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2024-10-10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共12篇)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1

实验教学是中学理化生、小学科学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形式, 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主阵地, 实验室规范管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和实验的开出率是评估学校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指标, 也是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几年来, 我一直负责县 (区) 实验教学管理工作, 在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实验教学程序方面下了一定的工夫,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体会到加强实验教学的规范管理和程序管理, 对学校的实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如下。

一、任课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的全面考虑

任课教师要在学年之初, 针对全年的教学内容, 写好实验教学计划, 包括拟定实验材料、药品采购计划, 生物标本制作计划等, 每学期提前计划实验项目, 写好实验教学进度表, 交给实验员, 以便学校进行仪器设备的补充。这一环节是整个学年实验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二、任课教师要精心备好演示实验

1. 每个演示实验, 任课教师要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实验室所能提供器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实验方案, 做到因地制宜。

2. 根据所需要的器材填写《演示实验申请单》, 并至少于开课前3天交给实验员。

3. 实验员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通知单, 清查并预准备仪器, 检查设备是否充足完好, 将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一个初级预案, 并将准备时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要协助实验员准备、试做、分析实验, 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保证课上演示实验的成功率。

4. 课堂演示实验完成后, 教师认真清点仪器, 填写《演示实验记录卡》, 重点是记录实验进行情况、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为以后的演示实验留下参考性资料。实验员和教师共同签字。

5. 实验员清洗仪器, 放回原处, 记录药品损耗情况, 并将危险化学品的消耗作为重点, 详细计量使用数量和结余数量, 实验员和任课教师共同在消耗品使用记录上签字。

三、指导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1. 实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方案填写《分组实验申请单》, 提前一周交给实验员。

2. 实验员提前做好仪器药品材料的准备工作, 把实验中注意的问题与任课教师沟通。

3. 实验课前, 教师和实验员应一起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并试做实验。

对较难的实验要提前培训部分实验骨干学生, 并要研究过去的实验记录中发现的问题和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以便进行模拟试做, 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

4. 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明确目的、原理、步骤后再动手进行操作。

5. 如果是首次实验课, 教师要讲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以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和实验员应巡回指导, 学生提出问题应及时解决,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理象, 并做好记录。

6. 实验结束后, 学生应认真整理、清洗仪器, 并写出实验报告, 教师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 对失败的实验分析原因, 有条件的情况下, 允许学生重做实验。

7. 实验课完成后, 教师和实验员共同填写《分组实验记录卡》, 重点记录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并共同签字。

8. 实验员整理清洗仪器, 维修损坏仪器, 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 放回橱内, 并填写好《仪器维修保养记录》。

四、指导学生做好探究性实验

探实验性实验是初中、小学阶段学生实验中较为重要的形式, 它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新课题, 几年来我区实验教学管理中提出了几个关注:

1. 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实验预设是实验仪器准备的重要依据, 要求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全面的预测, 保证实验室设备大体准备到位。

2. 关注学生以往实验记录:同一年龄段的学生, 个体虽有差异, 但存在很大的共性, 探究实验的过程大体是相似的, 实验员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往探究实验记录准备实验器材。对本次实验出现的新情况要进行记录, 以备以后的实验参考。

3. 关注探究实验本身特点:

探究性实验提倡用简单易行的、合理的实验设计, 冲淡学生怕实验准备工作麻烦的情绪;用新材料、新工具降低实验的操作难度。简约化的实验设计, 装置简单, 操作简便, 现象鲜明, 节省药品, 节约时间, 安全可靠, 整个实验过程没有过多的干扰, 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探究目的上。教师引导学生用现有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

五、加强检查评价, 促进管理

学校仪器室的管理, 我区一直采取分类管理, 分橱存放、盘架式管理的模式, 仪器按计量、通用、专用、挂图、标本、模型、玻璃以及实验工具等分门别类排放。排放顺序、位置以配备目录的序号为主要依据, 个别体大仪器可适当调整位置。各橱柜应张贴仪器橱内卡, 内容包含:编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等。各器材除易损易耗外, 都应有相应的编号。对各种新购入的仪器经验收合格后编号入橱, 根据仪器的轻重、长短、形状、性能制作不同的盘架, 方便存放和整体管理。根据每种仪器的不同特点, 制定不同的保养方案并汇编成手册, 强调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做好防尘、防锈、防潮、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粘等工作。保养手册分发到每所学校, 使实验人员熟练掌握。在每学期一次的实验室检查中, 在抽查仪器设备使用表册及实验教学档案的同时, 抽查实验管理人员维修保养管理仪器设备的情况,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常抓不懈。

坚持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 是完成好实验教学的有力措施。实验教学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对实验原理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水平, 包括组装实验装置, 填写实验报告等, 学生实验做到单独考核, 单独记分, 成绩列入学生该学生学业成绩。初中毕业生在升学考试时, 我区还将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列入升学总分。我区将抚宁二中实验教学管理的评价经验在全区推广, 让学生、实验员评价实验课的开展情况, 并将考查评价的结果记入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任课教师都填写实验准备情况评价表, 来评价实验员的工作。以上措施使学生、实验教师和实验员都参与其中, 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

我认为, 实验室规范管理,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教学的各个程序的管理, 都是为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能力服务的, 所以重视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工作, 严格按程序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管理工作中是不可偏废的, 而且要更加深入地加以落实。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2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构建符合农业科研规律的重点实验室体系,规范和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农业科技基础性工作,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的、关键和共性科技问题。

第三条

重点实验室按照学科领域、产业需求和区域特点进行规划布局,包括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三个层次。基本组织思路是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学科群”(也称“学科领域群”),逐步形成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实验室体系。

第四条

重点实验室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支持、定期评估的原则,进行分类建设和管理。

第五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六条

农业部支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科技计划项目优先委托重点实验室承担;重点实验室应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科技计划任务。

第二章

第七条

农业部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规划,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联合协作;

(二)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估和检查;

(三)批准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

(四)统筹协调重点实验室条件建设、科研任务和运行保障。

第八条

重点实验室主管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组织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协助农业部考核和管理;

(二)审核上报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并根据农业部的批复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三)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相关条件,为重点实验室运行提供必要支持。

第九条 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工作,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和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二)组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组织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人选,聘任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

(三)开展重点实验室考核,配合主管单位和农业部做好评估和检查。

第十条 重点实验室的职责:

(一)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1.针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出本学科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凝练科研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重点组织开展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性、前沿性以及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2.培育和发展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 3.聚集和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4.组织本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交流; 5.负责指导本“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和运行工作,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并提供必要的科技信息等服务;

6.承担本“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方案编制和考核评估等工作,组织本“学科群”联合申报重大科技计划。

(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

1.针对学科建设和区域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组织开展区域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

2.聚集和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接受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业务指导,指导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和运行,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三)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1.接受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的业务指导,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活动提供服务;

2.开展科学观测,获取农业科学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3.开展新品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集成试验研究与示范。

第三章

第十一条

按照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农业部组织编制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重点实验室按照“学科群”思路进行建设,每个“学科群”由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若干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

第十二条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原则上从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中择优委托建设。

第十三条

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原则上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涉农企业中遴选建设,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研究方向符合农业发展需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鲜明的研究特色,具有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能力;

(二)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研究团队结构合理、思想活跃、学风正派;

(三)有较完备的试验研究条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

(四)依托单位能够保证运行经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等。

第十四条 科学观测实验站原则上从已命名的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和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中选建,新建实验站优先从地方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中产生,基本要求为:

(一)具有学科和区域代表性,拥有必备的仪器设备和设施;

(二)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队伍;

