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特征(共3篇)
文物保护工程特征 篇1
一、引言
常州是典型的水乡城市, 而分布于城乡的各类古桥则是水乡文化最有力的证明, 也是这座城市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古常州凡有人家处皆有水, 有水处皆有桥梁, 出门见桥、上街穿桥、纳凉上桥、嫁娶过桥, 桥已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 一种交通道路, 更是起到了生命线的作用[1]。故人已逝, 古桥犹在。这些古桥与常州及其周边地区“天下名士有部落, 东南无与常匹俦”的江南文化、气候特征、水乡特色、等有着紧密关联, 呈现出兼具运河文化和传统南方水乡古桥一般特征的双重特征。常州是一座具有32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而古桥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 许多古桥由于保护不当, 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有些甚至已被彻底拆除, 不复存在。因此, 对古桥采取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二、常州古桥的资源特色
常州段古运河是文字记载的开挖最早的大运河段落, 常州境内运河全长44.7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内长23.8公里, 是沟通长江与太湖的重要通道。古代常州水系以古运河为径, 以南北诸河为纬, 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常州城在水网的联系下逐渐扩展繁荣, 最后形成了以古运河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带和城市格局, 常州桥梁建设也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
常州城区的49座古桥中, 五孔石拱桥1座, 三孔石拱桥2座, 单孔石拱桥26座;5孔石梁桥1座, 3孔石梁桥8座, 单孔石梁桥11座。常州武进全县尚存古桥774座, 其中石拱桥89座、石平桥616座、木桥69座。但至2007年, 境内古石拱桥仅剩37座。
观莲桥
(一) 建筑风格特征
木桥:木桥为最古之桥型, 常州境内最古之木桥已无考证。木桥结构为上梁下柱, 有一孔、三孔或多孔, 桥面铺木板或泥土石块等, 两侧或有栏杆, 供农村生产、交流、迎婚、送殡等通过。因木桥结构简单, 可就地取材, 故在常州境内分布最广, 农村村落之间, 跨小河小浜、仅供单人通过的简易木桥也极多, 但多为危桥, 常出落水之祸。解放后十余年, 仍以建修木桥为主, 较大桥梁已采用水泥桩, 但桥面仍为木质。此种大小木桥, 到20世纪60年代广泛采用水泥造桥后, 才大批更新换代。
石板桥:石板桥为简易石桥, 上有三块条石并排为面, 下有三块条石并排为柱, 构成以一孔、三孔石桥较多。也有两端砌桥墩, 中搁三块条石的单孔石桥。石板桥桥身平直, 载荷与牢固度远胜木桥, 适宜车行。随着生产发展, 被普遍采用取代农村木桥, 因不能就地取材, 与木桥相比, 仍占少数。石板桥碍航, 故不建在主航道上。而德胜河、藻港河虽是出江主航道, 因岸高水浅, 只通小船, 航运不兴, 多靠车运, 故也都建造多孔石板桥或多孔木桥。民国期间石板桥已渐停造。
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在古代桥梁中占着统治地位[2]。常州桥梁众多, 古代石桥尤甚。石拱桥因坚固、美观、实用而逐渐取代木桥, 古时多建于主要陆路和主要航道之上, 其构筑为桥下有圆孔, 呈拱形, 供船舶航运;桥面有石板平铺;两坡有石阶, 有数级至数十级, 供行人登步;石阶上嵌以条石, 呈脊形, 可供独轮车勉强通过。桥的跨径因河而异, 小的如新安乡兴隆桥为3米, 大的如横林镇中吴桥为10.3米;桥面宽度不一, 遥观乡社塘桥为1.7米, 青龙乡羊头桥为5米;孔数单孔为绝大多数, 三孔、五孔、十五孔仅各一座。所有石拱桥多用木桩打基, 块石垒砌, 铁锢固定, 糯米石灰浆缝, 故坚固耐久, 历数百年犹存, 为常州境内保存最多最久之古建筑物。
石拱桥主要适宜航运, 故境内东部、南部水乡地区和孟泾河南段东安、村前等地以及鹤溪河上分布较密。石拱桥因工程较大, 造价甚巨, 故为数不多, 在1200座上志的古桥梁中, 大小石拱桥保存至解放的仅有143座。石拱桥元、明、清时期修建较多, 民国期间渐少建。
(二) 古桥文化的传承——传说故事
常州古桥的结构丰富多彩, 造型美不胜收, 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丰富多样。常州古桥文化的传承与古桥时代的人文传说紧密结合在一起。每一座横跨河流的古老桥梁都在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1. 广济桥
广济桥, 又名西仓桥。坐落在西直街西端, 跨京杭大运河, 连接西圈门和三堡街。始建于明正统五年 (1440年) , 此段因囤积漕米为仓, 又称仓桥。该桥为三孔石拱桥, 为本市最高的运河桥。两边各有台阶47级, 1986年因运河通航需要而拆除, 按原型移建于舣舟亭公园内半月岛。
