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链

2024-08-21

肉牛产业链(共11篇)

肉牛产业链 篇1

1 新疆肉牛产业链

关于新疆肉牛产业,杜玮等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指出新疆肉牛产业具有“三低”特点:中饲草料生产水平低、饲养管理水平低、生产加工企业水平低。再加上新疆肉牛市场并未形成区域性布局,导致其仍属低端市场[1]。关于新疆肉牛产业链,郑玲将其描述为肉牛生产环节、活牛销售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和牛肉销售环节,并对各环节作了经济效益分析,其中屠宰加工环节的主体为屠宰户。根据其分析结果可知,新疆肉牛产业链中各环节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现象[2]。

通过走访、实地调研发现,在新疆从事肉牛生产的主体主要包括散养户、专业育肥户和大型育肥公司。牛肉批发商和销售商从生产者手中购得活牛(少数通过经济人),送往屠宰厂进行屠宰和排酸、简单分割加工,然后销售。极少量活牛由生产者送往屠宰场屠宰后销售;屠宰场只对每头牛收取定额屠宰费用。新疆目前牛肉深加工企业深加工的牛肉量占牛肉总产量的比例仍较小。鉴于此,将新疆肉牛产业链划分为肉牛生产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其主体分别为生产者、屠宰厂和批发销售商,进而研究利益分配和改进的机理。

2 利益分配机理

李建通过实证分析,确立了西北地区居民牛肉消费模型,方程式如下[3]:

式(1)中,Q表示牛肉的需求量,I为当地居民收入水平,P羊为羊肉价格,P牛为牛肉价格,C,C0,C1,C2为常数。

现为研究牛肉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以公式(2)为依据构建牛肉的需求函数为:

式(3)中,Q为牛肉的需求量,P为牛肉销售价格,K>0,a>1。

因此,肉牛生产环节收益函数为:

式(4)中,PS为生产者出售活牛价格,CS为生产者成本,PX为牛肉销售价格。

屠宰加工环节收益函数为:

式(5)中,b表示每头牛的屠宰价格,为常数,b>0,CT为屠宰场成本。

销售环节收益函数为:

式(6)中CX为销售成本。

销售环节收益最优化应当满足条件:,计算出牛坠PX肉销售价格为:

代入式(4)和(5),得:

公式(8)的最优化条件为:,计算得生产者销售坠PS活牛价格为:

代入式(7)进而得出牛肉的销售价格:

由此即可计算出各环节的收益:

由此可看出,销售环节收益大于肉牛生产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对每头牛收取定额屠宰费,其收益取决于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Q。

3 改进空间机理

由于生产者、屠宰场和批发销售商是独立的决策主体,因此肉牛产业链是一个分散的决策系统。上述利益分配模型为各主体追求利益最优化的利益分配形式。由于屠宰加工环节收取屠宰价格为定值b,不影响对牛肉的需求量,现将其视为中间服务环节,从肉牛产业链整体收益最优化角度看,全链整体的收益函数可表示为:

如果批发销售商从全链整体收益最优化角度确定最优牛肉销售价格,由最优化条件知,,计算出最优牛肉销售价格,显然有,即现有分散决策情况下的最优牛肉销售价格高于全链整体收益最优化情况下的最优牛肉销售价格,因此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存在着改进空间。现有情况下,批发销售商确定的销售价格为PX,而非整体收益最优化时的销售价格,其销售环节收益高于生产环节,整条产业链未得到协调。

假使存在某种机制,可以使批发销售商和肉牛生产者共享收益,于是利益分配模型可表述为:

其中θ为批发销售商对销售利润的共享比例,该文将其定义为利益分配调节因子。满足公式(12)、(13)最优化的条件是:

使利润分配调节因子θ具有现实意义,应当满足:πX≤π′X和πS≤π′S,由此解得。θ的取值区间即反映了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改进空间。

4 结语

文中提及的使批发销售商共享销售利润的机制可以是肉牛产业链中各主体进行谈判、合作的市场机制,也可以是调控部门强制定价或者征税、补贴的调控机制。只要θ在其取值区间内取值,就能实现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改进,改善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状况[4,5,6]。事实上,不仅生产环节,而且销售环节中的主体之间还存在购销关系,该文将肉牛产业链确定为简单的三级链,有不妥之处,细化并构建多级链是进一步研究的任务。

摘要:基于新疆肉牛产业链中各环节收益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构建三级链的利益分配模型,利用数理推导的方法,分析其分配和改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存在改进空间,其改进空间取决于利润分配调节因子的取值区间。

关键词:肉牛产业链,利益分配,改进空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参考文献

[1]杜玮,张杨,张金山.新疆肉牛产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草食家畜,2010(3):18-22.

[2]郑玲.新疆肉牛产业链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07.

