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2024-09-25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精选10篇)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篇1

发展肉鸡养殖是广大农民赖以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武乡县短短几年已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发展成年出栏肉鸡约300万只左右的规模, 很多农户都因此走上致富道路。但是, 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户赚钱多, 有些赚钱少, 有的甚至还赔钱。怎样才能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 根据笔者几年的肉鸡养殖技术服务的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1. 选好品种, 建好鸡舍

饲养肉鸡的成败, 品种好坏是关键, 选择好的品种主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生产性能;二是可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生产条件。根据我们多年对比, 适合长治地区的肉鸡品种是艾维茵、双A等品种。

肉鸡喜燥恶湿, 建鸡舍时首先要选好址, 最好选在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的地方, 同时尽量避开交通干线和居民生活区, 起码离村500 m, 但必须保证水、电、路三通。其次在建筑材料上最好选用10 cm厚的塑膜保温材料, 既经济、又轻便、易安装, 同时还不破坏土地, 隔几年可以调换地方, 易于复垦, 对种植、养殖都有利。第三, 规划建设鸡舍时, 应在纵向一端留出一间操作室, 用以放置饲料及饲养用的工具, 并在其中安装热风炉, 其特点是省煤节能, 点火后短时间内可迅速将鸡舍温度提升到所要求的温度, 同时在外界环境温度高时, 它可以熄火吹冷风以降低舍温。建鸡舍时应在前后、左右墙上留足窗户, 同时在屋顶安装几个天窗, 然后根据鸡舍长、宽的不同, 安装一定数量排风扇, 一般情况下用自然通风,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鸡舍地面处理时, 最好将地面硬化, 有条件者再安装自动刮粪机, 以便及时清除粪便并冲洗,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硫化氧和氨气的产生。

2. 加强饲养管理

(1) 进雏及进雏前的准备进雏前应搞好清洁和预热工作, 即先把鸡舍内的粪便、杂物等全部清理出鸡舍, 把所有饲喂饮水及辅助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 然后用消毒液和清水清洗2次, 清洗后将门窗密封, 用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薰蒸消毒, 薰蒸完密闭24 h后将门窗打开通风透气, 然后点燃热风炉对鸡舍进行预热, 使舍温达到35℃。

肉鸡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进雏数量应以鸡舍网上面积10只/m2计算。一次进足, 进雏后先把雏鸡盒放于网上, 静置1 h, 让鸡适应鸡舍, 然后轻、快、稳地将雏鸡倒在网上。

(2) 饮水、开料、饲养雏鸡倒在网上后, 先让其饮水, 饮水最好应配成5%的葡萄糖热水, 观察所有雏鸡的饮水状况, 发现有不去喝水的鸡应抓住将其嘴插入饮水盘中蘸湿, 这样雏鸡可自由饮水, 待所有雏鸡都喝到第1次水后, 隔30 min开始上料。上料时网上既要摆足料桶, 同时再铺些报纸, 将料撒在料桶内和报纸上, 这样可促使雏鸡尽快都吃到料。

肉鸡所用饲料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 需要量以每只鸡5 kg计算。饲喂方法是定时定量, 限量饲喂和自由采食相结合, 较为合理。操作程序是:1~3日龄, 白天黑夜全天喂, 6次/d, 每隔4 h喂1次;4日龄~5周, 只白天饲喂, 2次/d, 早上6∶00, 下午2∶00各1次, 晚上关灯。饲喂量为1~3周1号料1 kg, 3~5周2号料2 kg。6~7周自由采食, 不限量不限时, 保持料桶内常有料。饮水:除免疫日适当控水外, 其余整个饲养期内每天保证清水常备不断。

(3) 严格控制温度、加强通风换气鸡是恒温动物, 对温度的变化相当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 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 而且容易使鸡生病。所以在养殖中必须根据其要求, 严格控制舍温, 刚进雏时以35℃为宜, 然后每天降0.5℃, 降至21℃, 即4周末时不再降, 将此温保持至出栏。同时一日之内保持相对恒温, 不要大起大落, 一般应保证瞬时温差不要超过5℃。

鸡的生存必须要氧气, 而鸡舍内由于长期存有鸡粪, 经常可以分解释放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 同时鸡呼吸时又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因此经常应注意搞好通风换气, 以利于有害气体排出, 新鲜空气进入, 保证舍内空气质量良好。但通风时应注意掌握通风方法和通风量, 特别是冬春季节, 切勿让冷风、贼风直接吹向鸡体, 以免引起疾病。

(4) 注意控制鸡舍湿度鸡对一般的环境干湿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但过干或过湿不仅不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而且容易诱发鸡产生疫病, 所以应根据鸡的不同发育阶段, 调整鸡舍的相对湿度, 一般育雏时鸡舍湿度以75%~70%为宜, 中后期以60%左右为好。当过干时应采取地面洒水、空中喷雾等方法增加湿度, 过湿时采用通风对流、蒸发等方法降低其湿度。

(5) 观察鸡群动态, 适时调整鸡的密度与料、水位摆放

鸡群动态包括精神状态、喝水吃料情况、粪便变化、呼吸状况等。对上述情况饲养员应经常留心, 严密观察适时发现异常, 观察方法是早看粪, 夜听音, 吃料喝水看精神。正常鸡粪是黑色成形上面有白色的堆状, 如果不成形、拉稀且颜色出现红、绿、白、水样等情况时即为不正常, 应及时报告。当呼吸音出现打呼噜、甩鼻、咳嗽和不吃料、不喝水、呆立、窄毛、蜷缩等情况时也属不正常状态, 饲养员都要及时请兽医予以诊治。

