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事故隐患分析(共13篇)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1
文章标题:我区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及对策
我区现有拖拉机1191台、收割机382台以及其他各类农业机械,担负全区10万余亩农田耕作,收获、脱粒作业和运输任务,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我区从1970年至今,35年来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已有30多人,近几年来农机事故虽不多,但事故的隐患严重,事故的苗子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农机从业人员变化,使综合素质在下降;农机设备老化,技术状态在降低;农机配件市场三无伪劣农机配件在流通;有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难于落实到实处,如不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控制和疏导,一旦诱发则将可能发生重大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法》与《行政许可法》出台后,农机监理的内容、方式、方法将发生变化,用老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笔者是个多年从事农机安全管理的同志,对目前我区农机安全监理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1、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机从业人员发生很大的变化,上世纪70—80年代从事农机驾驶的人员是从农村中挑选出来的文化程度较高、素质好,比较灵敏的年轻人,能较快地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的培养,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人逐渐改行,从事其他行业去,到目前仍在从事农机作业的人员是一批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年纪较大或从外地来宁波承包土地的农民和外省来甬搞运输的人员,他们中往往是生活条件、劳动条件较差、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行业中安全生产检查,往往是敷衍了事,对事故苗子不以为然,一旦酿成事故,又难以承担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一些未经专业培训和考核的无证无牌作业和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冒死作业。
2、农机设备老化,技术状态在下降。江北区是宁波市农业机械发展较早的区,80年代初到现在拖拉机拥有量一直徘徊在1200台左右,现农业机械都属个体所有,因从业人员经济条件的限制,缺少对农机具资金投入和我们在管理上未实施强制报废的措施,使现有的农机具设备老化、技术状态下降,如按大中型拖拉机报废年限15年,小型拖拉机报废年限8年,我们对1200台拖拉机使用年限估算大约超期服役的有30(大型15年以上,小型8年以上)。使用年限过半的有50(大型9年—15年,小型5年—8年)。
3、农机配件市场“三无”伪劣配件在流通,低劣的质量危及农机安全生产。90年代前农业机械配件是由县级农机公司经销,进货渠道是向制造厂进货,售出的配件不管是制造厂生产的或是外加工的都由制造厂检验,由该厂对该产品负责,所以配件质量基本有保证。而现在农机配件由个体商店(规模不大)经销,进货渠道随意,那里进货价低就到那里进货,有的向制造厂委托加工企业进货,有的在商店之间调剂,有的甚至测绘样品送企业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笔者在处理农机事故中发现“因另配件质量原因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也曾同技术监督部门一起查处和跟踪调查,发现农机另配件销售环节存在着事故的隐患。
4、有些农机安全管理难于落实到实处,农业机械作业分散,线长面广,操作人员素质相对来说较差,驾驶行业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安全管理难度大,而安全生产管理大量的在基层农机管理站,而镇农机站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资和奖金靠自己挣,而农机安全管理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所以有些乡镇农机站在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上不能真正到位,尤其是农忙季节,安全管理精力不够集中,而目前又面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单位的类型划分管理人员去留,人员与管理经费来源问题都没有着落,在现有人员中出现思想波动。
针对上述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切不能因为近阶段事故不多而放松对事故隐患的警惕,因为人的不安全因素、设备不安全因素、环境不安全因素,管理不安全因素互相诱发,一旦同时同地出现则将酿成事故。为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投入,安全与管理关系,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确定农机监理执法主体地位;强化上岗前培训、考核,严格驾驶证的核发;制订实施农机更新报废计划;提高机车技术状况;规范农机市场和维修行业;探索农机操作者协会的路子。
1、确立农机监理执法主体地位。《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本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三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职权。”确定了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是《道路交通法》的执法主体之一,确定具有行政职能。过去二十年来,农机监理一直承担上述行政职能,在这次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农机监理机构应该参照公务员管理,农机监理机构经费由政府财政来保证,使农机监理机构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赋予的拖拉机牌证管理职能与《行政许可法》相关的规定不相违背。
2、强化上岗前培训
考核,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机驾人员的素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系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根据《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必须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核发驾驶证方准上机驾驶。我区现有1800台拖拉机或收割机,还有20—25人员未经培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应采取有力措施:对未经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酿成事故的、触犯刑律的要受法律制裁,造成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无证操作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要减轻农民负担,政府要增加培训教育方面投入,相对减低培训费和农机监理规费;再则农机管理部门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宣传党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宣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遵守《安全生产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条“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的规定,着手制订农机具报废、更新计划,逐步实施强制报废制度,提高机车的技术状况,首先搞好调查统计,把拖拉机出厂年月、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列成表,摸清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制订报废更新计划,在年检年审中严格把关,逐年报废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机车,在检审验前做好法规宣传,宣传法规中强制机车报废制度的报废标准。阐明拖拉机技术状况与安全生产关系,与经济效益关系,另外积极争取在农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一部分资金,对更新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对报废的机车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报废的机车要解体,不能仍流转在农村。
