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链(精选9篇)
肉鸡产业链 篇1
1 全球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现状
2008~2010年世界肉鸡生产量美国第一, 中国第二, 巴西第三, 但美国的国际份额有所下降, 中国的份额不断上升, 巴西的份额稍有波动。印度、俄罗斯、阿根廷、泰国、伊朗的份额也呈上升态势。墨西哥份额也有所下降。
1.2 消费现状
消费总量美国第一, 2010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8.31%;中国第二, 占17.04%, 欧盟27国第三, 占11.95%;巴西第四, 占11.01%;墨西哥第五, 占4.53%, 俄罗斯第六, 占3.36%。
人均消费量: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年人均肉鸡产品消费量较高, 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肉鸡产品消费量较低。美国、巴西年人均肉鸡产品消费量40千克左右, 中国年人均消费量不到10千克, 中国与世界鸡肉生产大国的人均消费差距较大, 同时一定程度表明中国国内肉鸡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1.3 进出口现状
进口量:2008~2009年俄罗斯属于世界第一进口大国, 但2010年下降到第五位, 而且进口量呈现大幅度下降态势;日本、欧盟进口有所波动, 占世界进口总量的9%左右。2010年中国进口32万吨, 较上年减少了18.7%;香港的进口是稳定增加的;而美国的进口量非常小, 占世界进口总量的0.5%左右。
出口量:近年来巴西一直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2010年其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8.66%;美国第二, 出口份额是33.87%, 比2008年下降了3.66个百分点;欧盟27国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三位, 并有稳步增长趋势;泰国处于世界第四位, 出口量高于中国。
2010年中国出口量是世界第五位, 2008年以来, 中国出口量以及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重有所增长, 2010年出口38万吨, 占世界出口份额的4.38%。
2 我国肉鸡产业面临形势及前景
2.1 面临形势
有利因素:全球及中国肉鸡生产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据FAPRI预测, 到2018年, 全球肉鸡产量将接近8000万吨。国家对畜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肉鸡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面临新契机;全国肉鸡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基础设施, 科技支撑能力、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 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 现代肉鸡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不利因素:动物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国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外来疫病防控难度大。产品价格波动, 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我国活鸡生产成本仅次于欧洲, 位于世界第二, 高出阿根廷85.7%, 比美国高20%。药残超标现象严重, 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养殖污染治理不到位, 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 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超过20亿只, 而我国的仅1亿只, 美国前十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72.3%的鸡肉, 而我国前十位累计不到12%。
2.2 发展前景
2.2.1 鸡肉产品具有更强的生产优势
肉鸡饲养周期短, 料肉比高, 生产效率高, 与猪肉、牛肉相比, 鸡肉饲料转化率最高, 每生产1千克肉, 猪肉需消耗饲料3.5千克左右, 肉牛则需6~7千克饲料, 而鸡肉仅消耗饲料1.8千克, 作为最经济的肉类蛋白质来源已经为世界所公认。肉鸡是畜牧业中最适宜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品种。
2.2.2 鸡肉产品品质优良
鸡肉是高热量、低脂肪健康肉类, 受消费者欢迎。鸡肉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 能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2.3 价格优势明显, 消费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约10千克, 美国43.67千克, 台湾28千克。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提高将大大提升鸡肉消费能力, 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将为鸡肉产品消费提供强大支撑。鸡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份额正在逐年增加。过去肉鸡消费增长主要以替代猪肉为主, 未来则以替代牛羊肉为主。
2.2.4 产业拉动和带动作用巨大
据初步调查, 饲养1万只鸡, 可产生GDP6.95万元, 创造产值63万元, 带动农民增收3.2万元。
2.3 促进肉鸡产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2.3.1 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以标准化鸡舍为核心, 在整个肉鸡产业中, 实现“人管理设备, 设备养鸡, 鸡养人”的理念。提高标准化水平和鸡肉产品的整体水平。
2.3.2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以龙头企业为目标定位, 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 走企业和农民合作的道路, 实行饲料生产、标准化规模养殖、智能化管理、工厂化屠宰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一条龙模式。
2.3.3 走深加工和品牌化之路
拉长鸡肉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 加快有地方特色的鸡肉加工制品、冷藏鸡肉制品、高附加值鸡肉制品的开发力度, 做大做强肉鸡产品和企业品牌。
2.3.4 高度重视疫情和疫病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重点突破标准化健康养殖, 依靠科学, 依靠设施 (人工隔离养殖环境) 防疫。
2.3.5 建立和完善肉鸡产业预测预警系统
在市场环境频繁波动的条件下, 短期内依靠科技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潜力相对有限, 加强市场研究, 科学决策, 盈利潜力巨大。
2.3.6 加大肉鸡产业政策支持力度
对肉鸡规模化养殖提供贷款贴息, 对肉鸡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对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和使用实行补贴政策。
2.3.7 加大肉鸡产品市场营销宣传
创新产品, 引导消费, 加强宣传, 对负面新闻必要时要动用法律武器。既要发挥政府的宣传作用, 也要发挥协会的作用。
肉鸡产业链 篇2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禽肉生产国。然而,与此地位不相符合的是我国禽肉出口量仅为生产量的3%左右,典型的生产上的“巨人”和出口上的“矮子”。美国、荷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国饲料原料价格较低,设备先进,大规模饲养成本比我国低20%~30%。1996年,欧盟禁止我国禽肉产品进入其市场,使我国失去了欧盟市场3~4万吨的冻鸡产品份额;而日本也一再对中国肉鸡采取歧视性采样检查,以限制中国廉价肉鸡对其国内的冲击。我国肉鸡产品的年增长率从1996年的14%陡降为2000年的4%,预计再有10~15年的时间,中国家禽业便可全部与世界接轨,而肉鸡业首当其冲;肉鸡业显然面临极大的挑战,肉鸡生产中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肉鸡品种、品质
我国肉鸡生产量虽居世界第二位,但主品种多为“舶来”的快大型白羽肉鸡如艾维茵、双a等,中国本地品种较少。在白羽肉鸡育种、饲养生产等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弱势明显,表现在生产成本过高和鸡肉的安全性等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进口关税的大幅削减,外国廉价鸡肉势必大量涌入,给国内的快大型白羽肉鸡生产造成更大压力。
2饲养管理水平低
