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疾病

2024-10-03

肉鸡疾病(共8篇)

肉鸡疾病 篇1

肉鸡生长速度快, 饲料蛋白质含量高, 肾脏负荷大, 由于鸡泌尿系统仅由肾脏和两条输尿管组成, 结构相对简单, 又要承担泌尿和分泌激素的功能, 容易发生肾脏疾病。分析肉鸡肾脏病变原因, 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减少疾病。

1. 生产中滥用药物

有些药物能破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引起体内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使尿酸盐在肾小管沉积, 特别是磺胺类、氨基糖酐类、乌洛托品、呋噻咪和头孢噻呋钠等。表现为肾肿大, 常伴有肾出血。这种情况约占发病率的30%。

2. 长期饲喂高蛋白饲料

长期饲喂蛋白质含量超过20%的饲料, 可以造成鸡体内代谢中尿酸增多。过多尿酸不能及时排出, 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尿道、肠管等处, 最终导致肉鸡死亡。约占发病率的20%。

3. 饲料中矿物质比例不当

主要是钙磷比例不当, 钠、镁、钾盐含量过高, 导致鸡的骨骼发育不良, 不能站立, 并伴有消化障碍。剖检时肾脏肿大, 色泽变淡, 输尿管扩张变粗, 腔内充满石灰样沉淀物。约占发病率的5%~10%。

4. 维生素A不足

表现为冠和髯为灰白色, 眼睑内蓄积干酪样物质, 共济失调, 剖检表现为肾脏苍白肿大, 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并且肝、脾、心包和心脏均有尿酸盐沉积。这种情况占发病率的5%左右。

5. 由其他疾病引起

由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鸡法式囊病等引起, 但这些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并不是鸡死亡的直接原因, 在临床中注意区别。

6. 其他因素

鸡舍阴暗潮湿、采光不足、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等多种原因, 都能导致鸡的肾脏损害。

肉鸡肾脏疾病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利尿为主。要慎用对肾脏损害大的药物, 用药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3~5天, 可配伍一些利尿药, 如在饮水中加0.5%碳酸氢纳。高蛋白饲料不宜长时间饲喂, 一般喂至20日即可饲料中盐含量最高不要超过0.8%一般0.3%即可。饲料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适当添加维生素。肉鸡的饲养环境要清洁卫生, 通风良好, 光照充足, 避免阴冷潮湿。

肉鸡常见疾病防治与管理的思考 篇2

关键词:肉鸡疾病;预防;方法

1 肉鸡常见几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原则

1.1 鸡新城疫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一年四季都能发病,但以春秋季节多发,夏冬季节较少。

(1)病症。精神沉郁、鸡冠及肉髯呈暗红或暗紫色、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后期排蛋清样的粪便、个别肉鸡出现神经症状。(2)治疗原则。35日以内的肉鸡发病,首先把病鸡隔离,健康鸡用克隆30疫苗,4.5倍饮水,紧急接种;坚持抗体监测制度,大型现代化养鸡场,通过鸡新城疫血清学监测手段,及时了解抗体水平,以确定最佳免疫时间;小型鸡场可参考供鸡场所提供的免疫程序和方法进行。当鸡发病时,应马上将病鸡隔离、淘汰,注射蛋黄液抗体,同时马上对全群鸡作紧急接种。

1.2 传染性法氏囊 传染性法氏囊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的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6、7月份发病较多。

(1)病症。病鸡排白色奶油状粪便,食欲减退,饮水增加;羽毛逆立、无光泽,嘴插入羽毛中,严重的卧地不动;个别病鸡有啄肛现象,胫爪脱水干瘪。(2)治疗原则。给病鸡施以适当温度,严格消毒,对6-12天的鸡群进行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饮水中加5%葡萄糖、0.1%维生素C 和食盐;对发病鸡群提高鸡舍温度2-3摄氏度;并注射高免蛋黄1ml/只。

