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2024-07-13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精选8篇)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1

海口市博抚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学质量监控就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学校教学工作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设计、实施、检查和分析,不断强化教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感,以取得高水平的教学成绩,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它是学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保障。

一、量化教学常规,明确监控标准。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海口市教育局《关于强化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的意见》的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有关补充规定。量化教学常规,使教学工作“五认真”要求成为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监督评价的标准。

二、质量监控目的1、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学行为;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

2、使学校形成教师深钻教材、精选教法、因材施教的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监控模式,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3、通过检查纠偏,改进学校行政管理措施及教师教学行为,落实教育教学岗位责任制。通过调研激励学校教师主动发展,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促进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质量监控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方向。监控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重视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3、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严格遵照各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把学科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控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4、民主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形式要在充分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要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要能从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去考虑,使学校、教师、学生对教学质量意识达成共识,以便质量监控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真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延续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措施、奖惩制度要保持一定的可持续性,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使学校的教学工作能有序地进行。

四、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

组长:陈育坚

副组长:郑卫奕

成员:王传干 王灵君 陈丽鸳

五、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实施分层目标管理,监控分为四层,即校长、教导处、学校质量监控小组(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任课教师共四层,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力求全程、全面、全员,全程指对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监控,突出过程监控。全面指对教师各方面工作、学生各学科学习及各项能力的监控。全员指对所有教师及领导都参与的监控。

2、狠抓各项制度落实,保障教学秩序稳定。

实施班子领导干部、骨干教师深入教学的调研制度,核心是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

坚持领导干部巡视制,及时把握每天全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班子成员尽可能保证每周走进课堂听课。做到了解情况在课堂;辅导教师在课堂;解决问题在课堂。

3、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狠抓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依教学管理常规加强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辅导、考核的管理。

备课:求新;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加强随堂听课,对随听课进行适当的质量检测。辅导:要注意全面性、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

作业:教师留作业要做到:有弹性、有效益、有反馈、有补救。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

加强平时的单元练习、通过单元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丰富评价内容,评价语文生字掌握情况、朗读能力、查字典能力、阅读分析能力、成语诗句积累情况;数学的计算能力、分析应用题能力、实践运用能力;英语的词汇、句型掌握,阅读表达能力培养;科学的实验操作能力;音乐、美术的基本常识掌握、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体育的达标情况等;通过专项考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期中安排抽测,进行反馈分析,修正目标。

期末进行综合考试,分口试、笔试、实际操作内容,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做总体检查、反馈。

4、以学科比赛形式监控教学质量。

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学科比赛,以此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比赛内容:朗读、背诵、阅读、字词、作文、口算、应用题等与学科知识技能紧密相关的内容。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2

参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三稿)》中装备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各专业设置,结合我分院发展规划,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组建电子信息和自动化两大专业群。其中电子信息专业群包括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专业;自动化专业群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三个专业。

依托学院特色项目建设,以两大专业群为载体,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同时开展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弱电+强电”的专业互补模式。加强与省内外电子、电气行业企业合作,完善“前店后厂”、“校中厂”和“厂中校”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形成“科研合作、成果共享、学生共育”的合作体系,加强“产品研发、设备改造、员工培训”等技术服务;依据电子、电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现代生产方式和产业技术进步要求,重点培养掌握新技术、高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蓝领工程师;构建“产品为媒、岗位迁移、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开发一批以真实电子、电气产品为载体、按照“内外需求→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形成“成果导向+行动学习”能力递进培养的教学模式。如图1-1。

秉承我分院“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方寸纳海、天成大器”院训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生8大特色:(1)知识积累: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2)勤于实践: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热心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参与校内外相结合的科学研究、科技协作、科技服务活动,到企业现场实习;(3)发展兴趣:对学习产生兴趣,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鼓励自己学习。不仅要对本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还要对其他可以提升自我技能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4)学习能力:将课堂学习方法与实际学习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让学习不只是局限于专业知识,还要拓展到人际交往等各方面去;(5)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人际交往,做到诚实守信、以诚待人,尊重他人的权利,用心与人交流,同时努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逐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6)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创造出效益;(7)职业道德的培养: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讲究职业信誉,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对技术和专业精益求精。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奋开拓、求实创新;(8)吃苦精神:要从平时小事做起,努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程建设

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为设计起点,反向倒推课程内容、课程标准、教学方法等,形成大循环;同时以课程目标为设计起点,反向倒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形成小循环。用“成功”培养“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品牌专业课程地图。

响应学院“让我们学校的实训室的灯亮起来”的号召,结合我分院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建设的“电子产品制造实训室、电子维修实训室、智能产品制作实训室”三个实训室,对专业群的学生进行按需开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融入成果导向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和终点构建“成果导向+行动学习”课程体系。完成所有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工作。

