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用12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1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领导班子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 特别强调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笔者身为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认为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将为这一目标的到来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在社会充分发展的同时, 学生的德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 金钱万能、自我为是、缺乏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等, 这将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自身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各项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今天, 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丝毫不能懈怠的。古今先贤对此有类似的认识,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则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我就从培养学生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善恶观, 培养学生合理的历史观三个方面谈谈关于如何从学生德育做起, 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培养学生树立长远的目标和近期具体目标
长远目标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东西, 属于理想范畴, 近期目标是眼前要马上实现的东西, 属于现实范畴, 所以二者是统一的, 缘何?因为理想源于现实, 理想高于现实, 但是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具体来讲, 对于长远目标方面, 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民族精神是一种高尚而伟大的内在精神状态, 可以促进人生的发展, 是学生奋进的助推器。试想, 一个不爱国的学生和缺乏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的人他怎么可能为国家做出有贡献的事情呢?这个方面的正反面例子都很多, 不胜枚举, 比如, 邓稼先和钱学森在学生时代他们就是在爱国心和民族心的激励下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相反有的中国留学生一旦在国外取得一点成就就洋洋洒洒起来, 留恋国外生活待遇而忘返。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民族精神, 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 任何一方都有责任都不能推脱和懈怠。学校教育是核心阵地, 要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渗透于课内和课外教育之中;社会教育是实践基地, 社会要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典型示范;家庭教育是中流砥柱, 家庭的和谐温暖气氛中最适宜穿插爱国教育和民族意识培养。
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善恶观
凡是有善良属性的事物它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有恶毒属性的事物它对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消极的阻碍作用, 正是如此, 要褒扬善行, 惩治和杜绝恶习,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善恶观。
怎么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善恶观呢?我想第一个方面要让学生“从善如流, 疾恶如仇”。多向学生灌输善良的思想和善良的行为, 可以融化在教材、课外读物、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中;对于恶习恶行, 要抓住典型例子, 反复训导学生, 让学生来回反思, 找出危害和教训, 使之在内心深恶痛绝之。比如, 可以利用青少年犯罪中危害亲生父母亲生命的典型案例, 使学生明白这一恶行对自身、家庭和社会产生的严重危害和不良影响。第二个方面要加强“百善孝为先, 万恶淫为源”教育。善是一种良好的美德, 淫是一种过度的恶行恶想。努力使孝道文化满天下, 致力让恶行恶想寸步难行于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情暖遍千家万户, 激发出人们建设国家的美好心情。形成正确善恶观的第三个方面要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善事虽小, 但积善可以成德;恶事虽微, 而累恶就能酿祸。要对学生时时刻刻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丝毫不能马虎, 同样, 家庭、社会和学校要三管齐下, 方能共奏使学生形成正确善恶观的和谐旋律。
三、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历史观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但总还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正是如此, 才有了我们今天高度的文明。要让学生知道国际社会的发展简史尤其是我国社会的发展简史, 要让学生知道我国原本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在古代世界历史发展长河中曾星光闪烁, 璀璨夺目, 近代以来则由于闭关锁国而逐渐落伍, 国人被国际社会讥为“东亚病夫”。但我们的国家是优秀的国家, 民族是优秀的民族, 依然顶住列强的侵蚀, 最终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独立, 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坚强拼搏,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要依赖于此。坚强而优秀的中华儿女从何而来, 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德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只有培养出一个个作为民族伟大复兴中流砥柱的合格国人, 圆梦万丈高楼般的理想才有了坚实的根基。承载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的德育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掀起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中有力地推动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位儿女都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而作为承载培养国家栋梁的教育, 尤其是学生的德育工作, 将为这个伟大目标的实现起到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主要从培养学生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善恶观、培养学生合理的历史观三个方面出发, 简单谈一下如何从学生德育做起, 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德育,善恶观,历史观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4.
[2]王阳明.传习录[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3-07.
[3]柏凤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实践与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8-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2
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提出和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首次将“红船精神”明确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回望从红船起航一路劈波斩浪的中国共产党,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要承担起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使命,就必须从“红船精神”中找寻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根脉和动力之源。
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创新动力
“‘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红船精神”时就明确指出,“‘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刻舟求剑,必须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正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崭新中国。近代以来,在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下,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随之兴起的,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斗争与艰难探索。中国社会各阶级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红船上诞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领导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在探索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设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极大提升了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我们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没有坚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从红船起航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一直到今天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将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以极大的政治定力坚持走自己的路,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不忘建党初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树立起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解放全人类的远大追求,不怕牺牲,敢于奋斗,求民族复兴,谋人民幸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的领导力量。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奋斗精神,根本就在于不忘建党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动摇。
牢记使命担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历史表明,时代在变,面对的困难也各不相同,但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使命感与坚强的政治定力。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扬旗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正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科学的力量,更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从成立之日起就一以贯之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政治品格和坚定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从红船奠定初心、确立使命历经近百年的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伟业的磅礴之力
“‘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史,更是一部依靠人民力量创造民族复兴伟业的斗争历史。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成功凝聚亿万民众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之所以失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第二,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特别是没有深入到下层的工农群众中去,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中国革命很快展现出了崭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在近代中国所有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国共产党,既具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求解放的坚定目标,又有足够能力调动起亿万民众的磅礴之力,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充满艰辛但前途光明的民族复兴之路。
忠实代表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从领导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到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再到领导人民走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成功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带领中国人民又一次迈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红船起航、一路前行一再证明了的历史性结论。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未来的精神之源,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党的十九大已经为我们擘画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合起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
【思想宣传范文】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社会治理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
一般而言,在社会处于物质匮乏阶段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温饱问题,物质产品供不应求是主要矛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众的诉求会发生变化。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期待更高水平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社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党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更加重视促进社会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是在社会治理方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积极回应。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参与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的内在关联,破除妨碍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用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机会和权利。
共建强调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可以坚持政府主导,推进政社合作,为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创造更多机会。应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合作者,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稳定的影响者,是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推动者,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治理中强调共建,尤其要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活力。比如,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支持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有更多作为。
共治强调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参与权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在物质匮乏时期,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诉求尚不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党委和政府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创造条件。一是完善社会治理格局。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要善于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性,推动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局面。应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有效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完善多元治理格局。二是重视基层自治功能。基层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基层群众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办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共享强调共同享有治理成果。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评判标准是全体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解决这一问题,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治理中促进共享。社会治理要强化保障民生的举措、创新改善民生的思路,尤其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社会治理还应注重完善有利于共享的制度,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思想宣传范文】三
近年来,各种“陷阱”理论成为中国的流行语言,从“中等收入陷阱”到“低生育率陷阱”(经济领域),从“卢梭陷阱”到“塔西佗陷阱”(国内治理领域),从“修昔底德陷阱”到“金德尔伯格陷阱”(国际关系领域),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频频闪现于各类传播媒体重要位置的各种“陷阱”理论,引起中国民众的困惑,也引起了中国学术界的思考。
辨析“陷阱”学说:
