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2024-08-24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共12篇)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 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中, 农村中学因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 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解决农村中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应该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 这样才能有效改变农村中学教育落后的面貌。

关键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困难,对策

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 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地改变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几点看法:

一、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 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理念, 探究性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化学实验, 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 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制约, 没有完备的化学实验室, 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一些先进的仪器无法购置, 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 在黑板上画仪器, 学生只能背实验、记实验, 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农村中学还缺乏计算机网络、图书设备、音像资料, 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效果甚微。

(二) 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在农村中学, 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仍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 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 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 学生只需记忆、模仿就行。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这样的教学, 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 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 缺乏创新意识, 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 教师误用新教学方式

化学新课程教材增加了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已成一大特色, 但有的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解释一下就得出答案, “穿新鞋走旧路”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对课改很感兴趣, 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 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不分教学内容, 不分教学时机, 实施开放式教学活动。教师没有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探究, 对学生探究的各种结果不做归纳与总结, 对偏离学习主题的探究也不做评价。这种流于形式的探究性学习, 目标不明确, 过程无秩序, 指导无方法而导致教学效果差, 久而久之, 学生将失去探究的热情与信心。

(四) 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 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与发达地区化学教师存在较大差距。教龄较长的化学教师知识陈旧老化, 思维呆板迟钝, 不会上网, 课件制作更是困难, 不具备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科学素质。一些教师对贴近生活实际、体现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信息无法获取, 也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 上课时只能根据课本知识讲授, 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 往往难以进行。还有一些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存在知识性错误, 专业素质不高, 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五) 教材要求与考试要求不一致

新课程化学教材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 对某些知识的阐述较为简略。然而, 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教师在讲课时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 如离子的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 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外, 新课程配套练习有的照搬过去的习题, 有的知识从来没有学过, 有的难度过大, 教师在评讲时也需要补充讲解。这导致了教师为考试而教, 考什么教什么, 学生为考试而学, 大量的练习题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导致了学生厌学,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 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

自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中学许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城市, 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以农民为主, 其子女的智力与城市学生明显存在差异。在农村, 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 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 查阅书刊, 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 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 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 教师讲到哪里, 学生就学到哪里, 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 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

二、解决困难的对策

(一) 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在日常的学习中, 农村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落后的仪器设备, 简陋的实验场所, 过时的科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学经费的投入, 帮助农村中学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必需的教学设施。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 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例如, 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 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 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的铝、铁、铜等, 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

(二) 教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 尽管因素很多, 但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知识陈旧肯定适应不了课改的需要。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决废除“满堂灌”的老传统,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自读、自思、自练、讨论交流等, 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逐渐积累知识, 发展自身能力。

(三) 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因此, 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思想, 而且要转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化学新教材中的教学难点, 主要是开放性问题与探究性问题。因此,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选择有研究性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 开阔课堂教学新视野、新路子, 树立让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理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多让学生思考和练习开放性与探究性问题, 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更加扎实。

(四) 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农村教师素质普遍偏低, 这是教学改革无法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除了引入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外, 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有教师的水平。教师要自觉参加培训, 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和教学业务书籍, 扎实化学专业知识, 了解新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同时, 多参加一些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 吸收新经验、新方法, 尤其是向取得课改成效的教师学习, 加强合作与交流, 做到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五) 综合评价学生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发展评价、综合评价、互动评价, 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 教师要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 应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意识, 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 随时记录学生的“闪光”言行和点滴的进步, 最终记入学籍和记给学生评估手册的成绩应是综合成绩, 包括对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其强.新课标下我区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探讨[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

[2]罗成.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9]。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2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技术学校 马永国 73330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它要求我们关注生命,以学生的发展为归宿,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过分强调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有生命活力教学,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传递知识的过程,不是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建构这些知识信息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从教学过程中不断获得有益的启示,使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持续性的发展与提高。为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从中捕捉那些有利于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资源)并随机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自主建构来完成对知识的真正“接受”。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虽然教学手段相对落后,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比较欠缺,然而农村生活内容却丰富多彩,他们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去采摘更多的生活资源,巧妙地运用好这些素材资源,对促进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留心积累,运用丰富的生活素材对教学设计进行充分预设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预设,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在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日常积累的生活素材,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及生活经验的预先深入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各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这样,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而学生能即兴提出的问题大都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为此,教师自己必须注意积累生活素材,以期对教学设计进行充分预设。

二、精心策划,利用生动的生活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重组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化学,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也是化学课程的功能之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利用生动的生活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结构重组,使之更趋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同时更完美地反映教材思想。

例如我在教学“燃烧与灭火”一节内容时,不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先通过实验探究构建燃烧的条件,然后再通过逆向思维去发现灭火的措施,而是先提出农村孩子熟知的自家生活中的实例——饭造好了,怎样熄灭还在燃烧得很旺的灶火,作为情境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学生便很快提出许多灭火方法,诸如用灰压灭、用水浇灭、抽掉还没来得及燃烧的材等等,从而在发现灭火方法的同时,也形成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悉心筛选,采用相应的生活素材对教学环节进行弹性控制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化学教学,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要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构成的新观念。因此,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教学过程视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式的教师,学生也可以变成教师式的学生。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乐于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对话,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每一知识环节进行质疑。当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素材要迅速地进行筛选,并以此对教学环节进行弹性控制。既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也不能放任自流,使课堂教学变成“放羊式”教学。

