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2024-07-24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通用10篇)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1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工作,防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危害环境,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保障我院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院师生员工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实验方式,尽量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产生,对可重复利用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进行充分回收与合理利用。

第三条 院内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和相关人员,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分类

第四条 危险废弃物指的是由实验室产生的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废弃物: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弃物进行管理的。

第五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化学危险废弃物:剧毒化学品及不明物、高危化学品、被危险化学品污染的废弃物。

(二)生物危险废弃物: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其它生物危险废液。

(三)电离辐射危险废弃物:具有放射性的废弃物(含放射源、放射性装置、被放射性污染的物质等)。

(四)其它危险废弃物。

第三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学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学院和实验室二级管理体制。

第七条 学院指定行政副院长和总工负责学院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与处理规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二)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场地和相应设施管理等。

(三)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

(四)监督、检查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第八条 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学校、学院的有关规定,制定并组织落实本实验室的相关责任制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与处理规程、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二)建立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场地和相应设施。

(三)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工作。

(四)检查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存放

第九条 任何实验室及个人不得将危险废弃物(含沾染危险废弃物的实验用具)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一般废弃物中存放;不得将化学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及实验动物尸体等混合收集、存放、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实验室废弃物。

第十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与存放: 化学危险废弃物:

(一)化学废液按化学品性质和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分类进行收集,使用专用废液桶盛装,不能把不同类别或会发生异常反应的危险废弃物混放,化学废液收集时,必须进行相容性测试;废液桶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固体废弃物、瓶装废弃物和一般化学品容器先用专用塑料袋收集,再使用储物箱统一存放,储物箱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剧毒化学品管理实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锁,双账,双人领取,双人使用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废液和废弃物要明确标示,并按学校剧毒化学品相关管理规定收集和存放。

(四)废弃化学品须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并注明是废弃化学品。

(五)化学废液通常分为有机物废液和无机物废液,应预先了解废液来源,分别收集和存放,不清楚废液来源和性质时禁止混放;废液桶上应有明确标识。

生物危险废弃物:

(一)未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再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先进行消毒灭菌,再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贴上有害生物废弃物标志,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被污染的塑料制品应采用特制的耐高压超薄塑料容器收集,定期灭菌后进行回收处理;废弃的锐器(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应使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四)其它被污染的生物废液,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处理后确保无危害后按生活垃圾处理;若不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的,则用专用塑料袋分类收集,贴上有害生物废弃物标志,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电离辐射危险废弃物:

(一)放射性废源、废液和废射线装置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做好分类、记录和标识,内容包括:种类、核素名称等。

(二)废放射源:单独收集,按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要求密封收集,进行屏蔽和隔离处理;存放地点有明显辐射警示标志,防火防盗,专人保管。

(三)放射性废弃物:

(1)长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和经环保部门检测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上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须经学校辐射防护小组审核并向环保部门递交处理申请,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2)经环保部门检测认定为解控水平以下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废弃物,可按一般废弃物处理。

(3)必须处理的液态放射性废弃物须经环保部门聘请的专业人员进行固化后再妥善处理。

(四)废弃放射装置:在报废前须经环保部门核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十一条 在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单位收集处理之前,实验室务必保管好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按以下要求存放。

(一)学院在平房南侧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进行集中存放管理,保障临时存放设施的安全条件,保持通风,远离火源,避免高温、日晒、雨淋,避免不相容性危险废弃物近距离存放。

(二)在常温常压下易燃、易爆及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废弃物,由实验室负责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使之稳定后方能进行一般存放,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三)盛装液体危险废弃物的容器内须保留足够的空间,确保容器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器容积的75%。

(四)生物专用冰室或冰箱,不得放置其它物品,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第五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

第十二条 必须由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 在具备危险废弃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之前,实验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废弃物的扩散、流失、渗漏或者产生交叉污染。

第十四条 实验室在危险废弃物转移交接时,相关人员必须在场,填写《兰州大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转移联单》(一式四份),记录并存档。

第十五条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实验室应根据其特性、产生量以及环保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处理措施,确认其有害物质浓度达到或低于国家要求的安全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大气。

第十六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费用由学校和实验室共同承担。其中,学校支付70%,实验室承担30%。目前,废液、试剂空瓶、过期试剂处理费用为1万元/吨,动物尸体及组织0.6万元/吨。由学院总工根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转移联单》,每年12月份统一向各实验室结算费用(内部转账单)。

第六章 其它相关事项

第十七条 收集、存放和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过程中受污染的场地、设施、设备、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继续使用。

