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电梯

2024-10-16

乘客电梯(共12篇)

乘客电梯 篇1

1 概论

电梯自发明之日起就已打上了安全标记。与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相比, 电梯是最安全的。但是电梯在给人们节省体力和时间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多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对电梯进行改进, 使得它的安全保障措施日趋完善。

2 乘坐电梯的风险及如何消除风险

2.1 乘坐电梯到底有什么风险?

乘客在进入或走出电梯时要通过层门, 此时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跌入井道或被剪切;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 可能会造成伤害的是由非正常的加 (减) 速度造成的失重、超重和冲击。这些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虽然不高, 但后果极为严重, 是必须排除的最大安全风险。

2.2 电梯如何消除这些风险?

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 与乘客有关的空间有三个:一个是楼层, 一个是井道, 还有一个是电梯轿厢。楼层和轿厢是安全空间, 井道是危险空间。显然, 电梯必须提供这样的保证:乘客只能在楼层上或者在轿厢里, 而不可能进入井道里;如果乘客身体的一部分在楼层里一部分在轿厢里, 此时轿厢绝对不可运动。———这就是电梯对乘客活动空间的限制。

电梯停层时速度为零, 正常运行时以额定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电梯运行出现意外的情况下, 如果轿厢超速、轿厢冲顶或蹲底、运行中突然失电等, 此时电梯配备的安全部件将会起作用使电梯停止运行。在安全部件动作过程中, 为了保证乘客安全, 电梯提供了这样的保证:轿厢的制停减速度不超过重力加速度gn, gn是国际公认的安全制停减速度。这就是电梯对乘客的加 (减) 速度限制。

2.3 如何保证乘客总是处在安全空间?

2.3.1 井道的封闭。

开在井道壁上的层门、检修门, 都装有无孔的的门。这些门都不能向井道内开启, 每个门洞都有电气安全触点的开关用来确认门的关闭状态。只要有一个门未能关闭, 电梯便不能运行。电梯在进行维修时, 凡是需要打开通往井道的门或孔洞的位置, 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以确保乘客没有进入井道的任何可能。

2.3.2 层门的启闭。

层门表面光滑平整, 周边缝隙狭小, 而且有自闭能力, 在垂直方向施加300n的力或在开启方向施加150n的力都不会丧失封闭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它只接受轿门的控制, 轿厢到达停靠层站时轿门驱动层门二者同步打开或关闭, 此时其他所有层门都应保持关闭状态。在特殊情况下, 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而有资格掌管钥匙的人员可以打开层门, 此时电梯会自动停止运行。

2.3.3 轿门的启闭。

轿门只能在轿厢停层时打开。它的打开与关闭通常由开门机驱动, 轿门通过专门的装置与层门同步开关门。为了防止关门过程中碰伤乘客, 最大关门速度不超过0.3m/s, 最大阻止关门力不超过150n;当关门过程中碰到乘客时门会自动重新打开;在轿门未完全关闭的情况下, 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继续运行。

2.3.4 门锁的作用。

门锁装在层门上, 是使层门保持关闭的装置。在锁住层门时, 沿开门方向用小于300n的力不会使门锁降低锁紧效能, 用小于1000n的力不会使锁紧元件出现永久变形。除机械装置外门锁还有一个电气装置, 即与层门保持同步闭合或打开的安全触点, 它负责向控制柜提供层门是否关闭的信息。

通过以上措施, 电梯就确保了乘客要么呆在楼层上, 要么呆在轿厢里, 而绝对不会进入井道里。

2.4 如何保证乘客承受的加 (减) 速度总是处在安全范围

2.4.1 正常运行情况下。

正常运行的电梯, 国家标准推荐的起制动加 (减) 速度最大值不得超过1.50m/s2, 其平均值不得超过0.48m/s2 (额定速度为1.0~2.0m/s时) 和0.65m/s (额定速度为2.0~2.5m/s时) 。应当说明:这个数值不是安全的界限, 而是舒适的界限。这么小的加 (减) 速度非但不会给乘客带来任何不适, 倒使乘坐电梯成了“上上下下的享受”。

2.4.2 安全钳制停时。

当轿厢运动速度超过了额定速度的115%时, 电梯的限速器就会动作。它首先用电气安全开关切断曳引机电源, 同时制动器动作使曳引机逐渐停止转动并保持在静止状态;如果切断电源后轿厢速度未减, 限速器紧接着会拉动轿厢安全钳 (或对重安全钳, 或其他形式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动作, 使轿厢-对重系统停止运动。在轿厢从运动到静止的全过程中, 其平均减速度小于gn。

2.4.3 缓冲器制停时。

顶层和底层是轿厢不可超越的上下两个端站。轿厢运行到达端站时如果未停止运行, 就会触动极限开关切断曳引机电源, 曳引机的制动器动作使电梯减速制停。如果此时仍未能使下行的轿厢停止运行, 轿厢就会碰到缓冲器。在轿厢装有额定载重量且速度达到115%额定速度的情况下, 缓冲器会使轿厢以小于gn的平均减速度从运动状态变为静止状态, 实现软着陆。轿厢上行超越端站时装在对重侧的缓冲器具有同样的性能。

2.4.4 曳引机制动器制停时。

只有当曳引机接通电源时制动器才处于打开状态, 当曳引机失电时制动器立即动作并对与曳引轮直接联结的部件进行制动。制动器有这样的制动能力: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向下运行时, 操作制动器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为了提高制动器的工作可靠性,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 (或盘) 施加制动力的机械部件分两组装设。如果一组部件不起作用, 另一组仍有足够的制动力使载有额定载荷以额定速度下行的轿厢减速制停。

3 乘客乘坐电梯安全的保证

通过以上措施, 无论电梯在正常运行时, 还是在故障情况下安全部件动作使轿厢制停时, 都确保了乘客承受的加 (减) 速度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

对电梯来说, 轿厢的坠落、蹲底、冲顶和开门走车以及乘客的跌落等都会给乘客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当电梯的各种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 安全部件可以保证此类故障不会发生;在意外发生的时侯, 安全部件能够保证乘客安全。

为了保证电梯在任何时候都不丧失其安全功能, 国家标准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不但规定了安全部件由经批准的机构进行型式试验的认证规程, 而且规定了电梯在交付使用前和重大改装后必须进行的检验内容。为了保证安全部件在需要动作时不致失效, 标准还规定了反复进行的定期检验。这就使得安全部件既不轻易动作, 又要常备不懈。

电梯是以零部件的形式进行制造并包装出厂的, 在建筑物内通过机械零部件之间的联结以及机械零部件与建筑构件之间的联结完成安装, 交付使用后又离不开维修保养。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统计, 电梯在安装、维修施工中和正常运行中出现的人身伤亡事故只有10%是电梯产品质量造成的, 有90%是管理不善、私自改装等造成的。所以, 电梯的工作可靠性除了取决于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之外, 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

4 乘客自身的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管理措施外, 乘客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也应该学会用文明的操作来保障自身的安全。比如在侯梯时不要踢门、砸门、撬门或者设法打开门锁、撞开层门, 以免发生井道坠落事故;乘客进出电梯时行动不要过分迟缓, 不要长时间一脚踩楼层一脚踩轿厢。万一此时轿厢动起来, 后果不堪设想;在电梯出现意外故障而突然停止运行的情况下, 关在轿厢里的乘客最安全的对策是处变不惊, 等待救援。请记住, 轿厢是安全的空间, 千方百计用“逃出”轿厢的办法进行自救往往是危险的选择。

结束语

电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只须将良好的管理和文明的操作相配合, 便完全有能力给乘客提供安全的服务。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梯运行原理的分析, 讲解了电梯如何在运行中保证乘客的安全。

关键词:电梯,风险,轿厢,坠落,乘客,安全部件

参考文献

[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TSG T7001-2009.

[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

[3]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学苑出版社.

[4]《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EN81-1:1998.

