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弃物

2024-09-28

实验室废弃物(通用10篇)

实验室废弃物 篇1

1 引言

作为环境保护部门的前哨, 环境监测站承担着为环境管理和公众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任务, 而这些数据的产生大多是在实验室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得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废弃物, 主要有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从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 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 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 即使数量甚微, 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 应加以适当的处理, 防止浪费或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2.1 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

实验室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 分别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如废纸等, 应每日及时清理。实验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废弃物的登记、收集和处理。

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 通过密闭容器存放 (不能装太满, 3/4即可) , 不可混合贮存, 标明废液种类, 贮存时间, 定期处理。

废弃的菌种培养基:应经高温121℃消毒后, 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检验剩余的样品视同废弃物, 应放入专用袋中, 统一处理。对最终不可排放的固、液体废弃物由各检测人员收集到固定地点存放, 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 送交有处理资质的处理公司 (工厂) 处理。

2.2实验室废气的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排出室外, 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 不能冷凝的气体, 排入通风橱之前, 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 以免污染空气;测定汞的废气应通到酸性高锰酸钾吸收液内, 以防止污染。

2.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来源:一是从外采集回来的废水;二是在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三是在洗涤过程产生的废水。由于这些废水量小、间歇、分散、种类多, 处理起来很不便, 但是它浓度高、毒性大, 不加处理会产生新的污染, 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室的废水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无机废水, 一类是有机废水, 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提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 试剂易得, 化验员均可在实验室自行处理。

2.3.1 综合性废液处理

互不作用的废液混合后可用铁粉处理。调节pH值为3~4, 加入铁粉, 搅拌半小时, 用碱调pH值至9左右, 继续搅拌10min, 加入高分子混凝剂进行沉淀, 清液可排放。沉淀物适用于于废渣方式处理。

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 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3.2 无机废水

2.3.2. 1 无机酸、碱、盐类废液

对酸、碱、盐类废液, 原则上应将其分别收集。但如果没有妨碍, 可将其互相中和, 或用其处理其他的废液。对其稀溶液, 用大量水把它稀释到1%以下的浓度后, 即可排放。

无机酸先收集于陶瓷或塑料桶中, 然后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和, 或用废碱中和至pH值6.5~7.5, 中和后用大量水冲稀排放。氢氧化钠、氨水用稀废酸中和至pH值6.5~7.5后, 再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2.3.2. 1 有毒有害无机废水处理

(1) 含重金属废液。对含有重金属的废液, 要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或硫化物共沉淀法把重金属离子转变成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等的盐类, 然后进行共沉淀而除去, 清液可排放, 残渣集中处理。

(2) 含铬废液。含铬废液主要用于去除玻璃器皿内的有机污染物, 多次使用会使铬酸洗液变绿, 可先进行浓缩, 冷却后加KMnO4粉末氧化, 用砂心漏斗滤去MnO2沉淀后再用。如变黑失效, 可用亚铁盐还原残留的Cr6+到Cr3+, 再用废碱液或石灰水中和使其生成沉淀处理。

(3) 含氰废液。氰化物是剧毒物质, 主要存在于电镀、开采、有机化工、炼焦、化肥等废水中, 可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在10以上, 加入过量的高锰酸钾 (3%) 溶液, 使CN-氧化分解。如含量高, 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

(4) 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废渣的形式处理。

2.3.3 有毒有害有机废水处理

有机溶剂应先收集到回收瓶中, 然后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进行脱水处理, 再蒸馏回收使用。对可燃性有机废弃物, 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有机废弃物或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的低浓度溶液, 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废弃物, 经大量水冲稀后, 可排放。

2.3.3. 1 含酚废液

随着炼油、炼焦、造纸、合成氨和化工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各种含酚废水也相应增多, 酚属高毒物质。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 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 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 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 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使用活性炭作吸附剂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3.3. 2 含苯、甲苯、二甲苯废液

来源于石油、化工、炼焦生产的废水, 同时苯系物作为重要的溶剂及生产原料有广泛应用, 用活性炭或粉煤灰吸附后焚烧处理。

2.3.3. 3 含氯仿和四氯化碳废液

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 属于致癌作用最为显著的有机氯化合物之列。四氯化碳是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 并易被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可高温焚烧。

2.3.4 粪大肠菌群

在地表水或地下水中都含有多种微生物, 当水体受粪便、生活污水或某些工业废水污染时, 微生物数量大增, 危害人体安全, 水样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在培养完呈阳性的试管里滴加过量的巴氏液, 使其变为蓝色, 再倒入下水道。

2.4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化验室的固体废弃物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规, 规范固体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工作, 防止固体废弃物造成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做好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标识、存放、处理和记录工作, 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 不要丢入垃圾箱内, 要分类收集。废弃不用的药品可交还仓库保存或用合适的方法处理掉。危险废物要送交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置。

3 操作注意事项及建议

(1)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要规范, 健全制度, 设专人监督管理, 储存容器选择半透明聚乙烯容器, 挂上醒目标签, 注明废液种类、时间, 做好登记, 避光保存, 及时处理。

(2)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要遵循源头控制、合理利用的原则。 (1) 尽量选择毒性小的分析方法, 配制试剂按需配制, 少量多次防止过期倒掉。 (2) 尽量回收有机溶剂, 在对实验没有防碍的情况下反复使用。 (3) 要积极考虑废液的利用。处理废液时, 为了节约处理所用的药品, 可将废铬酸混合液用于分解有机物, 以及将废酸、废碱互相中和。

(3)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要遵循安全的原则。 (1) 原则上将酸、碱、盐类废液分别收集, 但当相互混合没有危险时可分次少量混匀, 使pH值为7左右排放。 (2) 原则上将含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分别收集, 确定没有危险时可将其混合存放。 (3) 禁止把含氰废液倒入废酸缸中氰化物遇酸产生极毒的氰化氢气体, 瞬时可使人丧命, 是极其危险的。 (4) 处理过程中要备有个人防毒面罩、胶手套、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 并在通风厨中进行, 防止气溶胶的伤害。

4 结语

对于环境监测站化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 以上方法均为操作简单, 实用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沉淀物的处理, 不能随便丢弃, 应集中收集后, 送有资质的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理中心进一步处理, 并做好记录。

摘要:在环境监测实验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放会造成二次污染, 危害公众安全, 必须加以处理确认达标才能排放。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室常见废弃物提出了处理方法, 简单有效, 降低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并对如何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在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监测化验室,废弃物,处理

参考文献

[1]石华东, 关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6) .

[2]张显球, 杜明霞, 吴薇.实验室废液污染控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 .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 [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12) .