我国的肉鸡养殖基地主要在农村,因此,饲养的基本条件、饲养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肉鸡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定向培育成的快速生长型禽类,要求在高度集约化生产状态下进行养殖。所以,在肉鸡生产中必须要人为地为其创造良性的生态环境,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我国农村肉鸡生产中,缺乏合理而又规范化建筑的`鸡舍,没有良好的隔热材料,缺乏降温系统,缺乏机械通风设施等。这些都是造成鸡舍高温、高湿、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疫病发生的原因,直接影响到肉鸡的品质。另外饲养管理缺乏规范化的技术措施,如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空气净化、限制饲养和光照程序等往往不能正确执行,有些养殖户随意操作,构成对鸡群健康的威胁,造成较高的发病率。这些都是鸡体携带诸多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原因。
3药残超标
当前我国鸡肉出口受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药物残留超标或含违禁药物。由于肉鸡饲养周期短、密度大、发病率高,在饲养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抗生素预防疾病,这导致我国鸡肉药残事件屡屡发生,降低了我国鸡肉在国际市场的信誉。这主要是源于我国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源头———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监督不力所致。我国现有20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而美国仅有1000多家,且均达到gmp标准。
4疫病种类多
清镇市肉鸡产业发展调查与分析 篇3
【关键词】肉鸡;肉鸡产业;现状;建议
1 清镇市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清镇市的三家龙头企业温氏、大发、特驱公司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肉鸡养殖,的饲养主要品种为铁脚麻、青脚麻和矮脚黄,建标准化的鸡舍1494栋67万m2。温氏、大发公司配套设有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厂和交易平台等,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采用“四提供、一回收、一确保”的方法运作,保价回收农户饲养的肉鸡,现发展养户涉及10个乡镇(办事处),形成了青龙-红枫-百花-麦格-站街-卫城-暗流-王庄-流长-犁倭的肉鸡养殖产业带。截至2012年底,清镇市出栏肉鸡1800万羽,占贵阳市出栏肉鸡的70%,产值达5亿元,肉鸡产业出栏量为全省县市第一。
截至5月,清镇市共有养殖农户1060户,其中:温氏公司带动农户680户,大发公司带动农户120户,特驱公司带动农户260户。因受禽流感事件影响,三家企业现存栏肉鸡500余万羽,每天三家企业正常上市肉鸡5万余只,70%的肉鸡销往贵阳,由于贵阳区域各市场第一时间休市,导致销售不畅通,积压严重,肉鸡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给养殖企业和农户造成了巨大损失。据调查统计,三家企业(温氏、大发、特驱)直接经济损失已达1982万元。其中:温氏公司1020万元、大发公司450万元、特驱公司602万元,如果禽流感事件继续蔓延,预计近2个月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1亿元。
2 肉鸡产业损失原因分析
2.1 休市影响
疫情发生后,贵阳及其他地区活禽交易市場全面休市,造成肉鸡滞销。和去年同期相比,三家公司每天上市量为5万羽,目前只达到1~2万羽,使大量该上市的肉鸡积压在养殖农户鸡舍里,以往70%的肉鸡销往贵阳、95%销往省内,目前仅3%~5%的肉鸡销往贵阳、52%销往省内,45%的肉鸡要往省外销。据调查统计,近两个月期间,清镇市积压肉鸡近230万羽,给贵阳市的肉鸡产业造成巨大的养殖风险。
2.2 价格的影响
由于休市人们不能正常买到肉鸡,加上人们对禽流感知识认识不足,对吃鸡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造成目前肉鸡销售市场和消费群体萎缩,经销商大量压价,使价格从13~14.4元/kg急剧下降到5元/kg左右,使公司毎销售1只鸡就要损失18~20元。
2.3 投苗的影响
受禽流感事件和休市的影响,三家公司将投苗计划作了相应的调整,以减小公司亏损,近两个月将减少投苗300万羽,对清镇市后期的出栏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4 种鸡与鸡苗的影响
公司将每年要淘汰的种鸡提前淘汰,每天孵化出的鸡苗销不出去,只能进行无害化处理。三家公司每天无害化处理鸡苗达6.5万羽,每羽成本在1.5~1.8元之间。每天损失达6.75~8.1万元。
2.5 合作农户损失的影响
一是现养农户损失。虽然市场风险主要由公司承担,但市场休市将导致公司肉鸡滞销,造成积压,农户不能按正常天龄上市肉鸡,料肉比就会根据饲养天龄不断升高,影响到养户结算成绩,最终影响到养殖收益。近3个月期间,清镇市将积压肉鸡近230万羽,按每只鸡成本增加1元钱投入计算,农户将损失230万元收入。目前肉鸡积压农户存在恐慌心里,且情绪极不稳定,很有可能出现不诚信行为。二是公司减少投苗300万羽,使农户退后20~30 d饲养,按平均规模8000只计算,将使近400余户农户少养一批鸡,按公司养1只鸡出栏平均2.4元计,损失720万元利益,每户农户将损失1.8万元。
3 建议
(1)三家公司在全国发生禽流感事件发生后,应正确引导农户按公司要求生产,正面宣传禽流感知识,积极面对禽流感的危害,调整公司投资方向。
(2)停止公司正在建设的项目,减少公司固投资金,全面面对禽流感。
(3)压缩规模,减少存栏量。
(4)提前淘汰当年要淘汰的种鸡,减小投入。
(5)积极开拓其他市场,消化积压肉鸡,减小养殖风险。
肉鸡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篇4
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沈广对我国家禽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做出了肯定。他介绍说, 我国养禽业正在稳步发展, 生产总量也明显增加。他肯定整个产业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 也指出了我国白羽肉鸡行业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并鼓励肉鸡产业人士要共同努力, 为我国白羽肉鸡产业的发展做出努力。
我国肉鸡产业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曹积生总经理, 通过肉鸡、猪和牛的饲料转换率的比较, 指出肉鸡的生产成本是最低的。他说, “由于我国综合生产成本低, 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低将近30%, 这不仅使我国鸡肉在出口贸易中处于价格优势, 而且在国内消费市场也极具竞争力, 鸡肉相比牛羊肉要便宜许多, 即使是与国内消费占主流的猪肉相比也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此外, 他还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消费的观念增强, 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鸡肉。沈广秘书长表示, “近几年由于受到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的影响, 我国禽肉出口状况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 禽产品进口量却在增加”, 因此, 我们要通过加强自身内部管理, 来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继而开拓国际市场。
关于肉鸡行业的发展趋势方面, 正大集团家禽事业部的王进圣认为:白羽肉鸡行业除了要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肉鸡的生产效率、提高其生产效率外, 更应该走肉鸡产品的深加工道路, 走品牌化之路。“促进加工业发展, 是形成肉鸡内部结构合理化和拉长产业链条的重要途径, 并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加大鸡肉产品转化增殖力度”, 他还分析说, 肉鸡上屠宰线之前, 美国由于饲料价格及规模效应因素, 生产成本低于我国, 而上屠宰线以后, 由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 使得肉鸡成本反而低于美国, 这是我国鸡肉精细加工品和熟制品夺取肉鸡国际市场份额的重要法宝。由此, 为我国肉鸡市场的开拓指出了一条明路。此外, 他还指出品牌经营是我国肉鸡行业取得突破的必经之路。“在食品安全质量凸现的今天, 品牌战略昭示了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的提升, 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的体现”, 因此, “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鸡肉产品时更加看重品牌”, 这“不仅在规范市场中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而且会大力拉动产品消费。”同时, 王进圣认为行业间的纵向整合要逐步实现, 他指出“肉鸡饲养是饲料-养殖-屠宰-肉制品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 肉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大起大落”, 在产业发展的低峰期是龙头企业进行收购和兼并的最好时机。
