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电梯

2024-09-29

教学电梯(通用12篇)

教学电梯 篇1

1.课程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电气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该课程不但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要求, 而且工程实践性很强, 因此除安排上完理论课时外, 还安排了两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可巩固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次独立设计的实践机会, 以培养其设计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 使学生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按照给定的设计资料和设计要求, 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增强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3.1设计题目的选择。

设计题目:某小区五层住宅楼客梯的PLC控制。

题目的选择:对于电梯的控制, 可选用继电-接触系统或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 但是二者有各自的特点:

a:继电-接触系统:它的优点是线路直观, 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电器, 更换方便, 价格较便宜。但是他触点繁多, 线路复杂, 电器的电磁机构及触点动作较慢, 能耗高, 机械动作噪音大, 而且可靠性差。

b:PLC在设计和制造上采取了许多抗干扰措施, 使用方便, 扩展容易。它使用了梯形图和可编程指令, 易于掌握。总之, PLC取代继电-接触系统已经成为大的趋势。

基于上述原因, 我选择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对电梯的控制。

3.2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3.2.1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 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PLC行业已经在工业市场上占有一大片领地。在此次设计中, 我将利用PLC来实现对电梯的控制。其中包括对PLC硬件的设计, 软件设计, 驻点路的设计, 控制柜的设计, 以及电梯惦记和其他设备的选择, 还有原理分析等。相信此次设计后, 我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能有初步的了解。

3.2.2控制要求。

电梯轿箱的控制要求:

a:选向:根据电梯各层内选外呼信号的先后和停止时轿箱所在的楼曾位置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

b:选层换速:指电梯能够根据轿内所选层而决定运行方向, 而且遵守或一直向上, 或一直向下的原则。并且在每次平层的时候都能够换速。

c:楼层位置的指示:选用了数码管显示的方法。由于FX2N系列已有内部计数-译码驱动模块, 所以只要外部加上LED七段显示管和电源就可以显示楼层了。

电梯门的控制要求:

要求当电梯平层的时候, 电梯门自动打开, 经过10秒钟后电梯门自动关上。如果遇到有人在门中间的情况, 电梯会因为光电开关的作用而自动开门。

补充要求:

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以外,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备用电梯电机的使用, 一但曳引电机出现故障, 备用电机将手动控制转入运行状态, 避免因曳引惦记出故障而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

3.2.3主电路的设计。

拖动电机主电路的设计:

a:拖动电机的选择及原理:电梯的种类多种多样, 按拖动系统来分有交流单速/交流双速拖动电梯、交流调压调速电梯等等。在此次设计中, 我将采用交流双速电机作为曳引电机, 它的优点是简单, 经济, 更重要的是舒适感好。

b:备用电机的选择:备用电机只要选择和曳引电机一样的型号即可。

门电机主电路的设计:

门电机的选择及原理:只要满足功率要求, 门电机选用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即可。电动机的正反转来实现门的开关, 采用星角降压启动, KS为速度继电器, 用来对开关门到头时制动, 防止轿, 厅门的损坏

3.2.4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

可编程控制的选择:a:由于市面上三菱产品型号较多, 种类齐全, 技术先进, 加之本人对三菱产品的青睐, 所以我选择较前沿的产品三菱FX2N系列产品。

b: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1) 输入输出点的估算:首先列出被控制对象输入输出的设备名称, 并根据所需要的输入输出点数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的数据, 增加10%~20%的可扩展余量后就得到了输入输出点数的估计数据。以此为依据可以算出I/O总点数约为100点。

(2) 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根据PLC输入、输出量点数与性质, 可确定I/O模块型号与数量, 高密度模块如32、64点, 平均每点价较低, 但受到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和环境温度的限制, 同时应注意同时接通的点数不应超过总数的60%。

(3) I/O点的分配:授课时逐条分析。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设计:根据PLC内部资源分别介绍。

3.2.5原理分析。

主电路图原理分析:

a:拖动电机工作原理:起动电机串如电抗LQ、经一段时间后KM1接触器接通, 电动机转入固有特性运转。减速时KMK断开、KMM接通, 慢速绕组串电抗LM和电阻RM运行, 延时一段时间后, KM2接通, 短接RM, 电动机串入电抗LM运行, 在延时一段时间后, KM3接通, 电动机在慢速固有特性上运行, 直到KMS或KMX断开, 电动机停止运转。

b:门电机原理分析:当电梯平层时, 开门触点KMK闭合, 电机正转, 轿门打开;当定时继电器到时, KMG闭合, 电机反转, 轿门关闭;当有人在门中间出现时, 光感触点闭合, 电梯强迫正转, 轿门打开;当轿门碰到开、关极限开关时, KMK或KMG断开, 并反向制动。

梯形图原理分析:

a楼层感应电路:当电梯在遗漏时M104接通、M111接通并保持, 电梯达到2楼是M103接通→M110接通, 并保持, 同时切断M111。

b轿内指令及门厅召唤电路:人在轿箱内, 当按下第3层选层按钮时, M502接通→M114接通并自保当电梯到达3层时搂层信号M102断开指令信号。

C门厅召唤电路:当电梯位于1楼, 如果3楼有上呼信号, 2楼有上下呼信号, 即M125、M122、M124接通, 电梯到达楼时上呼信号消除。

d电梯选向电路:当电梯位于2层楼, 则M110接通, 如果按下3楼指令按钮, M114接通, 赭石由于M110的常闭触点断开, 因此电梯向上方向继电器M130由M107、M106和M105的常闭触点而接通, 选择上行方向。反之, 如果1楼指令按钮按下, M116接通, 向下方向继电器M131接通, 选择方向向下。当上下方向均有指令时, 如果电梯已经处于上行状态, 则执行完M113、M112向上指令后, 在执行M116向下指令。

e梯平层、换速电路:如3楼有有指令位号, 即M114接通。在电梯将大到3楼时, M107接通, 使换速继电器M134接通, 发出换速信号, 并保持;当电梯达到顶层或底层时, 无论有无轿内指令都必须还俗。M144接通, M134, 折市电梯高速运行。

f梯起动电路:当换速M134接通, M143断开→Y012断开, 接通慢速继电器Y013, 电机在固有特性上运行。

g梯平层电路:如果电梯因不应有的原因, 上行超越平层位置, SPG离开隔磁板, 使X002断开, M140断开, 这时Y011由Y013、M140、M143和Y010的常闭点和M142的常开触点而接通, 电梯反向平层, 直到M1140接通。最后位于平层位置, M140、M141和M142均接通, Y010和Y011均断开, 进行抱闸。T450为延时断开时间继电器, 用于快速运行断开的延时, 以保护电动机绕组。

至此原理分析结束。

3.2.5设备选择。

主回路设备的选择:

a曳引电机型号。b备用曳引电机选型。c门机型号。d其他:曳引电机交流接触器。

计算说明:根据电梯最大载重量可算出电梯所需要的功率, 约11KW。

PLC型号及其开关输入输出量的选择:

根据要求可以估计I/O总点数约为90点。所以我选择FX2N-128MR主机。他的特点是运算速度高。

3.3体会心得。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电梯的控制有了深入的了解, 尤其是电梯的PLC控制。在这次设计中, 我经历了查资料→做笔记→思考→定位→选设备的过程, 使我了解的不仅仅是电梯的控制, 或是设备的选择, 或浅或深, 最重要的是我掌握了一种设计的方法, 思维的方式, 使受益匪浅。在此次设计中, 使我还体会到了要想飞快的进步就要有一盏明灯照路。感谢刘老师多次的指点迷津, 使我突破了许多难关。

教学电梯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的电梯,认识电梯里的标识。

2、学习电梯的乘坐方法,学会谦让,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

3、初步了解乘坐电梯的急救措施。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事先和附近高层的保安联络,分组做电梯的安排。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出示楼梯图片给孩子认识。提问孩子这是什么(楼梯)我们从教室到操场就要走楼梯,那你们觉得走楼梯累不累。

2、出示第二张图片(高楼大厦)。提问这幢楼高不高,你觉得我们从一楼走上去累不累?

3、小结:人们想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电梯。

二、认识电梯里的标志。

1、你们乘坐过电梯吗?