[3]李建.中国牛肉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4]王桂霞.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5]马点明,陈志杰,郑晓云.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配机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106-107.

[6]陈宝.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5(23):6-9.

肉牛产业链 篇2

473500新野县施庵防检站赵静

近年来,新野瞄准全国皮南肉牛大县目标,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抓,采取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协会运作、技术服务等主要措施,使全县的肉牛产业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大亮点工程,基本形成了以科尔沁牛业为龙头、规模养牛场为骨干、母牛专业村为基地、千家万户繁育为基础”的皮南肉牛养殖模式。2010年底,全县肉牛存栏14.2万头,出栏肉牛8万头。全县培育了一个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建设10个千头肉牛场,养牛小区20个,母牛专业村30个,带动全县年出栏10头以上的育肥户520户以上。

一、加强领导,给力肉牛产业发展。为加强对皮南肉牛产业的领导,县成立皮南肉牛产业化领导小组,由四大班子成员组成,实行领导分包责任制。各乡镇有一名主要领导亲自抓,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专门班子,专抓皮南肉牛产业。产业化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听取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帮助解决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县将皮南肉牛产业发展目标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单项考核,定期考评,年终总评,严格奖惩,促进皮南肉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政策扶持,激励肉牛产业发展。为促进肉牛产业发展,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全县适龄母牛使用配种改良的,每配准一头县财政补贴10元;对建成一个千头肉牛场,市、县政府补贴60万元;对养殖场搞青贮的按每立方米2元补贴;对获得省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企业,奖励3000元;县乡财政将防疫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每年在全县开展“畜牧强乡镇”评比活动,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奖励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对连续两年获表彰的乡镇主要领导给予记功,对完不成任务的,全县通报批评,并予以黄牌警告。

三、培育龙头,带动肉牛产业发展。按照以工促农、开放发展的思路,全县立足皮南肉牛产业优势,持之以恒抓招商,成功引进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公司落户新野,成立了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总投资5亿元,建设年屠宰10万头肉牛加工厂、万头肉牛育肥场、沼气发电及熟食品系列加工等。目前,科尔沁牛业公司已建成1个万头肉牛育肥场和9个千头肉牛场,并在河南山区建立优质母牛繁育基地,与上海光明奶业集团合作,年收购2万头奶公牛犊,收购犊公牛全部投放到千头肉牛场和养牛小区。带动全县发展养牛小区20个,母牛专业村30个。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生产能力达到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科尔沁牛业项目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工业发动机计划项目”。

四、协会运作,助推肉牛产业发展。县成立肉牛担保协会,由县政府和科尔沁牛业分别出资500万元,建立1000万元的养牛信用贷款担保基金,信用社放大5倍比例向养牛户提供贷款,利

息按国家基准利率执行,每头牛贷款约4000元,解决养牛户流资不足的问题。养牛担保协会入会会员主要是千头肉牛场或与科尔沁牛业有限公司签订供牛合作协议的养牛户,信用联社按照“见牛放贷,贷款买牛,卖牛还贷”的原则,根据担保协会成员提出的申请贷款规模,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养牛头数以及现有资产情况进行评估,确定贷款规模。为确保养牛户的资金安全使用,科尔沁牛业公司聘请保安人员进驻千头肉牛场,实行24小监控,确保牛场的安全生产。银信部门定期进行回访,查看牛的存栏情况。出栏的肉牛由科尔沁牛业统一进行收购,便于资金及时归还信贷部门。至目前,25户加入养牛贷款担保协会,发放贷款资金4000万元以上,新增养牛数量10000头以上。

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 南方肉牛;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肉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肉牛产业取得了规模性的发展,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当前,我国南方地区的肉牛养殖现状却不甚乐观,主要表现在肉牛养殖业比较分散,养殖规模较小,对肉牛产业不够重视,进而造成肉牛供不应求。随着传统的五大牧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地退化和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牧区肉源贡献会逐年减少。反观南方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和牛肉消费量大,草料资源和牛种资源丰富,肉牛存栏量多,南方肉牛产业的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在北方牧区畜载量有限的前提下,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肉牛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加大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

1 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我国南方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8%,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7%。2009年南方地区肉牛存栏量为2414万头,占全国总量的41%,牛肉产量为164万t,占全国总量的26%。南方地区人均牛肉占有量2.16 kg,远低于北方地区的8.47 kg和全国平均值4.83 kg,而南方地区的牛肉消费量却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3%。南方地区牛多、牛肉产量少与消费需求量大之间的缺口,一直以来主要通过从北方和西部采购活牛和牛肉的方式来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1.1 对商品肉牛养殖不够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而我国南方交通便利、有着优越的重轻工业发展优势,南方地区一直注重的是轻重工业的发展,对肉牛产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南方肉供不应求,主要是从北方运输过来。

