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坏死性肠炎

2024-07-08

肉鸡坏死性肠炎(精选9篇)

肉鸡坏死性肠炎 篇1

肉鸡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肉鸡肠道炎症, 引起肉鸡腹泻, 生长缓慢, 严重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 是肉鸡饲养中重要疫病之一。现将我地区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与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症状

常发于8~12日龄的雏鸡, 病鸡主要表现是腹泻, 排出尚未完全消化的饲料, 就是俗称的“过料”, 粪便中多含有气泡, 病鸡消瘦、脱水, 比正常鸡要小, 发育缓慢;有的病鸡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 出现乱窜, 翅腿麻痹, 不能站立, 侧瘫等现象。

2剖检变化

发病早期, 肠壁紧张, 充满气体, 脆弱易断。切开小肠, 发现肠壁有增厚变硬的现象, 肠粘膜上附着一层白色粉沫状物, 肠管自然外翻;发病后期, 肠壁变薄, 肠管变软, 轻刮肠粘膜可见多量黄白色油状物质。

3实验室诊断

3.1取小肠粘膜刮削物, 火焰固定, 革兰氏染色发现两端钝圆的阳性大杆菌。

3.2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黏膜, 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琼脂上, 37℃厌氧培养过夜, 可生成表面光滑、隆起、淡灰色、直径2~4mm的较大菌落, 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 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该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述相同的细菌。

3.3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h后, 可见明显的“爆烈发酵”现象, 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4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杆菌肽、硫氰酸红霉素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土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5治疗

青霉素:雏鸡每只每次2000U, 成鸡每只每次2~3万U, 混入饲料或饮水中喂服, 2次/d, 连续服用3~5d。杆菌肽:雏鸡每只0.6~0.7mg/次, 青年鸡3.6~7.2mg, 成年鸡7.2mg, 拌料喂服, 2~3次/d, 连用3d。

6预防

6.1饲养密度要适当, 减少应激, 禁用霉变垫料, 在炎热季节, 给料时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 每次喂完料都要将料槽清理干净, 防止因料吃不净, 受潮后料变质。

6.2在肉鸡发病高峰期, 饲料和饮水中可以添加适量的药物来预防本病发生。

6.3肉鸡感染球虫后, 肠粘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是引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肉鸡饲料和饮水中定期添加抗球虫药物, 可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率。

早产儿坏死性肠炎的中西医调理 篇2

什么是坏死性肠炎?

我们吃完食物,需要靠肠胃道来消化吸收,身体才能得到足够的养分。早产儿因为肠胃道不够成熟,肠胃蠕动慢,消化的能力也不好,所以发生坏死性肠炎的比例高,构成的因素还包括:缺血、缺氧、感染等,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坏死性肠炎一旦发生,死亡率与后遗症的发生机会也会增高。

母婴tips

妈咪们在喂食早产儿时,必须由少量且低浓度开始,再慢慢地视宝宝消化情况来增加,切不可为了让宝宝追赶上正常体重而多喂。

常见症状

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出生后3~10天,伴有以下几种症状。

症状:腹胀:常为首发症状,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呕吐:呕吐物带胆汁或咖啡样物。

便血:重者为果酱样或鲜血便。

全身症状:早期可有反应差、嗜睡、体温不稳、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大多数病儿病情进展快,很快出现较重的感染中毒症状,精神萎靡、体温不升、青紫或苍白、四肢凉、休克、酸中毒,甚至频繁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败血症及肠穿孔而死亡。

中医认为本病初以邪实为主,病久气血亏虚,病情轻重悬殊,进展迅速,临证首先应辨别虚实。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常将其分为以下两种证候类型。

1热毒蕴结

主证:腹泻,便血,发热,腹胀,腹痛,呕吐,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质红或暗紫,舌苔黄腻。

2气血亏虚

主证:为本病恢复期,上述临床表现明显缓解,见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腹胀,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数,指纹沉稳色淡。

西医调理

患有此病的早产儿一定要禁食。

禁食时间: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恢复进食标准: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3~5ml,2~3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从每次3~5ml开始,逐渐加量,每次增加1~2ml,以母乳最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供给营养。每天输液量,包含的热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营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不同情况而具体用方。

中医调理

在治疗上,急性期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重在祛邪,恢复期以益气健脾为主,重在补虚,由于血瘀为其主要病机,故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