(三)依托单位能够提供必要的运转经费和后勤保障。第十五条 综合性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依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本“学科群”建设的建议方案。农业部组织专家对建议方案进行论证,并根据需要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开展实地抽查,确定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形成“学科群”建设方案。

第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编制实验室建设计划,经主管单位审核,报农业部批准后建设。

第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建设任务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单位审核后报农业部,农业部组织专家按“学科群”进行验收。

第十八条 鼓励国内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科技型企业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科研单位、教学机构和企业联合共建。

第四章

第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财务开支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条

重点实验室主任每届任期五年,原则上由依托单位从本实验室年龄不超过六十周岁的固定人员中推荐,报农业部批准后,由主管单位聘任。

第二十一条

综合性和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应成立学术委员会,成员原则上不少于11人,其中依托单位的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则上由非依托单位的专家担任,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应为本“学科群”的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五年。

第二十二条

学术委员会应定期开展活动,指导监督实验室主任按照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发展规划开展工作,评价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等。

第二十三条

重点实验室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置研究单元,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人员管理制度,保持人员的适度规模和合理流动。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二十四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和“学科群”内的公共平台,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开放课题,并积极开展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第二十五条

重点实验室应统筹制定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和自主研制,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

第二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应制定相应办法,促进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之间的科研人员互访、培训和进修工作制度化;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优秀科研人才到实验室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研究,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第二十七条

农业部建立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动态反映科研工作和管理情况,相关信息作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考核和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重点实验室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托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研究成果均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有关知识产权的权属与收益分配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办理。

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应推动科研材料、数据、信息等在“学科群”内共享使用。

第二十九条

重点实验室应加强与推广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重视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

第三十条

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

第五章

第三十一条

重点实验室的考评采取报告、抽查和五年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第三十二条

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向综合性重点实验室提交工作计划和总结。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向农业部提交本“学科群”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三十三条

农业部按照“学科群”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考核和分类评估。每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

第三十四条

考核和评估指标的设立突出针对性和导向性,形成分类分级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十五条

对评估优秀的重点实验室,在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对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由农业部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两年时间整改。整改后再次评估不合格的,调整实验室主任或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

第六章

第三十六条

重点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农业部xx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英文译名为“Key Laboratory of xx, Ministry of Agriculture”;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统一命名为“农业部xx科学观测实验站”,英文译名为“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xx,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第三十七条

重点实验室的主管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定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

第三十八条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3

关键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管理 ;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TP315

Abstract According to successful cases of application of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LIMS has got abuses of 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 out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in research institutes. LIMS has showed many merits and promoted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Key word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的实体,在促进科研单位发展及科技进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实验室的整体运转水平、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手段及工具已有了更高的要求[2]。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科学的应用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验室传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管理高效率、资源配置合理、信息化程度高的要求[3,4,5];另一方面,随着实验室认证的逐步推广,国内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已逐渐意识到实验室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国外很多国家将现代的管理学、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实验室内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做到实验室信息共享与开放,从而实现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办公的无纸化。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在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分析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完美结合[6],从而促进实验室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

1 实验室传统管理的弊端

1.1 仪器设备管理方面

1.1.1 人工预约效率低

在实验室传统管理中,仪器设备的使用预约需要向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电话预约、邮箱预约,或者在《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上进行纸质表格登记预约,这些做法必然加大仪器设备管理者的工作量。同时,管理疏漏将会导致仪器设备使用时间的冲突,给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不论从管理者还是使用者角度考虑,传统的仪器设备预约模式工作流程都较为繁琐,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造成仪器设备预约的低效率。

1.1.2 信息登记工作滞后和信息封闭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为例,很多科研仪器设备已经投入使用,但是有关仪器设备的采购情况(中标单位、供货商信息、供货合同等)、品牌、技术参数、适用领域、使用环境等相关信息还未能及时完整登记入档,仪器的使用登记填写不完整,一些已经报废的设备未及时从信息表中删除,造成仪器设备信息管理工作滞后,影响单位仪器设备数据统计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科研仪器设备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即使是单位内部科研人员,也不易了解现有仪器设备的完整信息,更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7]。

1.1.3 档案管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除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从计划购置到报废时间跨度长、管理环节多以及购置经费的无偿性、设备使用的非营利性等特点外,还具有技术性、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8]。科研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一般以功能为单位,并结合研究方向进行分类。以橡胶研究所为例,共有栽培生态、育种与种质资源、生理生化、土壤农化4个功能研究室,截至2012年7月份,单位仪器设备采购情况如表1。实验室每年均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仪器设备档案数据的搜集和分类整理,而且这些档案也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1.1.4 维修与维护不便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和维护,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检查,并及时收集、反馈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维护信息记录。因农业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以中小型为主[9],加之科研用房紧张和基地分散等原因,大部分仪器设备分散在各个课题组和各类基地中,少部分仪器设备放置在数量有限的公共实验室内[10]。如果定期检查各种记录,需占据实验室管理人员相当多的时间;管理人员若不能及时了解仪器设备运行状况,损坏和急需维护的仪器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修理或维护,将会造成仪器设备处于瘫痪状态,从而影响科研人员的实验进程和工作效率。

1.2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为本单位以外人员,了解实验室运行情况的途径就是每年一度的学术会议,与实验室接触时间的有限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委员会学术指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实验室固定人员对实验室的运行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不利于实验室的长期规划与发展。

实验室日常管理涉及科研方向、易耗品、实验项目等多个层面,资料信息量大,但各种资料均存储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上,存储的随意性很大。随着文件存储数量的增加,资料信息量日渐庞大,不规范的存储方式也随之出现。而对于不同的管理人员,文件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导致信息存储的重复性。同时,资料的安全性也得不到必要的保证[5]。

nlc202309021120

实验室的规范管理,需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将会出现新的情况,规章制度会进行相应修订和完善。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中,作为实验室主体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不能及时了解新增及修订的规章制度,导致实验室的管理和秩序会受到相应影响,不利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各项科研项目的执行。

1.3 实验室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方面

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以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为主,同时积极协助科研人员及学生开展实验技术、实验方法、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与升级等方面的工作;二者的互动对于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实验室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及学生的接触有限,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科研人员及学生在实验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影响实验室管理的成效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国内外LIMS的应用现状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MS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技术来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通过它可以达到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1]。在过去的30年中,实验室管理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惊人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成就,为各种规模实验室高效、科学运行以及各类信息的存储、交流和二次加工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从而促进了实验室及所在企业/机构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实现全面量化评价和质量目标管理[6]。

2.1 LIMS在国外成功实施的案例

2.1.1 美国宝洁(Procter&Gamble)公司的成功案例

宝洁公司的产品涉及食品、制药、化妆品、纸制品以及洗涤用品等。该公司于1965年最早开始LIMS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它的LIMS研发团队对不同的实验室配备了不同的开发工具,为实验室的不同过程设计了不同的模块,对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开发出与公司不断升级的计算机底层结构相适应的LIMS系统。这一系统便于管理人员操作,价格合理,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升级性,可以灵活处理较为广泛的工作流程,适应不同变化的业务要求,最终成为实验室信息化的坚实平台[12]。

2.1.2 美国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作项目(PHLIP)

公共卫生实验室协作项目(PHLIP)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科学领域的协作,当前目标是开发、实验、部署可行的IT结构方案与工具,用于所有等级的公共卫生实验室间的电子实验室数据交换。自2006年10月,此项目参与者已经建立支持在6个州和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之间进行实验室数据交换的框架和基础设施,今后将实现所有州电子检验规则和检验结果的交换,以支持激增能力和现有工作流程,做到微生物、毒理实验室质量分析和检验过程的无纸化[6]。

