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的商业秘密

2024-08-10

微博的商业秘密(精选12篇)

微博的商业秘密 篇1

微博属于Twitter的“山寨版”,然而Twitter差不多花了5年才获得2亿用户,如今新浪微博不到两年拥有1.4亿多用户。不得不感慨:微博火了!微博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但是微博的商业价值究竟应该如何挖掘,微博的盈利模式又应该如何开拓呢?

迄今为止,新浪微博在中国微博市场占有垄断地位,成为了诸多用户的“新浪围脖”;腾讯则将微博作为增加QQ用户黏性的一个产品,将其功能整合到QQ空间等产品中,拥有的一定的用户量;网易微博界面简洁干净是其一大特点,其优势是有超过3亿的邮箱用户和1亿左右的博客用户搜狐微博日前已经开放使用;搜狐微博没有设置字数限制,只是强调“一句话博客’,并强调“围观”的概念,即用户在微博的点击操作次数……在微博的个性服务以及应用方面,可谓百家争鸣。

中国的微博服务商们正在探索进一步的盈利模式。据了解,新浪微博已经公诸于众的商业模式包括与微博博主和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商分享广告或其他收入。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透露说,新浪微博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要把平台搭建起来,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在一些应用上正在做尝试,同时今年会推出一些基于微博的广告。曹国伟表示,微博商业化一直在探索中发展,一个好的互联网要有一定的规模和平台,其中很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形成和商业模式规模化的问题。

网尚世界南京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电影文化学院院长张栋伟认为,微博是一个碎片化的信息集合,微博的商业模式就是对碎片化信息的重组过程。微博的商业模式路线图,可分为3个步骤和阶段,即:媒体、应用、搜索引擎。

第一阶段:媒体

微博从新浪开始火爆,有其历史和必然因素。虽然腾讯很早就有类似的平台,但是作为门户网站的新进入者,腾讯对媒体价值的利用远远不够。作为熟悉媒体广告商业模式的新浪,很容易操作一个新的媒体阵地,如同当初新浪博客一样。在媒体阶段,每个用户是碎片化信息的提供者,商业收益必然是广告为核心,因此这一阶段的利益也就是“术”,如何勤奋和技巧的增加粉丝,并以此获得广告价值。

第二阶段:应用

微博的碎片化信息,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更新快,所以很容易沉溺进去;第二是信息量大,目标信息很容易被淹没;第三是以人为组织特点的技术关系,并不容易对信息重组。因此,对信息重组就成为新的商业机会。目前微博的组织技术关系继承于Twitter,是以人为本,用户之间互相关注和关联。但是这种技术组织关系,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SNS,没有产生质的飞跃。即便是李开复这样的专业人士,也有发日常琐碎话语的时候;即便如每日唠叨家长里短的用户,也会偶尔头脑激荡发出至理名言。如同互联网初期的信息迸发,由此呼唤出谷歌和百度一样,如何使微博信息进行重组,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阶段:搜索

谷歌和百度时代,是基于对具有标准技术格式和图文类型的网页搜索;微博时代,是基于对碎片化信息的匹配重组搜索。类似于网页搜索的,微博已经在产生各种参考权重: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核心关键词、用户权重等等。张栋伟告诉《国际公关》记者,现在一个坏的趋势,是为了口碑而口碑,把微博当成了一个广告媒体。这是一个歧途,会像葬送BBS一样葬送掉微博。开发阅读工具和SNS交流会有前途,另外还可以架设基于微博的聊天室。

虽然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些时间,但是离真正的爆发期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当下种种微博营销的尝试,还仅仅是微博未来盈利规模的冰山一角,未来的微博商业模式还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实践,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微博平台的保障措施越完善,可挖掘的商业模式也就更多。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有一个坏的趋势,那就是把微博当成了一个广告媒体。这是一个歧途,会像葬送BBS一样葬送掉微博

微博的商业秘密 篇2

2.数学已跪,英语不会,化学已醉,语文没背,物理已废,而我已睡。

3.一次上课,和同学在后面玩牌,老师发习题卷纸,发到我这里没啦,我站起来和老师来了一句:老师,我少张牌。

4.我脾气不好,成绩不好,气质不好,性格不好,长相不好,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消化好。

5.而今仿佛是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路口,失去的是招摇撞骗的痛快诉说,未曾获得的是笔走天涯的洗练淡定。

6.拆快递和解女生胸罩差不多,看着盒子挺大的,拆开才发现里面东西很小。

7.就你那被无数双男人的手摸大的凶还好意思说人家是飞机场。

8.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每天早晨醒来一看表,竟然还能再睡半个小时。

9.窗前明月光,原来催债荒;举头四目望,只见大水缸;皆愿儿时不努力,一天到晚打游戏,要想翻身挺腰板,亡羊补牢还未晚!

10.我凭什么要听你的,你是我谁呀!是我男人丶爸妈麽?你算老几呀!

11.如果说烧一年的香可以与你相遇,烧三年的香可以与你相识,烧十年的香可以与你相惜,为了我下辈子的幸福,我愿意改信基督教!

12.你像那天边的云,飘泊不定,叫人难以追寻;你像那水中的萍,流移四方,叫我难以琢磨。你能告诉我吗?怎么才能捉住你,可恨的小猪。

13.给我一个女人,我可以创造一个民族;给我一瓶酒,我可以带领他们征服全世界!

14.看到语文作业我觉得自己是外国人,看到英语作业我觉得自己又变回了中国人,直到看到数学作业我才知道我特么就是外星人。

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悬疑 篇3

但是,一度引领乃至成为“微博”代名词的新浪,却没有从中获益。在微博如火如荼之时,外界丝毫不怀疑,新浪可能因微博成为中国互联网又一家平台级公司。但如今,外界的预期已大不如从前。

3月25日,2012中国IT领袖峰会在深圳举行。期间,主持人中泽嘉盟董事长吴鹰提问马化腾:“曹国伟没来参加IT领袖峰会,是否因为腾讯微博把曹国伟‘打’得住院了?”

马化腾机警地否认,表示从没有把新浪“打”得很惨,他和曹国伟的关系很好,“目前大家对微博都是不计成本地进行投入。腾讯投入几千万,新浪也投入几千万,如果腾讯微博被‘打’得鼻青脸肿,新浪可能就会满头满脸都是血。”

大佬间的调侃与玩笑反映了新浪微博所面临的不妙形势,而资本市场对新浪微博的估值更是江河日下。18个月前,传闻俄罗斯投资公司DST出资5亿美元投资新浪微博,遭到拒绝,那时DST对新浪微博的估值为50亿美元。今年3月29日,摩根士丹利对新浪微博的估值仅剩下10亿美元。

毫无疑问,微博是新浪期待已久的机会。此前,随着用户需求的升级,腾讯、百度一路绝尘,网易依靠游戏,搜狐通过搜狗、畅游、视频等增值业务巩固了优势,而新浪这家中国最老牌的互联网媒体公司却在竞争中逊色不少——直缺乏制敌的“杀手锏”。

2010年以来,微博让新浪看到重回门户时代江湖地位的曙光。它在微博投入重兵,两年内微博团队就扩充至3000多人,占新浪总人数一半还多。除了在微博上的大笔投入,新浪还大展拳脚,对麦考林、土豆等公司进行投资。

就在微博如日中天的时候,挑战与风险接踵而至。由于微博极强的媒体属性,相关部门开始对其进行规范。

新的社交沟通方式也在分流用户。2012年,新浪微博的风骚迅速被腾讯微信取而代之。当很多早期用户开始刻意回避碎片式信息的轰炸时,微博已如过眼云烟。

按新浪CEO曹国伟之前的说法,微博2011年将产生收入,2012年将产生规模化收入。但现在看来,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远没想象来得快。

2月28日,新浪公布了2011年第四财季及年报,2011年全年,新浪应占净亏损3.021亿美元。亏损的原因,一是微博的高投入;二是新浪投资的麦考林和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股价大跌造成贬值,亏损达2.815亿美元。

曹国伟在2010年微博开发者大会上的宣示仍言犹在耳:微博开放将实现新浪“从一个传统的门户网站向一个互联网平台进行过渡的巨大转变”。现在,微博还能否为新浪许下这一未来?

