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2025-01-12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共12篇)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1

建筑装饰设计行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现代, 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给建筑装饰设计行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而言, 随着整个装饰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 企业必须抓住自身优势, 找准市场定位, 通过专业细分提高核心竞争力,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长足发展。

1 中小建筑装饰企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现代装饰企业兴起于80年代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的完善,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人们对装饰业务的需求愈加旺盛, 各类中小型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国内装饰市场也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现有在工商登记的装饰企业40余万家,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其中从事公共建筑装饰的企业占20%, 从事家庭装饰的企业占80%。这一行业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准入门槛较低。从事这一行业不需要特别先进的技术设备, 对人员素质要求较低;二是工程生产周期短、生产要素简单;三是市场较为分散且竞争激烈;四是工程产品更新周期短、市场潜力大。总体来讲, 建筑装饰行业, 是快速变化且高度分割的领域, 而建筑装饰市场则是一个分散而高度竞争的市场。如今, 数以万计的大小建筑装饰设计公司已遍布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 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中小建筑装饰企业的成长举步维艰。进入2008以来,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恶化, 这些企业的发展变得日益艰难,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模式下, 只有以更加专注的姿态、更加专业的服务, 才能赢得更多客户信赖。

2 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专业细分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 中国的市场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从短缺经济向丰饶经济的转变, 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而整个建筑业由于受宏观经济的强力拉动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推动, 正面临着跨行业的转型和与国际化市场接轨, 受其影响, 对建筑装饰设计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低端市场逐渐细分、专业化程度愈来愈高;高端以整体代建模式为主的专业整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对中小建筑装饰企业而言, 随着整个装饰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是否拥有及怎样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既关系到装饰企业能否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 也关系到装饰企业能否大踏步迈向国际市场。

社会的每一步发展、企业的每一步创新, 都是基于专业分工、社会协作、集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发展宗旨。宏观调控后, 建筑装饰市场竞争变得公平、透明, 随着市场整体操作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 整个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专业、更熟悉市场的专业模式支持, 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分散市场风险, 这种专业化的细分将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建筑装饰设计本身就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功能的行业, 要求必须有专业的分工。单一的服务和产品是不能满足所有顾客需要的, 只能满足顾客中某类特定部分的需要, 没有差异性的企业模式是无法在激烈竞争中发展壮大的。中小型企业选择走专业化细分的道路, 不再搞小而全、自给自足、小生产小作坊的经营模式, 而是在专业化上下功夫, 走小而精, 小而特、小而强的发展道路, 选择一两个专业搞深、搞透、搞精, 成为这个专业的行家能手,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3 中小建筑装饰企业专业细分应把握的原则

近些年来,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很快, 但起步较晚, 中小企业整体上仍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很多企业专业技术素质较低, 装饰设计人员严重缺乏, 整体上与行业的客观要求严重脱节, 在通过专业细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⑴找准专业定位。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确定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与众不同的专业定位是很关键的。也就是在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内, 企业凭借某些专项技术或技能, 使其作品在服务、技术、质量、成本或工艺等方面显著区别于一般企业。专业化装饰企业既可直接面向业主提供专业服务, 又可为行业内的大型垄断企业提供专业及配套服务。准确定位有利于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对中小装饰企业而言, “大而全”的构想是行不通的, 这就需要抓住自身的优势, 找准企业定位, 取长补短, 走“专业化生存”之路。

⑵注重企业管理。“突出专业化是大势所趋, 提升竞争力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直以来, 在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的情况下, 国内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大都不重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企业管理。企业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上, 实现管理创新, 尽快改善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 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⑶提升创新能力。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走“专业化生存”之路, 其关键要素除准确的定位、合理的目标市场之外, 持续的、全面的创新是企业专业化生存的活力, 企业决策人必须是行业的专家, 要站在创新的最前沿, 引领行业领域发展, 这样企业才能站在市场的制高点。

4 结语

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经过多年来的市场整合, 企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逐步形成了一批设计水平高、工程质量优、资本运作效率高、装备水平先进、运行机制现代、经营实力强大的优势企业。行业内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正在向多层次、多元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 中小建筑装饰设计企业需要抓住自身的优势, 找准自己的定位, 取长补短, 走“专业化生存”之路。可以说, 建筑装饰设计企业专业化细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城镇建设需要的、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受到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熟悉建筑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建筑节能与建筑绿色化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建筑设计及表达和施工图制图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面向建筑设计、城镇规划、房地产开发、室内设计等相关企业或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计算机绘图或相关的教育、科研、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绘画、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BIM设计、施工图设计、场地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及选型、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节能软件应用、建筑设备、城市规划与设计、室内设计原理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3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061-02

建筑装饰专业是随着建筑产业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型专业,其集计算机、美术、室内设计等诸多学科于一体,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建筑装饰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美术、室内设计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建筑装饰设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之一。当前,许多院校都开办了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但是由于未能全面调研和策略定位,大量院校在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办学上都具有盲目性和投机性。特别是在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方面,互相模仿,课程教学模式千篇一律,这使建筑装饰设计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培养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应引起重视。

一、当前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专业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

建筑装饰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太成熟。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建筑装饰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重要阻碍。政府日益认识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并制订了整体的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划。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却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建筑装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显然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错误认识,导致并没有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放在教学首位。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开设建筑装饰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不断增多,建筑装饰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对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全国高等院校的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建筑装饰专业人才教学应该如何进行,许多高等院校也很迷茫。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教学都以教材为主,并且局限于课堂。甚至在有的高等院校,从学生入学直到毕业都没有去建筑装饰设计企业实习过。虽然课堂教学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很重要,但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强,创新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形式,进行多样化教学势在必行。

(三)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课程问题主要是指以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目标,建筑装饰专业课程的安排,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等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如实践课程教学不足、忽视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等。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理论教学是对高等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基本要求。但是建筑装饰专业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其课程体系亦须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建筑装饰专业人才。

二、对策分析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依据。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产生的,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社会。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专业教学方法必须以市场人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为核心。在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设计能力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另外,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也必须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特色,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制定专业教学标准。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显然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在建筑装饰设计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就要求在构件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上,应不断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地位。另外,应重视建立实训课程,并选择优秀教师,加强学生设计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完善课程设置

