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拔除

2024-09-10

智齿拔除(精选9篇)

智齿拔除 篇1

牙拔除术是治疗牙源性口腔颌面部疾病或某些全身疾病的外科措施, 也是某些牙病的终末治疗手段。牙拔除术作为一种外科手术, 必然造成局部的损伤, 并引发局部和全身反应, 同时还会引起一过性菌血症。牙拔除术的准备和操作应遵循无痛、无菌、少创伤等一切外科原则[1]。智齿阻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已基本明确, 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手术拔除。现就龙江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两年内对80例120颗阻生智齿拔除体会做一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拔牙患者中, 男34例, 女46例, 男性多于女性。18~23岁25例, 25~30岁50例, >40岁5例。近中阻生59例, 水平阻生5例, 垂直阻生9例, 颊向阻生2例, 舌向阻生4例, 倒置阻生1例。下颌62例, 上颌18例。

1.2 方法

2%利多卡因下颌阻滞麻醉后, 再用5 mg地塞米松注射于下颌阻生齿颊侧及远中软组织内。高位阻生一般不需翻瓣, 仅需切开及分离覆盖之软组织。在解除邻牙阻力, 部分消除冠、根骨阻力后, 即可按照一般拔牙的方法和原理拔出磨牙, 主要是使用牙挺, 待牙齿基本脱位后是用牙钳拔出。修整创缘, 刮除残余的骨屑, 破碎的牙块或根尖肉芽组织。用3%过氧化氢反复擦拭拔牙创, 碘伏明胶海绵浸丁香油置入拔牙创, 挤压术创两侧的牙龈, 使牙龈尽可能对位后, 拉拢缝合, 5~7 d拆线。

2结果

80例120颗下颌阻生智齿均顺利拔除, 临床痊愈。其中, 术后出现下颌肿胀7例, 干槽症3例, 拔牙后疼痛2例。

3讨论

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影响而造成牙萌出受阻, 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最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其次是上颌第三磨牙、上颌尖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上颌中切牙。此外, 额外牙亦可发生阻生。通过X线片为阻生龄牙拔除术必备的辅助检查资料。阻生牙拔除术手术难度、手术创伤与术后反应较一般牙拔除术为大。通过X线片可以判定牙阻生情况包括倾斜状况、牙冠大小、牙冠与第二磨牙的关系、骨包埋的程度、牙根数目和形态、周围骨质的密度。X线片可显示下牙槽管与牙根的关系和距离。同时要关注邻牙情况, 第二磨牙远中骨吸收、锥形融合根术后出现第二磨牙松动的可能性高, 术中要更注意保护。对根尖片由于显示的区域小, 要注意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如出现低密度影像且根尖片上没有显示病变的完整边界, 必须加拍其他投照位置以明确诊断, 切不可贸然拔牙。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 对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进行拔除时阻力产生的来源和部位加以分析, 并预先设想解除这些阻力的方式和途径是顺利完成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必要步骤和基础。制定手术方案的意义在于使手术的每个环节和步骤都具有针对性, 提高手术动作的效率, 尽力减小创伤, 预防并发症, 最终保障手术成功。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术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手术设计应根据患者的年龄, 全身状况, 阻生牙与邻牙的情况, 阻生牙的临床分类, X线根尖片上的阻力分析等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各类低位阻生牙由于各种阻力都大, 常须作附加切口、翻瓣、去骨、解除冠部骨阻力和显露牙冠的沟裂。然后, 用去骨法、分牙法、增隙法来解除各种阻力, 使阻生牙能顺利拔除。去骨范围不宜过多, 可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出血、水肿等反应。各类中位阻生牙因有一定程度的软组织及骨组织阻力, 有时需作切开、翻瓣后去骨解除冠部骨阻力, 根据邻牙及根部骨阻力的程度, 可采用分牙、增隙或适量去骨等方法, 使阻生牙顺利拔除。各类高位阻生牙常无软组织、邻牙及冠部骨阻力, 如有阻力也较小。故在无根部骨阻力的垂直或近中阻生牙, 拔除时可配合增隙法解除阻力, 常不需切开、分牙或去骨即可拔除。但水平阻生因脱位时需转动的角度较大, 为减小转动半径, 有时仍需采用分牙法, 甚至还需少量去骨后方能顺利拔除。手术设计应精确, 程序应合理。要防止在冠部骨阻力未解除即分牙, 或劈分未能符合意图, 便盲目用挺将牙挺松, 又觉阻力尚未解除, 试图再次分牙又告失败, 最终只能在大量去骨后, 才能将阻生牙拔除, 徒然增加创伤, 延长手术时间, 导致严重的术后反应、术后感染或干槽症的发生。

术后仔细检查拔除的阻生牙, 取出创口内遗留的牙碎片和骨质残屑, 如舌侧骨壁有折裂应予复位, 若已与骨膜分离, 应予去除, 修整牙槽骨锐利边缘。彻底刮除牙槽窝内残留的牙囊及肉芽组织。对创伤较大, 骨创较深或术前有感染症状者, 应置碘仿纱条作为引流。对切开与未切开的创口, 均应将创缘缝合为宜, 以防止术后出血及感染或发生干槽症。但缝合不可太紧, 以减轻术后水肿。创口覆盖消毒敷料压迫止血。

摘要:目的 探讨阻生智齿拔除的方法, 以及手术本身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80例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治疗, 均痊愈。结论 消除阻力是下颌生智齿拔除术的关键, 正规操作, 减少手术创伤, 妥善处理拔牙创面,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阻生智齿,拔牙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智齿拔除 篇2

