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药(精选4篇)
动物医药 篇1
中医药学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历史, 它总结了劳动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有很大贡献, 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然而, 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
中医药动物实验的起源和发展在我国已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只是对动物用药本能的观察, 如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云“浮炎洲在南海中, 出薰陆香, 乃树有伤穿, 木胶流堕。夷人采之, 恒患狤狙兽啖之。此兽所刺不死, 以杖打之皮不伤, 而骨碎乃死。观此, 则乳香之治折伤, 虽能活血止痛, 亦其性然也。”后来逐渐过渡到有意识的动物实验, 包括动物形态生理方面的实验、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实验、药物毒性的动物实验, 以及药物功效的动物实验等。如《本草纲目》:鼠形似兔而小, 青黑色;有四齿而无牙, 长须露眼;前爪四, 后爪五;尾纹如织而无毛, 长与身等;五脏俱全, 肝有七叶, 胆在肝之短叶间, 大如黄豆, 正白色, 贴而不垂。鼠孕一月而生, 多者六七子。《淮南子》:鱼食巴豆而死, 鼠食巴豆而肥。《国语》:以含乌头的肉喂狗以验其毒。《本草衍义》: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
随着现代科学实验方法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加之中医药动物实验基础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不仅许多现代科学实验方法融入到中医药动物实验, 而且对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动物实验方法进行了探索, 为建立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奠定了实验基础。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历史厚重, 源远流长, 尤其是现代科学实验方法的融入, 符合中医药特色动物实验方法的建立, 为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实验基础;而中医药动物实验基本理论问题的阐释,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的总结, 中医药动物实验技术的规范, 又为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加之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在中医药各个领域内的广泛应用, 蓬勃发展, 促进了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学科的形成。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彭成教授领衔组织国内外从事模式生物方法研究中医药动物实验领域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编写, 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一书为高等院校从事中医药研究者系统学习中医药动物实验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中医药要发展离不开动物实验, 而如何将现代动物实验方法融合到中医药研究中去, 同时又能保持中医药的特色,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一书有较好的阐释。该书阐述了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概念、性质、范围、学术定位与历史沿革;诠释了中医药动物实验的思维原理、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技术方法、操作规程、数据处理、影响因素;阐明了中医药动物实验与实验动物、管理法规等方面的关系, 以及中医药动物实验的地位、作用与局限性;整理和总结了中医病证结合与证候动物模型、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各科、中医方药、中医非药物疗法等方面研究的具体动物实验方法, 以及新技术在中医药动物实验中的应用。该专著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将中医药学、生物医学、动物实验知识技术融为一体, 从而构建了具有自身独特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即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我们认为,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课程, 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有助于医学生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实践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 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日益明显, 社会竞争激烈, 对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因素必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在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中, 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而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途径。因此,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为培养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重视扩大学生知识面, 开拓视野,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中医药专业学生 (尤其是研究生) 与其他专业 (包括西医学专业) 不同, 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 许多人既要与中医中药打交道, 又要与医学实验动物打交道, 如何将中医药的研究与动物实验结合起来去阐明中医理论的本质和中药在疾病治疗中的机制及原理是他们要面对的问题, 也是中医药界要面对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中医药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 使医学生能较系统地学习中医药的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使他们认识到中医药的动物实验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动物实验方法的本质区别, 则为他们今后如何根据不同的疾病阶段选择不同的中医动物模型, 如何去复制能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疾病、证候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如何使用中医动物模型去研究、证明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等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条件。
