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靠性

2024-10-08

环境可靠性(精选9篇)

环境可靠性 篇1

摘要:环境适应性和稳定可靠性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从这两个属性的概述出发, 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从而更好地处理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 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稳定可靠性,生态环境

1环境的两大性质

1. 1环境适应性

所谓环境适应性, 主要指的是生态环境变化中, 可能遭受所有情况的影响。既然有些环境的变化是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那么必然会有朝着恶劣方面发展的变化, 比如说能源短缺、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正是由于这些恶劣环境的存在, 导致所有生物的适应能力都受到很大的考验。此外,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生态环境在其生命过程中, 难免会遭受很多极端情况。这类情况的发生, 给生态环境自身造成重大损伤, 从而缩短其寿命。但如果生态环境能够将自身的协调适应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就会将这种损伤大大减少, 但是这种适应协调能力是有额度的。如果发生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损害, 单纯的依靠生态环境自身的适应性是无法修复的。

1. 2环境的稳定可靠性

虽然适应性和稳定可靠性都是生态环境的基本属性, 但是二者之间存在区别。与适应性相同, 稳定可靠性同样能够对生态环境的损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但二者不同的是, 适应性所强调的是可能遭受的危险情况, 稳定可靠性所强调的则是规定情况。其次, 二者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陈述的时候, 采取的方式不同。适应性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分析, 稳定可靠性则采用定量的方式来分析。虽然二者存在不同之处, 但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也是不容置疑的, 在生态环境生命过程中, 其本身的适应性越高, 相应的稳定可靠性就越强。

2环境预防和治理工程

2. 1水污染预防与治理

据调查, 在我国城市中, 有近一半的城市面临缺水问题。世界十大水污染城市中, 仅我国就占了8 个。因此, 对于水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国家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目前国内国外所采用的水资源保护技术来看, 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水污染的控制。比如漂白粉的出现、活性污泥法的发明等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的污染。当然, 通过法律明确限制污染物排放也是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有效方法。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 采取最佳的方法, 实现对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2. 2大气污染预防与治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种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这些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但是随之而来的大气污染却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冰箱和空调, 二者在使用过程中所释放的氟利昂能够对臭氧层造成巨大的危害。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代步工具———汽车, 在行驶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将大气污染有效治理, 相关部门采用了除尘、工业气体净化等技术,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3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

目前。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仅因为这种污染的面积较广, 而且还因为此类污染的污染源较多, 很难进行全面控制。我国对于固体废物的预防和治理, 最早应该追溯到公元前3 000 年。古希腊的填埋方式成功降低了固体垃圾的数量, 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当前, 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工业废渣制造建筑材料等技术, 显著地减少了工业生产中的固体废物。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对于固体废物预防与治理的措施仍然不断完善。

3 环境适应性、环境工程、生态环境三者的关系

3. 1环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环境工程对于生态环境所起到的净化作用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一直以来, 人类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人类始终倡导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但其实际行动却不断将自己放在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位置。环境工程出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经济、法律或道德的手段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 环境工作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

3. 2环境适应性对环境工程的意义

在生态环境的生命过程中, 环境适应性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有效的环境保护技术是加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屏障。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后期对环境保护技术的监察、分析与试验工作, 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和评价确定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力。此外, 环境工程合理的技术研发与管理协作工作也是保证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环境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需要各个环保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4 结语

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 一定要将其适应性给予充分考虑。与此同时, 对于环境工程的实施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尽可能选用具有高端技术的人员对环境保护进行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忠立.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性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 2007.

[2]李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J].智富时代, 2016 (4) .

环境可靠性 篇2

行星际空间环境对探测器可靠性影响分析

空间环境是影响航天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与地球轨道航天器相比,行星际探测任务可能会遭受更加恶劣的`空间环境,例如极端温度环境,辐射环境,腐蚀性大气环境、宇宙尘等,再加上行星际任务寿命长,采用先进的器件和材料,空间环境对行星际探测器的可靠性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关系到探测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考虑空间环境对行星际探测器的影响,开展相关的预先研究无论是对于制定行星际空间探测计划,还是搭载仪器的设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极端温度、辐射环境和行星表面综合环境对探测器的影响,并对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作 者:张庆祥 王立 ZHANG Qingxiang WANG Li  作者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 16(6) 分类号:V52 关键词:行星际探测器   空间环境   极端温度   辐射环境   综合环境  

环境可靠性 篇3

垃圾邮件、网络病毒、网上诈骗、恶意挂马等无时无刻不困扰着企业网络,同时,内部员工利用互联网下载、玩网游、上班聊天,这些无序行为会导致企业办公效率下降。企业在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该如何创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呢?

第一,如何反垃圾邮件?

垃圾邮件每天都消耗着CEO、CIO的宝贵时间,据较早前英国媒体报道,英国企业员工在处理垃圾邮件上平均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垃圾邮件所带来的不仅是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有自建邮件系统能力的大企业要加强对垃圾邮件区分以及监控;租用外包邮件系统的企业,则需选择反垃圾邮件出色的企业邮箱服务商。笔者认为中国诺网企业全球邮值得信赖,因为企业全球邮拥有Linux CentOS release 4 5(Fianal)与McAfee uvscan for linux的高级反病毒结合。即时邮件杀毒监控,有效拦截附件中的病毒文件或者是邮件内容中的恶意代码。及时更新垃圾邮件数据库,每天有专人负责收集互联网上的信息,通过筛选、分析、整改等一系列细致过程来更新垃圾邮件数据库。

还可以通过设置策略,判断邮件来源、邮件内容、邮件容量和类型等各项功能来实现避免对正常邮件的误判:也可以对收到的所有邮件进行以下处理方法:“直接丢弃”、“保存在指定的邮件文件夹”、“转发到其他邮箱”、“拒收并回复你想说的内容”或“自动回复来告诉对方你已经收到信”,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邮件的接收。

同时,支持IP白名单、域名白名单、发件人白名单、IP黑名单、域名黑名单、发件人黑名单等项目功能。总而言之,经过三重过滤、五重净化,反病毒、垃圾邮件过滤率都能达到98.32%。

第二,提高边界防御能力以及对局域网的管理

通过网络基础设备进行过滤、抵抗外网的攻击,如防火墙、IPS、IDS能防范大多数的网络攻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局域网也进行安全防御,万一某台计算机中毒就可以避免连累整个网络系统。局域网内计算机要及时更新个人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定时进行杀毒以及对安全漏洞进行补丁。

第三,加强公司对外信息交流的审核以及监控

企业商业机密信息泄露有可能危及到企业竞争,甚至生存,企业也应该从即时聊天、HTTP、FTP等各个出口,进行外发信息审计和监控,包括对关键字审计。

第四,对网络应用进行管理

首先要优化带宽,对垃圾流量进行限制,采用QoS技术对重要服务先行。其次,刚才笔者提到某些员工上班时间玩网游、在线聊天等严重浪费带宽资源。例如某广告公司就规定,员工上班用即时聊天工具即当泄露公司秘密处理,某些企业就干脆限制对“开心网”等SNS社区的访问。

如果采用封端口、封服务器IP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好以行政管理为主,再以技术手段为辅助。必要时也可实行如下办法:一种是流量分配,通过网络应用设定带宽的上限和下限值,当达到一定的带宽值时,就会对其进行限制流量,避免了对网络带宽资源的消耗。另一种就是流量控制,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数据统计,限定每个组的上网流量。然后通过不同网络流量的分析,在端口查询就能清清楚楚地查出哪个员工在做什么。