关键词 高速涡轮机 常规 阻生智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164

阻生牙拔除是比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组生牙可引起一系列的危害,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智齿冠周炎,邻牙龋坏,下前牙拥挤,多间隙感染,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等。下颌智齿的拔除,尤其是低位阻生牙难度大,术后常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疼痛、张口受限、下唇麻木等。如何做到缩短拔牙时间,减少手术穿上,减轻患者术后反应是牙槽外科研究和探讨的重点。2010~2010年收治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00例,进行高速涡轮机牙钻拔除法和常规骨劈冠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2010年收治下颌阻生智齿患者100例,年龄19~45岁,平均25.5岁。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中位水平阻生10例,低位水平阻生40例。对照组50例中男26例,女24例,中位水平阻生12例,地位水平阻生38例。所有患者术前拍曲面断层片,了解阻生牙位置,牙根数目,分析阻力來源,判断与下颌神经管的关系,邻牙关系,术前做好手术评估并告知患者。

拔牙方法:100例患者采用2%利多卡因常规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阻止麻醉方法,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洗必泰口周皮肤消毒,铺洞巾,1%碘伏消毒术区,牙龈分离器分离牙龈,远中牙龈应彻底分离,防止在拔牙时牙龈撕裂及术后牙龈出血,显露覆盖牙根及牙根表面的骨组织。试验组患者采用高速涡轮机祛除阻生,对于中位水平阻生,无骨组织阻力者,涡轮机自牙颈部将其冠根分离,然后牙挺拔出,对于有软组织阻力者,拔出后缝合创口。对于低位水平阻生者,涡轮机祛除骨组织阻力和近中牙冠,然后用牙挺牙钳拔除。对照组骨凿去骨法和劈开祛除牙冠部阻力或邻牙阻力,然后用牙挺和牙钳拔除。术后常规消炎药抗炎。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1周复诊,观察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试验组50例张口受限患者4例,面部肿胀3例,拔牙创疼痛18例,无干槽症发生。对照组50例患者张口受限10例,面部肿胀8例,拔牙创疼痛23例,干槽症2例。试验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高速涡轮机切割能力强,去骨速度快,方向容易控制,能够减轻术中不适。并且可自动喷水,拔牙出血可及时冲出口外,避免传统拔牙中反复棉球止血而耽误时间,视野清楚避免损伤组织缩短手术时间[1]。有文献报道高速涡轮机可缩短30%~40%的手术时间。干槽症发病原因主要是创伤和感染,拔牙创为感染创造了条件,当拔牙时间长,创伤大的智齿拔出后常发生干槽症,所以高速涡轮机拔除法可降低干槽症的发生率,本文试验组干槽症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高速涡轮机避免锤击,震动小,患者容易接受,减轻因锤击产生的焦虑感。但有报道显示高速涡轮机拔牙术中可出现皮下气肿,损伤下颌神经血管等并发症[2]。可能因为高速钻头产生的气体进入郏间隙,术中切除牙龈组织可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率。

传统骨凿劈开法着力点在牙冠的发育沟,低位水平阻生智齿位置低,着力点不容易掌握,容易造成器械滑脱,造成软组织和邻牙损伤。巨大的锤击力量很容易造成下颌角应力性骨折,用力过大易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反复的锤击震动造成患者心理恐惧。传统骨凿劈开法用力方向不易控制,一旦方向不当智齿进入舌下间隙,颌下间隙等相邻间隙继发感染[3]。

综上所述,高速涡轮机微创拔除法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心理恐惧,疗效优于传统骨凿劈开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晓宁,陈盈颖.高速涡轮机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11(2):102.

2 张善文,刘林.智齿拔除术致颜面部及胸部皮下气肿一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25(4):254.

3 王海峰,霍文艳.高速涡轮机与常规智齿拔除方法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1,5(33):1473-1474.

智齿拔除 篇3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需行智齿拔除术患者78例, 其中男45例, 女33例。年龄19~54岁。

1.2 智齿阻生类型

根据患者临床检查和下颌骨侧片和牙X线片显示:患者智齿阻生类型:近中阻生36例, 远中阻生19例, 水平阻生10例, 垂直阻生4例, 颊向阻生6例, 舌侧阻生牙1例, 倒置阻生牙1例。

1.3 治疗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拍摄患牙根尖X片, 明确阻生智齿的确切位置, 弄清牙根形态和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关系。2%利多卡因行下颌阻滞麻醉。根据患牙具体情况是否切开翻瓣。根据患牙具体情况, 施行①切开联合挺拔;②劈冠联合挺拔;③切开、劈冠联合挺拔;④切开、劈冠、去除部分下颌骨、挺拔。在诸多方法中, 劈冠联合挺拔施行最多。术后术后清理牙槽窝, 复位牙槽骨, 根据创口大小不同缝合1~ 3针。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如果患者牙创局部出现肿胀疼痛, 且持续加重, 此时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

2结果

所有患者阻生智齿均顺利拔除, 出血量少, 术野始终清除, 拔牙时间约为5~60 min, 平均15 min。术后患者牙创局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疼痛, 但均痊愈。拔牙后牙创部位出现感染2例, 1例出现干槽症, 亦无临牙损伤, 术后临牙出血松动1例, 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 未出现下颌骨骨折。

3讨论

下颌智齿一般在18岁以后开始萌出, 如果在萌出过程中受到周围组织的各种阻碍, 萌出困难, 就导致了临床所见的各种类型的阻生牙, 可以引起智齿冠周炎、邻牙出现龋齿, 甚至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在口腔临床手术治疗中属于比较复杂的牙槽外科手术, 因为阻生的智齿在局部的解剖结构变异比较大, 手术操作时候术野较小, 术后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所以在拔除智齿阻生牙时要详细诊断、掌握好拔牙时机、采用适合的拔除方法, 这在拔除术至关重要。