2 有助于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理法方药是中医药理论的核心,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理论的精髓, 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为中医药理论的再认识和新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以脾虚动物实验研究为例, 可窥其一斑。脾虚动物模型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 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报道大黄脾虚动物模型, 并对此进行研究, 发现脾虚动物肠微绒毛变短、顶端脱落、稀疏。继而在内窥镜下活体取脾虚病人的肠组织进行观察, 得到同样的结论, 使脾虚的理论深化到微观层次。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用大鼠和驴建立脾虚模型, 系统研究脾虚动物模型骨胳肌、眼肌、心肌、胃十二指肠平滑肌、血管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 提出脾主肌肉, 包括四肢骨胳肌、胃肠平滑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 以及血小板那样具有肌球蛋白结构和肌力收缩功能的组织。丰富了脾主肌肉的内容, 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成都中医药大学选用4种动物、6种造模方法建立了脾虚脾不统血系列动物模型, 并应用50多项客观指标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脾气虚证动物模型内部结构、功能、代谢的变化, 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 以胃肠屏障作用和胃肠细胞损害为病理基础, 以小肠吸收功能障碍为病变核心, 并累及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脾不统血证, 是在脾气虚证病理变化的基础上, 出现血循、血凝的障碍;为临床脾气虚、脾不统血证候理论的深化提供了条件。
在建立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的同时, 用相应的方药复健治疗, 从而研究了基本方药的治疗原理。如在建立脾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同时, 用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补中益气丸等基本方反证治疗, 基本明确了这些方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是应用中医动物模型, 有意识地研究方药、针灸、食疗等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应用脾虚动物模型研究清宫八仙糕的治疗作用, 应用肾阴虚动物模型比较研究龟上甲、下甲的滋阴作用。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脾虚动物模型比较研究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的药效作用。这些研究揭示了方药的作用原理, 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了依据。
3 有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临床实践, 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理论, 而且储备了大量有效的古方、验方, 其临床疗效经得起重复验证, 是中医新药研究开发的宝贵素材。然而中医药的重要特色是辨证论治, 强调患病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地域、时空的变化对人体整体或局部的动态影响, 能否把握这一特色, 是关系中药 (复方) 新药研究开发进入三期临床仍发挥稳定疗效的关键。目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实验室操作, 尤其是关于动物实验方法及标准, 尚未能完全突出中医证型特色, 干扰了中药 (复方) 新药药效学的评价, 这一普遍性问题应引起重视。
中药新药的研制, 中药复方的研究呈现蓬勃向上的局面, 已经生产出一些高效、简便、廉价的中药新药服务于临床。毋庸置疑, 充分利用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 根据中医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特点, 复制出符合中医临床证候、疾病或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对证、对病的中药新药, 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是中医药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随着中药 (复方) 新药的深入研究开发, 统一规范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动物实验方法势在必行。我们相信, 随着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发展, 在实际的新药研究与开发的摸索过程中, 一定能为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的研究开发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药效学实验规范;可见, 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必然能推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4 有助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沟通与融合
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文化背景不同、起源不同, 其理论系统必然也存在着差异。他们之间的差异所反映的是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这种差异可以互用互补但不可互相取代。因此, 中医药学的发展应当采用“扬长避短”的态度, 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扬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在理论上、治疗上、方药上和养生保健等方面都有优势, 具有整体医学的特征、大生态的思想, 注重养生保健、个体化诊疗, 常常应用天然药物、自然疗法服务人类医疗保健。学习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则为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沟通与融合提供了条件。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也是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途径。现代中西医结合必须在遵循中医药学本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加强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研究的工作, 在深刻理解中医中药的基础上, 吸纳现代先进技术, 运用分子生物学等微观医学理论, 完善和建立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体系, 既要从微观上认清疾病的本质, 又要从宏观上把握病证的演变及预后过程, 从而走出单纯用西医的理论、方法或标准解释中医, 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医学将是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共存的局面, 其中, 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以它独特的优势起引领作用, 而中医药的动物实验则是中西医融合的桥梁之一。
综上,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保持中医药特色, 有助于他们对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有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有助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沟通与融合。
摘要:课程教学是医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途径,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对中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医疗和科研实践中保持中医药特色, 有助于他们对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有助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有助于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的沟通与融合。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动物实验方法学,课程