实验室废弃物 篇2

著者:成都医学院2013级麻醉1班夏天1325800040 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系统管理始终是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试验中使用过的化学物品,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本文则是统计归纳了当下多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规则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现状

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从广义理解,包括安全和安保两层含义。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 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涉及为防止病原体的任何泄露和意外释放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的各个方面;而生物安全保障是为防止病原体的侵袭。近几年,陆续发生了几起实验室感染事件。2014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位于亚特兰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转移实验样本,导致炭疽杆菌扩散,75名实验人员接受治疗。2004年我国出现的非典病例也是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病毒所的实验室感染造成。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生物安全问题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位置。随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实验室实验人员感染事件,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近年来,政府也相继颁布了各种法令,例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法则》(WS233-200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和《生物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等。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方法

实 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在具有一定生物危险的环境中,同时由于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并不总发生,渐渐地疏忽于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 能完全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并在工作过程中遵照经长期实践而逐步建立的安全操作规范 进行预防实验室获得性感染;通过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制定并执行相应生物安全水平的防护措施,继续教育、培训和督促实验室工作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从 而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1)实验室由于其规模、建筑布局、周围环境、内部分割及通风条件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室内小气候。室内小气候的好坏、优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实验室也由于处理和检测的标本不同、检测目的和方法不同,其藏匿的具有潜在感染能力的 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形式亦不同。不同于研究型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的标本中或生物材料中可能携带的潜在病原微生物往往是未知而多样的。

(2)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如离心、混匀、接种、制片、移液、加样等可产生气溶胶污染,标本喷溅等可直接污染皮肤黏膜及实验台面和地面 等。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空间的限制,设备、人员拥挤以及通风换气不充分等都可能使实验室内病原体的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污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另 外,啮齿动物、昆虫等也都可携带传播微生物病原体,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带来威胁。

由于实验室的标本来自不同的患者,其传染性和只病性也是 未知的,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不平衡,所以实验室安全水平的正确划分和恰当应用也比较困难。生物安全问题往往是因为一些细节疏忽而导致的,所以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严保执行,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关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 康、制定实验室发生获得性感染时的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如废纸等,应每日及时清理。实验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废弃物的登记、收集和处理。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能装太满,3/4即可),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液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1)实验室废气菌种处理

废弃的菌种培养基:应经高温121℃消毒后,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检验剩余的样品视同废弃物,应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对最终不可排放的固、液体废弃物由各检测人员收集到固定地点存放,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送交有处理资质的处理公司(工厂)处理。(2)实验室废气的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 或通风管道排出室外,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 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测定汞的废气应通到酸性高锰 酸钾吸收液内,以防止污染。(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来源:一是从外采集回来的废水;二是在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三是在洗涤过程产生的废水。由于这些废水量小、间歇、分散、种类多,处理起来很不便,但是它浓度高、毒性大,不加处理会产生新的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实验室的废水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废水,一类是有机废水,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提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得,化验员均可在实验室自行处理。对酸、碱、盐类废液,原则上应将其分别收集。但如果没有妨碍,可将其互相中和,或用其处理其他的废液。对其稀溶液,用大量水把它稀释到1%以下的浓度后,即可排放。无机酸先收集于陶瓷或塑料桶中,然后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和,或用废碱中和至pH值6.5~7.5,中和后用大量水冲稀排放。氢氧化钠、氨水用稀废酸中和至pH值6.5~7.5后,再用大量水冲稀排放。有机溶剂应先收集到回收瓶中,然后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进行脱水处理,再蒸馏回收使用。对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用焚烧法处理。对难于燃烧的有机废弃物或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的低浓度溶液,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对易被生物分解的有机废弃物,经大量水冲稀后,可排放。参考文献:

《浅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陈勤; 何建丽; 徐茜CHEN Qin,HE Jian-li,XU Qian(Affiliated Hospital,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2009年05期

实验室废弃物 篇3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废弃物;危害;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76-02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实验操作,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提供了感性现象,而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练习基本操作,便于理解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因此化学实验非常重要,但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废弃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实验废弃物的“绿色化”是一个方向,所谓废弃物绿色化处理是以“绿色化学”为指导,使实验废弃物无毒无害,“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在无毒无害条件下完成,反应物尽量完全转化到需要的生成物,尽最大可能不污染环境不改变环境的本来面貌,因此“绿色化学”又被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和“清洁技术化学”。Anastas和Warner提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它为化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指明了方向。初中化学实验以无机实验为主,相对有机实验来说,有毒有害物质较少,因此容易忽视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初中学生在做学生实验时,由于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还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对实验后的废弃物无处理意识,但是初中化学实验废弃物并非对环境无任何危害,有些废弃物如不加以处理危害很大,尤其是初中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化学有害物更应避免接触,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室进行演示实验时必须以人为本,既要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时时处处避免有害化学物进入教室。

按状态区分化学废弃物可分三类﹕

(1)﹕废气类,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一氧化碳

(2)﹕废液类,废酸、废碱、盐溶液,有些盐溶液有剧毒如钡盐。

(3)﹕废渣类,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

人教版初中教材涉及到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及其危害﹕

废气类如二氧化硫、氨气、氯化氢、一氧化碳对人健康危害很大,

二氧化硫对人的危害非常大,当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8×10-6时人们就会难以忍受,二氧化硫强烈刺激粘膜,导致流泪疼痛咽干,可引起严重的支气管炎甚至引起窒息死亡。

氨气强烈刺激眼睛导致流泪,吸入氨气会引起声音嘶哑,甚至导致肺炎。如果浓氨水不慎进入眼内可引起失明。

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因此导致人体缺氧中毒,引起头晕恶心全身无力,中枢神经瘫痪,甚至呼吸停止死亡。

氯化氢气体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水肿发炎充血,咳嗽,严重者窒息死亡。

可溶性钡盐如进入食道,会引起强烈的烧灼感,引起呕吐﹑腹痛,血压下降心肌麻痹而死亡。

白磷为剧毒物,误服0.1克即可致人死亡,误服后口腔有烧灼感,导致消化道伤害,严重者呼吸衰竭引起死亡。长期接触白磷也会引起慢性蓄积性中毒。红磷虽然被认为毒性较小,但红磷进入人体仍然会导致人体中毒,会引起血液病变,使肝肾发生病理性改变。

浓硫酸﹑氢氧化钠为强腐蚀性化学品,如不慎,可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很难治愈。

化学废弃物處理的一般原则[3]为:处理废弃物的同时不能再产生新的有害废弃物,尽可能回收再循环利用即可节约资金又可避免环境破坏,无法回收时也要使排放物对环境无害,按类收集以利处理,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安全的排放,尽量避免成本高昂的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气一般采用溶液吸附法,废液一般采用酸碱中和法、化学沉淀法等[4]。以此指导,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为例介绍如何使实验对环境无害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演示实验(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氢氧化铜,如将氢氧化铜扔掉甚为可惜,可向反应后的沉淀物再加适量稀硫酸又得到硫酸铜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而学生实验需大量硫酸铜溶液,这样可循环利用节省资金避免排放。演示实验(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后为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液收集,利用太阳能蒸发水分,得到固态氯化钙。

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一演示实验﹕利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后集气瓶中水显酸性,这是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的磷酸所致,反应方程式如下﹕

此时应加熟石灰调pH值至中性,做无害化处理。课题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事先应加入碱液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课题三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如扔掉很可惜应回收利用。可以先把反应后的废弃物溶解然后向其中加入醋酸,把锰酸钾转变为高锰酸钾,重新利用,避免了直接扔掉对环境的破坏。其方程式如下:

