响, 分为点度中心性 (degree centrality) 和中间中心性 (betweenness centrality) 。点度中心性反映节点与其他多少节点间存在着直接联系, 把节点度大小作为衡量标准;而中间中心性则反映节点对其他节点之间进行联系的控制作用, 用经过节点的最短路径数来衡量。较高的中间中心性说明该个体作为知识在网络传播的媒介作用较为明显。

网络具有过高或过低中心性都不利于知识共享和传播[5]。对于过高中心性的成员来说, 会因负荷过多 (如过多人向他寻求咨询与帮助) 而倍感压力。同时, 一旦该成员离开组织, 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将大受影响, 甚至出现完全分裂的小团体。另一方面, 过低的中心性又会导致网络过度分散, 缺少权威人物, 同样不利于知识传播。另外, 中心性分析还可找寻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成员。这些成员可能会觉得自己得不到重视, 工作积极性受挫, 也可能是未被充分利用的专家。基于SNA的中心性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帮助识别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角色和知识专家, 同时也可识别网络中的边缘角色, 有效防止知识流失。

4 实例:基于SNA的研发团队知识网络分析

本文以大连某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软件研发团队作为对象, 对该团队各成员之间由于知识交流所形成的知识网络实现基于SNA的定量研究, 目的是分析网络中的知识流动现状, 发现阻碍知识传播和共享的问题。通过问卷设计及问卷调查收集社会网络数据, 根据问卷结果, 配合使用辅助软件UCINET, 获得该团队知识网络结构, 如图1所示。

在这一由16位成员所组成的软件研发团队中, 以“从谁那里得到对问题解决或工作有实质性帮助的知识”为问卷测量题项, 获得各成员关于与团队内部其他成员有无知识交流的相关数据, 并以此绘出知识网络图。在图1中,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成员 (在图中用姓名首字母缩写来表示) , 每一条线代表两个节点之间存在知识交流关系。线上的箭头代表知识传递的方向。在知识网络中由于强调的是知识在节点之间互相交流的关系, 因此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均为双向箭头, 表示知识传递方向是双向的。HY、SZB和WC三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没有知识的双向互动, 是孤立节点。

基于社会分析法生成的知识网络图清晰明了地反映了团队内部知识的实际流动和传播的状况。可以针对前述的“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理论分析, 来探讨网络内部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传播的相关问题。

4.1 个人网络规模和知识联结强度测度

从网络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成员个人网络规模大小, 即该成员与其他哪些成员有知识交流关系, 可以明确网络中每个成员的知识来源。举例来说, 网络中与CF有知识交流关系的成员分别为:LM、WDP、LWH、WYH、CYK。也就是说CF在网络中是通过与这5个成员的沟通和交流来获取知识资源的。

关于知识联结强度如何测度, 基于Granovetter衡量强联结的四个维度, 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 根据知识交流强度的特点, 将知识联结强度分为知识交流频繁程度、知识交流内容与工作关联程度及人际亲密程度三个维度来测度。接着将问卷中涉及以上三个维度的问题设计成五点量表, 程度最强的为5, 最弱的为1, 各问题结果加总, 就可以获得一个总体评分, 这个联结强度得分表示的是两个成员之间联结强度的大小。

利用这一方法设计问卷, 对网络中CF与其他成员联结强度进行测度, 其中知识交流频率和知识交流内容的权重取0.4, 人际亲密程度的权重取0.2。最后的联结强度结果如表1所示。

由此可见在该知识网络中, 与CF有知识交流的联系中, WDP与CF的知识联结强度最高, CYK与CF的知识联结强度最低。

4.2 知识团体分析

本文中采用“以节点度计算小团体方法”中的k-plex法定义知识团体:设图Gs是图G的子图形, 则k-plex是包含了Gs节点的子图形。在该图中, 每一个节点都与同一子图形中的Gs-k个节点有联结关系。该定义表示一个知识团体有gs个人, 其中每个人都至少与该团体的其他成员保持 (gs -k) 条的知识联结。

按照上述定义, 在该知识网络中, 当k=1, 且知识团体的节点数不小于3时, 借助UCINET的分析可以判定网络中包含3个知识团体, ZDP、BPF、LWX形成一个团体, WDP、CF、LWH形成另一个团体, 而WDP、CF、LM则形成第三个团体, WDP在不同知识团体之间充当了桥的角色。

