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治理(精选5篇)
运河治理 篇1
南运河, 卫运河支流, 起自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 由南向北经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的11个县 (市、区) , 于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与子牙河汇流后, 经海河入海。南运河是与漳卫新河一起承泄漳卫南运河流域卫运河上游洪水的骨干河道之一, 全长309千米, 其中河北省段全长242千米。南运河属蜿蜒型河道, 河势蛇曲, 不少弯道形成“对头弯”型。现建有8座节制闸, 其中1座在建。险工多且多单堤陡岸, 穿堤建筑物约565座, 多数用于灌溉, 少数是排、灌两用闸, 闸涵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南运河流经区域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渐增强, 河道功能也在逐步发生着转变, 大运河申遗与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南运河一直未安排系统治理,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及经过多年运行, 河道功能退化, 堤岸塌陷、泄洪尾闾河道淤积、拦河闸及穿堤建筑物老化、险工险段多等问题突出, 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加上近年来上游卫运河径流减少, 水资源日益紧缺, 河道水生态恶化。现在的南运河在防洪与输水安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其现状与沿河城区建设不适应, 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协调, 不能满足沿河各区县对南运河的要求, 需要通过统一规划解决防洪、输水、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等各项问题以满足时代的需求。打造绿色河道、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走廊、营造人水和谐、促进区域繁荣, 是南运河治理应达到的目标。
首先, 要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 兼顾各部门、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和要求, 充分发挥工程设施与水土资源的效益。协调防洪、输水、水资源、水生态、航运等各方面的关系,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规律, 改善生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重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水问题, 尊重自然规律, 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基础上, 兼顾河道输水, 进行水资源保护, 改善水生态环境, 促进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并为恢复古运河风貌、传承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创造条件。
其次, 要因势利导, 重点整治。
南运河历史上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目前是漳卫河系主要的泄洪尾闾河道之一, 亦是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引黄济津的重要输水河道, 是沿河城市的重要景观河道, 具有防洪、输水、水生态、通航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南运河作为海河流域漳卫南河系尾闾工程, 主要承担着分泄上游漳卫河洪水入海的任务, 南运河由南向北穿越山东的德州市、河北衡水市的景县、阜城县, 沧州市及所辖的泊头市、吴桥、东光、南皮、沧县和青县, 天津的静海县等, 南运河河道的防洪直接关系着沿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 并关系着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建设的正常发展。所以在综合治理时我们首先要保证南运河的行洪安全, 其次作为引黄济津、引黄济冀的主要河道, 惠泽天津、河北19个市 (县) , 不仅保护了历史遗产, 也充分补充了沧州地区的地下水, 减缓了地面沉降和河道的进一步萎缩, 有效缓解了天津市和我省黑龙港地区缺水现状, 为天津及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南运河水域及岸域自然环境, 营建植被与水相依的河流生态系统, 使干涸的河道恢复生机和活力, 成为津冀鲁的绿色生态走廊, 形成运河沿线和谐的人水关系, 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近期以河道水功能修复为重点,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 在外流域调水期间全线有流动水量外, 优先修复城镇段生态, 改善景观环境;远期则以恢复运河水体连通、水质净化、生态改善和景观环境功能为重点, 实现水清、岸绿, 人水和谐, 运河水利遗产的全面保护。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元、明、清时期, 南运河漕运发达, 沿河经济文化繁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可从天津乘船直达新乡。进入70年代, 卫运河径流减少, 航运逐渐萎缩, 最终断航。近年来, 沿河各市、县积极发掘运河文化, 注重现存遗迹遗址的保护,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大运河“申遗”已经启动, 保护运河, 适当恢复通航, 开发旅游, 传承古运河文化, 展现大运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第三, 南运河涉及山东、河北、天津三省 (市) , 分属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河北省南运河河务管理处和各市、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条块分割, 多头领导, 缺乏统一调度管理, 难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大运河两岸区域的管理, 应统一规划, 单独管理就要加强资源网络配置, 使水利信息共享化。
第四, 在运河日常维护上, 要加强河道日常管理、巡查、养护力度, 加大管理人员、资金、设备等的投入, 从事关国家环境、水资源利用的国家战略高度来加大对运河的保护开发。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 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 削减并滞后洪峰, 减少洪水径流, 具有水库的功能。
通过对南运河河道的治理, 使城镇、基础设施等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 运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保障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为新农村建设、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提供良好的基础, 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共建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等工程的建设, 使运河河道常年有水, 改善了河道周边的自然环境, 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 保证了运河两岸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形成运河沿线和谐的人水关系。
南运河在古代作为将行大运河的一部分, 她连通南北,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 发展了古代社会经济、商业贸易, 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在现代, 无论是在行洪方面还是在供水输水方面, 南运河都在发挥着她的巨大作用, 现如今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南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 我们更应让她继续发挥自身的工程价值, 才能使我们的运河更加源远流长, 使我们的运河文化继续传承延福子孙万代。
运河治理 篇2
1.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也就是说大运河要过洛阳.