从“修昔底德陷阱”到“金德尔伯格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源于古希腊两个城邦国家斯巴达和雅典及其各自所领导的同盟之间长达近三十年的战争。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作为雅典的军事指挥官在其传世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指出,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从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无论是修昔底德的叙述还是历史的真相,雅典不是新崛起的大国,斯巴达也不是守成大国。而且,修昔底德本人也并没有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然而,美国著名国际战略研究学者、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阿利森教授,在为21世纪的中美关系定性时,杜撰了“修昔底德陷阱”。他说,在过去五百年中,一共发生过16次崛起大国挑战守成大国的先例,其中只有4次以和平方式结束纷争,其他的12次均以战争收场。阿利森教授特别强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典型性,他认为一战的根源就是崛起大国德国挑战了当时的守成大国英国,正如同雅典挑战斯巴达、从而斯巴达决意发动战争一样。阿利森教授把崛起大国必然要挑战守成大国,或者崛起大国必然遭到守成大国的遏制,从而导致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必有一战的逻辑,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金德尔伯格陷阱”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对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研究。金德尔伯格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一书中指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原因在于守成大国英国没有能力领导世界,而崛起大国美国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从而导致国际秩序的崩溃和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另一位更为有名的国际战略研究学者、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克林顿政府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重提这个话题时,把金德尔伯格的这个著名论断称之为“金德尔伯格陷阱”。这个陷阱的逻辑是,国际体系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如果缺乏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意愿,就会导致国际冲突不断乃至引发大战。约瑟夫·奈认为,由于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缺位,将导致全球缺乏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这种局面下,如果中国继续免费搭便车、不愿对国际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那么世界有可能落入金德尔伯格陷阱。
辨别话语伪概念:
警惕“陷阱”理论包装背后的政策陷阱
约瑟夫·奈在展望未来的中美战略关系以及可能的国际秩序大调整时,进行了超时空的乾坤大挪移式类比与想象。在约瑟夫·奈看来,修昔底德陷阱是作为崛起大国的中国“主动示强而不是示弱”;而金德尔伯格陷阱则正好相反,是崛起的中国“主动示弱而不是示强”。也就是说,作为美国重要的智库谋士和外交战略设计的圈内人士,约瑟夫·奈认为,如果中国示强,中美关系就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如果中国示弱,中美关系就会落入金德尔伯格陷阱。这是一个精巧的逻辑与政策的双重陷阱,置中国的对外政策于两难之中。而这正是约瑟夫·奈等希望出现的结果。
为此,笔者认为,格雷厄姆·阿利森和约瑟夫·奈等美国智库研究者的目的在于,通过软硬兼施的办法,诱导中国外交政策步入美国设计的轨道,从而延缓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并从而护持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事实上,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亦无金德尔伯格陷阱。所谓的“陷阱”不过是对人类历史的误读和对西方理论的迷信而已。因为,用于描述当今中美关系所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的“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等一系列话语是伪概念。西方学术界通常把美国称为“守成大国”、“现存大国”,相应地把中国描述为“崛起大国”、“新兴大国”。然而,追根溯源,这些概念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它把西方国家视为主体,而把非西方国家和民族视为客体。如果我们换一个坐标,以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世界大历史来看,当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并不是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其说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还不如说中国是一个处于复兴进程之中的大国。因此,所谓中美双方分属崛起大国与现存大国的国家定位,并不是一个与现状和历史经纬相吻合的准确表述。作为命题载体的概念本身暗含着极大的瑕疵,其逻辑推论也必不成立。
此理论非彼理论:
不能盲目迷信所谓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
基于对先进科技在国家综合实力中重要作用的认知,部分民众对现代科学技术有一种近乎条件反射般的推崇;基于对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国家欺侮的历史反思,部分民众对西方理论有一种不假思索般的敬畏。现代科学技术肇始于西方,奠基于西方自然科学家的努力与贡献。然而,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学说与产生于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理论,尽管同样冠之以理论之名,却有天壤之别。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各种理论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规则;一旦背离这些规则,必将寸步难行。比如,由于对第一宇宙速度的认识与利用,人们可以把人造物体发射上天,成为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转。而如果认识不到或者不尊重这个规律,我们发射的物体是不可能到达地球上空的指定位置,也是不可能围绕地球运转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万有引力定律。
然而,某些学者常常有意或无意间隐瞒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说之间的巨大差异,从而常常把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学说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定律与规律,认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规律具有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功能与角色。正如自然科学的理论与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社会科学同样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重大误读。必须强调,近现代以来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既源于古希腊哲学和__神学理论,也源于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社会实践,却缺乏对中国历史的基本认知,也缺乏对人类历史大视野的宏大思考。因此,这些西方学说或者理论,从学术角度而言,具有明显的偏颇和缺陷。总之,基于西方哲学、宗教和历史传统而来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或规律,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和规律绝对不能同日而语。我们切不可像推崇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一样去盲目迷信所谓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
一言以蔽之,我们不该也不能乱用、滥用各种“陷阱”理论,更不能主动对号入座,把某些西方概念与理论当成中国的现实,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从而落入西方学者为我们设定的理论陷阱和话语陷阱之中。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必要的战略自信与学术自信,一切涉及中国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判断,不能生搬硬套源于西方历史的理论概念和逻辑框架,而必须植根于对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当然,对于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我们也不能一概加以排斥,而应该批判式的接受。
【思想宣传范文】四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它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的精髓。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我们做好新时代领导工作乃至各项具体工作都有重要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开创新的工作局面,提炼新的实践经验,凝结新的思想精神,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彰显出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深邃洞察力。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它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为一体而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就把辩证法看作“是内在的纯朴之光,是爱的慧眼,是不因肉体的物质的分离而告破灭的内在灵魂,是精神的珍藏之所”。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称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并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正是借助于批判与革命的唯物辩证思想方法,深刻地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而唯物辩证法在其中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这说明,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和基础,没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占据了人类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照亮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列宁、毛泽东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成功地运用了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变为实践,使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以及对全球治理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说明唯物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无论是对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践中错综复杂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我们攻坚克难、化解矛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根本方法。
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基本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各种利益关系纷繁复杂,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成为妥善处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重大关系的前提。
客观是指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实事求是”的基础——“实事”。我们对任何事情要做到客观,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必须冲破落后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搞清楚事实,把尊重事实放在第一位。深入了解实际、掌握实情,真正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掌握“实事”的客观实际情况,这是进行一切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也是唯一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不是抽象的概念认定,更不是凭空的主观臆断,而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性变革这一客观实际而作出的科学论断。可见,客观实际是我们正确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发展是指动态地看待事物,重点是研判事物未来的走向与趋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体现的是一种科学的预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不断接续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主题,从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到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四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这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把握和升华。
全面是指多角度、多层面、多角色、多方法地看待和分析事物,促进自我的全方位提升,有利于形成适应自身实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决断能力,反映了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就是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从大局出发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系统是指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从系统整体的全局观念出发,寻求总体的最优方案。同时,在众多矛盾问题中,找出主要矛盾,并设法寻得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及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呼唤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保障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离不开伟大斗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可见,“四个伟大”不仅各有其独特内涵,而且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这一世界观在方法论上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只有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才能形成协调推进的强大合力和推动力。
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思想方法。它包括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和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批判和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运用唯物辩证的矛盾分析法,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克服极端化、片面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
总之,客观、发展、全面、系统、联系以及矛盾的观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运用这些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也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
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继续坚持“照辩证法办事”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把唯物辩证法看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最主要的工具和根本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不仅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与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而且十分重视用唯物辩证法思想来武装全党,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他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长期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
治理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很不容易,不仅需要丰富的政治智慧,更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形象地说过:“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学习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学会照辩证法办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工作十分重要。