对于阻生智齿的诊断来说, 在临床中, 多能正确诊断, 但是要正确判断出牙根的数目、牙根的生长方向情况, 以及阻力来自邻牙、牙槽骨还是牙根, 这些需要临床医师在拔除智齿前详细做出诊断。以前多利用根尖X线片, 以及全景片做出判断, 但是X线片有时会出现重叠现象, 这样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现在可以利用CT对牙根数目、牙根弯曲情况做出判断, 但是增加了医疗成本[1], 总之在拔除前要熟知阻生智齿的生长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在拔除术前要询问患者的病史, 排除手术禁忌证, 如果患者处于急性炎症期, 要推迟手术, 进行抗炎治疗后在行拔除术;对于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 应在拔除术前停药或减量;要做好口腔检查如果颊部局部出现红肿、质硬、周围淋巴结肿大, 应暂缓手术;同时还要拔除术前保持口腔卫生, 清除邻牙残留食物等, 这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亦非常重要。

对于麻醉来说, 在麻醉药中可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有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 不但可减慢组织对局麻药的吸收, 延长麻醉药在局部麻醉时效, 同时还收缩了手术区域的小血管, 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 使手术视野清晰, 利于手术进行[2]。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要首选创伤小的拔除方法, 当需要劈冠时, 一定要掌握好用力角度, 同时锤击的力量要适当, 争取一次性劈开。如果没有掌握好角度, 可能只劈开近中部分牙冠, 那么遗留部分就会阻力更大, 如果敲击次数过多, 很可能造成根折, 增加了拔除的难度, 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

阻生智齿拔除后, 易引起相关并发症, 其中干槽症是重要并发症之一。干槽症的实质是局限性骨髓炎, 也可以说是拔牙后牙创的牙槽骨骨髓炎。此并发症临床症状为拔牙后拔牙创迟迟不愈合, 持续性剧烈疼痛, 牙槽窝内空虚, 有恶臭性渗出、夹在腐败的血块, 局部牙龈软组织炎症较轻, 只是拔牙创边缘牙龈稍红。引起干槽症的原因目前多认为是感染和创伤造成的[3]。所以在临床拔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通过漱口消毒术区等保证口腔卫生, 另外要尽量减少术中创伤, 尽量少劈牙槽骨。对于拔除后另外一种并发症为软组织感染, 主要症状为面部肿胀、疼痛等间隙感染。阻生智齿拔牙术后骨组织感染与软组织感染, 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混合发生, 但通常发生较多的是干槽症。但是如果在术中过多的劈骨、或者劈牙的方法不当等原因, 极有可能伤及相邻的下牙槽神经, 造成术后下唇麻木。

在本文结果中, 根据患者阻生智齿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拔除方法, 所有患者阻生智齿均顺利拔除, 且出血量少, 术野始终清除, 拔牙时间约为5~60 min, 平均15 min。术后患者牙创局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 但均痊愈。拔牙后牙创部位出现感染2例, 1例出现干槽症, 术后临牙出血松动1例, 1例下牙槽神经损伤, 但患者服用神经营养药物3个月后, 下唇麻木症状消失, 亦无邻牙损伤, 未出现下颌骨骨折。总的来说, 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在行拔除术时要详细诊断、掌握好拔牙时机、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采用适合的拔除方法。

参考文献

[1]廖志夫下颌阻生智齿拔除180例临床分析.广州医药, 2006, 37 (2) :51-52.

[2]梁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体会.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 43 (6) :65.

智齿拔除 篇4

【关键词】 高速涡轮牙钻;下颌阻生智齿;拔牙术;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782.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099-01

下颌阻生智齿的解剖形态变异大,牙尖等不如邻牙明显,临床上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常遇到颊侧骨板较厚,骨质致密,根端弯曲,膨大等复杂的病例,这些患牙的拔除较为困难[1]。用传统的锤凿劈冠去除阻力的方法,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2]。笔者对120例阻生牙拔除术患者采用高速涡轮牙钻进行拔除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龄18~50岁。阻生牙均为低位阻生或水平阻生。

1.2 拔牙方法

1.2.1 阻力分析 牙冠部阻力:有软组织及骨组织阻力;牙根部阻力:牙根本身的解剖形态所产生的阻碍该牙拔除的力;邻牙阻力:第二磨牙所产生的阻碍下颌智齿拔除的阻力。一般近中阻生智齿存在软硬组织阻力,其中硬组织阻力来源于牙冠、牙根的骨组织及邻牙阻力。水平阻生主要为根部阻力,有时有邻牙阻力。

1.2.2 术前准备 拔牙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常规测血压及心电图,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了解智齿阻生情况,根尖情况及与下牙槽神经管的关系,制定手术方案,交代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签手术知情同意书。

1.2.3 手术方案设计 中低位近中阻生智齿,可采用翻瓣、断冠、挺根方法;复杂过低位阻生智齿,可采用翻瓣、去骨、断冠、分根、挺根。

1.2.4 手术要点 根据阻生齿的阻力程度使用高速涡轮牙钻横断有阻力的牙冠(以手的落空感判断是否钻穿牙体组织,避免超出牙体、损伤骨组织及神经),而后用牙挺插入断冠间隙中撬断牙冠,去除冠部骨阻力。若为复杂的双根或多根,根的骨阻力都较大,可用牙钻分根、去骨消除阻力,然后用薄挺顺牙根方向从近中颊侧直接挺出牙根。

1.2.5 清理拔牙床创面 用刮匙刮除碎骨片及牙片,探查有无肉芽肿,肉芽肿多位于垂直位之远中部、水平位之近中冠下方等部位,应予刮除。复位牙槽窝及软组织,用碘伏棉球消毒拔牙创周边软组织,待新鲜血液充满拔牙创后放入碘仿海绵1~2块,粘膜组织瓣复位缝合。

1.2.6 术后处理 拔牙结束后立即告知患者,以缓解其恐惧心理,嘱患者咬棉球压迫止血30min,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全身抗炎镇痛治疗,局部给予冰袋冷敷8~10h,24h后方可漱口。拔除困难者,预计肿胀严重时可局部浸润注射地塞米松1~2ml。

