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办、评分离

2024-10-31

管、办、评分离(共6篇)

管、办、评分离 篇1

2011年随着美国各地翻转课堂的兴起, 翻转课堂这个“破坏式创新”教学模式 (Flipped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以下简称FCTM) 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1]FCTM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尽管我国FCTM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区域、城乡之间教学质量、中小学生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 翻转课堂近年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实践面临诸多现实难题。那么在FCTM模式下, 应该采用怎样的推广路径、学校教师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对该模式的教学成效采用何种评估模式, 本文将从“管、办、评分离”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管、办、评分离”的内涵

“管、办、评分离”是充分发挥教育资源, 高效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趋势, 具体到基础教育领域, 其目标是形成政府科学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协同共治的教育治理体系。[2]借鉴“管、办、评分离”的理念, 本文的“管、办、评分离”中的“管”指政府管理引导下FCTM的合理性推广, “办”指中小学教师操办下的FCTM实施, “评”指社会监督下的FCTM评估。从政府、中小学校、社会三者相对分离的视角对我国FCTM教学体制进行探究, 有助于FCTM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领域的有效实施提供导向和参照。政府、中小学校和社会在主体、职能、责任和手段上的有效分离, 推动目标、机制和资源的整合, 使得三方各司其职、各归其位, 形成“政府管理引导下的FCTM合理性推广、中小学教师操办下的FCTM实施、社会监督下的FCTM评估”三方协同、三强联动的新翻转课堂教学体制发展格局。

二、“管”:政府管理引导下的FCTM合理性推广

FCTM的兴起与发展受到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密切关注, 多所知名中小学校正积极地开展FCTM实验, 采用何种推广路径值得政府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探索。一般而言, 教育改革实验往往易取得成功, 但是在推广方面常面临失败。[3]究其原因在于教育改革需要条件支撑, 推广无视不同地域、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就容易引发失败。

(一) 推广的困难: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限制

早在20世纪初,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和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论;20世纪中叶, 布鲁纳强调基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发现式学习”。从某种程度而言, 美国师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或项目学习的教学理念中, 更容易适应FCTM提倡的个性化学习理念和混合式学习方式, 因而FCTM推广整体不难。然而, 我国的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师生已习惯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

因此, 要推动我国FCTM发展, 需要教师行为角色由传统的课堂“主讲人”转换为“主持人”、学生由“观众”转变为“导演”, 政府由传统教学领地的“维护者”转换为新型教学需求的“保障者”。针对FCTM合理性推广, 政府的“管”不能仅把课程改革的注意力集中于实现所有中小学课程教学流程形式层面的翻转, 理应在FCTM行政推广视角下审视中小学的教学效益, 采取逐步推进、反思型发展方案。

(二) 推广的路径:管理引导下的合理性推广

从管理的六大职能来看, 管理引导下的FCTM合理性推广 (以下简称合理性推广) 首先需要政府根据不同地域、学校和学科的特性做出决策, 确定开展范围。在决策的基础上, 设计合理性推广方案并组织开展FCTM的试点工作。所谓合理性推广是指在推广过程中, 有一小部分具有开展条件的中小学先开展FCTM教学实验, 以便其他学校汲取实践经验。政府借助于各种激励和导向机制, 鼓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深入体会FCTM实验学校的实践操作流程, 并借助于培训和实践模式鼓励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进行FCTM个性化创新。

借力于合理化推广这一指导理念, 政府和教育行政组织须明确自身在FCTM改革中的管理引导者角色, 切实将FCTM的操办实施权落实到学校, 唯有如此, FCTM才能真正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领域发挥优势。

三、“办”:中小学教师操办下的FCTM实施

FCTM实际功效的发挥建立在中小学教学实施的基础上, 而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关键。FCTM主要可划分为三个学习阶段:课前自主学习、课内交流互动和课后总结巩固。其中学生自主学习属于知识的传授, 交流互动和总结巩固属于知识的内化。对于教师的FCTM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

(一)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我国学者从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科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式的视角对FCTM进行介绍[4], 但是ARCS动机模式如何具体地运用于FCTM并没有清晰的说明。在ARCS动机模式的基础上, 笔者构建了关于翻转课堂学习动机激励模式 (ARCI) , 由四大核心要素构成:吸引Attraction、关切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激励Incentives, ARCI是由这四个单词首字母组成。

A:为了激发FCTM背景下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要刺激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兴趣及好奇心。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可通过知识点图像化、情境化及生活化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 在视频课件中添加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的元素。