一方面,学习唯物辩证法有助于提高思考、分析、判断准确性和正确性。譬如,党员干部要在复杂环境下做最好的决策,就必须学会辩证地分析和比较从局部到全局、从眼前到长远的发展形势,学会辩证地认识和比较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学会辩证地思考和比较历史的和现实的发展经验,才能善于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的大形势、大趋势和历史经验之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与研究,从而为最终的正确判断与最好决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照辩证法办事,可以避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弊端,规避感情用事、先入为主的风险,防止极端、片面的倾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正确研判形势、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变化面前保持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准确看清前进道路上的主流和支流,有效化解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好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人类的智慧之学和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思想宣传范文】五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4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走过了光辉历程。农村改革发端于1978年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后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至全国所有省份。1982年,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启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同年底,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农村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初步建立起农产品市场体系,乡镇企业得到大发展,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后,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业政策以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特征。比如,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在全国范围全面取消农业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改革举措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农产品供给日益充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连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聚焦发展现代农业和深化农村改革,制定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习近平同志发表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实践中彰显巨大思想威力。中央一号文件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等作出全面部署。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推动下,诸多“三农”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4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是农村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农村改革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把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改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快速推进。199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关于“两个飞跃”的理论,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势。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为建立农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农村改革在理论、实践和制度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在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绩。
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支持城市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再到城乡融合发展,中央政策发挥了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导向作用。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是具有显著公共品性质的特殊行业,现代农业不仅能提供农产品,还能提供生态环境产品。因此,中央制定农业政策不仅针对农业产业部门,还充分考虑农业具有多功能性的特点,既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4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许多举措都是由农民创造的。比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明权是农民的;乡镇企业也是农民创造的;土地股份合作制、适度规模经营、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以及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也离不开农民在实践中的探索创造。因此,推进农村改革,要把尊重农民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革。中央的“三农”政策和改革举措主要是根据全国各地的总体情况制定的,因而侧重于宏观指导。让“三农”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离不开各地的创造性实践。因此,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把中央文件精神和本地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可操作的细则,这样才能落实好中央的“三农”政策和改革精神。
农村改革要坚持“试点—完善—推广”。农村改革40年的经验表明,改革方案只有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拥护,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村改革方案常常通过“试点—完善—推广”来实施。制定“三农”政策应建立在充分调研和试点基础上。要通过试点判断改革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进而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尤其是一些根本性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更要在试点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
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抓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搞好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如果没有系统规划,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乡村文化繁荣、乡村事务管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就不可能统筹推进,就会导致发展不协调、事倍功半。20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为此,必须制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指导各地各部门有序推进工作。
注重三方面创新。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必须注重三方面创新,即技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其中,技术创新是基础,实现产业兴旺、做大做强农业需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理论创新是指引,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是保障,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为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保障。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竞争力。首先,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通过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其次,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重点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从农业污染源头治理抓起,控制农业投入品污染,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乡村生活陋习,美化乡村生活环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3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理念 人才观 公平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会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此次会议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部门参与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在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决定》加快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靠投资、出口向内需、投资协同拉动转变,急需技能型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初级工人人均拥有1.4个就业机会,而高级技师则有2.6个就业机会。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现处于工业化后期,一直有“工业重市”之称。 2013年全年工业总产值近2万亿元,稳居广东经济强市前三甲。佛山制造业优势明显, 许多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十年前,高级技工“千金难请”,十年后的今天,依然“重金难求”。在对佛山装备制造业企业实地现场调研过程中,各个企业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企业希望提升产业结构,树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频频面临“设备易得、高级技工难求”的尴尬局面。如何尽快补齐技能型人才缺乏的短板,推进产业顺利转型升级,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通过引进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中德职业培训学院,为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优秀人才。
2014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科技学院开展了对接试点。在佛职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读三年后通过转段考试可到佛科院直升本科,既所谓的三二分段。而佛科院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经两年理论学习后可到佛职院进行两年实操学习,在佛职院的学习期间,还有机会到企业实习一年。学生最后仍然获得佛科院的本科文凭,既称“2+2”。佛职院与佛科院今年协同试点“3+2”和“2+2”人才培养模式是佛山市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两个试点接上了职教“断头路”,实际上也践行着终身学习的理念,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不仅来自普通高中、中职学校,还有来自企业的在岗职工;因此通过三二分段衔接,使这些学生都有升本科的机会,升读本科后,也可就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这意味着,将来高中毕业的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同样能“回炉”接受职业教育,获得大专文凭后也能升入本科读大学。最终使职业教育达到人人能成才的目标。
二、《决定》解冻了传统的教育理念
企业高端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整个制造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步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会人费解的是,当工程师缺乏、合格的工科学生奇缺、优质工科生身价暴涨等新闻满天飞时,年轻学生逃离工科的现象却愈演愈烈。人们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往往首选管理類,其次理工类最后是工学类。
学工科辛苦,工作不稳定, 退休后待遇低,社会认同度不高,是工科遇冷的关键。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另一方面中国自隋唐立科举以来“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余毒很深,也是造成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的原因。
《决定》提出大力宣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要贡献,引导全社会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观念,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职业教育。
中国和西方在人才培养上有根本的区别,西方是讲成长,是以裸塑的质量主义为基础,效仿自然的法则,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志愿、选择自然的生长,不受外界的干预。而中国教育理念的源头是塑造。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原材料,放在一个标准的模具中,放到流水线上,经过加工要求生产出来的新产品的规格毫厘不差,这就是中国大学、中学、小学教育特色。中国在人才培养理念源头上存在着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倡导的,人人成材,多渠道成材,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不唯学历凭能力。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教育,鼓励人们凭兴趣选择职业道路,使民众在教育选择上回归了理性。
三、《决定》改变了传统的“人才观”
谈古论今人们往往得出一个结论:凡成才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如今高考制度作为人才选拔制度在人们心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和地位加上知识经济时代对学历的高度认可与崇拜出现了高考制约和主导中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趋势。人们急功近利,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学校和教师背负着升学率的巨大压力,学生也沉溺于题海战术而疲惫不堪。
《决定》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要求不唯学历,凡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均为人才。要求学生中考时根据兴趣、爱好进行有效分流,确保50%以上的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向应用性人才方向发展,将来仍可通过上本科、读研成才。号召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必然引起人们对人才的重新思考。
nlc202309011910
德国的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结构完善,以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而著称。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德国人认识到,“德国是一个原材料极度缺乏的国家,要想用同等数量的原材料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创造更多的产品附加值,在经济上就必须走技术立国的道路,为此必须依赖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以及他们身后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德国人就开始创建起一套现代教育的三轨制,这套体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合理的教育体制:一个孩子在4年制的国民小学毕业后,完全能凭自己个人的兴趣与志向或是家长的意图,对6年制的普通中学、8年制的实科中学和9年制的文理中学进行选择。这三类中学的学生毕业后,无需经过考试,便可直接升入三种不同的高校:即职业高校、专门学院和大学。 德國15~18岁青年中大约有60%在职业教育系统接受培训。此阶段属于中等教育的第二阶段,被称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①
无可置疑“三轨制”的教育使德国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创新大国,为其经济腾飞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源保障。虽然德意志民族经历了如此多的历史曲折和灾难,仍能像不死鸟一样获得重生,与其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发达的教育理念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无不关联。
习总书记用三个“重要”描述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第一个“重要”是,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重要”是,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第三个“重要”是,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源保障。《决定》为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是深化体制改革,实现民族复兴之梦新的里程碑。
四、《决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对于促进就业公平意义重大。在当今时代,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中的作用,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劳动的数量,而是更重要地取决于劳动的质量。而劳动质量的提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缺乏教育是人们走向平等的三个最大障碍之一。因此,通过教育公平,可以改善公民特别是低收入人
群的教育状况,全面提升人的劳动质量,促进就业公平进而带来经济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决定》要求进一步健全公平公正、多元投入、规范高效的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逐步建立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和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资助补贴政策,积极推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佛山现已全面实行免费职业教育,正在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目前,公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社会的正常流动特别是向上流动仍存在很大障碍,由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其他阶层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往往丧失了向上流动的希望,难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一步会导致社会各阶层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倡导的教育公平着眼于人的未来发展,尽管在起跑线上有诸多不尽平等,只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就会有出彩的人生。这种通过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激活内在活力、缩小结果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又是科技进步的“孵化器”。
注释:
①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德国教育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 OL]
[2]陈淑妍.高职本科贯通 拓宽成长通道.佛山日报,2014-6-24(2).
[3]刘道玉.中国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变革何力[EB OL].http://learning.sohu.com/20080927/n259792912.shtml.