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 篇4

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促使电力行业改革工作不断深化, 随着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等秩序的实施, 电力行业工作信息化水准不断提升, 电网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不断由生产自动化向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电网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企业为企业自身运行提供维护、支持的重要组成系统, 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信息服务中心运维中心电网客户端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企业运营服务质量, 作为技术部门的重点关注中心, 深化改革, 加强可靠性建设, 完善保障机制, 营造优越的客户端环境服务电网企业管理、运营, 成为了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信息服务中心运维部门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们结合电网客户端运行环境对如何实现客户端环境应用可靠性保障平台建设进行分析研究, 希望能够为实现客户端环境完整、安全、规范、顺畅的使用提供帮助。

1 研究意义

电网系统客户端环境应用可靠性保障平台的建设具有众多优势, 对于电网企业的运行管理来说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深入研究并积极建设开发这种专业平台能够有效保障各信息系统的使用, 降低用户系统应用中所花费成本, 提升应用便捷性和效率, 营造更加优越的系统运行环境, 提升可靠性, 在保障安全性能的基础上带给广大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客户换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运行实施能够保障各个信息系统所需客户端的维护, 确保各功能能够正常使用, 并在系统所需功能出现问题时, 提供桌面维护功能, 并有效和各信息系统结合起来, 实现深度集成, 提高用户使用系统的体验。它能够减少用户使用系统的成本, 在客户端安装和配置方面, 提供较高程度的自动化, 实现智能检测、提醒和修复功能。在用户初次使用系统时, 将用户客户端进行有效检测和修复, 避免用户在使用系统中, 出现问题, 耽误工作,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系统使用成本。在用户使用系统的过程中, 客户端环境应用可靠性保障机制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系统, 在系统出现更新和新功能时, 平台能够给出及时的检测和提醒, 并告知用户相关信息, 和建议的使用方法, 给用户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和自动帮助功能, 从而到达用户更加轻松使用系统的目标。在确保各信息系统的有效正常使用之外, 客户端环境应用可靠性保障机制还能够方便用户本身对机器的使用需求, 达到提高客户端环境使用性的目标, 用户在日常工作中, 面对经常进行惯性处理作业的工作, 在机器系统内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确保用户在常规工作中客户端的使用性, 提高客户端环境使用的便捷性。

2 研究现状与内容

2.1 研究现状

目前客户端实际运行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诸如由于操作系统某版本不支持或兼容性问题导致客户端某功能的使用不正常、或基础软件如Office软件环境的异常导致公文处理不畅、基础软件注册失败或有冲突导致某些功能的异常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运维中心工作人员带来了较为庞大的工作压力和负担。运维工作中, 由于问题的频繁发生不仅使得工作量急速增大, 且运维成本也逐年增加, 对于当前顺应信息化潮流不断在信息化探索上持续前进的现代企业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既缺乏高效的解决手段, 成本投入也越来越大, 无疑对于广大用户而言十分困扰。对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当代企业来说, 客户端环境可靠性的缺失增加了运维成本, 也干扰了企业正常管理运行工作, 有时候由于某些桌面问题的难以解决甚至需要通过重装系统这种耗时耗力的方式来解决, 无疑是现代企业十分不喜的, 所以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势在必行。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在正视其巨大的优越性的同时也要看到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诸如ERP应用中出现大的系统故障、性能降低、优化工作举步维艰、经验操作艰难等, 着实让人头疼。我们以国内一款目前十分典型的客户端运行环境检测工具和桌面服务系统为例, 金蝶K/3桌面服务系统内置环境检测工具, 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系统客户端运行信息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测评估与修复。作为一款环境评估工具, 它是通过数据库、中间层、WEB服务、网络、客户端等内置检测项目对系统运行环境进行检测, 迅速完成对客户端、桌面运行环境的健康检测与评估诊断, 并自动配置修复方案、引出评估报告。环境评估工具为客户决策提供依据, 帮助客户时刻监控系统, 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对于评估结果中相关检测项目的非正常状态, 可根据评估后列示的建议项目点击“一键修复”, 以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金蝶K/3桌面服务系统是基于K/3系统的服务平台,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出现的各类应用问题, 提升用户自主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并且不断从大量的应用经验中获得数据积累从而完成运维升级, 为用户带来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这款软件就是专门针对客户端运行环境所专门研发的检测工作, 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客户端系统应用问题, 从客户需求导向出发, 通过帮助企业员工更好的应用信息化系统来实现环境可靠性这个保障目标。

2.2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主要内容为解决客户换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包括操作系统各版本、基础配置、基础软件、Office/WPS软件环境、OCX控件、动态链接库的安装、版本等出现问题时对客户端的影响, 以及如何即时检测、修复这些问题的研究, 从而建立起有效解决客户端环境问题的支持方法, 强化客户端运行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 为电网企业客户端运维中心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本次研究主要拟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有三个, 分别是快速、高效、实时的检测客户端应用环境运行状况, 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并快速诊断原因, 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异常提供自动修复并引出评估报告。

3 客户端运行环境检测评估修复的技术分析

通过对当前客户端环境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 运行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实现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分别是运行环境的监测、运行环境的诊断评估、运行环境的自动修复。保障机制平台的成功建设要能够完成三大目标, 分别是实时检测、快速诊断、自动修复并形成评估报告;客户端环境检测软件要能够提供快速、高效、实时的检测客户端应用环境运行状况的能力, 要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健康状况可进行评分并提供诊断原因明细, 对客户端应用环境的检测的异常能提供自动修复或一键修复功能并提供评估报告;这就是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建设中所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技术路线分析

技术路线方面, 必须完成操作系统版本检测和修复、基础设置检测和修复、基础软件的检测和修复、Office软件环境的检测和修复、WPS软件环境的检测和修复、系统安全类软件的检测和升级、客户端环境诊断信息收集, 以便为优化环境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动力与支持。面对这些技术需求, 操作系统方面, 可以对客户端基础设置进行检测, 如检测IE可信站点设置、本地Intranet站点设置、安全级别设置、客户端控制文件设置, 及对所需设置参数的修复等。基础软件方面, 通过对客户端基础组件的发布版本、发布完整性进行检测, 评估版本不一致时对应用环境的影响, 如遇版本不一致的情况需进行更新修复。Office软件环境方面, 可以对Office软件环境进行检测, 主要检测是否能正常支持客户端环境的应用, 如公文是否能在协同办公文档管理器中的正常处理, 如不能则需提供一键修复。WPS软件环境方面, 环境的检测、评估、修复的业务需求和Office软件环境的一致, 目标也是为了WPS能正常对客户端应用的支持。系统安全类软件方面, 对客户端杀毒软件、防火墙是否运行正常进行检测, 并进行定期升级。对客户端环境诊断信息的收集, 即可以较即时的发现客户端环境问题, 即时做出相应处理, 同时又通过问题处理信息的积累和整理, 可以形成知识库, 为运维工作、实施工作提供借鉴。

3.2 技术案例分析

我们以当前在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方面应用范围较广和效果较为优越的金蝶K/3桌面服务系统为例, 结合上面所介绍的技术路线对客户端运行环境检测评估修复的技术进行简要分析。金蝶K/3桌面服务系统融合客户端运行检测、评估、修复等众多功能于一身, 通过内部的七大功能模块实现了其管理目标,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完善贴心服务, 在内置环境检测评估工具的辅助下帮助用户及时快速的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解决客户端和桌面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进行诊断处理并不断对自身进行升级优化。

环境评估能够对系统运行中风险提供全面评估实现规避, 金蝶桌面系统在应用中能够通过内置环境检测项目完成评估工作, 并且通过K/3工具集的应用对问题进行修复, 并且在不断的资源积累中逐渐实现环境优化和升级。K/3工具集是典型的集成应用模块, 对于优化系统性能有积极作用, 它将一些常用工具的优势进行集成, 对于用户客户端和桌面系统日常运用方面有很好的整合价值, 对于用户来说有助于各类问题的解决, 能够提升应用效率, 降低运维成本。可以说正是这种将应用工具与服务产品放置在同一平台进行集成的桌面系统应用才使得广大用户在使用性能性能和体验方面获得了满意。在工具集模块中, 应用类进而系统类被完美结合, 应用类包括企业应用评估服务产品、企业体检服务产品、系统巡检服务产品等, 系统类将网络检查、网络控制、注册表清理、远程组件配置、数据诊断等常用系统工具置于同一平台, 帮助用户清理系统卸载后残留的注册表信息, 维护网络环境, 优化系统性能。