4、规范农机市场和维修网点,整顿经济秩序,依法打击违法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另配件质量和维修质量,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对经营农机具及配件商店进行检查,发现销售“三无”伪劣另配件,维修网点中组装、拼装主要部件,改变拖拉机技术参数,按装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因另配件质量问题而酿成的事故要一追到底,不仅要追究经济赔偿,触犯刑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5、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农机操作者协会,探索农机安全村、农机协会和注册安全主任制度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因农机作业分散,人员又难于集中,建议筹建行业协会,成立一个既能维护农机操作者合法权益,又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约束,遵守国家法令和行业公约,同时聘请安全注册主任(或由原乡镇农机专管员向市安委会申报考试,获得执业资格)为本协会农机操作手在安全生产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
《我区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区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及对策。mfk
考核,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机驾人员的素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人员系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根据《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必须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核发驾驶证方准上机驾驶。我区现有1800台拖拉机或收割机,还有20—25人员未经培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应采取有力措施:对未经培训考核的无证人员酿成事故的、触犯刑律的要受法律制裁,造成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无证操作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次要减轻农民负担,政府要增加培训教育方面投入,相对减低培训费和农机监理规费;再则农机管理部门要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宣传党的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宣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遵守《安全生产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
3、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条“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的规定,着手制订农机具报废、更新计划,逐步实施强制报废制度,提高机车的技术状况,首先搞好调查统计,把拖拉机出厂年月、使用情况、技术状况列成表,摸清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制订报废更新计划,在年检年审中严格把关,逐年报废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差的机车,在检审验前做好法规宣传,宣传法规中强制机车报废制度的报废标准。阐明拖拉机技术状况与安全生产关系,与经济效益关系,另外积极争取在农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一部分资金,对更新农机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对报废的机车应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报废的机车要解体,不能仍流转在农村。
4、规范农机市场和维修网点,整顿经济秩序,依法打击违法经营,保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另配件质量和维修质量,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工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对经营农机具及配件商店进行检查,发现销售“三无”伪劣另配件,维修网点中组装、拼装主要部件,改变拖拉机技术参数,按装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因另配件质量问题而酿成的事故要一追到底,不仅要追究经济赔偿,触犯刑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5、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农机操作者协会,探索农机安全村、农机协会和注册安全主任制度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因农机作业分散,人员又难于集中,建议筹建行业协会,成立一个既能维护农机操作者合法权益,又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约束,遵守国家法令和行业公约,同时聘请安全注册主任(或由原乡镇农机专管员向市安委会申报考试,获得执业资格)为本协会农机操作手在安全生产方面提供社会化服务。
《我区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区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及对策。mfk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2
关键词:农机事故,隐患,分析,解决方法
一、农机事故隐患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型机械的引入使得农业快速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农机事故频发问题显现出来。从我国近几年出现的农机事故原因分析来看, 现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
1. 驾驶员的问题
驾驶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上, 由于很多大型农机都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驾驶员缺少一定的驾驶技巧, 有的驾驶员不按规章驾驶, 还有的驾驶员自身素质较低, 出现酒后驾驶的现象, 再加上农机作业的时间非常紧, 驾驶员为了抢农时, 就贪黑起早的工作, 疲劳驾驶对于驾驶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农机事故。再有就是在夜间的时候, 驾驶员在田间作业完成之后, 为了看清道路, 农机具的灯光采用的是强光, 在会车的时候也没有对其进行变光处理, 这样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对方没有办法看清前面道路的情况而出现事故。
2. 农机设备自身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还是人为因素引起的, 有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农机的使用效果, 对农机设备进行改装, 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农机设备的损害, 使得农机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还有就是我们的农户认为, 农业机械大部分都是在田间作业的, 认为在田间作业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 因此农户就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依靠下对农机具进行违规改装。
二、农机事故隐患的解决方法
1. 提高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农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农机作业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严格按照农机操作规程操作, 全面推动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要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和安全方面的教育, 常常让农机驾驶员学习一些新的安全操作技术, 不断加强操作水平, 逐渐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让驾驶员能够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规定, 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 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宣传, 从驾驶员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酒后驾驶、机车带病作业, 要及时予以处理。对无证驾驶的农机驾驶员要予以重罚, 要让农机驾驶员的心中有安全意识, 只有这样, 农机安全的秩序才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
2. 做好执法与服务工作