2、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电梯图片,出示图片升降梯(这种一般是在建筑工地上用的,扶梯,观光电梯,一般电梯,孩子们说说坐过哪些电梯,都在哪里坐过)

3、看来小朋友们都坐过电梯。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电梯里有一些标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下这些标志。

出示图片,认识电梯里的标志,说说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三、学坐电梯。

我们接下来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来坐电梯的,看时候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待会老师有几个问题,看看哪个小耳朵听得最仔细。

1、播放视频。

2、提问:视屏中的小朋友要犯了那几个错误:

①用身体挡住电梯门;

②乱按电梯按钮,这样做会怎么样?

③在电梯里又蹦又跳,这样会碰到别人,让电梯发生故障,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教师小结:乘电梯既要注意安全,也要相互谦让。

四、学习急救措施。

1、如果电梯出故障了应该怎么办,看看我们的急救超人是怎么做的?

2、播放视频。

3、你们来说说看应该怎么做。

4、教师总结:首先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报警铃。打119,或者脱下鞋拍打电梯门,向外面的人求助。如果我们发现电梯运行突然加快时,我们要迅速按下每一层楼的按键,做好自我保护的动作。

教学反思

1.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 莱辛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与动力。每每发现,幼儿在上高楼时,总喜欢去乘电梯,进了电梯都想自己去按按钮,即使够不到,也希望家长把他抱起后自己操作。他们对电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走楼梯比较后也初步感受到了电梯的速度和奇妙。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商场里、医院里、超市里、各大广场里、各小区里、图书馆里……到处都有电梯,因此孩子对电梯有生活经验。选定了电梯这一大方向,又可以围绕它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呢?基于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把内容的重点放在学乘电梯,让幼儿掌握一些真实的生活技能。这样的选材才是有效的。

2.合理利用家庭、社会资源,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家庭是幼儿园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幼儿社会化的首任教师。新《纲要》提出: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合作能力。社会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三课堂,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就必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充分利用幼儿周围的人力资源、物质环境等,拓展幼儿学习的空间。组织活动前,我给每位孩子准备了一张有关电梯的调查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了解幼儿对乘电梯到底有多少经验,并鼓励大家去试着乘坐电梯,发现不同的电梯类型等。这对活动目标的制定和环节的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活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情境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组织这个活动,教师去医院拍了真实的电梯视频,包括乘坐的过程。并用一个去医院看望生病小朋友的情境把这个上下电梯的过程串联起来,使幼儿感受整个真实的情境,从而自主地参与,投入在活动中。在这个社会情境中还创设了问题情境,迁移幼儿的经验,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电梯的问题,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

社会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不可缺的环节与步骤,也是幼儿巩固所学知识、吸收新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当然,孩子的社会发展并不会通过一个社会活动就有所成就,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在老师进行社会活动的设计时,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说教,没有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去操作,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话,是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的。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合理的活动环节,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等,使社会活动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从而使孩子能更好地走入“社会”。

教学电梯 篇3

关键词:机械知识;教学;电梯

机械知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螺纹连接、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等。作为技术基础课,其内容抽象,所以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相关的机械知识和后续的电梯专业课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多媒体教学

首先,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轮系的作用(可以改变从动轴的转速)为例,利用多媒体课件,用动画演示利用滑移齿轮进行变速的过程,使学生对轮系变速的过程和原理一目了然。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以空间齿轮机构的受力分析为例,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可以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即圆周力、径向力、轴向力,课件的受力图配合实物图来处理,便于学生对空间力系力的方向的理解,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总之,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让传统教学无法表达的知识重点、难点变得简单明了。

二、实物教学

在配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将机构实物搬进课堂,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在机械知识的教学中,凸轮机构要用教具演示其运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凸轮轮廓形状的关系;棘轮机构用教具演示其运动,让学生明白驱动棘爪和止动棘爪在棘轮间歇运动中的作用,为以后学习限速器的工作原理打下理论基础。电梯曳引轮、导向轮的工作等需要轴系零部件,轴的讲解可让学生观看螺纹的加工、键槽的加工及轴表面的磨削等录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轴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滚动轴承可用实物配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识不同轴承的受力情况,如何选用和怎样安装。在电梯有齿曳引机中,多用斜齿轮和蜗杆减速器,所以齿轮一章是机械知识的重点也是难点,配合教学录像,让学生认识各种齿轮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及刀具的选择方法、变位齿轮、根切等相关概念。

三、实验教学

教师要有效利用实验教学,在授课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具进行教学演示,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思维。比如在讲解四杆机构性质时,运用教具演示,让学生边观察边听讲,教师配合教具在黑板上画机构极限位置图,能使学生很快弄清曲柄、摇杆等构件之间的实际运动情况,以及摇杆处于极限位置时,连杆和曲柄的对应位置,帮助学生理解急回特性。另外,带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是很好的教学方式,这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此,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手参加实际操作。上课教师应与实验人员紧密配合,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做好准备、讲解、指导及批改实验报告等工作,使实验收到良好的效果。以急回特性为例,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的运动,这三种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其从动件有极位(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有两个极位,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有两个极位,摆动导杆机构的导杆有两个极位),让学生充分认识四杆机构的极位,当极位夹角大于0°时,这三种机构的从动件都会有急回运动特性。

四、实习教学

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定期带学生进入电梯实训场所,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也为以后电梯专业的实习打下基础。如让学生进入电梯机房,首先,在机房我们看到大量的螺纹连接:曳引机在机房的固定、钢丝绳绳头在机房的固定,认知螺纹连接的不同防松方法,如用红漆做标示防松、开口销防松、串钢丝绳防松等,通过实习让学生知道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的重要意义。第二,认识曳引机:有齿曳引机,就是使用了斜齿轮减速器或蜗杆传动减速器的曳引机,让学生认识齿轮一章对电梯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齿轮的学习兴趣。曳引轮和导向轮是电梯上下运行的关键部件,它们的转动需要轴的支撑,而轴本身需要轴承支撑,知道电梯的运转中轴和轴承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轴和轴承的学习,牢记要定期对曳引轮和导向轮的轴承添加润滑油。第三,在机房我们还可以看到限速器,它和地坑张紧轮、轿厢安全钳配合工作,是检测电梯运行速度、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限速器巧妙地应用了凸轮机构和棘轮机构,所以学生就会明白这两章的学习也很重要呀。机房机械零部件就如此之多,井道、轿厢、地坑机械部件也随处可见。教师要带领学生现场认知、现场分析、现场讨论,去理解每一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后期保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辛会珍,王仁广.机械设计基础[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自制透明仿真PLC教学电梯 篇4

关键词:电梯,继电器控制,PLC可编程控制器

一、电梯的组成部分

1.机械部分

(1) 曳引系统:由曳引机钢丝绳、 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输出与传输动力,驱动电梯运行。

(2)导向系统:由导向轮、轿厢导轨、对重导轨和导轨架组成,使轿厢和对重沿导轨作上、下运行。

(3)轿厢系统:由轿厢架和轿厢体构成,是运行乘客及货物的部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4)门系统:由轿厢门、层门、 开门电动机、联动机构组成,是乘客或货物的进出口,当所有层门和轿门关闭后,电梯才能运行。

(5)对重平衡系统:由对重和重量补偿装置构成,平衡轿厢重量及补偿电梯曳引绳长度的影响。

(6)安全保护系统:由限速器、 安全钳、缓冲器、端站保护装置、层门与轿门联锁装置等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