R:FCTM下教师应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和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视频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周边的事物, 嵌入实景图片, 引导学生在理解学习任务的性质和学习任务价值的基础上, 建构学习任务及其关联机制。

C:教师需采用多种信念激发策略, 确定成功的标准及期待, 提供学生自我掌控和成功的机会, 逐步引导学生在FCTM下对自我能力产生信心。

I:在FCTM中, 教师给取得佳绩的学生相应奖励, 鼓励表现欠佳的学生再接再厉, 通过激励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整体来说, 基于ARCI学习动机激励模式, FCTM的学习动机激发过程可按以下划分, 如图1所示:

(二) 教学活动的实施

FCTM提倡的是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课前微课程教学完成的基础上, 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加以解决的过程。[5]教师在FCTM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方式, 组织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合FCTM的三个学习阶段, 教师的教学活动实施也分为三个阶段:

1. 课前阶段

在该阶段, 学生须自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的教学视频, 学习知识点和操作技巧, 对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观看教学视频后, 须完成教师提前布置的技能巩固类任务查漏补缺。当遇到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网络交流等方式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教师在此阶段主要是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 布置有问题导向性的任务, 同时作为答疑者悉心解答问题, 整理记录共有的问题供课内进行专题讲解。

2. 课内阶段

此阶段对教师要求较高, 需要教师能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习实际, 合理谋划, 精心组织, 适时施引, 使课堂更为高效。[6]根据课下收集、整理问题的性质将课堂交流分为以实践活动任务为主的“探究式课堂”和以问题研讨为主的“讨论式课堂”, 详见图2、图3。

3. 课后阶段

通过课前自学、课内交流内化,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内容, 但是并未形成知识体系, 无法融入实践中。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学生补充练习、再次反思, 也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在实际中的锻炼。教师可针对每一知识点在课后布置设计技能拓展实践任务, 给学生提供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锻炼机会, 同时辅以反思活动, 促使学生课后自主探究与反思,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进一步内化、拓展与升华。[7]具体的实施过程见图4。

(三) 课程教学的评价

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顺利实施和推广的必要保证。[8]FCTM涉及学生合作组织、时间管理、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单纯以纸质笔试的传统测试方式无法测试出学生在FCTM中全部的学习效果。FCTM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且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9]根据FCTM三个学习阶段,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价也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评价、课内评价和课后评价。

课前评价是对学生在FCTM中课前练习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由于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 因此课前评价可以在教学视频中穿插练习题, 也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的方式进行检查, 并将结果记入综合评价表。

课内评价分为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个人评价两个部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课堂学习团队为主体, 团队根据各个成员的贡献、协作、学习成果和参与度等给每个成员打分,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判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个人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等。教师的个人评价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内化能力进行打分, 这种评价方式主要是反映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课后评价可以采取平时提交报告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四、“评”:社会监督下的FCTM评估

社会的评价权是由社会组织作为现代治理体系“第三部门”的组织特性决定的。这些社会组织具有机构存在的非政府性、地位影响的中间性和运行方式的独特性, 最具有评价监督的条件和优势。[10]因此将评价交给社会, 让利益相关者监督、评价教育, 实现学校办学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确保评价的客观、公平、公正。[11]

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进行具体评价[12], 因此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和机构应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不仅要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 而且还要评价学校的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学生发展等;不仅进行终结性评价, 而且还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这就要求加强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 建立一套FCTM下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评估机制, 扩大评估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最有影响的评估模式主要有认证评估、分等评估和审核评估三种, 它们在目的性、目标性、评估面、评估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同。审核评估是以直接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主要目标, 关注从源头上提高教育质量的评估模式。相对于认证评估和分等评估, 审核评估模式更为尊重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参评学校与评估机构之间平等互动, 并且审核评估重点关注的是学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而非具体的教学人员。FCTM强调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审核评估也适合引入FCTM下的教育评估。

把审核评估运用于FCTM评估, 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评估标准个性多样化

FCTM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差异化教学, 因此审核评估必须充分考虑FCTM下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体现、教师引导能力和教学视频质量等因素, 采取个性多样化的评估标准, 实行分类评估。

(二) 评估体系规范专业化

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 建立规范的评估体系, 主要包括六项内容:制定评估标准、建立评估专家库、开发评估系统、编制评估手册、形成评估材料、撰写评估报告。同时要充分利用评估过程中取得的数据资料和发现的问题, 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报告和专著, 既为中小学加强FCTM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也为政府推广FCTM提供决策依据, 还能以科研推动评估实务的发展。