乘客电梯 篇2

等候电梯

正确按下门口的上行或下行呼梯按钮,切忌同时按下上/下行2个呼梯按钮,这样会让电梯做无用功,浪费你和他人的时间和电能。等待电梯到来,如果是多台并联电梯组,可能不是你面前的一台电梯来接你,任何一台电梯的到站灯闪亮并发出到站钟响,便是邀请你到它的入口处等待。

电梯开门后,乘客先下后上,如果有乘客从轿厢走出,你应往一边站,以方便他们疏散,然后进入轿厢。

如果轿厢满载,等待下一台电梯。

电梯关门时,不要把手或其他物体伸到两个门扇之间。

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通过楼梯通道疏散。因为万一电梯电源被破坏,乘客可能被关在电梯轿厢里。

出入轿厢

安全快速出入轿厢,切忌在门口处停留。站在门口的乘客应先离开轿厢。

正确按下目的楼层选层按钮,以保证不错过你的楼层。

如果轿厢内乘客人数适中,你可以向轿厢深处移动,以方便其他乘客。

带小孩的乘客照看好小孩;带宠物的乘客要防止宠物单独活动。

与电梯门保持距离,开关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衣物或其他随身物品被电梯门挤住。

需要电梯门保持开门状态,应该按住开门按钮,如果自己需要搬运物品,可以请求其他乘客帮你按住开门按钮。

乘坐电梯

靠近轿壁站立,有扶手时把手放在扶手上。

注意观察楼层显示器,提前做好离开轿厢的准备。

到站后电梯不开门可按下开门按钮。如果还不开门应使用报警按钮或轿内对讲系统或电话与中控室或物业管理部门联系,等待专职人员救援。

安全提示

电梯伤人事故大多发生在门口(人员被运动中的轿厢挤压)或空井道(人员坠落)。电梯发生故障时,远离这两个地方你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电梯门口(厅轿门地坎处)是很危险的地方,切记不要在此停留。

电梯在修理过程中,万一工作人员疏忽忘记放警告标志和护栏而开着厅门作业,你千万不可出于好奇往井道里探头,大楼的住户应记住,永远不要靠近开着门的电梯井道,防止坠落。

如果你被关在轿厢里,唯一的正确出路是设法请求救援。千万不可强行扒门出逃,停在两个楼层之间的轿厢和扒开的`厅门会把你置于双重危险中。在你向外爬的过程中,万一电梯运行,人即刻被门框和轿厢挤压!如果你侥幸爬出了轿厢,当你试图向下跳到楼层地面时,身体极易失去重心而坠入空井道!

爱护设备

电梯不仅是人们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而且是现代建筑文明的体现。当来访者看到破损的呼梯按钮、堆放着杂物的候梯厅和满是划痕的轿壁,会自然联想到这座大楼居民的文明程度。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梯维修人员的辛勤工作,爱护电梯设备也是对电梯维修人员劳动的尊重。要像爱护私家车一样爱护电梯设备。

电梯候梯厅是乘客的安全通道,应该保持候梯厅清洁畅通。住户不应在候梯厅堆放着杂物或停放自行车。

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来访亲友的孩子爱护电梯设备,不要拿呼梯按钮当玩具、不要在呼梯面板和轿壁上刻划。

关于电梯控制技术和电梯特性研究 篇3

关键词:电梯;控制技术;特性;研究

1 电梯控制技术

1.1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

在现代的电力电压控制技术中,交流交压变频控制技术由于其独特的变频控制优势而广泛应用于电梯控制运行中。交流交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也就是人们所熟悉的VVVF技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速度的技术。该技术的主要优势是能够比较理想的实现电梯的平稳高速运行,并且其能源利用率高,可以使得电梯在正常运行下,节省大概45%左右的电能。另外,交流变压变频可以有效的排查和检测电梯故障,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稳定安全。变压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如下:(1)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了3个二极管整流器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在电压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稳压调节,而由多重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桥式整流模块,可以有效的控制电梯运行所用电压的交直流变换。另外,变压控制系统中采用的全波桥式整流,其耐压耐浪涌性强,电流电势一致性好,从而使得电压转换中的噪音小,效率高,因而电梯的运行效率更好。(2)在变压控制系统中还采用了8只功率集体管构成集成模块用于电压调频调速,该类模块上并联了一个反向二极管,如突然出现电梯运行电压过大或电梯运行故障时,反向二极管会阻隔电流的逆向流动或突然激增,从而保障即使电梯出现突发状况时电压电流也不会有振荡等。(3)变压变频控制系统是由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主机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副机系统反馈信号的控制,即当副机控制系统检测到电梯运行故障时则反馈信号给主机,而主机则根据检测信号的特点检测故障并排除相应的由电压电流引起的故障。副机系统则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速度,因此主机系统和副机系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工作来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和检测排除电梯相应的运行故障等。

1.2 远程监视控制技术

对于电梯的有效控制,还可以采用远程监视控制技术。远程监视控制技术主要是利用现在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的因特网和局域网技术,通过对电梯运行现场的各类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利用电脑进行一定的计算处理,然后通过局域网,实现对电梯运行的远程监测,诊断和控制。该类技术是通信技术,internet 技术和机械设备诊断控制的综合技术系统,统称为远程监控系统。对于实现电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法,现在主要有电话网监控,无线网监控和专线网监控三种。目前综合考虑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成本等问题,各大城市使用的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系统技术主要采用电话网监视控制技术,即将电梯设备与普通电话线相连,其监控原理具体如下:(1)监视中心作为系统主机,是由一台或者多台电脑构成的,而电梯的控制部分则作为系统控制的从机。因此电话网监视控制就是在主机和从机之间连接一个公用电话网络,并且用调制解调器实现信号的转化。尽管从现场电梯设备的从机到整个控制监视中心的主机可能具有几千公里的距离,但是利用电话线进行连接,可以极大的降低系统监控的成本,提高电梯远程监视控制的经济效益。(2)通过电话网络连接,电梯的控制设备就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功效,即运行的电梯设备具有了全自动电话机的所有功能,其可以通过电梯设备上的按键波打电话,或出现电梯事故而自动拨出求救信号等。例如,当电梯出现严重的事故,其相关设备会自动向监控中心拨号,发出警报或求救信息,而这时监控中心的相关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设备反馈相应的信号回来,进行远程分析和处理。

2 电梯的特性控制

从上面的电梯控制技术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系统控制下,电梯运行可以更加的安全可靠,而这一切的前提主要是基于各种不同的电梯特性而实现的,因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和研究电梯的特性。

2.1 电梯理想的运行曲线

从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般的人而言,其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大概在1.5m/s2 左右,而可以接受的最大的加速度变化率一般在3m/s3左右。而電梯运行的理想曲线根据人们可以接受的加速度的标准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种即正弦波形,三角形和梯形。在现实情况下,正弦波类型的加速度曲线比较难以实现,而三角形的加速度曲线在上升和下降的情况下其加速度的变化率较难控制,因此,这两种曲线一般比较少采用。而梯形曲线可以良好的实现电梯加速度变化不定的情况,因此梯形曲线被普遍采用,根据梯形加速度曲线的特性,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要更好的实现电梯的运行控制,可以给电梯设备的控制系统输入体形曲线及其它关键参数等。这样可以使得电梯的运行速度的控制更加灵活方便,并具有自动优化减速曲线的功能,由其组成的调速系统的爬行时间少,平层距离短,其最高设计速度可达4m/s,采用独特的电脑监控软件,还可以实现串行接口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无触点控制。

2.2 电梯的速度曲线

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取决于其运行过程中加速度a和加速度变化率p的大小,过大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变化率会造成乘客的不适感。能保证a、p最佳取值的电梯运行曲线称为电梯的理想运行曲线。电梯运行的理想曲线应是抛物线-直线综合速度曲线,电梯给定曲线是否理想,直接影响实际的运行曲线。

要实现理想的电梯速度曲线,可以采用的fx2-64mr plc 控制系统,并考虑输入输出点增加fx-8eyt、fx-16eyr、fx-8eyr三个扩展模块和fx2-40aw双绞线通信适配器,fx2-40aw用于系统串行通信。利用plc扩展功能模块d/a模块实现速度理想曲线输出,事先将数字化的理想速度曲线存入plc寄存器,程序运行时,通过查表方式写入d/a,由d/a转换成模拟量后可将速度理想曲线输出。

3 总结

乘客电梯 篇4

电梯的维保记录是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中的指导、提示性文件。维保记录在维保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 什么是电梯的维保记录