全面推行课程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依托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单元,推进教学流程改革;通过真实的案例、真实的项目实施,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以课程改革为基础,组织开展“三说”比赛,扩大活动参与面,每届参与教师比例不低于30%,三年累计参与比例不低于80%。“说专业”由专业带头人就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问题进行汇报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和研讨,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理清专业的培养岗位(岗位群)定位,由岗位确定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格,从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师资队伍、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等保障性条件的建设目标和具体举措;明确教学改革,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目标和具体举措;明确专业特色和标志性成果的目标;分析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破解难题的途径、进程和具体分工及检查安排等方面内容。“

三、成立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完善合作模式

通过市场调研,目前,电气自动控制市场出现疲软态势,中小型企业(公司)电气技术人才严重匮乏,中小型企业(公司)急需电气技术人员,哈尔滨市尚无此类技术服务公司。电气工程学院凭借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重点专业优势,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合格的高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利用现有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室设备等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电气集团阿城继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电电气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龙飞焊接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宏宇整流开关厂等企业进行合作,成立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让教师“走进职场,返回课堂”,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为企业服务,回报社会。自动化技术服务中心,见表1-1。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3

一、科学选定项目,有效制定计划

科学选定项目是项目教学方案的第一步,也是起步阶段。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时,每个章节都具有教学目标,结合这一教学目标,展开项目的选定,以此制定有效的项目计划。科学选定项目,需要坚持有效性、科学性、合作性、目标性与实际性原则,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能力做准备,选取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能有效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主题。

如学习“信息发布”相关知识,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选定“班级主题网页制作”这一项目主题,集合一些对网络知识、程序知识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暑期或假期项目小组,制定为期1个月的项目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以项目驱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

二、实施活动探究,规划进行方案

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项目教学方案的落实来说非常重要,起到了规范化作用。在实施活动探究过程中,要结合选定的项目与项目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个性差异,实施兴趣导向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案设计。合理规划项目教学方案,制定阶段性项目实施步骤、目标与程序,以及方案实施策略,即项目组织形式、学生任务、角色分配、阶段任务完成时间、评价方式等。实施活动探究要对整个项目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站在全局的角度规划整个项目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与总结,由此为项目产品的制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结合选定的项目“个人简历表设计”,引导学生展开项目活动探究,合理规划项目方案。学生们在“个人简历表设计”项目规划时,规划设计以个人为组织形式,以突出简历表中自身优势、特长为重点,以简明、扼要、有吸引力、美观、形象为原则,展开简历表的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学生需要在项目中完成文档建立、保存、关闭,学习编辑、排版等word文本的多项操作。

三、展开作品制作,完成项目过程

作品制作过程是项目教学方案实施的核心,也是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为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结合项目教学方案,在项目的驱动下,学生结合项目活动方案,展开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作品制作过程将书本知识进行了重现,在现实操作中,在理论指导下,完成项目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

如学习“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等相关知识时,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感动瞬间”的视频制作项目。教师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瞬间,结合数字化视频、音频采集与简单加工等技术方案,展开视频制作过程。学生们以三人为一个小组,在视频采集、加工、修饰等整个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将理论转化为动手实践过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作出成品,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效交流合作、动手实践。

四、成果交流展示,综合活动评价

成果交流展示过程是对项目完成过程的总结、归纳与评价,交流过程以学生阐述项目完成的方案、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以及收获为基础,以教师点评、指导、综合评价为总结,以此鼓励学生拓展延伸,完善项目实施方案与策略,优化项目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能力。成果交流为承上启下的一个阶段,既是引导学生进行上一阶段的总结与评价,进一步对项目驱动教学方案进行反思与完善,也是对下一阶段学习过程与方案提出改进建议,鼓励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对于“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知识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项目主题,展开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诠释。有的小组学生设计了“班级学生成绩表”这一项目主题,在项目完成之后,展示给学生和教师其分析结果,可以通过Excel表格计算平均分、总分,查找每学科90分以上的人数等。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时,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取,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效落实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且强化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线上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4

一、成立了质量监控小组:

为保证网络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法学院采取院长、教学副院长、学工副书记、教学督导、教学秘书、学工铺导员联合组成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小组架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制订质量监控工作的具体开展形式与要求:

(1)为了深入直播课堂和网络群,听取学生意见,实时全覆盖地动态了解所有课程的线上教学情况。法学院制定了网络课堂监督表,每门课都有监督老师。

(2)教学秘书收集老师的ppT,由教学督导委员审核内容是否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知识、技能、素养目标是否得以充分反映。

(3)教师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加在线点名的次数,增加交互程度,及时更新提供学习材料,及时铺导答疑。

(4)学生方面: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自主学习。每门课选出一名班干部,负责统计学生登陆学习的次数和在线学习的时间数。

三、做好线上教学预案:

法学院20xx-20xx学期网络教学预案和一课一案旳授课方案都已完成并提交教务处。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卡慢等拥堵现象,学院配合老师已全部建立了QQ群,群名是老师授课的课程名称,作为辅助及备用教学途径。建议老师提前做好语音会议等多种线上教学的应急准备,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法学院对每门课安排了专门的课堂监督老师。教学秘书和学工辅导员的电话和QQ号都已在各学习群发布了公告。以便接收和及时处理学生反映存在的问题,发挥好学生与老师的沟通桥梁作用,切实保障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5

