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

2024-07-26

电梯运行(精选12篇)

电梯运行 篇1

0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土地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一定限度。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呈现在公众面前, 因此电梯凭借着方便、快捷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同时, 也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电梯安全事故不断为人们敲响安全警钟。

1 引起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

1.1 由电梯轿厢引起的共振

电梯轿厢在设计过程中, 如果受力不均匀, 出现重心偏离, 使得电梯曳引轮中心与电梯轿厢无法形成完整的运行系统, 将会引起电梯运行共振。其次, 电梯轿厢在安装制作的过程中, 如果安装技术不到位, 工艺过于粗糙, 使得电梯轿厢受力变形, 那么将会出现电梯运行共振的情况;第三, 电梯轿厢的由于设计问题, 可能出现其主副轨与靴衬之间间隔过小的问题, 将引起电梯运行共振。因为当电梯轿厢主副轨与靴衬之间间隔过小时, 其主副轨与靴衬之间摩擦会增加, 加速设备的磨损, 严重时会引发安全隐患;最后, 电梯轿厢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 如果不慎改变其原来的安装位置使电梯的曳引轮和轿厢重心出现偏差, 将会引起电梯运行共振。

1.2 由曳引机引起的共振

电梯的曳引机主要由曳引轮、蜗轮、蜗杆、抗绳轮以及各种齿轮组成, 每个结构和细节出现偏差都有可能引起电梯运行共振。例如, 当曳引机缺少润滑油或润滑油质量不过关时, 曳引机齿轮等得不到良好的润滑, 将会增大摩擦, 轻则引起电梯运行共振, 重则电梯将会停止运行, 甚至出现突然下落的情况。当电梯曳引机的蜗轮或蜗杆出现磨损引起啮合角时;或蜗轮或蜗杆受到外力冲击出现损坏时;曳引轮或抗绳轮失圆, 轴承缺油或损坏, 垂直度、平行度超标等任何不符合运行安全标准的问题都有可能引起电梯运行共振问题[1]。

1.3 由导轨与导靴引起的共振

电梯的导轨和导靴主要负责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掌握其向度和垂直度的精度。电梯的导轨和导靴能够引起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安装和维修。在电梯的导轨和导靴安装方面, 如果安装不到位, 材料质量不合格, 安装环境恶劣,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经验不足使得电梯的导轨和导靴对电梯运行向度和垂直度的掌握不准确, 将引起电梯运行共振。在电梯的导轨和导靴维修方面, 如果维修不到位引起固定导轨的螺母松动, 导致电梯的导轨和导靴受力变形, 或者由于油杯油量少, 润滑油质量差起不到润滑效果, 引起工作面摩擦系数增大, 进而使靴衬与导轨接触面摩擦力增大, 将引起电梯运行共振。

1.4 由钢丝绳引起的共振

引起电梯运行共振原因是电梯的钢丝绳问题。当电梯乘坐人数过多或者超负荷工作时, 使用电梯的钢丝绳可能会出现主钢丝绳全磨损超标, 出现安全问题[2]。又或者电梯钢丝绳质量不过关, 柔韧性差、张力差、使用时间过长、电梯受力不均匀;钢丝绳摆动幅度过大;钢丝绳组弹簧弹性不一致;钢丝绳上有不均匀的油泥等等问题都有可能引起电梯运行共振, 甚至更严重的电梯安全事故。

1.5 周期振动

电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 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 通过对电梯的检测发现, 电梯会出现一定的振动现象, 也将给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 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零部件自身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将会衍变成激振震源, 从而引发激振频率, 造成电梯出现周期性振动, 电梯共振发展, 一般会在电梯上下范围内产生的振动较大, 而且, 振动多是在某些楼层传输时引发的共振, 将会给乘客的舒适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 周期振动现象的发生, 多是因对电梯维护不够全面、合理、及时造成的, 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电梯各个零部件出现的问题, 从而造成电梯运行过程中出现振动的现象, 而且受到电梯振动程度的影响, 也将给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 电梯运行共振的应对措施

2.1 避免电梯轿厢引起共振的措施

解决引起电梯运行共振的电梯轿厢问题, 在电梯轿厢的设计过程中, 应当在电梯轿厢底部加入平衡铁来平衡受力, 稳定重心, 把握电梯轿厢和曳引轮的配合和稳定,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电梯运行系统;同时还应该合理控制电梯轿厢主副轨与靴衬之间的间隔, 保证导靴架的中心面在同一个中心面上, 以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 增加其安全性;在电梯的安装过程中, 应该精化并细致安装过程, 采用质量过关的安装材料, 提高安装工艺水平, 以符合现代电梯的安装水平;最后, 在电梯轿厢的维修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电梯轿厢在维修前后的安装位置保持一致, 避免轿厢重心的偏差。

2.2 避免曳引机引起共振的措施

应当经常性的检查曳引机的齿轮润滑油的数量和质量, 保证齿轮能够得到标准效果的润滑;最重要的是在曳引机设计制作的过程中, 就应当按照电梯曳引机制作标准进行严格操作, 对于电梯曳引机的曳引轮、蜗轮、蜗杆、抗绳轮以及各种齿轮等每一个部件进行严格把关, 层层检测, 使电梯曳引机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结构都得到相应的安全保障[3]。最后, 还应该经常性的对电梯曳引机进行维护保养, 为电梯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2.3 避免导轨与导靴引起共振的措施

在电梯的导轨与导靴在安装过程中, 首先要选择在无风、晴朗、稳定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其次, 还要选择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能力、有担当的安装人员进行严格的安装操作;第三, 还应该保证安装材料的质量, 严格遵守每一道安装工序, 合理把握安装流程, 安装结束后, 还因该进行反复的检查, 多次使用, 确保安全无误后再使用电梯正式开始运行。在电梯的导轨与导靴在维修方面, 同样要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 还应该保证电梯导轨与导靴在维修前后螺母的位置和导靴的形状, 实现电梯额安全平稳运行。

2.4 避免钢丝绳引起共振的措施

在保证电梯钢丝绳质量、柔韧性、张力过关的同时, 要控制电梯钢丝绳的摆动幅度以及钢丝绳组弹簧弹性的一致。另外, 要加强电梯使用者和管理人员正确使用电梯安全意识, 对电梯的乘坐人数进行一定的控制, 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近年来, 由于电梯钢丝绳引起的电梯运行共振甚至更严重的电梯安全事故比比皆是, 为了避免这些安全事故和惨剧再次发生, 相关人员一定要时刻注意, 当发现电梯的运行已经出现问题时, 一定要坚决禁止其他人再次使用, 做好电梯已坏暂用标识, 通知维修人员进场检测维修, 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梯使用者的安全。

2.5 周期振动的措施

电梯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经常会发生周期振动, 而这种周期振动将会给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乘客乘坐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等, 针对这类问题必须做好周期振动的防控措施。首先, 应加强对电梯的周期检查维护管理, 结合以上的分析, 电梯检测的过程中, 检测维修缺乏全面性、可靠性等, 不能及时发现电梯运行的安全隐患, 从而给电梯运行产生一定的威胁, 因此, 在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应做好电梯的日常检修工作, 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电梯运行的故障隐患, 并及时消除电梯的故障隐患, 从而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4]。其次, 应采用先进的电梯系统, 并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检测电梯运行的状态, 一旦发现运行状态不良好, 应及时对电梯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 进一步避免电梯振动现象的发生, 当然, 在对电梯速度进行调整时, 需要根据电梯运行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确保乘客使用的舒适度。

3 结语

电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频繁出现的电梯安全事故提醒着人们电梯的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面对电梯安全隐患和潜在危险的问题, 从业人员就要对电梯的结构和相关技术进行综合性分析, 在危险发生之前解决问题, 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对电梯运行共振的定义, 引起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相关分析, 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解决电梯的共振问题有所帮助, 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证用户的安全。

摘要:近期各类电梯事故和惨剧在全国各地频繁发生, 引起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电梯运行共振就是其中之一。针对电梯曳引机引起的共振, 电梯导轨与导靴引起共振, 电梯钢丝绳松紧均匀度引起的共振, 提出了解决电梯运行共振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通过简单介绍, 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并有效地解决电梯运行的共振问题, 在一定限度上减少电梯事故。

关键词:电梯,运行共振,原因探析

参考文献

[1]丁二喜, 张居光, 吴继权.电梯曳引机连接套筒与蜗轮失效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2, 5 (10) :46-47.