2.2 LIMS在国内成功实施的案例

2.2.1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案例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选用北京三维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的Starlims(V9版)软件产品,采用实验室内部C/S与实验室外部B/S相结合的系统架构,进行“三同时”验收监测、社会委托监测、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污染源监督检测、突击抽查监测、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测、专项监测、环境污染纠纷仲裁监测和信访监测等业务的管理与操作,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与国际惯例接轨,是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3,14]。

2.2.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成功案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是中国疾病防控和相关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在新的时期,疾病防控机构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以适应新的体系与运行机制。目前,全国疾控机构已经进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使用和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广东、江苏、上海、深圳等省市的疾控中心,不断完善系统功能需求,规范系统数据及操作,为中国疾控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实验室信息系统在规范全国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提高全国传染病实验室网络信息平台数据质量、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而准确的数据资源、推进疾病监测水平、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5]。

3 LIM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优点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实验室中的数据和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统一管理。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克服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3.1 提高仪器设备预约效率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及研究方向,对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实行系统预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用户的预约来合理调配同类型的仪器设备使用,避免人工预约的不确定性、随机性,防止用户使用同一仪器设备时间的重合,从而提高仪器设备预约效率,也使仪器设备达到合理的配置。

3.2 信息登记方便快捷,增进仪器最大程度共享

基于网络技术及多用户同时进入系统,管理人员可多机进行仪器设备信息的登记,与传统的信息登记相比,将大大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避免信息的丢失。仪器设备使用人员,通过注册账号和密码,可以具有不同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的权限。本单位人员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使用、运行的情况,及时调整实验进度,以达到仪器设备最大程度的共享。

3.3 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同步管理分散在各课题组实验室和基地实验室的众多仪器设备,避免了纸质档案占据空间和花费人力整理档案,从而降低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的成本。

3.4 便于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中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维修频率、维护情况、用户反馈,来判断仪器设备是否需要维修与维护。结合农业科研单位仪器设备放置分散的特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便于仪器设备的集中管理、维修与维护,避免因不能及时处理,影响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导致实验进程的推后,以保证用户能顺利地执行科研计划。

nlc202309021120

3.5 便于用户快速获得实验室各类信息,增加管理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用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以将日常管理的各类信息录入系统,皆存储于系统服务器中,避免不同管理人员资料的重复存储,保证实验室相关资料的安全,同时节省上位计算机的空间。实验室学术委员和固定人员可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赋予的相应权限,对实验室运行管理实时掌握,更高效地为实验室运行管理发挥指导作用。

普通用户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规章制度、最新动态。用户可以借助留言模块,与管理人员进行互动,以便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并解决运行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达到实验室科学管理和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目的。

4 结语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LIMS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医疗等行业和教育、科研单位的实验室。在发达国家,LIMS已得到普遍应用,有数百家专业化的公司提供LIMS技术咨询服务。用户越来越依赖LIMS 来提高自身效率、改善工作规范性、降低服务成本、促进数据共享,并支持其他的商业需求[16]。国内LIMS的研究和开发也受到了关注,但国内的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的研究工作与国外相比滞后近15年,有自主知识版权的商品化的LIMS滞后近10年[2]。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作为信息资源的实验室的各类相关数据必须应该有规范的储存及再加工能力,这就要求中国LIMS的开发与应用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现代技术和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高要求、行为规范的高标准、运行的高效率和低费用、管理的科学性。因此,LIMS的开发与运行具有了必然性和必要性,功能强大、性能优异的LIMS才能更好地提升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百巍,陈大融,汪家道.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7):194-195.

[2] 李 云,黄家瑜.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0):52-55.

[3] 吴守丽.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C]. 第三届全国实验室建设、运行及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1:58-61.

[4] 王茂蛟. 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

[5] 敖 波. 基于Web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6] 王 群.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原理、技术与实施指南[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8.

[7] 张润杰,刘维民,刘 鹏,等. 基于B/S模式的网络版实验室管理系统[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6-22.

[8] 薛桂玲,张 辉,李 颖. 农业科研单位仪器设备管理措施初探[J]. 现代科学仪器,2008(6):117-119.

[9] 陈 洁,张以山,周建南,等. 农业科研单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现状及对策[J]. 热带农业工程,2010,34(3):59-61.

[10] 程琳琳,张以山,田维敏. 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运行管理探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12,36(2):58-61.

[11] 冯金辉. 数字—实验室—LIMS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科学仪器,2002(2):10-13.

[12] 研究开发型实验室案例-美国Procter&Gamble(宝洁)公司[EB/OL]. [2013-11-02]. http://www.starlims.cn/New.asp?Show_MM=124.

[13] 武 敬,杨建华.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初探[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4,18(3):68-73.

[14] 王向明,伏晴艳,刘 红,等.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为例[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4):4-8.

[15] 魏 强,吴桂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管理[J]. 疾病监测,2008,23(10):599-601.

[16] 徐 乐,张元才.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现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186-187.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4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基于现代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数据信息存储应用技术,以及快速化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现代化应用技术形态共同建构形成的,以医学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为主要目标的硬件和软件应用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验室内部各类分析性实验仪器的相互链接,借由建构和运行以医学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性应用系统,遵照科学化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指导理论,应用建构发展于计算机设备基础上的数据库应用处理技术,建构形成系统完备的医学实验室日常业务质量保障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检验性数据指标信息的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载体记录以及办公传输、数据信息资源与应用技术设备运行状态管理,医学实验室内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状态考核等工作任务目标。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背景下,能够促进医学实验室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发生程度显著的改善提升,为我国现代医学实验室基础业务的优化发展创造支持条件[1]。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况

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流程是:处方医师借助电子计算机设备下达针对特定患者执行临床检验项目的申请,待系统接收到处方医师下达的检验申请之后,由护士打印涉及患者的姓名、性别,以及身份证号码等属性信息的条形码标签条,并将打印形成的条形码标签条粘贴在对应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瓶上,并在完成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环节之后,将检验标本瓶迅速送交到对应临床检验项目的检验医学实验室,完成后续的检验技术环节[2]。

在门诊医学领域,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是:处方医师下达检验申请后,门诊患者接续完成门诊医学检验项目的缴费环节,待医院内部的财务业务管理系统,确认患者的缴费信息之后,由护士确认患者患者已经缴费的临床检验项目,并针对性完成条形码粘贴条的打印环节,将其粘贴在检验标本采集瓶上,待完成患者的检验标本采集环节后,结合患者实际进行的临床医学检验项目,将采集获取的检验标本,送交相应的检验医学实验室,完成后续的检验技术环节[3]。

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3.1 临床检验工作质量控制

医学实验室在开展日常检验业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本身具备着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质量水平控制管理理论,且这控制管理理论在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过程的管理工作实践中,已经逐步被转化为一系列的具体业务行为。在此基础上,为切实形成针对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质量管理工作的真实化和完整化记录,确保临床医学实验室检验业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具体开展环节都有记录可查,应当切实建构并投入运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4]。并在管理系统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具体涉及医学检验实验室室内工作质量水平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室内质量评价指标数组记录及处理、实验室内部应用仪器或设备的保养维护记录、检验应用化学试剂的定期更换和标签粘贴状况、定标记录工作开展质量以及标准质量备注状况等指标项目,确保对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日常检验工作的业务开展流程,实现系统化和完整化控制。

3.2 急诊管理

危急值或者是急诊医学检验结果,是揭示基站患者生命危急边缘状态,或者是临床中继续获取的检验医学指标结果,在获取危急值或者是急诊医学检验结果基础上,针对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处置,对于及时挽救和保证急诊患者或者是重症住院患者的生命存续状态和预后生存质量,具备深刻的临床影响价值,避免上述患者发生不良临床结果。在患者的检验标本出现危急值临床指标条件下,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当借助院内信息数据传输系统,及时通知对应患者的临床处置医师,针对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项目,和疾病临床症状表现特征展开关注和干预,要基于医院检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医院检验实验室日常业务开展流程中获取的危急值指标和急诊检验结果指标展开系统完整记录,并借助系统中配置的实时性数据传输功能组件,确保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接收和获取系统准确的危急值和急诊检查结果数据指标,为临床患者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处置,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提升生存质量创造支持保障条件。

3.3 临床检验标本的管理

临床检验实验室开展的检验标本的接收、检验,以及检验结束后的保存处理等具体实务操作环节,要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的检验日期、检验时间点、检验实施地点、具体检验项目以及检验样品的实际数量等指标展开系统性的记录[5],并针对检验标本的标记、传递、保存以及检验后处置等环节展开系统化的流程干预,确保检验标本临床流通过程的科学性。

4. 结语

针对医学实验室管理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问题,本文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况,以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两个基本方面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崔红伟,王全哲.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探讨[J].包头医学,2008,32(03):186-188.