山东六和集团养殖企业部经理孟庆利关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问题, 则提出肉鸡产业链的进步扩大延伸。他说, 世界鸡肉平均深加工程度为20%, 发达国家的深加工程度为30%, 而我国鸡肉深加工程度却只有5.8%。由此可见, 我国肉鸡的深加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还认定, 现在主要在批发市场销售的肉鸡加工产品必将向着连锁式发展。他说“连锁的力量不可忽视”, “未来国内的连锁业还会向全国的二线城市扩张”, 可见, 连锁式发展也成必然。
企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离不开融资。企业融资问题最重要的不是去哪里找资金的问题, 而是融资的时机的问题, 即什么时候融资。就此, 曹积生总经理阐述了他独有的观点。他说, “在禽流感等疫病暴发期和市场供过于求, 市场滑坡严重时, 企业的经营风险大, 偿还能力差, 很难通过融资等方式度过难关”, 同时, 这个时候融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 “在肉鸡市场需求旺盛, 市场行情明显好转时, 肉鸡企业的经营风险小, 盈利能力强, 此时企业容易融资”, 可以解决资金问题, 还可以趁着好行情提高收益, 同时也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孙希民董事长介绍了民和上市的经验, 而且充分的肯定了通过上市来融资的方式。“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包括民和在内的大部分企业发展的瓶颈, 而广阔的资本市场平台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方面, 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到大量资金, 保证生产项目的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 又可根据公司的需要, 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持续融资”, 他鼓励应该有计划的去实现企业上市。
沈秘书长还强调了家禽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他说, 疫病是制约我过家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禽流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其他多发病, 常发病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疫病控制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他还特别强调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禽产品的营养价格”, 不断的培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鼓励消费者多消费禽产品, 打造健康消费的消费市场。”
肉鸡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5
为推动我市肉鸡产业化健康发展,促进肉鸡养殖增收、加工增效,我们深入到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养殖户、养殖企业、加工企业、合作社、运销大户采取听汇报、座谈了解、实地走访察看等形式,调查我市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下步发展意见及对策。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经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最佳切入点,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2005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肉鸡生产和加工。从我们调查情况看,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等地的肉鸡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
3、生产基地受局限,加工规模难突破。福润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万只,今年只加工了400万只,其中三分之二来源于丹江口市。由此可见,仅在丹江口市建设肉鸡生产基地远远不能满足龙头企业加工需要。十堰城区及柳陂、茶店等地在原华雁禽业公司的带动下,肉鸡产业较为发达,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较好的基础设施。目前城区每年肉鸡出笼量达到400万只,若就现有条件满负荷饲养,年出笼可达800—1000万只。据对城区养殖户调查,只要有利可图,他们都非常希望向企业提供鸡源,但因运行机制不完善,货款结算不及时,加之缺乏优惠政策,使他们望而却步。
4、基础设施不达标,服务体系不健全。丹江口市肉鸡养殖小区建设因缺资金等原因,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鸡舍建筑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善。夏季不能有效降低温度,冬季保温和通风矛盾突出,极易出现季节性养殖失败。土台乡白蛇沟村陈光阳,由于鸡舍及设施简陋,降温设备差,在临近出售的前三天突遇高温,结果造成大批死亡。同时,肉鸡产业发展初期,养殖户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差,特别是疾病防控、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目前,丹江口市肉鸡技术服务人员只有16人,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加大了养殖风险。
5、发展政策不配套,养殖风险难规避。丹江口市在肉鸡产业建设之初,虽然出台了《关于加快肉鸡产业化发展的决定》,但不完善,有的落实也不到位:如在信贷支持、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在农户养殖风险规避方面缺乏政策扶持。同时,在十堰城区和其它县没有肉鸡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农户养鸡存在较大风险,难以调动群众的养殖热情。
三、建议及对策
1、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利益共享。构建信誉和合作机制是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完善肉鸡产业运行机制要在建立信誉和合作机制上下功夫,让福润公司、合作社、运销大户、养殖户共同研究生产成本,共同确定合同条款,共同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养殖、运销、加工、种鸡、饲料等各方都有利可图,从而完善利益制衡、分配机制,推动产业化各环节良性运转。
2、打破资金瓶颈,开展多方融资。一是加大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抵押贷款、多户联保、企户联保、社户联保等形式,积极为龙头企业、养殖户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二是政府要对养殖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对贷款的养殖户给予贴息。三是种鸡场或有资金的企业、个人可通过垫付部分资金的方式扶持养殖户发展生产,待成鸡回收后还款。四是养殖户也要积极自筹资金或在不违背金融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民间借贷,筹集生产发展资金。
3、加强体系建设,确保优质服务。一要建立稳定的技术服务队伍,挑选技术骨干组成服务专班,分派到养殖小区(场)、养殖户进行实地指导。二要抓好养殖户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鼓励养殖户到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参加专业培训,系统学习肉鸡饲养
管理技术。合作社、相关企业定期派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建立培训基地,加强技能培训。三要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完善运行体制,增强经济实力,使其能更好地为企业组织充足货源,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企业和农户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4、推动标准化发展,扩大基地规模。福润3000万只加工规模需要在全市特别是在丹江口市、十堰城区、郧县、郧西县、房县等建立肉鸡养殖基地,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加工需要。在建设生产基地时,根据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现有生产基地加快标准化改造,提高生产能力;新建基地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确保四季养鸡,均衡供货。
