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肉鸡养殖(共8篇)
春季肉鸡养殖 篇1
笔者在建水县李浩寨乡兽医站工作多年, 该乡有7个村委会, 其中肉鸡饲养重点村就野马、湾塘、勒白、小矿野、冷水沟等5个村委会250余户, 2013年出笼肉鸡65万羽, 成为继猪后的重要产业。然而, 许多养鸡户在每年冬春季节饲养过程中, 总是解决不好保温和有害气体排除、疫病防治等问题, 为此, 我们曾多次办培训班向大家提出建议。本文整理有关的技术措施, 希望能给广大肉鸡养殖户带来帮助。
1 保温、通风结合
冬春季气候寒冷, 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 既要通风换气, 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这就是冬春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 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m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 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 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 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鸡舍要维修好, 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 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 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 6日龄开始通风, 并随日龄增长增加通风量, 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d, 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 升温1~2℃, 第一周温度在35~36℃为佳, 此时鸡只状态佳, 精神活泼, 分布均匀, 活动自由, 饮食正常。同时, 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 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 说明温度过低, 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 说明温度过高, 应降低舍内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30~32℃, 在3周龄时降到26~28℃, 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2 谨防氨气蓄积
冬春季, 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 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 浓度增大, 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因舍内氨气蓄积, 氧气相对缺乏, 加上天气寒冷, 鸡的代谢率增高, 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 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 建议养鸡场 (户) 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 一般在5cm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 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 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此外, 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 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3 强化饲养管理
3.1 科学管好新进雏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 入舍后, 先饮水后开食, 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 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 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 但应注意动作要轻, 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 不宜延长, 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
3.2 做好地面干燥不返潮
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 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 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返潮。另外, 要控制饮水, 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 但不多供水, 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 不在舍内贮水, 防止垫料吸水, 用水管时防止跑水。
3.3 选好垫料保松软
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 最好为刨花。用时要巧用, 最好一次铺好垫物, 不要零星添加, 要经常翻动, 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 保持松软。
