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机理

2024-10-11

提升机理(通用6篇)

提升机理 篇1

0 引言

提升系统不仅可以运输煤炭, 还可以承载工人和设备上下煤矿, 已在现代化矿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动力是通过钢丝绳来实现的, 由于钢丝绳是粘弹性体, 其具有弹性特性, 在提升系统的起动过程中, 钢丝绳会产生较大的弹性振动, 导致钢丝绳内会形成很大的动张力, 常常造成钢丝绳局部张力过大或过小,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1~3]。因此, 对提升系统起动过程中弹性振动机理的研究和振动限制是避免起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

本文通过建立并分析提升系统的弹性振动方程, 推导出提升系统在不同激励加速度下的加速度响应方程, 在对各加速度响应方程进行弹性振动特性研究后发现, 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与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ωm是决定提升系统起动过程钢丝绳弹性振动大小的两个关键参数。从避免共振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提升系统振动的限制机理。并用MATLAB软件对实例进行仿真计算, 以验证提升系统起动过程弹性振动限制机理的正确性。

1 提升系统弹性振动方程

不同断面的钢丝绳在同一时间具有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其运动学参数不仅是时间t的函数, 也是所研究钢丝绳断面位置x的函数, 即u=u (x, t) , u表示钢丝绳断面x相对于均衡位置的变形[4], 如图1所示。钢丝绳位置的坐标原点选在钢丝绳和滚筒的接触处, 提升系统的振动偏微分方程为[5]:

其中:a (t) 为激励加速度;j为弹性波传播速度;E为弹性模量;B为钢丝绳直径;q为单位长度质量;β为倾角;S为平均张力。

2 提升系统起动加速度响应特性

采用Duhamet原理对以上提升系统的振动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

其加速度响应方程的通解为:

目前, 提升系统在起动过程中开始采用S形曲线, 其对应的起动激励加速度曲线有多种, 我国常用的是抛物线形加速度控制曲线[6], 激励加速度曲线计算公式为:

抛物线形加速度曲线:

代入式 (4) 可求出抛物线形加速度响应计算式为:

可以看出, 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与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ωm是影响加速度响应大小的两个关键参数。本文考虑从这两个参数入手进一步寻求可以限制提升系统起动过程中加速度响应弹性振动的方法。

3 弹性振动限制机理的研究

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存在着变化的固有振动频率, 且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有无穷多个, 且随着提升系统张紧装置的不同而变化。钢丝绳固有振动频率ωm对应的固有振动周期为Tm, 当提升系统起动时激励加速度的频率与钢丝绳的某阶固有振动频率相接近时, 会产生共振, 钢丝绳的弹性振动会加强, 即提升系统加速度响应的弹性振动幅度增大。因此, 为了限制提升系统系统起动过程中钢丝绳的弹性振动, 起动的激励频率应远离提升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 即起动时间T应远离提升系统的固有振动周期Tm。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了提升系统起动过程弹性振动限制机理: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与钢丝绳基波振动周期T1的比值N=T/T1≥X (某个数值) 时, 可以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提升系统起动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幅度都能降低激励加速度, 在提升系统整个起动过程中, 提升系统系统的弹性振动可以被有效地限制和消除。

4 仿真计算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提升系统起动过程弹性振动限制机理的正确性, 我们对提升系统抛物线形加速度控制作为激励加速度时, 输送机在基波振动周期T1确定的情况下 (取) , 选择不同的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 对不同加速度响应曲线进行MATLAB仿真, 得到了不同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图。图2为N (T/T1) 为10时的抛物线加速度响应曲线图, 其中波浪线为加速度响应的波动变化;表1汇总了抛物线加速度响应与N的关系。

其中:Amax为抛物线加速度响应A (t) 的最大值。

由图2和表1可以看出, 随N的增加, 输送机起动抛物线加速度响应的最大值明显减小, 曲线振动幅度明显减小。当N≥15时, 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幅度开始降低到激励加速度的4.1%以下, 加速度响应曲线较平滑。因此, 该仿真结果表明:当抛物线加速度控制曲线的起动时间T与基波振动周期T1的比值N=T/T1≥X (X=15) 时, 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幅度降低到激励加速度的4.1%以下, 加速度响应的弹性振动被很好的限制。仿真结果完全符合提升系统起动过程弹性振动限制机理。

5 结论

1) 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与钢丝绳的固有振动频率ωm是影响加速度响应大小的两个关键参数。

2) 仿真计算结果验证本文提出的提升系统起动弹性振动限制机理是正确的, 即提升系统起动时间T与钢丝绳基波振动周期T1的比值N=T/T1≥X (某个数值) 时, 可以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提升系统起动加速度响应的振动幅度都能降低到激励加速度的4.1%以下, 在提升系统起动过程中, 提升系统系统的弹性振动可以被有效地限制和消除。

摘要:由于钢丝绳是粘弹性体, 其具有弹性特性, 起动过程中提升系统钢丝绳会产生较大的弹性振动, 容易引发提升系统起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通过对提升系统在不同激励加速度下的加速度响应方程的分析, 从避免共振的设计角度出发, 提出了提升系统起动过程的弹性振动限制机理。结果表明:提升系统起动过程弹性振动限制机理是正确的。

关键词:提升系统,弹性振动,加速度,共振

参考文献

[1]张媛, 包继华, 于岩, 周满山.提升系统动态分析连续模型[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9, 18 (1) :35-39.

[2]宋玉德.矿井提升机的数字化技术改造[J].煤炭技术, 2006, 09:28-29.

[3]张晓林, 沈强峻.多绳摩擦提升钢丝绳纵向张力动态特性[J].煤矿机械, 2013, 12:49-51.

[4]李玉瑾.提升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与起动设计[J].煤炭学报, 2002, 27 (3) :294-298.

