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2024-10-14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精选8篇)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器电子产品广泛地深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中。以家用电器、电脑、通信设备等为代表的各类电器电子产品结构外观不断推陈出新, 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 更新换代的速度逐步加快, 产品的生命周期日渐缩短, 大量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随之产生。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目前已开始进入报废的高峰期。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不仅具有资源性, 同时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性。由于诸多原因, 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 大量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没有得到合理处置, 既浪费资源, 又污染环境。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快进行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逆向物流研究, 尤其是回收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的探讨, 以寻求解决之道, 促进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有效回收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1 当前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存在的问题

1.1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不规范

我国现有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渠道主要有几下几种模式: (1) 个体回收者上门回收; (2) 维修站或售后服务点回收, 维修后还可以继续使用的进入二手市场;无使用价值的经过拆卸再用其零部件, 剩余部分流入废品回收站或作为垃圾扔掉; (3) 拾荒者回收; (4) 废品回收站回收; (5) 回收公司回收; (6) 回收处理企业回收。很多消费者、家庭和企业单位图省事都是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卖给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者或上门收购的回收商。这样可以自由报价, 省时省力。个体回收者或回收商再将废旧商品进行简单检测, 能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修理后能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流入低收入家庭或农村等二手市场。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 个体回收者对所回收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并不是交由专业化的回收处理企业进行规范化处理, 而是直接送到废品回收站 (点) 。很多废品回收站或回收公司只具备回收能力和一般的拆解能力。被拆解出来的元器件、不同的原材料和金属, 最后分别运送到相关的工厂再加工利用。有一些拆解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个体手工作坊或乡镇企业, 由于缺少专业技术及标准的废弃电子处理设备, 采用简单的露天焚烧、强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贵金属, 随意排放废气、废渣、废液, 对大气、水质和土壤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1.2 公众环保意识较弱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约束或指导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从实践结果看, 环境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与公众的环保意识整体较高有很大关系。日本颁布的《家电再利用法》规定消费者有义务把淘汰的家电还给销售方, 消费者并且要承担一部分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费用。德国法律规定, 居民如果自己将废旧电器送到指定的回收中心, 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如果是市政企业上门回收, 居民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运输费用。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达, 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法律约束能够较好地贯穿于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但是由于环保教育缺失, 许多消费者认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应该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个人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环保意识薄弱, 随意丢弃小体积的废弃电子产品, 如电子玩具、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等等;而对于废旧的大件电器产品, 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等, 消费者不仅不愿为自己丢弃的电器废旧品支付相应的费用, 反而还要从中获取收益, 卖给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者, 使得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成本很高。

1.3 有关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保护和改善环境,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品回收、循环利用和废弃处置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这些法规和政策规定了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质量, 还要关注产品售出后的回收处理, 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建立自身的逆向物流系统。但总体来说, 已有法规可操作性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相关的收费机制、技术标准、评价体系、监督机制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和规范。

2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2.1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社会保有量大、废弃量大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包括废电器电子产品和旧电器电子产品。废电器电子产品通常指无法再使用的或在合理的经济条件下经维修后还是无法满足使用安全标准及性能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如废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脑、手机等等;旧家电通常指经过测试仍然可以满足再使用安全标准和性能标准, 经过翻新与维护可当作二手商品再次出售、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 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都很大 (见表1) 。电器电子产品的使用年限短则几年, 长则十几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量逐年增长 (见表2) , 报废量年均增长20%,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 年报废量将超过1.6亿台。由此可见,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任务十分繁重。然而我国目前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回收物流体系, 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难题。

资料来源: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3》

资料来源: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2014年5月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13》。

2.2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危害性大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种类繁多, 规格多样, 成分复杂, 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 其中有近一半元件含有铅、汞、镉、铬等各种对人类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器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一台废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中含有4至8磅铅;一台电脑显示器中铅含量高达1公斤多。如果将这些废旧电器电子随意丢弃或掩埋, 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地下, 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严重污染;如果进行简单焚烧, 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 造成空气污染, 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废弃的空调和冰箱中的氟利昂如果排放到大气中将会破坏臭氧层, 引起温室效应。因此, 及时有效地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对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2.3 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

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 循环经济是以减少自然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 实现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和谐,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物的种类非常丰富, 铜、铁、铝及各种稀贵金属、塑料、玻璃等产物都可以进行再利用。有些电子元器件的寿命比电器电子整机产品的寿命还长。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测算, 2013年, 获得资质的处理企业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过4000多万台, 共回收铁9.63万吨、铝0.52万吨、铜1.98万吨、塑料14.81万吨。对这些金属进行再利用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金属资源短缺的现状, 即获取了经济利益, 又减少了废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3 构建完善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的策略