在舣舟亭公园对广济桥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东坡到宜兴买田, 返回常州时, 船从湖过, 因遇风暴, 就到西岸塘里村避风浪。村北原有一座坡度甚陡的石桥, 东坡过桥时, 至桥顶就气喘吁吁, 说真够爬的, 乡人便戏称为‘狗爬桥’。又传, 东坡当年住此, 每晚散步至此桥, 因此得名‘晚步桥’。塘里村北有晚步村, 现谐音为迈埠村。为纪念这段传说, 故将广济桥改为晚步桥。”现在广济桥改为南北向, 北与舣舟亭相望, 南有苏东坡塑像。成为舣舟亭公园与半月岛相连的惟一通道。
2. 文亨桥
文亨桥位于常州大运河与西市河交汇处, 跨西市河南口, 在篦箕巷东首。是古代常州知名度很高的一座桥梁。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写道:
一日, 行到毗陵驿地方, 那天乍寒, 下雪, 泊在一个清静去处。贾政打发众人上岸投贴, 辞谢朋友, 总说即刻开船, 都不敢劳动。船上只留一个小厮伺候, 自己在船中写家书, 先要打发人起早到家。写到宝玉的事, 便停笔。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 光着头, 赤着脚, 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 急忙出船, 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 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 迎面一看, 不是别人, 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 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 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 如何这样打扮, 跑到这里?”宝玉未及回言, 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 一僧一道, 夹住宝玉说道:“俗缘已毕, 还不快走。”说着, 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贾政不顾地滑, 疾忙来赶。见那三人在前, 那里赶得上?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贾政最后一别便是被安排在毗陵驿处的文亨桥顶, 可见毗陵驿在当时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3. 观莲桥
观莲桥又名昆仑桥, 位于常州溧阳市溧城镇 (溧阳经济开发区) 昆仑村的昆仑河上。
传说在乾隆十六年 (1751) , 乾隆帝曾由时任大学士的溧阳夏庄史氏5 2世孙史贻直陪同, 乘坐龙船自丹阳来到溧阳长荡湖、昆仑桥游览, 乾隆帝在桥上欣喜地观赏了河道里成片莲花盛开之美景, 即诏地方士绅改桥名为“观莲桥”。清代光绪十四年 (1888) 重建。1998年, 根据已故著名作家高晓声的名作《陈奂生上城》系列小说改编的八集电视连续剧《农民陈奂生》就是在观莲桥上和桥畔拍摄的外景。
三、古桥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
古桥, 作为古建筑的典型代表, 既是宝贵的历史遗存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影响一座城市人文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古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才能更好地展现现代城市建筑的个性特征和文化特色。
(一)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科学的保护规划
自古以来, 常州所处的江南地带经济发展都十分迅速, 在城镇化建设中, 特别是道路建设对古桥及其周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古桥周边的村落几经迁徙, 村民们几经移居, 遗落了一座又一座古桥。一些古桥由于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损坏比较严重, 有些古桥由于保护不当, 也出现了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病害”, 有的古桥则由于在旧城改造中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而被彻底拆除。常州古桥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 一天天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数量也在不断地减少。
(二) 缺乏专项古桥保护资金、执行力不足
