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查(共5篇)
文物普查 篇1
摘要:郑州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试点城市, 已提前于2006年10月开始了普查的筹备与进入工作。郑州二七纪念馆担负起了此次普查中郑州市区近现代文物点的普查走访及建档工作。现文物普查整体工作已接近尾声,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有心记录了一些普查故事, 文章挑选了现已属消失文物的郑州豫丰纱厂旧址和已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第一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的郑州公教医院旧址作以侧记, 并就其中反映出的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问题作以简析。
关键词:郑州,近现代文物,普查拾趣,反映问题
根据国家文物局安排、部署,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于2007年4月正式拉开帷幕, 各省、市纷纷组织人力、物力积极投入到该项工作中。郑州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试点城市, 已提前于2006年10月开始了普查的筹备与进入工作。郑州二七纪念馆按照郑州市文物局的统一安排担负起了此次普查中郑州市区近现代文物点的普查走访及建档工作。我们专门成立的普查工作组在五年的规定普查期里积极筹措组织, 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 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实地调查、测量登记、录入建档工作。
现文物普查整体工作已接近尾声, 笔者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有心记录了一些普查故事, 文章挑选了现已属消失文物的郑州豫丰纱厂旧址和已被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第一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的郑州公教医院旧址作以侧记, 并就其中反映出的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问题作以简析, 与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探讨严肃的话题。
一、郑州豫丰纱厂旧址普查侧记
由于先前已听闻郑棉二厂要拆搬新厂之事, 所以我们新发现文物点普查走访第一站便选择了那里。驱车沿布厂街往里走, 穿过一个大下坡往上走, 我们看到了二厂的大门, 大门是紧锁的, 旁边的小门开着, 这里的冷清与仅300米开外的银基商贸区相比简直判若两个世界。车在门口停下, 我们从小门正要往厂里走, 值班室的门卫走了出来, 弄清楚我们的来意, 双方攀谈起来。五十几岁的门卫讲起老国棉二厂, 那份感情溢于言表。他十几岁来厂里上班, 转眼都快四十年了, 亲眼目睹了厂子的兴与衰, 说到厂要搬迁, 老厂要拆掉建商住楼, 那种哀怨眼神表达出的心酸与不舍让我们旁观者动容。老郑州的“二厂”早已物是人非, 从穆藕初时期的“郑州豫丰纱厂”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郑州国棉二厂”, 再到破产后成立的“豫丰公司”, 现在又卖给了私人, 名为郑州宏业纺织有限公司, 据说老板是福建商人。现在厂筹备搬迁已停产多日。经门卫指引, 我们联系到了厂经理办负责管理档案的张老师, 这是一位非常朴实又亲切的中年女同志, 我们简单道明来意后, 她便非常热情地帮助我们查找相关资料。走进档案室, 档案上厚厚的灰尘告诉我们这里已许久无人问津了, 但档案柜上虽发黄但清晰的分类条目可见, 档案曾被认真整理过, 而今却被忽视、搁置了。张老师打开锈蚀的档案柜, 拿出一些老照片、文字材料、手抄本、奖状等边翻看边回忆老二厂旧事。办公楼北面的那幢二层小楼是厂里现存最早的建筑, 大概为穆藕初时期或更早所建的仿欧式建筑, 几次欲扒掉搞厂建均被文物部门及厂里老同志争取保留下来, 是非常珍贵且有代表性的建筑。老二厂时期曾用作“职工之家”, 改制后便一直闲置, 现在二层有坍塌迹象, 急待维修。可说起这次拆搬新厂可能会一起扒掉, 张老师一直在重复“真的很可惜!”我们想拿厂志等资料回去详读, 张老师说他们董事长刚好在隔壁开会需要请示一下, 我们便随她一起拜访了董事长, 这是一位精干的中年女同志。我们出示介绍信, 在张老师引见下, 董事长热情地招待我们。她告诉我们她曾经要给市长写一封信, 但忙于改制及搬新厂, 这封信一直没有完成。信的内容大致就是呼吁保存二厂旧址建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若拆掉建商住楼, 那就太可惜了。并从纪念意义、发展前景、实用价值等方面给我们讲在这里建博物馆的地理优势及现实意义, 希望我们代表文物部门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一下。我们也同样表达了希望保留的愿望, 也请董事长抽空把没完成的信写完, 我们双方共同呼吁, 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我们提出想拿些资料, 董事长说他们搬新厂后这些资料本该全部移交市档案馆, 但档案馆不一定全收, 剩余部分可以托管给文物部门, 并吩咐张老师全力配合提供材料。在董事长吩咐下, 张老师带领我们在厂里实地转了一大圈, 看到老厂房、停产准备当废铁卖的纺织机器, 还有比利时人建的锯齿型车间局部, 听了“万人坑”的故事, 走过旧礼堂、老食堂、小卖部、幼儿园, 我们依稀看见二厂昔日的繁荣, 而更多的则是感慨如今的变迁。
随着二厂的搬迁与城建规划的实施, 老二厂连同豫丰纱厂时期的仿欧二层小楼终未能逃脱消失的命运。我们寻找着历史足迹, 却同时在为不见的载体扼腕叹息。
二、郑州公教医院旧址普查侧记
走进解放路原二院, 大门东的二层小洋楼特别醒目, 这是与周围建筑风格大相径庭的一幢老欧式建筑, 据说为二十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所建, 现归郑州市天主教会管理, 被原二院租用, 一层用做放射科。二院搬迁后, 解放路新建了立交桥, 这座二层小楼作为近现代优秀建筑保存了下来。我们拍照、GPS定位后, 找到相隔不足百米的郑州市天主教会 (现铭功路天主教堂院内) , 在看门教友的引领下, 我们见到他们的一位刘姓神父, 这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戴眼镜、很斯文, 他的外貌让我们很难与心目中威严的“神父”一词划上等号。由于刘神父是年轻人, 对那幢二层小楼是没有记忆的, 仅在电脑里找了一些粗略的介绍性资料, 对详细的历史性东西也说不好。经联系, 我们找到了正在铭功路郑州市第二中医院打吊针的张姓老神父, 虽然已是八十六岁高龄, 又卧病在窗, 但精神面貌看起来很好。听陪同打针的教友说, 老神父身体好时, 走路他们都跟不上的。在教友引导下, 老神父认真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据他回忆, 那幢二层小洋楼应该是二十世纪初意大利传教士在郑州设教区时所建, 当时用作教会修女院, 住外国修女, 外国修女回国后住过中国修女;1929年5月, 当时郑州天主教会负责人意大利籍贾师谊在此设小诊疗所, 为公教医院, 由司徒康主持的第一个西医外科手术即在此进行;50年代郑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迁入又迁出, 60年代起至今被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租用, 一层用作放射科, 二层已属危险建筑, 顶部急待维修。它是郑州现存不多的西洋建筑, 反映了当时的一段宗教历史, 很有代表性。谈到修建解放路立交桥, 因为害怕将小楼拆掉, 老神父直摇头“不能拆呀!我们教会是不会同意拆掉它的。这种有代表性的建筑, 拆掉实在是可惜了!”当问及从建筑保护的角度, 他们教会对小楼有没有什么好的保护建议时, 老神父慢慢坐了起来, 非常认真地说:现在二院搬走了, 希望能把小楼临解放路前的几间门面房扒掉, 把整个建筑风格显露出来;现在教会还保留有当时意大利人留下的音乐盒、缝纫机等物品, 如果有可能的话, 小楼维修后, 可以在里面办相关主题展览, 供游人参观, 开辟成一个教育基地也是很好的。我们在表达完谢意后离开了医院。