建筑装饰专业综合性强,课程设置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建筑装饰专业课程设置。在这方面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重视育人,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要求建筑装饰专业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第二,打好基础。当前时代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很难立足于社会,建筑产业日新月异,加快了建筑装饰专业行业内职业流动,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建筑装饰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第三,提高课程综合性。建筑装饰专业在设置专业课上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据,同时又要做好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保持课程先进性。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装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汲取先进的技能和方法,并做好新课程开发。第五,强化实践。实践能力培养对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大建筑装饰专业课的实训课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去建筑装饰公司实习,组织学生开展装饰设计活动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建筑装饰设计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进行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创造,若要真正领悟建筑装饰设计的内涵就要求实施者具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能力,不仅仅如此,在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方面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之时就必须要求形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导向教学法。设计者的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标准,任务顺利完成之时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这样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更加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1.启发引导教学。建筑装饰设计不单单是指对学生的造型能力进行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智商所运用的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模型、案例等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提高建筑设计技能。应让学生发挥探索精神,结合设计的创新,自主研究学习资料研制设计成品,真正成为教学中的核心。

2.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仅仅将自己拘泥于高高的讲台之上,传授知识也并不是单一的经验技巧的传授,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启发和引导,使得师生之间的联系加强,不再让教学模式像以往那样单一僵硬。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在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下,运用各种各种的资料、方法、途径来完善课堂,使得学生在学习建筑装饰设计之时能够有更为灵活的思维和更加多彩的表现方式。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最注重的就是实践,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技能,使得二者完美结合,通过优化的模块教育引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这种相辅相成的结合才能真正培育出个性化的创新人才。

3.分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的运用,更有利于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与现实中各种案例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把技术服务、实践、理论教学三者合而为一,更加突出了建装饰设计的先进性、综合性、应用性。在实施此项教学法时,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造,在交流沟通中深入学习、加强技能,这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主动性、求知欲的完全激发。场景化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出的是理论与实践双重提升的优秀人才。

三、结语

改革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加强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改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建筑装饰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卉林.高职《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

[2]洪易娜. 基于建筑装饰设计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4(1)

[3]赵肖丹.《建筑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10)

[4]于鹏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教学的改革及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4

一、课程建构

通过对行业各工种、职业岗位的分析, 课程的定位取决于课程在专业中的位置及最终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在专业标准规定下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地域行业经济的发展, 进一步具体化, 针对性更强, 才能培养市场需要的各级合格人才, 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增长, 基础建设突飞猛进, 相应建筑业市场活跃, 从民用到公用、商用, 家装到公装, 发展迅猛。这一行业涉及自然科学、信息技术、人文、艺术、生态等领域, 专业性极强同时又综合并且宽泛, 既有技术的严格规范和标准, 还有艺术的灵活表现和创造及思想理念的形成支撑等, 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通过分析找到这一行业中适合中职毕业学生从事的岗位, 这是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目前建筑装饰专业涉及的方向及岗位有:建筑施工 (油漆工、泥瓦工、木工等)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加工及销售) 、室内设计 (制图、效果图) 、建筑预算 (预算员、造价员) 等。在行业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每一个岗位都有更具体的要求, 必须对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如下:

在对岗位的知识、技能、素质分析的基础上, 再结合国家规定的中职公共基础课, 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室内设计方向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艺术、体育、德育、信息技术、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构成基础、建筑制图基础、室内设计基础、CAD操作、PS操作、3D操作。

中职阶段的学生文化水平的基础较弱, 学习行为习惯不够, 生活阅历少, 思想思维发展程度不够, 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弱, 对行业领域了解甚少, 开设的课程确定后结合学生实际, 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课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选择。通常是通过选择教材来体现课程教授内容, 但在实际过程中, 很难找到一本十分适用的教材, 因此必须在以一定教材为主的基础上, 删减或增加相应的更适用、实用的内容, 做到课程内容的正确和准确。

二、课程实施

所开设的课程确定后, 对课程的先后及学习时长做进一步安排, 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基础, 要适合如何吸引学生爱学专业、能学得会;如何让他们有信心学会;如何让他们会干活;如何让他们可持续发展;如何让他们具备职业道德;是建构了课程后, 如何实施的关键。

按照中职课程体系的结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还有选修课等, 在校学习共计4个学期, 72周, 72周*28节/周=2016节课。专业课部分安排如下:

素描、色彩、cad、PS都连续开设两个学期, 即学习一年, 适合中职生的学习状况, 也有助于促使学生熟练技能、避免遗忘。

三、实施保障

1. 实训条件

根据课程的实训项目, 必须具备的实训室有:

(1) 美术实训室, 应配有基本的石膏几何体, 画具、灯等, 且空间足够大能容下40人左右同时作画。

(2) 多媒体教室及多媒体机房 (45工位左右) (组网) , 配置要到位, 软件安装齐全, 最好是正版, 投影灯设备必须具备, 如能配有一台打印机实时打印出课堂的作业, 看到效果更好。

(3) 有不同层次及业务的企业与学校合作, 可以提供参观, 现场教学。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 只有干“真”活, 才能练出“真”功夫!

2.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应该由计算机软件类教师、美术教师、建筑学领域老师三部分组成。

3. 教学资源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类专业简历 篇5

个人基本简历姓名:-国籍:中国个人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67 cm 50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设计师园林/园艺类 设计师助理设计/广告类 设计师助理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月薪要求:1000--1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中山 海南个人工作经历:XX年广州时代花生兼职派单员

XX年海南省创业装饰有限公司实习生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南华工商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XX-06-01所学专业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XX年5月南华工商学院计算机一级证书

XX-XX年南华工商学院室内设计优秀作品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良好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我可以熟练使用3D.max,AutoCAD, photoshop等绘图软件,有不错的手绘能力和方案设计能力,个人作品多次在学校被评为优秀作品,优秀设计等等.我相信我的工作态度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而且我对工作的热情高涨,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如果您选择我,我将会是贵公司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帮您促进血液循环,您一定不会选错人的.详细个人自传本人是一个热心,开朗而且不怕吃苦的女生.对本专业有极大的兴趣与热诚,我也深信不移的觉得我一定可以发挥的很好,在学校的作品几乎每次都受到老师的肯定与认同,这无疑就是我的源动力.我觉得人的一生最怕的就是没有目标,毫无计划的过一辈子.很开心我的人生目标已经找到,我将会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达到一个不错的高度,我知道这面临着的是满路的艰辛与困难,但是我并不怕这些,我一定会十分的努力度过难关,现在我最需要的就是一位伯乐,千里马在这里等着您的发现与培养.请您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展示给您看.个人联系方式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6

【关键词】创意;实践;设计展;行动导向教学法;培养;如何学习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建筑装饰专业课程设置及具体工作任务环节的要求,展示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开发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新模式,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设计能力。

