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技术

2024-08-23

医药技术(精选12篇)

医药技术 篇1

摘要:从微波定义、特性及其用于中药提取物生产的优越性入手,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微波干燥与微波灭菌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促进医药行业尤其是中药产业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并在提高收率、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潜力。

关键词:微波,提取,干燥,灭菌,节能,环保

0引言

我国国土辽阔,从热带跨越至寒温带,植物资源丰富。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祖先给我们留下浩瀚的医方典籍,是我国发展中医药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至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 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达7 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而植物提取业产值占中药总产值的57%,随着复方颗粒剂优势的凸显以及提取物在药品、食品、日用化妆品、兽药、农药的广泛应用,天然植物药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理想选择,由此营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药产品市场和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产品市场。植物(中药)标准化提取物是对植物药材的深度加工,具有开发投入较少、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国际市场广等优势和特点,是目前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理想方式。植物(中药)提取物经数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年产量已接近80 000 t,出口比例已超过中药,并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中药的产值占医药工业产值的30%,其中出口21.63亿美元,占医药出口的21.71%,提取物出口占中药出口的57.38%,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植物提取业的发展将势不可挡。

虽然植物药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在国际上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明显。2003年,国际市场植物药的营业额达160亿美元,日本占80%,韩国占10%,印度、新加坡占7%,中国仅占5%。然而,这5%中又有57%是质量粗犷、价廉的中药提取物,真正的中药产品则少之又少。

别国利用我们的提取物作为粗制品进行再精制,成为高级的药品,价格扶摇直上再返销国内。我国中药失去国际市场的主因是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技术落后。

植物中的有效组分(疗效成分或营养素)绝大多数属于热敏性物质,在高温下容易因分解而失效或降低效应。因此,其生产加工过程通常忌长时间高温处理。传统上是采用热回流煎煮法经筛网过滤而获得含有药物或营养组分的提取液,多余溶剂采用蒸汽加热浓缩,对混入提取液的不良杂质按其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解度加以分离、纯化,得到含有有效组分的醇溶液,对醇溶液进行浓缩、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或收膏后再以真空干燥箱干燥获得干浸膏。经过长达5~7 d一系列的高温加热、提取浓缩,多次不同浓度的醇沉纯化和长时间真空干燥除热分解,多次操作及溢盘沾盘损失,所得含有有效组分的提取物逐步减少,最终导致提取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的后果。

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变我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尴尬状态,2007年,我国颁发了由国家十六部委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中药产品达到“三效”———高效、长效、速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使用。但是收效缓慢,究其原因是新技术推广应用困难重重。2016年春,我国又颁布了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证明我国极为重视中医药的发展。

现中药提取物生产的新技术包括:提取工艺有半仿生提取、酶法提取、破碎提取、超临界提取、亚临界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浓缩工艺有双(三)效浓缩、膜分离浓缩;分离纯化工艺有高效逆流色谱(HSCCC)分离、大孔径树脂吸附、膜分离;干燥工艺有喷雾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微波技术(微波提取、微波干燥、微波灭菌)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

1微波定义、特性及其用于中药提取物生产的优越性

1.1定义

微波就是波长很短很短的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红外线与无线电波之间,其频率在0.3~300 GHz,相应波长范围为1~100 cm。我国工业上使用特定的工作频率2.45 GHz(相应波长为12.25 cm),来避免与无线电通信及手机的频率相互干扰[1]。

1.2特性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具有反射、穿透、吸收三种特性。即微波遇到金属会反射,可被充分吸收并利用,以起到防止泄漏的安全屏蔽作用;微波遇到绝缘材料易被穿透,可用以作为盛放待处理极性物质的容器,它还可穿透动植物细胞,引起细胞破壁,使细胞液进入溶剂,达到浸出的目的;微波易被极性物质所吸收,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或产生非生物效应,达到加热杀菌的目的。因此,食品医药工业利用微波制造植物提取、浓缩、干燥与灭菌设备,用以取代生产周期长、能耗高、物耗大、效率低及有效组分含量少的某些传统装备。

1.3微波技术用于提取物生产的优越性

传统的植物提取、药材及提取物的干燥、中成药及西药制剂的灭菌具有共同的生产特点,即需要使用(燃煤的)蒸汽或电加热、工序的生产周期长、操作温度高使得药物易分解、能耗大、物料损耗大、批生产占用设备时间长等。因此,笔者建议运用微波与膜分离技术装备组成一条节能环保的生产联动线。

1.3.1减少能耗

微波应用于植物有效组分的提取或食品药品的干燥、灭菌作业均可用微波加热技术,因药材或提取物与溶剂均为极性分子,微波辐射使极性分子剧烈运动、碰撞、摩擦而产生热量,使水分蒸发或植物细胞破壁,温度仅需70~80℃、速度快、时间短,干燥生产周期只有原来的20%左右,提取(不超过70℃)、干燥、灭菌的温度(不超过80℃)也大大降低。因此能源消耗仅为原来1/7~1/5,节能效果明显。

1.3.2利于环保

由于微波提取植物有效组分的提取率提高了30%~70%,因而药渣也减少了50%左右,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除此以外,固液比由原来的1:26降低为1:10~1:7,尤其当溶剂是有机溶媒时,则可大大减少有机溶媒的消耗,同时减少加热浓缩消耗的能量。

微波辅助提取后,对药渣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有效组分的残留量仅有0%~3%,且提取物经定量分析证明,有效组分提高了30%左右,而传统热回流提取的药渣中的有效组分含量高达30%以上。这说明药材利用率提高了30%,而作为药渣排放则减少了30%左右。

传统的提取、浓缩、干燥、灭菌都需要蒸汽加热,如果用微波能代替以蒸汽为热源的食品、药品的干燥、灭菌,就可以避免大量污染性气体、粉尘的排放。据粗略计算,获得1 t粉状提取物[2],若以提取、浓缩两道工序生产需消耗220 t蒸汽,相当于消耗23.25 t标准煤,产生CO260.9 t、SO2197.6 t、氮氧化物172 kg、煤灰渣5 813 kg。据悉,我国大概年产提取物60 000 t,由此可见其能耗相当可观,污染相当惊人。

1.3.3安全性好

我国的微波设备由于屏蔽技术完善,其微波泄漏值仅为国际标准的1/5,即≤1 m W/cm(2国际标准为5 m W/cm2)。表1为辐射类型和键能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到,应用微波技术生产的食品、药品,其分子结构是稳定的,从辐射类型和键能的比较数据来看,频率为2.45 GHz(0.001 6 e V)的微波光子的能量远不足以断开分子中的共价键,并且也低于布朗运动所需的能量[3]。显而易见,微波不能通过电磁波能量的直接吸收来“诱发”化学反应,这与紫外线和可见光的照射(光化学)形成对比。因此,怀疑微波辐射会破坏物质结构是缺乏理论根据的,这证明微波辐射的药品、食品是安全的。

1.3.4易于控制

微波辐射随电源的启闭而运行或停止,运行快捷、操作方便。微波源,一般采用多管形式便于控制微波功率,温度由红外传感器调节,运行速度采用变频器调节,压力变送器调压,所有过程可按照PLC进行智能化操控。变压器可选择油浸水冷式、风冷式和自冷式,可24 h连续工作。

2微波辅助提取(MAE)

2.1定义

MAE是建立在中药浸取理论基础上,利用微波对植物细胞的穿透作用,使极性物质产生热效应,导致植物细胞破壁,使植物的细胞液流出溶解于极性溶剂中,通过固液分离获得提取液。

2.2中药浸取理论

药材中含有的成分十分复杂,按照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可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物质。提取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获得有效成分物质。提取物的浸出率与有效成分在溶剂的溶解度、溶剂的性质、溶剂的p H值、温度、固液比及药材的颗粒度有关。

2.3特点

微波提取的热量来自于分子内部,为整体加热。在提取过程中,无热阻、热量产生,速度快、时间短;固液比小,一般仅提取一次,溶剂用量少;温度低,有效成分不易分解,故提取率高、质量好;因浸出系细胞破壁,浸出率高,药渣中有效成分残存极少,浸出率至少提高30%,物耗少。

2.4应用

2.4.1我国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AE)概况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微波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1994年谢永荣用微波法从柑橘皮中提取天然色素获得成功,其收率与传统方法相同,但传统提取方法使用的时间是微波法的22倍。从此我国开始步入微波提取试验研究的快车道,研究范围广泛,成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已经报导提取的种类有苷类、黄酮类、帖类、多糖、生物碱、蒽醌类、有机酸类、色素、挥发油等。

应该明确告知,微波提取仅适用于植物中的极性物质,应用的溶媒有水、有机溶媒、混合溶媒,提取物可供医药、化工、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用洗涤用品等行业,品种达百种以上,所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以千计,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品种开发研究工作的成果日新月异。

2.4.2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植物有效组分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基本类似,因此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互联网上几乎每天都有微波辅助提取应用于植物提取物的新成果、新产品的报道,这些植物有蔬菜、水果、草、树叶及各种植物药材,有些项目笔者曾用准工业(投料量3~5 kg)规模的微波连续提取进行了验证,根据目标组分是脂溶性还是水溶性,来确定使用的溶剂是醇(甲醇或乙醇)、酯等有机溶剂还是水,调节p H值、适用的微波功率及固液比等工艺条件。植物有效组分在不同溶剂、不同浓度的溶解度及溶剂的经济性是浸提溶剂选择的依据。同时,根据药材纤维的密实度确定药材的粉碎细度。值得注意的是,微波在透明液体中通常不会超过4 cm,所以管道式微波提取具有更多吸收微波能的优势。

笔者曾经亲自参加对甘草、芦柑皮、竹叶、槐米、红茶、绿茶、板蓝根、益母草、金钱草、红景天、黄连、黄芩、黄芪、大黄、丹参、鸡蛋花、山楂、苦参、单宁等20种药材,以及三黄片、午时茶、一清颗粒、复方板蓝根、大山楂、益肾灵等复方投料量3 kg以上的中型放大试验。按《中国药典》有关产品的检测指标要求,经分析检验都符合检测指标,尤其是主项目均高于指标含量。

对药材细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流量、流速、温度、微波功率等工艺参数进行试验总结。我们使用多功能管道式微波连续提取装置,其主要特点[4]:

(1)根据药材纤维密实度决定药材粉碎细度,密实度大,粉碎细,密实度松,粉碎粗,前者浸泡时间比后者长。

(2)根据目标组分在不同溶剂的溶解度选择浸泡溶剂,脂溶性成分选择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并按其溶解度决定浸泡液浓度。浸泡置于带回流装置的浸泡罐;对水溶性组分选择水(最好是纯水)为浸泡剂,其浸泡罐可不带回流装置。

(3)根据目标组分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决定浸泡温度与时间,含热敏性成分多数属于脂溶性,一般浸泡温度60℃以下。水溶性成分可提高浸泡温度利于浸出,但一般不超过80℃。