3.1 完善回收物流渠道

根据我国的情况,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建设经验, 完善回收物流渠道。如瑞典采用了社区回收和销售体系两个平行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渠道, 二者互相结合, 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回收物流体系。销售商销售电器电子产品时, 消费者可以免费返还功能相似的旧电器电子产品, 也可以在指定的收集点回收。每4一5个社区设有一个分选处理站, 收集分类和整理后再送往处理厂。制造商负责组织收集废旧家电并承担所有回收费用。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大取缔无资质、无技术、无设备的回收站和回收公司的力度, 规范改造社区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回收公司和处理企业。应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ERP) , 鼓励生产商利用逆向物流回收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即销售商回收消费者手里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然后交给生产商, 生产商自行拆卸处理或交给有资质的处理企业处理。这种回收渠道覆盖面最广, 回收效率也是最高的。此外, 在网络日益普及的条件下, 应鼓励和支持发展前景广阔的网络回收平台的建设。

3.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构建完善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现在尽管经济发展了, 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了, 但人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置不当的危害性, 随意处置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时常发生。因此, 从短期看, 政府应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宣传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提高消费者、家庭和企业单位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经济性和环境性的认识, 使之建立新的价值观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自觉按照环保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交给有资质的合法的回收站点或回收公司, 按正规途径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从长期看, 应把学校作为传授资源节约及环保知识的主渠道, 在学校教育中渗透环保意识, 加之社区、街道及执法单位的宣传教育和执法活动, 多渠道全方位地提升全民环保素质, 使全社会都来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物流体系建设。

3.3 健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相关的法规和制度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加强有关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有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制订废弃产品拆解、再利用和处置的环保技术规范;制订产品生态设计标准、再使用产品标准、产品回收利用的标识标准等。对废旧电器电子处理企业实行许可证制度和监督机制, 建立国家或地方回收处理试点和示范企业, 探索和推广先进科学的运营模式。政府应通过健全法规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 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的形成。

3.4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及配套政策以来, 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利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3年底, 进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名单的处理企业共计91家, 年拆解能力超过1亿台。但随着2011年12月31日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式结束, 正规拆解处理企业出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货源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正规处理企业的回收价格暂时不具备竞争力致使大多数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流入走街串巷的个体回收商贩手中形成的。因此政府要尽快建立正规的回收企业, 给予政策扶持或经济扶持。并对正规回收链进行补贴, 实现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 促进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和拆解走上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此外, 由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中稀贵金属的分离、回收和再生利用等技术难度较大, 需要大量的技术装备资金投入, 因此应予以政策扶持, 帮助和支持回收处理企业提高竞争力。

3.5 构建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种类繁多, 产生的地点、时间和数量分散且难以确定, 涉及的消费者、单位和企业众多。此外, 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过程复杂, 包括收集、运输、分拣、检测、修复、拆卸、清洗、翻新、再利用、废弃处理等诸多环节。由此可见,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所涉及的信息来源多, 范围广, 信息的产生及处理方式不确定, 因此应针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的特点, 构建一个高效的回收物流信息系统, 并在回收物流各节点进行信息共享, 让销售商、生产商、回收站点、回收商及回收处理企业能及时掌握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信息, 把握回收物流的动态, 及时作出处理决策, 从而提高回收物流处理运作效率, 降低回收和处理成本。高效的回收物流信息系统还有助于促进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的合理化, 完善回收物流网络。

4 结束语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保护环境, 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 促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朝着规范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已成为电器电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数量逐年上升。由于废旧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希贵金属, 一旦处理不当, 必然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加快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文中分析了当前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范文晶.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物流发展现状及障碍[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 (7) .

[2]林宗信, 朱东红.我国电子消费品逆向物流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 2011, (45) .

[3]周颖.基于激励策略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逆向供应链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3.

