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

2024-05-17

反刍动物(精选12篇)

反刍动物 篇1

内容物消化障碍, 引起瘤胃体积增大, 最后可出现脱水, 酸中毒。

1病因

主要原因是采食过量, 如突然更换饲料, 或脱缰偷食大量精料, 或采食大量粗硬不易消化的饲料等皆能引起症状。

2症状

病畜左侧腹围急剧增大, 肷窝突出, 重者高出脊背, 触诊皮肤紧张度较低, 手离去后, 膨胀立即恢复。叩诊呈鼓音, 听诊瘤胃蠕动减少或消失。病畜食欲、反刍和嗳气很快停止。腹疼不安, 回头顾腹腔, 后肢踢腹, 摇尾, 步态不稳, 如果治疗不及时, 很快因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亡。

3治疗

(1) 病初绝食1~2d, 待瘤胃内容物排除, 且出现反刍, 有食欲时, 逐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大村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监督站266000)

渐给予柔软易消化的草料。如吃了大量易膨胀的饲料, 则应限制饮水。

(2) 液体石蜡2000~4000ml, 松节油30ml, 马钱子酊15ml, 酒石酸锑钾8g, 一次内服;或用硫酸钠400g, 液体石蜡2000ml, 松节油30ml, 马钱子酊15ml, 酒石酸锑钾6g, 加水4000ml, 一次内服。

(3) 重症伴有脱水和酸中毒时, 可补给复方氯化钠液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 每次2000~3000ml, 每日2~3次 (牛) , 以及5%碳酸氢钠液1000~1500ml (牛) , 静脉注射中药疗法, 以清泻为主, 佐以消化滞, 健脾开胃。厚朴30g、大黄60g、槟榔24g、陈皮30g、焦三楂60g、豆油250g共研细末, 开水冲调, 与油混合一起内服。

(4) 切开瘤胃疗法。重症而顽固的膨胀, 应用药物不见效果时, 可行瘤胃切开术, 取出瘤胃内容物。

为防止上述疾病的发生, 应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过食, 避免突然更换饲料, 粗饲料要适当加工软化后再喂, 注意充分饮水, 适当运动, 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反刍动物 篇2

反刍动物胃肠道中庞大而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对饲料利用和宿主自身代谢有深远的影响。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在亚种或菌株水平上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研究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了解其结构、功能、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调控措施。

瘤胃中的微生物区系主要包括厌氧的原虫、真菌和细菌类 [ 1],这些微生物协同降解植物细胞壁 [2 ],在宿主的营养、生理和免疫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反刍动物瘤胃功能的厌氧条件以及微生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限制。

WOOD 等人利用 RFLP确定了瘤胃中拟杆菌 B acte roides和普雷沃菌P revotella 的遗传因子成分 ,将来自瘤胃的26种普雷沃菌和 6种拟杆菌分成了 11种核糖体类型。牛链球菌 S trep tococcus bovis被认为是反刍动物胃肠道中关键产乳酸菌。JARV IS等进一步发现日粮变化导致瘤胃牛链球菌组成发生变化。

2008年 , YUHE I等首次利用 TRFLP技术分析了瘤胃去原虫对牛粪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嫩梭菌Clostrid iumlep tum 是受瘤胃去原虫影响最大的菌群。在 TRFLP 图谱上 ,对照和去原虫组分别聚类在一起 ,形成清晰的差异 ,表明瘤胃去原虫显著地改变了牛粪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DGGE / TGGE DGGE / TGGE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已经历 10 多年 ,它对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群体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 目前 ,DGGE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水体、食品和动物胃肠道等环境微生物群体多样性的研究和微生物群体动态的追踪研究上。尽管该技术已经频繁应用于单胃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但在反刍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仍然较为少见研究者利用 DGGE方法发现宿主品种和日粮条件是影响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羊瘤胃中细菌和原虫群落结构 ,发现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山羊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相反 ,相同品种的山羊之间原虫种群存在相当的大差异 ,而种内相似性没有种间相似性大 ,表明宿主品种影响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F ISH计数结果显示绵羊瘤胃中占总产甲烷菌 5%的是运动甲烷微球菌。SOL IVA 等运用 F ISH 技术检测 了体外试验中的产甲烷菌属。

展望

反刍动物 篇3

1. 唾液的分泌 反刍动物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特别是碳酸氢钠、磷酸氢钠,这些盐类担负着缓冲剂的作用,对瘤胃内容物发酵产生的有机酸进行中和,以确保瘤胃pH值稳定在6.0~7.0,为瘤胃微生物发酵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一般情况下,反刍动物唾液的分泌取决于反刍时间,反刍时间则取决于采食的饲草料。当动物采食不到饲草料时,动物就不会反刍,唾液也就不会分泌,瘤胃中的有机酸就不能被中和,从而使瘤胃内酸碱度稳定局面被破坏,呈现酸性状态。这种状况一旦出现,若不能得到及时改变和恢复,就会导致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所以,为了确保反刍动物唾液能正常分泌,就必须按时、正常供给饲草料。

2. 反刍的时间 反刍动物采食时,饲草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匆忙吞咽入瘤胃,并在其内浸泡和软化,休息时,瘤胃内的饲草料又返回到口腔再次咀嚼后咽下。反刍一般从采食后30~60分钟开始,每次持续40~50分钟,每昼夜反刍6~8次。反刍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把饲草料嚼细,以增加瘤胃微生物和皱胃、小肠中消化酶与食糜的接触面积,利于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是为了促使唾液分泌,并与嚼细的饲草料一起进入瘤胃,以维持和调节瘤胃正常的pH值,为瘤胃微生物发酵创造良好条件。一般情况下,饲喂粗饲料反刍时间长,饲喂精饲料则反刍时间缩短。所以,为了确保反刍动物能正常反刍,必须合理搭配精、粗饲料。