在修复方面, 通过快速支持通道-远程协助系统的集成将当时无法直接自主解决的问题直接通过桌面系统请求远程协助加以解决, 为系统可靠性提供支持保障。远程协助系统与桌面服务系统集成, 为用户提供远程支持服务, 当用户遇到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可直接通过桌面系统请求远程协助, 服务工程师通过远程协助系统和用户电脑建立连接后, 通过界面演示、界面指导、文件传输或直接远程控制等方式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安装、配置、操作应用等疑难问题, 提高服务时效性。通过全面应用Web2.0技术集互动问答、博客、管理百科、文档中心四大互动知识平台于一体, 关注企业用户ERP信息系统应用中知识的积累、分享、传递, 为用户提供灵活学习、互动交流、升级优化的重要平台。除此之外, 在金蝶开发的桌面服务系统中, 除了能够提供客户端运行环境检测、评估与修复之外, 还会主动向用户推送新闻、产品信息、市场活动信息等帮助用户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提升应用技能—免费学习资源, 帮助用户快捷访问知识库, 满足各个业务层次的企业用户应用的需要, 更有信息化相关的管理类、技术类、应用类知识文档帮助用户更深层次了解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管理和客户端应用方面不断深入。比如南方电网海南电网信通公司综合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 就是通过构建完善优越的内部管理环境来实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与电网客户端的可靠性保障机制建设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作为信息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是实现全公司纵向贯通、业务横向集成的重要基础, 是公司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指挥、统一规范建设的信息化工程, 是加快推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是提高公司内部办公效率、确保应用系统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对电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客户端运行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建设借鉴、参考。

4 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平台的建设与实现

随着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安全建设, 电力部门都已经建设了完备的基础网络, 同时实施了一些防御安全系统, 为电力部门的信息安全保证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电力部门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光凭借单纯的防御安全系统, 并不足以保证其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 各种平台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运行, 直接影响到业务系统的正常运作, 很多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都是因为运维操作混乱引起的, 这些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需要第一时间把故障隐患排除, 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云南电网作为拥有众多数量客户端的大型企业, 受规模庞大的客户端需求影响, 运行情况方面也十分复杂, 实际工作中, 经常涉及众多版本的操作系统, 纷繁多样的基础软件、字处理和表格等软件与OCX控件、动态链接库的安装及版本情况等影响, 包括各类安全防御软件在内都会对客户端的运行环境产生影响, 干扰其可靠性, 面对当前电网客户端用户复杂桌面环境的差异, 实现保障运行环境的可靠性、保障用户的正常使用就需要可靠的保障机制。通过客户端环境应用可靠性保障机制研究及建设, 可以使得电网公司客户端环境完整、安全、规范, 保障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有效提高客户端的信息化运维管控水平。

4.1 客户端环境保障机制的建设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多元化服务, 提升电网企业客户端管理水平, 方便运维工作, 降低成本, 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撑来实现客户端环境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的建设要以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 拟建一套综合性的电网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系统, 同时整个系统引进一个开放式的高扩展性基础架构平台, 建立一套具备流程引擎、自动生成、自定义相关组件支持快速开发的工具, 实现了电力信息化数据从无序化、零散化, 逐步转变为规范化、信息化。这套系统能够统一业务流程, 通过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和书客居编码为用户客户端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数据集中管理的建设模式实现对云南电网整个用户系统客户端的技术支持, 对于电网企业更好的改进业务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准、优化运维工作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云南电网构建全新的电力运营管理服务模式。

电网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系统是一个统一开发平台, 具有跨平台的兼容性, 能够实现自动更新、维护, 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应用最新的Java web start技术, 配合功能齐全的图形界面实现对客户端运行环境的检测、评估与修复。这个系统是在一个易于扩充、分布式、开放式的综合的开发平台基础上进行开发的, 能够顺利容纳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多个应用系统, 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 不但管理效率上升, 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 同时在运维工作方面也有着诸多优势, 不同系统之间也能够完成数据的共享使用, 便于用户应用;通过采用与平台无关的技术开发, 系统可以在多种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之上运行使用, 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例如:X86、SPARC等, 和不同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UNIX、SOLARIS等;通过应用国际流行的B/S (BROWSTO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实现自动更新与维护, 实践操作中只需要将应用程序安装在服务器端, 客户端登陆服务器, 就能自动下载工作所需的各种客户端运行程序, 并自动完成应用程序的各种更新与维护, 界面为通俗易用的浏览器, 通过对服务器端的更新与维护, 就能达到更新与维护各电网客户端的作用, 具有维护与更新成本低, 简单有效的特点。数据共享在现有软硬件资源基础上, 通过为现有系统提供接口实现数据交流共享, 降低数据运维成本, 降低人力与物力投入, 减少运维人员工作量, 可以说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使用数据的潜力。

基于电力公司现有的计算机系统情况和多样的工作平台, 以及电力系统本身地域分布的特点, 本系统采用适用于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Java2平台企业版 (Java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2EE) , 实现B/S的功能结构。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现有平台技术的优化, 从而完成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构建目标, 以常见的操作系统基于Linux的Java虚拟运行优化设计为例, Linux是当前主流操作系统, 优化设计要在明确优化对象的基础之上, 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保证优化条件, 然后根据具体实践情况合理应用多种优化技术为其服务, 最终设计出性能合理的优化方案, 并在此技术上解决各类问题或者技术改良实现优化运行设计与实践。优化对象可以选择Kaffe, 它作为一个源代码开放的软件包而言, 是一个较为优越且应用广泛的语言环境, 作为优化对象来说很有价值, 关于其优化的操作设计, 要在深入分析语言运行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操作。

Kaffe的开发本身就是以类Unix系统为参考基础, 这一特性决定了它能够能够在JAVA环境下进行一定程度的移植, 对比其他结构来说优化设计难度要低了不少;Kaffe在语言环境规范上完全均从JAVA架构且十分完整, 在运行方面能够顺利接入各种网络设备或者嵌入式系统等, 应用性能和范围十分优越;解释器switch-case模式的性能决定了此优化设计在应用适用性方面效果卓越;以模块为基础的实现方式决定了其收缩性与高效性有一定程度的保障。目前一般情况下硬件配置方案为低主频CPU、小容量Flash ROM以及CF卡、内存等;在这些硬件条件基础上, 对终端机存储器和CPU应用条件以及JVVA执行效果进行充分考虑, 然后以此为考量进行Java虚拟运行优化设计。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实现客户端环境可靠性方面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4.2 客户端环境保障机制的运行

云南电网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建设依托于电网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系统完成架构和建设, 其建设基础需要充分考虑云南电网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与标准等, 进而对电网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综合TBI平台为电网用户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服务, 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这个技术平台通过全网整合技术标准和IT资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提供基础设施平台, 通过综合企业运营信息和客户端运维技术信息等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基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主数据模型, 实现数据层面、业务层面和流程层面的信息共享、集成与优化, 从而彻底根除信息孤岛, 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管理模式, 从从前较为单一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形成全新的、统一的、安全可靠的、可拓展的综合平台为用户客户端提供优质服务, 实现客户端运行环境检测、评估、修复的一体化流程, 打造优越的电网内部运行平台, 将云南电网的整个业务都集成到这个新平台, 应用综合资源优势共同协力完成企业目标, 在兼顾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信息化管理多项流程与细节的优化, 为电网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质量的上升和整体运营效益的上升提供支持与辅助。这个综合性用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从前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众多问题, 诸如数据整合、应用集成、内部操作环境优化等, 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新标准、构建新环境, 实现企业内部客户端运维环境的优化, 提升可靠性, 保障其使用性能, 同时还能够将系统优势无缝基层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多余电网企业而言, 不仅能够完成其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建设, 同时也能够全面促进信息化进程。通过面向Internet向用户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有助于加强企业用户互动, 将客户端应用效益和功能不断扩大化。

