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实践教学

2024-10-19

电梯实践教学(精选12篇)

电梯实践教学 篇1

1.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该课程不但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要求, 而且工程实践性很强, 因此除安排上完理论课时外, 还安排了两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次独立设计的实践机会, 以培养其设计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按照给定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 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增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1设计题目的选择。

设计题目:某小区五层住宅楼客梯的PLC控制。

题目的选择:对于电梯的控制, 可选用继电-接触系统或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 但是二者有各自的特点:

a:继电-接触系统:它的优点是线路直观, 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电器, 更换方便, 价格较便宜。但是他触点繁多, 线路复杂, 电器的电磁机构及触点动作较慢, 能耗高, 机械动作噪音大, 而且可靠性差。

b:PLC在设计和制造上采取了许多抗干扰措施, 使用方便, 扩展容易。它使用了梯形图和可编程指令, 易于掌握。总之, PLC取代继电-接触系统已经成为大的趋势。

基于上述原因, 我选择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对电梯的控制。

3.2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3.2.1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 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PLC行业已经在工业市场上占有一大片领地。在此次设计中, 我将利用PLC来实现对电梯的控制。其中包括对PLC硬件的设计, 软件设计, 驻点路的设计, 控制柜的设计, 以及电梯惦记和其他设备的选择, 还有原理分析等。相信此次设计后, 我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能有初步的了解。

3.2.2控制要求。

电梯轿箱的控制要求:

a:选向:根据电梯各层内选外呼信号的先后和停止时轿箱所在的楼曾位置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

b:选层换速:指电梯能够根据轿内所选层而决定运行方向, 而且遵守或一直向上, 或一直向下的原则。并且在每次平层的时候都能够换速。

c:楼层位置的指示:选用了数码管显示的方法。由于FX2N系列已有内部计数-译码驱动模块, 所以只要外部加上LED七段显示管和电源就可以显示楼层了。

电梯门的控制要求:

要求当电梯平层的时候, 电梯门自动打开, 经过10秒钟后电梯门自动关上。如果遇到有人在门中间的情况, 电梯会因为光电开关的作用而自动开门。

补充要求:

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以外,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备用电梯电机的使用, 一但曳引电机出现故障, 备用电机将手动控制转入运行状态, 避免因曳引惦记出故障而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

3.2.3主电路的设计。

拖动电机主电路的设计:

a:拖动电机的选择及原理:电梯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拖动系统来分有交流单速/交流双速拖动电梯、交流调压调速电梯等等。在此次设计中, 我将采用交流双速电机作为曳引电机, 它的优点是简单, 经济, 更重要的是舒适感好。

b:备用电机的选择:备用电机只要选择和曳引电机一样的型号即可。

门电机主电路的设计:

门电机的选择及原理:只要满足功率要求, 门电机选用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即可。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门的开关, 采用星角降压启动, KS为速度继电器, 用来对开关门到头时制动, 防止轿, 厅门的损坏

3.2.4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

可编程控制的选择:a:由于市面上三菱产品型号较多, 种类齐全, 技术先进, 加之本人对三菱产品的青睐, 所以我选择较前沿的产品三菱FX2N系列产品。

b: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1) 输入输出点的估算:首先列出被控制对象输入输出的设备名称, 并根据所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的数据, 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就得到了输入输出点数的估计数据。以此为依据可以算出I/O总点数约为100点。

(2)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根据PLC输入、输出量点数与性质, 可确定I/O模块型号与数量, 高密度模块如32、64点, 平均每点价较低, 但受到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和环境温度的限制, 同时应注意同时接通的点数不应超过总数的60%。

(3) I/O点的分配:授课时逐条分析。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根据PLC内部资源分别介绍。

3.2.5原理分析。

主电路图原理分析:

a:拖动电机工作原理:起动电机串如电抗LQ、经一段时间后KM1接触器接通, 电动机转入固有特性运转。减速时KMK断开、KMM接通, 慢速绕组串电抗LM和电阻RM运行, 延时一段时间后, KM2接通, 短接RM, 电动机串入电抗LM运行, 在延时一段时间后, KM3接通, 电动机在慢速固有特性上运行, 直到KMS或KMX断开, 电动机停止运转。

b:门电机原理分析:当电梯平层时, 开门触点KMK闭合, 电机正转, 轿门打开;当定时继电器到时, KMG闭合, 电机反转, 轿门关闭;当有人在门中间出现时, 光感触点闭合, 电梯强迫正转, 轿门打开;当轿门碰到开、关极限开关时, KMK或KMG断开, 并反向制动。

梯形图原理分析:

a楼层感应电路:当电梯在遗漏时M104接通、M111接通并保持, 电梯达到2楼是M103接通→M110接通, 并保持, 同时切断M111。

b轿内指令及门厅召唤电路:人在轿箱内, 当按下第3层选层按钮时, M502接通→M114接通并自保当电梯到达3层时搂层信号M102断开指令信号。

C门厅召唤电路:当电梯位于1楼, 如果3楼有上呼信号, 2楼有上下呼信号, 即M125、M122、M124接通, 电梯到达楼时上呼信号消除。

d电梯选向电路:当电梯位于2层楼, 则M110接通, 如果按下3楼指令按钮, M114接通, 赭石由于M110的常闭触点断开, 因此电梯向上方向继电器M130由M107、M106和M105的常闭触点而接通, 选择上行方向。反之, 如果1楼指令按钮按下, M116接通, 向下方向继电器M131接通, 选择方向向下。当上下方向均有指令时, 如果电梯已经处于上行状态, 则执行完M113、M112向上指令后, 在执行M116向下指令。

e梯平层、换速电路:如3楼有有指令位号, 即M114接通。在电梯将大到3楼时, M107接通, 使换速继电器M134接通, 发出换速信号, 并保持;当电梯达到顶层或底层时, 无论有无轿内指令都必须还俗。M144接通, M134, 折市电梯高速运行。

f梯起动电路:当换速M134接通, M143断开→Y012断开, 接通慢速继电器Y013, 电机在固有特性上运行。

g梯平层电路:如果电梯因不应有的原因, 上行超越平层位置, SPG离开隔磁板, 使X002断开, M140断开, 这时Y011由Y013、M140、M143和Y010的常闭点和M142的常开触点而接通, 电梯反向平层, 直到M1140接通。最后位于平层位置, M140、M141和M142均接通, Y010和Y011均断开, 进行抱闸。T450为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 用于快速运行断开的延时, 以保护电动机绕组。

至此原理分析结束。

3.2.5设备选择。

主回路设备的选择:

a曳引电机型号。b备用曳引电机选型。c门机型号。d其他:曳引电机交流接触器。

计算说明:根据电梯最大载重量可算出电梯所需要的功率, 约11KW。

PLC型号及其开关输入输出量的选择:

根据要求可以估计I/O总点数约为90点。所以我选择FX2N-128MR主机。他的特点是运算速度高。

3.3体会心得。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电梯的控制有了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电梯的PLC控制。在这次设计中, 我经历了查资料→做笔记→思考→定位→选设备的过程, 使我了解的不仅仅是电梯的控制, 或是设备的选择, 或浅或深, 最重要的是我掌握了一种设计的方法, 思维的方式, 使受益匪浅。在此次设计中, 使我还体会到了要想飞快的进步就要有一盏明灯照路。感谢刘老师多次的指点迷津, 使我突破了许多难关。

电梯实践教学 篇2

第一周 单片机原理课 单片机接口定义 灯控制程序单片机原理课 电梯模型机电系统课

第二周

单片机多种程序灯控制课

第三周

按电梯按键,数码管显示相应层数单片机控制课

按键与灯控制电梯模型课

第四周

单片机控制电机课

电梯开关门控制电梯模型课

第五周

单片机控制电梯上下运行课 第六周

按键控制单片机电梯上下运行课

第七周

单片机控制电梯上下运行按键控制开关门课

第八周

单片机综合控制电梯模型方法课

第九周---第十三周

单片机综合控制电梯模型创新编程课

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单片机综合控制电梯模型创新编程效果。学生编写报告或论文

第十五周

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的开发与应用 篇3

关键词:电梯设备;实训装置;发明专利

一、电梯技术类课程实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舒适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层建筑成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电梯数量急剧增加,据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在用电梯数量已经达到了15万台,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梯是特种设备,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大型工业产品,按照质监局要求,每15天要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每年要对电梯进行质量检查。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的责任与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乘客的安全。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维修保养企业存在着维保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个别电梯维保单位甚至出现每名维保人员需要负责上百台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电梯维保企业急需电梯维保人才,很多职业院校意识到培养电梯专门人才的必要性,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购置电梯实训设备。

目前,各职业院校的电梯实训设备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真实电梯实际操作困难,重要过程不易实现。电梯是特种设备,必须持有上岗证才能进行操作。质监部门要求,只有年满18周岁及以上才能考取上岗证。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在校学生一般都是15—18岁之间,不符合考取电梯上岗证的条件,因此,还不能操作真实电梯。同时,很多动作过程,要么对电梯损害严重,比如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过程,要么不易观察,比如层门—轿门配合动作过程。

2.电梯教学设备操作安全性差。与真实电梯功能、结构一致的电梯教学设备,无需质监部门年检,一般设计成3层3站,楼层高度较高,操作存在一定的危险,尤其在测量调整安全钳间隙、测量抱闸间隙、测量调整曳引钢丝绳张力等方面的操作。

