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2024-10-23

农村雷电防御对策(共8篇)

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篇1

雷电灾害被确定为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抚顺地处长白山脉西侧,东部为山区,西部为丘陵或平原,河流、山脉多为东西走向,特殊的地形特征使其较易出现雷暴天气,雷电造成的灾害也时有发生。农村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又是雷电灾害防御的薄弱区,尤其是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多发生在农村。因此,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提高农民防雷减灾意识,普及防雷避险常识,提升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能力,意义重大。

1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雷电灾害防御意识淡薄

多数农民对于雷电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科学合理的防御更无从谈起,很多人侥幸地认为家里住房不是高楼大厦,没有必要浪费钱去安装防雷设施;甚至有一部分人存在封建迷信思想,认为不做坏事,就不会遭雷劈。在田间作业的农民遇到雷雨时或者躲到大树下避雨,或者继续挥舞着锄头、镰刀等金属农具劳作,由此造成的雷击伤亡事件屡见不鲜。如2006年10月,抚顺县2个村民在田间收割水稻时遭遇雷击,不幸身亡。

1.2 农村住宅防雷设施缺乏

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目前很多农民盖起了小楼房,还有很多将原有平房的砖瓦屋面换成了金属板,或者在屋顶安装金属电视接收天线、太阳能热水器、金属储水物等,但大多没有安装防雷装置,无疑都成了安全隐患。

1.3 农村基础设施防雷装置不健全

农村的电力、电话、有线电视等线路布局无规律,而且是架空而设,甚至所有线路捆绑入户,而且大多未采取防雷措施,极易“引雷入室”,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1]。

1.4 农村防雷设施安装不合理

部分农村住宅虽然安装上了接闪杆,但由于人们对接闪杆的使用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在住宅屋顶太阳能及室外天线上直接安装上高高的接闪杆,而安装的过程并没有考虑到主要保护对象、保护范围、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因素,进而使接闪杆的安装缺乏科学合理性,错误的安装甚至产生反作用,招致雷击[2]。

1.5 农村防雷宣传教育难以开展

农村防雷科普的宣传教育和防雷技能的培训面广量大,由于农民观念及接受能力等因素,难以落实到位,深入人心[1];农村的生活居住条件比较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雷电防御工作的开展[3]。

1.6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开展受多种因素制约

农村的雷电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办法还不够健全,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产品匮乏,技术服务欠缺,这些因素都影响防雷减灾工作在农村的开展[3]。

2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

2.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加强防雷重要性的宣传和防雷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防雷意识和自救能力是农村防雷工作的第一要务。各级气象部门和科协、乡镇政府等应密切配合,提高重视,逐步完善农村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目前抚顺市各乡镇都设有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应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站这个平台,在传统的广播、报刊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加大户外媒体的宣传,如展板、墙体广告等,做到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内容上更加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加强气象信息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利用其与农民联系更紧密的优势,结合典型案例与农民进行“零距离”宣讲,切实开展雷电防御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消除农民对雷电的麻痹思想和迷信、恐慌心理,使雷电防御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2.2 加强农村线网改造

据有关统计报告,农村的雷灾事故有近1/3是由室外架空线引起的。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可在现有线杆上增加防雷装置,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将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等埋地敷设,以减少雷电波的侵入[4]。

2.3 加强农村防雷管理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加强对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逐步完善农村的防雷设施;按照《气象法》及《抚顺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建设的依法管理力度,对新建建(构)筑物严格执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跟踪检测和竣工验收,对已有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指导其整改,从源头上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2.4 加强和指导农村防雷设施的安装

目前,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了雷电防御的重要性,但迫于知识的局限性,很多人认为只要安装了避雷针,就万无一失了,对于诸如此类的技术问题,应该组织有关防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到家服务,指导农民安装或完善防雷装置[5]。

2.5 加强农村雷电灾害调查、监测和预警

目前,抚顺市气象灾害预警大喇叭行政村覆盖率已经达到100%,能够将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时通过大喇叭传达到每一个村民,这是气象部门积极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所实行的重要利民工程,然而,大喇叭的在线率却只有8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预警大喇叭的在线率,保证村民能及时接收到预警信息,是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应该加强对农村雷电灾害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以避免相似事件再次发生。

3 结语

抚顺市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形势下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又具有新的特点、新的挑战,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防雷减灾工作的一个重点;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以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把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逐步完善农村雷电防御管理责任体系,不断增强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防雷技术服务能力,规范农村防雷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学防御雷电灾害能力,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对抚顺地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期为农村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存在问题,对策,辽宁抚顺

参考文献

[1]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2]范野.农村防雷避险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3(1):71-72.

[3]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4]张宏伟,李亚男,苏向阳,等.农村防雷减灾浅析[J].科技风,2009(12):204.

[5]邹忠旺,刘玉英.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349-350.