第十八条 收集、存放和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工作中,因未尽职责或管理不当失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5月起施行,由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2

1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现状

对于化学实验室, 其中存在着较多的类型, 大部分具有易燃、易爆、剧毒等特点。为了保证化学试验品的安全使用, 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保证化学试验品的安全性。但在部分化学实验室中, 由于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认识不到位, 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和操作规范, 导致一些有害有毒物质扩散, 危害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 部分化学试剂如硝酸钾等是制备爆炸品的原料, 如果管理不善, 流入到不法分子手中, 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另外, 如果化学试剂储藏放置不规范, 可能会引起不同试剂间发生化学反应, 造成危险事故。

2 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存储和使用管理制度

健全的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是防范危险化学品危害的基本保障, 对于化学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危险品购置、使用和存储等管理制度, 在危险化学品的购置、使用和存储工作中, 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另外, 在使用时, 还需对具有明显危害的化学品应标明使用方法。对巨毒性、强刺激性、放射性及易燃易爆的化学品, 需进行重点管理, 明确责任人, 实行专人专管, 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2.2 落实管理制度

在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日常管理时, 除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管理办法外, 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才是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控根本。一是需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 具体落实危险品订购、使用、废弃物处置的责任人。二是需根据各种试剂的具体化学特性, 制定和张贴醒目的储存、使用及废弃物处置管理办法, 防止出现危险化学品的无序混合存放和违规使用, 并需落实使用前后登记制度。三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存放、使用化境的管控, 保障危险化学品处在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对于危害性大的化学品防护设施必须配置齐全。四是通过组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保证所有的相关人员了解危险化学品使用和处置的相关制度, 了解应急措施, 掌握应急处理设备的使用。五是建立化学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制度, 安全负责人需对化学实验室进行日常的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后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六是实验室管理层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化学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 防止落实责任不到位、实际操作不规范等。

2.3重视思想教育

由于化学实验室中危险品种类繁杂, 化学性质复杂, 为了保证实验人员做到对化学试验品的正确存放, 安全使用, 实验室负责人员需要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化学试验品的正常使用培训, 还可以通过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隐患防治工作交流会议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实验自觉性和责任感。

3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措施

分析化学实验过程中, 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都是有毒物质, 其中还有些剧毒和致癌物质, 如果直接排放, 就会污染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 需经过处理才能排放。通常的处理措施有: (1) 少量微毒气体可以从排风厨中直接排掉, 经过大气稀释。较大量剧毒气体必须经过吸收处理后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化氢可用碱液吸收, 有机气体可经过燃烧后排放。 (2) 含砷、汞、铬、酚、氰化物的废液要经过专门的化学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 高浓度酸、碱及洗液要倒入专用回收罐中回收处理。 (4) 分析中使用过的有机溶剂单独回收, 通过蒸馏回收再重复利用。 (5) 产生的固体废渣不得随意丢弃, 必须按性质和类别单独集中, 用化学法处理无害后填埋。

4 结语

化学实验室中存放着大量的危险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在存放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 为了保证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需要尽快完善管理制度,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执行。另外, 对于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 需要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防止其对环境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杨姣兰, 金鑫, 韩旭, 陈冬青, 王昔.化学品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0, 02:94-98.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3

关键词: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发展对策

对危险废弃物的控制与管理,国外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体制,即从废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决策与实施等几个环节都需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同时从源头控制危险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减少进入环境或需要处理的费无量。对于已经产生的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产生者应该及时将其送至具有相关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妥善处置。处置单位在接受、贮存和处置废物的过程中应对废物进行严格控制。

一、实验室需落实危险废弃物经营的各项规章制度

1.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运输管理

实验室危险废物运输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运输时应当采取密闭、遮盖、捆扎、喷淋等措施防止扬散;对于性质不相容而又未经安全处置的危险废弃物应进行人工与交通工具混合运输; 转移危险废物时,必须按照规定填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如下表),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运输危险废物的设施和设备在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通过检测,方可使用。[1]

2.加强污染防治措施,分类贮存

实验室应该按要求实施自行监测,提高废水和废气污染防治设备长期、稳定运转的能力,加强来料分析、运营管理和自行监测,提高废水和废气污染防治设备长期、稳定运转的能力,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处理污泥应按相关要求及处置合同及时转移外送,避免长期贮存及二次污染。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高废气吸附塔活性炭和废水处理设施滤网的更换频率并做好相关记录,严格控制生产车间臭气排放,保障现场操作工人的职业健康卫生,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设立危险废物分析实验室以进行详细的物理化学分析