1.2 产业开发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对肉牛的利用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而像一些副食品以及与肉牛相关的产业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南方虽说也有养殖业,这些肉牛产品大都是供本地区的人们使用或使用,甚至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另外,在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受科技、市场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肉牛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1.3 经营分散

尽管我国南方也有肉牛养殖,但是大多数肉牛养殖都是个体户,肉牛养殖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养殖区域,乏统一的管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1.4 对肉牛质量把关不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已经形成,而肉牛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再加上市场环境的确实,政府对肉牛市场的监管不严格,这些带有问题的肉牛进入到市场,不仅不利于肉牛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2 南方肉牛产业发展对策

在牛肉供求矛盾突出和国内外产业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南方的自然条件和草地资源、廉价的農产品副产物资源、发达的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牛种资源和肉牛存栏基础等客观存在,已具备实现南方肉牛产业取得飞跃性发展。

2.1 加大宣传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肉牛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我国南方对肉牛产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肉牛产业规模都比较小,难以自给自足,更不要说肉牛产业的对外供应。肉牛产业作为一项增收的产业,发展肉牛发展能够为农民创收,缩小城乡差距。为此,在我国南方飞地区就应该加大肉牛产业的旋宣传,让人们认识到肉牛的价值所在,如利用网络,对肉牛产业进行宣传。

2.2 加强肉牛养殖基地建设

养殖基地作为肉牛产业发展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为了促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加强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十分重要。首先,要对肉牛养殖基地进行统一规划,选择合适的养殖基地;其次,要重视肉牛的培育,建立高质量肉牛培育示范基地。

2.3 大力推进规模化管理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实现肉牛产业规模化管理有着重大意义。肉牛产业规模化管理就是将养殖户手中的肉牛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养殖、经营,农民全部转为职工,按月发工资,然后进行效益分红。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可提高肉牛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2.4 加强质量监督

肉牛产品与人们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关联,为了向人们提供健康的肉牛产品,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肉牛产业的监管。从肉牛养殖到肉牛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到肉牛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肉牛产品质量[1]。

2.5 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谁拥有了专业的技术人才,谁就能够在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为此,在南方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加强肉牛产业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法律知识、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另外,南方地区不仅要加强北方地区的联系,还要加强与国外的联系,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促进我国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2]。

2.6 加大投入,不断创新

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渐完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当代人们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当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肉牛产业中,为了生产出更多的生态绿色产品,就必须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创新,不断开拓肉牛产品的品牌市场,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首先,政府应该积极加大资金的投入,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其次,要善于将我国当前社会各种力量集合起来,优化资源配置,造成声势,打出知名度[3-4]。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肉牛产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我国南方肉牛产业发展速度依然比较慢,南方肉牛产业规模较小,经营比较分散,难以满足人们对肉牛的需求。为了促进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南方地区就必须重视肉牛产业的发展,加大技术的应用,不断创新,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兵海,苏华维.南方肉牛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之我见[J].中国畜牧业,2012(20):18-28.

[2]杨辉,李翠霞.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演进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9):41-44.

[3]严小东.防城港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305-307.

[4]李芳,骆浩文,万忠,等.2010年广东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6):21-23.

加快发展肉牛产业的建议 篇4

1 目前肉牛业下滑的主要原因

造成肉牛业下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牛养殖效益低。随着粮价不断上涨,母牛养殖实际效益在不断缩水。以平原地区为例,每头母牛每年繁殖一头犊牛,犊牛饲喂8个月长到250kg销售,按现行价格可买到4000元。母牛一年的饲养费用需要2500元,牛犊的饲养费用需要800元。不计劳动力成本,在犊牛成活率100%的情况下,收入只有700元,投入产出比很不理想。(2)规模肉牛养殖需要的资金多,农户负担不起。笔者调查发现,一些有一定肉牛养殖技术的农户想发展规模肉牛养殖,但资金问题很难解决。以在平原地区建一个存栏量为100头的肉牛育肥场为例:建牛棚、青贮池及购买秸秆切割机需要10万元,购架子牛需要35~40万元,饲养6个月需要流动资金10万元,共需要资金55~60万元,这个数字对于一般农户来说实在难以承担。(3)养殖技术水平低,使得养牛风险提高。相当一部分养牛户认为养牛业是“懒人产业”,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繁殖生产,每个环节都不给予重视,使肉牛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另外,无论是庭院养牛还是规模养牛,普遍存在忽视让牛运动的问题,很大部分牛场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而缺乏运动造成母牛怀胎率低、难产和乳房炎等发病率上升。(4)庭院养牛环境问题难以解决。肉牛的传统饲养模式是庭院养牛,而现在农村的居住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重视家居环境的美化,养牛造成的污染使一些农户不愿养牛。

