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事故分析(精选9篇)
瓦斯事故分析 篇1
摘要:煤矿井下的瓦斯是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引发瓦斯事故的因素很多, 而对应的措施也各有不同。通过事件树分析法分析引起瓦斯事故隐患及预防措施达到减少或杜绝煤矿井下瓦斯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瓦斯事故,事件树分析法,预防措施
1 概述
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 由于瓦斯突出、通风不良等各种原因, 会造成作业环境内瓦斯异常。一方面瓦斯会使人员中毒窒息, 如果在温度 (650~750℃) 、氧气 (大于12%) 等条件满足时, 就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井下作业人员群死群伤。
其事故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为了描述瓦斯事故的发生, 采用事件树 (ETA) 分析方法从基本事件“瓦斯异常”开始, 通过各对应的事件, 逐步揭示发生瓦斯事故的过程。分析各事件对瓦斯事故的影响和作用, 找出各种因素在瓦斯事故中的影响程度及防范措施, 降低瓦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事件树 (ETA) 分析
以瓦斯异常为初始事件 (事件A) , 结合事故流程图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绘出事件树分析图, 如图2所示。
3 定性分析事件树
3.1 监测和治理环节 (事件B、C)
监测环节成功与否, 涉及对瓦斯治理或人员有效避灾。从图2事件树可见, 只有事件B和事件C均处于正常状态 (11) 时, 事故隐患才能消除。
3.2 火源环节 (事件D、E、F、G)
火源的存在与否决定瓦斯爆炸的温度条件, 瓦斯治理失败 (事件C=0) 时, 从图2的事件树可见, 只要事件D、E、F、G、H、I均处于正常状态 (1011111) 时, 瓦斯事故得以避免。其他5种状态 (1011110) 、 (101110) 、 (10110) 、 (1010) 、 (000) 均为系统失败。其中3种状态 (10110) 、 (1010) 、 (000) 直接导致瓦斯爆炸。
3.3 现场管理环节 (事件H、I)
瓦斯异常时现场是否有人 (事件H) , 是否有无携带便携式报警仪 (事件I) , 是煤矿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前者可有效避免人员伤害 (101110) , 后者能及时报警 (1011111) , 人员撤离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
4 防范措施
通过对事件树的分析, 当煤矿井下瓦斯异常 (事件A) 时, 及时监测到煤矿井下瓦斯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正常发挥瓦斯监测监控的功能, 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有效治理瓦斯, 防止瓦斯事故的先决条件。而现场人员有无携带便携式报警仪 (事件I) , 是瓦斯监控的最后一道关口。所以, 要避免瓦斯事故, 除搞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杜绝电器设备失爆和其他火源外, 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作业点 (如巷道维修) , 要求配备一台便携式报警仪, 以便对作业点的瓦斯实施更好的监控。贵州省六枝特区煤炭局在对地方煤矿进行安全检查时, 对便携式报警仪的携带, 也有这样的要求。
5 结语
事件树是一种归纳逻辑树图, 能够看到事故发生的动态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 美国在对核电站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 事件树分析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运用事件树分析煤矿井下瓦斯事故能抓住安全检查重点, 避免检查过程中的盲目性, 节省检查过程中的工作量, 提高安全检查效率。
瓦斯事故分析 篇2
资源工程学院 矿井瓦斯防治作业
姓 名:康奇珍 学 号:2010091525 班 级:采矿工程 年 级: 2010级
某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某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矿井需要总风量4700M2/min,总入风量5089M2/ min,总排风量5172M2/min。该矿2000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责任事故,其中事故的原因是:
1、事故直接原因: 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实验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2、事故间接原因(为什么会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1)安全管理松散,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矿各级领导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巷道贯通和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实施现场指挥。风门没有专人管理,致使风门打开,风流短路,造成准备采煤工作面微风,导致瓦斯积聚。
(2)瓦斯检查制度不健全,瓦斯检测员漏岗、漏检。没有制定瓦斯检测员交接制度,没有按规定检查瓦斯、漏检、假检。在没有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进入工作面作业。
(3)违规作业。贯通后的通风系统构筑物未按设计规定材质要求安设木质调风门,而是设挡风帘,漏风严重,造成准备工作面风量不足。
(4)“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混乱。瓦斯检测员未经矿务局培训就上岗作业;瓦斯日报无人检查和查看,记录混乱;通风调度水平低下,不能协调指挥生产。
(5)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贯通和通风系统调整计划与安全措施等,矿总工程师未按规程规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批,导致作业规程编制内容不全,无针对性安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制,无法指挥生产。
(6)安全投入不足。全矿共有9个作业地点,仅有14台便携式报警仪使用,全矿无瓦斯报警矿灯,二道防线不健全。
(7)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导致只注意进尺,不注意安全,无规程作业,违章指挥现象经常发生。
问题:
1、请回答这次事故调查组如何组成和伤亡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 ? 答: 由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煤炭、公安、监察、工会及相关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2)收集有关物证和事故材料;(3)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调查;(4)对现场进行必要拍摄或照相,绘制事故图;(5)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6)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7)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2、请阐述这次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预防的主要技术方法? 答:
引起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一定浓度的瓦斯;
2、一定温度的引火源;
3、足够的氧。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方法:
1、防止瓦斯积聚;
2、杜绝井下火源和危险性火花;
3、采取隔、抑爆技术措施。