氯酸钾制氧气后的废弃物,溶解后过滤,可得到氯化钾和二氧化锰,重新循环利用化废为宝。

过氧化氢制氧气后过滤可得到二氧化锰,供下次实验再用。

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做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条件实验,教材的演示实验设计为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白磷为剧毒物,产物五氧化二磷对人体危害很大,如任其在教室扩散,对学生和教师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如在烧杯上面扣一个大烧杯即可避免污染物扩散至教室。课题二锌和稀硫酸制氢气后的产物为硫酸锌,蒸发后即可得硫酸锌。

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剩余的一氧化碳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做到了对环境的无害化,但是应当在点燃一氧化碳前,加进一个除去二氧化碳的装置,这样燃烧效果更好。

酸碱盐部分实验,酸性溶液均须加入熟石灰调酸碱度为中性,以避免溶液腐蚀金属制品,如是碱性溶液均须加酸调酸碱度为中性,以避免对土壤和水生动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含重金属离子的盐溶液应加入熟石灰或碳酸钠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这是最经济的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对实验后废弃物做合理的处理,即是对广大师生的健康负责,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可为国家节约资金,是一项功德无量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值得我们每个化学工作者身体力行付诸于教学实践。作为化学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环保意识,时时处处做环保卫士,化学实验尽量避免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只要现象明显,尽量用最少量的试剂进行实验,大力提倡微型实验,同样重要的要对学生做绿色化学教育,保护自己,保护环境,做好每一个实验,不浪费试剂,做好实验后的废弃物处理,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地方,再回收处理。

参考文献:

[1] 曹洪玉.张 晔.绿色化学与实验室污染[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64

实验室废弃物 篇4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 随着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活动日加频繁, 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增加。废弃物的收集、储藏、运输和处理等管理不当会严重的污染科研环境甚至造成科研工作者的人身伤害, 国内外经常有实验室废弃物管理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发生[1]。由此可见, 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规范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

美国以其严格的法律法规、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保障, 在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经验, 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比如Yale大学的环境健康与安全办公室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统一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危险性和限制性物品及其废弃物的管理、同位素的购置与管理等规章和程序手册, 定期组织实验室安全技术指导和培训、紧急情况应对处理, 为整个大学的科研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支持[2]。因此本文将在对部分美国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储藏、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为国内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2 美国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2.1 实验室内部废弃物安全管理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美国对民众的人身安全异常重视, 表现在高校安全管理方面, 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部门 (EH&S) 监督管理学校一切与科研、教学相关的活动, 保障科研教学活动的安全。EH&S部门主要的工作人员均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化学家、生物学家、卫生专家以及安全工程师组成。例如Rice大学作为美国的一个办学规模较小私立大学, 全校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数目仅为5145人[3], 但是学校仍然拥有6名专职的环境安全专家分别负责化学、生物、卫生以及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监管以及师生的安全培训工作, 另外还有数名兼职工作人员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在健全的EH&S管理机构的保证下, 美国各高校与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相关工作有序的开展, 高校内的每一个化学、生物等实验室内部均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比如对于每一位初进实验室的学生、教职工等科研人员, 实验室均需专人对其进行实验安全操作、废弃物分类储藏方法、废弃物危险类别、人身防护、紧急事故处理等培训工作。除此之外, 全体科研人员还必须根据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规定, 由EH&S办公室专家定期对其进行常规安全培训。

在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储存方面, 实验室内部有明确的规定。实验废弃物被分为多种类别, 按废弃物类别备有相应的收集容器。所有收集容器要求无破损、密封良好以避免任何废弃物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废弃物收集容器上需要明显标示废弃物的种类与危险性, 保持标示清晰可见。在Stanford大学,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对没有标示或者标示不清楚的物质拒绝收集, 以督促实验室操作人员养成正确标示的习惯以保证实验室废弃物后续处理工作的安全[4]。另外, 对极度危险的放射性元素, 实验室只能通过经专业认证的人员购买处理, 并且由该人员对实验室其他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 以确保无任何放射事故发生。所有放射性元素的废弃试剂均需放置于有放射性标识的容器内, 并置于密封的有机玻璃箱内。实验室对有机溶剂等液体废弃物有专门的容器盛放, 并放置到通风橱柜中保存;对易碎的玻璃器皿, 特别是尖锐的注射针头等, 实验室采用专门的单通道防刺透容器盛放, 以避免任何针头刺穿容器。

2.2 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

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实验室内部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后, 美国高校的EH&S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的收集各个实验室存放的废弃物, 以避免长期存放引起危险事故的发生。Stanford大学EH&S的工作人员每周要从约800个不同的地方收集废弃物, 然后送到指定的储藏地点[4]。美国高校对废弃物的收集与储存管理有严格的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人员, 必须熟悉与废弃物管理相关的国家政策和制度, 熟悉废弃物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熟悉相应的防护措施;必须使用专用仓库及储存柜, 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 注明清晰标示或标签, 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中心的EH&S部门规定,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必须遵循美国环保局 (EPA) 和德州危险废弃物处理标准的规定, 不对废弃物进行正确的标注和储藏可以导致严重的刑事或民事犯罪。该中心对一切化学和生物废弃物均实行零排放政策, 不允许任何有害物质直接倾倒入下水道。美国Nevada大学的危险废弃物管理说明中也明确规定绝不收集来路不明的废弃物, 这些规定的实施对实验室废弃物安全收集储存提供了保障[4]。目前美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采用网络管理的方法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管理, 实验室在产生一定量的废弃物后, 将通过网上废弃物申报的形式, 将表格提交EH&S管理部门[4]。在表格填写过程中, 只有对安全管理部门预设的所有关于废弃物成分的问题完全回答以后才可以成功提交, 由此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明确废弃物的成分[3]。正确的对液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是收集储存的关键。美国高校对大量产生的液体有机溶剂废弃物均采用分类收集的原则, 并放入美国交通部指定的运输容器进行存放, 由此降低各种不同容器给废弃物运输增加的成本。EH&S管理部门在收集之前要求必须明确废弃物的成份, 根据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以及《废弃物相容表》进行分类收集, 以避免不明废弃物与其他物质的混合过程中产生毒性废弃物甚至爆炸事故。表1是实验室最常见化学品的相容性以及储存特性表。

表1中列出的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化学品相容表 (全部的化学品相容表可以参考EPA Chemical Compatibility Chart[7]) , 其中的化学品是严禁混合在一起的, 这些物质一旦相互接触, 将发生爆炸、火灾等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将硝酸和乙醇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将产生剧烈的爆炸事故[6]。香港某高校的研究生将硝酸和乙醇按照1:2的比例配制电子器件清洗液时, 开始的3个小时没有异常, 但是在他将瓶塞盖紧离开后试剂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散落的玻璃碎片达到12米远, 1.75米远处的另一储油玻璃瓶被击碎。幸亏现场无其他实验人员, 否则将产生严重的伤害事故。