2.电气控制部分

(1) 控制柜: 由FX1N-40MR、 DZ47LE漏电保护开关、XJ3-5断相保护器、CJX1-32B交流接触器、JLXK1311行程开关等电气元件组成。

(2) 位置显示 装置: 由LD1125、403指示灯嵌入控制柜面板,显示电梯轿厢所在的位置和运行方向。

(3)操纵装置由轿厢内的控制盒组成。控制盒均安装在控制柜面板,直观地进行楼层控制,设有上行按钮、下行按钮、楼层控制系统,由控制柜面板按钮发出指令。

二、四层楼电梯的控制原理

电梯由配电柜面板上的呼叫按钮进行操纵:呼叫电梯指令运行方向和停靠楼层。依靠三相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带动钢丝绳,牵引轿厢向上或向下运行,电机正转,驱动电梯上升,电机反转,驱动电梯下降。电机的运行速度为0.25m/s,为了使电机能准确停机,本设计采用了电磁制动器,当电磁制动器的线圈区获电后,铁心吸引衔铁,衔铁克服弹簧力,迫使杠杆向上移动,使闸瓦松开闸轮,电动机正常运转。当电磁制动器的线圈得电时,衔铁复原,在弹簧的作用下,使闸瓦与闸轮紧紧抱住, 电动机就被迅速制动而停转。每层楼设有呼叫按钮SB1、SB2、SB3、SB4,呼叫指示 灯HL1、HL2、HL3、HL4, 到位行程 开关SQ1、SQ2、SQ3、SQ4和终端限位行程开关SQ7、SQ8。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呼叫无效,响应呼叫时,呼叫指示灯亮。电梯到达呼叫楼层时,呼叫指示灯熄灭,呼叫无效时,呼叫楼层的呼叫指示灯不亮。

三、四层电梯的PLC控制

1.程序的启动与停止

PLC开机后,按下启动按钮SB9, 逻辑行中X17闭合,通用继电器M17接通,M17常开触点闭合,楼层停止指示灯亮,显示轿厢所停楼层,SQ1(X5) 闭合时,线圈Y11接通表示停一楼, SQ2(X6)闭合时,Y12表示轿厢停在三楼,SQ3(X7)闭合时,线圈Y13接通轿厢停在四楼。程序停止:按下程序停止按钮SB0(X0)继电器M0接通, M0常开闭合,常闭断开继电器M17失电,所有运行程序停止。

2.程序运行过程

程序启动后,配电屏面板会显示电梯所停楼层,由楼层指示灯显示。在选择按钮楼层呼叫时,必须先选择电梯运行的上升或下降的状态。需要电梯上升时按下上升启动按钮SB5(X11),Y7置位。上运行指示灯亮表示电梯处于上升准备状态,需要电梯下降时按下下降启动按钮SB6(X12),Y10置位,电梯处于下运行准备状态,下运行指示灯亮。任何后发反方向呼叫无效,呼叫楼层按钮分别为:SB1(X1)——一楼呼叫; SB2(X2)——二楼呼叫;SB3(X3)—— 三楼呼叫;SB4(X4)——四楼呼叫。 例如序号1,1电梯停在一楼时,行程开关SQ1(X5)闭合,表示电梯已停在一楼,输出Y11线圈接通,PLC的Y11指示灯亮,对应HL7指示灯亮;2选择电梯上升,按下上升按钮SB5(X11) 闭合,Y7置位,常开Y7闭合,上升指示灯亮;3按下按扭SB4(X4)表示四楼呼叫,PLC的Y4指示灯亮,对应的四楼呼叫指示灯亮,M7继电器接通常闭合,Y5接通KM1线圈得电,电动机正转上升;4断开SQ1(X5)HL7熄灭表示电梯已离开一楼,Y11断开;5接通SQ4(X10)表示电梯已到达四楼, 此时PLC的Y4指示灯熄灭,对应的四楼呼叫指示灯HL4熄灭,接触器KM1失电,Y5断开表示电梯停止上升,对应的上升运行Y7断开上升运行指示灯HL5熄灭,Y14接通四楼停止指示灯HL10亮,表示电梯已停在四楼。

3.在上升或下降到二楼或三楼时,电梯会延时2秒后继续往呼叫的方向运行

到达最后或最高呼叫楼层时电梯停止。例如序号(17),原停楼层一楼呼叫楼层二楼和三楼,当SB2(X2)、 SB3(X3)闭合时,继电器M3接通, M3常开触点闭合,当电梯上升到二楼时SQ2(X6)接通、继电器M2断开, M2常开恢复闭合,继电器M4产生一个上升沿积分,M4的常开触点闭合, 继电器M6得电,T1接通,同时M6常闭触点断开Y5失电,电机正转停止, 2秒后,T1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M6失电,M6常开,常闭恢复,Y5得电延时结束,电梯继续上升到达三楼时SQ3 (X7)接通,Y5、Y3同时断开,电梯停止。

4.电梯门程序控制

该模型只有一楼设有电梯门,当电梯停在一楼时,或当电梯下降到一楼时,SQ1(X5)闭合,时间继电器T6、T7同时接通,3秒后Y6常开通,Y15自动接通,门自动打开,压下SQ5(X3) 闭合,Y15断开,同时T8接通延时4秒后Y16接通。门自动关上,压下限位开关SQ6(X14),关门结束。在时间继电在T7接通4秒后,使时间继电器T6断开。当X5断开时,T7复位, 为下一次开门运行准备。

5.报警系统程序控制

(1)程序运行报警,当轿厢在上升或下降各楼层运行时,运行时时间须小于10秒,如逻辑行中所示SQ1(X5)、 SQ2(X6)、SQ3(X7)、SQ4(X10) 全部闭合,表示轿厢在运行中。T2线圈得电,定时器T2开始计时,10秒后, T2的常闭触点闭合,T9线圈得电,定时器T9开始计时,2秒后,T9常开闭合, Y20线圈与T10线圈同时得电,Y20线圈得电后产生输出信号,使报警器灯亮。 2秒后T10常闭断开使T9线圈失电, T10常闭触点瞬间闭合,重复以上动作, Y20产生一个连续脉冲信号,亮2秒, 熄灭2秒,发生报警信号。

(2)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过载, 热继电器FR1、FR2、FR3某一个断开时, X21线圈失电,X21的常闭恢复闭合, 重复上述报警系统。

(3)在配电屏控制板上设置了手动报警系统,接通SB11(X20)按下SB11时,X20线圈得电X20常开闭合, 重复上述报警系统。

6.本程序具有多重保护

(1)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遇到事故或者突发事件,只要按下停止按钮SB0(X0),运行程序停止工作,或者按下电源,所有工作停止。

(2) 当主电机 和门电机M1、 M2、M3过载时, 热继电器FR1、 FR2、FR3常闭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行。

(3)各楼层运行时间必须小于10秒,否则T2得电报警系统启动,同时使Y5、Y6失电电动机停止。

(4)轿厢失控:当电磁制动器、 电气安全装置失灵,发生冲顶或蹲底时,加装终端限位保护开关SQ7、SQ8及缓冲器开关SQ9。

(5)轿厢超载装置,当轿厢出现超重时,X20接通,指示灯HL11闪烁, 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呼叫楼层无效,电梯不运行。超重解除时,程序正常运行。

(6)报警系统装置:轿厢与外部联系的警铃装置。

(7)电梯门系统保护装置:当电梯停在一楼,自动门未关上时,程序不能运行,电动机不能上升。

(8)为了防止轿厢坠落的危险, 安装限速器和安全钳保护装置。

教学电梯 篇5

摘 要:探索了一种技术实践型、多方位立体化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教学电梯模型的设计为例,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中引入多校联合设计的大项目教学,提倡因人施教,实施差异性、个性化教学,由兴趣驱动学习,建立了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发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人特长,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就职规划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题型选择;教学实施;课程考核

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控制技术是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方向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专业课组。由于该课组各门课程知识点相对独立,即使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仍然无法基于编程逻辑器件和微机等控制技术,综合运用自动控制原理知识,实现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控制。因此,为了能更好地与毕业设计环节及就业环节衔接,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末开设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完整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并提交完整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

由于以往的2~3人组队或者每个人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满足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而且题目综合性不够,学生所进行的训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环节我们积极推行大项目教学法,在原有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如电子导游仪的设计基础上增加本项目并联合其他高校进一步探索更多样化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题型选择

电梯模型是电子类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所熟悉的一种教学模型,这种模型都是平面实验模型或者功能单一的简化电梯模型,以往学生仅仅是对成品化模型进行单一的编程试验,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电梯模型的机械与电子控制进行综合设计,这样对学生的立体化能力提出了更严苛的能力要求,我们联合其他高校,将本项目模拟为实际公司多部门协作的设计流程,根据学生能力差别划分为多个部门,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共同探索与进步,这样学生不仅仅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也学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技巧。