动物医药 篇2
关键词:动物医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近几年来, 随着畜牧养殖模式的不断演变和医药产业快速更新, 市场对动物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 职业能力已经成为高职动物医药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也是影响和推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依赖于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培养体系,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已初步形成“三阶递进、医药融合”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全面了解现行的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当前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是否一致, 我们就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就业导向的适应性进行调查, 获取实证性的反馈信息, 有目的地修正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不足, 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指明方向, 进一步提高动物医药专业学生择业和就业能力。
一、调查方案设计、实施调查
(一)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本研究以动物医药专业在校的一二年级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三年级学生、动物医药企业在岗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主管或主要负责人为主要调查对象, 针对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成要素在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中的作用进行调查, 采用的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 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访谈。
(二) 调查内容设计
调查方案设计时以实现科学就业与有效就业为目的, 以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岗位需求的吻合为中心, 充分考虑在校学生、在岗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不同调查对象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期待和要求不同, 从而设置不同调查要素、问卷内容结构和语句。调查内容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结合动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实际和调查对象进行编制, 对动物医药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师资队伍等进行调查。
(三) 实施调查
1. 对在校学生调查
对在校学生主要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课间访谈。问卷调查的内容围绕学生的职业期望和对本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实践教学条件等进行设计, 从“对动物医药专业学习信心、就业信心、专业课程学习、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条件、课程考核”等方面设置了10个问题。利用课间休息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134份, 有效回收123份, 有效回收率91.8%。其中大一学生72份、大二学生51份。
2. 对在岗的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调查
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和在岗毕业生, 侧重于对动物医药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影响及其社会能力进行调查, 围绕“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岗位适应能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设置了10个问题, 同时设置了“你认为学校应加强哪方面知识的教学或增设何课程”和“你对本专业课程教学方式有何建议”两个开放性问题。利用教师赴企业指导、顶岗实习检查等机会发放调查问卷, 共发放问卷170份, 有效回收142份, 有效回收率83.5%, 其中顶岗实习学生37份、在岗毕业生109份。
3.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
围绕“用人单位对动物医药专业人才的要求、对在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评价及人才培养建议”设置了“影响学生岗位胜任能力的主要因素、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在岗学生最欠缺的职业能力是”等8个问题, 同时附加用人单位对动物医药专业实习 (毕业) 生质量调查表。利用教师走访企业机会或网络邮件的方式向南京福润德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华威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导师或企业主管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150份, 有效回收129份, 有效回收率8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三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 统计结果如下:
(一) 在校学生对现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信息反馈
调查中发现, 90%以上的在校学生认为动物医药专业课程学习对提高专业技能很有帮助, 其中专业课程学习在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排名第一 (45.5%) , 其次是参加社会实践 (26.8%) , 但有近半数 (48.0%) 的学生因基础薄弱对专业课程学习有一定困难。大部分 (86.2%) 学生对实践教学比较满意, 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训练和顶岗实习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有效方式。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比较满意的不足60%, 仅80%学生认同现行考核方式。对动物医药专业今后就业前景有信心的学生不足20%。
可见, 动物医药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期待是吻合的, 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生源的特殊性给专业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 同时提示动物医药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 未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授课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动物医药专业就业信心调查结果表明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等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导向作用不明显, 专业课程教学中对职业教育的渗透力未能显现出来。
(二) 在岗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现况