依据TSG T5001-2009中第十七条可知, 维保单位在进行维修保养作业时, 必须进行的有效记录叫做维保记录[1]。

2 不做好维保记录会发生哪些问题

(1) 不做好电梯维保记录容易在电梯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漏项情况, 造成电梯维保工作不到位, 给设备造成损害, 让设备的使用存在风险。

根据规则TSG T5001-2009第十六条规定可知, 附件A中的包月保为维保内容最少的保养[1]。但半月保依然拥有最少28个项目需要维保。其中大部分项目与电梯的安全运行有关。漏掉任一项都会为电梯的运行留下隐患。所以在工作中必须有一份起到记录和提示作用的材料来避免丢项漏项, 使电梯维保彻底, 排除安全隐患。

(2) 不做好电梯维保记录在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时, 该台电梯将被判定为不合格设备, 并被要求停止使用。

根据检规TSG T7001-2009第九条可知, 电梯检验项目分为A、B、C三个类别。由第二十条可知, B项不合格检验报告不能判定为合格。再根据第二十三条检验报告只允许使用“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四种检验结论。最后根据附表A, 1.4 (2) 可知, 维保记录的审查为B类项目, 如果电梯维保记录没有按照规则TSG T5001-2009中的相关要求做好, 定期检验结果只能是不合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第四十条中的规定可知, 定期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电梯不能继续使用。只能由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封停。

(3) 不做好电梯维保记录, 电梯使用单位和电梯维护保养单位都会受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的处罚。

1) 根据该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可知, 未做好维保记录并在监督管理部门限定的期限内没有完整整改, 使用单位将会被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而维保记录是无法补曾经的, 所以该项问题, 所以, 如果有为做好维保记录的问题, 处罚将无法避免[3]。

2) 根据该法第八十八条可知,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 将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而本法第三十九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 并作出记录[3]。

而安全技术规范中要明确要求维保单位做好维保记录, 并与使用单位分别保管好至少一份维保记录。所以, 如果有为做好和保存好维保记录, 处罚将无法避免。

电梯维保和使用单位不做好维保记录容易在设备维保中发生疏漏, 留下安全隐患。电梯维保和使用单位不做维保记录无法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部门的定期检验。电梯维保和使用单位不做好维保记录会受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处罚。所以必须做好电梯的维保记录。

3 如何做好电梯维保记录

(1) 要从维保记录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做好文章, 确保维保记录的使用效果。

1) 维保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TSG T5001-2009第十七条中的全部内容。

2) 应依据TSG T5001-2009附表A中的内容设计所有各种维保记录。实际使用的维保记录中的内容必须多余附表A中的内容。即实际维保的内容多余或者等于附表A中所要求的内容。

3) 设计的维保记录的手写内容的空间要多余实际使用中需要的手写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维保人员在使用维保记录的时候, 能够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全部记录完整。避免出现因维保记录手写部分空间不足, 影响维保或维修的情况发生。

(2) 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规则TSG T5001-2009第十条 (七) 中要求, 对电梯的维保工作进行监督, 并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这样可以保证电梯的维保人员切实按照规则要求进行维保, 避免维修中的安全事故发生和不实际维保只做虚假纪录的情况发生。同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取得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证书。一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强制要求使用单位必须设立安全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安全管理人员证书。另一方面, 未取得安全管理人员证书的安全管理人员不懂得电梯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他们无法起到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1]。

(3) 各维保单位应该依据规则建立维保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和维保过程监督和抽查机制。

1) 应该建立电梯维保人员岗位责任制, 提高维保人员的责任意识。

2) 奖励维保过程监督和抽查机制。维保过程需主动请甲方监督, 维保后必须取得经过管理人员签字的维保记录;定期组织技术考核人员现场观察维保过程, 确保该员工的维保过程符合《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并对该员工维保后的电梯进行检查, 确保工作有效。

(4) 维保单位和电梯使用单位应对维保记录单保存4年。这样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也方便在电梯出现故障时查阅之前的维保记录, 寻找故障原因, 方便维保人员分析和处理电梯故障。同时在发生事故时, 也方便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 保护维护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自身的利益[1]。

参考文献

[1]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S].

[2]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乘客电梯 篇5

一、电梯减振消噪技术措施实施的基本原则:

1、不动电梯安装原结构,不影响电梯机级性能前提下,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降低电梯机房运行室内噪声值;

2、在结构上应有防潮、防腐、防偏移、防事故功能;

3、考虑机房承重面负荷,宜取轻便、牢固、稳定、易更换的结构;

4、考虑设备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动静载荷不定的威协、降噪减振措施应有足够强度;

5、绳头、线槽阻隔消振处理,断离辅件钢性连接传声装置;

6、配电柜低频辐射消噪装置设计;

7、支承系统受力计算,转心力与减振系统位移关联分析;

8、整体隔声措施,主辅机减振隔振细面调节。

二、电梯治理技术措施思考及实施细则:

根据实地测试和测试报告,同类案例己有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设计而提出:根据电梯低频噪音产生的声学原理和理论计算设计得出本技术方案:

1、电梯消振降噪技术总思路:精准对现场测试结果,系统细致得到准确全面数据、分析声源特性及隔振吸声隔声各种措施对其适宜性出发,针对电梯噪声与振动产生机理和改造难点及维护便捷性分析,结合声学原理及噪声治理的方法为依据,从而通过治理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零类别墅区的环境噪声标准。

2、可选择技术处理手段:根据现场情况及其使用特点和日常维护操作,在室内设备及辅机分布位置,以点到面排查电梯主机、支撑钢梁、配电柜、绳头、线槽,及导向轮架支承重梁之上的特殊减振措施,保持原空调进排风口通畅,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环境,降低机房内余热和有害物的浓度。

3、现场机房墙壁及顶面己设置微穿孔铝板,电梯运行中空气直达声对电梯机房辐射,导致电梯产生声波在机房内产生强烈反射、叠加,致使室内噪声强度,可比一般平整水泥墙体对声波的吸收能力较强,由理论计算可知,在这种场合由于室内壁面反射引起的室内声压级的提高量达到15dB(A)左右。故,这部分噪声排除在项目范畴之外。

三、电梯机组电梯噪声处理装置:

1、根据减震、消振、阻隔复合减振隔声原理研制,具有隔振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及安装维护方便、杜绝安全隐患等优点,选择安装与机组型号匹配的阻尼复合减振装置;

2、原有的电梯主机,配电柜的基础与大楼钢筋混凝土刚性连接,成为电梯噪声主要传播“声桥”。原基础改造为复合宽频K值(颈度系数)减振降噪基础,以隔断低频噪声的传播途径;

3、对配电柜基础采用最低激发频率为1HZ的复合基础;所进出电线作软接触处理,断开大楼与楼板刚性连接而形成“声桥”,从根源处断离电磁辐射低频噪声。

乘客电梯 篇6

【关键词】电梯安装;土建尺寸;安全性;质量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垂直交通工具,是高楼层之间人物流动最便捷的通道。近年来,电梯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生产方面都会有重要的影响,电梯的安装是否到位是能否保证电梯质量的关键,同时也关系着电梯产品的各项服务功能是否能达到指标要求。

1.电梯底坑对电梯安装的影响

电梯底坑深度对电梯安装工程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工程质量标准中,对电梯底坑深度、底坑地面、底坑底板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1底坑深度

对于底坑深度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满足电梯制造厂家在设计中所提到的相关内容,通常情况下,1.0m/s的电梯速度需要有1400m的底坑深度,从而保证电梯运作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底坑深度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通常建议采用继续挖深底坑的办法来满足电梯安装的相关规定,但也有可能因挖深底坑会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另外,在不破坏大楼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提高一楼的水平标高来增加底坑的深度,或者在安装轿厢缓冲器时,选取数值最小的越程距离,同时也要符合GB7588-2003的第5.7.7.3的相关规定的方式。