根据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分析网络中的知识团体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团队的组织结构为平衡矩阵模式, 在部长下面分为4个平行项目组, 每个项目组由组长和若干组员构成。图2为知识网络的组织结构及成员分布情况。

结合图1和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WDP、CF、LWH分别是三个项目组的组长, 他们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团体主要是进行项目之间的知识交流, 而对于整个团队绩效来说, 各项目组之间的知识交流及协同作用是有必要的。在这里同为项目组长的ZDP并没有进入到该知识团体中。

(2) ZDP、BPF和LWX属于同一个项目组, 工作内容相似, 因此相互之间知识交流比较紧密, 故形成一个知识团体。而项目组的另外两个成员LY和QSM并没有进入该团体中。

(3) 以WDP为组长的项目组中, 各成员之间有知识交流, 但知识联结联系密度较松散, 因此还不够形成小团体的条件。这说明该项目组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4) 以CF为组长的项目组中, 除了CF与WYH有知识交流, 其他两名组员HY与SZB均为知识网络图中的孤立节点, 与别人没有知识交流。此类情况也出现在以LWH为组长的项目组中。这说明了这两个项目组中的知识交流情况并不理想,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局面, 加强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

4.3 关键知识节点识别

从图1可以直观的发现网络中两个比较明显的中心人物:WDP和CF。为了进一步准确识别知识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本文应用UCINET6.0对知识网络各成员进行中心性计算, 以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作为衡量节点重要度的关键指标, 计算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综合表2和表3中各成员在网络中的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的计算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在该知识网络中, 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均较高的成员为WDP、CF和ZDP。其中WDP的中心性最高, 点度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分别为40%和44.444%;CF次之, 分别为33.333%和20.794%;ZDP的中心性也较高, 分别为20%和19.048%。这意味着这三人在网络中是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是网络关键节点。

(2) WDP在整个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和传播中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效促进了网络中的知识共享, 是典型的关键节点。同时担任网络知识中心人物和知识团体之间桥的角色。这与他在正式组织中作为团队负责人的工作职能是相吻合的。在工作中他不但是掌握整个团队知识的领导人物, 同时也是协调各项目组开展工作和沟通意见的关键人物。

(3) CF和ZDP的点度中心性虽然较高, 但中介中心性明显低于WDP。也就是说这两人在网络中作为知识中介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整个网络的中介中心性数值偏低 (40.42%) , 因此, 需要加强CF和ZDP二人的中介中心性, 提高网络整体中心性。

(4) 网络中QSM、WYH和CYK的中心性较低, 成为网络的边缘人物, 需要加强知识交流能力, 防止知识流失。

(5) 网络中HY、SZB和WC为孤立节点, 与其它成员之间没有双向知识交流, 需要找出原因, 帮助其建立与其它成员的知识联系。

5 结论

在知识经济和组织协同化环境中, 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影响和作用了知识流动的扩散途径和转移效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量化研究手段, 可以进行以个体为中心及以组织作为一个闭合网络为对象的知识流动网络分析, 除此之外, 还可以进行组织内非正式团体作用分析以及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等问题的研究, 这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探寻组织中阻碍知识流动和共享的问题根源, 进而实现组织内部知识流的优化, 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组织知识管理的制度和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WANG Zhongtuo.Knowledge Network System:Not Only A Tool, ButA Paradigm[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trategic Creation of Technology, Japan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17-127

[2]JENS GAMMELGARD, KENNETHHUSTED, SNEJINA MICHAILO-VA.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and Post-Acquisition Integra-tion Failure[J].CKGWP, 2004 (6) :24-41.

[3]HANSEN M 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 :78-89.

[4]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5]CROSS R, PARKER A, PRUSAK L.Knowing what we know:Sup-porting know ledge creation and sharing in social networks[J].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1 (30) :100-120.

[6]BOURDIEUPIERRE.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edited by John G.Richardson,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86.

[7]COLEMAN JAME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 (94) :95-120.

[8]边燕杰, 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J].清华社会学评论, 2001 (2) :1-18.

[9]GRANOVETTER MS.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1360-1380.