[5]刘英林, 王彦凤.钢丝绳应力波传播速度[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1999, 30 (4) :407-409.

[6]Lin C.T.A Neuro-Fuzzy Synergism to Intelligent Systems[J].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S.ystems, 1996, 16 (8) :56-58.

提升机理 篇2

关键词:公共治理能力,外在制度,内在制度,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无规矩不成方圆”是我们关于规则的思考, 规则即制度。对制度的分析源于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并成为了政治、法律、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新的研究内容。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及其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和公共政策执行能力的集中表现。公共治理活动拥有制度需求, 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更加离不开制度完善和制度变迁。本文尝试分析提出提升公共治理能力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和制度功效。

一、制度的定义与功能

何谓制度?在不同的研究制度的学者看来, 制度有不同的定义。从英语词源上看, Institution一词是从拉丁语动词Instituere派生而来的, 其本意是创立或建立, 也就表明了一种确定的活动形式或者结构结合。凡勃伦认为, 制度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既定的思想习惯。康芒斯认为, 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 或者更规范一点说, 它们是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1]而德国学者柯武刚和史漫飞则认为, 制度是行为规则, 并由此成为一种引导人们行动的手段, 制度的作用是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它们为社会交往提供一种明确的结构[2]。也有国内学者认为, 制度是关于人们行为的规则, 是关于人们的权利、义务和禁忌的规定;权利告诉人们可以实施什么行为, 义务告诉人们必须实施什么行为, 而禁忌告诉人们不可以实施什么行为[3]。总之, 制度就是约束个人或者组织行为的各种准则和规范之和, 制度划定了人们行为的边界。

制度的功能是制度在运行过程中给社会主体带来的显著好处, 或者说制度扮演的重要角色。制度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 有效协调人类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多样性。但是劳动分工也带来了不同劳动之间的协调成本, 因而需要制度来协调人们的生产交易活动, 减少协调成本。明确的制度降低了人类交往的复杂程度。明确的制度也能带来彼此的信任, 进而在社会中营造一种有序、文明的共同体世界。也就是说, 公共性的塑造需要制度来支撑。

(二) 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

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在于保护每个市场主体的自主活动, 允许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即有一种“无形的手”推动各自的市场活动, 表面上看人人追求自身利益, 但实际上却带来了整个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只有明确的制度才能够对这些个人的诸如产权、政治参与权等自由和权利进行有效的保护。而自由必须明确自己与他人自由的界限。没有这样的约束, 自由权就成了放纵权;没有对自由的恰当约束, 社会将堕入无政府状态[2]。这样的约束只有靠制度来完成。因此, 制度既保护又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限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三) 减少和解决冲突。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多元主义, 即它允许各种各样的利益、价值观、立场的存在和相互竞争, 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但是多元社会存在冲突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冲突和分歧有些是可以通过预防手段避免的, 有些是根本无法避免的。冲突和分歧的化解只能依靠明确的制度和规则来完成。制度提供的不仅是裁决机制, 更是人们对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信任和信心。

(四) 保证社会主体间的平等地位。

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同样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发展的不均衡, 这种不均衡有人们不同的选择的原因, 也有家庭出身、天赋不同的原因。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人就获得了相对于其余人的优势地位。这种优势地位只能限定在特定的领域, 如资源的使用、物质的享受甚至权利的运用, 但是在道德上和法律面前, 人人之间却又是完全平等的。这也需要制度来完成。服从规则的权势者可以使他们自己不在冲突的紧要关头滥用权势……规则是强力对理性和社会和平的让步[2]。这种道义上的平等和法律面前的平等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也是公共治理活动良性运行的前提。

二、提升公共治理能力的制度需求

公共性是公共治理活动的本质属性。公共治理活动的基本功能在于分配公共资源, 解决公共问题, 规范公共行为, 提升公共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 公共治理能力是整个国家制度和公共政策执行能力的集中表现, 也是运用国家的各项制度和公共政策治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治理的功能, 必须不断推动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 而这又依赖于整个公共治理过程中的制度化水平。制度的功能在于促使复杂的人际交往活动趋向于更易理解和更可预见, 从而使不同个人之见的协调也就更易于发生;制度也减少了世界的复杂性, 提供了一种简化识别负担的关键功能[2]。可预见性减少了社会主体间行为的摩擦和不确定性。人类所有的活动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可预见性, 而这种可预见性又依赖于一定的制度和规则约束。另一方面, 人类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是以秩序为基础的, 这种秩序也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性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 即制度。在古代的中国以及一些亚洲国家里, 虽然也取得了四大发明那样的重大技术知识进步, 但并没有发动工业革命的迹象。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大国中, 缺乏一定的社会、政治和法律前提———简言之, 缺乏一定的制度[2]。制度发展的不足, 导致技术知识的进步成果的积累无法发生作用, 无法形成潜在的巨大市场动力机制。而推动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也是公共治理活动的目标所在。总之, 提升公共治理能力的过程中具有制度需求。

三、公共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制度功效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路径和框架, 可以从制度的属性、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角度分析公共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制度功效, 也就是分析制度如何创设公共治理行为规范、制度安排的。

(一) 公共治理既依靠外在制度, 也依靠内在制度。

在传统的人治社会, 公共管理活动更多的是依靠官僚体系中管理者 (统治者) 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的。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连公共管理 (治理) 者自身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 公共治理单单依靠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还不行, 更加依赖于制度。诺斯将制度分为正式规则和非正式约束, 而柯武刚和史漫飞则将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内在制度是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 而外在制度是外在地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2]。因此, 诺斯的正式规则对应于外在制度, 非正式约束对应于内在制度。在多数共同体中, 习惯、习俗、伦理等内在制度就可以起到约束成员的多数行为的作用。但是在大型的复杂的社会里, 内在制度不能排除所有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需要外在制度的监督作用。当然, 外在制度也可以完全取代内在制度, 但这样就会侵蚀以家庭和熟人圈子为支撑的社会共同体的基础。一个社会的有效治理, 既离不开外在制度, 也不能完全依靠外在制度。在中国的熟人社会里, 也许内在制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柯武刚和史漫飞提出, 排外性和小规模是内在制度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超出这个水平后, 外在制度和起保护作用的政府就显示出了规模经济[2]。所以说, 一个良好社会的公共治理, 既要依靠法治, 也要依靠德治。法治是外在制度的强制约束, 德治则是内在制度从道德、伦理层面的规范。