TBI这个强大的整合集成平台为信息化综合性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 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快速推进, 对于大型电网企业来说能够更好地与国际实现结构, 完成公用信息模型和元数据模型的应用集成, 有助于及时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类因信息化带来的问题, 通过诸如优化升级、远程技术支持与服务支持等途径解决诸如用户客户端运行环境可靠性不足等问题, 完成信息化流程指导下企业业务重组和管理改革。这个用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强大的集成应用能力实现了业务的纵横、多极化的流程整合, 通过对电网企业生产管理系统、调度管理系统、银电互联系统、财务系统等的集成整合, 实现管理流程化、营销一体化、运维高效化, 降低生产成本, 将信息化优势充分发挥, 为电网企业发展和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辅助。

5 客户端环境保障机制的应用效果

客户端环境保障机制的构建能够全面提升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和水准, 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用户体验关怀体系, 从而提升电网企业自身管理水准和对外营销服务水准,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综合性用户服务技术支持系统能够将各类接入手段进行集成, 包括人工柜台、自助营业厅、与银行互联、Internet、无线互动单元、短信、IP、传统语音等在内的应用功能模块实现高效整合, 带给用户更加便利、快捷、优质的使用体验同时, 还能够更好的延展服务范围, 提升服务性能, 为电网企业广大用户带来优质应用体验, 可以说在用户客户端运行环境可靠性保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之外, 还能够实现一举多得, 从利益层面和企业发展层面带来许多创新性效益, 是未来电网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典型探索方向和重要革新潮流。

崭新的服务体系能够构建多维关怀体系, 从而更加全面的对用户客户端环境运行信息和静态应用资料进行手机整合, 有助于不断在电网业务方面进行创新、改革, 不断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经营效益, 在不断减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服务成本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便捷、贴心的全新服务。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与改组之后, 电网企业本身的运营效率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原本复杂、不可控的业务流程能够实现全程流程化与可控化, 能够在应用中实现持续升级和优化, 对企业业务进行重组改革, 适应新时期电网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应对市场竞争进程中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和业务需求, 在统一标准规范的前提下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就当前来看, 云南电网系统信息化进程还在持续推进, 无论是客服系统、管理系统还是财务系统方面信息化管理进程还有待继续深入实践和研究, 但是从目前的实践与探索来看, 用户客户端环境可靠性保障机制的建设和实现势在必行, 不过还需要高度信息化的多种技术集成来支撑, 综合性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平台的持续推进建设无疑能够提供积极的前景动力, 能够为未来充分发挥客户端环境可靠性服务优势创造良好环境, 以一种全新的态势实现电网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6 小结

电网信息服务中心作为企业为企业自身运行提供维护、支持的重要组成系统, 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技术部门的重点关注中心, 深化改革, 加强可靠性建设, 完善保障机制, 营造优越的客户端环境服务电网企业管理、运营, 可以使得电网公司客户端环境完整、安全、规范, 保障客户端的正常使用, 有效提高客户端的信息化运维管控水平。综合性电网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实现电力信息化数据从无序化、零散化逐步转变为规范化、信息化, 通过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和数据编码为用户客户端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数据集中管理的建设模式实现对云南电网整个用户系统客户端的技术支持, 对于电网企业更好的改进业务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水准、优化运维工作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云南电网构建全新的电力运营管理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史红周.支持普适计算的智能终端服务及设备管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计算技术研究所) , 2011.

[2]蒋发群, 李锦涛, 苏晓丽, 史红周, 郭俊波, 朱珍民.面向虚拟桌面计算的中间件框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 (HHME2005) 论文集[C], 2011.

[3]叶剑, 李锦涛, 史红周, 朱珍民, 郭俊波, 顾晓光.面向普适计算的虚拟桌面服务系统设计[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 (HHME2005) 论文集[C], 2011.

[4]苏晓丽, 李锦涛, 蒋发群, 史红周, 郭俊波, 朱珍民.基于虚拟桌面的应用服务访问系统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 (HHME2005) 论文集[C], 2011.

[5]贾朝光, 吴卿, 万健.基于普适计算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建模[J].计算机工程, 2010 (13) .

[6]刘惠, 史殿习, 刘明, 丁博.面向普适计算的自适应软件集成环境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0 (01) .

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篇5

1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出环境的质量及其发展趋势, 为环境保护、规划管理和污染控制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的真实情况, 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改善环境质量,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监测的主要对象为污染物, 如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和土壤污染物等。工作人员通过对环境的采样和污染物的监测, 分析环境的污染程度与特点, 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发展趋势, 制定出有效的环境整治方案, 从而为管理部门改善环境, 避免环境进一步恶化提供参考作用。

2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采集环境数据, 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 将其提供给环境保护部门, 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因此,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1 突出数据代表性

由于环境污染物为不均匀的区域分布, 所以监测人员需要考虑污染物的分布特点开展样品采集工作。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 1) 科学安排采集的时间, 进行多点采集, 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数据采集的次数和频率; ( 2) 选择合适的样品、保存容器和运输方法, 确保其在运送至检验部门时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 3) 注意样品周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监测; ( 4) 如果采集工作为企业或者政府组织, 则需要负责人员签字, 以突出数据的代表性。

2.2 提高数据准确性

首先, 监测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 利用丰富的经验、熟练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的理论知识等, 力求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其次, 监测人员需要在工作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如专业的实验室和监测设备等, 并保证实验室的环境、温度、光照和湿度等都符合实验的条件。最后, 监测人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记录, 并对实验室及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校正, 避免实验数据出现偏差, 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3 确保数据精密性

环境监测数据精密性体现着监测方法与测量系统误差范围, 随机误差越大, 则精密度就越低。监测人员可以从以下方面确保数据的精密性: ( 1) 在同样实验条件、同种实验方法和同批次样品中进行检测; ( 2) 注重不同浓度样品的检测, 以论证方法分析检测结果; ( 3) 增加检测次数, 可以将采集样品分批定期进行检测和分析; ( 4) 采用多种测量方法, 确保采集样品的精密度。

2.4 增加数据可比性

监测人员可以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 对同种样品进行测定, 并比较测定的结果, 分析其存在的差异, 以增加环境监测数据的可比性。由于样品采用多点采集方法, 在实验检测的过程中, 检测人员需要对不同采集点样品进行同样实验, 观察其结果的可比性, 再将实验结果与历年的同时间和同黄金眼平进行对比, 观察期可比性, 从而分析出环境污染的真正原因。

2.5 保持数据完整性

监测人员需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数据链, 使监测分析结果更有说服力。环境监测数据工作主要分为三个过程:样品采集、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每个工作过程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 以保证实验的数据可以有理可查, 如实地采样的记录、样品实验分析的记录和实验设备的使用记录等。这些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不但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而且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3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建立环境监测的长效机制

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和组成处于时刻动态变化中, 因此环境监测工作需要长期的过程, 而其质量管理需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这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环境监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确保监测过程和检测结果在可控范围内,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措施可以贯彻落实。

3.2 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

随着监测环境的日趋复杂和监测任务的日益繁重, 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以及专业性的优秀技术人才, 在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使环境保护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3.3 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

因为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地方政府的利益, 所以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对环境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一方面,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进行垂直管理, 避免环境监测数据受到当地政府的干扰出现失真情况。另一方面, 环境管理部门需要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交流, 让地方政府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对地方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取得地方政府支持, 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结束语

总之, 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关系到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环境监测人员只有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做好突出数据代表性、提高数据准确性、确保数据精密性、增加数据可比性、保持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切实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摘要:文章以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为出发点, 从保证环境监测数据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等五个方面, 分析了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的方法, 阐述了在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期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维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注意问题

参考文献

[1]卜西群.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J].能源与节能, 2015, 1:104-105+155.