2 结果

120例阻生智齿拔除术均在0.5~1.5h完成。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出血、干槽症及邻牙损伤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轻度、中度张口受限,局部肿胀及疼痛术后反应,但症状均较轻,未做特殊处理3d内均得到缓解。本组病例患者2~3个月后拔牙创均完全愈合。

3 讨论

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术是口腔门诊患者惧怕的手术之一,由于手术相对复杂,时间相对较长,常需翻瓣、去骨、去阻力、敲击、凿、挺等操作,但该区位于口腔后部,手术进路及术野显露均为较困难。因此,手术应充分暴露智齿术区,操作过程中必须使用吸唾器以保证术野清晰,防止损伤软组织[3]。

下颌阻生智齿由于局部解剖空间的限制,使用传统的锤凿劈冠法凿劈时有强烈的敲击,易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且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本组病例使用高速涡轮牙钻可以提高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成功率,且避免了用锤敲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去除阻力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时需注意:术前应对智齿的阻力进行全面的分析,避免盲目操作,丧失牙挺的支点,增加拔牙的难度;使用涡轮牙钻去骨时,要防止卷入软组织,并充分水冷,预防对智齿周边正常骨组织的高温刺激及粘膜下气肿的发生。

总之,采用高速涡轮牙钻去阻力可以有效提高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2]李晓光,赵峰,王艳春,等.下颌阻生智齿涡轮钻法与锤凿法拔除的临床比较[J].上海口腔医学,2002,10(1):85.

[3]黄群,东耀俊,钱红.高速涡轮牙钻辅助拔除下颌智齿后伤口愈合情况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19(3):172-173.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配合与护理 篇5

关键词:阻生智齿,拔除术,配合,护理

随着人类咀嚼器官的逐渐退化, 颌骨发育的不足, 阻生智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阻生智齿不及时拔除可引起智齿冠周炎、间隙感染、第二磨牙损坏等并发症, 故及早拔除阻生智齿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拔除阻生智齿275例, 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其中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的观察护理在手术治疗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阻生智齿拔除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5例阻生智齿拔除病人男女比约1誜0.8, 年龄18~60岁, 其中18~45岁者占80%;近中阻生67例, 远中阻生45例, 垂直阻生83例, 水平阻生39例, 颊侧阻生23例, 舌侧阻生18例。

1.2 阻生智齿拔除适应证

(1) 反复引起冠周炎发作, 待炎症消除后及早拔除。 (2) 本身龋坏或引起邻牙龋坏, 因食物嵌塞等造成邻牙牙槽骨吸收或牙根吸收者。 (3) 阻生牙引起神经痛症状或形成颌骨囊肿及其他可疑病灶牙者。 (4) 造成咬合错乱, 可能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诱因的。 (5) 因正畸矫治需拔牙者[1]。

1.3 阻生智齿拔除禁忌证

(1) 有高血压病史, 经治疗血压仍不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者。 (2) 有心脏病和造血系统疾病者。 (3) 肾脏疾病、糖尿病、甲亢、妇女月经期、妊娠前3个月和产前3个月等。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操作前病人全身评估

了解病人健康状况, 有无药物过敏史, 有无全身疾病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 , 熟悉病人所做的常规检查结果、X线片。

2.1.2 心理护理

阻生智齿拔除比较复杂和困难, 术前护士应配合医生向病人介绍病情、手术拔除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告知其术中有不适感、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2]。如震动、出血、肿胀、张口困难、下唇麻木等, 让病人了解拔牙过程, 做好心理准备。对病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给予安抚。鼓励病人相信医生, 稳定情绪, 积极配合手术, 签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2.1.3 病人准备

调整椅位及光源, 使病人张口时下颌骨与地平线平行, 病人与医生肘部同高。给病人围胸巾, 口内有活动义齿者, 摘下义齿放好。

2.1.4 器械准备

根据阻生情况准备所需器械, 如拔牙钳、牙铤、凿、骨膜分离器、牙锤、口腔检查盘、手套、吸唾管、麻药、注射器、棉球、缝合包、高速手机、车针、三角铤。

2.2 术中护理

2.2.1 观察麻药反应

嘱病人用洗必泰含漱1分钟, 用3%碘伏棉球进行口周消毒, 铺无菌洞巾, 护士站在医生对侧, 随时做好配合[3]。抽好麻药, 安好吸唾管, 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发冷等过敏反应。嘱病人勿紧张, 尽量放松, 术中不适请举手示意。

2.2.2 翻瓣去骨增隙配合

在翻瓣过程中, 协助医生拉钩止血。用吸唾管及时吸净唾液、血块, 保持视野清晰, 密切配合, 掌握手术进程[4], 了解医生意图。去骨增隙时, 掌握正确的锤击方法和力量:一手紧托住颞下颌轻铳, 边铳边去骨。锤击增隙时用手腕适中力量有节奏、有弹性地连续叩击2~3下, 第一下轻慢, 提醒医生注意铤子是否放稳放合适, 另嘱病人放松勿紧张, 第二三下快速连续闪击, 重复叩击, 尽快缩短拔牙时间, 同时密切观察病人面部表情、呼吸、出汗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做好抢救处理。

2.2.3 劈牙的配合

护士手握成拳顶紧病人患侧下颌角, 一手拿锤, 使用腕部力量, 敏捷准确锤击, 争取一锤将牙劈开, 解除阻力, 减少对头的震动, 保护颞下颌关节不受损伤。

2.2.4 高速涡轮钻应用配合

对低位阻生、冠部有阻力者, 护士准备好无菌手机和24 mm长车针, 协助医生拉钩压舌, 暴露手术视野, 在医生用手机去骨磨冠去阻力操作中, 护士要不断吸尽血液和唾液, 保持视野清晰, 必要时再重复拍牙片, 以确定阻力部分, 磨除、离断阻生牙。