[10]HANSEN MT.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The role of weak ties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82-111.

[11]陶海青, 薛澜.社会网络中的知识传递[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4 (6) :77-84.

网络型组织 篇10

关键词:情报检索语言;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语言组织

中图分类号:G354

当前,网络信息资源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性的定义,但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不可否认有着非常大的膨胀与拓展空间,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全球性信息库,对很多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其方式与手段也在日益产生改变。而信息组织语言与网络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很难进行简单的界定,因此,对情报检索语言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关系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情报检索语言对网络信息的作用

网络信息资源从字面角度看,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多种大量信息资源的集合体。但是,网络信息资源既然是一种拥有强大信息资源的分布式空间,其在基本结构上也一定会出现一种对信息无序因素进行有序化处理的现象。而无序因素产生的原因非常多,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因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所产生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服务器便会根据这样的差异进行相关调整,加之网络信息的特殊性,其在产生、发布、传播、使用的过程中随意性非常大,而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种统一的规范或组织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导致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凌乱松散的互联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急需一系列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组织与整合,而抛开程序性语言不谈,情报检索语言也是语言组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信息传递拥有很强的及时性,这使得网络条件下信息的含义表达在对情报检索语言进行组织的过程中,能够在检索层次以及词汇标引等方面进行有效展开,而这一过程一定要运用与之对应的自动化信息组织方式[1]。其原因在于没有进行结构改造或专业规范化程度相对较高等情报检索语言并不能真正实现与网络信息形态的完美融合。但是,其不单单具备传统信息语言处理的相关功能,还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所以,其还是一种发展潜力非常大的信息处理语言。

2 情报语言与网络信息的原始形态

在网络信息中,文件系统领域内所涉及到的信息大多是表达意义相对好理解的“线形逻辑结构”,如果运用非结构化的格式形态对其所表达出来的信息进行处理,便很难真正做到对结构中相对复杂知识单元的有效处理。所以,情报语言便成为文件系统在显示程序、视频、图形等信息过程中应用性最强的语言反映,而在信息检索的层面中,对情报语言并没有真正展开其多元化的系统层次。

为了实现对已知知识单元的系统揭示,非结构化信息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形成一种系统化的数据库技术,而这种技术运用的主要信息组织方式为自由文本。在情报语言的组织形式系统中,自然语言是其最为主要的关键词,以信息内容的基本形式为依托,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信息检索点的设置,以完成在指定范围内实现“自然”与“任意”两方面的检索目的[2]。与传统意义上的文献检索有所区别,这种通过任意文件进行储存的方法可以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检索,以非文献实体为依托,对未进行标引的文献进行一次获取。

3 情报语言与网络二次信息的关系

网络二次信息资源语言组织所形成的目录绝大部分都是以目录指南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类检索的。在等级式目录的构成结构中,其主题指南主要采用的组织方式为人工语言,以实现对信息的筛选与加工,但需要按照相应的逻辑层次进行组织,以实现知识树的构建,所以,该系统具有比较明显的序化特征,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比较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3]。但如果单纯的在这个范围之内进行语言组织,那么主题指南也会因为信息发展的日渐快速而难以穷尽。而对索引软件的使用则可以对信息完成自动标引,在建库过程中也相对较快,在查全率方面的提升较快,但由于其反馈信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查准率方面并不是非常理想。在网络二次信息资源的检索过程中,情报检索语言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其不仅仅具备对目录指南的分类浏览功能,还在关键词检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应用的网络信息检索工具。

4 情报语言与网络信息需求的关系

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大量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资源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信息泡沫”,而在当前的技术环境下,人们很难将其完全消除,但如果运用信息价值评价的相关标准对信息进行科学的衡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信息中的“泡沫”成分受到限制[4]。不过信息价值的评价标准会因个体的不同存在差异,当前相对有效的方法是以检索需求为标准,将网络用户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中用户所制定的信息价值评价的标准要大体相同。而检索工具也同样不可或缺,在对情报语言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将其按照类别进行科学划分。事实上,没有一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能够将网络中的全部信息分毫不差的全部囊括其中,这种设想不仅不现实,也完全没有必要,同样的道理,也没有一种情报检索语言能够完全彻底的应用到所有信息检索中。

