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违法犯罪

2024-09-16

文物违法犯罪(通用3篇)

文物违法犯罪 篇1

综合看来,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已初具规模, 为形成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但是, 由于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新事物、新情况源源不断出现, 目前的文物保护法规呈现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因此, 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文物的保护, 我们应该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文物保护的现实情况出发, 不断研究新问题, 发现新情况, 完善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就毁损累文物犯罪的立法状况而言, 笔者认为还是存在问题的, 在此, 笔者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一、坚持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对故意损毁文物罪的刑罚进行改造。

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相比, 有时候故意毁损文物罪的社会危害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 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最高刑期是10年有期徒刑,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等的最高刑却是无期徒刑, 这显然是违背了罪行相适应原则, 也使刑罚的轻重失衡有违刑罚的公平原则。所以, 应当根据罪行相适应的原则对故意损毁文物的刑期进行改造, 以实现刑罚的公平。鉴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严重危害性, 笔者建议可以将特别严重的毁损文物行为 (如损毁大量国家保护的一级文物) 的刑期提高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只有这样, 方能使得对一些特别严重的毁损我呢无的行为的处罚显得罪刑相应。

二、增加并完善罚金刑的适用。

罚金刑主要适用于贪图财利或者与财产有关的犯罪, 对于追求不发经济利益的而犯罪分子适用罚金刑, 给予一定数额的金钱剥夺, 既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的经济条件, 也能对犯罪分子起到惩罚与教育的作用, 从而预防犯罪分子再次实施犯罪。文物犯罪大都是犯罪分子出于贪图财利的动机和目的下实施的犯罪行为, 对这类犯罪适用罚金刑, 一方面可以剥夺其再次实施文物犯罪的经济条件, 另一方面也是对犯罪分子贪图财利的一个惩罚, 同时也挽回和减少了国家的经济损失。就毁损文物累犯罪而言, 目前, 虽然大都规定了罚金刑, 但在司法实践中, 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常常只处以自由刑而忽视罚金刑的适用, 使得罚金刑流以形式, 丧失了财产刑处罚的功能。因此, 鉴于罚金刑的好处, 笔者建议, 司法机关应在司法实践中加大对犯罪分子罚金刑的适用。此外, 就过失损毁文物罪而言, 现行刑法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笔者认为, 由于本罪是过失犯罪,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较小, 犯罪较轻, 社会危害性相对不大, 与其使行为人为自己的过失行为承担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还不如对其使用罚金刑, 一方面是对其过失行为的否定性评价, 另一方面也能挽回和减少了国家的部分经济损失, 同时也能体现刑罚的人道性。

三、将“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毁损、流失罪”改为“过失造成文物毁损、流失罪”。

这是因为,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毁损、流失罪的犯罪对象仅仅是珍贵文物, 范围太窄。如果仅仅只处罚过失造成怎鬼文物毁损、流失的行为, 就会丧失对一般文物的保护, 使一般文物处于危险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 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珍贵文物的做法使范围太窄, 应予以拓宽。再者, 从故意毁损文物罪和过失毁损文物罪的立法来看, 其犯罪对象既包括作为动产文物的珍贵文物也包括不动产文物, 因此, 出于保护文物和惩治文物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的目的, 本罪的对象同样也应当包括作为不动产的文物, 即不应遗漏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刑法保护。

四、建议将“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修改为“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

我国刑法324条第2款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清洁严重的,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并处或单处罚金。本条规定可谓是问题多多, 亟待重构。首先, “名胜古迹”四个字本身就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有学者指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条规定之精神, 名胜古迹是指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并被核定为全国或者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或与名人事迹、历史事件有关而值得后人登临凭吊的胜地和建筑物”。

笔者对此一说法抱有异议。第一, 名胜古迹不是靠法律界定的, 竟是靠某法条精神揣测的?第二, 被核定为全国或者地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风景区属名胜古迹。据笔者所知, 即便是世界文化遗产, 也未必会被核定为“风景区”。那么, 严重破坏世界文化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的行为也不能治以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吗?第三, “胜地”和“建筑物”的用语, 太过空泛。核定主体是谁?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抑或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基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立法缺陷以及完善文物保护立法的需要, 笔者建议把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修改为故意侵害文化遗产罪, 这样会与故意损毁文物罪更加协调。

历史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财富, 同时因其承载了大量的文明信息, 也就成为我们研究古人、研究历史的途径和载体, 所以, 需要通过立法的完善予以保护。

摘要:毁损类文物犯罪的规定对有效保护文物, 打击文物犯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从科学立法的角度来看, 这些罪名在罪名设置和罚金刑设置方面的规定并不全尽人意。

关键词:毁损文物类犯罪,立法评价,建议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1]高铭暄、马克昌, 《刑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薛瑞麟, 《关于文物犯罪几个问题研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薛瑞麟, 《关于文物犯罪几个问题研究》,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初探 篇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因素

(一) 未成年人犯罪的环境因素

影响未成年人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而走上犯罪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四个:

1. 存在缺陷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反的, 不良的家庭教育轻则使孩子性格扭曲, 重则导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比如, 单亲家庭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孩子人格健全方面的失衡;父母忙于工作, 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引导, 甚至有的父母本身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 沉迷于赌博等, 孩子由于缺乏家教或耳濡目染而丧失对假丑恶的辨别能力。这些不良的家庭环境都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

2. 存在弊端的学校教育

目前, 我国学校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一是重“优”轻“差”的精英教育模式。办重点学校、重点班, 重视尖子生, 人为地造成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成为教师和家长的掌上明珠, 受到格外关注和爱护, 而相当一部分所谓“差生”或者“后进生”受到冷遇, 甚至被排挤到校门外。二是重“智”轻“德”的教育评价体系。虽然素质教育推行多年, 但是落实起来往往走样, 高考“指挥棒”无形的魔力导致学校对学生评价偏重考试分数, 而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考核往往被忽视。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存在缺陷的人才, 而未成年人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方面存在的某些缺陷, 正是导致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根源。三是重“校”轻“社”的教育格局。许多学校只注重内部管理, 多年来有效的家访制度已经废弃, 与校外的单位、工厂、社区、村组等联系太少。没有很好地开展社会道德实践活动, 使德育教育流于形式。

3. 负面影响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既带来了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市场经济体制造就了拜金主义思潮的膨胀, 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者大行其道, 坑蒙拐骗、赌博凶杀、吸毒贩毒、卖淫嫖娼、偷盗抢劫等危害社会的丑恶现象的泛滥, 多多少少给未成年人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电影、电视、网络、出版物存在媚俗倾向, 到处充斥着色情和暴力, 直接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 不法分子的各种诱骗手段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某些未成年人的简单幼稚, 采取各种手段诱骗他们“上贼船”, 为他们谋取非法利益, 如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吸毒, “套牢”后迫使其参与卖淫、涉毒犯罪等活动。

(二)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质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有关的生理、心理特质主要是:

1. 逐渐成长的自主意识

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实际上是未成年人逐渐挣脱成年人的呵护走向自主独立的过程。但是, 由于这种自主尚无成熟的思想和准确的辨别力做支撑, 因此, 难免会自主失当。

2. 不断加强的逆反心理

成年人总喜欢规定孩子们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然而, 命令式的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们对不能做的事情特别感兴趣, 非做不可, 于是错误就铸成了, 形成了“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尴尬局面。

3. 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

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颤颤学步, 再到学习生活各方面技能的形成, 无一不是模仿学习成人的结果。可是模仿是一柄“双刃剑”, 它既能帮助未成年人通过模仿走上成熟, 它也能促使未成年人迅速学坏而走向毁灭。

4. 尚未成熟的辨别能力

涉世未深使未成年人不知道哪是陷阱, 哪是天梯, 弄不清什么是香花, 什么是毒草, 分辨不出真善美和假丑恶。这一点最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未成年人常常被假象蒙蔽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有共同点, 但也有与成年人犯罪相区别的特征。

(一) 模仿性

有些未成年人犯罪与电影电视片上的犯罪手段如出一辙, 完全是它的翻版, 那些媚俗的媒体成为他们犯罪的教唆者。

(二) 盲目性

未成年人犯罪而不自知, 因为他们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 好似“墙头一蔸草, 风吹两边倒”, 导致盲目服从的现象发生。

(三) 冲动性

对于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而言, 青春萌动, 情绪躁动, 很容易缺乏理智而出轨, 及至触犯刑律才后悔不已。

(四) 被迫性

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完全是由于交友不慎, 误上贼船而不能自拔, 而他们又缺乏与坏朋友决绝的勇气, 于是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愈陷愈深。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尽可能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肃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一) 全面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大环境是一个“染缸”。不能过早地让是非分辨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掉入这个“染缸”。因此, 一是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周边不法经营的黑网吧及其他不良场所要毫不留情地予以取缔。二是要净化宣传文化媒体。电影、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电子音像、图书等媒体要远离色情、凶杀和暴力, 对一些娱乐场所要实行分级管理, 要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三是要净化社会治安环境。要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阴暗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作用。

(二) 重拳打击不法分子

政法部门要加大对诱骗、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 斩断他们伸向我们鲜嫩脆弱花朵的黑手。

(三) 大力加强正面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家庭、社会积极配合, 运用多种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三观”教育。教育的手段可以是讲座、知识竞赛, 也可以是文娱活动, 寓教于乐, 还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讲授教人、活动育人、实践树人, 让未成年人处于一种正面教育的良好环境中。

(四) 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成年人要尽量给子女营造一个完整、和谐、幸福的家庭。即使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如此, 也要给子女健全的人格教育, 不能让他们有爱的缺失。