古桥要得到有效保护就需要投入数量庞大的修缮资金, 每座古桥的维护修缮费用要以数十万计[3]。旧时桥梁主要靠民办, 由当地绅、董发起募捐, 筹集民资建造地方桥梁。各地无名小桥, 以当地绅、董、善人发起修造, 民众“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历来如此, 不胜枚举。历来达官、巨富中, 也有少数为后代积德, 来世修善, 或真诚热心公益的人, 常独资建造桥梁。建国后, 遵照上级“先通后畅, 因陋就简, 以修为主, 维护交通”的方针, 许多桥都恢复了通过能力, 但桥型桥质如旧, 未有变化。古建筑的保护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项目, 在没有专项资金保障的情况下, 即便是被列为省级、市级保护单位的古桥, 在维护过程中的执行力也十分有限, 甚至很多古桥已经荒废很久, 处于随时都可能倒塌的状态。
文亨桥
广济桥
(三) 旧城改造、社会经济发展对古桥带来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 常州县境沦陷后, 我抗战军民为阻断侵华日军之交通, 全面破坏公路和内路的桥梁。除石拱桥外, 木、石平板式桥梁大部分被烧坏或推倒。抗战胜利后, 经抢修, 勉强通行, 但仅供车过、人行, 危桥甚多。解放初, 需修复、重修之桥梁达3000余座。
改革开放以来, 常州经济迅速发展, 城镇化建设大面积开展, 在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拆迁过程中, 对古桥等古建筑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很多乡民文物意识不强, 把一些尚未列入文保的古桥拆除或者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古建筑材料廉价卖给文物修建公司, 由此造成古桥每年以5-10处的速度消失。
四、常州古桥的保护
根据常州古桥的现状, 加强对古桥梁的研究与保护, 使那些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仍可修复、加固的古建筑可以长久地留存下去。这些现存古桥, 对于我们研究常州古桥的种类与分布、构造特点、施工方法及文化特色等都是一份难得的宝贵资料。为更好地保护古桥, 经过长期的实地考察及采访当地居民,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 古桥与环境捆绑式保护
常州古桥虽然是单体的人工建筑, 但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 已经融入了环境。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目标和视线锁定在古桥建筑上, 应该做到“保护古桥建筑不仅要保护文物的本体, 还要保护其产生和存在的环境, 古桥一旦离开了原来的环境, 就等于离开了历史, 再也唤不起后人的记忆”[4]。
(二) 宣传促进教育和引导
应该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 一方面能使当地百姓加深对古桥的了解, 进而增强重视程度, 加强保护意识, 实现全民参与;另一方面有效的宣传工作能将古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 使古桥成为地方性的名片, 古桥的旅游开发也成为可能。
(三) 责任、资金及科学的保护规划三管齐下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明确古桥保护责任, 完美古桥保护措施, 通过切实可行的文件政策来提高民间的古桥保护意识;设立古桥保护专项资金, 切实保障维修和保护经费;建立科学的保护规划,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将古桥保护落实到位。
具体保护方案设想主要有:
1) 对当地古桥进行考察、登记, 整理简历数据库, 进行编制化保护规划;
2) 出台相应的古桥保护文件, 从上而下树立保护意识;
3) 对古桥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 精心设计古桥旅游开发项目, 吸引游客, 古桥经济价值得到开发, 保护自然水到渠成。
常州古桥经受岁月的洗礼, 见证和记录了常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城市风貌在它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靓丽的神采风韵下, 变得和谐亲切。每一个常州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这些见证了沧桑变化的古桥, 相信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 常州古桥最终会在和谐共存中走向更为灿烂辉煌的未来。
摘要:常州是典型的水乡城市, 而分布于城乡的各类古桥则是水乡文化最有力的证明, 也是这座城市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年代, 许多古桥由于保护不当, 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有些甚至已被彻底拆除, 不复存在。因此, 对古桥采取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常州,古桥,保护
参考文献
[1]朱铁军.江南古桥及文化的地域性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2)