一、设计能力的简介

在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这个专业中主要是分外部建筑装饰和室内设计,而目前所学更偏向室内设计,也就是我们下面要对目前我们熟悉的设计能力的分析。

1.设计能力的含义。

设计是一个笼统的词,可以说当今的社会上设计无处不在,也正是因为这些设计的能力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丽,而现在分析的设计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满足功能性需求后进行的美化装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室内设计能力。

室内设计能力是一种以居住在该空间的人为对象所从事的设计专业,需要工程技术上的知识,也需要艺术上的理论和技能。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他是对建筑物 内部环境的再创造。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渡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等。

二、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室内环境的创造,应该把保障安全和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作为室内设计的首要前提。人们对于室内环境除了有使用安排、冷暖光照等物质功能方面的要求之外,还常有与建筑物的类型、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风格文脉等精神功能方面的要求。由于人们长时间地生活活动于室内,因此现代室内设计能力,或称室内环境设计能力,相对地是环境设计系列中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设计能力中,从整体上把握设计对象的依据因素是:使用性质——什么样的功能设计建筑物和室内空间;所在场所——这一建筑物和室内空间的周围环境状况;经济投入——相应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和单方造价标准的控制。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造价标准等多种因素。现代室内设计能力既有很高的艺术性要求,其涉及的設计内容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并且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等关系极为密切。

三、为什么学习设计能力

调查显示,大多数设计师并没有经过室内设计系统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导致设计水平、装修质量等多方面问题,关于设计的投诉呈上升趋势。 恰逢其时,国内房地产的和建筑装饰待业的起步和高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据有关部门数据,全国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到40万人,国内相关专业的大学输送的人才毕业生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装饰设计行业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未来20-50年都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除了学会在专业中的软件操作,更要学习并且学好设计能力,在装饰行业提高自己,让自己所学有一席用武之地。

四、建筑装饰专业如何培养设计能力

1.培养设计能力的时候要了解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使用对象,考虑他们不同的要求:空间设计;需要注意研究人们的行为心理、视觉感受方面的要求。不同的空间给人不同的感受。

通过了解一些著名设计师,他们的背景,发展,观赏他们的作品,从中就可以了解到设计能力的风格和特点,从而能更好的去吸收他们的东西然后在自己的设计过程中临摹一些好的设计,以此来一步步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

2.设计能力如何培养。

(1)根据设计能力的学习,在教学课程中,各科的老师会对应的给我们讲解设计能力的东西和在设计能力方面注意的问题,例如:效果图中的灯光问题,色彩搭配问题,布局问题;在平面图中家具尺寸的问题,摆放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和合理家里需求,布局问题;还有主讲色彩搭配,风格,以此结合行动导向加快学生对设计能力的提高;同时会进行一些手绘的讲解和练习,达到有什么设计想法可以很好的用手绘表达出来而不会被埋没。

(2)建材城的实践活动,可以给视觉更好的冲击效果,在建材城中可以更好的感受到实物的尺寸比例和色彩的搭配,以及灯光的照射,从而达到最佳效果,此时就是最好学习的时候,通过鉴赏和临摹来突破自己的沉浮思想,变得灵活有创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3)引导学生创建一些兴趣小组,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进行小组结合,通过小组间合作进行对设计能力方面有关知识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每小组通过演讲PPT的形式来讲解自己组对设计能力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同学都更好的自主学习,了解到的东西学的又快吸收又好;同时每组间或组内有对设计能力敏感的同学帮助其他的同学共同学习。

(4)组织开展一些作品展,例如:专业内个人展、小组展、学校内的作品展、如果还有机会的话还可以进行一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作品展进行交流,彼此互相学习,沟通。通过见到各种各样的设计风格和不同人的设计水平,以此来鉴赏优点,吸取精华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5)在校业余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兴趣活动,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设计自己想要设计的东西,然后进行配色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老师进行引导评价,指出同学们在设计能力方面一些好的地方,以致以后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设计能力的水平。

(6)历届学生的毕业,也迎来了他们的设计展,而此时也同样是学习的机会,鉴赏学哥学姐们在每个不同的空间中是如火如荼进行布局和配色,并且根据住户的情况来定如何设计更加的满足合理他们的要求,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不同的设计,或许他们设计的风格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设计能力都不同,从他们的每一张设计展上都可以展示出他们很强的设计能力,同样也是学生该学习的时候。

(7)在学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设计能力,同样,外面的世界也是很好的导师,可以利用假期去一些文化艺术、色彩结构感强的地方进行一些观光,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去旅游,你会发现慢慢的你见多后你的设计能力也会随之而增强。

建筑装饰专业,为更好的培养专业人才,就要以行动导向为基础做到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以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师生共同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专业整体互动协作,共同进步。

五、总结语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7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施工,教学设置,实践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专业有着比较深厚的历史, 在我国也是比较专业、比较成熟的学科, 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建筑人才, 另一方面, 悠久的历史让人们局限于原有的发展模式,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专业受历史的影响很深, 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上, 重视绘画培养轻视专业课程, 教学上, 侧重理论, 而缺少学生在这门学科上的实践性。虽然20世纪后期有一些专业人士对这种模式提出了质疑, 教学改革也对该专业重新做出了调整,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随着社会对于专业人才需求的增长, 对于新时期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专业的教学现实

1.1 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

如今在多数高校的装饰设计与施工这一专业, 学习绘画基础的课程基本上占据了总课程的三分之一, 而这些课程里还包含了一些培养基本素质的公共课, 这样一看, 专业课、施工方面的可能就更少了。很多同学绘图的硬功夫扎实了, 但是缺乏设计的思维与创新, 头脑中缺乏灵感, 装饰设计毫无新意, 思路僵化老化, 甚至有的同学理论课学了很多却没有审美和基本的美学态度, 施工方面更是显得比较薄弱, 能力更显得不足。这两者一比较, 就显得尤其的明显, 比较矛盾化。

1.2 教师方面

国务院曾经颁布过多天关于“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文件, 这不仅仅是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要求, 而且还是对所有从事这一行业教学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双师型”就是说, 身为教师, 一方面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做基础, 另一方面, 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很显然, 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专业做得并不是特别好。长久以来, 教师待在教学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 早就脱离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行业市场, 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 但是实践能力不强, 尤其是在实践课上更是表现平平。不少学校倒是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 选择聘用一些建筑装饰设计师和施工方面的专家来做兼职教师, 这确实是弥补了学校专职教师实践性不强的特点, 但是这些专家与业内人士毕竟不是教育行业科班出身, 没有受过系统的教师培训, 更对教师资格理解的并不多, 很难把握学生的心理, 和学生的想法, 很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这些人员毕竟是兼职教师, 有自己的事业, 流动性比较大, 对于工作方面, 他们肯定是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主, 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这一块行业里面来, 对于学生的系统培训是有很大的不利的, 有些教师由于自己的工作不得不请假, 学生课时的完整性也得不到保障, 这很容易就产生了误区。