2.2.5 切口观察

阻生牙拔除之后, 观察切口和牙槽窝, 用刮匙刮净碎屑残渣, 修整复位牙槽脊。对牙龈撕裂、软组织有损伤者, 配合医生缝合伤口。

2.3 术后护理

2.3.1 整理用物, 妥善安置病人

清点、整理用物送清洗间, 将拔除的阻生牙指给病人看, 需要带走阻生牙者, 将其包好交与病人。将病人口角血渍擦净, 观察病人拔牙术后反应、面色、呼吸。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出冷汗、自诉心慌不适, 立即放平牙椅, 让病人平躺松开衣领, 保持呼吸通畅, 针刺人中, 必要时按医嘱静注50%GS 20~40 ml。测血压、脉搏, 观察30min~1 h, 无不适才可离院。

2.3.2 交待拔牙注意事项, 预防出血

(1) 嘱病人咬紧棉垫30~40 min取出。 (2) 拔牙当天不能做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 24h不能刷牙漱口。 (3) 术后不要反复吸吮术区或吐唾液, 也不要用舌舔伤口, 以免引起出血。 (4) 术后当日吃温冷、流质饮食。 (5) 如果创面大量出血, 应及时复诊。 (6) 术后5~7天拆线。

2.3.3 肿胀、疼痛的处理

术后有轻度肿胀、疼痛, 可冷敷或嘱病人按医嘱服用镇痛药以缓解疼痛, 不适症状一般2~3天后可缓解, 若局部出现肿胀明显、剧烈疼痛, 应及时复诊。

2.3.4 预防感染

拔牙后牙窝有齿槽中隔, 有的病人将其误认为是牙根滞留, 嘱病人勿用手或舌触及, 以免延误牙窝愈合或造成感染。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发生。

3 结论

3.1 做好术前病人评估

拔牙前了解病人健康状况, 掌握阻生智齿拔除术适应证、禁忌证, 向病人做好拔牙术知识宣教, 对有疑虑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术中关心病人, 及时询问病人有何不适, 病人紧张时握住病人的手, 病人张口时间长时, 让其稍闭口休息, 护士按摩双侧颞合关节, 缓解关节肌肉僵硬。给病人以爱护, 关心, 鼓励病人增强信心, 稳定病人情绪, 减少晕厥发生,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2 掌握正确的锤击方法

与医生默契配合, 缩短拔牙时间, 减少并发症。了解医生意图, 医生放好器械后, 护士用手紧托病人下颌角, 做好保护。去骨增隙、劈牙时的锤击方法和使用力量, 力争准确安全, 避免反复锤击而增加对病人的震动, 也避免根折、骨折等问题出现, 增加拔牙难度, 增加病人痛苦。

3.3 术后注意事项的交待

术后护士反复向病人及其家属交待注意事项, 必要时发放注意事项说明表, 告知病人适当休息, 合理饮食, 保持口腔清洁可预防出血, 促进伤口愈合, 减轻疼痛, 防止感染, 防止并发症。

3.4 提倡微创临床高速手机的使用

用高速手机去骨、破冠创伤小、无震动,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病人的恐惧心理[5], 极大地消除了传统凿骨劈牙对病人创伤大、震动明显、并发症多的问题, 使口腔技术向微创无痛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2]丁芳, 易国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2009 (2) :49-50.

[3]郝亚杰.750例阻生智齿拔牙术的配合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12 (2) :175-176.

[4]毛云峰.下颌阻生牙拔除术250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4) :47-48.

智齿拔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 0 1 2年6月至2 0 1 3年6月在我院口腔外科门诊就诊的拔除阻生智齿患者8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 平均年龄 (25.50±9.25)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病例选择标准:医师通过X线片[3]诊断为Ⅱ类、高、中位水平阻生智齿的患者;所有患者本次只拔除单侧一颗下颌智齿;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史;

无精神发育迟滞和/或精神疾病。病例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认知障碍;近日使用镇静、镇痛药物。

1.2 研究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 非干预组40例。非干预组常规手术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手术治疗外, 手术治疗前30 min, 研究者向患者介绍音乐干预的目的及方法。音乐干预在封闭的手术室中进行, 手术前20 min对患者进行音乐干预。播放音乐至手术结束为止, 音量以患者认为适量为宜。患者采取仰卧位平躺于牙科椅上, 轻闭双眼, 身体放松, 做深而慢的呼吸, 张口配合医师, 欣赏音乐。音乐以柔和的乐曲为主。干预人员鼓励患者与音乐共鸣。干预前发放疼痛视觉类比量表, 让患者勾画出手术前患者想象的疼痛程度, 手术后5 min, 再次发放上述调查表, 评定患者干预后的疼痛程度。

1.3 调查工具

疼痛视觉类比量表 (pain visual analogue scale, PVAS) :该量表是将一条10 cm的线段评分为10分, 从无到极重代表患者感觉到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应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干预组手术前的平均疼痛值为 (7.20±1.83) , 非干预组手术前的平均疼痛值为 (6.63±2.18) , 经t检验, 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术前的疼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06, P=0.247) , 具有均衡可比性。

2.2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组手术前后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 (P<0.05) , 而非干预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干预组手术后的平均疼痛值为 (5.40±2.51) , 非干预组手术后的平均疼痛值为 (6.63±2.18) , 经t检验, 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手术后的疼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12, P=0.000) 。