2 发展肉牛养殖的建议

加大肉牛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篇5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产业中特别是肉牛产业发展很快。湖南省每年以近二位数增长,这是大量草地资源和闲散劳动力被利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和长寿。因此肉牛产业是一大朝阳产业。位于湖南中部的涟源市天华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十年的努力,以安格斯牛杂交本地黄牛,创建了湖南“湘中黑牛”产业带,走出了一条适合湖南实际的肉牛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结束了南方不能生产高档肉牛的历史,推动着南方肉牛产业发展。但从目前全国肉牛产业发展来看,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

一,母牛存栏量小严重威胁着肉牛产业发展。母牛养殖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户传统养牛主要是役用兼肉用,养母牛既可作役用,还可繁殖犊牛增值。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役用牛养殖迅速减少,南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粮价上涨,养殖成本大大提高,许多农户弃牛打工,全国出现了母牛存栏严重下降,架子牛严重紧缺的局面。

二,分散和小规模的养殖制约了肉牛产业发展。我国传统养牛以分散为主、劳役为主。近年来养牛较效益低,养年不如打工来钱快,有资本的人大都不养牛,没资本的人养不起牛,致使肉牛养殖小型分散的局面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资金严重短缺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肉牛产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龙头企业和养牛户贷款难度大,其它融资渠道少。相当一

些农户虽然有养牛积极性,但因缺乏资金,无力养牛。甚至有的肉牛育肥场,建设标准高,配套设施齐全,但由于草地是租的,牛场为防疫安全远离城区,牛是动产,银行和信用社都不能做抵押,不能贷款,缺乏流动资金而闲置,起 不到“育肥示范、内联农户、外接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只能望牛兴叹。

四,肉牛的质量安全问题威胁着肉牛产业的发展。我国肉牛由于缺乏规范的养殖和定点屠宰,在养殖和屠宰加工过程中有的滥用药物和添加剂,有的给牛肉注水、掺杂使假、带病牛肉上市,扰乱了市场,使许多牛肉优质不高价,严重威胁着肉牛产业的发展和牛肉出口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我国肉牛生产仍然是“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以中小规模育肥场集中育肥为辅”的肉牛饲养模式,也是畜牧业发展中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之一。肉牛养殖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效益低,这些问题如果得不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将肉牛产业纳入政府议事日程,认真谋划,消除行业间的政策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快肉牛发展。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南方肉牛产业快速 发展,对湖南省及南方肉牛产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尽快出台国家财政扶持肉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1、对养牛农户实行财政补贴,建议财政象日本政府一样对养牛农户饲养母牛、建设栏舍、品种改良、牧草种植、饲养设备、饲料加工等多方面给养牛农户进行补贴。

2,对规模化养殖场给予重点扶持。规模化养殖场是肉牛发展的方向,政府可以结合,财政、畜牧、农开、国土、水利、发改等多个项目资金对基础设施、种牛场、品种改良、饲料加工、屠宰加工、市场建设、草山建设与改造等给予重点支持,加快发展。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健全保险机制。对养牛农户和规模养殖场,要放宽贷款担保政策,农民的房屋、家产、承包地、租赁承包的山林、草地、饲养的牲畜等都能作为抵押,使养牛农户能贷得到款,养得好牛。要加大政府对肉牛保险补助,提高养牛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保证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三,建设追溯体系,实行定点屠宰,确保牛肉产品安全。实行活肉牛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逐步建立牛肉品质安全信息监控和追溯体系。规模养牛场要全面建立养殖档案和销售台账,屠宰企业必须强化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从牛犊出生到养殖到活肉牛进厂、屠宰加工、肉品检验、产品储藏、包装、运输到市场销售等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章和强制标准实施规范的宰前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实行全程质量安全监控。要严格抓好活肉牛产地检疫,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制定省、县级屠宰条例,实行定点屠宰,提高技术、安保门槛,明确退出、准入机制,严厉打击私营滥宰及制售病害肉等不法行为,提高牛肉产品质量,保障牛肉产品安全,让人民吃上放心牛肉,强壮国人体质。

肉牛产业链 篇6

消费增长快于产业发展是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牛羊肉消费逐步变为全民性消费、全年性消费,旅游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户外消费的快速增长,牛羊肉消费量显著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国人均购买牛肉1.9公斤,比2000年增长80.9%,是肉类消费中增长最快的。

相比牛羊肉消费的快速增长,近年来肉牛产业发展明显滞后。2011年牛存栏量仅为1.04亿头,比最高时下降了18.5%,特别是母畜的存栏量处于较低水平。2007~2010年,全国牛肉产量年均增速分别只有2.1%,比“十一五”期间的总体水平低1.1个百分点。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不均衡,市场出现供需缺口,从而引起牛肉价格连续显著上涨。