[2]喻和平, 李雪藩.一起轴承磨损引起的电梯故障[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08 (3) :85-87.

[3]林铸强.电梯紧急操作装置的检验方法及注意问题[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3, 6 (11) :80-81.

[4]秦定林, 文涛, 李琴.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建议[J].自动化应用, 2015 (6) :38-39+71.

电梯运行 篇2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也提出要求,比如:

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梯安全保障水平

物联网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要利用国家鼓励政策,在电梯安全领域大力发展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应用,使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及时发现电梯故障和事故,提高电梯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同时也便于电梯故障和事故的统计分析,推动分类监管的实施。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研发和应用试点。

(一)统一要求和标准,鼓励研究开发电梯故障监测系统。

鼓励支持有关机构加快制定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国家标准或规范,促进相关单位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故障监测系统研究和开发,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同时要考虑部分重要数据上传质监部门的途径,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入。

(二)明确使用维保单位故障监测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应用。

各地应明确使用维保单位作为电梯故障监测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推进使用维保单位开展电梯故障监测系统的应用试点。要充分发挥维保单位提高维保质量、节约维保成本、提高困人应急救援速度、促进电梯故障率降低等主观能动性,在不增加群众和相关企业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推广电梯故障监测系统应用的合理途径。

(三)加强电梯事故和故障的统计分析,推进对使用维保单位的动态监管。

积极研发电梯动态监管系统,与使用维保单位的监测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对各类电梯故障和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促进对使用维保单位的动态监管工作。

在此背景下,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诞生了。电梯运行实时监控系统是济南智嵌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专门开发的一套电梯监管实时服务平台软件,该软件为免费软件,该系统可以用于小区智能化改造项目,小区智能化电梯监控项目。该软件的使用要在电梯内安装有网络高清摄像机。

济南智嵌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优势

1、系统可展示多个小区多个电梯的实时运行状况

2、电梯实时监控视频显示加flash动画演示,当发生故障时系统画面提示并及时报警

3、电梯运行状态叠加在视频画面上,通过系统在电脑就可看到电梯自身及各种运行参数,不必到监控中心查看

4、具备卡层报警、困人报警、开关门报警、短信报警等

5、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可根据时间日期调取叠加后的楼层监控画面,锁定犯罪嫌疑人到达过的楼层

6、比电梯卫士安装更方便,独立于已有的电梯监控系统,避免干扰的发生。

7、支持电梯内网络摄像机

8、可安装于局域网内任何一台计算机,可根据需要配置用户权限

9、日志查询功能。可以查询用户登录记录

10、数据备份功能。可以将监管视频以及叠加的信息以数字水印的方式保存下来,防止篡改

11、视频管理功能。管理硬盘录像机,可以管理多个硬盘录像机,监管视频实时记录

拓扑图:

济南智嵌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效果图

登录界面

双轿厢电梯运行分类研究 篇3

【摘要】提出双轿厢电梯运行分类:即上行峰值期间的成群运行,分区运行和层间运行;阐述相应类别下的轿厢运行规律和控制技术。强调运行类别决定双轿厢电梯设计结构和技术理论。将由此而展开和深入对双轿厢电梯的研究。

【关键词】双轿厢电梯;成群运行;层间运行;跨越时间

双轿厢电梯(doublecarelevator)是多轿厢电梯的一种,现在出现的主要是日本型双轿厢电梯和德国TWIN型电梯[1]。双轿厢电梯是在1条井道上同时有2个独立轿厢在运行,为的是提高建筑物的输送效率。它与双层轿厢电梯(doubledeckelevator)不同,不要混淆。双层轿厢电梯的两个轿厢并不独立,上下层两个轿厢相邻,而且要一起运行。据不完全统计,2001~2012年,纯属于双轿厢电梯内容的国内专利正式公布的有4项,国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正式公布的有8项。双轿厢电梯已经和正在应用在德国、英国、西班牙、韩国、沙特、中国、巴西、荷兰、俄罗斯、乌克兰、阿联酋、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津塔于2011年安装了双轿厢电梯。现在的情况是:双轿厢电梯机械和结构设计走在前,运行分析和控制算法设计走在后。本文目的在于去掉上述弊病,使双轿厢电梯控制理论和结构设计趋于统一[2]。应当强调:运行决定设计结构和技术理论,不要陷于盲目性,对双轿厢电梯的研究将由此而展开和深入。即根据双轿厢电梯运行分类来阐述相应类别下的轿厢运行规律和控制技术。双轿厢电梯运行可分成3类:上行峰值期间的成群运行;分区运行——等间隔运行;层间运行——常规运行。

一、上行峰值期间的成群运行

成群运行的双轿厢电梯TWIN型结构如图1(a),有6条井道、每条井道有2台轿厢的日本型双轿厢电梯如图1(b)所示。

对于成群运行的双轿厢电梯,一般在底层有上、下轿厢基站,基站下有下存储间(车库楼层)和专用井道空间。全部楼层大致分上、下两区,其中上轿厢服务上区,下轿厢服务下区。双轿厢电梯在上行峰值期间,两个轿厢通常在基站处接送乘客,按照目的楼层的选择控制系统(DSC)使所有乘客先行登记分配轿厢,并先后从基站出发:上轿厢先出发,快速上行通过楼层下区,到达上区后,按照单层轿厢电梯运行方式一一输送乘客到达上区的目的楼层。在上轿厢从基站开始移动一定距离的安全间隔时,下轿厢从基站开始移动,上行到下区一一输送乘客到达下区的目的楼层。两个轿厢都完成输送任务后,再依次返回基站,完成双轿厢电梯(1个电梯单元)的1个运行周期[3]。

二、分区运行

将电梯井道所在楼层分为两个区间,上面的区间叫上区,下面的区间叫下区。双轿厢电梯的分区运行相当于等间隔运行,或在井道底层设置基站、下存储间和专用井道空间,或在中间楼层或顶层设置存储间和换乘楼层(图2)。双轿厢电梯的上、下轿厢可以从井道底层出发,上轿厢首先运行到並服务于上区,把乘客送到上区的各个目的楼层后,可以停留在上存储间或中间换乘楼层的中间存储间,并不返回底层基站;或一开始直接从中间存储间或上存储间出发接送乘客,送至上区的目的楼层。下轿厢服务于下区并把乘客送到下区的各个目的楼层后,可以停留在下存储间或中间换乘楼层的中间存储间。在双轿厢电梯的分区运行中,相比较而言,1个电梯单元的运行周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楼层选择系统和防止碰撞控制[4],以及穿梭电梯直接把底层基站乘客送到下区以上的换乘楼层或换乘平台,再由上轿厢完成上区的输送任务。

三、层间运行

双轿厢电梯的层间运行属于非上行峰值的常规运行情形,即在运行中既有上行乘客,也有下行乘客,也有层间交通。所有楼层中的上区和下区也不是分得那么严格,即有时上轿厢可能在下区运行并接送乘客;下轿厢也可能在上区运行并接送乘客。这是双轿厢电梯的大多数运行情形。如在图3(a)中,下轿厢配置到来自1层而响应厅堂呼叫;已到了优先区(上区)的上轿厢有来自普通区(下区)里的轿内呼叫。则两个轿厢都这样下行。随着时间流逝,系统进入如图3(b)所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上轿厢仍然下行。而下轿厢在到达第1层后,乘客进入轿厢,轿厢便关门和开始上行。此时两轿厢有发生碰撞的可能。这是双轿厢电梯实际运行的情形。又如在图4中,当聚群发生时,注意到有厅堂呼叫的轿厢关门,而选择另一个合适轿厢。对于图中的下行厅堂呼叫,第2条井道的上轿厢3和下轿厢4都在下行,按就近原则,应选择下轿厢4响应下行厅堂呼叫,但这样将可能造成上轿厢3和下轿厢4的碰撞。为此,按照避免碰撞原则,让下轿厢4关门通过,而让上轿厢3响应该下行厅堂呼叫。在双轿厢电梯的控制和防止碰撞的研究中,目前国内外已取得如下成果:(1)避免碰撞要考虑的因素和方法。双轿厢电梯运行主要要考虑的是避免两轿厢间的碰撞。而避免碰撞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候梯时间、损失时间、长候梯率等。避免碰撞的软件实施即设计实施,主要有三种方法:①停车开门方式;②撤回方式;③禁止接近方位运行。这三种方式都属于双轿厢电梯群控运行功能的实施,双轿厢电梯群控运行功能除了上面三种以外,还有预先评价方式、配置方式、操作控制方式、区域设置方式、通信方式等,每个轿厢还有轿厢控制装置。(2)双轿厢电梯的输送能力主要由轿厢台数决定,而不是由其他参数,例如额定载重量、额定速度等参数决定。就是说,用同样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进和提高其它参数的性能,尽管对双轿厢电梯的输送能力的提高有作用,但作用不大;而增加轿厢台数对输送能力的提高却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对生产实践和设计实施有重要意义。