(4)微波功率选定:根据药材性质决定微波辐射功率,含热敏性成分药材的辐射功率低。同时根据药材性质确定其流速。

(5)根据产量选定浸泡罐的体积与聚四氟乙烯管道的直径,因为聚四氟乙烯基本上不吸收微波,而且易于被微波所穿透,同时其摩擦力最小,对任何溶剂均可耐腐蚀。

(6)经过分析检测,采用微波连续提取所得含有有效组分的产物,绝大多数比传统热回流提取的至少提高30%。实践证明,微波辐射可穿透植物细胞壁引起破裂,而不会破坏物质结构。

3微波干燥

利用微波加热使水分蒸发并移除所蒸发水分使得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干燥可分常压与真空两种。微波干燥不仅可除去产品中的多余水分,还可达到灭菌的目的。因此,可以大大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1微波干燥

3.1.1原理[5]

介电加热干燥是将物料置于高频电场内,利用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使物料加热达到干燥目的的一种干燥方式。由于热是在被加热的物质中产生的,所以加热很均匀,且加温速度快,物料受热均匀,热效率高。因为被微波作用的湿物料其所含水分立即被均匀加热,它与传导、对流和辐射3种干燥的传热方式不同,无需经过传热途径和传热时间,故热损失少。在干燥过程中,湿物料内的水分往往比表面多,则内部吸收的能量多,温度比表面高,表现为湿物料的温度梯度与水的扩散方向是一致的,从而提高了水分的扩散速率,加快了干燥速度。同时,干燥器上方的排湿风机不断排除物料上面的水汽,从而达到干燥物料的目的。微波还可与其他干燥方式结合,实现效果更好的复合干燥形式,如微波真空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微波对流干燥等。

3.1.2微波干燥设备及其特点

微波干燥箱可分连续式隧道干燥箱、间歇式的常压微波干燥箱和真空微波干燥箱等。

常压微波干燥箱的特点:

(1)克服传统加热依靠传导、对流、辐射使热量从外及里再自里向外扩散的缺点,而是自里及外整体加热,加热速度快、时间短,故能耗低、成本少。

(2)由于微波辐照产生热效应、非热效应、生物效应及非生物效应的综合作用而达到加热干燥、灭菌的综合效果。

(3)干燥温度低,传统蒸汽的湿热灭菌温度为121℃,保压30 min,营养组分受到较大分解;微波灭菌只需70~105℃,耗时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利于营养组分的保留。

(4)干燥速度快、生产周期短,用于干燥、灭菌杀虫、防霉的效果好,大幅延长保质期。

(5)采用红外线温控、自动调节、PLC控制、图像监视方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同时,温度控制、干燥时间、产量调节可通过传送带运行速度控制。

3.2微波真空干燥

3.2.1原理

微波真空干燥是在真空状态下利用微波能加热物料,在微波场中物料吸收微波能后自身整体生热,加热速度加快,热能分布均匀,热能利用率高,水分很快排出,同时,在真空状态下微波能量的传递不会受影响,物料能整体快速地被微波加热,没有能量的损失,物料在干燥过程中,不会形成坚硬的外壳,干燥时的气体容易排出,干燥温度低、速度快、质量高,药品的有效成分能被更好地保留下来。

3.2.2微波真空干燥设备及其特点

微波真空干燥可分动态与静态两种,它是微波能应用技术与真空干燥技术的结合。动态微波真空干燥又分吊篮式与转盘式两种。初期动态式微波真空干燥主要考虑加热均匀,但因动态需要回转空间,因而装料减少。静态微波真空干燥则可增加装料空间,产量较高。由于它是在真空状态下微波加热,克服了传统加热如下的弊端:其在真空状态下难以对流,只靠传导方式给物料传递热能,导致干燥膏状物料时表面先干燥而硬化,形成“坚实”的外壳,外部的热量很难进去,内部水分极难蒸发,因此干燥速度慢,周期长,效益低,温度不易控制,容易爆沸溢盘,不仅影响干燥质量,造成物料损失,还污染箱体内腔。相比之下,静态微波真空干燥具有干燥温度低、得率高、质量好、时间短、效率高与成本低等优点。

3.3微波真空冷冻干燥[6]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是将高效的微波辐射加热技术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极具应用价值的一项新技术。

传统冷冻干燥的时间往往需要十几个小时以上,有实验证明,在低含水率(小于6%)的情况下,干燥该6%的残水所需的时间,与由含水率94%降为6%所需的干燥时间几乎相等,这是由其干燥机理所决定。在多数冷冻干燥器中,热油加热板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到冻结物料的表面。

3.3.1原理

微波真空冷冻干燥是指在真空状态下,对物料进行升华干燥(即冷冻干燥)的一种技术。在对物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的过程中,需要先把干燥室变成真空状态,接着对物料进行冻结、升华干燥。对物料进行冻结时,温度一般在-20℃以下,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提供升华热。

3.3.2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的特点

(1)可以完好地保持物料的形状、色泽、营养成分和香气不变,复水性好。

(2)采用微波加热,可节约大量的能源,提高加热和干燥的速度。这是因为微波具有穿透性,对物体加热不需要任何传媒,且可对物料内外同时加热。根据国内外资料显示,采用微波设备对物料加热,其速度和效能是常规加热方法的4~20倍。

(3)脱水彻底,质量小,适合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在常温下采用真空包装,保质期可达3~5年。

(4)物料不易氧化变质,同时因低压缺氧及微波环境,能灭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活力。

3.4微波干燥设备的应用

目前应用于中药药材、提取物、中成药、中药制剂的微波干燥(灭菌)设备有:隧道式连续干燥箱、常压微波干燥箱、真空微波干燥箱以及管道式微波灭菌器等,这些设备同样也可用于西药制剂的干燥灭菌。前面已经介绍微波干燥也具有灭菌、抑菌功能,尤其是微波真空干燥箱,干燥以后的产品可达到无菌要求。

3.4.1隧道式微波干燥箱

结构组成:由电加热预热段、微波干燥段、微波抑制器、排风排湿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变频调速纠偏传输和反料搅拌等结构组成。

应用:由于在干燥的同时兼有灭菌功能,所以广泛应用于如中药材、中药饮片、药材粉末、水丸、水蜜丸、小蜜丸、浓缩丸等中药制品以及中西药片剂、胶囊剂、中西药颗粒剂、中西药湿粉等的干燥、脱水、消毒、灭菌、杀虫、防霉处理。此外,还应用于口服液、酊水、糖浆、水针剂等的灭菌。

灭菌效果[5]:传统方法是用高温蒸汽灭菌,需要加温到120℃,保持20 min以上方能将细菌杀死。微波灭菌:

(1)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在微波场中只要加温至70℃,保持2 min就能被全部杀死。

(2)嗜热枯草脂肪杆菌,用传统方法需加温至100℃,保持30 min,还不能被完全杀死;在微波场中,温度70℃,保持2 min,即被杀死。

用户反馈的信息表明,用5 k W的微波设备进行灭菌,50 s可杀灭细菌,用8 k W的微波设备进行灭菌,35 s可杀灭细菌。

3.4.2间歇式常压微波干燥箱

结构组成:由闭合型箱体、微波发生器、控制系统、排气系统、机架、接水盘、装料盘等组成。

应用:如中药材、中药饮片、药材粉末、水丸、水蜜丸、小蜜丸、浓缩丸等中药制品以及中西药片剂、胶囊剂、中西药颗粒剂、中西药湿粉等的干燥、脱水、消毒、灭菌、杀虫、防霉处理,还可灭卵除螨等。

3.4.3滚筒式微波干燥箱

结构组成:由微波箱体、微波辐射器、机架、进料系统、滚筒、辅助加热系统、排气与PLC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应用:应用于食品及中药粉状、片状、颗粒状产品的干燥灭菌及茶叶杀青。例如,传统茶叶杀青的加热温度在110℃以上,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过高则茶叶产生爆点、焦叶;温度过低则不能完全破坏酶的活性,导致红梗、红叶、茶叶形状不规则,没接触到金属筒体的茶叶因温度不够,叶子杀青后仍然出现红点致档次降低。而微波干燥仅需80℃,受热均匀,杀青灭菌效果好。滚筒式微波干燥箱也适用于中药材叶类的干燥。

3.4.4微波真空干燥箱

微波真空干燥可分动态与静态两种。动态又分吊篮式与转盘式两种。初期动态式主要考虑加热均匀,但因动态需要回转空间,因而装料减少;静态式则可增加装料空间,故产量较高。

组成:由干燥箱、微波系统、真空系统、控制系统、内支架、干燥盘等组成。

应用:浸膏、黏性大或细度高的膏状物的干燥。

4微波灭菌

4.1原理

由于微波具有热效应可使含有水分、蛋白质的微生物被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微波能让细菌产生生物效应与非生物效应的非热效应,导致微生物死亡。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微波灭菌和传统杀菌致死的原因及其差异程度,有力地证明了微波的非热效应机理。从生理学角度解释,微波的非热灭菌机理较易为大多数人接受,主要模型包括:(1)细胞膜离子通道解释模型,即膜电位的改变能激活(开放)或关闭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使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以致危及细菌的生存。(2)蛋白质变性解释模型,微生物由蛋白质、核酸物质和水等极性分子组成,一方面在高频率、强电场的微波场中引起蛋白质分子团等急剧旋转、往复振动摩擦升温,另一方面化学键受到破坏引起变性,进而破坏微生物正常生理活动功能,达到杀菌目的。

4.2特点

操作方便、省力,灭菌速度快,加热均匀,温度不高,对有效成分损失小,而且其穿透力好,效果稳定可靠。它不需蒸汽或高压蒸汽灭菌,操作上更加安全,能更大程度地保护药物成分不被分解破坏。

4.3应用

微波干燥过程除干燥外还具有灭菌功能,带有微生物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细菌由于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已经被杀灭或抑制。微波灭菌器有箱式和管道式,箱式主要用于固态物料,而管道式则用于液态或半流体的物料。

4.4应用范例[5]

20世纪80年代初,微波灭菌在药品生产中已有应用。有关研究试验,将含菌量高达350万个大肠杆菌的生理食盐水混悬液密封于1~2 m L的安瓿中,经3~5 k W、2.45 GHz的微波辐射15 s以上,安瓿温度接近110℃,细菌全部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此类同);枯草杆菌芽孢含量为6~8万个/m L,当温度达到140℃,并保持20 s,可被全部杀灭。此外,还对安痛定、维生素B1、维生素C、速尿、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注射液用微波灭菌,除维生素C溶液有部分变黄外,其余5种的色泽、p H值和主要成分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据文献报道,比较了微波灭菌与高压蒸汽灭菌对17种化学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证明对高压蒸汽灭菌不稳定的药物,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用微波灭菌则比较稳定,其分解度明显降低。

5结语

微波技术的应用始于1940年,初期主要用于军事方面,随着微波固体器件和微波集成电路的发展与应用,微波设备向小型化方向发展,为工业微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微波技术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国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开始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药微波提取、干燥、灭菌也有了研究成果,但由于大型装置的安全屏蔽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以及人们对微波应用存在疑虑而进展缓慢。就在这段时间,西方(包括日本)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将其应用于食品、药品的干燥灭菌,而我们仍然停留在怀疑、否定、观望的情绪中。直到21世纪,我国的微波应用研究才步入正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近几年又有人怀疑微波的安全性,认为微波泄漏对使用者身体有损害,微波食品、药品因微波辐射会“致癌”、“有毒”等不让使用,实际上这些都缺乏科学依据。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微波设备的微波泄漏量都低于1 m W/cm2,而WHO和中国卫生部的安全标准是5 m W/cm2。其次,频率2.45 GHz的低功率微波对物质分子产生的能量还不足布朗运动需要的能量级,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其工作温度都不超过100℃,而温度超过120℃才有可能产生致癌物。看待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任何新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以偏概全,期盼让利国利民的微波工业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蓉,陈章友,吴正娴.微波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郭维图.微波提取设备的选择与经济效益考察[J].机电信息,2011(20):1-8.