用户为王

虽然外界对新浪的预期有所下降,但坚实的用户基础依然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去年这个时候,微博还是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大公司的争夺战,至少现在新浪微博确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新浪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刘奇表示,相比外界的担忧,新浪内部淡定许多。目前,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这是一个足以让人震撼的数字。

毫无疑问,用户是新浪微博迄今为止最值钱的“资产”,但能否构筑足够高的用户黏性,对新浪微博能否赚钱至关重要。过去两年,新浪微博用户数不断攀升,据曹国伟透露,在其3亿多注册用户中活跃用户占9%。目前,仅有腾讯微博用户数量可以与新浪比肩,但腾讯微博借助了QQ的用户积累,新浪则几乎是“白手起家”。

而且两者已经显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新浪重视发挥明星名人效应与明星资源打响品牌,而腾讯则重视熟人关系与社交。

基于此,曾有人担心,会有其它社交产品像当年新浪微博颠覆开心网那样,瞬间强行夺走客户。不过,随着用户在新浪建立自己的关系链,微博出现大规模用户流失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新浪还是为此打了一场艰苦的消耗战。2011年新浪微博的大手笔投人中,几乎有一半用于市场推广。电视、报纸、公交车、墙体广告,互联网公司第一次成为传统媒体的广告主,广告价格因此水涨船高。

新浪微博还迅速在Web、用户桌面以及移动端布局方面,推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即时通讯功能,并努力将微博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平台,继而推出企业版微博和新版微博,利用相册、音乐、投票等嵌入功能增强了用户黏性。在一二线城市,微博已经成为用户的即时通信工具,虽然这上面的关系链还很“轻”,但也算略有所成。

其实就基因而言,新浪是最善于运营媒体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新浪微博上牢骚不少,但从未有“踩过界”的信息大量传播,据说新浪有几百人的内容审核团队。新浪微博已是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出于监管原因的信息过滤不会对内容数量、质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相比用户数量的增减,最值得担心的恰恰是产品。微博出现之前,新浪被业界公认“缺乏产品基因”。在微博发布之前,新浪爱问等多个产品都以失败告终。2009年末新浪微博推出不久后,开放平台计划轰轰烈烈推出,可是至今还没有让人惊艳的应用问世。

2011年,微博开放平台将所有利润分给开发者,2012年新浪开始和开发者分成。虽然曹国伟很骄傲地说,开放平台上应用数量已经超过20万个,活跃应用已经有2万个,但可以预见,开放平台不会是又一个App Store,从中获得收入也有限。

商业化悬念

对于新浪来说,商业化的前提就是解决此前在产品技术上的短板。在今年初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曹国伟说,新浪将推进微博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和数据挖掘体系的搭建,加快微博商业化的进度。

毫无疑问,新浪微博的商业化已经提上了日程。

新版微博当中嵌入了游戏平台“微游戏”和支付体系(微币),这暗示着新浪微博已经为怎样赚钱做了思考与部署,但它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很遥远。

残酷的现实是,腾讯微博不如新浪微博声势浩大,却赚取了更多真金白银。腾讯微博相关负责人表示,腾讯在游戏等方面有很丰富的运营经验,此外Q币、财付通等已经是完善的系统,可以直接接入。许多用户本来就在QQ空间上玩社交游戏,转到腾讯微博上顺理成章,也有付费习惯。新推出的电子商务产品“微拍卖”表现也很不错,直接与腾讯电子商务平台对接,用户发布一条和产品相关的微博,每转发一次就可以减一分钱,“广告主很喜欢这种方式。”

相比之下,新浪虽然投入了巨资吸引用户,但既没有成熟的电子商务资源对接,也没有完善的支付体系。“当初用户接受Q币用了好几年时间,用户接受微币也需要时间。”上述人士表示,腾讯财付通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新浪没有牌照,在支付上可能会出现政策监管问题。

不过,新浪并没有因微博的新变化而改变战略。“2012年下半年,微博将通过广告启动商业化。”曹国伟透露,新浪2012年将继续在微博方面投入1.6亿美元。

在微博的商业模式方面,新浪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新浪微博副总经理芦义表示,新浪微博媒体属性明显,在开放平台获益最大的不是外界想象的游戏,而是那些垂直门类的应用,比如美丽说。微博可以和垂直类网站共享流量,未来也可能实现广告分成。曹国伟透露,2012年二季度新浪可能推出微博的现实广告系统,年末还将推出自助微博广告系统,同时移动终端的广告系统也在筹划中。

新浪的样本Facebook和Twitter创始人通过广告获得大量收益。他们的创始人都很厌恶广告对用户体验的打扰,最终商业和用户体验的无缝衔接是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的。在中国,数据挖掘能力最强的公司是腾讯和百度,腾讯微博商业化的快速前进也得益于腾讯积累的海量用户数据。据说腾讯微博可以提供给广告主非常准确的用户区间,既有地域、性别、年龄段等特征数据,也有偏好等行为数据。相比,新浪的用户数据积累时间还不够长。

2012年新浪商业化的重头戏还有企业微博,这也是最被业界看好的商业模式。曹国伟曾表示,希望年末企业微博数量能达到40万,目前这一数字是13万。一方面,新浪可以针对企业微博提供数据、工具等增值服务;另一方面,企业微博的用户基础和活动会是未来重要的商业化资源。

“新浪不会急于商业化,而是要踏实地打好基础。”刘奇表示。

微博的力量 篇4

在信息时代, 微博不仅仅是“潮人”们喜欢用的网络工具, 还是供电企业持续发布供电抢修、科学用电、行业动态等服务资讯的信息平台, 是为民服务, 并与网民“零距离”开展互动交流的一种服务方式。

上月中旬的一天, 供电所营业厅收费员小李提到了她遇到的一则张先生的微博留言:“现在已进入雷电多发天气, 明天是我乔迁新居的大喜日子, 该不会停电吧?”看到后, 小李第一时间在微博上送上“恭喜”和“发财”, 祝福张先生“吉日有喜”!小李随后打电话通知了台区管理员全力做好保电措施, 确保台区不停电。事后, 广大客户纷纷称赞电力微博“特有人情味”。

看来, 微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在现代社会, 我们供电员工要学会多种方式与客户联系沟通, 以服务客户为基本定位, 彰显“你用电, 我用心”的服务理念, 树立起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微博的英语作文 篇5

Each leaf has two sides, now microblog is so heat that most people spend their time playing it, and someone to play Sina, someone to play Tencent , and I play both of them. I can be considered one of the earliest users microblog in China , and I have my own views on the pros and cons for the microblog . First of all,Let me talk about the benefits of microblog: 1. Expand the social range: through micro-Bo we can know more friends with similar interests; talk to famous people closely. 2. Informative: there are variety of people play microblog ,we can learn to understand a variety of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by their word. 3. To learn English: Yes, learning English, by focusing on a number of English-related blog I really learned a lot of interesting common English, we recommend you pay attention to the microblog English fashion: Here I will talk about som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excessive microblog: 1. Waste of time: If we indulge in it,surely it will be a waste of time, and a waste of time is slow suicide, so take the value of life, dont pay too much time on microblogging. 2. Of independent thinking: contents of microblog are some fragments of the scripts, knowledge.The content is lack of systematic and in-depth discussion, and it will make man not love thinking. In summary, microblog has pros and cons, we can focus some of that we are interested in , but not to indulge them.