3. 瘤胃pH值 反刍动物可以有效地消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粗饲料,主要得益于瘤胃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而纤维素分解菌对瘤胃pH值的变化十分敏感,当pH值低于6.0时,其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使分解纤维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反刍动物对粗饲料消化率的下降。另外,瘤胃pH值也是影响瘤胃内纤毛虫活力的一个重要因子,当瘤胃pH值降至5.5或更低时,纤毛虫的活力下降、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从而又影响反刍动物对精饲料的消化。一般情况下,饲喂粗饲料可使pH值升高,饲喂精饲料可使pH值降低。所以,为了确保反刍动物瘤胃pH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同样要求精、粗饲料必须合理搭配。

4. 瘤胃微生物 反刍动物的瘤胃是一个微生物密度高、调控严密的巨大生物发酵罐。日粮中的营养物质主要依靠瘤胃微生物进行分解发酵,发酵产物被吸收转化后作为机体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瘤胃中的微生物主要为厌氧性纤毛虫和细菌。据资料介绍,纤毛虫有8个属33种,细菌有29个属63种。1克瘤胃内容物中,含60万~180万纤毛虫和150亿~250亿细菌,两者总体积约占瘤胃液的3.6%。纤毛虫的主要功用是分解糖类、脂类、氢化不饱和脂肪酸,降解蛋白质、吞噬细菌等;细菌的主要功用是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维生素等。瘤胃中的微生物受pH值影响较大,当瘤胃pH值下降至5.0及以下时,微生物区系及其消化代谢功能会受到严重破坏。所以,为了使瘤胃微生物在消化代谢中发挥正常的作用,必须保持瘤胃pH值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作者联系地址:石彦荣 甘肃省碌曲县双岔乡兽医站 邮编:747200;徐大文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吴家园235号 邮编:730050)

反刍动物瘤胃膨胀的诊治 篇4

1 分类

瘤胃膨胀, 依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依其性质又可分为非泡沫性和泡沫性两种。

2 病因

原发性急性瘤胃膨胀多发于由冬季转入春天首次青饲, 采食大量发酵的青绿饲料, 如新鲜苜蓿、三叶草、幼嫩青草, 豆科植物、作物幼苗、块根植物的茎叶、以及经霜、雪、冰冻和霉败的饲料和容易发酵的青贮饲料而引起。

继发性瘤胃膨胀, 可继发于食道梗塞、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破伤风等过程中。

3 症状

病畜在侧腹围急剧增大, 腰旁窝突出, 重者高出脊背。触诊皮肤及紧张度较低, 手离去后, 膨胀立即恢复。叩诊呈鼓音。听诊瘤胃蠕动减少或消失。病畜食欲、反刍和嗳气很快停止。腹疼不安, 回头顾腹腔, 后肢踢腹, 摇尾, 频繁起卧。呼吸高度困难, 口中流出多量混有泡沫的口涎, 呼吸每分钟60~80次, 初充血后发绀, 脉搏细弱, 静脉怒张, 体温变化不大。

泡沫性常有泡沫、唾液从口中逆出或喷出。瘤胃穿刺时, 只能断断续续排出少量气体, 瘤胃液常阻塞穿刺针孔, 排气困难。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 结合病史不难诊断。但应注意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瘤胃膨胀区表现原发性的症状。应注意确诊是泡沫性还是非泡沫性瘤胃膨胀。

5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排气消胀理气止酵, 强心输液, 健胃消导, 初期把病畜拉倒高处, 头朝上, 用木棍横置口腔内, 两端露出口角外, 以绳系紧并缚于两角基部, 以手按摩瘤胃, 促进嗳气。急性气胀时应及时施行穿刺术。在左侧腰旁窝中央, 放气应缓慢, 以防发生脑贫血, 术后注射青霉素, 以免伤口感染, 也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5.1 泡沫性膨胀, 宜用表面活性药物, 如二甲基硅油, 牛2~2.5 g, 羊0.5~1 g或消胀片, 牛20~60片, 羊15片, 水适量, 内服, 效果显著。

5.2 用医用酒精100~150 mL溶解, 10%鱼石脂20~30 g, 然后加500~1 000 mL温热水混匀后一次灌服, 效果较好。

5.3 用5%水合氟醛酒精300~500 mL进行一次筋脉注射。

5.4 蜂蜜300~500 g用竹筒灌入直肠内, 经半小时后, 病畜拉走放屁气胀减轻, 理气止酵:应采用来苏尔10~20 mL内服, 在止酵同时, 可用缓泻剂。常用缓泻剂有:硫酸镁、人工石蜡和蓖麻油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体况采用强心补液, 增进治疗, 当泡沫性瘤胃鼓胀用药无效时, 应及时采取瘤胃切开术, 取出其内容物, 按照外科手术要求处理, 可获良好效果。

6 预防

游动物园动物作文 篇5

我和妈妈商量一会儿,妈妈同意了。我们在车子上有说有笑,一下子就到了动物园。

一进门,我们看见了一个坐在草坪里的大熊猫,走近一看,原来是假的。我们继续往前走,在景山动物园里到处可以看到春天的生气勃勃的迹象。例如柳树:他弯着腰,垂着“长发”犹如一位长发飘逸的女子站在百花丛中。这时风轻轻地拂过我的面颊,柳树也随风起舞。