为掌握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所必须的信息,实验室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危险废物分析实验室,对所接收的各危险废物以及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新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详细的物理化学分析并记录结果。[2]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分析人员的培训,完善数据分析记录,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经营记录簿制度,图示记载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及能耗的台帐,加强危险废物经营情况台帐的管理,如实记载各类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处置情况以及各类辅料的使用情况,及时准确地对经营情况进行记录汇总。

二、危险废弃物持证经营企业应加强日常经营管理

1.建设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目前,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企业应尽快调整现有的处理处置企业分布和产业结构,引进国内外资金,建设和扶持掌握高新技术的集约化、规模化的集中处理与综合利用企业。可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建立2至3个综合利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规模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环保生态园区,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通过对现有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理企业的“关、停、并、转、建”,实现上海市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的合理布局。

2.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避免恶性竞争

危险废物经营行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行业规范和价格体系,致使危险废物市场处于无序的恶性竞争状态。政府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势在必行。分析表明,在危险废物名录的47大类中,2014年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焚烧处理残渣、表面处理废物、废矿物油、含锌废物、染料涂料废物、废乳化液、废有机溶剂、含镍废物、有机树脂废物、含铜废物,因此在制订收费标准的过程中,可以对具有代表性、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优先考虑,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价格体系,规范收费行为,推动市场的良性竞争。

3.依据循环经济的理论,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特别提出了“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方面。因此,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危险废物污染控制中应大力倡导。建议根据循环经济思想,将传统环保产业中废物一处理一排放的单向流动模式改变为现代环保产业中废物一处理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模式,制订相应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管理力、法,积极引导企业运用先进的工艺,合理利用资源,使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三、政府层面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1.加强执法力度

对无处理处置证的单位加强执法与处罚力度,环保执法部门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执法活动,对各类定点或流动的无证处理企业通过打击、罚没、取缔等方式来遏制无证企业发展。在处罚无证企业非法处置行为的同时,还要追究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的连带责任。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产生着应依法履行预防与治理的法律责任,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弃物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和出事方式的资料。在运行期间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贮存设施、处理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2.加大处理处置关键技术科研力度

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开发上海市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运输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形成一套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运输监管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上海市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及管理水平。[3]

作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扶持建立当地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或对处理实驗室危险废弃物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对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投入专项经费。可以购进能处理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设备,使得部分生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无须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或专业处理公司运走就能就地处理。

3.强化日常监管力度

强化日常监管,使处置企业不断完善软硬件技术力量,认真执行各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持证单位按照《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的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技术人员;完善实验室建设,具备与从事的危险废弃物类别、规模等条件相符合的分析能力;适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进行危险废弃物的运输,遵守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制度、经营活动季度报告制度、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度、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制度以及行政许可内容变更申请制度。

(1)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止的属地化监督管理。根据环境保护“属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原则。当前,应充分发挥所在地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环保护门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督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一句相关法规,依法制定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督管理程序和工作职责与目标任务。以整合所在地污染数据库的信息为基础,重点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源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认真开展“排污申报”审核工作,建立和完善排污申报动态数据库确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对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贮存场所及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事实全程监管,以提高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监管的能力和效率。

(2)强化日常监管加强源头管理,为企业降低环境风险。随着规范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环评审批阶段,将危险废弃物规范化具体管理要求纳入审批内容里。通过相关部门相互沟通和协调,拟定了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审批要求。从沈朴阶段加以规范,把好验收关,确保从源头上落实环境风险空措施,减少环境隐患。

(3)加强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监督检查。环境监测是政府环保部门的重点监控对象,而实验室由于产生的危险废弃物量非常少,环保部门忽略了对这些部门的监控。因缺少有效监督,有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存在随意排放危险废弃物也无所谓的错误认识。

(4)加强对生化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处置企业管理。开展清理整顿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行业行动,淘汰落后的处理处置公益和设施。对从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手机、运输、贮存和处理经营活动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必须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资质,方能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从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接收量、贮存量和处理处置量日常台账。

4.加強立法,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构建责任主体明确、处置规范、标准严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环境管理法规体系。通过完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为全面开展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污染防治,全面推动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签订法律基础。

我国目前为止并没有对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的专业规划要求,但回收企业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严格控制进厂危险废物的类别和数量。未经相关机构审核同意,不得超量、超类经营。但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由于其数量少,一般不存在超量的问题,但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就要求实验室在处置危险废弃物前对其进行分类提纯,并将不同成分的危险废弃物交由不同回收机构进行回收,极大的增加了实验室的处置费用,因此,对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当适当的放宽危险废弃物处置专业规划中不得超类经营的要求。

注释:

[1]俞清、尹炳奎、邹艳萍:《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及处理处置现状探析》,载《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第9期.