3、请根据事故调查组分析的事故原因,为该矿拟订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答: 事故整改:
该采区左翼工作面要立即停产整顿,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待系统稳定后,组织测风员和瓦斯检测员进行风量测定和瓦斯浓度测定,风量和瓦斯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后,方可移交生产。预防措施:(1)加强瓦斯管理,健全瓦斯管理制度。(2)要加强重点瓦斯工作面管理工作。
(3)要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鉴定工作。
(4)要增加矿井安全投入,健全瓦斯检测的“二道防线”,确保安全生产。(5)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6)加强矿井通风技术力量。
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治理
1 矿井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矿井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甲烷浓度超过爆炸下限, 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 引火源的存在。因此, 主要从氧气条件、瓦斯积聚和火源3个基本条件进行爆炸原因分析。此外, 措施不落实、管理上的漏洞也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 矿井通风管理不善, 违法违规进行采掘作业。主要表现为:矿井无证生产, 采用独眼井, 自然通风, 超通风能力生产。采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循环风, 没有形成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对采空区和盲巷处理不及时, 特殊地点瓦斯积聚处理方法不对, 违章排放瓦斯等, 留下事故隐患。存在井上下通风机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 不按规定开停通风机现象。没有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定, 不能按需配风, 职工随意开关井下风门, 造成风流短路或通风设施损坏后修复不及时。有的局部通风管理不到位, 风筒脱节破口多, 处理不及时, 造成风量、风速达不到要求, 导致掘进面微风作业。
(2) 矿井瓦斯检查监测制度执行不严。在井下实际生产过程中, 不按规定配备井下瓦斯检查员, 造成瓦斯检查员数量不够, 经常出现空班、漏检。有的矿井瓦斯检查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教育, 无证上岗, 思想觉悟与业务技术素质低, 责任心不强, 不按规定检查汇报, 甚至做假记录。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不能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情况进行24 h连续监控。有的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不合理, 出现问题维修不及时, 甚至弄虚作假随意调整探头值, 使井下监测系统不能稳定运行、准确监测数据, 瓦斯超限不能断电。
(3) 高突矿井瓦斯预防及抽放措施落实不到位, 低瓦斯矿井对瓦斯管理不重视。部分高瓦斯及突出矿井没有认真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及“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导致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有的高突矿井没有按规定建瓦斯抽放系统, 或虽建有瓦斯抽放系统, 但抽放工作没有认真开展, 造成抽放效果差, 抽放时间达不到要求, 以至采掘作业时瓦斯时常超限。另外, 有的低瓦斯矿井没有相应瓦斯防治措施及规定, 或虽有措施及规定但落实不认真。统计表明, 思想麻痹, 管理松懈, 低瓦斯矿井照样会发生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4) 违章放炮或井下着火引发。放炮作业时, 炮眼不按规定装水炮泥, 甚至用煤粉等可燃物代替水炮泥装药放炮。炮眼最小抵抗线不够, 或用不合格母线裸露爆破。采用不合格的炸药、雷管违章放炮。有些矿井采空区和老巷封闭不及时, 密闭管理不严, 造成煤炭自燃、火区复燃引发明火。
(5) 矿井供电系统管理不严, 产生火花造成瓦斯爆炸事故。有的矿井井下照明和机电设备选型不符合规定, 电气设备管理混乱, 造成电气失爆或带电作业, 电网回路产生杂散电流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有时胶带摩擦起火也会引起瓦斯事故。另外, 井下岩石与岩石、岩石与金属、金属与金属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高分子材料产生的静电火花也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6) 认识不到位, 制度不落实。有些干部职工及瓦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没有认真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及规章制度。特别是一些小煤矿, 职工入井携带烟火在井下抽烟, 违章擅自动用电焊、火焊, 穿化纤衣服入井等。这些均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发生。
2 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对策
(1) 强化培训,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防治瓦斯工作的认识。必须对所有入井员工进行“一通三防、防突”专项知识培训和教育, 并认真组织考核, 不合格不准上岗。确保每一位入井人员都能掌握防治瓦斯事故知识, 增强自主保安和业务保安能力, 使瓦斯治理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另外, 煤矿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 做到责任明确, 管理到位。各企业法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 要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机构, 保证“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一通三防”技术措施的制订, 各分管副职要认真落实好防治瓦斯各项技术措施。
(2) 加强技术装备, 改善矿井通风, 防止瓦斯积聚, 提高矿井防灾能力。依靠技术进步, 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科技水平, 各煤矿企业要在现有装备基础上, 积极推广应用防治瓦斯新技术、新装备, 并确保发挥作用。建立合理、稳定、可靠、高效的通风系统, 对风量不足和系统不合理的矿井要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风量, 保证系统有较强的抗灾能力。统计表明:有60%以上的瓦斯爆炸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因此, 必须抓好掘进工作面瓦斯专项治理措施的落实, 特别要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减少停电停风事故的发生。同时, 认真抓好采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工作, 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坚持正规采煤作业, 控制非正规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事故。因为非正规采煤工作面一般都用局部通风机通风, 很难保证工作面配风, 同时也很难解决采空区瓦斯积聚问题。因此, 要对煤矿非正规采煤法进行技术改造, 形成正规开采, 保证通风系统稳定畅通。突出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复杂矿井严禁进行非正规开采, 严控串联通风。