结论

双轿厢电梯的运行类型决定着双轿厢电梯的运行结构和设计方法,也决定着双轿厢电梯的控制技术,这是本文给出的基本结论。目前陆续出现双轿厢电梯的实施专利,应从双轿厢电梯的运行类型上进行考察,并相应上升到双轿厢电梯的控制技术,进而发展成控制理论。与此同时,学术界也提出一些有关双轿厢电梯的控制理论,要使这些理论有价值,首先必须明确双轿厢电梯适用的运行类型,以及应用技术条件;否则,这些理论只能束之高阁,实践上很难采用。即使说是采用了,给出的数据也很难令人信服,很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Lu Yu, Shingo Mabu, Kotaro Hirasawa. Multi-Car Elevator System using Genetic Network Programming for High-rise Building[C]. 978-1-4244-6588-0/10/$25.00 ?201 0 IEEE.1216-1222.

[2]朱德文,付国江.电梯群控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6.154-157.

[3]山下桜子,岩田雅史,匹田志朗,驹谷喜代俊.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の設備計画手法の提案[J].電学論D.Vol.125,№9.2005:862-870.

[4]朱德文.双轿厢电梯避免碰撞设计[J].中国电梯,25(16). 2014:33-37.

作者简介

1.申益洙(1960-),男,沈阳人,工程师,单位:上海三洋电梯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工程师, 研究方向:电梯技术开发和安装管理。

2.朱德文(1939-),男,辽宁新民人,自动化学科教授,单位:沈阳建筑大學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智能控制、最优化和电梯交通配置技术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电梯交通系统的智能控制及最优配置研究》;项目编号:69874026。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 篇4

1 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1) 周期振动。若电梯相关零器件发生损坏, 随着电梯的运行很容易形成激振震源, 产生激振频率, 使得电梯发生周期性振动, 引起电梯共振。通常情况下, 这种周期振动会造成电梯大范围的上下振动, 并且多发生在楼层传输过程中, 严重影响电梯乘坐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 电梯发生周期振动主要是由于电梯的维护检修不及时, 使得很多电梯零器件老化或者损坏,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电梯运行安全。

(2) 钢丝绳引起的共振。当电梯超负荷运行或者乘坐人数过多, 往往会加重电梯钢丝绳磨损, 引发安全事故。并且, 有些电梯的钢丝绳质量较差, 张力和柔韧性明显不足, 再加上使用时间较长, 往往造成电梯运行过程中无法均匀受力, 钢丝绳出现大幅度地摆动。同时, 钢丝绳上油泥不均匀、弹簧弹性不一致等也会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3) 导靴和导轨引起的共振。导靴和导轨是电梯的重要组件, 其用于保障电梯运行过程中垂直度和方向的精度。由导靴和导轨引起的电梯运行共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安装电梯导靴和导轨时, 有些安装人员的操作技术过于粗糙, 专业安装技术水平较低, 也由于安装环境比较恶劣, 导靴和导轨材料质量较差, 造成电梯投入运行以后导靴和导轨无法准确控制电梯垂直度和运行方向,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另一方面, 电梯导靴和导轨维护检修不及时, 电梯长时间使用过程中, 某些固定导轨螺母出现不同程度地松动, 使得电梯导靴和导轨受力变形, 并且有些电梯添加的润滑油质量较差, 润滑效果很差, 造成电梯导轨接触面和靴衬之间摩擦力不断增大,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4) 曳引机引起的共振。电梯曳引机包括齿轮、抗绳轮、蜗杆、蜗轮、曳引轮等部件, 而曳引机中任何零部件出现偏差都会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1) 电梯轴承损坏或者缺油, 其平行度和垂直度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 (2) 抗绳轮或曳引轮失圆, 蜗杆或蜗轮发生损坏或者严重磨损出现啮合角; (3) 曳引机添加的润滑油质量较差或者缺少润滑油时, 齿轮之间摩擦力较大, 很容易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甚至造成电梯突然下落或者停止运行。

2 电梯运行共振处理措施

(1) 周期振动处理措施。针对电梯周期振动问题, 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 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管理和维护, 全面检测电梯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电梯运行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通过加强对电梯的日常运行检修, 保障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消除电梯周期振动隐患; (2) 引进先进的电梯系统, 结合电梯具体运行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结合电梯实际的运行使用情况, 合理调整电梯运行速度, 确保电梯运行舒适度。

(2) 钢丝绳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为了确保电梯钢丝绳良好的张力、柔韧性和质量, 应结合钢丝绳弹簧弹性, 对电梯钢丝绳摆动幅度进行有效控制, 并且强化电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积极宣传正确的电梯使用方法, 严格控制电梯乘坐人数,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同时, 当出现电梯运行共振故障时, 应停止电梯运行, 仔细检查电梯钢丝绳情况, 对于老化和损坏的钢丝绳进行更换, 添加优质的润滑油, 保持电梯钢丝绳良好的使用状态。

(3) 导靴和导轨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 (1) 尽量在稳定、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 安装电梯导靴和导轨, 保持良好的安装环境; (2) 由有担当、有能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安装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负责电梯导靴和导轨安装, 确保安装质量; (3) 选择高质量的电梯导靴和导轨, 按照标准的安装操作工序, 规范电梯导靴和导轨安装流程, 安装完成以后, 反复进行调试和检查测试, 确保电梯安全、稳定以后再投入使用; (4) 做好电梯导靴和导轨维修管理, 选择优质的润滑油, 合理地控制润滑油添加量, 准确控制电梯导靴形状和导轨螺母位置, 确保电梯平稳、安全运行。

(4) 曳引机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为了使电梯曳引机保持稳定的使用性能, 应定期检查曳引机齿轮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 确保曳引机齿轮保持较好润滑效果。严格按照电梯曳引机标准的设计制作要求, 严格进行操作, 仔细检查电梯轴承运转情况, 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 并且严格把关电梯曳引机的齿轮、抗绳轮、蜗杆、蜗轮、曳引轮等各个部件, 做好层层检测, 保障电梯曳引机各个部件的安全性。同时, 定期对电梯曳引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及时发现曳引机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确保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3 结束语

近年来, 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频繁, 与此同时, 人们越来越关注电梯运行故障问题, 电梯运行共振是一种常见的电梯故障, 其严重影响电梯运行平稳性,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全面分析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掌握造成电梯运行共振的各种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地处理电梯运行共振问题, 加强对电梯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 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处理措施, 全面消除电梯运行共振隐患, 降低电梯运行安全事故发生率。

摘要:当前,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电梯运行共振不仅影响了电梯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且严重的共振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文章分析了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阐述了电梯运行共振处理措施。

关键词:电梯检测,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参考文献

[1]何兵.基于电流信号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终端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篇5

1、加强对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电梯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2、电梯值班员工作时间内不许无故离岗。认真做好值班工作,了解电梯运行情况。

3、每天值班员按规定巡视电梯机房,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代维方,保持机房照明良好、环境整洁。填写巡查记录。

4、经常检查运行中的电梯轿厢内的通讯报警装置、应急灯,使其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一旦电梯出现故障乘梯人可及时报警。

5、电梯出故障后,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紧急事故处理(如井道进水、停电、故障、关人等、),并保护现场通知代维方,对故障电梯进行修复。

6、货梯在运送危险物品、大件物品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值班员要通知物管部、安保部一起到现场协助运送,确保安全。

7、严格按照乘梯规定运送人员和货物,运送大件物品、沉重物品要轻抬轻放。禁止超载运行。

8、按规定合理使用电梯,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运送超长物体,轿厢顶部、井道内严禁放置各种物品。

9、当电梯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使用。

浅议电梯的运行、检验、节能环节 篇6

【关键词】电梯;运行;检验;节能 对电梯运行、检验、节能等环节技术性进行分析,使电梯用户对电梯运行、检验、节能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电梯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电梯的运行的技术分析