微博的力量 篇6

前段时间,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并引发核辐射,引起了世界各地千千万万人的关注与担忧。许多人在关注此事时就使用了微博。由于微博的信息更新非常快,使得最新的有关灾害的动态信息能够很快地传递给各地的网民。有关地震灾害后的余震、疾情、交通状况、核辐射等最新情况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一些灾害预警、灾害防范等通知也可以通过微博来迅速发送。

另外,灾害期间亲友下落不明是最让人痛苦的事情之一。这时,微博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传播功效,寻找失散亲朋好友的人可以在微博发布信息,让其他网友相互转发,从而增大寻找到失散者的概率。同时,在灾害现场或附近的人也可以自己主动发出自己所处状态,在需要的时候向外界求救或向亲友报平安。

有灾害出现,就需要救援。利用微博发起救援活动相对其他渠道可能更容易更快速一些。前些时候,云南盈江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立即组织力量投入抗震救灾。为提高救援行动效率,军区政治部随即在网上开设“成都军区盈江救援”微博,全程直播一线部队抗震救灾情况,加强与灾区群众的联系和互动。“请灾区群众和网友向我们提供灾情信息”、“成都军区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正在全力搜救,请大家放心”等信息不断发出,引导受灾群众和网友投入救援大行动。

除了在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中发挥特殊作用,微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如今很多高校对微博这一新事物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此前,学校官方发布的消息一般都中规中矩、语言乏味,而微博往往可以展示学校活泼、年轻的一面,和勇于接受新生事物、自信开放的形象。除了人性化关怀和诙谐的语言,全天候更新、互动性强都是高校微博吸引人气的原因之一。学生对微博认同感强,微博不但可以宣传学校工作、展示学校形象,还可以了解学生需求,方便和学生沟通,使校方跟学生、校友在网上“打成一片”。

同样不放过微博这一“阵地”的,还有大大小小的企业们。在新浪、搜狐等网站的微博上,随处可见类似的汽车企业、IT企业、房产中介公司注册的微博,这些企业微博主要通过一些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并以此为平台发布官方信息。利用微博打广告,已成为不少企业推广品牌的一条捷径。

除了做广告,很多知名企业还将招聘信息放在微博中,这些招聘微博的“粉丝”多达数千人。同样,很多人也开始用微博发布个人简历,寻找新工作。通过微博,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好地沟通和互动,达到双赢的效果。

当然,微博能影响的还不仅仅是人们生活上的小事。比如,“微博外交”就已成为国际政治的新潮流。目前全球至少有62位各国首脑使用微博,而且各有特色。例如,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微博上亲历亲为,但他发言不多,而是热衷贴照片;美国总统奥巴马并不亲自撰写微博,但人气很高。而且与现实世界中一样,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在微博上也互相“关注”。此外,梅德韦杰夫的微博和奥巴马的微博都“关注”了英国首相卡梅伦。通过140个字的简短微博,这三位领导人能直接进行秘密外交。

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微博的功效也有许多未被发现,微博还能用来做什么?微博还将怎样发展呢?如今语音微博已经出现,视频微博也将实现,微博必将会进一步缩小社交的距离。

微博的真正价值 篇7

一句“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为2009年网上最火爆的网络用语和文化景观, SNS社交网络也因此风靡中国, 大红大紫。然而, SNS并没有止步于游戏, 社交应用与新闻应用在这年出现了融合, 微博就是这一融合的产物。它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社交与新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自然也对新闻传播产生着强大的冲击力, 这既是它的魅力, 也是它革命性的贡献所在。

微博的特征是简单易行:三言两语, 现场记录, 发发感慨, 晒晒心情, 哪怕是一句话、一张照片、一个链接都无不真实地再现着生活, 使社交圈更加生动而有人情味。

表面上看, 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在及时和有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上, 而我认为, 微博的真正影响力和价值应该在“社交”与“新闻”的结合上, 构成了社交与新闻传播的整合平台, 即人际传播的接力实现了信息的广而告知, 而相关评论给了微博用户更多的附加回报, 加之又在实名制的一个圈子内, 其新闻的真实度和传播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真正实现“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数字化生存。

社交性新闻传播, 是新闻传播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有机的结合。一方面使具有公共价值的新闻更容易在微博平台上广泛传播, 新闻的针对性更强了, 体现了微博作为社会性新闻平台的魅力;另一方面每个人所关注的对象也不见得相同, 获取的信息也有所差异, 也就是说个人的社交圈子与交往圈子, 决定了他获取信息的范围、数量, 微博作为新型的传播平台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尽管微博是否具有比博客更具强大的生命力, 还很难定论, 但是微博作为强大社交功能所产生的特殊作用已显现出来。整合新闻传播、社交、工作、生活为一体的个人门户, 也许会在结合SNS、博客、微博、电子邮件、即时通信乃至电子商务等相关功能的平台进一步呈现其魅力与功能。

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去年6月16日, 一向以严肃、权威著称的新华社将新开辟的电视, 落户开心网, 成为其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把电视业务融入一个以娱乐为主的开心网, 这似乎是对传统新闻理念的一种颠覆, 也令许多人不解。其实, 道理很简单。近几年, 传统媒体在生存空间上受到强烈的挤压, 积极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际是一种互补关系, 各有需求。而且落地明确有助建立忠实的受众队伍, 有助于逐步形成自身电视节目的庞大“粉丝”群, 使新闻的落地性和有效性更强。新华社通过下放话语权的方式, 接近受众的心理模式, 符合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自然有利于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技术推陈出新, 在给人们惊喜的同时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因此,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交互融合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信息时代的特征是渠道为先, 内容为王, 而内容的采集、整合、分析、提炼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大的融合必然带来大的社会进步, 谁先占领这个市场, 谁就等于占有了先机, 占有了为“王”的地势。公关传播也是一样, 谁拥有了最广的渠道和整合传播的平台, 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先机和决胜的把握。

论微博的“双面效应” 篇8

一、微博的正面价值

存在即合理, 一种新事物的出现必然有着推动事态发展、改变周遭的进步性所在, 微博也是同样。此处, 为了给微博管理提供具体依据, 笔者试图从微博影响力涉及的不同层面, 更加细致地对微博的价值进行分析, 按照微博对个人、机构和社会的三重意义来进行解读。

(一) 个人意义:信息平台、情感空间与社交网络

微博对于互联网个人用户来说, 无疑是在多样互联网应用中平添的一道亮丽风景。从个人意义上来说, 微博是信息平台, 是情感空间, 更是社交网络。

1.信息平台:自我记录与表达的自媒体。2011年8月, 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应经超过2亿, 日均微博量已突破7500万条, 每秒微博量应该也应该是惊人的。[1]这些数量庞大的微博大多来自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个人传播者。他们是普通老百姓, 不懂得传播技巧, 只是响应了“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这样的微博口号, 即时记录下了身边的点滴事件, 与更多的人分享。当这些点滴事件比较有“料”, 它们就会通过“粉丝”得到二次甚至更多次的传播。如此, 每个微博客也就成为自媒体时代的“记者”。

2.情感空间:情感宣泄与自我形象塑造的渠道。不仅在微博中分享新鲜的事儿, 如同腾讯微博的口号:“你的心声, 世界的回声, 在这里, 一个再微小的心声, 也能让更多的心一起共鸣”, 微博也是情感交流的空间。

这里的情感交流包含四个层面:一是作为博主把自己的心情书写下来, 与粉丝们共享。新浪发布的微博元年白皮书显示,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 他们均把“记录自己的心情”作为微博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二是作为粉丝、听众或跟随者通过转发和评论有感于事件或者心情物语;三是在“关注”表达情感。选择哪些人物、哪些机构、哪些媒体持续收听他们, 在其中找到自身生活、工作、情感上的慰藉是微博情感功能的又一渠道。在新浪媒体影响力榜中, 《新周刊》持续排在前列, 他不仅坚持了杂志原有的品质, 更能用网络表达深度与思想, 不愧为“观点供应商”;四是通过表达、转发、关注、评论等, 在微博中构建了个人品质, 从而吸引更多的粉丝。新浪微博中草根人气榜中的“作业本”微博粉丝已达160万以上, 较高的人气完全来自独特品质打造的微博自我形象。

3.社交网络: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平台。这一社交网络的意义来自三个层面。

一是现实社会关系在微博中的延伸。也就是说, 现实中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下属等以关注被关注的身份在微博中继续延续。尤其在微博实名认证之后, 这样的社会关系延续将更加便捷和明显。