[3]卡帕.微波在有机和医药化学中的应用[M].麻远,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郭维图.微波技术在中药提取研发与生产中的应用[J].医药工程设计,2006,27(6):52-53.

[5]郭维图.辐射灭菌工艺及其设备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07(5):11-17.

[6]T.库德,A.S.牟久大.先进干燥技术[M].李占勇,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医药技术 篇2

贺昊

中国医药流通业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人拉肩扛到运输方式、通讯方式逐渐现代化,从品种单一到种类的极大丰富以及包装、储运的标准化再到如今的信息化,流通技术对流通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而新近出台的医改政策,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对流通效率的高要求,将使流通技术成为医药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医药流通业的竞争内涵已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一、规模化经营的效率效益基础是流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医改政策,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对效率的要求,使得流通企业核心能力在外延方面必须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要让规模庞大的企业实现经营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必须更加重视企业核心能力在内涵方面的建设(详细内容请参阅拙文《流通企业构建多层协同能力》)。流通企业多层协同能力的构建,离不开流通技术的运用。按照韩耀与何广前对流通技术的三层次划分(2006):第一层次是指微观层面的流通作业技术,第二层次是指中观层面的流通管理技术,第三层次是指在第一二层次基础上形成的广义流通技术,可见,流通技术与企业多层协同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流通技术之所以能给规模化经营带来效率与效益提升,主要源于以下2个方面:

1、复杂系统集成,提升效率。

随着流通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会形成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不同地域、不同期间的各种系统,比如,按照一般流通体系的构成,大致可分为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大部分。这四大部分各自又包含有许多子系统。这些系统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流通企业规模越大,这些系统及系统之间的关系就越复杂。要降低这些复杂系统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只能借助于流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比如,就流通供应链来说,随着标准化、自动化及信息化技术在供应链上的应用,流通供应链实现了对销售管理系统、电子采购系统、持续补货系统、有效顾客反应系统、订单管理周期系统以及电子识别、货物配送分拣等处理单元的集成,整个流通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2、流通成本降低,增加价值。

流通业像个大配电盘,一边联系着大量的生产厂家,一边又要向无数个销售终端或机构提供商品和服务。厂家越多,商品越多,销售终端或机构越多,企业的规模就越大,需要协调、沟通、监控的节点就越多。如果没有流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交易成本将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成几何级数膨胀。于是,企业规模受限,社会流通成本无法降低,人们的福利水平必将下降。随着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商品流通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且依托于流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流通业提供给销售终端或机构以及生产厂家的相关增值服务也更加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生产销售成本,人们的福利水平、社会经济效益增长迅速。比如,“快配” 取代“快批” 实现流通服务增值就完全是源于流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流通业竞争将以技术品牌的创建为手段和目的。

流通企业今后要在竞争中实现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流通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地位将会越来越突出和稳固。在品牌日益重要的今天,流通企业围绕流通技术创建技术品牌,也必将成为流通业竞争的手段和目的。所谓技术品牌,是指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与传播的过程当中,把“技术”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其它一切品牌要素均以此核心为标准进行设计、统一与规划的品牌。

之所以说创建技术品牌是竞争的手段和目的,是因为流通技术是流通服务相比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拥有优势,并使顾客感受到差异的本质性因素。无论设计怎样的流通服务,传播怎样的服务承诺,要让相关服务真正实现所承诺的效率与价值目标,使顾客获取实质、真实且长久的满意,其基础都一定是流通技术。而这样的本质性因素必须通过品牌化的过程去占领顾客的心智,让顾客能够对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和认知。否则,在顾客对流通服务的基本诉求日益集中于效率和价值,各竞争企业提供的流通服务功能性指标愈加单一的时候,企业便只能通过大规模的简单价格战获取竞争优势。显然这是整个行业都不愿意看到的。不同的企业会因为不同的承继、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战略而拥有不同的流通技术或技术储备。这样的差异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上为顾客提供有效率和价值的服务。通过流通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将技术品牌化,不仅可以差异化与对手的竞争,构建竞争壁垒,提升顾客的忠诚度,逐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同时,也将使整个行业服务水平得到

提升且步入良性竞争轨道。

创建技术品牌将成为流通企业经营工作中的最大重点。

三、创建技术品牌需要关注的两个关键

美国学者佩蒂斯在其著作《创建技术品牌》中,提出了创建技术品牌的六步骤,即明确问题和困难;识别顾客;定义品牌;发展品牌策略和营销交流计划;创建并执行一体化营销交流计划;持续管理品牌。

流通企业在创建技术品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关键环节。

1、定义品牌。

技术品牌是以技术为品牌核心的,因而其品牌定义除了要考虑识别顾客等市场因素外,技术也是品牌定义必须考虑的因素。根据流通业的特性,要创建技术品牌,必须根据不同的市场和竞争态势,将流通技术进行分类,分为基础技术和增值技术,并就技术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或特色、对顾客是否具有吸引力、顾客或潜在顾客数量即技术价值或潜在技术价值如何进行评估。基础技术是为了满足顾客效率需求的流通技术,增值技术可以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的流通服务。

基础技术既然是为了满足顾客的效率要求,其品牌定位应该是:人有我有我更优。按照波特的通用战略范式,基础技术是成本领先型的,是医药流通企业制约恶性竞争的必备手段。

增值技术可以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的流通服务,其品牌定位应该是:人无我有。品牌的个性,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获取高于对手的经济效益,都应该是基于增值技术。因而,创建技术品牌的核心应该是增值技术的品牌化

2、营销交流。

流通企业要传播流通技术,必须借助流通服务的推广,毕竟技术是无法用图像及语言能够完全阐述清楚的,企业和顾客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技术的功效必须由顾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出来,尤其是流通业,机构客户的专业性、集体决策等特点都使得顾客体验成为非常重要的品牌感知方式。因此,在推广因新流通技术尤其是增值技术创新而出现的流通服务时,采用各种促销方式鼓励顾客获取技术体验是必须的。

其次,由于增值技术内涵于增值服务,为了让顾客迅速产生对增值技术的品牌联想,增值服务的命名必须与增值技术有关。只有将增值技术外化于增值服务上,顾客才知道价值增值的真正来源,才相信这样的价值增值会长期存在下去,而不是企业的临时促销所致。

建立在增值技术上的增值服务不仅仅会为流通企业的直接顾客带来价值增值,也一定会为最终顾客带来价值增值。因此,流通企业应基于增值技术而将技术品牌的影响力传播至行业的整个价值链中,比如,像NTEL在个人电脑行业中做的那样,为所服务的零售终端或机构进行品牌背书——本店(本医院)所售药品由XX公司配送,起到掌控整个价值链的作用。I

论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篇3

关键词:医药产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08)09-0392-03

我国医药产业明显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西药中97%以上是仿制产品,行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对市场压力和自身的不足,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均已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但是,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等特点,仅仅靠一个企业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并且必须承担相当大的风险。

近年来,医药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美国的波士顿、旧金山湾、华盛顿、圣地亚哥和北卡罗莱纳研究三角园这五大生物技术集群,已成为当地地方经济的支柱。欧洲莱茵河上游谷地的跨国生物谷,已成为欧洲生物技术的中心。我国国内也出现了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的现象,如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张江“药谷”、北京北大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实践证明,医药产业集群是提升医药经济竞争力,特别是加快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医药产业集群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技术创新优势,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1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点

1.1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过程的多元化

制药企业属知识型企业,企业的产品基础是药学、医学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结合,医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市场开发和销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技术创新,这些环节可能涉及到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等相关部门。这种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必然也是个多元化的过程。

1.2医药行业技术创新遵循“阈值理论”

只有当研发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才能使研发成果成为稳定的输出,而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高成本、高投入的,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才能承受。国外的大型制药公司为了维持一定的技术产出,研发投入强度(R&D/销售收入)通常高达10%~25%。

1.3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有高风险、低成功率的特点

以美国为例,研发成功1个新药的费用在上世纪60年代为1.3亿美元,到21世纪初已达6亿~8亿美元,30年间增长了6倍。风险也日益增大:一个化合物自合成到进入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仅为数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进入Ⅱ期临床时还有4/5遭淘汰;上市后盈利的品种并非100%,仅为30%,其中能以高价独占市场的更少。从研发到上市,平均时间为10年左右。而且专利药过保护期后,还要面临非专利药(仿制药)的市场竞争。因此,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即便是专注于自主创新的跨国制药巨头,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也常不足以承担创新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2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共享基础设施、信息和知识的优先扩散、风险的分担、人才的流动与相互学习等等。医药产业集群很好地弥补了单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缺点,下文分别从环境优势、成本优势和学习机制优势三方面阐述医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2.1环境优势

2.1.1制度环境优势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技术、资金、人才,而是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他指出,“硅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环境象征,其内核就是创新企业的栖息地,关键在于有一套科学的制度安排,环境宽松,各类专业人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只有科学的制度“土壤”,才能产生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政府严格的行政监管是医药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征,政府政策对集群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对新药开发和生产的全过程加以监管,例如发放新药证书、GMP认证等程序,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金融、财政、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发展等公共政策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除了政府政策的制度大环境,在集群内部也有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例如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市场调查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其中创业服务中心,旨在为集群内处于初创阶段的医药研究机构的成长提供孵化器功能;而教育培训体系的职能是提供人才保障。

2.1.2竞争环境优势

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在市场经济规则下,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而竞争会随着市场上参与企业数量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前者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2.2成本优势

2.2.1基础设施的公用性

医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成本优势之一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公用性上。如同城市有形的基础设施一样,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必须由当地政府来提供,并服务于整个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这些基础设施包括公共图书馆、公共实验室、公用会议室、公共信息服务机构等有形设施,以及提供劳动者技术培训、企业家培训的无形服务机制。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不可能拥有其所从事业务的所有知识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而集群由于其内部成员业务上的联系和互补性使得在知识创新行为中通过免费或付费的方式能够方便和经济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知识和设施,同时也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分担了固定成本。