鸡的密度大小, 料桶、饮水器的多少, 位置高低直接影响到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 所以随着鸡的生长, 应适时调整其密度及料水位的摆放。一般第1周密度控制在35只/m2左右, 以后每周每1 m2减少5只。大小料桶和饮水器以每100只鸡3套为宜, 自动饮水器每百只鸡一个, 乳头饮水器每25只鸡一个, 料桶饮水器的高度经常保持与鸡背相平。

(6) 尽量减少鸡的各种应激肉鸡胆小易惊, 对环境影响极为敏感, 稍有不慎即可造成鸡的应激, 轻者影响生长发育, 重者造成鸡发病或瘁死, 所以饲养员应时刻保持警惕, 不要让外人进入鸡舍, 不要让车辆在鸡舍周围经过, 更不要鸣喇叭, 严禁粗暴操作、避免断水断料、避免过冷过热、避免强光直射, 尽量减少捕抓搬迁, 最大限度给鸡创造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

(7) 合理安排出栏, 减少运输损失肉鸡经济效益好坏, 料肉比是一个重要指标, 料肉比的多少与饲养日龄呈曲线关系, 所以合理适时安排出栏至关重要。根据我们多年观察, 不同的投料方法, 其最佳出栏时间不同, 如果全程不限料, 自由采食42 d左右出栏为好;如果前期限料, 后期自由采食45~47 d出栏为好;如果全程限料49~51 d出栏为好。除此之外出栏时装车数量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安排, 夏秋天热时装鸡数量应适当减少, 且运输过程中应喷水降温, 防止鸡过热死亡, 冬春寒冷季节可适当多装, 同时应配备适当的保温蓬布, 防止鸡过冷死亡。

4. 搞好疾病防治

肉鸡长的快, 但相对病也多, 而且一旦发病很难治, 必须以预防为主, 尽量减少其生病。就其疾病可简单分为两类, 一类为非传染性疾病, 如腹水症、啄羽、啄肛、瘁死、腿拐等。此类疾病预防办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 只要饲料管理搞好了, 一般很少发生。另一类为传染病, 这类病大概占鸡病的70%, 而且发病率高, 死亡率大, 必须严加防范。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 还必须根据当地疫情动态,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药物预防方案, 同时坚持搞好内外环境消毒。

经过多年实践, 我们所采取的免疫和药物预防程序见表1。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关键技术 篇2

一、提高后备鸡群整齐度

在管理中努力从雏鸡开始提高后备鸡群整齐度,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分开饲养,对弱雏加强营养。

在育成阶段,尽可能缩小个体差异。首先饲养密度要适中,杜绝因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环境条件恶化,避免鸡只平均料位和水位不足,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其次要按体重适时进行分群,对超重群进行限饲,对体重未达标群进行合理补饲,达到开产体重的整齐化。

二、控制后备鸡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性成熟的重要措施。在生产中应注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一致,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意开产前后利用光照控制性成熟的适时化,如体重达标,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每周延长光照1小时,直至增加到16小时恒定。若20周龄体重仍不达标,则延后一周补充光照,并在此阶段加强营养,促进体重达标。

三、科学管理

1. 产蛋前期管理。①保持温度适宜。生产实践证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防暑保暖工作。②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冬季气温较低,可在温度较高的上午11时至下午2时进行通风,注意通风口要错开,以防穿堂风。③合理光照。产蛋期光照原则是光照时间宜渐长不宜渐短,光照强度也不可减弱,從而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产蛋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④做好卫生防疫。注意保持舍内和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水槽、料槽和饲喂工具并定期消毒,防止疫病发生。⑤减少应激。减少应激因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包括光照、通风、供料、供水、饲粮更换等。

2. 产蛋高峰期管理。①满足营养需求。母鸡每天摄入的营养主要用于体重增长、产蛋支出、基础代谢和繁殖活动,故在设计饲料配方时,要按照母鸡对能量、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等的日需要量来计算确切的营养标准。若产蛋高峰阶段减重,则说明蛋鸡体内的储备动用过多,可能使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提前结束。应根据产蛋阶段、采食量的变化调整饲料营养浓度,重点要把握能量与蛋白的含量变化,同时还要保证钙、磷和多种维生素的供给。②改善饲料品质。蛋鸡在产蛋高峰期应使用优质饲料,不能使用储存时间过长、虫蛀、发霉变质、受污染的饲料。另外,葵花籽、棉籽、油菜籽等饼粕的用量也要少。用于配制产蛋高峰期饲料的原料品质应相对稳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收获季节生产的原料,其营养成分都会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对饲料原料没有进行检验就使用,就有可能导致营养物质摄入的不足或过量,还会引起鸡只的应激反应。③保持稳定光照。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应稳定在16~17小时,如突然停止光照或缩短光照时间,都会使产蛋率下降。④防止应激反应。导致蛋鸡产生应激的因素较多,异常的声响,陌生人、牲畜的突然出现,饲料、疾病、天气的突变等,都可使鸡群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在可预见的应激发生之前,可通过补充维生素的方法来预防。需要注意的是,饲养管理程序要规范,饲喂要定时,给水要充足,不可随意更改作业程序。设备的维护要重视,如管道堵塞后检修不及时造成供水障碍,亦可影响鸡的产蛋量。

3. 产蛋中后期的管理。①此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行限制饲养,防止母鸡过肥而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确保产蛋持续性良好。具体方法是在产蛋高峰过后3~6周,产蛋率下降4%~6%时进行限饲,限饲过程中结合产蛋曲线进行试探性减料,防止因减料造成产蛋率的快速下降。根据体重变化来考虑采食量的增减,采食量的具体确定还须考虑季节等因素的影响。②及时淘汰病弱鸡。在饲喂或观察鸡群时,凡发现精神不好、冠白或紫、腿不能站立等情况的鸡应及时挑出淘汰,以防死于笼内。③防止“早衰”。因维持产蛋高峰的时间过长,使机体出现“负平衡”,体重明显减轻,从而造成鸡的早脱毛,尤其在寒冷的季节脱毛更严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调整饲料营养水平,防止“早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产蛋后期饲养管理,避免产蛋周期的过早结束。