二是虚拟网络中因为相同的关注点而关注与被关注。在新浪微博中, 几乎每个新开通的微博在没有发布信息之前都会先关注其他感兴趣的或相关的微博。事实上, 在笔者看来, 微博不仅是一个发布平台, 更重要的是一个收听平台。收听, 因为关注的“选择性差异”, 具有了“圈子性”。所以, 关注他人既是寻找自己的圈子, 也是在收听圈子的同时找到与圈子吻合的“话语方式”, 继而开展表达、发布。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种虚拟的社交关系和现实的社交关系如出一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适当表达、谦让恭敬……

三是在转发和评论中拓展新朋友关系。一条信息, 往往能够引来陌生人关注, 他们转发和评论的数量代表着微博的热度。对于很多微博主来说, 这是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 怎样的我才能受关注?怎样的话语才能受关注?什么事件才能受关注?此外, 新浪微博还建立了“人气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人”、“可能感兴趣的微群”等设置, 有利于新的社会关系的构建。

(二) 机构价值:政务平台、商业平台与媒体信源

与同时代另一活跃的互联网应用SNS最大的不同, SNS是个人展示和社交网络, 而微博更是一个即时的自媒体信息平台。因为微博的媒体特征以及延展的社交功能, 所以, 它的吸引力不仅停留在个人互联网用户, 而且延伸到了社会机构中。从某种意义上说, 微博已经超越了个人网民的“自媒体”意义, 在机构层面上, 已经实现了向“公共媒体”的转变。

1.政务平台: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新渠道。2012年1月18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表示, 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开设的微博客账户已有5万多个, 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渠道。政务微博通过两种微博形式建构, 一种是政府机构的微博, 另一种是公务人员微博。不管何种形式, 政务微博都是党和政府与群众双向沟通的良好渠道。也就是说, 政务平台不但是政府的单向发布平台, 而且是百姓心声上传的重要渠道。在这里, 针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 百姓不仅能够了解党和政府的态度、政策, 党和政府也能够很好地倾听百姓的声音。这样的倾听不仅是对百姓的尊重, 更是解决棘手的社会问题的有利参考依据。“微博问政”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2.商业价值:产品推广与企业信誉运营的平台。据《微博引领中国社会化商业发展与变革》数据, 2011年8月前, 新浪微博中有接近50000家企业入驻。[2]这充分说明, 更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微博的商业价值。事实上, 据白皮书介绍, 许多企业已经改变了以往投资付费媒体的营销策略, 开始重视自媒体, 并学习自媒体运营, 与付费媒体进行整合。对于企业来说, 以往的付费媒体营销仅仅是告诉用户“我最好”, 而微博营销则既给企业提供了宣传自己“我最好”的机会, 也给了他们倾听用户反馈的机会, “我怎么样?”其实, 每个自信的企业都需要不断地查找自己的问题, 以及在同类品牌中的位置, 以此进行自我改进, 争取更大的发展。微博为企业提供了这样“宣传”和“倾听”的的良好平台。有业内人士称, 微博的发展充分印证了社会化商业的可行性。当然, 在突发事件出现时, 微博更是企业澄清事实真相, 给公众合理解释的有益渠道。在这一层面上说, 微博对企业, 不仅是推广平台, 更是信誉运营平台。

3.媒体信源:媒体融合与错位竞争。在数字媒体时代,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显得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之后, 报业巨头纷纷破产, 让中国纸媒的焦虑感渐重。环望微博圈子, 如今,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生态中, 许多传统媒体已经将微博为己所用, 新浪的传统媒体微博进驻数量也相当可观, 这其中既包括报纸、杂志, 还包括电视媒体。传统媒体开通微博, 意义有三个方面, 即发布平台、互动平台和重要信源。

发布平台。将传统媒体内容碎片化进行传播, 是对传统媒体的宣传及收听、收视、阅读的引领。这些点到为止的精华“Tweet”能够牵引读者追逐阅读纸质版媒体, 进行深度阅读;

互动平台。受众喜欢什么, 阅读和收视兴趣都能够从转发、评论中窥见一斑, 便于今后的选题与编辑;

重要信源。也就是媒体选题的重要来源。新浪每个微博中都有“热门话题”、“人气用户推荐”、“微博广场”等。这些都可以用来检测微博舆论场的热点议题及议题的变化。积极介入微博, 感受舆论场的变化, 发挥专业媒体的深度、权威、可信优势, 核实、延展、深度、广度化这些碎片化的信息, 在传统媒体中“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必由之路。

(三) 社会意义:圈子文化与民主意义

丝毫没有夸大互联网的社会意义, 每当一种应用出现, 多少都会给社会带来触动, 微博也是一样。事实上, 社会层面的改变才是互联网对每个个体最大的改变, 也是互联网应用的最大意义。微博的社会意义, 与文化相关, 与舆论相关, 更与民主相关。

1.文化意义:草根文化和圈子文化。微博与论坛一样, 掀起了草根文化热潮。不同的是微博由于准入门槛低, 且有随时随地便捷发布 (手机、电脑、短信等) 的特征, 微博的草根性可能更彻底。新浪微博草根人气榜中, 草根的粉丝数也能达到100万以上。这个数字足以说明, 新浪微博的明星策略丝毫不能阻止百姓对真正来自民间的品质草根的热爱。比如“作业本”, 每条帖子都有成千上万条的转发数。不是官方的口吻, 却表达了群众普遍认同的观点与价值。这种草根文化也直接与“民主”密切相关。毕竟, 当草根有了号召力, 且具有相当的号召力, 他的动员力量就不可忽视了。

与论坛不同的还有, 微博的文化不是个体, 也不是整体, 它是一个个的圈子。这其中有精英文化, 比如商业精英、文化精英互相关注营造的圈子;也有主流文化, 比如政府微博、公务员微博营造的文化圈子;还有大众文化, 比如明星和草根们营造的时尚文化、民间文化等。微博就是这样一个个的圈子文化构建起来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这样的圈子文化为微博客们充分探讨交流某类话题及事件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但是, 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极端化的空气, 一旦意见领袖发表倾向性言论, 舆论就会发生偏向。

2.舆论价值:公众的话筒与转播间。从舆论价值上来说, 我们可以把微博比喻成“话筒”和“转播间”。所谓“话筒”, 意为微博为每个百姓表达自我, 宣泄情绪, 对社会表达意见提供了渠道。社会学上说, 社会舆情需要一个安全阀, 也就是宣泄的渠道。在传统媒体传播时代, 意见往往由媒体表达, 他们的声音往往具有天然与后天的双向的“统一性”, 百姓只能默默接受, 没有参与性。生于互联网的微博给了百姓这样的“安全阀”, 打通了宣泄的渠道。140字让他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参与社会管理, 表达意见, 有了真正的“主人公”的被尊重感。这对社会不良情绪的释放具有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 微博还作为“转播车”, 将不同的意见通过微博人脉关系网向四面八方传播, 其传递的速度虽然不比电视信号传输的速度, 但是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电视。“表达———关注———传递———影响力———再传递”, 螺旋式的传播方式, 为微博营造了巨大的舆论场。公众无比畅快地享受这样的话语空间和话语影响力。小悦悦事件、河南考生李盟盟“被落榜”继而“被录取”事件等就是“话筒”与“转播间”比喻的有力佐证。

3.民主意义:不可忽视的动员力量。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力, 微博从民主意义上说, 它具有了不可忽视的动员力量。“随手拍照微博打拐”, 成为仅次于“7·23动车事故”、“李娜法网夺冠”的新浪2011年度排名第三的热门话题。可见微博的动员能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政府和公务人员争相开通微博, “网络问政”才成为时尚。

正如前文所说, “那是最好的时代, 那是最坏的时代”, 当动员力量为我所用时, 它的影响力一定会助推事态的发展, 朝着良性方向运转;而当动员力量被图谋不轨者利用时, 它的破坏性也一定是巨大的。由此, 我们不得不关注微博蓬勃发展之中带给我们的负面问题。