3.仿真教学电梯无法实现维护保养操作。虽然仿真教学电梯在结构、功能方面与真实电梯一致,但是其基本上是实现电梯功能的演示、电梯结构的展示等功能,无法实现电梯维护保养操作,也就是说不能真正实现动手实训。

开发一套集教学、实训、考核、技能鉴定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电梯教学实训装置,对于培养合格的电梯操作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的开发

(一)开发理念

按照对接企业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原则,实现集教学、实训、技能鉴定、上岗证考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电梯教学实训装置,不仅满足在校学生的教学、实训使用,也能满足服务社会需求,为电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电梯操作证培训考核等所使用,同时考虑到真实性、安全性、实用性、易操作性等原则,设计开发了包括电梯导轨安装与调整实训装置、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电梯限速系统、电梯门系统、电梯轿厢系统安装与维修实训装置、电梯曳引机安装与实训装置等6套电梯实训装置。

(二)实训装置结构特点

为保证安全,每套实训装置均加装稳定支撑装置,可以灵活拆装、组合、调整、运输、移动;为方便操作,大多采用螺栓联接,方便学生反复拆装。本文着重介绍电梯导轨安装与调整实训装置和教学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两套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的技术方案和结构特点。

1.电梯导轨安装与调整实训装置

电梯导轨是供轿厢及对重装置,在升降运行中起导向作用的组体,主要用于调导找导,导轨与支架的安装对整个电梯安装质量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教学和科研目的,且针对电梯导向系统的安装与维修实训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该实训装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锻炼学生掌握电梯导向系统的安装与调整的技能,从而了解导轨基本结构及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实训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装置主要由导轨及框架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由横、竖梁组成长方体形式的框架,框架两侧竖梁外分别装设防护板,防护板内侧的竖梁间,由上到下等间距设置导轨支架;框架的顶上面、沿框架长度方向设置外横梁,垂直于外横梁的位置,于外横梁近两端处设置基准线梁,框架底端相应位置也设置基准线梁,框架顶端内侧设置定滑轮,框架底端设置吊装设备支架,框架底端的横梁上分别安装滚轮及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由支撑横梁、支撑脚及转轴组成,支撑脚通过可调高度螺杆与支撑横梁连接。

框架与导轨、防护板螺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实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重量轻,采用简洁型滚轮式架构,方便运输、移动,同时加装稳定支撑装置,保障安全性能;

2)框架两侧设置防护板,模拟井道壁真实环境,即可防止掉落东西,又可避免学生实训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3)组件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反复拆卸。

采用电梯导向系统安装与维修实训装置可以进行以下项目的实训:

1)导轨支架安装;

2)导轨的吊装;

3)导轨的调整。

2.教學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及其复杂,电梯专业的学生若要掌握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等技能需要大量现场的实习训练,然而,现在很多学校使用的电梯实训模型形式单一,没有针对电梯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的仿真电梯,这样不利于学员进行实训,教师也不能在现场观测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其他学生也不能现场观摩。

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教学的仿真电梯电气装调考评实训系统。可以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梯、机电专业学生通过在该装置上的实训,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和掌握实际电梯的电气安装布线、机电调整、调试、检测及维保、排故等技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实训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装置主要由钢结构井道框架、仿真电梯及监控台组成,如图2所示。其中:仿真电梯设置在钢结构井道框架内。仿真电梯设置有便于各电气部件安装及其电气线路敷设的实训操作工位。监控台设有远程监控计算机、视频监控录像计算机、语音对讲装置及相应的控制开关和指示灯等。通过监控计算机应用程序可对电梯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远程运行操作控制、设置模拟故障等,还可通过视频监控及对讲装置对各操作工位进行视频监控和语音提示。

电气控制系统线路敷设的导线连接全部采用导线插接式接头,便于学生重复拆、装操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实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通过高度仿真实现了电梯电气系统现场安装、调试、维修及考评几乎全部的实训内容;

2)预留了电梯各电气装置安装位置和操作工位,可方便学生进行安装、调整及导线连接;

3)可由监控台控制轿厢检修速度上下运行,方便学生以轿厢为工作平台,进行相应电气装置安装、布线等操作;

4)所有电气装置的安装、导线敷设与连接等均采用了实训中利于重复拆装结构;

5)能实现电梯的各项电气系统的调整、参数设置及性能试验的实训教学;

6)可作为电梯電气系统维修实训载体,利于训练学生维修保养相关技能;

7)通过设置电梯电气系统常见故障,学生可进行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训练;

8)轿厢箱体安装了多组光幕,具有违章操作报警提示及切断安全操作保护电路功能,确保实训作业安全;

9)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摄像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信息实时显示到控制台监视屏上及实训室内的多媒体投影屏幕上,以利于教师监督、考评和学生观摩;

10)控制台、各工位设置了语音对讲装置及扬声器,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发布指令、指导与交流、违章操作警示等。

该实训装置可以涵盖以下电梯实训项目教学:

1)机房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包括:主电源开关箱安装、控制柜柜体安装、机房内的线槽线管敷设、机房内导线与电缆敷设及连接等实训项目;

2)井道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包括:召唤、层楼数码显示装置安装、端站保护装置安装、层门电锁安装、中线盒安装、井道内线槽敷设、线缆敷设与连接及随行电缆等实训项目;

3)轿厢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包括:轿内操纵箱安装、轿顶检修盒安装、轿顶接线盒安装、井道传感器安装、门机控制器安装及轿厢线缆敷设及连接等实训项目;

4)底坑电气设备安装实训,包括:底坑检修盒安装、各安全开关安装与调整、线缆敷设与连接等实训项目;

5)电气控制系统各部分分项检测与调整实训;

6)电梯整机系统调整试运行实训;

7)电梯整机性能实验实训;

8)电梯电气系统维修实训;

9)电梯常见电气故障的设置与排除实训;

10)电梯电气系统实训过程考评。

三、使用效果

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目前已应用于我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2010级、2011级学生实训教学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电梯上岗证考核通过率大大提高。近年来,由于电梯事故的频繁发生,质监部门对电梯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控制电梯从业人员尤其是电梯维修保养人员的上岗证通过率,目前,北京市电梯维修保养人员上岗证通过率在20%左右。我校电控专业2009级学生电梯维修保养人员上岗证一次通过率为37.4%,通过系统学习、培训,尤其是通过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的实践训练,2010级学生电梯维修保养人员上岗证一次通过率提高到41.2%,2011级学生更是提高到59.1%。

2.顶岗实习企业满意率大大提升。通过与三菱电梯公司、北京康华国联机电公司、北京地铁机电公司等电梯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对我校电控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很高,用人单满意率大大提升,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步伐。

3.电梯行业专家认可度高。电梯教学实训装置自2012年投入使用至今,累计电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两次共计60人次,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电梯维修保养技能比赛三次,电梯维修保养上岗证培训考核四次。电梯教学实训装置的功能、使用等方面得到了电梯行业专家的一致好评,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

为保护知识产权,推广设备的使用范围,通过申请,6套电梯教学实训装置全部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四、结束语

通过自行研制开发电梯教学实训装置,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水平。自行研制开发教学实训装置,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为更好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邹红卫,《单片机实训考核装置开发及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湖南师范大学 2010年

[3]訾贵昌,《自行研制教学实训装置的探索与实践》,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

[4]何灏彦,《双塔精馏实训装置的开发与教学应用》,化工通讯设计,2011年

电梯噪声降噪技术与实践 篇4

由于住宅小区楼内许多电梯机房和电梯井道, 未采取降噪或间隔空间措施而使电梯机房、井道和业主的卧室或客厅紧邻一墙之隔。特别是顶层住户反映, 电梯运行噪声直接影响到业主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在夜间显得尤为严重。为此, 解决业主受噪声污染的困惑, 降低电梯运行噪声的污染是非常必要的, 而降低电梯运行噪声还是有一些可行方法的。实施降噪方法后表明, 降低电梯运行噪声方法效果显著。

二、噪声监测情况

北京某小区3号楼, 电梯3台, 梯速1.75 m/s, 25层站。电梯运行时在电梯机房实测噪声75 d B (A) , 电梯轿厢内运行实测最大值为50 d B (A) , 电梯开关门过程实测最大噪声值60 d B (A) , 曳引机有明显的振动并通过墙体结构可传导到18层住户, 18层至25层14个住户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特别是25层的住户, 在其客厅中距离井道壁墙面1 m处, 夜间测得噪声值46 d B (A) 。25层以下住户如8层住户家, 在其客厅中距离井道壁墙面1m处, 夜间测得噪声值为40 d B (A)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夜间居住卧室噪声标准≤30 d B (A) 为合格) 。国家电梯技术条件GB 10058-2009标准, 对乘客电梯的噪声值见表1。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的相关规定, 见表2。

d B (A)

三、噪声源分析

电梯机房的噪声来源于曳引机的运转噪声及电梯控制设备的各种接触器、继电器和风扇的工作噪声。其中曳引机变速箱运转噪声、电机工作噪声、制动器动作的电磁噪声、电梯启动和制动产生的撞击噪声及振动、轴承噪声及冷却风机的工作噪声, 这些设备噪声通过空气及设备基础联接结构向周围环境传播。

住户室内噪声超标原因, 一般是机房离住户卧室就是一墙之隔太近。电梯承重钢架与建筑结构钢性连接, 电梯运行时产生的固体噪声通过主机机座向楼体及下方楼板传播, 再由楼板向下方的住户的卧室墙体及房间传播, 造成固体及金属传声, 引起楼下住户室内噪声超标。根据测试结果分析, 固体及金属传声是住户卧室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四、噪声治理原则