热毒蕴结型的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柏、红花、三棱、莪术各6g,黄连、丹参各3g,大黄2g。呕吐加姜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腹痛加金铃子、延胡索。

气血亏虚型的治法: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党参、茯苓各9g,当归、川芎、白术各6g,甘草、红花各3g。血虚明显加鸡血藤、阿胶珠:余热末尽加黄连、葛根。

中成药

1八宝五胆药墨: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熄风定惊之功效。适用于本病属热毒蕴结者。每服0.25g,日服2次。

2黄明胶:具有养阴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便血属阴虚者。每服2g,日服2次。

3止血胶:具有滋阴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便血属气阴两虚者,每服2ml,日服3次。

专方验方

1三七白及散:参三七粉、白及粉各3~6g。以温开水调成糊状,口服或鼻饲给药,每服3g,日服2次,便血停止后药量减半,继服3日。

2导毒化瘀汤:黄连6g,黄芩10g,大黄10g,炒地榆10g,炒槐花10g,白头翁10g,丹皮10g,炒枳实10g,甘草3g。水煎,1剂分4次口服或鼻饲。另煎1剂保留灌肠,日2次。

3解毒活血汤:紫花地丁16g,凤尾草16g,刘寄奴16g,红藤16g,地榆16g,仙鹤草31g。每日1剂,频服。

4清肠解毒汤:川军6g,当归6g,败酱草6g,白芍6g,玄明粉2g,桃仁5g,丹皮5g,红藤5g,地榆5g,枳实10g。水煎,川军后入,玄明粉冲服。日1剂,分3次服。

肉鸡坏死性肠炎诊断与防治 篇3

2~4mm的较大型菌落, 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 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 镜检发现与前述相同的细菌。 (3) 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h后, 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 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4) 药敏试验的结果是, 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痢特灵、杆菌肽、氯霉素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土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

4治疗

该病确诊后, 笔者制订了以治疗坏死性肠炎为主, 兼治小肠球虫病为辅的原则。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 投喂高敏药物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首先加强通风换气, 全群隔日带鸡消毒1次。痢菌净0.03%饮水, 2次/d, 2~3h/d, 连用3~5d;饲料中拌入15mg/kg杆菌肽和70mg/kg盐霉素。2周龄以内的雏鸡, 100升饮水中加入羟氨苄青霉素15g, 2次/d, 2~3h/次, 连用3~5d。

用药24h后, 粪便颜色明显改观, 病鸡症状减轻, 采食量增加, 3d后症状消失, 鸡群恢复正常。以后再加强用药2d。

5.1药物防治用0.05%甲硝哒唑拌料饲喂, 饮水中加入0.05%VC和1%葡萄糖, 连喂5d为一个疗程, 停药3d, 再喂一个疗程。临床健康的鸡群, 用灭滴灵拌料饲喂, 用量200mg⁄kg饲料, 加适量复合VB, 连用7d。

肉鸡坏死性肠炎 篇4

关键词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的胃肠疾病。临床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三大主要症状,是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外报道目前死亡率为存活新生儿的0.5%。2000年3月-2007年5月,我院共接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7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2000年3月~2007年5月共收治NEC患儿47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NEC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22例;胎龄<33周10例,33~37周29例,37~42周6例,42周以上2例,平均35.4±0.4周;体重<1500g 12例,1501~2500g 30例,>2500g 5例,平均1760.0±30.5g;发病日龄<6天20例,6~10天13例,>10天14例,平均5.9±0.8天。47例均有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其中便血23例,腹泻10例,高热6例,体温不升9例。电解质紊乱18例,酸碱平衡失调22例。腹部X线片显示腹胀18例,肠壁积气25例,腹腔游离气体13例,合并肠穿孔3例。

临床治疗:47例确诊后即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并积极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临床疗效:47例患儿治愈42例,平均住院15±0.8天,2例自动出院,肠穿孔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死亡。

护理

一般观察:观察患儿神志、面色、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是否有呼吸暂停、心律减慢、烦躁不安、抽搐等。同时还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的表现,皮肤颜色、弹性、前囟凹陷的程度及尿量的改变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是否有手术指征,如气腹或门静脉积气,腹壁红肿,腹腔穿刺液为血性或浅褐色,有腹膜炎表现,大量便血,完全性肠梗阻,腹部有肿物,休克或明显的酸中毒表现,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呕吐物的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是否为鲜红色、咖啡色、黄色、草绿色、白色黏液,呕吐物的量,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大便的性状的观察:大便的次数、量、性状、颜色、黏稠度等,是否为水样便、墨绿色便、鲜红色便,黏液血便、黑便或果酱样血便,有无坏死脱落的肠黏膜,及时标本送检以明确病情变化。