二、微博突出的负面问题

2011年8月, 伦敦爆发骚乱, 70%的20岁以下的青少年骚乱主体、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微博等社交网络的严密组织性, 这三个在以往似乎不太相关的因素制造了伦敦骚乱事件。事实证明, 微博不是一个真空场所。相反, 它的多元包容的开放特征也让这个空间充满了复杂性。从网络暴力到现实暴力, 微博的负面能量不可小觑。

(一) 从传播者层面来说, 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媒体。因此, 自媒体的价值观千差万别, 把关尺度大小不一, 加之意见领袖的主导地位, 群体极化现象极容易产生

微博客不仅是记者, 还是自媒体。自媒体也是媒体的一种类型。既是媒体, 就必然需要把关。

事实上, 微博平台供应商多是流量的追逐者、利益的追求者, 并没有对微博严格把关。目前, 他们的把关标准也仅局限于两个层面:140字的字数限定以及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但是“办法”对微博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而现实情况却是, 中国互联网网民的网络素养相对较低, “十五条”中的九项要求未必人人皆知, 更不用说详知。微博平台供应商应对此“办法”的把关良策也仅仅是“敏感关键词过滤”。这就意味着, 如果你的Tweet (微博留言) 不超过140字, 同时不包含平台过滤设置的敏感词语, 就能在点击鼠标的一瞬间发布到你的微博上, 作为自媒体, 向全世界传播。

国家层面的宽泛规定、微博平台提供商的简单把关, 留给微博客们的是较高的“网络素养”期待值。事实上, 互联网是高度崇尚自由的空间, 它是现实空间人们情绪的理想宣泄场所。由于人们学历、地域、地位、年龄、职业等各方面的情况不一, 故而人们的文化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价值观不尽相同, 进而对于微博的把关尺度也各不一致。于是, 我们看到, 对待同一个事件, 人们在微博上的报道结果不同, 评价结论也不尽相同。微博上, 人们很难在千言万语的“碎片信息”中理出“真实报道”, 也很难在其中找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 充斥其中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传播者中的粉丝数较高的或者事件当事人、知情者充当的“意见领袖”们的言论往往容易左右网民的言论倾向。如果“意见领袖”的把关意识不强, 他们很容易利用“领袖”优势与“圈子”文化操控舆论的导向, 使得微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 从而使微博舆论与传统媒体的意见大相径庭, 制造复杂的“社会舆论气候”。从这一意义上说, 与传统媒体相比, 微博的自媒体公信力需要加强。

(二) 在信息层面, 虽然强大的证伪能力让微博具有“自净”功能, 但是负面信息、极端情绪、谣言、隐私、口水化信息等影响了微博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认为, 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是真相的披露者, 人人都有发言权。他把微博所造就的真相还原效应称作“无影灯效应”, 意为每个人的观点都有“灯下黑”现象, 而所有知情人的观点汇聚起来, 就能够互相补充, 互相纠错, 互相印证, 互相延伸, 从而呈现信息的全部面目。[3]但是, 我们不得不承认, “无影灯效应”是基于对有关事件的全部微博Tweet (微博留言) 的整体分析结论。这是新闻传播学者, 或者事件高度关注者必须做的功课。而大多数微博用户, 对于一个事件的关注, 往往仅仅局限于几条、十几条、几十条微博。或者索性, 他们只信赖他们的“关注者”的信息与评论。于是微博在信息层面微博存在着如下不良表现。

1.口水化。由于Tw e e t (微博留言) 都是140字以内的信息, 想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有关事件的详细信息或观点几乎不太可能, 因此, 信息呈现碎片化特征。我们不得不承认, 短小精悍的信息比比皆是, 比如“抱着写作的态度”撰写微博的作家余华的微博等。但是, 毕竟, 微博网友不都是余华, 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自己当作记者、编辑。他们甚至厌烦传统媒体的字斟句酌, 倡导想什么说什么, 看什么谈什么, 口部遮拦。于是, 微博信息充满了“口水”, 微博语言也开创了一些新的语言形态。这些“口水”来自网民, 同时也随着微博的传播, 成为80、90后年轻人的现实语言。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力显著。

2.负面信息的增多。作为公众对现实社会情绪宣泄的“话筒”和“转播间”, 因为微博的把关能力较弱, 微博在有意无意间成为“负面信息”的温床。贪污腐败、野蛮拆迁、富二代官二代骄横露富、痛恨房价……充斥其中。这不是网友的无病呻吟, 思想偏激。其实, 负面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社会病态的网络呈现。我们不能“讳疾忌医”, 拒绝暴露“病情”。从某种程度上, “负面信息”其实是缓解、释放公众情绪的有利渠道, 是治病良方。但是, 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 微博较多的“负面信息”往往让“社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社会整体病态”的印象;而这些负面信息, 也往往会被少数分子或敌对势力利用, 诱导青少年群体性反抗, 从而引发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3.极端情绪。“负面信息”增多, 意见领袖发言, 改变微博舆论气候, 加之转发、评论等形式的加工、传播与发酵, 微博圈子很容易形成一种左右舆论的力量。“团体成员一开始存在某种偏向, 经过商议后, 人们更乐于倾向于这一方向, 从而形成更加极端的观点”, “新技术, 特别是互联网, 使得具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并且孤立他人越来越容易, 也容易使他们听不到不同的观点。仅仅这一原因, 就培育了‘群体极化’的基础, 对于民主与社会和平都构成了潜在的危险。”[4]2011年, 伦敦骚乱便是互联网“极端情绪”诱发的现实暴力行动。

4.谣言。抢盐风波、金庸被去世等都是微博谣言的代表。好在微博的“自净”功能, 加之微博平台都设置了“不实信息曝光区”, 微博谣言的生命相对短暂。

5.曝光隐私。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微博作为自媒体在发布公共信息的同时, 涉及更多的个人信息, 有时难免会出现隐私曝光的痕迹。许多人已经把微博作为了解一个人性格、品质的重要渠道, 引入到企业招聘等社会环节。国外甚至已经出现了“私信息管理机构”, 帮助名人及普通人打理网络信息, 维护个人名誉。而从另一层面来说, 微博在公共事件的曝光中, 由于缺乏职业道德, 仅仅追求新闻性和深度评论性, 往往无意中曝光了事件主角儿。微博动员有可能衍化为隐私曝光行动。

(三) 从传播媒介来说, 微博对移动互联网的兼容性, 让突发事件中微博的社会动员能力更强, 从网络暴力转化为现实暴力的可能性加大

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同比增长17.5%, 与前两年相比, 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不管发展速度如何放缓, 报告告诉我们有关手机网民的两大特点:网民数量已经够大;未来网民规模扩展空间无限。由于微博的简洁易操作性, 采写、编辑、发布微博等将成为更加常态的一种网络应用及生活方式。

英国骚乱, 不少年轻人在“Facebook”、“Twitter”上发布骚乱的照片, 发表谣言、极端的煽动性的言论, 继而通过社交网络筹划行动, 一旦行动起来, 则通过黑莓智能手机的即时消息服务, 分享信息协调活动。由于黑莓手机具备加密技术, 给警方破坏行动带来了不小的麻烦。[5]事实上, “Facebook”、“Tw itte r”以及黑莓手机制造了伦敦乃至英格兰更多地区的一轮又一轮的骚乱行动。网络暴力转瞬间变成了现实暴力。英国警方一开始应对新技术催生的暴力行动有些措手不及, 而当摸到规律后, 他们又能够利用这些新技术阻止骚乱的发生。英国首相卡梅伦在骚乱期间发表谈话表示:“信息的自由流通可以用来行善, 也可以用来作恶, 因此, 我们正与警察、情报部门及业界合作, 如果有人策划暴力、骚乱和犯罪时, 我们会考虑阻止他们通过这些社交网站和服务进行联络。”[6]

“英国教训”告诉我们, 微博等社交网络对移动互联网的兼容, 让网络暴力转化为现实暴力的可能性加大, 其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极容易被政治利用;而“英国经验”也告诉我们, 新技术并不可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够转化为社会治理与政治动员的有力因素。所以, “焦虑”与“恐惧”往往都源于“未知”。

三、小结

事实上, 笔者更愿意认可微博的正面价值。作为新事物, 它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而负面问题可能远不止这些, 比如版权问题、网络文化问题等等。以上仅仅从微博与青少年, 以及他们与政治的相关性角度解读。不管正面还是负面, 笔者都认为, 微博是促进社会民主,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挖掘微博的正面影响力, 让负面问题止于“焦虑”与“恐惧”, 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2]白皮书发布.微博引领中国社会化商业发展与变革[EB/OL]. (2011-10-21) .http://tech.sina.com.cn/i/2011-10-21/17396212225.shtml.[1][2]白皮书发布.微博引领中国社会化商业发展与变革[EB/OL]. (2011-10-21) .http://tech.sina.com.cn/i/2011-10-21/17396212225.shtml.