5、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进程。建议我市要制定扶持政策,尽快出台《关于加快肉鸡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一是用地政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照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
肉鸡产业链 篇6
1.1 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的特色
产业化育种与研究性育种显著不同, 主要表现在:育种制种规模大;主要观测项目集中3~4个;选择目标必须对准现实和未来市场;育种周期要尽量短, 控制在三年至三年半内;育种制种技术性强, 成功把握要最大化;要求育种人员素质高, 选育与推广应用密切结合的原则。
例如:我国黄麻羽鸡育种大公司有20多个。他们基础群量都很大, 一般都有5000万只到几十万只, 而且都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 电脑智能孵化进行繁殖, 进行闭群繁育, 表型选择的基础上的横交固定, 形成多个合成系, 已经有生产性能比较稳定的基础鸡群。但由于早期增重慢, 育肥效果差, 耗料多, 繁殖率低“四大缺陷”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克服这些缺陷, 现在必须进行产业化育种制种, 即以家系为主的系统选育。
根据二十世纪上中叶, 国外100多个鸡的育种公司, 到二十世纪末仅三大肉鸡育种公司的经验和教训, 在21世纪上叶我国黄麻羽肉鸡育种公司, 可能在我国华南、西南或华东地区;白羽肉鸡和特优肉鸡育种可能在华北或东北地区。可能最终形成三大肉鸡育种公司。它们的竞争主要是育种科学技术上的竞争, 因为其它条件彼此基本相当。其结果是:其它公司的标准鸡场可能成为联盟公司的祖代、父母代制种场或商品鸡生产场。具有我国特色的肉鸡育种技术, 特别是黄麻羽肉鸡育种制种技术, 值得认真研究, 并进一步试行推广应用。
1.2 配套品系系统选育程序
1.2.1 品系形成
杂交→回交→横交固定→基础群→家系育种。例如→黄麻羽肉鸡选配→家系人工授精→家系采种蛋→家系入孵→家系出雏带号、称重→8周龄称重、羽色等选择→140~150日龄再次表型选择→按家系上笼, 做笼位记录→280日龄将收集的家系全部资料进行综合指数选择→287日龄选种→300日龄选配→进行下一个世代家系繁殖。
1.2.2 采用国际统一编号
010101→602030, 前两位为父号, 中两位为母号, 后两位为子代号。充分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 而肉鸡父系主要是半同胞选育。
1.2.3 体质外貌选择标准
体质外貌质量性状 (阈性状) 用表型选择, 详见表1。
1.2.4 数量性状统计
(1) 凡是数量性状, 如产蛋数、蛋重、体重等都采用综合指数选择, 公式如下:用电脑程序进行计算。
I为选择指数;i观测项目;Wi加权值;h2i遗传力;Pi表型值;P表型值平均值。
(2) 当采用“双选育种法”时, 如上述A、B两系, 可分别计算IAIAB, 同样, 有IBIBA, 通过它们可计算综合选择指数IC, 例如:
IC=姨IA.IAB根据IC值确定所选留的家系鸡。
(3) 各系采用核心群选育法, 即60个家系的公鸡, 选择最优的10个为核心群, 其余50个为一般群, 进行混合家系选择。以后种公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
★体质外貌鉴定是根据上述标准, 制定“十六法”, 即“十看六摸法”:
★十看:首先看整体外观是否合格, 然后 (1) 冠髯耳; (2) 鼻、眼; (3) 喙、舌; (4) 头、颈; (5) 翅、背; (6) 胸、腹; (7) 脚、爪; (8) 尾、泄殖腔; (9) 羽被; (10) 羽色。
★六摸: (1) 头、颈; (2) 翅、背; (3) 胸、腹; (4) 脚、爪; (5) 耻宽; (6) 腹宽。
1.2.5 三品系配套模式
根据广东各大公司的实践经验, 在三系制种中, 普遍采用矮脚鸡, 含dw基因, 参与制种, 种鸡经济效益可以提高40%以上, 其中节省饲料20%以上;商品鸡可以提高10%以上。已经获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
2 零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2.1 零世代选种
2.1.1 基础群整群
表型选择, 特别是对有病鸡、冠萎缩、冠发白、肛紧缩、冠髯发白、耻骨距不到三指宽的鸡进行淘汰。从理想型公鸡中, 选2~3%, 即60只, 为零世代家系公鸡。
2.1.2 调整笼位
把每笼的鸡数调整到2~3只鸡 (数量一致) 。可以观测5000~7000只基础群种鸡。
2.1.3 记录笼位产蛋期
必须在同一日龄内, 单独记录成年母鸡在30~60天为宜。
2.1.4 拣蛋
每天一次性拣蛋, 即在下午4:30分之前, 4:30分之后的计为第二天的产蛋数, 做好记录。根据笼位产蛋总数, 计算平均饲养日产蛋率, 进行笼位选种。可以选出20%的高产鸡笼位, 约1000~1400只优良母鸡。
2.1.5 选择
根据体质外貌选定60只公鸡, 根据产蛋性能选出1200只母鸡。
2.2 零世代选配并组建家系
2.2.1 组建家系
一只公鸡随机配20~25只母鸡 (必须是整笼位) 。牢记:为不影响鸡的产蛋性能, 不要调整原高产母鸡的笼位。在人工授精时, 按选配计划寻找要配的家系种鸡笼位。根据基础群成年公鸡表型选择和母鸡笼位记录的产蛋性能进行选配, 如:选60只公鸡, 每只选定的公鸡, 随机选配20母鸡, 计1200只。共组建60个家系。
2.2.2 采种蛋时间
原有配的公鸡停输精后5天, 用新的家系公鸡输精, 在第13天开始采用新的家系公鸡的种蛋。此前后可以采生产用蛋。
2.2.3 入孵
每采10天种蛋入孵一次, 连续入孵2批。
2.2.4 特别注意
(1) 捡种蛋时, 蛋上要记号。大头记品系号、公、母鸡笼位号 (家系号) 、采蛋时间。 (2) 每天采的种蛋, 放在孵化室指定的地方, 前5天的蛋小头向上, 后5天的蛋大头向上, 但孵化前一天必须全部大头向上。
2.3 零世代家系入孵
码盘:将同一个家系的种蛋放在同一个孵化筛内, 建立入孵登记卡。按孵化室的标准规程进行孵化。比一般孵化最好落盘时, 与拣雏推迟2小时, 出雏温度37.3℃。
到19天照蛋后对白蛋、血蛋进行登记后落盘。同一个家系的蛋必须放在同一个盘内或网兜内。盘内必须放一个出雏登记卡, 卡上注明公鸡家系号、出雏蛋数、出雏时间。
出雏前准备工作:准备出雏相当数量的翅号、出雏记录本, 电子秤等。
两批出雏至少6000只雏鸡, 每个家系按4只母雏选留一只公雏, 大约留750只公鸡。每个家系随机抽测50只雏鸡体重。
按国际标准统一戴号, 戴好翅号。凡新参与带号的技术人员必须事先进行带号技术培训。凡带好翅号后, 要互相进行检查是否带在标准的位置, 以防掉号或伤翅膀。
2.4 零世代育雏育成期家系观测及选择
按兽医要求进行标准免疫、检疫,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淘汰原因。
按育雏育成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强调各家系鸡都必须在同样环境下观测。
种雏在56日龄前按自然光照充分采食。观测鸡数不少于3000只, 56日零称重, 并按育雏鸡原始记录进行登记。
根据发育程度选性早熟的公母鸡进行选种。选种: (1) 重量在平均数以下的鸡进行淘汰。方法:先抽测公母各50只鸡称重, 算出平均数; (2) 淘汰:参考“十看六摸”进行表型选择, 特别是羽色不合要求、性成熟晚, 有其它损征的全部淘汰。一般淘汰60~75%。
2.5 零世代成年期家系观测
到154日龄 (22周) 上成年鸡笼, 按种鸡标准进行饲养。按家系, 随机抽测公母鸡各15只体重。
按家系装笼, 同一笼位是同一公鸡的后代, 每笼最好放母鸡2只, 记笼位产蛋记录直到280天。
称开产10%时的蛋重, 即每个家系50个蛋的单个蛋重。
280天日龄按上述要求记录家系产蛋量;称蛋重、体重。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或淘汰原因。
2.6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与选种
进行60个家系育种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 并进行全面家系综合指数选择;根据记录资料, 进行资料统计, 计算综合选择指数。按该资料进行选择, 并到现场选重。
母鸡除家系选择外, 还必须进行家系内选择及一般家系选择。共选出至少1500只, 其中最好的200只。最好的母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家系, 其余来源于一般家系群, 即卫星群。
3 一世代选育家系的系统选育
3.1 一世代选配期
从零世代41周龄, 10个核心群家系中选出最好的10只公鸡, 选出1500只母鸡中最好的200只, 组建核心群家系。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个家系进行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后的随机选配。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 即卫星群。
经选配, 同样共组成60个一世代新家系, 包括混合家系进行两批家系繁殖。
10个核心群带翅号;卫星群不再带翅号, 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
3.2 一世代家系育雏育成选育观测期
按兽医要求进行标准免疫、检疫,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淘汰原因。