噪声治理的原则就是首先尽可能地选用噪声小的设备, 使用电位加强对电梯的保养工作, 保证电梯正常安全运行。在设备噪声不能满足环境要求时, 应在电梯机房和井道墙上加装可以吸收噪声的物体;应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上采取切实可行的隔离、降低噪声及振动传播途径等措施, 将设备噪声控制在局部区域, 不向外扩撒, 使得这个区域以外的环境噪声达到相关的国家环保标准。

在采取噪声治理措施时, 首先要区分空气传导噪声和固体连接传声, 哪一种是造成环境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然后才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噪声治理措施。

五、噪声治理的过程

1. 机房和井道壁加装吸声装置

由于电梯机房的四周墙面和顶面均为平面墙体, 对电梯运行噪声吸收能力极差, 使机房内的噪声增大。对电梯机房墙面及顶部全部施工成龙骨架结构, 龙骨架内装有符合消防安全的低频共振消声层、吸声织物、吸声孔板、镀锌护板等。16层以上电梯井道四面内壁铺装了具有防火功能的石膏和纤维的混合吸声体。如图1所示机房墙面铺装混合吸声材料。

2. 切断电梯主机设备刚性连接结构振动的频率途径

(1) 挪移电梯主机。在基站厅门口设置“电梯维修中, 禁止进入”的防护栏。把电梯以检修速度运行至最高层, 在底坑内用1根2 m长合格的方木将对重框支撑住使其不得打滑, 切断电梯所有电源开关。在电梯机房曳引主机周围墙上用线号笔和尺子做好主机坐标记号, 用手拉葫芦把轿厢吊起来, 人为地让限速器的楔块动作从而让电梯轿厢安全钳楔块动作, 使轿厢安全可靠地停在导轨上, 并用直径12 mm的钢丝绳把轿厢的上梁和机房层楼板的对重绳孔和轿厢主绳孔捆在一起做个安全保护。把主机线的动力线和抱闸线做好标记并拆除, 把主机机座的连接螺丝拆除后, 将手拉葫芦挂在机房顶板的承重吊钩上, 并用直径12 mm的钢丝绳把主机捆好吊起来, 将主机挪至不妨碍施工的机房地面上。

(2) 改造电梯主机机座施工。把主机工字钢底座拆除下来, 与工字钢连接的墙体钢板是和墙体主体钢筋连接在一起全部拆除。一般振动和噪声主要为曳引系统振动所致, 同时墙体承重结构也不尽合理, 电梯井道水泥现浇墙壁厚度只有150 mm, 并分别于住户的客厅和卧室处。经过分析判断, 用2根20#槽钢和机座的2根槽钢焊接成长方形的固体机座, 作为增加曳引机隔振装置的承重梁。因该承重机座与楼板间不相连, 在承重机座的4个角支撑点与楼板连接之间加装电梯机组专用隔振装置, 隔振装置选择阻尼比为0.2时, 根据电梯机组的频率、承载重量等参数, 选择匹配的隔离装置。同时不弃除原有曳引机减振橡胶, 目的是让原有减振橡胶起曳引机的1次隔振作用, 而在底座加装的电梯机组专用隔振装置, 起到2次隔振作用, 这样就切断了电梯曳引机所产生了振动声噪声, 能有效隔离振动传播途径。

3. 隔离减振装置的选择

以单自由度隔振系统为例, 由理论计算可知, 其隔振传递比T见式 (1) 。

式中FT0———通过弹性支承传递给基础的传递力

F0———物体本身驱动力

X0———弹性支承上物体的振幅

U0———基础本身的振幅

C/C0———阻尼比 (橡胶类隔振元件0.2左右)

f/f0———频率比 (选择范围在-5为宜)

f———设备驱动频率

f0———隔振系统固有率。

根据传递比T导出式可以看出来振动系数T与f/f0关系, 即f/f0的值越大, 振幅传递系数越大, 隔振效果越好, 实际上, 当f/f0=2.5~5时, 隔振效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

4. 恢复电梯 (图2)

将电梯的曳引机用手拉葫芦重新吊起安全的安装到主机基座上, 调整曳引机的坐标位置后将螺丝锁紧, 然后用手拉葫芦将轿厢提起来, 把限速器和安全钳恢复正常, 一人手动打开制动器, 一人在电机的轴头上装上盘车轮, 通过手动盘车的方法把电梯轿厢向下移动, 使得对重框脱离对重缓冲器。使轿厢处于空载状态, 检查轿厢的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时垂直度, 保证曳引轮轿厢空载时的垂直度在0.5~1.5 mm, 保证导向轮的垂直度≤1.5 mm, 保证曳引轮和导向轮的平面度在1.5 mm, 各位置精度参照图3。

将拆除的曳引机的动力线和制动器的线圈线按原来的标记逐一恢复用绝缘胶布把所有的线接头包好并保证绝缘阻值。把主机编码器按要求恢复, 把所有的工具和材料拿到安全区域、清理现场。检查电梯各部件的安全开关属于通路时, 将电梯的总电源送电后, 确认电梯各电气回路指示正常, 电梯以检修状态进行上下试运行, 把电梯开到最高层平层后确认对重缓冲器的距离是否合格 (国标规定:耗能缓冲器150~400 mm) , 检查电梯曳引机的运行是否正常, 确认正常后将电梯开到最低层开门后把检修状态恢复到自动状态, 机房将层楼测定开关拔到测定处, 电梯就会自动的以检修速度从底层到最高层限位开关动作后停梯厅门和轿门同是开门后, 将层楼测定开关拨到关的位置, 电梯井道自学习成功。人在轿厢内让电梯运行到各楼层检查电梯平层是否正常 (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2009国标: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宜在±10 mm范围) 。

5. 控制柜底座加装隔离减振器 (图4)

由于控制柜的运行接触器和制动器的接触器会产生振动和噪声, 控制柜的底座与机房地面基础结构连接, 为了切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在电梯控制柜基座与地面之间加装4个隔振装置, 隔层装置是2个圆铁板上焊接连接螺栓、中间夹有橡胶层, 以阻断减振控制柜振动的传导。

6.

将电梯机房的防火门更换成隔声防火门

六、治理效果

对噪声和振动的治理施工后, 测试机房噪声65 d B (A) , 25层的住户, 在其客厅中距离井道壁墙面1 m处夜间测得噪声, 电梯静止时背景噪声为28 d B (A) , 电梯运行时为30 d B (A) 。25层以下住户客厅内测电梯静止和运行时实测数据28 d B (A) 没有区别。治理前后噪声对比见表2。

电梯实践教学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掌握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电梯惊魂》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兴趣:

你们坐过电梯吗?

电梯有什么作用呢?

电梯都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的电梯不一样?

你们喜欢坐电梯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电梯惊魂》,讲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说:

达达为什么会被困在电梯里?

当电梯有故障或者快停电的时候,能不能去乘坐电梯?

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惊慌、按警铃或呼救、等待帮助、不要靠近电梯的门,要靠里站)

电梯为什么会出现故障呢?(电梯故障有时候是电梯自己的原因,有时候却是人们不遵守乘坐电梯的要求造成的)

3、请幼儿谈谈自己知道的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鼓励每个幼儿都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谁坐过直升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观光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扶梯?应该注意什么?

【附1】被困电梯后的求救方法

被困后,可利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求助,还可以按标盘上的警铃报警。如果以上装置均失灵,可以用手机救助;没有手机或没有信号,可以拍门呼救。拍门呼救无人回应时,暂停拍门,镇静情绪,节省体力和氧气,观察电梯外的动静,伺机呼救。

电梯天花板如果有紧急出口,也不要轻率的爬出去。因为紧急出口打开时,电梯会刹住不动,一旦紧急出口意外关上,电梯可能会突然启动,让人从梯顶摔下去

【附2】故事:电梯惊魂

有一个叫达达的小朋友住在一栋高楼的第十层。达达可喜欢乘电梯了,因为他觉得电梯又快又方便!

有一天达达放学回家,正要乘电梯时,管理员王伯伯招呼达达:“达达放学啦,你今天还是爬楼梯吧,电梯好像有点不对劲,我正准备叫人来检查呢!”达达说;“知道了,谢谢您!”

达达穿过安全门,来到了楼梯口,他一看长长的楼梯,忍不住犯嘀咕:“天哪,这么高!要走到什么时候?还是电梯好,以下就到了。我还是坐电梯吧,反正就一会。”于是达达过去按了电梯按钮,电梯一会儿就到一楼。达达走了进去,心想;“这不是好好的嘛,哪有问题?”

电梯慢慢地向上升着,突然,“锵!啪!”电梯停住不动了,灯也熄灭了,整个电梯电梯里一下子安安静静、黑乎乎的。达达害怕极了,心想:“完了,电梯真的出问题了,怎么办?我被困在里面了,我会不会掉下去啊?爸爸妈 妈,你们快来救救我吧!”