1.3 实践方面和与市场的衔接

这门专业普遍存在轻实践、与市场衔接不强的状况。仔细分析这种现象, 背后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点, 教学改革不彻底, 这一点我们在上文已经探讨分析过。第二点, 教学上的设备不完善。因为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需要的设备专业性很强, 价格昂贵, 学校购入除了教学没有其他用处, 很多学校设备老化, 做不到及时更新, 有的学校甚至并不能提供施工设备, 让学生自行寻找校外资源学习。第三, 实习质量不过关。关于实习方面, 不同学校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有的学校为学生安排实习岗位, 但是大多数学校是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岗位的。很多已成规模的大企业大多是不愿意招收这些没有经验的短期学生的, 学生自己找实习很困难, 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实习而去实习, 就算找到了实习的地方, 也根本不可能有师傅或者老同事带领着他们学习在工作上遇到的麻烦事, 全部都是自己解决, 自己想办法, 或者就根本不去想办法解决, 任凭事态的发生, 这样一来, 随便找个地方实习就已经得到学分, 实际上却是没学到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这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 不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

2 教学设置与实践现状的改进措施

2.1 教学设置上

一方面, 将三分之一的绘画课程精简, 有的没有必要, 有的完全可以合并成一种课程, 就比如素描、速写等课程都是重在培养绘画基础的, 开设过多不但会浪费有教学资源, 也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就只能在画画上培育兴趣爱好, 这些类似课程可以合并为绘画基础, 在第一个学期最为侧重, 其他学期穿插在专业课中巩固基础。有些公共课可以删掉, 比如计算机的基础教学, 因为在设计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习很多计算机知识, 两者有很多地方重合了, 这样的公共课就没有必要继续开设。另一方面, 设计和施工的课程数量要增多, 质量要提高。设计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性, 难易梯度要安排好, 基础的理论课程安排到前面, 可以将设计课与绘画基础结合, 手脑并用, 在设计的同时操练绘画, 重视案例的作用, 用案例将设计课串联起来。施工课程的数量应该增加, 调查显示, 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开展的施工可能不超过两门, 这也是人才与市场脱节的重要原因, 施工模块本身难度大, 学校应该对施工课程予以重视, 完善施工课程的体系, 加深教授的深度, 与市场对接起来, 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此举引起学生对于施工课程的注意。

2.2 实践上

学校积极配置相关设备, 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制, 让学生可以在校园中充分有实践的机会, 多开展一些课外专业交流的活动,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多交流专业方面的知识, 一周可以举办1-2次的专业课程研讨会, 仅限于学生与学生之间, 互相学习, 互相了解, 同时, 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推荐或者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实习生, 但是这门专业又恰恰很注重实习中的学习, 这就成了一对矛盾。学校可以以学校的名誉, 积极为学生联系一些工作实习单位, 双方达成协议, 为学生解决这一方面的难题。

2.3 教学方法与教师素质上

教学方法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可一概而论。比如理论课可以采用教师主讲的方法, 因为这是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 教师要掌控课堂。设计课的时候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 在案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或者可以使用当下流行的“翻转课堂”,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体, 一次课让一些学生进行设计展示, 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点评。施工课程可以采取“做中学”, 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另外, 教师不但要有很好的专业素质, 还要与建筑行业接轨,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步一步展开, 与时俱进, 学校可以定期为教师举办素质培训, 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合作, 将好的教学方法推广开来。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 改变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专业的教学设置与实践现状, 要做到以下几点:深化课程体制改革, 改变“重绘图而轻专业”的现状, 合理安排课程;增加实践课的数量, 提高实践课的质量, 提供实习的机会;教学方法要因“课”而变, 因材施教, 不能墨守成规, 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 教师要加强自我素质的完善。这门专业的教学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有待我们的共同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于娜.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青年文学家, 2011, (11) .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8

在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建筑专业不仅要反映建筑方案及初步设计中要求的建筑效果及功能,还要很好地将机电专业融进建筑设计中,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的品质提高,才能使机电专业很好地为建筑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就要对机电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机电专业对建筑专业有哪些要求,这样在施工图设计中才能掌握主动,做到游刃有余,才不会在与机电专业配合过程中有颠覆方案设计的重大修改,下面从总平面、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专业和管线综合五个方面逐一简要说明。

1 总平面

在施工图设计中,建筑专业不仅要对建筑单体有详细的了解,还要掌握单体以外总平面中的情况,其中包括周边的市政条件、地形条件、机电专业中各个专业的引入口方向及位置,只有提前确定了各市政管线的引入位置,在平面设计中才能将各专业的机房设在合理的位置上。确定位置后,还应做一个简单的总平面管线综合,以确定总平面中是否有足够的管线空间。一些工程地下室基本上是沿着红线布置,这时管线综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因为管线无法排列而要求建筑平面调整时,对建筑专业而言,这种修改随着设计进程的不同,对整个设计周期的影响也不同。

2 给排水专业

2.1 基本组成

2.1.1 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

包括给水系统、中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及饮用水系统等。

2.1.2 消防系统

包括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其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湿式、干式、预作用、雨淋式、水幕及水雾式。

2.1.3 建筑水处理系统

有些地区的水质不能达到使用标准,有些建筑对水质有特殊的要求,有些建筑的排水不符合环保要求,这时均需要做水处理系统,其中包括:

2.1.3.1 给水处理

包括全部处理、局部处理及自备深井温泉水处理等。

2.1.3.2 污水处理

包括有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

2.1.3.3 循环水处理

冷却塔及游泳池等需有循环水处理系统

2.2 给排水专业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2.2.1 层高问题

2.2.1.1 顶层

凡有给排水水平干管者,均需考虑其所占高度,或与其它专业综合考虑;另外有些建筑为不影响建筑高度及室内净高,在屋顶做管沟,需要解决防水、保温及检修的问题。

2.2.1.2 中间层

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等需分区设置时,每个分区的顶层需考虑水平环管所占高度,在确定层高时,需考虑每个分区的顶层管线占用的高度,一般需增加150~200mm,或与其它专业统一考虑,分区的设置与给排水专业协商。