确需串联通风的应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对残采、回收煤柱等只能采用非正规法开采的, 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4) 加强瓦斯抽放和瓦斯管理。瓦斯抽放要坚持“多钻孔、严封闭、综合抽”的九字方针。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矿井都应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根据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采用相应瓦斯抽放技术进行抽放, 努力提高抽放率、抽放量, 确保抽放效果。要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按规定配齐、配足瓦斯检查员, 做到持证上岗。同时对瓦检员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 保证其应有的津贴待遇, 增强其责任心。另外, 对采掘工作面开停工、瓦斯排放、巷道贯通、过老巷等易发生瓦斯事故时期, 务必高度重视, 要制订专项安全措施, 通风部门派专人深入现场, 统一指挥,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5) 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放炮及明火管理, 消除引爆火源。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配备井下电气设备, 严防不合格电气设备入井, 对井下电气设备性能要进行经常性专项检查、维修, 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更换和修理。井下所有电缆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 不准带电作业, 发放的矿灯要符合要求, 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矿灯。各级煤矿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入井、安装、使用、维护、操作检查责任制, 杜绝电火花产生。井下放炮要使用水胶炸药或乳化炸药, 炮眼必须按要求封足水炮泥、炮泥。由专职放炮工按规定装药放炮, 严禁放明炮、糊炮, 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另外, 要严格明火管理及火区管理, 严格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严控易燃物品入井, 及时消除井下易燃品。对井下火区要加强检查, 定期分析, 防止煤炭自燃、火区复燃。
(6) 加强瓦斯专项监督检查、“一通三防”隐患排查及责任追究, 确保防瓦斯措施在现场真正得到落实。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和措施, 经常对煤矿落实瓦斯治理相关规定、措施进行专项检查及隐患排查, 发现问题立即责令停产、整顿、整改, 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严肃处理, 确保瓦斯治理措施在现场得到有效落实。
3 结语
瓦斯事故演练总结 篇4
2012年矿井瓦斯事故应急演练总结
一、演习时间:2012年6月6日8:30
二、演习项目:瓦斯事故应急演练
三、演习地点:2305掘进工作面。
四、演习经过:
2012年6月6日8:30时,位于303盘区2305工作面下隅角发生局部瓦斯超限。
8点35分,调度室值班员接到2305工作面瓦检员电话话报告:在2305工作面下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5%,发生局部超限。
在调度室值班的调度员听取汇报后,调度员当即命令2305人员全部撤离,并迅速通知当班配电工切断受危险区域电源。
调度员立即通知安监员和班组长带领所有作业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并及时通知带班矿长迅速到达现场指挥。
8点35分2305工作面所有作业人员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在集合,由班组长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进行撤离。同时由瓦检员到2305工作面进风巷口处设置警戒,安监员到回风巷风门外设置警戒,严禁人员进入2305工作面。
8点40分,人员到达平地,班组长清点人数。
8点45分避灾预案演习小组组长已安排事故分析组、事故处理
组成员迅速集合赶赴井下事故地点。并由带班领导组织通风、机电、瓦斯人员按各自分工进行超限点瓦斯处理工作。
8点50分,李文才汇报使用风障引导风流法排放下隅角瓦斯,使瓦斯浓度降到安全数值。
8点55分,2305工作面下隅角瓦斯已得到有效处理瓦斯浓度降到0.3%以下,由井下现场带班领导向调度室汇报,瓦斯已处理完毕。
9点00分,由领导小组组长做简短的总结后,宣布此次演习圆满结束。
五、演习结束
(一)经验
1、调度中心值班员宣布演习开始后,能迅速启动瓦斯事故避灾实施方案,准确、可靠地执行断电措施,命令停电撤人,整个过程紧张有序进行。
2、瓦斯监控中心值班员接到演习断电命令后,能迅速、准确地通过瓦斯监控系统对演习区域发出远程断电指令。
3、井下一线作业人员接到命令后,能立即停止工作,在区队现场负责人及瓦检员的带领下,能正确的沿作业地点瓦斯事故避灾路线进行快速撤离。
4、瓦斯事故避灾演练领导小组成员都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赶到调度指挥中心参与瓦斯事故避灾演练的指挥协调工作。
5、调度中心、各区队对各作业地点的人员分布情况掌握的很详细,在统计当班演练地点人员、撤离人员情况方面无丝毫差错。
(二)不足:
1、瓦斯监控中心值班员对瓦斯事故避灾演练的预案学习还不够,瓦斯事故避灾演练过程中各地点停送电时间与调度指挥中心沟通不够,做的记录不够详细。2、2305工作面人员听到撤人指令后,作业地点施工人员反应不敏捷,存在麻痹思想,导致整个撤离过程中速度较慢,反映出个别职工的安全第一思想树立的不够牢固,撤离后班组长汇报不及时。
3、通过演习,反映出我矿广大职工有很强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和服从指挥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具备有处理瓦斯灾害事故的应急能力。总之,本次演练整体上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新旺煤业有限公司
瓦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总结
平煤十三矿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篇5
1 瓦斯爆炸事故树的构造
通过对瓦斯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 找出了影响瓦斯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 根据其发生的逻辑关系[1,2], 构成事故树。
由事故树图写出其结构表达式:
事故树的定性分析:
(1) 求最小割集
对事故树进行分析, 将上式展开, 可求出其最小割集210组, 即引起瓦斯爆炸的“可能途径”有210种。每一组最小割集, 就是一种发生事故的模式, 这些最小割集是:
共有210组最小割集。
(2) 求最小径集
根据图做出其成功树图, 用布尔代数法解出最小径集, 成功树的结构表达式为:
由此得出6组最小径集:
P5={X1, X2, …X14}, P6={X15, X16, …X29}, 说明仅有6种不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
2 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最小割集表示的等效事故树图中, 顶上事故是若干个交集的并集。也就是说, 任一最小割集中的各基本事件发生, 则事故 (T) 一定会发生。如果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数越多, 事故越难发生;反之, 基本事件越少, 事故发生就较容易。根据最小径集的求取, 只要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中有一个最小径集不发生, 顶端事件就不会发生[3,4]。根据展开式说明预防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的途径有以下5个:
(1) 使X1、X2、X3、X4、X5不发生, 事故 (T) 就不会发生。应采取加大风量、科学管理通风, 消除串联风、循环风等, 避免瓦斯积聚。
(2) 使X8、X9不发生, 应采取加强瓦斯管理和通风管理, 使瓦斯浓度不超过允许浓度。