达达等了一会,还是没人来。“王伯伯一定以为我去爬楼梯了,没有人会知道我在电梯里,我该怎么办呀?”达达越想越害怕,急得在电梯里走来走去,好几次想把电梯门拉开,但费了半天劲儿,还是拉不开。正在达达焦急万分的时候,外面传来了王伯伯的声音:“达达,你别着急别紧张,不要走来走去,也不要拉门。你在里面乖乖地等我一会,电梯维修员马上就到了。

达达一听,立刻安下心来,不再乱动。没过一会,电梯门就被打开了,叔叔们把达达拉了出来,达达哭着说:“下次电梯有故障,我再也不坐了!”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电梯实践教学 篇6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促使高层建筑物大量的涌现,而作为高楼内垂直的交通运输工具,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梯的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我国每年都会发生一定数量的电梯事故,因此,电梯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物联网对电梯进行远程监控必将成为今后电梯安全方面的一大发展趋势。

1.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概述

1.1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概述

为了能够随时掌控电梯的运行状况,通常采取的措施使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对电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准确获得电梯故障信息、轿厢内乘客状况,可以对电梯故障的原因及种类进行及时的确认并迅速派遣电梯维护人员前去故障电梯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救或维修,从而确保了乘客的安全以及电梯的正常运行,使电梯的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此外,通过远程监控系统,电梯公司还能够随时监测及控制公司已经售出的电梯产品,根据反馈来改善公司的售后服务,分析电梯的运行数据来改进公司电梯产品的质量,为研发出质量、性能更加优良的电梯产品奠定基础。一般来讲,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有7个方面的功能,它们分别是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电梯内无间断的视频监控功能、存储历史数据功能、分析统计历史数据功能、音频对讲功能以及辅助控制功能。

1.2物联网概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在社会的各领域都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及发展。所谓物联网就是一种能够对物品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以及管理的网络,主要是按照既定协议,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比如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来进行通信或者信息的交换。

从技术架构的层面可以将物联网系统分为四层:应用层、管理层、网络层以及感知层。其中感知层是基础,由多种数量的传感器构成,能够对物体本身及其所处环境的信息进行感知。网络层主要是用来连接管理层以及感知层,并向两者分别传输信息。管理层主要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及利用。处于最上端的应用层则是结合行业需求,衍生一些具体的应用,比如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交通等。

2.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探究

一般来讲,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平台以及终端的采集系统。其中的通信协议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障信息平台以及终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平台则能够对电梯的视频监控数据以及运行状况数据进行实时的接受和显示,并且能够分析电梯运行的历史数据、显示相关数据报表,若电梯发生故障时,该信息平台还能够及时主动的发出报警信号。

2.1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通信流程分析

根据电梯监控系统的功能,通信流程需要7个过程:终端采集系统登录信息平台→维持信息平台与终端采集系统间的心跳连接→对实时的运行状态数据进行传输→对故障数据进行传输→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传输→对文件进行传输→同步信息平台与终端采集系统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远程监控系统信息平台的服务器组的架构会对通信协议产生一定的影响。

2.2远程监控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避免出现服务器崩溃或者客服端请求不被服务器端响应的情况,远程监控系统的信息平台通常由一系列服务器构成,这些功能不同的服务器组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实现服务器端的整体功能。具体来讲,这个服务器组主要包括登录服务器、运行状态服务器、视频监控服务器、WEB服务器、运行状态缓存服务器、文件存储服务器以及数据库服务器。各服务器通过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包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功能,并完成实时状态数据传输过程以及视频监控数据传输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由功能不同的服务器向其他不同功能的服务器或者终端采集系统发送数据包来实现数据传输。一般来讲,数据包由六部分构成:时间戳、地址码、数据长度、功能码、校验码以及数据实体。

2.3终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终端采集系统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机房内的数据采集、轿厢内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机房内的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通过串口服务器以及安装在机房内的电梯控制器来实现对机房内的数据进行采集的功能。通过轿厢内的数据采集模块,终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载人上限的信号、轿厢内视频监控的数据以及有无人信号的采集,这个功能主要是由该模块的单片机、磁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以及摄像头等设备的综合作用来实现。而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处理以及发送前两个模块中所采集到的数据,该模块是由CPE/宽带网络、嵌入式Linux以及路由器等组成。

3.总结

经过实践运行分析,在电梯出现运行故障后,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及时获取报警信息并进行快速的故障排查。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该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较低、终端采集系统采用的嵌入式Linux平台集成化较低、系统没有更加便捷的语音呼叫功能。但是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而且必将成为未来相关产业领域内的一大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宋长亮.基于GPRS和物联网技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J].江西通信科技.2013.(03):127-128.

[2]刘文昌.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控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5-16.

教学用电梯模型系统的研究 篇7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对配套教学实验实训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对新一代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的能力,以及掌握新型控制策略的内容。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对电梯的数量、运行速度和控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梯成为各种新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很好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发展了诸如交通流分析、电梯配置、计算机群控调度、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技术,电梯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计算机控制对象。因此,开发出适合实验实训教学和研究的电梯群控与监视系统实验平台,可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2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

图1所示为电梯控制实验室的电梯模型。电梯群控与监视系统实验平台的组成包括2台电梯模型、2个电梯控制柜、2个用单片机构成的前端机和1个由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

该模型电梯可以实现单梯的集选控制和双梯的并联控制,其接口控制器采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还预留有插接接口,只要将插头改插到单片机控制板上即可实现。

每台电梯的PLC控制器可以通过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前端机系统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该系统与电梯的PLC控制器进行通信,由此可以构成电梯的远程监控系统。

图2所示是电梯实验室的电梯网络控制图。在这个实验室内,有20台计算机构成的一个局域网,分为A、B两个域,每个域有10台计算机。在每台子机上通过每个域自己的服务器可以对电梯进行运行控制实验。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多而实验设备少的问题[1]。

3 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上位监控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动态显示电梯运行情况、对电梯故障信息及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操作和前端机远程通讯等功能设计。对前端机发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电梯故障的分析判断等内容。监控软件可以采用VB来完成,或是采用现成的工业控制软件如IN-TOUCH、组态王等来设计完成,但考虑到成本、程序设计的灵活性问题,故采用VB来实现。

3.1 MSComm控件及其与MODEM通讯

使用MSComm[2]控件的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设计一个系统和串行端口进行沟通及传送数据,因此信息会在硬件线路上流动,此控件提供了下列方式来处理信息的流动。

(1)数据接收

本设计中MSComm1.InputMode=1,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传送与接收。

Dim store()As Byte'把变量store赋成动态字节数组

(2)数据处理

由于前端机上传数据的前31个字节中(30个运行状态信息和1个故障信息)每一位代表一个电梯运行状态的布尔变量;而最后的11个字节中的数值表示的是模拟量的A/D采样值,所以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处理。

对上位机接收到的前31个字节,因为在VB中对字节型的变量是以十进制表示的,即前端机传上来的二进制数,被接收到Byte型变量中,VB自动转换为十进制数。所以要把十进制的数据再还原成二进制数。以变量store(0)为例,具体做法是:对store(0)连续除以2取余8次(格式:余数=store(0)Mod 2),每次余数的结果若为1即为True,0即为False,由先到后的取余顺序就是所传二进制字节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

对于A/D转换的数值,由于前端机设置的为8位,所以A/D转换所得数值除以255再乘以该数的实际量程即可。

(3)数据发送

本设计仅是拨号和定时发送标志字节。

定时发送标志字节:使前端机按照上位机设置的时间向MSComm传送数据。设前端机接收到数据内容是BBH后,向上位机传数据。

3.2 电梯监控实时动态画面的设计

电梯监控界面不仅要求可以显示电梯的实时运行情况,而且可以在用户界面上控制电梯的运行。画面的设计分两部分:一是信号输入部分,包括内选、外呼及功能选择(司机、检修、锁梯);二是动态显示部分,包括轿厢位置、厅门状态、触点状态、运行状态等的显示。如图3所示为电梯运行监制界面。画面的信号输入部分在电梯处于监控状态时,可由程序内部变量接收前端机的上传数据给定。这些数据大致包括:电梯的基本信息、电梯的总楼层数、轿厢的位置、电梯运行的方向、电梯的运行状态、梯速的快慢、厅门及其触点的状态、各个触点的状态、曳引机的部分运行参数、安全钳的状态、轿厢的载重、轿厢内的温度等。在监控状态下,画面的动作完全由现场电梯从前端机传上来的数据决定,画面的信号输入在演示状态可由鼠标点击输入,此时动态画面的动作由程序本身的设计决定。

3.3 电梯监视工作站功能

(1)实时监视:监视工作站软件实时通过232串接收电梯模型的运行数据,显示于用户界面。工作站程序提供并梯监视和单梯监视两种监视模式。并梯监视可同时监视2部电梯的上下行、外呼、内选以及开关门状态。

(2)故障报警:当电梯模型出现运行故障时(如电梯门关不上),自动报告电梯模型的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

(3)数据管理:监视程序在实时显示电梯运行数的同时,将运行状态与事件以及故障事件记录在数库中,可作为统计分析的资料,用户能方便地查询电梯运行的历史数据,实现对电梯运行性能的分析。

4 电梯群控与监视系统开设的实验

在此实验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可为学生开设电梯的网络控制实验、故障诊断实验、电梯群控调度实验以及远程监控系统等实验,完全可以承担学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教学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任务,也可为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4.1 电梯网络控制实验

通过计算机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把实物电梯纳入到一个控制网络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工业网络控制的总体结构、控制方式和通信方式,可开设如下实验。

(1)串行口通讯实验(232、485通讯及相互转换的实验)。由于电梯跟三菱PLC通信端口不同,所以要进行242与485的通信互换实验。

(2)单片机与PLC通讯实验(485通讯及PLC通讯协议)。

(3)单片机与上位机通讯实验(C51与VB通讯编程)。

(4)局域网内电梯控制实验。可以让每台学生机单独控制电梯的运行、编程。

(5)VB计算机编程实验(对控件的理解、修改画面)。

(6)编写部分电梯PLC程序。可以让学生单独对电梯的部分PLC程序进行修改,然后再传入可编程控制器,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判断程序的正确性[3]。

4.2 故障诊断实验

可以在此实验平台上完成电梯系统的各种故障诊断算法的验证以及分析研究。

(1)在虚拟电梯上模拟电梯故障,观看电梯故障运行逻辑。

(2)在实物电梯上制造故障,观看实物电梯的故障处理功能。

(3)学生可以对实物电梯故障进行建模,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在所建的电梯模型基础上,通过各种故障诊断算法来判断故障类型,即故障发生原因。学生需掌握电梯机械结构和电气结构、各种故障产生机理,根据机理建模、故障诊断算法等方面的知识。

4.3 综合实验

实验平台可以完成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任务,可开设诸如远程监控系统、分布式网络控制、嵌入式系统设计以及电梯群控调度等综合实验。

5 结束语

通过对电梯群控与监视系统实验平台的研究,建立了包括实物电梯、群控系统、监视系统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为教师科研项目提供实际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安丽,李惠升.电梯远程监控系统[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6(4):42-47.