3 讨论

本组80例拔除阻生智齿患者中, 多数患者诉说疼痛发生在口腔内, 部分在耳下区。患者所描述的疼痛多数为“进针时的刺痛和注射麻醉药物时的胀痛”, 4例患者注射药物时发生恶心。拔除阻生智齿患者出现的疼痛与注射药物部位有关。通常情况下, 拔除下颌阻生智齿需要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于口腔内翼下颌皱襞外侧3~4 mm处进针, 深2~3 cm, 针触及骨面后推药。由于大部分口腔组织受三叉神经支配, 对疼痛非常敏感, 因此, 口腔科的多种诊疗操作对一些患者来讲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 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负担, 对于自主神经不稳定、性格存在缺陷的患者容易产生多种的不适感, 对疼痛的敏感性也会增加[4]。部分患者不仅表现在口腔及颌面部的疼痛, 也会出现由于焦虑、紧张导致的精神性疼痛, 以及因害怕拔牙而产生的心理性疼痛。

音乐干预疗法是一种跨学科的, 在一系列学科边缘上产生的治疗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音乐影响人们的情感、心理、思维和生理的功能来改善人的认知, 从而改变人的行为。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疼痛是一种综合性的疼痛, 与情绪、情感密切相关, 而音乐可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情感[5], 所以本研究应用音乐干预疗法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疼痛进行干预。

由表1可知:音乐干预组的PVAS分值由干预前的 (7.20±1.83) 降至干预后的 (5.40±2.5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未经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无明显改变 (见表1) ;手术后干预组的疼痛得分为 (5.40±2.51) , 非干预组的疼痛得分为 (6.27±2.00)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1) 。可见, 经过音乐干预后, 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此结果提示经过音乐干预缓解了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疼痛, 这与Klassen JA[6]的研究结果相同。分析音乐干预缓解疼痛的原理主要有3个方面: (1) 大脑的痛觉中枢和听觉中枢均在大脑颞叶, 音乐刺激听觉中枢的同时与痛觉中枢发生交互抑制作用, 而且, 音乐可提高垂体脑啡肽的浓度, 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 所以音乐能间接地起到镇痛作用[7]。 (2) 患者由于紧张、害怕和焦虑等情绪可降低痛阈, 而兴奋、愉悦的情绪能提高痛阈。 (3) 柔美、温和的音乐能调控人的呼吸节律、心率与心律, 消除紧张情绪, 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8], 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有助于缓解疼痛。

本组病例中, 80例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疼痛主要是是生理、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导致的“综合痛”, 音乐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斌.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调查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7, 34 (3) :162-l64.

[2]Moore R, Brφdsgaard I, Rosenberg N.The contribution of embarrassment to phobic dental anxiety: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J].BMC Psychiatry, 2004, 4 (1) :1-11.

[3]Gomes AC, Vasconcelos BC, de Oliveira e Silva ED, et al.Lingual nerve damage after mandibular third mo-lar surger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05, 63 (10) :1443-1446.

[4]van Wijk AJ, Hoogstraten J.Anxiety and pain during dental injections[J].Dent, 2009, 37 (9) :700-704.

[5]吕红梅, 陈捷, 陈君华, 等.个体化音乐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8, 23 (10) :4-6.

[6]Klassen JA, Liang Y, Tjosvold L, et al.Music for pain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undergoing medical procedur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mbul Pediatr, 2008, 8 (2) :117-128.

[7]卢银兰, 赖文.近20年来音乐疗法的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志, 2002, 46 (1) :46-49.

智齿拔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用2%利多卡因+1/500000肾上腺素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冠周局部浸润麻醉[1]。行常规牙冠近中垂直切口及远中水平颊侧切口, 分离三角瓣, 尽量暴露牙冠及邻近牙槽骨。对右下颌智齿采用常规方法拔除, 在能看见的牙冠尽量靠近远中部位磨一小槽, 用双面凿横断智齿牙冠, 将远中部分用挺竖直取出, 再取出近中部分[3];对左下颌智齿采用涡轮钻法拔除, 在横断牙冠时采用高速涡轮机执球钻, 斜向近中横向磨断牙冠, 挺出近中牙冠, 取出根方部分, 若牙槽离出口过小, 则可再次用涡轮机横断牙齿, 分段取出剩余部分牙齿[2]。

注:治疗组总有效率92.2%, 2组对比经卡方计算P<0.01

注:χ2=5.67~63.7, P<0.05

1.1 一般资料

选口腔门诊不能正常萌出的、冠周炎反复发作、伴颌下间隙感染2次以上, 双侧阻生齿患者35例, 年龄18~35岁, 于发病1周以内就诊。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青光眼等病史。

1.2 一般检查

检查颌面部肿胀不明显、无压痛、质不硬, 牙周组织红肿不明显, 牙周袋内有脓液溢出, 全身症状不明显。

1.3 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阻生牙的生长方向、位置、牙根的形态及牙周情况;在慢性冠周炎的X线片上, 有时可发现牙周骨质的阴影 (病理性骨袋) 的存在。

1.4 用药方法

首先行下颌智齿冠周盲袋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分别冲洗盲袋。两侧分别采用2种麻药分2次拔除, 以进行比较分析。2%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中加地塞米松拔除一侧患牙, 待痊愈后, 再用常规方法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传导麻醉拔除对侧同名牙, 双侧拔牙方法相同,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5 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中和治疗后第3、5天评估, 标准:显效:拔牙术中术后无疼痛、拔牙后3d无肿胀及无张口受限, 无全身不适;有效:拔牙中疼痛不明显、拔牙3d后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逐渐减轻, 有轻微全身症状;无效:拔牙时疼痛、无法拔除患牙, 术后肿胀张口受限限未减轻;3d后疼痛、肿胀及张口受限加重, 伴全身不适。