关于印发《泰顺县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

案(试行)》的通知

各中小学、局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及时准确地把握泰顺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情况,引导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协调发展,确保我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现结合我县现状,特制定《泰顺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时发现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工作的领导,特成立泰顺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学研究副局长担任,成员由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研室主任担任。

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教师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工作,根椐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完成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任务。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以新课程标准与理念为依据,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团队性原则

注重团队成绩与个人利益的相关联的关系.(三)综合性原则

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

(四)实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1

四、工作目标:

(一)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每个学校依据教育局的评价方案,结合本校实际,要求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校际联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成绩分析既要考虑横向比较,又要考虑学生基础,作到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科教学质量”这条主线,既可以结合教学常规等过程质量,也可以结合民意测评情况等。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最终以定量分值的方式,在每年七月份上报教育局。教师职称评审考核表中,教学绩效的分数将以此为依据。学校要逐渐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跟任课老师的评优评先、选调、绩效工资挂钩。评价分值位于学校内后15%的教师取消当年优秀教师的评选资格和参加县城选调的资格。县教育局每年表彰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增设“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师奖”。学校受表彰教师的比例与该校整体教学管理质量挂钩,最多不超过15%,具体人员依据该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值确定。

(二)建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由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社政(品德)等 “文化科”教学质量监控和 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 “艺术与技能”学科质量监控两项内容组成,由两项内容综合考虑,分类确定教学质量优秀奖的学校,县教育局每年分类表彰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实施为每学年抽测(或评估)一次,每次抽测(或评估)若干科目,每个学校抽测一定比例的学生,凡是课时设置少于国家规定课时数的,要相应扣除一定分数。“艺术与技能”学科质量监控还可以结合各项竞赛成绩或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测评,测评成绩在“文化”科目考试前公布。学校要进一步关注、指导成绩后20%学生的学习。

学校类别可以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体系。各学校要重视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

(四)大力完善学生学籍。学生的学籍是评价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对完善教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学校要及时核对学籍,大力完善学籍工作。

组织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是为了加强教学诊断、反馈、促进发展的功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织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中如有弄虚作假等违规情况,根据违规性质,给予严肃处理。教研室对下一学年的各项质量评估细则的条款如有调整或补充,将在学年初予以公布。

附件:

1、泰顺县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细则

2、泰顺县初中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细则

二OO九年九月八日

主题词: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人大、县府办、县政协办公室,张平副县长

泰顺县教育局办公室2009年9月8日印发

附件1:泰顺县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细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泰顺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精神,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校教学绩效,深入推进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我县小学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特拟定该细则,具体如下:

学校教学质量量化分值=学校“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 “艺术与技能”科成绩量化分值×15%

根据各校量化分值的大小,县教育局每年分类表彰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县城学校设一、二等奖各一名;镇级小学设一、二、三等奖的学校分别为一、一、二名、乡级小学设一、二、三等奖的学校分别为一、二、四名,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特别奖。

一、“文化”科目教学质量评估:

(一)抽样科目

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品德五门学科。

(二)分类评估

全县小学实施分类评估。第一类为县城小学:实验小学、罗阳镇小、罗阳镇二小、新城学校、育才小学。

第二类为建制镇级小学:司前镇小、西旸镇小、筱村镇小、筱村镇二小、泗溪镇小、彭溪镇小、雅阳镇小、仕阳镇小、龟湖镇校、三魁镇小、下洪乡校。

第三类为其他中心校:南院乡校、岭北乡小、仙稔乡小、包垟乡校、黄桥乡小、联云乡小、新浦乡小、翁山乡小、泗溪镇二小、百丈镇小、凤垟乡小、九峰乡小、横坑乡小、月湖乡小、峰文乡小、柳峰乡校、松垟乡小、仕阳镇二小、东溪乡校、雪溪乡小、万排乡小、三魁镇二小、大安乡校、垟溪乡校、洲岭乡校。

第四类为村级小学,由乡镇中心学校(或学区教办)实施评估管理。

(三)统一检测科目评估办法

1、学校“四分值”评价:

(1)单科平均分数计算:将全校某年段学生的各科原始分数之和除以应考生数。

(2)学校年段总分平均分计算:学校某年段各个单科平均分数之和。

(3)校总分优秀率计算:该校某年段总分优秀人数除以应考生数(优秀人数确定为全县同类学校本年段统一检测总生数的前20%)。

(4)校总分差生率计算:该校某年段总分后进人数除以应考生数(后进生人数确定为全县同类学校本年段统一检测总生数的后20%)。

(5)学校进步率计算:即名次升降分值,考查不同起点的学校于一定时间内在原有基础上,向学段目标发展所提升的幅度。在同类学校同年段总分平均分的名次升降加减相应的分数。