例如,我在进行“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提出:谁在日常生活中经理过溶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事例,就此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略略思考后争先恐后地表达——学生甲:我在帮母亲给麦苗追肥时,不防将抓硝酸铵的手碰到了水,顿时觉得凉凉的,这说明硝酸铵溶于水确实吸收热量;学生乙:洗衣服时抓起洗衣粉放在水里感到热,说明洗衣粉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我正在示意同学们对刚才精彩的回答予以鼓掌,学生丙突然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你刚才所讲 “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没有明显变化” 的结论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合,因为冬天放在室外的水结冰了,而咸菜缸内的食盐水却没结冰,这是不是说明氯化钠溶于水会放热?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是啊,冬日里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吃咸菜,这一现象同学们再清楚不过了,但这绝不是因为氯化钠溶于水时会放热,而是因为食盐溶于水使水的蒸气压降低,从而降低了水的凝固点。倘若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就会熟睹冬天道路工人常常把食盐撒上去以消除大街上的积雪,但面对缺乏这一常识的农村孩子我该怎么去解释呢?我先让同学们讨论同学丙的问题,脑海里却迅速想着有没有另一生活事例能浅显地解释这一问题„„有啦!同学们:我们家家户户都使用农机,冬天为了防止农机中冷却水结冰,我们常常采取什么办法?对,加入防冻液。我们想:冷却水的作用就是用来降温,如果加入防冻液能放热的话宁可不用。其实加入防冻液的目的是为了干扰水结冰,同样的道理,食盐水不易结冰可以看作是食盐的加入干扰了水的正常结冰,而不是食盐溶于水会放出热量。好了,这一问题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就这样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告一段落。

四、耐心吸纳,针对特别的生活素材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教学设计时预测到的。教学过程的真实进程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具体课堂教学的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的处理状态所决定的。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具体情境得到发挥的。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以将突如其来的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例如,我在教学“海水制碱”一节内容中,当引导学生比较学习碳酸钠(纯碱)与碳酸氢钠(小苏打)这两种物质时,有学生突然提出问题:既然生产纯碱的最后一步反应是小苏打加热分解生成纯碱,那么纯碱的价格应该比小苏打的价格高才对,但是商店卖的纯碱却比小苏打的价格低,这是为什么呢(前两天她妈妈刚让她买过这两种物品)?我当时急中生智——首先,肯定了她的分析有道理;然后提示:决定这两者价格的因素除刚才提到的这点,会不会还有别的?或者商店售货员是不是把二者的价格记错了?最后提议同学们课后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结果。这种处理方式显然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为教师解围,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能认识、把握、研究教学活动的动态生成性,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应用农村生活中的素材资源,来组织、开展、管理教学活动,有利于扩大农村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开拓性,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争辩过程中体会到成功,享受到活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3

一、积极应对课程资源的不足

首先,农村中学由于经费的缺乏,没有合格的化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很多化学仪器也已经老化,更不要说新教材中所出现的一些先进的仪器,如PH计,就连老师也没有见过。化学实验条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化学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比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中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验仪器、药品的短缺问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

其次,化学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把眼光投向广阔的农村天地,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注意搜集生产、生活中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以弥补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不足。比如带领学生参观附近的厂矿企业,像化肥的生产、农药化肥的施用,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报刊、电视或互联网上查阅和收集有关化学促进现代科技和生产发展的事例,相互交流、讨论,来增加自己的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最后,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与教科书配套使用的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学生活动指南。《教师用书》不仅是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的好助手,更是让教师发挥创造潜能的助推器,《学生活动指南》、《学生练习册》帮助学生尽快的以新的学习方式投入新的学习,比如上教版的《学生同步学习手册》为学生提供了内容提示、问题与启示、练习与实践、阅读与思考等多个学习栏目。

二、改变制约课程发展的评价方式

尽管中考的考试制度也在不断的变化,但学校和师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升学考试的压力,某些农村中学的做法更是偏离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新课提前结束、延长复习时间、新老教材一起用,依然是题海战术,学生的负担有增无减。如何改变这种阻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新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新《标准》在纸笔测验的基础上,提倡另外两种新的评价方式,即“化学学习档案袋”评价法和活动表现评价法。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纸笔测验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具有实际背景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问题的书面考查,既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程度,又突出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考核。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学生自评)。包括实验过程记录、探究活动设计方案、与化学有关的信息资料和图片、小论文、调查报告、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体会、自我评价等等。化学学习成长档案记录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反映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3.活动表现评价(小组评价与老师评价):包括做实验、操作仪器、辩论、调查、实验设计等。近年来我市实行的实验操作考试实际上就是一种活动表现评价方式。

三、改革落后的传统教学思想

在农村中学,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和“学生跟着老师走”的现象依然存在。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思想,而且得改进教学方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想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教学时,要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要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

2.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像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化学史、新闻报道、影像资料、实物、图片、模型等等,都可以创设学习情景。

3.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4.要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和地理的联系。

5.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四、提高农村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手段落后,教师素质偏低。化学新课程教材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教材不仅色彩艳丽,图文并茂,而且贴近生活实际,同时也处处体现现代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令人振奋不已,但是新的教学要求也常常令农村中学教师感到束手无策。比如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往往就很难进行。更不要说是上网获取信息,就是从广播电视报纸等方面搜集资料,绝大多数学生也难以做到的。有些问题,即使是教师也不容易完成,因为很多农村学校的电脑才刚接入互联网,且不说还有相当多的教师根本就不会上网,学生中更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进过网吧,而进网吧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而已,甚至还有不少学校连“古老”的幻灯机都进不了教室,落后的教学手段可想而知。另外,大部分的初中教师,特别是教龄较长的化学教师,由于长期脱离高中知识,根本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每天接触的只是一些一看就知道答案的知识,或非常简单的实验操作,以及一些本来就不甚准确的概念,造成知识陈旧老化,思维呆板迟钝,几乎不具备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科学素质。很显然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否则新课程的实验就成为新的肥皂泡,只是一个漂亮的气泡而已。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1.认真参加新课程的培训,更新思想,转变角色。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新课程改变了教师是课程从属者的身份,使之变成了课程主体,乃至课程本身。