1.3 禽流感 (1)病症。禽流感是由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因难,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的高热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夏秋季节较少。流泪、肿头、肿睑,点头,肠道淋巴滤泡肿胀、出血,肾脏肿胀,胰脏边缘出血,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缩颈、排黄绿色的粪便、眼肿胀流泪、头部和颜面肿胀、鸡冠、肉髯肿大发紫,个别出现抽搐、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腿脚鳞片出血。灰白色坏死灶等流感症状。在诊断疾病时要细心、注重细节。流感和其他病毒病的主要区别。胰脏的症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区分其他疾病的依据。(2)治疗原则:辨证施治,利用清热解毒、宣肺燥湿、镇咳平喘、抗菌、抗炎中药、天然药物来帮助机体耐过。

1.4 大肠杆菌病 肉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夏季节多发。饲养环境不卫生、通风不良、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温度过低或过高、过冷过热或温度骤降、温差过大等都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1)病症。主要的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乱,消瘦,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有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颈震颤、角弓反张,呈阵发性。(2)治疗原则。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最多、最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治疗前最好进行药敏试验为了防止发病,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配合适当的药物预防还可以用当地的分离菌株制成多价油苗在肉鸡7-10日进行免疫注射。

1.5 球虫病 该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比较常见的主要是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两种。

(1)病症。病鸡精神沉郁、羽毛逆立、贫血、鸡冠苍白、食欲废绝、排水样稀薄带血或含未消化的饲料的粪便。(2)治疗原则防控措施。选用抗球虫药物,如地克株利、球痢灵、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甲基三嗪酮等药物治疗。肉鸡发生球虫病时,往往伴发坏死性肠炎或大肠杆菌病,治疗时要注意联合用药。

2 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的管理

2.1 加强卫生消毒 在鸡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三个环节,即雏鸡入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鸡后的消毒工作。

雏鸡入舍前,鸡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毒(鸡舍内应反复消毒三次以上);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三个要点: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水。喂鸡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鸡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卖鸡后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鸡粪,对鸡舍内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

2.2 正确接种疫苗 养殖户应根据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严格接种好疫苗。正确接种疫苗须注意如下问题:疫苗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每只鸡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24小时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消毒。

2.3 加强饲养管理 舒适的环境不仅能使鸡产生最大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温度是育雏阶段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发挥饲料的最大效益。温度过低易引起鸡发生呼吸道病和打堆死亡。判断方法有:一是把温度计悬挂在与鸡同一高度处测温,春季育雏第一周一般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降低2℃~3℃,二是根据鸡的反应,这也是养殖户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温度过低时鸡只尖叫聚堆,温度过高时鸡只则分散并有喘息,温度合适鸡只分布均匀。也可采取温度计和感官相结合判断温度是否适合。

鸡舍空气新鲜,可以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灰尘都能影响鸡的健康,甚至引起死亡。鸡舍中厌氧菌分解粪便和含氮有机物产生氨气,鸡舍内氨气浓度在15×10-6时,人就感到不适,加上利用煤炉进行保温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所以应在不降低正常室温的前提下通风,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夏季肉鸡常见疾病防治 篇3

1 球虫病

本病多发生于幼龄鸡, 3~5周龄的鸡最易感。雏鸡患病后死亡率高, 急性发病时可造成大批死亡。不良的饲料管理条件和天气潮湿多雨, 育雏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及日粮不平衡等都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诱发因素。

防治: (1) 加强管理, 保持干燥和清洁卫生; (2) 发病后及时用药如地克珠利、盐霉素、球痢灵等, 最好交替使用; (3) 多为素要增至3~5倍, 尤其是维生素K。

2 中暑

中暑是由于烈日暴晒, 环境气温过高, 导致肉鸡中枢神经紊乱、心衰猝死的一种急性病。体温升高, 触诊高热灼手 (尤其是翅下与胸腔部) 。

剖检:脑膜充血、出血、轻度水肿;心肌出血, 心包积液;肺水肿、淤血;其他组织出血。

防治: (1) 炎热季节提前做好防暑准备, 适当降低养殖密度, 改善禽场密度, 改善禽场通风, 增设降温的喷水、喷雾、水帘等装置; (2) 酷暑季节, 适当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清热解暑中草药 (如夏枯草、芦根、土黄连等) 和维生素C。