(三) 评估形式客观阳光化

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评估要与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机结合, 在评估过程中既不夸大FCTM下的学校成绩, 也不隐瞒其中出现的问题, 要客观真实地提供数据。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进学校考察时应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实行廉洁评估和阳光评估。由此达到评估的预期效果, 推动FCTM在中小学校的发展。

摘要:鉴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面临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层面的多元影响, 文章从“管、办、评分离”即政府管理引导、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施和社会评估三者相对分离的视域出发, 对翻转课堂教学体制进行相关的分析, 以期能够为翻转课堂在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领域的有效实施提供导向和参照。

关键词:翻转课堂,管、办、评分离,中小学

参考文献

[1]俞建慧, 郭玉娟, 肖玉贤.国内翻转课堂研究文献综述[J].软件导刊, 2015 (7) .

[2]杨志刚.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7) .

[3]金陵.翻转课堂实践、思考与展望——专访原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15) .

[4]吴彬.ARCS动机模式视角下翻转课堂是如何实现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版, 2015 (6) .

[5]朱宏洁, 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8) .

[6]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8) .

[7]Humlum M K, Smith N.Long-term Effects of school Size on Students’Outcomes[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15 (45) .

[8]李成严, 高峻, 唐远新, 等.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5 (11) .

[9]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

[10]史华楠.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条件、目标和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7) .

[1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 学校就会改变[M].李季湄, 译.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

[12]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 2011 (7) .

管、办、评分离 篇2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中,如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的新型关系,能否真正做到管理、办学、评价分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改革中的强势方面,不能像管理行政人员那样管理校长;教育评价也不能自说自话。培养的人才怎么样?要接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检验;教育的质量、公平性如何?应尊重社会的监测和公众的评价。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职能,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

政府怎么管?

简政放权 创新方式

给学校安静的办学环境

目前,我国高校分为中央政府管理、省级政府管理两大类。高校办学自主权不够,特别是省属地方高校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地方高校的人事、干部、经费等,决定权都在省级政府的相关部门,无论是学校进人,还是职称晋升、中层干部任免,都要跑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小学由市、县级政府管理,同样,学校被管得过多、过“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即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近日表示,教育部今年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放权之后,政府怎么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认为,应该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高等教育为例,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中等程度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利益关联者显著增加,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要求政府的管理由微观走向宏观、由直接走向间接。政府的职能体现在综合运用法规、标准、规划、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尤其要在教育政策、教育规划、监督管理方面多做工作。”

记者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政府管理教育的改革指向是:把方向,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调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抓改革,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等难题。同时,强化督导,统筹整合专项资金,减少各种检查活动。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部机关司局,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办理程序和审批结果。

许多地方在教育管理职能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的行政许可和审批项目由20项减少到13项,行政管理和服务事项由62项减少到32项,评比评估评审考核认定等项目从96项减至30项。向省属高校下放了专业设置、高级专业资格评审等权限,向地方下放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评审等权限。

为解决越位、缺位等问题,陕西省政府在教师职称、本科教学、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与服务等评审方面放权给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只管理审核、总量控制、公示等,受到学校普遍欢迎。此外,有序“放”的同时进行重点“管”,综合运用法规、拨款、标准、抽查等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学校怎么办?

权责明晰 依法办学

以特色和活力赢得尊重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是办学的主体,教育质量高不高,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学校。因此,政府管理教育、社会评价教育,都应该围绕学校进行。学校应该真正享有独立事业法人的各项应有权利。

学校不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获得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之后,学校如何才能用好这些自主权?承担哪些相应责任?备受社会注目。《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该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施民主管理。

经过长达3个月的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11月,教育部核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确立了高校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高校在依法治校、自主管理、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地方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治理结构改革,2014年,上海科技大学谋划推进内部决策、人事、学术民主、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高校在呼吁放权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权,提高自我约束、自主发展的能力,切实行使好办学自主权。制定大学章程,关键要进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试点,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和财务公开。

教育部负责人近日表示,各级各类学校要公开办学条件、质量水平、经费使用等信息,加大高校招生、财务等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

推行各级各类学校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群众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对于学校科研经费使用和学校负责人利用职务插手招生考试、教材教辅选用、基建工程、校办企业、招标采购等领域的案件,要坚决查处。

2013年,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大胆改革。青岛市36所中小学试点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不再有行政级别,近百所中小学建立校务委员会,全部中小学建立家长委员会。宁波市制定学校章程、健全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深圳市推动中小学去行政化,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江苏无锡、山东潍坊、上海浦东等地也在探索中小学办学规范的新途径。

社会怎么评?