而京杭大运河不过洛阳;
2,隋朝大运河的路线是很弯曲的.,而京杭大运河没有那么弯;隋朝大运河长四五千里,而京杭大运河长三千余里.
隋朝大运河绕过洛阳,而现在的大运河没有。 隋朝大运河是在6至6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2.邗沟
3.永济渠
4.江南河
京杭大运河的组成:
(1)通惠河问: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答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专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运河治理 篇3
关键词:运河治理,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沿线地区的各地政府, 对于其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并且希望利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遇, 打造本地城市形象, 发展地方经济。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圆满成功, 城市发展趋于热门。因此运河综保对于一些水乡古镇城市的建设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杭州余杭区塘栖古镇居民男女老少和游客100人和塘栖运河综保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进行综合调查。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是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外加语言交流作为补充。并以非正式访谈形式对运河综保工作人员进行口头访问, 查阅近期发展资料来了解概况。
3 运河综合保护治理现状分析
3.1 运河综合保护治理成效分析
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明显提高。调查结果显示, 47%的居民和游客认为运河通过整治和保护, 各项功能得到提高;44%的人认为有所提高;5%的人认为没有提高;另外4%的人认为说不清。总体而言, 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3.2 运河周边环境质量分析
以运河 (塘栖段) 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环境分析为例, 开发项目组有了明确的数据:
3.2.1 水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2008年9月塘南酒厂渡口断面水质CODMn指标为Ⅱ类、BOD5、NH3-N、石油类为Ⅳ类、DO指标为V类、TP指标为劣V类;2008年9月宏畔桥断面水质CODMn指标为Ⅲ类、TP石油类为Ⅳ类、BOD5指标为V类、NH3-N、DO、指标为劣V类。因此, 运河断面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总体水质评价为劣V类水质, 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 主要是由生活污染源、船舶运输有关。
3.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评价结果, 龙船坞村常规监测因子中, S 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7~0.036mg/m3, 比标值范围为0.014~0.072, 超标率为0;N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15~0.015mg/m3, 比标值范围为<0.063~0.063, 超标率为0;TSP日均浓度值范围为0.142~0.270mg/m3, 比标值范围为0.47~0.90, 超标率为0。评价结果表明, 周围空气环境SO2、NO2和TSP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3.2.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拟建址水北区块、新市街区块、住宅区1和住宅区2噪声昼间监测值范围为55.1~58.6d B, 夜间43.5~47.6d B, 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塘栖路由于交通车流量较大, 昼夜均超4类标准, 圆满路符合4类标准。声环境质量一般。
4 关于运河 (杭州段) 综合保护治理开发建议
4.1 回顾历史:认识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和功绩
水运是古代大型运输的最重要的形式, 而京杭大运河曾担负了漕运和民运的功能, 有着其独有的重要地位。京杭大运河也是杭州的生发之河、开放之河、繁荣之河、风韵之河。南宋时期, 杭州漕运繁盛, 当时发达的水运交通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杭州被誉为“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与京杭大运河的鼎盛水运不可分割。
4.2 直面现实:担起造福后代的重责
面对千年运河的现状与问题, 如何延续千年运河的历史文脉, 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内涵, 展示运河历史风貌;如何恢复运河的生态功能, 改善运河生态环境;如何改善运河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如何通过运河治理, 实现运河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已是摆在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面前的“必解之题”。