[2]姜瀛洲,朱军,吴燎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策划[J].日用电器,2010,1(12):42-45.

[3]王鸿梅.医学院校实验室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问题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4,17(01):62-64.

[4]程琳琳,王旭,程延俊,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在实验室科学管理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工程,2014,38(01):16-20.

化学实验室实验管理员职责 篇5

1.积极主动配合教学工作,了解并掌握化学学科在各年级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进度,并订出化学实验室每一学期的管理工作计划。

2.实行坐班制,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有计划并按时开放化学实验室。

3.配合学校完善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设施器材,订出每学期化学实验器材的采购和更新计划,建立各种仪器药品设备的帐目,建立健全入帐、借用、赔偿、报废等制度,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4.实行严格的化学实验设施器材的使用、保养和保管制度,经常清洁和检查实验器材并及时保养维修,保证实验器材设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正常使用。

5.搞好化学实验室、准备室的卫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6.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挂图等均要分类编号,定点存放,有条不紊。

7.根据安全规则管好有毒易燃化学物品,定期检查,注意防火、防潮、防毒、防爆、防盗,每日下班前应检查水阀、门窗,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对危险品及有毒药品要专柜存放,严格遵守保管和领用制度。用后及时妥善处理残渣。

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 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管理弊端;管理改革对策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各高校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实验室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课程实验的需要,还要为科研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地。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弊端

1、实验室设备利用率低,资源重复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学校教学、科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仅作为理论课教学的验证,所以实验室建设是以专业为基础,依托教研室建立起来的,没有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即使有的高校设置了实验管理科,也只是负责购置设备仪器,而实验教学、实验人员还是由教研室管理。这种体制使得各教研室各自为政,实验室建设“小而全”,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工具重复购置,管理分散。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长远规划,由于实验室互相独立,在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等方面缺乏整体和全局意识,“小而全”的实验室建设,造成“人、财、物”资源上的浪费。有的专业学生数量少,致使大量设备仪器长期闲置,利用率很低。隶属于各专业的实验室都购置大批的必要设备,而相近专业的设备又大都相同,如此重复投资造成了资金利用率低下,无法引进、购置先进的设备,更无法提高自研设备的资金投入,如此循环,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和创新,影响了实验室效益的整体发挥,阻碍了实验室水平的提高。

2、实验教师少,实验能力差

由于实验按照课程设置的现状,大多数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与目前教改中加强对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考核、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相违背。另外,实验室工作人员少,且多为兼职,无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对实验项目进行开发,使当前的实验技术含量低;也因为实验室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大量的设备、仪器得不到及时的维护,致使一些设备仪器甚至是大型贵重的设备长期蒙尘,坏了也无人问津,有的处于半瘫痪状态,甚至不能正常运转;因为缺乏专职的实验人员,有的价格不菲的进口设备,自安装后多年来一直不曾使用过,成了奢侈的摆设;也因为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的配件丢得七零八落,使用时根本找不到所需的配件,只好弃置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在造成浪费的同时,因为有些设备长期不运转、故障多、配件丢失,本来该开设的实验项目也就不再开设,最终导致学生进实验室的机会越来越少,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训练,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目标的实现。

3、高校实验室依然采用粗放式管理

首先,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人文关怀不够,研究人员普遍感觉自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于老师们科研教学的压力大,他们感受到的大多是工作中的压力,包括考核、职务晋升等,在工作生活中得不到领导的关怀,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疲于奔命的状态。其次,实验室人员的状况不一,有的教学、科研双肩挑,有的是专职的管理人员。而目前高校实验室对人员的管理一般只局限于学校层面的管理,只是按学校现行的规定执行,没有针对实验室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样就使得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变得更加困难,既要吸引优秀的或有潜力的研究人员到实验室工作,又要兼顾原有的研究人员的利益。最后,科技项目财务管理粗放。预算制是国家计划项目的基本财务制度,但在实验室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对策

1、建立独立的实验中心

在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各大院校都感到建立实验中心是改进目前实验室管理弊端的必由之路,一些学校也纷纷对建立实验中心进行了探索。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将实验室从原来的教研室剥离出来,成立相对独立的实验中心。可以针对各学院、系许多专业,基础实验内容相近、专业实验内容不同的特点,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即将基础实验集中管理,成立基础实验中心;专业实验按学科专业归口管理,成立专业实验中心。在体制上,实验中心和教研室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直属学院或系领导;在资金投入上,实行立项拨款、专款专用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在人员上,根据工作量及学科特点优化组合。这种管理体制的建立,从经费的使用、内容的优化、设备的组合、实验人员的管理等方面能有效地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验室能在良好的环境下迅速发展,并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建立实验中心使人才培养、人员使用、资金投入、仪器设备的专管专用、专业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了落实,也为实验技术人员工作任务的协调、素质的提高、业务能力的培养、学科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2、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实验仪器的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着重购置、轻使用;任务不足、产生闲置;大型仪器设备部门所有,难以共享等突出问题影响了仪器设备效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加强购置过程的管理,购置大型仪器设备前,高校应组成专家组认真进行可行性论证,避免因购置失误带来的设备闲置积压、资金浪费,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其次,要着眼适应高校学科配置,对全校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盘活现有资源,形成以保证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兼顾各专业教学实验需要,资源共享、应用率高的实验仪器设备用管体制。同时对人员不配套,设备无任务的,应由学校统一进行调剂。三要建立大型实验仪器公共服务体系,全校各单位占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原则上都要进入公共服务体系,打破部门所有的禁锢,为校内外更大的群体(首先是学生)、更广的领域、更多的单位提供开放式、有偿性的优质服务,发挥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同时拓展开发仪器设备的功能。四要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金,使科研人员用得起、机组开得起,促进良性循环。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能否提高,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密切相关,学科建设规模越大,科研水平越高,与之相关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就越高,为此高校应专门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科研课题使用大型仪器设备,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免费上机和测试,避免一些研究项目因无力支付测试费用而受到影响。

3、以人为本建设实验教学人才队伍,提高实验能力

在实验室建设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认真贯彻

以人为本的方针,着力打造一个爱岗敬业、高中低技术职称匹配、知识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一是应引进竞争机制。实验教学人员应实行聘任制,在全校实行公开、公正、公平招聘,实行双向选择,最后以劳动合同的方式,双方共利、义务和责任等要制定必要的激励办法和相应的政策,多方选拔、推荐高层次人才参与建设管理实验室。二是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人员业务培训体系,采取定期培训、岗位辅导培训、送学住校深造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知识与技能,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应从思想和技术两个方面加速培育实验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抓思想素质,就是要求实验教学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认真细致、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实验教学人员要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和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教学人员具备扎实的思想作风。抓技术素质,就是要求实验教学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包括对前人械作的验证及对新问题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因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对实验教学人员来说,更应侧重于实验方法的设计以及如何使仪器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高校实验室实行精细化管理