按育雏育成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种雏在7~56日龄前按自然光照充分采食。至少观测公、母鸡3500只鸡。56日零称重, 并按育雏鸡原始记录进行登记。
根据发育程度选性早熟的公母鸡进行选种。选种:重量在平均数以下的鸡进行淘汰。方法:先抽测公母各50只鸡称重, 算出平均数;淘汰:参考“十看六摸”进行表型选择, 特别是羽色不合要求、性成熟晚, 有其它损征鸡全部淘汰。一般母鸡淘汰60~75%。
57~154日龄, 继续按日报表常规记录耗料、免疫、体重 (周) 、死淘等, 统计0~22周成活率。
3.3 一世代家系成年鸡选育观测期
到154日龄 (22周) 上成年鸡笼, 按种鸡标准进行饲养。
上笼时按家系称抽测母鸡和公鸡的体重。每个家系抽测不少于30只。不足30只的家系公鸡淘汰。
按家系母鸡装笼, 同一笼位是同一公鸡的后代, 每笼最好放2只, 记笼位产蛋记录, 直到280天。混合家系按群体观测记录, 但观测项目与核心群家系完全相同。
称开产10%时的蛋重, 即每个家系50个蛋的单个蛋重。
280天日龄按上述要求记录家系和混合家系产蛋量;称蛋重、体重。
记录每只鸡的死亡和淘汰原因。
154日龄上种鸡笼。上笼后产蛋记录到66周, 统计66周入舍及饲养日产蛋量。
3.4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选种
进行60个家系育种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 并进行全面家系综合指数选择;根据记录资料等, 将资料统计, 计算综合选择指数, 计算包括56日龄体重、280日龄产蛋量及蛋重, 育雏育成成活率及其它 (冠高、羽色、胫色、皮肤色、胫长等) 外貌评分等, 进行选种。选出10个最好的家系, 同时选出最好的10个家系的公、母鸡。
母鸡除家系选择外, 还必须进行家系内选择。共选出1500只, 其中最好的200只, 最好的母鸡主要来源于核心群家系, 其余来源于卫星群。
4 二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4.1 二世代选配期
根据统计到40周龄产蛋记录, 41周龄利用综合选择指数选取1500只母鸡, 60只公鸡组建家系60个 (一只公鸡, 20~25只母鸡) 。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只家系进行避免全同胞的随机选配。留二世代核心群家系的公雏和母雏。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及卫星群。
核心群公母鸡全部戴号, 卫星群不带翅号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
44周龄开始, 将B、C两系中10个核心群家系公母鸡进行正反交, 同样按以上项目进行全面观测。
4.2 二世代育雏育成、成年观测期
除“双选育种法”外, 其他项目和观测方法与一世代完全相同。
4.3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选种
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其他与一世代同。
5 三世代家系系统选育
5.1 三世代选配期
根据二世代选种结果, 选取1500只母鸡, 60只公鸡组建家系60个 (一只公鸡配25只母鸡) 。根据各个家系的成绩选取10只家系进行选配, 尽量避免全同胞的随机选配。留下世代的公雏和母雏。
其余50个家系为混合家系, 公鸡都来源于核心群的同胞兄弟;母鸡来源于较好的1500只母鸡, 用混精输精, 作为扩繁群, 即卫星群。
核心群公母鸡全部戴号, 卫星群不带翅号, 进行群选群育, 但与配公鸡来源于核心群较好的公鸡。
44周龄开始, 将A、B两系中10个核心群家系公母鸡进行正反交, 同样按以上项目进行全面观测。根据观测结果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5.2 三世代育雏育成、成年观测期
除“双选育种法”外, 其他项目和观测方法基本相同。
5.3 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综合指数选择与选种选配
原有家系鸡应该按国家测定站要求, 观测群体记录, 直到66周龄 (462天) , 这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采祖代鸡种蛋或父母代种蛋出售, 其它与一世代同。
根据观测结果用“双选育种法”进行选择, 然后全群进行随机选配。
例如:经过上述三个世代的选育, 只有四只公鸡留下了血缘, 其中15号公鸡含有25%的血缘, 成为理想的标准品系, 例如图2。
6 结论与探讨
每个配套系按上述办法至少选出三个品系, 其中B系为含dw基因的矮脚鸡, 在二、三世代中分别与C系和A系的核心群进行了“双选育种”, 这样该配套系有很好的配合力, 即杂种遗传力优秀, 育种周期可以缩短3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品系系统选育工作已经结束。此后进行表型选择, 随机选配, 自群繁育, 并用三系杂交配套推广应用。以上方法在北京白鸡、京星肉鸡、宫廷凤凰鸡等试验应用效果很好。肉鸡育种基本实现了安全、快速、完好的目标。
肉鸡产业链 篇7
1 厂址与饲养设施的合理选择
厂址与饲养设施的合理选择在绿色肉鸡标准化生产中非常重要, 场址的选择要符合科学选址的要求, 例如背风向阳、地势高燥, 远离工矿、工厂等污染源。场区建设要科学规范, 严格区分饲养区、生活区、行政办公区、隔离区 (例如污水、粪便、病死禽处理区) 等。房舍间距合理, 并利于防疫与隔离, 有排污道和发酵池等设施。配备先进的饲养设备, 配套的机械通风, 保证一年四季有不同温度的通风方式, 采用乳头饮水器以减少人为传播机会, 夏用湿布降温, 冬用热风炉升温, 保证一年四季达到目标温度。
2 绿色优质肉鸡品种的选择
绿色优质肉鸡品种需选用经过杂交改良的, 并且综合了进口肉鸡和我国地方鸡种优点的优质肉鸡新品系。同时, 注重引进优质高产的绿色肉种禽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生产性能、抗病力强, 并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禽品种。因为这些肉鸡品种不仅保持了地方鸡种肉质风味, 同时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比地方鸡种有了明显的提高, 具有了相当的市场竞争力。根据鸡群周转情况, 合理安排好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面积以及经济实力, 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技术服务完善的供雏单位, 预定鸡雏。当选择初生雏时, 需符合以下几个标准:首先, 要选孵化管理技术好, 种蛋来源稳定的孵化场;其次, 雏鸡腹部收缩良好, 不是大肚子鸡, 体重大小均匀, 绒毛长度适中有光泽度;同时, 泄殖腔附近干净, 没有黄白色的稀便附着;最后, 雏鸡脐带吸收良好, 没有血痕存在, 腿、爪、眼、嘴等部位不是畸形, 握在手中感觉雏体温热, 饱满、紧凑、有弹性、挣扎有力、鸣声强而清脆。
3 标准化的饲养管理
绿色肉鸡产品的生产应该以加强饲养管理为主, 改善舍内小气候, 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 重视疾病预防以及早期检测与治疗工作, 减少和杜绝禽病的发生, 减少用药。选择场址前必须先选择水质, 并且水源要充足, 水质良好。根据各周龄鸡特点提供适合的温度与湿度。提供舍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充分做好通风管理, 减少有害气体浓度、微生物尘埃等物质。在光照与限饲方面, 应根据肉鸡的生物钟、生长规律及其发病特点, 制订科学光照程序与限饲程序, 以使日粮养分更接近肉鸡生理需要。同时饲养密度要合理, 应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提供不同的饲养面积, 以改善舍内环境, 减少疾病的发生。实行全进全出的管理制度, 统一冲刷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垫料每周用硫酸氢钠液喷洒1次, 以改变垫料的酸碱环境, 抑制有害菌的孳生。根据疾病生长和发展规律科学制订用药程序, 提前科学预防免疫, 防止疾病的发生。肉鸡养殖后期添加醋液, 这样既可减少舍内氨气含量又可帮助消化和减少沙门氏菌污染。
4 饲料与兽药添加的标准化
净化种禽, 防止疾病垂直传播, 应从饲料与兽药添加的标准化做起。应用安全、环保型绿色饲料,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严把饲料关, 要求种植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优良, 水质、大气未被污染;饲料配方科学, 营养配比要根据各种氨基酸的回肠消化率和磷的全消化率来决定, 并注意添加合成氨基酸以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 这样既符合家禽需要量, 又可减少养分排泄。科学使用无公害的高效添加剂, 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植物性添加剂及高利用率的微量元素,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提高消化率, 促进生长, 改善品质。禁用抗生素和激素作为肉鸡饲料添加剂。
5 建立无公害兽医卫生体系
采用环保型消毒剂, 勿用毒性杀虫剂和毒性灭菌、防腐药物。药品、添加剂的购入、分发使用及监督指导, 须从正规大型厂家购入, 并严格执行《国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兽药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药品购入、检测和使用需由国家授权和符合兽药使用规范, 并结合各进口国的要求实施, 以防止滥用。药品的分发、使用须由兽医开具处方, 并监督指导使用。兽用生物制品购入、分发、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兽用生物管理办法》, 并应统一场房建设, 以利于消毒隔离, 统一生物安全措施与卫生防疫制度。