2.现代教学技术:《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极其便捷和有效的手段,它是现代型、研究型教师的一项新的基本技能或基本功,是教师发展的新领域。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4

(一)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1、能有效缓解目前农村实验室资源配备不足、无法保证正常实验开出率的问题。

目前, 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实验室生均面积不达标, 设备简陋, 仪器药品数量不足, 实验室管理不规范, 实验经费投入不够等, 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2、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农村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 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的实施。农村中学学生实验能力低下的原因:一是农村师资力量的不足, 缺乏专业实验教师,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 轻实验, 久而久之, 学生对实验操作缺乏兴趣;二是农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 表现欲不强, 不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风头。

二、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标学习明显不足

多数教师对课标学习仅停留在表面, 极少数教师至今还没有见到课标, 能把课标的基本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还有许多路要走。

(二) 教学过程设计有待加强

从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看, 多数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难以体现新课标要求,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近年来许多优质的学校对优质生源进行激烈的争夺, 使农村中学优质生源的基本流失殆尽。留下的基本是一些基础差、起点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 这也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知识接受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三) 实验教师配备不足, 专业不强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对城乡教师调配的不合理, 对农村教育不重视, 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严重不足的现象。有些偏远学校化学专业教师本身就短缺, 实验准备无时间保障, 导致实验开出率低, 做实验变为讲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干脆不做, 无法正常开足开齐实验课。

三、成因分析

(一) 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 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做法。

(二) 教师缺乏责任感和动力, 懒于做实验

现在的教师普遍把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看做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教师自己本身就失去了对教育这个神圣职业的热爱, 做化学实验本身会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 教师和学生都不愿去做, 做实验就慢慢的被理论讲解和视频演示所代替。

(三)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的懈怠和忽视

一些农村的学校比较偏远, 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些学校的重视度不够, 学校的领导对学校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的反或者反应后上级领导没有及时的解决只是一直的拖下去, 都对农村的教育比较落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解决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 更新教育观念

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管理者到教学一线教师都要更新教育观念。首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对学校、教师教学多样化、多元化、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 而不是以升学率作为考核评价学校的重要或惟一指标, 在建立有效评价机制下, 作为教学一线教师, 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 让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整个系统。包括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 配置, 组合, 运作。化学教学过程是学生积累化学知识经验的过程, 又是学生化学素养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过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功底, 优、中、差生在班级的分布, 要尽可能地考虑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 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

(三) 创造条件增加教育投入

争取社会和当地企业家的支持要争取社会各种力量的支持, 从筹集资金和寻求帮助, 完善化学实验设施, 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利用现有的条件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是完成实验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 教学中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后, 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 且某些装置简单, 操作方便, 可视度高, 成功率高。例如在做氢气燃烧爆炸实验时可以自制安全多功能启普发生器, 用两个塑料饮料瓶组装成一个气体发生器, 连接一个接近装满水的一个安全瓶, 然后再连接燃烧或爆炸装置, 这样做实验既安全又简单。

(四) 创设科学探究情境,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情境, 可以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而持久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他们克服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从而主动、积极地去获取化学知识。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紧密关联的学科,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有趣的化学现象和化学知识, 这为教师创设探究性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例如, 在学完燃烧和缓慢氧化后,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家中的厨房煤气灶着火, 试举出几种合理措施来灭火。

参考文献

[1]曹安乐.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概念教学[J].化学教与学, 2010 (02) .

[2]刘国民.浅谈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M].滁州师专学报, 2002 (02) .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5

浅谈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海波

电话:***,***

重庆市丰都县暨龙镇中学

摘要:新课程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在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中,农村中学因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为解决农村中学教学面临的困难,应该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有效改变农村中学教育落后的面貌。

关键词:农村中学

化学教学

困难

对策

新课程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全新的教育理念给农村学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给化学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经济条件、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农村中学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化学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资源配置不足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以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理念,探究性教学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制约,没有完备的化学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缺乏足够的化学仪器和药品。一些先进的仪器无法购置,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开展。教师只好在课堂上讲实验,在黑板上画仪器,学生只能背实验、记实验,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另一方面,农村中学还缺乏计算机网络、图书设备、音像资料,依然采取“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1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效果甚微。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不到位

在农村中学,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师包办代替”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教师仍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阐释者和传递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他们对知识进行有条不紊的说教,对实验进行示范性的演示或讲解,学生只需记忆、模仿就行。教师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配角、听众或观众。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体验知识获得的权利,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应试高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自我探索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误用新教学方式

化学新课程教材增加了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已成一大特色,但有的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解释一下就得出答案,“穿新鞋走旧路”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对课改很感兴趣,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不分教学内容,不分教学时机,实施开放式教学活动。教师没有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探究,对学生探究的各种结果不做归纳与总结,对偏离学习主题的探究也不做评价。这种流于形式的探究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过程无秩序,指导无方法而导致教学效果差,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探究的热情与信心。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与发达地区化学教师存在较大差距。教龄较长的化学教师知识陈旧老化,思维呆板迟钝,不会上网,课件制作更是困难,不具备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具有的科学素质。一些教师对贴近生活实际、体现高科技的最新成果信息无法获取,也不了解最新的知识动态,上课时只能根据课本知识讲授,课文中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研究,往往难以进行。还有一些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存在知识性错误,专业素质不高,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尽人意。