为解决粗放管理带来的问题,需要树立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才能保证实验室健康稳定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的人员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的核心。同样实验室的向前发展就是靠实验室的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做到集体与个人形成合力,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促进共同前进,是建立高水平实验室的关键。其次,实现以财务预算为核心的精细化财务管理。实验室的科技项目经费是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经济基础,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保证。科技项目预算管理是各级项目主管部门的必然要求,因而要严格执行。对于项目经费,往往实行课题制管理,要求按实事求是精打细算,合作安排原则进行预算管理,保障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此外,要实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精细化资源管理。众所周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知识不断更新与积累的过程。知识是科研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科研机构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进行知识管理就是实现充分发挥实验室知识资源的有效手段。知识管理就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实验室进行知识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实现知识管理,首先需要建立资源库,避免资源的丢失,力争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不断提高资源库的含金量。其次要开放给所有的老师,让知识共享,成为创新的源泉。最后是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整理各种资源,让知识增值,发挥应有的效益。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7

关键词:教学管理,服务意识,实验室建设

随着中小学实验条件的改善和实验教学的加强, 使得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 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管理好实验室, 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已经成为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对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规范化管理实验室, 创造科学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是中学的实验教学阵地, 只有规范、合理地管理,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作为实验教师 (员) 规范管理实验室是从事这个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实验室规范化管理首先是做好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在工作中, 各类仪器应按计量、通用、专用、挂图、标本、模型、玻璃以及实验工具等分门别类排放。排放顺序、位置以配备目录的序号为主要依据, 个别放不下的大仪器可适当调整位置。要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做好防尘、防锈、防潮、防蛀、防腐、防变形、防老化、防粘等工作。发现有损坏的应及时维修, 提高仪器的完好率, 延长使用寿命所有仪器都按照各自的保管要求, 科学保管。

其次是实验教学的规范化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验教师 (员) , 每学期开学时, 要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 制订好本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准备好实验材料。在每个实验前三天或一周, 任课教师填交“实验通知单”后, 要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好每一个实验, 准备好的每一个实验, 我都先做一下, 有什么问题及时改正, 有什么技巧, 在上课之前及时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 保证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 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任课教师提的一些建议等记录下来, 以便下次实验改进。平时两室中做到清洁、整齐。每次分组实验结束后, 做到地面、桌面、水池内整洁, 无杂物, 桌凳排放整齐, 使实验室保持整洁, 给学生一个科学的实验环境。

二、提高思想水平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一) 树立服务观

实验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服务”, 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为师生服务, 离开了服务就失去了实验室工作的意义, 有了服务思想, 就能够主动做好工作。实验室管理不是一般的财产管理, 它有财产保管, 更有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育思想等教学管理, 管理好仪器设备不是目的, 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好, 通过管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仪器装备, 随时给师生的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提供方便、支持、欢迎、鼓励、提倡、帮助师生使用仪器设备, 并要起到督促作用和保证作用。总之, 要做好服务, 使实验室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 树立教育观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 学校的教职工都是教育者, 各个部门都有教育学生的任务, 学校处处要体现出教育, 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教师和学生都是实验教学的直接参与者, 实验教学同样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实验室管理要研究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 还要研究人的行为, 所以, 实验室管理不能单靠管理人员, 领导、教师、学生都要参与, 这也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 要加强实验室内外环境建设和各项工作环节的教育作用, 重视发挥它的教育职能, 让师生在做实验的整个过程都受到教育。

(三)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措施、规范管理

1. 加强财产管理, 提高办学效益。

实验室财产是学校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验教学的物质条件, 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环节。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 就说明了管理财产的重要性。财产管理不善, 配备的越多, 损失就越大。因此, 管好、用好实验室财产, 尽量避免损失和浪费, 是每个实验人员的首要职责, 也是评估实验人员工作业绩的基本要求, 因此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和不断探讨这一重要岗位的职责和管理方法。

2. 加强常规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实验室规划、配备标准和装备要求, 正确合理地选择, 采购、配备仪器设备, 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帐册管理工作。仪器的陈列存放要做到科学、规范、安全合理、美观、方便取用。要建立健全实验室计划总结、通知单、记录等各种资料的档案, 强化管理措施,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 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开展兴趣小组和自制教具活动, 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学习兴趣。

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专业素质。

实践证明, 要管理好实验室, 要开展实验教学, 没有一支有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此,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实验教师素质, 是管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和理论探讨, 提高教研理论水平。要对各学科实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逐步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总之,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既有教育教学、科研工作, 又有行政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工作必须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规律与原则指导下, 提高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水平的状况, 既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也是实验人员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在实验室管理上下大功夫, 向管理要效益, 向管理要质量, 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达到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萍萍.刍议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年, 03期.

[2]谢安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 01期.

[3]徐国兴.汪勤, 校企联办高校工商类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实验室实验管理工作探究 篇8

1 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安全是最关键的的问题

计算机实验室中需要有多台终端电脑还要有网络连接设备, 那么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遍布电子设备, 极易产生静电。一旦出现漏电或者火灾, 造成的危险是巨大的。所以在安全监督方面要做好工作, 做细工作

1.2 实验室设备遗留问题

无论什么规模的实验室, 实验设备在使用一个时期后, 因科研和教学的需要, 都要进行适当的设备更新和改建。但是遗留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通常情况下不会被丢弃, 而是继续留下来, 适应要求稍低的实验。这就造成了, 设备陈旧, 难于维护。出现硬件及兼容性问题。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 计算机实验室一般是由各个时期的教学需求逐步建立起来的, 所以形成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和规格型号上的差异, 这些硬件上的差异最终给管理者带来软件安装的兼容性麻烦在实验中经常出现故障。

1.3 实验室设备不足问题:

实验室的主要作用之一是辅助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教学的发展, 实验室也不可一成不变, 墨守成规。也要进行改革, 适应教学前进的步伐。设备和实验环境都需要进一步的更新。

1.4 辅助教学预备工作繁杂问题:

不同的课程, 对实验室安装的软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学期的要求也不同。同时为了避免教学中出现设备故障, 也要准备一些还原的工具具备还原技术。工作量较大。

1.5 学生有猎奇心里, 造成实验环境的破坏

学生都对新的事物有好奇感。尤其是大一的新同学更是如此。拆鼠标、拆键盘等现象屡见不鲜。环境卫生也是难于保持。加大了实验人员的工作量。

2 发挥实验室辅助教学作用的方法与建议

2.1 确立实验室改革思想

实验室要完成好教学任务, 就要进行改革, 实现实验室教学改革。实验室的改革应该与理论教学改革相互配合。实验室教学改革可以分成几个层面。首先, 从硬件设备进行改革。了解实际岗位需求, 在能力范围内购置新的操作设备。让学生了解最新设备的使用方法。其次建立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比如把实验室建立成软件公司的项目组方式、建立一体化实验室, 从分析, 到操作, 到编码整体过程模拟等等。最后要创新实验的内容, 把单一的教师布置, 学生模拟操作改为工作分配式, 学生通过预习, 去了解并尝试着却完成教师分配的工作, 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给予解答, 对学生的整体工作情况给出客观的评价。