3 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一般是指家禽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 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及生产需要而导致的疾病。经常发生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和无机盐缺乏症。

临床症状:生长缓慢、瘫痪、眼疾、下例、毛色无光等。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除去与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外, 还与环境应激、采食量、代谢有着密切关系。而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防治:在夏季首先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增加采食量, 减少体内养分损失, 保证机体正常代谢。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最好用新鲜饲料。

4 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素在温度潮湿条件下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 饲喂发霉的饲料, 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最高, 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

临床特征: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

防治:主要措施是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其次还要注意饲料的储存。一旦发生中毒, 立即更换饲料, 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药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炭1%。

5 肉鸡大肠杆菌病

该病是由大肠埃希式杆菌引起的一类危害夏季肉鸡生产最严重的传染疾病, 各个日龄鸡均易感染。尤其是高温季节, 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更易暴发。

主要临床表现: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呼吸困难, 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 零星死亡, 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

防治: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环境消毒加强空气流通、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常用疗法: (1) 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菌药物, 如喹诺酮等类药物, 0.3%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 (2) 根据大肠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 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 每10d预防1次; (3) 一旦发病, 立即用氟苯尼考饮水, 每50kg饮水中加入5g纯粉, 连用3~4d; (4) 鸡病可注射庆大霉素 (按5000U∕羽) 、卡那霉素 (按3000U∕羽) , 每日2次, 连用3d, 也可用链霉素, 两种药物合用更佳。

6 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 夏季蚊虫、昆虫较多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该病传播迅速, 发病率高达9~10%, 死亡率高达30~70%, 是严重危害肉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肉鸡法氏囊主要集中在28~40日龄。此病发病突然, 主要表现在肉鸡转群应激、法氏囊二免后或气温骤变时。

肉鸡消化道疾病防治 篇4

肉鸡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主要是由于内外源性病原体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损害胃肠道消化黏膜, 最终引发消化机能紊乱及全身症状。 本病典型临床特点包括: 病初排颜色异常的粪便, 粪便含消化不全的腥臭味, 偶见带血粪便, 多呈水粪分离状; 救治不及时, 病程中后期常产生继发感染, 机体逐渐消瘦、 苍白及贫血, 少数病例衰竭致死; 无继发或并发感染的病例, 多数转为慢性、消耗性病征, 死亡率较低, 但生长明显抑制、 饲料报酬较低。

2 致病因子

2.1 慢性呼吸道疾病诱导

经临床观察发现, 鸡急性呼吸道疾病耐过者多转为慢性病征, 慢性呼吸道疾病可导致鸡机体免疫力下降, 在饲养管理不善、 营养供应失衡、 养殖环境恶化等各种不利因素诱导下, 很容易产生内外源性感染, 故而由慢性呼吸道疾病诱发消化道疾病的现象极为普遍。

2.2 病原感染

临床上较常见的就是养殖环境污染严重、 饮食源被污染及饲料霉变等, 致病性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曲霉菌等侵入鸡的消化道, 引起胃肠上皮消化性黏膜发炎、 病变, 进而出现消化道溃疡、 卡他性炎症、 消化黏膜坏死及出血等; 鸡肠道蠕虫 (蛔虫、 绦虫等) 及球虫感染 (球虫血痢) , 也会引发上述胃肠道黏膜病变。

2.3 营养供应失衡

规模化养殖模式下, 高密度、 封闭式饲养的鸡群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蛋白质、 矿微、 维生素、 水等必需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或营养过剩, 加之外界环境不适、 药物应用不当、 疫苗免疫副反应等不良应激因素综合作用下, 就会造成动物机体代谢紊乱、 出现典型临床症状。