除了对化学废弃物进行正确的收集和储藏之外, 美国大学对生物实验废弃物 (细菌、动物和人类的细胞、组织) 也有详细的规定, 该种类废弃物需要放置于特定的红色生物样本袋中, 收集之前需要在高压灭菌设备中做杀菌处理, 然后放置于特定的地点待安全管理部门收集后做后续处理。目前, 美国德州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条例不允许病理或生物危险工业废弃物堆放在工业或市政堆填区, EHS部门主要通过与专业公司签订协议来从校园来收集这种废弃物[3]。

美国实验室从细节上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管理的经验值得国内高校借鉴, 国内的多数高校在实验室里同样准备了废液桶, 但随便倾倒废液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 大量未经处理的废酸、废碱及有机溶剂不仅腐蚀废水处理管道, 而且其与生活废水混合后造成废水成份异常复杂, 给污水处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因此, 从实验室的操作人员上着手进行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管理, 不仅可以保证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 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还可以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使整个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正轨。

在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储藏方面, 国内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的收集储藏方法, 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 造成大量危险化学品积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第十四次局务会议通过并实施了《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但很多高校的化学实验室对废弃危险化学品仍未按该办法处理[1]。部分高校即使在由指定人员收集后, 仍然由于处理费用昂贵的问题, 将收集后的危险废弃物低价交由不规范的公司运走, 其最终结果还是倒入室外某个固定的场址, 这对排放点的土壤和地下水将造成更加严重的点源污染[1]。

2.3 实验室废弃物的最终处理

美国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对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收集后, 一般不自行运输处理, 多数高校的EHS部门都与危险废弃物处理公司签订处理协议, 由专业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标准化处理。各种废弃物按照分类标准明确分类, 收集容器背面贴有详细明确的标示, 注明收集历程及日期, 便于处理人员分类运输、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在收集储存后, 最终需要安全运送至规定的处理场址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运输过程中废弃物的泄漏事故是防止废弃物污染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运输过程中, 如果管理不当或未采取适当的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措施, 极易造成泄漏或者挥发污染。美国交通部已经制定并执行了规范的实验室废弃物运输管理措施, 以确保废弃物在运输过程中保证无泄漏等污染事故发生。运输部门采用指定的有明显标识的运输车辆, 在交通低峰时进行运输, 以避免高峰运输发生事故对人群造成伤害。采用指定的容器盛放废弃物, 较小的废弃物容器要连同包装材料一起放入大的包装盒里。常见的包装材料是蛭石粉末, 是一种缓冲剂和吸附剂, 当发生废弃物泄露时, 它可以起到吸附和缓冲作用, 防止发生废弃物扩散污染。

由于实验室收集废弃物时进行了严格的分类管理, 因此美国高校实验室内无毒的废弃物多数可以回收利用, 而对毒性较高的废弃物则主要通过焚烧处理。从各高校收集到的废弃物将统一在焚烧场址进行储存, 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分批进行焚烧[8]。

美国Heritage-WTI危险废弃物焚烧厂主要根据废弃物的种类, 在不同的时间和温度下将这些废弃物投放到相应的炉子里进行焚烧, 维持约980℃的炉温。在燃烧过程中不能将氧化剂和其他废弃物一起燃烧。焚烧炉最初是由天然气或燃油来点燃, 等达到预定的温度后, 焚烧炉将通过燃烧这些高热量的废弃物来维持这个温度, 比如有机溶剂和可燃固体等。一些燃值较低的液态废弃物则需要大量的燃料来维持炉温, 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另外, 一些物质比如高氯物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的灰尘, 因此在燃烧的时候必须加入其他物质来吸附控制灰尘的的产生。对一些氨基甲酸盐物质, 如农药等, 需要对它们的燃烧灰尘进行检测, 以确定灰尘达到环境排放要求[4]。

在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面, 我国已经认识到了其对环境的危险性, 国家及部分高校也逐渐将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上日程, 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国家相关法规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办法。另外, 对常见的实验室废弃物, 为了实现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转化, 根据其类型和状态的不同, 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的研究[9,10,11]。但是在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处理方面, 国内高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部分高校对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方面, 舍不得投入资金, 没有对废弃物集中收集、分类、登记, 没有按规定交给环保部门批准的废物处理公司转移处理, 随意排放废弃物。相对于美国高校动辄近百万美金的投入, 我国高校在废弃物处理上资金投入较少, 但是废弃物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的后续伤害将远远抵消高校节省的资金投入。

在部分高校随意排放实验室废弃物的同时, 许多城市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的专门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中心, 绝大多数处于入不敷出、设备闲置的状态。这种废弃物管理模式造成的局面是一方面废弃物随意排放, 严重污染环境, 威胁人身健康;一方面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没有废弃物可以处理, 严重浪费设备产能, 造成巨大的资金投入浪费。

2.4 实验室废弃物的产量及处理费用

一般的化学生物试剂成本较低, 因此科研工作者节约实验药品的动力不大, 但是不为人知的是, 在很多情况下处理废弃物的费用将是购买费用的2~3倍[4]。美国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实验室废液被收集运输到处理部门进行处理, 各高校也花费大量经费用来支付处理费用, 部分高校实验室废液产量及处理费用对比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加州大学Santa Cruz校区每年会产生50, 000~100, 000 lb的实验室废弃物, 而处理这些废弃物将耗费约100, 000美元;Stanford大学每年要花费800, 000美元来处理340, 000 lb的实验室废弃物。Rice大学作为规模较小的私立院校, 每年也要花费31, 468美元来处理废弃物。由此可见, 节约实验试剂, 减少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 可以在购买药品和处理废弃物两个方面节约资金。目前Stanford、加州Berkeley等大学已经建立了校内化学品网络管理系统, 对各个实验室购买的试剂进行追踪管理, 对某一实验室确定短期内不能使用的试剂, 免费提供给其他实验室使用。化学药品网上交换系统的建立从药剂购买和废弃物处理两个方面节省了科研支出[4]。

3 结论及建议

高校进行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教职员工和科研人员的安全, 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不只是某一部门的事情, 而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的监督机制及师生高度的安全意识是维护实验室安全的基本条件。虽然中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高校的安全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是美国高校全程的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与美国的废弃物安全管理模式相比, 我国高校首先需要设立独立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部门,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由环境安全专业人员在充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系统管理, 加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并将实验室的废弃物的处理费用纳入学校的年度预算。在可能情况下, 逐步建立校园网络管理模式, 对危险实验室废弃物逐步实现从购买、使用、收集、储藏、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最终尽快实现对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规范管理。

摘要: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管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伤害, 这已经引起国内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国高校在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科学、规范的管理经验:通过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废弃物的安全分类收集;通过专业环境健康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科学管理实现对废弃物的安全收集与存放;通过专业废弃物收集处置公司来实现废弃物的安全转移运输和最终无害化处理。为加强国内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在对美国高等院校实验室废弃物的收集、储藏、运输和处理等方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现状, 对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期为国内高校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朱丽华, 徐锋.我国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 34 (3) :40~42.ZHULi-hua, XUFeng.Dangerous Chemicals Safety Manage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J].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8, 34 (3) :40~42.