浅谈雷电灾害及防御措施 篇2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1雷电形式其危害性

1.1直击雷。直击雷在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放电产生的,这种雷危害极大,可以直接使人和畜击伤或致命。强烈的雷电电流流入地下,会使的雷击点直接链接某种金属对地面产生特别强烈的电压。其电压会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伏的冲击,会使变压器、发电机等严重破坏,造成大规模的停电,甚至可能导致火灾,更严重的会引起爆炸。同时直击雷的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雷击物,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变成大量的热能,造成易燃物品的燃烧或造成金属熔化飞溅而引起火灾。

1.2球形雷。这种雷种发生的次数不是很多,而且很不规律。它的危害性直接可以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造成强烈的电压,造成房屋中煤气,电气,燃气泄露,从而发生火灾。这种雷电极其危险。

1.3感应雷。这种雷种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是因为雷云与地面比较接近,它会在地面突出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产生的。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它会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而电磁感应就完全不同了,电磁感应是在雷击后电流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产生的,磁场会使周围的金属感应出强烈的电压,对人体造成二次放电,不仅损害电气设备,从而也能使人致命,其危害力也是不容想象的。

1.4雷电波侵入。雷电波侵入会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大程度的损害,他会使高压窜入低压,很容易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由于雷电波传播速度比较快,其传播速度为3x108m/s。它的产生是由于雷击后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它会使室内电气设备突然爆炸起火或损坏,人在屋内使用电器或打电话时突然遭电击身亡,其危害性约占总雷害事故的70% 。

2雷电防御措施

2.1采用搭接技术。把现在建筑从顶楼到底层的各种金属物,包括各种天线、灯架、广告牌、装饰物等等,都要用粗的铜导线与避雷针等接闪器焊接起来,达到等电位,这样不管金属物点位升的什么样的高度,都不会造成危险。所以说应用这种搭接技术,也可以消除因地电压骤然升高而产生的反击现象,这在微波站天线塔遭到雷击后是常常遇到的。

2.2装置避雷针。避雷针要装置在建筑物的最顶端,这样在雷击的时候可以吸引雷电,从而能够把雷电传到大地中去,这样有利的防止雷电电流经过建筑物,从而保护建筑物。但是因为避雷针是一个接地的金属装置,会引起雷电电流传到大地中去,实行该措施的时候也要与其他的防雷措施结合,这样能够避免产生的电磁场,损害其他的电气设备,从而做到双重保护。

2.3屏蔽。用金属网、箔、壳、管等导体把建筑物内的通信设备及微电子设备包围起来,免遭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由于建筑物的这些设施由于它们自身灵敏性高且耐压水平低,有时附近打雷或接闪时,也会遭到雷电波的电磁辐射的影响,所以要利用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将建筑物内的地板,顶板、墙面、及梁、柱内的钢筋,使其成为六面体的网笼,把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阻隔起来,力求无隙可钻,各种屏蔽都必须妥善接地,从而实现屏蔽。

2.4分流。现代建筑离不开照明、电话、电视、计算机等用电设备,雷电防护设计时,从室外来的导线,包括电力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或者这类电缆的金属外套等都要并联一种避雷器至接地线,还应在需要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这样能偶把沿着导线传入的雷电波在避雷器处经避雷器分流入地,也就是类似把雷电流的所有的入侵通道堵截了。从而能够避免灾害发生。

2.5加强宣传,提高雷电灾害防御的意识。各级气象部门要抓住雷电灾害典型事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防雷减灾有关法律规章和科普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的防雷减灾意识,提高社会对防御雷电灾害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参与防御雷电的自觉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新建、改建、扩建开始,严格把关,从源头上将雷电灾害隐患控制在最低范,同时,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和宣传,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共同推进防雷减灾工作的发展。

3雷电灾害来临前的注意事项

户内预防。如果是在室内的,雷电时应该及时把电视机的室外无线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这样防止雷电损害电器设备,防止引起火灾。同时雷雨天气要关好门窗,如果发生球形雷的时候,能够有效的防止窜入室内造成危害。雷雨电器人民更需要做的就是在雷电发生的时候,尽量尽量最后原理可能传来雷电波侵入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不能够使用各种电器,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雷电来临时要把屋内的各种电源也要拔掉,也要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最有保障的方式就是把总电源关掉,手机关机,以免与家中电源产生电流引起火灾。也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同时也要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户外防御雷击。雷雨天气,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雷雨来临要立即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的场地,寻找地方躲避。雷雨天气也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如果非走不可的情况下,要穿塑料等不侵水的雨衣。同时要远离树木和桅杆。最好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也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在城市中,为了防止反击事故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同时要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 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但是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电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离开。

参考文献:

[1] 张晓丽,浅谈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培养,《今日科苑》2010、3

[2] 王建设,浅谈雷电监测及其预防《中国科技纵横》 2011、3

农村雷电灾害浅析和防御措施 篇3

1 雷电的形成

雷电时众多大气现象中的一种, 发生在云际、云地、云空之间迅猛的脉冲放电。大气中总是含有大量的气体正、负离子, 使大气具有微弱的导电性。这些带电离子的不断生成、运动、和不同带电离子的分离和聚集, 使大气显示带电性, 产生大气电场、大气电流, 导致大气中雷电的产生。一般雷电都是产生于雷暴中, 雷暴中的云对地和云对云之间产生大量的电荷, 聚集成强大的电流, 产生发电现象。

2 雷电的危害程度

雷电的破坏主要是由于云层间或云和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 (25k V/cm~30k V/cm) 时, 所发生的猛烈放电现象;通常雷击主要是有两种形式, 直击雷、感应雷 (雷击电磁脉冲) 。

2.1 直击雷的危害

直击雷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 在雷云对地放电时, 强大的雷电流从雷击点被击中物体上, 称之为直接雷击。由于雷电流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千安, 它的破坏力十分巨大。防护不当, 将导致被击中建筑物、电子设备遭受严重的破坏或损害, 对人员造成伤亡。

2.2 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

雷电的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作用属于雷电的间接破坏作用。雷电的静电感应与电磁感应产生的暂态过电压比直接破坏作用具有更大的危害范围。它能够损坏建筑物中的信息系统和电器设备, 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3 农村雷电防御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农民防雷科普知识匮乏