终于看到了动物,这里有黑猩猩、狒狒、东北虎、金钱豹、企鹅、棕熊、鹦鹉等等的动物。

我们继续走着,来到了猴山,这些猴子,一看就知道它们一定非常机灵,有一个人向一只猴子扔了一块香蕉,许多猴子过去争先恐后地抢着,最终还是被猴王抢到了。

反刍动物 篇6

一、青贮饲料的生产技术

1. 原料的适时收割。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要掌握好收割时机,收割过早会影响作物产量,收割过晚则会影响青贮质量。禾本科牧草在孕穗到抽穗期,豆科牧草在现蕾期到开花初期收割青贮为好。玉米秸杆带穗青贮时,收割时间为蜡熟期。甘薯秧青贮时,应在甘薯成熟后霜降前进行割秧,以保证青贮质量。

2. 适当晾晒。刚收割的青贮原料水分含量高,可在田间地头适当晾晒,使水分降到65%~70%。

3. 运输。晾晒好的青贮原料要尽快运到铡草点,时间太长会使养分损失。

4. 切短。青贮原料要及时用铡草机切短,青玉米秸秆切短至1~2厘米长,牧草切短至2~4厘米长,切得越短,装填时则可压得越结实,有利于缩短青贮过程中微生物有氧活动的时间,同时,也利于以后青贮饲料的取用,便于牛羊采食,减少浪费。

5. 添加营养物质。为了补充青贮饲料某些营养成分的不足,同时改善发酵过程,可在每吨青贮原料中添加尿素4~5千克、硫酸铜2.5克、硫酸锌2克、硫酸锰5克、氯化钴1克、碘化钾0.1克,充分混合溶于水后均匀喷洒到青贮原料上。

6. 装窖。将添加好营养物质的青贮原料及时装入青贮窖内,每装20~40厘米就要踩实1次,特别要注意踩实青贮窖的四周和边角。

7. 封窖。青贮原料装满后,还要继续装至高出窖口50~60厘米,然后用整块塑料薄膜封窖,再在上面盖上10~15厘米厚的稻草,最后用泥土压实。泥土的厚度为35~45厘米,并把表面拍打光滑,窖顶隆起成馒头状。

二、青贮饲料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1. 青贮饲料的取用。青贮饲料封窖后,一般经过40~50天的发酵便可开窖取用。取料时,要仔细剔除窖周围发霉或腐烂的饲料,每天取料量由当天饲喂量决定。每次取料后,要用塑料薄膜及时盖严青贮窖并压实,防止二次发酵。

2. 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家畜种类不同,饲喂量也不一样。犊牛每头每天喂6~10千克,成年牛每头每天喂10~15千克,羊每只每天喂6~8千克。

3. 青贮饲料与其他饲料搭配使用,以提高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率。

4. 反刍动物对青贮饲料有一个逐渐习惯采食的过程,喂量要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5. 结冰的青贮饲料应待冰溶化后再喂,腐烂变质的青贮饲料不能喂,以免引起中毒和诱发其他疾病。

反刍动物甲烷产生与控制措施 篇7

1 反刍动物生成甲烷的机理

产甲烷菌是瘤胃微生物的基本成分之一, 在反刍动物的出生期 (羔羊出生后30 h之内) 即可存在。它是一类能够将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厌氧发酵转变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古细菌, 存在于沼泽、湖泊、海洋沉积物及反刍动物的瘤胃等自然生态系统中。从营养类型上属于自养型或混合营养型。1974年Bryant首次提出了产甲烷菌 (Methano gen) 一词, 到目前为止, 分离鉴定的产甲烷菌已有200多种, 分属于3个纲的5个目, 但从瘤胃中分离出来的只有5种, 其中只有反刍兽甲烷短杆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在瘤胃中的数目达到1×106个/m L。产甲烷菌寄生在反刍动物瘤胃内, 利用微生物发酵纤维素, 半纤维素等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和H2, 进行还原反应生成CH4。当固体饲料在瘤网胃中滞留时, 甲烷通过反刍而排出。随着瘤网胃的发育, 甲烷的产生速率也随之加快。

2 甲烷生成的调控

降低反刍动物甲烷的生成和排放有多种方法, 一是通过育种措施来提高单位动物的生产性能, 减少动物存栏数量, 从而降低甲烷气体的总排放量, 目前北美一些国家正在采用此种措施。二是通过对瘤胃甲烷菌生成甲烷的过程进行调控, 这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对甲烷生成的调控主要有3种模式, 有三种模式中任一模式的物质统称甲烷抑制剂。一种是生物学调控, 即直接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 减少产甲烷菌的数量, 从而减少甲烷的生成。另一种是通过减少生成甲烷的底物H2生成量或通过替代性受体争夺H2而减少甲烷生成量。再一种途径是通过特异性抑制甲烷菌合成甲烷途径中的某些酶的活性而抑制甲烷的生成。

2.1 多卤素化合物抑制剂

多卤素化合物抑制剂, 如氯化甲烷、三氯乙炔、水合氯醛、溴氯甲烷、多氯化醇、多氯化酸等对甲烷生成菌均有毒害作用, 可抑制20%~80%的甲烷产生。然而, 这类物质易挥发, 且一些瘤胃微生物可以适应或降解这些化合物, 所以在生产上应用这些化合物很少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4~5]。但最近,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 溴氯甲烷—环糊精 (BCMCD) 复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而且在不影响瘤胃内纤维消化率的情况下, 显著降低了甲烷的生成量。因此, 科学工作者研究并应用含有多氯素化合物的复合物来减少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量具有现实意义。

2.2 抗生素

莫能菌素和盐霉素等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能通过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改变微生物代谢活动抑制产甲烷菌, 产氢菌和产甲酸菌, 从而减少甲烷产量, 同时它们还有利于产琥珀酸菌和丙酸菌生长, 增加丙酸产量, 提高饲料利用率, 据报道阴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能减少25%的甲烷生成, 同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然而,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出现细菌耐药性和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 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3 蒽醌