我国对机车的管理还是比较严谨的, 而对农业机械的管理也是有着专门的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目前对农机设备进行检查是提高机车使用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防止农机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做好农业机械检查的同时, 还要不断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以此来更好的纠正驾驶人员的违章问题。
3. 加强互检工作
这一点是要求执法人员要根据法律去执行相应的工作, 由于执法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 再加上监理人员的数量有限, 使得很多地区的农业机械管理都是较为混乱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加大农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不断培养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并根据其工作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之间要实行互相检查, 总结出互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此外, 还要在农场交通的重要路口进行田查路检, 一般都是采取与交警配合的方式, 这样不仅发挥了交警具有上路执法权的优势, 而且还发挥了农机执法熟悉农机机车的优势, 最终使开展农机执法合法有效, 为农机顺利完成农业生产作业奠定了坚实有效的基础。
4. 杜绝黑车作业
这一点在农户中其实是最难实行的, 由于我们服务的对象是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户, 执法人员在对农机设备进行监管的时候, 很多农户都是抵触的, 但是随着执法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方法得当, 使得农户也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不仅没有影响到农业生产, 而且还能不耽误农户获得最终的经济收益。对于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黑车要坚决予以取缔, 要让广大农户真正了解到黑车作业带来的危害, 以及黑车所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要对农机的安全生产进行专门的整治, 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驾驶员要及时的进行专业培训, 只有取得合格执照的驾驶员才能够进行农机作业。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3
吉林市农委继续深入开展“农机隐患排查治理”、“百日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打非治违”等专项活动,提升农机监理工作水平,提高农机“年检率”、“注册率”和“持证率”。
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组织安全教育活动120余次,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拖拉机驾驶员人数100%。工作中,吉林市农委把新购置国家补贴拖拉机工作和安全监理工作一起抓,及时为享受补贴的拖拉机办理了牌照,对司机进行安全培训,从源头上消除了农机事故隐患。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4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
1.每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原则和有关规定要求逐条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做到闭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按效果评价情况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到位。B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基本整改到位。C级:隐患及问题未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2.安全科对当月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对隐患建立台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情况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安全科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每月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向全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5
各市及省农垦、监狱管理局农机安全监理所:
为贯彻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农业部《农业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办法》及有关文件精神,部农机化司印发了关于启用《全国农业机械事故报送分析系统》的通知(农机管〔2008〕23 号),决定从2008年10月起在全国推广应用。为进一步规范农机事故上报工作,提高事故统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我省实际,现将该系统启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启用时间
我省将于2009年2月1日起正式启用全国农机事故报送分析系统(正式版)(以下简称报送系统)进行道路外事故月报的上报工作。登录网址为: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另开设了报送分析系统试用版,登录网址为:中国农机推广网
(http://),以便操作人员练习使用。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配置要求
1.每单位应配备一台供统计员专用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推荐配置为:IntelP4或同等级CPU、256M以上内存、10G以上
硬盘空间,支持800×600以上分辨率。(2)配置一台打印报表用打印机,要求能够打印A3纸。(3)操作系统支持
Windows9X/NT/2000/XP/2003,IE5.0以上,装有office EXCEL软件。
(4)可以通过电话线拨号、宽带(ADSL)、光纤等方式上互联网。
(二)系统初始化
1.由各级管理员按以下顺序逐一录入基础信息。
在[地区设置]中添加下一级地区的名称;
在[部门设置]中添加本级业务部门、管理部门、政府部门;
在[用户管理]中添加本级统计员、审核者、查询员和下一级管理员;在[报送时限]中设置下级事故统计月报表的上报时限。
2.年初控制指标逐级分解下达以后,由各级审核者对下属区县进行指标分解录入。
在[事故月报]下[控制指标分解录入]中录入。
3.关于初始化设置的特别说明。
各级初始化设置未完成以前禁止进行事故录入等业务操作,否则可能影响软件正常运行。请严格按照以下说明操作:
初始化设置必须按照:地区设置→部门设置→用户设置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进行。
各级部门设置必须填满,不得留空。
各级必须设置有管理员、统计员、审核员用户,缺一不可。
用户名必须是英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禁止使用中文用户名,真实姓名照实填写,不得超过5个汉字。岗位人事变动时,管理员应及时修改用户真实姓名,以便明确责任。
各级用户初次登陆后请在第一时间修改密码,并妥善保存,防止盗用。如密码遗失,可申请由本级管理员清空密码,管理员密码可申请由上级管理员清空。
各级用户应保证一人一号,严禁一人多号的情况发生。
(三)用户帐号管理
为对报送系统登录用户帐号进行有效管理,市、县各设置管理员1名,其中地市级管理员帐号及初始密码详见附件1。各级统计员、审核者、查询员由本级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统计员分配给本级专职统计岗位人员,设置1名,审核者分配给本级监理所所长或主管负责人,可根据需要设置1-3名,查询员分配给农机主管机关的相关人员,人数不限。
为规范管理,添加用户帐号时,其编号应为:地区缩写+岗位缩写+序号,本系统区分大小写,全省用户名统一为大写地区、岗位缩写汉语拼音首字母+数字。例如:南京市管理员:NJ;南京市统计员:NJTJ01;南京市审核者:NJSH01;南京市查询员:NJCX01。
各地应加强用户帐号的使用和管理,确保专人专用,填写真实姓名用以明确责任。初次登陆后应及时修改用户帐号的初始密码,使用较为复杂的登陆密码,取消非个人专用电脑的密码记忆功能。因个人帐号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权责不清、上报延迟、数据丢失等后果,由帐号所有人承担相应责任。
(四)事故上报要求
1.为方便各级随时查看控制指标进展情况,体现统计反馈数据、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的功能,每年初控制指标逐级分解下达后,各级审核者应及时对所辖区县进行指标分解录入。
2.各市在每月3日前汇总上报当月道路外农机事故月报表,各市管理员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管辖区县的报送时限。
3.月报及快报应于上报2个工作日内,打印纸质报表,盖章后邮寄至省所办公室。
4.区县统计员、审核者应保证基础事故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
(五)具体操作要求
详见《农业机械事故统计人员应知应会手册》。