2.2.2信息获取的低成本

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各个医药企业之间的往来比较密切,获取信息的渠道广,信息量大而且相对真实,这就使得集群内的企业能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获得行业最新、最先进的技术信息,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创新的盲目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这些信息可

以通过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两种途径获取。由于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产业相关性,且有很强的相近性和互补性,其中一个企业技术的改进和变更,很容易就会被其他企业发觉和效仿。因此,医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在信息的获取上占有更大的优势。

2.3集群内技术学习机制优势

集群创新系统构筑了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的平台,它能够促使集群内知识流动机制的形成。弗里曼在研究集群内部知识溢出机理时发现,集群内部存在正式与非正式网络,其中非正式网络对集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隐性知识的溢出是主要通过非正式网络实现的。

2.3.1正式沟通优势

正式沟通学习机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内部流动、企业间合作互动、企业衍生、教育和培训以及研讨会等。从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开始,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一直被集群研究者认为是知识溢出的最重要机制。研究成果表明,企业间劳动力流动的程度越高,技术流动的速率越大。在医药产业集群中,具体劳动力流动的路径一般发生在:横向上生产同种药品的竞争性企业或合作性企业之间;纵向上原料药或化学中间体生产企业与制剂生产企业之间及生产企业与集群内的公共服务机构或代理机构之间。集群内部企业间一定比例的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知识溢出,当然,过度流动或流失则会破坏知识的时间持续性积累规律,导致学习绩效下降,进而削弱企业的R&D能力。正是这种劳动力在医药产业集群内的流动,实现了集群内的技术学习,成为集群技术创新系统内部要素互动的重要形式。

2.3.2非正式沟通优势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理性认识的总和。按照OECD(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分类法,知识可以分为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含经验类知识)两类,其中隐性知识占整个知识的绝大部分。但是由于隐性知识蕴藏在人的大脑之中,难以编码化,具有很强的主观属性,因此在传播形式上受到限制,基本上只能通过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交流等非正式方式进行传播,而且隐性知识的交换不是一次性市场交易行为,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必须建立在长期合作关系基础上。基于地理接近的产业集群具有隐性知识交换的独特优势,为不同企业之间的员工创造了很多的非正式交流的机会。非正式交流既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渠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知识的绝大部分是通过非正式交流传播的,这些非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比正式交流的传播速度快得多,并且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社会网络的沟通和思想的碰撞,激发出大量的创新思维,促进知识的更新。

在医药产业集群中,许多最新的、超前性的知识或者介于隐含经验类知识和清晰知识之间的知识,都以未编码化的知识形式存在。这些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深埋在社会之中,不易从正式渠道获得,例如药品生产中的技艺和能力,企业内部的秘密和诀窍,市场前景的判断与人才的选择,在何处向何人取得需要的知识,如何融资,如何开拓市场等。通过非正式交流,这些知识能快速、有效地传播。

3发挥医药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的措施和建议

3.1完善集群内的服务体系

医药产业集群不仅是医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大量集中,更有集群内企业和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通过政府部门,建立一个规范的服务平台,将集群的创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完善医药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服务中心和教育培训体系,吸引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加入集群内。张江“药谷”现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28家,共有科研人员8 580名,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40%,初步形成了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6个模块组成的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为产业链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完善的支撑保障系统。

3.2加大政府的制度支持力度

与其他行业相比,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受政府政策的影响更大。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政府功能的存在和作用是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政府功能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创新优惠政策设计、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作为,是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并形成对企业创新行为的持续激励。在发挥医药产业集群的基础创新优势方面,政府有很大的作为。吉林通化市通过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利措施,解决通化医药产业集群中诸厂商面对的共同难题,包括政府允许中小企业在通化发行股票、提供融资、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和工商管理扶持政策等。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也通过实现快速审批、提供咨询服务、对外交流等措施为园区内的医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

3.3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篇4

1 我国医药企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我国药学临床试验、生产供应、基础研究等诸多领域技术标准正逐渐与国际接轨, 全面深化开展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目前, 我国医药行业总体增长速度快, 规模呈逐步壮大的态势。在现代化创新药物研究过程中, 我国技术平台体系学和科领域框架基本构筑完成, 显著提高了我国创新药物应用基础研究水平, 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使其快速走向国际前沿。我国的药学临床试验、生产供应、基础研究等领域全面深化国际合作, 加快国际融合,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 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的不确定性

医药企业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必须有充裕的资金投入。医药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属于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技术经济活动。企业的设备调整和研发等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 商业银行考虑到贷款安全性, 在未见到明显企业生产效益时, 他们一般都不愿意贷款给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然而企业的资金更多是用于生产经营, 这使得医药企业创新活动面临的不确定性比较大。一旦资金供应出现问题, 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也必将受到严重威胁。

2.2 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

在新药研发的早期, 如果有五千到一万种化合物可供遴选, 一般在进入动物实验期后, 大概只剩下250种, 至于到临床实验阶段就只剩五种, 最后能够报批的只有一种, 而且这种情况还被认为是稍微比较幸运的。而即使进入试验阶段后, 药品安全性不够或疗效不确定等都会导致新药随时“出局”。施贵宝公司曾经投入数亿美元, 开发历时12年的“洛布卡韦”, 遗憾的止步于上市之前的Ⅲ期临床试验, 一个被人们认为对抗乙肝病毒极具疗效的药物就此夭折。因此, 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对新药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3 药品生产实现的不确定性

即便是一项已取得审批证书的新药, 想要转化为实际工业化生产活动, 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是新药的生产技术对工艺设备要求具有不确定性, 一方面, 一种新药的投入生产需要重新确定连续生产的设备和环境参数;另一方面, 由于无法精确计算合理的动力、原料等消耗参数, 而单单从经济、技术方面确定消耗参数, 如质量稳定性、供应及时性, 都可能因为实际情况发生变化而带来生产不确定性的问题。

2.4 市场销售的不确定性

新药市场的投入开发, 同样耗资巨大, 丝毫不亚于新药的研发, 成败难测。一种新药投入到市场, 不论是对原先的药品进行替代, 还是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都存在对新药的认同感的问题。是否能在预定的费用和时间内为患者和医生所接受, 事前无法作出准确而充分的预测。新药上市后, 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即便是一个前途光明的药品也必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例如雅培公司的诺美亭、拜耳公司的拜斯亭。药品的市场管制、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行业政策等因素环节, 都可能对药品销售的造成困难, 甚至最终导致药品退出市场。

3 提高我国制药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措施

目前, 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发挥政府与企业双方的作用, 改善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使其进入创新推动的良性循环。

3.1 政府需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1.1 政府要加大对医药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盈利本领弱, 经济规模小, 许多企业无法承受新药研发的高投资与高风险。如果仅仅依赖企业自身的研发力量, 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将十分缓慢。政府应当对医药企业实施必要的扶持政策, 如税收、金融、财政方面的优惠政策;增加对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政府的采购优惠政策, 优先考虑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多管齐下的调动我国医药行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1.2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资体系

由于新技术开发, 并应用到新药研发中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投入不足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瓶颈, 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资体系。建立一个多元化投资体系, 做到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引导、银行贷款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 为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大量充足资金。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 有效地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吸引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在我国设立医药投资基金。

3.1.3 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 建立产学研联盟

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路径之一, 也是迅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根据我国医药企业目前的状况, 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难以取得重大突破, 所以有必要借助科研机构和院校的专业性人才、攻关经验优势和设备, 组建政府、企业和大学三方合作平台以推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这样有利于降低企业研发风险的同时, 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企业要努力成为创新主体, 必须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3.2.1 企业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面对新的挑战, 企业需要转变发展观念, 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 使企业研发费用占运营业务收入比重有幅度较大的提高。在使用和掌握引进的先进技术基础的上, 努力进行消化和吸收, 尽早研发出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技术, 从真正意义上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 使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3.2.2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

在市场经济时代, 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就必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必须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预测, 在分析自身能力与市场形势的基础上, 选择联合研发或者自主研发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 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 我国医药企业总体规模与发达国家药企有较大差距, 人员、资金投入能力有限, 创新能力底子薄。因此, 要突破技术创新的瓶颈, 现阶段我国医药企业迫切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与引导, 同时医药企业也必须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摘要:自加入WTO以后, 我国医药企业逐步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同时, 我国医药市场变得空前开放, 随着国外企业进入我国广阔的医药市场, 也需要面对和参与国际竞争。由于国外医药企业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定的份额, 我国医药企业就必须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然而, 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需要从发挥政府与企业双方的作用, 改善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 使其进入创新推动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分析

参考文献

[1]胡彩龙, 徐怀伏.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分析[J].创新管理, 2008, 2 (9) :50-54.

[2]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133-137.

[3]朱皆笑, 施海燕, 孙国君, 单伟光.国内外医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及研究方法综述[J].现代物业, 2010, 9 (8) :9-13.

[4]王川, 陈涛.医药企业生产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J].管理天地, 2003, 116:62-64.

医药技术研发人员(本站推荐) 篇5

医药技术研发人员

本范例仅供参考,请酌情修改后再使用

岗位职责

1、参与公司临床试验项目;

2、对试验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写出报告;

3、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任职资格

1、临床医药、生物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在天然产物、分子病理、营养干预、功能食品等领域有丰富的理论和实际经验,能够胜任产品研发工作;

3、承担过相关领域国家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发表过研究论文、有基金申请经验者优先;

4、有一定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较高的书面表达能力,性格沉稳、工作踏实、好学;

医药技术 篇6

摘 要:

从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角度,分析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年度专利获批数量、专利拥有数量四个方面的状况。了解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从企业和政府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医药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0602

2012年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将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我国医药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医药企业需要转变固有的发展观念,培育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获得健康发展,提升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掌握科学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作为驱动力已经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学者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尚未达成一致。崔静(2007)将企业创新能力分为技術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类进行综合研究。邹林全(2008)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技术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七个方面的指标。陈力田(2012)创新过程是一个知识的搜寻、选择、获取、内化、集成、原创、应用的过程。本文从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角度,选取文献中常用的评价指标研发经费投入、科研人员数量、专利数量对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

1 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医药行业是公认的“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产业。医药技术创新活动周期漫长,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这是保证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1.1 研发经费投入现状

2014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经费金额最大值为535百万元。2010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经费平均研发投入经费为13.47百万元,2014年已经达到46.58百万元,相当于2010年的3.5倍。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来看,2010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81%,在2011年时显著增大,为5.55%,2012-2014年这一数字都在4%左右。通过图1可以看出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经费投入金额逐年增长,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有波动,在2011年处最大,之后相对平稳。可见,我国医药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不断地增加研发经费投入,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仍然较低,目前在4%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医药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5%-20%。此外,表1数据显示,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之间的研发投入经费也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有增加的趋势。