1.2底坑底板

在底坑底板承受载荷的设计上也应该满足电梯制造厂家的相关要求。经过调查显示,大部分高层建筑物会将电梯井道底坑下面的空间作为停车场来使用;有些建筑物会安装阀门装置,但必须要专业人员操作阀门,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增加重安全钳来符合GB7588-2003第5.4条的相关规定。然而,目前有许多建筑在设计时仅仅在底坑下方设立临时的围封来应付部门检验,并没有真正的符合第5.4条的规定。为了保证电梯安装的安全性,当底坑的空间达到成人的高度时,应封闭此空间或者回填捣实底坑底板下方的悬空空间;倘若必须要设立此空间,则需要将对重缓冲器安装在地面的实心桩墩上。

1.3底坑地面

底坑地面最大的要求是不得作为积水坑来使用。为了防止电梯安装过后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现象,底坑需要设置集水坑与排水泵,同时底坑必须做好防水措施。另外,由于底坑不能实时地进行人工监控,必须要设置排水泵高低水位自动抽水装置,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電梯井道对电梯安装的重要性

2.1厅门预留的尺寸

电梯厅门尺寸主要有电梯厅门门洞口、电梯消防按钮空、电梯锁梯孔等等。通常情况下,砖墙的整改较为简单,而剪力墙的整改就需要较大的工程量,在整改过程中需要有精确的设计方案,避免出现孔洞错位的情况,一旦在有钢筋的位置出现这种情况,就无法进行整改。另外,两台电梯之间会公用一个外呼盒,外呼盒一般是需要埋入剪力墙内,在埋入的过程中遇到钢筋时,为了顺利地进行工程,需要将钢筋进行割除,这种做法就会影响土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预埋厅门口的预留孔洞,电梯的设计要求也应该符合大楼的基本结构。

2.2井道净空尺寸

在电梯轿载重量的选择上,会与电梯井道净空尺寸有着最大的联系。在GB7588-2003的相关规定中提到:“轿厢及其相关部件与对中的相关部件应该大于50mm。”在电梯井道截面的净深与净宽尺寸上不能过小,较小的井道面积会影响电梯的运作,在电梯运行时会产生活塞效应,特别是在电梯运行的高峰期,不仅产生噪声影响居民生活,而且会加大电梯的耗电量。除此之外,倘若设有对重安全钳时,轿厢地坎和厅门地坎的尺寸是确定的,所以需加大净深尺寸,因此,需要载重量小的井道与机型来与之相匹配。当井道净尺寸过大时,必须要利用钢制圈梁来将电梯导轨安装到正确的位置,或者更改电梯设计要求中的标准规矩尺寸。

2.3顶层高度

电梯井道的顶层高度在GB7588-2003中有具体的标准与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必须要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第一,轿厢的上方需要有0.5mm×0.6mm×0.8mm的空间;第二,在轿顶检修平面的上方要有1.0+0.035v2m的空间大小;第三,轿厢导轨的制导行程大于0.1+0.035v2m;第四,垂直滑动门横梁及其相关部件、导靴和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不得在0.1+0.035v2m以内。在安装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顶层高度不足现象,需要用降低电梯额定速度。在顶层高度与要求值差距较小时可以让电梯厂家对电梯轿厢高度进行修改,但当顶层高度与要求值之间相差较大时,在保证土建结构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机房上方的空间,将机房楼板打掉,建立一个凸台延伸井道。

3.电梯井道土建尺寸存在的问题

3.1土建尺寸设置不合理

大部分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建筑的美观性,会用装饰物或者大理石对层门门头进行装饰,在装饰过程中也要应该注意紧急开锁的安装位置。在《电梯安装安全与制造规范》中对紧急开锁位置有明确的规定,在每个层门需从外面借助一个与开锁三角孔相匹配的钥匙。有些单位会在安装完成后出现开锁空间不足,或者忽略紧急开锁的位置而进行返工,从而浪费了财力、物力等。除此之外,在《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也明确提到,层门地坎需高出装修地面2到5毫米。部分单位在安装电梯过程中没有地面装饰单位做好协商工作,没有对各个楼层地板完成面的标高做统一的规定,使得层门地坎出现高于或者低于装修地面。因此,在安装时,需要在各层占地坎前方设定稍许的坡度,防止洒水时,水流入井道。

3.2地坎强度与环境不匹配

对于地坎,在规定中要求每个层门在入口处都需要设置一个能够承受电梯进入轿厢载荷的地坎。在高层建筑中,有些电梯用于运载货物,负荷较大,地坎需要在保证电梯正常运作的情况下进行加强处理,保障地坎的最大冲击载荷。当地坎下有地下室、车库的情况下,地坎地板的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需要大于5000N/m2。在层门地坎的前段可以增加钢板,在焊接方面,应该加强牛腿以及支撑处的焊接,在焊缝处应该注重连续与双面焊。许多单位在安装时没有考虑到未来的使用环境,在短期内地坎受到破坏甚至报废。除此之外,部分土建设计单位对电梯安装的相关规定缺乏一定的了解,出现问题时整改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电梯安装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对我国的电梯安装规范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安全问题。还有施工现场的施工员对电梯井道施工质量的忽视也容易引起后期的整改,所以只有引起相关各方的重视才能确保电梯井道土建施工的质量,达到合格移交给电梯安装单位施工的条件,减少因后期整改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4.结束语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与小高层建筑在逐渐的盛行,电梯已经是装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程,电梯井道土施工质量与电梯啊安全性有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电梯井道土建部分具有较高的要求,保障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不断地完善安装技术,提高电梯运行性能。

【参考文献】

[1]谢德志.浅谈电梯土建尺寸对电梯安装的重要性[J].电子制作,2013,20:233.

[2]蔡秀云.浅谈电梯井道土建问题对电梯安装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11,04:75-76.

[3]金勇.基于过程控制的电梯安装质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

[4]彭巨光.高层建筑电梯安装工程监理方法的研究[J].安装,2011,02:25-27.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 篇7

1 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1) 周期振动。若电梯相关零器件发生损坏, 随着电梯的运行很容易形成激振震源, 产生激振频率, 使得电梯发生周期性振动, 引起电梯共振。通常情况下, 这种周期振动会造成电梯大范围的上下振动, 并且多发生在楼层传输过程中, 严重影响电梯乘坐稳定性和舒适性。同时, 电梯发生周期振动主要是由于电梯的维护检修不及时, 使得很多电梯零器件老化或者损坏,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电梯运行安全。

(2) 钢丝绳引起的共振。当电梯超负荷运行或者乘坐人数过多, 往往会加重电梯钢丝绳磨损, 引发安全事故。并且, 有些电梯的钢丝绳质量较差, 张力和柔韧性明显不足, 再加上使用时间较长, 往往造成电梯运行过程中无法均匀受力, 钢丝绳出现大幅度地摆动。同时, 钢丝绳上油泥不均匀、弹簧弹性不一致等也会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3) 导靴和导轨引起的共振。导靴和导轨是电梯的重要组件, 其用于保障电梯运行过程中垂直度和方向的精度。由导靴和导轨引起的电梯运行共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在安装电梯导靴和导轨时, 有些安装人员的操作技术过于粗糙, 专业安装技术水平较低, 也由于安装环境比较恶劣, 导靴和导轨材料质量较差, 造成电梯投入运行以后导靴和导轨无法准确控制电梯垂直度和运行方向,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另一方面, 电梯导靴和导轨维护检修不及时, 电梯长时间使用过程中, 某些固定导轨螺母出现不同程度地松动, 使得电梯导靴和导轨受力变形, 并且有些电梯添加的润滑油质量较差, 润滑效果很差, 造成电梯导轨接触面和靴衬之间摩擦力不断增大, 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4) 曳引机引起的共振。电梯曳引机包括齿轮、抗绳轮、蜗杆、蜗轮、曳引轮等部件, 而曳引机中任何零部件出现偏差都会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1) 电梯轴承损坏或者缺油, 其平行度和垂直度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 (2) 抗绳轮或曳引轮失圆, 蜗杆或蜗轮发生损坏或者严重磨损出现啮合角; (3) 曳引机添加的润滑油质量较差或者缺少润滑油时, 齿轮之间摩擦力较大, 很容易造成电梯运行共振, 甚至造成电梯突然下落或者停止运行。

2 电梯运行共振处理措施

(1) 周期振动处理措施。针对电梯周期振动问题, 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 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管理和维护, 全面检测电梯运行状态, 及时发现电梯运行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通过加强对电梯的日常运行检修, 保障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避免发生共振现象, 消除电梯周期振动隐患; (2) 引进先进的电梯系统, 结合电梯具体运行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结合电梯实际的运行使用情况, 合理调整电梯运行速度, 确保电梯运行舒适度。