农户对肉牛特别母牛养殖积极性下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依靠家庭剩余农副产品和剩余劳动力饲养牲畜的家庭经营模式在逐渐减少。另一方面,肉牛专业化规模养殖的成本高、收效慢、风险大,发展迟缓,不能迅速补充部分家庭散养退出后所形成的存栏缺口,造成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养殖成本增加是价格上涨“助推器”

农户养殖积极性下降、母牛存栏降低直接导致牛犊、架子牛的价格连续快速增长。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显示,2011年每头肉牛的仔畜进价为3747.16元,是2006年的3.1倍。同时,草原、土地等资源约束造成饲草料成本不断增加。2006~2011年,每头散养肉牛的精饲料费从389.93元增加到1191元,增长205%,青粗饲料费从157.54元增加到303.03元,增长92%。此外,劳动力成本显著上涨。

目前肉牛养殖周期长,饲养技术相对落后,用工数量和强度较大,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重要的一项养殖成本。

肉牛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牧区草原可利用面积减少,部分牧民减少和退出牛羊养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肉牛规模养殖面临的土地和劳动力制约日益凸显,这在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原畜牧大省的表现最为突出。

其次,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目前我国肉牛的产肉性能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统计,2011年我国肉牛单产水平为143.2公斤/头,这不仅远低于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单产水平,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单产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

再次,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撑。扶持肉牛产业的政策并不多。在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中,虽有支持转变牛羊生产方式的配套政策,但是补贴力度不能弥补饲草资源减少带来的影响。一些地区主要是整合秸秆综合利用、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扶贫脱贫等项目资金发展牛羊产业,作用有限。

牛肉价格疯涨肉牛产业现危机 篇7

从2008年开始, 牛肉价格加速上涨。国家肉牛产业首席专家曹兵海分析认为, 今年年底牛肉价格预计同比上涨35%。价格疯涨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牛的用途改变导致肉牛存栏量大幅下降, 则是牛肉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

据统计, 2008年至2012年, 我国肉牛存栏量从8 900万头减少至6 500万头, 短短四年间减少2 400万头, 山东、河北、安徽、河南四省组成的“中原肉牛产业带”已名存实亡。肉牛存栏量不断下降, 牛肉消费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因此, 专家预计牛肉价格还将加速上涨, 7-8年之后才可能见顶。在此背景下, 进口牛肉正趁虚而入, 并逐步占领国内市场。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上半年鲜冷牛肉、冻牛肉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 379%和978%, 出口额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3年至今, 中国进口牛肉已超过14万吨。

牛肉价格疯涨凸现肉牛产业危机 篇8

从2008年开始, 牛肉价格加速上涨。价格疯涨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牛的用途改变导致肉牛存栏量大幅下降, 则是牛肉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据统计, 2008年至2012年, 我国肉牛存栏量从8 900万头减少至6 500万头, 短短四年间减少2 400万头, 山东、河北、安徽、河南四省组成的“中原肉牛产业带”已名存实亡。而同时, 牛肉消费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因此, 专家预计牛肉价格还将加速上涨, 7-8年之后才可能见顶。在此背景下, 进口牛肉正趁虚而入, 并逐步占领国内市场。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上半年鲜冷牛肉、冻牛肉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 379%和978%, 出口额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 肉牛存栏量加速下滑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便已开始, 根本原因是牛的用途从耕牛向肉牛转换。对农户来说, 过去养牛既能提供生产性服务, 又能作为肉牛卖掉。但现在只能作为肉牛卖掉, 从经济价值上来说与养猪、外出打工相比不具优势, 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弃养现象。随着牛肉短缺问题凸显, 2000年以来大量宰杀母牛更对肉牛产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创新发展理念提升肉牛产业水平 篇9

1 创新养殖理念, 转变饲养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肉牛养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合平原农区实际, 创新三种发展理念:一是实行散养育肥。科尔沁牛业建成万头肉牛标准化规模场, 引进国外先进养殖理念, 实行圈养育肥方式, 采用轻体结构, 简洁明快、无栓系饲养、机械化供料、自由采食、自由给水、逍遥运动的人性化管理, 改变了传统肉牛栓系饲养模式。二是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在规模养牛场配套建有100~300立方米沼气池, 种1亩牧草, 建1个青贮池, 推广“牛-沼-草”养殖模式, 实行循环发展。三是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在规模养牛场, 推广TMR生产技术, 按配方把每天饲喂肉牛的各种饲料 (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各类特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供肉牛采食的饲料加工技术。精粗饲料混合均匀, 改善饲料适口性, 饲料成分营养全面, 满足了肉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 提高了肉牛生长速度。