2.2.1.3 设备层和转换层

在综合性建筑设计中,有时上部建筑为用水点比较多而又分散布置(如住宅)时,而下部建筑为不允许有给排水管道穿过的电气等用房时,需要设置设备层;而在商住楼设计中,上部住宅为剪力墙结构,下部商业为框架结构时,需要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的高度需要考虑各专业管线占用的高度。

2.2.2 设备用房

水专业涉及的设备用房主要有生活水泵房、消防水泵房、热交换间及中水机房等,除消防水泵房外,内墙及顶棚均需做吸音处理,门为防火隔音门。生活水箱采用经卫生防疫部门批准的不锈钢成品水箱,消防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内壁需做好防腐及防水处理,一般要求混凝土水池结构与主体结构脱开,机房层高一般为5~5.5米,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其它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

2.2.3 卫生间

卫生间型式尽量少,上下宜对齐布置,卫生间宜尽量靠近其它用水房间,这样管线比较集中,避免穿越其它房间。卫生间不应设在本套住宅以外的卧室及起居室、厨房、食品加工、食品储存、配电和变电及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直接上层。

2.2.4 消火栓

消火栓的设置需满足明显易取、两股水柱能同时到达、防冻及不妨碍交通的要求。

2.2.5 冷却塔

冷却塔的散热原理是通过空气的对流达到散热目的,因此冷却塔应该设在空气流通好的位置;一般不能离墙太近,不能太遮挡,不能太靠近外檐口边;同时还应选用好的产品,既要求收水效果好,又要满足周边环境的噪声要求。

2.2.6 管道井

管道井的设置形式应与给排水专业协商,既要满足管线的安装,又不浪费建筑面积;管道井尽量布置在一些不重要的部位;管道井门应向外开,为丙级防火门,宜设置在长边;各专业的管线可综合考虑,但有防火防爆要求的管线不能与一般管线合并使用。

3 暖通空调专业

3.1 基本组成

3.1.1 采暖系统

3.1.1. 1 集中供热分户计量热水散热器采暖

这种系统的热水由集中锅炉房或城市热网经换热站供给。采暖系统进入建筑物时均设一个供热入口,可以是一栋建筑物一个或一个单元一个。有地下室时,建筑物的热力入口设在地下室内,无地下室时在室外做热力入口暖沟,引入室内。

3.1.1. 2 分户比壁挂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热水散热器采暖

这种系统既能供暖又能供生活热水,室内系统可以是散热器也可以是地板辐射采暖。

3.1.1. 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这种系统是以不高于60度的热水做热媒,将加热管埋设在地板中的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3.1.2 空调系统

3.1.2. 1 全空气空调系统

这种系统需要设空调机房,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混合后,待空调机组处理后,用风道将冷风或热风通过散流器或百叶风口等送入室内的系统,系统一般约占用吊顶空间400~600mm,实际工程由于系统形式的不同所占高度也有所不同。

3.1.2. 2 变风量空调系统(又称VAV系统)

该系统是按照房间负荷的改变而相应改变送入室内的空气量的全空气系统,多用在高档办公楼等公共建筑。

3.1.2. 3 VRV空调系统

该系统是一种风冷直接蒸发冷却室内空气的变频调节制冷剂量的系统,设计简单,调节灵活;当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严格时,可同时配备相应的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可采用吊顶式或落地式机组。

3.1.2. 4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该系统就是一个冷却盘管加上一个风机,有进水、出水两个水管接口和进出风两个风口。夏天冷却盘管内通常通过7~12度的冷水,其表面温度比室内空气的露点低,所以盘管下边有集水盘,盘中接出一根凝结水管,将水盘中凝结水排走,因是无压的自流排水管,因此需要大于等于0.005的坡度;由于风机盘管的作用是将室内空气循环冷却,并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当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严格时,可同时配备相应的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可采用吊顶式或落地式机组。风机盘管在吊顶内需占400mm左右空间,梁下约占300mm左右。

3.2 设备机房

3.2.1 面积要求

制冷机房(包括电制冷机房和直燃机房)、空调机房、锅炉房及热交换站的位置及面积在方案阶段就需与设备专业协商,面积要求一般如下:制冷机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5~1.2%,热交换站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3~0.5%,锅炉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0.5~1%,空调机房面积约占服务建筑面积的4~6%。

3.2.2 设备机房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3.2.2. 1 制冷机房

有地下室时一般设在地下室,无地下室设在一层;位置设在负荷中心为宜;附近要靠近变配电室和水泵房;需考虑管网的路由、设备吊装孔及运输通道;层高要求一般5~5.5米。

3.2.2. 2 直燃机房

直燃机房有防火防爆要求;应有直接的对外门窗;应有通风换气措施;设在地下室时需设泄爆窗井;层高要求一般5.5~6米。

3.2.2. 3 空调机房

空调机房的楼面荷载为700~800千克/平方米;空调机房应当放在其服务的防火分区内;空调机房在平面上与重要房间至少应有一室之隔,避免噪音和振动影响房间使用;空调机房内墙及顶棚需做吸音措施,门应为防火隔音门。

4 电气专业

4.1 强电专业

4.1.1 变配电系统组成

4.1.1. 1 电缆分界小室高压系统

一般建筑面积24平方米,净高不小于3.3米,电缆夹层净高一般不小于1.8米。

4.1.1. 2 高压供电系统、变压器及低压配电系统

出线方式有上进上出和下进下出两种形式。上进上出系统层高一般需要5米左右,下进下出系统机房建筑高度一般需要4~4.5米,电缆夹层净高一般不小于1.8米,变配电系统所占建筑面积(包括值班室和维修室等)一般为其服务建筑面积的0.5%左右。

4.1.1. 3 柴油发电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发电机、储油间及室外油罐;一般在机房内需设置单独的储油间、单独的进排风系统和排烟系统,排烟系统需满足环保要求;机房内墙及顶棚需采取吸音措施,门采用防火隔音门,进排风系统需采取隔音降噪措施,避免影响周边环境;柴油发电机组可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二层。

4.1.2 变配电室的位置及设备运输通道

变配电室应放在负荷中心,避免设在人员密集处或用水房间的下方,需设置设备吊装孔及运输通道。

4.2 弱电专业

4.2.1 弱电系统的构成

弱电系统一般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背景音乐及消防应急广播系统、闭路监视系统、防盗保安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无线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及物业管理系统等,对于不同的建筑,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4.2.2 设备机房对建筑专业的要求

4.2.2. 1 消防控制室

需有直接对外出口,可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楼地面采用架空防静电地板,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米左右。

