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坏死杆菌病

2024-09-10

猪坏死杆菌病(精选7篇)

猪坏死杆菌病 篇1

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的坏死, 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多为散发, 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

1 病原分析

该病的病原体为坏死梭杆菌为梭杆菌属中的成员。在感染组织中常为不同长短的丝状, 亦有呈球杆状者, 直径约0.5~1.7μm, 长多为100μm, 有时可达300μm。幼龄培养物菌体着色均匀, 但培养超过24h以上, 菌丝内常形成空泡, 此时以石炭酸复红或碱性美蓝染色, 染色部分被淡染部分隔离开来, 如佛珠样。菌体内有颗粒包涵体, 革兰氏染色阴性。此菌无鞭毛, 不能运动, 不形成芽胞和荚膜。该菌为严格厌氧菌, 生长最适温度为37℃, 最适p H为7.0, 普通培养基, 如营养琼脂、肉汤等均不生长, 分离培养常用血清琼脂和肝片肉汤培养基。在肝片肉汤中形成一致的浑浊, 后期可产生特殊的臭味。

本菌分为A、B、AB三个菌型。在血液琼脂上A型菌落扁平, 轮廓不规则, 呈金属灰白色, β型溶血;B型菌落隆起, 轮廓圆整, 黄色, 不溶或弱溶血;AB型菌落为中间型, 可见菌落为毡状菌丝所构成, 中央致密, 周围较疏松。

本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 如杀白细胞素、溶血素等, 可引起组织水肿;产生的内毒素可使组织坏死。

坏死梭杆菌对温热的抵抗力不强, 加热至60℃30min或100℃1min即可杀死此菌。常用消毒剂 (1%高锰酸钾、2%氢氧化钠、1%甲醛、5%来苏尔或4%醋酸) 都可在15min内杀死本菌。但在污染的土壤中可存活10~30d, 在尿中存活15d, 在粪便中存活50d。

2 流行病学

许多畜、禽和野生动物均有易感性。其中牛 (尤其是乳牛) 、羊 (尤其是绵羊) 最易感, 马、猪稍次, 鸡则更次。人也偶可感染, 在人的皮肤、口腔及肺部形成脓肿。试验动物以家兔和小白鼠最易感, 在内脏, 尤其是肝形成脓肿。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的传染源。坏死梭杆菌主要经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而感染, 也可经血流而散播, 而形成新的坏死病灶。新生幼畜也可经脐带而侵入, 在肝内形成脓疡。

该病多发于炎热、多雨季节, 一般呈散发性, 偶呈现地方性流行。该病常与猪瘟、副伤寒、口蹄疫等并发或继发, 临床上应注意区别。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3d, 短的仅数小时, 长的可达1~2周。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 而有不同的病名。

3.1 坏死性皮炎

是最常见的病型, 多见于仔猪和育肥猪, 成年猪则较少发生。以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坏死和溃烂为特征。多发生于头、耳、颈、体侧及臀部。病初, 局部有痒感, 皮肤微肿, 有一层易剥离的干痂, 触坚硬, 但无热无痛。随之痂下深层组织迅速坏死, 内部组织溶解腐烂、破溃。

这种坏死灶, 有的病猪发生4~5处, 有的则多达10处。一般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 康复时病变处形成疤痕而愈合。严重者少食或废食, 体温升高, 消瘦, 常由于恶病质而死亡。

3.2 坏死性口炎

俗称“白喉”, 多发生于仔猪。病初厌食, 体温升高, 流涎, 口臭、口腔黏膜红肿, 增温, 在齿龈、舌、上颌、颊及咽等处, 黏膜出现溃疡, 覆有粗糙、污秽, 呈灰褐色或灰白色伪膜。撕下伪膜可见有淡黄色的化脓性坏死灶, 有特殊臭味。

发生在咽喉者, 有颌下水肿、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移行至肺部或转移他处时, 可致全身恶化, 多经过5~7d死亡, 也有延至2~3周者。