(二) 公共治理依赖于制度均衡。

制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有供给也有需求。如果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一致时, 就出现制度均衡;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不一致时, 就出现制度非均衡。由于制度拥有稳定性、持续性的特征, 其在短时间内实现均衡的可能性较大, 但长期看来, 新环境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产生对新制度的需求, 原有的制度供需均衡就被打破, 从而引发了制度变迁。诺斯认为, 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制度的创立和变更, 并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被打破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 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制度均衡到制度非均衡再到新的制度均衡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指向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 并替代原有的制度。在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过程中, 为了对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治理难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 就产生了一定的制度需求, 由制度供给不足引起的制度不均衡会导致社会无序化、影响公共秩序的恶性后果。为了达到制度均衡的状态, 就要提高制度供给水平, 创制出新的制度安排, 推动良性的制度变迁, 让制度重新回归均衡状态。

(三) 公共治理需要克服路径依赖问题。

制度变迁会带来路径依赖问题。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 制度变迁的起点和方向早已被决定了, 制度进入某种路径运行之后会沿着原有的固定的方向进行自我强化, 这种制度惯性是巨大的。在制度变迁的过程当中, 初始禀赋状况 (制度的初始选择) 深刻地影响制度路径选择, 这种初始禀赋会产生路径依赖[4]。路径依赖作为制度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 学界尚无统一的、清晰的定义。在广义上, “路径依赖是指在时间顺序中原因和前一阶段的事件相关”。[5]也就是说, 路径依赖意味着将来一系列事件的后果严重受到之前所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在狭义上, 路径依赖的定义是由玛格丽特·列维 (1997) 提出的, 即路径依赖意味着社会一旦沿着某种模式发展下去, 那么转换这种发展模式的成本会是极其昂贵的, 虽然还会存在着其他选择, 但那些特定的制度安排将成为一种无法突破的障碍壁垒。公共治理能力的提升, 需要不断打破旧制度、旧习俗和既得利益的阻挠作用, 克服制度依赖的难题。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 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整个国家的制度化水平, 将所有社会主体的行为纳入法治的轨道。制度是广为人所知的行为规则, 恰当的制度不仅可以减低复杂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协调成本, 还有助于消除人们在利益和观念上的冲突。公共治理活动离不开制度的作用, 制度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社会中公共治理能力的大小。提升公共治理的能力, 关键是要提高制度化水平, 减少公共治理的协调成本, 使得社会主体的行为更具预见性, 激发社会活力, 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斯, 著;杭行, 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

[2]柯武刚, 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J].浙江社会科学, 2002, 6:3~9

[4]卢现祥, 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74

提升机理 篇3

一、营销专业能力体系模型

应用型本科是一种以培养服务生产、管理和建设等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方式, 这种高等教育方式不同于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厚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学术研究型高等教育, 其主要培养目标是使本科生不仅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依据上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培训目标,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应该包括: (1) 专业理论知识维度, 也即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所需企业管理、经济法、计算机以及营销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 专业核心能力维度, 专业核心能力维度是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和能力建设中的核心环节, 这个环节需要培养市场营销学生的能力主要应该包括营销市场状况调查以及分析能力、营销方案策划与实施能力、营销市场开发能力以及营销过程管理能力等一系列具体营销业务活动能力; (3) 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维度。这三个市场营销本科生专业能力维度中, 专业理论知识维度是实现专业核心能力维度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维度的基础, 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维度专业理论知识维度和专业核心能力维度的外在变现, 是专业理论知识维度和专业核心能力维度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通过对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能为专业理论知识维度和专业核心能力维度建设和培育提供反馈信息。综上所述, 这三种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维度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能力结构图表示。

二、营销策划实训内容设置

由上述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结构分析可知, 对于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专业知识维度、专业核心能力维度以及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三个方面建立系统的能力建设方案, 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与建设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目标, 而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开展有效的学生实训教育, 因而本文从营销策划实训角度探讨如何建设营销专业学生专业能力。首先,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维度, 此维度的建设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于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其次, 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市场营销策划过程中的具体设计和操作环节的过程能力, 此维度的建设主要是传统市场营销策划实训的主要内容, 但是需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过程监控和管理;最后, 专业实践操作维度能力维度, 此维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涉及专业课程的设计、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是学生专业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体现。上述专业能力维度建设和考察环节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和程序, 因此, 可以设计一个全过程的策划实训内容。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系统化条件下的全过程营销策划实训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学案例导入

教学案例导入环节是在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入学第一年初始阶段开设的实训内容, 该阶段前期主要是针对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典型营销策划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将案例中包含的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给学生进行初步讲解, 以激发学生加强对专业认知程度, 从而提升其在专业知识维度建设中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目标导向。除了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外, 还需要提高学生参与该环节的积极性, 结合学生学习进度对案例进行分解, 从而设置任务, 让学生主动将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知识融入到营销策划中, 从而形成学有所用的良性循环。