1.2 研发人员投入现状

由图2可以看出2010-2014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平均研发人员投入数量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338名增加到2014年的527名。同时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也是显著增加,2010年的研发人员强度为13.83%,而2014年研发人员强度则为19.10%。由此可见医药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研发人员的投入。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的医药研发人员的比重在30%左右,我国上市医药企业的研发人员占比仍然相对较低。

2 创新产出现状

2.1 年度专利获批数量

图3显示了2010年-2014年各年份内医药上市公司专利的批准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发明专利的批准数量显著减少,2014年医药上市公司获批的发明专利仅有26个,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的上下波动较大,而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波动较小。

图3 2010年-2014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专利获批数量

2.2 专利拥有数量

医药产业对专利依赖程度很大,企业常通过获取专利保护来提升竞争能力,获得巨额收益,因此专利策略是医药企业竞争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分析医药上市公司当前专利状况,就可了解当前创新产出状况。

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专利拥有数量共计7368件,其中发明专利3079件,约占总量的42%,实用新型专利1265件,约占总量的17%,外观设计专利3024件,约占总量的41%。见图4。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中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外观设计专利,这些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含量较低,缺乏创造性,不能代表真正意思上的技术进步。

图4 2014年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拥有专利类型分布

3 建议和对策

通过从上述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当前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企业不断地增加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但是,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仍然没有摆脱投入少,技术低的局面,即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少,专利成果技术含量低。鉴于此,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3.1 企业层面的建议

3.1.1 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当前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市场中立足,就要突破生产低附加值的原料药或者仿制药的窘境。企业首先要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引入风险投资、私募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3.1.2 实施人才储备战略

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医药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的人才储备计划,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体制和激励制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制定培养计划,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不仅要注重研发技术型人才的培育还应该注重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活动是系统、复杂的过程,需要高级管理人才进行协调和配置企业资源。

3.1.3 优化技术创新模式

企业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不能仅仅依靠内部的研发力量,要努力寻求外部资源,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多样化的技术创新模式。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吸收再创造,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2 政府层面的建议

3.2.1 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传统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迫在眉睫。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并完善关于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对风险投资的医药创新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此外,由于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一旦失败将会对中小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可鼓励保险公司进入风险投资,构建多元化的风险投资资金主体,不仅有利企业的融资,也有利风险的分摊。医药技术创新活动不仅涉及前期的研发投入还关系到后期的技术成果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引入也将推动技术成功商业化,从而创造丰厚的利润。

3.2.2 加大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

当前国家和各地政府部门设立了不少关于技术创新的奖项,然而这些补助资金只能缓解企业的一时之需,对于周期漫长的技术创新活动犹如杯水车薪。政府的补助政策应该主要用来扶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对于这些企业要重点培养,增加政府补助资金,而对于非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应该通过市场力量筹集资金。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金融、财政等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政府不但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支持还有注重人才的吸引,通过制定人才战略计划吸引高技术人才。

3.2.3 建立完善创新合作平台

国家一直鼓励“官、产、学、研”之间紧密合作,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创新合作平台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产业集聚,同一产业内的相关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企业之间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促进技术交流。近些年来各地纷纷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都积极将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医药产业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政府部门提供行政服务和实施政策支持,创造更便利的环境。另一种创新合作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现代化、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向各个主体提供从政策咨询到技术研发支持再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全方位服务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崔静.企业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邹林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8,(08):184186.

[3]陳力田,赵晓庆,魏致善.企业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演变:一个系统化的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4):154160.

[4]陈红川.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2022,49.

欧盟医药领域生物技术应用热点 篇7

关键词:欧盟,医药,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是一项与医药产业结合极为紧密的高新技术。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研究应用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均把生物技术作为发展医药工业,特别是21世纪医药产业的战略重点。欧盟作为科技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国家的联合体,其科技实力在世界占有显著地位。据欧洲统计局的统计数字,2004年欧盟25国研发经费总额为1950亿欧元,仅次于美国2500亿欧元。为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知识驱动型经济体,欧盟将现代生物技术视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技术之一。特别是在疯牛病、口蹄疫等流行性疾病频频出现的严峻形势下,欧盟意识到必须充分应用生物技术的研发成果,消除自身面临疾病危害方面的危机,提升对遗传疾病、流行疾病及罕见疾病的处理能力。因此,欧盟在大力倡导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战略的同时,将生物医药技术作为研发重点领域,加快生物医药技术产业化,努力提高其医药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此,笔者特将欧盟医药生物技术主要应用领域的发展近况分类简述,以供参考。

1、生物制药

据统计,1996至2005年,欧盟平均每年推出6种新的生物制药产品[1],其总数占该时期推出的药品总数的9%(见图1)。到2005年,欧盟的在用生物制药产品约有85种,该数量是1996年的两倍。另有数据表明,2005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药品市场大约为3720亿欧元(约占世界药品市场的80%),其中欧盟的占有率为33%。2005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生物制药市场为385亿欧元,大约占当年药品市场的10%,其中欧盟的占有率为30%,该占有率与欧盟的药品市场占有率很接近。而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生物制药产品的平均交易额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翻了三番,到2005年,每年的交易额已达1.33亿欧元。可以看出,总体上,欧盟的生物制药市场平均增长率相当于其药品市场的两倍,且生物制药产品在药品总交易额中所占比例是日益增加的,欧盟生物制药市场很具活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也说明了生物制药越来越重要。[2]

来源:ETEPS[3]

临床试验方面,1996年到2005年期间,欧盟用于临床试验的药品及生物制药产品的绝对数量增加了40%。2005年,欧盟公司有109种生物制药产品投入临床试验。生物制药产品在临床试验中所占的份额始终保持在11%左右(见图2)。

来源:ETEPS[3]

然而,欧盟在生物制药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的地位相对较弱。据IMS Health,MIDAS和MAT公司2005年12月的报告显示[4],2005年销售额排名前10的生物制药产品(这10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中仅有15%的可用产品是由欧盟公司开发的,而10%和54%的可用产品分别由瑞士公司和美国公司开发。当我们留意于销售额排名前1 0的生物制药产品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产品大部分(10个中的7个)由美国公司和两个由瑞士公司生产,只有一个由欧盟公司参与生产。

2、疫苗

疫苗是药物市场中的配角,仅占全球药物市场的1%左右(5.63亿欧元)。然而,使用疫苗的数量已明显增加:过去十年中,美国和欧盟在用疫苗数量翻了一番。欧盟是疫苗的主产地(52%)(见图3)。重组疫苗占所有在用疫苗的20%,大多数产品均为乙肝疫苗。26%的重组疫苗由欧盟公司研制,17%的重组疫苗由美国公司研制。

来源:ETEPS[3]

2001年以来,欧盟市场上的重组疫苗数量始终保持稳定,而常规疫苗的数量则不断攀升,从而导致重组疫苗的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到14%。但按绝对价值计算,重组疫苗的市场价值在过去的十年中几乎翻了四倍,其收益从1996年的6500万欧元增加到2005年的2.59亿欧元,相当于欧盟整个疫苗市场的46%(美国为54%)。这似乎意味着重组疫苗在经济上更加成功,产生了更高的平均交易额(2005年重组疫苗的平均交易额为2350万,常规疫苗的平均交易额为1700万欧元),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增长趋势(见图4)。

来源:ETEPS[3]

研究表明,通过疫苗预防慢性传染的有效性达95%[5],常规疫苗和重组疫苗的效果没有区别。从不同接种战略和成本效率的角度来,欧盟舆论普遍认为现有乙肝疫苗的有效性是一致的。虽然没有任何研究对比过不同疫苗的成本效率影响,但可以想见,人们对重组疫苗及其实用性的信心在过去的15年中有利促进了欧盟国家乙肝发病率的降低。

临床试验方面,从重组疫苗在疫苗临床试验中所占的份额表明,重组式生物技术在过去10年中对疫苗的发展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2005年,在所有投入临床试验的疫苗中,重组疫苗占到了75%,高于1996年的40%~50%[3],可以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重组疫苗投入市场,其中包括正在开发的重组炭疽势疫苗和抗脑膜炎球菌血清组的脑膜炎疫苗[6]。

3、药物开发生产

药物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包括药物发现和临床前开发、临床试验两大主要步骤。药物发现方面,生物技术为甄别既定目标和候选药物提供了多种功能技术。近期“生物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及生物信息学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同时识别并选择多个潜在的药物目标(高能量/微阵列筛选技术)。临床试验可以测验候选药物的安全性和效能,越来越多的药物遗传学手段(即通过识别患者药物反应的潜在基因差别来调整治疗方法)已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运用。此外,药物遗传学还可以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用于确认预定的生物标记[7]。因此,随着人们对生物技术的认知不断加深,生物医药技术运用的潜在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欧盟科研人员认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仍然无法降低淘汰率(投入临床试验的10种候选药物中只有1种药物能获得许可)[8]和药物开发的成本(开发新的生物制药产品的平均成本预计约为9.2亿欧元,稍高于常规药物的开发成本)[9],这表明科学进步与临床应用间的缺口正不断扩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高淘汰率应归因于目标疾病的复杂性和相关科学知识的不完整,成本高,至少应部分归因于开发时间长,以及需要设计大型临床试验以符合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安全要求)。与此同时,一些分析家还暗示新技术的应用将使成本进一步提高(至少在短时间内),因为这需要对许多目前还缺乏了解的潜在药物目标进行识别[10]。

因此,还无法肯定现代生物技术是否大大改善了研发的进程。但它同时也暗示了可以通过各学科间的通力合作和知识转换来挖掘现代生物技术的潜力,从而推动医疗产品的发展[11]。欧盟的“创新药物计划(Innovative Medicines Initiative)”表明欧盟正在向这一方向迈进,该计划为来自工业界、学术界、中小企业、监管部门、医疗保健供应商和病人组织[12]的所有技术持有者提供了一个会聚的平台。

4、体外诊断

现代生物技术诊断作为体外诊断的一个分支,通常包括免疫化学检测和分子检测。免疫化学检测被用于发现免疫反应,其方法是测量身体的抗原/抗体对外来药剂的反应。检测的主要工具是重组抗体,这些抗体可用于检测癌症、过敏和传染病等多种疾病。分子检测包括调查与特殊基因型有关的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用基因方法检测各种单基因遗传病(如肌肉萎缩症)以及癌症(如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检测和用于识别乳腺癌趋向的两种检测手段)和传染病(如艾滋病检测)等其他疾病。基因检测可用作诊断和识别病情发展(预测)的辅助手段。基因检测还可用于生育决策,而且当父母的家族有严重的遗传性障碍的先例时也可以派上。其应用范围包括带菌者检测、出生前检测和胚胎植入前诊断(比如在进行体外受精时)。据估计,DNA检测目前已用于1000例以上的遗传性障碍。用于诊断、核实或预测目的的基因检测的次数将超过每年70万次,其经济维度将达到5亿欧元左右[13]。