评价质量 检验成果

第三方评价保障公信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说,应逐步建立完善督学、督政、监测工作体系。促进管办评分离,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将“评”委托给社会组织即专业的评估机构来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普遍重视支持社会组织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支持行业企业发挥作用,把行业企业的评价特别是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强化专业组织评价功能,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

北京市2013年完成了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全校师生员工努力建设一所受人尊敬的伟大的学校。这种办学理念就已经注重到了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评价。

江苏省委托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教育社会满意度,把政府评价与群众评议、专家判断结合起来,注重群众的感受。山东省也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各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并将调查结果排序向社会公布。

评价是多样化的,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这应该包括必要的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的自我评价。瞿振元说,合格评估是教育质量的底线,基本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国家不能不管;加强中立性、专业性和非营利性的专业性教育评估机构建设,保证社会评估的相对独立性,是质量保障的手段。管办评分离应该是分工、互动、协同,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管办评也无法完全割裂。

管理、办学、评价分离是改革的目标。对此,全国有政策规划、制度设计,地方也有一些探索。当然,简政放权,更好地激发学校的活力,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这样的改革仍在路上。

(来源:《人民日报》 董洪亮/文)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有哪些新的亮点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决定》专门就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具体部署,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今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以《决定》确定的“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导向,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发挥社会参与作用。相应地,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新的改革亮点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面对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的现实需求,《决定》坚持管办评分离的方向,要求政府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关键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核心是加强章程建设。2015年前全国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办学自主权须由规范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所决定,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加快建立健全,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二,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的内涵,就是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根据《决定》的改革新举措:一是要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建立国家、省、市(州、盟)、县四级完整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及日常办事机构,将政府业务部门监督评价职能调整到督导部门,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提高督导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二是要注意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评估监测中的作用,进一步调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公共治理的积极性,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测教育质量,适时将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程序之中,作为完善评估监测制度体系的重要运作方式。

第三,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国家法律和政策已将民办教育视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决定》提出极具创新性的办学体制改革要点,尤其是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等项举措,将在政策上形成很大突破。目的在于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因此,要继续鼓励各级政府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支持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并巩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怎样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 过重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准确抓住了当前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今后,重点要从3个方面抓紧解决。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减负工作职责。各级政府在统一学校、家庭、社会对减负工作的认识,形成分工协作、相互支持、综合治理的格局方面,必须担负统筹协调的重要责任。要瞄准牵动全局的教育体制关键环节,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分区规划、分步推进减负工作。重点是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对学校减负工作提出导向性意见;注重改革学校考核办法,逐步将减负工作与小学升初中制度、中考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以及高考招生制度等系列改革有机衔接贯通起来,各级政府不得按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建立健全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应落实督学责任区制度,对减负工作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每学期公布督导结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开展经常性检查,并受理群众举报,严格责任追究,限期整改到位。

第二,大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环节创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在培养学习兴趣、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学校要开足和上好体育课,安排好大课间活动或课间操、眼保健操,动员各方力量督促安排学生每天校内外锻炼1小时。按照“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在坚持阳光入学、均衡编班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一年级新生“零起点”教学的规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控制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规范并严控每学期全校统考和每门课测试的次数,要求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教育质量监测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实行“等级加评语”评价方式,采取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每个学科可选择一种经省级有关部门评议公告的教辅材料,购买时遵循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再向学生推荐、推销其他教辅材料。

管、办、评分离 篇3

5 月1 日《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正式施行, 文件明确, 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设置, 与教育行政部门相区别。上海以教育督导立法的形式撬动管办评分离, 进而实现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转变, 进一步扭转了教育行政部门“自说自话”的不良倾向, 有助于更好实现“评”与“管”的分离。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对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这实际是上海人大为教育督导机构授权, 明确“同级督政”的法律地位, 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15-6)

管办评分离如何走向纵深 篇4

2015年, 又有一个名词逐渐淡出中国人的视野———“非行政许可审批”。当年5月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按照依法行政要求, 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在国务院公布的决定取消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目录中, “孔子学院 (课堂) 设置及年度项目审批”等三项教育部审批事项在内。

“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名词将成为历史。简政放权, 我国的治理体系在发生深刻变革, 踏着这个大步伐的节奏, 教育管办评分离也在深入推进, 寻求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教育治理离不开三方:政府、学校、社会。如今, “壮士断腕”, 政府的权力被逐步清理,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一个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评价的教育治理体系正在构建中。

2015年, 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步伐加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修正案, 组织开展 《职业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规范教育行政审批流程, 公开行政审批服务指南, 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幼儿园已建立家长委员会;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在“一市两校”率先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基础上, 22个省份、100多所部属高校完成综合改革方案编制报备工作;教育部委托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等单位对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中期评估……

“管办评” “国家治理体系”, 这些老百姓听起来觉得有些晦涩的名词, 到底会影响我们什么?