自然界微生物、植物和昆虫体内有蒽醌存在, 反当动物的后肠道也有。蒽醌类物质直接作用于甲烷菌, 阻断电子传递链, 并在电子传递和与细胞色素有关的ATP合成的藕联反应中起解藕联作用, 从而阻止CH3一COM被还原成甲烷。

3 结语

甲烷是反刍动物正常消化过程中的产物, 化学性质很稳定。甲烷的排放意味着能量的损失和动物生产性能的降低, 因此, 减少甲烷的排放量对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科学家提出了很多种减少甲烷产生的措施, 但生产成本很高, 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的距离;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 对动物安全, 且有效控制甲烷产生的产品相信很快就会出现。

摘要:综述反刍动物产生甲烷气体的机理以及控制反刍动物排放甲烷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甲烷,瘤胃,甲烷抑制剂

参考文献

[1]IPCC.1995.ClimateChae:The supplementa reportto the IPCCseientific eassessment.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5一67.

[2]单丽伟, 冯贵颖, 范三红.产甲烷菌研究进展[J].微生学杂志, 2003, 23 (6) :43-46.

[3]Miller T.T, Wolin M.J, Zbao H et al.Characteristics ofmethanogen isolated from ovine rumen.Appl.Environ.Microbiol., 1986, 51:201-202.

[4]Deceyer D.I, Veil C.J, Teller E, et al.Manipulation of rumen digestion in relation to the level of production in ruminants.Arch.Anim.Nutr., 1986, 36:132-143.

[5]Davies A, Nwaonu H.N, Stainler G, et al.Properties of anovel series off inhibitors of rumen methanogenesis;in vitroand in vivo experiments including growth trials on 2, 4-bis (teichloromethyl) -benzo[1, 3]dioxin-6-carboxylic acid.Br.J.Nutr, 1982, 47:565-567.

反刍动物异食原因及防治 篇8

一、产生异食的原因

1. 饲养管理单调

动物长期舍饲, 无法进行圈舍外运动, 违背了反刍动物边运动边采食的生活习惯。反刍动物所采食的饲料已经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 但此时如果圈中或饲槽中没有可采食的饲料, 往往因环境单调, 在其闲极无聊的情况下, 到处啃咬, 造成异食现象的发生。

2. 营养因素

冬春季枯草期, 特别是在舍饲情况下, 因反刍动物不能自由采食, 或采食得营养元素不足, 或饲料种类单一, 造成机体营养摄取不均衡, 可发生异食现象。如反刍动物拣食羊毛, 往往是饲料中缺乏含硫氨基酸;舔食金属围栏, 往往是体内缺铁;采食垫草、粪尿, 往往是食盐供给量不足;啃食泥土、砖瓦块, 一般来讲是饲料中钙镁或其他矿物质缺乏;啃食树干垫草等, 多数情况下是采食量不足;拣食胎衣胎盘, 是饮水不足和蛋白质缺乏。

3. 疾病因素

异食现象也可能是反刍动物患有慢性疾病的外在表现, 例如巴氏杆菌病、结核病、气肿病、寄生虫病、白肌病、佝偻病、前胃疾病等, 都可能导致反刍动物神经反射异食。

二、异食的危害

反刍动物采食了不应该采食的物质, 会对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产生严重影响。如拣食绳头和塑料制品, 往往造成消化道堵塞;采食粪尿、喝污水, 会造成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滋生, 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啃食树干、料槽, 会使反刍动物的牙齿过早磨损和脱落;拣食毛纤维会造成幼龄动物的毛团堵塞病等。

三、防治办法

1. 饲料合理搭配

根据反刍动物不同的经济用途、不同的生理阶段和不同的体重, 提供必需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做到饲料多样化、加工科学化, 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增加采食量, 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满足动物生理和生产的营养需要。

2.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圈舍清扫工作, 缩短圈舍清扫的时间间隔, 及时将圈舍内的毛纤维、垫草、粪尿清除干净, 防止反刍动物采食。适当增加反刍动物圈舍外的运动时间, 并且在可供采食的牧地上放牧和运动。在非采食时间, 保持料槽内一定量的可供采食的饲料。增加舍内采光度, 对防止钙磷缺乏具有一定作用。根据饲料的特点, 在圈舍内吊挂不同种类的盐砖, 如以补充氯化钠为主的盐砖或以补钙磷等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的盐砖, 任反刍动物任意舔食。

3. 根据异食现象的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家畜贫血可补充铁制剂或硫酸铜制剂, 发生白肌病, 可肌内注射硒制剂或维生素E制剂, 当出现啃墙皮拣食鸡蛋壳等缺钙现象, 可在饲料中添加骨粉, 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D或鱼肝油。定期驱虫和消除诱发异食现象的其他疾病。

4. 调节神经反射和瘤胃内环境

反刍动物铜中毒的诊断与防治 篇9

1 病因

多见于环境污染或土壤大量使用铜肥等, 使农作物、牧草铜含量增高;饲料中添加铜盐过多或长期食用含铜较多的猪粪、鸡粪施肥农作物秸秆, 食用刚喷洒硫酸铜的牧草或农作物秸秆等均可引发本病。日粮或机体内缺乏钼、锌、硫、铁等元素时, 可增强铜对机体的损害。

2 症状与诊断

2.1 急性铜中毒

有1次性大量摄入铜盐的病史, 胃肠炎症状明显, 主要表现为食欲明显下降或废绝, 呕吐, 流涎, 剧烈腹痛, 腹泻, 粪便中混有深绿色黏液。心动过速, 惊厥, 麻痹和虚脱, 最后死亡。剖检可见胃内容物呈蓝绿色, 肠内容物色泽加深, 胃肠黏膜出血、水肿和有糜烂坏死, 肝、肾脂肪变性和坏死。