4.3 把握未来:谋划运河保护目标与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把京杭大运河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点,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对运河的保护开发, 建立杭州生活品质之城, 时尚休闲之都。弘扬运河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发展的根本。
5 总结
治理运河杭州一直在进行, 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综保工程列为新世纪十大工程之一。运河综合保护是个庞大的工程, 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现今的工程实施, 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杭州的运河环境在不断改善, 居民生活也日趋丰富。沿河的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开发丰富了周边居民的创收, 同时也提升了杭州这一城市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志锋, 王昕, 吴琳.浅析运河商业因素对塘栖城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规划, 2010 (34) :58-60
[2]王明德.运河: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J].广西社会科学, 2011 (2) :89-92
[3]厉永滨.打造运河世界级旅游品牌[J].中国水运, 2008 (6) :44-45
[4]王华伟.京杭运河旅游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J].工会论坛, 2009, 15 (6) :154-155
[5]Costanza and Daily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ervatlon Biology, 1992 (6) :37-46
[6]Millward, A.A.and Mersey, J.E. (2001) .“Conservarion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land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using an erosionpredi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EPIS)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O.4, Vol.61, PP:329-344.
运河治理 篇4
“船工号子”是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 它是流行在行船中专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中而传唱的。长期以来, 大运河上的船民们在凌波踏浪、击风搏雨的航行中, 也逐渐创造了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船工号子。枣庄位于京杭大运河山东的南段, 在元明清三代, 漕运进入了鼎盛时期, 每年路过枣庄运粮食船有两万多艘, 首尾相接十几里。
枣庄的运河号子也叫“粮米号子”, 是船工们在运河劳动中为了协调劳动, 激发劳动的热情的集体创作, 已经传唱了数百年。据老人们传说, 运河粮米号子是乾隆皇帝御封的, 专为宫廷运送皇粮时唱的。当年运河日夜运漕粮, “船工号子”响连天。“十万八千嚎天鬼”足以说明当时运河”船工号子“的声势浩大。也有资料表明, 光绪年间, 运河的一段补给河流溃堤改道时, 运河断流了, 朝廷改征粮为折扣银两, 漕运废除, 水运凋敝, 陆运兴起, 运河的码头地位逐渐减弱了。1943年运河因大旱断流, 水上运输才停止。到了50年代以后, 轮船有了动力系统, 摇橹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与运河共兴衰的“船工号子”也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二、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类
枣庄船工号子是船工原生态的工作形态呈现, 按角色的不同, 分为领号与和号两种, 唱号子一般需要一个领号者, 待领号者唱出, 其他和号人随之应和。如果按内容分区分, 运河船工号子主要以摇橹号子、绞关号子、起锚号子、打蓬号子、撑篙号子、拉纤号子等为主。在船工号子里所涉及的船工活动任何工作形式, 目的都是为了在行船过程中大家能够齐心协力的度过难关。因此, 船工号子更讲究歌唱的内容, 根据实际的需要, 这些歌词内容基本上是即兴发挥的, 比如快到中午的时候, 拉货的船正好赶上激流, 领号人就会唱“大家加把劲啊, 管船娘子已 (准备) 好了 ......”从而达到统一步调齐心鼓劲的目的。虽然内容是即兴发挥的, 但曲调一般却是相同的, 不同的只是属于哪一种号子, 像摇橹的有摇橹曲调, 拉纤的有拉纤的曲调, 具有浓浓的文化特色。有一种号子在船工号子里面成为“闲号”。所谓的“闲号”, 就是指船工在休息的时候喊得船号。其特点是比较的自由, 都是即兴演唱, 内容多是能愉悦别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开心。之所以称为“闲号”, 也是和运河的特点有关, 运河的水势平稳, 基本上没有什么惊涛骇浪, 所以才有心情唱闲号, 这是区别于其他河号的独特之处。据说, “闲号”里面的内容经常可以抓词, 那时候河边经常有唱小曲的, 也有唱大鼓的, 就经常把他们的词放到自己的号子里面唱出来。