[2]潘勋, 张淑平, 赵庆双.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21 (4) :115~118.PANXun, ZHANG Shu-ping, ZHAO Qing-shuang.Suggestions a-bout Safety Management of Biological Lab Waste in Colleges[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4, 21 (4) :115~118.

[3]Kathryn Cavender.Annual Waste Records in Work Area for Re-port Year2008to TCEQ.

[4]Jyllian Kemsley.Where lab waste goes[J].Chemical&Engi-neering News, 2009, 9 (3) :29~30.

[5]Rob Toreki, Guidelines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USA, 1996.

[6]Peter Urben.Bretherick’s Handbook of Reactive Chemical Haz-ards (Seventh Edition) [M].NewYork:Academic press, 2006, 9.

[7]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Chemical Mixtures, EPA's Chemical Compatibility Chart, EPA-600/2-80-0761980, 4.

[8]Martin J Pitt, Eva Pitt.Handbook of laboratory waste disposal[M].New York:Halsted Press, 1985.

[9]张林田, 苏建晖, 黄少玉.理化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1, 24 (5) :10~12.ZHANG Lin-tian, SU Jian-hui, HUANG Shao-yu.The Disposal Method of Familiar Physics-chemistry Laboratories[J].Chinese Journal of Frontier Health and Quarantine, 2001, 24 (5) :10~12.

[10]彭彬.化学实验室“三废”的处理方法[J].四川环境, 2004, 23 (6) :118~121.PENG Bin.Methods of Treating“Three Wastes”in Chemical La-boratories[J].Sichuan Environment, 2004, 23 (6) :118~121.

实验室废弃物 篇5

(二○○九年六月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

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

第二章 管理

第三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等环节工作。学院资产管理处

负责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暂存以及转运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收集、暂

存本单位各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负责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交给资产管理

处。

第四条 各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组织体系,相关行政负责人

负责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工作;各实验室必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实验

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暂存与转运等工作。

第五条 各实验室必须服从学院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具体负责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各

实验室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科研活动的人员,必须进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方面的培训、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 各实验室应将本实验室负责及承担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的人员名单及工

作职责报资产管理处备案,人员变更时,应以书面形式告知。

第七条 各实验室必须严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不得私自处置。对于违

规人员,学院将予以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违规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和

影响的,由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第三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暂存

第八条 各实验室实验过程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固体危险废弃物不得与生活垃

圾混装,液体危险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的污水系统;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应按

废弃物类别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它可能导致废弃

物泄漏的隐患。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

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

第九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卫生、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房间及室内

特定区域,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及生活垃圾。存放危险废弃物的房

间应张贴危险废弃物标志、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意外

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储存库房管理规定等。

第十条 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应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贮。各实验室要

根据本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情况列出废弃物相容表或不相容表,悬挂于实验室明显

处,并公告周知。

第十一条 产生放射性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的实验室应将废弃物收集密封,明显标示其名

称、主要成分、性质和数量,并予以屏蔽和隔离。第十二条 实验室向收集容器投放危险废弃物时应做好记录,包括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数量、性质,以及产生废物的实验名称、投放时间、投放人姓名等信息。

第十三条 各实验室应根据产生危险废弃物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收集注意事项、意外事故防范

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张贴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旁明显处。

第十四条 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的,必须按照沪府发[2003]76号《关于本市一次

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临时处置的意见》精神操作;各实验室必须毁形、消毒、分

类收集,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置。

第四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转运与处理

第十五条 学院资产管理处定期向各院(系)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转运到学院实

验室危险废弃物暂存库。各院(系)应及时向资产管理处通报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

弃物的收集情况,以便资产管理处及时收取转运。

第十六条 各实验室在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交由资产管理处转运处理时,必须提供危险废弃

物的名称、主要成份、性质及数量等信息,并填写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移记录单,办理签字手续。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处负责到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办理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并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签约公司转移及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第五章 附则

实验室废弃物 篇6

1 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类型和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液、废渣、实验材料、实验器材等[4]。因此, 按照废弃物的性质, 可将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划分为化学废弃物 (chemical waste) 和生物废弃物 (biological waste) ;按照废弃物的形态, 可将其划分为液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和尖锐型废弃物 (sharps waste) 。

1.1 化学废弃物

化学废弃物是对含有或者被化学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污染的实验室废弃物的统称, 包括含有或者被化学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污染的液体、固体和气体等。化学废弃物具有易燃性或 (和) 腐蚀性或 (和) 毒性的特征[5]。具有易燃性特征的化学试剂包括燃烧点低于60℃的液体、在常温下易自燃的固体、易氧化的物质、易燃压缩气体, 如乙醇、硝酸钠、二甲苯和丙酮等。p H值≥12.5或p H值≤2的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重金属能引起人体中毒, 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 EB) 、焦碳酸二乙酯 (Diethylprocarbonate, DEPC) 和巯基乙醇具有很强的诱变致癌性, 丙烯酰胺是神经毒剂, 可引起神经中毒。放射性化学物质对人身及环境也存在着极大的危害性, 我国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评定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了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6]。

1.2 生物废弃物

生物危害剂 (biohazardous agent) 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寄生物、重组物 (recombinant products) 、致敏物、培养的动物细胞以及实验动物感染诊断样本和组织、废弃血样等[7]。生物废弃物可分为2类, 第1类是源于人体或可感染人、植物、动物的组织和细胞, 或被生物危害剂污染的废弃物, 包括实验过程中被生物危害剂污染的培养皿、培养液、移液管、Tip头、生物反应废液、废弃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组织、细胞和血液等, 以及感染性培养物、大肠杆菌工程菌株、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株等。第2类生物废弃物也被称为类似废弃物 (look-alike waste) [7,8], 是指未被污染的动物组织细胞、细胞培养物、植物再生植株、培养皿等。

生物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医学、生命科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实验室, 其多数带有生物活性物质, 因此成为引起疾病传播和生物安全隐患的潜在原因。工程菌因具有抗生素抗性极易在环境中繁殖, 致敏物及实验动物废弃物常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的感染, 可能会直接引起疾病的传播, 甚至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突发病例, 带来无法应对的灾难。生物废弃物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通过污染地下水源、土壤或直接干扰植物本身, 可能会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 引起某些种群植物的消逝灭绝, 改变特定区域内的植物群落, 造成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改变, 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植物植株的不合理废弃, 可能会引起外源基因漂移, 造成超级杂草的出现, 同样存在引起特定区域内植物群落改变的危害。

1.3 液体废弃物

液体废弃物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液体状或流体状的废弃物, 包括洗涤废水、实验分析残液和废液、生物反应液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制冷剂或润滑剂残液等。液体废弃物中常含有酸、碱、盐、重金属、有害微生物、有机溶剂、抗生素残留等, 如果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管网, 将会直接造成水体污染, 影响地下水源。