5 网络情报语言与传统检索的比较

在网络信息资源中,无序因素占有很大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信息资源的紊乱,但网络的便捷性与广阔性却不可否认[5]。不过,虽然网络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文献资料的信息载体得到有效延伸,然而网络这种信息状态与传统图书馆信息相比,却远没有那么稳定。因此,网络虚拟图书馆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种图书馆拥有特定的检索功能,其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虽然相对较广,但也不可能完全囊括全部的网络信息资源。所以,在网络信息的环境下,传统的理念产生出了一种新型结构,使得情报检索语言的优势通过自然语言的成分逐渐凸显出来,可以完成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网络信息组织。

6 结束语

网络信息资源中的语言组织需要建立在满足用户的基础之上,而情报检索语言这种原本并非网络信息的语言也在随着技术与理念的进步而得到发展,在网络信息检索领域拥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贺晓利,郝艳红,白葆红.中国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发展态势研究——基于核心期刊的多指标比较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25):224-225.

[2]刘亚辉,周海炜,屈维意.知识共享型战略联盟竞争情报工作模式研究——基于A设计院的分析[J].情报杂志,2013(19):105-106.

[3]周汝英,傅荣贤.情报语言机读化及其语言学难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129-130.

[4]涂佳琪.国内三大中文搜索引擎检索性能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20):206-207.

[5]李兰,马恒通.网络信息资源研究的新创获——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定》[J].图书馆,2011(25):206-207.

作者简介:胡必楠(1983.09-),女,绍兴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网络型组织 篇11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and System,简称CoPS)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英国Sussex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提出的。简言之,复杂产品系统包括那些大型、高成本、系统复杂、技术含量高、项目周期长的产品、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与大规模制造产品相比,CoPS具有高成本、高度定制、以项目或小批量的方式进行生产、用户的高度直接参等特点,项目制组织(projcct-based organization)被认为是适合于CoPS创新的组织形式。项目制组织形式能够灵活地配置各种资源,方便与外界的技术沟通与交流,随时根据相关技术的变化、政府政策的要求和客户反馈意见调整产品的设计和生产[3]。同时,CoPS的生产和创新非常复杂,需要多种技术和知识的输入,项目制组织在一个创新网络下进行。

项目制组织在CoPS创新的经济性和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项目制组织的一次性和临时性,不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与交流,而创新网络有利于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建立稳定的组织关系,促进组织间的学习和交流,有利于企业技术能力的积累[4][5]。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中,各项目团队之间的组织关系将对跨组织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跨组织学习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研究跨组织学习对组织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

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的相关概念

2.1 创新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创新网络”的概念来源于《Research Policy》关于“创新者网络”的研究专集以及弗里曼的总结性论文中,弗里曼将“创新者网络”、“创新网络”两个概念视为等同。弗里曼认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接机理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6]。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进行创新。为了追求创新,企业不得不与其它的组织产生联系,来获得发展和交换各种知识、信息和其它资源,这些组织可能是其它的企业,但也可能是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等;企业与这些外部组织的联系组成一个个网络,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7]。

2.2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用来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以及新产品的能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是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创新过程,需要跨越企业边界开展创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是一个能力系统,不仅包括各种创新资源的整合,也包括对各种创新资源的恰如其分的利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各能力要素之间平衡协调,如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工程化能力和生产能力、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之间的动态协调,还要求企业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变化趋势和用户潜在需要,不失时机的转换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8]。能力学派认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由企业技术、市场、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所决定。

2.3 创新网络中跨组织学习的动因

复杂产品创新网络中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不同企业的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表现为完成一个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协作关系。不同种类知识之间互相补充的需求是推动创新网络中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直接动力,这种需求要求不同类型企业的知识之间进行更为密切的配合,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用。这种密切配合不断促使各类知识进行改进和更新,从而连续进行创新工作。创新网络参与企业之间具有知识和技术的互补性,以及合作伙伴在技术能力的匹配程度,是影响企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中,参与企业之间不仅可以交换显性知识,而且更容易学习和积累隐性知识,例如一些技术诀窍、特殊技能和经验等,此外还能够培养组织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技术积累的效果。