[4]百度文库.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EB 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此篇论文是中国成人教育学会《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085Y)中间成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4
一、党的建设——保障支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成功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不断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保障, 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党建工作的强弱决定着我党能否完成民族复兴的庄严使命,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召唤。因此, 在加强党建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建设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经济振兴;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建设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政治振兴;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振兴;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地发展,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大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
二、社会主义道路——定向支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话的内涵十分丰富, 不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关系, 而且从领导力量、现实基础、基本路线、具体路径、总体布局、奋斗目标等方面, 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内涵,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 就在于一直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着力开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的伟大道路, 是在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
三、爱国主义——精神支点
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造就了这样一个优秀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 这个民族一直有这个一种精神, 吸引着百姓为之努力, 那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这种“中国精神”, 就是爱国主义, 就是中国公民的共性。中国从革命战争时期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 这种精神一直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但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人们似乎忘记了这种精神, 金钱似乎成了“万能的主”, 于是我们在担忧:这个的民族精神的丧失对于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和遗憾。但是, 就在2008年, 我们又欣喜的看到, 中国精神并没有消失:年初的雪灾, 让多少人不能回家, 但全中国的人们都伸出了温暖的双手, 和那些离家在外的人一同过年;512的汶川地震, 给多少人带来不幸, 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硬是用爱心和实力重新缔造了一个新的汶川, 也抒写了一个伟大的神话;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 那无与伦比的赞誉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尊重;2010年西南地区的特大干旱、美丽的玉树地震所体现出的相互团结与帮助, 这一切的一切又让所有的中国人有了这样一种感受: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凝聚力让一切都变得不是逆境的无奈, 而是成功的喜悦, 让所有的中国人有了这样一种感动:中国精神真好。这种精神在以后都是激励我们的源泉和财富。所以, 用中国精神来时刻激励中国公民, 用中国精神告诉中国公民: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国家是多少光荣和自豪的事情。人一旦有了这种荣耀感, 就会认同这种政治领导方式, 就会更有信心的努力工作, 努力奉献。
四、现代化——动力支点
当中国政府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将工作重心重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以后,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口号就不再是一种理想, 而是全民族一致行动的宏伟工程。中国现代化进程与前景, 成为举世瞩目的关注点。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 才能把中国引向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 并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看, 我们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必胜的信心。
因为, 现代化理想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现代化里程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长卷和主线;百余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 走向民族的复兴。中国现代化历经几番起落, 痴心不改。各个阶级的代表人物相继表达过他们的救国救民主张, 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都不可能找到真正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为实现现代化理想而奋斗了大半个世纪, 终于变成中华民族正在完成的跨世纪伟大工程。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国道路, 才能使中国走向民族解放、走向国富民强、走向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集中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确立, 伴随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的深化, 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连接在一起,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两岸统一—目标支点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 有统一也有分裂的时期, 但是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占主流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 实现祖国统一, 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华民族历尽沧桑, 饱经磨难, 现在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实现全面振兴的时候了。”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全面振兴的时候, 必然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海峡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为此, 江泽民指出“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以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 造福整个中华民族。”同时, 为了促进两岸的统一进程, 他强调“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坚持按“一国两制”的模式实现两岸统一。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支点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史, 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把握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一切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党。从科学真理的形成到特色道路的选择, 再到历史巨变的发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 这是符合中国各民族人民意愿的, 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其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导引了正确的航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总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三个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为了加快发展步伐, 单纯追求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多次出现过, 试图仅仅通过思想领域的“革命”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尝试也有过, 但都没有成功。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这种科学的发展观, 从宏观上讲, 就是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 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当前的实践要求来看,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统筹兼顾,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现实的道路。
七、法治建设——价值支点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来看, 在重视法制建设的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够顺利发展, 而忽视法制建设的结果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社会主义建设就会遭受挫折。法律最具稳定性、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实行依法治国,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党和人民根本的长远利益, 有助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阶段。依法治国强调人民主权, 反对个人专制;主张人民利益至上, 反对个人权力至上;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反对特权横行。依法治国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类型。依法治国要求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秩序, 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秩序, 这是融权利与义务于一体、强制执行与自觉遵守于一体的新的社会秩序类型。
另外,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数量、质量的竞争。人才, 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广大青年,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人才建设的问题上, 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着科教兴国的伟大历史使命, 因此, 要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要注意德才兼备。为此, 必须号召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主义, 求实创新, 拼搏奉献, 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所以说, 人才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支点, 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价值支点。
总之, 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 1997.[1]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 1997.
[2]孔德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总体评价[J].理论学刊, 2000 (2) .[2]孔德生.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总体评价[J].理论学刊, 2000 (2) .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1.[3]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4]郑德荣.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J].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1 (3) .[4]郑德荣.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J].东北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1 (3) .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 2007.[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 2007.
[6]李忠杰.迎接中华民族真正复兴[J].瞭望新闻周刊, 2008 (4) .[6]李忠杰.迎接中华民族真正复兴[J].瞭望新闻周刊, 2008 (4)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5
当代青年身处国家发展的最好时期,享受着前辈奋斗的成果,所以我们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继续奋斗。我们要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势,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
在工作中,我们要对党忠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南湖起锚,到遵义风云;从北上抗日,到渡江解放。一百年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搭建共和国的基石,以自己的铮铮铁骨撑起共和国的天空。我们要知恩怀志,在感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中华民族从饱受欺凌到屹立于世界东方,让中国人民从受尽剥削和压迫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同时。我们要学习前辈们勇于创新、敢于吃苦,为了理想,为了民族,破浪前行的大无畏精神,对党老实忠诚。
在处理事务中,我们要对民热心真诚。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围绕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初心与使命,勉励和鞭策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民族的复兴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到改革开放后的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小康社会的构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实现全面脱贫。这些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初心的探索与实践。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要
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肩负起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学习中积累方法,在工作中积攒能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出力。
在应对挑战时,我们要主动担当,勇挑复兴重任。中华民族的复兴路,是一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期间,既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又有遵义会议的力挽狂澜;既有敌后抗日的艰辛,又有渡江战役的势如破竹;既有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的艰难,又有改革开放形势的一片大好。这些过去的经验与教训,都告诉我们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所以,我们要主动担当,勇挑重任,做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6
材料一2008年12月31日上午,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材料二2008年11月3日至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海协会协商代表团访问台湾,这是海协会领导人首次访问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首次在台北举行会谈,就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等签署协议。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从12月15日起,两岸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启动仪式。这标志着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材料三2008年12月23日下午,中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从它们的居住地四川出发,乘专机飞抵台北,落户在台北市木栅动物园。
[知识链接]
1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如何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義,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也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攀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都为我国有效遏制“台独”奠定了物质基础。
(4)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继续依循并切实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促进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
3我们青少年学生能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些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职责。我们青少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以实际行动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命题预测]
为了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历年来的中考都十分注重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内容的考查。2009年中考会结合两岸直接“三通”、赠台大熊猫抵台、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等时政热点,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方针的认识,让学生分析两岸关系近年来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等。
[跟踪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胡锦涛在讲话中说,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据此回答第1~2题。
1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加强交往,推动两岸直接“三通”
B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加强两岸政党间的合作与交流
2下列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
B“一个国家”是实行两种制度的基本前提
C在港澳台和大陆部分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3对于隆重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陆的事,与台湾无关
B这是为了展示大陆的经济实力
C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D这标志着海峡两岸不会再存在分歧和矛盾
4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拂逆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必然遭到两岸同胞的共同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台独”违背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②“一国两制”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③“台独”活动严重阻碍了我国和平统一的进程④祖国统一的进程会一帆风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5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是()