[2]何斌,王运坚.VisualBasic6.0应用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电梯实践教学 篇8

“电梯保养与维修”是高职院校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 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梯维修标准和电梯各部件的保养和维修方法, 具备保养和维修常见电梯的能力。该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 对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实施总体思路

通过岗位分析, 从岗位工作内容中提炼出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 形成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构建教学内容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思路。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力求达到理论够用, 技能过硬;第二,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整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第三,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 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改善学习效果。

岗位分析

通过走访蒂森克虏伯电梯 (中山) 有限公司、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三洋电梯 (珠海) 有限公司等电梯企业, 分析珠三角地区电梯企业招聘的工作岗位和任职资格要求以及麦可思报告反馈的数据, 电梯维保的主要工作岗位集中在电梯保养维修、电梯质量检验、电梯调试等方面。电梯企业对应聘人员主要的技能要求可概括为:能看懂电气图纸, 能正确保养电梯, 能进行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

课程培养目标

课程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对“电梯保养与维修”课程所对应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为:掌握电梯维保的基本规程;掌握电梯维保准备工作的要求;掌握电梯保养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各部件保养的要求;掌握电梯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掌握电梯维修规范GB/T18775-2002;学习50~100个专业英文单词。能力目标为:能根据电梯维保《高空作业规程》和《井道作业规程》做好电梯维保工作中的安全保护工作;能根据电梯使用情况合理制定保养计划;能根据保养要求对电梯各部件做正确保养;能正确手动盘车救人;能安全进入轿顶实施检修操作;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原因;能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能根据公司要求正确填写各种维修保养记录单。素质目标为:通过电梯维修过程中的井道作业、高空作业, 养成遵守安全作业规程的良好习惯, 提高安全意识;在保养曳引机、导轨和层门的过程中, 培养严格执行保养标准、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集思广益、克服困难完成项目任务,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轮流担当维保主管的方式, 培养工作责任心和善于应对挑战的意识;通过合理制定保养计划, 强化以保养为主、以维修为辅的理念和尽量减少电梯故障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

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以电梯维修规范为指导, 以电梯维修工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 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具备常见电梯保养与维修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电梯维修工完成保养任务的工作流程是:接受保养任务→保养前准备工作→实施保养→保养质量检验→保养后的恢复→填写保养记录单。基于此工作流程, 在“实训基地三菱电梯保养”这个项目中设置了6项工作任务, 完成这6项工作任务, 可以使学生掌握三菱电梯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具备按照保养计划正确实施保养的能力。本课程具体选取的项目和工作任务以及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课程评价体系

为了落实课程培养目标, 全面、客观地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社会能力, 本课程建立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过程考核重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通过实践成果反映出的能力水平与职业态度进行考核, 考核与评价方案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能力目标, 确定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及分数权重, 占成绩的60%;期末考核是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后, 采用笔试或答辩方式进行, 占成绩的40%。

单元教学案例

在单元教学中, 每个工作任务均包括“引入任务、任务实施、检查评估、知识拓展”等完整的行动过程, 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职业技能,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下面结合“门锁故障分析排除”单元的教学案例予以说明。

章节及教学目标

本单元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和单元教学目标如表2所示。

教学情境

本单元设定的教学情境是中山市南区电梯实训基地三菱电梯出现故障, 维保公司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各维保小组需要通过观察电梯故障现象, 分析故障原因、制定排除故障方案、采取正确的方法排除故障、恢复电梯正常运行、填写维修记录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需要各位组员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使整个工作过程能高效有序地实施。在授课过程中, 为了尽可能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设置了一些出错情境, 如在测量接触器电压时没有正确选择万用表量程, 进入轿顶前没有先按下急停开关, 未将操作开关切换到检修运行状态。学生通过改正错误操作加深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

任务实施

(1) 检查电梯故障现象。各组长带领队员检查自己所负责的电梯故障现象。队长要负责工作进度的把握和各队员的分工, 各个队员要通过相互配合完成工作, 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各组组长要把故障现象或出现故障的过程清楚地描述出来。 (2) 分析故障原因。各组长组织队员讨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陈述本组讨论结果。由教师把各组陈述的结果汇总, 各组再选出发生概率最大的故障原因。 (3) 验证故障原因。各组结合电气图纸, 在控制柜中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故障原因。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 并纠正出现的错误, 如在测量接触器电压时没有正确选择万用表量程, 并讲解用到的相关知识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各组结合教师讲解的内容, 采取正确的步骤再次验证故障原因。 (4) 制定排除故障方案。各组根据确定的故障原因制定故障排除方案并提交方案初稿, 经教师审核后修改、确定维修方案。 (5) 排除故障。各组按照制定好的故障排除方案采取正确的方法将电梯故障排除。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 讲解排除门锁故障的正确操作方法, 各组结合教师讲解的内容采取正确的方法将故障排除。 (6) 恢复电梯。各组做好电梯的恢复工作, 各组长交叉检查其他组的维修质量。教师观察各组的操作情况并强调恢复电梯时的注意事项。 (7) 填写维修记录单。各组组长安排组员填写好《电梯维修记录单》。

检查评估

首先由各组组长总结任务实施过程, 讲述在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并提交本组的成果 (维修好的电梯) 。然后, 按照预先确定好的评分标准, 采取各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综合给出每位学生的成绩。

知识拓展

根据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补充与这次任务相关的知识点, 如安装电梯门锁时要注意的问题, 完成本次任务教学。

“电梯保养与维修”课程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 以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知识与行动的有机联系组织课程内容, 积极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 学做合一, 从而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表明, 进一步加强项目化教学研究,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8) :26-28.

[3]万志坚.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2) :23-26.

[4]李梅, 童书琦, 张学丽.工程制图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7 (1) :73-76.

基于PLC的教学电梯模型设计 篇9

电梯是一种典型的随机逻辑控制对象,非常适合作为教学模型。该模型接近工程实际,可增强动手能力。

PLC控制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是楼宇智能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的典型实例,是近年来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智能楼宇控制等专业的配套教学和实验装置,是PLC、电气控制等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有必要开发一套PLC控制电梯实验教学模型。

2 外围设计

2.1 模型结构设计框架

设计模型结构框架时主要考虑教学实验功能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实际制作可行和安装布线方便的原则。电梯结构框图如图1,模型电梯主要由电动机、轿厢、支架、滑轮、吊绳、车轮、传感器(限位器)、呼叫按钮、楼层指示灯等组成。

图1中,L1—L4为电梯所在楼层指示灯;K1—K4为内呼叫按钮(带灯);M电动机;T1—T4外呼叫按钮(带灯);1F—4F电梯楼层;S1—S4为传感器位置检测。

2.2 控制系统设计框架

设计系统框架时,注意考虑信号的延时和系统电路的抗干扰等。电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控制系统主要由外呼梯信号、内呼梯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开关门信号、PLC控制器、电机拖动、楼层显示等组成。通过框图可以看出电梯的控制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1)信号输入部分:外呼梯信号、内呼梯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开关门延时信号;(2)PLC控制器;(3)信号输出控制部分:电机拖动、楼层显示。

3 电路设计

传感器原理图见图3。经过测试PLC的电阻约为3K左右,从24V输入端到OUT端经2K的两个电阻并联分流后电阻为1K。分流使得两个2K电阻不易发热,PLC上能分到的电压约为18V左右能驱动PLC。在通电的情况下,当J1(红外发光接收管的封装)红外接收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比较器LM324的2脚是通过R3接地,此时LM324的3脚电压要大于2脚,LM324的输出为了1,D1发光,同时9013导通,OUT几乎为0,不能驱动PLC工作;当J1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时,比较器LM324的2脚是通过R3接地,此时LM324的3脚电压要小于2脚,LM324的输出为了0,D1不发光,同时9013截止,24V电流通过两个并联电阻,流经PLC到地,此时OUT为18V左右,能驱动PLC工作。原理图中VCC为5V。红外检测的距离通过两个电位器进行调节控制。

按钮灯的设计为常开继电器,并且灯是不带自锁的,通过程序使灯亮与灭。由于电路中的5 V,1 2 V,2 4 V电压需求,选项用GZM-H100T5+24+1(新星牌)直接提供输出,继电器选用JQX-13F DC24V。