3.3 坏死性肠炎

常与猪瘟、副伤寒等病并发或继发。表现剧烈的腹泻, 排出脓血样或带有坏死脱落黏膜的稀便。剖检时可见小肠和大肠黏膜的坏死与溃疡, 病变严重者可使肠壁穿孔, 导致严重的腹膜炎而死亡。

3.4 坏死性鼻炎

主要发生仔猪和育肥猪。鼻黏膜有黄白色伪膜和溃疡, 坏死病变常波及鼻甲骨和面骨, 甚至气管和肺脏, 病猪表现咳嗽、脓性鼻漏, 呼吸困难和腹泻, 常可导致死亡。此病易与猪萎缩性鼻炎想混淆, 应注意区别。

4 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

坏死梭杆菌在入侵处繁殖, 其毒素使组织发生坏死。在组织坏死的同时, 坏死梭杆菌也常迅速死亡, 只有在病、健组织交界处, 可见到放射状排列的菌体。死于坏死梭杆菌病的猪, 除外在的病变外, 常在内脏中也有转移性的干性坏死灶, 化脓性胸膜肺炎等。

根据发病季节 (湿、热天气) 、年龄、病变发生的部位、特殊的脓汁与臭味, 结合流行情况, 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要作出确切诊断, 则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5 治疗方法

首先清除局部坏死组织, 再用1%高锰酸钾或5%福尔马林或10%硫酸铜冲洗消毒。然后在蹄底的孔内或洞内填塞硫酸铜粉或水杨酸粉或高锰酸钾粉或磺胺粉等。创面可涂敷木焦油福尔马林合剂或龙胆紫等;亦可用磺胺软膏、鱼石脂碘仿软膏等。可取得良好效果, 但治疗常需较长时间, 应当有耐心。

在局部治疗的同时, 依据病情的轻重配合以全身治疗, 如应用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病猪多时可在饲料内添加土霉素、庆大霉素。

猪坏死杆菌病的诊断要点 篇2

一般根据流行情况和临床症状可以确诊。但口、鼻、肠的坏死杆菌病须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应从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 (体表或内脏) 刮取病料, 涂片后用石炭酸复红或复红美蓝染色液染色镜检, 见到着色不均匀呈串珠状长丝形菌体或细长的杆菌, 即可确诊。如果病料污染或含菌很少, 可将病料制成1∶10悬液, 给家兔耳静脉注射, 待家兔死亡, 取其内脏的坏死性脓肿, 进行镜检和分离培养。

在病变部位出现坏死灶, 并且可能转移到其他脏器。切开病灶可见到中心有黄褐色坏死。

鹿坏死杆菌病的诊治 篇3

1 病原体

坏死梭杆菌为多形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小者呈球杆状,大者呈长丝状,无鞭毛,不能运动,亦不形成芽胞和荚膜。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外生殖道等处也常在。为严格厌氧菌,在加有血液、血清、葡萄糖、肝块的培养基内发育良好。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特别对氧化剂敏感,温热及常用消毒剂均可被杀死。本菌对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磺胺类药敏感。

2 流行病学

坏死梭杆菌是多种动物和人消化道的一种共生菌。健畜和病畜的粪便,以及被粪便污染的饲料、褥草、畜舍及牧地的土壤内,都含有本菌。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许多诱因都可促进本病发生。主要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感染,通过消化道的创伤及锯茸的损伤,助产产道的伤口或脐带感染。在配种季节,由于公鹿争偶顶架造成皮肤特别是蹄部皮肤损伤,加之食欲减退,抵抗力降低时更易感染本病。仔鹿出生季节如阴雨连绵,圈舍潮湿泥泞,污秽不洁,此时脐带易被感染。幼鹿在分窝转移后,由于思母鹿心切,焦躁不安,剧烈冲撞,拼命奔跑,致使体躯和四肢突露部受损伤,也可感染本病。幼鹿在生齿期或采食粗硬的饲料,损伤颊部、齿龈、口盖等处黏膜也易感染发病。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从数小时至1~2周,平均1~3日。一般呈慢性经过,有时呈亚急性。蹄踵及蹄冠部发生感染时,先出现热痛性肿胀,个别可见蹄底炎。而后出现化脓、溃烂和坏死,并向深部蔓延,外腔充满脓汁,从蹄冠肿胀处许多小孔流出米汤样污浊恶臭脓汁。有时坏死波及韧带、关节、骨骼、蹄匣,严重者发生蹄匣脱落及蹄骨破碎,伴发跛行。也可发现口黏膜的病变,多出现在舌根、腭部,也有的起始于唇,患部表面有黄白色与健康组织牢固结合的坏死物。有时发生龟裂,坏死表面呈灰绿色、污灰色,坏死灶渐向深部发展,深达骨骼。当病变转移到内脏时,出现全身症状。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两耳下垂,食欲不好,好躺卧。有继发感染时,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迅速消瘦,呼吸促迫乃至死亡。