[2]阿克木·吾马尔, 热孜万古丽·玉努斯.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能力[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12:130.

[3]朱雅丽, 张华.谈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J].辽宁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4:81-82.

环境可靠性 篇6

机床电器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及规定时间内完成确定功能的能力,其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机床及各类配电系统中使用了各种机床电器,如果这些电器发生故障,造成停电、停机事故,甚至危及供电电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必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因此,开展机床电器的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逐步开展机床电器产品的可靠性研究与应用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及大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了产品的失效机理,对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不断完善,使机床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分析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不少企业在产品研发初期没有认真开展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制造,特别是对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机床电器产品可靠性重视不够,没有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影响了产品在高原条件下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我国机床电器现行的各类标准和IEC标准大多数是适用于海拔2 000 m及以下地区。但是,在高原环境下,由于海拔升高,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下降,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日温差大,空气绝对湿度相应减少,影响了机床电器的正常使用。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的需要,高原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机床电器等用电设备日益增加,对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运行可靠性也会越来越高,有必要对高原环境条件下机床电器的特殊要求和可靠性进行探索和分析。

因此,本文根据高原气候环境条件对产品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来探讨高原环境条件对机床电器可靠性的影响,并提出机床电器产品在高原环境下设计和使用方面的一些设想。

2 高原环境对机床电器可靠性的主要影响

机床电器的可靠性主要取决于其主要部件的可靠度,包括如下:(1)动作机构,主要指机械系统;(2)吸引线圈及铁心,主要指电磁系统;(3)触头,主要指电接触系统。

除了某些动作特性与气压有关外,高原环境一般对机床电器的动作机构的可靠性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在以下几方面会产生影响[3]。

2.1 对绝缘介质强度的影响

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绝缘介质强度降低。

2.2 对温升的影响

由于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使以空气为介质的散热方式的产品散热困难,温升就会随之升高。但高原地区的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5℃,这样可以部分补偿由海拔升高对电器温升的影响。

2.3 对接通和分断能力的影响

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会使以自由空气为灭弧介质的机床电器灭弧时间延长,飞弧距离增加,触头烧损严重,接通和分断能力下降。

2.4 对脱扣性能的影响

由于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散热的对流作用减弱,会给机床电器产品的动作特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具有热脱扣元件的断路器和热继电器的脱扣动作时间一般会缩短。

2.5 对电寿命的影响

综合考虑高海拔地区的产品工作温度和灭弧时间延长的因素,高原环境会对机床电器产品的电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3 试验与分析

根据上述初步分析,选用了典型的机床电器产品进行了相关项目的试验摸底,具体产品和项目见表1。

3.1 温升试验

试验在气压可调的高原环境试验箱中进行,将多个产品串接起来,保持一定的湿度条件,分别在1,2,3,4,5 km海拔高度的气压下,通以额定电流,每隔0.5 h读取一次测量部位的温度值,直至达到热平衡(平均每小时温度上升不超过1 K)。

3.1.1 接触器的温升

随着海拔的升高,接触器温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开始上升比较快,至3 km以上上升缓慢,而在4 km以上还略有下降,如图1所示。

3.1.2 小型断路器温升

从实验数据来看,断路器的温升受海拔高度影响比较明显,最高温升值超过了GB 10963所规定的数值,如图2所示[4]。

3.1.3 数据分析

从实验数据来看,不同产品、不同海拔高度的温升有所差异,最大增长率超过0.5 K/hm以上。具体温升增长率情况见表2。

(K/hm)

根据试验结果和以往的试验数据及参考国内外技术资料,认为一般的机床电器产品使用在高海拔地区,其动静触头、接线端子以及线圈等部分的温升会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其递增率为海拔每升高100 m,温升增加0.1~0.5 K,但大多数产品均小于0.4 K。同时高原地区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其递减率为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降低0.5℃,所以气温降低可以补偿由海拔升高对电器温升的影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在冶金、化工、发电厂、锅炉房等高温室内,其内部气温不一定符合递减规律,此时必须考虑电器温升增加对工作温度的影响。

3.2 绝缘试验

试验在人工模拟的气候试验室中进行,对表1中各种产品进行1~5 km海拔环境下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施压部位为主回路对地、相间、断口间,试验电压为2 500 V,试验时间为1 min。

所有产品均通过了按GB 14048.1要求在不同海拔高度所进行的工频耐受电压试验[5]。各产品的介电性能受海拔高度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绝大多数机床电器产品在海拔4 km及以下地区,可以使用在额定工作电压下。

但是,影响机床电器电气绝缘强度的因素除了气压外,还有很多其它因素。IEC标准也明确规定了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电气间隙需要进行修正。事实上,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介质绝缘强度会有所降低,对电器的使用寿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此可见,高原环境对机床电器产品的绝缘强度的影响是存在的,只是在目前技术检测条件下还较难全方位模拟试验,有待条件成熟时,作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

3.3 动作特性试验

试验在气压可调的高压环境试验箱中进行,将多个产品串接起来,分别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条件下,按标准取各产品额定电流的不同倍数整定电流,通过计时仪测得试品的脱扣时间。

试验汇总数据表明,以热元件为脱扣元件的产品,由于海拔高度升高后,空气密度降低,散热对流能力减弱,使得热元件动作时间提前。图3为小型断路器的脱扣特性及海拔高度的关系图。

此外,热继电器产品的试验数据与小型断路器所呈现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不同海拔高度下热继电器同一整定电流下脱扣时间比较分散,但均在GB 14048.4规定的范围内[6]。通过本试验很难获取变化规律,其脱扣特性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

这里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因素,需作进一步的探索。

1)热继电器本身具有温度补偿功能;

2)双金属元件质量不稳定;

3)产品自身动作误差较大。

因此,在高原地区使用带热元件脱扣单元的产品,需根据相应的海拔高度进行修正,尤其是小型断路器。生产厂可以先进行模拟试验,确定差异值,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措施,以保证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3.4 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

试验在气压可调的高原环境试验箱中进行,根据GB 14048.4的要求进行接通分断试验,拍摄分断时燃弧过程,分析燃弧时间的长短,同时在试验前后读取每个触头的精确重量,以判断触头磨损程度,估算燃弧时间的长短。

所有接触器都通过了接通分断试验,从示波图记录的燃弧时间统计数据来看,不同海拔的燃弧时间随海拔高度升高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很明显,见图5。动触头的磨损也呈增加趋势,但不稳定,见图6,静触头磨损变化量不大,无明显规律。

因此,可以认为海拔高度对接触器的燃弧时间长短略有影响,实际使用影响可以忽略,但需考虑高海拔对接触器温升的影响。

4 提高高原用机床电器可靠性的几点设想

4.1 关于温升

电器在高原地区使用时,应根据实际安装环境来决定是否对温升进行修正。通常情况下,高原户内使用的电器产品温升可以按常规的产品标准规定进行,而户外使用或无人值守场所用的电器产品温升限值可以进行一定的海拔修正。

4.2 关于动作特性

应尽量选用动作特性受海拔影响较小的电器产品,如智能化的电子式产品。

4.3 关于绝缘性能

因电器产品的介电性能与电器的电气间隙有密切关系,所以电器在高原地区使用时,其电气间隙应符合规定的修正要求。

4.4 关于电寿命

电器的寿命是由产品的通断性能、短路性能、绝缘性能、灭弧性能、操作频率、温升特性等多个因素决定的。为提高高原地区用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应根据具体的海拔高度和具体的产品,采取适当的降容措施。

4.5 关于试验

因受某些条件的限制,本次试验分析还有不完善的方面。待相应条件成熟后,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探究。

5 结语

以上是对高原环境条件下影响机床电器可靠性方面的几个因素进行的试验和分析,对高原条件下怎样使用机床电器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开展机床电器的可靠性研究与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摘要:分析了高原环境对机床电器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并对影响的几方面因素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原环境条件下,提高机床电器工作可靠性的几点设想,对开展机床电器的可靠性研究与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高原环境,机床电器,可靠性,电气性能

参考文献

[1]GB/Z10962—2008机床电器可靠性通则[S].