由于农民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 对打雷闪电的原因没有科学认识, 大多数农民对雷电现象还存在着封建的迷信思想, 缺乏雷电科学知识教育, 农民对一些简单的防雷常识也不了解, 也不知道用科学的手段去保护自己。

3.2 农村建筑物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

一是农村早期建筑物由于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 没有安装必要的防雷设施, 二是,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大部分都建起了新楼, 但却由于农民缺乏防雷安全意识, 防雷设施建设成本高等原因, 大部分楼房也没有安装必要的避雷带和避雷网防雷设施。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天线等也没有做接地处理, 存在严重的雷击安全事故隐患。

3.3 农村电线、通信电缆不按规范铺设

农村电线、通信电缆普遍存在私接乱搭的现象, 特别容易引起感应雷击, 造成人员雷击伤亡或电器损害。

3.4 防雷设施无防雷专业资质施工

一些单位和个人雇请无专业防雷技术的建筑队甚至个人, 安装不合格的防雷设施, 留下先天性雷灾隐患。

4 农村雷电防御的措施

4.1 加大防雷科学宣传。

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低, 对雷电科学知识了解少, 不会采用科学的防雷措施保护自己。需要防雷知识科普部门加强雷电宣传尤其是野外防雷和自救的常识。

4.2 加强对农村新建改建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将防雷设计审核纳入到农村建筑物建设许可中, 对于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建筑物, 在设计审核时必须要求其按照防雷技术规范进行避雷设计, 在建设施工时做好防雷施工定期和竣工验收检测, 对于不合格和存在问题的, 要求其整改到合格为止。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对农村避雷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 从而在源头上减少雷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4.3 把防雷设施建设纳入到农村的线网改造工程规划中

在工程规划中增加必要避雷器和电涌抑制器件保护措施, 采用地下铺设电线、电缆、有线电视线路的方式, 减少感应雷击事故的发生。

4.4 避免在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

有雷雨天气时, 呆在在室内, 避免外出活动。在农田干活的农民应撤回到安全地带, 尽量避免雷雨天气在野外活动。正在农田干活或空旷地方来不及回家的农民应将干活的金属工具丢弃, 双腿并拢蹲下, 不要迈大步跑, 防止迈步太大产生跨步电压太大, 造成击伤。如遇雷雨大风时, 不要快骑自行车、摩托车, 不要冒雨狂奔。

5 结论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的环境空旷, 雷雨天气容易遭受雷击。农民防雷知识匮乏, 不能科学应对, 农村防雷设施不全, 导致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加大对农村防雷安全的管理, 齐抓共管, 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以预防为主, 排除防雷隐患, 使农村雷电灾害降低到最小。

摘要:本文通过对雷电形成及危害, 对农村雷电防御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 并从防灾减灾角度, 对农村防雷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雷电危害, 现状,防御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雪峰, 等.农村雷电灾害防范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7 (331) .

[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篇4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发生原因,防御措施,河南许昌

许昌市地处河南省中部, 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旱、涝、风、雹、雷电等气象灾害多发。近年来, 受气候变暖影响, 雷电出现的频率及其灾害程度呈现加剧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许昌市发生雷电灾害20多起, 造成3人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而从河南全省来看, 雷电造成的灾害损失更为惊人, 仅2007年河南省就发生雷电灾害243起, 死亡12人, 受伤11人, 直接经济损失672.80万元。从调查统计看, 城市的雷电灾害多表现为建筑物和网络设备损坏, 而农村雷电灾害主要导致人员伤亡、供电设备和建筑物受损。在众多的雷电灾害中, 人员伤亡几乎都发生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形势严峻, 应引起高度关注[1]。

1 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农村住宅建设和装修档次越来越高、配置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越来越多, 也使得农村住宅遭受雷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惨重[2,3]。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房屋多为农民自建, 在建筑时没有安装雷电防护装置;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家用电脑、电话、空调、太阳能热水器、闭路电视等电器物品大量增加, 可能更容易引雷入室,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 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方 (高于屋顶5~10m) , 且多用竹竿作为支撑, 一旦遇到雷暴天气, 雷电极易由金属接收天线接闪, 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 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他设施损毁乃至人员伤亡;三是农村供电线路多由电杆架空支撑, 电力线、广播线、通讯线等以架空为主, 且布线不规范, 乱拉乱挂现象随处可见, 这些架空电线经过空旷农田引入室内, 雷暴在农田上空闪击后会由其引入, 危及室内设备或人员;四是大部分村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避险应急处置能力, 对雷击灾害的自我防范意识不强, 在空旷田间劳作或行走时容易遭受雷击而发生伤亡事故。

2 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其推进工作受农民的思想观念、认识程度、经济状况等诸多要素的制约, 必然要经过大量艰苦的努力, 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规范的过程, 作为各级防雷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充分关注, 积极推进。根据农村雷击灾害多发频发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好农村雷电防御工作。

2.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提高农民防雷意识和避险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对农村雷击事故的调查发现, 大多数村民缺乏安全防雷知识, 村民们以为在室内收看电视、打电话不会遭雷击, 遇到雷雨天气不采取任何防范, 而有些稍微懂得一点防雷知识的村民也只是将电视机关掉, 却未拔掉电源插头与信号插头。而在众多的雷击致死事件中, 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掌握科学的避雷常识、错误地选择避雨地点而造成的。因此, 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 要做好农村防雷科普宣传, 结合一些典型雷击案例, 加大农村防雷减灾宣传, 提高农民防雷意识, 使其克服侥幸心理。要提高广大农民的认知程度, 就必须加大农村防雷减灾宣传, 利用各种途径, 如科普宣传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村镇黑板报等进行广泛宣传, 使农民认识到对住宅进行防雷检测、安装防雷装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 面向农村组织开展防雷减灾技术服务活动, 设立防雷服务咨询热线电话, 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防雷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防雷服务的重点是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民群众宣传雷电安全防护知识的力度, 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 同时让他们掌握防雷安全常识和雷击急救知识[4]。