[2]刘海英:《上海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管理对策探讨》,载《上海环境科学》2013年第8期.

[3]邓华龙:《上海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现状和发展方向》,载《环境与科学》2014年第6期.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4

(二○○九年六月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实现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是指实验室在教学、科研活动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

定的废弃物及其污染物。

第二章 管理

第三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包括收集、暂存、转移及处理等环节工作。学院资产管理处

负责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暂存以及转运管理工作。各单位负责收集、暂

存本单位各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并负责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交给资产管理

处。

第四条 各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的组织体系,相关行政负责人

负责本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工作;各实验室必须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实验

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暂存与转运等工作。

第五条 各实验室必须服从学院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具体负责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工作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负责人的领导、指导与监督;各

实验室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或科研活动的人员,必须进行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

方面的培训、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 各实验室应将本实验室负责及承担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的人员名单及工

作职责报资产管理处备案,人员变更时,应以书面形式告知。

第七条 各实验室必须严格按本办法的规定处置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不得私自处置。对于违

规人员,学院将予以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于因违规操作而造成不良后果和

影响的,由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负责人承担责任。

第三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与暂存

第八条 各实验室实验过程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必须分类收集,固体危险废弃物不得与生活垃

圾混装,液体危险废弃物不得直接排放的污水系统;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实验室应按

废弃物类别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它可能导致废弃

物泄漏的隐患。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

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可见。

第九条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存放在符合卫生、安全与环保要求的专门房间及室内

特定区域,要避免高温、日晒、雨淋,远离火源及生活垃圾。存放危险废弃物的房

间应张贴危险废弃物标志、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及危险废物意外

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危险废物储存库房管理规定等。

第十条 不具相容性的废弃物应分别收集,不相容废弃物的收集容器不可混贮。各实验室要

根据本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情况列出废弃物相容表或不相容表,悬挂于实验室明显

处,并公告周知。

第十一条 产生放射性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的实验室应将废弃物收集密封,明显标示其名

称、主要成分、性质和数量,并予以屏蔽和隔离。第十二条 实验室向收集容器投放危险废弃物时应做好记录,包括废弃物的名称、主要成分、数量、性质,以及产生废物的实验名称、投放时间、投放人姓名等信息。

第十三条 各实验室应根据产生危险废弃物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收集注意事项、意外事故防范

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张贴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旁明显处。

第十四条 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的,必须按照沪府发[2003]76号《关于本市一次

性使用医疗用品废弃物临时处置的意见》精神操作;各实验室必须毁形、消毒、分

类收集,不得出售给个体商贩、废品回收站或交由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置。

第四章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转运与处理

第十五条 学院资产管理处定期向各院(系)收取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并负责转运到学院实

验室危险废弃物暂存库。各院(系)应及时向资产管理处通报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

弃物的收集情况,以便资产管理处及时收取转运。

第十六条 各实验室在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交由资产管理处转运处理时,必须提供危险废弃

物的名称、主要成份、性质及数量等信息,并填写实验室危险废弃物转移记录单,办理签字手续。

第十七条 资产管理处负责到上海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办理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并委托具

有相应资质的签约公司转移及处理实验室危险废弃物。

第五章 附则

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篇5

一、目的

为了规范、统一化验室验室废液(弃物)的处理程序,确保废弃物合理、规范、恰当处理,防止废液(弃物)处理不当对环境产生污染。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适用于化验室所产生的废液(弃物)。

1.废液类:a 低浓度(<5%)废液,样品分析残液;

b 较高浓度酸、碱、盐类;

2.废物类:a 废煤样,废弃化学试剂容器,废弃包装物;

b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

3.废气类:煤样挥发物,载气(氧气,乙炔气),分析过程中间物。

三、化验室废液(弃物)的管理

1.化验室废弃物应按照相应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必须由相应责任人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理。.质量管理员应对废液(弃物)的处置情况经常性监督。3.废液(弃物)应明确标识,注明类别和收集时间。对要处理的的情况应有废液(弃物)记录。

四、化验室废液(弃物)处理

1、一般低浓度废液(浓度小于5%),有机溶剂、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废液,低浓度可直接排放下水道。