2.2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掌握软件技术, 提供平稳的教学环境

软件的实装与备份, 网络克隆软件是有效与方便的, 网络克隆软件Ghost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备份的工作效率。学校在采购硬件时往往是政府采购, 需要自行装入操作系统和各种教学软件。如果采用通常的方法逐台安装操作系统、计算机的驱动程序和各种教学应用软件, 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而使用网络克隆软件Ghost软件, 在硬件配置一样的情况下, 全部计算机联网状态下进行多播,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实验室教学中, 教师也要随时讲解难点重点。所以要安装网络控制软件, 区分教师端可学生端, 由教师进行控制。具体软件可根据使用需要自由选取。

部分商务低端机器, 也可以自带网络复制程序, 要求工作人员能看懂使用方法说明。具备计算机的专业知识。

3 规范性管理方法和建议

3.1 出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

要让实验室工作有序进行, 就要有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方法, 将管理方法贴在

实验室显眼处, 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具体内容, 配合工作, 共同保证实验室的有序进行。

3.2 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要在每天课程结束后, 关闭电源, 再离开实验室。不定期的抽查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性。如电线的绝缘层是否脱落, 是否产生大量静电, 电流负载是否在安全范围之内等。在学期结束时候, 要彻底的检查实验室设备, 切断电源, 封闭实验室, 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3.3 定期检查计算机终端和网络环境

根据故障报告, 随时解决故障, 及时的对电脑进行系统和软件的重装、电脑硬件设备的更换。保证后续课程中, 实验室的正常使用。

摘要:实验室是完成教学任务, 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场所。在理论课中讲授的知识, 要通过实验室中的实践来检验。理论中的盲点要依靠实验来给出答案, 排解疑惑。学习的知识要考操作来加深印象。在高职中, 技能的要求更为突出, 实验也就显得愈加重要。实验室的工作繁杂, 要真正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实验室在环境、教学辅助、安全、设备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所以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 详细阐述了如何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

关键词:实验室,规范条例,故障排查,教学改革,备份

参考文献

[1]蔡小忠, 金贵朝, 费骥慧.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03)

[2]杨少飞, 许为民.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 (05)

[3]宋伟, 宋小燕.中美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刍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6 (01)

[4]孙秀英, 张秋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7 (14)

[5]白文红, 冯介新.对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2007 (02)

[6]何晓阳, 朱利泉, 朱亚萍, 余志.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01)

[7]谢安锋.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01)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9

力学实验室负责全校工科类的力学实验教学, 过去试验室只能开设材料力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六个基本实验, 和部分选做实验, 如今开设了理论力学, 结构力学课程配套的实验, 成立了振动实验间, 拓展了材料力学实验的材料力学综合实验间, 现在正以高效的有序的良好状态进行着实验教学。

1、必做和选择实验项目

1-1必做实验内容

材料力学

(1) 拉伸实验 (2) 压缩实验 (3) 材料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 (4) 扭转实验 (5) 拉伸时钢材弹性常数E测定实验 (6) 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7) 扭弯变形综合性实验结构力学 (8) 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量设计实验 (9) 由度系统自由衰减振动及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测量实验

理论力学

(10) 振动幅值测量设计性实验 (11) 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固有频率和阻尼的测量实验

1-2选择性实验内容

材料力学

(1) 偏心拉伸实验 (2) 压杆稳定实验等。

结构力学

(1)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的测量 (2) 拍振实验等

理论力学

(1) 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 (2) 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量等

1-3实验学时

根据教学大纲由教务处下发的实验教学计划, 明确给出各实验项目的学时, 以上项目中材料力学为8-10个学时, 理论力学和结构力学为4个学时。

1-4实验分组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保证每个学生有操作机会, 按实验项目每组3-4人, 采取轮换进行的措施 (当设备等于五台套时) ,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潜力, 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

2、实验教学组织

经过多年实验教学实践, 力学实验室教学组织已经形成程序化, 规范化, 其程序为;

2-1实验室根据上学期末学校实践教学管理科下达的实验教学任务, 落实讲科与辅导教师。

2-2实验前, 讲课及辅导教师仔细检查仪器设备情况, 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 讲课教师认真备课。

2-3上实验课前, 讲课教师填写《材料力学试验卡》发给实验班级, 在试验卡上填写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和学生预习内容。

2-4学生按照《材料力学试验卡》的要求, 进行分组, 登记入卡, 作好课前预习, 凭卡进入实验室。

2-5分组实验时, 讲课及辅导巡回指导, 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学生自己测量尺寸, 细心操作, 观察, 记录原始数据, 教师把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表现记录在《材料力学试验卡》上。

2-6学生实验完毕, 清理现场, 在《材料力学试验卡》上签名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2-7课后, 学生认真计算, 将书写的实验报告上交实验课教师, 由实验课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3、实验教学效果

使用《材料力学试验卡》后,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加强了学生操作训练,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 实验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3-1学生评卡做实验, 改变了极少数学生不上实验课和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 到课率百分之百 (请假除外) 。

3-2实验时, 学生自己动手, 测量尺寸, 操作设备, 记录数据,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3-3学生能独立计算, 认真完成报告, 并对实验中一些问题开展讨论, 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实验室特色

力学实验室是一个专业基础实验室, 在做好实验教学的前提下, 发挥人才优势, 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面向三峡工程, 开展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取得了教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学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以教学, 科研生产服务的综合实验室。

2-1积极开展材料及力学学科的科学研究

为了使基础科学为社会服务力学实验室积极开展材料学科的研究,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为三峡工程服务。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我室开展三峡工程中施工放弃物——风化砂综合利用课题研究, 以主任带队实验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三峡坝区发展新型建材应用研究》报告中, 对风化砂的理化性能开展了实验已经, 风化砂的理化性能是好的, 可以作为新型建材料, 并提出了生产双免风化砂砖新型墙体材料方案。随后提交了《山砂蒸压灰砂砖研制报告》, 拓宽了风化砂利用领域, 报告中分析双免风化砂砖新型墙体物理力学实验结果, 论述了双免风化砂砖新型墙体物理力学性能是好的, 可以应用在房屋建设上, 于是在三峡坝区建设4层实验楼, 我们在风化砂综合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 并且在大坝的边坡和桥梁预埋光纤材料观测情况也做了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果, 为工程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一些贡献。

2-2开展技术培训

力学实验室积极参加为社会的技术培训工作, 为周边的大型企业, 电大, 职大, 中专, 技校开设力学实验培训。

三、实验教学改革

3-1实验教学方式探讨

随着专业合并带来的专业面扩展及基础课程总学时的增加, 迫使各专业基础课学时大幅压缩, 材料力学实验学时也由原来的16-12下压到了12-10学时。

3-2如何解决实验学时减少与实验要求提高的矛盾, 既如何保证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力学实验知识, 为此我们学院综合实验楼操作多媒体实验教学, 通过研制和购买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 在保证传统基本实验教学的基础上, 用部分实验学时进行多媒体实验教学较少时间传授更多实验技术的目 (清华大学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多媒体实验教学光盘) 。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10

1 实验室的管理

1.1 我院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概况

我院无机化学实验室现有二个学生实验室,一个实验准备室,二个实验仪器室,使用面积达到468 m2,可同时容纳80~100人实验,每年承担约50个实验,实验开出率达100%,实验仪器能够达到一人一组,能够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教学任务。无机化学同时承担化学、材料化学、化工专业的课程实验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实验室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中心,致力于推进学科学位建设发展。随着每年我院实验设备专项资金的投入,无机化学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用仪器设备得到明显改善。现有电子反应振荡器1台、电热鼓风干燥箱2台、马福炉1台、电位滴定仪1台、性能比较先进的pH计10台、电冰箱1台、离子色谱仪1台、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热重-差热分析仪1台,仪器设备总价值50万元左右。实验室制定有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无机实验室规则、无机实验室安全守则、无机实验室物品管理办法等管理条例,从而保证了无机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秩序[2,3]。