2.4 饲养管理缺陷

现代规模化肉鸡养殖, 对温湿度、空气质量、 环境保洁度 (病原体含量) 等均有较高要求, 鸡舍内高温高湿、低温高湿、 有害气体超标、 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 (消毒灭源不到位) 等均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饮水及日粮供应不足, 或日粮中营养物质搭配不当, 不能满足鸡当前正常生理需求, 可致发病; 根据鸡的品种及生长阶段的不同, 应满足不同强度和长度的光照, 光照不足或光照过强、 过弱等, 常引发消化机能紊乱; 蚊蝇、 体内外寄生虫等中间传播媒介控制不力, 高发消化性疾病; 饲料保管不善, 发生过期、 霉变及被污染, 饮水质量不达标 (大肠杆菌超标) 等, 均会引发本病。

3 预防控制

主要是强化饲养管理, 重点防范鸡群慢性呼吸道疾病, 以及各种等常见高发病, 科学接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鸡传支等相关疫苗, 构建一个健康鸡群, 提高整体抗病力; 科学配制及投喂饲料, 禁止投喂过期、 变质、 疑被污染饲料, 不间断供应清洁、安全的饮水; 定期开展鸡舍内保洁及防疫消毒, 维持干燥、 洁净、 无菌, 空气质量良好, 温湿度适宜的良性养殖环境; 适时开展驱虫 (含肠道蠕虫、球虫) 和控制蚊蝇、 鼠类等中间传播媒介在场 (舍) 内流串, 切断中间传播途径; 随鸡群生长, 合理调控单位面积上饲养密度, 降低外源性病原感染几率。

4 药物防治方法

4.1 整群防治

规模化养鸡一旦群内发生动态疫情, 原则上必须实施整群综合防治, 可以将疫情迅速控制, 并将疫病风险降到最小范围。 笔者结合养殖实践认为, 现代规模化养鸡应当摒弃传统上滥用抗生素的做法, 应当尽量避免药物毒副作用、 耐药性、 药残等缺陷, 磺胺类、 长效土霉素等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整群防治处方推荐: 黄芪多糖 (原粉/颗粒) +氟苯尼考+多西环素, 雏鸡再加糖 (葡萄糖、 白糖、 红糖均可, 主要是补充体能、 促进解毒、 降低药物副作用) 适量, 混饮或拌料投喂均可, 1~2 剂/d, 连喂7~10d。 本方发挥了 “联合用药、协同增效” 的优势作用, 同时黄芪多糖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兼顾抗病毒, 属四季适用、 广谱高效的代表性方剂之一。 注意事项: 经临床诊断原发病为寄生虫性的, 则应采用相应的抗寄生虫 (抗球虫) 制剂对症治疗, 同时混饮上述推荐处方, 效果更好。

4.2 重症治疗

肉鸡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探讨 篇5

1 现阶段肉鸡养殖中疾病的特点

由于肉鸡具有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成长周期短的特点, 故在其发病后, 很难进行补救处理。目前, 肉鸡养殖中疾病的主要特点有: (1) 潜伏性长。鉴于肉鸡的生长特点, 在肉鸡得病后, 将发展很快, 不易察觉。 (2) 复杂性。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肉鸡疾病, 如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球虫病等等, 各种病的发病特点不一, 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抗药性。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 截止到现在, 很多的疾病已经产生出抗药性, 能对抗生素产生免疫。 (4) 变异性。最为让人头疼的是疾病的变异性, 其由于环境的影响, 使病原体发生了变异, 使其对于肉鸡造成严重的损害, 还使人类遭受了巨大的灾难。

2 肉鸡养殖常备预防措施

2.1 夏季肉鸡养殖

夏季肉鸡的养殖, 对于疾病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1) 鸡舍的防暑降温。肉仔鸡由于体表上的羽毛多且没有排汗的汗腺, 很容易造成鸡舍的高温, 这将不利肉鸡的生长, 更严重的是造成肉仔鸡的大量死亡。