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投入,确保统计员专用设备的落实,并抓紧时间做好相关软件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报送系统按时投入使用。各地录入基础数据后,由市所汇总填写《江苏省农机事故报送分析系统管理及使用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于2009年1月15日前上报省所办公室。
事故隐患举报制度 篇6
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各部门各级员工应按要求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和存在不安全操作行为,认真排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各部门安全负责人接到举报应及时安排落实。
三、发现事故隐患时应立即向班长汇报,由班长初步判断隐患影响的大小。对于不影响生产不需要停产治理且治理过程不会涉及到人员伤亡的也不需要治理资金的,班组自行治理。对于影响生产或治理过程可能会涉及到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的治理的要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
四、对于违章违规操作的,发现隐患人员可直接向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或公司领导报告。
五、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要及时向区安监局申报,由区安监局在逐级上报。发现隐患人员向公司报告后,也可同时直接向区安监局举报。
六、报告的内容要真实全面,不得隐瞒,或慌报。
七、对于不影响生产不需要停产治理且治理过程不会涉及到人员伤亡的也不需要治理资金的,班组自行治理。班组不能自行治理的要及时上报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小组,由公司组织相关人员治理。
八、对于举报违章违规操作及其他事故隐患的,一经查实,公司将视对安全生产影响的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九、事故隐患举报电话
公司电话:0571—64812308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7
一、农机安全隐患成因
1. 主观因素
在钱清镇, 拖拉机驾驶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法律、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农机安全操作知识了解甚少, 加上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无证驾驶、违法载人、超速超载等违法违章作业时有发生。据统计, 钱清镇近3年因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发生农机事故25起, 占事故总数的89.2%。其中疲劳驾驶、酒后驾驶造成操作失误引起的农机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7%;其他原因引起的农机交通事故12起, 占事故总数的43%。
2. 客观因素
钱清镇外籍车辆较多, 对于这些车辆的管理还处于真空状态, 外籍车辆的年检都是把行驶证寄到原籍地年检, 有否真正年检, 监管部门不得而知, 这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3. 管理制度因素
(1) 由于农机管理部门没有上路检查权, 加上农机监理技术装备落后, 农机监理职能的发挥受到制约。
(2) 镇级农机管理站虽有专职农机管理人员, 但由于镇政府中心工作缠身, 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精力有所分散。
(3) 农机报废制度不健全, 对已报废的机具得不到有效处理, 一些拖拉机驾驶员为了节省成本, 即使是使用了十多年的拖拉机只要修了还能动, 他们照用不误, 这给农机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
二、创建“平安农机”的几点建议
1. 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
要建立健全由镇村主要领导、农机手代表组成的镇、村农机安全组织, 形成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各司其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格局, 使农机安全工作层层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
2. 加大“黑车非驾”整治力度
重点是警农联动, 抓好路检路查, 核发牌证, 纠正违法违章等工作;同时做好上门服务, 切实提高拖拉机驾驶员的技术培训率、持证率及农机挂牌率、检审率。
3. 加强普法宣传, 增强法治意识
强化依法治机, 就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农机法律法规, 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 增强法制观念。要与公安、安监、交通等相关部门搞好协调, 互通情况, 以取得这些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为农机监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加强对外籍拖拉机和驾驶员的管理
必须摸清牌证乱挂的情况, 要落实专人管理, 登记外籍机车、驾驶员的证件与身份证, 建立临时档案, 及时掌握信息动态, 有效维护正常有序的道路交通秩序。
5. 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争取各级领导重视, 加强对“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从县到镇、村、驾驶员层层签订道路安全责任书, 建立农机安全长效机制, 从源头上加强管理, 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篇8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 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同时,如实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一、人身事故报告
1、凡发生人身记录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主持记录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后报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备案。
2、凡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单位的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迅速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立即报告厂(队)专职安全员,厂(队)专职安全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单位安监部门报告,安监部配合事故所在单位在24小时内整理出事故快报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报公司安监门。由公司组建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凡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和安监部门,并保护事故现场;所在单位经理和安监部门接事故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所在单位安监部门在四小时内报出书面快报,并报上述部门。
4、严重未遂事故,按重伤事故报告程序报告。
5、凡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伤亡事故,除按重伤事故程序报告外,本公司安监部会同所在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整理出书面报告,报本公
司总经理签发,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单位的安监部门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
二、设备事故报告凡发生记录设备事故,事故当事人或所在班组应立即报告所在车间或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并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安监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并于4小时内向所在单位总经理报告情况。凡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所在单位副(总)经理应立即报告本公司安监部。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副(总)经理、安监部报告。保护好现场,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措施,4小时内向上述领导、部门报出书面报告。伴有人身伤害的设备事故,按人身事故报告规定报告。