3.4 做到饲料营养巧搭配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 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 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 而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 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 满足其需要。饲料应现拌现喂, 防止冰冻, 有条件时可以喂热料, 饮温水。所配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无杂质, 以防诱发呼吸道疾病。日粮中不过量用盐, 防止喝水多, 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另外, 饲料中含脂率不要过高, 否则会使粪便粘稠, 落在垫料上易板结。日粮中蛋白质添加要适量, 过多则不易消化, 如喂豆饼多, 容易拉稀, 打湿垫草则有害。
4 严防疾病传播
当肉鸡体质较弱, 抵抗力下降时, 一些疾病的发生还可并发呼吸道疾病。因此, 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 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平时要经常使用一些预防疾病的药物。定期给鸡舍消毒, 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 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以后要及时找兽医确诊, 对症下药。对症治疗可适当应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药物, 可减少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的数量。
一般来说, 网上平养的肉鸡群易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病, 尤其是25日龄左右的肉鸡。引起该病的原因不是细菌或病毒, 也不是寄生虫, 而是饲养管理不善的结果, 一般从第一天开始, 连续或间断的空气干燥、粉尘过多, 且在通风不良情况下, 被鸡群吸入、长期蓄积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内温度前提下, 加大通风量, 以保证舍内氧气含量。要保持舍内一定湿度, 第一周湿度20%左右, 第二周至出栏湿度应保持60%左右。3周龄以上肉鸡要以通风为主, 舍内温度不低于21℃即可。尽量减少应激, 让肉鸡多采食, 以保证机体能量需要, 增强鸡只抗病能力。除采取以上相应措施外, 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和维生素或小苏打, 以增强鸡只的抗应激能力和缓解由于呼吸不畅引起的酸中毒。
浅谈优质肉鸡养殖技术 篇2
【关键词】肉鸡;优质肉鸡;养殖技术
近年来,肉鸡养殖已成为推动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肉鸡养殖因其具有养殖周期短、出栏快、效益好等特点而备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饲养的肉鸡也很难被消费者接受,人们的消费理念也逐渐从普通肉鸡向优质肉鸡方向发展。因此,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畜禽养殖的经验,对如何饲养优质型肉鸡的一些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优质肉鸡饲养效益的好坏与鸡的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在选择养殖品种的时候应结合当地的市场情况和人们对肉鸡品种的喜好等特点来选择适宜养殖的肉鸡品种,在引进品种的时候最好从信誉度好、质量好的正规养殖企业引种,只有保证鸡苗品种纯正、优质、健康、生长快、产肉或产蛋率高,才能为养好优质肉鸡的提供好的基础。
2 鸡场环境及设施要求
普通肉鸡对饲养条件的要求不高,大多数都是都以圈养的方式饲养;其次,其对环境及附属设施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水、电、路通就行。圈养的优势就在于节约场地资源,便于管理,不足就在于容易患病,而且对饲料资源的消耗也较大。肉鸡由于长时间关在笼子里,缺乏运动与空气的流通,鸡的体质相对较弱,肉质也较差。所以,要改变和提升鸡的品质,就必须改变饲养模式,散养(包括草场养鸡、林果园养鸡)是一种可以有效改变和提升肉鸡品质的方法,散养可以增加肉鸡的运动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还可觅食掉落的果实或掉落果实腐烂变质后生成的蝇蛆,这既可节约饲料资源,又可增强免疫力,且鸡粪还可以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但散养对环境及设施的要求较高,除须具有水、电、路外,还须修建防护栏、躲雨棚、隔离室等附属设施,林地和果园地的面积也要相对较大,最好有一定的缓坡。这种方式养出来的肉鸡品质才能得到保证,在市场中才具有竞争力,也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放养密度
散养肉鸡的密度宜稀不宜密,一般每667㎡地放养150~200只为宜。密度太大,鸡得不到充足的活动空间,对环境饲料资源的要求较高,容易引起饲料紧张,从而影响鸡的品质和增加养殖风险;密度太小,则是浪费饲料资源和场地资源,养殖效益也相对较低,放养规模最好实行分群饲养,每群1500~2000只左右为宜,采进全出制。
3.2 放养时期
放养时期要根据场地资源和鸡日龄来综合确定。首先要对雏鸡进行育雏,再其脱温后再放入林地饲养;其次是选择最佳放养时期,一般选择3月中旬至10月底,这期间气温逐渐回暖,杂草丛生,虫、蚁、果实等能被鸡采食的食物较多,其他月份因气候降低、天然食物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放养要采取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方式进行。通常30日龄以上的雏鸡,夏天上午9时至下午5时前为最佳放牧时间,冬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适度放牧,并按“早半饱、晚适量”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即上午放牧前不宜喂饱,因为放牧时鸡还可采食天然食物来补充能量。
3.3 补饲精料
放养时要对鸡的体貌特征进行细致观察,依据鸡的精神状态、粪便形状等来判断鸡是否缺乏Ca、P、微量元素和是否患病等,同时还要结合鸡的日龄大小来确定需补饲多少精料。
4 疫病防控