2 结果

2. 拔除前倾智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9%, 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加地塞米松组与常规法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 (2/84) 和23.8% (20/8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2=14.946, P<0.005, 见表2。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加地塞米松组拔除下颌低位前倾阻生齿术后不良反应轻, 出现术后出血和术后局部明显肿胀并发症仅各有2例, 而用常规法术后分别有张口受限8例, 术后出血6例, 术后局部明显肿胀10例, 并且有32%的人术后感觉颞颌关节区压痛[3,5] (见表2)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卡方检验2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2。表1、2种药物治疗第3天疗效比较例 (略) 注:χ2=7.13, P<0.01, 表2;治疗第5天疗效比较, 例 (略) 注:χ2=6.17, P<0.05。

3 讨论

急性冠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由于炎症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管内中性粒细胞渗出引起局部肿胀, 从而机械压迫该处的神经纤维引起疼痛;渗出物中各种化学介质也可增强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 加重疼痛。位置不正的或不能正常萌出的第三磨牙, 应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后, 尽早拔除。不然则可转为慢性且反复发作、甚至遗留瘘管、颌周蜂窝织炎下颌骨骨髓炎甚至全身性的感染等并发症。以往拔除患牙要等炎症彻底消退后, 而我们运用了2%利多卡因中加入地塞米松, 行常规下颌传导麻醉, 即可在炎症后期拔除患牙。即缩短了智齿的发做时间、快速拔除智齿、彻底治愈智齿冠周炎;而且在术后能减轻面部肿胀、促进炎症吸收、加快创口愈合, 更有效的解除患者的痛苦。本组临床实验显示, 地塞米松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到炎性组织中, 能够减轻炎性组织肿胀, 加地塞米松能减轻暂时的疼痛。地塞米松作用机理为: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 属甾类抗炎免疫药物它能提高抗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性.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与细胞反应, 并能延缓炎症后期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的形成, 使用后可迅速减轻炎症症状, 减轻不良反应[4]。

本方法使用地塞米松剂量小, 术后配合抗生素不会影响拔牙后伤口愈合及增加继发感染。本临床实验证明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拔除下颌智齿冠周炎伴间隙感具有疗效好, 疗效快、方便经济等特点, 值得推广。

本组资料显示:地塞米松与2%的利多卡因的联合用药, 在拔除炎症智齿中的作用显效明显高于单独使用2%利多卡因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方法简便, 具有较多优点, 适于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患者若有较重的局部感染或合并全身症状, 应全身并用抗生素, 待急性期过后再拔除患牙。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05.

[2]张尔旭.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肿胀的预防[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81.

[3]黄桂林, 蒋练, 石思碧.借助涡轮钻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体会[J].北京口腔医学, 2000, 8 (4) :190.

[4]江明性.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280.

智齿拔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90例我院口外科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拔除下颌阻生磨牙的患者, 其中颊向阻生12例, 水平阻生31例, 垂直阻生40例, 舌向阻生7例。90例患者术前经X线片检查, 46例患者智齿根尖部与下颌管上缘的距离超过1mm, 将这46例作为A组,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22例, 年龄20至48岁, 人均年龄为 (33.6±5.3) 岁, 其余44例中, 下颌管移位成角影像3例, 牙根尖偏曲影像2例, 下颌管狭窄影像1例, 牙根尖变暗影像2例, 下颌管白线中断影像5例, 这13例作为C组, 其中女性4例, 男性9例, 年龄22至46岁, 人均年龄为 (33.4±6.1) 岁。44例患者中, 余下31例作为B组, 其中女性15例, 男性16例, 年龄为18至49岁, 人均年龄为 (33.8±5.9) 岁, 3组年龄等资料比较大致相同 (P> 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术前X线片, 观察牙齿的位置, 牙冠形态, 萌出状态、阻生牙阻生状态, 并评估智齿周围的骨质有无吸收及牙齿周围骨密度。所有患者均排除拔牙禁忌症, 采用2%利多卡因对颊神经、舌神经及下牙槽神经性阻滞麻醉, 将粘骨膜翻瓣切开至第二磨牙, 用高速涡轮牙钻将智齿周围骨阻力消除或将智齿切为两部分, 分别拔除, 术后对牙窝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项目

观察3组术后出现神经损害及对症治疗后下牙槽神经改善情况。

1.4 数据处理方法

文中数据以SPASS17.0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当P<0.05时, 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术后90例患者下颌智齿均顺利拔除, 术中有2例发生断根, 断根原因为根部细小变曲或根部阻力大。见表1

注:与A组、C组比较, *P<0.05, 具有统计意义。

3 结论

本文中对90例患者进行研究, 其中有7例 (7.8%) 发生神经损伤, 较为严重的有1例 (1.1%) , 和文献报道比例相符。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原因除下颌管与智齿根尖的解剖因素外, 还和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在用高速涡轮钻切割分牙、磨除阻力中, 因对下牙神经与阻生智齿的解剖关系不明确, 导致钻头磨切过深, 造成下牙槽神经受损。因此, 为尽量避免下牙槽神经受损, 术前应仔细分析阻生牙与下颌管的解剖关系, 对于有高风险病例, 应告知患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拔牙时, 使用微创拔牙技术以及先进的拔牙工具, 用牵拉器械使术野清晰, 在遇到多根牙、弯牙时, 需分根拔除, 在使用涡轮钻切割牙齿时, 避免钻头磨切过深, 术中尽量避免下颌管受到不良应力, 并应尽量避免断根, 以防止下牙槽神经管在取根时发生意外而破裂, 术后应积充分止血, 术中若患者一旦有下唇麻木症状, 应立即停止手术操作, 给予对症治疗, 后期可对患者采取针灸或局部理疗的方式, 以尽量减轻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 下颌智齿拔除术前应先了解牙槽神经的解剖特点, 与患者充分沟通, 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法等, 可预防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发生神经损伤后, 应对症治疗, 后期采取针灸及理疗的方式, 可减轻神经损伤, 并促进其愈合。