2.2 规范农村基础设施防雷设计与安装, 杜绝雷击事故隐患

广大农村频繁发生雷击引发人畜伤亡事故, 原因是多方面的, 固然有农村人群对防雷减灾认识不够的原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建房防雷设计缺失、相应措施不到位。通过勘察和排查, 发现农村的楼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但这些楼房却“先天不足”, 存在异常严重的雷击隐患。农村房屋大多是泥土或砖混结构, 即每一层楼面都由钢筋混凝土构建, 楼面凝固后再用红砖建成墙体。这种结构的房屋上、下层各自独立、未形成完整的电气回路, 一旦遭雷击, 大量的电流将无法通过逐层泄放入地, 房内的人员及家电的安全便毫无保障。加上有的村民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各个楼面的混凝土层较薄、防雷效果不足。当雨天来临, 楼面出现积水, 高耸的楼板就特别容易引来雷电的“光顾”。除了强化对农村人员密集的中小学校防雷设施安全检测与安装外, 还要加强农村居住点避雷设施建设, 将农村居住点避雷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城镇建设规划。切实督导村民建房时按有关规范接受防雷设计、安装配套的防雷设施, 改变他们建房只考虑经济成本而忽视防雷安全的习惯思维, 纠正其“建筑物矮小不会遭雷击, 没必要安装防雷装置”的错误认识, 应成为加强农村雷电防御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2.3 规范农村供电、通讯线路的架设, 防范感应雷击

做好农村电力线、广播电视、电脑、电话等基础设施的

(下转第293页) (上接第291页)

防雷安全工作, 建议政府及电力、电信、通讯、广电等相关部门对电视、通信、电力等线路推行先进的地埋技术, 以有效减少架空线由空旷的农村田野把雷电引入室内的几率。农村建筑除了缺乏必要的防雷设施外, 农村横七竖八、乱拉乱扯的电源线、电话线也成为“引雷入室”的元凶。在城市中, 电源线、电话线都会被埋入地下或墙体当中, 但在农村, 这些线路都是“赤裸裸”的。一旦被雷电直接击中, 高电压的电流将顺着线路涌向室内的家电, 造成损失。即使雷电未直接击中电线, 电线周围也会形成强烈的电磁场。当人处于磁场的影响范围内时, 也会因感应闪络而被雷击伤, 甚至死亡。因此, 做好农村建筑综合布线也是防御雷电的一项重要措施。重要的建筑在做好直击雷防护的同时, 还要装设雷电波侵入防护设施 (电涌保护器) ,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2.4 加强雷电监测和预警, 切实提高雷电灾害监测和防范能力

要尽快组织编制农村雷击灾害防御规划和雷击风险区划, 加快农村雷电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设施建设。同时,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气象信息员队伍, 将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等兼职气象信息员纳入预警服务第一对象, 并通过他们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遍千家万户, 共同推进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明, 赵世黎, 梁代荣.气象工作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4) :175-177, 180.

[2]汪顺勤.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活动规律和防护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5) :7083-7084, 7103.

[3]李彩莲, 杜娟, 曹赞芳, 等.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J].陕西气象, 2009 (S1) :22-23.

新余市雷电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 篇5

随着经济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 高层建筑、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计算机房和电器设备遭受雷击愈加频繁, 新余市是江西的重要工业城市, 城市建设迅猛发展, 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雷电灾害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来越大。

1新余市雷电灾害情况

1.1新余市雷灾统计情况

根据2009~2014年新余市雷击灾害调查实例, 新余市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3~8月, 出现最多的月份是7月。根据《江西省雷电监测公报》统计资料:新余市2014年6月雷暴日数为11日, 7月雷暴日数为24日, 8月雷暴日数为13日, 与雷电日的时间分布特征大体一致, 雷电多发期, 对应雷电灾害多发时段。

1.2 新余市雷电活动特点分析

最多年雷暴日数为77天, 出现在1983年, 最少年雷暴日数为34天, 出现在2005年。新余雷暴每月都有发生, 但月分布极不均匀, 主要雷暴3月开始较为频繁出现, 其峰值位于7到8月, 8月达到最高, 月平均达9次, 并发现3到9月雷暴日总数占全年日数的94.3%。新余雷暴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傍晚, 17时达到峰值, 而夜间到上午, 雷暴活动比较稀少。

2 新余市雷电灾害分析

2.1 农村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

农村是雷击重灾区, 农民是雷灾的主要受害者, 雷击地点最高发生在临时避雨场所和简陋工棚内。午后、傍晚是雷击事故高发期。如2014年7月13日下午14:30左右, 罗坊镇龚塘村委龚塘村胡某在田里收割早稻时, 遭雷击身亡。受害者多在田间劳作时遭雷击。农村住宅建筑防雷装置建设滞后, 几乎没有防护装置。为了节省资金, 农村民房大都自己建房, 房屋没有经过防雷装置技术评价, 也没有对房屋进行防雷装置检测。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架设电视接收天线, 没有采取有效防雷措施极, 导致雷电击坏设备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很多住户乱架天线、电话线, 电源布线混乱, 遭受雷击后导致变压器、电视机、电冰箱普遍受损。如2009年3月3日9时40分, 分宜县钤山镇砻里村遭受雷击, 击坏1台变压器, 村民杨某家一间瓦房受损, 烧毁1台电表, 击坏一台电视机、一台冰箱、一台脱水机, 击坏其他村民5台电表。

