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球虫病诊治

2024-07-26

肉鸡球虫病诊治(共11篇)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1

寄生于鸡的球虫共有7种, 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因寄生于鸡的盲肠, 故称为盲肠球虫;其余6种均寄生于鸡的小肠, 称为小肠球虫, 小肠球虫寄生于鸡的小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称为小肠球虫病 (大多为6种球虫混合感染) 。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夏季, 尤其是7~8月份。主要传染源是小肠球虫病鸡和隐性感染鸡, 15~50日龄的雏鸡易感性最强。易感鸡通过接触小肠球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口感染, 而且饲养人员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发病率可高达50%, 病死率为50%~80%。病鸡以消瘦、贫血、食欲下降、水样带血腹泻为主要特征。

一、发病情况

某肉鸡饲养户塑料网养1 000只肉鸡, 一直以来采食正常, 精神旺盛, 长势良好。可到了35日龄却出现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下痢、零星死亡等异常现象, 故前来诊治。药物治疗1疗程后下痢症状基本消失, 死亡停止, 精神、饮食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停药1周后再治疗1疗程, 各方面技能均恢复正常。

二、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两翅下垂, 闭眼呆立, 运动蹒跚, 食欲减退, 饮欲增加, 嗉囊胀满, 粪便带血, 消瘦, 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

三、剖检病变

小肠肠壁增厚, 肠管扩张, 显著充血、出血和坏死, 小肠内容物为橙色并含有大量血液和肠粘膜, 呈胶冻样物质, 有的形成肠芯。

四、实验室检验

刮取病死鸡病变部位的肠上皮, 置于载玻片上, 滴入2滴甘油水溶液 (等量混合液) 后用无菌牙签搅匀, 加盖玻片,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不同种类的小肠球虫卵囊。

五、诊断

注意本病与肉鸡坏死性肠炎的鉴别诊断。

1. 病原不同

肉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本病是由小肠球虫引起的。

2. 症状有异

肉鸡坏死性肠炎俯卧不起, 拉黄绿色或暗黑色稀便, 有时带血, 但死亡率较低 (不超过1%) ;本病拉水样带血稀便, 常伴随冠、髯及可视粘膜苍白, 两翅下垂, 闭眼呆立或运动蹒跚等症状, 并且死亡率较高。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流行情况、实验室检验、鉴别诊断等综合分析, 判断本例为小肠球虫引起的小肠球虫病。

六、治疗

1. 药物治疗

(1) 立即隔离、治疗病鸡, 全群饮用0.03%三字球虫粉, 2次/天, 连续3天。1疗程后, 停药1周, 再饮用1疗程0.3%的磺胺喹噁林加以巩固, 每次饮药时间不超过2小时。

(2) 在不加药的饮水中加入1%的小苏打粉, 以增加机体内碱储, 纠正酸中毒, 对抗热应激。

2. 搞好卫生, 加强消毒

用碘制剂消毒药对鸡舍内外环境、塑料网水槽、料槽和其它用具进行全面清扫除污、彻底消毒, 通风换气, 1次/天, 连续15天, 并对病死鸡尸体、病鸡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按照农业部规定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3. 提高营养, 加快康复

饲喂营养丰富, 蛋白质、能量搭配合理, 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优质新鲜饲料, 并加入适量维生素K、维生素A和维生素C, 以减少破损粘膜的出血, 加快修复, 提高机体抗病力。

通过实施上述治疗措施, 5天后死亡停止, 临床症状消失, 采食量、饮水量恢复正常。

七、预防

1. 药物预防

从第13天开始药物预防, 5天一疗程, 预防药物如表1所示。

注意:应选用几种不同的球虫药交替使用, 药物浓度和休药期应准确, 以免中毒、无效或造成肉食品污染。

2. 免疫接种

在3日龄时免疫接种鸡球虫病疫苗, 不仅能避免药残对环境或食品的污染、耐药性的产生, 而且能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更有效地预防鸡球虫病。

3. 加强管理

(1) 饲养密度1~7日龄, 50只/m2;8~14日龄, 40只/m2;15~21日龄, 30只/m2;22~28日龄, 20只/m2;36~52日龄, 15只/m2。

(2) 环境温度1~7日龄34~37℃, 以后每周下降2~3℃, 直到30日龄下降到23~26℃, 昼夜温差不超过1℃, 每日降温不超过1℃;湿度保持在65%左右。

(3) 卫生管理在不影响免疫接种的条件下, 应按时打扫鸡舍卫生, 选用碘制剂等带鸡喷雾消毒鸡舍, 对水槽、料槽等用具应进行合理消毒, 对粪便等废弃物应做科学处理后再处置。注意冬季带鸡消毒鸡舍时舍内温度应提高2℃左右, 消毒后应适时通风, 应达到相应的效果要求, 每周2次。

(4) 饲料营养饲喂营养全面、成分丰富、蛋白质和能量平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饮水应清洁, 符合人饮用水标准;并在饲料中适量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K。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2

果园放养仔鸡球虫病与住白细胞原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09年9月12日柳州市郊区沙塘镇某橘子果园放养的27日龄麻花仔鸡6 000只,突然暴发以持续泻痢带血和鸡冠肉垂苍白为特征的疫病,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给该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麻花仔鸡球虫病与住白细胞原虫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及广大养殖户重视.