在电梯运行中,电梯的曳引能力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是通过曳引试验进行验证的。对于部分在用电梯,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如在曳引绳槽磨损、轿厢装修等情况下,电梯的曳引能力都会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导致曳引能力的不足。因此在电梯的检验中必须进行曳引试验,如果发现其曳引能力不满足试验要求,则应当从电梯设计、安装等环节上查找原因,通过检查和计算找出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电梯的曳引能力满足要求,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1.1电梯的曳引条件。 曳引力是指依赖于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保障电梯功能的一种能力。

1.2电梯的曳引检查。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9.3条规定了电梯的曳引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的验证方法:

1.2.1轿厢空载,在行程上部范围内上行,在相当电梯最严重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厢应完全停止;

1.2.2轿厢载有125%的额定载荷,在行程下部下行,在相当电梯最严重制动情况下,停车数次,进行曳引检查,每次试验轿厢应完全停止;

1.2.3当对重压在缓冲器上时,空载轿厢不能向上提升;

1.2.4电梯的平衡系数应符合要求;

1.2.5对于轿厢面积超出表1规定的载货电梯和病床电梯,除上述检查外,还须用125%轿厢实际载重量达到了轿厢面积按《GB7588-2003》表1所对应的额定载重量进行静态曳引试验。

1.3电梯的曳引条件影响因素。 从曳引条件公式可知,曳引系数代表了曳引能力,即与当量摩擦系数、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有关。

1.3.1当量摩擦系数f。与绳槽形状、绳槽材料及绳槽的润滑情况有关。在各种不同形状的绳槽中,V形绳槽的当量摩擦系数最大,半圆槽最小,半圆切口槽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的绳槽材料及润滑情况影响摩擦系数,从而使当量摩擦系数变大或变小。

1.3.2包角α。增大包角α可以增加曳引能力。通常在电梯设计制造中采用2:1的曳引比和复绕方式增大包角,包角减小则会降低曳引能力。

2电梯检验的过程分析

电梯检验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在电梯检验前的工作。 检验准备,带好必要的检验工具,检验仪器仪表并检查完好率、标定时间是否在有效期内。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具(衣、帽、鞋),分析电梯复杂程度,做好一定的技术准备(图纸资料等)。

2.2 现场检查。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和检查报告书的要求,按电梯检验流程:确认检验条件→审查文件资料→现场静、动态检验→功能试验→开具整改通知单→判定结论→填写原始记录。

2.3 现场意见反馈。 检验人员要根据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口头形式,十分通俗地向企业有关部门和安装保养人员反馈,并要求按时完成整改项目,并作说明、解释、以及宣传工作(如三角钥匙的管理,松闸装置使用规定等),最后以整改单形式正式书面交付对方,抄送保养、安装单位,并要求对方签字、盖章,我所存档,作为凭证。

2.4 完成檢验报告书。 检验人员在检验完成后,要按规定要求抓紧完成报告书,及时将报告书交送质量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及时交给对方。

2.5 技术质量反馈

① 如果验收中有重大关键项不合格,或八条以上一般项不合格,还需安排复验来确定。

② 遇到验收单位技术部门不能作出决定,如有严重安全隐患,还应立即以书面形式向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汇报,等待批示,再做决定。

3 电梯的节能运行分析

电梯的节能运行方式由于以下几种:

3.1自动运行方式: 在扶梯上下口处安装传感器(传感器可用光电、压力等多种形式),一旦传感器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距梳齿板1.3米左右),扶梯开始启动运行,如乘客继续进入扶梯,扶梯将一直以额定速度正常运行。如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没再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或扶梯出口侧传感器检测到最后一个乘客离开扶梯后,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也没有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则扶梯将自动停梯。待有乘客进入扶梯时,扶梯再投入运行。

3.2Y-Δ运行方式(ECO方式):利用扶梯Y-Δ启动装置,在扶梯投入运行后,当扶梯处于空载或轻载时,控制系统将驱动电机从Δ型运行自动切换到Y型运行来节约能耗。当扶梯负载增加后,扶梯再自动转成Δ型运行。

3.3变频运行方式(VVVF方式): 在扶梯上增设变频装置,扶梯开始运行时通过变频器启动,当扶梯达到100%(0.5m/s)额定速度运行后,如无乘客乘梯,扶梯由100%额定速度自动降为20%(0.1m/s)速度爬行(如扶梯在20%速度下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仍无人乘梯,则扶梯会自动平缓地停梯待命,该功能可自行设定)。如安装在扶梯出入口处的传感器检测到有乘客乘梯,则扶梯速度马上平缓地升至100%额定速度,如乘客继续进入扶梯,扶梯将一直以额定速度正常运行。如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扶梯入口处的传感器没再检测到有乘客进入扶梯,则扶梯将自动转至爬行速度运行。

电梯运行 篇7

在日常检验电梯中笔者发现:一些电梯运行质量差, 故障率较高, 使用者抱怨比较多, 这是因为大部分使用管理方对电梯的使用管理不够重视, 规章制度不健全所造成;对使用管理较重视、规章制度较健全的单位而言, 电梯的运行质量相对都比较好, 使用者也较为满意。

1 电梯事故种类及其原因分析

1.1 电梯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溜梯事故及其他事故。据统计, 各类事故所发生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 冲顶或溜梯、蹲底事故占15%左右, 其他事故占5%左右。

1.2 案例分析

2009年初, 我院受某大型超市委托, 对其2台电梯的质量及其故障进行检查。这2台在用载货电梯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频繁, 经常出现轿门开关失灵、关门后电梯不运行 (死机) 、平层不良、冲顶、安全回路动作停机等故障。

这2台电梯是专门供超市的内部员工运送货物使用, 当时货物的运送较为繁忙, 搬运人员都争抢着占用电梯。而电梯设置在司机操作状态 (按规定:司机状态下必须由持证电梯司机操作) , 但并没有配备专职的电梯司机, 是由运货人员自行操作, 货物的装卸均由手动叉车运送。从外观上我们清楚地看到, 电梯的层、轿门及轿厢壁的下部位置均有受外力碰撞而造成的凹陷、变形现象。在对故障多发的层、轿门进行检查时发现, 井道内多个层门门头、轿顶及底坑都积聚了不少编织包装带及塑料包装纸等垃圾, 我们对各相关电气回路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检查测试及运行试验, 并未发现异常;各回路工作正常, 各相应的开关动作有效、可靠。检验人员还根据由用户提供的故障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1号电梯发生故障25次, 因外部原因引起的共15次, 占60%;2号电梯发生故障24次, 因外部原因引起的共15次, 占62.5%。在故障维修记录中还反复多次出现“希望能加强对电梯使用的管理”等雷同字句。

1.3 事故原因分析

检验人员结合故障维修记录及检验现场的情况, 针对所述的故障现象逐一进行分析。

(1) 轿门开关失灵。因层轿门受到外力碰撞造成错位, 局部变形, 或异物落入门导轨、地坎滑槽引起轿门受卡阻造成开关失灵。

(2) 关门后电梯不运行 (死机) 。如 (1) 项原因造成门未能完全关闭, 或门联锁电气触点被异物阻隔引起连续多次门联锁回路未能如期闭合, 导致电梯控制程序自动进行保护性停机。

(3) 安全回路动作停机。维修记录中出现过2次:一次是限速器绳夹着老鼠;另一次是运行中人为强行扒门造成门联锁电气回路断开, 保护停机。

(4) 平层不良。平层感应器移位, 损坏, 一般是接线松脱 (不排除因轿厢多次受到不同程度碰撞而引起震动的原因导致轿顶平层感应器移位、松脱或被撞坏) 造成平层不良。

(5) 冲顶。有可能包括第 (4) 项原因造成平层感应器移位被撞坏失灵, 导致电梯失去端站位置信号而引致冲顶。

检验人员以电梯出现故障的次数与安装在电梯控制柜的电梯起动次数记录仪记录的起动次数作比较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85—1997) 中的4.1项要求:整机可靠性起动次数60 000次中失效 (故障) 次数不应超过5次, 每次失效 (故障) 修复时间不应超过1 h。由于电梯本身原因造成的停机次数或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整机性能合格要求的非正常运行, 均被认为是失效 (故障) 次数。2台电梯的故障发生率 (根据维修记录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 均未超出标准所允许的范围:1号电梯, 起动220 386次, 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10次;2号电梯起动166 369次, 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9次。

检验人员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2台电梯的整机可靠性符合要求;而所发生的故障中60%以上均为外部原因所引起的, 与管理和使用有关。