4 程序设计

本设计采用OMRON SYSMAC CP1H系列PLC。它是用于实现高速处理,高功能的小型高端单元型P L C,具体型号是CP1H-X40DT-D(晶体管输出漏型)来构建实验平台。通过CX-Programmer7.1上编写梯形图程序,可参见文献[1]。本设计为四层电梯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根据随机的输入信号以及电梯的相应的状态适时控制电梯的运行与停止。轿厢的位置由每层的传感器行程开关来检测,当轿厢经过或停在某一层时,传感器检测到该信号,则将其输入到PLC相应行程开关的KEEP位。为了观察方便,对电梯所在楼层采用指示灯显示,对按钮信号用指示灯显示(带灯按钮不自锁)。按钮灯的控制,通过输入呼叫使其灯亮,并保持该状态至对应行程开关到,则其灯灭,在中间层要串入上下行标志。

当电梯响应呼梯信号到达所需楼层时,同时楼层显示的指示灯亮,电梯开关门延时。经过延时,电梯继续执行输入的呼梯信号,同时该楼层相应的指示灯灭。内呼叫的响应不考虑上下行标志,只要到达该层则响应。共需要10个输入与16个输出。编写程序时充分利用PLC的内部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CP1H:字地址W000-W511(W0.00-W511.15)和保持继电器(HR)区域:存储/操作各种数据,可按字或位存取。操作方式改变,电源中断或PLC停止操作时,HR区域能保持状态。CP1H:字地址H000-H511(H0.00-H511.15)。可参见图4第二层的部分设计思路,其它层类似。

4.1 上行状态

轿厢停于1楼,当2、3楼有上行呼叫或者4楼有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轿厢停于2楼,当3楼有上行呼叫或者4楼发出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轿厢停于3楼,当4楼有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所有上行记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再相或后,汇总计入标志位H0.10和上行位H1.00置1,该位由总停来复位。

4.2 下行状态

轿厢停于4楼,当2、3楼发出下行呼叫或者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轿厢停于3楼,当2楼发出下行呼叫或者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轿厢停于2楼,当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所有下行记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再相或后,汇总计入标志位H0.10置0和下行位H1.01置1,该位由总停来复位。同时也可参阅文献[2]的上下行控制。

4.3 停靠楼层控制

当电梯运行到达某一楼层,检测到该楼层有呼叫信号输入,则电梯停靠在该楼层,通过定时器定时来延时5秒钟,通过延时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3]。若电梯上行,当某一楼层有上行呼梯信号时,电梯停靠在该楼层并延时,响应该楼层的呼梯信号(当上行呼叫信号要大于当前楼层时,否则不响应,如上升到三楼,二楼有上呼叫则不响应);若某一楼层有下行呼梯信号,则也不响应。下行与此类似。所有停计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然后相或,得到一个总停的内部辅助继电器(WR),并将其取反后串入上下行位。

4.4 轿厢内的运行控制

在没有其它呼叫时,当进入轿厢后,如果输入比当前楼层号小的楼层号,则轿厢会下行,反之上行。处于上行状态时,当进入轿厢后,如果按下比当前楼层号大的楼层号,当楼层到达所呼叫的楼层时,停靠,开门。如果按下比当前楼层号小的楼层号,程序会通过KEEP记忆该呼叫状态,在响应完上行对应呼叫后再响应下行呼叫;下行时,与此类似。

4.5 优先级的判定

在设计中是采用楼层检测判断,加入上下行标志位,设计中主要选用KEEP指令,因其指令周期短,能很好节省时间,尤其用于更多层电梯时。电梯实行顺向优先执行的功能,即首先判断电梯在哪一层。例如:当电梯在上行过程中,优先响应轿厢所在楼层以上的同向呼梯信号(如本层有呼叫则延时再响应上呼叫),直到轿厢以上楼层无呼梯信号或轿厢已到达顶楼时,电梯才会换向,执行下行的呼梯信号;当电梯在下行过程中,优先响应该楼层以下的同向呼梯信号,直到轿厢以下楼层无呼梯信号输入或者轿厢已经到达底层,电梯才会换向行使,若无呼梯信号输入,则轿厢停在该楼层。

5 问题讨论

调试顺序:先是楼层指示灯,内选层指示灯,到所在楼层后,则其所对应层的指示灯灭;外呼叫上指示灯,到所在楼层后,则其所对应层的指示灯灭。同理调试外呼叫下指示灯。保证外围灯都没有问题时,再调试控制运动部分的程序,这是关键部分,也是最难部分,因为电梯到每一层后,它的所有情况都要考虑到,而且还不能有冲突。

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对于本层有呼,如果是外二上呼叫,上到二楼后,停下,延时,延时时间到后,还要使停止部分断开,不然停的优先级更高,会使得电机一直停下去,而没有动作。解决方法为在相应停操作中加入延时位的常闭继电器。(2)对上下行要进行标识,这就涉及到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如上行到二楼,标志1,如果此时有二楼下呼叫按下,则不响应,让其保持.再在下中检测下呼叫。(3)当电梯在三楼或四楼时,一楼下呼叫时,下到二楼就停了,解决方法是把二楼的行程开关换为点动的,不能保持,并且并联上一三楼的行程开关取反。(4)在设计二三楼时,遇到一个逻辑相冲突的问题,同一条线路的,矛盾即同时为一个KEEP的置1与置0,则由于置0的优先级更高始终置0,从而导致错误。加入一个自锁,从而使得问题解决。

6 结束语

本次设计完成了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功能。能实现电梯在上下行优先级的控制和电梯开关门延时的控制以及楼层显示等功能。该控制系统适用于四层电梯的控制,并在功能上有良好的扩展性。加入开关门光电检测可参阅文献[4]和[5],加入行进中的加减速可参阅文献[6],要进行更多层的设计可以通过加入编码、译码功能进行I/O中的扩展,亦可参见文献[7]所述方法,同时其它更多层的中间层类似于四层楼的中间层二、三层编程方法串入即可,顶层与底层也做相应的变化。因此,本系统经过适当的修改和扩展,可适用于大型高层建筑中使用的电梯。

摘要:本文主要完成了基于PLC的实验室电梯模型的设计,并对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作了较细致的探讨。通过搭接外围硬件电路与编写程序,做出了实体模型,工作情况稳定,可靠,为在此平台上进行其它设计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电梯模型,PLC,传感器

参考文献

[1]章丽芙.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J].电气开关.2006.(2):21-23.

[2]王恒升,李丹峰,龙迎春.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9(6):25-27.

[3]黄桂梅,刘永立.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7.29(4):81-90.

[4]范玉萍.PLC在电梯载员限额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1998.13(6):60-63.

[5]张计科,王志和,贺澎.基于PLC电梯模型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20(2):64-65.

[6]赵晶.PLC电梯模型设计的几点思考.厦门理工大学学报.2006.14(3):44-47.

电梯实践教学 篇10

相比于电梯专业的其他学科, 电梯安装与调试的实践教学对各种工具和设备的操作水平要求更高, 要求学生集设备操作技术和调试判断思维于一体, 手、眼、脑协调并用。因此, 如何让学生上好电梯安装与调试的实践课就尤为重要。

目前我校电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实践设备数量不足, 且设计不够完善

当今市面上, 功能齐全并且能够体现电梯安装与调试主流技术的电梯实践设备单价均较为昂贵, 更为重要的是这类产品通常不是针对高职院校四十至五十人的班级实践教学的, 不仅每台实践设备同时可以参与实践的人数不多, 而且设计不够完善, 在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的视角上存在很多缺陷。以我校为例, 在有限的场地内所安置的实践设备平均每台只能供四至五个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即使强行增加在每台设备上进行实践的学生数量, 也会因为学生之间互相产生遮挡, 导致只有接近内圈的学生才能观察到一些非常有限的实践过程, 同时还要冒着实践操作中互相磕碰的危险。因此并不适用于初次接触电梯实践的学生了解电梯安装与调试的过程及原理。

二、缺乏严格配套的实验讲义和最新电梯安装技术资料

电梯安装与调试的教材要求和实践设备高度配套, 这样针对具体的实践设备学生可以有配套的教材, 对于初次接触电梯安装与调试的学生有很好的入门作用。然而, 目前大部分电梯实践设备的配套资料都存在着一个不够完善的问题, 有些只是配了一个简单的说明书, 说明了一些安全注意事项, 稍好的那些也仅仅是描述了该实践设备能够用于那些实践项目, 缺乏能够与电梯安装流程严格配套的实验讲义。而且, 考虑到电梯安装所使用的设备技术不断提升, 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还应在配套设备的基础上添加当今在电梯安装与调试的现场使用得最广泛那些器件的型号及使用方法, 以求达到与时俱进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及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单向输入的教学方法属于被动式学习,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应用建筑、机械、电气以及工程管理知识等进行检查调试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内容与实践知识脱节, 在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积极的互动。而且, 实践教学的场地与理论教学不同:相比理论教学的场地而言, 实践教学场地更为公开, 学生更容易分心, 如果教师还是用原来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 那常常是事倍功半, 甚至耗费了更多的精力也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视频直播及现场互动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 视频直播及现场互动模式

本校的电梯专业在创建过程中, 与容创电梯公司进行了合作。容创电梯公司创立于2012 年, 它拥有一支行业内专业的电梯改造设计团队和30 多个电梯安装及改造施工的工程班组, 以其在电梯安装及改造方面的优秀声誉而得到客户的一致赞许。