1.4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复杂多样, 相对数量较多, 包括多余的实验材料、实验产物、残留或过期失效的试剂药品、一次性实验耗材 (如滤纸、离心管、PE手套、移液器Tip头等) 、凝固的琼脂糖凝胶及培养皿等。固体废弃物常常被化学试剂或生物危害剂污染, 含有大量危害公众环境的有机溶剂、有害微生物等, 如果按照生活垃圾处理, 势必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危害人类的健康。

1.5 气体废弃物

气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易挥发试剂, 如浓盐酸、氯仿、乙醚、乙酸等挥发产生的气体, 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毒性气体, 如硫化物、氰化物等。相对于液体和固体废弃物, 气体废弃物较少。气体废弃物常含有刺激气味或具有麻醉作用, 引起眼睛或呼吸道疾病, 或者麻醉人的中枢神经, 甚至可使人失去意志或死亡。

1.6 尖锐型废弃物

尖锐型废弃物主要特指如注射器、针头、外壳手术刀、破碎的玻璃器皿等废弃物, 这类废弃物也可被划分为固体废弃物, 但由于其易造成废弃物处理人员的意外伤害, 或引起病毒感染等危害, 所以将其作为一类特殊的废弃物, 进行单独处理。

2 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原则

2.1 减少产生量

控制废弃物的生成是处理废弃物的源头。因此, 实验室工作要尽可能采用生成废弃物少的途径, 各种实验药品、试剂要购买适合工作需求的包装量, 多余的实验药品、试剂要实现实验室间的共用, 减少废弃物的生成量。

2.2 及时收集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收集, 形成“即生即收”的思想和制度, 减少其扩散、污染的时间。但对于有毒性的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 应遵循“即生即处”的原则。

2.3 集中收集

在实验室内应该设立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地点, 宾夕法尼亚大学将集中收集废弃物的位置命名为微小收集区 (Satellite Accumulation Area, SAA) [5], 在SAA放置专用的容器, 并贴有醒目标注, 以便减少废弃物污染的范围。

2.4 分类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复杂多样, 要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以便于对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废弃物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定期安全处理。同时, 不同废弃物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交叉污染, 使得污染性增大, 造成二次污染。

2.5 专人负责原则

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必须由专人负责, EHRS (Enivormental Health&Radiation Safety) 专门负责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存放、销毁[5]。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设立了工作区健康安全部 (Workplace Health and Safety Unit, WHS Unit) , 化学学院设立了危害废弃物处理部 (Hazard Waste Contact) [8,9], 专门负责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

3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3.1 化学废弃物处理

根据化学废弃物的特性, 通常可将其划分为:酸溶液、碱溶液、氯化溶剂、非氯化溶剂和一般废弃物[10]。液体的酸、碱废弃物必须存放在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材质的塑料容器, 且容器体积小于5 L。氯化溶剂废弃物与非氯化的有机溶剂, 如氯仿和丙酮, 必须分开存放, 若混合存放会引起爆炸。氰化物废弃物必须存放在含有碱性溶液的废弃物瓶内。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多数可经过酸碱中和、次氯酸氧化消毒、溶剂提取法、活性炭吸附法、氧化分解法等方法进行, 重金属废液可采用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来处理。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 EB) 作为非放射性化学标记物被应用在核酸检测实验中, 但EB具有很强的诱变性和毒性。含有EB的废弃物需要用含14 g/L Na NO2和0.31%H3PO2的溶液浸泡1 h, 自来水冲洗5 min后, 才可以进行焚烧或高压灭菌后深埋处理[11]。32P作为放射性化学元素, 其半衰期12.8 d, 常被用在医学上跟踪定位诊断, 生物学上杂交检测, 但被32P污染的废弃物的处理周期约为6个月[12]。

3.2 生物废弃物处理

第1类生物废弃物可能会引起公众危害, 必须放置高温灭菌袋内, 经高温灭菌后, 焚烧或深埋[7,8]。实验用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喷雾消毒后用塑料袋包裹深埋或焚烧[13]。尿液、血液、唾液等废弃物, 应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 h, 倒入化粪池或厕所, 或者焚烧处理。第2类生物废弃物不具有危害性, 不需要专门处理, 可以视为生活垃圾处理[7,8]。

3.3 液体废弃物处理

液体废弃物应统一收集在HDPE材质的密闭容器中, 需经过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才可以排放。无毒的化学试剂可以直接排放在下水道, 但易挥发或发臭的液体必须通过旋转过滤器或真空过滤才可以排入下水道。经高温灭菌融化的琼脂糖凝胶或培养基不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冷却凝固后放在生物危害物袋内, 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

3.4 固体废弃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应收集在危害废弃物高温灭菌袋内, 进行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处理后放置在硬纸盒内, 并贴标签待定期统一运走。广口试剂瓶或玻璃器皿不应直接放置在生活垃圾筒内, 含有酸污染物必须用水冲洗, 含有易挥发试剂, 在处理前必须放置在通风橱内, 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放置在指定放置玻璃废弃物的桶内, 而装有甲醇或乙醇的废弃试剂瓶可以直接重复利用。

3.5 气体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少量气体废弃物可通过通风橱的通风管道与空气充分交换混合, 稀释后直接排向室外, 但通风橱的通风管道应加设过滤器。实验过程中产出的大量有毒气体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措施, 如经过酸或碱性溶液吸收处理, 或与氧燃烧处理, 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后排放。

混合型废弃物 (Mixed waste) 可能既属于化学废弃物又属于生物废弃物, 这类废弃物应先按生物废弃物处理后, 再按化学废弃物处理[5]。尖锐型废弃物可能被化学试剂、放射性物质或生物废弃物污染, 应该装在特定的尖锐型废弃物容器内, 按其污染物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7]。

4 重视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随着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生物技术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在逐渐加重, 实验室废弃物也在增加。因此, 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理不容忽视。虽然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发布《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教育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 (教技〔2005〕3号文件) , 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工作的认识, 并将高校实验室、试验场等排污纳入环境监督管理范围, 但有效、安全管理和处理废弃物, 减少污染仍需进一步加强。

实验室废弃物 篇7

1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现状

对于化学实验室, 其中存在着较多的类型, 大部分具有易燃、易爆、剧毒等特点。为了保证化学试验品的安全使用, 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保证化学试验品的安全性。但在部分化学实验室中, 由于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和操作规范, 导致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扩散, 危害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 部分化学试剂如硝酸钾等是制备爆炸品的原料, 如果管理不善, 流入到不法分子手中, 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另外, 如果化学试剂储藏放置不规范, 可能会引起不同试剂间发生化学反应, 造成危险事故。

2 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存储和使用管理制度

健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是防范危险化学品危害的基本保障, 对于化学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危险品购置、使用和存储等管理制度, 在危险化学品的购置、使用和存储工作中, 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另外, 在使用时, 还需对具有明显危害的化学品应标明使用方法。对巨毒性、强刺激性、放射性及易燃易爆的化学品, 需进行重点管理, 明确责任人, 实行专人专管, 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2 落实管理制度