①“藏独”分子多次制造恐怖事件,企图分裂国家②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召开③2008年12月23日,中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乘专机到达台湾④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多个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启动仪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实践探究题
6某校九(3)班同学阅读了上文“热点点击”部分后,准备举办一次以“祖国统一,共同心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活动方案。(要求:围绕主题,人人参与,讲求实效)
(3)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1C2C3C4B5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7
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地位显赫, 是一次举世瞩目、具有伟大作用和深远意义的历史性盛会。
在中国现代史上,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从来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中共形成政治共识和执政方略的过程, 并在一定时期里决定着中国的走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从十二大到十六大, 每次党代会都解决了当时最重大的问题。如十二大宣布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解确定为全党指导思想;十六大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纲领。至十七大召开时, 改革开放已历经近30个年头, 中国站在了又一个新的历史关键点上。人们对十七大的关注, 不仅集中于人事变动, 更关心在未来若干年, 中国共产党如何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如何协调多元社会利益, 整合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力量, 以及如何规划未来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十七大回应了人们的期待和疑虑。
研究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主要是看这次大会自身为历史奉献了什么新东西, 发挥了什么新作用, 进行了什么新开拓, 从历史发展的大视野审视其深远影响, 确定其历史坐标, 评价其社会价值, 也就是说, 通过研究其历史贡献、作用和伟大意义, 从而确定其历史地位。十七大有许多新的亮点和贡献,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六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呼吁两岸同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强调指出, 我党要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要求全党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这说明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和历史意义所在, 就在于确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纲领。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何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指中华民族“衰落后再兴盛起来”。从历史上看, 中华民族最为繁荣的时期首推这样三个阶段:一是西汉的文帝、景帝时期, 史称“文景之治”;二是唐代的太宗、玄宗时期, 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三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史称“康乾盛世”。
从历史发展整体来比较, 应当肯定中国在大多数年代, 曾长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而中国由当时的先进沦为落后最早则始于17世纪中叶世界历史大转变时期。中国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的时间, 史学家一般认为始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但是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考察, 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时间应从17世纪中叶算起, 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时间。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标志着西方世界开始由封建时代转变为资本主义时代。经过17和18世纪200多年努力, 英、法、德、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 实现了由封建手工操作到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转变, 并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在经济上、政治上开始领先于世界。正是在这一时期,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在人类社会向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重要时刻, 中国没有能够适应这一当时时代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却正在延续着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朝的变更。1644年, 建立清王朝, 并使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到19世纪。这样, 中国社会就远远脱离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 最后
●张克敏
走上一个畸形的社会形态, 由封建社会变成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 极大地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造成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中国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历史表明, 中国从17世纪中叶以来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就是迅速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中国重新走上振兴, 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 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这就是说, 使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历史也表明, 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必须要先后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即革命的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即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围绕着这两大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各个政党、派别、集团, 中国各时期的先进分子都曾拿出过自己的方案, 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导演过一幕幕活剧, 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 这些方案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运而生, 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 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两场伟大革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动和领导了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第一场伟大革命。在中国彻底断绝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条件下, 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中国通过新民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一独特方案, 在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 奠定了民族复兴最重要的社会政治基础。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二、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领导进行的第二场伟大革命, 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 以最终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性主题。进入21世纪, 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新的历史起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展现出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 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表现, 从国内来看, 至少应包括八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经济发达。主要标志是:完成了工业化, 全面推进信息化, 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是政局稳定, 主要标志是:国家政权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政治权力对国家大局和走势具有绝对控制力;国家具有抵御各种风险、战胜各种挑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社会秩序良好。三是政治清明。主要标志是:合理的权力分配机制、科学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灵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四是文化繁荣。主要标志是:科技水平在更多领域进入世界前沿或领先地位, 涌现出一批对人类生活和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较高, 形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学府;创作出一批具有传世生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学艺术作品;世界顶尖人才的拥有量成倍增加, 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五是民族团结且共同繁荣。主要标志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普遍发展;民族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六是人民富裕。主要标志是:个人拥有财富量大幅度增加, 吃、穿、住、行、用的状况明显改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七是民气旺盛。主要标志是: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得到极大增强;普遍树立起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民族优越性自豪感普遍增强。八是祖国统一。主要标志是: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打击各种分裂势力和图谋坚决有力。
从国际上看, 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主要标志是:在综合国力方面, 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任何国家都不能、也不敢小觑中国。二是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大。主要标志是:在国际事务中, 中国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意见将更有权威和分量, 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拥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主要标志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得到有力推动且稳定发展。
一、作为利益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捍卫本民族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 并通过其创造性劳动扩大此种权益
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正常的条件下, 面对国际社会中存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的现实,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应当牢记主权高于一切。中华民族要彻底扫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尊严, 中国的领土完整, 绝不允许外力侵犯。中华民族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来自外力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军事进攻和文化侵略。中国的内政绝不允许外力干涉。中华民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前进步伐绝不允许外力阻挠。中华民族治国安邦创业的战略部署绝不允许外力破坏。在国内, 中华民族内部绝大多数人的正当权益———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等等应当得到坚决维护。中国的一切基本国策必须符合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而不能仅仅服从于和服务于由少数人所构成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中国应当高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依法治国, 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还要依靠本民族全体成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把中国建成理性阳光普照和智慧创新之花到处盛开的国家, 建成劳动成果极其丰盈、社会财富万泉迸涌的国家、建成国家发展速度保持先进纪录的国家, 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不断扩大其正当权益。
二、作为伦理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 以使全体中华儿女具有极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其精神素质升华至更高的境界
世界的全部民族兴衰史表明, 一个道德沦丧、品质恶劣、精神解体的民族必然会陷于衰亡, 根本谈不上振兴。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 必须从精心铸造其伟大的民族魂着手。
值得指出的是, 中华民族在其历时数千年文明史的积淀中, 尤其是在争取民族复兴运动的千锤百炼中砥励出一系列优秀品质。如国际主义相联系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结, 强大而牢固的民族凝聚力, 远大的民族理想, 强大而牢固的民族凝聚力, 远大的民族理想, 厚德载物、博大仁爱的民族情怀, 高尚的民族正义感和尊严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主体精神, 富于雄才大略的创业胆略与魄力, 底蕴深厚的民族智慧, 自强不息的民族进取精神, 坚韧不拨的民族意志, 超常卓越的艰苦奋斗精神以及重视民族气节、开明豁达、好学善思、求真务实、勤劳俭朴等等优良品质。
正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上述一系列优秀品质, 才能作为精神纽带将全体内外中华儿女凝聚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作为精神支柱, 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厦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猛烈冲击下和历史运动的剧烈震荡中历尽沧桑, 仍巍然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作为精神动力, 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励志图强, 建功立业。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素质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赖以产生的精神原动力;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命运发生伟大转折的复兴的主导精神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中, 全体中华儿女应当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 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之。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要条件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中如果忽视此点, 无异于南其辕而北其辙。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运动中, 尤其要高度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对全体中华儿女心灵的主导作用, 加大中华民族精神优秀品质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度。我们要以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去克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腐蚀人心、妨害中华民族复兴的负性精神因素。这些负性精神因素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例如, 封建地方阶段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保守习性、奢侈懒惰的恶劣品质、专制残暴的本质等;大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掠夺成性、贪得无厌、欺诈成性等;旧式官僚群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庸俗作风、享乐主义等;小资产阶级的自私、狭隘、急功近利、左右摇摆等等, 这些负面精神因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腐蚀剂。对这些精神污浊必须坚决清洗, 以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氛围;铸成在精神领域里防腐拒变、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企图“分化”、“西化”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鼓足中华民族经久不息的奋发图强的干劲。这样, 在宏伟壮观的中华民族复兴运动中, 就会从始至终, 由里到外跃动着伟大的中华民族魂。
三、作为认识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攀登人类理性之巅
全世界的民族振兴表明, 一个愚昧的民族是谈不上崛起的。任何民族的振兴都是以其所蕴涵的智能资源总量 (包括其智能资源质量、智能资源数量及其智能资源结构的总和) 为前提条件的, 都是以其所蕴涵的智能资源之充分发挥作用为根本途径的。
中华民族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攀登人类理性之巅。而要达到此目标必须积蓄和开发蕴涵于中华民族中的智能总资源。其基本途径有二:一是提高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智能素质, 以极大地增强本民族可调用的智能资源总量,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具有最深厚最广大的智能基础;二是造就具有超常的高素质的智力精英, 尤其是要造就出类拔萃、登峰造极的世界级的大师和巨星, 以直接实现攀登人类理性之巅的目标。例如, 在自然科学领域, 中华民族应当培育出像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克式的人物, 创立堪与古典力学、进化论、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媲美的自然科学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 中华民族应当涌现出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黑格尔式的巨人, 创立同辩证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帝国主义论等具有同等价值的伟大科学理论。这样, 中华民族就能攀登人类理发之巅峰, 在民族群体的智能方面实现民族复兴。可喜的是, 20世纪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伟历史运动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在思想境界、理性思维能力、理论创新方面的巨人, 创立了具有世界历史价值的理论。例如,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战争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等,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杨振宁、李政道创立的关于宇称不对称不守恒的理论, 陈景润破解哥德马赫猜想之谜等等, 均是中华民族攀登人类理性之巅征途上之里程碑。可以预见, 中华民族只要充分一切其蕴藏于12亿人口中的智能资源, 则其在实现本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途中必定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物, 并且组成一系列攀登人类理性之巅峰的梯队, 从而创造出许多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崭新纪录。