三、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报告电站枢纽范围外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司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或财产(必须移动时应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交通警察。同时与本单位车管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门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的具体地点,本单位安监部接到报告,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生在电站枢纽范围内的交通事故,司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员,及时与本单位车管部门和本单位安监部门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基本情况,本单位安监部接到报告,立即报告公司安委会,并根据实际情况,报告公安和交警部门。发生火警、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和本公司,必要时拨外线电话“110”向公安消防机关报告,并立即利用附近消防器材救火,各职能部门接到火警报警时,应迅速组织力量扑救,抢险救灾是本单位员工应尽的义务。
四、事故调查处理
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对各类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做到事故处理有章可循。人身事故的调查处理
1)记录事故
由所在单位安监部门和事故所在班长进行调查,2个工作日内由所在单位经理或厂(队)长主持召开事故调查分析会,3个工作日内提出事故处理报告。
2)轻伤事故
由所在单位安监部和所在单位经理或厂(队)长、专职安全员及所在班班长进行调查,一周内由所在单位经理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事故单位在分析会后三天报出调查分析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报本公司安监部。
3)重伤事故
由事故单位和当地政府部门成立事故调查小组,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事故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由事故单位报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报本公司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
4)严重未遂事故
按重伤事故办理。
5)死亡事故
事故单位保护好现场,由本公司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立即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分清责任,确定处理意见,制定预防事故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一个月内事故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出《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五、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设备记录事故
由事故单位部门负责人主持事故分析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事故部门应于一周内向所在单位安监部及其主管上级部门报告《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设备一般事故
由事故单位部门负责人主持事故分析会、所在单位安监部派员参加事故调查分析。两周内应向本公司安监部报出《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书》。设备重大事故
事故隐患集中整治 篇9
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消除事故隐患,防堵重特大事故,根据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烟台市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莱政发[2007]17号文《莱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莱阳市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财办商贸流通行业实际情况,制定《财贸办公室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从4月20日到7月9日,在财办全系统范围内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
一、工作目标
以贯彻落实《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莱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为主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格排查事故隐患,对列入治理范围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95%以上,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率要达到100%。通过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的开展,有效治理和消除一批重大事故隐患,进一步完善我市重大隐患治理长效机制,实现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为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时间安排
从4月20日开始到7月9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排查阶段(4月20日—4月30日)。各单位要认真梳理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和资料库,研究确定事故隐患等级,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要于4月25日前报财办安全办公室(电话:7212219,1 电子信箱lycmb@sina.com,表样附后)。前段事故隐患排查活动中尚未整改完毕的重大隐患也要列入本次整治范围,一并上报。
2、整治阶段(5月1日—6月30日)。各单位要对本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认真分析研究,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组织专门力量,认真整改和治理。财办安全办将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察,确保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
3、检查验收阶段(7月1日—7月9日)。财办安全办将根据隐患整治台帐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三、重点工作
1、加强舆论宣传。广泛开展对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造舆论,使全体职工明确开展“重大事故隐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2、加强隐患排查。组织力量对本单位的整个生产环境或经营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查找危险源。深挖事故隐患的产生根源,查找各种不安全因素。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对各个重点岗位的监管责任制进行全面的评估,条款笼统的、标准过低的或过时的、不适应当前要求的,要立即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使之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重点注意以下部位的排查:(1)、检查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使用状态,确保突发状况下消防器材能够及时、迅速投入使用。(2)、排查用电重点部位,重点注意线路老化部位的整改。(3)、检查营业厅、办公室和仓库以及院墙等建筑,是否存在危房、危墙及各种不稳固的建筑物。(4)、变压器和各种放置在室外的电器设备及电力线路。(5)、各种户外灯箱、广告、牌
2 匾、高空附着物等,防止坠物伤人。
3、强化隐患整改和重点部位监控。对重点部位和隐患部位,要加大整改力度,一鼓作气,彻底解决,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首先,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时限。小问题要力争现场解决;一般的问题要当天拿出整改方案,三日内予以解决;较大问题要制定出整改计划和时限,确定监管责任人,明确和落实监管责任。其次,要确定整改责任人,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责任人全程负责抓好整改,直至验收合格。再次,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设备添置、人员培训、隐患整改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4、抓好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要求各单位结合隐患排查,对以前确定的危险源进行重新确定和评估,确定危险目标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发生危险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明确危险源的地点,明确职责范围,明确责任人、明确联络方式。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训练方案要具体、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定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名称、使用方法、储存地点,物资和设备的储存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百日集中整治活动是今年安全生产三项攻坚战之一,是防堵重特大生产事故的重要举措。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措施,确保不走过场。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于4月25日前报财办安全办备案,不断提高本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