[4]郭莉.探析我国家电回收物流发展瓶颈[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8) .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2

所谓电子垃圾,就是失去使用价值的电子产品,也称电子废弃物。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台,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1.4亿台和1.7亿台,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废弃的电子产品中带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对人类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电子垃圾回收的正常渠道,小商小贩已成为我国回收电子垃圾的主力军。普通电池有些地方已采取措施进行回收,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被随意丢弃,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寥寥无几,这些都是污染环境的隐患。

美国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条例。当局还通过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确保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以此推动包括废旧家电在内的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日本制定了《家用电器回收法》,并已经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这项法律,家电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回收和利用废弃家电的义务。

根据我国目前国情来看,政府需要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倡导企业研制高效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开发低成本的回收再利用技术。而作为普通民众,出于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废旧电子产品交还到相关的回收企业,以建立电子产品从报废回收到再商品化的良性循环系统。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3

废旧电子电器指的是生活中人们不再使用的电子电器, 又被称为“电子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废旧电子电器越来越多, 这些电子电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国外发达国家对于电子垃圾的处理有一套完善的措施, 而我们国内当前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外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各有不同, 下面就来对比分析国内外的回收处理体系。

1 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的特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电子电器产品已经不再像以往一样是社会的奢侈品, 而是成为生活中的常规用品, 例如手机、家用电视机曾经不普及的电子电器产品现在都越来越普及, 随着电子电器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 使得越来越多的电子电器产品被淘汰, 大量被淘汰的电子电器产品都成了生态环境的一大隐患, 这是因为电子电器产品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卤素阻燃剂等, 这些元素对环境和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

废旧的电子电器对环境有着潜在的危险性, 其较为显著的特点, 如果在废弃后, 直接进行拆解或者随意填埋或焚烧都会对土壤、空气以及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为那些废弃电器中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例如电脑、电视机的显像管玻璃中含有大量的铅, 随意废弃将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 甚至会影响到地下水, 对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对于废弃的电子电器的妥善处理, 是对环境负责, 更是对人们的生存环境负责。对于废旧的电子电器, 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回收处理, 它们还将是非常好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重新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难题, 同时回收利用后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2 国外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体系

国外对于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处理有着专业的处理体系。在欧洲很多国家, 都有专门的废弃物管理法令, 2003 年欧盟通过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以及相应的法规, 这样的法规中对电子电器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的使用有了一些硬性的规定。除此之外, 很多欧盟成员国内都会有专门的定点回收区域, 这些回收体系都是经政府、生产商和销售商建立, 其中德国和芬兰的回收体系最具有代表性。德国有专门的电子电器设备处理公司, 这些都是由市政系统建立的, 回收处理体系在德国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

在美国, 各个州也有专门对废旧电子电器处理的法令, 美国当前并没有对废旧电子电器的强制性回收政策, 但是却有相关的电子垃圾法规, 对这些电子垃圾的处理有一定的规定。美国是不允许对废旧电子电器进行掩埋处理的, 美国国家环保局要求很多电器在回收或处理前要对氟利昂进行回收, 对此有详细的法律条例。

日本在1998 年通过了《日本家用电器回收法》, 对部分家用电器有专门的回收法规, 日本亚视按照本国实际情况来设立相应的法规, 这些法规对日本的电器电子产品的再生产以及回收利用有一个好的指导。日本在电子电器产品回收体系向德国的回收体系学习了很多, 并在此基础上完善。

3 国内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体系

我国也一直在致力于对废旧电子电器的处理, 在2003 年国家发改委确立了青岛市为国家废旧电子电器处理的试点城市, 并且在其它城市建立了相应的自身废旧电器处理的机制, 当前各个回收体系还在不断的完善, 这些回收措施中, 在现实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没有完善的回收渠道, 很多用户找不到相应的回收机构, 很难做到电器的普及化回收, 渠道的不完善还是废旧电器回收的一大障碍。其次是回收的成本较高, 专业的回收公司在人员、资金上都有一定的压力。基于以上种种情况, 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的想办法改进当前所存在的问题, 早在1995 年就出台了与欧盟相应的中国的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法令, 该法令在2004 年得以修订, 并于2005 年正式实施。

所以国内的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一定的时间去不断的完善, 在政策、法令上需要与实际相结合, 不断的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多借鉴发达国家对于废旧电子电器的处理体系, 将政策法规落实到实处, 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 中国的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处理体系就会不断的完善。

4 结语

废旧电子电器里面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问题都有严重的危害, 甚至威胁到人类健康, 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些废旧电子电器的回收。国内的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体系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过笔者相信, 未来中国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一定会走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吕国强, 王华, 郝玉琨.废弃电子产品的处理与回收技术[J].云南环境科学, 2003 (3) .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4