作 者:刘佑东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畜牧兽医学校,广西柳州,545003刊 名:中国家禽 PKU英文刊名:CHINA POULTRY年,卷(期):201032(6)分类号:关键词: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3

1. 温度、湿度适宜。鸡感染球虫后,球虫在肉鸡消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裂殖生殖,所产生的裂殖子进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球虫卵囊本无感染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8~35℃、最适温度为22~30℃,湿度60%~75%,氧气充足等)完成孢子生殖,就形成了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这种卵囊一旦被鸡大量食入,就会造成球虫病发作。夏秋季节温度、湿度适宜均有利于球虫的繁殖,是球虫病的多发季节。

2. 地面平养。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肉鸡养殖仍以地面平养为主。这种养殖方式虽然投资小,简便易行,但肉鸡直接接触地面和粪便,如果垫料不足,就增加了肉鸡和球虫孢子化卵囊直接接触的机会。同时,由于养殖户治疗球虫病后往往不注重增加垫料,造成该病的重复感染,用药症状消失,停药复发,使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更大。

3. 重视不够。肉鸡球虫病发生较多,以小肠球虫的发生较为普遍。当小肠球虫单独发生时,一般不会造成鸡只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但会严重破坏肠壁,降低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使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增加,若养殖户不重视该病,一旦与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等混合感染,引起坏死性肠炎、肠毒综合症,就会出现很高的死亡率,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发病特征

1. 小肠球虫病单独感染。肉鸡一般在1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呆立,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粪便(俗称“料粪”或“过料”),病情严重的会出现零星死亡。小肠球虫主要损害小肠的中前段,对病死鸡剖检可见肠管增粗,肠壁增厚,剪开外翻,肠壁上布有针尖大小出血点,肠浆膜上有明显的淡白色斑点。慢性球虫见于日龄稍大的鸡,主要症状是小肠肠管增粗,肠壁增厚,肠黏膜炎性肿胀。

2. 小肠球虫病的混合感染。小肠球虫与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时,可导致坏死性肠炎。病鸡多主要表现采食量下降,常发啄癖,不愿走动甚至瘫痪,尖叫,排深褐色或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剖检可见小肠变粗,肿大,肠膨气,肠黏膜脱落、出血,发病较重的鸡群出现死亡。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还可见包心、包肝等大肠杆菌病症。

3. 盲肠球虫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病情不易控制。初期鸡群看不出特殊的症状,个别鸡采食量下降,突然死亡,血便,贫血。两侧盲肠显著肿大,增粗,外观呈暗红色或紫黑色,内为暗红色血凝块或血水,并混有肠黏膜坏死物质,肠壁的浆膜面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

4. 鸡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的主要区别。鸡坏死性肠炎以排红褐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稀粪为特征。在临床上,容易将鸡坏死性肠炎和鸡的小肠球虫病混淆,认为有血痢就是球虫病,但二者的区别不在于血痢,最重要的鉴别点是:坏死性肠炎仅小肠的中后段病变,肠管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其他肠段无明显变化;而小肠球虫病的病变主要在中段,肠壁明显增厚,剪开病变肠段出现自动外翻等。

三、治疗

1. 治疗原则

及时发现,尽早治疗。选择有针对性的、敏感的球虫药,也可选两种作用于球虫不同发育阶段、无配伍禁忌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磺胺类+氨丙啉、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等。使用维生素K3或止血敏止血。控制细菌及病毒继发感染。使用鱼肝油等修复破损的肠黏膜。加强管理,提高鸡群的免疫力。

2. 治疗方法

鸡患小肠球虫病一般第一疗程可饮用青霉素,一天的用量集中在2个小时饮完,连用1周,目的是抗菌消炎、提高采食量,一般经一疗程治疗可见采食量有所增加;第二疗程用妥曲珠利配合甲硝唑进行治疗。妥曲珠利对小肠球虫抑制效果明显,而甲硝唑对肠炎引起的厌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可以应用磺胺类药物配合头孢类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磺胺类药物对抑制球虫效果明显,头孢类药物则对魏氏梭菌有良好抑制效果,阿莫西林可刺激鸡群采食量的提升。