四、加强卫生防疫

1. 产蛋期合理用药。蛋鸡进入产蛋期,特别是达到产蛋高峰后,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期间尽量不用药或一旦发病谨慎用药。

2. 实行全进全出制。许多规模蛋鸡场常同时饲养两批以上的蛋鸡,导致鸡舍和场地不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鸡群易发病,所以最好实行全进全出制。

3. 严格卫生消毒制度。在场址选择上,除了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水电方便的地方外,还应特别注意与其他鸡场保持一定的距离。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病死鸡不能乱丢弃,鸡粪不能堆放在主干道上,以免成为污染源。为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应定期进行场内环境消毒和舍内定期带鸡消毒,清理场内卫生死角,消灭蚊蝇。

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篇3

(一) 国外饲养技术及品质要求

在国际上的饲养行业中, 以农业国家新西兰的养殖技术最为先进, 其次是美国、墨西哥、巴西、泰国等, 这些国家同时也是鸡肉出口大国, 而国际上的肉鸡产品消费大国则是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中国的鸡肉产品消费量占全世界的20%左右, 而消费水平却不及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25%。新西兰的肉鸡养殖技术为三层笼养。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少, 且为三高 (即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 。国际普遍流行的是网上平养技术。网上平养主要是解决球虫病的问题, 次之为解决粪便清除方面的问题。从技术角度上讲, 网上平养不及地面平养的数量大, 但饲养时间却大大地缩短了。一般来讲地面平养为58~60天, 而网上平养却在42~45天出栏, 这样从时间上赢得了效益。另外从出栏体重来看, 地面平养58天时的出栏体重平均为2.6~2.8 kg, 而网上平养42天出栏的体重一般不低于2.5 kg。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网上平养的经济效益总的来讲比地面平养高出20%以上。

国际上对鸡肉品质要求非常严格, 其主要限制指标是在兽药残留的检测方面。在2007年7月1日之前, 国际性组织对肉鸡生品出口的标准检测指标主要沙星类、磺胺类等32种药残不得检出, 而从2007年7月1日以后国际上要求检测的项目从32种猛增至351种, 所以从那时起我国的肉鸡生品就一两也没出口过。

(二) 国内的饲养技术

我国的肉鸡饲养是从1989年引进泰国正大集团饲料开始的。1989年到1991年全国的肉鸡出栏量为8 000~10 000万只, 到2000年全国的肉鸡出栏数已达到20亿只左右, 由于欧洲饲养方法饲养的肉鸡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所以当时出栏的肉鸡基本上是用于加工或生品出口, 国内消费不多。就养殖技术而言, 当时的国内养殖主要是靠“企业加农户”的方式进行。企业放苗、放料, 农民饲养企业回收加工。因为农民的资金有限, 不可能建设现代化鸡舍, 所以只能是土法饲养, 就是现在所说的地面饲养。这种饲养方法所带来的就是效益低, 成活率低, 占地面积大, 1999年以后, 引进了当时比较先进的网上饲养方法。解决了球虫病及除粪的问题, 死淘率也由地面平养的15%以上, 下降为8%~10%, 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了20%以上。

从1988年国内饲养肉鸡到现在, 我国的肉鸡饲养主要还是以“企业加农户”的模式为主, 企业为农户提供饲料、饲养技术, 并回收成品鸡进行加工出售。由于鸡舍的建设资金由农民自筹, 所以所建鸡舍相当简易, 土法养鸡的成活率很低, 经济效益也很低下。由于常年从事简易养殖, 农户鸡舍的周边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源的污染, 使得土法饲养的成活率低下。因此, 为了保证鸡的成活率, 农户大量的使用兽药来维持生产。在山东地区每只鸡的用药成本一般在2元钱左右, 吉林地区一般也在1.5~1.8元之间, 由于长时间的用药, 使成品鸡的药残大大增加, 给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三) 国内市场对鸡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要求从要吃饱向着要吃好, 直到要吃出健康发展。已经认识到“没腿的多吃, 两条腿可吃, 四条腿少吃”。随着认识的增强, 禽类产品消费需求量明显增加。从1989年泰国正大集团在中国养鸡开始, 当年的产量为8 000万只, 到2008年产量就猛增到20亿只左右。但最近一两年产量锐减, 2010年8月底统计全国产量仅为10亿只左右。从2006年的鸡肉产品出口大国变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我国2010年从巴西进口了全国总消费量的11%, 从美国进口了28%, 就是说我国禽类产品的近40%是靠进口。也是由于这种原因, 2010年的毛鸡价格创历史新高, 达到了每500克4.6元左右, 一直居高不下。原因是疫情不断, 气候不稳定、农民不养鸡, 使得100%的禽类加工厂“无鸡可宰”。以吉林省德大为例, 过去德大肉加工厂每天加工32万只鸡, 而2011年在价格极好的情况下, 每月加工200万只左右, 开工量仅为正常年份的十五分之一。

二、以预防为主的理念

现代肉鸡养殖中, 对疾病的控制重点将以有效的预防为主。预防的重点在于对鸡舍周边环境及其舍内卫生进行大面积消毒处理, 以保证鸡群处于健康环境。带鸡消毒对于肉鸡养殖来说是预防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环节。奇成养殖公司使用消毒剂进行带鸡消毒, 能有效控制好舍内外的环境。