2016 年1 月18 日,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和《废旧手机网络交易规范》的专家审定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刘强常务副会长主持会议,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 工信部信息中心、环保部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北京京环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来自科研院所、协会和龙头企业的专家出席了会议。

此次审定通过的两项行业标准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博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中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青岛新天地生态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天元绿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黄建忠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标准审定组组长主持了标准的审定程序。会上,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淘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和《废旧手机网络交易规范》的编制情况作了汇报,专家组对以上两项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议,认为以上两项标准均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对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 有序发展。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和《废旧手机网络交易规范》两项标准通过审定,审定会圆满完成。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5

目前, 长虹格润现已建成了金堂和绵阳两大研发生产基地, 总投资5亿元, 总拆解能力达200万台, 已实现经济效益1.53亿元, 长虹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一个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经营体系。

2012年底, 长虹将建设7条废旧电子电器再资源化生产线, 用于处理废旧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废旧塑料、线路板等。未来将向汽车、手机等其它产品的拆解处理发展, 同步开发废旧塑料和机板的处理项目, 进行相关产品转化。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6

家用电器废弃物作为固体废弃物的一种,对人体健康及生活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往往被忽视,而在我们周围,自家的电器更新换代后,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将这些废弃的家电低价卖给回收家电的个体户,可这些“电子垃圾”最终去了哪儿? 以什么样的方式消失? 想必很少有人关心,针对政协委员的提案,记者对该市废旧家电处理行业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

个体回收者成为废旧家电处理的主力军。提及旧家电回收,家住环山路的市民张女士表示,“印象里总能在楼下听到‘回收旧冰箱、旧彩电’的声音,商贩多半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吆喝着。”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 在缺少正规回收机构的现状下,该市一些个体回收者成为废旧家电处理的主力军,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够看到这些人骑着人力三轮车收废旧家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攒后,他们会将收来的旧电器进行分类, 然后去收购站卖掉,赚取用户和二手摊主之间的差价。

废品收购点管理并未对废旧电器处理加以要求。近年来,本溪市商业局服务业委对全市22个办事处140个社区的200余处废品收购站(点)进行定期排查,要求城区内从事废旧商品回收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持有本溪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核发的《再生资源经营准许证》和本溪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方可从事废旧商品回收、加工和销售。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7

1 研究意义

1.1 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是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严重不足,资源消耗速度惊人,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科学地回收再生利用废旧电器,既可以消除电子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拓展再生利用新产业

我国是电器生产与消费大国,生产和消费环节产生的电子废弃物数量惊人。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开始进入家用电器更新换代的高峰期,每年产生废旧电视机500万台以上,洗衣机500万台,电冰箱400万台,再加上电脑,每年总计2 000万台左右,其他电器设备的报废量也在大幅度增加。我国资源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空间很大。电器生产和消费过程本身就是资源的消耗过程,因此,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化将会取得明显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1.3 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以循环经济理论研究我国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发展迫在眉睫。国家发改委于2002年就确定了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的试点单位,但大多数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项目还处于观望和小步试探状态,项目启动与实施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保障项目有效实施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生产、销售、消费、回收、再利用、资源化等产业链的主体责任体系、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正确认识现阶段废旧电器的垃圾和商品的两个属性,用循环经济理念研究制约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价格形成理论和补贴政策的瓶颈问题,是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1.4 完善循环经济价格形成理论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化,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价格和政策为纽带,用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系,依法规范各方主体市场行为,更需要科学构建产业链的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强化政府价格宏观调控。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市场为导向,政府管制为动力,价格调控为纽带,产业链价格形成机制有效运行为突破点,系统地构建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体系,可为完善循环经济的价格理论,指导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近年来,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学术论文逐年增多,但多数文献以技术工艺研究为主,主要包括再生利用工艺、设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拆解优化等方面。有关再生利用产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收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包括逆向物流体系与收集制度、收费制度、费用支配、再生电器销售价格等方面。废旧电器回收再利用价格形成机制研究,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文献的专门论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2.1 废旧电器回收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立废旧电器回收体系及运行机制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Boks,Nilsson和Masui(1998)对西欧、日本和美国的废旧电器的收集、拆解和处理作了论述,对不同国家回收法律、付费制度、责任分工等进行了比较,认为如果没有立法规定,受经济利益驱动回收者只会对可再生利用的零部件进行回收。Stevels介绍了荷兰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组织(NVMP)实行家用电器招投标制度的回收体系,分析了回收体系资金流向,揭示出免费通过零售商收集与地区回收站收集两种渠道的回收率比较低下。David Hammond和Patrick Beullens提出了一个封闭循环供应链模型,消费者从制造商那里购买产品,制造商则从消费者那里购回废旧产品,这样可以促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将废旧电器交售给制造商,而非流失到再生产品链以外的其他途径,以完全价格驱动提高回收效率。