2、落实责任,标本兼治。这次百日集中整治活动要与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双基”工作结合起来,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有
3 效治理。各单位要认真抓好隐患的梳理、排查和整改,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加大重大隐患治理力度,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将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并追究责任。
3、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制度。各单位要各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百日集中整治活动的联络和沟通,并于4月25日前上报财办安全办(联系电话:7212219),形成一个覆盖本系统的信息交流网络,保障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2007年4月20日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 篇10
一、农机事故统计情况
以辽宁省为例, 2010年全省共统计上报农业机械事故65起, 死亡4人, 受伤58人, 直接经济损失53.95万元。从农机事故类型看, 大中型拖拉机3起, 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14起, 手扶式拖拉机2起, 联合收割机2起, 其他农业机械44起;从事故发生原因看, 无证驾驶62起, 违法载人1起, 超速超载2起, 无牌行驶59起, 未年检4起, 操作失误33起, 机件失灵、设施不全16起, 其他4起。
2011年, 统计上报农机事故12起, 死亡4人, 受伤5人, 直接经济损失37.203万元。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6起, 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3起, 联合收割机1起, 其他农业机械2起, 无证驾驶操作7起, 无牌行驶6起, 未年检9起, 操作失误6起, 其他1起。
两年均未发生较大以上农机事故, 死亡人数均未超出国家安委会下达的全省农机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两年数据相比, 事故起数下降81.53%, 死亡人数持平, 受伤人员下降91.37%, 直接经济损失下降31.02%。数据显示农机事故呈下降趋势。
二、农机事故成因及态势
近两年, 随着国家对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 辽宁省农业机械增加迅猛, 农机事故统计数据虽显示农机事故呈下降趋势, 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隐患依然突出。导致农机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各种各样, 但从2010年和2011年辽宁省发生的农机事故分析,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的原因
主要是指农业机械的驾驶操作人员、辅助作业人员、道路骑车人及行人、机器周围人员等,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交通规则所致。
农机事故中, 驾驶操作人员造成事故的比重, 2010年、2011年分别占事故总人数的50.77%、20.69%。究其原因:一是法纪观念淡薄, 违章行车作业;二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 缺乏经验, 产生判断错误, 如2011年由于不懂安全操作规程, 秸秆还田机造成的事故占死亡人数的50%;三是技术不熟练, 应变能力差, 遇到突然情况措施不当;四是暂时性的过度疲劳、酗酒等;五是无证照人员驾驶、操作机械。
其他人的违章行为有:骑车人违犯交通规则走机动车道、逆行、截头猛拐等;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插路穿行;乘员超载;车不停稳上下车等。
2. 农业机械原因
主要是指安全装置不齐全, 性能差、不可靠, 机件失灵, 技术状态差, 带“病”作业等。
3. 道路原因
主要指坡度大、路面窄、弯道急、有障碍物、安全标志不全等。
4. 管理原因
一是安全监理水平低。2010年无证驾驶引发事故62起, 占总事故数的95.38%;无牌行驶引发事故59起, 占总事故数的90.77%;未年检引发事故4起, 占总事故数的6.15%。2011年无证驾驶引发事故7起, 占总事故数的58.33%;无牌行驶引发事故6起, 占总事故数的50%;未年检引发事故9起, 占总事故数的75%。二是法规制度不健全, 对人员缺乏安全教育, 措施不力等。三是新型农机及设施农业机械由于监管不到位, 事故呈多发生趋势。如2010年玉米剥皮机、卷帘机等其他新型农机具及设施农业机械引发事故44起, 占事故总数的67.69%。
三、农机安全监管新对策
农机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 应在充分认识农机事故成因及态势基础上, 准确把握新形势, 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职能作用, 落实安全责任, 以“平安农机”和“示范窗口”创建为抓手, 注重源头管理, 提升科技装备水平, 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强化宣传教育, 加强部门协作。
1. 落实安全责任
一是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建立责任体系;二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领导体系;三是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2. 以“平安农机”和“示范窗口”创建为抓手
一方面, 会同安监部门, 严格考评标准、程序, 通过“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活动, 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管硬件建设, 促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上层次。另一方面, 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传教育“三项行动”, 以“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为主题, 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示范窗口创建活动, 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队伍“三项建设”, 从而强化农机安全监管软环境建设, 促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上水平。
3. 注重源头管理, 消除事故隐患
一是大力开展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专项治理, 严禁给非拖拉机发放拖拉机牌照, 严禁违规跨行政区发放牌证, 严禁给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发放牌证, 严禁给安全检验不合格的发放牌证, 严禁给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核发驾驶操作证;督导各地追究违规违法者的责任。二是依照“十二五”农机安全监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切实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三率”水平。三是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组织基层农机监理人员深入乡、村针对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和安全基础工作及宣教情况进行彻底检查, 全面消除农机事故隐患。四是随着设施农业装备的迅速增加, 调查统计我省设施农业装备情况, 强化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 适时开展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 严防设施农业装备事故高发。
4.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科技装备水平