2.2 电力、网络设备、弱电设备遭雷灾损失越来越大

感应雷和雷击电磁脉冲侵害是造成我市雷电灾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力、通信行业、网络设备、家用弱电设备遭雷灾损失最大。供电线路、供电设备的雷击灾害占总雷击事故25%, 一方面这类事故次数多, 直接经济损失大, 另一方面因雷击停电导致停工、停产还会造成重大的间接经济损失。如2010年3月4日6时40分, 新余仰天岗西大道28号至29号杆塔之间的两根电线遭受雷击, 击坏电线一根, 造成附近居民区停电两个多小时, 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2.3万元。电视、电脑、交换机等微电子设备耐压值低, 受雷击后容易损坏, 故电子电器设备受损数量大。如2014年3月19日晚21:00时, 新余市第三中学井遭受雷击, 击坏10台电脑、1个交换机、一个路由器、一台电视、一个监控器、一个显示屏, 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 间接经济损失2万元。

2.3 部分单位对防雷安全不重视

有些单位没有把防御雷电灾害纳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有些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无法顾及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一些单位、部门、业主对防雷安全重视不够, 防雷减灾措施不到位, 如2009年7月11日下午17时17分至18时36分, 新余市卫生局遭雷击, 烧毁两只配电箱。有些单位建筑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没有安装, 有些单位即使安装了防雷装置但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 从而使防雷装置失去防雷功能。如2011年8月9日13时20分, 中国港湾新余廖家梁场遭受雷击, 击坏交换机5台, 变电器1台, 直接损失1.2万元, 间接损失2.5万元。有些建筑物防雷设施接口焊接长度不够。主动申报检测的单位少, 年度检测覆盖率不高。受检单位对防雷安全不够重视, 对防雷装置不合格的不进行整改。

2.4 小区电梯、监控系统遭受雷击事故增多

我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电梯是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 小区电梯也经常出现雷击事故。小区监控系统遭受雷击事故也越来越多, 摄像头屡遭雷击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情况下遭受感应雷雷击。一些使用年限过长的老旧住宅, 避雷设施腐蚀严重, 防雷装置已失去了防雷功能, 当出现雷电灾害, 很容易引发雷击事故, 损坏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大部分居民住宅在建房时进行过防雷装置检测, 入住后就没有再进行过防雷装置检测。物业公司没有主动申请要求进行防雷装置检测, 也不愿意承担防雷检测费用。很多小区基本没有开展年度检测, 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雷击隐患。

3 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

村民要关注天气预报, 在雷电天气发生时, 尽量不要出外作业。雷电发生时, 如果身在野外, 要双脚并拢蹲下来, 双手抱膝, 尽可能降低高度。不要使用无线通信工具;不要在大树下躲雷雨。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装置。在屋顶安装接闪杆或接闪带, 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内主筋连续焊接作为引下线, 建筑基础作为自然接地装置。将接闪杆或接闪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用引下线进行可靠连接, 将屋顶上的室外天线、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外机等与屋顶接闪杆或接闪带做可靠连接以防直击雷灾害。对房屋内的电源系统及网络通信设备终端安装浪涌保护器 (SPD) 进行防护。乡 (镇) 人民政府应该在农村中小学校、集贸市场和雷击风险等级较高的村委安装防雷装置, 由气象部门指导安装防雷装置。

3.2 加强防雷减灾宣传工作

加大防雷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防范雷电灾害的能力, 掌握正确的避雷避险方法。各级人民政府、气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 向社会宣传和普及雷电灾害防御知识, 提高公众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 要做好本单位、本区域雷电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的宣传。中小学校应当把雷电灾害防御知识纳入科普教育内容,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雷电灾害防御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广泛提高社会对防御雷电灾害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增强全社会参与防御雷电灾害的自觉性, 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气象“大宣传”工作体系中。

3.3 严格执行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制度, 确保防雷装置安全

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场所, 其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 其他重要单位的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 使用单位必须在限期内整改。加强对浪涌保护器的巡查, 发现浪涌保护器损坏的要重新安装。雷雨季节对本单位的防雷装置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和维护, 发现防雷电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避免因雷电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对小区内物业防雷设施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定期委托具有相关避雷装置检测资质的部门进行防雷装置检测, 以确保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对于居民小区的防雷装置检测费用, 建议政府修改相关文件, 将防雷装置检测费用在房屋维修基金中开支。

3.4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共同推进防雷灾害防御工作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将雷电灾害的防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省气象局要根据我省行政区域内雷击发生的频次, 划分雷击风险等级区域, 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雷电和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 提高雷电和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准确率、时效性。广播、电视、报纸、通信和信息网络等媒体应当及时无偿地向公众播发雷电灾害预警预报信息。遭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 应当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并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气象部门报告,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雷电灾害发生后, 气象主部门要及时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和鉴定, 查清雷电灾害原因和性质, 提出整改措施。

摘要:根据20092014年新余市雷电灾害事例, 分析了新余市雷电灾害活动的特点和原因, 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对策。

关键词:雷电灾害,分析,对策,新余

参考文献

[1]李润强, 王洁, 赵东, 等.陕西省城市雷电灾害分析[J].灾害学, 2008, 23 (9) :33.