1.2 基本教学实验仪器的管理实行一人一组制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每人指定一个实验厨专用。指导教师分发给学生本学期所使用的仪器,学生检查后放入自己厨中,学期末会进行清点工作,损坏丢失的要按照实验室赔偿制度进行赔偿。实行这样的管理后,学生马上会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十分珍惜爱护实验仪器。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这种一人一组仪器制度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实验,锻炼了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会减少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仪器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无机实验室基本实验仪器主要有34种:1-试管架,2-试管,3-离心试管,4-烧杯,5-锥形瓶,6-支管烧瓶,7-移液管,8-酸式滴定管,9-碱式滴定管,10-滴定管夹,11-容量瓶,12-量筒,13-铁夹(附双顶螺丝),14-铁环,15-试管夹,16-表面皿,17-蒸发皿,18-坩埚,19-坩埚钳,20-酒精灯,21-角匙,22-燃烧匙,23-试管刷,24-石棉网,25-吸耳球,26-滴管,27-漏斗,28-称量瓶,29-支管试管,30-黑(白)磁盘,31-集气瓶(带玻片),32-玻璃棒,33-铁坩埚,34-泥三角。

1.2 精密仪器使用的公用制

每次实验前教师把精密仪器调试好摆放在固定的实验台上,学生操作实验时共用。教育学生使用精密仪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细心谨慎,避免因粗心大意而损坏仪器。这种公用仪器制度,可以节约实验成本,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协调沟通和合作能力。同时,有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仪器流通,达到实验仪器共享的目的。这类仪器主要有:搅拌器,酸度计,电导率仪、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离子色谱仪、红外光谱仪、差热分析仪等仪器。

1.3 实验室黑板的管理与使用

有的实验内容很多的时候,学生难免会忘记一些,于是学生习惯将教材或预习报告放于实验台面,这样做不仅影响实验台面的整洁与使用,而且存在安全的隐患。我们在实验室的墙壁上设置了黑板。每次课前,实验老师会把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可用于教师的实验讲解,同时也可以方便学生参考,提高实验效率,增加实验室安全系数。

1.4 实验室卫生安全及“三废”管理

整洁卫生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安心的进行实验。实验室会在学期始末各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扫除。每次实验后还要安排值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负责仪器药品的回放,实验室的卫生。离开实验室之前,严格检查水电安全[4,5]。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始终推行以“绿色环保”为概念的教学改革,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宣传环保法规,爱护自然环境。对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科学的环保处理,不对环境产生污染。部分实验采取微型化,既节约药品,又保护环境。

2 实验教师的管理

2.1 加强实验教师的组织管理

我们无机实验教学任课教师组成为三名。一位是有着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的专职高级实验师,工作任务是加强实验仪器设备、药品管理,做到帐、物、卡齐全统一。随时对实验教学仪器进行调试、维修、养护,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的应用于无机实验教学,在他的指导下,其他实验教学教师也要做到对所有仪器设备能够熟练操作,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位是担任理论课无机化学的任课老师,在我院无机化学实验课既单独设课,又作为理论课的实践和补充,与理论学习平行进行,理论课老师要根据他的上课进度合理进行实验内容及进度的安排,既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兼顾实践的验证作用。一位是年轻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无机实验室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老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丰富实验教学经验。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整体发展,全面提高,使青年教师迅速适应实验教学,成为教学能手。同时,实验教师在实验室管理中,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2.2 加强教师的实验准备管理

每次实验前全体实验教师要开课前实验准备会,实行集体备课制。首先全体任课教师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教科书和各种参考资料中的有关内容;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内容﹑步骤﹑操作和实验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验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实验内容,研讨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每位教师实验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认真准备实验药品,做到准确配制,药品齐全。还要认真调试仪器,确保实验的精确度。

坚持每次实验试做。尽管有些实验项目可能是年复一年的重复,但是仍然要进行必要的试做。因为每次的温度压力以及试剂的不同生产厂家就有可能引起异常现象。任课实验教师进行预实验是保证实验课成功的关键性步骤。因为通过预实验,可以检验出材料准备是否成功;仪器用具是否齐备及能否正常使用;化学试剂的配制是否符合实验要求等。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发现的异样现象和新的实验内容进行及时的讨论和研究。

2.3 加强教师的实验指导管理

实验任课老师时刻牢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增强实际能力为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验课堂教学中使用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开放式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注意难点和重点,把易出问题的地方和各种注意事项,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好的讲解,对实验操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而且能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无机实验在系的公开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受到全体师生的好评。

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采取个别实验指导的方式。这样指导教师可以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不明白的实验现象,及时解答﹑交流﹑沟通,真正实现了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即解决了教学问题,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实验报告逐份批改。实验报告的批改是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实验效果的重要体现,尽管学生人数多,工作量大,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真正做到逐份批改,并且针对问题做出批改意见,对于出现的科学性错误,给予正确的修改,做到了解惑释疑,并且在下一次课堂教学时就实验报告情况作总结性的讲解。每批改完一次实验报告,都要结合实验情况,给出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教师在搞好实验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每周利用准备实验和辅导实验的时间,并采取互相听课,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并积极交流教书育人的先进经验和心得体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参与总结实验,取得了不少的教研成果,如实验教学论文“化学反应速度测定方法的改进”,“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室制法的改进”等等,达到了以教促改、教学相长的目的。

3 学生实验学习的管理

3.1 加强学风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首先我们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我们建立有严格的实验课考勤制度,课前课后学生都要签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时实验,

因故未做实验的同学要另找时间进行补做。学生进入实验室一定衣着整齐,在实验中保持安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到处乱走。在实验室里爱护实验仪器,注意节约实验药品,一定按规定的量取用药品,取用药品后,及时盖好原瓶盖,放在指定地方的药品不得擅自拿走。

3.2 加强实验操作管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作风

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要集中精力,认真操作实验,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现象以及处理数据的方法,并实事求是的做好实验记录。指导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也会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或不良实验习惯,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做好实验室教学的管理工作是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成绩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近几年,我们在实验室、实验教师、学生实验等三方面加强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以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我们仍需努力加强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事业心责任感,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提高实验仪器的利用率,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6]。

摘要:通过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性能的理解,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技术,训练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了确保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成效,在无机化学实验室、实验任课教师、学生实验等三方面不断加强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3-70.

[2]王金玲,谢劲松,张晶,等.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05-106.

[3]王雷,结合高校评估,无机化学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经济管理者,2008(11):205-207.

[4]杜秀芳,杜玉民,刘伟娜.化学实验室有毒无机废液的处理[J],实验室科学,2007(2):176-177.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3):162-164.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探讨 篇11

关键词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7-0030-02

Management of Digitized Microteaching Lab//Lai Ting

Abstract The digitized microteaching lab scientifically management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teaching carries on. W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digitized microteaching lab management,and made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about it.