四、作为实践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在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
实践既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 又是人类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途径。世界上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振兴运动都是以一系列伟大实践为其基本动作方式的。中华民族要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愿, 必须在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
所谓中华民族在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 具有多方面的含义。现在联系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实践史, 举例说明其含义:有些实践具有首创性, 例如中国在外交关系中首次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统一祖国方式上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并将这二者成功地转化为实践。有些实践具有创造世界历史纪录的性质, 如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略大转移。有些实践具有超常的质量, 如中华民族在统一战线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些实践的客观情况之复杂程度和主体操作之艰难程度, 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振兴运动中所未曾达到过的, 而中华民族却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如中华民族所进行的解放战争即是如此。有些实践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历史运动。在这一历史运动中, 中华民族要完成极其浩繁的历史任务, 战胜各种敌对势力, 克服严重的困难, 必须进行许多第一流的实践活动。
迄今为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若干段路程, 其更长远的路程还在后面。今后, 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 必定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其所从事的实践将更加伟大、更加艰巨。同时, 中华民族作为实践主体, 其自身的素质将进一步提高, 其实践经验将更加丰富, 其科学决策水平将更加高明, 其实践操作能力将更加高超, 其实践的历史内容将更加丰富多彩, 其实践的动作形式将更加万象纷呈, 其实践的效果将更加卓有成效。中华民族应当在实践中走在世界前列。
五、作为实力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使中国具有堪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综合国力
此处所讲的综合国力, 系指其具有包括自然资源因素、国民素质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科技因素、军事因素、文化因素、对外影响力方面的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实力。此处所讲的堪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综合国力, 系指其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实力, 指其具有足以对付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力, 指其具有能保障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生活的实力, 指其具有能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
要使中国具有上述综合国力, 中华民族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高度强化既有的优势。中国的优势集中表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3亿人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只要将蕴藏于中华民族中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中国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本大国。这是中国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中国是资源大国。只要将蕴藏于其辽阔国土上的资源合理开发, 就足以构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中国是政治大国。中华民族具有数千年政治史所积淀的政治优势, 特别是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政治优势。这些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具有底蕴深厚的政治智慧:其各族人民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 形成强大的统一战线;中华民族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有大批政治人才;中国有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族手中握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中国有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具有广泛的多种多样的国际政治方面的联系;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具有很重要的国际地位。这种政治优势是当代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核心因素和主导因素。上述人口优势、资源优势和政治优势的聚焦, 使中国过去能在国际政治的格局中, 现在能在世界多极化的格局中发挥其重大作用。
用辩证法全面分析中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在下述领域一方面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实力, 但是另一方面同发达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之实力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在这些领域中, 中华民族要积极创造条件, 发挥本国潜在的优势, 并创造新的优势, 以缩小差距。在经济领域, 中国是经济大国 (其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 但同一些经济强国的经济实力相比, 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是中华民族复兴运动中的一个决定全局的中心问题。为了改变此种情况, 中国要长期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要扩大经济规模, 提高经济质量。中华民族要将祖国大陆的经济实力同祖国的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实联系起来, 构筑大中华经济圈, 以造成与美国旗鼓相当的经济实力。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物质基础。在科技领域, 我国的科技实力同发达国家的科技实力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是中国综合国力相对较弱的关键所在。中国只有在科技领域消除了本国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其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强国之林中居于前列。中华民族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 使用权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要造就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优秀科技人才;要培育出相当数量的第一流的世界级杰出科技人才。这样, 中国就能在高科技领域拥有堪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科技实力, 从而成为与美国旗鼓相当的科技强国。只在科技领域实现了此种预期目标, 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大棋局就全局皆活。在军事方面, 中国应当坚持科技强军的战略, 形成足以保收国家安全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军事实力, 应当拥有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实力。在文化领域, 中华民族应当继承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 发扬其近现代史上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广泛吸纳世界各国人民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 进行高质量的文化“综合创新”。中国应当具有世界上第一流的文化大国地位, 使中国具有抗衡来自任何方面的文化侵略之实力。中华民族应将其优秀文化广泛地传播于世界各地, 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华民族只有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诸领域消除了同有关国家的差距, 则中国的综合国力就会更一上层楼。只要我们将中国已有的优势同新创造的优势结合起来, 中国就会拥有第一等强国的综合实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中心点正在这里。
六、作为历史主体,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就是要创造光辉的历史, 建立举世瞩目、永垂青史的历史功业
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规律告诉我们, 任何民族振兴运动的真正价值, 归根到底在于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历史价值集中表现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自身兴邦创业的历史价值:二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发展总进程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价值。
1. 中华民族作为华夏大地上兴邦创业的
历史主体, 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兴邦创业的历史主体, 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将建立丰功伟绩。中华民族近代史的后期和现代史的全过程有许多这方面的纪录。例如, 驱逐外国侵略者出中国, 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扫荡了盘踞在华夏大地上的各种封建割据势力, 实现了大陆范围内的统一;打碎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国家机器,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展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开展了在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网络, 提高了国民素质;实现了“两弹一星”升空, 增强了国防实力;建设了一系列工程, 改变着中国万里山河的面貌;收回了对中国香港、澳门的主权, 雪洗了国耻;粉碎了国处敌对势力的多次挑衅, 捍卫了国家主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外交活动, 提高大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所创建的伟大历史功业, 至今已经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新纪元, 奠定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千秋基业。今后, 这一运动的进程将继续谱写其光辉灿烂的篇章。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业史将作为人
类历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这一运动将导致占世界人中总数1/5的中国之基本素质和历史命运发生巨变这本身就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总面貌。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 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会如同中国古代的发展进程那样影响整个世界。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中, 贯彻其全方位的外交战略、大经贸战略、大文化战略、大统战战略等将有利于促进全球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中, 将以其雄厚的国力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从而有利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中, 将协同世界上其他民族共同致力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致力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从而有利于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华民族在实现其伟大复兴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下去, 进行到底, 开拓出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社会理想转化为现实。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 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 将进一步美化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总之, 中华民族实现其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将反转过来影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从而在世界历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集中概括上述诸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其本质是中华民族作为创业主体去创建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这一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由一系列要素所组成。其中每一要素不但具有其确定的质的规定性, 而且具有明显的相互区别, 而且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些要素彼此联结, 相互渗透, 形成极其复杂的整体态结构———这就是庞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只有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极精细地分析这一庞大系统内各要素自身所具有的规定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 才能真正综合地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内涵。
中国已步入改革开放30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我们应该对中国近30年的改革实践做出基本判断。经过近30年的改革, 中国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2006年, 中国GDP的总量是1978年的57.5倍、进出口贸易总额是1978年的85.3倍、财政收入是1978年的34.2倍。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国目前处于新的发展阶段, 即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化率五个方面的变化, 可以作为决断中国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的参考性指标。按照这些参考性指标, 中国在本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这个判断, 与中国本世纪初“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判断相一致。
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小康, 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000美元。这也是一个国家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起点。到2002年,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1100美元;2006年, 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2010美元。
产业结构。用产业结构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阶段时, 通常把第一产业的产值不超过10% (亚洲国家不超过15%) 、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40%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中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降到15%以下, 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40%。2006年, 中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已经下降到11.8%。
消费结构。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整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就业结构。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 工业化初期结束的标志之一是农业劳动力比重不超过55%;工业化中期结束时农业劳动力比重低于50%。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到42.6%。
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银行对全球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700美元提高到1000-1500美元、经济步入中等发展中国家行列时, 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40%~60%。200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了40%。2006年, 中国这一指标进一步提高到43.9%。
从生存型社会赂发展型社会过渡, 是中国近30年来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背景。这个历史性过渡带有“转轨中发展”的特点, 也带有“发展中转轨”的色彩。新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许多矛盾和问题, 需要结合这些宏观的结构性变迁来思考和分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比较偏重于对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提出了针对国情方面的责任教育,通过国情教育,引导学生将爱国精神落实到行动当中。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他们也时常会关注一些社会热点,从中了解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尽管学生对综合国力中的硬实力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例如民族凝聚力、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等却认识不足,对综合国力的理解并不全面,不能客观辩证地认识我国的国家地位。
《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第六课“振兴中华共担责任”第一框“振兴中华共谱新篇”分三个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着重从提高综合国力方面谈振兴中华,实现强国梦。这一部分教材内容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衰落,民族就会遭受践踏和屈辱;二是说明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
二、案例描述
学生对于我国国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中国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须要振兴中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振兴中华。
案例呈现: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国力衰退,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1842年至1949年,中国历届政府共签订了1 175宗不平等的条约和协定。仅从1840年开始的战争赔款和从1894年至1937年支付的利息,就分别高达13亿两白银和7.29亿美元。国力由此受到极大的损伤。
师:中国主权遭受践踏的事件,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1:落后就要挨打。
生2: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通过一个个事件、一组组数据,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综合国力衰弱,国家利益就会遭受践踏和屈辱。只有国家强大起来,我们才不会被欺负,才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
师:那你们认为一个国家强大,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1: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生2:强大的武器装备。
生3:雄厚的经济实力。
生4:良好的国民素质。
生5:在联合国有发言权。
……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是单方面的,它要综合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势力,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才是综合国力?