[2]卞二松, 李贵宝, 付华.古桥保护及其对现代旅游的启示[A].中国水利学会.民生水利——理念与行动: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C], 2010
[3]郭唯, 袁书琪, 李晓.福州古桥文化资源特征、保护及开发利用初探[J].福建地理, 2006 (02)
[4]朱铁军.江南古桥本体及文化综合分析和规划保护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文物保护工程特征 篇2
1 继电保护技术的历史沿革
继电保护技术最早由英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学者所倡导,于20 世纪60 年代中后期出现。开始的时候,有人率先提出采用小型计算机对电力网络实现继电保护功能,但是,当时的小型计算机造价居高不下,因此,难以切实大面积投入应用。虽然如此,这种思想仍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并且,相关继电保护理论计算方法和程序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也自此展开。到了20 世纪70 年代,计算机相关技术开始飞速发展,大型集成电路日趋成熟,一方面体积不断减小,另一方面造价也越来越低,并且可靠性和运算能力也得到极大提升。这种状况推动着相应的微处理器开始走入电力工作领域,并且诸多实用性质的继电保护模型也都在这个时期涌现。在随后的80 年代中,某些样板地区开始出现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试验,在90 年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我国的继电保护应用和研究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在初期明显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20 世纪70 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继电保护研究才开始起步,当时以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部门牵头,主要是采取了对外国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和分析学习作为辅助背景,加强适合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研发的总体发展方向。1984 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出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被视为这一领域发展重要的里程碑,也成为我国自90 年代开始开启计算机继电保护新阶段的重要启示性标志。与此同时,东南大学的发电机失磁保护、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 变压器组保护则更多关注主设备保护方面技术,分别于1989 年、1994 年通过鉴定。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的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的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等技术,则在1991 年、1993 年以及1996 年先后通过鉴定并且投入使用。在诸多技术的推动和应用下,我国的继电保护研发以及应用工作进入了微机时代。
2 信息时代下继电保护系统的技术特征
2.1 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应用
自适应技术于20 世纪80 年代出现,并不存在相对一致的定义,但是可以理解成为是依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这是一种基于环境的权变保护技术。由于自适应技术能够识别具体的故障状况,因此,其展开的对应保护动作会更具备有效性,对于电力网络的保护作用也有所增强,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自动重合闸等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切实保护电力网络的健康和安全,并且提高其综合经济因素意义重大。