经多方争取与努力, “小洋楼”终于作为郑州市32处城乡近现代优秀建筑之一保存了下来, 这对于文物工作者来说是件可喜可贺的幸事, 是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成功例子。
三、反映问题简析
对比以上两处新发现文物点的不同命运, 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 即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在城市发展建设中, 我们首先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从观念上增强保护意识, 这不仅仅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责任, 也应该成为城市市民的共同义务。文物保护, 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上实例告诉我们, 对文化遗产置之不理任其消亡, 我们丢失的是历史, 削减的是城市的文化底蕴。反之, 经过努力, 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是可以兼顾的。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容器, 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进入21世纪, 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撞愈加猛烈。在推土机毫不留情的轰鸣中, 在老房子轰然倒地的尘烟里, 城市的历史记忆逐渐残缺不齐, 最终面目全非。在前所未有的冲撞中, 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经历着痛苦的纠缠, 既有理性的难舍难分, 又有失当的忍痛割爱, 更有盲目的乱拆乱建。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 文化遗产保护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郑州是一个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短、建设强度较大的城市, 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设的矛盾在这里就表现得非常明显。作为八大古都的郑州, 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不仅要重视地下文物的保护, 也要充分认识到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20世纪遗产被称为“活着的遗产”、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性。“活着的遗产”顾名思义就是功能延续型的遗产, 因为一直在使用、维护, 所以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郑州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着特殊重要地位, 民族资本的兴起与发展, 铁路枢纽地位的确立, 工人运动的兴起与高潮, 工业生产的强力突进……给郑州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工业文化遗产, 这是城市的个性与历史特色的重要印证。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活着的遗产”的使用价值, 合理使用, 让它们“延年益寿”, 而不是浪费人力物力的简单保护, 更不能置之不理, 任其自然消亡。
城市化的发展往往带来文化的趋同。因此, 要重视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 重视区域文化的差异, 重视文化多元的保护。保护好城市独具的特色, 才能保留住这个城市的精神世界和灵魂。我们应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注重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 并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全民总动员, 通过宣传普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 让更多人分享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 增强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
文物普查 篇2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
垣曲县文物局 贾俊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为了使大家对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更深的认识,下面就由我对垣曲县几年来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以简要汇报。由于到任时间不长,错误和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包涵。
一、“三普”背景
文物普查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开展过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每一次普查都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56年的第一次普查后,我国公布了首批全国文保单位,建立了不可移动文物的有效保护机制。1986年的第二次普查是在第一部《文物保护法》颁布之后,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普查手段和方法都较前一次有了较大提高,普查对促进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延缓我国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保持多民族文化特质和文化独立性、维系我国文化生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文物普查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和推进了文化产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物事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近年来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展,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乡土建