(2) 钢丝绳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为了确保电梯钢丝绳良好的张力、柔韧性和质量, 应结合钢丝绳弹簧弹性, 对电梯钢丝绳摆动幅度进行有效控制, 并且强化电梯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积极宣传正确的电梯使用方法, 严格控制电梯乘坐人数,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同时, 当出现电梯运行共振故障时, 应停止电梯运行, 仔细检查电梯钢丝绳情况, 对于老化和损坏的钢丝绳进行更换, 添加优质的润滑油, 保持电梯钢丝绳良好的使用状态。

(3) 导靴和导轨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 (1) 尽量在稳定、晴朗、无风的天气条件下, 安装电梯导靴和导轨, 保持良好的安装环境; (2) 由有担当、有能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安装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负责电梯导靴和导轨安装, 确保安装质量; (3) 选择高质量的电梯导靴和导轨, 按照标准的安装操作工序, 规范电梯导靴和导轨安装流程, 安装完成以后, 反复进行调试和检查测试, 确保电梯安全、稳定以后再投入使用; (4) 做好电梯导靴和导轨维修管理, 选择优质的润滑油, 合理地控制润滑油添加量, 准确控制电梯导靴形状和导轨螺母位置, 确保电梯平稳、安全运行。

(4) 曳引机引起的共振处理措施。为了使电梯曳引机保持稳定的使用性能, 应定期检查曳引机齿轮润滑油的质量和数量, 确保曳引机齿轮保持较好润滑效果。严格按照电梯曳引机标准的设计制作要求, 严格进行操作, 仔细检查电梯轴承运转情况, 及时更换损坏的轴承, 并且严格把关电梯曳引机的齿轮、抗绳轮、蜗杆、蜗轮、曳引轮等各个部件, 做好层层检测, 保障电梯曳引机各个部件的安全性。同时, 定期对电梯曳引机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及时发现曳引机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确保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3 结束语

近年来, 电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频繁, 与此同时, 人们越来越关注电梯运行故障问题, 电梯运行共振是一种常见的电梯故障, 其严重影响电梯运行平稳性, 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全面分析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掌握造成电梯运行共振的各种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地处理电梯运行共振问题, 加强对电梯的定期检查、维护和检修, 采取科学、有效的维护处理措施, 全面消除电梯运行共振隐患, 降低电梯运行安全事故发生率。

摘要:当前,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电梯运行共振不仅影响了电梯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且严重的共振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文章分析了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阐述了电梯运行共振处理措施。

关键词:电梯检测,电梯运行,共振原因

参考文献

[1]何兵.基于电流信号的电梯运行状态监测终端研发[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乘客电梯 篇8

实际上,电梯故障致人死伤的新闻早有发生。在百度里以“电梯死伤”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找到约165万个网页和约2010篇新闻。最早一篇相关新闻是2002年2月的。与以往一样,在这次全国密集出现电梯故障致人死伤事故之后,一些省市立刻制定文件、出台措施,以图通过强化对电梯安全运行有关各方的监管,强化安全责任措施。比如:

8月4日,成都市房管局下发《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受托的物业服务机构需按相关规定为电梯购买公众责任险。

8月5日,连云港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市将开展电梯风险排查,对“三无”(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单独建档、集中整治,公共场所在用电梯必须100%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住宅电梯一个物业管理区域至少配备一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承担管理职责。

8月11日,武汉市法制办公布《武汉市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立法意见。意见稿明确,电梯维护费从物业管理费用中支出,物业管理单位应根据收费标准或者与业主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比例将其单独设户,专款专用。电梯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不得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出。另外,物业管理单位利用电梯张贴、播放商业广告的收入,应当纳入电梯费用专户。应当每半年向业主公布一次电梯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的收支情况。

笔者认为,在各地政府出台的与电梯安全运行文件里所采用的诸多措施中,有些是在老生常谈,有些则不乏新意。各地政府所出台的各类与电梯安全运行有关的措施中,最为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是电梯保险制度。在强化电梯安全运行借鉴“交强险”制度,在电梯制造、安装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引入强制保险制度。虽然电梯保险制度可能会加大生产、安装、维护及产权人等各方的资金成本,但相比于疾风暴雨式的整改措施,其制度优势一目了然。其一,可以将电梯运行的风险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加以转移、分摊;其二,作为资金风险的最终承受者,保险公司更有动力聘请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强化日常监督,其监督的力度更是行政监管、业主监管所难以匹敌的;其三,当电梯在一定年限内达到安全运行标准后,其保险资金可以返还,而保险公司的收益则从该笔资金的商业运营中获取;其四,保险机构完全可以通过再保险制度转移和化解风险。

乘客电梯 篇9

一、校企双主体的“电梯学院”模式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是湘电集团主办的一所职业院校, 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是湘电集团的控股公司。学校依靠企业办学的优势, 与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创立“双主体”利益共同体的“海诺电梯学院”,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为电梯技术办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 明确双主体的主要职责

(1) 学院职责。学校作为办学主体之一, 为本地区特别是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电梯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岗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优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服务, 促进企业的发展。主动与企业共同制订、完善并实施系统的校企合作制度, 保障校企合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引导专任教师参与或承担电梯行业技术研发、成果推广, 参与企业员工培训, 指导学生顶岗实习。采取有效的措施, 推动教师与企业骨干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切实为本地区电梯业服务。

(2) 企业职责。企业作为办学主体之一, 以资金、设备、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电梯学院办学, 参与、指导专业建设, 共同培养学生, 提供实习场所、提供就业岗位, 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合作技术研发, 促进共同发展。

2.“四会一制”双主体的运行机制

院务会:由电梯学院院长 (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院长) 主持, 主要职责是审议电梯学院发展规划, 年度工作计划;讨论专业、师资建设;审议电梯学院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审议电梯学院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方法以及专任教师的任命等。

院长办公会:由电梯学院的院长主持, 是电梯学院日常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学院的具体工作安排, 制定重要工作的实施方案;对职工的奖惩、奖金分配方案、专任教师的调进与调出进行讨论并作出决议。

全体员工大会:由院长或书记 (学校教学副校长) 主持, 是学院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员工听取院长的工作报告, 对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重点工作部署、教职工工资福利以及其他有关学院发展的问题进行议论。

党支部委员会:由电梯学院书记 (学校教学副校长) 主持, 主要职责是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支部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布置工作, 讨论党支部重大问题;吸收新党员 (教师或学生) , 处分犯错误的党员, 处置不合格党员;选举支部委员会等。

3. 双主体的管理制度

由电梯学院教学部负责牵头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约束、激励机制, 实现电梯学院的规范化管理。

(1) 建设电梯学院运行与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 明确运行程序。制定电梯学院教学部、素质能力拓展部和教学督导部各自的章程, 教学规范管理制度及校企合作运行条例和运行程序。

(2) 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措施, 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制定合作办学奖励管理办法, 对不在管理办法之列的, 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明确合作方的责权利, 包括知识产权等方面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 保障合作方的利益。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每年设立专项经费, 用于奖励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建立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兼职教师和企业申报教学成果的有关规定, 兼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骋有关规定;建立合作办学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企业选派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 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激励办法, 企业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 兼任学校教师课时补贴办法, 学生到企业实习耗损补助办法, 学生就业奖励管理办法, 校企人才互聘交流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开展培训实施管理办法,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办法, 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实施与激励办法。

(3) 建立校企合作促进制度, 优化校企合作办学政策环境。建立校企教学资源合作建设与管理制度, 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办法, 促进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出台校企合作办学促进与管理办法、接收学生实训实习激励办法、投入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设备调拨促进办法、学生在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实训实习安全责任校企分担办法、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 优化校企合作办学政策环境。

(4) 建立学生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为企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持。引导校企双方职工实现合作育人。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出台开发特色课程有关规定, 制定顶岗实习合作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与考核办法、技能鉴定工作管理办法、教师顶岗实践的有关规定, 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和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人才跟踪反馈制度等, 为企业提供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持。