3、学校量化分值计算办法

学校 “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第一学期“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40%+第二学期“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60%

第一学期“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校年段总分平均分值+校总分优秀率分值+校总分差生率分值。M1= Z+Y+C

第二学期“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校年段总分平均分值+校总分优秀率分值+校总分差生率分值+学校进步率分值。M2= Z+Y+C+J

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1)学校年段总分平均分值:总分60分。以学校各个单科平均分数之和的高低排定名次,按名次以2分递减计算;

(2)校总分优秀率分值:总分20分。以优秀率高低排定名次,按名次以0.5分递减;

(3)校总分差生率分值:总分20分。以差生率从低到高排定名次,按名次以0.5分递减计算;

(4)学校进步率分值:统一检测的年段,以前一学年检测成绩为参照,在同类同年段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每上升一位加2分,下降一位减1分,从每类的第一位退为第二位则不扣分。

(四)、质量检测的实施

1、抽样对象

小学各年级在校就读学生(以教育局教育科学籍对象为准)。

2、抽样时间

每学期期末抽样检测一次。

3、抽样方式

在小学各年级中各抽取若干个年段,以抽样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五)抽样组考工作

1、考务:各校具体负责考场的设置、编排、宣传以及考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等。

2、监考:由县教研室和学区教办安排,抽调各校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教师担任,其中学科教师不得监考本班。

3、巡视:教育局派出巡视员,督促各校的组考工作。各学区教办在安排监考老师时必须确定一名学校领导带队兼巡视员。

4、评卷:由教育局抽调学科骨干教师统一阅卷。

二、“艺术与技能”科目教学评估:

(一)、测评科目

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

(二)、测评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就读学生。

(三)、测评形式:

建立测评组,由测评组成员进行评估。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学科随机抽测学校10%以上的学生进行素质测评,规模小的学校要提高测评比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指导意见》开展评估。教育局统一组织或学区轮换测评。每学年期末前测评一次,每次抽测部分学科,测评成绩在“文化”科目考试前公布。

(四)、测评内容:

1、教学设备:占10分。视科目确定是否扣分。凡是学校被抽测的学科基本教学设备达不到课程要求,酌情扣分。

2、课时数:20分,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凡被抽测的学科,都要检查该校该学科每个年级段的课时设置,凡一个年级段周课时比规定标准课时每少一节的,扣1分。

3、教学效果:每个学科占70分,音乐学科:被抽测学生演唱由测评人员指定的本学年教材中的歌曲、或识谱、自选舞蹈、器乐和笔试等多种形式。美术学科:被抽测学生创作由测评人员指定本学年教材中要求的作品(材料自备)。体育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体育技能抽测评定。信息技术以上机方式测试为主。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指导意见》开展评估。

(五)、计算办法:

学校“艺术与技能”科成绩量化分值 = 抽测学科总平均分÷抽测科目数

附件2:泰顺县初中教学质量评估细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泰顺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精神,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全面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校教学绩效,深入推进实施新课程,全面提高我县初中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特拟定该细则,具体如下:

学校教学质量量化分值=学校 “文化”科成绩量化分值×85%+ “艺术与技能”科成绩量化分值×15%

根据各校量化分值的大小,县教育局每年分类表彰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县城学校设一、二等奖各一名;农村独立初中和附属初中设一、二等奖分别为一、二名,并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特别奖。

一、“文化”科目教学质量评估

(一)抽样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政五门学科。

(二)分类评估

全县初中实施分类评估。

第一类为县城初中:城关中学、罗阳二中、育才初中、新城学校。

第二类为乡镇独立初中:泰顺二中、泰顺三中、泰顺四中、泰顺六中、泰顺七中、泰顺八中、民族中学、玉西中学、新浦中学、西洋中学。

第三类为附中:龟湖附中、柳峰附中、南院附中、包垟附中、东溪附中、大安附中、下洪附中、垟溪附中、洲岭附中。

(三)统一检测科目评估办法

1、学校“四率”评价:

采用总分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前20%)、总分后20%比率、学校进步率作为评价各校学科教学质量的四个指标。其计算方法:

(1)校总分平均分=校实考人数各学科分数之和/校应考人数;

(2)校总分优秀率=校总分优秀人数/校应考人数(优秀人数确定为全县学生总数的20%);

(3)校总分后20%比率=校总分后20%人数/校应考人数(人数确定为全县学生总数的20%)。

(4)学校进步率计算:即名次升降分值,考查不同起点的学校于一定时间内在原有基础上,向学段目标发展所提升的幅度。在同类学校同年段的名次升降加减相应的分数。

2、计算办法:学校 “文化”科教学成绩量化分值 =(学校七年段量化分值+学校八年段量化分值+学校九年段量化分值)÷3。每学年两学期各占50%。

学校年段量化分值 = 校年段总平均分值+ 校年段总分优秀率分值+校年段总分后20%比率(差生率)分值+学校年段进步率分值(进步率分值只计算第二学期八、九年级)。其具体计算如下 :