治疗盲肠球虫病,常用的药物有克球粉、莫能霉素、盐霉素、常山酮、马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要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等用药方法,尽量避免和延缓球虫耐药性的产生。

球虫病和继发的坏死性肠炎,治疗时添加维生素A(鱼肝油)、维生素K3等进行辅助治疗。球虫治愈后,投喂益生素等,有利于消化机能的恢复。

四、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网养或笼养可减少球虫病发生。雏鸡饲料的营养要全面,特别要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粪便、污物等要及时清除,防止粪便、污物对饮水、饲料、场地环境的污染,料槽、水槽或饮水器要坚持每天用消毒液或高锰酸钾液擦洗1次。坚持每天消毒,地面用3%火碱水喷洒。

2. 注意通风换气。无论是笼养、平养、网养,通风换气尤为重要。利用好鸡舍天窗,及时排出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保持舍内干燥。

肉鸡小肠球虫病的诊治 篇4

1 病情介绍

河北省盐山县养殖户王某,饲养肉鸡7 000只,自13日龄做完IBD免疫后陆续出现死鸡,开始以为是疫苗反应未加以重视,后经邻村门诊兽医定为大肠杆菌,于16日龄投大观-林可霉素,3 d未见好转。大群精神尚好,但采食量减少,喝水增多,粪便稀,偶见红色粪便,每天死亡十多只,因用药后伤亡得不到控制特来我处就诊。

2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2.1 临床症状

大群情况一般,个别鸡精神略差,鸡只死亡之前尖叫、乱窜,粪便不成形,个别鸡粪便中含有未消化饲料,也可见部分血样粪便。

2.2 剖检病变

共剖检8只鸡,病鸡鸡冠、面部苍白,有贫血症状,主要病变在肠道,卵黄蒂前后的肠管高度膨胀,浆膜面见有大量白色斑点和出血斑。4只鸡肠壁增厚,肠黏膜高度肿胀。4只鸡肠壁菲薄如纸,手搓则破。肠道内容物酸臭带有血丝,盲肠扁桃体肿胀充血,其他未见异常。

3 诊断

取肠道内容物5g放入50ml烧杯中,加入40ml饱和食盐水拌匀,通过铁丝筛过滤到另一个50ml烧杯中。静置30 min,取上层液体于载玻片上,加盖后镜检,见卵圆形和椭圆形球虫体。

根据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小肠球虫病。

4 治疗

用河北康泰动物药业公司生产的球虫康(盐酸氨丙啉)和鱼肝油饮水,连用3 d,同时每天做好环境消毒,清理粪便,病情得到控制,用药第2天鸡只停止死亡,用药后鸡群精神状态明显改观,采食量增多。用药5 d后回诊,鸡群痊愈。

5 治疗体会

一例雏鸡球虫病的诊治体会 篇5

1. 发病情况 2014年7月21日,内蒙古赤峰市某养鸡场的1500只40日龄海兰褐雏鸡开始发病。患鸡表现为缩头呆立,排白色或红色稀粪,消瘦,几日后死亡。养殖户用盐酸氨丙啉、电解多维饮水,用喹乙醇拌料,并同时添加黄芪、黄连等多味抗病毒中草药,连续治疗5天,但鸡群病情没有得到控制,仍有雏鸡发病、死亡,截至7月27日发病鸡数达到五百多只,死亡鸡数达六十多只,损失严重,遂带病死鸡前来就诊。

2. 临床症状 患鸡消瘦,闭眼缩颈,可视黏膜苍白,两翅下垂,羽毛蓬松逆立,采食量下降;早期排白色或淡黄色水样稀粪,后期转变为血便。

3. 病理变化 剖检4只病死鸡,可见胸肌苍白,主要病变在肝脏和小肠。肝脏轻度肿大,呈土黄色;十二指肠和其余小肠壁增厚,浆膜和黏膜表面有大量的出血点,肠道内容物减少,仅见有少量淡黄色液体。其中1只病死鸡盲肠极度肿胀,内容物为干燥的黑褐色柱状体,肠壁变薄,浆膜面密布针尖状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①细菌分离培养。无菌取病死鸡肝脏、脾脏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未见病菌;将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普通肉汤培养基,37℃培养24小时,未见有病菌生长。②血清学诊断。随机采集鸡群的血清进行新城疫、禽流感和法氏囊的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抗体效价水平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③小肠内容物镜检。在小肠出血部位刮取少量肠黏膜及内容物,加1滴生理盐水搅匀,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椭圆形虫卵。