[3]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J].新闻与写作, 2011 (10) .[3]喻国明.微博影响力发生的技术关键与社会机理[J].新闻与写作, 2011 (10) .

[4]吕怡然.微博的“英国反思”与“美国实验”[EB/OL].东方网-文汇报, (2011-08-16) .http://www.sina.com.cn.[4]吕怡然.微博的“英国反思”与“美国实验”[EB/OL].东方网-文汇报, (2011-08-16) .http://www.sina.com.cn.

[5]英国骚乱者用黑莓智能手机协调行动躲过监控[EB/OL].中国日报网 (, 2011-08-09) .http://news.dsqq.cn/guoji/2011/08/09190441712.html.[5]英国骚乱者用黑莓智能手机协调行动躲过监控[EB/OL].中国日报网 (, 2011-08-09) .http://news.dsqq.cn/guoji/2011/08/09190441712.html.

微博的舆论引导研究 篇9

关键词:微博,舆论引导,新媒体,自媒体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 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网民可以利用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 即时更新即可获取自己关注的信息, 也可以用140字左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 并可实现即时分享。近年来, 微博在国内外快速发展、迅速普及, 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社会事务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从国内“郭美美事件”到甬温线动车事故, 从国外突尼斯、埃及政权更迭到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 以微博、推特 (twitter) 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发挥着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信息服务、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 凸显出其前所未有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和政治影响力。

一、微博的传播特点和规律

微博与博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信工具相比, 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点对点的交流以异步方式展现, 并以便捷的发表、自主的关注和获取等方式, 建构起一个融合自我与社会的自媒体网络。目前微博已成为最理想的自媒体, 这与其独特的传播特征密不可分。

(一) 传播内容去中心化。

微博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 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和门槛, 使精英阶层的话语权下移, 彰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的传播个性。微博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 建构了一个机会更为均等、权利更为平衡的舆论平台。微博的使用者摆脱了议程设置的圭臬, 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他们可以自由构建个人的社交网络和社区, 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注对象, 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并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微博内容。

(二) 传播方式交互化。

微博信息传播不是所谓关系传播, 而是关注传播。允许用户任意关注他人, 无需关系确认。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线性传播模式不同, 微博的网状传播方式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交互传播;与其他新媒体如博客、SNS等的交互传播方式相比, 微博的准入门槛更低, 自主性更强, 交互起来更便捷。用户通过微博平台结识和关注大量的陌生人, 完全凭兴趣和关注组成的松散型圈群使得网民对圈群内信息的关注度远高于对传统媒体的关注, 微博信息进行跨圈群的、大范围的"病毒式"信息传播, 可能瞬间引发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动员效果。

(三) 传播主体平民化。

作为自媒体的微博, 在其“微结构”基础上为个人提供功能强大的个人独立平台, 空前释放了个人在线活动的空间和自由, 从根本上打破了个人参与社会传播的传统格局。同时, 微博消除了传播者和受者界限, 激发了平民大众的创作和发表欲望。这就让大众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 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微媒体”, 以前显得很神秘的媒体变成了个人的传播工具, 形成了“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格局。

(四) 微博的“@”功能和“转发”功能衍生舆论引导力。

微博用户通过“评论”功能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回应, 此外, 独特的“@”功能不仅鼓励用户积极回帖, 还记录了完整的信息流向。更重要的是, 对话题内容进行“转发”, 极易使特定的话题迅速聚合、瞬间放大, 使得微博成为自由交换公众意见的观点市场。再加上意见领袖的引领, 鲜明的观点很容易脱颖而出, 形成意见领袖为主导的舆论引导力。

二、当前微博管理存在的问题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出现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公共播报的良好平台, 在微博传播中进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我们兴利除弊的重要课题, 但由于微博本身的特点限制与发展的不完善等种种原因, 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遭遇了困境。

(一) 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海量性增加了把关的难度。

微博用户的零成本发布信息, 造成了信息的过量, 加之转发机制可以使信息快速流通, 增加审查的难度, 给内容管理带来巨大挑战。国内仅新浪微博, 每天的信息发布量也超过8, 000多万条, 每分钟超过了2, 000条。2011年“7.23”甬温线重大动车事故, 整个事件有关事故信息的微博信息累计达3亿条;“郭美美”事件中, 从6月23日23时开始, 关于“郭美美”的微博48小时内达到110, 526条。4天内, 相关微博已达到723, 965条。信息的海量使得信息把关的可行性弱化。

(二) 信息表达的个人语境削弱了公共信息的关注度。

由于技术上的突破, 微博以“自媒体”的形式逐渐嵌入用户的生活空间, 因此, 私密化、随意性的信息占据了微博内容生产的主体构成。据万瑞数据调查显示, 微博最主要的用途是自己写, 其次才是分享和关注, 用户在微博上最主要的行为就是“写微博, 发表观点或者发泄情绪”, 这一部分的用户就占到总用户量的74%, 主要发布的内容是“个人心情感受”, 占到用户总量的76%。这些碎片化和个人化的冗杂信息经过层层累积, 很容易将公共信息埋没其中, 使得用户对公共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困难, 从而造成对公共信息关注度的削弱。

(三) 政务微博的应对能力不足。

近年来,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 网络问政的兴起, 党政机构和官员纷纷开通微博, 政务微博已经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多个行政层级及众多职能部门。2011年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中国首部政务微博报告党政机构、公务人员微博已经近2万个。目前, 有些政府把开微博作为一种形象工程, 成为政府公共网站的一个变身, 很多的微博只是注重政策信息、规章制度、会议日程等的发布, 对于大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则避而不谈, 缺乏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尤其是在重大网络突发事件中, 对微博环境下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重视不够, 严重影响了事件的处理进程, 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和权威。此外, 少数官员在微博上不慎言论, 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例如, 有微博网友发现, 大连市西岗公安分局的官方微博有5, 000多名关注者, 但该用户却只关注了一名日本成人电影明星的用户, 引起舆论哗然。

三、加强微博舆论引导的建议

舆论引导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 针对以上所提到的微博传播所面临的瓶颈与困境, 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 建立重大微博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 (口碑) 研究所2011年7月18日发布的《2011上半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显示, 微博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 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 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地转向微博。因此, 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 应该时刻关注民众的网上网下生活和舆情动向, 并针对网民的疑问和不实信息的萌芽等, 及时正面作出回应, 公布相关的官方信息, 疏通传播信道, 梳理网上民意, 并慎重处理好网下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舆论引导者具有一定的舆情前瞻意识, 主动参与微博传播, 加强与网民的互动。目前, “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趋势。在微博的应用方面, 政府和其他社会管理部门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发表能力与媒介素养。在发表能力方面, 应针对一定网民对象的接受特点, 结合自己的传播角色定位, 灵活地将权威性和亲和力结合起来, 运用富于感染力、符合逻辑的表达风格。在媒介素养方面, 应了解微博的传播特征和运用技巧, 注意研究微博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二) 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