谈雷电灾害防御技术 篇6

雷电的破坏性极大, 通常包括电动力效应、电磁场效应、热效应及静电感应效应等的破坏。雷电电荷在传导放电时产生的雷电流较强, 甚至能够达到几百千安培, 能产生高达几百万伏的高压, 不仅能损坏电气设备, 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人畜的安全。雷电通道的温度较高, 通常要高于太阳表面的温度, 不仅能够使易燃的物体起火, 还能够熔化金属。受闪电作用的影响, 会产生电磁辐射及磁场、静电场的变化, 对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等造成严重干扰, 在一定范围之内, 还能损坏部分微电子设备, 甚至还会引发火灾。

2 雷电的入侵形式

1) 直击雷。地面凸出物与云层之间发生放电能够形成直击雷。直击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人畜造成严重伤害。雷电产生的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 会在雷击点及与其相接的金属部分上产生巨大的对地电压, 进而造成跨步电压或接触电压的触电事故。直击雷产生的极高的冲击电压会将电力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损坏, 将电线烧断或将电杆劈裂从而造成大范围的停电, 绝缘遭到损坏极易引起短路, 进而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2) 雷电感应。雷电感应也被称为感应雷, 通常可以分为电磁感应及静电感应两种。雷击产生的强大的雷电流在附近的空间内产生变化较快的巨大磁场从而引发电磁感应。该磁场能够在周围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电压, 该电压极高能够对人体造成二次放电, 进而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雷云与地面相接近, 并能够在地面凸出物的顶部感应出较多的异性电荷, 进而引发静电感应。当雷云在与其他部位发生放电后, 位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将不受束缚, 会沿着凸出物以雷电波的形式快速的传播。距离相对较长的架空线路通常会发生雷电感应过电压。

3) 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发极亮白光或红光的球形, 出现的次数相对较少且不规则。球形雷能够通过烟囱、门、窗等通道对室内的设备及人造成入侵, 该雷较为罕见, 但危险性极高。

4) 雷电波入侵。雷电波入侵指的是空中金属管道或架空线路受雷击作用的影响会产生冲击电压, 该电压顺着线路或管道快速传播而产生的雷电波。雷电并不直接对建筑物或设备本身放电, 而是对其外部布设的电缆放电。一旦电气设备遭受雷电波的入侵, 将会对其绝缘造成严重损坏, 致使高压窜入低压, 从而引发严重的触电事故。由于雷电波入侵而导致的雷击事故众多, 其中低压系统引发的雷电事故占到总雷电事故的70%左右。箱式变压器遭到损坏大都是由于雷电波入侵的影响。

3 雷电灾害防御技术

现代的雷电灾害防御技术需要遵循全方位防护的原则, 层层设防, 综合进行治理, 将雷电灾害防御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 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1) 搭接。搭接也被称作等电位连接或均衡连接。指的是使用较粗的铜导线将各种金属物相互焊接在一起, 也可以直接将其焊接起来, 以确保各金属物之间的电位相等。等电位连接在雷电灾害防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一座楼房而言, 必须从楼顶逐层的开始做起, 现代高楼的顶部都有天线、装饰物、广告牌等各种各样的金属物, 每一种金属物都需要与接闪器相互连接, 以确保等电位。以下的各个楼层也必须如此, 同一楼层内的电位要保持相等, 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2) 分流。将信号线、电话线、电力电源线等从室外引入的导线与避雷器相互并联, 再与接地线相连。入户处及各个需要进行防雷保护的设备的机壳都必须安装。其作用为当雷电波沿着导线传入时, 会在避雷器处分流入地。即拦截了雷电流入侵的所有通道, 不只是一级拦截, 还可以多节进行拦截。

3) 传导。避雷针装置能够起到传导的作用。避雷针作为一个接地的金属装置, 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 能够对闪电起吸引作用, 并将闪电产生的雷电流传导入大地, 避免闪电电流流经建筑物, 进而对建筑物造成损坏。避雷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起到保护作用, 但是导线流在引入大地的过程中通常含有较大的电流, 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 从而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该技术必须与其他的防雷技术联合使用。

4) 接地。以上三种措施都与闪电能量泄放入大地有关, 因此, 接地是做好雷电防御的基础。能否做好接地处理, 成为雷电防御技术中普遍比较重视的问题, 接地是防雷技术中最费时、费力又费钱的项目, 两外, 也是防雷工程中的难点及重点。

5) 屏蔽。指的是使用金属管、箔、网等多种导体将被保护的物体包围起来, 就物理的角度而言, 指的是阻隔脉冲电磁场从空间内部的入侵通道, 以确保无隙可钻。另外, 各项屏蔽措施都必须作良好的接地处理, 只有这五项措施之间相互结合, 形成一个整体的防卫体系, 才能确保雷电灾害防御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 雷电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

1) 户内预防雷击。a.雷雨天气发生时要关好门窗, 以避免球形雷侵入室内, 对室内设备造成损坏。b.雷雨天气时, 电视机的室外天线要脱离电视机, 并与接地线相互连接。c.人体尽可能的远离雷电波容易入侵的设备及线路, 距离至少要大于1.5米。最好要将电源的插头拔掉, 尽量不使用电器, 不接近下水管、自来水管等金属设备, 不接打电话, 远离电话线、电源线等, 以避免设备及线路对人体产生二次放电。还要注意穿衣要保持干燥, 不要与潮湿的墙壁相接近。