对放养鸡要进行定期防疫与驱虫,按肉鸡防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和预防性投药、驱虫、消毒,还可通过服用微生态制剂的方式来改变肠道环境或与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优势菌群,抑制致病菌群。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可种植一些中药材,加工成粉添加到鸡日粮中以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提升肉鸡品质和降低养殖成本的目的。
5 预防兽害
放养鸡的天敌很多,放养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修建好防护栏。但有些天敌是不可避免的,如老鼠、蛇、鹰等,这些动物对不同日龄大小的鸡都有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在放养前要先对场地进行一次灭鼠和消毒,但要注意使用的药物,以免被鸡误食,在放养的地边可种植万年青、半边莲、观音竹等,可有效预防蛇的进入。
6 防止农药中毒
在果园地放养肉鸡要注意防止农药中毒。为兼顾种植與养殖的有机结合,果园地最好选择绿色、无毒害的生物农药,喷洒农药当天及半个月内需要把鸡隔离饲养在非喷洒区或采取轮牧方式,在喷药后的果园内不能采集青绿饲料喂鸡。另外,在外面采集的饲料也需要了解这些地方最近是否喷洒过农药,以保证安全。
7 精心管理
规模化放养肉鸡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
一是放鸡时勤观察。每天早晨放鸡外出运动时,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向外飞跑,弱者常常落在后边,病鸡不愿离舍或留在栖架上。通过观察可及时发现病鸡并及时治疗和隔离,以免疫情传播。
二是清扫时勤观察。清扫鸡舍和清粪时,观察粪便是否正常。正常的鸡粪便是软硬适中的堆状或条状物,上面覆有少量的白色尿酸盐沉积物;若粪过稀,则为摄入水分过多或消化不良;如为浅黄色泡沫粪便,大部分是由肠炎引起的;白色稀便则多为白痢病;而排泻深红色血便,则为鸡球虫病。
三是补料时勤观察。补料时勤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特别敏感,往往显示迫不及待感;病弱鸡不吃食或被挤到一边,或吃食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或无反应;病重鸡表现精神沉郁、两眼闭合、低头缩颈、翅膀下垂、呆立不动等。
四是呼吸时勤观察。晚上关灯后倾听鸡的呼吸是否正常,若有咳嗽、气管有锣音,则说明有呼吸道疾病。
五是采食时勤观察。从放养到开产前,若采食量逐渐增加为正常;若表现拒食或采食量逐渐减少则为病鸡。
浅议冬春季土杂肉鸡养殖技术措施 篇3
1 认真做好保温与通风
冬春季气候寒冷, 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 既要通风换气, 又要保持舍内温度, 这就是冬春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通风换气的同时, 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4~1.6m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 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 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 发生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鸡舍要维修好, 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 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 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 6日龄开始通风, 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 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雏鸡入舍前3d, 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鸡入舍后, 升温1~2℃, 第1周温度在35~36℃为佳, 此时鸡只状态佳, 精神活泼, 分布均匀, 活动自由, 饮食正常。同时, 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 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 说明温度过低, 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 说明温度过高, 应降低舍内温度。在2周龄时降到30~32℃, 在3周龄时降到26~28℃, 再用1周时间降到恒定温度23℃。
2 谨防氨气蓄积
冬春季节, 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 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 浓度增大, 导致土杂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因舍内氨气蓄积, 氧气相对缺乏, 加上天气寒冷, 鸡的代谢率增高, 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 容易引发腹水综合症。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 建议养鸡场 (户) 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
(1) 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 一般在5cm以上;
(2) 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 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
(3) 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 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
(4) 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 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等。