微博的开放和自由构筑了一个“全民记者时代”, 碎片化的信息和舆论充斥微博。但微博自成一体的传播方式, 加上微博积极分子的某种相似性, 使它与现实社会的原生态和多元化呈现不甚相同。微博打拐、药家鑫案以及郭美美炫富等事件表明, 微博里更容易形成强势意见, 它对舆论群体中偏离性的弱势意见的容忍远远低于现实社会。微博意见领袖发表的相关信息和意见, 是促使舆论生成的关键。因此, 舆论引导者要团结微博上的意见领袖, 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在应对重大的突发舆情时, 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 共同设置公共舆论议题, 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同时, 政府等社会管理部门也要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 可以邀请权威机构、相关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士以及草根名人等, 在微博上设置议程, 积极发表权威性言论, 引导微博舆论。

(三) 加强信息把控, 完善法律建设。

一是微博应建立完善的虚假信息过滤机制, 推动信息搜索引擎的建设, 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且, 微博更应发挥好自己的把关人身份, 对信息进行有效选择和过滤, 建设良好的信息环境。二是结合已推出的微博辟谣机制与不实曝光专区, 及时向用户曝光虚假信息, 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 并对虚假信息的发布者进行封ID、限制发言等处罚。三是政府要尽快建立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立法主要集中在网络安全方面, 而网络监管法律法规的欠缺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因此, 政府有必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为打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的舆论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力, 唐虹.微博信息传播机制及其发展困境[J].新闻世界, 2010, 1

[2] .骆燕玲.以“人民微博”为例浅析微博传播优势[J].文学界·理论新探, 2010, 7

[3] .周珂.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J].新闻爱好者, 2010, 3

微博的传播特质分析 篇10

由于微博的迅猛发展, 以及与微博相关的一系列社会现象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2010年微博获得了《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人物奖。并评价微博说:“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年, 网络与现实的纠结在中国有了一个更集中的展示平台, 微博的现实, 成为中国社会的写实”。

李开复作为微博的大V, 见证了微博的发展与壮大, 他说:“我除了是微博控, 还是方法论、写书的控”。作为写书控, 他撰写的《微博:改变一切》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玩转微博的心得和体会。让人们对微博有了更为广泛的认知和理性思考。

(一) 微博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及日常生活

微博作为一个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 它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最快速、便捷的表达平台, 满足了广大网民们自我展示的需求。微博时代, 因为手机随时随地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儿发布在微博上同大家分享与评论, 无论你是普通人、名人、达人或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人都有权在同一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到国际和国家大事, 小到平民百姓的茶前饭后的谈资,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道德无所不能、无所不容, 微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其@和私信功能极大满足了人们展示自我的需求, 网民每天上网时间平均为50分钟, 可以说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用美国著名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这种描述人们的微博生活真是再恰当和形象不过了。2010年10月1日,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腾讯网先发夺人, 全程直播了这次活动, 开创了微博互动直播月球探索大事件的先河。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次报道共有400多人参与, 其中包括西昌网友、记者和一些知名专家等等。网友们不断发布有关发射情况、现场照片、火箭点火起飞以及发射后的状况等信息的微博。据统计, “嫦娥台”微博报道团累计当天共发出15000条微博, 数十万网友参与讨论, 先后有1800万人次收看微博台直播, 可以说, 在这次直播活动中, 网民们借助微博平台, 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共享, 较好地展示了极其强烈的参与度。

(二) 微博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们更加倾向于“快餐式”的阅读, 微博以碎片化的信息形式、短小精悍的内容, 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 满足了人们的阅读需求, 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通过微博获取的信息。微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普通民众可以在微博上与学术名人、商界领袖直接对话, 探讨问题, 交流思想, 尤如身临其境。2010年8月,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县发生特大洪泥石流, 灾害爆发后, 一名身处在灾害现场的武警战士使用手机拍摄了一段现场救援的感人视频。短时间内却产生了不同的反响, 该视频感动了无数的网友, 网友们纷纷转发该微博。其中, 一名90后的微博用户身在灾难现场, 他也使用手机对受灾情况进行了图文直播, 对身边受灾者的实际情况作了客观的报道:“水灾, 停电, 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可以说, 在重大的灾害来临时, 微博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网络传播平台的重要职责, 它能够利用自己传播速度快、信息创建简便及时的特点, 为我们国家的灾害救援作出了贡献。

(三) 微博集聚了社会道德的正能量

2010年, 我国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呈现。虽然在技术层面还不够成熟, 但却极大地影响着舆论甚至成为了制造舆论焦点的力量。人们通过微博以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弘扬着社会正义, 集聚着道德正能量。诸如:针砭时弊的评论、弘扬慈善义举的信息、鞭鞑道德沦丧的人肉搜索等, 无处不凝聚着正义的力量。比如:在微博打拐事件中, 涌现出了不少的民间力量, 这种力量促使政府和民间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再如:2011年1月26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于建嵘教授设立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 在开设的短短10天之内, 就吸引了数16万的粉丝, 粉丝们积极参与微博救助活动, 通过拍摄1000余张照片上传到网络上, 为救助献出自己绵薄之力。“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 在知名学者的带动下, 通过微博引起了一波浪潮, 这一连锁的反应, 印证了社会力量的庞大, 同时也突出了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产物, 它所具备的社会价值。

(四) 微博拓宽了人们参政议政渠道

2011年, 我国政务微博元年年度报告显示, 新浪政务微博用户已从2010年10月底的552个, 增加到2011年10月底的18132个, “成都发布”、“广州公安”等政务微博遍地开花。政务微博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政府“纳言”的渠道, 也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公务人员通过‘聆听’微博上不同的声音增加了对公众需求的了解, 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也促进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官博也开始抛开“官威”同网民进行平等对话, 偶有一些“官话”, “套话”, “悍语”, 但是大部分政务微博正在使用更加口语化、网络化的语言, “童鞋”、“亲”等经典网络用词已成为政务微博的习惯用语, 逐步树立起了党和政府的亲民形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微博成为了一种最新、最具影响力的反腐渠道。据统计, 截至目前, 仅在新浪微博上以“反腐”为名或主题的微博就超过了800个, 因此而落马的官员也不在少数。比如:2012年4月26日, 新浪微博认证为“第二炮兵刘园园”的网友在微博上称, “告诉大家个秘密!我在酒驾!”并上传了许多炫富照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二炮兵刘园园”迅速蹿红网络, 虽然属于个人行为, 却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微博作为反应人民心情、发泄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 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反映民意的重要载体。

(五) 微博改变了商业营销和经营方式。

对于企业, 一方面, 可以利用微博大力推广企业形象, 通过开展市场活动, 进行市场营销。就像星巴克曾经在twitter上发消息:“在‘地球日’当天带着可重复使用的平底杯来到星巴克连锁店的顾客, 均可享受免费续杯的服务。”另一方面, 通过微博与媒体更自然地进行沟通, 开展公关活动。再如:一些企业已经用微博来取代发布会, 请记者在某特定时间访问企业的微博, 用来回应不实报道、谣言等。对于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来说, 他们看准了机会, 纷纷在网上开设了微店, 在经营商品的同时, 也经营着现代的幸福生活。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不可能十全十美, 由于管理难度大、制度不健全, 也出现了欺诈、传谣、泄密等不良现象。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它正在改变着, 并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而我们的生活也将因为微博的存在而更加绚丽多彩!

摘要:2015年5月10日, 微友们都第一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红场扬军威、壮国威的阅兵画面, 成为了朋友圈备受关注的话题。适时、方便、快捷和现场感强烈的微博新媒体时代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微博,传播特质,分析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分析[J].传媒观察.2008.10.