(二) 实训内容设定

实训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最终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生专业能力建设的水平, 因此需要重视营销策划实训内容的设置。营销策划实训内容设置上首先需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 也即依据营销专业能力结构以及能力实现目标设置内容, 其次需要遵守全过程分阶段设置内容的原则, 也即在营销策划实训内容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以最终策划方案作为唯一考核的标准”这一模式, 转而向过程和阶段考核为主的考核模式。这就要求在营销策划实训中不断分解策划实训内容, 并结合学生学习进度进行分阶段设置内容和考核。例如, 当学生掌握市场状况调查及分析相关知识点后, 即可设置相应的市场分析和市场调查相关实训内容。

(三) 实训结果考核与反馈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策划实训需要不断为实训效果提升和实训内容完善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和决策分析材料, 为此, 需要建立有效的考核与反馈机制。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设置不同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标准, 同时这些目标和标准应该具备阶段特性。对于涉及知识维度培养阶段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目标, 除了原有的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方式之外, 还需要建立应用考核标准, 也即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具体专业问题的能力, 考核形式可以采取“学生小组+导师组”的形式, 学生小组通过专业案例收集以及分析, 并将其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分离出来, 然后小组内部相互讨论和评价, 最后, 指导教师对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 形成考核结果, 反馈教研室, 为制定下一阶段实训内容和考核标准提供参考, 从而实现动态考核机制以及反馈机制。而对于专业策划环节也应该分别设置阶段以及考核标准, 依据不同的策划内容和策划方案分别依据步骤进行考核, 从而改变传统营销策划过程中最后以策划方案考核的单一结果考核模式, 进而实现过程考核和过程反馈的模式。

三、协同机理分析

(一) 协同关系分析

营销实训策划和营销专业学生能力提升之间的协同关系主要是指两者间的协同效应, 这种协同效应是指两者通过相互作用之后形成的合力会大于原先单一环节开展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通过以专业能力建设为基础设置营销策划实训内容, 会提升营销策划实训的效果, 同时也会增加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协同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 通过专业能力设定营销策划实训内容, 就可以使实训内容的目标始终围绕能力建设这一目标, 从而实现营销策划实训有的放矢;其次, 以能力为基础设置的实训内容可以全过程反馈实训效果是否实现, 从而也可以为实训内容修正和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和参考。由此, 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 从而不断实现两者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

(二) 协同提升机理模型构建

由上述营销实训策划和营销专业能力两者间协同关系分析可知, 两者间的协同效应体现为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两者综合水平的提升, 同时这个提升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为了对协同提升过程实现的机理进行描述, 本文建立了如图2所示的协同提升机理模型。

图2中的协同发展阶段主要依据当前协同效应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成果确定, 初始阶段主要是指两者内容的初步对接, 冲突阶段主要是指两者间彼此融合存在的问题, 整合阶段主要是指两者间内容的交互作用, 摒弃各自冲突部分, 实现各自目标的阶段, 在上述阶段实现的基础上从而进入协同阶段。

摘要: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如何提高本科学生的专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建设任务, 为此, 以市场营销专业为研究对象, 运用协同学理论从营销策划实训和专业能力建设探究两个主体之间交互作用, 相互促进, 并最终实现共同提升的过程机理。首先, 在界定营销专业能力的基础上, 建立学生专业能力体系结构模型;然后, 依据能力模型设计策划实训内容设置, 并分析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 依据关系分析建立两者协同提升机理模型。

关键词:实训,策划,协同,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勇.关于完善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思考——基于职业基础能力培养的视角[J].

[2]寇小玲, 孙玺.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17 (4) :139-141.

[3]黑志坚, 曲建光, 周秋生等.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力指标的构建[J].测绘通报, 2013, (01) :104-106.

[4]郑刚, 朱凌, 金珺.全面协同创新:一个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8, 22 (2) :24-30.

提升机理 篇4

产业集群具有极强的吸聚和扩散效应,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除此之外,产业集群环境还有利于名牌的产生和品牌的成长。在品牌经济时代,哪里的品牌效应越强,名牌产品和企业越多,哪里就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本文利用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研究产业集群环境的竞争优势是如何作用于企业产品品牌并提升品牌的,也就是其内在机理是什么?

顾客让渡价值是总顾客价值减去总顾客成本的余额。它的作用机理是,顾客可以从产品或者服务中得到某种利益,从而对顾客所花费的购物成本进行一定的补偿。因此,要提高顾客让渡价值,既可以从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等方面来提高顾客价值,也可以减少顾客在购买时所投入的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心理成本等顾客成本,从而提高顾客让渡价值。品牌的形成和成长是和顾客密切联系在一起,顾客的让渡价值越高,越容易对该品牌和产品满意,就会增加对产品的重复购买,品牌的竞争力就越强,在市场中的表现就越好,即产生高的品牌价值。因此,本文假定顾客的让渡价值是和品牌价值成正比的。

二、产业集群环境及其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专业化的产业(或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柔性集聚(Flexible Production Agglomeration),它们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植根(Embeded)于当地不断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1]可以把产业集群环境归结为三个要素,分别为:资源集聚、信任和合作、学习和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环境可以产生以下竞争优势。

资源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性。信息交流与技术扩散不仅有利于集群企业发现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区位品牌的形成可以提升该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形成消费者的偏好,并且具有区位品牌的集群企业共居一地,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另外,资源的高度集聚,企业共居一地,可以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比如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

集群内的信任与合作特征可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协同效应包括生产协同、技术协同、管理协同和销售协同,生产协同、管理协同和销售协同有利于企业之间共享设备资源等,共享管理经验,以及共享销售渠道,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技术协同有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

学习与创新网络所形成的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和提供高效的服务;学习效应、拉拨和挤压效应以及知识溢出效应有利于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以及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

三、产业集群环境的竞争优势对顾客让渡价值的提升

产业集群环境可以形成消费者偏好、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和风险等优势,而这些竞争优势会对该集群内的企业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顾客让渡价值。以下为产业集群环境的竞争优势对顾客让渡价值的影响过程。