2) 户外防御雷击。a.远离烟囱、电线杆、各种天线等, 若条件允许, 可以进入有防雷设施、有宽大金属构架的建筑物, 或者具有金属外壳的船或汽车。但是, 在雷雨天气时, 摩托车、拖拉机等比较危险, 要尽可能的远离。b.为了避免反击事故或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损伤, 因此, 要尽量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接地引下线。c.远离河边、山丘等, 尽快离开孤独的树木、金属晒衣绳及无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等。d.雷雨天气时要尽可能的减少户外活动。在户外时, 要穿塑料的防水雨衣, 不能使用金属杆的雨伞等。人体在遭受雷击之前, 通常会有皮肤颤动或头发竖起等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 要马上躺在地上, 或双脚并拢, 选择低洼处蹲下, 头部要尽可能的下俯, 以减小暴露面。

摘要:全球的气温变暖使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受热力条件的影响, 使雷电灾害逐渐增多, 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本文结合洛阳市雷电防御的现状, 先简要叙述了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 又分析了雷电的入侵形式及雷电灾害的防御技术, 最后探讨了雷电灾害发生时的注意事项, 从而对雷电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智刚, 曹俊峰, 王红等,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雷电灾害防御技术探析.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 2012.

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对策 篇7

1 农村防雷现状

近10年全国雷击伤亡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人数为450人左右,而农村占总伤亡人数的92.3%[3,4]。据《广西雷电灾害典型实例汇编》统计显示,2006—2009年广西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中,人身伤亡事故农村占93.2%,死亡人数中农村占92.8%,受伤人数中农村占91.6%,房屋受损数量中农村占52.4%,直接经济损失中农村占38.6%。如2006年8月28日17:00—18:00,广西钦州市大垌镇麻芎村附近山坡一层未安装防雷装置的平房受雷击,造成2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被雷电击中,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5];2007年6月25日,江苏乐清市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6]。

2 雷电灾害成因分析

2.1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知识较贫乏,防雷意识淡薄。认为雷电灾害是雷公发威,是天神惩罚人,难以直接对抗和避免,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在居住(房屋建设)、生活劳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雷自我保护意识。如农村建房选址盛行信“风水”先生,不懂也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把房屋建在雷电灾害发生几率大的地方;又如在野外劳动遇到雷雨时,就近躲在孤立的大树下或没有防雷设施的亭子里,这很容易招来雷击之祸。

2.2 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相关防雷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经过10余年的运行,城市防雷减灾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城市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等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程序,并取得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但在农村,由于地域宽广、建(构)筑物分散、经济较落后等原因,防雷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

2.3 农村防雷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农村绝大部分建(构)筑物没有安装防直击雷装置,或者安装的防直击雷装置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遇到雷雨天气时,这些没有安装或安装了不符合规范的防直击雷装置的建(构)筑物都处于雷暴危险区中,易发生雷电灾害事故,给农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现在许多农村建(构)筑物的屋顶上安装有电视接收器、太阳能热水器、水箱等,这些设施往往没有接地,也存在很大的雷灾隐患。

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电话、电视、电脑、冰箱、空调的家庭也不断增加,这些电器的电源、信号线路多数是由旷野外架空引入,且乱拉乱挂,布线不规范,较容易遭受雷击。由于这些电源、信号线路没有安装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电源和信号SPD),一旦遭受雷击,强大的雷电流就会沿着线路进入室内击坏家电设备,甚至危及居家人员的生命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农村发生的雷电灾害事故有近1/3是由室外架空线引入引起的[7]。

2.4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部门可以提前一定的时间尺度对雷暴未来发生的强度、地域进行预报预警,但由于农村地域的特殊性,雷电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没有覆盖整个农村,雷电预警信息难以及时传达到广大农民手中,农民难以在雷雨到来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

3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知识宣传

加强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科学认知雷电的知识水平,增强防御雷电灾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推动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职能、涉农部门和单位积极参与的原则;以5月、10月的科普宣传大行动为抓手,以电话、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举办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等为载体进行宣传教育,全力、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防雷减灾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同时,应把防雷科普知识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工程,将防雷科普知识纳入到基础教育当中,最终的目标是让防雷科普知识达到人人皆知、人人重视的程度[8]。

3.2 创新农村防雷减灾技术规范和管理模式

一是在县一级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建立县、乡(镇)、村三级从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以及维护等较为完善的农村防雷管理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和防雷宣传骨干人员,以解决当前农村防雷服务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县实际,组织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制定本县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依据本县建(构)筑物的特点,制定不同类型的防雷标准设计图,并印制成《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技术方案图集》下发至乡镇村委会,为农村开展防雷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三是建设防雷减灾示范村和学校。村(户)出一点,气象主管机构支持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筹集资金在每个乡镇建立1个防雷示范村和1个防雷示范村小学。示范村和小学应选择建于雷电灾害事故多发的村和小学,通过防雷示范村和示范小学的建立,让农民对防雷减灾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以点带面,推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全面发展。四是把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与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给予政策支持和投入。如采取措施强制对电话、通信、电力等线路入户进行屏蔽处理或安装防雷击电磁脉冲装置(电源SPD),以有效减少旷野外架空线路所引起的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对建在农村的学校、企业、农民自建房屋的防雷技术服务费用给予特殊的减免优惠,对安装了防雷设施的农户给予经费补助。

3.3 加快雷电预警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的发布

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信息显示屏等各种手段,及时发布、传递雷电预警信息。让广大农民能及时获取雷电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预防。

3.4 强化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责任落实

一是气象主管机构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职能,认真做好农村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防雷装置设计的审核、分段检测和竣工验收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把好防雷安全工作关口;定期检测防雷装置,对不符合规范的防雷装置限期整改;对违反防御雷电灾害法律法规的人和事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二是充分发挥县(市)人民政府在农村防雷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据国家、省(市)防雷减灾的法律法规,出台相配套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实施办法,努力构建科学的农村防雷减灾工作责任体系,真正做到从上到下依法开展农村防雷工作的局面。三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紧依靠当地人大的理解支持和监督,依法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督体系,确保防御雷电灾害的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摘要: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表明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等,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防雷现状,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小红.农村防雷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97.