据欧洲技术经济政策支援网络2006年发布的《BioEU Task2 Main报告》数据显示,2004年的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预计将超过220亿欧元[3],大约相当于美国、欧盟和日本药物市场总和的6%。免疫化学和分子测试约占体外诊断市场的30%,即66亿欧元(其中免疫化学的市值为54亿欧元、分子诊断测试的市值为12亿欧元)。5个欧盟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约占2004年现代生物技术诊断市场的26%(17亿欧元),该比例与这5个国家在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中的占有率类似(见表1)。

没有信息可以确定欧盟公司在现代生物技术诊断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从体外诊断销售额排名前15的公司列表中看出一些端倪。因为根据销售数字[3],这15家公司代表着约80%的体外诊断市场。这15家公司中仅有两家欧盟公司(即德国Bayer Diagnostics公司和法国BioMerieux公司),其销售额为20亿欧元,占全球市场的9%。因此,从销售推广方面来看,欧盟还处于弱势。

1免疫化学和分子诊断;2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来源:ETEPS[3]

5、新兴疗法

5.1 细胞疗法

细胞疗法是正在发展中的新疗法。目前最先进的细胞疗法是组织工程学(T E),其目标是利用细胞、辅助支援结构及生物分子使坏死的组织和器官复生。市场上大约有40种组织工程学产品,主要包括自体皮肤替代物、软骨和骨骼产品,这些产品的年销售额约为6000万欧元。该领域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研发活动的当前目标是糖尿病(以胰岛素制造细胞为目标)和心血管病(制造心脏瓣膜和血管),长期目标是全器官替换。除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如合适的骨骼生物材料、理解和控制细胞分化、现成的产品、预防免疫性排斥、按比例增加制造程序、质量控制工具等)之外,发展组织工程学的挑战还在于:欧盟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现有的组织工程学产品并不是唯一的救生手段,面临着(更便宜的)常规产品的激烈竞争。欧盟的公共机构正在讨论为组织工程学制定新的法规[14]。

其它细胞疗法(如用胎儿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仍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阶段。细胞治疗的新特点还表现在美国和欧盟公司的临床试验虽然级别较低,但次数却不断增多。自1999年以来,欧盟公司的表现越来越活跃,仅2006年就进行了15次的临床试验。美国公司开展临床试验的次数约为欧盟的两倍(2006年进行了30次临床试验),但自2002年以后没有明显增加。然而,许多细胞疗法主要是检测单个病人自身的细胞,尚未进入特定产品的开发阶段。因此临床试验的次数将影响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

5.2 纳米医学

纳米医学一词可定义为纳米级或纳米结构材料在医学中的运用,这些材料因其结构而具有独特的医学效用(如,具有跨越生物障碍或组织被动靶向的能力)[15]。纳米医学在递送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药物方面的潜力得到公认,它将为发展复杂和灵敏的诊断技术做出贡献。然而,在纳米医学广泛用于临床之前,还必须克服几项挑战。

纳米医学可用于药物(和基因)递送、体外诊断、体外成像和生物材料植入。目前,该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纳米药物递送系统(NDD),其市场占有率高达75%以上[15]。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旨在提高生物药效率和药物代谢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药物效用和针对性,减少药物副作用的目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药物递送能力(如把药物更加精确的递送到病源位置)。

纳米医学是正在迅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具有递送先进诊断器和创新型治疗器械的巨大潜力。近年来,有关纳米医学的研究性刊物急剧增加(2004年共出版1200多篇)[15],其中的76%针对药物递送。欧盟在出版纳米医学研究刊物方面占主导地位,占全世界此类出版物的36%,美国占32%。在过去的5年中,人们对纳米医学应用的商业兴趣不断增加,从专利注册数量的上升可明显看出这一趋势。然而,欧盟在专利注册方面落后于美国,后者的纳米医学专利占全球的54%,前者为25%,这表明欧盟很难把研究能力转化为产品。2004年,市场上有38种纳米医学产品,预计销售额为54亿欧元[15]。

6、结语

医药技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纳入新都区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简称试点工作)的区、镇、村共46家医疗单位(简称试点单位)为研究对象,包括1 家县级中医医院、2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 家镇(街道)卫生院和30 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2]。数据来源于区、镇、村医疗机构实施一体化管理,每年上报的中医业务量。根据《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医管便函〔2013〕81号[3]目录,实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月报管理,包括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次、中医药适宜技术业务收入等指标。

1.2 方法

(1) 推广的组织、领导和主要内容:新都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区政府和区、镇医疗机构均成立了中医药一体化实施领导小组,制定管理实施方案[4]。全区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一体化管理重点工作之一,实施内容包括“以区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促进中医药优势资源向基层延伸,实施新都模式“3681工程[1]”;“发挥区中医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在全区推广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和“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2)推广基地建设和配套物资:区级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基地设置可供400 人学习的会议室。邀请省内外专家作为培训讲师,遴选重点专科的骨干医师指导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同时,新都区建立全国基层中医适宜视频网络中心新都分中心,设置网络培训教室,开展网络视频授课和视频点播服务,中医药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全国知名专家、教授的中医药培训。为全区中医药人员统一发放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学习卡500张、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手册400 本、针灸经穴人体模型78 个、耳针穴位模型125 个及针灸挂图160 套。截至2015年6月已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126次,培训中医药人员达于9 389 人次。打造舒适、温馨的和有传统中国风貌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室,制定中医设备配备标准,新增中医设备532台次,价值1 913.6万元[5]。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数据管理软件,双人录入调查表,并核对纠错。采用SPSS 18.0软件,对2012—2014年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统计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 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技术推广项目情况

对镇(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适宜技术项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试点后,普及率最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是针刺类(毫针、电针和穴位注射)、灸法(直接灸)、刮痧、拔罐、推拿类(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敷熨熏浴类疗法(穴位敷贴、熏洗和湿敷技术)、骨伤类(牵引)、TDP、经穴电疗(中频治疗仪) 及骨质增生风治疗仪。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试点前合计开展143项,试点后合计开展298项,新增项目155项,平均每个单位新增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增长最快的是经穴电疗(中频)、熏蒸技术、湿敷技术、电针技术、骨质增生风湿治疗仪和中医经络检测仪;普及率减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泡洗技术、淋洗技术。

2.2 适宜技术项目

对村(社区)卫生站开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进行分类统计,推广情况见表2。试点后,普及率排名前7位的适宜技术是拔罐、TDP、直接灸、穴位敷贴、针刺(毫针技术、电针)、刮痧和骨质增生风湿治疗仪。试点前合计开展167 项,试点后合计开展216 项,新增项目49 项,平均每个单位开展项数试点前为5项,试点后为7项。村(社区)卫生站增长最快的适宜技术是电针仪、骨质增生风湿治疗仪,毫针、刮痧和推拿类疗法的普及有所下降。

2.3 适宜技术业务量

2012—2014 年镇(街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中医药适宜技术相关项目数、治疗人次和收入总量增长趋势明显,每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人次占年门诊总人次的比例和每年中医药适宜技术收入占全年医疗收入的比例呈增加趋势,见表3。

2.4 不同年度指标比较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不同年度中药适宜技术项目、人次和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SNK法对不同年度间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显示在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人次、收入和收入占比3 个指标中,2014 年较2012年有显著增长。

不同年度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比例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显示中医业务在医疗业务总的比重逐年增大。但是,不同年度人均次均费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推广机制

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是实现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一条新路径,推广实践工作形成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协作帮扶、指导培训、考核激励和宣传交流长效机制:(1)实施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整合政策和资源。开拓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综合利用政府、各级医疗机构、上级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2]。(2)初步实现统筹、科学及规范的技术管理。推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基础设施建设,制定设施、设备标准,统一适宜技术操作规程,开展适宜技术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3)建立协作帮扶、托管督导机制。在区级中医医院建立基层指导科,开展工作联络协调、调查、分析、总结和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一体化管理的信息沟通、宣传推广工作;开展院科两级帮扶,将基层帮扶工作纳入重点专科建设,建立适宜技术应用技术督导制、考核评估制。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对辖区试点村站的中医药工作开展帮扶、督导和监督。(4)实现培训师资、基地本地化,一体化。区中医医院设立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专门的示教室,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录音录像等设施设备。培养本地化师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适宜技术教学培训和推广。(5)建立目标考核,激励补偿机制。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相关的培训、统计分析和技术管理措施等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考核。鼓励县级医院重点专科申报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治疗),推广等科研立项。例如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改良艾灸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寒湿型方案的推广应用研究》,新都区科技局项目《基于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一体化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研究》,争取上级优质资源投入与政策支持。县级中医医院的中医药人员参与定期帮扶工作并纳入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6,7]。(6)建立宣传与交流机制。创造性地引入以点带面健康教育社会营销的方法,在新都地区以推广中药穴位敷贴为重点,宣传系列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提高群众对适宜技术治疗的依从性。基层中医药人员对中医新技术、新业务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沟通了解中医药人员在推广适宜技术中遇到的困惑和难处,打消他们的疑虑,帮助他们尽快在基层医疗机构环境的下开展业务。

3.2 推广成效显著

表3 显示,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总数和单位平均开展项目数均有明显增长,说明医生学习了新技术,医疗机构积极引进新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表3和表4显示了2012—2014年度中医药适宜技术业务量增长显著。由于一系列的推广培训和管理,镇村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升,居民可便捷地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本研究显示,中医药适宜技术人均次均费用仅15元,符合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合多数群众经济的承受能力。由于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价格近3年未做调整,新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提高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量和相关收入,但不增加群众单次服务费用。

3.3 推广项目遴选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推广。掌握基层中医科门诊数量和专科分布,调查基层中医科疾病谱,新都区遴选以下3 类项目:一是以电针仪、骨质增生治疗仪为治疗设备的电针技术和经穴电疗技术。二是群众基础好,开展简便的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类和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等30余项,中医药技术作为重点推广项目。三是区级中医医院骨伤科、儿科和肛肠科等重点科室的特色治疗项目,例如 “五黄液中药溻渍疗法的临床应用”、“三九三伏中药穴位敷贴”和“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等专科专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治疗。

3.4 重视推广配套硬件

表1和表2显示普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覆盖广,例如针刺类、灸法、刮痧、拔罐、推拿类、敷熨熏浴类疗法和骨伤类等,既有临床常用、安全和简便的操作技术,也有设备相关、专科特色技术。电针、骨质增生治疗仪为代表的中医技术,显著减轻中医师在技能操作中的体力付出,提高了技术劳动效率,因此,建立中医科配套中医设备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重要硬件配套。普及率减少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泡洗技术、淋洗技术,经实地调查淋洗技术、泡洗技术被熏洗仪器技术替代,提示由于此类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新引进技术形成竞争和替代,因而普及率减少,在村(社区)卫生站,电针和针刺也形成竞争和替代。