5. 诊断 根据鸡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球虫感染。

6. 治疗方法 ①彻底清扫鸡舍地面及周围环境,用氢氧化钠和三氯异氰尿酸进行紧急消毒;病死鸡和鸡群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将其焚烧或表面撒布氢氧化钠后深埋。②全群雏鸡饮用水中添加驱球虫药磺胺氯吡嗪,用量为1毫克/升,连用4天;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以促进血凝,减少肠道出血。治疗3天后,鸡群采食量开始增加,排水样粪便和血便的鸡逐渐减少,5天后鸡群恢复健康,不再出现死亡。

7. 诊治体会 ①鸡球虫病的发生与鸡群饲养管理方式有直接关系,该鸡场鸡群为地面平养,雏鸡可直接接触到土壤和自身的粪便,为球虫卵囊的生存和感染提供了方便,因而引起发病。若采取网上笼养的饲养方式,可减少雏鸡接触到球虫卵囊的机会,从而可使球虫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②发生该病后,应立即使用抗球虫药,但该养殖户选用的驱虫药种类与用法皆有误。首先,盐酸氨丙啉主要对球虫的第一代裂殖体有抑制作用,是常用的球虫预防类药物,对已经出现血便的球虫病,效果不是太好,若采用妥曲珠利、磺胺类等球虫治疗类药物,同时配合使用维生素K,效果会好一些;其次,盐酸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颉颃作用,养殖户在饮用水中添加的电解多维有可能使盐酸氨丙啉的抗球虫作用减弱。③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时投服,驱虫效果会更好。此外,球虫易产生耐药性,应轮换或联合用药。对于平养鸡群,舍内的卫生状况、饲养管理条件和应激等因素,都易导致球虫病的暴发,尤要注重定期投喂球虫预防类药物。④球虫除机械性损伤鸡肠道上皮和争夺营养,导致感染鸡出现血便、贫血和消瘦等症状之外,还可作用于鸡的免疫系统,使鸡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因此,临床上常出现鸡球虫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多种疾病混合感染,使鸡群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上升,对养鸡业危害极为严重。

(作者联系地址:王 敏 韩天龙 王丽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科研路2号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邮编:024031;张广和 赤峰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 邮编:024000)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6

1 发病情况

2003年10月15日, 我县张建军养殖场饲养的6 000只肉鸡, 于95日龄时突然发病, 翅膀下垂, 缩颈闭眼, 鸡体消瘦, 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 通过采取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2 临床症状

病鸡呆立, 翅膀下垂, 缩颈闭眼, 羽毛零乱, 不愿走动。排水样稀便或饲料样粪便, 严重者排深褐色或红色胡萝卜样粪便。有刺鼻的恶臭味。随着发病天数的增加, 鸡体逐渐消瘦, 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 病鸡前期采食变化不明显, 后期减少。

3 剖检变化

打开腹腔后可闻到一种腐尸臭味, 肝脏肿大, 肝表面有广泛性出血性坏死灶, 整个腹腔表面乌黑, 肠管扩张充气, 几乎是正常的2倍。最具有特征的病理变化是在小肠后段、肓肠以及直肠, 肠壁增厚, 其内容物呈液体状有泡沫, 为混有血液的褐色或黑色稀粪, 肠壁充血有出血点, 黏膜上有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麸皮样坏死灶, 严重的形成坏死伪膜, 易剥落, 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

4 诊 断

(1) 初步诊断:

小肠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肠道的病理变化进行初步诊断。

(2) 实验室诊断:

①用牙签刮取小肠病变部位的肠黏膜, 置于载玻片上, 加等量生理盐水, 用牙签调和均匀后盖上盖玻片, 用40倍物镜进行观察, 可以看到一种圆形的或卵圆形的卵囊, 卵囊中央有一个深色的圆形部分, 周围则呈现澄清透明, 卵囊外还有一个双层的壳膜, 则可确诊为鸡小肠球虫病。②取新鲜病死鸡肠黏膜刮取物涂片或肝脏触片, 革兰氏染色, 镜下可见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短粗、两端钝圆的大杆菌, 呈单个或成对排列, 着色均匀有荚膜, 则可确诊为鸡魏氏梭菌病即坏死性肠炎。

5 防治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鸡舍和垫料干燥清洁。鸡群密度不要过大, 加强通风换气, 及时清除粪便, 防止鸡粪污染饲料与饮水。注意搞好药物预防, 可从肉鸡10日龄起交替使用抗球虫药至出栏前1周, 一旦发病, 防离病鸡, 彻底清理垫料和鸡粪, 鸡场周围及鸡舍用2%烧碱溶液全面消毒, 更换的垫料必须干燥, 并用百毒杀做消毒处理。治疗可使用红痢球杀 (主要成分为磺胺喹 啉纳) 、阿莫西林制剂饮水及超浓缩鱼肝油拌料, 连用3~5 d。症状消失后, 间隔2 d再投服3 d。