(一) 技术特点

普通农户的饲养方法是每批鸡同进同出, 这主要是出于对防疫角度的考虑, 每批鸡的饲养周期为45天以上, 空舍消毒、清舍的时间多为15~20天, 这样计算年饲养批次为5批, 最多6批, 就一栋普通鸡舍而言, 每栋舍每年出栏1.2万只左右。而奇成养殖公司为多层饲养, 单就这一项饲养量就是农户的5倍, 另外公司对鸡苗和成鸡分别饲养, 鸡苗饲养到21日龄后移到成鸡笼饲养, 这种循环饲养又大大地提高了饲养量, 在同样面积的鸡舍中存栏及出栏数是农户养鸡的12倍。奇成养殖公司饲养的方法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做文章, 从时间上讲, 把应当42天出栏的肉鸡分成两段饲养, 前21天育苗, 后21天育成, 同时为了节省进鸡苗的准备时间, 加强空舍消毒, 每天两次, 空舍3天后就可以再次进雏, 每年365天除25天, 每年可出栏15批次。14栋280平的鸡舍, 年出栏量可达180~200万只以上。

要解决多层饲养问题, 关键有两点。一是氧气含量要足, 二是温湿度要控制好。奇成养殖公司自行设计了一种高效节能热风炉, 其特点是可烧煤、柴、沼气, 而烧煤取暖的费用仅为土法养鸡取暖费的30%。通过热风炉, 从室外引进新鲜空气, 经过加热带进大量的氧气, 使舍内氧气含量增加, 鸡群的活性好, 采食量增加, 体重自然增加。一台热风炉可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经过加热的新鲜氧气, 二是提高温度的热风。当夏季不需要加热时, 仍然打开热风炉的风机, 使舍内氧气含量不低于室外水平。

(二) 带鸡消毒及饮水消毒

奇成养殖公司长期坚持每天进行一次带鸡消毒, 其优点有三。一是清除舍内空气的羽尘, 羽尘不仅对空气污染, 传播疾病, 同时也刺激鸡的呼吸道, 使其呼吸道类疾病大大增加, 所以说带鸡消毒可大大减少鸡的呼吸道类疾病传播;二是消除粪便中氨气的产生, 由于鸡的消化道系统功能较其它动物的消化道简单, 用于消化功能的肠道短, 使鸡的消化功能只能吸收全部饲料的60%, 在排除的粪便中, 由于盐酸酶的作用还在继续, 所以排出粪便经空气的氧化作用, 产生氨气。而氨气的不断产生, 大大减少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加之舍内空气流通不好, 鸡的活性不好, 疫病就容易发生, 死亡也随之增加。所以说带鸡消毒的另一好处便是消除粪便中盐酸酶的分解减少氨气, 增加空气中氨气的含量, 提高鸡的活性。三是减少对人的危害, 通过实验知道羽尘在空气中不但能传播鸡的疾病同时也对人的肺部危害极大。据国外相关报道, 在饲养人员戴7层口罩的情况下都不能阻挡羽尘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 而矽肺病是无药可治的, 所以说带鸡消毒不仅仅对养鸡有众多优点, 同时对人的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

另一要素便是对鸡饮水的消毒。人的饮用水标准是每毫克水中菌数不能超过三个, 但人的泌尿系统的防御能力要大大强于鸡的泌尿系统。奇成养殖公司在山东做过实验, 在半年以上鸡舍的水井上抽出的水中细菌总数超过饮水标准的300多倍, 原因是鸡舍周边清粪时不能及时处理, 下雨、冲舍的粪便, 排入地下, 井水直接被污染, 而人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吃熟食, 喝开水, 但往往会忽视鸡的饮水安全, 所以我们要做到的就是给鸡的饮用水消毒, 使之减少肠道类疾病的发生。

(三) 鸡肉质量安全

禽肉的兽药残留问题也是养禽业中亟待解决并关乎食品安全的重大问题。抗生素残留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的禽类养殖业由于饲养周期短、禽舍条件差, 饲养密度大等特点, 使禽类的发病率极高, 加上集约化的饲养还使疫病交叉感染机会增加, 因此在饲养期间大量使用抗生素, 使用国家严禁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已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国外为保护本国的养殖业, 对来自中国的药残检测项目越来越多, 2007年以前国际上只检测32种抗生素, 在2007年以后增加到351种, 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国禽类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接连发生的被国外检出病原、药残等事件, 严重影响了我国禽肉产品的出口。2001年1月欧盟颁布禁令, 禁止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输入, 2003年输日禽肉被检出药残超标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至今。

兽药的药物残留主要是在治疗发病鸡群过程中, 给鸡喂食或注射药物, 在病鸡宰杀前而未能排出鸡体内残留的药物, 人们多次食用这种药鸡后, 体内就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致病病毒 (菌) , 这种病毒 (菌) 一旦致人发病, 就会因为其最有耐药性而无药可治。所以说解决兽药药残的最好办法就是不给鸡吃药, 如果想达到这一点就只能是以防为主, 使鸡群不发病, 所以说以防为主的养殖是食品安全的最好保障。

三、环保及综合利用

肉鸡的饲养是一种农业项目, 在做大做强这个项目的同时, 首先要解决环保及综合利用的问题。奇成养殖公司现在年出栏200万只肉鸡, 拟新建100栋鸡舍, 总出栏量可达1 000万只以上。如果按2.0∶1的肉料比计算年需饲料为10 000吨, 鸡粪排出量为15 000立方米, 这对周边环境污染是相当大的, 为此该公司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处理:

(一) 生产沼气

为了解决这么大量的鸡粪对环境的污染, 公司拟建年产10万立方的沼气处理系统。公司处于山区, 当地农户没有烧煤取暖做饭的习惯, 全部使用山上木材, 对于森林植被破坏极大。如果把鸡粪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利用起来, 对森林的保护将作出巨大的贡献。根据计算每4 kg的鸡粪可产生沼气1立方, 全年可产生沼气1 200万立方, 除去工厂的供热、发电外, 可供2 000户农民的燃气。每年可保护森林资源50万立方米以上。