6 科学的疾病控制措施
加强消毒管理, 无论是饮水是自来水还是深井水, 采取饮水消毒是减少疾病的有力措施, 也是必要措施。每天在饮水中投给饮水消毒剂, 能有效杀灭水中常存在的细菌、病菌、芽胞等病原微生物。饮水消毒时应注意, 消毒剂不能与疫苗、维生素、强酸和其他还原剂混用。饮水消毒剂也严禁与抗菌剂使用。在免疫的当天、前一天和后一天停止饮水消毒。另外, 还要重视免疫, 通过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来预防。
7 肉鸡产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的标准化
加强屠宰前检疫与管理, 严格控制休药期, 降低鸡产品的药残, 尤其宰前1周停用一切药物, 少用或不用无机磷, 减少磷的排泄量, 减少污染。收购时严格检疫, 以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宰前检疫, 保证屠宰的每一只鸡都是健康合格的。屠宰前必须进行适当的休息停食管理, 一般为12~24小时, 但停食期间应供给充足的饮水, 直到宰前3小时停水, 有利于胃肠排空, 有利于肌肉的成熟。搞好宰后检疫, 严禁不合格的鸡产品出场, 严格执行《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 死淘鸡须高温、化制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合理处理和利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 固体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成复合有机肥, 须经不少于6个月的封闭式发酵, 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按质量标准体系, 标准化鸡肉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按HACCP管理规程和ISO9000等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操作, 真正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全过程监控, 确保生产出标准化合格的绿色肉鸡产品。
8 绿色环保生产, 加强肉鸡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鸡产业链 篇8
1 肉鸡产业发展历史与现状
1.1 肉鸡产业发展历史
吉林省肉鸡产业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 吉林省肉鸡养殖还处于原始、缓慢增长阶段, 肉鸡养殖以农村普遍零星散养的饲养方式为主, 属于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在农业中处于补充地位。第二阶段 (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 快速增长阶段, 合同养殖模式兴起。尤其是80年代后期, 一批国外肉鸡养殖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并同时带来了国外的先进养殖模式和技术。先后出现了德大集团等一批大型肉鸡养殖企业, 采取与农户签约, 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回收产品的方式来扩大经营规模。以德大为代表的“公司+农户”模式和小规模饲养方式并存。第三阶段 (1995年至今) , 养殖模式逐渐向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养鸡饲养方式转变, 一方面, 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带动了
*通讯作者:陈群 (1968–) 。E-mail:chenqun96@yahoo.com.cn
基地和农户饲养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 生物安全和规模效益推进了饲养方式的改变。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吉林省肉鸡产业已经从简单的养殖户散养模式, 发展到现在集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肉鸡饲养、屠宰加工、物流配送和批发零售等环节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 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现代化的肉鸡产业体系, 并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较大的肉鸡加工企业, 如德大集团、卓越实业、吉发肉鸡专业合作社、宇辰牧业有限公司等。
1.2 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 我省肉鸡产业发展迅速, 2010年底, 我省肉鸡出口量在全国排名第7位, 成为肉鸡产业大省。从2012年对我省家禽养殖业的调查来看, 肉鸡的年饲养量9.2亿只, 比5年前增加9.8%, 肉鸡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标准化饲养场占我省规模养殖的63%。2012年吉林省肉鸡产业总产值162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5.8%。
在饲养区域分布上, 肉鸡散养户在全省各地普遍分布, 但龙头企业核心饲养区却较集中, 从区域上看, 德惠与农安2个市的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比较快, 占全省总数的80%以上;从企业数量、规模和加工带动力上看, 德惠市肉鸡养殖公司处于龙头老大位置, 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德惠肉鸡业具有养殖量大、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尤其肉鸡生产, 已形成了集祖代肉鸡引进、优质肉鸡饲养、鸡雏孵化、饲料生产、技术服务、屠宰和深加工一体化的新型发展格局。德惠市作为东北最大的肉鸡产品集散地, 吉林省肉鸡产业核心区, 现有肉鸡养殖户11 000户, 年出栏肉鸡1.6亿只。尤其是近几年, 德惠市畜牧业蓬勃发展, 成为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形成了成型的养殖模式和经验。
目前, 吉林省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包括快大型白羽肉鸡和地方优质肉鸡, 白羽肉鸡主要包括爱拔益加 (AA+) 、艾维茵、哈巴德、彼德逊等, 其中以爱拔益加为主, 良种比重占总饲养量的97%。地方优质肉鸡主要包括三黄鸡、麻鸡、芦花鸡等, 其中以三黄鸡为主。白羽肉鸡属于快大型肉鸡, 生长速度快、周期短, 饲养量大, 其主要的饲养方式为“公司+农户”的现代化饲养方式。而地方优质肉鸡虽然肉质风味较好, 但生长速度较慢、周期长, 饲养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 主要采取散养的方式, 以肉蛋兼用为主, 吉林省年饲养量2 000万只以上。
1.3 产业发展优势
1.3.1 区位与资源优势
从世界范围看, 吉林省周边国家都是鸡肉的主要进口国;从国内看, 吉林省距离京、津、沪等一些大中城市也比较近, 这些城市是禽肉的主要消费城市。同时, 吉林省交通网络比较发达, 有贯穿南北的国家级公路、铁路交通大动脉, 又靠近大连等海上运输港口, 空中运输可直达周边个别国家和国内部分大中城市。这些区位上的优势, 为吉林省禽产品出口和外销创造了有利条件。
吉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 处在世界黄金玉米带上, 是产粮大省, 是玉米、大豆的主产区, 有丰富的饲料资源, 饲料成本相对较低, 发展养鸡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1.3.2 技术优势
吉林省肉鸡产业化发展的技术优势比较明显, 首先, 在人才培养上, 我省有吉林农业大学等4所农业高等院校、3所农业中等专业学校, 均设有畜牧兽医专业, 每年为地方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次, 在科研上, 我省除农业大、中专院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外, 还拥有1个国家级、2个省级、3个市级与禽有关的畜牧兽医科研单位, 可以在禽的饲养、加工、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外, 我省在现代肉鸡产业的发展上起步比较早, 上世纪90年代以德大公司和柳河华龙为代表的肉鸡产业发展迅猛, 培养了一大批养鸡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辐射全省, 是我省肉鸡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的统筹下, 整合了上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禽业生产的专业化科研、应用和推广队伍, 建立了吉林省现代家禽产业技术体系, 并有机结合吉林省拥有标准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为示范基地, 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可及时发现问题, 对吉林省肉鸡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3.3 生产和营销优势