腹胀程度的观察:每日定时测量腹围并记录。观察腹胀的程度,如腹胀如鼓、稍腹胀,腹壁张力是增高还是腹软,严重者腹壁可出现红斑及板结。腹部触诊有压痛感、腹壁肌张力高有捻发感。肛管排气对减轻腹胀效果不明显,而胃肠减压具有明显减轻腹胀的作用。

饮食的护理:必须绝对禁食、禁饮,一般禁食8—12天,轻症禁食5—6天,病情重时需禁食10~15天或更长。待患儿无呕吐、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性、有觅食反射,临床状况好转后开始恢复饮食。一般先进食或鼻饲5%葡萄糖水,观察无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异常后,再改为1:1稀释的牛奶,逐渐过渡刊全牛奶,量由少到多。喂奶前先从胃管中抽吸胃内容物,如胃内潴留量超过2ml,则停喂1次。在恢复喂养过程中,如患儿再次腹胀及呕吐,需再次禁食。不可开奶过早或增奶过快,否则易复发甚至病情恶化。

胃肠减压的护理:NEC一旦确诊即同时进行胃肠减压。新生儿胃肠减压的方法,一般根据腹胀的情况间断抽吸,如用负压持续吸引,负压为30~40mmHg(1mmHg=0.133kPa),应用负压吸引时注意调节,防止吸力过小无效,吸力过大造成损伤。保持引流管通畅,每2小时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正确记录引流液的总量,以供分析病情、计算液量作参考。通过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不但可改善肠壁血液供应,减轻腹胀、呕吐,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还可减轻胃肠蠕动,减少胃肠出血,并提供了鼻饲牛奶的途径。

药物输入的护理:NEC患儿进食期间完全依赖全静脉营养,每天根据补液总量合理安排补液顺序、速度,同时兼顾抗生素的滴入,以保证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使其即达到治疗目的又能将全部液体均匀输入,液体输入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熟练穿刺技术,防止药液外渗,控制好输液速度,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液体外渗等,以便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口腔的护理:NEC患儿因禁食而口唇干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50%苏打水做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的滋生,口唇涂碘甘油。如合并鹅口疮发生,则可在使用苏打水口腔护理的同时可局部外涂制霉菌素。50万U/日,3次/日。

皮肤的护理: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儿的颈部、腋窝、会阴,大便后及时清洗臀部。涂鞣酸软膏,预防红臀的发生,被服柔软,尿布经高压灭菌后使用。

异常体温的护理: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因其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肤散热迅速,产热能力差,常呈低体温,故应注意保暖。体重小于2000g早产儿,应在暖箱内保暖,以保持体温恒定,防止硬肿症的发生。将暖箱预热,待暖箱温度达到32℃时将患儿裸体放入暖箱内,逐渐升温,每小时升高0.5℃,直至暖箱温度升至34℃,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每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恒定后改为每4小时1次。每n的治疗与护理尽量集中在箱内进行,避免反复操作而增加散热。体重大于2000g的早产儿可在箱外保暖。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用柔软的棉被将患儿包好,冬天可使用热水袋,应避免烫伤。每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恒定后改为每4小时1次。

心理护理:由于NEC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重症监护时间长加之住院期间无法探视患儿,住院费用高昂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患者家长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心理负担较重,应给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帮助患儿家长,使患者产生信任感。鼓励患者家长倾诉内心的感受,让其说出担心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有的放矢,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悲观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肉鸡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篇5

1. 临床症状

病鸡呆立, 被毛蓬乱, 有的蹲伏不动, 鸡冠发绀, 双目紧闭, 不愿走动。采食饮水均减少、下痢, 粪便恶臭, 严重者排深褐色或红色胡萝卜样稀便, 常混有血液, 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 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