3 强化饲养管理
3.1 科学管好新进雏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 入舍后, 先饮水后开食, 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 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 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 但应注意动作要轻, 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 不宜延长, 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
3.2 地面干燥不返潮
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 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 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返潮。另外, 要控制饮水, 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 但不多供水, 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 不在舍内贮水, 防止垫料吸水, 用水管时防止跑水。
3.3 选好垫料保松软
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 最好为刨花。用时要巧用, 最好一次铺好垫物, 不要零星添加, 要经常翻动, 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 保持松软。
3.4 饲料营养巧搭配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 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 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 而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 同时要特别注意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 满足其需要。饲料应现拌现喂, 防止冰冻, 有条件时可以喂热料, 饮温水。所配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无杂质, 以防诱发呼吸道疾病。日粮中不过量用盐, 防止喝水多, 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另外, 饲料中含脂率不要过高否则会使粪便粘稠, 落在垫料上易板结。日粮中蛋白质添加要适量, 过多则不易消化, 如喂豆饼多, 容易拉稀, 打湿垫草则有害。
4 严防疾病传播
当肉鸡体质较弱, 抵抗力下降时, 一些疾病的发生还可并发呼吸道疾病。因此, 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 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4.1 首先做好疫苗预防接种
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平时要经常使用一些预防疾病的药物。
4.2 定期给鸡舍消毒
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 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
4.3 做好疾病诊治工作
一旦肉鸡发生呼吸道疾病以后要及时找兽医确诊, 对症下药。对症治疗可适当应用一些平喘、止咳的药物, 可减少因呼吸困难而死亡的数量。
发酵床养殖肉鸡技术 篇4
1 鸡舍建筑
场址选择应符合标准化鸡场建设条件, 地势较高、平坦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 地下水位要低, 以低于建筑物的地基以下1.5m为宜, 场地如靠近河流、湖泊等地区, 要选在较高位置, 要比当地水文资料最高水位高2m以上。鸡舍应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防暑, 注意夏季垫料应激和环境热应激双重热应激不利影响。鸡舍建筑应注意通风, 安装湿帘、风机和锅炉等设备。
2 发酵床制作
在肉鸡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的微生物与锯末、稻壳、麸皮 (米糠) 按一定比例掺拌均匀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 使有益菌大量繁殖, 经充分发酵后, 铺于鸡舍地面上 (约40cm厚) , 鸡将粪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 通过人工翻耙, 使鸡粪和垫料充分混合, 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 使鸡粪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可有效控制NH3、H2S等有害气体的产生, 优化鸡的生长环境, 从而达到粪污减排的目的。肉鸡发酵床制作时可采用集中统一制作和鸡舍内直接制作两种方法。应注意水分含量, 发酵床垫料铺垫厚度为20~40cm。
注: (1) 夏季, 也可不用鸡粪, 可适当增加米糠用量。 (2) 因生产厂家不同, 发酵床微生物添加剂量不同。
2.1 菌种的选择
成品菌种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含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 其中优势菌种为芽孢杆菌。在选购成品菌种时按下列要求由正规单位生产制作, 包装规范, 菌种颜色纯正, 无异味。厂家有完善的售后技术服务。
2.2 垫料的选择
垫料原料要符合碳氮比高、碳水化合物 (特别是木质纤维) 含量高、疏松多孔透气、吸附性能良好、粗细适当、无毒无害、无明显杂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 垫料原料必须来源广泛, 采集采购方便, 价格经济, 质量有保证, 腐烂、霉变或使用过化学防腐物质的原料不能使用。
2.3 垫料制作方法