二、教学实施

由于本项目系统较为复杂,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我校与他校学生划分到三个部门:(1)机械结构设计部;(2)控制系统设计部;(3)箱体生产组装与调试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求所有学生一起到电子城进行零配件采购,熟悉零件类型与采购环节,之后要求他们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整机联调、信息处理、文档写作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协调,最后完成整个项目。

1.机械机构部主要工作

机械机构设计部利用UG三维软件完成电梯模型机械结构设计:

传统电梯模型大多数为单维度的电梯简化模型,在本项目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实现多维度设计,增加了轿厢门开启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设计。四层电梯模型,模型主要由轿厢、电机、支架、导轨、平衡锤、隔板、行程开关、操作按钮、指示灯等组成。

2.控制系统设计部门主要工作

控制系统选用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输入信号有楼层限位开关、门限位开关、电梯内外部操作按钮开关、紧急处理开关等,输出信号有轿厢牵引电机正反转、电梯门电机正反转、楼层显示输出、电梯运行状态输出、报警输出等。接着要求学生实地去体验乘坐电梯,了解电梯工作流程,画出电梯工作控制流程图。学生根据控制流程图,在Microwin-step7上面编写PLC控制程序,并下载到S7-200PLC中进行程序模拟调试,通过后接入PLC进行现场调试,接着运用组态王软件设计电梯监控系统,并按照电梯工作流程进行离线动画调试,每个环节都吻合后,便于下位机PLC进行联机调试,完成全系统的调试过程。组态画面如图1所示。

3.箱体生产组装与调试部主要工作

箱体主要生产采用6061铝合金与亚克力材质,利用CNC设备进行加工、手板模型制作等,然后安装各个组件与接线工作,装载PLC程序进行模型运作调试。本项对学生在动手能力与零部件产品选购和组装调试方面的要求较高。产品制作中在结构、控制系统的合理性与稳定性方面需要与其他部门实时沟通并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最终模型完成如图2所示。

三、课程考核

本项考核有别于传统课程设计。学生学习成绩有如企业开发产品过程,根据个人业绩获取所得。由于设计过程、学生任务不同,不能采用单一评价模式评定学生成绩,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课程考核分为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两部分。小组分阶段提交产品需求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软硬件设计文档及设计作品,课程设计最后一天,通过集体答辩方式对所做内容汇总,导师组根据答辩结果及小组各阶段提交材料。小组考核成绩占个人成绩的30%,个人成绩由各小组长根据组员对项目的贡献给40%的分数,为了防止出现人情分及学生不参与,导师具有个人成绩一票否决制,以进行有效监督。个人考核过程,每个组员根据自己的任务,提交工作情况报告,由导师进行考核,占个人成绩的30%,同时,答辩过程中导师组可以对各项目任一组员工作内容进行抽查,根据答辩抽查结果评定该组员成绩。

大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提供了一种技术实践型、集成创新型、多方位立体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复合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该模式打破采用单一任务评价学生的能力,最终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任务量获得分数,可实现各种专业技能立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参与本项目,使学生了解成为一名合格机械或电子工程师,不但须具有相关的技术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工程师的口头及书面交流能力、资料的查阅及使用能力、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等,还有自学和项目管理等相关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系统思维的工程素质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以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创新型人才。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高校联合协作教学、学生合作交流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教学电梯 篇6

关键词:微课 一体化课程 一体化教学 电梯 教学模式

【分类号】G712.4;G434

一、引言

2010年8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明确提出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基本方针: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开始试点,现以在技工院校铺开,收到很好的成效。在国外,“翻转课堂”的出现,使教学微视频逐渐为社会大众熟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

在技工院校中应该是用一体化教学还是微课教学?本文论述是在电梯教学中如果将微课与一体教学法融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优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一)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成效

一体化课程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我校电梯专业自采用一体化教学后,教师编写了学习工作页,学生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具备了企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提高了綜合素质。

(二)电梯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次有较差异,学习进度不一致,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对应的内容。

学生在基础水平、爱好兴趣、接受能力、思维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别,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一体化教学,不能顾及全班每一位学生。

2.教学重、难点难以突出,难以突破

一体化教学中学生是仿照企业工作模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在整个过程中难以体现重难点,且工作任务较繁重,项目较多时,学习比较困难。

三、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二)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传播形式可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还可以解决学生喜欢上课玩手机的问题。

(三)微视频直观生动

微视频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容易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微课零散,欠系统化

如果在技工院校中单一采用微课方法教学,学生的学习欠缺系统化,没有很好培养学生的自己思维及处理能力。所以,微课与一体化教学的结合,能让学生在企业岗位模式下完成工作任务,解决工作的难题。

四、微课在电梯一体化教学中应用

以“检查及调整电梯层门”工作任务为例说明微课与一体课程的结合应用。

(一)微课制作

检查及调整电梯层门工作任务中项目有:门导轨中心与地坎中心的垂直校正;门扇的垂直度检查及调整;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门扇与门框的间隙、中分门扇间隙检查及调整;④调整门压导扳上挡轮与导轨间隙检查及调整;⑤锁钩与定位档块之间的间隙锁钩检查及调整;⑥与定位档块之间的吻合深度检查及调整。

把项目制作成一视频名为“门导轨中心和门扇垂直度检查调整”,项目制作为一视频,④项目制作成一个视频,把⑤⑥项目制作成一个视频名为“门锁的检查调整”。每个视频时间不超过8分钟。

作好课前准备,利用网络把制做好的视频发至学生手机,学生利用手机微信观看层门检查调整视频,认真思考,做好上课准备。

(二)微课在一体化课堂的应用

本次教学过程:

任务引入(电梯事故展示引入任务,5分钟)→分配任务(工作任务为电梯层门检查及调整,5分钟)→编写方案(10分钟)→任务实施(45分钟)→评价反馈(20分钟)→下课(清理现场,5分钟)

1.微课在教学环节中体现

教师在引导学生编写层门检查调整的工作案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制作好的微课,学生也可利用手机重复观看,直至编写出适合实际操作的工作方案。在任务实施环节,学生按工作方案进行层门的检查及调整,必要时还可再次利用微视频,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2.微课解决知识点的重难点

把层门检查调整分成了几个小项目的检查调整,相当化整为零,学生可逐一攻破。每个教学微视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内容包括层门检查调整中的一个或几个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随时选择和观看视频,有效地学习相关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3.微课打破了局限于上课程上的学习

微视频作为网络资源,学生大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探索研究,拓展自己的知识,还可以与其它学生、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学生甚至可自己制作微课,供大家讨论和参考,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

4.微课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带来的效果

微课融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结合了两种教学方法的精华,教师在教学中变得更轻松,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的同时,也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总结能力等综合能力,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适合企业工作岗位能力的需求。

五、结束语

微课和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如何将用好,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微课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志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研究与设计.《教育与职业》, 2012(14):148-149

[2]郭煜.基于翻转课堂的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广东技工教育研究,2014(4)

对电梯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7

对中职电梯专业学生而言,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第一, 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 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企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制订新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加强实训, 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 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适当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进行微调, 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更快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第三, 对现有教学设备的灵活运用, 可以逐步贯穿于教学之中, 将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改造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我校自2009年开办电梯专业, 并与南宁市一家电梯公司结成校企共建单位, 学校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人才, 企业以设备和技术优势, 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随着09届电梯班学生陆续顶岗实习, 我们也收到了企业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 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电气原理图, 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强, 不能根据电气图纸理解电梯控制原理, 也不能根据图纸的逻辑关系进行故障判断。

2.对土建以及机械装配图, 学生的识图能力不强, 无法根据井道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进行正确的装配。

3.动手能力较弱。由于电梯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既需要电器方面的知识和机械方面的知识, 还需要学习微电子方面的知识, 才能满足从事电梯行业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工作时有较宽泛的知识面与较高的综合素质, 若他们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则对将来从事电梯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为此,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和电梯有关的专业书:包括计算机和机械方面, 其中计算机方面有“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网络的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单片机技术”。机械方面则有“电梯的安装与维修”、“电梯的运行与维护”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 可减小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通过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 学生扩展自己的视野, 了解新技术的动向。