(1)校总平均分值:总分50分,按名次以2分递减计算。

(2)校总分优秀率:总分25分,按名次以1分递减计算。

(3)校总分后20%比率(差生率)分值:总分25分,按名次以1分递减计算。

(4)学校进步率分值:以前一学年检测成绩为参照,在同年段的总分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前20%)、总分后20%比率名次每上升一位各加1分,下降一位各减0.5分。

(四)、质量检测的实施

1、抽样对象

初中各年级在校就读学生(以教育局教育科学籍对象为准)。

2、抽样时间

每学期期末抽样检测一次。

3、抽样方式

在各年级中各抽取若干个学科,以抽样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

4、抽样组考工作

1、考务:各校具体负责考场的设置、编排、宣传以及考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等。

2、监考:由县教研室和学区教办安排,抽调各校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教师担任,其中学科教师不得监考本学科考试。

3、巡视:教育局派出巡视员,督促各校的组考工作。教研室和学区教办安排专人到各校进行蹲点巡视。

4、评卷:由教育局抽调学科骨干教师统一阅卷。

二、“艺术与技能”科目教学质量评估

(一)、测评科目

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

(二)、测评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就读学生。

(三)、测评形式:

建立测评组,由测评组成员进行评估。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学科随机抽测学校10%以上的学生进行素质测评,规模小的学校要提高测评比例。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指导意见》开展评估。教育局统一组织或学区轮换测评。每学年期末前测评一次,每次抽测部分学科,测评成绩在“文化”科目考试前公布。

(四)、测评内容:

1、教学设备:占10分。视科目确定是否扣分。凡是学校被抽测的学科基本教学设备达不到课程要求,酌情扣分。

2、课时数:20分,按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凡被抽测的学科,都要检查该校该学科每个年级段的课时设置,凡一个年级段周课时比规定标准课时每少一节的,扣1分。

3、教学效果:每个学科占70分,音乐学科:被抽测学生演唱由测评人员指定的本学年教材中的歌曲、或识谱、自选舞蹈、器乐和笔试等多种形式。美术学科:被抽测学生创作由测评人员指定本学年教材中要求的作品(材料自备)。体育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体育技能抽测评定。信息技术以上机方式测试为主。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指导意见》开展评估。

(五)、计算办法: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6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院办学实际,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等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

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1.参与学院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部门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督导办、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各系部、招生就业处等。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组织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估分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构成。

组织指挥系统:由主管教学副院长、督导办、教务处等教学职能部门、教学业务部门组成。

信息收集系统包含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同行评议、学生评教、管理人员评议、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等。

评估分析系统包含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系部及教研室教学工作考核、专业及课程评估、实践性教学评估、学生学业质量测评等。

信息反馈系统包含院领导查询、教学职能部门查询、教学业务部门查询、学生管理部门查询、授课教师查询等。

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组织机构的职能

教学指导委员会: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咨询、研究与决定学院教学管理中的一些重大事项的机构。

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主要监控专业教学计划、重大教学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导教务处、督导室等开展各项工作,指导各系(部)抓好教学基本建设。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学院根据专业建设要求成立的负责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咨询、服务工作,推进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学院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的机构。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主要监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办学等事项。学院督导办是学院独立设置的教学监控、评估机构,受院教学督导委员会直接领导,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

督导办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参与制定监控体系所需的各种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及相关文件; 2.组织实施教学质量检查及各项教学评估工作; 3.负责处理评估信息及发布评估结果;

4.负责制定教学质量监控年度工作计划,提交年度工作总结; 5.为学院各级督导员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提供服务;

6.负责面向学生的教学质量调查,并向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提供反馈意见; 7.负责对基层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工作的检查、指导。

教务处是学院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有在监控体系对教学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管理、指导等职能,同时也负有对监控、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建设的职责。教务处还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督导开展教学监控与评估工作。

教务处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制定学院各项教学工作质量标准或规范; 2.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制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并负责提出专项评估计划;

4.组织制定和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 5.参与制定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

6.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和建设方案,并监督实施。学生处是学院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和学生有关的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工作,要与督导室、教务处及系(部)等教学部门积极配合,在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本部门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学生处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参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并向学院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反馈有关情况; 2.针对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发现的有关学生学习思想、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教育管理及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3.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向督导室及教务处及时通报情况;

人事处是学院人事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和教师有关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要与督导室、教务处、系等教学部门积极配合,在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进行教师业务考核,引进优良师资方面发挥本部门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人事处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制定教师业务规范,负责教师业务综合考核与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负责教师职称晋升时对其教学质量等级进行审查; 3.负责引进教师的岗位资格审查;

4.负责在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认定过程中提供师德师风方面的信息; 5.负责对评为不称职的教师的重新安排。

各系(部)是学院教育教学基层单位,既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教育实体,又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实体,其工作状态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质量监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各系(部)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根据学院下达的教学评估文件和工作布署做出本单位的评估计划,依据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开展评教、评管、评学工作;也可依据学院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制定符合本单位专业特点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报送督导办备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依据学院制定的指标体系,负责对本单位教学工作进行自评,以及优秀教学单位的申报;