(3) 使X12、X13不发生, 事故 (T) 就不会发生。应防止瓦斯积聚、排放瓦斯失误和加强瓦斯漏检。
(4) 使A7不发生, 应采取加强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 防止电气设备失爆, 严禁携带点火物品进入井下等。
(5) 使A8不发生就不会出现火源, 瓦斯爆炸事故就不会发生。应采取加强放炮安全管理和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等措施, 消除火源的存在。
摘要:在对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仔细分析的前提下, 借助事故树 (FTA) 分析法, 绘制了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树, 利用布尔代数化简法将事故树进行化简, 求出最小割集及最小径集。对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给以结构重要度分析, 从而得出导致瓦斯爆炸的原因, 给平煤十三矿煤矿瓦斯爆炸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马晓东, 卢旭.事故树分析法在瓦斯爆炸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 2006.10:70.
[2]张甫人, 等.瓦斯爆炸事故树模糊数学分析法研究[J].煤炭技术, 2001, .11.
[3]王超, 等.采煤面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树分析与防治[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8, 3.
瓦斯事故分析 篇6
1 煤矿瓦斯事故统计
1.1 2007年瓦斯事故
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站事故查询系统”检索到:2007年煤矿死亡事故168起, 死亡1 038人;2007年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事故75起, 死亡663人。由检索结果可知, 瓦斯事故占44.6%, 因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63.9%。
1.22004—2007年, 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建国以来, 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煤矿事故共发生24起, 而2004—2007年就发生了8起。在这8起事故中瓦斯事故5起, 占62.5%;8起事故死亡1 219人, 其中瓦斯事故死亡744人, 占61.0%。
1.3 2000—2007年瓦斯爆炸事故
(1) 按矿井瓦斯等级统计。
①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显示:突出矿井占11%, 低瓦斯矿井占41%, 高瓦斯矿井占48%, 但低瓦斯区域占到了66.7%。②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显示:突出矿井占17%, 低瓦斯矿井占38%, 高瓦斯矿井占45%, 但低瓦斯区域占到了92.3%。③大部分煤矿重大事故未发生在高危险区域, 说明多年来的煤矿安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按事故原因统计。
①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显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51%, 在打破正常生产秩序的非正常生产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35%, 在瓦斯异常涌出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14%。②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显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26%, 在打破正常生产秩序的非正常生产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51%, 在瓦斯异常涌出条件下发生瓦斯爆炸占23%。③突发事件 (正常生产程序打断) 一旦发生, 致灾概率远大于正常状况;高瓦斯矿井比低瓦斯矿井更容易发生转变其“安全”区域安全性的瓦斯突发事件;发生瓦斯突发事件后, 低瓦斯区域致灾概率更大。瓦斯突发事件致灾的防治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薄弱环节。
2 瓦斯事故特点与分析
(1) 当前煤矿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重特大瓦斯事故时有发生。2004—2007年是建国以来我国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的高发期, 这说明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特别重大事故的多次发生, 在新生产形势下出现了亟待解决的新矛盾, 即高度集中化、高强度生产与高可靠性安全保障的矛盾。重特大事故的多次发生, 说明在复杂开采条件下需要突出解决高可靠性安全保障领域的重大关键、共性问题。
(2)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多发。2001以来, 全国发生瓦斯突出事故299起, 死亡人数近1 800人, 平均每年30~40起, 死亡240人。我国国有重点煤矿中, 高瓦斯矿井占21.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21.3%, 低瓦斯矿井占57.7%。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中,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瓦斯涌出量的增大,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比例还会增加。
(3) 大部分瓦斯爆炸事故并非发生在高瓦斯区域, 而是发生在低瓦斯区域。低瓦斯区域在正常状况下是“安全的”, 但是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 如瓦斯异常涌出, 使得原来的“安全”区域转变为存在重大隐患的危险区域, 然而这种动态变化初期未能被职工及时发现, 往往基于侥幸心理, 违章作业, 导致事故的发生。
(4) 一些突发事件, 如冲击地压等导致突发性瓦斯大量涌出, 使高瓦斯矿井 (区域) 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概率提高。
(5) 小煤矿非法违法开采严重, 煤矿通风管理混乱, 安全隐患多, 造成瓦斯事故。2007年12月, 相继发生了山西临汾洪洞县瑞之源煤业公司新窑煤矿“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黑龙江牡丹江“12·29”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发生事故的这2个矿井都是低瓦斯矿, 均为多头、多面作业, 监控系统均未发挥作用, 均是由于违法生产酿成事故。
3 瓦斯治理工作思路
把瓦斯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是一个共识。坚持抽采抽放, 完善通风系统, 搞好监测监控, 加强现场管理, 是瓦斯治理工作的基本手段, 进一步总结、研究和探索瓦斯治理方法, 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尤其重要。
3.1 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方针
“先抽后采、煤气共采”是积极的瓦斯防治观, 通过瓦斯抽采, 使高瓦斯矿井处于低瓦斯状态下开采, 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在美国, 煤田尚未开发之前通过三维地震、煤藏精细描述, 把各种地质情况调查清楚, 用1 a多的时间把煤层的瓦斯抽出, 然后再去开采, 这是真正的先抽后采。我国尚无这种技术和装备, 所谓先抽后采是边抽边采。因此, 必须树立“可保尽保、应抽尽抽、先抽后采、煤气共采”, “瓦斯是资源和清洁能源”等先进理念, 把瓦斯抽采放在战略位置, 创新发展模式, 坚持地面与井下抽采结合、抽采与利用结合的发展原则, 努力实现抽采和利用的最大化。