在电梯技术中, 电学部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有“电机拖动与原理”、“电工基础”、“电工原理”、“电子线路”、“光电学”、“电磁学”、“电子元件与测量”, 学习相关资料后, 对电的了解就比较深入了。实际上,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若想让学生对电梯专业知识感兴趣, 有学习的动力, 需要教师启发和引导, 并且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改革, 形成多个与现实工作环境相匹配的学习情境, 其中每个工作情景又包含了数门课中的数个知识点, 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 掌握电梯知识。

在电梯学习中, 电梯的安装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通过安装, 可系统地学习电梯的各个方面, 加深对电梯部件安装尺寸的了解。在学校里, 虽然不能亲身参与电梯的安装, 但可以通过到电梯安装现场进行参观, 或请电梯工程师来培训, 让学生了解电梯安装流程, 让学生了解电梯机械部件的结构、安装尺寸以及相应的国家标准与规范, 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电气方面的学习中, 电梯电气原理图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能够通读并且理解其原理。学生应该从简单的电梯控制电路图开始学习, 现在的电路图通常都会用拼音缩写来标示上面的电气部件。具体可先让学生将所有符号的意思翻译过来, 自己标注在电梯电气原理图上, 帮助学生了解电气图的结构, 因为里面所有的符号都过了一遍, 即使对电气图不是很了解, 但要找某一个符号时, 还是可以很快地从图纸中找到。接下来就是理解并分析电气逻辑原理。电梯的电气原理图是按照其功能分为一个个区域的, 学生初学时很不习惯, 有时要在不同区域内找相联系的电气部件, 这时学生应独立思考, 完成这样一过程。学生在学习电梯原理图时, 可以将图纸分区域来分析, 比如主机电路和电源电路是一个, 电梯安全回路是一个, 电梯楼层控制电路又是一个……学习时, 不能懒惰, 要自己动手画每一个区域的电路图,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不是单单照着, 而是要理解每一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区域之间的关联,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电梯电气原理图。电梯95%的故障都发生在电路图能看到的地方, 很好地理解电气原理图, 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多看, 多思考是学习电梯的主要途径。

基于PLC的教学电梯模型设计 篇8

电梯是一种典型的随机逻辑控制对象,非常适合作为教学模型。该模型接近工程实际,可增强动手能力。

PLC控制的电梯自动控制系统是楼宇智能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的典型实例,是近年来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智能楼宇控制等专业的配套教学和实验装置,是PLC、电气控制等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有必要开发一套PLC控制电梯实验教学模型。

2 外围设计

2.1 模型结构设计框架

设计模型结构框架时主要考虑教学实验功能要求,同时要考虑到实际制作可行和安装布线方便的原则。电梯结构框图如图1,模型电梯主要由电动机、轿厢、支架、滑轮、吊绳、车轮、传感器(限位器)、呼叫按钮、楼层指示灯等组成。

图1中,L1—L4为电梯所在楼层指示灯;K1—K4为内呼叫按钮(带灯);M电动机;T1—T4外呼叫按钮(带灯);1F—4F电梯楼层;S1—S4为传感器位置检测。

2.2 控制系统设计框架

设计系统框架时,注意考虑信号的延时和系统电路的抗干扰等。电梯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控制系统主要由外呼梯信号、内呼梯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开关门信号、PLC控制器、电机拖动、楼层显示等组成。通过框图可以看出电梯的控制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1)信号输入部分:外呼梯信号、内呼梯信号、传感器检测信号、开关门延时信号;(2)PLC控制器;(3)信号输出控制部分:电机拖动、楼层显示。

3 电路设计

传感器原理图见图3。经过测试PLC的电阻约为3K左右,从24V输入端到OUT端经2K的两个电阻并联分流后电阻为1K。分流使得两个2K电阻不易发热,PLC上能分到的电压约为18V左右能驱动PLC。在通电的情况下,当J1(红外发光接收管的封装)红外接收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比较器LM324的2脚是通过R3接地,此时LM324的3脚电压要大于2脚,LM324的输出为了1,D1发光,同时9013导通,OUT几乎为0,不能驱动PLC工作;当J1红外接收器接收到信号时,比较器LM324的2脚是通过R3接地,此时LM324的3脚电压要小于2脚,LM324的输出为了0,D1不发光,同时9013截止,24V电流通过两个并联电阻,流经PLC到地,此时OUT为18V左右,能驱动PLC工作。原理图中VCC为5V。红外检测的距离通过两个电位器进行调节控制。

按钮灯的设计为常开继电器,并且灯是不带自锁的,通过程序使灯亮与灭。由于电路中的5 V,1 2 V,2 4 V电压需求,选项用GZM-H100T5+24+1(新星牌)直接提供输出,继电器选用JQX-13F DC24V。

4 程序设计

本设计采用OMRON SYSMAC CP1H系列PLC。它是用于实现高速处理,高功能的小型高端单元型P L C,具体型号是CP1H-X40DT-D(晶体管输出漏型)来构建实验平台。通过CX-Programmer7.1上编写梯形图程序,可参见文献[1]。本设计为四层电梯模型及其控制系统。根据随机的输入信号以及电梯的相应的状态适时控制电梯的运行与停止。轿厢的位置由每层的传感器行程开关来检测,当轿厢经过或停在某一层时,传感器检测到该信号,则将其输入到PLC相应行程开关的KEEP位。为了观察方便,对电梯所在楼层采用指示灯显示,对按钮信号用指示灯显示(带灯按钮不自锁)。按钮灯的控制,通过输入呼叫使其灯亮,并保持该状态至对应行程开关到,则其灯灭,在中间层要串入上下行标志。

当电梯响应呼梯信号到达所需楼层时,同时楼层显示的指示灯亮,电梯开关门延时。经过延时,电梯继续执行输入的呼梯信号,同时该楼层相应的指示灯灭。内呼叫的响应不考虑上下行标志,只要到达该层则响应。共需要10个输入与16个输出。编写程序时充分利用PLC的内部继电器。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CP1H:字地址W000-W511(W0.00-W511.15)和保持继电器(HR)区域:存储/操作各种数据,可按字或位存取。操作方式改变,电源中断或PLC停止操作时,HR区域能保持状态。CP1H:字地址H000-H511(H0.00-H511.15)。可参见图4第二层的部分设计思路,其它层类似。

4.1 上行状态

轿厢停于1楼,当2、3楼有上行呼叫或者4楼有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轿厢停于2楼,当3楼有上行呼叫或者4楼发出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轿厢停于3楼,当4楼有下行呼叫时,轿厢上行。所有上行记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再相或后,汇总计入标志位H0.10和上行位H1.00置1,该位由总停来复位。

4.2 下行状态

轿厢停于4楼,当2、3楼发出下行呼叫或者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轿厢停于3楼,当2楼发出下行呼叫或者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轿厢停于2楼,当1楼发出上行呼叫时,轿厢下行。所有下行记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再相或后,汇总计入标志位H0.10置0和下行位H1.01置1,该位由总停来复位。同时也可参阅文献[2]的上下行控制。

4.3 停靠楼层控制

当电梯运行到达某一楼层,检测到该楼层有呼叫信号输入,则电梯停靠在该楼层,通过定时器定时来延时5秒钟,通过延时可以进行其它的操作[3]。若电梯上行,当某一楼层有上行呼梯信号时,电梯停靠在该楼层并延时,响应该楼层的呼梯信号(当上行呼叫信号要大于当前楼层时,否则不响应,如上升到三楼,二楼有上呼叫则不响应);若某一楼层有下行呼梯信号,则也不响应。下行与此类似。所有停计入不同内部辅助继电器(WR)区域然后相或,得到一个总停的内部辅助继电器(WR),并将其取反后串入上下行位。

4.4 轿厢内的运行控制

在没有其它呼叫时,当进入轿厢后,如果输入比当前楼层号小的楼层号,则轿厢会下行,反之上行。处于上行状态时,当进入轿厢后,如果按下比当前楼层号大的楼层号,当楼层到达所呼叫的楼层时,停靠,开门。如果按下比当前楼层号小的楼层号,程序会通过KEEP记忆该呼叫状态,在响应完上行对应呼叫后再响应下行呼叫;下行时,与此类似。