(5) 建立学生就业保障制度, 促进学生幸福指数提高。建立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就业工作条例, 促进学生幸福指数提高。

(6) 建立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鼓励校企人员技术服务互动。建立校企合作开展培训实施管理办法, 培训网络运行管理办法, 培训网络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成办法, 培训网络绩效考核办法, 培训网络财务管理办法、科研协作工作条例, 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 产品开发与技术应用实施奖励办法, 鼓励校企技术服务互动。

二、“岗位轮换”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电梯公司的岗位为项目单元, 将其设计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内容。如将公司销售部、技术部、质量部、安装部、服务部等设定为5个教学项目, 将某个班分为5组, 每组若干同学, 各小组选出负责人担任对应部门的“部长”。每节课以后, 小组对应的“部门”依次轮流变化, 如第一组在第一节课时为“销售部”, 第二节课即自动变为“技术部”, 以此顺延, 如图1所示。

以电梯曳引机岗位轮换的项目教学法实例:

1.“电梯曳引机”章节的教学目的。

掌握曳引机构造, 了解曳引机安装及调试的方法, 熟悉曳引机的拆装和常见故障维修。

2. 授课过程。

在学生提前预习本章节学习内容的前提下, 在课程开始时再安排十分钟快速浏览教材上本章节内容。教师通过投影仪采用PPT的形式展示几张不同结构的曳引机的图片和现场使用的实际照片。

随后, 由“销售部”同学介绍曳引机的主要特点和功用;“技术部”同学根据曳引机的功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卖点, 对曳引机提出设计方案和安装方法;“制造部”同学根据此前学习的机械制造的相关过程, 讨论曳引机的生产工艺;“质量部”同学逐一发表意见, 讨论相关标准对曳引机的技术要求, 并提出生产和安装的控制要点;“安装部”同学根据课程开始展示的曳引机现场安装实例, 讨论曳引机的安装工艺;“服务部”同学讨论曳引机在电梯噪声方面可能带来的投诉处理。

3. 总结点评。

总结评价分为小组互评、自评和教师点评三个步骤。“小组互评”环节中, 按分组次序, 由其它小组对前一小组提交汇总的方案进行点评和再讨论。每个小组均对该讨论进行评分, 并确定该组的最终得分。

“小组自评”环节中, 该小组结合其它小组给出建议或改进措施, 进一步修正、完善本小组提出的观点或方案, 包括对本项目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教师点评”环节中, 教师点评教学项目总体完成质量, 检验其是否合格并确定等级, 并对教学项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地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简要的指点。

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想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 职业学校为基础, 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 还有很长的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共同探索, 今后, 我们将继续探索校企合作之路, 努力壮大校企合作队伍, 加快培养高端技能人才, 为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文章针对电梯专业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校企双主体的“电梯学院”模式, 明确了双主体的职责, 运行机制,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电梯学院为平台,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提出了“岗位轮换”的教学组织形式。

关键词:校企双主体,电梯学院,岗位轮换

参考文献

[1]张慧霞, 王东.美、英、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经验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9) .

[2]刘艳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18) .

乘客电梯 篇10

在日常检验电梯中笔者发现:一些电梯运行质量差, 故障率较高, 使用者抱怨比较多, 这是因为大部分使用管理方对电梯的使用管理不够重视, 规章制度不健全所造成;对使用管理较重视、规章制度较健全的单位而言, 电梯的运行质量相对都比较好, 使用者也较为满意。

1 电梯事故种类及其原因分析

1.1 电梯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溜梯事故及其他事故。据统计, 各类事故所发生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 冲顶或溜梯、蹲底事故占15%左右, 其他事故占5%左右。

1.2 案例分析

2009年初, 我院受某大型超市委托, 对其2台电梯的质量及其故障进行检查。这2台在用载货电梯自投入使用以来故障频繁, 经常出现轿门开关失灵、关门后电梯不运行 (死机) 、平层不良、冲顶、安全回路动作停机等故障。

这2台电梯是专门供超市的内部员工运送货物使用, 当时货物的运送较为繁忙, 搬运人员都争抢着占用电梯。而电梯设置在司机操作状态 (按规定:司机状态下必须由持证电梯司机操作) , 但并没有配备专职的电梯司机, 是由运货人员自行操作, 货物的装卸均由手动叉车运送。从外观上我们清楚地看到, 电梯的层、轿门及轿厢壁的下部位置均有受外力碰撞而造成的凹陷、变形现象。在对故障多发的层、轿门进行检查时发现, 井道内多个层门门头、轿顶及底坑都积聚了不少编织包装带及塑料包装纸等垃圾, 我们对各相关电气回路进行了反复多次的检查测试及运行试验, 并未发现异常;各回路工作正常, 各相应的开关动作有效、可靠。检验人员还根据由用户提供的故障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分析:1号电梯发生故障25次, 因外部原因引起的共15次, 占60%;2号电梯发生故障24次, 因外部原因引起的共15次, 占62.5%。在故障维修记录中还反复多次出现“希望能加强对电梯使用的管理”等雷同字句。

1.3 事故原因分析

检验人员结合故障维修记录及检验现场的情况, 针对所述的故障现象逐一进行分析。

(1) 轿门开关失灵。因层轿门受到外力碰撞造成错位, 局部变形, 或异物落入门导轨、地坎滑槽引起轿门受卡阻造成开关失灵。

(2) 关门后电梯不运行 (死机) 。如 (1) 项原因造成门未能完全关闭, 或门联锁电气触点被异物阻隔引起连续多次门联锁回路未能如期闭合, 导致电梯控制程序自动进行保护性停机。

(3) 安全回路动作停机。维修记录中出现过2次:一次是限速器绳夹着老鼠;另一次是运行中人为强行扒门造成门联锁电气回路断开, 保护停机。

(4) 平层不良。平层感应器移位, 损坏, 一般是接线松脱 (不排除因轿厢多次受到不同程度碰撞而引起震动的原因导致轿顶平层感应器移位、松脱或被撞坏) 造成平层不良。

(5) 冲顶。有可能包括第 (4) 项原因造成平层感应器移位被撞坏失灵, 导致电梯失去端站位置信号而引致冲顶。

检验人员以电梯出现故障的次数与安装在电梯控制柜的电梯起动次数记录仪记录的起动次数作比较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85—1997) 中的4.1项要求:整机可靠性起动次数60 000次中失效 (故障) 次数不应超过5次, 每次失效 (故障) 修复时间不应超过1 h。由于电梯本身原因造成的停机次数或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整机性能合格要求的非正常运行, 均被认为是失效 (故障) 次数。2台电梯的故障发生率 (根据维修记录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 均未超出标准所允许的范围:1号电梯, 起动220 386次, 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10次;2号电梯起动166 369次, 减除外部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9次。

检验人员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2台电梯的整机可靠性符合要求;而所发生的故障中60%以上均为外部原因所引起的, 与管理和使用有关。

2 管理方面的缺陷

通过对上述个案的分析, 我们很清晰地看到, 由于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 如:未建立或严格执行电梯的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没有按规定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持证的电梯司机 (特别是在电梯使用的高峰时段) ;没有对电梯使用作出合理的分配安排;缺乏对作业人员进行如何正确使用电梯的培训教育, 规范其使用行为;没有定期对电梯井道、门头等相关位置进行必要的清理等, 而导致电梯的故障频繁出现, 直接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

类似这种情况, 在日常接触的使用单位中也大量存在。有些单位对使用管理不重视, 只是虚设了一套电梯运行管理制度, 根本就没有效落实执行, 有些不但没有管理制度, 连电梯都没人去管理, 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当电梯出现故障时, 只会埋怨电梯的质量有问题, 没有意识到导致故障的原因大都是使用不当、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有的单位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产、经营, 甚至让电梯带病运行, 直到电梯不能运行了才找维保单位来修复, 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险性, 会给电梯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如此不但会人为地加速电梯机件的损伤, 给电梯造成更加严重的甚至是难以修复的损坏, 引起故障的频繁出现, 运行质量不断下降, 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做法对电梯和使用者的危害都非常大, 必须严令禁止。