创新网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有益于参与创新网络的企业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通过学习来加强各方的技术能力的积累。创新网络的具体结构取决于合作中知识流的本质,合作的成效则取决于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3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跨组织学习效应

假设某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为A,根据企业能力理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各种互补性知识的获取情况,于是有:

A=A(K1,K2,K3,…),K1,K2,K3,…是构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多种互补知识。

undefined

AK1,AK2,AK3分别为知识K1,K2,K3,…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效用。

undefined

说明每种知识的增加会导致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增加。

由于K1,K2,K3,…具有互补性,可以借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说明不同类型互补性知识对复杂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

A=A(K1,K2,K3,…)=B·Kundefined·Kundefined·Kundefined·…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互补性知识的相互作用,简化起见,可以仅取K1,K2两类知识为研究对象,于是有:

(2)式表明,知识K11,K2的增加会导致复杂产品创新能力的增加。

式中undefined和undefined表示两种知识K1,K2之间的相关性,当undefined时两种知识正相关,说明一种知识的增加会导致另一种知识的增加,当undefined时两种知识不相关,说明一种知识的变化不会对另一种知识造成影响。

undefined

undefined

当K1,K2两种知识不相关时,undefined有:dAc=0,此时

dA=dA0=B·α·Kundefined·KundefineddK1+B·β·Kundefined·KundefineddK2 (5)

推论一:(5)式表明,知识K1,K2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效用是互相补充的。当K1变化时,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变化首先由K1的变化决定,而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变化的程度由K2的大小决定,因为K1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受K2的约束。K2随K1协同创新时,随着K2的增大,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对K1的边际值也增大;K2不变时,即使K1变化很大,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对K1的边际值变化不大;K2趋近于0时,即使K1变化很大,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对K1的边际值收效甚微,K1的创新化为乌有。由此可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大小取决于K1、K2的大小,其变化是由K1、K2的共同变化所决定。因此,构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每一种互补性知识都会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每一种互补性知识最优是系统创新能力达到最优的前提。

当K1,K2两种知识相关时,undefined。

此时有:dA=dA0+dAc

dAc表示的是当两种知识增加时,会分别引起另一种知识的增加,从而导致系统创新能力产生的一个附加增量,可以称之为跨组织学习效应。

推论二:当两种知识K1,K2相关时,两种知识之间的交流产生的跨组织学习效应会导致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增加,两种知识的相关性越高,跨组织学习效应就越大。

当K1,K2相互独立,不相关时,有:

undefined

由此可见,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存在极值,即K1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效用表现为递减。

当K1,K2两种知识相关时,有:

undefined

为简化分析,可令undefined,即,K1,K2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一个常数,此时有:undefined

由(6)可得:

undefined

当2Cβ·K1+α·K2-K2>0时undefined

当2Cβ·K1+α·K2-K2=0时undefined

当2Cβ·K1+α·K2-K2<0时

undefined

推论三:与K1,K2相互独立相比,当K1,K2两种知识相关时,跨组织学习效应会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机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两者见的相关系数、两种知识的大小及其系数的大小等因素。当2Cβ·K1+α·K2-K2>0时,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随K1,K2的增加,不断增大,K1的效用表现为递增;当2Cβ·K1+α·K2-K2=0时,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随K1,K2的增加成直线增长,K1的效用表现为恒定不变;当2Cβ·K1+α·K2-K2<0时,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存在极值,即K1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效用表现为递减,但效用递减的速度较之K1,K2相互独立相比大大减缓。

上述分析表明:跨组织学习能够带来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创新网络中互补性知识的学习和交流,能够促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最大化的提高和持续。创新网络中跨组织学习体现的是互补性知识要素的创造性融合,由于不同的企业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过程中,互补性知识的互相扩散吸收,有利于新知识的产生和商品化。

4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的选择

复杂产品系统创新需要多种互补性知识的交互作用,因此对知识整合的效率及知识转移的效率就至关重要。组织治理机制的选择决定着知识转移的效率,市场治理、中间治理及科层治理是组织治理机制的三种基本形态,不同的组织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治理的效果分别不同,不同组织治理机制对于知识管理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程度和促进知识的交流程度[9][10],如表1所示。