2. 病理变化

病鸡脱水、消瘦, 腹腔有难闻的腐尸臭味, 嗉囊充满积食, 肝肿胀, 呈深红色, 个别有坏死灶, 脾肿胀、充血, 少数肾肿胀, 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肿胀, 肠壁增厚, 肠内容物为淡黄、淡褐或淡红色。有的小肠有大量干酪样物质, 肠壁变薄, 从浆膜面可见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 空肠和回肠脆而易碎, 充满气体, 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的伪膜, 有的易剥离, 黏膜有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1) 肠黏膜涂片检查。刮取病死鸡小肠中段病变部位肠黏膜并涂片, 加等量生理盐水, 牙签调匀后盖上玻片, 用40倍物镜观察, 可见成堆大型球虫或圆形、卵圆形的球虫卵病鸡盲肠异常粗大囊。 (2) 细菌学检查。把刮取物接种在鲜血培养基上, 37℃培养24小时, 可见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隆起, 淡灰色, 周围可见双重溶血环。挑取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 观察到两端钝圆, 单在、成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4. 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 鸡舍要经常通风, 饲养密度不要过大, 及时清理粪便, 减少细菌污染。全群按20毫克/公斤肌肉注射阿米卡星, 口服补液盐, 与0.5%体脱康混饮, 连续3天。还可在饲料中添加莫能霉素, 连用2周, 可使鸡群饮食量迅速回升。调整日粮配比, 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 添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

一例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报告 篇6

1 发病情况

2010年5月中旬, 仙居县肉鸡饲养户饲养的3500只肉鸡突发疫情, 养殖户宋某带病死鸡求诊, 主诉:该批次肉鸡有3500余只, 饲养至30日龄, 截止到5月17号之前长势良好。分别于7、14、21日龄接种了肉仔鸡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疫苗。在3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 并有部分鸡只急性死亡, 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或废绝, 缩颈扎毛, 常排大量还未经消化的饲料或红褐色和黑褐色的“糖稀样”粪便。部分鸡只生长停滞, 消瘦。并有部分病鸡死亡, 最多时每日死亡10余只。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以突然发生、急性死亡为特征。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不愿走动, 羽毛蓬乱, 可视粘膜苍白, 排红褐色或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多数病鸡不显任何症状而死亡。

2.2 慢性型

鸡生长受阻, 排灰白色流体稀粪, 最后消瘦衰弱而死亡, 耐过的鸡多发育不良, 泄殖腔周围常有粪便污染。如发生混合感染, 死亡率增加。若混合感染了大肠杆菌病, 死亡率高达4%。

3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仅限于小肠, 特别是空肠和回肠, 部分盲肠也可见病变。肠壁脆弱、扩张, 充满气体, 肠粘膜附着疏松或致密伪膜, 伪膜外观呈黄色或绿色。肠壁浆膜层可见出血斑, 有的毛细血管破裂形成血晕。黏膜出血深达肌层, 时有弥漫性出血并发生严重坏死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 肠内容物呈柿黄色, 混有碎的小血凝块, 肠壁有大头针帽样出血点或坏死灶。

4 实验室诊断

4.1 取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黏膜

刮取物涂片, 火焰固定, 革兰氏染色, 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 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 证明有球虫病并发。

4.2 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黏膜

(取自死亡后4 h以内的鸡) , 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 37℃厌氧培养过夜, 可生成几个圆形光滑隆起, 淡灰色, 直径2~4 mm的较大型菌落, 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面所述相同的细菌。

4.3 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

基中培养8~10 h后, 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 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4.4 药敏试验的结果是, 该菌对青霉

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杆菌肽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庆大霉素不敏感。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首先加强通风换气, 全群隔日带

鸡消毒一次。庆大霉素1.5万U/ (kg体重·次) 拌料, 每天早晚各1次;饲料中拌入15 mg/kg杆菌肽和70 mg/kg盐霉素;甲硝唑按0.1%比例混饲或按0.05%浓度饮用, 连用4~5 d。

5.2 电解多维 (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

硒、维生素C等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主要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 每袋兑水500kg或拌料250 kg (按全天饮水量或采食量计算) , 供禽自由饮用或服用, 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连用4 d。

用药24 h后, 粪便颜色明显改观, 病鸡症状减轻, 采食量增加, 3天后症状消失, 鸡群恢复正常, 以后再加强用药2 d。

6 体会

6.1 由于魏氏梭菌抗药性很强, 所以

要迅速治愈, 减少死亡和经济损失, 最佳的做法应是首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并按常规用药治疗, 同时迅速采病料作细菌培养, 做药敏试验, 在此基础上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 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6.2 由于鸡坏死性肠炎易与鸡球虫