3.负责对本单位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自行完成教学质量等级的初步确定; 4.负责组织对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的评估;

5.对本单位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与建设措施,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标;

6.接受学院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督导办、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各系(部)在教学监控和评估工作中要相互支持,通力合作。

五、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监控

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需求往往是动态的,因而如何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目标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结果,来规划与调整各系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指导各系(部)正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并监督实施情况。

各系(部)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制订与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二)教学过程监控

1、教学常规检查

各系(部)负责日常教学检查,教务处负责对日常教学检查的监督与指导,对教学检查的结果向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汇报。并按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组织好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全面检查。

2、听课

由督导办制定听课制度并监督执行,各系(部)应按规定组织听课、并将听课情况交督导办备案。

3、教研室活动

各系(部)教研室要按学院要求组织教研室活动,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由各系(部)负责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学校负责抽查。

4、学生意见反馈

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各系(部)采取随时和定期相结合,个别访谈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老师,并报督导办备案。督导办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

5、教学经验交流与讲课比赛

系(部)每学期应举办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系(部)每年举行一次讲课比赛,并推荐参加学院讲课比赛的老师。学院每年举行一次讲课比赛,讲课比赛成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6、其它

实验、实训是教学质量监控的薄弱环节,监控系统重点关注。教务处在期中、期末教学检查中,对实验课开出率、质量,实训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专业技能测试,检验实验、实训效果。

(三)教学结果监控

1、考查、考试做到考教分离,严格考场纪律、发现违纪及时处理。

2、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方案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学校抽查相关报告和听取答辩。

3、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考级及职业技能鉴定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4、招生就业处处会同各系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

七、监控方式

(一)教学常规检查

建立教学检查制度,定期公布教学检查结果。该项检查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定期检查:即开展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

2.专项检查:即开展实践教学专项检查、授课计划检查、试题命题与改卷的检查等。3.随机抽查:由教务处、督导办等部门组织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实验实训报告、实习报告(总结)、毕业论文(设计)等抽样检查。

(二)听课评价

包括学院各级领导、教学督导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同行教师听课评价。

(三)教学测评

1.每学期末,各教学职能部门对各系(部)及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测评。2.每学期末,由督导办组织对各系(部)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四)信息反馈

教学质量内部信息反馈,主要通过教学督导办和系(部)教学信息组反馈。

1.教学督导办反馈:及时将教学及管理情况通过系部、教研室反馈给教师、学生和相关管理部门。

2.各系部教学信息组反馈:主要由学生教学信息员收集本班级的教学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建议,通过书面形式向各系(部)及督导办反馈。

(五)会议会诊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据其工作职责不定期召开会议,对教学质量进行会诊,严把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关。

(六)管理纠偏

教务处、督导办根据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测评的结果以及反馈信息,对系(部)及每位教师在执行学院有关教学规章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限期整改。

(七)奖惩处理

将教学质量与教师年度考核等次、教学优秀奖评选及系部年度目标考核挂钩。1.学院设立优秀教师等奖项,对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学院对在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问题或学生意见较大的教师进行告诫,限期整改;对在学期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意见很大、教学质量差,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可调离教学岗位。

(八)质量跟踪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7

(一) 创新教育理论

(二) 当代认知心理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课题实验假说:

借鉴创造性教学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改革和创新中文应用写作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 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外语分院、艺术分院、社发分院、人文分院09级的12个班级以及09级文科基地一班和09级理科基地班, 共859人。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考评体系的改变, 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为三亚学院“311”课程改革提供参照本, 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助力。

(三)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修订《中文应用写作》教材 (2007年,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针对不同专业, 开展应用写作训练活动, 并编写校内实训资料, 如《应用写作实践训练指南》等, 为提高应用写作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建立新的应用写作考核方式, 引入过级考试模式, 增强考核的标准化、规范化、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

4、建立教学实训基地, 有效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应用写作知识和经验。

四、课题研究变量:

自变量:在中文应用写作教学中通过课内外教学改革, 创设教学情境, 采用小组协作交流式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应变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干扰变量:

1、参与实验的班级起始水平的差异。

2、参与研究人员对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理解及运用程度。

3、考核方式和检测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

4、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其他因素

控制方法:1、运用单组单因素前后测的实验模式, 避免不同班级之间的差异影响实验结果。

2、通过集体备课和定期专家讲座加强对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理念、教学方法的培训。

3、在考核方面, 建立试题库、规范出题要求及评分标准。

4、从教学组织、课程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完善, 争取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正面影响。

五、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 坚守课堂教学阵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多元互动。

中文应用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一般较偏重从方法论角度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 而忽视了作为课堂教学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 忽视了沟通交流、互相激发的互动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需要方面所起的作用。本课题在教学环节实施互动式教学, 重构多元化、立体型、系统性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 从而破解干巴、枯燥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缺乏足够的兴趣所形成的不愿学、不愿写的难题,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快乐中写作。通过互动式教学, 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为三亚学院“311”课程改革提供参照。