(2) 调整喂养方式。在饲料的搭配中, 尽量用植物蛋白替换动物蛋白, 以降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

(3) 充足的饮水。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剂, 要保证全天候鸡舍中有充足的水 (新鲜、经过消毒的) 。

(4)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适的饲养密度可以保证充足的空气流通, 过密的饲养会造成空气不流通, 疾病的传染, 而过稀的饲养又会造成空间的浪费, 不利于经济效益, 故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要尽可能的降低肉鸡饲养的密度。

(5) 保持环境卫生。天气炎热会导致蚊蝇大量滋生, 很容易带来传染病, 故要时刻保证鸡舍内的环境卫生。

2.2 冬季肉鸡养殖

冬季的气候较为干燥, 并且温度很低, 为了预防肉鸡的疾病,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注意换气。在鸡舍注重保温的同时, 要时刻注意清理鸡舍内的垃圾, 谨防氨气的大量堆积, 造成肉鸡的中毒或者诱发其他的疾病。

(2) 加强通风。饲养员应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确保鸡舍内的空气流通, 有充足的氧气。

(3) 注意保暖。温度对于肉鸡的成长速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冬季温度低的环境下,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其温度, 可以有效的提高肉鸡的生长速率, 进而降低其疾病的发病率。

3 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

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即只有充分地了解对手的情况, 才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取得胜利。此道理也同样的适用于肉鸡疾病的预防中, 我们只有充分地了解并掌握了肉鸡疾病发生的内因和外因, 才能够从根本上找出预防和解决疾病的措施。疾病发生的内因主要包括机体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机体营养不均衡;外因主要包括一些外部的损伤、化学刺激及病原体感染等。导致疾病的三个要素为外界环境、机体本身和病原体感染, 而其中病原体感染致病是导致肉鸡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并切实掌握这些因素对肉鸡养殖的影响, 为其营造一个适合健康生长的环境, 最大限度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3.2 加强生物安全防控

首先, 对于肉鸡进行严格的审查, 确保鸡舍内的所有肉鸡均没有患有疾病及带有疾病病原体, 其次, 要时刻对鸡舍进行严格的消毒, 保证鸡舍内的干净与整洁, 最后, 对于出现疫情的鸡舍及肉鸡, 要进行及时地处理。对于鸡舍要先对其进行彻底的消毒, 并保证空气的流通, 经过一周左右的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 而对于那些发病的肉鸡应该首先进行隔离处理, 然后统一进行无害处理 (集体焚烧、高温杀菌等) , 切实做好防疫工作。

3.3 加强预防

(1) 及时注射最新的疫苗。一种疾病的流行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分区域的, 从一个区域逐渐的向四周进行蔓延, 一般情况下, 在一个区域出现新的疾病的时候, 有关的生物学家会立刻研制具有抵抗其的疫苗, 以更好的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2) 坚持做到以增强肉鸡群的整体抵抗力为目标, 通过各种手段, 如通风换气、注射应激素等, 保证疾病的预防。

(3) 科学管理, 建立消毒机制。为肉鸡养殖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消毒机制, 确保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 肉鸡能够健康的成长, 对于机制要坚定不移的实施。

3.4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免疫计划

禽流感作为目前肉鸡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 而一些其他的疾病发生也给肉鸡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增加了疾病预防的难度。例如球虫病, 这些疾病如果一旦爆发将极难进行控制, 损失是巨大的。因此, 对于肉鸡养殖户来讲,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疾病预防对策, 而不能“张冠李戴”盲目的操作, 时刻强化“消毒不能替代用药, 用药不能替消毒”的理念。

4 总结

总之, 在目前养殖疾病高发的大环境下, 肉鸡养殖农户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 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人民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因此, 对肉鸡的疾病预防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探讨和学习中内外最实用的养殖和防病技术,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切实使我国的肉鸡养殖中疾病预防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摘要: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 肉鸡养殖过程的发病情况也日趋严重, 这不仅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我国的食品安全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因此, 如何才能对肉鸡养殖中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于肉鸡养殖中疾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并提出一些预防疾病的措施。