(二) 沼气除渣及有机肥

沼气处理发酵后的沼渣是极好的有机肥原料, 所以在沼气处理后, 公司拟建年产10 000吨的有机肥厂, 这对下游的农作物的食品安全又是一种良好的保证。目前公司已同中国农科院沼气研究所联合设计沼气除渣及有机肥的设计工作, 设计方案已初步确定。

(三) 沼气综合利用

公司采用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滨州沼气研究所的最新科技成果, 高温罐内连续发酵法, 保证了连续进料、出料, 并不间断的产生沼气、沼渣, 生产出以甲烷、丁烷、丙烷为主的混合气体, 同石油天然气成分基本相同, 燃值在45 00大卡以上。按每4 kg干物质可产生1立方米的沼气来计算, 饲养1 000万只鸡, 每只鸡用料为5 kg, 就可产生1 200万方沼气, 可同时建2座汽车加气站, 可供1 000台出租车营运4万公里, 同时可解决周边500个以上农民燃材, 可保护林地200公顷以上。

1、生产有机肥

鸡的粪便在制完沼气后, 处理渣水分离的干物质相对减少, 所以在5万吨沼气发生后的干物质约在1.2万吨, 所以同时配套的有机肥加工为年产1万吨。

2、制备营养水

主要谈的是无土栽培问题, 产生的沼气是每3~4 kg干物质配制1立方的水进行沼气发酵, 这样可产生发酵后的营养水为1 200万吨。

提高畜禽养殖效益5要点 篇4

一要改进畜禽养殖方式 选择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场),逐步实行畜禽舍标准化、喂料自动化、饲养科学化、免疫程序化、清粪机械化,改变家前屋后庭院式生产方式,切实做好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利用,推行健康安全养殖。

二要严格防控动物疫病 按规范程序进行免疫,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保护率达100%;定期对畜禽舍、场地、饲养工具、运输车辆等进行消毒,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畜禽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栏销售;病死畜禽须进行深埋销毁等无害化处理。

三要使用无公害投入品 坚持从获得生产经营许可的单位购买疫苗、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确认产品在保质期内,不要购买“三无”产品,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及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的单位购买苗种,检疫合格方可运输,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要完善养殖档案资料 认真填写《家禽防疫手册》、《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等有关记录,对饲养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对免疫、消毒做到有序进行,对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做到有案可查,实行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监督。

五要实行生态健康养殖 政府鼓励发展畜牧生态健康养殖场,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养殖方式落后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场今后将不予扶持。养殖户要始终坚持养殖场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实行散户饲养向小区饲养集中,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有机肥和生物质发电,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

提高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技术要点 篇5

1. 选良种, 进好苗

鸡群的遗传性状从根本上决定着鸡群生产能力的高低与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在确定饲养肉鸡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妥当的品种 (快大型白羽肉鸡还是三黄肉鸡) , 并要查看售鸡单位的引种证书, 确保引入良种。其次雏鸡是否带有垂直传染病 (鸡白痢, 鸡毒支原体, 大肠杆菌) 也是影响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关键, 在充分了解售鸡单位鸡群的疫病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无垂直传染病鸡场的健壮鸡苗。

2. 严格消毒规程

首先要认真做好有效地防止病原体传入的养鸡场病原体消毒、隔离工作。因为, 没有特定病原体的存在, 就不会发生这种特定的疫病。我们提倡封闭式饲养,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严禁鸡贩子进场入舍。有效清除病原体或降低病原体的密度。在进鸡苗前, 彻底清扫, 冲洗鸡舍之后用氯制剂消毒药取代甲醛熏蒸消毒鸡舍, 不但克服了环境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而且用药也符合环保的要求, 提高了消毒的效果, 降低了药物的成本。我们所做的消毒效果测定结果如表1。

3. 科学有效的免疫

近年来大量报道证明在初生雏鸡的眼结膜和鼻咽黏膜上未检测到母源抗体, 因此不存在雏鸡早期免疫, 母源抗体干扰免疫应答的问题。我们把雏鸡的首免接种新—支二联疫苗的时间从7日龄提早到1日龄, 并且在二免7日龄接种新—支二联疫苗的同时每只雏鸡颈部皮下注射含有新城疫—法氏囊亚单位灭活油苗, 免除了14日龄用法氏囊B87株饮水免疫, 到30日龄进行三免每只雏鸡肌肉注射2羽份新城疫中毒疫苗CS2。实践证明鸡群早期用新—支二联活疫苗免疫, 效果确切, 免疫密度高, 比野毒更早占领免疫靶位, 干扰野毒繁殖, 均匀抗体水平, 避免了雏鸡新城疫的发生。所用的新—法油苗含有新城疫基因7型病毒株和来自国内流行的法氏囊超强毒株的VP2抗原供体免疫原性好, 保护率高, 无免疫抑制, 不受母源抗体影响, 克服了使用B87活疫苗可能引起的免疫抑制和由此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和大肠杆菌等细菌病的问题。从2013年的免疫效果测定看, 改进后的免疫程序效果令人满意 (见表2) 。

4. 早控制, 早预防

鸡场的消毒, 隔离和免疫工作做到位了, 常见的病毒性疫病如新城疫, 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细菌病的传播途径多, 较难预防。肉鸡的育肥的时间短, 给细菌病的治疗带来难度, 只有采取措施早控制, 早预防, 才能有效地控制细菌病的危害。我们推荐雏鸡入舍后就投喂含有抗菌素的开口药, 常用的开口药是河南农业大学牧翔药业生产的菌特威, 连用5 d。一旦鸡群出现异常, 要尽早剖解, 确诊, 根据药敏试验, 确定治疗方案。