先将各种原料 (锯末、稻壳等) 充分混合。然后把菌种和米糠充分混合均匀, 目的是使菌种与营养物充分混合, 混合同时将液态菌种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喷洒, 最后将喷洒菌种的预混物与垫料加水充分混合均匀, 使垫料整体水分的湿度达到35%~40%时最适宜, 可以用手抓垫料来感觉判断, 即用手握住垫料感觉有一定的湿度, 但是捏紧时无水从手指缝中流出, 松开手垫料可以成团, 轻轻晃动可以散开, 说明水分含量适宜。在制作好的垫料表面加草帘等通气性材料覆盖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注意表面水分的保持, 夏天表面过干时及时喷洒水分。发酵整个过程6~8d, 从做好垫料的第2天选择物料不同部位, 约40cm深, 温度可达到40℃以上, 以后温度便逐渐上升, 温度最高可达到70℃左右。一般需要发酵6d左右。随着微生物的自我调控, 垫料的温度会逐渐下降并稳定在45℃左右, 等垫料温度下降稳定以后, 即可把垫料铺开, 24h以后可进鸡。
3 饲养管理
3.1 鸡苗选择
鸡苗好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 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 购买鸡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 除注重品种优良外, 还必须保证来自非疫区, 确保种源可靠、禽种纯正和肉鸡苗健康。
3.2 养殖密度
发酵床养肉鸡, 一般控制养殖密度与网上肉鸡养殖密度相同, 冬季可适当增加, 夏季应适当减少。发酵床养肉鸡密度:1~7日龄33只/m2, 8~15日龄25只/m2, 15~21日龄22只/m2, 22~28日龄16只/m2, 29~35日龄14只/m2, 36~42日龄10只/m2, 43~49日龄9只/m2, 50~56日龄8只/m2。
3.3 垫料管理与维护
进雏前要有预热过程, 使育雏棚舍内温度保持在32~35℃。严把饲料质量关, 防止饲喂霉变等不合格饲料。根据肉鸡品种差异, 选用优质、生长阶段各异的饲料。鸡雏进入发酵床舍内, 应尽早开食, 采用超早期饲喂。肉鸡出栏前一星期应加强垫料管理, 饲料中可应用中草药、有益菌等绿色饲料添加剂, 提高肉鸡抗病能力。夏季气温高, 发酵床本身产生热量, 所以肉鸡的饲养密度不能太大, 饲养后期不能超过6只/m2, 密度过大温度又高, 肉鸡消耗体能大, 影响增重;冬季注意排潮, 冬季鸡舍密闭好, 垫料要求有一定的湿度要求, 在产生热量的同时, 水蒸气也随之蒸发, 鸡舍的湿度很大, 所以要定时排潮, 最好应用天窗。
发酵床垫料一般只需要在每批肉鸡出栏后 (或每3~4个月) 补充极少量的新垫料 (约5%) , 或者两批肉鸡出栏后补充一次 (6~8个月) 。这和其他发酵床技术 (或菌种) 每个月要补充约10%的新垫料比较有很大区别。具体补充的数量, 可以依靠肉眼进行观察, 垫料薄了即可随时进行补充, 直接补充主要惰性原料即可, 如木屑或谷壳等, 并用水略为打湿, 表层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25%~30%, 即看起来是湿的, 但用力挤不出水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肉鸡舍内不太潮湿, 还可以避免扬尘影响肉鸡的呼吸系统。
日常也要注意观察表层垫料的含水量情况, 控制含水量在25%~30%, 不能扬尘, 可以用手抓一把料, 对着阳光吹口气, 如果有扬尘, 则需要喷洒一点水到垫料表面。当冬天的温度低于15℃时, 垫料宁肯干一点, 也不能过湿。垫料的厚度控制:随不同的季节而有所不同, 冬天最好多加点垫料, 厚一点为好, 夏天则可以减少一点垫料, 以养殖舍内不臭为准。正常垫料应该有曲香味。如果垫料中有氨味和轻臭味, 则说明可能粪便分解不了, 排泄的粪尿超过了垫料的消化能力, 要采取增加垫料厚度、添加菌种和翻动垫料等措施, 增强发酵效果, 确保发酵床的正常发酵。
3.4 二次堆积发酵
如何防控肉鸡春季多发病 篇5
1 春季多发疾病
1.1 病毒性疾病
主要是禽流感、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等, 病毒性疾病主要依靠计划免疫, 用疫苗接种是最佳预防途径, 一旦发病治疗效果不佳;早期预防可用黄芪多糖拌料或饮水添加, 连喂7~10d。
1.2细菌性疾病
包括禽霍乱、鸡白痢、鸡传染性鼻炎、鸡大肠杆菌、鸡葡萄球菌、鸡绿脓杆菌等, 可用抗菌素防治, 常用药物有磺胺制剂、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土霉素等, 按药物说明, 拌料投喂3~7d;健康鸡群预防可用大蒜粉拌料, 适当混饮食醋 (能增强抗菌作用) , 对于雏鸡的肝肾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使用效果优于抗菌素, 且有保健作用。
1.3 寄生虫性疾病
春季来临, 给鸡群全面驱除1次体内外寄生虫就等于开了个好头, 可以减少整群发病率、提高综合生产性能。驱虫对象包括:蚊蝇、体表寄生虫 (鸡虱、螨虫) 、肠道寄生虫 (蛔虫、绦虫、球虫) , 尽量选择高效、低毒或无毒的驱虫剂, 在兽医指导下科学驱虫。
1.4 营养性疾病
春季气候冷热无常, 为了抵御冷热应激, 肉鸡对营养供给有一定要求, 主要做到:春初气温较低, 日粮应保证充足的高能蛋白, 必要时增加适量脂肪饲料, 以供应机体热能消耗需求, 提高肉鸡抗病力及稳定增重;春季存在多种应激性因素, 缺乏维生素应激性增强、抗病力下降, 因此维生素 (VA、VD、VB、VC、VE) 可按正常使用量放大1.5~3倍应用, 在鸡场有疫情动态的情况下, 更要坚持这一原则;肉鸡食量大、消化强、增重快, 但仍有必要在日粮中适量添加碳酸氢钠、山楂开胃散等助消化药物, 目的是预防肉鸡痛风及加速利尿排毒、减轻肝肾负担, 提高抗病力;当病死鸡比例超过3%时, 应考虑预防电解质代谢紊乱, 整群肉鸡补喂电解多维 (饮水添加) 1次/d, 连5~7d, 可以提高抗应激能力。
2 防控措施
2.1 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在对疾病防治过程中, 卫生消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消毒灭源工作中要重点做好雏鸡入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出栏后的消毒工作。即雏鸡入舍前, 鸡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毒 (鸡舍内应反复消毒三次以上) , 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三个要点: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 并经常更换消毒水。喂鸡前, 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 一般春季每周两次, 鸡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 鸡出栏后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鸡粪, 对鸡舍内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 冲洗, 消毒。