病合并感染, 故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抗球虫药, 以免造成本病的继发感染。

6.3 做好日常的卫生工作, 场舍、用

具要定期消毒, 粪便、垫草要勤清理, 以减少病原扩散造成的危害。禽舍加强通风, 避免养殖密度过大。

6.4 为了迅速控制本病, 在施用高敏

药物的同时, 做好日常的卫生工作, 场舍、用具要定期消毒, 粪便、垫草要勤清理, 以减少病原扩散造成的危害。对病死鸡只及时认真做好无害处理, 病鸡及时隔离饲养与治疗。

6.5 预防本病要对鸡群加强饲养管

理, 搞好卫生环境, 避免舍内湿度过大, 注意加强通风换气, 可在饲粮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 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6.6 减少应激, 在转群接种注射前2

肉鸡坏死性肠炎 篇7

1 案例

山东阳谷县西湖乡某养殖户饲养的5 000只小型肉鸡,1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聚堆,排粪不正常。虽然用抗菌药治疗了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急性死亡。发病后第5天,剖检病死鸡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3 d病情得以控制。

2 临床病症

病鸡羽毛蓬乱,闭目呆立,排黄白色或西红柿样稀粪,有的排内含泡沫样的金黄色稀粪,排出粪便多呈竹节状。部分病鸡排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便,严重的全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吱吱乱叫,阵发性的乱冲撞,夜间有软颈出现。

3 剖检变化

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指肠增粗,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肠内有黄色或黄色稀状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物呈现煤焦油样。

4 实验室检查

取肠内的灰绿色伪膜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37℃厌氧环境下培养过夜,可见灰白色,半透明,表面湿润光滑两层容血环。直径2~4 mm大小不等的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均匀一致的粗杆菌,有的有荚膜和芽孢。刮取病变肠断黏膜,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的圆形的球虫裂殖子与球虫卵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合感染。

5 治疗方案

(1)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真菌通治拌料2 d(全天用量早晨1次顿服)。

(2)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肠毒通治拌料3 d(全天用量下午1次顿服)。

(3)天津恒基利得生产的球虫粉,每袋50 kg水连用2d。

肉鸡坏死性肠炎 篇8

1 发病情况与临床表现

2009年4月, 新罗区某乡镇一养殖专业户在山坡果园放养的800多羽三黄鸡, 至2月龄左右时, 部分鸡先后出现精神沉郁, 羽毛蓬乱, 闭目呆立, 食欲减退, 蹲伏, 排黄白色或血样粪便, 有的排含泡沫的金黄色稀粪, 排出的粪便多呈竹节状。严重病例全身瘫痪, 两腿后伸趴地, 吱吱乱叫, 呈零星发病和死亡, 每天死亡3~5羽, 最高1 d死亡12羽。就诊时, 发病率达20%, 病死率18%。

2 剖检病变

剖检濒死鸡和病死鸡, 见小肠段病变明显, 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 肠黏膜增厚, 也有呈豆腐渣状的内容物, 小肠浆膜面有细小的点状出血, 个别肠段有灰绿色伪膜, 盲肠内容物呈煤焦油样;肝脾稍肿、质脆、瘀血, 呈深红色。

3 实验室检查

3.1 涂片镜检

刮取病变肠段黏膜、肠内容物置载玻片上, 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匀, 加盖玻片, 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大量圆形的球虫裂殖体和月芽形的裂殖子及球虫卵囊。

3.2 细菌分离培养

取肝、脾、病变肠段内容物接种于厌氧肉肝汤, 37℃培养24 h, 肉汤浑浊, 产生气泡。取上述病料接种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琼脂营养培养基37℃厌氧培养24 h, 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隆起、表面光滑的菌落, 在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溶血环。挑取上述培养物和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 单个或成双排列, 有芽胞, 无鞭毛, 不运动。

4 诊断

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 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 并通过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鸡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5 治疗

1) 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制剂抗球散 (主要成分为青蒿、地榆、白头翁、肠道保护剂等) , 按每包拌150 kg料, 饲喂7 d。

2) 饮水中添加痢菌净、盐霉素等, 同时辅以电解多维, 每天早晚2次。用药3 d后, 鸡群停止死亡, 采食量渐增, 粪便基本正常, 未再出现乱窜乱叫现象, 5 d后病情得以控制, 7 d后鸡群康复。

6 小结与讨论

1) 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杆菌。该病是鸡的一种散发性疾病, 温暖潮湿季节多发, 主要是2周至6月龄的鸡易发, 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多雨、潮湿高温季节。所以, 夏季高温多雨时期应注意防止这2种病的混合感染。