5. 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环境控制对于提高肉鸡育肥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1) 温度关系着肉鸡的健康生长和饲料报酬。要给不同阶段的肉鸡提供不同的温度, 刚出壳的雏鸡需要35℃的温度, 以后每周降低2℃~3℃到6周龄保持21℃为宜, 育肥后期的温度不能低于18℃。 (2) 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是保证肉鸡快速生长的关键, 但又是最常被忽视的工作。经常消毒, 清洗供水设施, 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对于肉鸡的健康和生长都是有益的。雏鸡入舍后要尽早喂水, 饮水3 h后才可喂料。 (3) 相对湿度对病毒的影响比温度大, 某些病毒 (如流感病毒) 在低湿条件下较稳定, 存活时间较长。适时地对鸡舍内增湿, 使之保持在60%~75%, 有利于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 肉鸡在不同的阶段对光照的时数和光照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雏鸡入舍前3 d 24 h光照, 光照强度10~15Lx, 之后每3 d减少2 h, 光照强度可调整到5~10 Lx。18日龄后结合鸡群的体质量和猝死率的情况适当增加光照时数。 (5) 饲养密度要适当, 网上平养每1 m3饲养只数:1周内30只, 2周内25只, 3周内20只, 4周龄15只, 5周龄12只, 6周龄8只, 7周龄6只。笼养肉鸡密度可在此基础上增加40%。任何不合理的饲养密度都会严重地影响肉鸡生长潜力的发挥。 (6) 肉鸡的生长速度快, 新陈代谢旺盛, 需氧量大。排出的粪便和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危及鸡群的健康, 引发呼吸道症状和腹水症状。在保温的前提下尽量通风换气是肉鸡饲养的总的原则。饲养前期以保温为主, 兼顾通风, 后期以通风为主, 兼顾保温。

6. 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

饲料的质量决定了肉鸡育肥的经济效益。为了满足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使肉鸡快速生长, 需要提供:有效氨基酸平衡、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消化酶的高能、高蛋白饲料。饲喂由正规饲料厂生产的, 符合GB/T5916-2008标准的肉鸡饲料, 只有这样的饲料才能达到增重快, 整齐度好, 料肉比低, 育肥效益好的效果。

7. 减少抛撒浪费, 提高饲料报酬

饲料费用占育肥成本的70%, 肉鸡采食过程的掏刨饲料, 会造成严重的抛撒浪费, 减少抛撒浪费是提高饲料报酬的有效措施。防止饲料抛撒浪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 每次喂料的厚度不宜超过料槽深度的三分之一。

8. 注意市场变化, 适度规模发展

如何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篇6

从适应性、成活率、高产稳产、饲料报酬和鸡蛋的食用习惯等几个方面考虑, 丹东地区以褐壳蛋鸡为主, 选择海兰褐、海赛克斯、伊沙褐、迪卡、罗曼 (新) 等。

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0~20周龄成活率97~98%;50%产蛋率时日龄155~160d;72周龄体重2.2~2.3kg;产蛋期料蛋比2.2~2.4:1。

2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1 雏鸡的选择

雏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第一要选择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场家。第二要选择规模较大、疾病净化程度较高、信誉度较高的场家。切记“选种不如选场”。

2.2 卫生消毒

消毒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措施。在进雏前两周, 舍内必须进行清扫-冲洗-待干后再用消毒药进行喷雾或喷洒-熏蒸消毒, 最后通风换气。鸡舍门口要设立消毒池, 人员进入鸡舍要经紫外线照射消毒。

2.3 日常管理

2.3.1 饮水开食

雏鸡先饮温水后开食第一周内禁用凉水, 饮水中可加5%的葡萄糖和适量的抗生素及VC, 在饮水后即可开食, 开食最好用蛋雏鸡全价配合料。

2.3.2 温度

在进雏前1~2d, 对育雏舍进行预热, 使舍温达到32~34℃。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3~35℃, 以后每周降低2℃, 直到18~20℃为止。温度切忌忽高忽低, 根据雏不同日龄适时调整育雏舍的温度。

2.3.3 湿度

湿度前高后低。第一周相对湿度控制在65%, 以利于卵黄的吸收, 同时便于采食。以后随日龄的增长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

2.3.4 光照

光照时间第一周23h光照, 每周减少1个小时光照, 一直到18周龄时为止。

2.3.5 断喙

断喙是养鸡生产中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可以防止啄癖症的发生, 还可以节约饲料。断喙时间一般在7~10日龄较为合适, 用断喙器将鸡上喙断去1/2, 下喙断去1/3。

2.3.6 防疫保健

在育雏期容易发生鸡球虫病。如果发现粪便异常或鸡精神状态不好, 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 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等抗菌素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 按免疫程序及时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2.3.7 育雏鸡质量的衡量指标

6周龄时成活率不低98.5%, 体重接近品种的体重标准, 均匀度达到80%的个体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

3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3.1 育成鸡的选择

在育成过程中应该定期称重, 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一般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 第二次在18~20周龄, 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 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以淘汰处理。

3.2 育成鸡的饲养

为控制鸡的生长、抑制性早熟、节约饲料, 应按品种标准和增重速度进行限饲。选用育成期饲料配方, 但在换料时要遵循以少渐多、循序渐进、逐渐过渡的原则, 尽量减少应激性反应。注意在饲粮中补喂砂砾。

3.3 光照条件

育成期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间恒定或逐渐缩短, 切勿增加。一般每日的光照时间不低于8h。合理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换气是育成鸡群生长发育的有利保障, 要调整好三者的关系。

3.4 预防保健

在饮水中添加络合碘连饮1~2d, 对疾病有很好的控制和辅助治疗效果。注意慢呼的预防与控制, 按免疫程序及时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