[2]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3]梅机.丘陵山地农村雷击原因剖析与应对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0(24):13238-13239,13245.

[4]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5]李家启,覃彬全,陈宏,等.开县“5.23”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分析[J].气象科技,2007(35):48-51.

[6]杨东亮,高建文,李全景,等.农村防雷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0(8):400.

[7]李阳斌,邓朝阳.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9):36.

电子信息机房雷电电磁脉冲的防御 篇8

1 雷电电磁脉冲侵入信号设备的途径

1.1 空间电磁感应

雷电直击装置有信号设备的建筑物及装置有信号设备的场所附件的构筑物、地面突出物或大地时, 雷电电磁脉冲将在信号系统内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该现象称空间电磁感应。

1.2 线路感应

与信号系统设备相连的信号传输线路、向信号设备供电的电源系统、钢轨等设施上遭受直接雷击时产生的电磁脉冲, 或与信号系统设备相连的信号传输线路附近遭受直接雷击时, 感应在信号传输线上的电磁脉冲, 经线路传导侵入信号系统内的过电压和过电流。

1.3 地电位反击

雷击信号设备场地建筑物的避雷针 (或避雷带、避雷网) 时, 雷电流沿避雷针 (或避雷带、避雷网) 引下线进入接地装置引起地电位升高, 这时, 在信号系统接地导体和其他导体间产生的反击过电压。

2 电子信息机房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要确保电子信息机房内设备的安全, 除了要保证建筑物的直击雷措施完善之外, 还要从等电位联结, 屏蔽, 在大楼、电源柜、机房进线处装设浪涌保护器 (SPD) 等方面进行考虑。

2.1 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设计时将建筑物内的结构钢筋与各种金属装置及金属管线, 都连接成统一的良好导电体。在雷电流泄放时, 各点的电位同时升高, 以保证相互之间处于等电位。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设计时将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梁柱钢筋、金属框架、建筑物防雷引下线可靠地焊接、绑扎或搭接在一起。为实现建筑楼层之间的等电位, 应在楼层设置均压环, 同时再把各种金属设备和金属管线与之焊接或卡接起来, 形成闭合良好而接地的法拉第笼。将建筑物各部分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接地, 可避免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 以消除感应过电压的产生。

2.2 屏蔽

2.2.1 技术要求

利用建筑物和房间内部钢筋及附设于其上的金属框架等互相等电位联结在一起, 并与防雷装置相连, 同时对穿越的导电金属就近进行等电位联结以实现对建筑物的屏蔽。防雷技术规范给出格栅形大空间屏蔽内磁场强度的计算, 其中有一前提是格栅形网格宽度≤5m, 且计算点距屏蔽层还有一安全距离的要求。当格栅形屏蔽网格宽度大于5m, 就不能起屏蔽作用, 磁场强度就不会衰减。由此可见, 对于要求有屏蔽的系统在利用建筑物本身钢筋、金属框架等不能满足要求时, 还要另外加设金属网或其他能满足屏蔽的措施,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 增加线路屏蔽。

2.2.2 具体做法

在墙体的装修层内, 用2cm的铜条做成网格, 网格宽度≤5m。施工时注意将铜条每隔一个网格要锯一个小口子, 深度大概为原铜条尺寸的一半.为了进一步衰减磁场, 在天花和地板除了利用原金属框架外, 还可以用直径为2mm的铜线把对角连接, 离天花板的距离大概为20cm, 而且不用焊接。如果有条件, 需要在离地20~30cm处安装防静电的地板和选用防静电的电脑台。

2.3 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内不带电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包括各种金属管道、建筑钢筋、电缆屏蔽层、供电系统中的中性线或保护接地线、各种金属机械设备的外壳和它们间的金属管路等。建筑物顶不带电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如电梯、通风、空调、旗杆、广告牌、铁栏杆等。建筑物外带电金属物的等电位连接:如上述设施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等。

2.4 外电源线避雷器的布置

2.4.1 避雷器的级别选择

LPZ0 (A或B) 区与LPZl区交界面, 应安装第一级, 架空进线时应选用10/350μs波形的电压开关型SPD;或电缆进线时应选用8/20μs波形的限压型SPD, 安装位置应在进线开关中。LPZl和LPZ2交界面安装第二级SPD, 在安装的位置下端带有大量的电子信息设备和计算机, 安装位置如楼层配电箱, 计算机房, 保安监控中心等。LPZ2与后续防雷区交界面安装第三级SPD, 保护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免受雷电感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危害。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按要求也宜安装SPD保护。

2.4.2 避雷器的布置原理

该布置是IEC1312的标准布置 (见图1) 。在LPZ0和LPZ1, U2=U1-I2R2, 可以看出:U2

3 结语

总之, 在信息系统中采用屏蔽、等电位联结、合理布线、加装电涌保护器是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有效方法。这些措施联合使用, 互相配合, 各行其责、缺一不可。防雷技术已经进入规范阶段, 近几年, 我国先后出台若干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际上已出台新的标准。电子信息机房的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是一个综合工程, 通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注重技术细节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雷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2]苏邦礼, 崔秉球, 吴望平, 苏宇燕.雷电与避雷工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

[3]肖稳安, 张小青.雷电与防护技术基础.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用爱浇灌的职业下一篇:音乐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