4 病理变化

病鹿尸体大多数高度消瘦。四肢及身体其它部位有坏死灶,具有特征变化,有坏死中心,周围整齐。肝内坏死病灶大小不同、数量不等。在前三个胃的黏膜上、胸腹腔内、肺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灶,有的发生化脓性胸膜炎、化脓性纤维素性肺炎。一侧肺炎,甚至大部分肺烂掉,有特殊恶臭味。四肢或躯体患部硬固肿胀,溃烂和坏死。患肢皮下血管充盈,似篓绳样,压之硬固,重者蓄脓、充满有恶臭的脓汁;轻者仅蹄冠和球节皮肤溃烂。皮下组织胶样浸润或呈橡皮腿样。

5 诊断检查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的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当症状不明显时,可进行细菌学检查。从病鹿口内做厚层唾液涂片或从病灶周围病健交界处刮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见着色不均的长丝状杆菌。或按上述取病料作成乳剂,接种健兔耳静脉,接种后家兔约1周左右死亡,肝坏死,可从肝内分离出本菌纯培养加以确诊。

6 治疗措施

一例犊牛坏死杆菌病诊治 篇4

笔者2008年八月接治区某奶牛养殖户送诊的犊牛坏死杆菌病1例, 现将诊治情况向读者及同仁作以下总结, 并谨供参考。

2 流行特征

本病的发生常在犊牛生齿期间, 口腔此时易发生损伤, 引起坏死杆菌的感染。如犊牛营养不良, 牛舍潮湿、脏污、拥挤以及气温的变化, 都可诱发本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 但有的健康畜能排出菌源菌液可起到传播的作用。自然感染的途径是通过吞入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通过粪便和垫草的接触而传播。本病多为散发, 偶见呈地方性的流行。

3 症状

本病的自然潜伏期一般为1~3 d, 犊牛的坏死杆菌病, 常以坏死性口炎为主要病状。在病的颊、齿龈、应软腭的部位发生化脓性炎, 并有污褐色的被膜。被膜剥脱后下面露出溃疡, 溃疡缘肥厚, 溃疡底部不整齐。此外, 在鼻腔、喉及气管粘膜上也可发现病变, 该病变还可以转移到肝和肺。病犊的全身的症状表现体温升高40℃以上, 病犊衰弱明显, 从鼻腔中流黄色粘稠状鼻液, 可堵塞鼻腔, 出现呼吸发喘、困难、有时病犊出现下痢, 如不及时治疗, 病犊多在5~6 d内死亡或转为慢性, 出现坏死性支气管肺炎而使病犊死亡。

4 病理变化

病犊的病理变化可见其口腔粘膜有大小不等界限明显而表面龟裂的坏死块, 起初呈黄色或灰黄色, 后来变为污灰色或棕色, 其厚度可达数毫米, 牢固附着于下面的组织。坏死下面溃疡, 溃疡边缘肥厚, 溃疡面的粘膜高度肿胀, 潮红。在舌、唇、齿龈的粘膜上也有明显的溃疡, 在溃疡的局部也可以看到有坏死性的粘膜及坏死性的渗出物所形成的覆盖物。在扁桃体以及软颚和咽后壁也常发病。病重者, 硬颚上的坏死可侵入骨组织, 使骨组织也同样可变成坏死块。在血源性传染时, 坏死灶通常也可在肺脏中看到, 其他器官比较少见。