冬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篇6

1 引起肉鸡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1.1 环境原因

鸡舍建设不合理,建在交通要道附近,与生活区太近,鸡舍较密集。周围堆积粪便,死亡鸡只乱扔,人员出入频繁,饲养犬、猪、鸭、鹅等畜禽,都会造成某些疾病的传播。

1.2 饲养管理原因

鸡舍管理不善,易引起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淘汰鸡舍和病鸡处理不当或消毒不严格,残留的病原体会引起新进鸡发病。有些呼吸道疾病如败血霉形体病等,是通过用鼻、咳嗽等方式将病原体排到空气中,被健康鸡吸入后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干燥后形成微粒附着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而传染。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使用的垫料常被污染,如不及时消除粪便更换垫草,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养鸡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用具,如笼网、食槽、饮水器、注射器、针头、运输车等均有可能带有病原体,继而引起鸡只感染发病。

饲料储存过久易引起某些微生物缺乏症,如VA、VE缺乏症,Ca、P比例失调等。饲料和饮水很容易混有病原体,由于饲料来源不同,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过程及饲料袋的反复使用等,均可被病原体感染。

1.3 疾病防治原因

有些病毒株不断变异造成免疫失效。病原毒力减弱,症状和病理变化出新的特点,降低了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抗菌药物在足够浓度和作用时间下,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等而起到抗菌作用。当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不够时,不但不能起到抗菌作用,还使其产生抗药性,如大肠杆菌。

2 中毒原因

冬季采用煤炭取暖,给育雏舍加温,若烟道阻塞、呛风倒烟,又不注意通风换气,就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鸡舍内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舍内不及时清理,加之通风不畅,则空气中氨气浓度会升高而引起鸡中毒。

3 表现呼吸道症状的常见病

3.1 细菌性疾病慢性呼吸道病

是由霉形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初打喷嚏、结膜炎和气囊炎,中期咳嗽、气管湿性锣音,后期眼脸肿胀,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出现肝周炎、心包炎。

3.2 曲霉菌病

病原为烟曲霉菌,多发生在雏鸡,感染后病程稍长时,可见呼吸道困难,伸颈张口,有气管锣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突出,下眼睑有干烙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3.3 病毒性疾病

病鸡呼吸困难,气管锣音、喷嚏、甩鼻液,鸡冠和肉髯肿胀、发紫,有的脚鳞出血、发紫。剖检可见腺胃乳头鲜红出血,气管充血出血,胰腺出血。呼吸型的主要症状是喷嚏、咳嗽、张口喘气、锣音、眼睛湿润、流鼻涕。该病多是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呈花斑肾。气管内有黏液成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浑浊、增厚。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饲养环境,鸡舍布局合理,要建在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处,降低饲养密度,提高饲养营养水平,粪便、垃圾、垫料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换气,防止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

4.2 卫生防疫制度要完善

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等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上工作帽,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参观。特别是邻近的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一次,对环境消毒2次/周。每天对用过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用0.01%的百毒杀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源。粪便应远离鸡舍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妥善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4.3 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

肉鸡饲养时间短,一般在45~56d,有的养鸡户忽略了接种,往往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条件的要做抗体监测,做好合理免疫。注意在免疫接种前后3~5d,停用抗菌、抗病毒、磺胺类药物,在日粮中适量添加口服补液盐,VC、VE等抗应激剂。

4.4 药物防治

肉鸡不同生长时期疾病控制要点 篇7

1 肉鸡饲养前期0~10日龄

本期主要控制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病, 因这两种疾病对早期雏鸡危害最大, 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也较高, 一般在10%~20%左右, 发病原因主要是种鸡带菌垂直传播, 如种蛋消毒不严格, 种鸡舍环境较差, 孵化条件差的厂家, 加上用户的育雏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温度忽高忽低, 育雏时湿度较大。此期很多养殖户多采用煤炉取暖, 造成粉尘大极易造成某些细菌大量繁殖, 引起早期育雏多种疾病的发生, 这里提醒养殖户在选择肉鸡雏时, 选无白痢的肉种鸡场的鸡雏, 来提高鸡雏的健康程度。制定好本场的消毒顺序, 搞好综合性预防肉禽发病的有效措施, 来提高这时期肉雏的健康水平。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是最好的预防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措施。接种任何疫苗时前后应停药1~2d, 饮用疫苗时水温应与鸡舍温度相等时饮用。