2 管理方面的缺陷

通过对上述个案的分析, 我们很清晰地看到, 由于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如:未建立或严格执行电梯的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没有按规定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持证的电梯司机 (特别是在电梯使用的高峰时段) ;没有对电梯使用作出合理的分配安排;缺乏对作业人员进行如何正确使用电梯的培训教育, 规范其使用行为;没有定期对电梯井道、门头等相关位置进行必要的清理等, 而导致电梯的故障频繁出现, 直接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

类似这种情况, 在日常接触的使用单位中也大量存在。有些单位对使用管理不重视, 只是虚设了一套电梯运行管理制度, 根本就没有效落实执行, 有些不但没有管理制度, 连电梯都没人去管理, 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当电梯出现故障时, 只会埋怨电梯的质量有问题, 没有意识到导致故障的原因大都是使用不当、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有的单位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产、经营, 甚至让电梯带病运行, 直到电梯不能运行了才找维保单位来修复,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 会给电梯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此不但会人为地加速电梯机件的损伤, 给电梯造成更加严重的甚至是难以修复的损坏, 引起故障的频繁出现, 运行质量不断下降, 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做法对电梯和使用者的危害都非常大, 必须严令禁止。

3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3.1 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行为,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5月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5001—2009) (下称《规则》) , 由此可见, 电梯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规则》第二章第七条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相关人员的职责; (2) 安全操作规程; (3) 日常检查制度; (4) 维保制度; (5) 定期报检制度; (6)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7) 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8) 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9)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2 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各案例引起故障的外部原因, 使用单位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

(1)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有资格的电梯司机, 防止装卸货物时运送车辆对电梯造成的碰撞, 有效制止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及时清理落入电梯门导轨、滑槽的异物垃圾。

(2) 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制度, 及时发现电梯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通知维保人员前来修复、排除故障隐患, 避免电梯带病运行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 建立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关于正确使用电梯的宣传教育, 避免在作业时出现不文明、甚至是粗暴野蛮的行为, 减少对电梯造成损坏。

(4) 建立维保制度并监督维保人员的维保工作做得更细致、到位, 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排除, 将导致故障发生的因素减到最少等。

总的来说, 就是完全可以通过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这个有效手段, 以达到尽量减少电梯故障发生的效果, 使电梯运行得更安全、质量更高。

4 结语

电梯发展到今天, 其技术、性能、质量都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产品通过安装验收、投入使用后, 对其运行质量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电梯的使用管理。只要我们的电梯使用单位都能将电梯的使用管理这一环节重视起来,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 电梯的运行质量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人们就能够真正地享受到电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安全、快捷、方便。

参考文献

[1]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高层电梯运行方式浅析 篇8

(1) 电梯一直工作正常。

(2) 为了确保电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电梯不会超载。

(3) 电梯从一楼开始运行时是满的。

(4) 每个人等待电梯的可能性相同, 且相互独立。

(5) 电梯运行的速度是一个恒定值, 及经过每一层的时间是一个常数。

2

参数说明 (表1)

3 问题分析

在实际中, 根据建筑物每层商业运用标准, 来分析建筑使用的总人数为电梯设计为依据。建筑功能的不同, 可容纳人数也不同, 一般可按建筑使用性质及相应的标准或参考值决定。就是全部电梯运送服务的总人数。考虑到一般实际情况, 每层人员分布比较均匀, 并且基本上各层人员数相差不大。楼内人员组织分布在各层, 几乎不存在跨层组织, 所以层与层之间人员流动极少。同时, 上下班期间是电梯运作的高峰, 而下班后或者上班时间内电梯较空闲。最后, 商务大楼内电梯多为群控式, 即当一楼有外召唤时, 群控系统只分配一台电梯响应该召唤, 而其它电梯停在其它楼层等待召唤。消防电梯为单控式, 即公司员工可以称乘该电梯到达任意楼层。

对于电梯的控制方式, 当电梯数量大于1时, 电梯召唤按钮对电梯的控制主要有单控和群控。所谓群控就是多台电梯集中排列, 共有厅外召唤按钮, 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的电梯。单控于此相反, 即每台电梯各自接受召唤, 不接受系统的统一调度。当采用单控电梯时, 一般情况下, 客户都会召唤所有电梯, 这样会造成多数电梯的空载, 从而大大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因此, 群控是效率较高的一种控制方式。

对于电梯的运行模式, 较常见的模式有:随机运行、分层次运行和单双层分运行。前者指的是将楼层分为多个区间, 不同的电梯分别负责不同的区间段乘客的运送, 这样有效减少了电梯中途停下的次数;后者指的是将电梯分为只在单数层运行和只在双数层以及底层运行两种, 这样可以避免电梯在相邻层之间的运送。同时, 也可设置空中转换层加以辅助。

为简化描述同时不失一般性, 我们假设有两台电梯同时独立运行。电梯运行方案的比较比较有多种标准, 如“电梯最小能耗”、“客户最大满意度”等。这里我们考虑客户需求 (即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最少) , 选取电梯运行时间和电梯停靠次数作为标准, 并利用“比例”原则对常见的三种模式进行描述, 具体比例关系如下:

3.1 随机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假设, 电梯停在每层楼的建筑相同的可能性。因此, 我们得到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周期时间的周期。然后, 我们得到的基本公式:

其中Ty1为一个周期时间Ttotal为总时间;1N:一个周期内运送的人数;Ntotal为总人数;两台电梯平均运行周期均为

简化后

3.2 单双层运行

该方案中要求两台电梯的其中一台运行时停留在奇数层, 另一台停靠在第一层以及偶数层。在这里需考虑总层数m的奇偶性。

当m为偶数时, 单台最大的运行周期为在偶数层停留的那台, 且为

套用基本公式, 我们得到

简化后, 有

同理当m为奇数时, 单台最大的运行周期为在奇数层停留的那台, 得

3.3 分层次运行

对于该方案, 我们姑且将建筑分为两个区间。第一区间从第一层到第T4= (1.0T1+T2) 层, 由一台电梯在该区间运行, 第二区间则从第到顶层。参照上几式不难得出

区间一:

区间二:

同时, 取它们的最大值

因为Ty3.1为增函数, Ty3.2为减函数。令λ=λ'时, 有Ty3.1=Ty3.2

因此

由此可得, 当

3.4 空中转换层

设置空中转换层, 使得超高层建筑成为可能, 地面与空中厅之间专门的高速电梯连接, 乘客到达空中转换层后再转换高层区间电梯到达目的层。同时, 由于每天会有大量的人流乘穿梭电梯换乘其他区域电梯, 所以设置转换层通常应布置一个大厅供人们短暂停留、休憩, 还会布置一些休闲区域或服务功能供乘客使用。一般建筑层数超过45层以上大楼考虑设置空中厅服务层分区为高层区间, 这使得到达高层目标楼层的期望时间大大减短, 但在实际中, 在高层服务区时, 由于层高的限制, 使高速电梯不足以加速到额定速度就开始减速。同时,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 建筑空间也会占用更多, 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因此, 对于超高层, 还需加以功能分区, 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用的电梯运行方式。

3.5 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是指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 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 平时也可以当作客运电梯使用。但是由于其火灾时期的特殊作用, 消防电梯必须能够到达每一层, 因此消防电梯必须在客运电梯运行系统之外, 即它是独立且单控的。在比较不同运行方式的优劣时, 由于乘客选择电梯的随机性, 只需将消防电梯视作对乘客流量的一种分流。

4 结论

电梯在现代城市的各大场所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面。为了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和舒适度, 我们需要熟悉电梯的控制和调度方案。

本文在以采用群控的前提, 主要着重于在合理的假设下, 建立了常见的几种电梯调度的平均运行时间的数学模型。好处是计算比较简单, 计算量也很小, 在实际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文中也存在着很多缺陷, 这些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顺.现代电梯控制系统[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3.

[2]董骊.高层建筑电梯群控调度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8.

[3]金晴川.超高层电梯[J].中国电梯, 1998, 9 (11) .