“监测监控”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和监督管理的通知》, 无论生产矿井还是基建、技改矿井, 都必须装备监控系统, 强力推行矿井监测监控和区域联网, 并确保正常运行。
“以风定产”是矿井通风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是安全生产的前提。①以矿井及采掘工作面实际风量来核定产量变化;②矿井必须具备合理的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落实“以风定产”应重点从两方面着手:①按照《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办法》的要求进行核定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稳定的通风系统, 强化通风系统管理。②坚持“通风为生产服务”和“生产必须服从通风规律”的原则。
3.2 构建高可靠性安全保障的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1) 高可靠性安全保障的安全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认为, 原发性灾害诱发更大的继发性灾害或者防治突发事件的致灾影响, 发生概率小, 为此采取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加大成本, 得不偿失;高可靠性安全保障的安全技术管理认为, 采取安全技术管理体系是建立煤矿集中化生产的高可靠性安全保障机制所必须付出的生产成本, 这也是我国传统安全生产观与国外发达国家安全生产观的重要差别。改变传统煤矿安全生产观, 建立高可靠性安全保障机制是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
(2) 在注重高瓦斯区域的同时, 应特别注意加强低瓦斯区域或矿井的瓦斯管理。高、低瓦斯区域发生瓦斯爆炸概率相近, 而且由于人们在安全条件下更容易违章, 实际低瓦斯区域发生瓦斯爆炸概率更高。目前, 安全技术管理重点放在高瓦斯区域、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区域, 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忽视了异常条件下“安全”区域会变为“危险”区域的动态变化, 其致灾可能性更大。
(3) 应充分考虑矿井各“安全”区域受到各类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冲击地压造成瓦斯突然涌出或突出的预测与防治;违章处理盲巷集聚瓦斯、大小矿连通集聚瓦斯涌入大矿、放顶煤采煤法顶板垮落瓦斯大量涌出等影响下, 转变为重大隐患的可能性及其防治。
(4) 必须预测和防治原发性灾害转变为更大的继发性灾害。例如:采区、工作面应有有效的隔爆、抑爆设施和措施, 应合理设置高可靠性的避灾硐室。
(5) 制定科学、严密、具体的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预防、处理计划。目前, 绝大多数矿井应急预案和预防处理计划存在针对性差、可操作性不强、内容不具体的缺点。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必须对煤矿不同的易发灾害区域, 制定针对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不同的人员撤退、风流控制和灾害处理的优化方案, 并防止或减少诱发继发性灾害的可能。
3.3 落实防突措施, 防治突出事故
(1) 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当采掘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和倾角变化以及瓦斯和地应力异常时, 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确保突出煤层有效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2) 通过对矿区瓦斯地质、瓦斯基本参数、突出规律及控制因素、构造软煤分布规律和突出指标等方面的研究, 提供有效预测。可靠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是保证突出危险煤层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环节。
(3) 强化区域防突措施, 做到“可保尽保, 应抽尽抽”。
(4) 通过采取增大煤层透气性、提高封孔效果、合理钻孔密度、保证预抽时间等措施, 提高瓦斯预抽效果。
(5) 探索快速消突措施, 实现采掘平衡。
(6) 提高瓦斯抽放打钻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 为预抽瓦斯创造条件。
3.4 加快瓦斯治理成果的转化
推进瓦斯治理理论研究, 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是实现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随着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3.5 切实解决小煤矿安全问题
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当前尤其要重视解决小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不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混乱、以掘代采、多头作业和无风微风作业等问题。凡具有一定规模、瓦斯含量较高的小煤矿, 也要建立抽采系统;暂时不具备抽采条件的小煤矿, 要优化采掘布局, 加强通风管理。严厉打击偷采和“三超”等违法违规行为, 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
4 结语
尽管我国煤田瓦斯地质条件复杂, 瓦斯治理的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工作仍面临一些难题, 但是只要对瓦斯治理工作高度重视, 科学管理, 措施得当, 就一定能够对煤矿瓦斯事故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理。
摘要: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进行了统计, 总结分析了瓦斯事故的特点, 提出了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思路。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篇7
煤炭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对企业生产安全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 安全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经常出现瓦斯事故, 因此, 煤矿企业要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采取有效措施, 分析瓦斯出现事故的原因, 做好安全生产。
1 煤矿瓦斯事故的原因
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瓦斯爆炸的发生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a)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 一般为5%~16%;b) 点火源;c) 混合气体中的O2浓度不低于12%。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均不能发生瓦斯爆炸。
1.1 瓦斯事故的特点
根据大量瓦斯事故证明, 瓦斯事故的特点是:瓦斯爆炸一般为大事故或特大事故, 事故发生地点多为采煤掘进工作面;在瓦斯发生爆炸后, 破坏范围很大, 在高低瓦斯矿井都有发生[1]。