4.5 优先级的判定

在设计中是采用楼层检测判断,加入上下行标志位,设计中主要选用KEEP指令,因其指令周期短,能很好节省时间,尤其用于更多层电梯时。电梯实行顺向优先执行的功能,即首先判断电梯在哪一层。例如:当电梯在上行过程中,优先响应轿厢所在楼层以上的同向呼梯信号(如本层有呼叫则延时再响应上呼叫),直到轿厢以上楼层无呼梯信号或轿厢已到达顶楼时,电梯才会换向,执行下行的呼梯信号;当电梯在下行过程中,优先响应该楼层以下的同向呼梯信号,直到轿厢以下楼层无呼梯信号输入或者轿厢已经到达底层,电梯才会换向行使,若无呼梯信号输入,则轿厢停在该楼层。

5 问题讨论

调试顺序:先是楼层指示灯,内选层指示灯,到所在楼层后,则其所对应层的指示灯灭;外呼叫上指示灯,到所在楼层后,则其所对应层的指示灯灭。同理调试外呼叫下指示灯。保证外围灯都没有问题时,再调试控制运动部分的程序,这是关键部分,也是最难部分,因为电梯到每一层后,它的所有情况都要考虑到,而且还不能有冲突。

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1)对于本层有呼,如果是外二上呼叫,上到二楼后,停下,延时,延时时间到后,还要使停止部分断开,不然停的优先级更高,会使得电机一直停下去,而没有动作。解决方法为在相应停操作中加入延时位的常闭继电器。(2)对上下行要进行标识,这就涉及到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如上行到二楼,标志1,如果此时有二楼下呼叫按下,则不响应,让其保持.再在下中检测下呼叫。(3)当电梯在三楼或四楼时,一楼下呼叫时,下到二楼就停了,解决方法是把二楼的行程开关换为点动的,不能保持,并且并联上一三楼的行程开关取反。(4)在设计二三楼时,遇到一个逻辑相冲突的问题,同一条线路的,矛盾即同时为一个KEEP的置1与置0,则由于置0的优先级更高始终置0,从而导致错误。加入一个自锁,从而使得问题解决。

6 结束语

本次设计完成了四层电梯的自动控制功能。能实现电梯在上下行优先级的控制和电梯开关门延时的控制以及楼层显示等功能。该控制系统适用于四层电梯的控制,并在功能上有良好的扩展性。加入开关门光电检测可参阅文献[4]和[5],加入行进中的加减速可参阅文献[6],要进行更多层的设计可以通过加入编码、译码功能进行I/O中的扩展,亦可参见文献[7]所述方法,同时其它更多层的中间层类似于四层楼的中间层二、三层编程方法串入即可,顶层与底层也做相应的变化。因此,本系统经过适当的修改和扩展,可适用于大型高层建筑中使用的电梯。

摘要:本文主要完成了基于PLC的实验室电梯模型的设计,并对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作了较细致的探讨。通过搭接外围硬件电路与编写程序,做出了实体模型,工作情况稳定,可靠,为在此平台上进行其它设计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电梯模型,PLC,传感器

参考文献

[1]章丽芙.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J].电气开关.2006.(2):21-23.

[2]王恒升,李丹峰,龙迎春.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1999(6):25-27.

[3]黄桂梅,刘永立.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7.29(4):81-90.

[4]范玉萍.PLC在电梯载员限额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1998.13(6):60-63.

[5]张计科,王志和,贺澎.基于PLC电梯模型控制策略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20(2):64-65.

[6]赵晶.PLC电梯模型设计的几点思考.厦门理工大学学报.2006.14(3):44-47.

电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篇9

1. 课程项目化设计的出发点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职业能力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工作经历和技能。因此, 电梯结构原理课程围绕电梯专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引入企业项目, 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筛选, 开发课程项目, 确保电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该课程以实际项目为教学任务载体, 按电梯安装工序流程来组织教学, 借助于电梯拆装井道安装平台实施项目化任务驱动教学, 让学生按实际的工作要求完成电梯结构原理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教、学、做、评”一体的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项目任务完成所需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项目化

(1) 建构工作体系下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项目化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 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 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笔者所在的学校对电梯专业人才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 发现电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电梯安装、电梯维保、电梯调试、电梯销售、电梯检测、项目组织、质量验收、施工安全等工作, 核心岗位是安装工、维保员、检验员等[1,2]。因此, 把电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具有电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具有本专业相关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适应电梯安装、维保、检测等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专业定位是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 满足定位准确、符合社会、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2) 明确课程标准, 选取职业任务。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不但要求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 即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 而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 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重视典型职业活动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根据电梯专业具体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必备的安装维保检测技能、良好的职业素质等能力特点, 课程按行业所需的特征, 分为安装类、维保类二大教学项目。选择实际工作中职业活动为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学习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个体完成到团体合作完成来实施教学项目。为了更好地体现项目教学的优势, 针对电梯安装中电气和机械部分的实施活动进行设计, 让学生在认识规律中完成典型职业活动任务 (见表1) 。

(3) 基于工作过程, 序化项目任务。

工作过程, 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目的, 是让学生亲自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 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熟悉工作流程、掌握工作技能。

电梯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范围非常广, 教学要遵循以职业行动获得知识的认识规律, 充分考虑项目教学载体的典型性、实用性、通用性、拓展性等因素, 合理分析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循序渐进。将每个课程教学项目程序化, 按典型职业活动学习项目任务。使学生在有序的项目任务和典型的职业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 (见图1) 。

3. 基于电梯拆装操作平台的项目教学实施

电梯结构原理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有效途径就是以电梯拆装操作平台为工作场所, 把电梯项目安装任务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切入点, 按企业运行与管理规范设计教学, 按工作流程进行教学组织和评价, 学生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1+1指导下完成项目职业活动任务。学生在电梯拆装操作平台上自主学习, 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既成的知识, 而是通过自己主动的实践探究、分析、归纳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需求, 与企业标准有效接轨[3]。

在电梯课程的项目教学中, 将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结合, 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结合, 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结合, 学习身份与工作身份结合, 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 真正实现“学中做, 做中学”, 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学。

4. 项目化课程实施的评价改革

教学改革中每个环节都影响着改革的成败, 而项目课程实施评价对课程的实施情况起到重要的导向引航作用。改革以往专业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 项目教学评价引入企业评价机制, 建立企业参与的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课程成绩由专业指导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评价、学校安全管理员评价四部分组成, 其中指导教师对每个项目实施的过程评价占总成绩40%, 学生对课程项目任务的互评点总成绩10%, 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评价占总成绩40%, 学校安全管理员的评价占总成绩10%。这样, 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学生、企业、学校参与课程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市场应用性、教学安全性。在教学效果展示中, 通过学生技能竞赛来呈现学生项目作品。邀请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对优秀团队作品予以评奖,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培养他们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竞赛意识[4]。项目组设计的电气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项目 (教师) 考核表见表2。

5. 结论

电梯结构原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在课程的定位、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了创造性的突破,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电梯行业中产生的较大的影响, 并且在“电梯维保”“电梯仪表”“电梯检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形成了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合力, 促进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文章讨论了电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论述了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以工作项目为载体, 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特点, 重构教学内容体系的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电梯,项目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桂霞.高职教育多元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8 (19) .

[2]何利英.项目教学法在《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 2005 (3) .

[3]杨长亮.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J].职教通讯, 2006 (3) .