2 创新加工理念, 增强产业带动能力

一是打响皮南牛品牌。新野县坚持20多年皮南牛培育不动摇,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皮南肉牛核心产区, 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皮南牛”品牌商标。2007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新野皮南牛肉品鉴定暨新闻发布会”, 皮南牛肉品被确定为高档营养保健性食品, 在全国初步打响了皮南肉牛品牌。二是用肉牛全链产业化的理念组织高档牛肉生产。在全县建立了优质皮南母牛养殖基地, 建成万头肉牛育肥场、10个千头场和10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 初步形成“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加工”的全链产业化。以8~10月龄以下的皮南牛为主, 生产小牛肉即瘦肉型高档牛肉。三是建设中原肉牛聚集区战略。科尔沁牛业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规划建设集优质饲草饲料种植、母牛良种繁育、肉牛规模化育肥、屠宰加工、熟食品生产、沼气发电、物流配送、有机肥料生产、有机粮肉蛋生产等为一体的高效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科技园区。

3 创新经营理念,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 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银行支持、协会管理、农民参与”的运行机制, 形成“政府+企业+金融+协会+农户”五位一体运作新模式, 较好地保障了各方利益。政府方面负责制定规划, 落实激励政策。企业方面由科尔沁牛业投资建设标准化千头育肥场, 养牛户承租、经营, 委托保安公司统一安全管理, 企业保护价收购养牛户育成牛。金融方面由县政府和科尔沁牛业分别出资500万元, 在县信用联社建立1000万元的养牛信用贷款担保基金, 信用社放大5倍比例向养牛户提供贷款, 利息按国家基准利率执行, 每头牛贷款约4000元, 解决养牛户流资不足的问题。农民方面以千头育肥场为单位, 养牛户成立养牛贷款担保协会, 实现互联互保, 相互监督、相互约束, 自我管理, 自主经营。“五位一体”运行模式实现了“三结合”, 即:龙头企业与千头场结合, 千头场与养牛小区相结合, 养牛小区与母牛专业村结合, 完善了肉牛产业链条。

4 创新服务理念, 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优势资源托起新型肉牛产业 篇10

生猪和肉牛一直是桦南县农户养殖的主要品种, 生猪以其投入少、起步低、见效快而深受农户的喜爱。2000年以来, 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 养猪户逐年扩大养殖规模增加饲养量, 专业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应运而生并持续增加。截至2012年底, 全县生猪养殖出现历史新高, 年饲养量达120万头以上, 并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

由于市场经济的调整, 生猪处于饱和状态, 2009年以来生猪养殖一直处于低利润运行状态, 惨淡经营下养殖户亟待转型。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牛羊肉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特别是牛肉需求量的增加, 使牛肉价格一路攀升 (从2000年牛肉均价16元/kg至2014年的59元/kg) , 饲养肉牛的收入不断提高, 肉牛养殖吸引了广大养殖户的眼球。由于饲养肉牛的门槛高、投入大、饲养周期长, 传统的放牧饲养模式又无法形成规模, 2005年黑龙江实施禁牧政策和不断加大的环境保护力度, 使肉牛饲养户不得不从传统的放牧饲养模式转变为舍饲饲养, 更增加了肉牛饲养成本, 在农区饲草、饲料就是一大难题。如何降低饲养成本, 是摆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如何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饲养育肥肉牛, 用废弃的秸秆换钱。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高, 而且牛肉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 国家一直倡导饲养牛羊等草食动物, 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

桦南县畜牧兽医局抓住有利时机, 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 开办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 学习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新技术, 传授玉米秸秆青、黄贮技术, 秸秆氨化技术和肉牛的直线育肥技术等。秸秆青贮技木:秸秆收获后要及时晾干或晒干, 铡碎后 (最好不要超过1cm) 储存在草库内, 如果没有草库, 一定要垛好盖好, 避免日晒雨淋。把粗硬的玉米秸铡短, 有利于牛采食, 使牛采食量增加, 改变了传统的两捆玉米秆喂一天, 晚上剩半捆, 牛一直在吃却吃不饱的状态, 此方法简单实用, 秸秆利用率高, 特别适合饲养母牛。秸秆氨化技术:秸秆收获后利用化学处理的方法氨化 (利用氨水、液氨或尿素等含氮物按一定比例喷洒在玉米秸秆上, 密封一段时间后饲用, 主要采用氨化池和窖贮氨化法) 。在目前蛋白质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 (氨化处理可使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提高4%~6%) , 开展玉米秸秆氨化处理发展肉牛养殖, 能极大地降低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桦南县畜牧兽医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充分利用了桦南县丰富的秸秆资源, 为养殖户减少了养殖成本, 降低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 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仅2010年就有5家肉牛养殖场 (大鲜养殖场、宏泰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盛源肉牛养殖场、丰盛源肉牛养殖场、红庆肉牛养殖场) 应运而生。至2014年全县建成肉牛育肥场30多家, 年饲养量达32万头。肉牛繁改站32个, 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为主要改良品种, 全县肉牛繁改覆盖面达90%以上。肉牛养殖户的收益明显提高, 桦南县的肉牛养殖正在由农户的小规模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场转型。