[4]朱德文, 牛志成.电梯选型、配置与量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如何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篇9

关键词:电梯,安全,远程监控,无线数据传输,监管,法律

0 引言

近日, 湖北、西安、深圳等地电梯致人死亡的新闻, 让人们坐电梯产生了恐惧心理。据统计, 2012年全国因电梯事故导致28人死亡, 2013年仅最近3天就有4人死亡。最恐怖的是15日上午11点36分, 深圳罗湖区长虹大厦发生的电梯惨剧。一名24岁的女护士乘坐电梯从16楼到3楼, 当电梯门打开, 女孩正准备走出层门时, 电梯门突然关闭, 并迅速下坠, 女子头部被夹断, 当场身亡。面对血淋淋的教训,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惨重的安全事故, 是天灾还是人祸?”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2年底, 全国在用电梯总数已达到190.8万台, 并且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 这就意味着每年我国的电梯拥有量以每年30万台的速度递增, 其保有量和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现如今, 电梯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其在带给人们舒适生活的同时, 也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的运行。

1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

针对我国频发的电梯事故, 笔者通过对电梯生产厂家、电梯维保单位、物业公司、乘梯客人等多方调查研究, 初步分析了造成电梯事故频发的原因, 现分析如下:

1.1 电梯老龄化严重

电梯的使用寿命取决于电梯的使用频率、每次乘梯的满员情况、电梯的质量及性能等因素, 一般为15~20年左右。通常住宅小区的电梯使用寿命相对长一些, 公共场合譬如商场、医院、学校、宾馆等的电梯的使用寿命相对短一些, 这和日常的电梯使用频率是分不开的。这意味着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安装的电梯都面临着淘汰的局面, 但事实是这些电梯仍在运转, 这些电梯型号老旧、不易更换新零件、运行中事故频发, 这给乘坐电梯的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2 维保单位责任心差

电梯在安装以后, 电梯的日常维护、管理、检测及维修至关重要。据统计, 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 制造质量占16%, 安装占24%, 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可见对电梯的维保工作是多么重要。但是, 通常电梯生产单位将这一部分业务外包给专门从事电梯维保的单位, 维保单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降低维保费用已获得该业务。据统计如果电梯生产厂家维保, 一年的维保费在7000元左右, 而交第三方维保, 一年的维保费只需3000元。也就是说, 电梯安全越来越重要, 而电梯维保价格却越来越低, 这样客观上造成电梯维保的责任心也越来越低, 缺乏足够的电梯安全和维护意识, 存在“检修走过场”的现象, 造成电梯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为电梯的安全运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1.3 国家监管力度不足

电梯是特种行业设备, 与其他特种行业设备不同的是电梯是市场经济中的商业产品, 作为商品, 它的设计标准、生产环节、采购环节、维保环节等多方面都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 否则,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都会对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

正如国家质检总局事故调查处理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旭正此前曾说:“总体而言, 我国电梯的安全水平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在实际中, 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过剩生产导致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零件质量不过关等安全隐患。为了降低电梯出售价格, 减掉了电梯的有些功能, 例如没有了电梯的到站钟声, 不显示维修提示。

1.4 国家相关法律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PLC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在电梯控制上的广泛应用, 电梯技术突飞猛进, 原有的国家关于电梯的相关法律显得有些滞后, 造成不少电梯企业为节省成本, 钻空子、打擦边球, 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并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 违者“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但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报废标准, 对电梯的使用年限、严重隐患等, 都没有细化、数字化界定, 因而对违规企业无法处罚。

另外, 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梯制造标准, 不能盲目参照欧盟标准, 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我国的电梯在使用频率、客流量等方面和欧洲有很大差距。

1.5 电梯缺乏科学管理

针对电梯这一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性能, 还是要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梯的远程监控技术日渐成熟, 由于其成本不高, 已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据报道, 2013年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在着手做此项工程。所谓电梯安全远程监控系统, 是集地理信息、计算机控制和远程通讯技术于一体, 通过设定的电梯数据采集器和信息网络系统, 将分布在各处的电梯运行状况和故障信息及时传递到监控中心的监视终端, 从而实现对各处电梯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有了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当电梯发生事故时, 人们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迅速采取措施, 强制电梯停止工作, 并迅速通知维修人员迅速到达现场施救并进行维修, 甚至可以提前发现事故的先兆, 将恶性事故扼杀在萌芽中。

2 建议及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重视电梯安全运行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有力的措施来降低电梯事故的发生, 尤其是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2.1 完善法律制度, 加强监管执行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让电梯生产企业、电梯维保单位无空子可钻。尤其是制定电梯报废标准, 强制报废标准可以有效地杜绝延迟报废、拒绝报废的行为, 将那些超龄服役的电梯淘汰出运营市场, 最终实现电梯报废常态化、规范化。这样人们乘坐电梯的安全感才能得到提升, 也才能创造出安全效应的最大化。

2.2 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能够实现某一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电梯运行状况的统一监视、控制和管理。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电梯关人、层门夹人、蹲底、冲顶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监管电梯维保公司的服务质量以及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主要由电梯终端、数据传输、远程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每一部分都涉及软件和硬件实现。

为了实现视频监控, 在轿厢内部安装摄像头, 该摄像头采用网络摄像头, 摄像头的输出端口通过以太网接口连接路由器, 然后通过路由器传输终端将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中心。为了采集电梯的运行数据, 所以在电梯轿厢的顶部安装信息采集器, 信息采集器主要负责采集电梯楼层信号、运行方向、运行速度、满员及故障等状态信号数据。信息采集器通过RS232串口连接路由器, 然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送到远程监控中心。

在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中, 数据传输有多种方式, 例如通过普通的电话线传输, DDN专线等有线传播方式。由于其硬件连接简单且易实现, 所以在早期的远程监控系统中被普遍采用。但利用电话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 会造成传输不稳定, 掉线频繁, 而且由于通信按时间计费导致费用较高;利用DDN专线传输方式传输数据, 但专线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可扩展性差。除了有线传输数据这种方式, 近几年无线数据传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其中主要有GPRS和3G网络数据传输。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无线数据传输业务, 目的是给移动用户提供高速无线IP或X.25服务。GPRS理论带宽可达171.2kbit/s, 实际应用带宽大约在40~100kbit/s, 在此信道上提供TCP/IP连接, 可以用于Internet连接、数据传输等应用。GPRS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每个用户可同时占用多个无线信道, 同一无线信道又可以由多个用户共享, 资源被有效地利用。GPRS允许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GPRS永远在线, 按流量计费, 从而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无线分组数据业务。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和频繁的、点多分散、中小流量的数据传输, 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所以基于GPRS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具有稳定可靠、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 WCDMA, TD-SCDMA, Wi MAX。在本系统中, 通过3G无线网络实现视频监控图像的传输和报警信号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稳定可靠, 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运行性能, 减少了电缆使用材料, 缩短了施工时间, 降低了系统造价。

监控中心的软件可采用自主编写, 这样在显示器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多路电梯终端ID及图像, 并自动存储图像资料。系统将对数据采集器送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建立电梯操作数据库, 检查目前电梯的运行参数和详细的指令参数, 更重要的还有生成数据报告, 输出远程监控结果和对现场工程师提出指令。如果出现异常, 将给出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息传到远程终端以启动报警装置。管理人员可直接调看电梯现场监控画面并对现场进行指挥。

2.3 操作规范, 文明乘梯

当我们乘坐电梯时, 要正确文明乘坐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不规范不文明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电梯发生事故, 比如运送装修材料、电动车等超重物品, 用脚或手挡住防止层门关住, 随意敲打, 重复按键, 在轿厢内嬉戏、跳跃等行为。所以我们首先要请有资质的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电梯安装、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等工作, 以便在电梯安装、运行过程当中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其次, 电梯一旦出现故障, 乘客不要慌张, 不要强行打开层门, 冷静等待外界人员施救。

3 结束语

电梯作为特种行业设备, 安全运行是重中之重, 它的安全运行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不忘血的教训, 积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实现对电梯事故的零容忍。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运行的若干思考 篇10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就需要不断的加强对电梯安全运行的宣传工作, 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在人们使用电梯的过程中, 安全问题必须当做第一要务, 务必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不能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丁点的问题, 否则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乘坐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同时可是容易被人们忽视和不被重视的一个环节, 因为乘坐电梯已经成为大家所习以为常的部分。当然, 最为大家习以为常, 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细节也是最容易导致问题出现的部分。因此,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该讲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进行广泛的宣传, 同时不断的提升人们关于电梯乘坐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好了关于电梯安全的宣传工作, 才能达到防范于未然, 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的效果。