3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3.1 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行为,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于2009年5月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5001—2009) (下称《规则》) , 由此可见, 电梯的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要性。《规则》第二章第七条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相关人员的职责; (2) 安全操作规程; (3) 日常检查制度; (4) 维保制度; (5) 定期报检制度; (6) 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7) 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8) 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 (9) 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2 管理措施

针对上述各案例引起故障的外部原因, 使用单位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

(1) 建立安全操作规程, 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以及有资格的电梯司机, 防止装卸货物时运送车辆对电梯造成的碰撞, 有效制止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及时清理落入电梯门导轨、滑槽的异物垃圾。

(2) 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制度, 及时发现电梯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通知维保人员前来修复、排除故障隐患, 避免电梯带病运行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 建立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 加强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关于正确使用电梯的宣传教育, 避免在作业时出现不文明、甚至是粗暴野蛮的行为, 减少对电梯造成损坏。

(4) 建立维保制度并监督维保人员的维保工作做得更细致、到位, 发现故障隐患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排除, 将导致故障发生的因素减到最少等。

总的来说, 就是完全可以通过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这个有效手段, 以达到尽量减少电梯故障发生的效果, 使电梯运行得更安全、质量更高。

4 结语

电梯发展到今天, 其技术、性能、质量都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 产品通过安装验收、投入使用后, 对其运行质量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还是电梯的使用管理。只要我们的电梯使用单位都能将电梯的使用管理这一环节重视起来,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予以严格执行, 电梯的运行质量会出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人们就能够真正地享受到电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安全、快捷、方便。

参考文献

[1]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幸运电梯(外两篇) 篇11

那年,他为了办一点私事,经常到东京的一座杂居大厦去。一来二去,熟悉了同乘电梯的一位妇女。这位妇女手里不时拿着一迭信,或一包香烟,每次都行色匆匆;而每一次,中岛都会面带微笑地和她招呼,这样妇女紧张的行色就会缓和下来,继而跟他作一些短暂的交谈。

终于有一天,可能是谈到天气之类的日常话,他们的距离更近了,接下来开始了正式交往。尽管这位妇女不是他喜欢的那种,尽管他们之间只能停留在友情的范围内,但彬彬有礼的招呼之下,妇女已将他当成人生知己,不久后又给他介绍了另一位好朋友。而这位朋友正巧有个赚钱机会,急于找合伙人,于是,中岛与他们的合作便顺理成章。这份事业给中岛带来了不菲的收益,进而拉开了他的汽车旅馆大王的人生序幕。

表面上看,是那部幸运电梯给中岛带来了机遇:如果没有电梯,他就不会结识那位妇女,更鲜有机会认识她那位做生意的朋友。但真实的背景还是中岛在电梯上的热情与主动,这种主动带来了人性的沟通,然后才是触类旁通。在人与人之间,从相遇、相识到相知都是一种缘分,而只有那些有耐心去播种每一次相遇的人,才有机会接触相识和相知,才最终享受到友情相帮的开花结果。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无数个电梯或类似电梯里的幸运,但更多的时候它们与我们的漠然与沉默擦肩而过。中岛的成功告诉我们,生活的每一刻都潜伏着改变命运的机遇,所以,请永远不要吝啬你的热情与主动。

座 机

张 春

和吴红卫同志出差,你就会发现他有一个“怪”毛病:到了目的地后,总会抽空用当地的座机给老婆报个平安。

打个电话当然没关系,现在妇女地位提高了,正经男人得妻管严的几率随之也加大了—但他偏偏不用手机而非得要用当地的座机呢?要说你吴红卫同志节约那点手机漫游费吧,你每月骚扰大家的短信费也不下一百元;要说你想在老婆面前树立你勤俭持家的高大形象,你也不会每天都抽那么高档的烟了。

总之,对他的这个癖好,我一直猜不透。

就说这次吧,在这个叫做毛俊的鸟不拉屎的地方检查教育收费工作完毕后,我就被他拉到街上找公用电话。在N个大伯大妈大嫂大姐小妹的热心指点下,我们终于找到了。

“老板,借你的电话用用。”吴红卫同志也不等对方的答复就抓起电话吧嗒吧嗒的拨号码,“老婆啊,我们现在很好,你放心好了。下午时间紧就没打给你了,你好好休息啊。”

吴红卫同志打完电话后见我迷惑的样子,说:“老弟啊,你结婚后就知道了什么叫牵挂了。我以前都是用手机告诉她每次的行程,但上次因为泥石流我受伤后,她就再也不‘相信’我用手机报的平安了。因为事先我可用手机告诉过她安全到达的。所以以后啊,她就非得要我用本地座机拨号,让她一看就知道我在哪里!”

与死神拔河

蒋 平

二战期间的1942年,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武装包围了一年多,城内已经弹尽粮绝。军队养马的饲料、榨油厂的棉籽、甚至从海底沉舰上捞出来的发了芽的谷子也吃完了,工人每天只能吃上250克面包,居民则只能分到120克黑面包。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饿倒在地后就再也爬不起来的人。

11月的一天黎明,一位卡车司机驾驶一车专供伤员吃的新鲜面包行驶在大街上,突然,一枚炮弹在车前爆炸,司机牺牲了,车上的面包散得到处都是。死者的血腥味伴着面包的香味在街头飘荡,饥饿的人们四面拢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拾起一只只诱人的面包,小心地吹去尘土,仍旧放在车斗里,然后守在车旁,直到面包厂的另一辆车来把它们拉走。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偷吃一只面包,就在面包被拉走后,又有两个人当场饿晕。

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救命食物,对一个个濒临死亡边缘的人意味着什么?大伙心里很清楚。然而,他们最终的选择是将生的希望让给更需要它们的人,这其间要多大的意志来支撑!支撑他们意志的是什么?是爱心,因为爱心,成就了英雄的列宁格勒精神,保卫了更多人的生命。爱心是什么?是死神即将从我们身边夺走一个鲜活的生命时,来自千万个生命的关怀从命运绳索的那一头齐心协力同死神拔河。

乘客电梯 篇12

关键词:通用协议,DP,XML,BACnet,LonWorks,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电梯的使用也日益广泛与普及,怎样保证电梯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不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维护保养业界人士的关注,也成了众多电梯用户关心的焦点。基于这种现实的需求及伴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梯远程监控技术应运而生。

所谓电梯远程监控系统(Elevator Remote Centra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是指建筑物内安装多部电梯后,对这些电梯进行远程监控、数据管理、维护、统计、分析、故障报警及救援。其目的是对电梯进行远程数据维护、故障报警,以及对电梯的运行性能(群控效果、使用频率、故障次数及故障类型)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之上辅助专业人员选择合理的派梯方案[1]。

但在现实应用中,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都是由电梯厂家自己开发的,只针对自己厂家的电梯,而对其他公司电梯的监控则无能为力。其根源在于每个电梯厂家采集数据的通讯协议都是自己厂家的专用协议,不具有开放性。这样就导致从底层电梯控制系统到上层监控系统都由一个厂家生产,易形成垄断,市场上表现为监控系统的价格比较昂贵,一般用户难以承受。

在IT行业,通用协议很早就已开始使用,用来保证不同厂家的产品可以自由通讯。在楼宇自动化行业,BACnet、Lon Works、Konnex等开放协议也已广泛使用。通过使用通用协议,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互相通讯,为系统集成提供便利。但在电梯行业还未采用通用协议。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基于通用协议的组态软件和基于网络(web)的浏览器和技术,如何将电梯数据采集的协议通用化,即,将电梯运行的各个现场数据统一成通用的格式,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电梯数据格式具有通用性、开放性,这样就有利于监管部门的管理,更有利于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2 通用协议的采用

所谓通用协议必须是世界上广泛接受的技术,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市场上必须有足够多的厂家使用该项技术。本文选用三种世界通用的标准协议(XML、BACnet、Lon Works)作为研究对象,将电梯厂家的专有协议转化为上述三种协议,提供通用的接口,便于上层监控软件的二次开发。

2.1 XML

XML(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可扩展标记语言。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诸如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

XML应用面主要分为文档型和数据型两种类型,几种常见的XML应用有:

1)自定义XML+XSLT=>HTML,最常见的文档型应用之一。XML存放整个文档的XML数据,然后XSLT将XML转换、解析,结合XSLT中的HTML标签,最终成为HTML,显示在浏览器上。