3.5 转群

转群时间一般为雏鸡6~7周龄时转入育成鸡舍, 到17~18周龄, 最迟不能超过20周龄转到产蛋鸡舍。转群最好夜间进行, 转群前6h应停料, 前2~3d和入舍后3d, 饲料内添加多种维生素。转群当天应连续24h光照。

3.6 育成鸡质量的衡量指标

20周龄时总成活率不低于96%, 6~20周龄阶段的成活率不低于98%, 体重符合本品种的体重标准, 均匀度应达到85%的个体在平均体重±10%范围内。

4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4.1 及时检测鸡群体重

如18周龄时达不到体重标准, 对原为限制饲养的转为自由采食, 提高饲粮代谢能水平, 推迟1周延长光照时间。

4.2 换料

开产前增加光照时间1周后 (或达5%产蛋率) 将生长日粮逐步过渡到产蛋鸡日粮, 用预混料配制蛋鸡料应逐步提高豆粕和石粒 (含钙36~38%) 的配比。特别提示:不能过度增加含钙水平, 否则, 会导致那些还没有开产的蛋鸡发生痛风。

4.3 减少应激因素

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关键 篇7

一、掌握一个提高

即提高后备鸡的整齐度。判断后备鸡的培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鸡群整齐度。鸡群发育整齐, 体形差异小, 性成熟才能同期化, 将来开产时间才能一致, 产蛋高峰也高。在生产管理中, 要努力从雏鸡阶段就开始提高鸡群整齐度, 除在温度、湿度、饲料、密度、免疫等各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外, 还要注意随时将强、弱雏鸡分开饲养, 并对弱雏加强营养。

在育成鸡阶段, 应按照鸡群中大多数鸡只的生长发育需要来进行管理, 尽可能地缩小鸡群内的个体差异。首先, 饲养密度要适中, 杜绝因饲养密度过大而导致环境条件恶劣, 鸡只的平均料位和水位不足会严重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其次, 要按体重适时将鸡群分为大、中、小三群, 对超重的群体进行必要限饲, 对体重小的群体则进行合理补饲, 以缩小全群的体重差异, 达到开产体重的整齐化。

二、抓好两个控制

1. 控制好后备鸡的体重。

体重是衡量后备鸡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母鸡骨骼的发育与将来的蛋重、蛋壳强度等密切相关。开产母鸡的平均体重和骨骼发育能同时达标是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不同品种的鸡都有各自的标准体重, 体重过高时其性机能较差, 体重过低时则无法满足其生长和产蛋需求。骨骼的发育用胫长来表示。体重达标而胫长未达标, 说明鸡只体内脂肪过量, 这会直接影响其产蛋量和蛋壳质量。在调整后备鸡体重时应掌握的原则是:在满足鸡只对蛋白质需求的基础上, 调整能量饲料供应量。因此, 在后备鸡育成过程中, 需不定时地抽检鸡群体重和胫长, 并根据抽检结果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力求使其体重和胫长在开产时能同时达标。

2. 控制好性成熟日龄。

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及遗传有关。合理的光照是控制鸡群性成熟的重要措施。一般蛋鸡12周龄后对光刺激敏感, 给予适当的光照能促进性成熟。在生产中,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光照方案, 使鸡的体成熟与性成熟达到同步, 才能保证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特别要注意的是, 在鸡群开产前后利用光照可使其性成熟适时化, 延长光照的具体时间应根据鸡群18周龄或20周龄时的体重抽检结果而定。如果体重达标, 应自18周龄或20周龄起每周延长光照1小时, 直至增加到16小时后保持恒定。如果20周龄时, 鸡群体重仍不达标, 则应将补充光照的时间向后推迟1周, 并在此期间加强营养, 促使鸡群体重达标。

三、科学三期管理

1. 产蛋期管理。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措施 篇8

1 选好品种, 提高产肉率

良种肉牛生长发育快, 饲料报酬高, 而且肉质好。目前国内首选的肉牛品种以德国的夏洛来、意大利的皮埃蒙特、日本的和牛及我国黄牛改良后的杂交牛为主, 其共同特点是体型大、耐粗饲, 增重快、产肉率高。

2 开辟饲料来源, 降低饲养成本

养牛成本中饲料费约占70%左右, 因此应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蔬菜、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就地取材, 并进行科学的加工和调制以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广种优质牧草并搞好秸秆的青、黄贮, 合理搭配精粗饲料, 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3 坚持自繁自养, 减少购牛费用

目前, 1头6月龄的肉用犊牛价格达2 800~3 000元, 而自繁1头6月龄的肉用犊牛只需800~1 000元, 既节约了费用, 同时也防止了疫病的传入和蔓延, 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大大提高了肉牛养殖利润空间。

4 掌握市场信息, 拓宽销售渠道

饲养前要搞好市场调查, 预测行情, 掌握主动权, 出栏尽量避开每年的7—8月份。有条件的饲养户可以自己屠宰销售, 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 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要发挥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产销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如果分散饲养, 牛的饲养量少, 吸引不了外地购牛户, 牛容易滞销, 价格上不去。

6 精心管理, 科学饲养, 提高出栏率

肉牛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 催肥期要尽量在架子牛阶段, 创造冬暖夏凉、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固定牛只使用短绳, 以减少运动量。降低能量消耗, 每天上、下午定时刷拭牛体2次, 促进肌体血液循环, 增强食欲。

怎样提高山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篇9

1. 提高饲养技术水平,促进山鸡生产性能指标得到充分发挥

山鸡的产蛋量、生长速度、成活率和饲料报酬等生产性能,与其生产成本密切相关。当山鸡因养殖等技术问题出现生产性能低下时,就必然会提高存栏山鸡的成本。目前,山鸡养殖业竞争趋于激烈,因此盈利的先决条件还是其饲养技术水平的提高。