6 体会和建议

坏死性肠炎多因小肠球虫病继发, 治疗肠炎用药时必须和抗球虫药同时使用, 且不可片面单治, 最好2种以上药物综合使用。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应尽量不重复使用药物, 这样效果更佳。

发病前期整个鸡群症状很不明显, 易被忽视, 等到发现时已受到影响, 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一定要搞好环境管理和药物预防, 避免发病, 确保肉鸡规模饲养健康安全。

7小结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7

1 病原及发病原因分析

鸡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等几种艾美尔球虫引起的一种鸡肠道原虫病。肉鸡尖峰死亡综合征, 即低血糖症又称低血糖状态, 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血葡萄糖 (简称血糖) 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症候群。饲养管理差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鸡群发生某些疾病及饲料中营养缺乏, 如维生素A、硒和维生素E含量不足时, 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该病。笔者在接诊该病例后第一时间到该场调查, 发现该场饲养管理极差, 鸡群饲养密度过大, 舍内温度高、湿度大, 垫料潮湿, 通风不良, 卫生条件差, 鸡群发病前曾因停电而导致停水。

2 临床症状

鸡群突然发病, 患病初时在整群未见任何症状时, 出现发育良好的肉鸡突然死亡情况。仔细观察可见, 肉鸡零星出现精神不振, 采食、饮水量减少异常。随着病情发展, 病鸡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翅下垂, 眼半闭, 缩颈呆立或挤成堆, 有的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 饮水量增加, 嗉囊充满液体, 粪极稀、带血, 排似西红柿样粪便, 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鸡群中出现啄肛现象, 呈现消瘦、喙、肉髯和可视黏膜苍白、黄染等明显的贫血症状。部分鸡头部轻微震颤、兴奋不安、狂奔, 后期两翅下垂、共济失调、昏睡, 死前尖叫数声, 死后腹部向上, 两腿后伸, 全身苍白。

3 剖检变化

剖检20只病鸡, 鸡体消瘦, 黏膜苍白, 腿部肌肉和胸部肌肉苍白。嗉囊空虚或充满液体。大多数病鸡肝脏肿大, 质脆易碎, 色灰暗, 弥散有针尖大白色坏死点。肾脏肿大, 呈花斑状, 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脾脏、胸腺、胰腺和法氏囊萎缩苍白, 有散在出血点和坏死点, 肌胃与腺胃交界处呈紫黑色, 多有出血或溃疡灶。肠道呈现严重的出血性炎症, 肠管中有凝固的暗红色血液, 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出现大量针头大小的红色圆形或淡灰色斑点, 肠道内含有大量血液、粘液, 黏膜上有无数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病灶。

4 实验室诊断

取有典型症状的病鸡新鲜粪便或病死鸡肠管病变部刮屑物2~5g, 加入少量饱和盐水, 用玻棒将粪便捣成糊状, 然后添加饱和盐水, 其量约为粪便的10~20倍, 充分搅拌, 用两层纱布滤过, 将滤液装入水平放置的直径约1cm的小瓶内, 使液面稍凸出于瓶口。10分钟后加盖清洁无油脂的盖玻片, 镜检, 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 卵囊无色或黄色, 呈圆形或椭圆形, 有两层轮廓的卵囊壁。测定该鸡场病鸡的血糖浓度, 其平均值为59.1mg/m L, 有的仅为14.6mg/m L, 严重低于正常血糖值150mg/m L。

5 防治措施

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 将发病鸡舍的温度降低0.5~1℃, 同时降低湿度, 加强通风;保证持续供水、供料, 防止鼠害, 大群用5%葡萄糖及0.05%多维素饮水。控制光照, 制造黑暗环境, 每日给光16小时, 夜间间断给光, 以减少光照, 有利于提高生长激素水平, 减少低血糖症的发生率。

药物预防。一般从第3周起开始添加预防性药物, 对球虫病发生地区的鸡只要提前用药。可选用球痢灵按预防量125ppm拌料。氯苯胍按每吨饲料混药33g, 从15日龄开始连续用药。250ppm抗球虫药球痢灵拌料, 连用5天。用黄芪多糖提高机会免疫力, 减轻免疫抑制给鸡群带来的损害。用百炎净 (主要成分:硫酸新霉素、粘杆菌素、替硝唑) 等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8

1 发病情况

2009年8月辽阳地区某肉鸡养殖户购进3 600只肉雏, 鸡群在20日龄发现个别鸡精神沉郁, 呼吸困难, 部分鸡排黄白色、咖啡色、红色稀粪, 疑为球虫感染, 使用马杜拉霉素 (按3 ppm饮水) 、球痢灵 (按0.02%拌料) 治疗, 连用3 d, 无效。鸡群病情迅速恶化, 采食量由原来的每日80 kg减至55 kg, 死亡数从每天5只上升到28只, 精神萎顿的鸡占全群的30%~40%。鸡群的总发病率达50%, 发病4 d后已死亡近150多只。发病较轻的鸡采食量减少, 饮水量增加。