因为企业的高度集聚,企业可以随时控制分包商以及零配件供应商的产品的质量,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集群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另外,集群企业的学习与创新网络会形成一共同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企业内的员工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提升顾客所得到的人员价值。产品价值、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的提升会提升顾客价值。集群创新的氛围会加速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力度,通过模仿、学习乃至自主创新,会反映到产品上,增加产品的功能、款式、特色等方面,从而提升产品价值,进一步提升顾客价值。集群的信息和技术共享使企业能够及时把握需求信息,为企业的研发和战略制定提供指导;区位品牌的形成既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还会对集群内的企业产生外部性,尤其是该集群具有高的美誉时,更容易形成顾客的一种特殊偏好,比如法国的香水,西湖的龙井。集群企业利用区位品牌所进行的形象宣传、销售推广等活动会极大地提升顾客的形象价值。并且企业共居一地所形成的产品差异化的特点,也容易吸引顾客前来观光和购买。这些最终会提升顾客的形象价值。

由于企业之间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协同效应导致企业成本的降低,给企业带来低成本的空间,产品价格低,自然会节省顾客的货币成本,而且这也是顾客做出购买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聚集在一地,顾客可以只在此地就可以进行产品的挑选和比较,节省了信息搜集成本、交通费等货币成本,同时节省了交易过程等时间成本以及谈判过程等精力成本。因为集群所具有的区位品牌的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集群内企业为了不破坏本地的名声,尽量形成一种诚信经营的氛围,并且企业高度密集,企业之间以及行业协会的监督,好的集群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消费者可以在集群地尽情的挑选购买,不用担心会有假货,或者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从而降低顾客的风险预期,降低顾客的心理成本。以上的一些因素导致顾客价值升高和顾客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加顾客的让渡价值。

四、产业集群环境对品牌的提升路径

以上分别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三要素所产生的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优势对顾客让渡价值的提升作用,并且本文假设顾客让渡价值和品牌价值成正比,去除中间过渡性因素,可以得到产业集群环境对品牌提升的作用路径图。

提升机理 篇5

关键词:信息化,两化融合,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引 言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国家的经济素质、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没有强大制造业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经济强国。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始终把制造业当作“经济实力的脊梁”, 近10年来, 美国制造业拉高经济的增长率为40%。在我国的产业体系中,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它的发展构成了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 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张相木, 2009) 。中国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不仅高于整个制造业, 而且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 2009年1~7月, 装备制造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1%, 高于全国工业2.6个百分点[1]。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 产业发展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 逐渐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但目前中国制造很难摆脱处于产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命运。同经济强国相比,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再次受到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这一命题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虽然我们仍然生活在工业社会里, 但事实上已经进入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 (约翰·奈斯比特, 1982) 。西方国家的两化融合是在工业化之后, 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 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 必须以信息化为先导, 带动、加快、改造、提升工业化水平。

1 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机理之一: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分析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优于其竞争对手的能力。一般来说, 主要来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通过获得较佳的效率、质量、顾客回应及创新, 建立低成本、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1.1 钻石模型理论

钻石模型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麦克尔·波特提出来的, 是一种理解国家或地区全球竞争地位的全新方法。波特认为, 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4个因素[2]: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和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在四大要素之外, 还有两大辅助因素, 即政府与机会。4个要素间具有双向作用, 并影响其它因素的效能。两大辅助因素也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 形成钻石体系。如图1所示。

1.2 信息化与影响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1.2.1 生产要素

所谓生产要素, 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 它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内容, 而且这些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农业社会, 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工业社会, 资本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信息社会, 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为此, 信息化对生产要素的影响应体现在: (1) 由于信息本身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 由此产生正向作用; (2) 生产要素的替代作用, 信息要素对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替代, 能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技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产生新的技术, 推动技术创新, 成为核心竞争力要素。不同程度的替代可以反映两化融合度, 其结果是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 构成竞争优势源泉。

1.2.2 需求状况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而制造各种技术装备的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等, 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信息化在产业发展中能起到创造需求的作用, 改变全球产业结构, 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把人类文明引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产业外部竞争的最高境界恰恰是创造需求。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求, 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创新驱动、技术支撑的先进制造, 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顾客价值。

1.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一般来说, 产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高, 越容易融合, 越需要融合。通过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 有助于新产业的衍生。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 如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等, 推动产业升级改造。此外,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物流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 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1.2.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者

面临市场竞争压力, 为打破制约、提高市场竞争力而开展信息化建设, 这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优路径。将信息化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结构当中, 如企业通过信息化实现效率提升, 进而对组织进行整合重构等, 从而以差异化赢得市场。在新的发展起点上, 通过“两化融合”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发展, 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创新, 提升传统产业能级。

1.2.5 政府和机会因素

政府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 在企业发展尤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具有引导作用。早期的企业信息化, 往往都是政府主导的;外部机会可以是政策法规的出台、新标准规范的建立等, 如政府为企业创造信息化建设的各种有利条件, 使某个区域的企业信息化或行业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

2 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机理之二: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分析

2.1 价值链理论

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象从产业间、产业内层面, 迅速转移到产品中的不同工序层面, 分散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 (地区) 进行。产业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系统, 而是开放的动态系统, 并逐渐被并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Staber, 1996) 。任何一个产业从最初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形成一系列不同价值作业的结合即是产业价值链。

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地创造价值, 其过程是由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组成。波特认为这一系列企业价值活动有机的连接就构成了企业基本的价值链[3]。企业价值链活动包括基本作业和支持作业两类。基本作业有采购、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支持作业有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管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在现代价值链中, 研究与开发和售后服务是附加值最高的两端, 而产品制造则位于附加值最低的底部。越是处于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高端要素, 就越依赖于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空间来实现其价值的转移和增值过程[4], 整个价值链的物理形态是通常所说的“微笑曲线”。通过优化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中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活动。