2、较高浓度酸、碱、盐类物质的废液处理,经技术人员同意后由检测人员处理:测定煤中氮;煤中氯、砷;煤灰成分项目的化学废液集中收集于塑料桶中,用pH试纸(或pH计)检验,如果呈酸性,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或用废碱液中和,如果呈碱性,加入废酸中和,使废液的pH约等于7。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3、化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采取通风厨或专门抽风装置,经空气稀释后排入外界。

4、一般化学试剂的容器,在试剂使用完全后,用自来水冲洗,继续使用或当作一般生活垃圾处理。

5、危险化学试剂的包装物,主要有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氢氟酸、氨水,用清水反复冲洗其包装瓶后,做生活垃圾处理。氯化锌包装桶使用完毕后,反复用清水冲洗后压扁作为废铁处理。

6、一般实验用品:玻璃器皿、石棉绒、滤纸等。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璃瓶等可以用洗液浸泡,然后清洗重新使用。一般外包装材料、废弃纸品售给回收站。木质包装箱少部分完整留用外,其余作为木材集中堆放待用。

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 篇6

一、学校要建好化学药品、毒品仓库,凡是有易燃、易爆、有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起火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化学危险品,都应存入专门的仓库保管,储藏有毒药品的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阴凉。

二、对化学药品、毒品按特性分类保管,做到防光、防晒、防潮、防冻、防高温、防氧化,经常检查。对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要绝对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等事故的发生。严禁室内明火,禁止在化学药品、毒品仓库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三、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存放应贴好标签,标明名称、浓度、存量、进货日期、有效期或配制日期。无标签药品,必须经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否则以报废处理。有毒废物(液)的处理要符合环保要求,不得随意倾倒。

四、要按科学要求取用药品,严格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总量。

五、剧毒药品须实行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切实做好安全防盗工作,领用要严格签名登记。如化学危险品、剧毒品被盗,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查处。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7

1 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类型和危害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废液、废渣、实验材料、实验器材等[4]。因此, 按照废弃物的性质, 可将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划分为化学废弃物 (chemical waste) 和生物废弃物 (biological waste) ;按照废弃物的形态, 可将其划分为液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和尖锐型废弃物 (sharps waste) 。

1.1 化学废弃物

化学废弃物是对含有或者被化学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污染的实验室废弃物的统称, 包括含有或者被化学有机试剂或无机试剂污染的液体、固体和气体等。化学废弃物具有易燃性或 (和) 腐蚀性或 (和) 毒性的特征[5]。具有易燃性特征的化学试剂包括燃烧点低于60℃的液体、在常温下易自燃的固体、易氧化的物质、易燃压缩气体, 如乙醇、硝酸钠、二甲苯和丙酮等。p H值≥12.5或p H值≤2的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重金属能引起人体中毒, 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 EB) 、焦碳酸二乙酯 (Diethylprocarbonate, DEPC) 和巯基乙醇具有很强的诱变致癌性, 丙烯酰胺是神经毒剂, 可引起神经中毒。放射性化学物质对人身及环境也存在着极大的危害性, 我国于2007年3月1日起实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评定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了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管理[6]。

1.2 生物废弃物

生物危害剂 (biohazardous agent) 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寄生物、重组物 (recombinant products) 、致敏物、培养的动物细胞以及实验动物感染诊断样本和组织、废弃血样等[7]。生物废弃物可分为2类, 第1类是源于人体或可感染人、植物、动物的组织和细胞, 或被生物危害剂污染的废弃物, 包括实验过程中被生物危害剂污染的培养皿、培养液、移液管、Tip头、生物反应废液、废弃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组织、细胞和血液等, 以及感染性培养物、大肠杆菌工程菌株、转基因植物细胞和植株等。第2类生物废弃物也被称为类似废弃物 (look-alike waste) [7,8], 是指未被污染的动物组织细胞、细胞培养物、植物再生植株、培养皿等。

生物废弃物主要产生于医学、生命科学院校或科研机构实验室, 其多数带有生物活性物质, 因此成为引起疾病传播和生物安全隐患的潜在原因。工程菌因具有抗生素抗性极易在环境中繁殖, 致敏物及实验动物废弃物常会引起人类或动物的感染, 可能会直接引起疾病的传播, 甚至会产生前所未有的突发病例, 带来无法应对的灾难。生物废弃物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通过污染地下水源、土壤或直接干扰植物本身, 可能会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 引起某些种群植物的消逝灭绝, 改变特定区域内的植物群落, 造成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改变, 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转基因植物植株的不合理废弃, 可能会引起外源基因漂移, 造成超级杂草的出现, 同样存在引起特定区域内植物群落改变的危害。