可以讲个故事。“一个人的毕业照”曾在网上流传, 让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突然走红。济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张卓写信给北大教务部长, 表示自己想报考古生物第二学士学位。如果搁在以前, 学校只能回绝他。因为高校开办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要经过教育部审批, 像这种“一个人”的冷门专业难以被列入审批之列。随着教育部取消高校设置和调整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审批, 张卓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2016年改革的难点在哪里?“在这方面, 中央的步子反而迈得更大些, 这为教育体制改革营造了很好的环境, 教育管办评分离将来能走出什么格局, 大家很期待。”一位专家对记者坦言, 在现代学校制度方面, 大学章程建设不错, 但是中小学推进得还不是很到位。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是教育改革中最难啃也必须啃的硬骨头。我国学校大多是政府公办, 民办学校历史短暂, 公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独立的中介组织起步晚, 公信力不足;改革者在切割自身利益方面依然面临挑战, 多放事权、少放人事财物权, 多放虚权、少放实权的问题依然会考验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力。

中央反复强调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这是释放教育活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总闸门”。2016年, 深化“放管服”改革, 继续简政放权, 深化管办评分离改革, 任务依然艰巨。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规范审批行为, 方便群众办事, 方便学校办学。

检查评比多、随意性强、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亟待解决, 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能多部门联合的就不要一个个重复检查。

监管方式需要创新, 以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用标准加强引导、加强监管、加强问责是现代治理手段, 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在这一年要加快完善。

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报告、专业评估报告、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教学质量常态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 并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两个一流”建设的基本数据。

建立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制度, 促进地方政府更好履行教育职责, 健全教育督导制度体系。

让学校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办学治校上。教育部门要回应学校办学需求, 从学校反映最多、师生愿望最迫切的事做起, 为学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管、办、评分离 篇5

一、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意义

1.推进管办评分离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以及教育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三方面。教育治理主体的现代化主要强调的是在教育管理者中,我们要强调教育治理者应具有专业的教育管理知识,实现教育家办学。教育治理理念的现代化重点强调治理理念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做到教育治理要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多倾听不同利益群体对教育发展的诉求。在教育治理机制的现代化方面则主要强调的是要实现教育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与法制化,形成相应机制,防止“人亡政息”。[1]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规范政府管理权益,将权力关进笼子,实现教育管理由人治到法治的现代化转变。

2.推进管办评分离是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实现的办学体制是政府既是学校的举办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同时还是学校的评价者,政府在办学体制中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是长期困扰我国“管办不分”、“管评不分”等两大问题的总因,由此衍生的管理主体、办学主体、评价主体边界的模糊化也为社会各界所长期诟病。同时,在我国未开展管办评分离之前,我国教育督导部门长期附属于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职责不明晰导致的教育督导结果公信力与说服力的缺乏,都使得我国管理体制长期深陷固化之泥藻,导致教育发展越发凋敝[2]。实行管办评分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的难题,明确政府的教育管理权益,而将教育评价权益解放出来,赋予既非教育管理主体的政府又非办学主体的学校的社会组织及团体。

3.推进管办评分离是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监督的重要手段

从2010 年开始一系列政策的颁布落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整体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若不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现代化注定要失败。在我国如何真实有效地提高教育体现在如何办好学校,如何让校长充分依据教育规律办学,而不是依靠教育行政命令办学,不必要仰其鼻息,不必重点放在与其搞好关系。管办评分离的改革适应了这一趋势,表现在实行管办评分离改革之后,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学校办学与政府管理也将接受社会组织的监督与评价,教育评价不在一味地强调升学率,而是转变为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多元评价模式。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的由各大教育相关主体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各主体权责范围的清晰界定,并积极委托社会第三方开展评价,是管办评分离改革带来社会各级积极参与办学、监督的典型[3]。