浅谈电梯电气故障维修的教学方法 篇10

由于电梯电气故障错综复杂, 给学生故障检修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诊断和分析, 帮助学生找到了电梯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故障有效的检查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维修方案。

一) 演示讲解激发兴趣

电梯是按一定的程序运行的, 每次运行都经过选层, 定向, 关门, 启动, 运行, 换速, 平层, 开门的循环工作。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掌握电梯电气控制原理, 为检修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为此, 采用演示讲解和纸上模拟故障检修相结合的方法。

1.1教具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到电梯每个工作环节, 掌握每个环节相对应的控制电路。通过教具的通电演示和同步讲解, 使学生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各环节工作状况, 增加了感知认识, 形成正确的分析方法。

1.2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电梯电气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在纸上分析各工作环节的控制原理和模拟故障检修。通过这种方法, 使学生对电梯的工作原理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消化, 同时逐步消化检修方法。

二) 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由于电梯电气故障错综复杂, 给学生练习带来困难。老师应该教会正确的检修方法。坚持先易后难, 先外后内, 综合考虑。在熟悉电路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故障的现象和控制柜指示灯的显示, 运用正确的检修方法顺藤摸瓜找到故障, 修复故障点。

2.1讲授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是多种多样的, 但从大量的故障实例分析可以看到, 电梯常见的故障范围有以下几方面:

1) .采用自动关门的电梯, 门动系统 (包括门电锁开关) 的故障主要是各种电气元件的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

2) 、各安全开关、触点的故障, 安全回路的故障可分为事实性故障与误动作故障两类。

3) 、指令召唤按钮及各钟信号灯故障。

4) 、控制柜中的继电器, 接触器发生故障。

2.2传授电气控制系统一般故障检测判断

对于电梯所出现的电气故障要及时判断时修理, 以下简要传授几种电气故障的检查步骤和方法。

1) 、程序检查法

电梯是按一定程序运行的, 每次运行都要经过选层、定向、关门、启动、运行、换速、平层、开门的循环过程, 其中每一步称作一个工作环节, 实现每一个工作环节, 都有一个对应的控制电路。程序检查法就是确认故障具体出现在哪个控制环节上, 这样排除故障的方向变明确了, 有针对性对排除故障很重要。

2) 、短接法

控制环节电路都是由开关或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组合而成的。当怀疑某些触点有故障时, 可以用导线把该触点短接, 此时通电若故障消失, 则证明判断正确, 说明该电气元件已坏。但是要牢记, 当做完故障点试验后应立即拆除短接线, 不允许用短接线代替开关或触点。

3) 、电阻测量法

静态电阻法变是在断电情况下,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正常, 任何一个电气元件也都有一定阻值, 连接着电气元件的线路或开关, 电阻值不是等于零就是无穷大, 因而测量他们的电阻值大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变可以判断好坏。

三) 案例分析传授方法

电梯的型式结构多种多样, 因此各种电梯故障产生的性质原因和排除方法各有不同,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检修方法, 例举两例常见故障进行讲解。

故障现象1:只有停层显示, 按其他所有按键无效

故障原因分析:正常情况下, 当电梯的层门、轿厢门关闭后, 电梯即按指令向上或向下运行。当安全回路出现故障, 造成电压继电器DYJ不能正常工作时出现该故障。故障范围可能有两处:

1) 、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的电压继电器DYJ常开触头至PLC输入端口X05有断路故障。

2) 、在安全回路中, 由于某些原因, 造成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JU有断路故障。

故障检修:1、观察控制柜内电压继电器DYJ指示灯, 如有显示说明电压继电器DYJ线圈得电工作正常, 验证安全回路无故障。故障范围在电压继电器DYJ常开触头至PLC输入端口X05上, 然后使用短接法或者电阻法 (设备须在断电状态下) 找出故障点进行检修。

2、观察控制柜内电压继电器DYJ指示灯, 如没有显示说明电压继电器DYJ工作不正常, 验证安全回路有故障。

方法1:用短接法分别将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JU短接,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方法2:也可用电阻法。将电梯断电。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测量门锁继电器SMJ检修按钮, 安全钳开关AQK, 底坑断绳开关SDS, 相序检测开关XJ以及急停按钮S J U, 如果某一处阻值无穷大即为故障点, 修复后电梯正常工作。

故障现象2电梯门不能关闭, 电梯不能正常运行。

故障原因分析:当电梯门不能关闭时, 使门联锁回路由于门联锁常闭触头ST分断, 电梯不能正常运行。该故障可能有三种情况:

1、手动关门按钮AG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X15回路有断路故障。

2、在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有断路故障。

3、在电梯门机反转控制回路中有断路故障。

故障检修:1、观察控制柜内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入端口X15指示灯, 按下手动关门按钮AG时, 如果X15端口显示灯亮, 说明该回路工作正常, 反之有故障, 然后使用短接法或者电阻法 (设备须在断电状态下) 找出故障点进行检修。

2、按下开门按钮AK, 观察控制柜内开门继电器GMJ指示灯是否经过2至3秒后熄灭。如果有此现象则说明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6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工作正常, 否则有故障。

3、当通过故障检修2的操作后, 验证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6至关门继电器GMJ回路工作正常时, 按下关门按钮AG时, 电梯不能关门, 故障在电梯门机反转控制回路中。

方法1: (1) 用短接法将线号155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短接, 如果电梯还不能正常工作, 在短接线号136至线号144,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2) 用短接法将线号153至DC24V短接, 如果电梯还不能正常工作, 在短接线号152至GND, 当电梯恢复正常工作时, 短接处即为故障点, 然后修复。

方法2:也可用电阻法。将电梯断电。用万用表电阻档分别检测线号155至可编程控制器PLC输出端口Y27;线号136至线号144;线号153至DC24V;线号152至GND。如果某一处阻值无穷大即为故障点, 修复后电梯正常工作。

四) 讨论研究共同进步

通过演示—讲解—模拟演练—示范操作—学生参与实践这一过程, 学生初步掌握电梯电气故障维修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检修水平,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他们互设故障进行检修练习。通过他们相互讨论, 共同研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电梯电气线路原理分析, 同时根据故障现象, 确定故障范围, 灵活运用检修方法修复故障。通过这种方法全班的故障检修水平提高很快。

五) 课题测试归纳总结

为了是学生加深巩固电梯电气故障检修的知识, 同时掌握他们对知识理解理解和技能熟练程度, 根据电梯电气控制的特点, 设置几处有一定难度的故障让学生检修。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进行补救。

结束语

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错综复杂, 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故障检修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他们在检修水平上有所提高, 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法, 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 根据电梯各个工作环节, 通过演示讲解, 案例分析, 讲练结合等方法, 使他们检修水平有一提高。

摘要:通过演示讲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先易后难, 逐步推进, 案例分析, 传授方法的教学手法。提高学生对电梯电气故障维修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维修,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程啸天, 吴建昌.教材教法概论 (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编写, 劳动部培训司审定.生产实习教学法 (M)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1987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4]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教学电梯 篇11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电梯安装与维修 电梯保养 工作任务

2014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异军突起,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从客观上导致了我国电梯行业的空前繁荣景象,社会也对电梯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抽象的理论教学和简陋的实践操作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学生技能水平不高、就业单位反馈不良、学生毕业后纷纷转行等诸多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的发展,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发现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可以帮助电梯专业做实做强的有效手段。

一、电梯专业教学改革的历程

第一步尝试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讲授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时,当讲授放大电路的内容时,笔者与同事尝试用自制台灯这个项目来激发学生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重大挑战,对教学场地、设备、设施、原材料、时间、空间等有较高要求。同时要求学生综合素质高,自我管理能力强,知识迁移能力好。与传统的教室上课相比,实施项目需要耗费学生比较多的时间。

第二步尝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即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进行实际操作,在进行实际操作中学习理论,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合二为一。比如在教授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正反转课题时,首先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先讲解线路工作原理、安装步骤及工艺要求和安装规范与注意事项。然后,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学习,使得学生即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有机融合一体,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此方法要求教学安排、监督、管理和辅助教学要合理,否则会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第三步把一体化教学方法贯穿专业课程的教学。在电梯结构与原理这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时,以前拘泥于小巧的电梯模型、有限的实习场地,无法切实有效开展教学。种种事实表明:引进企业的工作任务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实现工作中学习,学习中提高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的需求。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是适合电梯专业长远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将电梯专业真正做实做强。

二、工学一体化教学在电梯专业实施的可行性

所谓工学一体化教学,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笔者学校具备在电梯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等科目开设工学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天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第六十六条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的精神,以及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的要求,笔者学校成功申报获得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电梯专业作为工学结合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具有很大优势。

2.地利

笔者学校处于粤西地区,用工浪潮使得广州、珠三角等发达工业区纷纷将目光投向相对落后、人力资源充足又廉价的粤西。已有一定创办电梯专业经验的学校就具备了地域优势。

3.人和

近年来,作为“国家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广州工贸技师学院于2011年12月20日和笔者学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使我们在工学一体化课改的指导思想、建设方向、实施步骤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同期,笔者学校与广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电梯国企单位)、茂石化电梯安装与维修有限公司(茂名地区最大一家电梯公司)等十余家电梯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使电梯专业工学一体化改革建设全程拥有社会关注度和权威的技术支持。