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春季天气变化、昼夜温差较大时, 整改好鸡舍的保温性能, 做好防寒保暧工作, 减少温度变化带来的应激, 引导养户正确的处理好保温-通风换气-扩栏之关系, 控制好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保护好呼吸道黏膜, 消除诱发因素, 消除免疫抑制, 提高机体抵病力, 从而为肉鸡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2.3 合理疏群
即控制饲养密度,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单位面积养鸡数量, 二是每只鸡占的料槽位置, 三是每只鸡占的水槽位置。饲养密度因饲养方式、饲养日龄不同而不同, 一般地面平养0~4周龄饲养密度为20~25羽/m2;5~8周龄10~12羽/m2, 网上饲养比地面平养可增加50%, 笼养比地面平养增加约1倍。每只鸡占的料槽位置是5cm, 每只鸡占的水槽是1.5cm。
2.4 正确接种疫苗
养鸡户应根据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 严格接种好疫苗。正确接种疫苗须注意如下问题:疫苗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 (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种等) 都有其严格规定, 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 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每只鸡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h不要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
2.5 防疫用药方案
初春季节高发的禽流感、新城疫、肾传支等呼吸道疾病, 可在7日龄内用庆大霉素防绿脓杆菌败血症, 15日龄用地克株利防球虫, 20日龄用青链霉素防大肠杆菌, 30日龄用恩诺预混剂防巴氏杆菌病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以上用药一般为3~7d, 不超过7d;“大蒜+食醋+白糖”代替抗生素, 预防细菌性疾病安全而实效已经被证实;黄芪多糖能预防病毒性疾病, 在免疫接种前后应用, 可增强、巩固免疫效果, 降低免疫应激性综合症发病率;鱼腥草、穿心莲、银花、大黄、车前草等常见中药用于预防肉鸡相关疾病, 比抗生素安全、实效且无耐药性和毒副作用, 应多作实践、总结和推广应用;用药期间不能忽视“维生素、电解质”的高效辅助作用, 对提高防疫及治疗效果极为有益。
3 总结
蛋鸡和肉鸡养殖成本测算 篇6
1 蛋鸡养殖成本测算
1.1 仔鸡
通过调查了解到, 近期洮南市仔鸡价格在3元/只左右。
1.2 饲料
饲料成本=饲料消耗量×饲料价格
1.2.1 消耗量
其中:生长期 (至18周) , 每只鸡消耗饲料5.9~6.8 kg, 平均约为6.35 kg;产蛋期 (19~80周) , 每只鸡平均日耗料约115 g, 周耗料约115×7=805 g, 产蛋期 (61周) 耗料约805×61=49.105 kg。则生长期和产蛋期共耗料约6.35+49.105=55.455 kg。
1.2.2 饲料价格
通过调查了解到, 养殖户从厂家直接购买的饲料价格一般在2.6元/kg左右, 由此推算:饲料成本=55.455×2.6=144.183元。
1.2.3 防疫费
通过调查了解, 在不发生大的疫情的情况下, 每只蛋鸡一个养殖周期 (至80周) 防疫费用平均约为2元。
1.2.4 水电费
据调查, 每只鸡一个养殖周期 (至80周) 水电费用平均约为0.5元。
1.2.5 总成本合计 (未计人工成本)
在不计人工成本的前提下, 蛋鸡养殖总成本=仔鸡+饲料+防疫费+水电费。总成本=3+144.183+3+0.5=150.683元。
1.2.6 盈亏情况
目前市场鲜蛋的价格为7.12元/kg, 淘汰鸡为8.4元/kg, 按每只鸡一个产蛋周期生产鲜蛋18 kg, 淘汰时体重2 kg计算, 则每只鸡的产出为144.96元, 投入与产出比为1.04∶1 (150.683∶144.96) , 蛋鸡养殖处于亏本状态, 鲜蛋盈亏平衡价格为7.36元/kg。
2 肉鸡养殖成本测算
2.1 养殖成本
每出栏一只肉鸡养殖成本:目前鸡苗1.4元/只, 饲料1号料1~20日龄, 用量1 kg/只, 4 000元/t, 2号料21~36 d, 用量2.25 kg/只, 3 100元/t, 3号料37日龄至出栏, 用量2.4 kg/只, 3 000元/t, 以上合计用料5.65 kg, 饲料成本合计18.18元/只。
用药1.5元/只, 水电等0.5元/只。
人工管理成本约0.6元/只 (一批鸡出栏数÷饲养期内用工工资总和, 饲养期按60 d计, 用工按2 000元/月计, 用工人数按每3 000只肉鸡1人计) 。
固定资产折旧约0.5元/只 (每平方米鸡舍造价÷利用年限÷每平方米鸡舍年饲养鸡数, 每平方米鸡舍年饲养鸡数=每平方米鸡舍批饲养鸡数×年饲养批数, 每平方米鸡舍造价按450元计, 每平方米鸡舍饲养鸡数按冬夏平均11只计, 年饲养批数按5批计) 。
死亡摊销约0.17元/只 (死亡率×每只鸡苗价格×贴损数, 死亡率按5%计, 贴损数按1.02计) ;抓鸡费约0.1元/只。以上成本合计:1.4+18.18+1.5+0.5+0.6+0.5+0.17+0.1=22.95元/只。
2.2 盈亏情况
按饲养期60 d计算, 每只肉鸡出栏体重3 kg, 9.0元/kg, 则每只肉鸡的产出为27元, 投入与产出比为1∶1.18 (22.95∶27) , 肉鸡养殖处于盈利状态, 每只肉鸡出栏可赚4.05元。
3 蛋鸡、肉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缺乏正确的养殖态度
大部分养殖户都是盘算自己现在上鸡等到卖的时候应该价格不错, 不去从管理上下工夫, 到头来赔了钱就埋怨市场, 极大的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当今, 养殖业竞争日趋激烈, 要取得更好的效益, 就要在保证良好管理的前提下, 走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之路。