2.2 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2.2.1 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相融合, 实现价值增值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两个, 即要么使客户的价值链更有效率, 要么能增加客户价值链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在“差异化”和“低成本”间作出选择;信息化的引入使得边际收益提高与边际成本降低同时发生, 从而使企业在追求“差异化”与“低成本”之间的两难困境部分得以消解。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单一全球经济体的兴起, 通信及交易成本急剧下降。虚拟设计等信息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于企业的生产与制造之中, 尽管信息技术的引入带来企业投入的增加, 但由此带来的管理、生产等效率的提升无疑降低了边际生产成本, 增加了顾客价值;信息技术用于网络销售和服务中, 实现了跨地区、远程的销售和服务, 降低了销售成本和服务成本, 从而实现“低成本”, 更快捷地满足了顾客多元化的需求;通过信息手段为顾客提供送货、安装、咨询、售后等一揽子增值、快捷的服务, “差异化”与“低成本”实现共存, 从而获得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同步提升, 实现更大的竞争优势。

美国哈佛大学安德鲁·麦卡菲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埃里克·布吕诺尔夫松对过去数十年间美国各行各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后, 发现IT投资水平与竞争格局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信息技术上投入最大的行业, 竞争格局的变化最明显。其原因在于, 以信息管理为基础, 围绕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与客户管理、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等关键环节规矩信息化, 运用MIS/DSS/BPR/ERP/等信息技术, 实现管理信息化, 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提高效能。

2.2.2 信息化推动装备制造企业管理变革, 实现流程再造

自从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于1993年发表《公司重组:企业革命的宣言》以来, 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思想, 已经风靡整个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重组和分工, 为其实施现今制造业占领和提高竞争力提供了工具和平台[5]。

优化价值链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价值链理论在信息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表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国际金融大海啸再次告诉我们, 信息技术依然具有强大的“赋能”力量。信息化不只是与装备制造业的某个环节融合, 而是与研发、采购、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融合。企业不仅可以实现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价值的增值, 而且可以实现价值链的优化, 促使价值链的变形。在波特基本价值链中, 研发和人力资源属于辅助活动, 而两化融合之后, 二者将从辅助活动变为基础活动, 成为企业增值的主要环节, 承担更多的价值增值功能, 从而实现流程再造和企业的升级改造, 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趋势。

2.2.3 信息化更新装备制造企业战略思维, 实现价值创新

(1) 研发设计信息化, 作为价值链的前端和高附加值部分, 研发设计信息化无疑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重要内容, 包括推广应用CAD/CAE/CAPP以及并行工程、虚拟设计等, 实现快速、高效、可靠、精密、低耗、低成本生产。要促进点、线、面结合, 以平台促进设计手段创新、设计能力提高, 进而形成全方位融合的数字化研发设计体系; (2) 生产信息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如FCS/DCS/APC等支持、控制和规范生产过程, 推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 使生产更具人性化、智能化等特点, 满足高产、低耗等要求, 提高产品自身的质量、功能层次、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 发展柔性制造系统, 提高生产全过程的工作效能; (3) 市场开发与产品分销信息化,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 市场开发和分销工作繁重, 且在销售的产品铺货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成为企业在市场上应对国内外竞争者的迫切需要, ERP系统中的分销管理系统恰恰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最后, 售后服务信息化也是高附加值部分。利用CAD、MRPII/ERP等手段, 售后服务信息平台在管理上能实现完整记录服务终端的各类静态和动态信息, 实现更深入、更及时、更全面的客户服务, 规范各级人员的工作标准, 从而达到加强管理, 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目的。

3 基于信息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但大多数人对这个举世瞩目的大工厂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在全球产业链中, 中国装备制造业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 借助信息化的强大杠杆, 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1 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各环节融合, 走集群式发展之路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 零部件的集中生产、工艺的专业化生产以及非核心业务生产的外置和服务外包已经成为趋势, 内化向外化演进是当今制造业主要的变革方向。但中国似乎尚处于样样都得有的原始扩张思维中, 企业自研、自供、自产、自销的传统一体化经营模式仍较普遍[6]。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价值网中某些特定的价值链环节上的优势, 这些特定的优势环节就构成核心价值链[7]。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中间产品交易量大、迂回生产方式明显, 最适合以产业集群的方式组织生产, 从而通过分工的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 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8]。装备制造业应着力建立和完善区域服务体系, 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支持企业间分工协作, 形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新优势。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使同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制造企业在地方 (地区) 有机地集聚在一起, 促进集群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套, 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间信息的快捷交换, 有利于企业间的优势整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3.2 引进消化并创新信息化平台, 提升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

未来国际经济分工格局的改变取决于发展中国家内生的创新和服务能力、整合社会和国际化资源的能力, 以及工业发达国家高投入、高增值的研发能力的持续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与平台, 坚持开放式创新, 放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广阔天地中去思考, 自主发展与融入全球化是并行不悖, 全球化并不等于同质化。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制造的“和谐号”CRH3型动车组于2008年6月24日在京津高速城际铁路上创造394.3公里/小时, 这一试验速度, 被誉为“中国铁路第一速”。董事长余卫平认为, 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优化管理流程, 是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内容。为此, 唐车公司引入德国的先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SAP, 与合作伙伴德国西门子公司实现了管理水平的对接, 通过消化吸收建立了自主的管理信息化平台。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制造过程中, 公司将几十万条物料明细、工艺路线、加工参数、质检信息等, 全部整理录入SAP系统, 各个部门以此为平台, 对产品和各项业务进行标准化设计、制造和管理, 使管理成本大幅降低[9]。并在项目中引入ERP系统,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自身的经营管理之中, 实现对财务、物流、流程控制、成本核算、客户关系、供应链衔接等各种指标、环节进行科学的量化管理, 为项目的实施、完成起到保障作用。