2.2 慢性铜中毒

表现精神沉郁, 厌食, 消化不良, 逐渐消瘦, 黏膜黄疸, 尿中含有血红蛋白, 粪便变黑, 虚弱无力, 肌肉震颤, 但无胃肠炎症状。剖检可见肝脏微肿, 呈黄色, 质脆;胆囊扩张, 胆汁浓稠;脾脏淤血肿大, 呈暗黑色, 变软;肾脏高度肿大, 呈暗棕色。

3 防治

3.1 预防

禁止饲喂铜盐污染的草料, 用硫酸铜制剂治疗疾病要严格掌握用量。饲料中需补加铜时要按营养需要添加, 必须混合均匀, 控制喂量。

3.2 治疗

反刍动物生产瘫痪的症状及原因 篇10

1 症状

牛发生生产瘫痪时, 表现的症状不尽相同, 有典型的与轻型 (非典型) 的2种。

1.1 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发展很快, 从开始发病至典型症状表现出来, 整个过程不超过12h。病初通常是食欲减退或废绝, 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 泌乳量降低;精神沉郁, 表现轻度不安;不愿走动, 后肢交替踏脚, 后躯摇摆, 好似站立不稳, 四肢 (有时是身体其他部分) 肌肉震颤。有些病例, 与以上抑制症状相反, 开始时表现的短暂不安, 时出现惊慌、哞叫、目光凝视等兴奋和敏感症状;头部及四肢肌肉痉挛, 不能保持平衡。所有病例开始时鼻镜即变干燥, 四肢及身体末端发凉, 皮温降低, 但有时可能出汗。呼吸变慢, 体温正常或稍低, 脉搏则无明显变化。这些初期症状持续时间不长, 特别是表现抑制状态的母牛, 不容易受到注意。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 (多为1~2h) , 病畜即出现瘫痪症状;后肢开始不能站立, 虽然一再挣扎, 但仍站不起来。由于挣扎用力, 病畜全身出汗, 颈部尤多, 肌肉颤抖。不久, 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病牛昏睡, 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 瞳孔散大, 对光线照射无反应, 皮肤对疼痛刺激也无反应。肛门松弛, 肛门反射消失。心音减弱, 速率增快, 可达80~120次/min;脉搏微弱, 勉强可以摸到;呼吸深慢, 听诊有啰音;有时发生喉头及舌麻痹, 舌伸出口外不能自行缩回, 呼吸时出现明显的喉头呼吸声。吞咽发生障碍, 因而易引起异物性肺炎。病畜以一种特殊姿势卧地, 即伏卧, 四肢屈于躯干以下, 头向后弯到胸部一侧。用手可将头颈拉直, 但一松手, 又重新弯向胸部;也可将病畜的头弯至另一侧胸部, 因此可以证明, 头颈弯曲并非一侧肌痉挛所致。个别母牛卧地之后出现癫痫症状, 四肢伸直并抽搐。卧地时间稍久, 可能出现瘤胃鼓气症状。体温降低也是生产瘫痪的特征症状之一。病初体温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随着病程发展, 体温逐渐下降, 最低可降至35~36℃。病畜死前处于昏迷状态, 死亡时毫无动静, 有时注意不到死亡时间;少数病例死前有痉挛性挣扎。如果本病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则努责和阵缩停止, 不能排出胎儿。

1.2 轻型病例

轻型 (非典型) 病例较多, 产前及产后很久发生的生产瘫痪也多为非典型的。其症状除瘫痪外, 主要特征是头颈姿势不自然, 由头部至鬐甲呈一轻度的“S”状弯曲, 病牛精神极度沉郁, 但不昏睡, 食欲废绝。各种反射减弱, 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 但站立不稳, 且行动困难, 步态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不低于37℃。奶山羊的生产瘫痪多发生在产羔后1~3d, 但也有发生在产后60d左右的病例;一般说来, 在早期泌乳期间对本病最为易感。其症状基本上和牛一样, 但多数为非典型的, 有时昏睡不起;心跳快而弱, 呼吸增快, 鼻腔内有黏性分泌物积聚;常发生便秘。

2 病因

虽然生产瘫痪发生的机理尚未彻底弄清楚, 但现在对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已无异议。所有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虽然普遍都要降低, 但患病母牛的下降更为显著。根据测定, 产后健康牛的血钙浓度为8.6~11.1mg/100mL, 平均为10mg/100mL左右;病牛则下降至3.00~7.76mg/100mL, 同时血磷及血镁含量也减少。目前认为, 促使血钙降低的因素有下列几种, 生产瘫痪的发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 (单独) 或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

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且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 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试验证明, 干奶期母牛甲状旁腺的机能减退, 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减少, 因而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怀孕末期不变更饲料配合, 特别是饲喂高钙日粮的母牛, 血液中的钙浓度增高, 刺激甲状腺分泌大量降钙素, 同时亦使甲状旁腺的机能受到抑制, 导致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因此, 分娩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时, 血液中流失的钙不能迅速得到补充, 致使血钙急剧下降而发病。

2.2 分娩时甲状旁腺受影响

在分娩过程中, 大脑皮质过度兴奋, 其后即转为抑制状态。分娩后腹内压突然下降、腹腔的器官被动性充血, 以及

血液大量进入乳房, 引起暂时性的脑贫血, 因之使大脑皮质抑制程度加深, 从而影响甲状旁腺, 使其分泌激素的机能减退, 以致不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另外, 怀孕后半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的减弱, 骨骼中贮存的钙量大为减少。因此, 即使甲状旁腺的机能受到的影响不大, 而骨骼中能被动用的钙已不多, 不能补偿产后的大量丧失。

2.3 分娩前后肠道吸收钙量减少

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 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怀孕末期胎儿迅速增大, 胎水增多, 怀孕子宫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 挤压胃肠器官, 影响其活动, 降低消化机能, 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分娩时雌激素水平增高, 也对消化和食欲发生影响, 而使从消化道吸收的钙量减少。

参考文献

[1]朱宏宾, 张海龙.奶牛生产瘫痪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2 (10) :30.