摘要:目的:究在下颌智齿拔除后预防下牙槽神经损害的方法。方法:收集90例我院口外科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需拔除下颌阻生磨牙的患者, 将90例患者分为三组, 三组患者均拍X线片, 制定手术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牙, 观察3组术中神经损伤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 7.8%的患者发生神经损伤, 1.1%患者损伤较严重, 下牙槽神经损伤率最高的是B组, 其次是A组、C组, 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意义 (P<0.05) , 对症治疗后, 仍有1例患者症状未缓解。结论:下颌智齿拔除术前应先了解牙槽神经的解剖特点, 与患者充分沟通, 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法等, 可预防下牙槽神经的损伤, 发生神经损伤后, 应对症治疗, 后期采取针灸及理疗的方式, 并促进其愈合。

关键词:下牙槽神经损害,下颌智齿,方法

参考文献

智齿拔除 篇9

关键词:锚式缝合,下颌阻生智齿,下颌第二磨牙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为常见的牙槽外科手术, 牙拔除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局部软硬组织的不同程度的损伤, 从而产生疼痛、肿胀等局部反应, 还可能会引发某些全身反应。因此,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过程中, 术者应力求用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优的效果, 尽量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本文采用锚式缝合关闭下颌阻生智齿拔牙创口, 更利于拔牙创口的愈合,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减轻了患者的术后反应,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13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例, 女8例;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26岁;全身一般情况良好, 均无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史, 智齿局部软组织无炎症;近中阻生6例, 水平阻生3例, 垂直阻生3例, 远中阻生1例。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 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所有埋伏阻生智齿病例均采用角形切口, 远中切口从第二磨牙远中龈缘正中斜向后外方, 近中切口自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颊面轴角处, 与龈缘约成45°角, 直达骨面切开黏骨膜, 由近中切口沿骨面开始翻瓣, 采用涡轮机分牙去骨。术毕缝合时, 先缝合近中颊侧切口一针, 然后再缝合远中切口, 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采用锚式缝合。除锚式缝合外, 其余线结不可过紧, 缝合不可过于严密。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1.3 复查

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门诊复诊、电话等方式随访, 术后7d拆线, 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张口受限及创口愈合情况, 其中创口愈合情况是指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缘愈合状况, 龈缘封闭、无牙颈部暴露为愈合良好。

2 结果

本组13例中有10例患者于术后当日出现了疼痛不适, 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 疼痛大多逐渐缓解消失;其中5例患者于术后第2~3天出现了肿胀不适, 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张口受限, 其局部反应及张口受限在局部热敷后均逐渐好转;12例患者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缘处均愈合良好, 有1例患者拆线时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缘可见约1.5mm牙颈部暴露, 龈缘未完全封闭, 患者诉吸入冷风时, 有酸痛感, 给予脱敏治疗后症状好转。

3 讨论

锚式缝合在牙周手术中常应用于最后一颗磨牙远中楔形瓣或与缺牙间隙相邻处的龈瓣缝合, 将龈瓣以锚样的方式固定在相邻的牙上, 进针处尽量靠近牙齿, 可使龈瓣紧贴牙面, 从而利于创口愈合[1]。

牙拔除术作为一种外科手术, 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均应遵循无菌、微创的手术原则。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切开翻瓣拔除术中, 需沿下颌第二磨牙颊侧及远中切开翻瓣, 术毕为使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龈缘愈合良好, 笔者将牙周手术中的锚式缝合引入牙槽外科, 本文13颗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均采用了锚式缝合。12例患者在拆线时第二磨牙远中龈缘均愈合良好, 未见V型缺口, 其中1例患者愈合欠佳, 可见第二磨牙远中部分牙颈部暴露, 并有牙本质过敏症状, 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好转, 该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并且拔牙术后未遵循医嘱, 每天还吸烟10支左右。吸烟时口腔内产生的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2], 从而影响创口的愈合, 另为长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容易发生牙槽骨的吸收[3]。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常规嘱患者注意事项:拔牙后24h不可刷牙、不可漱口, 拔牙当天进软食, 食物不宜过热, 避免患侧咀嚼, 勿用舌添创口, 不可反复吸吮, 拔牙后近几天最好戒烟戒酒。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护拔牙创内的血凝块, 以保证伤口的愈合[4]。

下颌智齿阻生可造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的吸收[5], 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后, 由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失其远中牙颈部甚至部分牙根暴露, 其创口缝合处没有了远中骨质的支撑则会导致创口愈合欠佳。锚式缝合可使龈瓣紧贴牙面, 使龈瓣固定于牙面, 从而可以保护其远中牙颈部的血凝块, 使其顺利充满肉芽组织, 可以促进下颌第二磨牙远中创口的愈合, 进而保护牙颈部, 避免远中牙颈部暴露产生牙本质过敏症状, 并为形成正常的牙周封闭奠定基础。近来有研究发现[6], 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后, 于拔牙创内放置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可促进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的再生, 而PRP需术前应用自体血离心制取, 较为费时。本研究中采用的锚式缝合只是拔牙术后缝合上的改变, 方便易行。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采用锚式缝合后拔牙创初期愈合良好, 并且可以减少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颈部的暴露, 然而其3个月后是否能形成良好的上皮附着, 骨质增生是否具有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孟焕新.牙周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86.

[2]Nusair YM, Younis MH.Prevalence, Clinical Picture, and Risk Factors of Dry Socket in a Jordanian Dental Teaching Center〔J〕.J Contemp Dent Pract, 2007, 8 (3) :53-63.

[3]Krall EA, Garvey AJ, Garcia RI.Alveolar bone loss and tooth loss in male cigar and pipe smokers〔J〕.J Am Dent Assoc, 1999, 130 (1) :57-64.

[4]张志愿.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27.

[5]潘向勇, 徐菁玲, 等.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变化的临床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 23 (4) :360.

上一篇:存在的误区下一篇:摘要:初中英语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