课堂教学中, 互动时机的选择关系到互动的效果, 不能流于“动”的形式,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互动。互动时机的选择:一是选在教学热点上。在教学内容当中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 学生感兴趣、有迫切学习愿望, 最易于被学生接受并融入其已有知识结构当中的内容。二是选在教学重点、难点上。教学的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难点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教学内容。三是选在教学疑点上。教学内容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激烈矛盾的地方。

本课题互动式课堂教学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新教材的编订上。新编教材从编写思路、章节体例、练习设置等方面较以往有了较大调整。教材以节为单位, 每节设计“激趣导入”、“要点浏览”、“案例缓冲”、“理论备份”﹑“拓展连接”、“实训界面”、“扫描修复”、“思维宽带”、“情境写作”等模块。用信息时代计算机语言概括了教材个大部分, 打破了以往教材的理论框架,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规范了教材的体例, 明确了教学目标, 具有鲜明的三亚学院特色和可操作性。

(二) 巩固写作训练成果, 建立考练结合的新型评价机制。

为了落实“311”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本课题对于课程评价机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主要从平时作业练习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调整。

1、平时作业练习采用灵活多样的题目形式, 加大评讲反馈力度, 师生共同写作, 不断提高。在平时的练习中, 有些作业要求个人单独完成, 有些要求小组团队合作。练习的内容有些采用情景式练习, 有些开成讨论会, 有些借助视频资料提供的素材, 有些来自身边的新闻事件或校园生活, 让学生言之有物。在评讲的过程中, 开展了学生互评、竞赛评比打分、教师总评等形式, 把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优点一一指出, 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班级的差异进行查漏补缺。评讲中老师也要写作同题下水作文, 指导学生, 并接受学生的评价。师生共同在写作中成长, 在修改中提高。

2、考核方式上初步建立并完善了中文应用写作教学考核标准量化方案。该方案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评成绩结合的评价方法。注重教学过程, 将平时考勤、作业、课堂表现及校内外比赛奖励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分依据。在期末考试中采用过级考试的方法, 依据成绩分出应用写作水平等级:60-69为一级水平, 70-79为二级水平, 80-89为三级水平, 90-100为四级水平, 并颁发证书肯定学生的成绩。

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提高教师职业化程度, 量化教师教学工作绩效标准, 完善教师考核体系, 该课题还制定了教师评价标准。以中文应用写作课程过级考试卷面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学生达到二级水平 (获取学位证的必要条件) 的通过率为起点考核教师。真正做到教学互动, 教学相长。

(三) 延伸实践演练平台, 利用校内外资源提高写作能力。

1、加强校内应用写作实践演练。

(1) 教学团队开展科研与应用写作实践的互相交流。采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下水作文互评等方式进行。

(2) 在校内举办大型应用写作讲座, 请相关专家、校报编辑、宣传部门负责人教授写作实战经验、常见的写作问题, 促进师生写作专业水平的提升。

(3) 与学校其他组织机构合作, 建立应用写作实习基地。学校的办公室、宣传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都是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场所。

2、加强校外应用写作实践训练。

(1) 教师带领学生, 联系社会相关单位, 让学生接触应用写作的实际使用环境。

(2) 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 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实习中使用应用文的情况, 一方面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及求职类文书的写作。

(3) 深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走访毕业的学生, 以其现身说法促进课堂教学。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一) 教师通过培训, 理解并贯彻了学院的办学理念, 规范了教学资料, 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 发表了6篇省级以上论文。

(二) 编写教材及教辅资料。《中文应用写作教程》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重写, 目前作为校内教材试用。《中文应用写作过级指南》是本团队编写的应用写作过级辅导用书。

(三) 出台了《关于中文应用写作教与学考核标准的实施方案》, 对于中文应用写作课程的考核方式在学生和老师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七、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本课题在研究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有:

第一、考试成绩的数据统计有不规范之处, 没有排除教师主观因素。中文应用写作课原有的考试模式是统一命题, 抽签考, 授课老师单独阅卷评分。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改卷环节标准不太统一, 班级或专业之间横向比较时, 可比性不大。在本学期的考试中, 我们采用老师盲评, 集体阅卷的方式, 同时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 从而使学生的成绩更客观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第二、课程的实践环节还有待加强。在学生方面应建立相关应用写作的学习网站, 增大师生交流。在老师方面应强化老师自身写作水平, 除了下水作文外, 应增加教师轮岗实习, 在实际应用中积累写作经验。

中文应用写作是海南大学三亚学院“311”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实用型、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本团队会一如既往争做创优争先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钱国英:《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10月1日。

[2]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1日。

[3]郝志军:《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科学研究》, 2005/9。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篇8

关键词:餐饮管理教学质量考评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1.《餐饮管理》课程简介及教师考评的必要性