三、枣庄地区运河船工号子的现状及保护
随着大运河漕运功能的衰退, 帆船被拖轮代替, 河边的船工号子也慢慢的销声匿迹, “运河号子”已成为了“绝唱”。枣庄船工号子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 理应加以保护和传承, 山东、江苏、浙江一些港行部门有关人士说, 自2006年, 大运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沿运和的一些有关部门便开展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 至于“船工号子”的找寻工作却没有见到显著的成效。我认为对枣庄地区运河船工号子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枣庄运河船工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制定出保护的政策措施, 加强保护文化遗产重要性的全民宣传教育, 提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从而增强抢救“枣庄船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感、危机感、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二是加大资金投入, 抢救和保存濒危枣庄船工号子文化资料, 对于存在的老一代船工们年龄偏大的现实, 加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是必要的。
枣庄船工号子是枣庄船工们为了战胜自然困难而形成的一种表现形式,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历史留给运河两岸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它加以挖掘、保护和传承, 是一件大事。“枣庄运河船工号子”是鲜活的历史记忆,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 它是运河文化和枣庄文化标志性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通过对枣庄运河号子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加工提炼, 赋予时代新意, 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和新亮点, 沉睡近百年的千年绝唱一定会重新响起, 在中国运河文化中开出一朵别具异彩的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1]枣庄市志编委会.枣庄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李振启.运河渔火[M].北京: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08.
[3]李宁武.船工号子[J].山东文学.1997 (5) .
[4]政协枣庄区委会.枣庄运河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
[5]杨羽健.关于川江船工号子[J].音乐世界.1984 (5) .
[6]曹竟成.运河号子[J].治淮杂志.1993 (5) .
[7]李新学.谈山东渔民号子的艺术特点[J].齐鲁艺苑1982.
运河治理 篇5
一、京杭大运河嘉兴段景观设施背景
现今的大运河, 存在着许多问题, 运河沿线目前多以自然景观为主, 公共设施较少, 运河嘉兴段在市区环城区域内的建设是相对较为完善的。据实地调研了解到, 从南湖—梅湾街—月河—三塔, 整个河流两岸, 商业文化中心, 公共设施齐全, 功能分布合理。落帆亭景区以北至长虹桥往苏州方向这一段, 三塔往崇福这一段河流两岸建设就相对较差, 设施不齐全, 残破生锈的垃圾桶, 路灯摆放不当, 设施功能不合理, 更谈不上休息桌椅和公共小品。通过实地调研, 目前很多人都在运河两边锻炼休闲, 却经常找不到厕所, 有的垃圾箱也已经破损, 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不文明行为出现, 并且由于基础设施不全, 只有自然景观, 以至于鲜少有人来游玩。
公共设施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媒介, 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 与周围环境一同反映着城市的相貌, 与此同时, 兼顾着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运河沿线应该针对其独特的所在地人文特征进行一系列设施的设计, 大到城市雕塑、小型建筑, 小到一个垃圾箱都应该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运河文化的深厚历史内涵。
二、嘉兴大运河嘉兴段景观设施设计思路
(一) 设计原则
1. 公共设施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针对不同的人群, 不同的对象, 从空间组织、公共设施的布局, 以及材料界面等方面, 进行整体与细部的设计达到使用功能能够、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方面的种种要求。功能使用明确, 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2. 公共设施设计要注重环境整体氛围。