4.2.2. 2 保安监控室

根据工程类型及风险等级的不同,有时可以和消防控制室合用,但应增加消防控制室面积。

4.2.2. 3 音响控制室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音响系统的要求,可独立设置或与消防控制中心合用。单独设置时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左右;不同工程的系统复杂程度有所不同,音响控制室的面积也有所不同。

4.2.2. 4 电话机房

设置程控交换机,需要机房面积80~100平方米左右,并应采取防静电架空地板;若是引入直接外线,一般要求设一间25~30平方米左右的电话分线间。

4.2.2. 5 计算机房

办公自动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不同建筑和使用要求不同,其计算机房的使用面积不同,一般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设置。计算机房一般采用防静电架空地板。

4.2.2. 6 电视前端室

若建筑仅有有线电视,楼顶上无卫星天线,电视前端室可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若设有卫星电视天线时,电视前端室可设置在卫星电视机房内;一般情况下,若仅设置两套卫星天线,机房面积约20平方米左右;若无卫星天线,电视前端室的面积可为4~6平方米;若在无天线的情况下,还需有自办节目时,电视前端室的面积应在15平方米左右。

5 管线综合

建筑专业对于所设计的建筑在设备、电气方面先进到什么程度,都有哪些系统形式要心中有数,特别要了解各专业在建筑物中都需要占用哪部分空间,水平管线走在吊顶内还是只走在走道范围内,竖向管线分布在哪些部位,水平管线和竖向管线怎样配合使用,机房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哪些机房需要相邻布置才能节省空间,要有一个完整的思路,这样才能解决好专业之间的矛盾,才能提高设计质量。管线综合的目的就是力求使机电专业的管线占用最小的空间,在层高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大的使用空间或在保证空间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取得最小的层高,要求建筑专业将设备、电气专业的管线与结构专业的梁板布置以及建筑各部位的高度要求做一个有机的融合。管线综合中还应掌握各种管线之间的间距要求、上下分布要求、施工因素以及安装检修方面的要求。

摘要:通过对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及电气专业的了解和其对建筑专业的要求,增进建筑专业对机电专业的掌握,并运用到建筑施工图设计中,以达到提高建筑品质的目的。

建筑设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建筑设计,方法,培养

创新是近年来我国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作为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来讲, 创新意识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作为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 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 大量的优秀建筑应运而生。这其中不乏有许多设计来自于国外的优秀建筑师的创造, 随着这些冲击人的眼球与精神的建筑的崛起, 也带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与进步, 特别是唤醒了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同时, 我们也意识到创新意识应从小抓起。因此, 我国高校建筑设计创新教育的比重也在逐年加大。在课程设置中陆续的设立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思路。试图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内容。

1 环境创新

环境创新指的是以建筑存在的周边环境为主要方面而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任何建筑都不可能离开环境而孤立存在, 只有建筑与环境有机、和谐的融入在一起, 才能真正的发挥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而从另一方面讲, 没有绝对相同的环境, 这就为建筑的创新创造了条件, 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为建筑设计创新设下伏笔, 甚至会因此而产生杰作。

2 意向创新

意向创新是依靠建筑学所研究的形象、空间、功能等方面作为理念基础形成概念或意向, 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与途径。与环境创新不同, 意向性创新往往指的是建筑设计之初的创新性构思立意, 可以是“天马行空”的, 甚至是概念性的, 不以建成为目的。意向性创新常常体现在形象、空间和功能三个方面。

(1) 形象创新主要是指对建筑外部形象的创新立意。主要考虑的是建筑外部形态的突破。建筑形象创新依附于社会的进步, 新材料的发展。同时建筑形象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内部功能空间而独立存在, 深层次的形象创新应与内部空间结合, 通过形式体现建筑内涵。只重视建筑外部形象的创新可能会使建筑限于庸俗甚至是拜金的囧地。

(2) 空间创新主要研究的建筑内部空间的创新。这里所说的内部空间指的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从自然空间中围隔出来的。空间和人的关系作为密切, 关系最大。我们常常将空间创新归为单一空间创新和多空间组合两种创新形式。单一空间中, 我们可以通过空间的体量与尺度, 形状与比例、空间的围透关系及分隔处理来进行空间创新。而多空间组合创新中更强调的是空间的重复与节奏、衔接与过渡及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等方面的创新。

(3) 功能创新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而产生的。随着网络、信息及新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与发展, 建筑师所面临的新环境下的新功能问题也应运而生。而这些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就有待建筑师们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

3 科技类创新

有关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成果本身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另一个是这些材料的灵活运用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创新。

除此之外, 人类的思维对建筑设计创新是及其重要的。新想法的产生对于新作品的诞生显得更加重要。而这种以“想法”为主要方面的创新方法, 我们把它称其为“思维型”创新方法。同时, 把这种创新方法还细化为“逻辑型”创新和“非逻辑型”创新两种。逻辑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是基础的思维方法, 可以效仿。而非逻辑思维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思维方式, 它涉及到人的情感和潜意识里的东西。当然思维型创新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主观能力强, 这样的人才能更好的操纵思维创新。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10

1.国内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1) 经济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下, 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出现和应用, 建筑对防火、垂直交通、空调、材料、构造等都有较高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社会需要具备综合性知识的人才, 在建筑设计教学中, 要注重传授知识的厚度与广度。

(2) 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改变。国内建筑行业的转型, 需求更多能在图纸上推敲方案, 同时还要了解建筑材料、构造, 与其他专业配合并与甲方充分进行沟通的设计师, 这就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建筑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

(3) 学科交叉影响。建筑学本身是一门兼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型学科, 建筑学科逐渐细化, 形成许多单一的子学科。在建筑设计教学中, 要将实践工程技术、理论知识融入其他学科的研究, 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2.国际思潮的冲击

(1) 国际院校教育改革与变化。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急需大量建筑人才, 要求建筑院校必须采取新的改革措施, 高效率为社会输送人才,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试验和反复调整, 新的建筑教育模式和理念日趋成熟。

(2) 国家交流的频繁与深入。改革开放以来, 很多国外思想在国内传播, 引起国内建筑学教学转变。许多院校都从国外征订专业参考资料, 为其学生提供了解国外建筑学教学指导思想和动态窗口。同时, 国际间的建筑交流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也是促进学习交流的机会, 促进建筑院校教学体系的革故鼎新。

传统建筑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强调书本轻视调研

传统建筑教育只重视知识和经验的传承, 以丰富学生设计经验为目的。从教与学两方面考虑, 对于没有建筑专业背景的学生而言, 每次设计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新问题, 学生不具备经验, 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和思路创新过程完全自动化, 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自身经验化的思维模式, 或者过分依赖书面资料, 把解决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的方法都固定在他人经验和资料上, 忽视任务书调查研究, 当面对新问题时, 就会出现思维的空白, 不知所措, 很难真正学到设计方法。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2.教学过程———强调最终成果