筑、商业老字号等类型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得到了重视并纳入了保护范围,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新一轮的第三次文物普查对这些新的文物类别进行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探索更为有效的保护和展示途径,继而开创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新局面,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十一五”期间自上而下开展的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项文物工作。
二、“三普”起止时间及三个阶段工作重点
2007年4月4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启动。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第一阶段是从2007年4月至9月,主要任务是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试点。第二阶段: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三、“三普”工作概况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首次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文物保护基础
性工程,覆盖全省,规模巨大,文物理念新,技术含量高,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环节连续,时间节点明确,对全省各级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和文物工作者,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把文物资源的调查、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重要县情来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县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通知》精神,全力以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第一阶段: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发布规范和标准,组织培训和试点
(一)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期间,我县组织文物骨干人员先后参加了省普查办组织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万荣试点工作培训、“三普”高级培训班和市“三普”工作培训班。
通过培训学习,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不同时代遗迹、遗物特征,掌握了文物的认定、分类、定名、断代、测量、绘图,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知识及GPS等仪器的使用,把课题意识融入整个普查工作。使每一个普查队员拓宽了思路、统一了思想;建立了文物普查责任制度,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了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了基层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和锻炼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骨干力量,提高了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普查准备
2008年5月3日,成立以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县文体局抽调专业骨干成立文物普查队,具体负责全县文物普查工作。领导机构的成立,为全县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段
我县从2008年6月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2009年12月底实地调查结束。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普查队员走遍了全县11乡镇,188个行政村,927个自然村,经历了田野调查、查遗补漏、专项调查三个阶段。共登录文物点694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434处,复查文物点260处,到达率100%,普查覆盖率100%,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领导重视
2008年6月20日,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和各乡(镇)长出席会议。县委书记侯伟健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全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作了具体部署。政府杨县长到任后,专门听取了文物保护和“三普”工作汇报,提出要把“三普”工作提高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政府决策提供翔实资料,为和谐垣曲创造经济增长点的高度,高精度、高标准地完成好“三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调动了普查队员的工作热情。
(二)、宣传到位
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争取社会各界和专业部门支持与配合。为此,“三普”工作启动伊始,我县就在县