随着我国政府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视,众多学者将目光投向废旧电器回收利用领域,致力于创建符合国情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及运行机制。郑红、张振业总结了发达国家废旧电器“规模化回收,科学化分类,专业化处理,无害化利用”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付费制度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的建议。魏洁等在分析我国电子垃圾回收现状基础上,建立了废旧电器回收经济循环模型与逆向物流模型,指出其实施企业内部技术条件以及外部政策环境支撑的保障高效运行模型系统。李静对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和推进其回收处理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史瑞琼、李霞阐述了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必须明确包括生产者、销售商、进口商、消费者各责任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张友良、田晖提出了实行适合国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应制定废旧电子电器再资源化相关标准,建立多元化回收体系、付费机制,实行规模化集中处理,加强政府监管等建议。

2.2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收费研究

国外主要围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探讨收费问题。Stevels介绍了荷兰在回收体系下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时支付回收该产品的费用,通过零售商收集转交于制造商,由制造商统一上交至NVMP,最后由NVMP选择废旧电器处理商并支付处理费用,由其负责废旧电器回收处理。David Hammond提出了由制造商提供资金来回购废旧电器,以提高回收率,其费用转嫁至新产品生产成本中。

国内学者在确立合理付费机制方面也有探索。罗宇和陈亮认为废旧电器回收收费应当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对其生产、经营、销售、消费、回收、循环等各环节收取费用,提出“押金返还、预付处理金和环境税收”3种收费制度。周进从“制造商责任制”与“全过程管理”原则出发,论述了“价内回收处理费”与“主动回收处理保证金”等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之“付费制度体系”,在剖析《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提出付费制度实施建议。

2.3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研究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兼有公共品性质,其价格形成可借鉴一般公共品价格研究成果。

我国公共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主要有市场形成、法律规范、政府监管、分别定价等相关研究。杨静在介绍公共服务产品理论、特性及公共服务产品定价理论基础上,提出公共产品应当由市场形成、企业定价与政府监管共同作用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公共产品应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王钰分析了政府在价格监管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认为政府的职能应定位在法制与服务两方面,建立价格立法、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的法制体系,并构建多功能的服务体系。王万山运用广义价格理论分析了公共物品价格成分构成、形成机理及其交易均衡的特殊性,提出公共物品价格形成优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丘佳梅等对政府管制下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产品价格形成进行了探讨,突出了政府在特许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供给价与消费价分离的价格形成机制。

2.4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废旧电器再生利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正外部性,补贴手段是将其无害化处理正外部性内部化的有效方法。示范工程进展缓慢,一定程度表明其完全市场化存在困难,补贴政策是促进无害化处理的关键。目前,废旧电器再生利用补贴政策研究尚未见到直接相关文献报道,其它公共品补贴政策研究成果可借鉴。

陈国友指出政府介入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外部性理论,认为外部效应内在化应主要采用购买性支出与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构建符合国情的绿色税收制度,指出政府提供补贴的方式可影响价格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生产行为,改变资源配置、供给和需求结构。刘学之、刘佳提出通过财政补贴及发行环保彩票等形式筹集资金,将法律、行政与经济措施有效结合起来,完善电子废物回收处理体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沈满洪研究了“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优缺点,分析了补贴手段和征税手段模型及其对各方主体的效应,认为补贴和征税手段都能够产生社会净收益。

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价格形成理论与运行机制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补贴是维持现有技术水平下废旧电器无害化处理正常经营的主要途经,形成科学的价格理论、完善的价格运行机制、合理的补贴标准和方式对于指导产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开展产业链循环机理、市场主体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价格理论、定价模型、价格形成机制和调控措施、补贴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3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产业链形成的循环机理

基于我国现阶段废旧电器垃圾和商品的两重属性,应从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层次研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形成中的价值、物质和行为3个形态在产业链运行、区域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循环机理和互动关系。

3.1.2 价格理论与运行机制

用循环经济理念下新的价值观,考虑自然资源资本,基于资源经济学研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形成理论、定价模型,探索产业链有效发展的价格协调原理与运行机制。

3.1.3 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

基于现有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考虑价值趋向,分析产业链市场价格竞争规律,研究特许经营下再生处理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