我国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制中, 建筑设计课程是主干专业课, 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评判依据是“最终的图面表达与质量”, 设计课成绩分配权重为最终成果70%, 平时草图30%, 这样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但是却忽视培养设计过程中学生对任务书的分析、思考及提出设计方案与解决限制问题的能力, 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注重手绘技能的训练, 忽视自身设计能力的培养, 缺乏创造力, 继而失去对建筑设计创造的兴趣。

3.教学方法———过分依赖教师

建筑设计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给学生一次次改图的过程, 使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掌握该种类型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优点是与学生近距离沟通, 便于学生对自己方案不足的理解和学习, 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然而, 改图的这种教学方式, 往往教师是根据自己经验、价值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和改正, 就是按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对学生创作成果评判和改正的过程, 会使学生存在依赖感, 认为教师改的就是最好的, 把修改的部分看成方案的定稿, 不敢对其推敲和改动, 丧失自己推敲和创造建筑方案的机会。

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1.传统教学观念的提升

根据教育整体优化的原则, 每年都对上届学生进行评估, 针对学生设计能力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使其更加符合建筑学专业特色的教学规律, 严格执行, 根据建筑界的发展制订建筑方案任务书的要求及限定条件, 启发学生开拓性思维, 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每个设计课程中, 注重配合其他相关专业如环境设计、建筑物理和技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的贯穿。

2.教学过程的改进

打破传统的年级界限组成的纵向班级教学的划分, 改变设计课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 可以将各年级设计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促进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的交流, 让学生与更多的教师交流, 可以分组讨论, 自评与讨论相结合, 采取汇报方案模式, 最终教师对方案加以点评, 促进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强化画图、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 使建筑学设计过程能够尊重学生理论和素质的提升与发展, 加强教学与研究及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3.新教学方法的应用

制订教学基本单元,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优化师资分配, 将实践型和理论型教师合理分配, 在教师和学生间选择双向机制, 理论教学与课堂辅导同时进行, 协调专业主干课与相关理论课的关系, 通过纵向教学班和横向教师群, 改变设计课教学师生一对一的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 让学生接触更多教师, 在开放的环境中扩大学生选择教育信息范围和思维交流机会, 真正提高学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振宇.注册建筑师与建筑学教学[J].建筑师, 2009.

[2]卫戈.新的突破——建筑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师, 2012.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 篇11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改革、课程构架、实践单元

中图分类号:TU201-4

《建筑设计原理》是高校建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核心课程。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掌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基本准则,了解建筑设计中外部环境与规划、空间的功能与形式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多方面综合知识。本课程教学课时数虽然不多,但却是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理论总则,也是建筑设计入门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伴随建筑设计领域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及相关建筑技术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世界顶尖建筑学院及我国各传统建筑名校纷纷展开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基础实践改革。如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出版了教材《探索:建筑学教育的试验》(Inchoate. An Experiment in Architectural Education),提出了“一种更富实践性的学习建筑学的方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教授在《开始设计》一书中阐述了建筑学教育的“创造性过程”,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起点,试图探讨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设计理论基础之间的逻辑联系。传统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仍旧还在沿用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旧教材,无论是设计理论与手法,还是引用的资料、数据与案例,都已经与时代脱轨,跟不上建筑设计领域发展的速度与潮流。

2.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

目前该课程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图解分析、课外资料收集与抄绘等教学环节。考核方式通常以论文方式为主,结合平时成绩综合评定。由此可见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还停留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虽然可在课件制作、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进,并增设了课堂讨论、资料分享、课外抄绘等教学环节,但是并未改善理论课沉闷冗长、不易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常态。

二、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通常,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满足功能需求,如何研究场地环境,如何符合技术经济要求等基本技能。通过这些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解决大量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都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对于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来说,还必须具有能力将定位精准的概念、控制自如的灵感以及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注入到每一个设计之中。为了完成一个优秀且富有意义的建筑设计,建筑师必须挖掘出项目中的想象力。否则,建筑就会流于平庸,仅仅是可以接受,或者是达到了平均水平而已。概念、灵感与想象,这是一个具有更高要求的设计进程,它意味着建筑师必须持久地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我们对该课程展开课程改革的目的正是在于,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调整与完善,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法与构思能力,寻求创作的灵感与思路。

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解决普遍性矛盾的哲学方法,来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即通过“分析事物本质的共性——运用一般性原则——解决普遍性矛盾”这一过程。对应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则反映为“研究建筑的本质——掌握一般性的设计手法——获得新的创作思路”的过程。(图1)设计的过程本身是难以言传身教,但建筑教育则本能地要求我们将设计过程描述并传达出来。这也是高校建筑教育亟待解决的普遍矛盾。

相当多的建筑学专业学生会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受到思维方式上强烈的冲击,他们将要身处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新世界,整个五年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重要的转化:首先是由传统教育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向以视觉思考为核心的领域转化;紧接着,又要从纯视觉思考(构成、造型训练)转向对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含有功能要求的设计)。本课程开设于建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刚刚完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对绘图基础与表现技法的基本训练,处于为期四年的《建筑设计》实践课程训练的伊始,即上述两个转化阶段的衔接处,迫切需要打下坚持的设计理论基础,帮助他们培养专业的思维方法及构思能力。本课程的的教学目的正是衔接这两个重要的转化阶段,解决这个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学生向专业人士的转变。

三、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模式探析

通过《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学习,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学习要点包括:建筑学基本问题,包括建筑的角色、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的分类、建筑的发展概况;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包括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设计的程序、建筑设计的深度;建筑外部空间及群体组合设计,建筑的功能与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组合设计,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原则;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材料构造与建筑设计,建筑设备与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经济问题,建筑节能设计,绿色建筑理念;建筑设计总体构思与设计手法,包括建筑创作与构思的特征、建筑创作与构思的过程、建筑设计深化流程与方法、建筑设计方案的获得及成果表达。

通过整理、分析、比较与归纳上述的学习要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概论篇、设计篇、技术经济篇和构思创作篇。四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建起本课程的理论体系。(图2)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带领学生从外部来认识这门学科,而是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已经熟悉的、已经掌握的内在的东西开始,开始他们的设计之旅。因此老师的角色是挖掘这些东西,然后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背景,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设计出特定的过程。这些过程的逻辑是合理的、可控的,其结果是不可估量的。