2 临床症状

病鸡采食量突然下降, 精神萎顿, 缩脖闭目, 羽毛松乱;排灰白色、黄白色稀粪, 有的粪中带血, 病鸡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粪便;多数鸡呼吸困难, 流鼻液, 行动迟缓, 离群独居;部分病鸡腹部膨胀, 触之有波动感, 腹部为红色或紫红色;有的病鸡眼睑肿胀、粘连, 眼前房积脓, 成干酪样 (多为一侧) 。

3 剖检变化

气囊增厚、浑浊, 呈黄白色。心包膜增厚, 心包表面及心包液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肝稍肿质脆, 有的表现肝硬化, 肝表面被覆一层纤维蛋白膜, 胆囊肿大, 充满胆汁。小肠外观明显肿胀, 肠管粗细不均, 从浆膜层可见大小不等的紫红色出血点, 小肠中段肠管扩张, 肠壁增厚, 肠内容物呈浅灰色、浅褐色或浅红色。肾脏肿大, 呈槟榔状, 有不同程度尿酸盐沉积。

4 实验室检验

4.1 球虫卵囊检查

刮取病鸡肠黏膜和肠内容物均匀涂片, 用生理盐水稀释, 加盖玻片后显微镜下观察, 可发现大量卵圆形的球虫卵囊, 内涵一个圆形合子;有部分为裂殖子、裂殖体。

4.2 细菌培养

取患病鸡的肝脏涂片, 进行革兰氏染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 均可看到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浓染、单个或成对排列的小杆菌。无菌操作接种肝、脾组织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 37℃恒温培养24 h。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为圆形、微凸、湿润, 麦康凯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粉红色。挑取菌落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发现其形态大小与上述相同。

4.3 生化反应

取纯培养细菌接种于糖发酵管中作生化反应试验, 重复2次, 结果本菌能水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甘露糖, 产酸产气, 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反应为阳性, 能产生靛基质, M.R反应阳性, V-P、H2S、尿素水解、枸橼酸盐、液化明胶反应均为阴性。

4.4 药敏试验

按常规的改良纸片法进行, 结果青霉素、多西环素、多黏菌素、利福平为低敏;左氧氟沙星、链霉素、氟哌酸为中敏;头孢唑啉、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氨苄、磷霉素为高敏。

根据以上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诊断该病为小肠球虫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保持鸡场干燥、清洁, 避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防止鸡粪污染饲料和饮水, 及时清除粪便, 更新垫料, 减少污染。每日用0.2%的百毒杀带鸡消毒1次, 同时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的添加量加倍。

5.2 用青霉素 (按10万IU/只) 和百球清 (100 kg水/瓶) 混合饮水, 2次/d, 连用2 d;同时, 在饲料中添加丁胺卡那霉素 (200 g/t) 、维生素K3, 连用4 d。

5.3 用速达宁 (含磷霉素、头孢噻呋) 、球痢清 (复方SQ-Na、氨丙啉制剂) 饮水治疗, 2次/d, 连用5 d, 并添加葡萄糖、复合维生素, 很快控制了死亡, 4 d后基本恢复正常。

6 建议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9

1 案例

山东阳谷县西湖乡某养殖户饲养的5 000只小型肉鸡,1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聚堆,排粪不正常。虽然用抗菌药治疗了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急性死亡。发病后第5天,剖检病死鸡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3 d病情得以控制。

2 临床病症

病鸡羽毛蓬乱,闭目呆立,排黄白色或西红柿样稀粪,有的排内含泡沫样的金黄色稀粪,排出粪便多呈竹节状。部分病鸡排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便,严重的全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吱吱乱叫,阵发性的乱冲撞,夜间有软颈出现。

3 剖检变化

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指肠增粗,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肠内有黄色或黄色稀状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物呈现煤焦油样。

4 实验室检查

取肠内的灰绿色伪膜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37℃厌氧环境下培养过夜,可见灰白色,半透明,表面湿润光滑两层容血环。直径2~4 mm大小不等的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均匀一致的粗杆菌,有的有荚膜和芽孢。刮取病变肠断黏膜,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的圆形的球虫裂殖子与球虫卵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

5 治疗方案

(1)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真菌通治拌料2 d(全天用量早晨1次顿服)。

(2)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肠毒通治拌料3 d(全天用量下午1次顿服)。

(3)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球虫粉,每袋50 kg水连用2d。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10