3.5 分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通过比较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开展项目的不同,本研究提出分层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一类是针对乡镇临床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师,将安全性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中成药合理应用知识作为推广重点。二类是乡镇(社区)医师,推广专科特色适宜技术和中医特色治疗设备,例如骨伤的牵引、肛肠科类治疗技术等治疗。三类是乡村医师推广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和耳压等临床常用、安全及简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为分级诊疗奠定了基础。

3.6 推广特点

新都模式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特点:一是推广工作有了制度和组织支持,适度的管理权集中有利于推进改革。二是区、镇、村医疗机构之间是联合、协作和共赢关系,这种帮扶式体系托管关系下的推广工作配合度高。三是县级中医医院为主导,输出管理、技术、标准和服务产品,发挥县级医院的公益性,符合医改要求。四是重视中医药适宜技术管理,规范已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操作,提高服务质量。五是科技专项资助的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项目实施期,但是基于县乡中医药一体化管理的推广工作可以长期、持续开展。

浅议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的设计 篇9

1 课程设计

历来学者对课程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 如:课程主要是指教师所教的和学生所学的学科或科目;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有计划的学习机会等。笔者认为: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现有经验, 有计划、分步骤地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要求的过程, 即课程是学生能力获得与提升的过程;课程标准以目标岗位必需的能力予以定位;教师的工作就是通过教的活动实现课程标准。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服务产品, 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和企业2个方面的因素, 既要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又要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水平。企业需要人才的规格是设计课程标准的依据, 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则是课程设计的切入点。

1.1 课程标准

开发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为培养医药商品购销员服务, 医药商品购销员工作业务包括购与销2个方面。从市场供需以及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看, 更多的是需要从事销售业务的销售员而不是采购员。而销售业务又分批发与零售2种。从药品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尽管医药商品的批发与零售同属销售领域中的业务, 但因工作对象不同, 其业务的流程、工作方式有较大的差别。受课程容量所限, 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只针对批发业务进行设置, 在课程的功能上重点满足培养医药商品推销员的需要。这就为课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著名学者余世维对优秀推销员的业务能力定义为3个层次:一般的推销员能介绍产品的性质 (包括材质) , 二流的推销员能通过商品的性质介绍商品所具有的功能, 而一流的推销员能够通过商品的性质介绍商品能够给客户带来的利益。这种能力定位是非常有道理的。从推销员的工作性质来分析, 推销员的主要工作是推介产品, 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劝购。无论是跑街, 还是开会, 工作方式不一, 但目的是相同的。而劝购的途径是寻找卖点, 这种卖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产品所具有的功能。而从客户的立场出发, 客户真正关心的是利益, 客户所期望的利益得到满足时, 交易才能完成。因此客户关注的买点是利益。当推销的卖点与客户期望的买点相吻合时, 应能实现成交, 这是推销工作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 优秀的推销员应该是善于分析客户买点, 同时又是善于挖掘产品卖点的人。所以本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利益在于: (1) 获得挖掘产品功能的相应工作技巧; (2) 获得了解和满足客户利益的方法与技巧。

为此, 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针对推销工作的性质, 按“基础知识—业务能力—业务拓展”3个层次开展, 形成本课程的三大板块: (1) 基础知识:分“心理基础、医药商品基础、市场营销基础”3个模块。心理基础模块主要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 调适心态, 明确未来职业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增强学习者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从事推销工作的信心。医药商品基础模块主要帮助学习者掌握医药商品的基本知识, 从而掌握挖掘医药商品功能的工作技巧。市场营销基础模块主要是运用市场营销原理, 帮助学习者掌握市场规律, 并形成运用市场规律满足客户利益的方法、策略。 (2) 业务能力:是基础知识在推销员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该板块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应用基础知识推介医药商品的平台, 使学习者在日常具体的工作中综合运用基础知识逐渐形成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该板块的学习, 既是基础知识巩固与深化的过程, 也是推销员日常工作能力的训练与形成过程。因此, 对于实训部分, 在设计训练项目时, 应注意设计不同的工作背景, 反复进行训练, 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工作技能, 适应实际工作场景的压力。 (3) 业务拓展:主要是从推销工作的业务流程考虑, 推销员的工作向后延伸是采购, 向前延伸是零售。因此, 为帮助学习者拓展业务能力, 增强主营业务的适应性, 拓宽就业范围, 本课程设计了采购员、导购员、营业员、收银员的业务内容, 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修。

1.2 实施路径与方法

金正昆在阐述服务能力时, 把服务能力视为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的总和。推销工作是挑战性比较强的工作, 推销员是联系产品功能与客户利益的结点, 是通过产品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人。显然推销员的职业意识对其工作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而职业意识取决于推销员对自己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的认知以及推销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应该帮助学习者调整心态, 在教会其工作技巧的同时, 应渗透开展推销业务时必需的职业道德要求。

为此, 医药商品营销技术的基础知识模块, 设计了“认识自我”、“认识产品”、“认识市场”的3条线索, 开展了“职业角色与职业意识的启蒙”、“医药产品特性的挖掘”、“医药产品市场规律分析”等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认识自我”主要是运用自我激励的机制, 用职业目标引领学习, 提高学习动力。“认识产品”则打破了传统药剂学从剂型入手的基本教学模式, 从药品基本知识导入, 通过药品功能要素模块的分析过渡, 直接转向了药品的体内过程。再通过对药品体内过程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寻找挖掘产品特性的方法、路径, 实现从教学生以“鱼”向教学生以“渔”的转变。由于药品的特殊性, 一般市场可以选择运用的营销策略, 在医药商品市场则属违规行为, 因此“认识市场”突破了医药类专业中市场营销学课程从一般市场到特殊市场的结构惯例, 一开始就强调医药产品市场的特殊性, 从产品的特殊性所导致的市场规律的特殊性入手, 通过对市场特殊性的分析, 导入遵守管理制度、规范的重要意义, 对职业道德与规范起到了强化、警示的作用。

在基本业务模块, 则主要从开展日常工作的基本程序入手, 按售前—售中—售后3个阶段将推销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展开, 实施操作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并运用项目教学法, 通过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创设技能训练的平台, 整合目标客户的确定、产品推介与异议处理、售后服务与市场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使教、学、做融为一体, 在模拟实战的背景下强化工作技能, 最终自然地过渡到拓展业务的学习与训练阶段。

拓展业务模块已经超出了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重点要求的范畴, 故属于选修性教学模块。基于这一特性, 拓展业务模块由采购业务、零售业务、收银业务3个部分叠加而成, 每个部分的内容都具有相对完整性, 在实施教学时都可独立、自由选择, 也可以与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相互衔接。

2 讨论

2.1 设计的模式

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把营销管理过程看作是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的过程[1]。课程是职业学校服务企业、服务学生的产品。笔者运用营销管理的新理念, 将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定位于重点满足医药商品推销业务教学的需要, 并适当向采购、零售业务拓展, 立足于目标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定位课程标准与实施路径, 以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规范的工作行为与方法和培养其正确的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本着“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将医药商品购销员必需的药剂学、药理学、市场营销学相关基础知识重新整合, 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服务理念。新设计的课程具有理想课程的综合考虑学科内容、学习者经验、目标以及有计划的学习机会的特征[2]。

在教学程序上, 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按照心理调适与角色定位—构建基础—综合实训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期望于通过心理调适与角色准确定位, 帮助学习者自我确定学习目标, 从而构建必要的学习心理基础,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促进学习动力的提升。第二阶段以寻找卖点为契机逐渐渗透专业知识, 既与药剂、药理、市场营销等学科内容相衔接, 又不拘泥于传统学科课程的结构与内涵, 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拓展专业知识的接口, 避免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过多、过深而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第三阶段以不同岗位人员的日常业务为线索, 按项目教学法的程序模式实施职业技能的模拟训练, 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目标要求。

2.2 实施难点

课程设计不仅是“课”的构建, 还应以“程”的设计推进为前提。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 也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预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计划执行者的执行能力。显然教师对课程设计与教学标准的理解程度, 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及教学技巧的运用能力, 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整合的内容多, 涉及面广, 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挑战。如果教师对课程的设计理念理解不准确, 教学标准的要求执行不到位,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技巧, 将严重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要克服这一难点, 必须对教师实施药学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相互渗透的培训。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不仅要高度重视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也应高度重视学生的现状与水平。课程是基于学生现有能力水平, 通过教学实施使学生能力提高到职业岗位需求水平的过程。为此, 医药商品营销技术用职业岗位需求定位课程标准, 以学生的心理与职业素质的形成规律为线索, 整合药剂学、药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中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内容, 为培养医药营销人才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法。该课程在理念和方法上与传统的课程体系不同, 实施效果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

摘要:医药商品营销技术是药品营销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 现借鉴加拿大CBE课程开发模式, 通过对医药商品购销员日常工作业务的分析, 整合其工作中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以新的模式设计构建该课程。

关键词:医药商品营销技术,课程设计,药品营销

参考文献

[1]吴世经.市场营销学[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医药技术 篇10

关键词: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文献计量分析,医药科技论文

科技论文是科研实验结果的书面总结, 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科技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是科学技术水平的一种量度, 已成为衡量科研院所科技实力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科研人员科研水平的标志之一[1]。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以下简称药生所) 2000~2009年发表医药科技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从科技论文产出这一角度, 对药生所的医药科技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旨在为我所的科研工作提供量化的评价依据, 也为所科研政策的制定提供量化的参考。

1 数据来源与方法、要求

1.1 数据来源

国内论文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 此数据库目前是我国科技查新和对科研论文进行科学评价的主要数据来源。国外论文数据来源《科学引文索引》 (SCI) 。

1.2 统计方法

从CNKI上, 用检索项, "作者单位", 检索字段"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采用"模糊匹配"方式, 逐年对药生所2000~2009年发表的医药科技论文进行检索, 以论文标题为序对数据查重后删除重复的论文。将检索到的全部论文数据进行整理并转换为Excel数据, 对全部数据进行检索、分类、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要求

(1) 仅统计作者单位为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的论文; (2) 内容连载的论文作为一篇论文统计; (3) 摘要、综述、会议报道等类文献不在统计之列。

2 结果与分析

2.1. 论文总数与年度分布情况

2000~2009年, CNKI收录药生所发表的医药科技论文, 总计1203篇, 具体年度分布见表1, 论文每年产出总量稳中有升, 十年中除2002年为97篇, 其余九年, 每年度发文量均超过110篇, 2009年最高达到135篇。被SCI收录论文, 十年总计228篇, 显示逐年迅速增长趋势 (见表1) , 从2000年5篇到2005年15篇, 300%增长, 2007年31篇, 2009年猛增到73篇。充分反映出药生所在微生物药学领域, 科研技术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 SCI论文收录数量的增加, 证明了药生所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也反映出药生所对科学研究发展以及自身实力增强的投入力度、极高重视程度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科学管理和正确指导, 具有显著成效。