以此教学内容为基础结构的框架下,我们还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与之相适应。本课程32课时分16次课进行讲授,将每次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展开实践。每个单元又由大小两个单元组成,大单元即是我们的课堂讲授部分,小单元是内容与形式均不相同的16个小练习。这些小练习可以是一次与当次大单元主题相关的激烈的课堂辩论,也可以是一次课后的案例收集、抄绘与图解,还可以是一次实地调研或者一次模型制作。所有的小练习以两条路线铺开:一个是关于“如何”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为什么”的问题。两条路线同时进行,最初并不相互介入,它们维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相反。第一条路线侧重于建筑设计中会用到的过程、工具、技能和方法。它可以是一个图表、一张设计图、一种模型制作的技能、一个组织战略,或是一个空间布局的方法。第二条路线每个练习都提供了一个用以讨论明确的观点、概念或理论的平台,根据大单元中由讲授内容引发的对话,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建立起批判性的框架。我们的教学提倡讨论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参与关于方法的辩论。这样我们的学生将获得双重的能力: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对于《建筑设计原理》的教学目标,传统的理解是,提供一个庇护场所把业已存在的学科规范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传统的授课与练习来发展空间形式和正规的思维模式,然后结果背道而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学习这些技术之后运用它们,而是要理解它们之后进行创作。因为我们强调一个通过研究和讨论,在掌握和运用这些规范的基础是进行设计的过程。形式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被允许通过实践进行创造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要依据作者自己设立的标准而进行评估。因此,评估与考核的重点在于创新性而不是简单地学习运用。

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将由一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课改头换面成为一门以鼓励创造性过程为主以实践性练习为手段的课程。贯通整个课程的16个实践性练习是整个课程的灵魂主线,每个练习完成的设计或者作品将成为本课程最后评价与考核的依据。我们将以作品展、公开评图、建筑年会等方式,邀请兄弟建筑院校专家、相关专业师生、设计院执业建筑师等广大师生人士作为评审、指导,并在每次评审结束后展开总结、讨论与交流,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思考、修正与提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褚冬竹.開始设计[M].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要点及事项 篇12

关键词: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要点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 建筑行业蓬勃兴起, 大量中小型建筑单位纷纷涌进市场, 想要从中获取利益, 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体制不尽完善, 繁杂的建筑市场中不免会有大量的企业为了获取较多的经济利益而偷工加料, 不追求质量。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还未解决[1]。其中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施工图设计的重要性, 过于追求设计的效率而忽视了设计的重要性, 没有仔细勘测并测量现场想当然设计, 忽视一些认为不重要的装置等等。接下来, 本文将针对施工图设计的问题总结施工图设计的重要要点及注意事项。

1 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几项重要要点

1.1 严格依照规定规范设计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 制定了相关规定帮助建筑企业规范建造, 建筑企业应严格依照规定来规范设计施工图纸, 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性。

首先, 设计图纸之前应严格勘测现场, 测量相关场地, 在合理的情况下进行自由设计;其次, 我国建筑相关规定中必须建造的装置必须在设计中得到重视, 例如, 建筑楼层中设计帮助残疾群众和老年群众的无障碍设计, 还有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通道和防火装置等等[2]。这些设计可能相比建筑来说比较不重要, 但其作用不可小觑;最后, 在设计施工图纸时, 应该严格遵守我国明确的法律法规, 不能过分听从建筑单位的需求而不切实际。例如, 我国明确指出, 高层建筑禁止建造幼儿娱乐场所,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 防止出现幼儿在娱乐场所玩耍不慎从高层掉落的安全事故,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来进行设计, 不能为了吸引用户而建造含有安全隐患的建筑。

1.2 设计单位不同部门要协调合作

设计单位应建筑单位的要求设计一份高质量的图纸, 不是依靠几个专业设计人员就能够完成, 而是需要设计单位不同部门进行协调沟通, 分配任务, 合作完成。在收到一份工程任务时, 不同部门需要共同勘测地形, 测量不同地段, 然后进行开会, 及时交流设计想法。接下来进行部门分工, 工作有衔接的部门及时沟通,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各个部门就图纸设计产生的矛盾, 还能够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增加设计单位经济效益。

2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2.1 设计人员设计施工图纸应做到仔细全面

一份施工图纸对于一个工程而言, 就像是模板与实体的关系, 只有模板面面俱到, 实体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样子, 因此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 严苛对待图纸设计, 仔细全面的完成。

首先, 设计人员对待工程的地形应该了如指掌, 认真分析与测量每一块地段, 防止出现施工期间设计图纸不符合工程地段要求而产生误工的现象;其次, 设计人员应该保证设计图纸的完整度, 坚决杜绝施工图的缺项与漏项现象, 每个方面考虑全面;还有, 设计人员仔细对待施工中必须安装的导线和管道的走向, 实地勘测, 发现异常尽快解决, 避免出现因为建筑的柱和梁而阻碍了管道和导线的走势;最后, 审查人员应该对设计人员的作品进行全面勘察, 保证图纸的完整性和可实践性[3]。

2.2 图纸设计应与时俱进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信息化的爆炸使得每个行业必须加快跟进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在近几年里, 建筑行业兴起的绿色节能理念越来越受人关注, 因此在图纸设计中加入绿色节能的元素必定能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吸引眼球。施工人员在设计图纸时, 可以设计绿色节能装置, 例如, 建筑顶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可以减少用户对电能的使用, 还有在建筑物上加入类似玻璃幕墙的设备, 减少屋内受到的强烈的光线等等, 这些设计在建筑物中都是一大亮点, 不仅可以美观建筑物, 还能够起到节能的效果。

2.3 更新先进设备与技术

在图纸设计的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适当地发挥创造性, 设计出较有特色的建筑也是设计单位的一大优势。设计单位可以适当的改进设计人员的工作环境, 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设计单位定期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 并加大力度培训设计人员, 使得设计人员在新技术的带领下设计出特色与质量并存的装置或建筑, 为建筑市场带来一个新的设计理念[4]。

3 结束语

众所周知, 建筑行业的竞争可谓日益激烈, 建筑市场也发展的如火如荼, 然而越是在这样繁荣的情况下, 越要强调建筑质量的重要性, 避免建筑单位因为利益的驱动而降低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与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概述了部分要点和注意事项, 希望能够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寻找突破, 彻底改变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的质量问题, 真正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

参考文献

[1]连显跃.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D].郑州大学, 2007.

[2]程昱.浅谈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建筑专业) [J].江西化工, 2010, (4) :143-144.

[3]郑聪.基于BIM的建筑集成化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上一篇: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下一篇: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