1.3 液体废弃物

液体废弃物是指实验室中产生的液体状或流体状的废弃物, 包括洗涤废水、实验分析残液和废液、生物反应液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的制冷剂或润滑剂残液等。液体废弃物中常含有酸、碱、盐、重金属、有害微生物、有机溶剂、抗生素残留等, 如果直接排放到城市下水管网, 将会直接造成水体污染, 影响地下水源。

1.4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复杂多样, 相对数量较多, 包括多余的实验材料、实验产物、残留或过期失效的试剂药品、一次性实验耗材 (如滤纸、离心管、PE手套、移液器Tip头等) 、凝固的琼脂糖凝胶及培养皿等。固体废弃物常常被化学试剂或生物危害剂污染, 含有大量危害公众环境的有机溶剂、有害微生物等, 如果按照生活垃圾处理, 势必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危害人类的健康。

1.5 气体废弃物

气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易挥发试剂, 如浓盐酸、氯仿、乙醚、乙酸等挥发产生的气体, 以及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毒性气体, 如硫化物、氰化物等。相对于液体和固体废弃物, 气体废弃物较少。气体废弃物常含有刺激气味或具有麻醉作用, 引起眼睛或呼吸道疾病, 或者麻醉人的中枢神经, 甚至可使人失去意志或死亡。

1.6 尖锐型废弃物

尖锐型废弃物主要特指如注射器、针头、外壳手术刀、破碎的玻璃器皿等废弃物, 这类废弃物也可被划分为固体废弃物, 但由于其易造成废弃物处理人员的意外伤害, 或引起病毒感染等危害, 所以将其作为一类特殊的废弃物, 进行单独处理。

2 废弃物安全处理的原则

2.1 减少产生量

控制废弃物的生成是处理废弃物的源头。因此, 实验室工作要尽可能采用生成废弃物少的途径, 各种实验药品、试剂要购买适合工作需求的包装量, 多余的实验药品、试剂要实现实验室间的共用, 减少废弃物的生成量。

2.2 及时收集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及时收集, 形成“即生即收”的思想和制度, 减少其扩散、污染的时间。但对于有毒性的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 应遵循“即生即处”的原则。

2.3 集中收集

在实验室内应该设立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地点, 宾夕法尼亚大学将集中收集废弃物的位置命名为微小收集区 (Satellite Accumulation Area, SAA) [5], 在SAA放置专用的容器, 并贴有醒目标注, 以便减少废弃物污染的范围。

2.4 分类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复杂多样, 要依据废弃物的性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以便于对不同性质和形态的废弃物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定期安全处理。同时, 不同废弃物间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交叉污染, 使得污染性增大, 造成二次污染。

2.5 专人负责原则

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必须由专人负责, EHRS (Enivormental Health&Radiation Safety) 专门负责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存放、销毁[5]。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设立了工作区健康安全部 (Workplace Health and Safety Unit, WHS Unit) , 化学学院设立了危害废弃物处理部 (Hazard Waste Contact) [8,9], 专门负责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

3 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3.1 化学废弃物处理

根据化学废弃物的特性, 通常可将其划分为:酸溶液、碱溶液、氯化溶剂、非氯化溶剂和一般废弃物[10]。液体的酸、碱废弃物必须存放在高密度聚乙烯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材质的塑料容器, 且容器体积小于5 L。氯化溶剂废弃物与非氯化的有机溶剂, 如氯仿和丙酮, 必须分开存放, 若混合存放会引起爆炸。氰化物废弃物必须存放在含有碱性溶液的废弃物瓶内。

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多数可经过酸碱中和、次氯酸氧化消毒、溶剂提取法、活性炭吸附法、氧化分解法等方法进行, 重金属废液可采用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来处理。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 EB) 作为非放射性化学标记物被应用在核酸检测实验中, 但EB具有很强的诱变性和毒性。含有EB的废弃物需要用含14 g/L Na NO2和0.31%H3PO2的溶液浸泡1 h, 自来水冲洗5 min后, 才可以进行焚烧或高压灭菌后深埋处理[11]。32P作为放射性化学元素, 其半衰期12.8 d, 常被用在医学上跟踪定位诊断, 生物学上杂交检测, 但被32P污染的废弃物的处理周期约为6个月[12]。