统计结果显示, 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实践对接较好, 75%的在岗实习生和毕业生认为专业课程学习对岗位实践作用最为重要, 专业理论知识成为学生实习 (就业) 中最欠缺的 (47.2%) , 其次是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23.9%) 。尽管实践训练和顶岗实习在提高就业能力中的认同作用最高, 但实践教学安排的满意度并不理想, 不满意的达26.8%, 被普遍认同的指导方式是一对一指导 (54.9%) 。尽管多数学生对目前实习 (就业) 岗位的持满意态度 (85.2%) , 然而当前实习 (就业) 情况与职业期望吻合度不足70%。结果表明, 动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中, 核心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未能达到岗位实践需求,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内容侧重点需改进, 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认同感及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有待加强。实践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认同, 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提示我们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仍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在依托企业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平衡学校、学生、企业三方的利益, 实现共赢。
(三) 用人单位调查结果
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 我们发现, 用人单位对动物医药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满意度为100%, 尤其看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绝大多数学生能胜任本职工作, 但在岗位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知识基础薄弱, 与在岗实习生 (毕业生) 调查结果相一致。学生在岗位实践中比较欠缺的能力依次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4%) 、职场适应能力 (26.4%) 。企业认为对实习学生 (毕业生) 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依次是专业技能 (36.4%) 、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6.3%)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21.7%) 。总体而言, 用人单位对动物医药专业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等素质给予了肯定, 但需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这说明, 动物医药专业技能训练及考核评价与行业企业和岗位标准相吻合, 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侧重点与岗位需求吻合度不够, 片面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学生理念知识的积累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未能跟上新时期动物医药行业企业的要求。
三、结论及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 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与岗位需求基本吻合, 其中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选择、专业技能训练及考核和评价与岗位实践标准相一致, 但在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需加强。专业教学能够做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现场实习, 但教学方法手段仍然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也是今后努力目标之一。总体而言, 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基本架构与岗位需求相吻合, 但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 这为今后的专业建设与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 改进课程设置, 加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
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出, 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调查显示动物医药专业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和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多数学生组织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理想, 也就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强。因此, 在课程设计时, 通过动物疫病防治、兽药营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课程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 还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学、人际交往等课程,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就业创业、职业素质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岗位工作模式及工作环境要求, 提升其专业归属感。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灵活多样的项目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养成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品质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良好的方法和社会能力为今后迅速适应就业岗位、融入社会环境及个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强化专业理论基础
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这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相关, 但进入岗位实践后给学生带来的是上手快却后劲不足, 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学生知识基础及其学习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方法手段, 结合动物医药生产实践,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动物疾病诊断及药物选用相关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依据, 满足动物疫病防治及兽药营销等岗位对理论知识的需求。