这说明,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产品设计、制造等方面, 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和鼓励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从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有助于提高装备制造业产品的创新能力, 进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研发制造企业全面信息化基础技术标准化体系, 服务于符合国情的、融合先进制造技术、优化与集成的制造业应用软件框架体系。在这些软件系统的应用中, 能从初级应用发展到中级应用、高级应用, 使信息技术从简单应用发展到集成应用, 并逐步推广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逐步融合, 真正起到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作用。

3.3 加快引进与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融合的过程中, 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是融合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 必须双管齐下, 一方面, 借助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流动, 吸引高端人才;另一方面, 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国际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给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以更高性价比获得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机遇。我国企业必须抓住机遇, 通过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 吸引众多的全球优秀的融合型人才为我所用, 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制定各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 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鼓励各种人才脱颖而出, 留住人才。还要做好促进两类专家的合作和互动, 以制造业第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主体, 充实制定两化融合的框架体系、技术标准及应用软件等关键领域。高校应依托已有的学科专业, 实行“传统专业+软件工程”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学科专业的知识相互交叉、融合, 形成新的知识, 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 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 而且更容易培养创造能力。因此通过制定一套全新的、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将培养为国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装备制造业振兴急需的既具有传统工业知识背景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尤为关键。

3.4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营造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体制环境

两化融合是在一定的体制平台和社会氛围中进行的, 体制与环境能否适时做出相应的改善, 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战略能否顺利进行甚至成败。同时, 信息化只是加快轨道装备制造业进程、提高工业化质量的必要条件或关键因素之一, 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因此, 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 还必须将多个战略融合互动, 多种措施配套运作。在两化融合进程中, 政府能否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秩序, 本身就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 政府应通过其宏观调控职能, 完善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和资金扶持等政策体系建设, 营造装备制造业信息化良好应用发展的环境, 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促进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 政府应该是“亲市场”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为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条件, 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3) 各级政府应健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各级组织机构, 协调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4) 通过政府投入, 完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发展高速互联网, 逐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主干高速信息通道, 构建快捷、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利用光缆、微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 加强传输网络路由保护, 提高网络完全可靠性, 加强安全加密软件的开发, 保证信息通信安全畅通, 制止和防范“黑客”入侵, 防止信息被窃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备制造业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发展[EB/OL].http:∥www.sina.com.cn, 2009-09-09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 2007.10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1) :37

[4].张杰, 冯彩.需求竞争条件下全球价值链形成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升级困境与突破[J].经济经纬, 2008, (6)

[5].刘永贤, 盛中启, 等.装备制造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反感及实施方法[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3, (5) :71~73

[6].郭重庆.从经济全球化看发展制造业[N].光明日报, 2007-01-07

[7].张阐军, 杨明忠.以信息化建设打造企业核心价值链[J].机械制造, 2006, (12) :8~10

[8].崔仑.辽宁中部城市群发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EB/OL].http:∥www.ln.gov.cn/qmzx/senyang/gfsd/200808/t20080809-248953.html

提升机理 篇6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配套能力;本土企业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推进, 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的深入开展成为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如何充分利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 培育和提升中西部地区本土企业的产业配套能力, 对于实现我国产业的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心至少在目前阶段仍然以制造业为主体。由于制造业的特有属性, 其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产业配套能力依赖度较高, 这就使得承接制造业转移必须重视本地产业配套能力的建设。而且, 当国际制造企业和沿海制造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落地生根”后, 其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当地能够提供强大而完善的产业配套。在这一过程中, 产业转移企业对本土企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内在的微观作用机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核心。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能力:一个内在的机理系统

产业转移主要以资本流动为载体, 以在承接地投资办厂为主要方式, 并伴随着一揽子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 对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 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 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较为欠缺, 现有的文献结论也很零碎。概括总览现有的相关研究, 大体可以梳理归纳出以下几种作用机制:

一是“投资分摊机制”。即产业转移使承接地能够吸纳大量本地区所需要的外部资金, 从而分摊承接地在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的投资。从理论上讲, 配套产业投资分摊的机理主要有三:产业转移企业的原配套企业的“跟随投资”, 这些配套企业或者是和当地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合资的配套企业, 或者是独立投资成立新的配套企业;产业转移企业吸引其他企业到承接地投资建厂为其配套, 同样, 这些配套企业或者是和当地企业共同投资成立合资的配套企业, 或者是独立投资成立新的配套企业;产业转移企业可能出于配套的需要, 对本土配套企业进行增加投资, 提高其配套能力。

二是“技术转移机制”。即产业转移带来对承接地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转移, 从而提升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水平, 提高其产业配套能力。这种技术转移即可以发生在产业转移企业和为其配套的本土企业之间, 也可发生在外来配套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之间, 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经营、并购、战略联盟、OEM等多种方式实现。

三是“产业关联机制”。即通过产业转移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之间的前向或后向联系, 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使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和技术能力获得提高。产业关联机制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前向关联指产业转移企业作为本土配套企业的供应商, 通过提供现代化的、技术先进的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提高本土配套企业的生产能力。后向关联指本土配套企业作为产业转移企业的供应商, 能够得到产业转移企业的技术援助和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 促进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升级。

四是“竞争推动机制”。即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外来的配套企业与本土配套企业形成竞争关系, 本土配套企业面对竞争压力, 不得不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客观上有助于本土配套企业能力的提升。

五是“产业集聚机制”。即产业转移带来大量同类的、产业相关联的企业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链得以延伸和完善, 产生集群效应, 本土配套企业可以受益于这一产业集聚, 承接地的产业配套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

六是“模仿创新机制”。即产业转移企业从外部给承接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 成为本土配套企业的示范, 本土配套企业通过模仿和不断学习, 从模仿到创新, 实现配套能力的提升。