反刍动物 篇11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动物们同样如此。

可以说,凡是能在自然环境中存活至今的动物,无论大小,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还是水里游的,它们都有自己填饱肚子的绝活。

地上走的——黑猩猩的“铁壁合围”

与其他地方黑猩猩的传统食谱不同,坦桑尼亚马哈里山国家公园中黑猩猩族群食谱中荤腥所占的比例要明显丰富得多。肉食的主要来源,就是与这些黑猩猩生活在同一片林中的一种小猴子——红树猴。

红树猴通常栖息在足有60米高的树顶上,虽然这里树林的密度不是很大,但对于任何一只黑猩猩来说都很难独自捕获到梦寐以求的猎物。于是,猩猩们的捕猎是相互配合的:由一只雄性猩猩负责跟踪猴子,其他的埋伏在周围监控其逃跑的方向(图1)。当雄性猩猩们最终捕获到猎物时,它们会迫不及待地在树上就狼吞虎咽地享用美味,其间时不时地将战利品分一小部分丢给那些翘首企待的“妇孺”。

通过对这些惟一能够进行合作捕猎的“大猴子”的行为、举止进行研究,人类学家认为:协作捕猎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关键事件。从这些人类近亲黑猩猩的身上,不难了解在那资源稀缺的遥远年代,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协作捕猎,分享猎物而生存下来的。

天上飞的——乌鸦并非一般“黑”

俗话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至少从毛色上看确是如此。但是,正如这句俗话有其更深的寓意一样,天下的乌鸦看起来固然都是黑的,但是根据各个地区猎物或材料的不同,乌鸦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尤其体现在吃上:

新喀里多尼亚的乌鸦习惯选择用树枝来筑巢,它们会用更小的树枝或尖刺刺死并吃掉筑巢树枝中藏匿的虫子,然后在筑好的巢中嬉戏。科学家从观察中发现,乌鸦的大脑与一些人们公认聪明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无论大小还是构造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乌鸦所掌握的啄虫技巧似乎与它们使用喙的灵巧程度有着很大关系,并不属于严格的基因遗传所得,这一行为完全可以证明:这些乌鸦有能力进行堪与灵长类动物相媲美的复杂生物活动。

与新喀里多尼亚的乌鸦不同,巴黎公园中的乌鸦不仅学会了随着消费社会状况的改变而改变自己,而且多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变得专业化起来。它们最为擅长的就是获取公园游客丢下的快餐。如果同时发现两个都残剩有食品的口袋,只是其中一个上面注有快餐标志而另一个没有,乌鸦们明显地会选择前者。不仅如此,这一食物与其包装袋颜色间的关系很快就从一代传给另一代,年轻的乌鸦就这样学会了通过袋子的颜色来获取它们想要的食物。这里的乌鸦就这样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来源于人类食品垃圾的文化(图2)。

奥地利的冬天通常是到处银妆素裹,这里的乌鸦这时要寻找到食物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因此它们养成了下雪前在多个地方储存食物的习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乌鸦能够在任何时候和地方寻找到它们曾经储存的食物,而这种藏匿食物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乌鸦的两种能力:想象和探查。以往,人们发现只在部分灵长类动物身上才具有这一特长。由于一些聪明的乌鸦经常会在同伴中扮演间谍的角色,将同伴搜罗来藏好的食物洗劫一空,因此这里的乌鸦拥有一种先进又复杂的生活方式:它们有时会与非家庭成员的乌鸦合作,却与自己的同属发生激烈的冲突……乌鸦们大都掌握了通过变换藏匿食物的地点以防家贼的技巧。

此外,乌鸦间的行为还表现出它们能够理解其他乌鸦意图并作出相应反应的特质,科学家认为这是乌鸦聪慧的体现,它为文化的诞生孕育了温床。为了对这里乌鸦的智慧进行评估,科学家进行了一次测验:

将一块食物牢牢地挂在细绳上,细绳又被绕在粗粗的树枝上,看乌鸦是如何得到这块食物的?显然,乌鸦们很清楚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获取它们想要的食物。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们开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先找一段小树枝,以期用它来挑开绳扣,但没有成功。最后,还是靠爪子和喙达到了目的。它们没有任何障碍就懂得了人的意图。可见,乌鸦具有复杂的认知能力。

……

这些乌鸦的例子表明:鸟类的脑,与以往人们片面的认识不同,事实上发育得很健全并且工作机制良好。

水里游的——海豚“聚而歼之”的围猎战术

与逆戟鲸的“登陆”绝活儿

在世界上所有的海洋中,海豚都有自己独特的捕获猎物的策略。每一群海豚都保留了自己的传统:

在佛罗里达州附近的海洋中, 海豚们有它们独到的捕猎策略, 就是先将鱼群驱赶到水的上层,圈在一定的范围内聚而歼之。

南卡罗琳娜附近的海洋中, 海豚们捕猎的方法更令人惊叹:为了寻找食物,鱼群游入海湾。海豚发现鱼群后,悄悄地顺着海岸的方向跟踪、包抄,当鱼群全部进入适宜攻击的浅海狭窄区域,海豚们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协调行动,发动了一次联合袭击,将鱼群赶上岸(图3)。利用落潮时间,捕猎者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人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海边大餐”;