(五)教材要求与考试要求不一致

新课程化学教材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对某些知识的阐述较为简略。然而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在讲课时需要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拓展,如离子的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另外,新课程配套练习有的照搬过去的习题,有的知识从来没有学过,有的难度过大,教师在评讲时也需要补充讲解。这导致了教师为考试而教,考 2 什么教什么,学生为考试而学,大量的练习题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导致了学生厌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学许多的优秀人才流入城市,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以农民为主,其子女的智力与城市学生明显存在差异。在农村,许多家庭生活条件普遍不如城市,许多学生没有条件上网搜索,查阅书刊,从广播、电视等方面收集资料,这使探究性学习难以实施。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接受式学习,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不习惯自主、探究学习,这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打折扣。

二、解决困难的对策

(一)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在日常的学习中,农村学生接触的大多数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中学教学经费的投入,帮助农村中学完善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等现代教学必需的教学设施。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制成简易的实验仪器,或替代实验用的化学药品。例如把矿泉水瓶改造成烧杯和漏斗,把药瓶改造成试管和量筒,用废金属代替化学实验的铝、铁、铜等,用植物的花、叶自制酸碱指示剂。

(二)教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尽管因素很多,但关键在教师。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知识陈旧肯定适应不了课改的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实施。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坚决废除“满堂灌”的老传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读、自思、自练、讨论交流等,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逐渐积累知识,发展自身能力。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不但要更新教学思想,而且要转变过去那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化学新教材中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开放性问题与探究性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选择有研究性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方式,开阔课堂教学新视野、新路子,树立让学生自 3 主学习化学的理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思考和练习开放性与探究性问题,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更加扎实。

(四)重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农村教师素质普遍偏低,这是教学改革无法顺利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引入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外,更重要的是改变原有教师的水平。作为教师要自觉参加培训,利用空余时间读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专著和教学业务书籍,扎实化学专业知识,了解新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同时多参加一些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吸收新经验、新方法,尤其是向取得课改成效的教师学习,加强合作与交流,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五)综合评价学生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视发展评价、综合评价、互动评价,这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做法,应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随时记录学生的“闪光”言行和点滴的进步,最终记入学籍和记给学生评估手册的成绩应是综合成绩,包括对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一)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像、CAI技术,网络技术等进入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并提高了化学教学效率。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将大量生动,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这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在原子一节的教学中,用Flash动画把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演示出来,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教学,然后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经常动手的条件,给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自制汽水、自制简易净水器、鸡蛋壳与酸的反应。另外,还可以针对教材上理想化实验步骤的不足,引导学生大胆改进,或增强可视效果,或简化操作或消除环境污染,例如一氧化碳的燃烧实验、面粉的爆炸。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对实验的反复设计、修改、推理、完善,能有效地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既熟练基本的实验操作,又培养创新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研究性教学

研究性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学要引导学生选好研究性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重过程、重应用、重体现、重全员参与,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化学研究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选择课题,共同制订研究方案,共同收集资料,共同进行分析和实验,增强了教与学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例如灭火器的研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尾气处理,学生们经历了选择课题、设计方案、收集资料、检测和实验的全过程,从而学到了观察、实验、查阅文献、调查咨询等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

(四)增加教学实践,凸现农村特色

化学课程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注重化学知识教学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为契机,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效的组织活动,以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为主要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农村中利用猪粪发酵制取沼气;农田、果园化肥及农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用各种花朵制作植物酸碱指示剂。通过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现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参考文献: [1]杨天碧.对当前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探索[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2]王晓雯.农村中学化学实践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2004(06).

[3]徐秋云,吴梅,张芙蓉.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02).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农村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农村初中学生对化学进行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没有资源可以利用,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等受到影响,实验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化学实验的开出率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新课程的落实打了折扣。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化学实验设备和实验耗材的不足,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但在农村初级中学,长期来都处于实验室缺少、不合格、不标准的状态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也大多数都是短缺不全,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常因设备等问题跳开实验教学环节,或者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纸上谈兵”,进行想象实验,许多具体的操作问题学生无法亲自体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化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专职实验教师基本没有,化学实验教学无法开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师资人员的配置不合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相应的专业教师少,兼任的教师比较多,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而且实验室也几乎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去挖掘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农村学校,有许多可用的教学资源,但部分教师实验教学选择面过于狭窄,实验仅限于课本和大纲,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课堂内容干瘪、肤浅,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与不做差不多,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实验的预期效果,实验中培养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3.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由于农村学生长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差、起点低;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刚开始都抱着好奇心,都有一定的兴趣和激情,但是,随着实验的继续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激情,并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不愿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总结出结论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过后,更失去了热情,甚至把实验忘得一干二净。另外,学生对实验预习、实验提纲的编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也很不注重,致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加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首先是有关的实验仪器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基本仪器达到初步了解和认识的目的。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常用仪器的展示,就是把常用仪器的实物和图形相结合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对仪器实物观察和图形观察,对仪器进行动手接触并操作和绘画仪器简图,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名称、形状、绘画、用途、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地体会和认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达到初步掌握有关的化学实验仪器知识的有效教学要求。

2.加强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引导性学习的教学

演示实验是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并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内容和现象等。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实验活动过程。故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在对演示实验中现象的产生观察、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方面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演示实验时操作要正确、标准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这对学生有较强的示范和感化作用。

3.加强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演练领会的教学,优化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通过演示实验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应加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演习训练,加强让学生自身领会操作技巧,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满足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

4.加强对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的课外辅导教学

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均属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外辅导内容。但这部分的实验题材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且要求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意义。因此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进行有效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农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就是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化学教学与国内国外接轨的需要,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应对现实的挑战,促进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是摆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农村学校及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只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尤其化学实验室硬件设备,加大教育现代化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确保农村初中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7