3.1.2 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伴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 产生的畜禽粪尿、废物、污水等有机废弃物日益严重影响着周边环境, 出现了诸如臭气、水体富营养化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极大地制约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但是, 如果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合理化利用, 不仅可以减少污染, 还可以将其变废为宝形成产业, 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3.1.3 缺乏成功的养殖经验
不少养殖户看起来规模很大, 养殖的时间也不下十余年, 但他们却没有积累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只是稀里糊涂的养, 原来犯过的错误现在照样还犯, 原来感染的病照样感染。
3.1.4 缺乏合理使用药物的意识
有些养殖户缺乏正确的养殖观念, 不在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改善饲养环境上下功夫, 过分的依赖药物, 错误的认为用药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没病预防的效果, 殊不知, 这样一来增加养殖成本的同时, 使鸡体抗药性和药残都大大增加, 给人类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3.2 建议及对策
3.2.1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应该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 上下延伸, 拉长加固产业链。在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 要紧紧抓住三个环节:一是抓良种繁育。参照国际上先进的标准, 严格进行种禽饲养管理、良种繁育, 制定饲养、孵化、防疫的生产标准, 严格操作规程, 确保优质、健康雏鸡的供应。二是抓饲养管理。针对目前洮南市家禽饲养现状, 应以改善饲养条件、提高饲养质量为目的,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园区建设。三是抓宰杀加工。按照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对加工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2.2 加快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鼓励和引导家禽养殖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组织, 并充分发挥其职能, 带领广大家禽养殖户共同致富, 带动洮南家禽产业大发展。
3.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肉鸡的生态养殖管理技术 篇7
1 温度管理
温度是指鸡所处的环境温度, 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肉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1~2日龄, 34~36℃;3~7日龄, 32~34℃;8~14日龄, 30~32℃;15~21日龄, 27~30℃;22~28日龄, 24~27℃;29~35日龄, 21~24℃;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温度是否适合, 除观察温度计外, 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当温度合适时, 肉鸡表现活泼, 分布均匀, 食欲良好, 饮水适当, 睡眠时不挤堆, 安静, 听不到尖叫声。温度过高时, 鸡不好动, 远离热源, 张口喘气, 采食量减少, 饮水量增加, 往往出现拉稀现象, 长期偏高则生长发育缓慢, 羽毛缺乏光泽;温度过低, 肉鸡主动靠近热源, 发出尖叫, 夜间睡眠时不安静, 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 应视情况不同灵活进行调整。冬季育雏的温度较高, 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 (约占总面积的1/5~1/4) , 中间用薄膜遮挡, 内生1~2个火炉 (烟筒直径为14~18cm) 进行提温育雏。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或暖气片供温。随着日龄的增长, 温度要求逐渐下降, 饲养面积增加, 可按要求逐步降温, 扩大饲养面积, 直至拆除挡膜。
2 湿度管理
湿度是指鸡所处的环境湿度。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是50%~70%。一般10日龄前要求湿度大一些, 可达70%, 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 可保持在65%左右, 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 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3 光照管理
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 促进生长。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h光照, 1h黑暗, 采用此法可导致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龄24h光照;从第3天开始熄灯, 首次熄灯30min~1h, 第4~6天每天保证熄灯1h, 第7天可以不熄灯, 第8天熄灯1h, 第9天熄灯1.5h, 第10天到出鸡前3d保证2h。根据鸡群状况调整熄灯时间。10~42日龄16h光照, 8h黑暗;43日龄后23h光照, 1h黑暗, 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 1~7日龄应达到3.8W/m2, 8~42日龄为3.2W/m2, 42日龄以后为1.6W/m2。前期光照强一些, 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 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 阻碍生长, 弱光可使鸡群安静, 有利于生长发育。另外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 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 灯高2m, 灯距2~3m为宜。