2.2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是一个技术簇,包括诸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规划、模糊逻辑等在内的多项技术,通常以技术库技术作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加以实现。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特征在于能够实现自组织和自学习,并且在信息的深入处理方面有着极强的能力,这些技术的最大应用特征在于能够有效实现零散数据环境中的深度信息,帮助实现基于更全面信息的决策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人工智能还能够进一步分散数据中心的职能,在实现继电保护的同时扩展相应职能,强化实时和有效告警等附加功能。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能够支持更大范围内的数据分析,包括横纵向数据对比在内的多个层面数据分析,更深一步发现存在于电力系统的潜藏问题,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技术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2.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应用趋势
青城古镇文化特征及其保护探析 篇3
田畴阡陌, 黄河滩湾, 青城以简单的构图出现。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北部, 古称条城, 是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唐宋军事堡垒到明清民国商业城镇;书声朗朗、水烟飘香。青城在原生的古建筑、古遗迹、民俗风情下蕴含着当地文化的特征, 这些文化特征对青城开发保护有着导向作用, 对在古镇文化特征基础上打造古镇形象探索青城保护途径意义重大。
1 自然生态环境下与古镇文化特征的形成
青城深居西北内陆, 地处黄河大峡、乌金峡之间形成的东西长约15km、南北宽约2~5km里的青城河谷, 南依崇兰山, 背靠发源于车道岭支脉的南坪纱帽山, 黄河自西向东环绕而过, 是典型河谷型城镇。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日照充足,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青城“南屏崇兰, 北带大河。为皋榆之奥区, 实兰垣之外蔽”。青城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具有特殊的文化生长与发育的自然地理基础。
文化是在一个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中滋生演化的, 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方式、禀性有着发生学意义上的塑造。青城文化是塑造于黄土高原、黄河流水、温带大陆性气候之上的古镇, 西北地域环境特色是青城基础特征。青城因地理位置而起军事旅程, 气候、土地造就的水烟;自然加人工营造下的好山好水好读书, 因而自然环境是青城文化特征形成的基础。
2 青城古镇文化特征构成探析
水烟、书院、祠堂、明清民居、城隍庙、小调、黄河……是青城古镇的可见内容, 而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青城文化特征的核心所在。
2.1 军事边镇与防卫敬意
兰州“控河为险, 隔阂羌戎, 自汉以来, 河西雄郡, 金城为最。岂非以介戎夏之间, 居襟喉之地, 河西陇右安危之机, 常以金城为消息哉[2]”青城位于与少数民族犬牙交互的前沿, 匈奴、羌、吐蕃、西夏、蒙古、鞑靼的势力都曾可延伸至青城。《三圣庙历来修建记》“在昔, 河北与虏为邻”, 《例赠承信校尉大德望德远周老先生碑》“条城为边鄙之邑, 肇自有宋至有明万历年间, 吾等先人始聚族于斯。尔时河南户口无几, 耕地亦少, 而河北为夷虏屯聚之所, 专务孳牲吾民之宅兹土者屡被侵扰矣[3]”。北据黄河天险, 南依崇山峻岭, 龙沟为通“龛谷” (榆中) 、临洮的重要隘口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交锋的战场, 唐修龙沟堡, 宋修条城, 明扩建旧城。漫长的历史岁月, 充当边地军事重镇。
《青城记》“宋狄武襄公筑城于斯, 邑名始显于志乘”。青城当地人口耳相传其世代居住之城是北宋战神狄青所筑。《甘肃通志》、《明一统志》、《甘肃兰州县志》记载一条城, 宋狄青巡边所筑。而《光绪新甘肃通志》质疑“按:青为秦州刺史, 泾原路副都总管, 其时地尚不得至此”, 《皋兰新志》也有“青在延州力战, 何遐远寻至者”, 根据宋代疆域和狄青经历, 狄青到过青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青城作为宋廷北境防御的一环, 狄青曾对抗西夏经营西北边境, 青城人出于对防卫的敬意与安居和谐生活的渴望, 对狄青这样的武力战神有着口耳相传的崇拜, 久之成为狄青之青城。
闯王李自成的传说遍及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甘肃, 就李自成之死国内史学界几十年间莫衷一是“湘人说在湘, 鄂人说在鄂”。李自成的青城新说是青城军事特色又一表达, 兰州榆中有从李自成起兵到离世的完整的传说体系, 《榆中纪事》记载李自成榆中起义之说“李自成手杀县令及王国, 隧反[4]”, 又据苇茨湾村李氏家族多年秘而不宣的家谱记载, 李自成叔父李斌居住在青城, 李自成逃出北京一连兵败后化妆和尚投奔叔父, 隐居在距青城7.5km的西年山口子山沟, 直至终老青城。
青城狄青、李自成传说是在军事防御理念下的名人效应, 传说被建构的过程是族群的集体记忆形成的过程, 族群记忆共存的历史[5]表现着当地重要的文化特色。青城军事重镇的定位形成族民对保家卫国的强力之人的推崇、对军事防御的敬意, 军事特性与防卫敬意是青城漫长历史岁月所形成的城镇特色之一。