城重要街道及各乡镇主要路口悬挂“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利国利民”、“文物普查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等宣传标语,在各村口要道刷写墙体标语40余条,为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垣曲县三普办公室在普查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作用,对文物普查工作的每一次重要的普查发现或活动,都要通过县市电视台、各种宣传媒体、编发“三普”简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报道。“三普”期间县文物普查办公室还通过编印宣传资料,制作专题板面,刷写墙体标语.利用世界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期间,走上街头,深入校园,走乡串村,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的意义和成果。充分发挥了宣传引导作用,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文物保护事业的认识和对文物保护的意识。
(三)、措施有效
为了确保我县“三普”工作开展快速、扎实、高效。县“三普”办公室针对我县地势特点,科学安排行程,合理规划路线,按照先难后易,先远后近的思路,以县城为轴心,自南向北,自东向西开展普查。同时,县“三普”办公室设计印制“历史文物登记表”和“近现代文物登记表”,发放到全县11个乡镇和927个自然村,对各乡各村的文物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摸底,汇总,确保了普查有的放矢,提高了普查时效。普查过程中,原文体局局长姚安社、副局长姚明选轮换带队,驻乡入村,深入田间地头,荒山原野,随队员爬陡壁、穿山林进行文物普查,极大保障了我县“三普”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原文广新局局长张东旭在任期间,对田野实地调查资料的各种数据资料,严格把关,细致审查,于2010年顺利通过省市“三普”专家组初级验收。
2010年1月,市“三普办”委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谢尧亭等五人组成的专家组对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登录阶段工作进行了初验。2010年1月30—31日,省“三普办”副主任师悦菊带领省市专家对我县的实地调查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一行对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标本和普查文本进行了仔细核对,查验了各项电子数据,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针对验收组的整改意见,普查队都做了具体修改。最后,顺利通过了省“三普”办专家组验收
我县本次实地调查,普查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条件艰苦等困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文物总量由“二普”时的271处文物点上升至694处。其中,古遗址由186处增加到283处,古墓葬由原来的30处增加到81处,古建筑由原来的35处增长至237处,石窟寺及石刻由6处增加到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由11处增加到77处,其它类别由3处增加到9处。同时我县“三普”中共测绘图纸2089张,拍摄照片2887张,采集标本2210件。
第三阶段: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和公布普查成果
2010年,文物局局长李武斌到任后,首先:加强我县普查档案管理,规范普查资料档案工作,提高文物普查档案管理水平,有效保护和利用普查资料档案,按照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资料档案管理规定》要求,及时配备了文件柜和办公电脑,并指定专人负责
档案管理,把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相关的各类文件、培训教材、统计报表、宣传资料、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表、消失文物调查表、田野调查工作笔记、图纸、照片、拓片、标本、队员手记、文物名录、统计汇总资料等所有所有纸质资料及电子资料资料均分门别类造册登记、备份,整理,装订。与此同时,为确保普查数据的安全性,对此次普查采集到的数据资料电子文本,我们进行了各级备份,做到了普查数据万无一失。其次,带领相关人员对全县各乡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三普”新发现的文物点进行了检查:并结合“三普”新发现,于2010年7月呈报县政府审核后,公布垣曲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使“三普”部分成果得以保护巩固。其三,配合省、市文物部门对我县的“三普”各项成果进行严格筛选、审核、修订,通过国家“三普”办最终验收。
2011年是“三普”工作的收官之年,为对我县“三普”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对普查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对普查工作完整的工作报告以及各种成果转化的文本编制,确保我县“三普”的第三阶段圆满完成。我局严格按照普查工作步骤、稳扎稳打,有序推进,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楹联征集
今年3月,根据省、市要求,为进一步巩固普查成果,对全省各县古建筑的匾额、楹联及其门额进行征集、汇编、编辑出版工作安排,文物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11个乡镇,对各个乡镇普查的古建筑进行逐一排查,严格
按照拍摄要求,多方位、多角度选择照片,每幅楹联按要求逐项认真填写登记表。4月份,结合登记内容,选择艺术价值较高的匾额、楹联18幅上报市文物局,现省文物局楹联汇集正在编制之中。
(二)、“三普”报告编写
《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是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编写好“三普”报告,我局普查人员在省、市培训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普查报告七大部分的编制要求,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从文本编写、各项数据统计(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的构成比例、分布状况、保存现状、优势特色等)、制表、绘图、分析以及各种文件汇集、“三普”各种活动照片搜集、选材等方面下功夫,精心编写《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经过20多天的努力,现长达110页的《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已编制完成,经市局初审,现已定稿,准备印刷。
(三)、《垣曲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编印。
我局结合省、市“三普”办对我县三普成果的最终修订目录,对我县69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按六大类分篇制表,按时代排序。条目内容包含编号、名称、时代、地点、发现类别、保护级别、简介和备注等进行编制出版