墨西哥湾的海豚则是靠造物赋予它们的先进装备——声波来进行捕猎的。为了寻找到藏在沙土里的鱼,海豚通过额头上的油脂块发出超声波,当这些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便以回声形式向大脑反馈信息,大脑经过分析后作出反应。待经超声波准确定位后,它们惟一可用的工具——尖长长满利齿的嘴(喙)便可准确无误地指哪打哪了(图4);

……

不同的却同样实用的方法一代代地在不同的家族中流传下来。这些群体文化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积累的经验快速地传播。每一代海豚都在不停地通过实践来完善这种捕猎的技巧。

与一些拥有与生俱来某种觅食能力的动物不同,一些动物就像人类一样,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本领来加强自身生活能力的。逆戟鲸是水族馆中的明星,靠重复一些演练了无数次已烂熟于胸的动作,便可得到美味的奖赏,也就是说只要听话就吃喝不愁。但是,一旦它们回归海洋,等待它们的命运只能是死路一条。那么,逆戟鲸要经历怎样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在海洋中一代代地生存下去呢?

在位于印度洋南部的克罗泽群岛海域,人们终于有幸一睹小逆戟鲸所需接受的全程教育。小逆戟鲸需呆在母亲身边多年来学习适用于自己的社会规则、捕猎技巧和族群的语言。逆戟鲸的叫声就像是一种语言中的不同方言,从中既可以辨别出不同的族群,也可以在不同族群中进行无障碍交流。逆戟鲸是寒冷水域中的主要捕猎者,哺乳动物海象是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当然鱼类、企鹅等也欢迎“献身”。

但是,这一海域的食物相对稀缺,于是,逆戟鲸应用了一种特殊的捕猎方式专门对付没有进入海中,还在海岸上停留的海象。科学家经多年研究,终于知道了小逆戟鲸学习这一复杂捕猎行为的全部过程:

先是通过声音来判断海象的位置,然后悄悄接近距目标海象约15米的攻击位置,以窥伺出手的最佳时机。最后是一个冲刺,在岸边抓住海象……这一过程对逆戟鲸而言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逆戟鲸必须避免一下子冲上海岸而无法再回到大海中来。人们发现,搁浅在沙滩上最后死去的逆戟鲸,通常是一些年轻的学童。

为了避免“‘鲸’为食亡”,逆戟鲸妈妈经常将它们的孩子推到海边让它们学习暂时离开海水后如何生存的能力。这些执著的教练们一次又一次地沿着海岸将它们的孩子推向岸边,然后再鼓励年幼的逆戟鲸们挺起胸、摆动下身,靠自己的力量摆脱海岸,重新回到深海中……这一技巧需要训练六七年的时间,幼小的逆戟鲸只有在经过反复演练后才能够独自捕猎并顺利返回到水中(图5)。

从这些小逆戟鲸的成长经历中,人类仿佛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的确,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也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中进化到今天的吗?因此从某一层面上可以说:如今人类的智慧是师法自然的结果,更确切点说,很大一部分是向动物学习的结果。就是在今天,大量仿真技术的应用,也是源于动物身上得来的启发。

(1)图组:一面进击、数面合围,红树猴在劫难逃

(2)虽然都是一般黑,但却城乡有别

(3)在水中跟鱼周旋有点费劲儿,“如鱼‘离’水”将会省事儿得多

(4)一击中的

发酵豆粕对反刍动物的影响研究 篇12

关键词:发酵豆粕,动物蛋白,反刍动物,牛,羊

动物蛋白源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均衡的氨基酸和一些不确定的促生长物质被认为是重要的蛋白源。但近年来全球渔业资源匮乏,而且国内外陆生养殖动物流行病害严重,使得动物蛋白源如鱼粉、肉粉、肉骨粉、禽肉粉、血浆蛋白粉等的使用受到严重限制[1],并且质量不稳定,市场价格不断升高,导致无法满足工业领域的持续需要[2]。

豆粕作为一种质量稳定、营养均衡、可持续性生产的植物蛋白原料,广泛应用于动物性饲料中,但由于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大量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3]。发酵豆粕自20世纪90年代经台湾传入之后,迅速成为一些研究机构、院校及生产厂家的热门研究课题。

目前对发酵豆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胃动物、水产生物及家禽等,将发酵豆粕应用于反刍动物的研究较少,现将国内外的研究汇总如下。

1 豆粕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豆粕是大豆制油的副产物,因含有大量蛋白质、较平衡的营养物质以及丰富的必需氨基酸,是动物饲料中最常用的植物蛋白源[4]。由于豆粕含有抗营养因子,并且豆粕价格相对较昂贵,增加了养殖成本,如何提高豆粕利用率成为各研究机构争相研究的课题。

1.1 大豆抗原的影响

幼龄动物是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肠道发育不完全,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质进入肠道细胞间隙,容易使动物过敏[5],引起腹泻[6]等反应。F.I.Seegraber等[7]报道,饲喂大豆制品会引起犊牛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加深。孙泽威等[8]研究发现,饲喂去除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等热不稳定抗营养因子之后的大豆产品,会引起犊牛腹泻、肠黏膜脱落,显著降低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

1.2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影响

杨志刚等[9]研究发现,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这是由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不仅抑制了蛋白酶活性,而且与蛋白酶结合后形成复合物被排出体外。豆粕中大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存在使动物偏瘦,肠道内消化酶失活并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10]。

1.3 大豆凝集素的影响

大豆凝集素进入肠胃后能够抵抗消化酶的影响,与小肠黏膜结合后刺激小肠绒毛隐窝加速分裂,抑制小肠绒毛生长,降低动物生长性能;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大豆凝集素改变了小肠绒毛的糖基化模式,使细胞表面的分泌液过度分泌,为细菌提供了附着位点。大豆凝集素还能够诱导大鼠胰腺和小肠增生,使大鼠肾脏和脾脏退化[11]。