市场、中间形态及科层制对知识转移治理的效果分别不同,市场有激励去发展自身的知识,但不利于解决知识悖论问题,且没办法促成共同语言的形成;权威型科层组织有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但对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有阻碍作用;多数决定型科层组织适合于组织里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情形,以及需要知识的积极转移,此时权威的作用主要在于选择研究项目,而不确定研究的具体路径][11]。

为了考虑不同组织治理模式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影响,引入发展自身知识激励因子ξ,和促进知识交流因子ψ;市场治理、中间治理、科层治理模式下的发展自身知识激励因子和促进知识交流因子分别为:ξM,ξH,ξB;ψM,ψH,ψB,于是由式(3)可得:

市场治理模式下的创新能力增量为:

undefined

中间治理模式下的创新能力增量为:

undefined

科层治理模式下的创新能力增量为:

undefined

为简化分析,可取:

undefined

将式(15)带入(12)(14)可得:

dAM=B·α·Kundefined·KundefineddK1+B·β·Kundefined·KundefineddK2 (16)

undefined

对于不同类型的互补性知识,组织治理机制的适用性取决于dAM、dAH、dAB三者之间的比值。

情况一:当undefined时,互补性知识之间相关程度很低或不相关,此时dAM>dAH>dAB。由于市场治理机制对企业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程度最高,更加有利于促进单项不相关知识的创新和积累,因此,对于低相关程度的知识应以市场治理为主。

情况二:当undefined时,互补性知识的相关度,此时。因此dAM

情况三:由undefined时,由于科层组织对于企业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有阻碍作用,因此,当互补性知识的相关度不是很高的时候,采用科层组织在带来跨组织学习效应的同时,会降低企业自身知识的增长幅度。而采用中间治理既能较好的发挥企业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作用,又能发挥一部分跨组织学习效用,此时,采用中间治理就较科层治理和市场治理更优。

5 结论

(1)多种互补性知识的交互作用是推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内在动力,构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每一种互补性知识都会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每一种互补性知识最优是系统创新能力达到最优的前提。

(2)互补性知识之间的相关程度反映了解决一个问题所需多种知识之间的可分解程度,根据互补性知识可分解程度的高低可以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间的关系分为三类:低交互作用知识、高交互作用知识、中交互作用知识。对于低交互作用知识,采用市场治理机制对企业发展自身知识的激励程度最高,更有利于通过促进单项不相关知识的创新和积累来提高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对于高交互作用知识,采用科层治理带来的跨组织学习效应最明显,更有利于提高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而对于中交互作用知识,采用中间治理机制在发挥对企业发展自身知识激励作用的同时,还能较好的促进跨组织学习,此时中间治理机制在促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更有优势。

(3)选择恰当的组织治理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创新网络中的跨组织学习效应,实现创新网络中互补性知识的学习和交流,促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摘要:多种互补性知识的交互作用是推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内在动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为合作伙伴的跨组织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与互补性知识间的函数关系,对跨组织学习提升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分为低交互作用知识、高交互作用知识和中交互作用知识,分析了不同的组织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治理效果的差异,界定了不同组织治理机制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组织治理,跨组织学习

参考文献

[1]HOBDAY M.Product complexity,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Research Policy,1998(26):698-710

[2]HOBDAY M,RUSH H.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omplex productsystems:Ten questions answer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9(17):618-638

[3]DAVID M GANN,AMMON J SALTER.Innovation in project-based,service-enhanced firms: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J].Research Policy,2000(29):955-972

[4]陈劲,周子范,周永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过程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2):61-67

[5]司春林,潘若东.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动态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5):4-7

[6]ROBERTSON P L,R N LANGLOIS.Innovation,networks,andvertical integration[J].Research Policy,1995(24):543-562

[7]ZANDER,IVO.How do you mean“globa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Re-search Policy,1999(28):195-213

[8]陈劲,吴沧澜,黄建樟,等.复杂产品系统开发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探索[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1):21-27

[9]NICKERSON,JACK A,TODD R ZENGER.A Knowledge-BasedTheory of the Firm-The Problem-Solving Perspective.OrganizationScience,2004,15(6):617-632

[10]赵林捷.企业创新网络中的组织间学习[D].合肥:中国科技大学,2007

上一篇:无线城市的应用方向下一篇:大时代的产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