七是“人员流动机制”。即产业转移企业的员工流向本土配套企业, 由于这些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掌握较先进的管理方法, 因此在流入本土配套企业之后, 会大大提高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三、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实证分析 (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

(一) 武汉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概况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和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成为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有关数据显示, 2001-2007年武汉市累计新批利用外资项目共1479个, 其中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02个;合同外资额达194.44亿美元, 实际吸收外资为123亿美元。2001-2007年武汉市引进内资1033亿元, 其中投资规模在5000万以上的内资企业286个, 内资在500万以上的项目1656项;驻汉办事机构1301个, 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以上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汉办384个;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总部、地区总部、生产基地、销售总部、研发中心17个。武汉市2007年实施内资项目362项, 实际到位资金249.2亿

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机理研究

——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

■韩书成李晶

元, 同比增长23.7%。2007年投资武汉逾亿元的有15个省市, 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10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 武汉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有154家, 总投资达42.7亿美元, 合同外资为33.8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4.3%和7.2%。2009年, 武汉市实际利用外资29.35亿美元, 增长14.1%,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21.73亿美元, 增长12.1%。同时武汉市积极承接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共实施内资项目352项, 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96.42亿元, 增长17.47%。截至2009年底已有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汉投资落户, 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5434家。

(二) 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机理

1、“投资分摊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与东部沿海工业发达的城市相比, 武汉市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本土产业配套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的“先天不足”。通过产业转移的“投资分摊机制”, 武汉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资金, 从而有利于解决本土产业配套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典型的案例如富士康集团投资武汉。在富士康投资武汉伊始, 各类产业链上的100多家上下游配套生产企业也随之落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美国德州、日本东芝等欧美日韩企业, 以及凌云光电、武钢、华工科技、东湖光盘等本地几十家企业与其建立了配套关系。而在富士康公司进入武汉后不久, 其又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 在光谷与本土企业一起建设LED产业配套项目。本土配套企业在R&D上的投资力度不强是武汉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产业转移的“投资分摊机制”可以使本土企业的研发成本得以分摊, 使本土配套企业获得更多的研发投入。

2、“技术转移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伴随着武汉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的产业转移, 技术转移的作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对武汉市本土配套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武汉在引入中芯国际、富士康、神龙公司、东风本田等项目后, 由于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 因此通过贸易、投资、并购、技术转让等方式, 使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通过产业转移进入武汉的外来配套企业对本土企业也有能力提升作用。一项对武汉市27家制造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 武汉外资研发成为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 对于武汉本土配套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正的效应。

3、“产业关联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武汉市吸引了为数不少的海外和沿海的大型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与本土配套企业发展起来紧密的产业联系。

4、“竞争推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竞争推动机制”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武汉市的本地配套企业和外资配套企业以及从东部沿海转移来的内资企业之间。由于外资企业和沿海企业整体实力较强, 技术水平较高, 而武汉本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偏弱, 所以, 面对外来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 武汉市的本土企业不断强化管理, 提高产品技术和工艺, 或者和外资企业合作, 实现与龙头企业进行较好的产业配套。

5、“产业集聚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武汉市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如中芯国际和富士康在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投资建厂, 对光电子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武汉东西湖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瞄准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 针对性地引进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知名企业和品牌, 有重点地吸引国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龙头企业和具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实现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由从小到大向从大到强的跨越。该区重点依托已在园区内落户的日本森六、伟福、艾帕克以及东风实业、东风扬子江等大型汽配汽车生产企业, 充分发挥其凝聚力, 通过划定专门地块供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 形成了扎堆效应和产业集聚, 有效地提高了产业配套能力和强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特色。

6、“模仿创新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从模仿到创新是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武汉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本土配套企业从“模仿配套”水平发展为“创新配套”水平。如原为东风本田和神龙公司配套的的一批本土的零部件企业, 在为这些产业转移企业配套的过程中, 其配套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现在已经可以为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品牌轿车和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东风电动汽车公司提供配套, 大大提高了本土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

7、“人员流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人员流动机制”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在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的作用也比较明显。一方面, 许多在武汉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流动到本土企业中, 带去了较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 原来在武汉市外资企业工作的管理人员, 在掌握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后, 流动到本土企业中, 提高了本土配套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结论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很少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提升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本研究从微观层面探讨了产业转移对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影响, 实证研究也找到了有力的证据, 表明产业转移具有提升本土企业产业配套能力的作用。

产业转移通过一系列作用机制影响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包括“投资分摊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产业关联机制”、“竞争推动机制”、“产业集聚机制”、“模仿创新机制”和“人员流动机制”, 这些机制在武汉市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案例中得到了有力的支持。这些机制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可以构成一个产业转移提升本土企业配套能力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 要大力进行产业配套能力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 无论是政府或者企业, 都必须考虑如何充分发挥本文所提出的一系列机制的作用,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配套能力的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

*本文为武汉市2009年度社科基

摘要: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西部地区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资本产业投资与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 构建了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企业配套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系统, 并以武汉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通过多种机制作用于本土企业的配套能力, 从微观层面上讲, 本土企业配套能力建设应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配套能力,本土企业

参考文献

[1]、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改革开放30年鉴[M].武汉出版社, 2008.

[2]、武汉市统计局.武汉市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3]、武汉市商务局.2009年我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初步分析[EB/OL].http://www.whcc.com.cn/publish/whsww/zhxxfwpd/dybg/201006291635120045.html, 2010-0708.

【提升机理】推荐阅读:

变形机理05-10

腐蚀机理05-11

污染机理05-15

自燃机理05-20

驱动机理06-02

水化机理06-07

生长机理06-09

聚合机理06-09

破碎机理06-15

开发机理06-24

上一篇:励志演讲的及物性分析下一篇:D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