1.2 瓦斯事故爆炸原因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导致瓦斯事故的原因有很多, 具体包括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条件、安装装备、安全管理等方面。a) 在中国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 有的矿井没有建立完善的通风和排水系统, 很多都采用剃头式的方法, 很容易出现瓦斯事故。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很多矿企采用中央并列式和浅部风井回风的方法, 导致风速出现超限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因此, 在预防瓦斯事故过程中, 要做好通风处理, 建立可靠稳定的通风系统;b) 存在引爆火源。在实际过程中, 火源是引起瓦斯爆炸或事故的重要原因。引爆火源主要分为爆破、电气、摩擦、静电火花及静电自燃等, 其中放炮和机电设备产生的火花是主要火源。在实际作业过程中, 要严格放炮管理, 有效杜绝明火, 避免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工作人员要避免衣服产生的静电。同时瓦斯出现爆炸, 要达到足够的能量和温度, 需要工作人员在开采过程中, 注意消除引起瓦斯爆炸的火源;c) 安全装备准备不足。在有的矿井中, 安全装备配置不完善, 很多有效的监控措施没有落实到位, 比如瓦斯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 在有的矿井中, 虽然装有监控系统, 但是因为传感器数量不够, 安装不到位, 有的线路存在故障, 导致井下事故发生。另外, 有的单位为降低运营成本, 没有安装瓦斯抽放系统或抽放系统效率比较低, 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有的煤矿单位领导瓦斯治理观念比较保守落后, 没有认识到瓦斯抽放的重要作用, 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采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瓦斯治理技术推广;同时, 有的矿井煤层透气性较差, 而且煤层比较松软, 在抽放过程中经常出现坍塌情况, 很难发挥抽放系统的作用[2];另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有的矿井因为投入不足, 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 导致无法具体有效地指挥实际操作;抽放泵、钻机等整体数量较少, 没有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抽放效果, 不能有效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煤矿生产单位, 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完善的抽放系统和地面抽放系统, 加强抽放技术现场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2 瓦斯爆炸事故技术预防措施
根据瓦斯爆炸的实际情况, O2浓度是影响瓦斯事故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煤矿井下的O2浓度都会高于12%。因此, 要严格控制井下各个区域瓦斯浓度, 最大限度杜绝火源, 建立预防演习[3]。煤矿生产单位要加强瓦斯防治工作机构, 做好各方面的协调, 做好瓦斯治理工作。a) 要不断增加安全系统和设备投入。在实际煤矿开采过程中, 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协调好各方面情况, 突出安全工作重点, 与企业建立和制定煤矿瓦斯治理的规划, 帮助煤矿单位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不断取长补短, 建立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作为煤矿企业, 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计划, 不断增加安全投入, 引进先进的瓦斯综合治理设备和治理装备, 建立完善的通风、瓦斯抽采、防火、防尘及监测系统, 最大限度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4];b) 做好瓦斯抽采工作。在瓦斯抽采过程中, 要掌握自身开采水平、煤层瓦斯压力、含量及煤层透气性参数等。在监测过程中, 要不断完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参数, 对巷道火灾、瓦斯抽放、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自然发火及瓦斯爆炸进行实时监测,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自动化水平, 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因此, 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瓦斯情况, 根据自身技术能力, 设计好瓦斯抽放工程, 留足瓦斯预抽时间。对于没有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突出煤层, 要对煤层顶和顶板巷道进行预抽煤层瓦斯, 突出的危险掘进工作面要做好穿层钻孔保护;c) 要加强对矿井工作人员培训。为保证煤矿能够安全稳定生产, 就要建立完善煤矿专业技术岗位制度, 严格制定技术岗位人员工作标准, 建立完善的人才计划, 完善技术人员培训机制、人力资源使用机制、奖惩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保证才尽其用。对广大的煤矿企业操作技术人员, 要建立长效的安全工作培训机制, 对于安监员和瓦检员等, 要保证他们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意识培训, 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d) 做好矿井通风管理。在矿建通风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一通三防的原则, 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做好以风定产, 治理好瓦斯, 处理好瓦斯整治与矿井预防自然发火之间的关系, 生产必须服从合理通风;另外, 作为煤矿企业, 要不断引进新产品和新技术, 不断促进安全系统改造升级, 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建生产的安全系数, 做好通风、消火注浆、监测、瓦斯抽采和生产等系统改造, 保证煤矿生产能够顺利安全进行, 提高生产效率, 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煤与瓦斯突出问题及预防
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 瓦斯会在极短时间内从煤层和岩层通过极快的速度喷出来, 这种情况被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这种瓦斯涌出, 会破坏巷道设施和通风系统, 甚至会出现风流逆转, 造成瓦斯充满巷道, 使井下人员出现窒息的情况, 引起瓦斯爆炸等情况。
a) 要采取区域性的防治措施, 具体包括两种方法: (a) 开采保护层, 就是针对突出矿井, 要对周围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进行开采, 建立一种保护层, 在实际过程中, 由于采空区顶底板岩石冒落、移动, 从而导致开采煤层周围应力重新分布, 形成采空区上、下应力降低区, 在这个区域内的开采煤层地压减少, 弹性潜能缓慢释放;煤层膨胀变形, 形成裂隙与孔道, 透气性增加;煤层瓦斯涌出后, 煤的强度增加; (b) 预抽煤层瓦斯。对于无保护层矿井, 在实际过程中, 煤矿操作人员可以采用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突措施, 这种方式就是预先抽放瓦斯, 从而大大降低突出危险, 保证操作人员安全;b) 局部预防突出措施。在实际开采过程中, 可以采用松动爆破、钻孔排放及超前钻孔及超前支架等措施。
4 结语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瓦斯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安全和资源工程, 需要煤矿单位不断提高生产技术, 从根本上杜绝瓦斯突出问题和爆炸事故, 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 做好瓦斯突出治理、防止问题, 掌握核心技术, 保证生产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成龙梅.煤矿水灾事故的分析及治理措施[J].煤矿现代化, 2014 (6) :52-53.
[2]郭兴川.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研究[J].煤矿现代化, 2014 (6) :118-120.