二、“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关系重构

1.改革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

政府是教育的宏观管理者,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全社会公共利益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这种管理是一种外部行政管理,不针对学校内部运作过程和具体环节。管办评分离改革就是要明晰政府与学校之间的管理边界,重点在明晰政府作为权力行使主体的权责边界,具体而言权力行使须厘清以下三方面关系:一是目标为公共利益。行政权力带有“公共性”,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有效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公共利益。例如,通过制定法律要求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过评估监测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审批学校设置规划优化学校布局、通过倾斜扶持缩小区域教育差距、通过调节招生计划平衡不同群体受教育机会等等。二是强制性特点明显。强制性表现在行使权力主体必须深刻认识到权力是维护国家稳定的有效工具,行使权力主体必须以维护国家基本制度完整,规范社会社会主体行为等为目的。三是遵循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权力的获得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也就是常说的“对政府机关,法无授权即禁止”原则。当前,在处理政府和高校关系问题上,有的地方把“权力清单制度”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清理涉及权力义务各类规范性文件,清单清清楚楚表明政府的权力,向社会普遍告知,这是处理政府和高校关系的有益探索。管办评分离改革第一点就是要处理好如何管的问题,即要处理好作为行使权力主体的政府与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之间的关系。

2.规范举办者和学校之间的契约关系

这涉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从企业“两权”分离的历史看,所有者既可以自己直接经营实现人和物的结合,也可以将经营权进行委托,由职业经理人实现投资目的。作为学校的设立者、出资者,政府不可能直接从事具体办学活动,须将学校事务交给职业校长。这就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分离也是办学自主权问题产生的一个原因。但是,举办者作为所有者仍然保持一定的控制权,学校具体办学者要尊重举办者的意图,包括举办的初衷、人才培养规格、学校目标定位等,在办学过程中不能将举办者排除在“学校”之外。对公办学校而言,政府同时承担管理者和举办者的“双重角色”。但这两者角色的职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和学校的关系性质是不同的。一是关系双方范围不同。作为行政管理部门,政府行政权力具有普遍性,对涉及公共事务的个人和组织具有普遍管理权,行政客体具有普遍性。国家教育法律、基本教育政策、基本管理制度,每所学校都要遵照执行。相对而言,作为举办者角色时,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带有“双边”性质。因为,政府设立每一所学校的意图是具体的、不同的,表现在每一所学校服务的地域范围不同、对象也不同,这些决定了每所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定位都不相同。所有这些,举办者都会通过制定学校章程,确定学校的办学性质、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层次及规模等事项。二是权力作用方式不同。政府行政权力一般具有强制性,为有效维护公共利益,政府推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行政客体必须接受。例如,对学校的招生行为、收费标准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相对而言,举办者和高校的关系协商色彩浓厚些,举办者主要通过章程监控办学者的办学行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权力限度不同。行政权力主要规范公共事务,属于外部管理,根据规律法规明确学校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管理方式主要是立法、拨款、标准、规划、信息服务等。而学校管理则是深入学校内部的,两者是表里关系,而非统摄、包含关系。

3.厘清上级教育部门和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Rhodes的(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简称IGR模型)政策网络模式中,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关系被视为一种博弈赛局,在赛局中,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参与者努力争取胜出,各自运用其资源,不论是宪政或法律上的、组织的、财政的或信息的资源,藉以最大化对于结果的影响,而极力避免依赖其他的参与者。府际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在管办评分离改革过程中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我国实现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之后,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为主,同时中央财政予以适当支持,但是在县级与中央之间,市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作用被忽视便是例证。在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对各级教育部门之间的府际关系给予充分重视,充分调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在我国目前教育管理体制下,应深深树立加强省级教育统筹的理念,加强省级教育管理权限,力促在省域内实现教育管理体制优化,管、办、评真实进行分离的局面。

4.界定社会与学校基于利益相关而产生的监督评价关系

管办评分离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在社会第三方发挥评价作用的时候,须厘清以下几方面关系:首先,政府与社会第三方评价的关系,管办评分离一时成时尚,许多地方政府争相购买第三方评价,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即在我国现阶段以政府花钱购买的第三方评价如何保障第三方评价的价值中立性,如果政府不购买第三方评价,又如何为社会评价政府提供原始基金,这是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其次,在学校与社会第三方评价中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较为理性的状态的是引入与此无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评价,这对于缓解管办之间的利益冲突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问题依然是谁为评价买单,如若学校买单,这便与政府买单一样,极易使极具公正性的第三方评价成为政绩工程。所以,在管办评分离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切实探讨如何界定社会第三方与政府、学校的管理,保障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5.保证政府对社会评价的引导规范

社会评价的关键作用就是对一些既定事实进行陈述并对政府、学校发展要求提供相应反馈,所以在社会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与学校等利益相关群体对利益无涉的社会第三方进行规范引导,以保障第三方评价的效能最佳。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评价氛围。在我国政府与第三方评价之间的关系惟妙惟肖,主要表现在政府既是第三方评价的主雇户又是第三方评价的监督者,彼此之间互相监督,在“大政府、小社会”的今天,政府依然属于强势地位,为保障社会第三方评价不受政府过多干涉,政府应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以法的形式规范彼此行为。