3.2 生物废弃物处理

第1类生物废弃物可能会引起公众危害, 必须放置高温灭菌袋内, 经高温灭菌后, 焚烧或深埋[7,8]。实验用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喷雾消毒后用塑料袋包裹深埋或焚烧[13]。尿液、血液、唾液等废弃物, 应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 h, 倒入化粪池或厕所, 或者焚烧处理。第2类生物废弃物不具有危害性, 不需要专门处理, 可以视为生活垃圾处理[7,8]。

3.3 液体废弃物处理

液体废弃物应统一收集在HDPE材质的密闭容器中, 需经过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才可以排放。无毒的化学试剂可以直接排放在下水道, 但易挥发或发臭的液体必须通过旋转过滤器或真空过滤才可以排入下水道。经高温灭菌融化的琼脂糖凝胶或培养基不可以直接排入下水道, 冷却凝固后放在生物危害物袋内, 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

3.4 固体废弃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应收集在危害废弃物高温灭菌袋内, 进行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 处理后放置在硬纸盒内, 并贴标签待定期统一运走。广口试剂瓶或玻璃器皿不应直接放置在生活垃圾筒内, 含有酸污染物必须用水冲洗, 含有易挥发试剂, 在处理前必须放置在通风橱内, 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放置在指定放置玻璃废弃物的桶内, 而装有甲醇或乙醇的废弃试剂瓶可以直接重复利用。

3.5 气体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产生的少量气体废弃物可通过通风橱的通风管道与空气充分交换混合, 稀释后直接排向室外, 但通风橱的通风管道应加设过滤器。实验过程中产出的大量有毒气体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措施, 如经过酸或碱性溶液吸收处理, 或与氧燃烧处理, 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后排放。

混合型废弃物 (Mixed waste) 可能既属于化学废弃物又属于生物废弃物, 这类废弃物应先按生物废弃物处理后, 再按化学废弃物处理[5]。尖锐型废弃物可能被化学试剂、放射性物质或生物废弃物污染, 应该装在特定的尖锐型废弃物容器内, 按其污染物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7]。

4 重视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随着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生物技术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在逐渐加重, 实验室废弃物也在增加。因此, 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和处理不容忽视。虽然我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92年发布《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 教育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 (教技〔2005〕3号文件) , 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排污管理工作的认识, 并将高校实验室、试验场等排污纳入环境监督管理范围, 但有效、安全管理和处理废弃物, 减少污染仍需进一步加强。

小学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及领用制度 篇8

为加强学校实验室危险品管理,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及公共安全,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险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放射性等危险性的物质,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和导致人体中毒、灼伤、死亡等事故的化学物品及放射性物品。学校使用的危险品主要有:氧化剂、自燃物品、遇水燃烧物品、易燃固(液)体、毒害物品、腐蚀物品等几类。

二、危险品必须存放于专门仓库中,双人双锁管理,不得存放于实验室、仪器室内。

三、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存储的危险品必须有明显的标签(标签上应注明该危险品的名称、采购时间、规格、数量、质量),无标签的危险品一律禁止存放和使用。存储的危险品要在有关帐簿中反映。

四、危险品应分级分类存放,性质互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混放,并且不得堆垛过密、过高或过量储存。

五、危险品仓库必须按规定定期检查防止变质、自燃和爆炸事故。对变质、过期的危险品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要加强对危险品仓库的治安、消防管理,危险品仓库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和防护设备。

七、危险品的领用必须由专人审批,根据使用情况领取最少量。

八、领用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等,必须详细说明其用途,经学校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领用。使用后如有剩余必须全部收回。

九、学生在使用危险品时,教师应加以指导,传授安全操作方法,并采取必须的安全保护措施。

十、使用后,多余的剧毒、易爆物品应及时退还给实验室,任何人不得将危险品带出实验室。

十一、盛装危险品的容器、废液、残渣不得随意抛弃,必须由实验室统一处理。

十二、学校实验室主管部门及总务部门和使用危险品的学科(教研组),要对危险品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并且列入制度。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

十三、对于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批评或处分,对于因违反操作规定,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涉及人身安全的,必须要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9

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知识与管理

化学危险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管理和使用人员如果对化学危险品的特性不了解,不遵守操作规程或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很容易发生事故.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危险品的.危险特性以及实验室储存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在工作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发生安全事故后正确的应对将会有很大帮助.