4 日常消毒
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尘埃, 清理用具并消毒, 除去发酵床垫料不能消毒外, 圈舍内均可消毒 (一定注意:消毒液应采用可带鸡消毒成分的合格产品) , 同时舍外环境也要定期消毒。
5 其他
秋冬季节肉鸡养殖技术 篇8
1 保温通风结合
秋冬季气候变冷, 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 既要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换气, 又要保持舍内适宜的温度, 这是养殖场 (户) 冬季面临的一大难题。在通风换气时, 注意不要使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而引起疾病, 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 m以上为宜。当气温急剧下降, 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 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 发生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鸡舍要修建完善, 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 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 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下, 鸡只6日龄时鸡舍开始通风, 并随着鸡只日龄的增长加大通风量。雏鸡入舍前3 d, 将舍内温度控制在34.5~35 ℃。鸡只入舍后, 升温1~2 ℃, 第1周温度保持在35~36 ℃为宜, 此时鸡只状态佳, 精神活泼, 分布均匀, 活动自由, 饮食正常。同时, 应注意鸡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调温, 若鸡只聚群、“叽叽”颤叫、缩头等, 表明温度过低, 应提高舍内温度;若出现张口喘气、频繁喝水等现象, 表明温度过高, 应降低舍内温度。鸡只2周龄时将温度降到30~32 ℃, 3周龄时温度降到26~28 ℃, 再用1周时间将温度逐渐降到恒定温度23 ℃。
2 谨防氨气蓄积
秋冬季节, 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 使鸡舍内氨气蓄积, 浓度增大, 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一旦舍内氨气蓄积, 氧气就会相对缺乏, 加之天气寒冷, 鸡的代谢率增高, 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 容易引发腹水综合症。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产生不良的影响, 建议养鸡场 (户) 做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①铺设的垫料要有一定的厚度, 一般在5 cm以上;②要防止水槽漏水, 弄湿垫料;③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 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④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 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3 强化饲养管理
1) 科学管理新进雏。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 用具、衣帽、房舍等进行彻底地清洗。因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 入舍后, 应先饮水后开食, 尤其是长距离运输的鸡, 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 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 但注意动作要轻, 不要造成鸡只挤压致死的现象。应缩短鸡群光照时间, 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
2) 合理分群。
一般每群以500~700只为宜。育成期按公母、强弱分群, 以200~300只为宜。具体分群的可依据禽舍构造, 通风, 饲养条件等情况而定。
3) 科学饲养。
育雏过程中, 无论是采取干料或者湿料饲喂的方式, 都必须保持饮水器中有充足的饮水。应适时饲喂沙粒, 1~2周龄的雏鸡每周饲喂1 g/只, 3~8周龄的雏鸡每周饲喂2 g/只。雏鸡入舍后1~4日龄时每昼夜喂料8次, 第5天改为白天喂料8次, 14日龄后逐渐减少至4次, 直到4周龄每次饲喂量以全鸡群同时采食0.5 h吃完为宜, 雏鸡第1次饲喂时尽可能供给全价饲料。注意观察雏鸡粪便、精神状态。育成期也应供给充足的饮水, 每周喂1次沙粒, 使鸡群保持充足的光照, 鸡舍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能。
4) 及时防疫。
出壳24 h内对雏鸡接种马利克疫苗, 7~14日龄接种II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疫苗, 最后接种法氏囊苗;60日龄对育成鸡接种新成疫I系苗。同时育成期结合60日龄注射I系苗进行驱虫、灭虱。
5) 其它。
【春季肉鸡养殖】推荐阅读: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09-25
肉鸡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10-22
春季畜牧养殖07-05
春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08-16
肉鸡饲养06-04
肉鸡品种08-13
三黄肉鸡09-11
肉鸡疾病10-03
肉鸡饲养技术05-16
肉鸡舍通风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