[2]王朦、李苓.微博不等于浅阅读[J].中国编辑.2010.4

谁是微博的孙子 篇11

我依稀记得四年前,博客傲然于各个网站,民众开博写感悟几乎成为时尚。见面打招呼没个博客都不好意思开口,没事就是一句话:请登录我的博客。时至今日,博客已成昨日黄花,多少人的博客沦为不毛之地。公元2011年,微博风华正茂,还没到七年之痒的博客却已老态龙钟。

科技的革新就是如此无情,如同当初传呼被手机干掉一般,丝毫没有反扑的机会。但在本次微博与博客的厮杀中,微博的胜利并不是依靠他的内容新颖,而是借助了手机强大的通讯功能,伴随着大众对个人话语权的强烈需求,三者一拍即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也许大众太需要发泄了,太需要交流了,太需要脱离现实的圈子了,太需要表达自我了,太需要了解真相了。于是,微博充当了一次急先锋,所有的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都可以用手指完成表述,最后得到心目中想要的效果。所以不得不承认,微博将中国带入了全民呐喊的时代。不同的是,呐喊的媒介从鲁迅时期的口口相传,到了当下的网络转载,相同的却仍是一点,那就是所谓的真相与需求,自由与平等。这么多年来,变化依旧不大。

然而,在这场微博的游戏规则中,有人成了微博的主人,有人却成了微博的奴隶。主人者,救人、育人、爱人。汶川地震时,微博让外界了解到了真实内情,从而举国捐助。奴隶者,累人、雷人、小人。吃顿饭要拍照,告诉大家吃什么,跟谁谁聊天不忘记显示,与某某有了过节也通过微博放大,求得大众援助。总结开来,就是一事儿妈。

我不反对有人从《红楼梦》中看出淫秽,但不能说《红楼梦》中讲的就是淫秽。微博的镜像下,凡人的众生相并不漂亮,甚至有些小丑陋。假如500年后,那时的人看到我们现在的表达,会如何评价?生活无聊,还是缺乏自主能力,抑或是没了信仰?这些简单的论述正是当下大众生活最为复杂的总结。

博客之后,可以有微博,然后微博之后,谁又是它的孙子?我不清楚,反正现在有人给微博当孙子。以下我将用俗套的方式展示我的微博情节:

1.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这里蕴藏着国人的思维认识次序,从膜拜天命到尊重科学清晰可见。这也告诉我们,科学能解释的东西总是滞后于命运。

2.一天有无数的垃圾信息在磨损我们的生命,谁在吟唱?谁在投降?

3.浪漫的外衣就是形式,招数,所谓浪漫的爱情说白了就是折腾着生活。而家庭的不幸大都产生于对浪漫与现实的错误评估与坚持。

4.只要不回头,路就不漫长。

5.死的方法超过100种,但生的方式只有两样,一是顺产,二是剖腹产。通俗点叫脑子被挤过,跟没挤过。

6.现在打国学旗号的人比吃国学这道菜的人都多,可惜二者都没有指定教材,我推荐《唐诗三百首》,起码与人交流时也能说点7个字以下的成型的句子。

7.面对过去,很少有人能心平气和地真实叙述,添油加醋、夸大其词几乎成了炫耀、渲染童年的必要手段。

8.中国人骨子里没有国的概念,只有家。所以,当八国联军烧圆明园后,老百姓不是抵挡外敌侵略,而是哄抢圆明园中的宝贝,武松也没有太大的反政府行为,只是为了家庭而大开杀戒。

9.爱一个姑娘,就让她看见梦,同样,惩罚也是如此。

10.谁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手背那是骨头。

微博的莎士比亚魔法 篇12

“让有限变得无限”,这是微博的精神所在,每个人的每条信息被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参与者不必挖空心思地像博客那样长篇大论。微博鼻祖Twitter的用户们就曾说过:“(在微博)平民和莎士比亚被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2009年底门户网站新浪加入微博行列中,依靠在WEB2.0时代积累下的名人博客效应,新浪掀起了微博浪潮。随后腾讯将此前的微博应用——滔滔整合到QQ空间表情,网易、搜狐等也纷纷开设微博。

在新浪微博中,精英以草根化的方式调侃生活,为自己聚集人气,而草根也在寻求明星效应,成为网络红人。前者让姚晨成了“微博女王”,就如同徐静蕾在WEB2.0时代靠博客走红一样;后者则以“后宫优雅”为表达,这位神秘的女孩常常通过微博发布自己和某明星在一起的消息,称李亚鹏为自己哥哥,卡梅隆曾邀请她出演《阿凡达》等,她的“臆想风格”文字被博友们戏称为“后宫优雅体”。

段子是微博话语的重要表现,三言两语的句子往往能让人捧腹大笑,记忆深刻。除了段子外,对话题的讨论也是微博重要功能,比如“90后”便是微博里热门词汇,一些网友以非主流、劲舞团等段子来调侃“90后”,而“90后”也在140个字符为极限的空间里,反击对自己的种种非议。网名为“一切维我造”的“90后”这样说道:“小弟我是‘90后’!但绝不是非主流!更不脑残!望有关部门重新审核‘90后’定义及范围!”

最近微博中另一个和“90后”相关的火热话题是浙版《西游记》。该剧自开播以来就引来了网友不少的板砖,面对质疑,孙悟空的扮演者费振翔表示,与老版《西游记》相对脸谱化的创作相比,新版更加侧重人性化,并预言,“90后”会成为新《西游记》的忠实观众,“因为他们对老版的印象不深”。对于这种误解,“90后”纷纷辩解道,自己从小就在看老版《西游记》,老版依然很精彩,并戏谑新版还是给那些“千禧后”去看吧。

微博的魅力在于“短平快”,当一个话题在微博中传播时,网络受众会及时地给予回应,其实这也包含着微博另一个魅力——网络社交。在腾讯将滔滔整合到QQ空间心情功能后,打造了一个更加生活化的微博,三言两语我们将自己的喜悦、忧伤、无聊传递给身边的朋友,而朋友们将他们的所做、所想通过电脑、手机发布在网上,当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交织在一起时,构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交现场。

虎年伊始,人民网也开始追随潮流开设微博,而其头条新闻便是国家主席胡锦涛注册了自己的微博,一天之内有8 000多人成其粉丝。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更加接近年轻人也开设过自己的微博。

从“90后”到国家领导人,微博正在成为一种潮流,也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网络生活。

发现和分享的世界

文/胡泳

2009年7月29日,微博的鼻祖Twitter把首页那句经典问句:“你在做什么(What are you doing)?”换成了一个祈使句:“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Share and discover what's happening right now,anywhere in the world.)

曾经不被看好的微博,最常为人质疑的就是:“究竟有谁会在乎我一天24小时都在做些什么?”的确,微博上有大量的闲言碎语、自怜自爱,比如腾讯滔滔的首页说:4 888万位叨友在滔滔上发表唠叨,排位第一的唠叨是:“现在的我真的好迷惘,我中午到底要吃什么?……昨晚去修眉,不是去常去的那家,朋友介绍的另一家说是修的眉形好看,可惜我并不觉得,还是以前那家好……”

可是,即便是这样的唠叨,却也形成了不间断的网络联系。每条小的更新,每一条单独的社交信息,本身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是十分平庸的。但若假以时日,当它们汇集起来,这些小片段就渐渐接合成一幅细致得惊人的描绘你自己、朋友或家人生活的画卷,就像成千上万个点构成的一幅印象派画作。

140个字符、@+微博账户的网络身份,不可思议的简单,但却可以导向一种更趋于自省的文化。当你每天都要数次停下来观察自己的感受和思绪时,日积月累,这种行为就变得具有哲学含义了,就好像希腊格言中的那句“了解你自己”。

然而,微博的伟大却并不限于这种“内观”,古老的日记本完全可以满足此种需要。微博的核心是关注与被关注。用户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人,只要这些人贴了新的信息,用户就会收到通知,被关注者不必作出回应。

微博使用价值的大小直接取决于你所选择关注的人的品质的高低。微博的一些固定工具,如回复、推荐和私信,使对话得以发生。标签则使我们看到议题的集结过程,一个对话场就此形成了。

这意味着,微博既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一种人际互动工具。而由“What are you doing”向“Share and discover”的发展,正是因为微博的发明者意识到,分享和发现有着更为强大的力量。

节选自2010年《新周刊》总第315期

微博:

上一篇:语文课堂因激情而亮丽下一篇:家居饰品行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