我国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普遍重理论、轻实践, 其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 资源严重不足, 教学师资力量缺乏,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导致了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我认为, 加大投入, 完善实验员编制;吸引优秀人才, 提高教师素质;利用废旧物品, 变废为宝;引起人们对化学实验的重视是提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1.观念滞后, 重理论轻实践。首先, 农村学校师资缺乏, 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 不太注重学生实践。加上目前中学化学教学升学压力大, 许多教师认为化学教学的目的是应付考试, 因而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习题练习, 忽略了实验教学。其次, 有些教师因为仪器缺乏或实验技能不足, 每遇到复杂实验就回避, 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例如, 《水的电解》实验, 该实验能使学生认识水的元素组成和水分子的原子构成。在做实验时要用手在电解液里放入、取出试管, 老师们怕麻烦干脆就不做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大量实验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亲手去做, 所以我们首先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2.实验设备落后, 仪器、药品短缺。大多农村中学基本没有额外的创收渠道, 学校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的有限经费。资金不足导致教学基础设施较差, 大部分中学没有图书室, 没有校园网, 也没有专门的实验准备室, 只能在办公室准备实验。这给教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师资缺乏, 教师的实验素养低。一般农村中学没有专职实验员, 实验由任课教师自己准备, 大多数任课教师课程任务繁重, 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学生实验, 所以用讲实验替代了探究实验。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素养包括三个方面, 即观察实验的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其中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是一个人综合性和创造性素质的反映, 目前不少农村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验素养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 缺乏实验操作技巧, 缺乏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从而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 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获取化学知识, 也谈不上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还会扼杀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 改善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条件和如何在实验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广大农村中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1.转变观念, 加大投入, 增加实验员。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 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是关键。只有相关领导树立了新观念, 才能在经费投入、课程设置、师资调配等方面充分考虑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化学实验员是化学教师做好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好帮手, 他们能按时保质保量地为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供器材和药品。因此,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分管实验的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 加大投入, 协助教师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2.吸引优秀人才, 提高教师素质。在农村, 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 很多孩子留守在家, 这样的情况加大了学校的压力, 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多种吸引优秀人才的措施, 引导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教学第一线, 增强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

3.利用废旧物品, 变废为宝。农村中学不能开展实验教学的一个根本原因是资金缺乏, 实验器材、药品不足,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 要和学生一块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甚至废弃物品自制简易的实验仪器替代化学用品, 这样不仅有利于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又能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增强环保意识。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8

(一) 不重视实验教学

在一些农村学校中, 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 虽然学校配有相应的化学仪器以及药品, 但是学校化学课却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使教师不得不面对多门课程。即使化学课不是其他教师兼任, 而是有专职的化学教师, 但化学教师也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 同时化学教师还需担任化学实验室管理员。化学实验课无论是在实验器械的准备上还是在化学仪器的检查清洗上, 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导致农村化学教师虽然在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 但是由于精力所限, 只能把实验课变成教师演示实验, 甚至通过实验理论讲解代替实验课。

(二) 实验教学环境差

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往往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化学习题的解答能力。化学教师在听课过程中, 也只是注重其他化学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以及实验经验的积累往往不受重视。从工作量方便来说, 化学实验是一门既浪费精力、又很麻烦的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中, 对教师进行工作量考核时, 化学实验的准备以及操作都不计入教师工作量中,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开展实验课的积极性。同时一些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怕麻烦、怕实验失败而使自己丢面子, 从而使化学教师在有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也把实验步骤省略, 或者干脆不开设学生实验课。

(三) 缺少化学实验资源

现如今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中, 但是国家教育经费在落实到具体城市以及县城进行分配时, 往往因为“重城轻乡”的思想使农村学校的经费分配过少。农村学校由于经费以及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的限制, 使学校化学实验器材以及药品看上去相对齐全完整。可实际上化学教学用具相对较少, 一些学校甚至连化学教学最为基本的挂图以及模型都没有, 因此农村教师无法通过挂图以及模拟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由于农村缺少必要化学药品, 使农村学校无法满足化学实验课的要求, 更不可能让学生们进行探究实验。另外, 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性实验, 操作不当很容易破坏仪器, 而实验用药品也是消耗品, 这些都需要学校及时填补。另外很多农村学校的药品存在过期现象, 很多药品往往是多年以前遗留下来而失效的药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化学实验课的开展。

(四) 农村学习环境差

现如今, 农村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 许多农村家长为了使孩子有一个相对理想的学习环境, 往往会把孩子送到县城以及城市学校中。这使得留在农村学校的往往都是一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加之农村生活条件所限, 农村学生无法使用网络, 图书馆等资源进行资料收集, 更无法开展探究性实验。长期以来, 农村学生接受化学教育往往以接受式为主, 既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 学生们病没有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一) 提高认识, 增加投入

首先, 我们应当明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初中化学实验与化学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通过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而且能培养学生们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化学实验也对学生们动手能力以及学生们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化学实验教学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在提高对化学实验课认识的基础上, 应该进一步得到支持, 加大对农村化学实验课的投入。投入既包括一次性的投入, 也要有后续投入, 从而保证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当保证实验教师的相应补贴, 保证实验教师以及化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 提高化学实验教师素质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 化学实验也不例外, 因此为了保障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教育部门应当为学校配备专职的化学实验员或化学实验教师, 提高农村实验教师的能力, 保证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正规化开展。