2. 提高劳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

在山鸡饲养成本中,一般饲料费可占70%之多,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饲料浪费和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是山鸡养殖盈利的重要措施。另外,人工费用在山鸡饲养成本中仅次于饲料费用,若采用自动化供料和给水系统,并像日本那样实施“终生制舍饲”的饲养方式,会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

3. 及时促进销售,减少无效饲养

商品山鸡育成饲养期一般是20周龄,此时肉味鲜美,可以销售。入冬后山鸡体重不再增加,每天采食的饲料均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和御寒。此时期的饲养在山鸡生产经营中被视为无效饲养(即不增加产值)。如湖北某山鸡场,元旦前出售1只山鸡80元,可获利30元,至春节前同样价格出售只获利24元,到3月初出售只获利16元。可见无效饲养对山鸡生产效益影响很大。因此,山鸡育成后及时销售,可降低饲养成本。

为促进山鸡销售,应改变以往等待顾客来场购买的消极做法,积极主动地到城镇与副食、蔬菜、酒店、饭馆和农贸市场的零售商联系,订立销售合同,确定长期或季节性的山鸡销售网点,场方负责定期送货上门,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出售白条山鸡或分割肉。同时,还要做好广告宣传工作,开展山鸡野味特种食品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及深加工,这也是增加盈利、促进销售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4. 改变山鸡养殖业“单腿走路”的现象,实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山鸡养殖为网室饲养,育成销售,饲养周期较长,需要的建筑设备费用和饲养管理费用较多,故其饲养成本较高。由于山鸡是留鸟,在野生状态下其觅食及其他生活能力均较强,所以,国外许多养殖者采用放养的方式,即将中雏期的山鸡放入狩猎区内(一定面积的、人工干扰较少的野生环境),在生长期禁猎,当进入秋冬季后开始捕获,回收大量山鸡,同时从狩猎活动中又获得一定的收益。这种方式可降低饲养成本,又可开发旅游业,一举两得,获得双重收益。需要注意的是,狩猎活动必须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修养、法制观念等诸多因素;在禁猎区应加强管理,禁止偷猎是保证盈利的关键。

此外,将山鸡饲养业与果树、餐饮、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也是一个好办法,是中央积极倡导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好方式。

提高肉羊养殖效益的途径 篇10

1 选取优良的肉羊品种

肉羊品种的优劣决定羊肉品质的好坏。品种优良的肉羊与普通肉羊在肉质口感、营养价值、产肉量、生长速度及出栏率等各方面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取肉羊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应把肉羊的肉质口感以及营养价值放在首位,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最终选取肉质口感较好、生长速度较快、营养价值及产肉量较高的品种优良的肉羊。这不仅有利于缩短养殖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极大地提升销售量,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 选用优质廉价的饲料

饲料的种类也是影响肉羊经济效益重要因素。应在饲料田中种植产量高、营养丰富且生长速度快的牧草。在不同地区应寻找适应当地环境的牧草,适当地利用农作物秸秆或经适当处理后再去饲喂肉羊,以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及营养价值,从而减少养殖户在饲料上的成本,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收益。

3 提高肉羊养殖技术

科学的养殖技术可以让肉羊的养殖变得更合理更高效,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要加强对养殖技术的学习,提高饲养技术和繁殖技术。

3.1 饲养技术

科学的饲料配方对肉羊的生长、肉质和营养价值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的肉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的需求是不同的,若盲目地去饲养肉羊,非但不能促进肉羊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对出栏后肉羊的肉质造成一定的影响。应提高饲养技术,控制和调配好饲料配比,满足肉羊不同的营养需求。

3.2 繁殖技术

目前一直存在肉羊繁殖率低下的问题,所以提高繁殖率很重要。学习和提高肉羊繁殖技术是有效的解决途径,养殖户可以从网络、相关资料等许多途径来学习相关知识,以提高肉羊繁殖率,降低繁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合理选址、建造圈舍

不合理的圈舍位置和类型不仅会影响肉羊的生长发育及肉质口感,甚至还会提高肉羊的患病率,从而严重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合理选择羊圈的位置和类型。在选址时,应优先选取离牧田或料场较近的位置,这有利于节约运输费用,降低运输成本。还要考虑到所选位置的通风是否良好、是否有利于清洁,这对羊群的健康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圈舍的建设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再确定要建设何种类型的圈舍,比如:封闭式适用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地区,开放式适用于气候相对温和的地区。另外,还要注意圈舍的通风和清洁,避免疫情的发生,这样还可以提高羊肉的肉质可口感,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5 做好疾病预防治疗工作

做好疾病预防治疗是保障肉羊养殖收益的重要环节。首先,疫情对羊群产生的风险极大,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肉羊的大量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疾病防护工作。首先应注重肉羊的驱虫,购买合适的驱虫药物,并注意驱虫过程羊群的进食情况。除此之外,对肉羊圈舍也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多注意观察羊群生活状态,一旦发现病情,及时进行治疗。

6 优化羊群结构

优化羊群结构有利于羊群的育肥,提高繁殖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羊群时,应按照肉羊个头、年龄、生殖力等进行分圈处理,对生殖能力差的肉羊要及时进行阉割处理,这样有利于起到良好的育肥效果。在同一羊圈中,也应使羊群结构更加合理化,应放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肉羊,比如,在同一羊圈中母羊和公羊的比例为7:3时较为合理,这样更易于管理,也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要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务必要学会运用科学的养殖手段,做好肉羊品种、饲料种类及配比、科学养殖、疾病防护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从整体上提高肉羊养殖效率和肉羊的肉质口感及营养价值,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利于肉羊养殖的长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广志,等.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的途径[J].养殖技术顾问.2008(12).

上一篇:模具参数下一篇: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