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在根本上就是要重新厘订作为行政权力执行的政府如何管好教育,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如何依据教育规律及自身特色办好教育,作为独立第三方的社会组织如何不受利益群体干扰做好科学的、公正的评价。目前,我国尚处在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初期,同时,距离2020 年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又仅此4 年时间,管办评分离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小结

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方向是简政放权。为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建议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管理权限,自主核定教职工机构及编制,自主调整绩效工资比例,改革现有教师招聘方式(“先面试后笔试”并提高面试分值);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确保县级有关部门正确行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教师招聘、编制核定等职责。二是建议市、县同级部门厘清职能,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学校自主设定内部职能机构,试点将副校长选拔任用权限下放给校长;扩大学校财务自主权,试点全年经费包干,每年接受审计,及时公开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三是建议公开学校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清理学校作为责任主体承担或分担的各项社会工作,凡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环境整治等任务应列入负面清单,原则上一律取消。禁止摊派,尽量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严格控制面向学校的检查评价。

摘要: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教育要加快综合领域的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管办评分离改革在我国逐渐推广起来,且构成了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基本举措。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对于教育治理体系优化、解决政府管评一肩挑、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都意义重大。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实施带来了教育领域内诸多关系的变化,厘清管办评分离中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管办评分离改革。

关键词:综合改革,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体系,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显鑫.奏响时代强音、助推同步小康:对推进“管办评分离”模式的理性思考[J].贵州教育,2014(10).

[2]俞水,易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中国教育报,2013-12-05(03).

管、办、评分离 篇6

上世纪50 年代初, 为了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我国进行了以“院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 并将此方式延续至今。这种高等教育治理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中央政府严格掌握和控制高等教育政策及方针的制定, 并由政府统一领导全国高校治理工作, 在高等学校的治理上始终延续着两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即一部分由中央政府各部委直接领导, 一部分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而无论哪一种治理方式, 政府与高校在行政体制上都属于上下级关系, 中央或地方政府的指令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依据, 高等学校缺乏独立办学的权力, 而且政府具有对公立高校校长的任免权。

到了90 年代,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开始走上转型之路。在高教治理方面, 政府职能从微观转向宏观, 从原来的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转为只做裁判员。毫无疑问, 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要实现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需要遵循教育规律, 立足基本国情, 从原来的由政府统一治理逐渐转变为政府、高校及社会三者联动式的教育体制改革。

2015 年, 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 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政府职能在教育改革方面的转变, 建立一个“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协同机制。“管”是指政府负责依照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办”的主体是大学, 提升大学办学的自主权;“评”是指第三方评估机构, 由中介组织客观公正地评价大学的办学水平, 其评价结果能为教育部门政策制定和提升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2 “管办评分离”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管办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促进三个主体的作用方面需要考虑到各自的权责分配, 在互动中考量协同机制的发挥。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制定相关政策, 引领我国教育事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学校应当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办好学的事情上来, 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主要任务, 让高校去行政化, 让教师们安心从事教育;评估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主体, 主要任务是客观、公正地评估测评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评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 为教育行政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 管办评三者之间管是基础、办是核心、评是导向。

在以往由政府分饰“管”和“评”两种角色的情况下, 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评估不仅仅是教学水平的测评, 其评价结果也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分配, 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评估的方式将对高校的控制之手伸向各个角落, 影响高校办学的自主性。甚至有些高校为了迎接评估工作专门投入大量的人力, 重新建立教学档案、根据评估需要“完善”教学文件、学生试卷造假等等。这些做法都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评估的客观性的原则, 在评估中取胜的心态也无法使高校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育改革创新上。因此, 要实现“管办评分离”, 最终目的是实现“评”和“办”的分离, 让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主权。“管”和“评”的分离是实现“管”、“办”分离的基础, 只有让“评”不再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的手段, 保持价值中立, 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政府对高校办学的干预。

3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状分析

首先,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 虽然黑龙江在高教管理方面紧随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 但是鲜有针对地方特点的政策出台, 国家的政策是面向全国高等教育管理而制定的, 缺乏针对性。同时, 黑龙江高等教育管理在治理理念方面的滞后, 管理模式的陈旧等问题都是制约其治理能力的限制因素。在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建设方面, 黑龙江省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只有针对本省的高等教育现状特点, 制定适合本省特色的改革之路才是缩小差距的唯一途径。