(三) 加大化学实验教学监管

教育行管部门应当针对现如今农村学校的特点进行一次彻底的化学实验器材与药品的普查工作, 及时为缺少设配以及药品的学校进行补充, 并为学校配备专门的化学实验室, 从而保证农村学校开展化学教学。同时,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化学实验教师的技能培训, 提高农村化学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教师很正懂得如何操作实验, 如何进行探究性实验, 才能真正的教会学生。另外学校也应该克服条件, 通过自筹资金等方式购置相应的化学实验用具以及药品, 努力打造一个化学实验环境。

(四) 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现如今, 很多农村学校依然使用原有的黑板粉笔教学方式, 教学条件依然落后。因此教育部门应当为农村学校配置相应的多媒体教室。化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把一些相对耗时间、低成功率、高污染、不方便操作等试验编制成电子演示文件, 通过播放的方式进行分步讲解。例如初中化学中将水滴入浓硫酸造成飞溅的实验。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画的效果进行演示, 演示中可分步进行讲解。学生们不仅可清晰的看清实验现象, 教师也可避免因飞溅而损伤的状况。多媒体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带来的危害, 同时也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不仅解决了农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难题, 同时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

(五) 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

激励是前进的动力, 为了促使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全面提高, 教育部门应当树立化学实验教学的典型。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化学教师、化学实验教师进行表彰。从而强化学校以及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激励学校以及教师对化学实验课的热情, 只有教育部门、学校、教师三方面都具有积极性, 才能形成合力, 进一步提高农村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任向莲.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9 (09) .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9

1.实验教师配备不足, 专业不强

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城乡教师调配不合理, 以及对农村教育不重视, 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与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师配备不合理和化学课性质有关, 有些学校化学专业教师本身就短缺, 且化学课实验多, 个别化学专业教师转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而化学只能由非专业教师任教。化学教师配备少, 加之实验员缺乏, 专业性不强, 化学老师教学任务分担重, 实验准备无时间保障, 导致实验开出率低, 做实验变为讲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干脆不做, 无法正常开足开齐实验课。

2.实验设备陈旧, 药品匮乏

目前, 在农村中学, 因为经济实力不足, 用在实验方面的经费较少, 再加上交通、市场作用等因素, 化学实验缺少仪器与药品, 有时教学的内容到了, 药品还没有到位, 以致演示实验也无法开展, 学生更无动手的机会, 实验教学质量也不理想, 学生探究意识不强, 动手能力差, 导致学生实验素质低, 学习效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创新实验教学就更难了, 从而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实验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管理不到位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 虽然通过考试加强了对学生实验理论知识和探究能力与方法的考查, 而对日常实验教学缺乏监督管理, 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缺失, 学生能力强弱无法体现, 既使个别地区组织实验理论和技能考核, 也只能是走走过场而已, 使实验教学缺乏实效性长期性。

4.教师新课改意识不强, 教法单一

近年来的优质学校对优质生源的“白热化”争夺, 而使得农村中学优质生源的基本流失殆尽。留下的基本是一些基础差、起点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由此致使农村学校教师大多采用较为传统的知识接受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对知识的拓展, 更谈不上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实现, 造成了化学学科意识难以养成, 使探究科学的本质意识在教学中难以实践和落实。

二.、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

评价方式的滞后制约着实验教学的普遍开展, 传统的纸笔考试成绩仍然是作为几近唯一的标准, 这是制约实施新课标, 实施实验教学的瓶颈。贯彻新课标,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管理者到一线教师都要更新教育观念。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突出了探究型学习的能力考核, 出现了占很大比例的综合性、开放性题目, 这是评价上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的讲授已不能适应评价方式的发展, 也不可能在升学中考取高分。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在现行中考中才能获取好成绩。

2.尽可能地利用现有条件多做实验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 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探究性与趣味性并存的实验, 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完成实验。比如九年级学生新开设化学课, 第一节课应做一些魔棒点灯、瓶吞鸡蛋等趣味实验。开课导入可采用实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兴趣小组实验, 双休日可布置学生完成相关家庭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的探究过程, 学生不仅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还提高了动手能力,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创新意识。

3.结合农村实际利用农村现成的资源开展探究性实验

农村可供初中阶段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素材或内容挺多的, 我们应该依据乡村中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而灵活选择探究课题, 不一定要照搬教科书中所列的探究活动。以学生身边的物质为切口开展探究活动, 可增强学生亲切感和提高探究兴趣, 如利用农村广泛分布池塘、小沟渠等有利条件, 让学生分组收集沼气, 并试验沼气的可燃性。根据当地实际, 开展“当地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调查, 了然当地农药、化肥的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及对水生生物生长的影响情况。这种实践和交流既使学生体验到思考探究的心路历程, 又让学生获得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 并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大有帮助。

4.利用现有的条件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实验装置是完成实验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 教学中对有些实验进行改进创新后, 可以达到实验的目的。例如在做氢气燃烧爆炸实验时可以自制安全多功能启普发生器, 用两个塑料瓶组装成气体发生器, 连接一个接近装满水的一个安全瓶, 然后再连接燃烧或爆炸装置, 这样做实验既安全又简单。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的改革,农村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改革对农村普通高中教学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改革,它给我们的现有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也带来了挑战,这场改革需要每一位化学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尤其是在民族自治地区经济滞后,文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的普通高中,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目前仍有大量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上课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地听,整个教学过程忽视了启发,点拨,引导,忽视了学生———这个课堂最重要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体思维,整个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劳而无功.以下是我们化学组经过长期研究,探讨,实践,摸索出来的较为可行的方法.