肉牛产业链 篇11

1 开展多种形式的杂交改良, 加速品改进程

1.1 健全品改网络体系, 全面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

冷配是一种经济的先进的改良方法, 近两年全省正在大力推广该技术, 而且发展速度较快, 但因基础差, 品改网络体系不健全, 品改员技术水平不高, 加上养牛分散, 配种难度大, 制约着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要加快步伐, 我们还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健全省、市 (州) 、县、乡、村各级品改网络体系, 特别是肉牛优势产区的县 (市) 必须建好品改站。二是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各级要认真抓好技术培训, 新手品改员在加强理论学习时, 要深入实践, 跟班学习, 努力提高冷配受胎率。三是品改工作要克服困难、常抓不懈, 不要半途而废, 要持续发展。

1.2 大力发展良种公牛, 利用本交推动品改

借鉴国外 (大部分以本交繁殖) 和云南、贵州等省 (由单纯的冷配改为本交与冷配相结合) 的经验, 我省也应该大力发展良种公牛, 在推广冷配的同时, 推进本交改良, 实行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品改。我省大部分地方是山区, 交通不方便, 养牛分散, 配种难度大, 所以在一些偏远、交通不便、技术条件差的地方应着力进行本交配种。我省涟源市 (建有一个100头的安格斯种牛场) 、沅江县分别用安格斯和西门塔尔良种牛本交改良, 收效很好。可见, 我省利用良种牛本交, 可作为品改方法补充, 加速我省肉牛品改工作。

1.3 利用优秀杂交公牛作种用, 迅速扩大品改面

大量试验证明纯种牛作种用品改效果显著;但在纯种公牛不足的情况下, 也可选用杂种父系, 好的杂种公牛作种用同样可取得好的效果, 我省永兴县引进夏南杂交公牛9头, 配种870多胎次, 已产杂交犊牛268头, 犊牛平均初生重24.6Kg, 6月龄体重94.9Kg, 分别比本地牛初生重11.7Kg、6月龄重49.1Kg最高110%和93%, 杂交优势十分显著。陈幼春研究员曾指出“因人工授精在当地没有条件, 用纯种公牛本交又太贵, 为充分利用新引进品种的性能, 可使用经济性状优秀的杂种公牛作父系”。利用杂种公牛作种用有许多优势:第一杂种公牛具有杂种优势, 适应性强, 配种能力强, 易于饲养管理, 特别适应于我省养牛水平低的情况。第二, 杂交公牛混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优势, 作种用只要使用得当仍能产生好的杂交效果。即便是用本地牛改良的F2杂种公牛与本地牛进行回交也有75%的杂种优势, 随着杂种公牛杂种代数的增加, 品改的杂交优势也随之提高。第三, 杂种牛来源极广, 成本低, 西门塔尔第二代或以上杂交公牛来源广, 价格低廉, 群众易于接受, 一头杂种公牛2000~3000元, 从1.5岁开始配种, 2~3年后屠宰, 每年配种100~120头, 每头收费30元, 加上牛的增重增肉, 其收入完全可以供一个农村劳动力的收入, 若政府给予扶持, 该技术很容易推广。当然, 我们在利用杂交公牛作种用时, 必须注意杂交公牛的品质选择, 因种公牛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品改的效果和以后牛品种的选育问题, 所以杂种公牛必须由省里制定统一的标准, 由地县畜牧部门进行鉴定, 确认后方可使用。

2 加强本品种选育, 充分发挥地方品种优势

湖南肉牛有湘西黄牛、滨湖水牛等地方优良品种, 特别是湘西黄牛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方黄牛品种中, 个体最大、生长速度较快、肉质较好。目前我省存栏湘西黄牛100多万头, 其中能繁母牛40万头, 是我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由于没有科学的选育, 致使品种逐渐退化, 生产水平下降。为发挥我省现有资源的遗传潜能, 促进养牛业的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开展湘西黄牛保种选育, 在提纯复壮的基础上, 向肉用型或兼用型定向选育, 是十分必要的。湘西黄牛的保种选育工作我省正在开展, 本工作已确定四个保种选育区, 实行良种登记和选种选配。在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开展保种选育, 重点应放在种公牛的选育上, 除特级公牛外必须淘汰, 即要求用最好的公牛配种, 开展开放式本品种选育。另外, 为了加速遗传改良, 在两个选育区内开展导入外血的选育试验, 分别导入1/4~3/8德国黄牛和利木赞牛血液, 以提高本品种的泌乳性能和产肉性能。为促进我省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合理开发利用饲草资源, 实现草畜配套