作 者:吕明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北京,100087 刊 名:实验技术与管理  ISTIC PKU英文刊名: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2(5) 分类号:X132 关键词:化学危险品   实验室   管理   安全  

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管理 篇10

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一般都设有化学实验室,根据化学实验的需要,往往要储存和使用各类危险化学品。由于具有危险特性,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层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1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分析

1.1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危险特性,常用危险化学品可分为8类:一是爆炸品;二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三是易燃液体;四是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五是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六是有毒品;七是放射性物品;八是腐蚀品[1]。

1.2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特点

高校化学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2类,一类是易制毒易腐蚀化学药品,另一类是剧毒化学药品。高校化学实验室中易制毒易腐蚀化学药品使用量很大,但危险性相对低于剧毒化学药品。剧毒化学品需求不多,但危险性相对高于易制毒易腐蚀化学药品。所以这2类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是有区别的。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易制毒易腐蚀化学药品主要有盐酸、硫酸、苯、丙酮等,剧毒化学药品主要有硫酸汞、二硝基苯酚、水银、氰化钾等。

2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般高校都设有各种科目的化学实验室,虽然每个化学实验室的实验任务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了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都在进行各种化学实验,经常性地接触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及中毒事故屡有发生[2]。目前,各高校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比如安全教育懈怠、师生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实验室安全设施落后、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就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校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培训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十分突出,而我国在这方面工作开展得却远远不够。

2.1 实验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现状

高校化学实验室储存和使用的危险化学品,都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腐蚀性等危险特性,而且数量大、种类多。如果管理不善,就会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化学品事故。

近几年来,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许多高校扩招,在实验室进行科研试验的人数逐年增长,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数量也明显增加;许多高校不注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有些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严重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部分学生在实验前不掌握实验内容和要求,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不完全按实验规程操作,从而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此外,有些学校在实验安全防护设施方面,舍不得投入。实验室不配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防护服等防护设备,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

2.2 实验后化学废弃物的处理现状

现在,有很多高校化学实验室在实验后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废物随意丢弃,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废气直接排入大气,造成了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化学实验室中排出的废液虽然和工业废液相比在数量上是很少的,但是,由于其种类多,加上组成经常变化,其集中排放对环境的危害性却很大。可见高校化学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由于化学品的特殊危害性,必须对工艺过程废弃物进行严格控制和处理[3]。但是,高校在这方面的投资却很少,几乎没有任何处理设施和设备。大量化学废弃物的无处理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2.3 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管理,国家先后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等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近些年来,随着材料、化工等相关领域学科的发展,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数量及种类呈递增趋势。因此,如何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储存管理,就成了一个各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储存的要求很多。一般要达到以下基本条件: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目前,很多高校不设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有的高校即使有专设仓库也不设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不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不分区、分类储存。

3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由于危险化学品种类较多、理化性质不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储存和使用的基本常识。为此,各高校应组织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交流培训活动,或以聘请危险化学品管理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等形式,对学校师生等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除讲授安全理论外,还应结合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案例,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广播、报刊、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常识宣传单,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强化安全教育,营造校园安全氛围。通过广泛、深入、扎实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形成“全员安全”的校园安全大环境。

2)健全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应建立校、院两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校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校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各学院也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实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层层负责制,健全管理体系,真正做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有例可鉴。

规范的实验室运行机制是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证。实验人员应严格恪守实验室规章制度,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遵循产品工艺流程。各级实验负责人要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定岗定人,做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同时,学校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建立全校危险化学品档案,掌握全校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及使用情况,完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杜绝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3)完善硬件设施,加强防护措施。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安全设施是确保安全的前提条件。高校要根据实验室当前状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除污设备。各个实验室都要配备防火、防潮、防毒设施,如灭火器、干燥箱、通风橱等,改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条件,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实验环境。

严密的防护措施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条件。实验室所有人员都应掌握各种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实验室紧急出口等。有机化学实验室接触有毒试剂较多,故应配备口罩、橡皮手套、防护眼镜或防护面具等防护设施,还应准备一些急救用药品,如被强酸灼伤时急用的2%小苏打水、被氨水烧伤时用的2%醋酸。

4)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在目前高校的安全管理中,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意识淡薄是高校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要使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能得到严格落实,使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得到及时治理,都需要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问题要限期整改,严格落实;并以定期召开校园安全隐患治理工作会等多种形式,克服安全生产与己无关的思想,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4]。

签订安全责任书是落实安全责任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学校应与学院及学生层层签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书,各级负责人要坚决贯彻执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中肩负的重大责任。

4 结论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此项工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建设,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安全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安全隐患,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3690—19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刘海成,李奉翠.化学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4,4(9):28.

[3]向江红,宋楚华.有毒化学品销毁设施的环境保护[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1):5.

上一篇:人事部文员的工作职责下一篇:开学典礼学生会主席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