其次, 行政权力过度干预治学环境。这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高等学校不同于其他单位, 高等学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最高学府。在高校内部治理方面, 应当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属于不同部口或个人, 行政工作的原则应当是服务于学术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行政管理部门往往过度干预学术权力, 利用直接干预或政策制定的方法影响学术权力, 强行将学术部门和个人控制在行政管理之下。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或颠倒。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 往往导致学术权力得不到正常的发挥。在高校治理中, 主要由行政权力部门掌握着学校主要领导的任免权, 并且由行政部门规定和布置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及科研任务。这就导致了学术权力依附于行政权力、学者听从官员的现象, 即导致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上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长此以往必然会阻碍行政的服务宗旨和学术发展、科研进步, 使高校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或科研上面。对高校教师的考评, 一方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同时为了职称评定等还要完成一定论文发表的数量、主持相应级别的课题, 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催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随着高等院校改革、升级大潮如火如荼地开展, 黑龙江省在2010 年前后也有一大批高校从专科升为本科或从“学院”更名为“大学”, 随着招生的扩大也导致了学校行政机构设置的增加和管理人员的扩充。院校升级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高等教育的进步与提升, 但是行政机构的膨胀与行政权力的过于强大使得本该服务于教学与科研的机构相比于教学规则更倾向于政治规则, 使高校主体的师生享受不到行政机构的服务, 这严重地限制了高校学术的发展, 本该是“净土”的校园也充满了“官气”。

4 “管办评分离”对提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启示

要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需要促进高校管理理念和体制、大学办学模式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协调发展, 并发挥高校管理理念和体制的主导作用, 使其转变为一种管理能力的提高, 进而促进公众社会评价办学的能力。结合当下黑龙江省高教治理能力的现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管办评分离”的含义, 并将其运用到提升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工作中来。

首先, 开创高等教育新格局, 重构大学新型关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应该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职能权限, 构建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治理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新格局, 即政府应主动向其他两个主体放权。同时,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形成行业评价评判标准, 逐步建立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 建立开放、多元、立体的高质量评价机构与监督体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能够不断提高其对高校监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社会公信力, 完善治理监督机制。此外, 以政府为引导, 充分调动学校和社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 社会有效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教育新体制, 各司其职, 最终形成多方嵌入, 合作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

其次, 建立中介组织体系, 缓冲政府与大学关系。在黑龙江省,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在社会参与机制和中介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推进, 但要改变当地政府与大学之间过于直接的关系, 中介组织体系建设还需推进, 需要加大政府对中介组织体系建设的扶持, 很多规章制度尚待建立。中介组织的存在不仅缓冲了政府对高校的直接作用, 还为大学诉求的表达和大学自治提供一定的空间, 在政府与大学之间构建了充足的缓冲地带。除此之外, 加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合作, 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对社会发展的掌握能力, 并增强社会组织能力, 这将有助于未来黑龙江省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和实力的提升。

第三,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 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大学章程的制定标志着大学内部治理正规化的开端, 但还不能说从此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权重的确立, 或学术权力已经在两者博弈之前已经占有主导地位。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要帮助学术权力在大学治理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提升学术水平在大学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大学的发展。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 减少大学行政化的色彩, 增进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和互利,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实力水平和内部治理能力, 也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

第四, 多种治理手段和治理工具相结合, 垂直治理和水平治理相结合。与其他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的垂直治理水平较高, 垂直治理的分权已经较为细化。在水平治理方面, 虽然条块治理解决了一部分垂直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对多中心治理方式的重视还不够, 社会、学校或个人的发生得不到重视, 政策研究机构提出的建议未予采纳, 导致其在指导大学如何更好运转方面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毫无疑问, 未来黑龙江省在提高高校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多种治理方式, 并使用更多的治理工具运用到提高高校治理能力的工作中来。

第五, 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理念的实现需要科学技术的做保障, 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大规模多元化的管理、大学对内部资源的分配、复杂的财政制度、审计制度、研究评估制度等等, 这些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在黑龙江省, 虽然应用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不断发展, 信息公开制度初露苗头, 但还无法满足对复杂的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治理的需要, 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建设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 只有完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 加大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 才能实现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个改革的行进过程中, 需要调动校内外各相关利益和行为主体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高校办学的自主性、发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潜在作用, 并使之相互协调。与此同时, 不断完善机制, 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 进而将高等教育改革的构想转化为现实, 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海涛.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缘由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 (3) .

[2]崔艳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05) .

[3]李芬.我国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运行机制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 (11) .

[4]柏雪梅.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M].东北林业大学.2015.04

[5]张丹, 周奔波, 赵光华.浅析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4) .

上一篇:园本教研论文下一篇:旋喷注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