3.1.4 实证研究

以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示范工程项目为对象实施跟踪研究,对责任体系运行和价格形成理论,以及废旧电器再生利用特许经营条件下的价格补贴的来源、方式、数量、补贴对产业链其它环节价格的影响等进行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科学的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政府监管办法。

3.2 研究方案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研究是循环经济时代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新课题和综合性交叉学科,应遵循循环经济实现原则与产业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探索,形成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理论体系。项目研究的实施方案可分为循环机理及互动关系、行为责任体系及运行机制、价格理论与协调机制、补贴政策与实现过程4部分进行。

3.3 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

从研究思路上,项目研究以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价格形成机制与运行机理为中心,以其再生利用循环机理与互动关系研究为基础,通过产业链主体责任体系有效运行机制分析,探索产业链价格影响因素、形成理论、定价模型和协调机制。基于废旧电器再生利用的公共品特性,探索政府管制下的产业运行补贴政策与实施机制,构建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为源头的价格运行与补贴实施体系;有效搭建了几个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互动关系,以实现项目研究的系统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从研究方法上,以循环经济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废旧电器再生利用循环机理;以资源经济学研究其价格理论、形成机制与协调原理;基于公共品属性研究补贴政策与实现机理;并以示范工程为对象进行理论应用研究。借鉴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创新,可以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系统理论体系。

4 结论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下新的价值观研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理论、定价模型与价格形成机制。分析产业链各主体在价格形成中的搏弈行为,探索产业链有效发展的价格协调原理;以产业链有效运行为目的,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废旧电器再生利用特许经营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应用条件、实施机理,构建产业协调发展的政府管制方法和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通过系统研究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的循环机理、产业链形成中的主体责任机制和产业链价格形成理论、运行机制与协调原理,形成适合我国废旧电器再生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与补贴政策理论体系,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指导该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K.Rousis,K.Moustakas,S.Malamis,A.PapadopoulosandM.Loizidou.Multi-criteria analy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est WEEE management scenario in Cyprus.Waste Management,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8February2008,Pages1-14.

[2]Deepali Sinha Khetriwal,Philipp Kraeuchi and Rolf Widmer.Producer responsibility for e-waste management:Key issues for consideration-Learning from the Swiss experienc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26December2007,Pages1-13.

[3]Jirang Cui,Eric Forssberg.Mechanical recycling of waste electric andelectronicequipment:areview.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B992003,243-263.

[4]Boks C,Nilsson J,Masui K,et al.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roduct end-of-life scenarios and legislation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C].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1998,19-24.

[5]徐滨士,刘世参.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经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2):1-6.

[6]沈镭.资源的循环特征与循环经济政策[J].资源科学,2005,27(1):32-38.

[7]阎明.实行阶梯利用加快废旧电器回收利用产业化进程[J].节能与环保,2006(4):7-9,12;2006(5):11-12.

[8]史瑞琼,李霞.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主体的责任——《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之评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4):29-31.

[9]周进.再论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之“付费制度体系”的科学性[J].再生资源研究,2005(6):18-21.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 篇8

据不完全性统计, 我国每年将产生近2000万吨“电子垃圾”。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家电产品的使用周期将会越来越短。这个现象对拉动我国内需起着重大作用, 但是也产生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我国的废弃电器将会越来越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 以及我国逆向物流市场无组织的现实,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系统的建立, 如家电“以旧换新”的推行以及国家利用税收杠杆对回收处理企业进行的调节。

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 现阶段国家对废旧家电回收的刺激政策主要以经济激励为主;其中80%的资金由国家政府负担, 20%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负担 (1) 。但据调查显示, 尽管有国家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我国的回收系统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之前存在的问题如废旧电器随便放置, 回收来的电器又重新进入二手市场导致废旧电器恶性循环, 以及回收体系中生产者的回收责任缺失等都没得到根本解决;我国大部分回收渠道又回到了城镇个人非组织性上门回收的方式, 并占到回收总量的80%左右。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经济性激励机制所固有的弊端以及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效用进行分析, 论证了在我国建立一个完善可持续的废旧电器回收体系的长效机制——将经济性激励与非经济性激励相结合, 并逐步突出非经济性激励的作用。

2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产生的原因

2.1 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性

公共物品是指单个人对某产品或劳务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对此的同等程度的消费, 由此看来, 其具有的两个重要特点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为什么说建立逆向物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性呢?假使一个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回收处理, 那么整个环境便相对得到了改善, 这个改善是所有的人包括那些没有支付回收成本的公司所可以共享的。总而言之, 该系统的建立属于“一人买单, 多人享用”的模式。

根据经济人假设, 我们可以断定没有一个企业愿意为建立该系统而买单。因此近年来, 我国出台了很多的经济激励机制来降低此“买单”的成本。从一定意义上来看, 这样的激励是可以提高企业对此的积极性的, 但这是唯一的途径吗?