生:综合国力指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国家的总体力量,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
师:具体包括那些方面?
生:硬实力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
师:要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知识以及大家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你认为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何呢?
生1: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前,但人均排名并不高。
生2: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很壮观,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出席了。
生3:我们国家有自己的航空母舰了。
生4: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备受关注。
生5:“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使很多国家受益。
……
通过这一个环节,学生对综合国力的内涵有了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多媒体呈现:尼泊尔地震(图片)、也门撤侨事件(视频)。
师:很多国人感慨:“中国护照,它或许不能带你去很多地方,但它能在任何地方带你回家。”“带你回家”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毫不夸张地说,在当今国际社会,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中国做到了。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
生1:因为现在的中国比较强大。
生2:中国现在有能力保护在海外的同胞。
教师追问:能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2:经济实力,物质上的支持。
教师继续追问:确实,经济实力的增强,使中国有能力更好地保护海外的同胞。如果你是海外同胞的一员,你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家?
生3:中国是一个敢于担当、敢于对同胞负责任的国家。
师:对同胞的关爱,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政府的执行力。在保护海外公民的安全上,中国政府秉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执政理念,以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创新外交手段,进一步提升了保护海外公民安全的能力。
……
通过丰富的材料,学生增加了对综合国力的理解,了解到“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事情都办不了;“软实力”包括国家发展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学生认识到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样重要。
媒体播放:亚投行(视频)
师:这段视频给予你什么启示?
生1:国家强大就是好。
生2:综合国力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就大。
生3:国家弱的时候别人都欺负你,国家强的时候,别人都来靠近你。
生4:国家一旦强大,支持你的国家也会更多。
通过对比两个事例,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今非昔比,综合国力在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既决定它解决国内问题、满足国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能力,也在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
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方面的内容。了解我国国情,感受国家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家国情怀。“振兴中华共谱新篇”是九年级教材第六课第一框内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到:提高综合国力是振兴中华的基础,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奠定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才能提高我国的国家地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为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的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历史回顾,全面认识国情
在研究现实国情过程中,总离不开历史背景。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收集了一些历史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出来,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对综合国力有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呈现中国所遭受的屈辱,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感;通过历史看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懂得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通过讨论比较,激发爱国热情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9
1. 课程特点与教学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八章, 涵括三大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道德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育人性特征。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 “养成”。养成非朝夕之功, 需要不断引领, 需要良好氛围, 潜移默化。在非信息化教学环境下, 受时空局限, 一线教师在教室单兵单阵地 “作战”, 教学效果有限。因而在教学中, 我们在信息化试点项目“基于云的立体德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基础上, 依托大学城空间平台, 实施基于云的立体德育教学。
“基于云” 意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 依托云平台。 “立体” 有三层含义: ①教学内容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法制素养、健康人格四位一体, 通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 ②育人主体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各方力量, 通过富媒体齐发力; ③育人阵地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 线上线下共发声。利用信息技术连通课内与课外, 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2. 教材分析与专题设计
教材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包含三节内容: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计划4学时。在设计专题时, 考虑到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可以与 “中国梦”教育相结合, 因而把该章设计为两个专题 “让理想照进现实” 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前一个专题为理论讲授课, 讲授“人须立志” “如何立志”和 “全力达志”内容; 后一个专题为课内实践课,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1) 知识层面: 使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提出和由来,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路径选择及实施保障。
( 2) 能力层面: 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学习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 3) 态度层面: 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意识, 形成个人发展要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价值认同, 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其中,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路径选择及实施保障; 而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及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树立的理想信念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 “让理想照进现实”时, 虽然对理想信念教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 但是通过多渠道调查的结果显示: 学生普遍缺乏方向感, 有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且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脱节。调查还表明: 学生希望能获得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希望更多与人交流, 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及更多的指引。
三、教学策略
1. 教学组织方式
基于以上对课题和学情的分析, 考虑到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获得认知会更易形成价值认同, 本专题授课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策略, 利用信息化平台, 运用多媒体, 组织翻转课堂教学。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有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学习法和调查研究学习法。不同知识点,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法。
3. 教学活动设计
本专题中, 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为中国梦的提出和由来; 需要理解的知识点为中国梦的内涵、路径选择及实施保障; 需要接受的观念和形成的价值认同有: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当代中国的社会共同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实干兴邦的理想信念。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 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设计。
四、信息技术
教学的开展与管理, 主要依托大学城空间平台。老师利用账号开展导、教、管、评, 学生用账号进行学。此外, 还有校级精品课程网站、革命纪念数字展馆等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平台。我们还对大学城空间平台加以特色利用, 申请账号建立了主题教学空间, 并把账号开放给校内和校外专家, 专家可以用此账号参与到德育教学中。除了空间平台, 我们还利用微信、QQ群组、微博等服务教学。
五、实施过程
专题学习实施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 共包含七个环节。其中, 课前和课后环节, 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平台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
1. 课前完成
( 1) 情景创设———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环境, 憧憬 “我的未来生活”, 并发布在自己的大学城空间, 引出学生的个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 2) 教师通过 “三问” ( 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历史时代、祖国命运的关系?当代中国的社会共同理想是什么, 怎样才能实现此理想?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 引导学生探究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 3) 学生通过完成老师在空间设置的项目学习任务, 完成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的自主探究, 并将探究成果发布在大学城空间。
2. 课中完成
( 1) 分享和汇报课前完成的自主探究成果, 教师小结后, 学生探究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 2) 学生分组讨论视频案例: 2012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林俊德, 完成对讨论问题的合作探究, 交流探究结论。
(3) 教师总结。
3.课后完成
反馈与指导。课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完成空间发布的任务, 教师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 并有针对性地个体指导。
六、实施效果
非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法, 由于时间、地点的限制, 学生信息搜索受限, 获知面较窄, 从而对问题的探究学习无法深入。利用信息技术, 依托大学城空间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课前完成基本学习和初步思考, 课中攻克教学难点, 课后延伸练习引导养成, 从而获得了更优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对这种形式新颖、注重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的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七、专题教案
【教学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授课类型及课时分配】课内实践课 ( 2 课时) 。
【教学目标】
( 1) 知识层面: 了解中国梦的提出和由来, 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路径选择及实施保障。
( 2) 能力层面: 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学习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 3) 态度层面: 引导学生树立起理想信念意识, 形成个人发展要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价值认同, 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内涵、路径选择及实施保障。
【教学难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应树立的理想信念观。
【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三明治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调查研究学习法。
【教学资源准备】
视频: 知识类 《百年潮·中国梦》《微宣讲之中国梦》 《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 新闻类 《焦点访谈———中国梦我的梦》, 案例类 《2012 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林俊德》 《公益之星———徐本禹》, 史实类 《南京大屠杀》; 音频: 朗诵类 《七子之歌》、歌曲类 《我的要求不算高》 ( 黄渤) ; 图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影像集》 《印象华西村》;文档: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共产党宣言》、PPT演示文稿。
【教学要点】
( 1)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的实现无法脱离时代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历史告诉我们, 当国家民族积贫积弱, 个人幸福梦、出彩梦便无从谈起。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的结论。
( 2) 当代中国的社会共同理想 ( 中国梦教育) 。 “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 习近平语)
(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应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4)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应树立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民族的梦想, 也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圆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需要有实干兴邦的理想信念, 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需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坚韧的实干精神!