2.2 论文在科室分布情况

药生所进入21世纪后, 被国家确立为公益性研究机构, 加强了基础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国际合作, 研究所的"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是我国药物研究、硕博士研究教学和科学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基地之一, 药生所以创新性微生物药物、生物工程药物及相关生物技术为学科主要内容, 包括抗感染、抗肿瘤、抗代谢综合症、免疫调节等药物和生理活性。论文在科室中的分布, 涵盖了研究所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分子药理、化学生物学、药物分子筛选模型等各个领域, 发表论文最多的前10位科室 (见表2) 是药生所各专业学科研究实力的具体表现。

2.3 论文作者的合作情况分析

科技论文的合著率和合作度是评价科研合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反映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衡量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统计结果显示, 1203篇医药科技论文由4415人次完成, 合作度3.67, 表示平均每篇论文由3.67 (4415/1203) 位作者合作完成, 其中独著作者130篇, 其余1073篇论文由两位以上作者共同完成, 合著率为89.19%, 表明我所科研的主体形式是集体合作,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微生物药学科学研究的难度和复杂性, 说明科学研究成果大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表明, 在科学研究领域, 必须开展良好的合作, 才能取得创新成果。2009年药生所被评为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更加说明高水平的论文和成果必须重视合作, 特别是学科间的合作。

2.4 刊载论文的期刊统计分析

2000~2009年我所发表的1203篇论文分布在192种学术期刊上, 其中核心期刊117种[4], 占期刊总数的60.93%;核心期刊发文880篇, 占发文总数的73.15%。论文分布符合布拉德福的文献集中与分散定律。刊载论文10篇以上的期刊18种, 排名前12位, 共载文664篇, 占发表论文总数的55.20%。具体见表3, 显示了药生所论文主要分布于各自学科的核心期刊上, 客观证明药生所论文产出质量较好, 各专业学科科学知识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原创型、创新型论文相对较多, 发文相对集中在《中国抗生素杂志》和《中国新药杂志》等期刊上, 表明药生所在微生物药学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和实力, 科研人员发表论文选择高质量核心期刊意识很强, 体现了药生所论文的科研成果具有一定力度。

注:"核心期刊"字段, "y"代表是, "n"代表否

3 结语

期刊所刊登的学术论文是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 某个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论文数量,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科研学术实力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 可对某个具体单位和某个学科进行评估[5]。虽然笔者仅从数量上对药生所国内及SCI发文量、作者合作情况、期刊载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未从质量上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特别是未对获奖成果的论文和成果与论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但仍能从中展示药生所在本研究领域中, 具有较强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论文科室分布是药生所各专业学科成果的一种体现, 同时表明其科研骨干群体的构成, 为药生所重点科研课题有效组织研究力量和培养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等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成捷.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国内论文计量分析[J].医学情报工作, 2002, (2) :70~72.

[2]中国知网[DB].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http://acad.cnki.net/Kns55/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核心版) , 2006.

[4]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 合编.中文核心期刊目录[M].2008.

医药技术 篇11

我省生物制药产业优势明显,技术实力雄厚,整体水平一直保持全国前列,深受国家重视。吉林省拥有亚洲最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金赛药业、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生产企业——东宝实业集团、重组人干扰素生产企业——长生基因药业和海伯尔生物技术公司、生产艾滋病疫苗的百克药业公司,以及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等产业、技术资源。2005年,国家首批生物产业基地之一落户长春;2009年,省政府在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建立了三个平台(中药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启动了四个产业园(长春高新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通化医药科技产业园、长白山生态健康科技产业园和延边敖东医药科技产业园)。在建的有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省中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吉林省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平台。2009年,“第三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和“中国(吉林)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吉林省召开,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总体发展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仿制产品多,创新产品少;粗制制剂产品多,单体成分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产生上述“三多三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观念上,企业封闭保守,缺乏资源开放共享理念;在体制上,产学研链条断档,自主创新品种不多;在机制上,政府支撑服务不到位,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没有破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要抓住“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着眼长远,面向东北亚,针对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共性技术的关键节点,以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建设基因工程药物表达载体库、基因工程药物表达宿主库和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反应器库等原始创新能力为基础,突破基因工程药物表达载体筛选技术、基因工程药物表达宿主筛选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反应器筛选技术等低能高效生产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平台建设。以此拓展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支撑产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在平台运行的体制机制上,建议采取半事业体制,前期政府支持,事业化运作;进入良性循环后,转为企业体制。参与平台建设的单位应该包括吉林大学医学部、生命科学院、理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实力雄厚、具有生物医药研发基础的单位。实行技术优势互补、研发分工合作、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

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药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筛选与建库,基因工程药物表达宿主(微生物、细胞、家蚕等)的筛选与建库,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反应器的筛选与建库。

医药技术 篇12

1药学及相关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仪器分析实验课是仪器分析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及其在药物分析、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 为将来从事与药物分析、中药鉴定等相关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占很大的比重, 涉及专业广。我院药学系药学、药物分析、中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等专业,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都开设仪器分析技术这门课。我院有江苏省省级医药与食品检验检测实训基地, 其理化实训中心设在药学系。现有光谱实训室 (红外、紫外、荧光、原子吸收) 、电化学实训室 (酸度计、电位滴定仪、永停滴定仪、电导仪) 、高效液相色谱实训室 (单泵、双泵、分析型、制备型) 、气相色谱实训室。当今实际分析过程大部分趋向于采用仪器分析手段, 如果不通过仪器分析实验加深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落后于社会需要, 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缺乏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 仪器分析实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使得实验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目前, 我系仪器分析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 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较多, 学生动手的机会少, 不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 (2) 每次实验后, 由于所有班级同时开课, 教师批改实验报告不够及时、具体, 反馈给学生滞后, 导致学生在下次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 (3) 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单一, 重共性而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学生课前不做预习准备, 上实验课时不认真做或只是为了获得分数而应付了事, 课后实验报告抄袭的现象。 (4) 学生存在严重的“被动实践”问题, 他们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往往都是由老师指定的, 类似于“做习题”, 很少主动、自由地探索。 (5) 我系的大型仪器使用效率较低。对外服务难以开展。

2药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2.1 讨论互动式教学

讨论互动方式,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教师提问, 学生答辩;学生提问, 教师答辩等,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批改要认真、仔细、及时, 最好明确指出问题, 如数据记录不规范、有效数字概念不清、实验数据处理不当等等, 且应有评语和签名,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每次在实验前, 教师应抽出一点时间把上次在实验报告中发现较多的问题提出来, 并给予讲解, 这样一来, 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及讲解, 增长不少见识, 同时也可避免在下次的实验中犯同样的错误。

2.2 现场演示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 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演示, 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 解决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减少的矛盾以及保证教学内容与缺乏仪器的矛盾。多媒体色彩逼真的画面, 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直观、形象、生动地进行实验观察, 使学生对仪器分析实验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特别适合现代大型分析仪器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2.3 学生代替老师主讲式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 每次或抽次由学生自荐或他荐一名学生来讲解, 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当听众, 并可适时提问 (要学生提问) , 如果学生实在讲解不了的问题, 由老师给予补充讲解, 这样一来,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就会被改变, 这不仅对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当有好处, 而且也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2.4 开辟第二课堂, 走进实际现场的教学

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室无论是操作上还是认识上都是最理想化的, 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们走出去, 请进来, 请行业专家共同制定授课计划、共同带教。与盐城药检所、制药厂所合作开辟第二课堂, 采取分组形式, 参与分析检测人员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工作, 以此完成实验任务。这样, 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熟悉实际分析工作, 而且可以了解实际工作者做检测和研究的工作情景, 在实践中体会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性和要求, 同时也可获得专业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

3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错位制定教学计划

我系仪器分析课程开设专业、班级较多, 在制定各专业教学计划时, 打破传统教学模块顺序, 各专业理论讲授模块先后顺序安排不同。例如药学专业先讲光学部分, 药物分析学习电化学分析, 生物制药从色谱开始等。这样实训安排就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

3.2 实训内容交叉教学

一般在完成理论教学一个模块后安排实训内容, 这样仪器还是显得不足。我们让学生完成2个理论模块后在安排实训, 这样就可以实训内容交叉教学。例如电化学模块结束后, 将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实训项目一起开课, 一半同学做直接电位法, 另一半同学做电位滴定法, 下一次交换。气相和液相同样交叉安排。

3.3 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在实验内容上, 分为3个层次:学会型实验、项目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在实验方法上, 分为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和设计实验。

3.3.1 学会型实验:

该层次的实训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仪器操作流程, 利用实验手段对已知的现象和规律进行检验的一种实验方法。根据不同仪器安排不同的教学时数, 反复练习, 同时进行实训开放。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进行仪器设备的识别和操作以及基本测试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水样分析验证性实验, 以演示、操作性为主, 使学生掌握酸度计、电导仪等仪器使用,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优良素质。

3.3.2 项目型实验:

该层次的实验内容较为复杂, 它涉及的知识面广, 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本着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 我们以化学检验工技能鉴定内容为抓手, 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 通过提高实验内容起点, 适当增加一部分前瞻性、应用性实验。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方面培养学生从事分析实验的技能、技巧, 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3.3 设计型实验:

该层次的实验是授之以“渔”的实验教学新趋势。 (1) 教师布置工作任务, 根据实验的实验目的, 让学生在已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方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几种参考文献和方案让学生选择。 (2) 教师仅给出工作任务及设计要求, 指导学生自行设计一些实验。写出预习报告, 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因为教材中没有现成的方案可循, 学生要求通过查阅药典等文献资料,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自己去搜集资料, 开动脑筋, 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为后期药物分析、中药鉴定学习打下基础, 但该层面教学对于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3.4 改进实验室的管理方法

实验及实验室的开放意味着进入实验室的时间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为保证实验的正常开展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采取预约实验时间这一常规方法的同时, 要尊重学生意见,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放实验室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实验室开放, 特别是一些高档精密仪器一定要安排指导老师, 允许学生由小组、宿舍等自由组合形成一个实验合作群体选择实验内容。在每个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没有结束时间的规定, 允许失败后重做, 直至成功。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同时, 开放实验可为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我系理化中心各实训室是专人负责制, 这对仪器室开放起到了很好保障。

3.5 改进实验成绩的评价方法

检验学生掌握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技能的程度, 科学评价实验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学会型性和项目型实验, 实验成绩考核可按实验态度、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内容综合考核。教师应认真及时、具体批改实验报告, 最好有评语及签名。对于研究型实验, 实验成绩考核可按以下5个部分进行:预习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约占15%;实验过程-各实验环节的实验操作技能, 约占25%;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判断、整理、归纳的能力, 约占30%;实验报告和问题分析-重点细节的掌握, 约占20%;实验收尾工作-自我要求评价, 约占10%。另外, 对在实验中有创见的学生, 成绩从优。

4小结

我系已有省级医药与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实训基地。理化实训中心实训室, 进行了多层次实验和开放性实验的尝试。实验室开放, 学生踊跃参加, 热情也非常高, 效果较好。因此, 就我系来说,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必定推进其他课程的实验教学, 并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政府类公司下一篇:钢筋混凝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