(四)、《舜地藏宝》编制。根据“三普”第三阶段普查成果转化要求,我局从我县“三普”新发现的43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中,按不同类别,筛选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点120余处,进行汇编,现初稿已经县领导把关审核,即将出版。
浅谈在文物普查中的几点心得 篇3
关键词:文物普查;标准规范;利用地图;信息采集
中图分类号:K8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86-001
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
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河北省唐山市的复查和新发现的田野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在两年多的普查工作中,我感触颇深,现粗浅谈一下我在普查中的点滴体会。
一、明确文物普查标准和规范是做好文物普查的前提之一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想做好文物普查,我认为前提之一就是要明确文物普查的标准和规范。因而,我们在普查前一定要认真学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标准、规范》,它是我们三普工作的指针和准绳。我正是在认真学习了《标准、规范》后,明确了普查的意义、目标、范围和重点,学会了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进一步明确了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分类、定名、年代、计量等标准,明确不可移动文物信息采集规范、电子数据处理工作规范。明确了这些标准、规范,我才在普查过程中较好的把握调查的方向,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漏查、错误定名等现象的发生。
二、活用本地地图可以有效进行文物普查
1.利用地图导路
文物普查工作不同于单纯的考古发掘和室内整理研究工作,它涉及的地域广泛,而各地的地形地貌又不尽相同。因而,在普查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交通不便,许多古建筑、古桥梁都隐居深山等各种问题。如果我们不了解本地的道路交通情况,一是容易迷路,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制定合理的普查线路。因而,在开始文物普查前,我们一定要细致查看本地的地图,熟悉本地的道路交通和乡镇、村庄布局等情况,制定好普查线路,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普查工作。
2.利用地图制作地理位置示意图
在普查中确定文物点的确切位置后,绘制地理位置示意图,既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也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为了绘制较规范美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减少工作量,我是这样做的,先用相机拍下本地地图全貌,而后利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编辑。一是绘制乡镇行政分布平面图示。打开地图照片,新建图层,用钢笔工具勾画乡镇行政区域轮廓、转换成路径、描边,文物点所在乡镇用红色(也可用其他颜色)标记,保存备用。二是绘制图例。从地图照片上剪切下图例调整、编辑,加入遗址、墓葬、建筑等的图例,保存备用。三是绘制文物点地理位置图。从地图照片上剪裁文物点在地图上的大致位置(范围以能整体显现文物点所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村庄为准);新建图层,将文物点类型标记插入,注明该文物点的名称;新建三个图层,将乡镇行政分布平面图图示、图例、指北针分别插入,调整大小和位置;最后合并图层,保存为jpg文件到相应的文件夹,导入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用软件中的导入图纸即可(如图,是我在普查时绘制的小稻地村永宁桥地理位置示意图)。需说明一下,一二项和地图照片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绘制地理位置示意图繁琐,同时绘制的图纸较规范美观。
三、注重第一手信息资料的采集,为完成文物普查奠定了基础
文物普查较田野考古的专项调查和单一调查的难度和工作量要大得多,文物普查要尽可能全面捕捉搜集调查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古代和现代的信息,将之作为第一手资料并做好记录。因而,在普查过程中,我认为要做到“五多”。一要多问,走访时要多打听、多问,特别是向六七十岁的老者多询问,并做好笔录。在2009年9月河北丰润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所在的普查组在丰润区调查时新发现的西刘各庄遗址等古遗址,都是我们拿着一些陶片标本从老者口中得到的信息,并得以发现的。二要多走,走的地方要到位,不要怕累。该走的台地没走到,可能会与重要的遗址失之交臂。三要多看,多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地表、地貌,特别是田间地头以及处在河岸边的台地、断层等,好多的器物残片在农民多年平整土地过程中清理到了田间地头,再有就是古代的人们多生活在离河较近的台地上,断层便于发现文物遗存。如2009年9月,我在丰润区三普时发现的石盘炉村遗址,就是在被誉为丰润地区母亲河——还乡河北岸的台地西侧的断层中发现了较多的陶器残片,此遗址才得以发现。四要多动手,发现遗址时,要尽可能多的采集口沿、器底、器耳、器足和带有纹饰的典型陶器残片,筛选出有代表性陶片作为标本,余下的堆放在地头备查,并适时作好记录。五要多用心,好遗址都是在调查者用心的基础上多问、多走、多看、多动手才得以发现的。由于在三普工作中较好的做到了“五多”,我才获得了较多的普查中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为我在有限时间内较好的保质保量完成普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在两年多的文物普查过程的心得以及和同行的交流中获得的启示,还有很多不足不到之处,敬请同行和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及相关标准、规范
试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篇4
关键词:国务院,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