二、提升电梯的施工质量, 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运行电梯。

电梯的安全运行, 离不开一个安全可靠的载体, 这就要求对电梯的施工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电梯施工过程中, 切实的做好具体施工工作, 提供高质量的电梯工程, 才能够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于电梯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在电梯的制造的环节中出现了问题, 那么这就将直接导致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不能为使用电梯的人们提供安全保障, 并且将直接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就是在电梯建造完成之后, 在建筑物内具体施工的过程中, 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建造的问题, 这也会导致在日后的电梯的使用会出现安全隐患, 同样也会直接威胁到使用电梯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应该高度重视电梯的施工质量, 从电梯的载体上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行电梯。

三、做好对电梯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工作, 消灭安全隐患。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在保证电梯的建造之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首先, 应该在日常做好对电梯的检查与维修工作。通过定期的对电梯的检查, 及时的发现问题, 并处理问题消灭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一些部门对于电梯的定期检查工作做得不够到位, 认为电梯是一劳永逸的工具, 这些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同时也是特别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 因此, 应该定期的对电梯进行常规的检查工作。同时在检查的同时,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 也就是要对出现问题的电梯记性及时的维修, 对于一些老化和不能使用的电梯应该及时的进行替换, 以免出现损失的扩大化。同时还应该做好对电梯的检查工作, 一些不合格的电梯正在运行, 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通过及时的排查与实验, 应该及时的替换存在问题的电梯, 务必要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样才能够在人们使用电梯的时候, 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四、实行专门人员电梯安全负责制, 并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对于一些较大的企业或者部门, 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 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应该建立专门人员安全负责制, 由专门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来负责电梯的安全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电梯的安全, 一旦在电梯发生故障, 或者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时候, 就会出现推诿责任, 逃避惩罚的现象。因此, 应该建立专门人员电梯安全负责的制度, 由专门的部门或者是具体工作人员来具体的负责电梯的安全工作。主要包括, 从电梯的修建工作, 以及日常的检查和维修工作, 到一旦出现电梯安全事故的负责问题, 需要明确该负责部门的职责。这就会对该部门形成鞭策的作用, 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对于电梯安全的负责人员, 应该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于工作态度良好, 并且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电梯负责人, 应该及时的奖励, 同时对于在抽查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甚至是导致严重后果的负责人, 应该给与严重的惩罚。这样就能够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做好电梯的安全工作。同时还应该建立电梯的安全技术档案, 及时的记录出现问题的电梯, 以便能够清晰的看到电梯出现问题的环节。在经常出现问题的电梯环节中, 应该更加的注意, 通过记录的电梯安全档案, 还可以分析一些常出现问题的电梯在哪些地方, 以便于下一次的重点盘查工作。

五、正确使用电梯, 必要时配备专职电梯工作人员。

正确的使用电梯, 也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一些人流较大的电梯而言, 一般都要按规定配备专职的电梯作业人员, 有具体的电梯操作人员来进行电梯的升降操作工作, 这样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电梯的错误操作, 提升电梯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应该在电梯操作人员的指挥下正确的乘坐电梯, 不可出现混乱的场面。同时还应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制度和操作规程, 只有正确的执行电梯的操作过程, 才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电梯操作人员还应该及时的纠正一些错误的电梯操作方式, 同时还应该控制电梯的乘坐人数, 严禁超载。

六、定期开展演练, 提高电梯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在电梯出现问题是的损失, 应该不断的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同时还应该定期的展开电梯的突发事件的演练, 防范于未然, 提升人们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在做好电梯安全工作各方面的同时, 还是应该预防在问题后的一些解决措施。不断的提升各部门的应急反应以及处置的能力。日常的演练主要包括一些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乘坐电梯人员的演练, 不断的提升人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紧急的处理以及救援的部门,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及时的进行处理和救援工作, 尽最大的可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结语

城市化的进程推动着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建设, 电梯也就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目前的电梯使用情况通过分析, 可以看出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些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本文就结合当前的电梯使用情况, 展开对电梯安全运行措施的探讨。主要通过六个方面展开分析, 首先应该加强电梯安全运行的宣传工作, 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这是保证电影安全运行最基本的工作, 同时还要提升电梯的施工质量, 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运行电梯, 能够安全运行的电梯也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对电梯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工作, 消灭安全隐患, 当然也需要实行专门人员电梯安全负责制, 并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对于电视的使用方面, 应该正确使用电梯, 必要时配备专职电梯工作人员, 最后还应该定期开展演练, 提高电梯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推进, 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摩天大楼也成为一座城市现代化的象征,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楼也是越来越高, 因此电梯就成为了摩天大楼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电梯在日常建筑中的普及, 电梯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人们对于电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通过不断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当前的电梯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安全隐患仍然是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务必要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建筑物内电梯运行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探究关于不断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电梯安全,运行,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国安, 屠雪勇, 王坚.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及方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1 (06) .

[2]张云动.电梯定期检验中上行制动试验实施分析[J].科技传播, 2011 (12) .

[3]冼建中.目前电梯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1 (13) .

电梯运行抖动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篇11

【关键词】电梯;抖动;成因分析;应对措施

引言

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的的电梯数量已经快达到400万台。面对电梯数量的不断增长,电梯的安全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在对于电梯乘坐舒适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出现了在电梯运行抖动的现象,以下将会对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抖动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电梯当前的监管现状

电梯运行的原理是利用曳引轮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来使得电梯的轿厢实现在轨道内的运行。关于电梯的技术要求当中明确规定,电梯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安全可靠,保证乘客的舒适感。安全可靠能够通过在电梯的初始设计中得到保证,并且制造、安装、检验和维护当中十分容易得到保证。但是,舒适感确实乘客的主观感觉,舒适感主要取决于电梯运行的速度变化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变化。但是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检验电梯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碰上一些左右抖动和上下抖动的现象,并且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实际的解决办法,很多电梯的带病运行使得许多乘客对电梯抱有恐惧的态度。

二、电梯在运行抖动的成因分析

根据对于电梯抖动的长期研究和总结,发现电梯出现抖动的原因主要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机械方面引起的,另一部分是电气方面引起的。

(一)机械方面引起抖动

1.如果在安装电梯的时候,电梯导轨的安装不垂直的话。或者垂直的精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的话,或者电梯的使用年限过程从而导致电梯运行导轨出现磨损、变形等状况时候,则会非常容易出现电梯运行出现抖动的现象。在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明确规定:第一,每一条导轨都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导轨支架进行固定,并且每个导轨支架之间的距离必须要小于2.5米,(如果超过2.5米的话,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校核);第二,支架如果采用焊接连接的话,必须要保证支架之间连接牢固,这就要求在进行支架焊接的过程中确保焊缝符合设计的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第三,导轨面之间的相对偏差超出了最大的规定值,并且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大于了1.2mm,或者没有装载安全钳的对重导轨的偏差大于了2.0mm;第四,导轨顶面之间的距离偏差超出了最大规定值,通常情况下轿厢导轨的距离偏差最大为2mm.对重导轨的最大偏差为3mm。如果在安装电梯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上述要求进行的话,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则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2.如果电梯的主机机座在连接承重梁的时候,用于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出现松动的话,则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将会出现上下窜动从而出现抖动现象。并且电梯检验工作人员如果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没有尽到全面排查的义务的话,这类问题将不会解决。

3.进行电梯制动的两侧制动器如果出现两侧受力不均或者两侧间隙不同的话。电梯在运行制动中则会出现摩擦不均匀,长期下去,则会导致制动轮上的制动闸瓦和制动盘之间出现故障。从而不符合。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的相关规定。进而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抖动的现象。

4.电梯的导靴靴衬是一个特别容易损坏的部件,一旦电梯的导靴靴衬出现损坏,则会出现电梯抖动的现象。

5.电梯的安全钳进行工作后,为实现复位,导致了安全钳和运行导轨之间的摩擦,从而出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抖动现象。

6.电梯的导向轮中的轴承出现故障,从而导致了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顿一卡的现象,并且在机房内会伴有噪音。

7.电梯的曳引主机的绳槽出现磨损现象,从而导致了曳引轿厢的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了电梯运行抖动的现象。

(二)电气方面引起抖动

1.由于制动器的线路回路中的接触器的线头接触不良或者是接线出现松动,从而导致了回路连接不畅通,进而导致了制动器不能够完全工作。这是电气方面导致电梯运行出现抖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主电源出现线路接触不良,进而导致了电梯整个回路得电压或者电流不稳定,从而导致了电梯的运行不平稳。

3.电梯的变频器出现问题,一旦变频器出现故障,这样会对电梯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也会使电梯出现的抖动最为巨大。