1.1课程简介

《餐饮管理》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的專业核心课程,课程以饭店餐饮部的服务与管理内容为主要知识点,介绍了餐饮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经营和管理餐饮企业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运营餐饮企业的能力[1]。高校教师以课堂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为主,结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形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

1.2该课程教师考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餐饮市场对高素质餐饮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对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餐饮应用型人才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对于《餐饮管理》这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目前高校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制定的该课程教学目标与餐饮经营实际需要是脱节的,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缺少对餐饮业的沟通以致对获取的市场信息有限,故教师没法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所学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选择的教材具有滞后性,很多老师因为对某本教材较为熟悉,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该本教材作为上课的讲解教材,事实上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没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餐饮业需求。另外,大多数高校教师都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导致学生的技术技能较差不能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构建餐饮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最后,由于教师对高校教学环境如教学设备等存在不满致使其教学态度存在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对《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考评有利于教师发挥优点、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能力。

2.考评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有利于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评价结果信度的提高,基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2],从评价者学生和被评价对象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评指标体系设置需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性及典型性原则。每个指标的概念要明确,指标体系不能复杂,把最能够反映该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的指标提炼出来,且各指标之间的涵义不能重复,使得评价内容明确、完整。

(2)可测度性原则。要求各评价指标便于学生进行模糊评判,以便后面计算结果的科学性。

(3)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科学地反映考评目标,达到有效考评的目的。

(4)层次性原则。为更好地分析考评结果,考评指标需进行层次划分,指标体系应根据考评目的的需要和指标功能的不同分出层次,并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5)稳定性原则。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能有效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3.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校《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考评指标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三级:第一层是结果层指标Α,即该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第二层是概述层指标设有:教学态度Α1,教学内容Α2,教学技能Α3,教学课堂气氛Α4以及教学效果Α5;第三层是具体层指标,指标具体说明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中Αi(i=1,2,3,4,5)表示在二级指标中的第i个指标;

Αxy表示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的权重值(x=1,2,3,4,5;y=1,2,3,4,5);

αxy1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为“好”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

αxy2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一般”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

αxy3表示对二级指标中第x个指标下的第y个分指标评价“差”的学生所占总评价学生人数的比例。表1《餐饮管理》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表

评价结果

评价项目及权重评价等级好一般差教学态度

Α1仪表端庄,教态得体Α11=0.02α111α112α113辅导负责,答疑及作业批改认真Α12=0.02α121α122α123备课充分,敬业爱生Α13=0.02α131α132α133要求严格,按时上下课Α14=0.02α141α142α143追求真理,崇尚科学Α15=0.02α151α152α153教学内容

Α2深入浅出,讲述生动Α21=0.125α211α212α21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Α22=0.125α221α222α223举例典型,案例分析详细Α23=0.13α231α232α233教学技能

Α3餐饮实操技能强Α31=0.08α311α312α313教学方式勇于创新,如根据知识点

进行情景对话Α32=0.05α321α322α323板书整洁,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

现代教学设备教学Α33=0.04α331α332α333教材选用合理、科学Α34=0.03α341α342α343教学课堂

气氛Α4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举手发言Α41=0.03α411α412α413学生上课出勤率高,课堂纪律好Α42=0.035α421α422α423教学效果

Α5学生具有较强的餐饮理论知识Α51=0.085α511α512α513学生具有一定的餐饮实操能力Α52=0.085α521α522α523学生能较好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去解决实际问题Α53=0.085α531α532α533综合评价

得分Α(x=1,2,3,4,5;y=1,2,3,4,5),即αxy1+αxy2+αxy3=1。

4.指标运用及评价结果分析

结合所建立的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3]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若学生对每个指标的评定语选择为“好、一般和差”,故需要对定性的评定信息转为定量的数值,在此可以用90分、70分和50分来分别衡量好、一般和差评语,记向量C=(90,70,50)。学生评价结果比例矩阵记为R=a111a121a131a141a151…a521a531

a112a122a132a142a152…a522a532

a113a123a133a143a153…a523a533,指标权重向量B=(Α11,Α12,Α13,Α14,Α15,Α21,Α22,Α23,Α31,Α32,Α33,Α34,Α41,Α42,Α51,Α52,Α53)=(0.02,0.02,0.02,0.02,0.02,0.125,0.125,0.13,0.08,0.05,0.04,0.03,0.03,0.035,0.085,0.085,0.085)。

即可得到该课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综合得分A=C(BR)。考评结果划分为三个等级:A为80分及以上教学质量好,A为60分及以上80分以下教学质量一般,A为60分以下教学质量差。高校有关人员应及时对教学质量好的教师加以表彰和奖励,对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应根据其各项考评指标得分情况找出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由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学生对该课程教师的评价,没有考虑同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故所得的评价结果为评定该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参考值。

参考文献:

[1]徐文燕.餐饮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康萍,刘江海.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7).

[3]汪应洛.系统工程(第三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初一家长会的学生发言稿怎么写下一篇:农机事故隐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