以科技为引领, 寻找科技与工作的结合点, 注重挖掘工作中的难点、重点, 通过项目申报等形式增强业务工作的科技含量, 加强农机监理装备条件建设, 不断改善农机监理手段, 实现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一是多方争取资金, 不断提升科技装备水平, 努力实现高科技检测设备和考试装备的广泛使用, 提高检测及考试水平, 细致排查事故隐患。二是配置高端存储设备, 长久保存机车的检验数据, 以便科学地掌握机车技术状况, 科学掌控存在安全隐患机车。三是通过短信平台, 及时向机手发送农机事故处理知识、安全事故案例等信息, 警钟长鸣。
5. 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一是与相关部门协调, 共同建立农机事故信息沟通机制。二是提高农机事故现场勘查装备水平, 为科学、客观地调查处理农机事故提供基础条件。三是继续开展农机事故处理人员培训, 实行资格管理。四是开展农机事故应急处理模似演练活动。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机事故报送、处理工作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科学、快速、准确地完成农机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通过系列措施的实施, 进一步完善农机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全面提升农机部门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6. 强化农机安全宣传
一方面, 充分利用春耕春播、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季节, 结合“阳光”工程及“六个一”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农机合作社、农机安全协会等组织对广大农业机械驾驶员重点开展《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做到宣传教育经常化, 从而提高拖拉机驾驶员的法制观念、安全生产意识、驾驶操作水平。另一方面, 加强对村民和学生的安全教育, 采取张贴农机安全宣传标语, 发放宣传资料、办宣传板报等形式, 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 并让群众知晓在道路外发生农机事故后及时向农机监理部门报告, 从而形成全民抓安全, 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7. 加强部门协作, 构建农机安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篇1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逐级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和职责,确保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制订具体方案,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职责、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劳动纪律、现场管理、防控手段、事故查处以及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等方面组织自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每月至少排查一次事故隐患,并落实岗位、班组、车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
(四)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及时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订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景时,应当立即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五)生产经营单位接到有关部门下达的责令停产整改指令,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制订整改方案,由主要负责人及时组织实施,并报送有关部门。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篇12
货运车辆安全隐患排查道路运输企业针对客运车辆的安全隐患排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货运车辆装载安全隐患检查
1、车辆应严格按照规定载重量装载,不得超载;
2、装载货物必须均衡、平衡,捆扎牢固,车厢侧板、后栏板要关好、栓牢。货物长度超过后栏板时,不得遮挡号牌、转向灯、尾灯和制动灯。装载散状、粉状或液态货物时不得散落、飞扬或地漏车外;
3、车辆装载货物的高度,大卡车从地面起计算不高于4m,小卡车不高于2.5m,防止重心过高造成翻车事故和货物甩出事故;
4、车辆装载货物宽度,左右不得超出车辆或前罩壳15cm,防止行驶中刮带事故;
5、车辆装载货物的长度,大卡车货物深处车厢前后的总长度不超过2m,小卡车不超过1m,防止转弯时刮带事故。装载货物长、宽、高度超过时,必须经过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井采取必要措施;
6、装载大件和易于滚动的货物,应该用绳索捆紧,栓牢、垫死,避免刹车和转弯时引发事故;
7、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8、装载货物应做到轻装轻放,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堆放平稳,捆扎牢固,重量分布要均匀,车厢前后左右要一致,切勿偏向一旁;
9、装卸时车辆与堆放物的距离一般不少于2m,与易滚动物品的距离不少于3距直线不少于2m,车辆并列时不少于1.5m。
二、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加大车辆行驶的安全风险,因此,恶劣天气也是交通运输的安全隐患之一。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要熟悉下车辆以及道路方面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交通安全。恶劣天气下的交通安全隐患包括
1、严寒天气下的安全隐患。我国北方冬季气候严寒,道路被冰雪覆盖,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冰雪道路附着系数很低,使制动距离大大延长,稍一制动还会引起制动侧滑,破坏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严寒气候下,车外气温很低,水汽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会产生雾气或结冰覆盖在挡风玻璃上,影响驾驶员的视线;(3)、低温下橡胶制品如制动软管、皮碗、轮胎等脆裂损坏和制动皮碗收缩等都会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
(4)、在严寒气候下烤车起动或给冷却系加注防冻液易引起火灾。车安全带来威胁;
2、炎热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隐患
(1)、高气温下,醇型制动液容易产生“气阻”,使制动失灵;(2)、高气温下,制动轮缸皮碗膨胀变形和制动液汽化造成制动失灵的故障;(3)、高温下行驶,轮胎温度升高,橡胶软化,强度变差,加之胎内气温升高、压力增大容易引起爆胎,造成事故;
(4)、高气温下,汽车发动机容易过热,长时间长距离行驶,可能会引发车辆自燃事故⑤炎热天气下,驾驶员容易疲劳困倦,而行人、自行车为在荫凉处行走而无视交通规则的现象也会增多,都会带来安全风险。
3、雨天、雪天、雾天的安全风险。
(1)、雨雪天气、雾天路面潮湿,附着力下降,制动距离增大,制动容易发生侧滑。
(2)、雨雪天气、露天视线很差,驾驶员看不清车前障碍,容易因视线不清导致意外事故。
(3)、雨雪天气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因穿戴雨具而使视力、听力发生一定障碍,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三、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安全隐患排查
道路运输企业职工在道路运输日常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大诱因道路运输企业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道路运输企业要严格查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安全患,严格禁止以下违法行为
1、客(货)运车辆驾驶人无证驾驶或驾驶证与所驾车型不符;
2、客(货)运车辆驾驶人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3、客运车辆站内拉客、喊客、车辆停放无序,站外拉客、高速公路上下旅客;
4、客运车辆无营运许可违法参加道路运输
5、客运车辆夜间途经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或长途客车辆不按规定配备两名驾驶员以及不按规定停车休息的;
6、客运车辆不按核定营运线路行驶、乱班乱线以及无从业资格证驾驶运输车辆;
7、旅游包车未取得包车证或持空白包车证运营;
8、不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运输车船参加客货运输的;
9、未取得危险物品运输经营许可证、擅自运输危险物品的;
10、机动车驾驶人的其他违法行为
四、道路交通运输企业隐患治理
1、一般隐患治理
一般隐患分级般隐患在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工作是经常存在的,为更好地有针对性的治理之通常还要对一般隐患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级事故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根据这个分级标准,在企业中通常将隐患分为班组级、车间级、分厂级直至厂(公司)级其含义是在相应级别的组织(单位)中能够整改、治理和排除其中的厂(公司)级隐患中的某些隐患如果属于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 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应当列为重大事故隐患。