吉林省肉鸡产业已形成了现代化的生产和营销模式。以德惠市为代表的肉鸡养殖企业之间不断探索先进的养殖模式, 以往, 健康畜禽养殖小区都由代养农户自建, 肉鸡公司则负责向农户提供鸡雏、饲料和回收成品鸡。如今, 有些实力雄厚的放养公司甚至先为养殖户建设鸡场, 待肉鸡出栏后, 再从卖鸡的钱中扣除鸡场的建设费用。目前, 这些有实力的肉鸡养殖公司之间已形成了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在疾病防治方面, 各企业之间在技术上互相支持;在销售方面, 企业之间即相互竞争又受统一的市场调控。
在营销方面, 吉林省有60%以上的鸡肉产品外销, 已经有相对稳定的外销渠道。德大公司鸡肉产品销往日本、韩国、瑞士、南非、中东等18个国家和地区。良好的生产模式和营销基础, 为吉林省发展肉鸡产业提供了广阔前景。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吉林省目前肉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是在生产实际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其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
2.1 小规模大群体饲养比重大, 产业发展缓慢
吉林省虽然有德大公司这样的全国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成功实施了“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 但从全省分析, “小规模, 大群体”分散养殖的比重仍然偏高。“小规模, 大群体”分户养鸡, 农民是主体, 产业组织化水平低, 设施、设备简陋, 技术相对落后, 轻视饲养管理, 现代化程度低, 过分依赖兽药和疫苗免疫, 缺乏粪污处理设备, 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这些小规模养殖户建立品牌产品意识相对较弱, 落后于消费市场对产品要求的发展, 严重制约我省肉鸡产业升级的步伐。吉林省农户和小规模饲养场在整个肉鸡养殖中占有特别大的比重, 而饲养量、出栏量所占比重相当小, 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制约着产业升级步伐。因此必须大力推动和加快我省肉鸡规模化养殖进程。
2.2 疫病威胁依然存在, 防疫体系有待完善
疫病是制约我省家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新城疫和禽流感等, 还有一些多发病、常发病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肉鸡疫病的流行趋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疾病更加复杂, 新病、抗药菌株及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 混合感染越来越严重, 致使疫病风险大大提高。目前, 鸡的常见疫病已有30多种, 并且难以净化和控制, 全国每年因疫病造成鸡死亡率高达13%左右, 而吉林省鸡疫病的死亡率控制指标为6%, 每年因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高达3.5亿元左右。在畜禽饲养中, 禽病是最难控制的疫病, 一旦发生疫情, 小则毁灭一个场户, 大则毁灭一个区域的养鸡业。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对外公布以后, 养鸡业遭受沉重打击, 对市场和群众消费的影响巨大。为了控制复杂的疫病, 投药预防是重要措施, 但由于药物使用不规范, 滥用药物, 任意加大剂量, 导致药物残留, 同时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另外, 一些违禁药物的使用, 也严重影响肉鸡产品质量, 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 在肉鸡疫病防治过程中, 必须强化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用药规范, 健全和完善防疫体系。
2.3 农户养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养殖成本相对偏高
吉林省目前的养殖状况还是以个体农户散养为主, 养殖现状就是:广大农户利用自身的条件, 搭建鸡舍, 作为副业进行饲养;鸡舍大大小小, 参差不齐;粗放管理, 在摸索中前进;许多小型饲养户基本上是低投入低产出, 越省钱越好, 科学养殖观念不强, 不注重细节;预防观念差, 平时不注意, 一旦发病, 滥用兽药, 不仅鸡群受到损失, 同时也加大了兽药成本。现在养鸡业的流动性相当大, 一旦价格大幅下滑, 马上停产, 没有长远打算, 所以就更谈不上投入力度了。我省农户养殖水平普遍偏低, 导致我省一直处于“低成本扩张→鸡舍条件差→鸡容易得病→生产性能低→产量不够→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
特别是饲养业进入门槛低、生产规模小、家禽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疫情复杂, 养殖集中区免疫水平参差不齐, 粪污横流, 死鸡到处扔, 胡乱投药, 尤其是在抗生素的使用上。生产水平低, 养殖效益较低。养殖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大, 鸡场环保压力大, 家禽生产的环境控制和环保处理措施亟待加强。
2.4 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有待完善
当前, 肉鸡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化, 养殖户个体养殖占有较大比例, 由于部分养殖户自身的养殖科学技术水平有限, 对食品安全认识较低, 追求短期的利益比较明显。因此, 为预防疫病的发生, 在养殖过程中一些违规药物或添加剂被大量使用, 或不按停药期使用。为防止禽病给养殖户带来的严重损失, 养殖户在生物安全体系缺失的情况下自主选择药物进行疾控, 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违规添加剂、不按停药期使用兽药等情况时有发生。同时, 行业监督体制不完善、监管不彻底, 养殖过程中的违规现象随着时间逐步加剧。这便加剧了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的风险, 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如何加强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 不违规使用添加剂, 正确选择、使用药物进行疾病控制, 不断完善监督体制已经成为急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重要任务。这就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和监督管理体制, 一方面加强对养殖户食品安全管理, 另一方面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强化持续有效监管。
3 建议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资金是制约鸡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省各地在近几年的牧业发展中, 除对个别大型肉鸡龙头企业以及重点鸡产业县份有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外, 其他企业很少能得到地方资金政策的支持。相比, 在肉牛、生猪等产业方面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一些。养鸡企业都因资金有限, 贷款门槛太高, 扩大规模却无资金支持, 遇到风险就无抵抗能力, 致使加工企业资金盘活困难, 改造升级无力, 产能下降。引种、保护、抵御风险本应是国家补贴性支持, 长效机制未能建立, 影响我省肉鸡产业的发展进程。希望国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 加快吉林省肉鸡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应在注重肉鸡生产标准化建设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技术服务体系资金的投入, 充分利用吉林省现代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平台, 再加上职高、农广校、农机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培训中心等阵地, 发挥培训机构的整体合力,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3.2 完善疫病防治体系