Key words digitization; microteaching lab; management

Author’s address Hanshan Teacher’s College, Chaozhou, Guangdong, China 521041

数字化微格实验室承担着实验教学、录制精品课程、会议直播等任务,并且随着其进一步普及,其还将承担越来越繁重的任务。因此,为使其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做好其管理工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少高校的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比较匮乏,仅有《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虽然其涉及任课教师、管理员职责、学生管理、实验室卫生多项管理内容,但是这些管理制度的内容并没有细化,造成它在操作上弹性较大,实验室管理有些地方无章可循。一部分高校虽增设了《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但也不全面,对于设备维护等细节问题都未涉及。有的高校把《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划分为几部条例,但这些条例对不少细节问题都未涉及。也正是这些相关的管理制度不详细或匮乏,导致部分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已经严重影响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管理质量。

1.2 任课教师和学生对设备使用生疏,给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此类课程一般由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大部分年纪较大,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开展教学不熟悉,因而对使用实验室的设备比较生疏。另外,绝大部分学生在进行微格教学训练以前从未接触过实验室内的大部分设备,因而他们对使用实验室设备十分生疏。也正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对设备使用生疏,造成实验开展过程中常常出现失误,这给实验室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1.3 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量大

1)做好拍摄安排与准备工作。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作为全校的公共实验教学等工作平台,如何安排具有不同拍摄要求的众多实验任务,需要管理人员做好拍摄安排与准备工作。

2)实验开展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少高校的微格教学实验室仅有一名专职管理人员,他必须承担常规的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有的还需承担录制精品课程、会议直播等其他相关管理工作。另外,随着实验室功能的拓展和开放制度的引进,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将承担越来越繁重的管理任务。

3)做好设备和软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为了使实验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设备和软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及时为出故障的仪器设备做登记,并及时排除简单的故障;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复杂故障通常得联系相关仪器设备企业方能排除,管理员应注意跟进其排除故障的进度,以便做好维护管理工作。

2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对策

2.1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制度。设立《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作为实验室管理制度总则;在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分别制定《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和《微格教学实验室任课教师工作职责》;学生管理规定方面的制度,可以制定《微格教学实验室学生守则》和《微格教学实验室学生违纪处罚条例》;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制度,我们可以制定《微格教学实验室设备检修制度》;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制定《微格教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通过建立上述规章制度,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了,它使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这也有助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2.2 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

为了使任课教师和学生熟悉实验室的设备使用,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有必要在实验课开始之前对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设备基本构造、设备基本操作流程、常见设备使用误区、如何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实验训练。通过这些培训使他们熟悉设备的基本操作,以便减少他们在实验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从而降低管理员管理工作的难度。

2.3 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了应对拍摄安排与准备、实验过程中的管理、设备与软件日常维护管理等各种工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工作效率。

1)注意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今天,实验室管理人员更应该注意学习教育技术、计算机等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更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另外,管理人员还应该注意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以便提高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2)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内安装的摄像头以及录播系统可以对实验室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这些设备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实验室的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实验室的情况。借助这些先进技术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

3)与同行进行定期交流,了解其优秀管理经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与本校或其他学校的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其他同行的管理经验,从而可以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其管理效率。

4)与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学生定期交流管理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与实验课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其管理工作的建议,并及时根据他们的建议改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

3 结束语

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然而,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效果。因此,如何高效管理数字化微格实验室对于管理人员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高效管理呢?这就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管理研究进展,善于总结管理经验,方能管理好数字化微格教学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吴全洲.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2):112-114.

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 篇12

一、强化实验室管理

1. 科学的实验室规划

我们根据学校新修改的学生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要求,在我校机械基础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为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发展制订了长期规划和短期奋斗目标。长期规划是实现机械基础实验室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省级重点学科和我校特色专业煤矿机械实现教学和科研上的良好衔接和配套,近期目标是适应教学改革对实验内容的调整需要,改革实验教学,要求每学期的实验都有新内容、新形式。

在长短结合的规划方式下,我们根据每个实验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分工,各司其职,要求每人每学期都有一个创新工作计划,调动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潜力。

2. 建立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

随着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的应用以及综合性的实验内容的增加,对实验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然而我校现实情况往往不管是学校的政策导向还是教师的个人选择都愿意去搞理论教学,而不愿搞实验教学,造成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上理论教学课,学历层次低的教师上实验课,这种情况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进一步改革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

(1) 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承担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特别是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因为理论任课教师最清楚实验课程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教师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

(2) 鼓励和提倡理论课任课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一同参与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特别是新建实验项目的建设,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新建实验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课任课教师实践经验,还可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验业务水平。

(3) 打破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明显界限,即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要求“两手都要硬”,积极参与实际科研开发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一步扩展其知识领域,提高业务水平,从而保证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4) 鼓励和提倡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高层次学位。

3. 加强实验室设备更新改造

我校机械基础实验室成立于1965年,现有的几个实验分室普遍存在着实验教学仪器老化的问题,致使实验教学内容陈旧,造成学生对实验教学兴趣不浓。因此,如何在老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实验内容,增加分析与综合型实验设备、设计与创新型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适应新体制的关键。

(1) 如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过去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典型的机构模型,学生很容易完成测绘任务,当要求画出实际机器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时, 很多学生既看不出机构的类型, 也画不出机构运动简图。为此实验室新购进了实际机器, 增加了实际机构的测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改造传统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分析与综合型实验设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实验室新购进了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分析与仿真实验台;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与分析实验台等。

(3) 为开设设计与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购进了平面机构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等。

4. 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执行是实验室正常运作的保证,结合我校实验室的管理规定,我们针对机械基础实验室下属几个实验分室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了管理制度,而且要求主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说明要上墙,日常教学和科研严格按章操作。实验室定期组织抽查和全面检查,发现违章和事故隐患则及时纠正处理。

二、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1. 优化实验结构,分层次教学,构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新体系

结合我校机械基础实验室具体情况, 在实验教学中,将力求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 通过“基本实验能力的形成—分析与综合能力的训练—设计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所有实验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对所开实验系列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调整,采用分层次教学,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基础型实验,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基本原理, 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第二层次:分析与综合型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层次:设计与创新型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以上三个层次的目标, 既相互联系, 又相对独立, 既保证基础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又可满足较高层次的培养要求。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开放实验。

2. 新开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

为克服传统演示型实验和验证型实验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弱点,在新开的实验中,我们优先考虑将实验设计成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涉及的教学内容广、系统全面,学生可以同时接触到联系紧密的知识网络,防止了割裂和断章取义,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完整,记忆牢固。设计型实验从形式上迫使学生无法按图索骥地完成实验任务,必须调动个人思维和创造性,实验报告也避免了千人一面现象。

例如,近两年来,我们新开了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分析与仿真综合型实验。该实验台可组装常用机构及其组合机构并与计算机配套组成的测试系统, 可测试机构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可分析各构件对运动参数的影响,并能适时显示运动测试曲线及理论分析曲线。通过现场测试并与理论分析、设计结果进行比较, 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测试方法。

还新开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与分析实验。该实验可对各种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等)及其组合的传动系统进行设计和综合性能测试。实验突出了综合性、设计性的特点。通过实验使学生基本掌握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采用先进测试手段,了解机械传动装置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 增加开放型实验

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资源进行实践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根据机械基础实验室具体情况,建立了2个定时开放实验分室,学生可从开放型实验指导书上选择实验题目,也可自主选题,选择时间完成实验项目。如选择机构系统方案创新设计实验项目中的题目,首先设计出能实现题目要求的机构运动简图(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查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然后才允许在实验台上进行实物拼装,并进行运动参数的测试和性能分析。该项目实验的入口是机构运动简图,出口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实验总结报告。开放型实验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组织学生参观机构创新陈列柜,了解机构创新设计的思维与技法及创新的过程,并通过实现同一功能要求而有不同传动设计方案的多种实例,进行实物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确定机构设计方案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三、结束语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须以强化实验室管理为基础,科学的规划、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和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室各项工作良性循环的保证;实验教学的内容重在创新,实验的形式强调综合与多样化,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兴趣、创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造就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

摘要: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人才和发展科技的基础,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强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创新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结合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基础实验室的工作, 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作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李跃林.新世纪实验管理者的观念与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 3

上一篇:滑模混凝土下一篇:几何非线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