2、现场立即整改
有些隐患如明显的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行为,这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式的般隐患,排查人员一且发现,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如实记录,以备对此类行为统计分析确定是否为习惯性或群体性隐患。一些设备设施方面简单的不安全状态,比如安全装置没有启用、现场混乱等一般隐患,也可以要求现场立即整改。比如发现运输车辆存在故障应要求作业人员现场立即整改,排除故障之后,方可继续进行运输作业。
3.限期整改
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应限期整改。限期整改通常由排查人员或排查主管部门对隐想所属单位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容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思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发全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改完毕的时间要求等。
限期整改需要全过程监督管理,除对整改结果进行“闭环”确认外,也要在整改了作实施期间进行监督,以发现和解决可能临时出现的问题,防止拖延。
4、重大隐患治理
针对重大隐患,应为每个重大隐患制定专门的治理方案。由于重大隐患治理的复杂和较长的周期性,在没有完成治理前,还要有临时 性的措施和应急预案。治理完成后还有书面中请以及接受审查等工作。
1、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十五条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如何消除农机安全隐患 篇13
一、农机安全隐患的表现
(一) 农机安全使用隐患
道路运输的农用车辆主要有拖拉机 (手扶、小四轮及大中型拖拉机) 和三轮、四轮农用运输车。农机安全管理部门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和《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法》 (以下简称《培训法》) , 对这部分车辆和驾驶员实施安全管理。拖拉机的转向性、制动性和稳定性较其他车辆差、噪声大、易疲劳、运输安全系数低, 在从事道路运输过程中较其他车辆更易发生事故。为此, 在国家制定的交通、农机安全管理法规中, 对拖拉机载人做了禁止和限制性规定。但在我国广大农村, 由于交通不便, 一些群众为了一时方便, 搭乘拖拉机的行为时有发生, 而重特大农机事故中, 大多数都与拖拉机载人有关, 这样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另外, 超载运输也是造成农机交通事故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超载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失灵、在爬坡时车辆易向后滑, 极易发生事故。
(二) 当前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漏洞
一是宣传不到位, 致使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淡薄。一部分机手甚至认为“农机监理只是收钱”, 不愿意积极配合, 逃避管理。二是农机经营者为得到较高的收益, 大部分机手超速超载, 疲劳驾驶, 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三是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对农机监理的投入不够, 致使监理装备差, 办公手段落后, 效率低。四是农机手尽义务多, 享受的权利少。各农机监理部门收费都有法律依据, 并有明确的收费标准, 但农机手只有缴费的义务, 却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权利, 农机监理部门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还未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节拍。五是农机监理机构还不健全, 监理人员配备不足, 特别是乡 (镇) 农机管理人员不固定、不专职, 给农村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之乡 (镇) 农机管理人员属双层领导, 工作内容较多, 既要服从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 还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 间接地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
二、农机安全隐患的防治
(一)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宣传
现阶段, 农机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部《农用拖拉机及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监理工作的执法地位和农机监理机构职责范围及权利义务, 为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与政策依据。农机监理部门要根据各自的工作实际, 在农机手相对集中的地方, 多层次、多方位地向农民和机手宣传农机法律、法规, 提高其操作、保养机车的能力, 对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 保证农机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要求驾驶操作人员养成作业前检查农机技术状况, 特别是对影响作业安全的零部件进行检查的良好习惯, 从而在农机本身的技术状况方面保证作业安全,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二) 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建设
从实施规范管理人手, 内强素质, 外树形像。工作水平、服务能力的高低源于素质。农机监理人员应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 农机监理部门应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严把监理人员素质关, 实行考核、持证上岗。要求监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 正确履行政策法规, 及较强的政治觉悟,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树立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 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 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三) 加强监督检查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机交通安全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乡村道路农机交通安全的检查。现在, 乡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一个盲区, 交通管理职能部门把监管和整治的主要精力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城镇街道等交通要道上, 无暇顾及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之有些农用机动车主的法制观念淡薄, 交通安全意识差, 他们趁有关部门疏于管理之机从事违章运输, 甚至非法从事客运, 从中牟利。于是无证行驶、违章载客、超载、人货混装等违章现象泛滥;加之乡村道路的路况环境使农机使运输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另外, 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在农忙季节, 集中精力对农机农田作业进行监管, 全方位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四) 强化服务
农机监理的工作特点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 必须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宗旨, 以忠于职守, 无私奉献为工作核心, 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尽职尽责为根本要求, 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致富奔小康为工作目标。
【农机事故隐患分析】推荐阅读:
农机维修事故的成因10-19
浅谈农机安全生产与农机事故预防08-31
农机事故基本预防策略06-12
农机事故的成因与预防10-23
农机事故基本预防策略10-19
农机事故责任倒查制度06-07
消除农机安全隐患08-10
医院供应室安全隐患分析及事故防范07-10
农机安全隐患自检工作小结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