(三)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我们发现, 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视。创新型人才既是动物医药行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 也是当前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形式多样的项目训练形式和训练内容可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潜能, 在集中训练之余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通过自主设计、自由探索, 亲身实践和体验, 达到学以致用、学有创新的效果,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 动物医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完善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在此过程中尽管会有各种困难和矛盾, 但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应始终以就业为导向, 紧握动物医药行业企业发展脉搏,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着眼岗位需求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动物医药专业特点,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动物医药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施福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现实与价值取向[J].职教论坛, 2011 (34) .
[2]郭子辉, 杨静, 刘晓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三维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0) .
[3]刘大中.影响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文教资料, 2009 (3) .
[4]张海燕, 李建英, 赵学丽.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 2012 (21) .
[5]胡志敏, 余大敏, 陈红光.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21) .
动物医药 篇3
1 中医药对白细胞介素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简称白介素,目前命名的白介素有IL-1 ~ IL-29,IL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分化,诱导免疫类型和强度; 诱导急性期反应,促进炎症反应等; 在OA的形成机制中,IL促进OA炎症反应的形成,破坏软骨基质。目前研究参与OA发病机制的IL主要有IL-1、IL-6、IL-10、IL-12、IL-17、IL-18等。大多研究表明中医药能够抑制IL的形成,减缓OA的发病进程。
1. 1 IL-1
Heraud等[2]研究表明IL-1在调控软骨细胞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IL-1干扰正常软骨的代谢,影响软骨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 同时还可以使基质金属 蛋白酶 ( metalloproteinase,MMP)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 平衡失调,使软骨基 质胶原和蛋白多糖分解进而导致软骨的破坏。软骨基质破坏不能为软骨细胞提供正常微环境,软骨细胞的代谢影响软骨基质成分分解与合成代谢的平衡。陈飞雁等[3]研究指出威灵仙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IL-1的水平对OA起防治作用。张爱玲等[4]表明补肾壮骨颗粒能够有效降低IL-1的表达对OA起到治疗作用。 王秀华等[5]研究发现空白组未检测出IL-1,模型组( 兔膝骨关节炎模型) 与治疗组( 西药组、丹参组) 均能检测出IL-1 ,由此可以得出IL-1在OA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膝关节腔内注射发现: 造模组( 生理盐水组) IL-1的水平明显高于中药治疗组( 丹参组) ,P < 0. 01;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西药组( 激素) 低于中药组( 丹参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研究表明丹参能有效降低OA中IL-1,同时能有效有效治疗OA,但效果略次于西药组。刘英杰等[6]通过治疗组( 独活寄生汤) 与对照组相比发现: 在治疗3周、5周以后,IL-1的水平下 降,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 0. 01) ,说明独活寄生汤通过抑制炎性因子( IL-1) 的表达而达到治疗OA的作用。钟玉等[7]证实复元胶囊通过降低IL-1的表达而达到抑制对软骨细胞的损伤。
1. 2 IL-6
IL-6是单核吞噬细胞等在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等诱导下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激活T细胞和B细胞,以及产生急性期蛋白等。Westacott等[8]研究指出健康人与OA患者软骨细胞都可以自发的分泌IL-6,但是在正常人滑膜组织中检测不到IL-6的存在,OA患者的滑膜组织中可以检测出大量IL-6。Silaccip等[9]研究证实IL-6与IL-6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可诱导成骨细胞MMP-13增加,抑制TIMP-1在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中表达,使MMP/TIMP之间的平衡受影响,引起关节软骨基质的退变。IL-6同时可以协同IL-1的作用,抑制软骨细胞合成蛋白聚糖,导致软骨基质缺失。杨惠琴等[10]治疗组( 青藤碱注射液组) 与模型组( 生理盐水组) 相比,P值均小于0. 01,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表明青藤碱注射液能够有效减低OA关节液及血液中IL-6的水平,通过抑制IL-6的水平对OA起防治作用。孟祥奇等[11]研究指出化痰祛湿剂通过抑制IL-6、IL-1的水平而达到对膝OA的防治目的。
1. 3 IL-8
Yang等[12]研究表明: 在OA患者软骨细胞骨桥蛋白的形成可以上调IL-8的表达,骨桥蛋白的形成与IL-8的浓度成正比。IL-8是一种趋化因子,其生物学活性是激活和诱导中性粒细胞,诱导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达到杀菌和细胞损伤的目的。陈元良等[13]研究发现: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碎补总黄酮治疗组和维固力治疗组动物血清中IL-8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经4周的灌胃治疗后,骨碎补总黄酮组和维固力组的IL-8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降低( P < 0. 01) ; 骨碎补总黄酮组与维固力组比较,IL-8表达差异不明显( P > 0. 05) 。骨碎补总黄酮确实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阻断骨关节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IL-8的释放而实现的。金晓东等[14]研究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红花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滑液中细胞因子IL-8的表达,这表明红花注射液可以通到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达到对OA的治疗作用。
1. 4 IL-10
IL-10具有较强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功能,同时还能促进软骨蛋白多糖的合成,保护软骨。陈文超等[15]研究表明骨灵膏可能通过增强IL-10的抗炎作用阻止软骨退行性变,保护了关节软骨。