同时,电梯专业的工学一体化教学的建设也被学校领导定为同期发展的第一件大事,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对建设进程实时监控。

三、工学一体化教学在电梯专业的实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学校电梯专业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确定了工学结合、订单式培训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同时,成立了专家建设委员会,制订了专业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编制了典型工作任务表,编写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了教学改革方案,建立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评价的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

此外,本着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社会技能、方法技能的宗旨,还开发了《电梯保养》《自动扶梯电气维修》等九本工作页。所谓工作页,并不同于传统的教材,而是由一系列工作任务组成。学生在学材中找不到任何现成的方法、原理和答案,而是依据工作页所引导的学习步骤,顺理成章地学习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电梯保养工作页为例,该工作页由保养自动扶梯和保养垂直电梯两个学习任务构成,其中保养自动扶梯,又分为接受任务、制订方案、自动扶梯保养前准备、方案实施、验收与反馈等五个学习步骤。在接受任务这个学习步骤中,学生需要学会解读和填写保养单,认识对应扶梯的结构、工作原理,清楚所需保养电梯品牌及其保养项目,相应地也配备了一些习题和思考。但是在这本工作页中,学生不会找到任何一个现成的原理或者答案,必须通过询问教师或是查询资料才能完成。这样就完全颠覆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填鸭式,转为真正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形式。

最后,学校专业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专家的智慧,研发了自动扶梯故障讯号器、垂直电梯教具模型等科研项目及挂图若干,完成了《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单片机技术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其应用》等教材、核心课程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仿真软件来充实了学校学习资源库。

2.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笔者所在学校先后在学历较高、能力较突出的专业教师中选拔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并派他们分赴全国多家名校、名企业实地参观学习,使得电梯专业师资队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教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八个专业教师中,有五名是高级技师,三名是技师。

学校还聘请了实践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管理学生的校内实习。这些专家朴实无华,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悉心传授给学生,从每一次教学教改的会议,到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设计、制作,到教具的研发、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和实施无不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事实证明:聘请实践专家是成就笔者学校电梯专业的关键要素之一。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学校先后与十余家电梯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对口的顶岗实习基地。同时,校内完成了自动扶梯学习工作站等五大学习工作站,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四、工学一体化教学在电梯专业实施的效果显著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工学一体化教学完成一个典型学习任务的步骤是: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学生需要团队合作、查阅资料、实践操作、评价反馈等,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被内、外化地提升。

2.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工学一体化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直接地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能,实现了从课堂到企业的一站式成才。

3.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工学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将职业素养、安全规范细化到具体的学习步骤中,随着学习任务完成的步骤和个数的逐步增多,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得到提高。

4.给粤西地区技工院校相关专业一体化教学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笔者学校电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建设期间,就得到周边地区兄弟院校的高度关注。通过市级示范观摩课等,让工学一体化教学理念在粤西地区萌芽、开花。

5.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学生就业实力

学校聘请课改专家、实践专家跟进把关,参与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以切实培养当下电梯公司急需的技能人才为己任。连续三年,电梯专业学生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学校已经成为粤西电梯培训基地,真正将电梯专业打造为报名学生多、就业前景好的名牌专业。

五、总结与反思

笔者学校电梯专业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成功地推行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这得益于领导的战略性眼光和规划部署。工学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极高,除了具备双师型资格,还需要兼具专业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实践专家的职业素养。工学一体化教学若是真正实施开展,需要场地、充足的教具、多媒体设备,动辄百万,而这对于一些相对规模较小的学校和专业可能还有客观条件的限制。

现阶段,广东省各技工院校几乎都在尝试大小程度不同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如果条件允许,工学一体化教学是值得考虑的选择。但是工学一体化教学对相应的配套学材和教师能力要求较高,而且是否适用所有专业,尚需考究。

参考文献:

[1]钟爱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和缺点[J].考试周刊,2012(40).

[2]李木杰.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茂名市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教学电梯 篇12

一、故障树分析的思维结构

电梯系统故障树是为了分析研究电梯系统某些功能发生故障而设计的一种树状的因果逻辑关系图。在这种关系图设计中,将电梯故障停梯作为故障树分析的目标,然后将直接导致故障的全部因素找出来,将这些因素形成的条件罗列出来……直至最基本的故障单元。电梯系统的故障多种多样,要完全地将其故障树编制出来绝非易事,也背离教学的初衷,所以,在这里只将常见的电气故障归纳进来并且以电梯的各个电气系统作为故障树的二级节点,就能更好地进行教学项目的划分。电梯系统故障包括:门系统故障、抱闸系统故障、电源系统故障、驱动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故障、安全系统故障、检修系统故障。故障树分析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弄清各种电梯故障现象发生的原理;启发学生构建有效的电梯故障分析思路;在分析各层故障发生机理的同时,学生对电梯系统的正常运行条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

二、以构建故障子树为项目开展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的基本环节与故障子树的构建步骤相对应。一是熟悉电梯系统:详细讲解电梯系统的正常状态和各项参数,引导学生自主制作电梯工艺流程图和电梯布置图。二是了解电梯故障:收集故障案例,进行故障统计,设想电梯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三是确定顶事件及二级节点:这一环节由教师确定,并据此制订出相关的项目教学计划。四是找出原因:找出与电梯故障相关的原因和各种因素。五是设计故障子树:从二级节点事件起,依据电梯的工作原理及电气图纸逐级列出直接原因的事件,直至最基本的元器件单元,按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设计出故障子树。六是分析:按故障子树逻辑关系进行精简,确定各基本事件在故障子树中的重要程度。例如,电梯不关门故障(门系统故障子树内)。引导学生针对性地了解门系统的各项标准和参数,电梯不关门为门系统故障的直接原因之一,向下分析不关门的直接原因如:安全触板故障、门机故障、开门信号……罗列出之后,再进一步推理至最基本的器件:开门按钮、该层招呼按钮、安全触板开关……最后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将这层层的事件及元件画在一个故障树中。

三、以应用和检验故障子树为项目开展实操教学

传统故障树分析方法应不断地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应用,在应用中持续地发现问题和设计上的局限性,从而持续地使故障树得到完善和发展。而学生的故障树设计也必须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更加完整,同时学生心中的故障树也就是诊断故障的经验才能迅速地积累起来。例如,教师设置故障:安全接触器线圈断路(安全回路故障)。学生观察故障现象:安全接触器不吸合,初步判定为安全回路故障。根据学生设计的不完善故障子树(图略)学生树进行分析检查后,排除了供电故障及安全开关动作,故障诊断到此无法开展。所以,学生得证所设计的故障树有不周全之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电路分析后找到新的故障直接原因———安全接触器线圈断路。根据本次应用,学生将其所得归纳入故障树中使它完善,也使自己的排故经验得到积累。

四、电梯故障诊断方法

一是电压法。在检测电梯电气线路故障时,经常要用到测量相应的电压值来诊断电气线路和电气元件的故障点。分段测量法,针对各个用电器测量其两端的电压。分阶测量法,黑表笔对地,红表笔按线路顺序检测相关点。二是电阻法。用蜂鸣挡在电梯断电之后进行测试,主要检测所有的接线和常闭触点的状态。三是短接法。电梯中的常见故障是断路故障。比如导线损坏断路,熔断器熔断,导线虚接等。对于这种故障可以采用局部短接法。四是替换法。当电梯故障范围已缩小,但不能确定时,可以采用替换法。用正常的部件替换怀疑的故障部件,查看电梯的状态(主要用于主板等现场维修较难的部件)。

五、结束语

一名合格的电梯维修人员,必须具有现场排故能力,当电梯遇到故障时,要根据故障现象,整理出自己合理的排查思路,全面地考虑,快速准确地诊断并对症下药。所以在校学习阶段要注意排故经验的积累,故障树思路的构成及扩展,并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这样才能在毕业后胜任电梯维修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大奇,于盛林.基于知识的故障诊断方法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上一篇:发展再生铝的问题下一篇:体育学校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