[2]陆俭国.国内外低压电器可靠性概况及其发展前景[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8(1):1-5.

[3]GB/T20645—2006特殊环境条件高原用低压电器技术要求[S].

[4]GB10963.1—2005电气附件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1部分:用于交流的断路器[S].

[5]GB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S].

环境可靠性 篇7

一、动力环境监控技术可靠性研究

动力环境数据的采集,是利用软件系统对通信站机房中的电源数据进行采集,此外,还采集空调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信息,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并且详细分析。

1.1动力环境数据采集

动力环境采集单元采用较为灵活的模块配置,监控设备一般对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协议转换器来进行信息转换,环境的重要组成部门包括有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其中的传感器对湿度、烟雾以及红外线等等都可以进行较为敏感的测试。

要保持信息采集的相对稳定性,就需要对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考虑,以满足检测的需要。那么,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以下几项功能加以完善。

首先,要考虑设置自动重启功能和数据备份的功能。自动重启的功能,即为设备的自复位功能。其主要的作用是在系统在正常的运行中出现障碍之后,可以自动将自复位功能开启,并且让系统的运行持续下去。其次,要考虑数据备份功能。因为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的时候,容易出现系统的不可靠性而导致后端的故障发生,此时,如果开启数据备份功能,就可以避免数据的丢失。另外,还要保证现场供电环境的可靠性,选用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提高施工工艺,以保证系统对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控制力。

1.2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其数据传输是在传输网络上进行的,综合运用多种传输方式。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线缆将数据直接传输出去,通过端口的连接,将需要的网络路径设计出来,通过物理的接口实现自控切换。目前来看,很多的传输线路已经设计成组网或环网方式,采用2M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

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包括硬件数据处理技术和软件数据处理技术。硬件数据处理,在系统的设计上所采用的是C/S结构。监控主机在构成上,是将数据业务软件,通过多串口卡与计算机相互连接。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可靠性,一般会采用多进程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处理,在系统的设计上主要是监控系统的设计,采用人机界面技术,其中包括全中文设计,并使用多媒体配合图像完成各种操作。让监控对象以图像的形式体现出来,并配合有电原理图,这种更为直观的效果,会提高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控制的安全系数。

二、视频监控技术可靠性研究

2.1数字视频压缩及存储技术

数字视频压缩,在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中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实现数字化,建立网络平台是视频监控自动化的必要条件。被监控对象的图像等等,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DVS这种采用数字视频压缩的编解码技术发展起来。这种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可以将前端所采集的图像进行压缩处理,以满足存储功能。

2.2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设计包括有摄像布置设计、视频监控软件设计。

摄像布置设计要求在机房内安装有摄像机,对于工作人员的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有异常状况发生,就可以启动现场报警系统,并以图像的方式记录现场,上传到监控中心。

视频监控软件设计主要考虑计算机视频的显示功能以及软件的兼容性,还有图像的检索、浏览、下载功能等等,都要考虑在内。尤其是其中的软件的兼容性,不但可以便于操作,而且能够减少客户的投资,同时在进行软件的升级上,更为便捷而且不易出现差错。

三、机房安全研究和安全监控可靠性研究

机房的安全受到威胁,主要体现在线缆故障所引起的火灾、雷电所引起的电源故障以及门禁的管理上。所以,做好烟雾检测、机房的防雷防电工作以及机房的进出口的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3.1吸管式烟雾监测

按照有关规定,在电信的机房要安装采用感烟检测器的自动报警系统,一般会安置在屋顶,或者是烟雾容易流通的位置。一旦室内的烟雾达到一定的浓度,烟感检测器就会自动启动,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将自动灭火装置打开。

采用吸管式烟雾探测,可以将潜在的火患测试出来。其主要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激光前向散射技术,不但对烟雾具有高灵敏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误报率。与早期的火灾预警系统相比较,采用吸管式烟雾监测,可以在火灾的预燃阶段就发出报警。

3.2机房电气安全及防雷

雷电,是导致机房电气设备故障点一个重要原因。当有雷电入侵的时候,雷电会释放高能电压,可以达到几万,甚至于十几万之多。这种热效应是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那么在系统的设计上,就要进行防雷设计。在容易导电的位置,诸如信号线的接口处,或者是防雷线的端口处安装避雷装置,以保护设备的安全。另外,在避雷器的选用上,也要重视质量。

3.3门禁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对机房是对机房的进出都进行控制,其所采用的管理工具是多元化的,属于是智能化的电子安全防范系统。在其功能性上,既可以脱机运行,也可以联机工作。在控制方式上,具有灵活设置的特点。比如,当工作人员进入门禁的时候,其资料就可以在系统中储存,以便于系统安全管理。同时,门禁还安装有报警系统,如果有非法开启门禁的事件发生,就会发出报警信号,而且摄像机同步拍摄。

考虑到监控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都不会受到局部故障的影响,所以,在设计上,主要采用分布式结构,从而使监控系统的运行更为可靠。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电信行业建立起了网络化管理的模式。随着电信网络运行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环境监控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提高无人通信站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各种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摘要:在通信网络中,通信设备是通信机房的核心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发热量和发热密度越来越高,其配套设备也逐渐增多。机房内动力环境的好与坏,会对通信网络的运行产生根本影响。通信站机房动力环境的监控系统,可以对整个通信机房的动力、环境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机房的电源系统、新风系统、防盗以及图像等。那么,对于无人通信站来讲,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无人通信站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无人通信站,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胡干勋.动力环境集中能够系统可靠性的提高[J].通信电源技术,2006(06)

[2]梁莺.论构建智能化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J].邮政研究,2006(01)

[3]时保瑞.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在数据机房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环境可靠性 篇8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学院江阴临床学院,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 现开放床位2060张。我院从2004年开始使用放射科信息系统 (RIS) 和图片存档及通信系统 (PACS) , 2007年临床医生使用Web影像信息发布系统, 并逐步升级、扩容, 到目前为止已经连接了CT、MR、DR、CR、RF、MG等各类型的影像设备15台, 年存储量约18TB, 所有影像设备都遵从DICOM标准。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各信息系统都已经逐步完善, 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使病人登记、检查、报告一条龙服务效率得到了提高。

我院2008年就开始使用IBM服务器及基于存储区域网 (SAN) 架构的光纤存储, 采用VMware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构建医院虚拟化平台, 应用VMware Vcenter Sever管理软件对整个系统实行了集中监管, 实现了资源自动调配、虚拟机的自动迁移、核心业务的高可用性, 增强了医院信息系统业务的连续性, 保证信息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除医院信息系统 (HIS) 现已有100多个系统运行于虚拟化平台中。这种虚拟环境打破了传统的一个服务器只为一个操作系统、一种应用服务的模式, 实现了一机多操作系统、多应用的模式。

1我院原PACS架构

随着放射科设备的增加, 检查人次的增长, 直到2013年底, 放射科面对每天1000人次左右的检查, 原PACS已经难以满足医生对系统高负荷、高效率运行的要求。于是在2013年底全面升级现有PACS系统。