畜禽产品养殖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源头, 在这个环节中, 最重要的又是疫病防治。目前, 面临严峻的疫病形势, 应着力加强防疫队伍建设, 完善和健全防疫体系, 尽快建立健全疫情测报中心, 并实现对肉鸡主要疫病的定期监测、快速反应和信息的及时反馈, 定组包片、定人包医, 为疫病诊治、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防疫工作中, 应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就是“防重于治”, 严格按照要求操作, 做到预防在先, 防治结合。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免疫, 提高免疫水平, 通过改善环境、营养、管理措施提高和巩固免疫效果。实行全员防疫、全面监测的管理制度。为使每次接种都确实而有效, 同时应做好免疫监测工作。开展对传染病病原的净化, 建立疫病的追溯机制, 研发疫病的特效疫苗、药物、快速检测和诊断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3.3 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体质
加强肉鸡养殖食品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监督体制的完善是控制肉鸡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首先, 需要加强养殖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 强
行业动态
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养殖理念, 宣传健康养殖概念。严格控制违规添加剂和药物在养殖过程中的使用。其次, 需要加强源头控制, 从饲料和药物选择方面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另外, 针对农村地区和基层监管队伍素质不高、人力缺乏, 监管技术能力不足的弱点, 加强基层监管队伍、经费、装备和技术力量。执法方面, 加大违规使用添加剂和药物的惩处力度。
3.4 发展“低碳家禽业”
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家禽业”目前已成为一项热点。肉鸡产业化程度较高, 因此资源短缺和燃料价格波动都将对肉鸡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走低碳的环保路线, 是肉鸡养殖必经道路。
肉鸡生产中, 可以从多方面实现节省能耗。系统的做好日常物品、资源的量化使用, 可以有效的减少浪费造成的损失。依靠合理的畜舍设计, 良好的鸡舍通风系统, 减少能耗。通过清粪设施和工艺实现固液分离, 降低鸡粪中的水分。通过生物技术处理, 发酵的鸡粪可用作水产饲料, 也可以将鸡粪便用于沼气发酵, 残渣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 沼液用于浇灌作物等, 实现现代化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吉
肉鸡产业链 篇9
养鸡的最大难度在于温度和环境的控制。现代化肉鸡生产模式的关键性技术, 就在于应用标准化鸡舍、专用型品种和现代化设施, 让鸡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 通过程序输入电脑控制系统, 然后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自动改变鸡群的生长环境, 如温度、湿度、通风、送料、送水等, 从而实现了电脑自动化控制。
基于这种理念, 我们向温州市科技局申请立项, 组织实施了《现代化肉鸡生产模式的研究及产业化开发》 (计划编号:N20100039) 项目。本项目从标准化鸡舍建设着手, 通过科学运用饲养管理技术, 严格控制生产环境因子, 使鸡群完全处于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将养殖过程中的人为失误降到最低, 从而使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得以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三年来, 已建成33个标准化、现代化鸡舍, 共生产出栏“科宝500”肉鸡569.1万羽, 实现产值13686.81万元, 利润1988.47万元。现将该项目研究的关键性技术及主要成果介绍如下:
1 建设标准化现代化鸡舍
将每个鸡舍建成长90~120m (视建场土地情况) 、宽13m、中间顶高3.5m、两侧高2.2m的标准化结构, 平面面积达到1170~1560m2。鸡舍内按标准间距建有3条自动送料线和4条自动饮水线及6个水循环送暖器;两侧中的一侧 (上风口) 安装降温水帘, 面积为47.52m2, 另一内侧安装暖热器及热水循环管道;鸡舍入门的对侧安装排风电扇4~6个。这样一个标准鸡舍 (见附图) , 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法, 一般可批量饲养不同规格 (23日龄、35日龄和45日龄出栏) 的肉鸡1.2~1.6万羽, 1年可以饲养6~7批以上, 实际年饲养量可达到8万羽。
其中大圆盘式为自动送料线、小圆盘式为自动饮水线
2 饲养美国“科宝500”肉鸡
“科宝500” (Cobb 500) 原产于美国, 是美国泰臣食品国际家禽分割公司通过杂交培育出的国际著名的白羽肉鸡品种。该品种商品代肉鸡生长快、均匀度好、肌肉丰满、肉质鲜美、饲料报酬高、适应性与抗病力较强、全期成活率高。经我们多次试验测定, 肉鸡在标准化饲养条件下, 21、42和63日龄个体均重分别为 (836±126.07) g、 (2523±186.86) g和 (4119±142.86) g, 成活率分别为98.47%、97.99%和97.10%。
3 使用“正大”肉鸡全价饲料
根据肉鸡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需求, 我们统一使用由宁波正大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同日龄肉鸡专用全价饲料510 (用于0~21日龄) 、511 (用于22~35日龄) 、512 (用于35日龄以上) 。该饲料具有营养全面、促进肉鸡生长速度等特点, 相当适宜于饲喂“科宝500”肉鸡。
4 自动控制舍内环境温度
冬季通过鸡舍内的6个制暖器及热水管道循环流动, 并采用电脑微控技术, 按照肉鸡不同生长期的温度需求, 实现鸡舍内部恒温调节控制;夏季则通过水帘与排风系统的协同作用进行降温来控制室内温度。其不同日龄肉鸡舍内的环境温度按照表1实行自动控制。
5 全程实行自动送料送水
通过鸡舍内的3条自动送料线和4条自动饮水线, 来确保鸡群中的所有个体都能够自由采食、饮水, 以满足肉鸡快速生长之营养需要。
6 严格执行肉鸡免疫程序
由于肉鸡一般不到45日龄基本上就要出栏上市, 必须优先考虑鸡肉产品的安全性, 确保疫苗不残留, 在反复研究和严格选择疫苗厂家的基础上, 我们制定出不同日龄雏鸡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见表2) , 并在饲养过程中予以严格执行。
7 科学应用肉鸡保健药物
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 采用营养类 (如葡萄糖、强效金维) 、免疫增强类 (如清瘟败毒散) 、抗球虫类 (如神球、地克珠利) 、抗病毒类 (如利巴韦林) 及抗菌类 (如先锋霉素、泰乐菌素) 等作为肉鸡预防保健药物, 按照肉鸡的不同日龄添加不同的预防用药 (见表3) 。但用药必须根据不同规格肉鸡的实际上市时间, 在出栏前1周予以停止使用抗球虫类、抗病毒类及抗菌类药物。
8 推行六统一的管理模式
8.1 统一栏舍建设标准
鸡舍必须按照1的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长度可以视所建设用地的长度确定, 从90~120m不等, 但宽度必须是13m, 这样, 才能用于安装鸡舍内的3条自动送料线和4条自动饮水线。
8.2 统一苗鸡品种供应
按照饲养规模和生产时间计划安排, 由瑞安市乐家畜禽专业合作社统一从宁波正大引进美国“科宝500”商品代苗鸡, 分放到各养鸡场 (户) 中饲养。
单位:℃
8.3 统一饲料供应配送
统一从宁波正大购进“正大510、511、512”等系列肉鸡专用饲料, 配送给各养鸡场。
8.4 统一疫苗免疫程序
按照表2中的免疫程序规定, 由乐家畜禽专业合作社派出技术人员帮助指导各个养鸡场按照不同的饲养日龄对肉鸡实施程序免疫。
8.5 统一饲养管理模式
根据肉鸡的相关生产规程, 组织养鸡场进行规模化生产, 应用电脑微控技术, 对养鸡场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饮水等实施自动化控制, 并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8.6 统一收购上市销售
根据协议, 由乐家畜禽专业合作社向各养鸡场生产的肉鸡进行统一收购, 且对其中23日龄和35日龄上市的肉鸡统一进行屠宰、加工、分割、冷藏, 并以“乐美家”品牌商标进行包装后, 用专用车直接配送到温州多美丽餐饮连锁店;45日龄上市的肉鸡则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后, 直接投放到温州市菜蓝子集团批发市场进行批发销售。这样, 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开发, 使肉鸡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 产业链得到延伸, 实现了与市场及消费终端的相互对接。
摘要:养鸡的最大难度在于温度和环境的科学合理控制。通过现代化养殖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技术的实施, 采用统一栏舍建设标准、统一苗鸡品种供应、统一饲料供应配送、统一疫苗免疫程序、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收购上市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 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从而使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得以发挥最大的生产潜能, 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