一、以生为本,研究教材,精心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深入研究本班学生,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实用优质的教学方案,从复习提问到课堂讲解再到课堂总结,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力求每堂课都有亮点,保证学生学有所获.俗话说“教无定法”不同的化学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习惯,相同的教材、不同教师、不同的学生,会设计出不同的教法.针对老教师教学方法的老套死板,我们开展了以备课组为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一节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先让各任课教师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大家讨论交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较优劣后,选择公认的最优的方案,指定一位老师设计教案,然后组内教师听课,找出不足后继续修改,然后换另一位老师上课,再找出不足,继续修改,多次听课后,最终制定出适合我校学生学习的优秀教案.装订成册,待下一级学生学习时,可以为老师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而后来的老师们可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改,最终形成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针对性教案,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高效.

二、创设情境,有效设问,主动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探究活动,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和途径,并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在学生回答后要反问学生,追问学生,学生又会重新审题,回顾所学的知识,从而强化了对知识的掌握,起到了教学实效.所以教师要注意设问的有效性,不能随便提几个问题,而要进行精密设计.在问题的设计中,要遵循启发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才能有的放矢,有效互动.

三、温故知新,讨论交流,拓展思维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层次分明,内容紧密相连,上课前要回顾旧知,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引出新的知识,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要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动脑、动手、动口,新教材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而化学教材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这些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Ca2+、Mg2+、SO42-.首先告知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为了保证杂质全部被除去,通常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且引入的杂质也要除去.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分析除杂的合适试剂,再引导分析试剂的加入顺序,提示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小结一般的除杂题,通常是先定试剂,再定顺序,顺序的确定可用假设法.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四、读学结合,注重过程,提高效率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高中化学教材,图文并茂,知识丰富,要坚持每节课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把学生阅读的过程设计在自己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应适当设置问题,按不同层次的知识层层追问,对学生的错误不做回答,而让学生进行讨论后,再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并进行讨论,让他们在热烈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

五、加强实验,激发兴趣,力求高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看到更明显的现象,使用多媒体实验替代学生实验,虽然现象直观,但缺少学生的参与,甚至一些细节一晃而过,学生没能亲自体验,观察,缺乏对物质性质的探索创新,甚至思考的时间短,导致学生疑问重重,导致对化学失去兴趣.为了学生能感受实验现象,我们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只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实验步骤,启发学生思考的方向.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理念,不仅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更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六、情感交流,及时评价,鼓励肯定

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和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很高,一旦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回答不出对自己期望的问题时,就对学生大肆批评,甚至讽刺和挖苦学生,导致学生对化学失去信心,甚至恐惧和厌恶化学课,教师应把自己的心理放在学生时代,从学生思维考虑,批评对学生造成的危害,从而想尽办法,尽量肯定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价值,才能更有效的对知识进行掌握,探索,创新.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化学教学的生命,课堂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衡量一堂课的好坏,应看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些什么,学生的收获大,才是高效.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改变我们的教学习惯,教学过程中多设情景,拓展延伸,强化实验教学,做好学生学习评价,使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以期不断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敏.关于案例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综合版,2014(3).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1

【关键词】新疆昌吉州;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5-0050-0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实验教学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在一些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讲授、轻实验”的偏向,演示实验“完任务”、分组实验“走过场”、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现状,化学实验教学并不令人满意,严重影响了化学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农村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新疆昌吉州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此次调查以昌吉州东三县(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和木垒县)的部分农村初中的90名九年级学生和6名化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3.调查时间

2009年12月——2010年2月

4.数据统计

此次调查,共发出学生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8%;发出教师问卷6份,收回有效问卷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走访农村初中3所。

二、调查数据统计与问题分析

1。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从表1、表2反映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随着中学“两基”达标的验收,已有很大的改善,经费的投入和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调查中有95.5%的学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且能满足实验需求,有80%以上的学校的化学实验仪器药品齐全,近50%的学校第一学期的分组实验达到了6-8次。通过走访学校可知,国家近几年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资比较大,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和药品以及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的配备,基本上能够满足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从表3反映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无法做到人人动手。这与新课改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无法落实“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学生分组实验中,3-4人为一组占70.5%;面对化学实验,75%的学生充当助手的角色,而19.3%的学生充当观众,其他的学生只是看看热闹而已。从走访学校和化学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验药品、实验仪器以及各种辅助教学工具的利用率低,是限制提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瓶颈。

2.化学教师的观念与素质的统计与分析

(1)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制约着化学实验教学

表4反映出化学教师反对化学实验教学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认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成效的。他们赞成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帮助,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作用是有充分的认识,可是通过走访座谈,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是“讲”实验、“画”实验。

(2)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态度影响实验教学

表5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期望值很高,85%以上的学生希望老师把演示变成学生实验,由他们自己操作,同时也希望增加化学实验课时。

表6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问卷)

表6反映出学校开设的实验课既有验证性试验,也有课外实验。调查结果显示,有33.3%的教师面对不容易成功或比较复杂的实验,以及不具备实验条件时,就不做实验,只在黑板上讲解实验内容、反应原理和操作过程。

表7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学生问卷)

从表7反映出,60.2%的学校的化学实验员由化学教师兼任。走访学校可知,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一般只有两位,他们平时工作量大,影响进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再兼职实验员就不能很好地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一半以上的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和自习课,以讲解考试题中的实验题,强化学生的实验知识,更多的还是“讲”实验,“画”实验。

2.3现行的评价机制对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制约

从表9的调查情况看到,受中考的影响,66,7%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使得教师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利用更多的时间的和精力“做”题,“讲”实验。 三、对策研究

1.改变教育观念,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在实处

教育观念不仅影响教育理论的发展,而且对教育实践具有规范的作用,是教育实践活动行为准则的依据。化学教师既要真正认识到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要意识到化学实验本身独特而重要的素质教育功能,因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把握时代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优秀人才的需要,唯如此,才能将新课改的理念落到实处。