鹅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能产生B毒素,引起坏死性肠炎。鹅肠球虫是由艾美耳属和泰泽属的各种球虫寄生鹅的肠道引起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特征是鹅的消瘦、贫血和下痢,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二者同时感染,使病情加剧,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笔者在门诊工作中遇到一起典型病例,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3年9月上旬,铁力市王杨乡李某饲养的1500只50日龄的鹅先后发病,当时是雨季,在一段时间内阴雨天气居多,舍内湿度过大,再加上农村的育雏条件有限,给疾病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发病后请当地兽医采用抗球虫药物治疗,但不能制止继续发病,发病数量不断增加,出现病情加重,并出现死亡现象,高峰期一天死亡22只,5d时间共死亡186只,死亡率达12.2%。后经我处检查,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鹅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

鹅群开始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无光泽,缩头,行走缓慢,闭目呆立,翅膀下垂。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怕冷聚堆,有的呼吸困难。先便秘后排稀便。排出白色或褐色稀便,或呈水样稀便,严重者粪便呈咖啡色或红色,稀粪中带血丝,病鹅表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后期由于肠道损伤及中毒加剧,翅膀轻瘫,共济失调,食道膨大充满液体,逐步消瘦,发生神经症状,痉挛性收缩,不久死亡。病程一般5~10d不等。

3 剖检变化

病死鹅干瘦,严重脱水,贫血。小肠显著肿大至正常的2~3倍,尤其是中段、后段较为明显,肠壁非常薄,外观见肠壁有出血斑点,肠黏膜坏死脱落,肠内充满褐色或淡黄色的凝固栓塞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样”,长度4~8cm,有一种腥臭味。黏膜苍白或发绀,肠黏膜增厚、出血、糜烂,在回盲段、直肠中段的肠黏膜具有糠麸样的假膜覆盖,肠黏膜上有溢血点和球虫结节,肠内容物为红色至褐色黏稠物。有的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肝脏肿大,有散在的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细菌检查

4.1.1 涂片镜检 取病死鹅的肠内容物、肝、脾、盲肠和淋巴结等病料,分别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革兰氏阳性、有荚膜、单在、成对或呈短链排列的大杆菌。

4.1.2 细菌培养 取新鲜典型死亡鹅的肠壁刮取物、肝、淋巴结等病料,用划线法接种在魏氏梭菌血液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下厌氧培养12h。挑选可疑菌落培养,结果长出灰白色、圆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的大杆菌,直径2~4mm,周围是双重溶血环,内环呈完全溶血,外环不全溶血。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细菌呈两端钝圆、革兰氏阳性、短粗杆菌,有荚膜。

4.1.3 生化试验 该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和蔗糖,不发酵甘露醇、卫茅糖,靛基质反应阴性(-),硫化氢反应阳性(+),能水解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

4.1.4 毒素测定 取病死鹅的小肠后段内容物的滤液,分为A、B两份,A滤液加热70℃,30min,B液不加热。取健康无病的小白鼠4只,分为2组,每组2只。一组静脉注射加热过的A滤液,另一组静脉注射未加热的B滤液。结果注射A滤液的健在,注射B滤液的死亡。为了进一步证明毒素的存在,将死亡的小白鼠放在37℃的恒温箱中,作用5h后,剖检发现明显的气泡肝。

4.1.5 药敏试验 按常规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霉素、阿莫西林高敏,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中敏,氨苄西林、青霉素低敏。

4.2 球虫检查

4.2.1 涂片镜检 采取肠、肝、脾组织结节进行压片,用姬姆萨氏液染色,镜检,可见大量的裂殖体、裂殖子和卵囊。

4.2.2 虫卵检查 取适量鹅的粪便,放入烧杯内,加入饱和食盐水适量,用镊子将鹅粪便捣碎后,再加入30ml左右饱和食盐水,混合均匀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到另一个烧杯中,静止30min左右,用直径6~8mm的细铁丝圈,水平的接触液面,蘸取一层水膜,然后移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可见到球虫卵囊。

4.2.3 动物回归试验 按上述检查虫卵方法收集球虫卵囊,取两只未被球虫病感染的健康兔,每只口服一定量的球虫卵囊,经2~3d后,2只兔相继发病,其症状与自然感染相同。

5 防治措施

5.1 对发病有症状的鹅,要隔离治疗,用头孢噻呋0.1mg/kg·w,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3d。在饮水中添加复方阿莫西林25g兑水100L、0.1%维生素C、维生素K340mg、电解多维227g加水150L,把上述药物溶解后一天饮2次,连饮3~5d。

5.2 抗球虫药物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剂量为0.05%~0.1%混于饲料里,搅拌均匀,投给。在投药期间添加鱼肝油10~20ml/kg饲料。也可用氨丙啉,按每千克饲料加入150~200mg,连用7d。用药期间,应停止饲喂维生素B1。