在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时, 除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管理办法外, 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才是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控根本。一是需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 具体落实危险品订购、使用、废弃物处置的责任人。二是需根据各种试剂的具体化学特性, 制定和张贴醒目的储存、使用及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 防止出现危险化学品的无序混合存放和违规使用, 并需落实使用前后登记制度。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存放、使用化境的管控, 保障危险化学品处在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对于危害性大的化学品防护设施必须配置齐全。四是通过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保证所有的相关人员了解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处置的相关制度, 了解应急措施, 掌握应急处理设备的使用。五是建立化学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制度, 安全负责人需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后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六是实验室管理层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化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防止落实责任不到位、实际操作不规范等。

2.3重视思想教育

由于化学实验室中危险品种类繁杂, 化学性质复杂, 为了保证实验人员做到对化学试验品的正确存放, 安全使用, 实验室负责人员需要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化学试验品的正常使用培训, 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隐患防治工作交流会议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实验自觉性和责任感。

3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措施

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 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都是有毒物质, 其中还有些剧毒和致癌物质, 如果直接排放, 就会污染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 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通常的处理措施有: (1) 少量微毒气体可以从排风厨中直接排掉, 经过大气稀释。较大量剧毒气体必须经过吸收处理后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可用碱液吸收, 有机气体可经过燃烧后排放。 (2) 含砷、汞、铬、酚、氰化物的废液要经过专门的化学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 高浓度酸、碱及洗液要倒入专用回收罐中回收处理。 (4) 分析中使用过的有机溶剂单独回收, 通过蒸馏回收再重复利用。 (5) 产生的固体废渣不得随意丢弃, 必须按性质和类别单独集中, 用化学法处理无害后填埋。

4 结语

化学实验室中存放着大量的危险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在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需要尽快完善管理制度,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执行。另外, 对于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 需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防止其对环境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杨姣兰, 金鑫, 韩旭, 陈冬青, 王昔.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0, 02:94-98.

实验室废弃物 篇8

1 动物全血、血清及实验耗材

要放在不锈钢筒内, 在4h内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待物品冷却, 装入不锈钢筒内, 送到处理地点。

2 动物组织、培养物、粪便、棉拭子、接种后鸡胚及实验耗材

要放在不锈钢筒内, 在实验后0.5h内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待物品冷却, 装入不锈钢筒内, 送到处理地点。

3 实验动物尸体、动物产品及废弃的实验耗材

在实验后1h内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待物品冷却, 装入不锈钢筒内, 送到处理地点。

4 一次性注射器

在注射和抽取传染性材料后不要盖上原来的针头帽, 应放在固定、方便且不会刺破的用于处理利器的容器里;破损的玻璃不能用手直接操作, 必须用机械的方法清除, 如刷子、簸萁、夹子和镊子;可回收使用的利器, 必须放在不锈钢筒内。以上物品在实验后1h内运输到消毒区, 高压消毒灭菌。灭菌后待物品冷却, 装入不锈钢筒内, 送到处理地点。

5 实验废水

实验室应尽量减少用水, 污染区、半污染区产生的废水必须排入专门配备的废水处理系统, 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6 所有工作服

应于实验后1h内在实验室处理。

7 外耗材性实验物品

操作传染性材料后, 应于0.5h内对使用的仪器表面和工作台面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地面、空间等进行有效的消毒, 特别是发生传染性材料外溢、溅出, 或其它污染时更要严格消毒。

8 可疑或烈性传染病的实验污染物及废弃物

应于实验后立刻放在不锈钢筒内, 进行高压灭菌。灭菌后待物品冷却, 装入不锈钢筒内, 送到处理地点。

9 有毒有害化学药品

需经化学方法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弃之。

1 0 突发危险事件

实验室废弃物 篇9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实验室废弃物,精细化管理,三废处理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的重要基地[1]。随着近年来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对各类型实验室条件建设的投入不断增长[2,3,4],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的安全运转是学校发展最为基本且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5,6,7]。对于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处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中涉及到的有害危险物比较多,对这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通常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其分类主要包括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生物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试剂瓶、以及接触过有毒试剂的容器等;液体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废液。生物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使用动物产生的尸体以及带菌、带毒器械等。通过对我校的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精细化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得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引导学生对实验室有害废弃物的处置有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置方法,也有效地提升了专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 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管理现状

国外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8,9]。美国的多数高校实验室采取EHS管理体系,废弃物存放和回收的位置、统一的安全标识是其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10]。以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实验室为例[11],除制定了处置实验室器皿、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制度外,还专门制定了化学药品倾倒指南等。对危险废物的培训方面也很细致,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废物确定、废液处理、给危险废物贴标签、容器管理和废物兼容性、危险废物收集、减量化、实验室用容器的处置以及通用有害废物如电池、含汞的恒温控制器、温度计等的处置等。管理部门专门指定有害废物堆积区域,规定产生有害废物的实验室要检查盛装容器的标签且密封完好,并及时清洗任何可能发生的微小泄露或溅出,管理人员为危险废物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帮助[11]。日本京都大学编制了详尽的安全指导手册指导了有害废弃物的收集及处置要求,新加坡大学实验室的安全员需要具有专业资质,保障了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安全处置[9]。

国内的高校也已经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 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增加了,但是后期的教育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很多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薄弱,学生不知道如何对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2 国家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大,以前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实验室的高速发展,庞大的实验室体系缺少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很多危险有害废弃物往往凭经验处理,没有形成制度;3 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11,12,13,14,15,16]。

以我校为例,自2013 年以来,随着学校的大发展,基础科研楼的落成,科研工作的推进,以及法制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危险废弃物产出量来看,2010 年产出量为5.27 t,2011 年为23.7 t,2012 年为7.86 t,2013 年为13.5 t,2014 年为25.6 t,由于2011 年产出量受搬家影响误差较大,所以把2011 年数据剔除,得到年度废弃物产出量曲线图,见图1。从图1可直观地感受到,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所面临的压力。从投入的人力来看,原来在一个人指导、监督、管理下进行的集中、转移、存储废弃物,发展成为由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完成。

2 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和定期清运处理。我校主要从完善规章制度、多种途径开展培训教育和工作流程规范化细节化3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

2.1 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完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针对实验室的废弃物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指导手册:如针对危险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制定相应的实验室废弃物实用指南,帮助学生和教师对实验室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管理,内容包括对废弃物的分类、如何鉴别危险有害废弃物、如何分类倾倒废弃物,规定哪些物质可以倒入下水道及倒入下水道的方法程序,如何对废弃物进行安全标识,从哪里可以寻求帮助等。

2.2 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培训教育

采取多种途径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针对非专业人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与实验室有害废弃物有接触人员的普及教育。与实验室有接触的人员不仅仅包括学生和教师,与教务处联合将实验室安全作为新生入学的必选课,与人事处联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教育;还包括实验楼中负责保洁和保安的工作人员等,与后勤物业管理联合对保洁、保安等临时工作人员在上岗培训过程中树立他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能够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