2) 该病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应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对散养的鸡群来说, 要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当遇到恶劣天气不能外出觅食时, 应及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并补充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次要改善鸡舍条件, 保持鸡舍通风清洁干燥, 定期消毒,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防止鸡群因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3) 对发病鸡群应及时选用最敏感的抗球虫和抗菌药物治疗。通过临床实践, 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 中药可杀虫、凉血、止血、去肠垢消积滞, 肠道保护剂可保护肠黏膜。同时, 结合搞好卫生消毒, 避免重复感染, 并加喂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营养物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肉鸡坏死性肠炎 篇9

1 发病情况

2008年7月15日,台儿庄区马兰屯镇王庄村某养殖户在林下饲养的1 200只肉杂鸡,55日龄时发现鸡夜间发病,排粪不正常。随即用抗菌药物治疗几天,但疗效不佳,且出现鸡零星死亡。现场观察鸡群,剖检病死鸡15只,并取病料,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慢性小肠球虫病与鸡坏死性肠炎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2 d后病情得以控制,3 d后全群康复。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鸡体逐渐消瘦,鸡冠和腿部皮肤苍白;排水样稀粪或饲料样粪便,严重者排深褐色和西红柿样粪便,有刺鼻难闻的气味,粪便中含有血液和黏液,出现零星死亡。3 d以后,病鸡还出现瘫痪,不愿走动,尖叫,而且夜间死亡明显增多,最高一昼夜死亡23只。部分病死鸡死前精神采食基本正常,突然死亡。

3 解剖变化

共剖检15只病死鸡,主要病理变化:肠管剪开后自行外翻,肠黏膜增厚,十二脂肠增粗,空肠、回肠肿胀,横断面变宽。小肠特别是中段肠管扩张肿胀(气胀),肠壁增厚。从浆膜面可见感染部位出现针尖大白色和红色病灶,有的为片状出血斑;肠内容物呈淡灰色、褐色或红色,有的小肠内有水样稀粪,肠壁黏膜呈麸皮样;空肠和回肠脆而易碎,充满气体,肠黏膜覆盖一层黄色或绿色伪膜,有的易剥落,黏膜有出血斑点。肠内有黄色或金黄色稀状内容物,浆膜有出血点,个别肠段有灰绿色伪膜,盲肠内容物呈现煤焦油样。

4 实验室检查

4.1 肠黏膜涂片检查

从病死鸡的小肠中段病变部刮取肠黏膜涂片,用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镜检,可看到成簇的大型裂殖体。

4.2 细菌学检查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的心、肝、脾和小肠病变黏膜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以焦性没食子酸法作厌氧培养,37℃孵育24~48 h后观察。菌落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隆起、光滑,淡灰色,湿润,周围见双重溶血。挑取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两端钝圆、单在、成双或呈短链的革兰氏附陛大杆菌。另取同一病料接种到一管熟肉基中,37℃培养24~48 h,可观察到熟肉基一致浑浊,大量产气,肉渣淡红色。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尤其是肠管剪口外翻、肠黏膜有灰绿色伪膜等病变,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毒害艾美耳球虫病并发魏氏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

6 防治

(1)地克珠利、阿莫西林、林可霉素饮水,饮水中加适量鱼肝油和电解多维。连用3~5 d,症状消失。

(2)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及时清扫鸡粪,避免密度过大和通风不良,防止鸡粪污染饲料和饮水,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减少细菌污染。

7 体会

(1)小肠球虫中以毒害艾美耳球虫危害性较大,在小肠中部存在成簇的人型裂殖体是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特殊病症。该种球虫繁殖速度慢,不能与其他球虫竞争,多见于较大日龄的鸡,通常发生在8周龄以后,在肉杂鸡上较为多见。

(2)在一般情况下,梭菌通常不致病,除非存在一些协同因素,如突然更改日粮成分、严重应激、球虫感染等。在本病例中正是由于小肠球虫在肠上皮细胞中大量增殖时,破坏了肠黏膜的完整性,造成继发梭菌感染,这也是部分鸡出现急性死亡的原因。

(3)单纯的小肠球虫感染通常表现为消化机能障碍,营养不良,抗病力下降和电解质紊乱。病鸡出现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症状,通常也有一定的死亡率,如果和其他病并发则死亡率增高。

上一篇:能源管理协调下一篇:野生药用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