5.3 也可用中药治疗,其方剂为:柴胡100g、苦参75g、常山90g、白茅根60g、药用炭50g,混合水煎,拌在饲料中喂给。为100只鹅的1天量,连用3d。5.4 将发病鹅进行隔离,彻底清除病鹅的粪便、污染的垫料及污物、垃圾,用3%~5%的热火碱溶液喷雾消毒,每天1次;所用器具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病死鹅消毒后做深埋或用火焚烧;用0.3%过氧乙酸带鹅消毒,环境要用3%火碱溶液喷洒消毒。注意鹅舍的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避免潮湿,并要加强饲养管理。

经上述治疗,到第3天停止死亡,除12只没有治疗价值鹅淘汰外,其余的在10d后全部康复。

6 结语

6.1 鹅的魏氏梭菌是肠道常在菌,一般不会发病,但当机体受到一些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饲料营养成分的急剧变化或质量突然下降,在全价日粮中额外添加鱼粉、黄豆、小麦、动物脂肪等高能量或高蛋白原料时,肠黏膜因细菌、球虫、蠕虫、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抗菌素等原因而引起损伤发病。

6.2 因为有球虫病,在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选择,治疗球虫病的同时,要选择维生素A、维生素K3及电解多维,这样对损伤的肠黏膜有修复的作用。对魏氏梭菌病的治疗,要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疗效。球虫也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时选择不产生耐药性的新药,一定能达到治疗目的。

6.3 在临床上,应与小鹅瘟相鉴别。小鹅瘟发生主要集中在10~30日龄的雏鹅,坏死性肠炎在整个鹅的生长期都可发生。二者最好做病原分离和鉴定。

6.4 在平时不要随便更换饲料。不可在全价日粮中额外添加鱼粉、小麦、黄豆和动物油脂等高能量或高蛋白原料,防止饲料营养不平衡造成对肠道的刺激。正确使用抗生素,防止超量使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紊乱。要定期驱虫,减少肠道黏膜受到损伤。□

肉鸡球虫病诊治 篇11

1 发病情况

2008年7月15日,台儿庄区马兰屯镇王庄村某养殖户在林下饲养的1 200只肉杂鸡,5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发病,排粪不正常。随即用抗菌药物治疗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鸡零星死亡。现场观察鸡群,剖检病死鸡1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小肠球虫病与鸡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2 d后病情得以控制,3 d后全群康复。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出现零星死亡。3 d以后,病鸡还出现瘫痪,不愿走动,尖叫,而且夜间死亡明显增多,最高一昼夜死亡23只。部分病死鸡死前精神采食基本正常,突然死亡。

3 解剖变化

共剖检15只病死鸡,主要病理变化: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脂肠增粗,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气胀),肠壁增厚。从浆膜面可见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有的为片状出血斑;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或红色,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稀粪,肠壁黏膜呈麸皮样;空肠和回肠脆而易碎,充满气体,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伪膜,有的易剥落,黏膜有出血斑点。肠内有黄色或金黄色稀状内容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段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容物呈现煤焦油样。

4 实验室检查

4.1 肠黏膜涂片检查

从病死鸡的小肠中段病变部刮取肠黏膜涂片,用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镜检,可看到成簇的大型裂殖体。

4.2 细菌学检查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肝、脾和小肠病变黏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37℃孵育24~48 h后观察。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隆起、光滑,淡灰色,湿润,周围见双重溶血。挑取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两端钝圆、单在、成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附陛大杆菌。另取同一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基中,37℃培养24~48 h,可观察到熟肉基一致浑浊,大量产气,肉渣淡红色。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并发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6 防治

(1)地克珠利、阿莫西林、林可霉素饮水,饮水中加适量鱼肝油和电解多维。连用3~5 d,症状消失。

(2)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及时清扫鸡粪,避免密度过大和通风不良,防止鸡粪污染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减少细菌污染。

7 体会

(1)小肠球虫中以毒害艾美耳球虫危害性较大,在小肠中部存在成簇的人型裂殖体是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特殊病症。该种球虫繁殖速度慢,不能与其他球虫竞争,多见于较大日龄的鸡,通常发生在8周龄以后,在肉杂鸡上较为多见。

(2)在一般情况下,梭菌通常不致病,除非存在一些协同因素,如突然更改日粮成分、严重应激、球虫感染等。在本病例中正是由于小肠球虫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了肠黏膜的完整性,造成继发梭菌感染,这也是部分鸡出现急性死亡的原因。

(3)单纯的小肠球虫感染通常表现为消化机能障碍,营养不良,抗病力下降和电解质紊乱。病鸡出现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状,通常也有一定的死亡率,如果和其他病并发则死亡率增高。

上一篇:语音迁移下一篇:网络运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