2)XML作为微型数据库,这是最常见的数据型应用之一。利用相关的XML API(MSXML DOM、JAVA DOM等)对XML进行存取和查询。

3)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尽管这些应用还是以XML为基本形态,但均已经发展出具有特定意义的格式形态。最典型的就是WEB SERVICE,将数据包装成XML来传递,但是这里的XML已经有了特定的规格,即SOAP。

本研究中就是使用XML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将电梯的现场数据转化为XML格式、利用TCP/IP来传递的。

2.2 BACnet

BACnet是由美国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组织(ASHRAE)的标准项目委员会(SPC)于1995年6月正式通过制定的。标准编号为ANSI/ASHRAE Standard 135-1995,现在标准已发展到ANSI/ASHRAE Standard 135-2004版本。

一般楼宇自控设备从功能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专门处理设备的控制功能;另一部处理其数据通信功能。而BACnet就是要建立一种统一的数据通信标准,使得设备可以互操作。BACnet协议只是规定了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并不涉及实现细节。

BACnet的灵魂是它的互操作性,即不同厂家的设备能够很好的互联互通。从而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体系结构的统一,这主要是由它的协议体系结构决定的[2,3]。BACnet参照ISO/OSI的7层标准协议模型,并根据控制系统本身的特点,对它进行了简化和改进。考虑到控制系统本身要求快速、简捷,将原来的7层模型改为4层,如图1所示[2]。协议定义了自己的网络层和应用层,从而将控制体系在一个较高层面上统一起来。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考虑到现存各种网络的既定事实;同时也是为了使协议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并兼顾各标准的优点和特点,协议提供了5种不同的选择方案。包括以太网、ARCnet、MS/TP、RS485、RS232、Lon Talk[2]等,并为每种方式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其中Lon Talk的使用必须得到Echelon公司的OEM许可,并且要做一个BACnet原语到Lon Talk应用层接口的映射。通过以上设计,使得BACnet协议在体系结构上保证了标准性和开放性。

2.3 Lon Works

Lon Works技术由美国埃施朗(Echelon)公司研发,已成为国际控制网络的通用标准。Lon Works协议,也称为Lon Talk协议和ANSI/EIA 709.1控制联网标准,是Lon Works系统的核心。该协议是一个分层的以数据包为基础的对等(Peer to Peer)通信协议。如同相关的以太网和因特网协议一样,它是一个遵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分层体系结构准则的、公开的标准[4]。

Lon Works技术中的核心是神经元芯片与收发器,每一个神经元芯片构成的控制器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不同的节点之间通过收发器对等的进行通讯。Lon Works网络支持多种介质的传输,包括:双绞线、电力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网络变量、配置属性与功能块是数据的体现形式:网络变量通过虚拟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不同节点、不同变量之间的通讯;配置属性定义了变量、功能块等的属性;功能块可以理解为一个实现某个功能的函数。

Lon Mark互操作协会定义了标准的网络变量、配置属性、功能块,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互操作性与通用性。

3 研究中需要限定的问题

从电梯生产厂家的立场出发,首先,他们不反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但是,他们对电梯的远程控制仍持保留意见。我们也有同样的观点,在不知道现场情况的条件下,进行电梯的远程控制是相当危险的。所以,电梯的远程控制一定要慎重。只有那些不涉及到乘梯人安全的操作才可以远程操作。故在本文中的协议转化数据仅限于电梯的监视数据,不涉及到电梯的控制命令。

另外,电梯厂家仍然不愿意将他们的专有协议公开,所以我们提供协议转换的方案和数据格式,可由电梯厂家来实现他们自己的专有协议到通用协议的转换。也就是说,电梯厂家自己生产网关。但是,这势必会增加电梯厂家的成本,现阶段可能很多厂家不愿意做这件事情。但是从电梯监管部门来讲,一个统一的通用协议有利于电梯监控系统的发展,有利于电梯数据的记录、统计、分析和故障情况报警及救援。本研究为电梯监管部门提供了通用的电梯数据格式和协议转换的方案,帮助他们向电梯厂家推广。

4 协议转化

电梯有很多种类型的数据和信息,本文重点研究电梯厂家、电梯安装公司、业主、电梯使用者和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厂家关心的数据,即电梯运行的原始数据。对于由原始数据衍生出来的其他数据,本文中不作定义。这些数据可利用原始数据在上层监控端生成,供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4.1 转化框图

为了实现协议转化,首先要采集电梯现场数据。现在电梯厂家常用的协议为Modbus,采集数据后进行转换,然后封装成TCP/IP格式提供给远程监控系统。如图2所示。

4.2 硬件支持

针对不同厂家的专有协议,最好的方法是开发一个网关,实现协议的翻译功能。如图2所示,ULEG(Universal Lift and Escalator Gateway)即为用来实现转化功能的设备,本研究中用一台电脑来实现。网关的下层接口通过RS232接口与电梯控制器连接,读取电梯的数据。三种协议(XML、BACnet、Lon Works)报告单元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与上层监控软件实现通讯。测试成功后,这台电脑不是必需的,可以由电梯厂家根据自己的协议生产自己的监控级控制器,即网关。

4.3 软件结构

1)数据格式定义(DP message definition)

各个厂家不同的协议需要统一数据格式,我们定义了数据协议消息的格式:G,C,E,参数1[,参数2[,参数3]],参数4

其中:[]表示可选项,可以省略

G—表示电梯分组(Group),用1 9的ASCII代码表示,0表示不属于电梯组的事件。

C—表示电梯(Car)编号,用1 9的ASCII代码表示,0表示不属于本电梯的事件。

E—表示事件(Event)类型,用01到99的ASCII代码表示。

参数—表示事件各个参数。

例如:“1,0,1,1,14,2,2006-05-10 22:40:50.123”表示第一组电梯在14层有向下的呼梯。

表1列举了其中一个事件的参数定义,本研究中定义了电梯各种数据的数据类型。DP是数据转换的中间格式,通过XML、BACnet和Lon Works的报告单元(Reporter)转换成相应的XML、BACnet和Lon Works协议供监控系统使用。

2)XML通用协议

通过XML报告单元,转化成TCP/IP格式,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和XML图表,可以显示电梯的静态和动态数据。XML数据格式定义如下:

3)BACnet通用协议

在ULEG内部,数据经过扫描器、转换器后生成DP的格式,由BACnet报告单元生成BACnet对象格式,供BACnet CCMS使用。BACnet对象定义格式如下:

4)Lon Works通用协议

Lon Works通用协议需要依赖于硬件,如图2中RS232-LON网关即为Lon Works协议的承载体。在RS232-LON网关上需要载入功能块、网络变量、配置属性。根据电梯的消息类型来定义Lon Works协议下的数据类型。如图3所示为电梯故障情况信号功能块,表2定义了该变量的数据格式。除了这个变量,电梯的每一个数据本研究都作了定义。

5 系统测试

针对上述设计思路和实现方式,我们对两个不同厂家的电梯进行了测试。连接电梯系统的RS232接口到ULEG,通过Internet或Intranet连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主机,观察电梯数据上传的速度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此项测试与原有电梯厂家的监控系统对比,可以完全达到一致的显示。

6 研究成果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研究定义了电梯需要监控的数据,并且将其转化为通用协议,提供给业主、用户、监管部门一个开放的接口,方便上层监控软件公司开发二次监控软件。本研究中提供了ULEG的硬件设备用于测试,我们建议以后由电梯厂家生产这个网关,本研究项目能提供数据定义、转换方法及转换源代码,电梯厂家不用自己开发,可以利用这个研究项目生产。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电梯厂家仍然不愿意将他们的专有协议公开,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提出通用协议的概念,推动电梯远程监控的发展。

对于电梯协议标准化的问题,需要与美国供热、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组织(ASHRAE)与Lon Mark协会联系,将电梯的BACnet与Lon Works标准数据格式纳入到标准中。

参考文献

[1]John Bashford(J Bashford&Associates).CIBSE Guide 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Buildings[DB].

[2]ANSI/ASHRAE Standard135-2001:BACnet-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s[S].ASHRAE,Atlanta,Georgia,USA,2001.

[3]董春桥.智能楼宇BACnet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咏春诗歌下一篇:企业员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