1.4 其他抗营养物质的影响

低聚糖、植酸磷、大豆寡糖等抗营养因子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12],并降低饲料转化效率,提高腹泻率,调节微生物分布。

2 发酵对豆粕营养物质的改性研究

2.1 微生物发酵使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低

豆粕无法大量应用在动物饲料中,是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抗营养因子,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被限制使用。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分泌大量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对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从而消除大量抗营养因子。对市场上几种发酵剂进行试验发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能使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基本去除[13]。T.Da等[14]报道,经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发酵后,豆粕中大分子物质从40%降低到2%和8%,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减少96%和82%。R.Doblado等[15]研究表明,经酵母菌和乳酸杆菌自然发酵24 h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95%。魏炳栋等[16]报道,豆粕经乳酸菌发酵12 h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解率达80%。经过发酵,豆粕中其他抗营养因子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经乳酸菌发酵后,豆粕中的脲酶含量降为0,棉籽糖和水木糖降解率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12 h后水木糖降解率达13.05%,72 h后棉籽糖和水木糖降解率分别达56.65%和61.42%。R.Doblado等[15]报道,酵母菌和乳酸杆菌发酵12后豆粕中磷酸酯含量降低95%。

2.2 微生物发酵使豆粕营养成分得到改善

微生物在自身繁殖的同时,大量利用豆粕中的非蛋白氮、硫酸铵、尿素以及抗营养因子等,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菌体蛋白等其他营养成分,使豆粕中粗蛋白、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得到改善,而且不断分泌的蛋白酶等将大分子物质降解后产生小肽、氨基酸等多种功能物质[17]。J.Feng等[18]报道,用米曲霉发酵豆粕的粗蛋白、粗脂肪和干物质等营养物质均提高。李慧芬等[13]研究发现,豆粕发酵后酸溶蛋白含量提升400%以上。T.Da等[14]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菌发酵豆粕,结果蛋白含量增加8.37%和0.43%,小肽含量从5%增加到63%和35%。K.J.Hong等[19]研究表明,用曲霉素发酵豆粕,提高了钙、维生素和小肽含量。R.Doblado等[15]报道,豆粕发酵后维生素B2含量增加90%以上。史玉宁等[20]报道,用啤酒酵母菌和乳酸杆菌复合菌株发酵豆粕,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比发酵前分别提高20.0%、159.0%和16.7%,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13.0%。

2.3 微生物发酵使豆粕的功能增强

脂质的过氧化作用是导致食物腐败的常见原因,但是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形成大量氧自由基,能显著减少过氧化作用,提高豆粕的抗氧化能力[14]。李海燕[21]用乳酸杆菌发酵豆粕,结果抗氧化肽含量增加,饲料抗氧化能力提高。K.J.Hong等[19]报道,用曲霉素发酵豆粕,结果营养特性和动物消化能力提高。李慧芬等[13]发现,发酵豆粕具有特殊的香味,适口性提高。

3 发酵豆粕在牛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3.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豆粕经微生物发酵,碳水化合物减少,粗蛋白含量增加,并且随着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多肽的减少,营养物质的消化效率增加。M.H.Kim等[22]报道,豆粕发酵后,哺乳期犊牛饲料采食量和喝奶量增加。豆粕经过酶解,抗营养因子及大分子蛋白质变成小分子物质,可能产生维生素及其他促进生长的物质,使动物生长性能提高。王福慧等[23]报道,发酵豆粕能使犊牛平均日增重提高0.1 kg/头,饲料转化率提高0.04,饲料成本降低3.60元/t;发酵豆粕使用效果优于膨化大豆。

3.2 提高机体健康状态

断奶应激使糖皮质激素增加,导致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增加。M.H.Kim等[24]报道,发酵豆粕能有效降低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减轻断奶应激。通过对断奶前后犊牛血清中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IL-6及肝糖蛋白-应激蛋白的研究发现,发酵豆粕能减轻由断奶引起的应激反应。J.Jeong等[25]报道,发酵豆粕能有效减少犊牛痢疾,并且增加Ig A和触珠蛋白含量。

3.3 对泌乳期母牛的影响

动物通过采食饲料满足生理对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但是对于高产奶牛,氨基酸只能来源于菌体蛋白。C.G.Schwab等[26]研究发现,蛋氨酸和赖氨酸是高产奶牛生产乳蛋白的最重要的两种氨基酸。Z.Sun等[27]对泌乳期奶牛进行试验,结果发酵豆粕增加了牛奶中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使牛奶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牛奶脂肪含量增加,提高了生产效率。

4 发酵豆粕在羊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后,能够降解大部分的抗营养因子,将大分子蛋白质酶解为小肽。陈丽娟等[28]报道,用CLA乳酸杆菌发酵豆粕,显著提高了牛奶中的CLA含量。方飞等[29]报道,在黄淮白山羊公羔日粮中用2.5%5.0%和7.5%CLA发酵豆粕等量替代普通豆粕,结果对羔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添加7.5%组胴体重及骨肉率好于对照组。

5 影响发酵豆粕在反刍动物应用效果的因素

发酵条件存在不稳定性;微生物发酵时的温度、接水量、接菌量等没有统一标准,产品质量不能准确界定;功能不统一;不同菌种发酵时间不同等因素导致产品的功能不同,对牛、羊等反刍动在肉品质及产奶量等方面没有准确界定,对不同种属动物、不同发育时期动物的添加量等没有严格的标准界定[30]。发酵豆粕作为新兴的高科技工艺产品在产业化生产及应用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在应用推广方面还需要更多相关政策的支持,想要在反刍动物饲料上成为稳定的蛋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 展望

上一篇:文物普查下一篇:华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