[3]任建伟, 谢雄刚, 左冉振.某矿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析[J].煤矿安全, 2014 (11) :147-150.
瓦斯事故分析 篇8
1 建立煤矿瓦斯爆炸模糊事故树事故分析模型
1.1 确定顶事件
本论文确定顶事件T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1.2 找出可能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因事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参考文献, 得到可能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因事件如下:
X1煤矿组织非法生产;X2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X3未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X4未对员工做好安全培训;X5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X6井下通风设施不符合规定导致通风不稳定;X7采煤系统巷道布置不合理;X8使用国家禁止井工煤矿使用通风设备;X9公司上级对下级未履行监督管理职责;X10政府监管不到位;X11放炮引起火源;X12机电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火源。
1.3 构造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树
根据事故树相关的知识, 顶事件由众多子事件导致, 子事件又由基本原因事件导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 得出可能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子事件有:A1煤矿管理制度不完善;A2井下通风系统不合理;A3瓦斯积聚;A4人为失误引起火源。
根据上述子事件和基本原因事件, 构造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树如下图:
1.4 确定基本原因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
本论文拟采用查阅参考文献的方法和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基本原因事件的模糊概率。
2 案例分析
2011年3月12日1时许, 贵州盘县某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19人死亡、15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675.3万元。
2.1 基本原因事件的模糊概率
结合本矿, 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和专家打分的方法, 得到基本原因事件的模糊概率如下[2]:
2.2 顶事件的模糊概率分布
根据事故树理论, 运用布尔代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1]:
所以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计算得出P (T) = (0.028, 0.187, 0.032) , 即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区间为 (0.158, 0.219) 。
2.3 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分析
代入数据计算得出各基本原因事件的概率重要度为:
3 结论
通过本论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事故树的研究, 可得出, 防范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措施如下:
1煤矿企业应以身作则, 防治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避免自身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加强监管,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发现潜在危险应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2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自己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违法非法生产的矿井进行彻底排查, 发现后立即勒令停止生产;
3煤矿企业要完善矿井采煤系统。本论文中所应用的案例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中, 就有因为采煤作业点采用独头巷道回采。煤矿企业应提高警惕, 类似的错误应避免。
4煤矿企业应重视安全工作,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意识, 使员工在遇到事故隐患的时候, 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因素很多, 但是实际引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大多很容易发现, 然而竟然没有人及时提出和处理, 实在是发人深省。特别是煤矿自身和政府相关部门对煤矿的监督管理, 各自都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相信很多瓦斯爆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摘要:贵州省是煤矿瓦斯事故的高发地区, 瓦斯事故通常会有大量人员伤亡, 造成煤矿重大经济损失, 本论文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知识, 把事故树和模糊数学相结合, 以贵州省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为案例, 建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模型, 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关键词:瓦斯爆炸,事故分析,贵州煤矿,模糊数学,事故树
参考文献
瓦斯事故分析 篇9
在煤矿瓦斯防治的日常管理中, 存在着大量数据的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处理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以便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指导。但目前缺乏能广泛适用于这方面的专用计算软件, 在以往的分析中, 一般是在Excel软件中进行简单的处理, 通过主观分析判断数据的可信性, 这样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难真实表现数据的变化规律。因此, 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分析煤矿瓦斯相关数据。
Matlab是当前现代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的一种最优秀的计算语言[1,2,3], 它集科技计算与图形于一身, 涵盖了高等数学、矩阵原理、数值计算、数理统计、最优化方法等许多经典数学和现代数学问题[4,5]。Matlab不仅内容丰富、功能强大, 而且易学、易用,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基于此, 本文将使用Matlab软件对煤矿瓦斯事故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及图形化处理;同时, 分析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年度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和地域分布规律。
结合煤矿事故统计的相关文献[6,7]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8]相关数据, 对2008—2012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1 煤矿瓦斯事故年度分布规律