2012年10月8日,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2]54号) , 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 对我国境内 (不含港澳台地区) 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这是建国60余年来, 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也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 力争通过全面调查登记, 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 为实现全国文物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动态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开展文物普查的重要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遗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 文物作为物质载体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文明的实物见证, 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是重要的国家财富和文化财产, 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 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物普查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开展文物普查, 建立文物调查和登录制度, 是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文物、加强文化遗产管理而普遍采用的手段。我国曾先后开展了三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的文物普查, 对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善等进行调查登记, 建立起完整的档案。相对于不可移动文物而言, 我国丰厚的文化遗产中还包括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价值突出的可移动文物。近年来通过“文物调查和数据库建设”, 登记了文物系统博物馆166万件 (套) 馆藏珍贵文物的基本信息, 但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馆藏一般文物, 以及文物系统外其他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还没有纳入调查范围, 因此, 我国目前存在文物总体资源不清、保管状况不明等各种问题。
西方国家的文物普查已成为政府主导的一项机制化、长期性的文化基础工作。如法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通过了古迹和艺术财产普查的相关法律, 兴起了一次被称为“大到教堂, 小到汤勺”的全国性文化遗产大调查, 并使之成为永远进行下去的系统工程。俄罗斯则提出要在2020年前完成全部7300万件馆藏文物的清查, 并计划将其中4000万件列入电子目录。
2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内容
2.1 可移动文物的概念
根据我国目前的文物保护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 将文物划分为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两大类。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
(1)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可移动文物包括:
(1)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2) 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3) 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4)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2.2 可移动文物的普查范围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国境内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刑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法人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 包括普查前已经认定和在普查中新认定的国有可移动文物。
国家机关指各党政和行政机关及机构。包括:中国中央委员会及中央各部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国等中央和地方各级工作机构, 人民解放军、刑警部队各单位,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 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机关。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 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的企业, 或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 或国家拥有实际股权的、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它包括国有企业、国有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或经地方县级以上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地方县级以上事业单位管理登记部门登记备案, 领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取得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2.3 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具体内容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 2016年12月结束, 各国有单位2013年12月31日前收藏保管的文物均纳入此次普查范围。
普查的文物包括:1949年 (含) 以前, 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历史上各时代重要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由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登记的1949年后的藏品;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范围的作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普查的主要内容为:文物名称、类别、级别、年代、质地、尺寸、质量、完残程度、保存状态、包含数量、来源方式、入藏时间、藏品编号、收藏单位名称等14项基本指标项、11类附录信息、照片影像资料以及收藏单位主要情况。