【教学环节设计】
(一) 课前
1. 情景创设, 引出学生的个人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请结合社会环境, 憧憬你的未来生活。发布在各自的大学城空间自创栏目“思政德育实践”的子栏目 “第一课堂”。
2020年, 我______岁, 我是__________ (职业名) , ___________ (我的工作生活状态) ;
2049年, 我_______岁, 我是_________ (职业名) , __________ (我的工作生活状态) 。
2. 教师引导探究
核心: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三问: 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历史时代、祖国命运的关系? 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怎样才能实现此理想?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3. 学生自主探究
思考A: 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历史时代、祖国命运的关系_______。
思考助力: 请依次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一: 登录大学城空间, 在线观看教师通过圈子推送的文档资料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视频资源《南京大屠杀》和图片资源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影像集》《印象华西村》。
活动二: 人物访谈 “寻梦之路”。分别与自己熟悉的一位六十多岁、五十多岁、四十多岁、三十多岁、二十多岁的人交谈, 了解他们十八岁时的人生状态以及当时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憧憬。做成汇报材料 ( 可选择视频、音频、动画、PPT演示文稿或Word文档等形式) , 发布在各自的大学城空间自创栏目 “思政德育实践” 的子栏目 “第一课堂”。
思考B: 当代中国的社会共同理想是________, 怎样才能实现此理想?
思考助力: 请依次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 活动三。
活动一: 在线搜索视频 《大国崛起之大道行思》, 带着以下问题完成观影。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大国崛起是否有统一的模式? 中国崛起的道路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活动二: 访问老师的大学城空间, 在线观看视频资源 《百年潮·中国梦》《中国梦我的梦》《微宣讲之中国梦》, 学习中国梦的相关内容。
活动三: 访问老师的大学城空间, 在教研苑 “思政德育实践群” 跟帖, 汇报自主探究学习成果。
(二) 课中 (90分钟)
1.时间分配
导课: 教师开场白, 呈现教学目标。 ( 3 分钟)
分享: 我的未来生活、寻梦之路 ( 15 分钟)
自主探究成果汇报。 (20分钟)
老师小结点评。 (7分钟)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 35 分钟, 其中观看视频8 分钟, 分组讨论15 分钟, 结论汇报12 分钟)
老师总结。 (10分钟)
2.学生自主探究
成果汇报
3. 老师点评小结
导引合作探究———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理想信念?
思考助力: 观看在线视频: 2012年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林俊德.
4. 学生合作探究
(1) 讨论:①林俊德在癌症晚期, 仍坚持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甚至都没有留时间跟家人道别, 你能够理解这样的选择吗?林老的选择让你想到了____________?②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当代大学生读书为_______?
(2) 结论交流汇报。
5.老师总结
( 三) 课后
反馈: 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对自己之前的人生憧憬进行审视, 完成 “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未来生活”, 发布在各自的大学城空间自创栏目 “思政德育实践”的子栏目 “第一课堂”。
各班在教研苑 “2013 级思政德育实践群” 发起投票, 每班票选出两位“梦想之星”, 参与到年级 “梦想之星”的评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10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 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令世人震撼。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 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 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封建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 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求解放的首要前提。在民族危亡处于紧要关头的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 通过艰辛的奋斗, 推翻了清朝专制政府,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 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他们怀着一心救国的赤子情怀, 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 发动了武昌起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 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振兴实业, 改良商货”等, 无一不体现移风易俗、革故鼎新、民主共和的精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毫无疑义的是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 为人民享有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根据, 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11
习近平指出,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这是因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国文艺界出现新气象新面貌,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精神食粮,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魅力。实践充分证明,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召唤、追求艺术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担当敢创新、可信赖可依靠的队伍。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
习近平在讲话中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4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第二,希望大家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第三,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中国人民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第四,希望大家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习近平指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在团结文艺工作者方面负有重要职责。新形势下,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加强引领、加强联络、增强本领、加强沟通,把文艺战线的力量发动起来,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作能量激发出来,推动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指导推动文联、作协深化改革、发展事业。要用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事业,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保护好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多为文艺工作者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良好环境。要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提高人民群众艺术素养。
11月30日下午,中国曲协代表团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文艺队伍再集结再出发的盛会,是对文艺事业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大家在讨论中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赋予我们重大历史责任,给予我们很大的激励和鞭策,广大曲艺工作者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创新求精,努力推出更多曲艺精品;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曲艺事业的高度热忱和绝对忠诚,坚守艺术理想,担当社会责任,倡导核心价值,讴歌时代人民,引领社会风尚,振兴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曲艺人应有的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篇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所代表的当今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及前进方向, 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立足我国实际赋予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双重含义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是指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道路问题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是在无数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基础上开始的。
1.近代中国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 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 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课题。
(1)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 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王朝腐朽落后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苦难。
从1842年至1901年, 清王朝与英、美、法、俄、日、德、意、奥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俄条约》、《旅大租地条约》、《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订租威海卫专条》、《广州湾租界条约》、《胶东租界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国家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失去了大量领土, 主权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 共同镇压中国人民,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榨取地, 成为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和疯狂瓜分中国的“狩猎场”, 成为帝国主义的“洋人的朝廷”。清政府一次又一次对政治、经济、军事主权的出卖, 将中国拖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屈辱苦难的近代中国将何处去?中华民族将何处去?
(2) 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 在黑暗中寻路, 在危难中图强, 在探索中走上了救国图强和民族觉醒的道路。
1839年~1840年,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关于各国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材料, 其中最主要的有《澳门月报》和《四洲志》。受林则徐嘱托, 在《四洲志》基础上, 魏源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 (共100卷) 撰写工作, 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光辉思想。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第一次高潮中的主流, 它浴血奋战14年, 虽然最后失败了, 但它却强烈地影响了新加坡、印度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太平天国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说明, 农民阶级虽然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但却不能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的斗争引向胜利。
洋务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结束, 其主要指导者是奕集团的桂良等人和汉族地主军阀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组成, 主要活动是求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 求富——发展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学习西方的风气进一步打开, 它客观上刺激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过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它培养教育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 加快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但洋务派想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力之花, 来嫁接封建主义之木的做法, 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容闳、王韬等人, 他们的维新思想主要是抵御外国侵略, 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发展民促资本主义工商业, 革新政治, 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君主立宪制。早期改良维新派的思想虽然代表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但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要求独立、自由、富强的愿望, 为后来的变法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世纪90年代后期, 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等人, 他们的维新思想主要是宣传西学, 批判封建旧学, 设新式学堂, 要求改革内政,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实现君主立宪制。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救亡运动,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促进了思想解放,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戊戌变法的失败,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方案是不能救中国的。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解决中国民族危机的一种尝试。在反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 义和团表现出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形不成强大的阶级力量, 没有提出正确科学的政治纲领和斗争方法, 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1911年的武昌起义, 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大历史性转折。孙中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辛亥革命是中国在亚洲最先推翻了帝制, 促进了亚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 “标志着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但南北议和与袁世凯窃国, 又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的历史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也表明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也说明在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现代中国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华民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当时国际、国内环境下, 坚定的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 快速向工业化迈进, 并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提出了要以苏为戒, 从中国实际出发, 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现代中国革命史证明, 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在当代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以经济特区的设立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确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要求,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光辉范例, 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 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 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是中国人民创造财富、共谋发展的激情和活力得到空前释放的时期, 是中国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在经济建设方面, 建立起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在政治建设方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不断完善和发展, 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加强, 基层民主不断扩大, 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文化建设方面,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社会建设方面, 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
事实雄辩地证明, 在当代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使中国人民以更加昂扬、更加自信的精神面貌, 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在当代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即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并将实践经验进行升华, 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 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改革开放以来,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 带领人民开启了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基础上, 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不断解放思想、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进步和伟大觉醒, 形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 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内容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 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构成一个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苏共亡党之前, 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 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竟占85%。”“问卷调查”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 但归根到底, 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 错误的方针和政策, 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的。”
反思苏联、东欧崩溃, 从反面给中国共产党上了深刻一课, 这就是我们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是指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同时, 也为十七大召开前理论界和思想界一些不正确的“左”的思想倾向和“右”的思想倾向在识别澄清上上了生动一课, 这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我们要始终坚持、倍加珍惜和永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世界近代以来一切后兴大国崛起的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论和选择的正确道路, 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摘要: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词:民族复兴,国强民富,社会和谐,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25.
[2]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48.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70-147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44.
[6]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67.
[7]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42.57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荐阅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0-12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奋斗12-14
两会心得体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蓝图07-24
20231204 为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奋斗06-1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文11-16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16
复兴中华(中华魂——复兴中华)演讲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