2 中医药对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分为TNF-α 和TNF-β 两种,前者主要由活化的单核 / 巨噬细胞产生,后者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目前TNF家族有30余种细胞因子,主要在调节免疫应答、诱导细胞凋亡和杀伤靶细胞等过程中发挥作用。Reboul等[16]研究指出TNF-α 与OA软骨破坏及滑膜炎有一定关系,TNF-α 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蛋白多糖的合成,同时促进其蛋白多糖的降解,促进OA的形成。TNF-α 与相应受体结合,刺激滑膜细胞产生PEG,促进软骨和骨的破坏。综上所述,TNF-α 能够诱导和促进OA的形成。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能够降低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 的水平达到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方策等[17]通过测定血清和关节液TNF-α水平得出中药组关节液和血清中TNF-α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中药健骨活血丸能有效抑制兔OA血清和关节液中TNF-α 的水平,达到对OA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肖晓金[18]等过检测4周、8周时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兔子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浓度,发现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 比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由此可推测透骨消痛胶囊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升高的TNF-α 的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缓对软骨的破坏。朗继孝[19]等研究证实壮骨颗粒可能通过影响TNF-α 水平达到对OA的治疗作用。
3 中医药对 OA 中转化生长因子的影响
转化生长 因子 (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是具有多功能的蛋白多肽,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的分化,抑制上皮细胞、破骨细胞、内皮细胞生长和脂肪、心肌、骨骼肌的形成; 但能够促进促进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的生长,同时也能促进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纤粘连蛋白的表达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对细胞的形态发生、增殖和分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细胞修复。Livne等[20]证实TGF-β 能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分 化、促进细胞 外基质合 成作用。TGF-β 可促进OA软骨细胞迅速生长[2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补肾中药能上调TGF-β 的表达,提高TGF-β 的水平。宁显明等[22]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膝骨关节软骨中的TGF-β 的水平,分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 芬必得组) 、中药组TGF-β 的表达及排列顺序得出补肾中药具有上调TGF-β 在OA关节软骨中表达的作用,且修复后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牛维等[23]采用荧光定量 -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方法分别检测TGF-β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得出鹿茸低剂量、高剂量组在灌胃后2、4、6周,TGF-β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步增加,且表达量均高于( 正常组、西药组、模型组) ,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 P < 0. 01) ,证实了鹿茸通过上调TGF-β 的表达,起到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王孟琳[24]等研究指出通过动物OA模型病理变化及测定软骨和滑膜组织中的TGF-β水平,得出杜灵注射液可能通过提高TGF-β 的水平,促进软骨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基质蛋白的合成达到保护软骨的作用。
4 中药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是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血管生成、创伤修复、肿瘤的发生发展、骨的形成与修复等生理及病理过程。欧阳冰等[25]认为CTGF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软骨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促进衰老软骨细胞反分化及抑制软骨细胞去分化。Kawata等[26]证实CTGF能够不仅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成熟与再生,同时还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由此可见,CTGF能够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参与骨的形成与修复。孙剑等[27]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阳和汤组CTGF、CTGF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证实了阳和汤可能通过下调CTGF的表达以降低CTGF介导的软骨细胞的增殖与表达,减缓OA骨赘的形成。
5 结语与展望
动物医药 篇4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病证结合
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类风湿 (rhenmatoid arthritis, RA) ,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该病具有易复发、难治愈的特点, 其致残率较高, 发病1年内致残率可高达20%, 10年内可达60%左右[1]。目前西医治疗RA 尚无特效方法, 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手术治疗, 这些治疗只能暂时控制或缓解病情, 而且长期服药毒性和不良作用较大。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的巨大潜力与优势正受到广泛关注[2]。动物模型在中医药治疗RA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现阶段中医药研究中所用的RA动物模型进行总结, 并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的特点, 对建立符合中医药研究需要的RA动物模型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1.1 单纯疾病模型
1.1.1 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是细菌学家Freund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立, 它是建立免疫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基本方法。该方法采用大鼠足拓部皮下注射经灭活的卡介苗液体石蜡乳剂进行造模。该方法简单易行, 其病理表现也类似于RA, 在中国被广泛用于RA或防治RA药物的研究[3]。
1.1.2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是Trentham等于1977 年创立的。该方法通过在大鼠背部皮内、尾根部皮内和足拓部注射天然胶原的醋酸溶液与等量的弗氏完全佐剂或不完全佐剂混合成的稳定乳剂进行造模。该造模方法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与人类RA密切相关, 是筛选和研究治疗RA药物的理想模型[4]。
1.1.3 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该模型最早由Dumonde和Glynn于1962年创立的。该模型造模时, 将卵蛋白溶解于生理盐水, 与等量弗氏佐剂混匀, 注入动物背部皮下致敏, 连续3周致敏, 末次注射后2周, 于关节内注入5 mg溶解的卵蛋白[5]。
该模型可在兔、羊等动物上复制, 而且不需要使用近交系动物, 炎症的发生易于复制, 且关节相对较大, 比较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研究。