(五) 构建平等教育机制

大学生违法犯罪对策研究 篇3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

大学生群体是青少年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中, 对青少年的界定是14~25周岁。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 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 近年来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 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17%, 占高校总人数的1.26%。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 大学生犯罪在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 增长趋势十分明显。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相对社会其他涉罪的犯罪主体而言, 大学生犯罪的范围、性质及其危害并没有质的区别, 但也有其自身独特的一些特点, 主要体现在:

(一) 侵犯的客体以财产型为主, 犯罪类型多样化。

大学生违法犯罪涉及罪名多以财产型为主, 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害人身权案件也逐渐有所抬头的趋势。在大学校园里, 70%以上的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罪种, 这些罪种所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利益,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

(二) 犯罪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化。犯罪

主体范围扩大化包括几方面:一是从过去的犯罪学生主要来自高职高专与民办院校逐步向重点院校蔓延。例如, 马加爵案件、刘海洋案件等一些名牌院校的学生犯罪;二是高学历犯罪增多, 不乏硕士生、博士生;三是从年龄来看, 朝低龄化趋势发展;四是从性别来看, 受到一些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 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增加。

(三) 侵害客体。

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熟悉的人, 如同学、老乡。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

(四) 犯罪后果。

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目标均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 如手机、现金、信用卡、相机、随身听等, 且涉案金额大小不一, 但多数都在千元左右;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一般轻伤为多, 严重者则是将受害人身体某部位致残。

(五) 犯罪团伙化、多元化和智能化。

在大学校园里, 集体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突出, 并且这种犯罪团伙经常伴以社会成员。大学生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以及高危害性。如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诈取钱财;制作、传播淫秽音像物品;利用生化知识研制毒品等。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毫无疑问, 每个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都有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背景基础, 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一) 社会原因。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新的变化, 价值取向呈文化多元、选择多样、思想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一些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拜金主义、盲目追求高消费、对物质的需求欲望不断膨胀, 党内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上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对大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诱发犯罪的动机和行为;另一方面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港台文化, 如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及文化商业化作用下产生的文化糟粕等容易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二) 学校原因。

学校是大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 实现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由于高等学校过度地扩招生源, 导致了某些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管理体系跟不上学生数量的节奏、心理调查咨询工作滞后。另外, 一些院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重视, 课程设计单调, 课时少, 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教育部规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类公共基础课也产生草率应付考试的心理, 法治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

(三) 家庭原因。

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环境。据专家分析, 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 原因就在于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 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 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所以说, 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四) 自身原因。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典型群体, 正处在学知识, 长才干的时期, 心理与生理正趋向成熟型转变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活跃、感受灵敏, 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但同时心理起伏大、易冲动, 自控能力差、做事情欠缺考虑, 缺少健康的爱情观, 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 很容易误入歧途, 甚至诱发犯罪。此外, 看到学生失业现象的频繁, 感觉前途渺茫, 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同时, 在大学生中存在藐视法律的心态, 存在侥幸心理, 不惜铤而走险。

四、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

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纠正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大学生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就要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坚定正确地人生信念, 注重自身的政治素质、教育培养, 增强公德意识, 遇事要冷静分析、辨证思考、理智行事, 杜绝任何盲目地冲动与跟从。

(二) 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

21世纪, 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无形“杀手”。针对这些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特点, 高等院校要积极为大学生开展各种心理讲座, 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室。正确引导他们对两性、婚姻、事业、就业等问题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心、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要特别留意、要特殊鼓励与照顾。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尤其是大学生要放弃偏激和自卑心理, 热爱生活, 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

(三) 法制教育。

我国法制正处在发展与完善时期, 部分大学生面对一些发生的社会不正常现象, 产生误解, 片面地认为“目前, 中国社会是一种人治社会, 缺乏法制, 凡是都能通过金钱、关系主宰一切的观念”, 因此一些大学生恣意地以身试法。针对这些现象, 高等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与司法机关加强联系, 结合具体的案例教育学生, 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法制教育, 不是片面地灌输法律知识, 而是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是把法律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准则和人格的核心, 避免空谈理论, 流于形式。

(四)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高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风和学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管理工作,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议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沟通机制, 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 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 最终从体制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五)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循循善诱, 以事明理, 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 相互影响, 共同提高, 形成良好家风。同时, 要积极与学校保持联系, 时常关心与询问孩子在校的生活学习状况, 听取管理方的意见, 配合学校管理方的工作, 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 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社会各方要积极动员起来, 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良好而又健康的社会和谐氛围, 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决不能唯利是图, 诱导、教唆大学生从事违法犯罪事件, 并积极举报、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一切诱导或教唆大学生违法犯罪力量。同时, 要对一些违法犯罪大学生事件持有包容的心态, 要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以“教育为主, 以惩罚为辅”的原则, 鼓励一些因一时之念, 而又能积极改造的大学生早日回归社会, 不能歧视、不带“有色眼镜”看待回归于社会的违法犯罪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曹红卫.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文化建设, 2006.12.

[2]方玉凤.大学生犯罪的特征、根源与预防对策.文教资料, 2006.7.

[3]中国毕业生网.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上一篇:肿瘤形态下一篇:城市外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