实际上, 经过多年的经济理论发展, 我们知道人并不只是唯利是图的经济人。我们还同时是社会人, 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 非经济激励机制同样能够提高企业对建立该系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 此类激励机制还可以避免经济激励机制所带来的弊端。

2.2 经济性激励机制及其弊端

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体系中, 经济性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国家的经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以往间断的回收体系, 建立了一个相对正规的回收渠道。但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 这类激励机制所产生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 这对今后我国建立完善的、可持续的废旧电器回收体系产生了阻碍作用, 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巨大的财政负担。

政府的财政支持在短时期内可以迅速促进废旧家电的回收,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但长时期的以经济性为主的激励机制会让众多回收企业对国家的财政补贴产生依赖作用, 从而对企业自身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反作用。据了解, 某些回收企业如果没有国家财政补贴, 拆解一台家电要亏损60多元 (2) ;由于有了国家的财政支持, 它们便如同“温水煮青蛙”般享受着眼前的利益, 而不去从技术更新这些方面来采取行动以降低回收成本。于是, 在国家停止以旧换新财政补贴政策后, 这类回收处理企业的营业瞬间转盈为亏, 再加上消费者的参与度下降导致的回收处理的家电数量下降, 使得某些企业的生产线停产。

(2) 生产者的延伸责任的缺失。

国家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制定了一系列通过税收杠杆 (经济调节) 鼓励逆向物流系统建立的政策。然而, 几年的实践表明这种调节机制所取得的成绩不如预期的好。究其原因, 除了政策制定时的不完善外 (即对调节对象的范围定得过窄, 享受税收优惠的门槛过高, 减免方式的保守等) , 还有税收调节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因此, 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除了完善这些政策外, 还需要通过另外的方式来弥补经济调节所带来的不足。

目前我国在构建回收体系时, 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忽视生产者的责任, 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家电企业的生产制造粗制滥造现象严重, 有利于EOL产品可拆解回收的产品设计没有得到家电企业的高度重视等。因此, 为生产制造企业制定一套有利于产品回收的经济和非经济相结合、并突出非经济激励作用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3) 废旧家电倒卖二手市场的现象严重。

由于相关政策的缺乏以及转卖二手市场的高额利润的驱使, 再加上我国并未建立起畅通的逆向物流渠道, 导致回收的家电未经有效地处理再次回到市场中,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重新使用生命周期已尽的废旧家电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 而且对环境也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现象也是导致有些回收处理企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仍然“吃不饱”的原因。

在国家财政大力的支持下, 仍然出现了如此多的社会问题,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种可能性:单纯的经济性的激励机制存在诸多的弊端, 只有将经济性与非经济性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才能使回收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将从非经济激励机制的效用入手来正面论述这种可能性。

3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效用

3.1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社会效益

实现激励机制的效用往往需要组成一系列的委托代理关系, 比如说, 制造商将自己的回收废旧产品的责任委托给回收企业, 以获得资源来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回收企业也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而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 容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 往往是代理人拥有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 因此, 委托人对信息的不了解导致了其做出不利于达成目标的行为, 这就是逆向选择;而由于代理人对信息的支配性掌握, 以及其并不属于委托人的直接管理之下, 如果代理人道德感缺失, 就很有可能做出损坏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这就是道德风险。

在回收体系中, 生产者和回收企业作为回收的代理人, 其履行职责的原因有:利他的动机、直接的监督以及自身利益的激励。在没有非经济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 生产者和回收企业很有可能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冒着道德风险、违背社会的意愿产生违规的行为。因此要想避免这种委托代理风险, 除了靠委托人在关系成立之前设立一些监督、约束和奖惩的机制外, 最主要的就是靠代理人的自觉了。但是, 经济激励并不能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 有时反而会助长代理人铤而走险的积极性。而非经济性激励机制是一种隐性激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会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观念, 从而控制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规避存在的道德风险。