2.3 工作流程规范化细节化

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处理的过程要精细化,从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到定期清运处理[17],每个细节都有规范的指导。我校对存放废液的容器进行专项管理,统一配置和统一回收。在对实验室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为所有实验室提供不同规格和标注的垃圾袋用于存放不同类型的垃圾。对实验室废液进一步划分为一般化学废液、剧毒化学废液、废旧化学试剂、废旧剧毒化学试剂,其中一般化学废液又分3 类:含卤有机物废液、一般有机物废液、无机物废液。要求所有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上一个黄色的危险废物标签,并完整地填上成分浓度及实验室联系信息,其中废液的成分浓度便于专职管理人员对废液进行细化分类提高废液辨识的准确度。由于废液腐蚀性非常强,在经过短距离的转运、收集过程后,极可能对记录在黄标签上的信息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我们对黄标签的粘贴位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黄标签贴在远离桶口的平面上,保证黄标签上的信息不受影响。学校不仅帮助实验室人员对有害废弃物的鉴别提供帮助,而且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在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至集中存储区域后,组织北京市指定的机构将这些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运至政府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此外,对每个实验室产生的有害废弃物,全部称量,并且分别按实验室记录、相加,最后得到各个实验室产生危险有害废弃物的总量,从而实现对实验室危险有害废弃物的产出量进行监督,掌握各个实验室产生危险有害废弃物的规律,为发现问题和深入调查提供依据。

3 结束语

实验室废弃物 篇10

1 实验废弃物的种类

根据实验废弃物的形态分为废液、固体废弃物和废气三大类, 具体见表1。

2 废液的处理

2.1 有机废液的处理

有机溶剂如有机酸、醇类、酯类、酮及醚等应尽量回收, 在对实验没有影响的情况下, 可反复使用;亦可用做洗涤剂。对没有太大回收利用价值或回收成本高的有机废液可用以下方法处理。

2.1.1 稀释中和法

甲醇、乙醇及醋酸等能被细菌作用易于分解的溶剂, 可用大量水稀释后排放。酯类等容易发生水解的废液, 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在室温或加热下进行水解。若水解后废液无毒害, 中和稀释后排放;如果含有害物质, 则用吸附等其他方法加以处理。

2.1.2 焚烧法

可燃性有机物可用焚烧法处理, 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 用氢氧化钠中和达到处理目的。若产生有毒气体则不宜采用此方法。

2.1.3 溶剂萃取法

如高浓度的含酚废液, 先用醋酸丁酯萃取, 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萃取, 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 处理后排放。

2.1.4 吸附法

含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有机废液, 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用活性炭、废纸屑或木屑吸收, 然后焚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1.5 氧化分解法

对易氧化分解含水的低浓度有机废液, 加氧化剂 (漂白粉、高锰酸钾、废铬酸混液等) 将其氧化分解, 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方法处理[1]。

2.2 无机废液的处理

2.2.1 无机酸、碱类废液的处理

在废酸液中加入石灰石或碳酸钠或与废碱互相中和, 使pH接近7, 然后再排放;也可稀释后用于清洗公厕。对废铬酸洗液, 可用浓高锰酸钾氧化再生循环使用, 废弃不用的少量铬酸可加入石灰使其转化为沉淀埋于地下。

2.2.2含金属离子的无机废液的处理

含重金属无机废液一般采用铁氧化法处理, 也可用沉淀法加入硫化物、氢氧化物等处理。例如:含汞的无机废液调pH8~10, 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的硫化物沉淀, 由于汞有剧毒, 滤液用活性碳处理后再过滤排放 (有机汞废液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分解为无机汞再处理) ;含砷废液中加入氧化钙, 调pH为8, 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 也可将废液调pH>10, 加入硫化钠, 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2]。除沉淀法外还有凝聚法、吸附法、磁分离法以及还原离心法、离子交换法等[3]。

2.2.3 含其他无机盐离子废液的处理

常见的含氰废液可用氢氧化钠调节pH>10, 加入高锰酸钾或漂白粉, 充分搅拌, 放置24 h, 使氰化物完全被氧化分解。

2.3 综合废液

互不作用的废液可用铁粉处理。调废液pH为3~4, 加入铁粉搅拌0.5 h, 再用碱调pH至9左右搅拌10 min, 加入高分子混凝剂沉淀, 清液可排放, 沉淀物作为废渣处理[4]。

2.4 其他废液

在实验过程中废弃的细胞或组织培养液等生物性废液, 一律要先加入漂白剂灭活之后才能倒入下水道。含染色液、血液、排泄物的液体也要先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3.1 破损的实验用品

实验中损耗但仍有利用价值的玻璃仪器, 可进行相关处理后再使用。如口部破损的试管或量筒, 截去破损段后可继续使用;塞子或瓶身有破损的容量瓶, 与其他回收的塞子或瓶身重新配套后仍可使用;一些废旧的玻璃瓶洗净后, 可作为一定容量的试剂瓶, 用于配液。

3.2 消毒后可再用的器具

血袋、试管、离心管、吸头等用消毒液充分浸泡消毒后再使用。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用1 000~3 000 mg/L有效氯溶液浸泡后清洗重新使用。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具, 高压灭菌后使用[5]。

3.3 不可再用的固体废弃物

一般废弃物应与传染性废弃物区分开来, 作为普通废弃物统一处理。一次性用品可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 min, 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动物尸体和垫料可采用戊二醛消毒后集中到塑料袋内, 再把装有动物尸体的塑料袋放入盛有10%甲醛液桶保存, 定期送到固定焚烧点进行焚烧处理, 装有垫料的塑料袋可直接作为生活垃圾处理[6]。

4 废气的处理

氨气、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等, 相对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而言, 污染较小。可通过自然通风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降低其浓度, 改善实验室空气质量, 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法。二氧化硫、氯化氢、氯气、硫化氢等可以用石灰溶液吸收。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 经空气稀释后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另外, 许多植物可吸收有毒气体, 如夹竹桃、枫树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红柳、合欢、槐树可吸收氯气;女贞树可吸收二氧化硫及氟化氢;构树能吸收氮氧化物。在实验室周围种植一些合适的树木, 能减轻实验废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7]。

5 结语

做好药学专业学生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不仅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还可有效减少实验室污染, 降低废弃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林意, 张戎, 程振春.化学实验室废液处理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330~332.

[2]姚运先, 王艺娟.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与处理方法[J].实验与创新思维, 2002 (2) :9~10.

[3]杨志毅, 彭丽, 李跃华, 等.高校实验室废水的调查及处理方法[J].大理学院学报, 2010, 9 (10) :32~34.

[4]李玉仿.浅谈药品检验所实验室废弃物的一般处理方法[J].天津药学, 2007, 19 (4) :58~60.

[5]何积秀, 张建英, 倪吾钟, 等.高校实验室废弃物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25 (9) :160~162.

[6]施正良, 仲晓萍, 孙朝华.浅谈动物实验后器具房间及废弃排泄物处理[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3, 13 (2) :102~103.

上一篇:中职法律下一篇:目标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