三、电梯运行时解决抖动的主要措施

通过上述的电梯抖动的成因来看,需要在电梯的安装和维护方面都要进行改进才能够解决问题,并且管理人员也要做到管理到位,因此,具体的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1.严格检查电梯导轨的垂直度,并且保证导轨的接头处磨平。

2.维保人员要确保螺栓的拧紧,并且要多次对其进行检查,从而确保主机机座与承重梁的紧密连接。

3.及时的对制动器进行检查和调整,如果发现异常,要立即进行制动器的更换。

4.对于易损的导靴靴衬,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进行更换。并且调整好弹簧的压力,使得其与导轨接触的滚轮压力均匀。

5.经常检查安全钳与导轨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及时的排除故障。

6.如果导向轮内部的轴承出现故障,及时进行更换。

7.注意调整曳引绳上的受力,确保各条曳引绳的张力差保持在5%之内。

8.在平时加强电梯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管理人员要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查。

结语

伴随着人们对于电梯的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梯安装以及平时的维护和检修方面,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仔细排查,确保电梯安全平稳的运行。同时,电梯使用单位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从整体上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参考文献

[1]陈聪.浅议电梯导轨的安装要点及在用电梯导轨的校正[J].科技资讯,2015(18)

[2]菁菁.新标准2016年2月1日起实施 明确6种报废条件——《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解读[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5(08)

[3]张航.电梯制动器电气控制及检验问题探析[J].化工管理,2015(30)

[4]田明,芮延年.电梯安全性远程监控技术与故障诊断[J].化工管理,2015(30)

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建议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电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电梯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而且电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是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但是, 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共振, 一方面对电梯零部件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另一方面会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因此, 对电梯的检测维护以及调试非常关键。

现阶段产生电梯运行共振的主要因素有钢丝绳的不均匀受力、抱闸存在间隔缝隙、导靴与导轨的问题、轿厢的问题等, 严重影响到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1 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分析

电梯的种类有很多, 如乘客电梯、小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住宅电梯、观光电梯、医用电梯、液压电梯、货物梯、自动扶梯、防爆电梯等, 相对来说, 乘客电梯的应用极为广泛, 尤其是在高层住宅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甚至是在一些多层住宅中也存在电梯。乘客电梯的结构如图1所示。

电梯虽然为人们带来一定的便利性, 但是, 电梯的使用也会伴有一定的危险性, 不仅是电梯设备的损毁危险, 更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而且, 如果运行效果不佳的话还会产生共振的现象, 引起电梯运行共振的主要因素有:

(1) 钢丝没有均匀受力。

电梯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钢丝来支持, 也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 必须要保障钢丝的均匀受力, 才能保障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但是, 就当今电梯运行的情况来看, 很多时候钢丝没有均匀受力, 引起电梯轿厢不稳定受力, 从而产生振动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梯钢丝不均匀受力主要是由于在一段时间内, 曳引承受的力量太大, 加快了钢丝的磨损速度, 造成电梯运行出现共振的现象, 严重影响到电梯轿厢运行的稳定性。

(2) 抱闸存在间隔缝隙。

在日常使用电梯的过程中, 经常发现电梯在启动或停止的过程中, 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严重影响到使用者的舒适度。造成电梯启动或停止缺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电梯抱闸存在间隔缝隙, 一般情况下间隔缝隙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旦抱闸间隔调整得不够好, 缝隙过大就会影响到电梯启动或停止的稳定性。另外, 抱闸存在间隔缝隙也是因为技术参数不够合理, 因此, 必须在技术参数上进行不断的改进。

(3) 导靴与导轨的问题。

导靴与导轨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导靴与导轨很少会发生损坏故障, 只要保证润滑性就能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但是, 由于电梯运行的环境不同, 很多电梯都会处在极为干燥的环境下运行, 会导致电梯的润滑性降低, 这样就会造成电梯导靴与导轨出现过度摩擦的现象, 使得电梯运行状态不稳定, 出现振动的现象, 严重影响到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另外, 电梯在运行期间经常会发生不平稳的现象, 这种状况的发生, 主要是受到导靴或导轨安装的影响, 如果安装不合适就会导致电梯失去水平性, 从而造成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正常的摩擦状态, 影响到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4) 轿厢的问题。

轿厢是电梯乘坐者的主要场所, 如果轿厢发生振动的话, 会直接对乘客造成平稳性的影响, 而且, 震动发生的声音也将会产生噪音。造成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轿厢的安装质量问题, 如果轿厢安装未能达到相应标准的话, 就会造成轿厢不平稳, 轿厢失去水平性就会造成轿厢运行的不稳定。此外, 轿厢的运行速度超出可控范围也将会产生电梯运行共振。

2 电梯检测中电梯共振的预防策略

2.1 钢丝绳的调试建议

调试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 钢丝绳的松紧度如果不适合的话, 就会产生电梯运行共振, 并不是钢丝绳越紧越好, 具体要根据实际的电梯使用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试。例如, 某电梯维护工作人员, 在对企业客梯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发现钢丝绳不是特别紧, 便将该客梯的钢丝绳调试到紧绷的状态, 认为这样电梯运行就会稳定, 同时也觉得这样才能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但是, 经过维修后的客梯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 该电梯经常发生轿厢抖动的现象, 给很多乘客造成恐慌。因此, 建议在对电梯钢丝绳调试的过程中, 要根据电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调试钢丝绳的松紧度。另外, 电梯钢丝绳如果过于紧绷的话也会产生电梯滑移的现象, 更难以调整电梯运行的平衡性, 甚至会产生极大的噪音, 因此, 必须结合实际电梯的使用情况进行电梯钢丝绳的调试。

2.2 抱闸的调试建议

(1) 要了解电梯的运行环境、电梯的自身重量、电梯的最大承载负重等, 这对电梯的启动和停止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 要对电梯抱闸间隙进行相应的调试, 掌握电梯抱闸的型号, 根据相应的运行参数对抱闸间隙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抱闸间隙经常因为参数调试出现误差而造成缝隙的出现, 因此, 在调试完成之后, 要对电梯的启动和停止状态进行相应的测试, 确保抱闸运行状态正常。

(3) 要对电梯抱闸进行定期的检测, 避免抱闸出现磨损、裂缝等质量问题。在对抱闸进行调试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曳引机的工作状态, 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无论是哪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将会对电梯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2.3 导靴与导轨的调试建议

对于导靴与导轨的调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润滑性、安装质量。很多电梯安装工作人员在安装导靴与导轨的过程中, 并没有重视电梯轿厢, 使得导靴与导轨的安装与电梯轿厢的实际运行轨迹出现偏差, 导致电梯轿厢运行不稳定, 而且, 还经常有工作人员在对电梯进行检测维护的过程中, 忽略了对导靴与导轨润滑性的检测维护, 从而造成导靴与导轨的润滑性不好而引起电梯运行共振的现象。因此, 在对电梯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要加强对导靴与导轨的检测, 避免出现上述状况, 确保电梯运行的平稳性。另外, 可以针对电梯的检测维护工作制定相应的规划, 在使用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 要缩短维护周期, 一方面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延长电梯各个零部件使用寿命。

2.4 电梯轿厢的安装调试建议

对于电梯轿厢的安装调试, 一方面要从电梯轿厢各个结构的安装质量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要结合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 为了保证电梯轿厢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还要加强电梯的密封性。在对电梯轿厢的安装调试过程中, 可以利用静平衡的方式来检查轿厢的实际位置, 用以查看电梯轿厢的倾斜情况, 由此来得出电梯轿厢的平衡系数, 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考察, 发现影响电梯轿厢平衡的因素, 如导靴、导轨的不合理摩擦等, 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电梯轿厢进行相应的调试, 从而有效的提高电梯轿厢的舒适度。

3 结语

电梯运行共振将会对电梯的稳定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

摘要:分析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电梯检测,电梯共振,原因及建议

参考文献

[1]祝沛.简述对电梯检测工作影响较大的因素[J].广东科技, 2013, (22)

[2]阳璞琼, 陈文光, 赵立宏, 等.电梯轿厢无随行电缆非接触供电系统设计[J].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03)

[3]王璇, 武潇, 穆彤.曳引式电梯平衡系数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14, (10)

[4]周鲁苹, 王福才.电梯运行中提升机减震阀全开故障检测方法[J].控制工程., 2014, (05)

[5]刘志慧.电梯变频器的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09)

[6]刘剑, 张雷, 刘美菊, 等.基于GNP的多轿厢电梯多目标优化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04)

上一篇:物流货运下一篇:氨法脱硫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