如果说经济激励机制具有爆发式的效果, 那么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则对社会有着逐步的、日积月累的影响。从短期来看, 相关的法规政策会强制性地约束回收主体的行为, 这虽说是一个被动的阶段, 但如果结合道德教育等方式,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一种社会风气, 对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回收企业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长此以往, 一旦这种社会价值体系得以形成确立, 回收主体者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评判, 从而无形地制约着消费者和企业的日常行为。一种社会规范和制度体系的形成, 会明确人们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 做了以后会得到什么, 不做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废旧家电的非经济性激励机制会促使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公认的回收体系, 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引领作用, 并培养一种具有领导作用的企业家精神, 从而达到企业的集群和规模效应。

3.2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对生产和回收企业的作用

国内外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有着大量非经济性的激励机制, 如声誉激励机制、管理者的任期和企业绩效、企业控制权和剩余价值索取权以及企业家精神等。从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实践活动中可以得出: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具有经济性激励所没有的核心作用。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形成的是一种企业家行为的社会回报机制:首先, 一种合理的具有社会影响的社会回报机制可以在达成回收目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企业家的利益, 它不仅仅体现了物质上的满足, 更是对企业家行为的一种肯定, 从而引导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新。例如当国家停止家电下乡政策后, 仍然存在一部分在财政上、技术上良性发展的回收企业引领着其他回收企业的发展。这样的“社会标杆”会促使形成一种企业家精神, 引导整个回收产业的发展。其次, 笔者在之前也提过, 企业家不是完全的“经济人”, 是有着众多需要的“社会人”、“文化人”以及“道德人”。非经济性激励机制能够满足企业家更多的非物质需求:控制权、荣誉以及成就感;这种机制能给予企业家更多的自由创新空间, 从而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促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下健康发展。

对于处在回收体系中的生产者和回收企业而言, 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废旧家电倒卖进入二手市场”的现象, 正是由于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人们受到高利润的驱使从而铤而走险所产生的道德风险。非经济性激励机制正是通过树立一种社会观念制约制度来约束企业家的行为, 从而加快废旧家电资源化产业发展, 提高废旧家电再循环利用率。

3.3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对消费者的作用

激励 (motivation) 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 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 (Motivation—Hygiene Factors) 认为:让成员满意和防止成员不满意是两回事。

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

在我国的回收体系中, 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回收渠道时对收益与成本的比较。由于家电回收的成本大, 加上回收价格存在地区性差异, 所以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将废旧家电流入二手市场, 从而获得较高额的利润。用赫茨伯格的理念解释就是废旧家电正规回收的回收价格 (保健因素) 的缺乏导致了消费者对此种回收的不满, 从而参与程度低。然而就算我国通过财政补贴来提高回收价格, 使这种系统的形成具备保健因素, 也仅仅只能让消费者“没有不满”。如果想要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履行他们作为回收主体的职责, 在保健因素的基础上还要有激励因素的作用。这种激励因素包括一些非经济性激励机制如授予履行者以荣誉、对不履行者进行批评等方式, 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将大部分消费者对废旧家电回收的认识从增加自身利益提高到社会公德和环保意识的高度。

从另一个方面分析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如果国家一味的采取经济措施 (保健因素) 进行激励, 一旦该因素缺乏, 也就是说国家的财政支持缺失, 回收主体者便会不满, 建立的回收体系就会成为一纸空文;而如果国家的激励政策由以财政补贴为主的保健因素向激励因素转变, 短时期内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激励因素的缺乏) , 也不会产生很恶性的影响, 但从长时期看来, 激励因素 (非经济性激励机制) 的满足, 对我国有效地建立可持续的回收体系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 以价格补贴为主的经济性激励政策对形成一种正规回收渠道有着重大的作用, 可是长时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反作用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只有在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良性运行下, 经济性的机制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 形成一种绿色回收体系, 促使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物流差异化激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由于过分重视经济性激励而忽视了非经济性激励的重要性, 导致了回收市场建设的不完善以及一系列的恶性影响。针对我国现状, 只有在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引领下采取经济性和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才能长时期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系统。

参考文献

[1]马斌.试论激励在企业中的作用[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6) :7576.

[2]王蕊.“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解读及经济学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 :194-196.

[3]吴涛.激励员工不要钱[J].今日工程机械, 2010 (10) :104105.

[4]金艳菲.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 2009 (3) :91.

[5]何文胜.EPR制度下废旧家电回收主体的利益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 2009.

[6]孟令国.中国企业管理层隐性激励机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5.

上一篇:春季育雏的关键技术下一篇:服装专题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