2.2 商业经贸与开拓精神
明廷经营西北的移民措施使青城人稠地窄, 耕地不足, 水烟是青城适时而起的新的生活手段。水烟经济催生商业活力。从明初烟叶的栽培到清康、乾、嘉时, 青城水烟作坊发展到200多家, 万余人从事水烟行业[6]。青城商业景象“条邑东西街, 计长里余, 而以东西井台最为繁盛;东滩之碑亭子市场, 近亦繁盛;河北金沟口市场, 长半里许, 为河北最繁盛之区域[7]”。
青城以水烟为主要贸易对象打开了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以省外市场为主贸易圈。乾隆年间, 青城水烟已销往山西、陕西、河北、天津一带。水烟盛时覆盖宁夏、内蒙、天津、东北、陕西、四川、青海、晋豫江浙[8], 在清朝民国交通尚不发达, 从西北到东南驼队、车马队、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一路颠沛, 青城是方圆百里的商贸中心和货物集散地, 商人从西安、汉中、包头等地把南方和中原的百货、丝绸、食盐等运到条城, 再把条城的水烟和土特产运到各地[9], 贸易的打开是青城人的开拓, 切身力行寻求生存空间与生存的机遇的进取。
青城在商业之下成为陇上之奥区, 然青城商人并未不满足现状, 如晋商中的俗语“十年寒窗考状元, 十年学商倍加难”, 通过“学商”应对商场的变幻莫测, 以进取精神使自己家族事业在商业变革中持续发展。因而开拓进取的商业精神是青城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
2.3 农耕传统与耕读精神
尽管从唐朝到明末, 从明末到民国, 军事、商业在青城不同时期扮演着主流角色, 农耕传统仍有着深厚的根基。
青城与黄河为邻, 有形无形中深受黄河文明的熏陶, 黄河文明中的农耕思想、儒家文化对青城文化有重要影响, 在农耕传统下耕读精神在青城得到展现。
耕读传家是农耕思想与儒家文化的结合, 青城在西北贫瘠的大背景下, 黄河河谷型城镇位置还算优越, 局部条件下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发展农作, 崇文重教之下产生耕读结合, 高家家训“出入以时, 惟是勤耕苦读;往来有节, 需当早起迟眠;农书兼作, 富贵双全……人食五谷, 耕九余三, 家饲六畜, 时操心间。勤俭为本, 耕读传家……若生在前, 长在前, 或耕或读[10]”, 高家祠堂楹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耕读传家是青城大家大族的重要信念, “半为农家半为儒”、“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既耕亦已种, 时还我读书”[11], 青城耕读传家理念是家族对于文化的尊敬和对土地的热情, 耕读与入仕互为表里, 构成较为完整的“修身齐家治国”体系。当南方文化盛地的重要理念同样在西北青城生根发芽是主流文化的扩散影响, 也是青城文化与主流接轨, 深深影响着以私学与书院为代表的青城风雅。正是耕读理念影响清一代商业青城产生11名进士, 占兰州府进士15.7%, 全省3.2%, 耕读理念之下文士风雅青城是青城文化的重要特征。
2.4 移民与开放、包容精神
青城在军事防御之城同时, 还是移民之城。青城大姓“张、高、藤、罗、李”均是移民家族[12]。据《罗氏家谱》罗家是宋代筑城迁移而来。青城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缘区[13], 历代是中原防御性城堡, 军士屯田戍边除兵丁外家人也会随同, 举家迁徙的军事移民一度是西北边疆地区最主要的人口来源。明朝肃王就番兰州, 随之而来的宿卫是兰州地区一次大规模移民, 青城诸多大姓考其祖宗与肃王有关, 或是幕僚或是军士。从事青城的水烟贸易的山陕客商人数庞大, 青城作为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以及水烟可观的利润, 为了经商的便利很多人从此世代在这里生息。移民带来的是多样性的文化。
青城“道台狮子”据说是由一位叫“张道台”山东移民带杂耍戏团在兰州卖艺, 后流落到青城东街长寿巷, 将玩狮子的技艺传授给长寿巷人, “玩狮子”技艺隧在青城生根、完善、定型, 成为重大节庆的表演项目。青城民居大都由移民的豪富商人所修因而吸收了北京、天津、山西四合院的风格和工艺, 具体建筑取材当地将将黄河滩头的石块、卵石打造成石墙、石阶、石门墩, 在门庭、庭院铺图案和字形[14]。
青城的军事、商业移民为青城营造了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色。青城当地“土著”居民性格纯朴、民风厚重, 并无排外民风, 地方民众很容易与外来人口接触、相处和融合, 如隔河而居的不同民族和本地商人与外来商人绝大多数时候能和睦相处, 和谐生活, 产生文化表现性上多元性, 青城若单就地方而言不免偏僻, 正如生命需要新鲜的血液, 青城的发展需要新的活力, 青城的接纳是文化更新代谢的过程[15], 包容吸纳性下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既保证青城特色, 又让免于青城失去生命力。
古镇的军事特性, 开拓进取奋斗的商业特征, 传统儒家耕读文化, 开放、包容是青城文化特征的表达, 是青城存在、发展并重现生机的根本所在。
3 现代青城古镇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与建议