原PACS系统由3台工作组服务器组成, 其中2台服务器分别对应CT/MR工作组和普放工作组, 另外1台单独的服务器作为归档服务器, 将工作组服务器上的数据定时归档, 以保证数据安全。旧系统的缺点在于医生只能在本工作组内阅片, 如果跨工作组调阅图像, 会产生额外的图像传输负担, 并导致阅片调用速度下降。数据没有实现集中存储, 往往医生为找一个历史记录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查询。系统硬件也由于使用时间太久而显得配置过低, 最终表现为系统响应缓慢, 原PACS系统服务器架构, 见图1。

根据医院现状, 实施PACS系统升级时, 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节省硬件成本, 最好能利用医院目前已有的资源;二是项目实施周期要短。基于以上因素, 设计采用基于虚拟环境的PACS系统, 以缩短硬件采购和项目实施时间。

2 我院现PACS架构

2.1虚拟化方案

首先虚拟化平台是在PACS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的, 架构图见图2。

为了满足医院生产环境所要求的7×24 h不停机的要求[1], 我们坚持系统必须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虚拟化硬件平台搭建采用用2台IBM服务器 (4路CPU (每颗8核) 、64G内存) 构建为高可用 (HA) 集群, 每台IBM服务器配备双HBA卡, 分别与2个光纤交换机连接, 服务器使用的共享空间都是通过Vplex (存储虚拟化) 设备挂载, 保证1份数据存储在2台存储上, 每台服务器配置6个1000M网口, 2个网口为1组, 有利于管理网络和业务网络负载平衡。PACS应用服务器分配在2台物理服务器构建的HA集群中, 通过群集的DRS (分布式资源调度程序) 功能来实现虚拟机跨主机自动平衡负载。在虚拟化平台集群中任一台物理主机存在硬件资源不足, 则可以通过v Motion功能将正在运行的虚拟机迁移到群集中的其他主机上去, 而且不会对正在运行的业务造成影响。即使群集中任一台物理服务器出现故障, 虚拟化集群的HA功能会将该主机上的虚拟机从其他正常运行的主机上重新开启。

考虑到系统的性能要求, 我们为每个虚拟服务器划分了500G虚拟硬盘空间, 32G内存以及12个CPU。在EMC存储上则划分了2T的硬盘作为数据和系统备份空间, 而30T作为在线存储, 60T作为归档存储。

2.2 HA机制

针对原PACS架构, 重新规划了现PACS的软、硬件结构。系统完全支持虚拟化环境和Windows系统的HA模式。现PACS建立在SQL server2008 HA模式之上, 并拥有自己的HA机制, 当系统检测到自身服务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响应, 就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 以实现高可靠性的目标。为了使系统发挥出最大效能, 将PACS的应用放在第一台服务器, 而将SQL Server2008服务放在第二台服务器上。

由于采用了新的规划, PACS在图像传输方面更加高效, 用户在客户端阅片时, 可以达到近200幅/s的CT图像调阅速度, 而接收设备图像的速度也在150幅/s。系统所有影像设备和阅片工作站提供单一的存储节点, 避免了图像的分散存储和再次转发。现PACS系统结构见图3。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PACS, 在迁入7T的部分数据后开始投入临床使用, 现每天收存近1000人次检查数据信息, 与15台设备相连, 25台报告终端连接, 并通过Web功能向全院500台临床医生工作站实时发布数据。

3 讨论

从项目的方案制定到项目实施全过程来看, 虚拟化平台确实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传统模式无法提供的优势。

首先在硬件的投资上, 虚拟化平台可以通过回收旧系统硬件资源, 然后重新分配而达到硬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2,3]。在项目实施中, 我们通过对已有硬件系统资源的重新规划, 仅通过系统资源的重新分配, 就为新系统的操作环境准备了足够的硬件资源。

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虚拟化平台能很好地屏蔽硬件的差异, 因此无论是硬盘分区, RAID设置或者NAS的配置都显得异常简单。以往先要做好存储空间硬盘RAID和NAS配置, 在虚拟环境下, 只需在虚拟设备资源池中划分出足够硬盘空间即可。因此, 整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只用了1周, 而PACS安装也只进行了1周, 2周内完成一个中等规模的PACS建设, 是传统模式所不能达到的[4]。

关于虚拟环境下的数据安全, 我们对虚拟化系统定期做备份, 同时也利用PACS系统自身的备份机制, 定时对数据库、操作系统、图像这三个方面做定时备份。数据库方面, PACS采用每小时备份1次, 每天进行1次差异备份, 每周进行1次完全备份;操作系统方面采用Windows自带的备份机制, 每天进行1次系统和应用程序备份;而图像方面, PACS采用在线和归档机制, 保证图像都有2份拷贝, 存于2个不同的存储中。对于整个PACS的备份, 我们采用了EMC公司的VPlex方案进行备份[5]。

虽然虚拟机有诸多的好处, 但是我们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如果虚拟机所在的服务器中含有过多的其他虚拟服务器, 那么系统也确实存在性能下降的可能。毕竟操作系统是在虚拟硬盘中以文件形式创建在服务器中的。其次, 如果存储中也有其他大量应用占用磁盘阵列的读写操作, 那么性能的下降会表现在图像的存储和调阅速度变慢。

所以针对PACS的应用, 我们对虚拟机的部署做了进一步调整, 减少PACS虚拟机所在服务器中虚拟服务器的数量, 减少PACS所连接的EMC阵列中涉及到大量磁盘读写的应用服务。经过调整后, 系统达到了预期要求。

4 结语

我院PACS升级的成功实施和上线运行, 为虚拟化在医疗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虚拟化是近来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方向[6,7,8], 它不但为我们在项目选型、实施方法中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而且节省了更多的硬件、时间和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李先锋, 王凯芸, 李强, 等.三甲医院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医院, 2012, 16 (2) :12-14.

[2]韩成.利用虚拟技术整合医院服务器的探索[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 (3) :227-229.

[3]张刚伟.医院PACS应用虚拟化架构的创新和发展[J].医学信息, 2010, 23 (8) :21.

[4]王康, 郑小林.虚拟化在PACS系统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22) :114.

[5]魏明, 罗希.虚拟化技术对PACS高可靠性支持[J].电子设计工程, 2013, 21 (14) :61-63.

[6]马锡坤, 张稳.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及其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 2013, 28 (5) :60-62.

[7]潘欣.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 :184-185.

环境可靠性 篇9

为保证PCB的可靠性,国内外研究者从理论研究、实验分析入手,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印制电路板所受到的振动,从本质上讲属于随机振动,然而,很多研究者采用正弦激励方法预测印制电路板的疲劳寿命。Chen Y.S.等在正弦振动载荷条件下,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PBGA元件的疲劳寿命;文献[2]在正弦激励信号的基础上,采用振动疲劳测试和相应的分析方法估计倒装芯片的疲劳寿命;文献[3,4]采用正弦扫频法,分析印制电路板的动态特性和疲劳寿命。在随机振动疲劳特性分析领域,Pitarresi等[5-7]研究了印制电路板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建模技术,分析了其动态响应,并对其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文献[8]建立了PBGA焊点的振动疲劳模型,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文献[9]建立了一种可快速确定BGA元件焊点疲劳寿命的估计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王红芳博士对焊点进行了振动疲劳实验,基于Manson高周疲劳关系式建立改进的高周疲劳关系式,文中还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应力应变的数值模拟,并对焊点的形态进行了预测和优化,在焊点工作环境的改善与评估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国防科技大学褚卫华博士对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焊点进行强化实验方法的相关研究,对热循环实验温度剖面图进行优化,分析热循环实验激发产品缺陷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并分析振动环境下焊点和管脚的疲劳特性。国防科技大学的王考研究了PQFP焊点的热循环疲劳寿命问题,并分析了单轴随机振动、多轴随机振动和反复冲击环境下PQFP管脚和焊点的疲劳寿命问题。国防科技大学的孙炜对插装型电子元器件进行了疲劳预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单轴和多轴应力下的疲劳寿命问题。