对2008—2012年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年度发生起数、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 编写Matlab绘图程序绘制柱状如图1所示, Matlab绘图程序如下:
由图1可知, 2008—2012年间, 我国共发生煤矿瓦斯事故203起, 死亡1 598人。数据表明, 事故发生起数从2008年的51起降到了2011年的36起、2012年的25起, 降幅分别为31.37%、50.98%;同时,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死亡人数较2008年和2009年下降趋势明显。由2008年的351人下降至2011年的283人、2012年的283人, 降幅均为19.37%。2009年死亡人数最多, 为421人, 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为9.79人, 这与当年发生的2起特大事故密切相关。此后3年内未出现特大事故。
究其原因, 近5年国家不断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颁布了相关规定办法等, 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009)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 (2011) , 修订了《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本身对安全工作也逐步重视起来。因此, 煤矿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煤矿发生的瓦斯事故起数呈现下降趋势。
2 煤矿瓦斯事故时间分布规律
对2008—2012年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进行了统计分析, 编写Matlab绘图程序绘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次数时间分布罗盘如图2所示, 死亡人数时间分布罗盘如图3所示, Matlab绘图程序如下:
由图2可知, 从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次数的整体时间分布来看, 事故主要发生在9:00—20:00期间, 且在10:00—16:00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次数较多, 大多超过10起, 尤其是10:00—13:00最多, 超过了12起, 最多达到16起;在22:00至次日8:00期间, 煤矿瓦斯事故发生次数相对较少, 普遍小于10起。
究其原因, 10:00—13:00是早上8点班时间段, 16:00—21:00是下午4点班时间段, 这两段时间煤炭采出较多, 生产率高, 煤层或围岩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 煤岩体的应力卸压带宽度减小, 容易导致应力集中带的煤体向巷道空间发生位移, 甚至会形成高压瓦斯流, 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而且, 这2个时间段临近下班, 工人已经工作较长时间, 比较疲惫, 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工作效率低, 继续工作容易出现差错。
由图3可知, 在早上8点班和下午4点班时间段, 煤矿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整体较多, 多个时间段内死亡人数达到了60人以上。究其原因是这段时间内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较多, 这也为发生重特大煤矿瓦斯事故埋下了隐患。
在0点班期间, 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起数较少, 但是在夜间人容易疲惫, 体能和精力会下降, 导致作业能力下降, 产生不安全行为, 加上在夜间领导不跟班, 督促力量减弱, 一旦发生事故, 由于不能及时汇报以及应急救援工作不能及时全面展开。因此, 容易造成重特大瓦斯事故, 造成群死群亡。这一点在统计数据中以及图3中也有所体现。
3 煤矿瓦斯事故地域分布规律
对2008—2012年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省份、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进行了统计, 编写Matlab绘图程序绘制二维柱状如图4所示, Matlab绘图程序如下:
由图4可知, 在2008—2012年发生煤矿瓦斯事故的16个主要省份中, 各省煤矿发生瓦斯事故的情况不同, 但是事故发生规模较大的主要在几个产煤大省, 如:贵州、四川、黑龙江、湖南、山西、云南、重庆;总体来看, 具有南多北少、南重北轻的趋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4个省份煤矿瓦斯事故最为突出, 共124起, 占总体的63%。
分析认为, 南方各省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 煤层厚度变化大、倾角大、瓦斯含量高、瓦斯治理难度大是造成南方各省瓦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南方诸省的小煤矿所占比重较大, 安全投入不足, 基础技术参数缺乏, 防突措施针对性差, 瓦斯抽采问题多、效果差;同时, 相关领导重视不够, 责任不明确, 监察和管理力度不够。
4 结语
近年来,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这与国家、煤矿企业重视安全工作息息相关;煤矿瓦斯事故主要发生在9:00—20:00期间, 尤其10:00—13:00事故起数最多;造成人员死亡较多的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生于早班和下午班, 晚班一旦发生瓦斯事故, 更容易造成群死群亡;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具有南多北少、南重北轻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苏金明, 阮沈勇.MATLAB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出版社, 2005.
[2]周品, 赵新芬.MATLAB数理统计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
[3]唐培培, 戴晓霞, 谢龙汉.MATLAB科学计算及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4]刘刚, 王立香, 董廷.MATLAB数学图像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5]李贤国, 张明旭, 李新.MATLAB与选煤/选矿数据处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6]孟薇, 张飞燕, 袁东升.我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统计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州煤炭, 2012 (12) :113-116.
[7]李润求, 施式亮, 念其锋, 等.近10年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 21 (9) :143-151.
【瓦斯事故分析】推荐阅读:
矿井瓦斯事故08-30
瓦斯事故演讲案例07-10
瓦斯煤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05-16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08-14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演练总结05-20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0-02
关于吸取吉林通化矿业八宝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及认真开展矿井瓦斯治理、监测监控系统排查的通知10-06
汲取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湾田煤矿发生一起瓦斯事故后心得体会06-05
瓦斯发电技术实践分析08-21
瓦斯抽放钻孔破坏分析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