在培训中, 容创电梯普遍实施“视频直播现场互动”的电梯实践教育模式:所谓“视频直播现场互动”实践模式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运用现代视频设备将实践操作者 (老师或某个学生) 的整个实践过程实时多角度在实践教学场地中的教学岛对学生进行直播,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电梯安装及维护实践的全局, 不仅如此, 当学生表示有疑问或者对某个实践步骤没看明白时, 举手示意, 教师则会指挥实践操作者立刻停止操作, 以便进行更进一步地教学讲解。

(二) 应用中取得的成果

本校与容创电梯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 早在2009 年就已有相关合作。2015 年, 我校申报的电梯专业获得了省教育厅的批准, 为了更好地进行电梯实践教学, 容创电梯有限公司更向我校捐赠了轿厢、门梯系统、曳引机等价值五十万的电梯实训设备。通过引进容创电梯有限公司的实训设备, 参照容创电梯公司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校修订了电梯专业的教学计划, 同时强化实践教学, 探索构建适合本校的高层次应用型电梯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立足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学生的宗旨, 努力创造优良的实验条件和环境, 逐步建立了实习教学和实践教学互通的稳定的队伍, 为社会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采用现场直播改善学生的实践视角

在以往实践教学中发现, 每台电梯实训设备最多只能容纳四到五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实训, 当超过四位学生时, 由于学生身体之间的互相遮挡, 基本上距离实训设备稍远的学生就已经无法观察到实训过程, 更不用谈亲手进行实践操作了。在其他科目的实践教学中, 由于实训设备数量相对较多以及单个实训操作时间短, 因此该问题尚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批分步实施实践操作的办法来进行补偿。但是在电梯专业中, 由于客观资源条件的限制, 大多数学校只有几套电梯实训设备, 而同时有关电梯安装的实训项目大多前后联系紧密, 比如电梯门系统中门地坎、门立柱、门上坎, 门板的一系列安装, 就必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一气呵成, 而无法让学生分批对同一台实训设备进行重复利用。

因此, 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 采取了“视频直播现场互动”教学模式, 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实践视角,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仔细地观察整个电梯安装的实践过程。据参加过电梯安装工地实习的学生反映, 由于实际电梯安装的井道内环境常常光线不理想, 噪声和尘雾干扰很大, 在对井道内电梯安装工序的观察效果上反而不如学校现场视频直播。

2.采用实时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 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实践教学时, 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实践器材, 兴趣常常分散到其他方面;实践教学的环境嘈杂, 学生往往放松对自我的纪律要求, 交头接耳、玩手机为常见现象;多台设备同时开展电梯实践教学, 考虑到电梯实训频繁需要攀高以及接触强电, 例如电焊切割等, 实训指导老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防止意外发生上, 对部分学生磨洋工动嘴不动手的表现只能忽略。

在引入“视频直播现场互动”教学模式后, 学生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视频上, 与以往放的操作录像不同, 这种直播就在旁边, 开展学生现场互动, 随时可以打断提问或者要求把刚才的操作再重复一遍, 这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参与热情;在教师的操作演示结束之后, 还可以要求学生上台将教师的实践操作再重复一遍, 并将他的操作进行现场直播。在具体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这样的现场直播兴趣非常浓厚, 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加强电梯专业的实践教学将是现在及未来电梯专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还需要专业领导及老师在实践中的不断磨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 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生, 这条高职教育的发展之路是漫长的, 而其中的实践教学之路是至关紧要的, 缺少什么补充什么, 一边试验一边分析总结, 只有经过不断地探索、改善, 才能逐步把高职教育推向以实践为中心的健康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磊.浅析电梯工程的安装调试过程标准[J].中国科技投资, 2012 (27) :110.

电梯实践教学 篇11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中模拟实际工作岗位,开展项目式课程改革。这一课程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专业与行业相结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电气结构与原理;项目设计;专业与行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H193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是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考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作业人员)证的必备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已有数年,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建设,在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以下简称“电梯专业”),依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借助于目前比较热门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对该门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

一、现状分析与说明

1.学情分析:我院电梯专业的生源中大部分为高中毕业学生,但其中有部分为文科生,中职生(3+证书)的比例一般为25-35%,还有一部分学生为成教生插班。除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外,大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和偷懒心理。

2.教学现状:课程改革前授课内容分理论授课和实训两个环节,授课方式主要为老师讲解、安排任务和提问。理论授课时只能利用PPT和有限的图片视频资源进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极性较差;开展实训时,学生走马观花,对电梯的结构了解不足。

3.考核方式:课程改革前,理论授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平时成绩”,实训考核方式为“实训报告+平时成绩”。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用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缺少对学习过程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项目设计与开发

1.开发思路:按照项目化教学的精神,以项目为载体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任务驱动和素质渗透,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实现学生各种能力的训练和素质的培养。按照教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理论,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出循序渐进的阶梯目标,完成电梯结构与原理全部内容的教学。

2.开发标准:项目教学法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学项目的设计。一般而言,教学项目的开发,是在分析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教学目标直接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根据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个方面来衡量教学项目的质量:

(1)项目的真实性。教学项目应该来源于企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并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技术支持。

(2)项目的学术性。引导学生去掌握和应用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

(3)项目的可操作性。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效载体,要求教学项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才能发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才会主动去探索和充实自己。

(4)項目的可评估性。教学项目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不间断的机会,在这个机会里,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得到评价和评估,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3.开发方法

对于我校《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的教学项目的开发,首先调研了珠三角地区三洋电梯(珠海)有限公司和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在内的众多电梯企业对选型与配置技术岗位的用人需求。通过分析这些企业的选型与配置类岗位技能,将本课程培养的职业技能归结为:能够读懂和绘制电梯井道土建图及布置图,根据客户要求对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进行零部件的选型,电梯零部件的选型与配置符合GB7588-2003的要求,以及识别客户要求中与GB7588-2003冲突的因素并能给出改善方案。

4.考核方式导向

弱化理论考试所占的比重,加强过程考核的权重,包括项目考核和平时成绩。目前我们设计的各部分比重依次为:理论考试(20%)+项目考核(50%)+平时成绩(30%)。

三、教学实践

1. 准备工作

1)小组分工与合作

将一个班分成4-5个小组,每个组仿照企业设置项目经理一名。为了避免合作过程中有人投机取巧,每个任务汇报的人员在汇报开始前随机抽取。

2)资料收集与准备

进行电梯选型与配置,一方面需要了解电梯整体的特征和要求,以及电梯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取依据,这些信息大部分可以从教材上找到,或者借助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另外一方面,需要了解具体产品的厂家、参数和价格等信息,这些是资料收集的重点。

电梯零部件的产品信息收集渠道,主要有电梯零部件企业的网站和宣传资料。其中,对于电梯零部件厂商的了解也非常重要,否则难以找到的准确的产品资料。

2.项目与任务设置

项目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项目载体,通过项目训练实现学生知识的渗透能力的掌握素质的培养。因此,项目的选择十分重要。在项目的选择中不能单纯为了做项目而找项目,为了将所学的知识与将来的工作结合在一起,我们寻找了一些企业工作场景,并将此作为学生的项目。

基于项目化教学要求和岗位分析,结合我校的教学资源,本课程设计的教学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教学项目设置及任务分解

项目名称任务分解学时安排

项目一

二层站货梯选型与配置任务1 轿厢设备选型与配置50

任务2 层站设备选型与配置

任务3 机房设备选项与配置

任务4 井道设备选型与配置

项目二

十层站客梯选型与配置任务1 井道勘测与测绘50endprint

任务2 轿厢设备选型与配置

任务3 层站设备选型与配置

任务4 机房设备选项与配置

任务5 井道设备选型与配置

任务6 井道布置图绘制

(1)从使用角度来讲,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是目前的主流电梯种类,选择这2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这两个项目基本涉及了电梯结构与原理的全部知识点,如电梯的曳引机功率演算、限速器及安全钳配合、开门方式与井道尺寸关系。电梯的四大空间选型涵盖了电梯八大系统的零部件,可以完整的学习与了解电梯各零部件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3)这两个项目有一定的操作性。利用我校现有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4)这两个项目作为教学项目都是可评估的。设备的选型要求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零部件,自制或自行设计部分则必须满足GB7588-2003的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这两个项目符合上述的开发标准。

3.实施过程

1)确定项目任务

确定项目任务的主体是老师,学生参与讨论。电梯零部件的种类和分类方法很多,要对哪些进行选型与配置,既要考虑本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要考虑课时的数量,更要注意零部件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比如,机房中的线槽,并没有放到本课程中进行选型与配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中进行选型的零部件,我们大致分为两类,核心任务和一般任务。核心任务为必选项,而一般任务根据课时灵活安排。

同时考虑到项目的渐进性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电梯零部件的选型与配置在两个项目中也各有侧重。比如,第一个项目侧重于单个的电梯零部件,第二个项目侧重于整体的把握,所以第二个项目中增加了电梯土建图和布置图两个任务。

表2 电梯选型与配置任务分解

务序号任务内容一

务序号任务内容

1曳引机 1超载装置

2限速器 2平层装置

3安全钳 3端站保护装置

4层门装置 4轿顶检修箱

5轿门装置 5消防开关

6轿厢 6召唤盒

7钢丝绳装置 7轿厢操作面板

8导轨装置 8编码器

9对重装置 9电源箱

10缓冲器 10导向轮/反绳轮

11导靴 11补偿装置

12井道土建图 12其他

13井道布置图 /

2)制定项目计划

每个项目任务的时间由老师设置,预留汇报时间以为的时间由每个小组的项目经理支配。项目小组根据本部门的职责,结合项目教学的任务要求,制定项目完成的计划。包括项目任务的执行者、任务完成时间、完成任务的方法以及任务内容等。