2 肉鸡饲养中期10~35日龄

这段时间由于10多天的精心饲养, 使雏鸡在生长发育上基本度过早期死亡高的这一关, 在这段时间应主要控制的疾病有慢性呼吸道病、支原体、大肠杆菌, 同时注意法氏囊炎的发生, 这几种病如一旦发生也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一般为25%~30%左右, 约占整个饲养期死亡率35%左右, 此期主要发病因素是舍内湿度增大, 肉鸡生长速度快, 呼吸量增大, 排泄物增多, 加上舍内温度升高、密度大分群次数增加, 对鸡的惊扰频繁, 又不注意环境卫生。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 多数在这期发病, 加上没有自己养殖场的合理免疫程序及用药安排, 往往造成上述几种疾病同时发生, 有时球虫也随时发生, 如出现误诊投药不当, 均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所以这时期应严格控制环境卫生消毒及用药时间, 不要等发生疾病时, 再搞好环境卫生消毒、用药。在消毒用药上应注意碱性消毒药不要和酸性消毒药同时进行或今天用碱性消毒药明天用酸性消毒药的错误方法。

在用药上应到有权威的兽医诊所去确诊, 搞好药敏试验在用药, 掌握用药时间、剂量, 合理安排用药, 同时也应把应激反应控制在最低, 并搞好这期间的防疫工作, 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 对鸡群的免疫接种, 必须根据本场的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 选择合适的疫苗与免疫时机, 免疫后一定要投服一次防止呼吸道疾病的药物。

3 饲养后期35日龄~出栏期

春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篇8

1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原因

1) 禽类呼吸系统的特点是气管长, 肺不可扩张且固定, 没有横膈膜, 有气囊。禽类特有的气囊结构可以说是禽体的“开放”系统, 这样的结构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且很容易扩散到腹腔脏器甚至全身。

2) 春季气温较低, 是鸡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鸡呼吸道综合征一般是由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多种细菌和病毒引发的。

3) 环境原因。鸡舍建造不合理, 与生活区太近, 鸡舍较密集等。周围堆积粪便, 死亡鸡只处理不当, 人员出入频繁, 饲养鸭鹅犬等畜禽, 都会造成一些疾病的传播。

2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

1) 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都能引起肉鸡的呼吸道疾病。如雏鸡的沙门氏菌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 称为鸡白痢, 多发生于雏鸡, 死亡率较高。凡患白痢的雏鸡, 大多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 双翅张开, 呼吸动作加快, 细听有“哔卜”的呼吸声, 少数有咳嗽声。

2)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新城疫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排黄绿稀便。解剖可见喉头气管轮状出血、充血, 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回肠淋巴滤泡呈枣核样肿胀、出血, 直肠条纹状出血, 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

3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1) 饲养管理。首先鸡舍要选择在地势高、平坦干燥、向阳背风的地方。其次加强饲养管理, 清除病原, 净化环境。同时保证饲料全价营养, 特别是VA、VD、VE和硒的供给。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严禁不同日龄的鸡在同一鸡舍饲养。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 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2) 药物治疗呼吸道疾病。对细菌性疾病, 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支原体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比较好的药物有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氟苯尼考、阿米卡星等。对病毒性疾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可采用干扰素、新疫康、黄芪多糖等, 同时联合呼吸道药物治疗, 连用3~5 d。对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同时治疗, 效果较好。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春季肉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与广大养殖户互相交流。

上一篇: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下一篇:班级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