湖南的饲草资源丰富, 但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 有的地方草场资源丰富, 而没有发展养牛业, 特别是实施退耕还草有人工草场的地区, 没有走草畜并举, 互相促进的发展之路;有的地方大抓肉牛生产, 而没有加大推广人工种草。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我省饲草资源, 实现草畜配套, 我们认为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种草要因地适宜, 山区、湖区和丘陵区适宜种什么草应先试验后推广。目前我省较理想的牧草种植模式是利用稻田或丘陵旱土在春夏秋季种植玉米、矮象草或桂牧1号, 冬天套种黑麦草, 实行全牧草种植, 或者夏秋种植水稻, 冬春种植黑麦草、三叶草等寒性牧草, 实行粮草轮作。二是开发天然草场, 按草原法进行责任承包, 对草场可实行先利用后改良或同步进行, 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完善租赁、拍卖机制, 把草场使用权、经营权交给投资开发者, 以利于草场的改造。三是实施草畜配套工程。大力推广种草养畜相结合的方法, 不要像有的地方花大力气种植大面积牧草却不见牛羊, 而有些地方牛羊一大群, 却不种一根草, 这种发展是不协调。当然, 土地资源丰富的企业或农户, 可专门从事商业化的牧草生产和加工。走草畜并举, 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之路。四是大力开发秸秆资源。我省年产各类秸秆3 500多万吨, 每头牛平均每年饲草用量按3吨计算, 可养牛1 000多万头。我省农作物秸秆80%是稻草, 营养价值低, 应通过氨化、微贮等方法处理提高其营养价值。据我所研究, 利用秸秆 (稻草) 氨化或微贮后可提高牛的增重率50%以上, 该技术应大力推广利用。

4 建立三级养牛体系, 实现资源的协调配置

湖南是一个地形多样化的省份, 各地气候、饲草资源及养牛的基础不尽相同。为合理利用我省资源, 按照条件的不同, 我省可建立繁殖基地、育成 (架子牛) 基地、育肥 (基地) 的三级养牛体系。

4.1 繁殖基地繁殖基地可分为两大区:一是湘西肉牛区, 包括张家界市、自治州、怀化市、邵阳西部、益阳市的安化县和常德市的石门县等, 即五陵山和雪峰山地区, 山地草场资源丰富, 是湘西黄牛的产地, 该区有较好的养牛基础。本区主要以饲养繁殖母牛, 生产商品牛犊 (架子牛) 为主, 同时在加强对湘西黄牛的选育的基础上, 强化品改, 实行经济杂交。二是湘南肉牛区, 包括郴州和永州两市地域, 为南岭山地丘陵区, 是湘南黄牛的产地, 该区草地资源丰富, 利用湘南黄牛杂交改良, 以繁殖架子牛为主体。这两个区饲草资源极其丰富, 利用天然草场或改良草场放牧为主的方式饲养繁殖母牛, 生产犊牛, 生产成本低, 效益好。

4.2 育成基地 (架子牛基地) 在我省洞庭湖区一带可建立育成牛 (架子牛) 基地, 岳阳、益阳、常德三市属洞庭湖平原区, 该区地势平坦, 水草资源极其茂盛, 其中洞庭湖洲草场500万亩, 另外海拔1 000米以上的万亩草场有590多处 (已开发的50~60万亩, 占总量的5.2%~7.1%) , 其它多数为农隙地草场和林间草场。低山草场天然草以禾本科为主, 每亩产鲜草800~1 000千克;湖洲草场草质较好, 为禾本科与豆科混生, 亩产鲜草达1 681千克, 另外农作物秸秆多, 主要为稻草, 其次有玉米秸、花生秸、红茹滕等。这个区域是滨湖水牛的产地, 黄牛相对较少, 首先可对滨湖水牛选育和杂交 (与摩拉水牛杂交) 利用, 生产肉用水牛供应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及出口南亚, 其次可从繁殖基地大批引进断奶犊牛, 利用本区丰富的饲草资源或季节性草场, 饲养到300kg左右, 再出售给专业育肥场进行快速育肥。但该区是血吸虫病的多发区, 在牧场利用上要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工作。

4.3 育肥 (场) 基地

在经济较发达、饲草饲料资源丰富、牛肉市场大、现存栏牛的数量不多的长沙、汩罗等肉牛加工地区建设规模化育肥场或集中育肥小区, 从育成牛基地调来架子牛进行强度育肥, 而后供加华等公司屠宰场屠宰上市。

上一篇:中职口语教学下一篇:温湿度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