公共设施不只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每一个公共设施都是环境设计的一部分, 都是都市环境网络的一个元素。将公共设施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建设中去, 结合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就其设计的不同性, 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留下深刻印象。赋予其营造氛围的功能, 不仅满足功能的需求, 也能带来视觉的享受。
3. 公共设施设计要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重视并运用当代的科技成果, 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构造的基础上, 设计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公共设施形象来达到精神上的愉悦。随着科技的发展, 许多材料的创新, 公共设施已不再停留在以往的设计形式。在设计中要充分重视并运用当代科技成果。
4. 公共设施设计要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还是精神文化, 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因地制宜的运用设计手法, 达到技术与历史底蕴的和谐统一。赋予公共设施时代的标志性特征, 传承文化, 使其与当代艺术相结合, 达到满足时代感和历史感并重的设计目的。
(二) 设计方法
公共设施的形态、色彩、质感、空间、时间等方面进行设计,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进行“美”的创造。提炼色彩的三要素, 即色相、名都、彩度三个方面表现其视觉效应。根据公共设施与建筑以及景观环境的整体关系, 赋予公共设施更多的设计内涵, 激发整个城市的活力, 并带来经济效益, 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
针对大运河嘉兴段沿线的公共设施, 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 并结合嘉兴市独特的地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与制作。提炼沿线区域主题元素, 例如月河代表性江南建筑屋脊的造型进行元素的演变、变形, 运用到城市公共设施上去。以达到丰富空间色彩、呼吁空间造型、营造地方文化气氛等功能的目的。
三、嘉兴大运河嘉兴段景观设施设计
(一) 公共设施内容
公共设施具有满足人需求的实用性功能, 同时具有完善城市及美化公共环境的功能, 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对于提升城市品味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开放性、非平衡性等特性。
公共设施通常是指广告牌、座椅、垃圾桶、路灯、候车亭、电话亭、公共厕所、饮水处、标识牌、雕塑等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的固定设施。它包含四部分的内容, 即导视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艺术、无障碍设施。其中导视设施类中包括了指示牌、广告牌、信息牌。公共服务设施类包括城市中为人们提供休闲便利的座椅、电话亭、公共厕所等设施。公共艺术类主要包括城市雕塑、城市绿化景观、城市道路水景等。无障碍设施类包括栏杆、扶手、楼梯坡道等。
(二) 设施设计
1. 指示牌设计:
提取月河江南建筑屋脊的造型, 与当地的特色建筑融合, 在船舵元素造型的基础上, 采用木质结构, 通过镶嵌用于牌身运用到指示牌的设计上, 颜色定位为红棕色为主, 白边黑底为辅。
2. 栏杆设计:
在栏杆的设计上, 有体量较小、外形美观的玻璃方柱, 柱外玻璃表面可写上描绘大运河嘉兴段文化及历史的文字或图案, 或者设计为古朴的石栏杆, 这主要是对大运河原有的栏杆和当地的漕运文化相结合, 体现大运河的厚重和沧桑, 而仿栓船柱的栏杆则体现了嘉兴当地漕运文化, 讲述大运河嘉兴段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嘉兴经济人文发展的贡献, 这些栏杆在大运河嘉兴段的不同的区域文化体现不同的风格。
3. 座椅设计:
座椅的椅背雕刻图案, 图案的选取可以是展现嘉兴运河几千年文化的历史长轴, 也可以是江南水乡建筑图案类浮雕。或者运用蠡壳窗技艺, 设计成镂空式椅背。材质的选取可以是木质或者石质, 与运河沿线水景景观相融合。
4. 雕塑设计:
设计展现茶艺戏曲文化的老人与孩童之间互动的形象雕塑设计, 展现嘉兴当地吴越文化底蕴的传承。雕塑可以是茶艺类公共雕塑, 老人在给孩童展现茶道的博大精深, 或者是弹唱式, 展现当地戏曲文化。雕塑采用石质材料, 意为归本溯源之意。
四、结语
通过城市公共设施设计, 展现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悠久。通过提取嘉兴当地特色文化, 遵循设计原则, 设计出独特地域风格的公共设施, 将运河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文化因设计而体现, 设计因文化而生动。发扬运河文化并结合地方传统文化, 共同创造富有生命力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科技与文化的结合, 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给人以视觉的享受的同时, 营造民俗传承的氛围, 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都伟.公共设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