古镇是历史遗存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发展和现代旅游业的崛起, 提升了古镇的现实价值, 那么古镇文化特色的塑造及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在古镇规划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青城古镇文化特色塑造的思考
青城文化表现与深层价值共存的复杂内容, 从古镇文化保护、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角度看, 青城古镇基于文化层面的城镇特色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是古镇宏观层面的景观结构仍然缺乏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景观完美结合的方法和控制手段, 古镇虽有在西北特色的环境优势, 然而环境与古镇整体还未能巧妙结合, 如何将山、水、建筑、历史、文化、人巧妙结合于古镇建构, 利用自然优势, 构建生态古镇的自然、文化、历史框架, 构建条带状山水生态文化古镇。其二, 古镇再造的文化定位尚不够明确, 如何将历史、水烟、宗族、文人结合构建文化青城还是一个可以探索的问题。其三, 青城单体古建筑保存较好, 但是古建筑与现代村落建筑在古镇空间内混杂, 古镇古韵感违和, 古镇规划如何在恢复古老风貌同时与村镇现代生活适应, 古镇归根到底是当地民众的生活之地, 对于城镇文化而言, 任何死物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街区的生活才具有可持续的活力, “文化在民”, 失去了居民的古镇失去以族民为特点的古镇发展生机。以上问题有如下自然生态和文化保护之上的设想:
3.2 青城古镇自然生态和文化特色保护的设想和建议
其一, 就自然生态环境而言, 以黄河、夹河、偃月泉、渗水湖水源与崇兰山、小岩山、鹿谷山、魏家大山、北午当山、尖顶山峰丛形成山环水绕的环境可持续氛围。以梨园、葡萄园、五坪观光农业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以水稻、荷池、鱼塘打造西北“江南”观赏景观。其二, 青城就其现状, 清代商贸小镇可为主要定位, 再附加耕读表达、宗族文化打造黄河古镇的文化特色。具体为保护青城文脉的延续, 以狄青为青城镇标志, 以“闯王故里, 闯王魂归”为旅游名片的重要内容;商业、耕读文化塑造并行, 以高家祠堂、青城书院为一线突出儒家文化、耕读理念的青城地位, 打造“风雅青城”;以水烟种植、生产、销售、吸食为一线复原水烟经济。其三, 保护文化载体的真实性、整体性[16], 对于青城高家祠堂、城隍庙献殿、明清民居存留原貌保存、原貌修缮;民间游艺、非物质遗产保存与发扬。以青城军事特征, 复原宋代城门、城墙。城市街道、商铺复原清代民国时期的面貌。古镇主体区域内新建筑应以高家祠堂、城隍庙献殿为模板的清代式样建造。店铺等游客的光顾的建筑复古需内外一致, 而民居建筑对外开放的是明清生活场景的复原, 不对外开放的民居在外部建筑上复原明清风格, 内部保持供居民正常生活的现代空间。
古镇空间承载鲜活的生活图景, 在青城文化特色塑造中文化的整体性、原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是核心理念, 以此引导青城特有生活方式、场所特性、传统习俗的延续, 不改变青城的特色。
西北地区环境生态较为脆弱, 文化生态的可持续性容易断裂, 地区发展水平落后, 当地人对古迹的保护意识不够, 古镇整体性、原生性难以得到保存。同时交通不便, 宣传落后是西北古镇当前发展的困境所在。青城古镇身处西北古镇开发的困境之中, 以青城地域文化特征为入手点打造古镇的未来是青城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中可着眼之处, 也是其解决古镇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秦长城、东汉屯田的民间说法到史料可见的唐修龙沟堡, 宋修新城, 明万历年间城镇扩建, 清代之后的繁荣, 青城是“黄河千年古镇”, 青城在自然生态环境与历史变迁中形成具有地域特性的文化特征:边地军事色彩、开拓进取的商业精神、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地域文化的特征是青城文化塑造与古镇开发与保护的指引, 是青城寻找自己生存之路的手段。
青城———“黄河第一古镇”, 千年古镇一路风尘形成青城文化的显著特色, 历史文化造就青城古镇, 点亮古镇的今生前世。
摘要:对自然环境和与历史变迁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古镇文化特色的挖掘、开发是古老城镇再现生机活力的重要手段。兰州市榆中县青城古镇, 西北的地域自然生态环境, 宋代筑城, 具有千年历史, 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北古镇文化, 其以军事边镇、商业开拓精神、耕读传家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 是现代青城古镇文化特征塑造、青城古镇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的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