要求每个项目任务都要全员参与,小组的项目经理自己决定分工,如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报告确认等。

3)项目汇报展示

随机抽取小组某一成员展示本小组的选型结果,讲述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及执行情况,在完成任务时所遇到的问题,已经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或思路。然后,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或回答其他小组的疑问。

4)项目评价

各小组汇报结束后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评。其次,按照预先确定的评定标准,小组之间互评;对项目结果、学习过程、经历和经验进行讨论评估,讨论其他可能采取的行动、出现的错误和成果。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在教学评估中,教师围绕项目任务,对项目结果进行理论性深化,有意识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學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项目总结

各个小组自己总结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或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四、心得体会

1.成绩

1)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的实施,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既能掌握应有的技能,又能进行挑战性的学习,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由厌学到乐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项目的课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管理原则,符合高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会、在会中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2)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有着明显不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他们要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一切都围绕着项目或任务来进行。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探讨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学生要阐述自己的观点用自己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说服项目委托方代表。运用查阅的资料和理论的根据等证明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 也就是说,学生是自主学习知识,并且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3)随着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教师的身份、行为、结果都是不断变化的。 项目布置时,教师的身份是项目委托方的代表。项目进行时,教师的身份可能有如下六种:一是提醒者,二是巡视者,三是咨询者,四是自由参与者,五是过程控制者,六是问题记录员。 只有点评结果时,才是指导教师。

4)在项目设计时,老师不仅要熟悉电梯结构与原理的理论知识,也要熟悉电梯零部件的产品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岗位职能及工作开展,驱使老师要不断查阅资料,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学生和老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都充实和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行业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便利。

2.不足

1)教材更新。已经出版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内容比较宽泛,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针对这些问题,后续应该加强教学资料的整理,编写适合我院情况和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教材。

2)实训资源建设。虽然我院电梯专业获得了央财实训基地项目的支持,已经配备了众多的实训设备,但由于电梯设备的造价普遍较高,且种类较多,实训设备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要求。目前,我们正在筹划自制实训设备以更好的满足实训需求。

3)教师团队建设。项目化教学表面上老师上课的时间少了,其实对教师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功夫在诗外”。一方面老师要拓宽知识面,既要懂机械又要懂电气,既要懂专业又要了解行业;另一方面,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具备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或经历,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

4)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基础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在实践过程中会有少部分同学不爱动手、不思考、自信心严重不足,导致课程进度受到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项目化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不够成熟。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陶双双. 项目教学法应用中的体会与建议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

[3] 陈芳靖. 电气控制与PLC_课程阶梯式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13(4)

浅谈电梯电气故障维修的教学方法 篇12

由于电梯电气故障错综复杂, 给学生故障检修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分析, 帮助学生找到了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故障有效的检查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

一) 演示讲解激发兴趣

电梯是按一定的程序运行的, 每次运行都经过选层, 定向, 关门, 启动, 运行, 换速, 平层, 开门的循环工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掌握电梯电气控制原理, 为检修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为此, 采用演示讲解和纸上模拟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方法。

1.1教具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到电梯每个工作环节, 掌握每个环节相对应的控制电路。通过教具的通电演示和同步讲解, 使学生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各环节工作状况, 增加了感知认识, 形成正确的分析方法。

1.2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梯电气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在纸上分析各工作环节的控制原理和模拟故障检修。通过这种方法, 使学生对电梯的工作原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消化, 同时逐步消化检修方法。

二)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由于电梯电气故障错综复杂, 给学生练习带来困难。老师应该教会正确的检修方法。坚持先易后难, 先外后内, 综合考虑。在熟悉电路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故障的现象和控制柜指示灯的显示, 运用正确的检修方法顺藤摸瓜找到故障, 修复故障点。

2.1讲授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大量的故障实例分析可以看到, 电梯常见的故障范围有以下几方面:

1) .采用自动关门的电梯, 门动系统 (包括门电锁开关) 的故障主要是各种电气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

2) 、各安全开关、触点的故障, 安全回路的故障可分为事实性故障与误动作故障两类。

3) 、指令召唤按钮及各钟信号灯故障。

4) 、控制柜中的继电器, 接触器发生故障。

2.2传授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故障检测判断

对于电梯所出现的电气故障要及时判断时修理, 以下简要传授几种电气故障的检查步骤和方法。

1) 、程序检查法

电梯是按一定程序运行的, 每次运行都要经过选层、定向、关门、启动、运行、换速、平层、开门的循环过程, 其中每一步称作一个工作环节, 实现每一个工作环节, 都有一个对应的控制电路。程序检查法就是确认故障具体出现在哪个控制环节上, 这样排除故障的方向变明确了, 有针对性对排除故障很重要。

2) 、短接法

控制环节电路都是由开关或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组合而成的。当怀疑某些触点有故障时, 可以用导线把该触点短接, 此时通电若故障消失, 则证明判断正确, 说明该电气元件已坏。但是要牢记, 当做完故障点试验后应立即拆除短接线, 不允许用短接线代替开关或触点。

3) 、电阻测量法

静态电阻法变是在断电情况下,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正常, 任何一个电气元件也都有一定阻值, 连接着电气元件的线路或开关, 电阻值不是等于零就是无穷大, 因而测量他们的电阻值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变可以判断好坏。

三) 案例分析传授方法

电梯的型式结构多种多样, 因此各种电梯故障产生的性质原因和排除方法各有不同,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检修方法, 例举两例常见故障进行讲解。

故障现象1:只有停层显示, 按其他所有按键无效

故障原因分析:正常情况下, 当电梯的层门、轿厢门关闭后, 电梯即按指令向上或向下运行。当安全回路出现故障, 造成电压继电器DYJ不能正常工作时出现该故障。故障范围可能有两处:

1) 、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的电压继电器DYJ常开触头至PLC输入端口X05有断路故障。

2) 、在安全回路中, 由于某些原因, 造成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JU有断路故障。

故障检修:1、观察控制柜内电压继电器DYJ指示灯, 如有显示说明电压继电器DYJ线圈得电工作正常, 验证安全回路无故障。故障范围在电压继电器DYJ常开触头至PLC输入端口X05上, 然后使用短接法或者电阻法 (设备须在断电状态下) 找出故障点进行检修。

2、观察控制柜内电压继电器DYJ指示灯, 如没有显示说明电压继电器DYJ工作不正常, 验证安全回路有故障。

方法1:用短接法分别将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JU短接,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方法2:也可用电阻法。将电梯断电。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测量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 J U, 如果某一处阻值无穷大即为故障点, 修复后电梯正常工作。

故障现象2电梯门不能关闭, 电梯不能正常运行。

故障原因分析:当电梯门不能关闭时, 使门联锁回路由于门联锁常闭触头ST分断, 电梯不能正常运行。该故障可能有三种情况:

1、手动关门按钮AG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X15回路有断路故障。

2、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有断路故障。

3、在电梯门机反转控制回路中有断路故障。

故障检修:1、观察控制柜内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X15指示灯, 按下手动关门按钮AG时, 如果X15端口显示灯亮, 说明该回路工作正常, 反之有故障, 然后使用短接法或者电阻法 (设备须在断电状态下) 找出故障点进行检修。

2、按下开门按钮AK, 观察控制柜内开门继电器GMJ指示灯是否经过2至3秒后熄灭。如果有此现象则说明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6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工作正常, 否则有故障。

3、当通过故障检修2的操作后, 验证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6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工作正常时, 按下关门按钮AG时, 电梯不能关门, 故障在电梯门机反转控制回路中。

方法1: (1) 用短接法将线号155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短接, 如果电梯还不能正常工作, 在短接线号136至线号144,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2) 用短接法将线号153至DC24V短接, 如果电梯还不能正常工作, 在短接线号152至GND,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方法2:也可用电阻法。将电梯断电。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检测线号155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线号136至线号144;线号153至DC24V;线号152至GND。如果某一处阻值无穷大即为故障点, 修复后电梯正常工作。

四) 讨论研究共同进步

通过演示—讲解—模拟演练—示范操作—学生参与实践这一过程, 学生初步掌握电梯电气故障维修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检修水平,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互设故障进行检修练习。通过他们相互讨论, 共同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电梯电气线路原理分析, 同时根据故障现象, 确定故障范围, 灵活运用检修方法修复故障。通过这种方法全班的故障检修水平提高很快。

五) 课题测试归纳总结

为了是学生加深巩固电梯电气故障检修的知识, 同时掌握他们对知识理解理解和技能熟练程度, 根据电梯电气控制的特点, 设置几处有一定难度的故障让学生检修。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进行补救。

结束语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错综复杂, 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故障检修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他们在检修水平上有所提高, 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法, 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根据电梯各个工作环节, 通过演示讲解, 案例分析, 讲练结合等方法, 使他们检修水平有一提高。

摘要:通过演示讲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先易后难, 逐步推进, 案例分析, 传授方法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对电梯电气故障维修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维修,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啸天, 吴建昌.教材教法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编写, 劳动部培训司审定.生产实习教学法 (M)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1987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上一篇: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下一篇:透明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