3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目的
为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成立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 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并发布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以期通过此次普查工作, 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3.1 编制国有可移动文物目录和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名录
通过普查, 系统掌握国有可移动文物分布和保存情况, 为下一阶段《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收藏单位名录》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名录》的编制做数据准备。
3.2 制定国有可移动文物编码及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编码系统
通过规范制定编码, 并根据该规范对普查登录的文物和单位, 统一配置永久性志有代码和分类编号, 建立“文物身份证”编码体系, 进行标准化登记和管理。
3.3 建立全国及省、地市、县各级行政区国有可移动文物登录系统
通过普查, 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国有可移动文物登录系统, 依靠统一平台, 通过网络, 设立专有帐号和密码, 支持对本行政区内的全部国有可移动文物进行登录和信息管理, 实现对国有可移动文物保存情况的实时查询、统计和动态监管。
3.4 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档案管理系统
通过普查,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建立纸质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档案, 与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国有可移动文物一一对应, 建立完整统一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档案体系, 完善国有可移动文物监管制度。
3.5 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中心数据库
通过普查, 在中央建立覆盖全国的国有可移动文物中心数据库, 全面掌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
3.6 建立国有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估报告
通过普查, 对国有可移动文物总体规模、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能力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对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利用效率情况进行评价, 提出相关意见。
3.7 建立文物展示平台, 提高文物的利用率
通过普查, 建立文物平台, 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及各收藏单位, 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等服务。专业人员和博物馆工作人员能够查询和使用普查资料, 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丰富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加强对文物资源的科学利用。
文物普查 篇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按下列标准确认和标示。1 纪年采用标准
采用公元纪年、历史(朝代)纪年和考古学年代三种。各类纪年均按国家规定的方法标示。时限划分标准
2.1古代文物年代上限为旧石器时代,下限为清代。
2.2近现代文物年代自公元1840年至当代。确定纪年的方法
3.1 古遗址:依据文化遗存确定年代。
3.2 古墓葬:依据结构形制、随葬品及墓志铭等确定年代。
3.3 古建筑:依据现存建筑物形制、结构特点及相关题记等确定年代。
3.4 石窟寺及石刻:石窟寺依据洞窟及造像形制、题记、文献等确定年代。石刻依据形制、内容等确定年代。
3.5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5.1 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和纪念地,依据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定年代。
3.5.2 重要机构旧址,依据机构占用时间确定年代。
3.5.3 行业性建筑和典型风格建筑及构筑物,依据始建时间确定年代。
3.5.4 名人故居、旧居,依据名人出生、居住时间确定年代。
3.5.5 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墓葬依据墓主人埋葬或迁葬以及陵园设立时间确定年代,纪念设施依据设立时间确定年代。年代标示规则
4.1 史前文物用考古学年代,如: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古代文物用历史朝代纪年,年代明确的同时用公元纪年;个别地区历史朝代纪年不明确的可使用考古学年代。
地方政权控制时期用国家认定的“中国历史年表”中的政权纪年标示,并用公元纪年标示。
示例:
大理国仁寿三年(1238)
近现代文物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不详的用“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示。
4.2 含两个以上连续时代的,应标示起止时代;时代不连续的,中间用顿号间隔;不能确认具体时代的,应标示跨度年代;时代不详的,标示“不详”。
示例1:
唐—元
示例2:
新石器时代、商、汉
示例3:
商周、唐宋
4.3 用历史朝代纪年和公元纪年同时标示的,先标示朝代纪年,同时在括号内标示公元纪年。
示例:
清康熙五年(1666)
4.4 历史朝代标示容易产生歧义的,可遵循以下原则:
4.4.1 夏商周:年代明确的分别标示为夏、商、西周、春秋。商或周不明确的可标示为商周,西周或春秋不明确的可标示为周。
4.4.2 汉代:分为西汉、东汉,不明确的标示为汉代。
4.4.3 三国:具体分为三国魏、三国蜀、三国吴,不明确的标示为三国。
4.4.4 晋代:分为西晋、东晋,不明确的标示为晋代。
4.4.5 十六国:可标示时代及国别;不明确的标示为十六国。
示例:
十六国前燕
4.4.6 南北朝:标示南北朝各代;不明确的可标示为北朝、南朝或南北朝。
示例:
北魏
4.4.7 五代十国:标示时代及国别;不能确定的可标示为五代十国。
示例:
五代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