除以上三种疾病模型外, 常用的RA疾病模型还有:蛋白多糖诱导的关节炎模型、软骨低聚体基质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辅剂诱导的关节炎模型、Avridine 诱导的关节炎模型、朴日斯烷诱导的关节炎模型、油诱导的关节炎模型、 链球菌诱导关节炎模型、 佐剂角叉菜胶诱导的关节炎模型等[6]。
1.2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1.2.1 肾虚痹证模型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 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 久病多至虚, 而且多为肾虚。艾景录等以Ⅱ型胶原免疫注射制作实验性痹证模型, 复加雄鼠雌激素应用法和雌鼠卵巢切除法所致肾虚, 建立了肾虚痹证模型[7]。
1.2.2 风寒湿痹证模型
王安民等将大鼠放入冷水中游泳后再注射Ⅱ型胶原作为抗原, 观察寒湿因素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结果显示外界寒湿因素, 能加重疾病的病变, 该模型可用于中医痹证的研究[8]。
中医认为风、寒、湿邪常同时发生, 为痹证的外在原因, 而虚体是痹证的内在原因。中医所说的虚体主要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金祝秋等运用Frenund`s完全佐剂合用风寒湿因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痹证病理模型, 该模型比单用Frenund`s完全佐剂有炎症周期长、模型稳定的特点, 更适合慢性炎症的研究[9]。
中医学认为认为脾胃虚弱 (尤其是脾虚) 在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的发病和防治中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肖诚等以大黄泻下加饥饱失常造成脾虚模型, 在此基础上加以II型胶原诱发脾虚痹证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以此建立脾虚痹证模型。并利用芎附散对该模型进行了方药反证[10]。
肖长虹等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基础上, 通过风寒湿与风湿热两种不同的条件刺激以其与葡萄糖球菌肠毒素B外涂共同作用, 制出了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RA模型。
2 目前中医药研究中使用RA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
以上动物模型按其造模方法是否联系RA的证候特征,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不考虑中医的证候特点, 仅为疾病模型;一类考虑中医的证候特点, 在建立疾病模型的同时, 加入中医病因因素。
对于第一类疾病模型, 最大的优势在于模型较为成熟, 症状、体征和理化指标较为明确, 造模时可明确判断, 重复性好, 该类模型可用于病理和治疗机制的研究。但是这类模型与中医理论关系不大, 只是与疾病特异性的病理变化具有相关性, 没有明显的临床病因学基础, 难以体现中医证候的特征[11]。
对于中医而言, 同一种疾病, 由于病因或体质不同, 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而出现同病异证的现象。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内容, 目前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中主要有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瘀血痹阻证等5种证候类型。
虽然有学者利用方药对模型证候属性进行反证, 但由于方证的非唯一对应性、一方对多证、方证不对应并非绝对无效等问题, 使得以方测证推理的严密性日益受到质疑, 故而这种认定不具有特异性。
对于第二种造模方法, 在建立疾病动物模型过程中加入中医病因因素, 建立相应的模型, 在有些文章中称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这也是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的造模方法[12]。笔者认为这类模型应属于病因病理结合模型。
这类造模方法既运用了中医的发病学说, 又考虑了西医的致病原理, 显示出各自对病证发生、发展的致病特点。但病因造模和病理造模两种因素简单的叠加, 即病+证的1+1的模式, 不符合辨证是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过程和分类方法这一基本原则。而且单纯的外在致病因素对于中医证候的产生而言并非是直接的发病因素, 多为诱发因素而已, 其主观性和差异性较大, 该方法存在证候属性评价困难、稳定不好等问题。
3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符合RA中医药研究的需要
“病”与“证”分别属于西医、中医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 各自从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认识, 两种认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将病、证两种属性同时考虑, 对于中医药研究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模型以疾病模型为基础, 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重复性;该模型将宏观与微观、整体论与分析论相结合, 在探讨疾病生理病理变化的同时, 可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目前建立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有小型猪心肌缺血血瘀证动物模型、高血压肝火上炎证模型等[13,14]。
对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制备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例如宋剑南提出的“动物证候学”, 认为疾病动物在其疾病进程中的某个时段应出现与该疾病临床辨证四诊相同的中医证候, 并可因证候演变、造模方法和动物种属的差异出现同病异证或异病同证现象[15]。
崔轶凡等提出,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无监督方法, 建立疾病的证候诊断标准, 以此为标准, 从多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中选择出与临床最吻合的一种, 再通过方证相应及方证不相应对动物模型的进行反证, 评价其证候属性[16]。
赵慧辉等通过分析目前使用的几种病证结合证候动物模型判定方法的不足, 提出采用与临床诊断标准的等效对应进行动物模型证候属性的评价, 详细阐述了采用该方法进行动物模型证候属性评价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 证候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宏观指标与模型动物宏观指标的等效对应; (2) 证候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微观指标与模型动物微观指标的等效对应; (3) 证候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宏观指标与模型动物微观指标的等效对应[17]。
综合以上观点和方法, 笔者认为通过对公认的RA疾病动物模型进行动态的证候属性评价, 可建立符合中医临床辨证实际的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由于动物依从性很差, 动物四诊信息的获取存在困难和不确定性, 而且缺乏判别动物行为表征内涵的依据, 所以目前模型动物证候属性评价方法存在着不标准、认可度低的问题。如果能寻找到沟通证候临床诊断标准与动物宏观和微观指标之间的桥梁, 实现临床辨证方法向动物证候属性评价方法的转化, 就可以建立标准、公认的动物证候属性评价方法。
在同一疾病状态下, 实验动物与人类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 在人类疾病病理生理层面的变化伴随着四诊信息的出现, 而在动物这些病理生理层面的变化伴随着行为表征的改变。因此, 临床四诊信息与动物行为表征间的关系可通过病理生理层面与临床四诊信息高度相关的特异性生物学指标 (群) 作为沟通的媒介, 实现临床辨证方法到动物证候属性评价方法的转化。
4 建立RA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对中医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