2.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

为了利用现有的较为齐备的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功能,增加学生实验动手机会,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验特点,精心设计课外实验内容,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前提下,把这些趣味性强的课外教学活动纳入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在提高化学实验室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学生实验动手机会。

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可在每学期举办实验操作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利用一些生活废弃品,自制实验器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构建旨在促进化学教师能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在农村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激发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化学教师自身的能力,就必须得建立合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在调查中反映出,有66.7%的化学教师认为,所在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主要是所教学科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得农村中学教师评价成为管理者单方面的、以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依据的评价。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其次,评价内容要多维度。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全面性,从多个维度评价教师,努力达到评价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既考评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又考评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方法;既考评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考评教师职业道德;既考评教师已有的业务水平,也考评教师的业务进修,不至于教师在考试成绩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

化学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篇12

1.1 生源质量

由于县城中学扩招, 家庭条件好或成绩优异的学生大量流失。加上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 实行了免试入学, 学生的基础大打折扣, 从而导致农村中学生源锐减, 学生质量较差, 家庭条件差、父母均在外地打工的学生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中的相当部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厌学现象。再加上本身基础普遍较差、学法不当, 到了九年级学习化学时, 一经进入实质性的学习, 就跟不上了, 这不能不说是制约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办学条件

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较差, 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以及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有相当部分的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破损严重, 加上没有专门的实验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由于受条件或时间的限制, “演示实验”变成了“讲实验”。长此以往, 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又如何培养呢?这是制约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客观因素。

1.3 师资状况

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有的农村初中学生人数少, 九年级最多2-3个班, 需要一个化学教师就足够了。但由于前述原因, 各地初中化学教师师资的分布很不均衡, 个别学校根本就没有一个化学专业毕业的教师, 很多都是半路出家, 因此, 学校领导不得不从相近学科的“富裕”教师中选拔兼课, 为了平衡学校整体工作, 极少数学校甚至把艺体教师、职员或工人派去教化学。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1.4 教师素养

由于农村中学教师学科配置严重不合理, 导致管理上的相对松散, 加之缺少同学科教师间的竞争, 致使个别化学教师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缺乏工作和学习的上进心与积极性;从专业素养上来看, 部分教师面对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 对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感到束手无策, 更不必说制作课件、编制学案、整合与开发教学资源了。再者, 化学新课程中很多问题的呈现已经多样化,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单一, 很多答案也是开放性的,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握起来增大了难度。有些教师还存在着依赖教材和教参的现象, 照本宣科, 缺乏对教材进行开发创新的能力, 忽视利用身边的、生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难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化学新课程潜在的内涵, 不能把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有效地融人教学过程之中。此外, 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 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1.4 教学考核

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 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副科, 升学考试只有70分。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 不是把化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 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由于学校没有专职的实验员, 化学教师要用很多时间去准备实验, 而学校又不给算工作量。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 同样是一节课, 化学科的课时和期末考核是语数外等学科的80%甚至更低。这就挫伤了化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学质量。

2 提高农村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约着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教研活动来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 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同时, 学校要想法设法改变教学环境, 完善教学设施设备,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着力提高化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1 以教促研, 以研带教

及时、精心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力促农村中学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研讨活动尽量包含公开课、经验交流和专题报告等内容。研讨的专题要根据听课、评课中发现的问题来确定。专题确定之后, 就要紧紧围绕相关内容确定恰当的上课人选, 安排具备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提供交流材料, 可能的话, 也可请外地专家做专题报告。在安排上课人选的时候, 要同时兼顾给年轻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公开课后的说课、评课及专题报告或教学指导意见是研讨会的重点, 可先安排上课教师说课, 再安排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来评课, 最后进行互动式的提问、他评。评课的要点要紧紧围绕专题进行、围绕农村中学化学教学的突出问题进行, 以体现公开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听课带着问题听, 评课评在点子上。努力做到“三多一少”, 即多鼓励、多指导、多倾听、少指责, 体谅和理解教师的苦衷。

2.2 校际联研, 取长补短

本校化学教师偏少难以开展研讨交流, 大力开展校际联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校际联研活动, 不仅能够拓宽教师视野, 实现取长补短, 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了这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要做好校际联研活动, 除了与相关学校领导的沟通和协调之外, 关键是提前安排有关化学教师确定研讨主体, 准备交流材料, 提高研讨效果。

校际教研是发挥优秀教师资源、实现取长补短的重要途经之一。通过上示范课,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说课、研讨, 再让听课的老师稍做准备后同题上课, 再说课、再研讨, 这种跟踪式的教研活动, 既能让他们相互学习、借鉴, 又能为他们牵线搭桥, 为今后的学习交流打下了基础。

2.3 苦练内功, 校内赛课

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师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夯实自己的基础外, 还要根据自身的不足,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校内要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比赛、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课件评比以及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 让教师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我校每期举行一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教研活动, 由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担任评委, 客观公正评价, 对赛课活动进行认真评课和研讨, 总结优点, 指出不足, 对评选结果在全校公布。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 在师生中树立威信, 一定会精心准备, 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4 借助网络, 提高质量

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 不单纯是教育技术的引进, 更是教学艺术的充分发挥, 它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 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 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 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包含更高级的输出信息, 利用文字闪动, 图像缩放与移动, 颜色变换等手段, 不仅容量更大, 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使得加大教学密度成为可能, 这是因为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大信息量, 使学生由模仿思维到程序思维再发展为创造性思维.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和质量。

上一篇:量身设计下一篇:偏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