1 设计原理

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铁路运输环境真实振动数据为基础,以有限元方法为主要手段,重点针对焊点建立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两种相互补充的研究手段验证与优化模型,研究并揭示铁路车载电子设备运输过程中非高斯振动环境对其结构可靠性的实际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2 研究过程

2.1 建立PCB的有限元模型

所选PCB的尺寸为249 mm×249 mm×1.56mm,材料为FR4,上方有两块BGA芯片,BGA芯片1的大小为37.5mm×37.5mm,焊点数为360个,BGA芯片2的大小为31.5mm×31.5mm,焊点数288个,两芯片焊点直径都为0.3mm,间距为0.7mm,焊点材料为无铅焊点95.5Sn-4.0Ag-0.5Cu(SAC405)。

由于所选BGA芯片有648个焊点,若采用常规方法对PCB系统建模并进行网格划分,则要获得上万个单元和节点,这对资源有限的一般微型计算机来说是承受不了的。根据Yang QJ等人对PB-GA可靠性分析的研究成果,可知PBGA芯片的疲劳失效通常发生在4个角端的焊点上。因此,在有限元整体建模过程中,对于4个角端的焊点仍采用圆台表示并对其进行详细网格划分;其他焊点则用立方体代替表示,不对其进行网格划分。这样有限元模型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节省大量的后处理时间。

本研究使用AutoCAD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导入ANSYS中设置相关材料参数并进行分析。在ANSYS中用体单元SOLID45表示有限元模型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PCB在内。使用Automatic Method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结果如图2所示。

2.2 有限元模型验证与修正

建立的有限元模型是否正确(静力分析验证)、是否合理(模态分析验证)关系到后续分析的结果。一个错误的模型,它所分析得到的结果也毫无价值可言。

2.2.1 静力分析

实验静力分析采用日本SHIMADZU公司AG-IS数控压力实验机,对整个模型正中间1cm×24.9cm区域施加100~500 N的惯性力,记录下PCB的变形量大小。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一共做四次实验,取均值作为结果。同时,利用AN-SYS模拟实验静力分析过程。实验和仿真静力分析的部分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结果可看出,实验静力分析和模拟静力分析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在2.2.3中对有限元模型的相关元素进行修正。

2.2.2 模态分析

实验模态测试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激励设备、传感器、电荷放大器、数据采集及分析部分、模态分析部分,如图3所示。




1—PCB;2—LC-02A力锤3—CGJ-1传感器;4—YE5853B电荷放大器;5—YE6230B8数据采集系统6—微机

同时,利用ANSYS对PCB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实验与仿真模态分析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仿真所得到的固有频率和实验结果有一定差别,是由于实际的PCB上芯片较多,又有较多的小孔,对PCB刚度有较大影响,因此,造成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差别较大。

2.2.3 模型修正

从上面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于车载PCB的实验和仿真结果还有一定差别,下面根据各芯片布局,判断出可能引入误差的部位,对该PCB各区域的弹性模量进行重新定义,得到如表3、表4和图4所示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得到大大改善,仿真所得到的变形量、固有频率和实验结果总体一致。由于有限元模型是一个简化模型,简化引起的误差在所难免,总体说,有限元模型较好地模拟了PCB的振动特性,该模型可用于PCB的疲劳寿命分析。

2.3 非高斯随机振动环境模拟

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铁路振动数据均来自于兰州交通大学教师在我国西北地区铁路运输环境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中采集的数据。采集数据的仪器是美国Lansmont公司生产的振动和冲击运输环境记录仪(SAVER)。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整理,发现不少路况引起的振动往往不能简单近似成高斯分布,而是呈现出较明显的非高斯分布特性。

目前,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寿命分析大多采用频域方法,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高斯载荷,对于非高斯随机载荷作用下的结构疲劳分析需采取新方法。本研究从时域疲劳分析方法入手得出一种适用于非高斯载荷的疲劳分析方法,即首先利用传统的高斯信号生成法,然后利用二次相位调制法产生基于真实铁路运输振动情况的非高斯激励信号,并在Matlab中实现,其中一段样本振动数据的处理结果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利用二次相位调制法可模拟出真实铁路振动情况的非高斯信号。

2.4 疲劳寿命分析

从2.3节中模拟产生的一系列接近实际载荷数据特征的载荷样本出发,对每个载荷样本进行响应分析,然后通过S-N曲线、雨流计数法和PalmgrenMiner法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疲劳分析和计算疲劳寿命,这样由每个样本可计算出一个疲劳寿命,只要取得足够多的子样本,就可得到真实的疲劳寿命。

根据材料类型、材料的极限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在FE-SAFE中模拟生成材料的S-N曲线,同时参考Da Yu、Steinberg等对有关材料S-N曲线的研究,对模拟得到的S-N曲线进行修正,确保能得到较为准确材料的S-N曲线。

对于不规律载荷历程,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本研究使用雨流计数法把不规律载荷历程转化为可用于疲劳计算的循环,在FE-SAFE中完成,得到其中一个子样本载荷的雨流矩阵和损伤矩阵,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即使大多数循环发生在低应力幅值和低平均应力下,但这些并不会在危险位置造成最大损伤,高应力幅值循环仍会在危险位置造成最大损伤。

依据Palmgren-Miner法则,如果损伤累加到1,那么PCB将发生失效。根据材料的S-N曲线和雨流计数法结果,利用FE-SAFE可得到PCB疲劳寿命分析结果,将结果导入ANSYS中,其中两个子样本(一个高斯振动载荷,一个基于真实铁路振动环境模拟的非高斯振动载荷,峭度为3.5)的对数疲劳寿命云图,如图7所示。

可以看出,在两个子样本中,高斯振动载荷下PCB的疲劳寿命为102.653=449.8(repeat),非高斯振动载荷下PCB的疲劳寿命为102.46=288.4(repeat)。

重复上述步骤,求得一系列对应于子样本的疲劳寿命(至少10组子样本),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疲劳寿命,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车载PCB在基于真实铁路振动环境模拟的非高斯振动载荷(峭度为3.5)激励下疲劳寿命只有高斯振动下疲劳寿命的3/5左右,大约为190min,最先发生疲劳失效的节点是BGA芯片2外方角端上的焊点。另外,从分析结果可知,在相同带宽和均方根值的前提下,信号峭度值和车载PCB的疲劳损伤影响成正相关,即信号的非高斯特性越明显对疲劳累积损伤越快。因此,基于真实铁路振动环境(非高斯振动环境)下的车载PCB的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所选取的PCB为FR4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主要包括两个原因:车载PCB稳定性高,若对其加载高斯和非高斯激励载荷,其差别不够明显;对车载PCB的取材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获取不到列车的车载PCB。该材料以环氧树脂作粘合剂,以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作增强材料的一类基板,其电气性能良好、工作温度高、耐湿性好,但其抗冲击能力弱,容易变形。因此,对该PCB板加载高斯/非高斯激励载荷后,其平均寿命较短,更好地体现在高斯和非高斯环境下车载PCB的抗压能力。

3 结束语

相对之前做出的研究,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二次相位调制法建立与真实振动环境相符的非高斯随机振动信号(传统的模拟是基于高斯环境的);

2)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建立PCB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与优化,保证获得较为准确的PCB有限元模型;

3)综合运用材料的S-N曲线、雨流计数法和Palmgren-Miner准则,较为准确地预测真实铁路振动环境条件下PCB的疲劳寿命。

上一篇:燃油节能下一篇:电子商务模式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