5 防治措施

首先消除发病诱因, 改善饲养管理, 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要先除去口腔内的伪膜及坏死物。可用卢氏液 (配方:碘化钾10 kg, 蒸馏水100 m L) 或用20%碘酊涂擦口腔患部。也可以用碘甘油涂于洗净的创面。碘甘油的配方是: (碘片7 g, 碘化钾5 g, 50%~70%的酒精100 mL, 中性甘油10 mL) 。

对犊牛的重症例要全身治疗, 可口服或静脉注射磺胺噻唑或磺胺嘧啶、四环素、土霉素、螺旋霉素, 每天给药2次。

一起山羊坏死杆菌病的诊疗 篇5

1发病情况

2014年3月份,七星关区阴底乡某山羊养殖户饲养的90余头黑山羊半数发病,半个月内死亡8只, 笔者前往诊疗。

2临床检查

病羊精神萎缩、被毛粗乱,消瘦; 口唇外无明显病变,口腔及下颌肿胀出现丘疹、脓疮、坏死灶,部分羊只牙齿松晃或脱落,采食、咀嚼、吞咽困难。

3病理变化

死羊尸体十分消瘦,口腔内有水疱、溃疡和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结痂,舌根、喉头、咽部等部位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胃肠几乎无内容物,其他未见异常。

4实验室检查

采集病死羊口腔病变组织送七星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为坏死杆菌感染。

根据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判定为山羊坏死杆菌病并进行治疗。

5治疗

1) 喂给病羊柔软、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2) 对病羊口腔内的水泡、溃疡、脓疱进行全面的清除,然后用1%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再用碘甘油涂擦,连续用药4 d。

3) 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青霉素3 IU、链霉素15 mg,每天2次,连用4 d。

经及时治疗,山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除3只病情严重的山羊死亡外,其余山羊全部治愈。

6小结

梅花鹿流行坏死杆菌病诊治报告 篇6

1 发病情况

多数呈散发, 偶尔群发, 成年公鹿多发, 其它群体发病较少, 秋冬季节多发, 其它季节较少。受秋冬气候影响较多, 气候异常、温度变化剧烈, 使鹿舍内卫生条件十分恶劣, 鹿圈运动场污浊不堪, 给此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更因为秋冬季节是梅花鹿公母鹿的发情季节, 梅花鹿群体不稳定, 性情粗暴、躁动不安, 相互追逐角斗, 容易造成外伤, 尤其蹄部损伤, 增加此病的感染机率, 因此, 各养殖场普遍存在此病威胁, 坏死杆菌病发病率比往年升高一倍以上。有的鹿场甚至更高, 呈发病猛、毒力强、症状剧烈、感染率高等特点。柳河一饲养户饲养80头公鹿, 一周之内发生二十多例, 当时畜主认为是口蹄疫, 经笔者现场询问诊查, 初步诊断为坏死杆菌病,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一周后基本控制住病情发展和蔓延, 该病如得不到正确处理, 会造成全身感染, 病鹿预后不良。

2 临床症状

2.1急性发病期病鹿跛行、高烧、食欲减退或废绝, 蹄部高度肿胀患肢不能负重, 站立提腿, 运动跛行, 蹄冠和蹄叉肿胀, 皮肤破溃排脓, 创面有圆而深的创口, 蹄壳软、易刮取壳质, 局部敏感、皮温升高、组织坏死。

2.2慢性病例严重跛行, 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 患部高度肿胀, 形成圆而深的通道, 深到骨壁, 流大量浓汁, 气味恶臭, 肉芽组织增生, 严重的蹄壳脱落, 脏器感染时鹿体消瘦, 咳嗽、呼出恶臭气体, 被毛粗乱, 慢性病例预后不良。

3 实验室检查

从健康组织与坏死组织交界处刮取病料, 涂片后用石炭酸复红染色后镜检, 可见到着色不均半珠状丝形菌体或细长的杆菌, 可诊断为坏死杆菌病。

4 剖检

4.1急性病例脏器无明显变化, 仅见肝脏微肿, 心脏高度充血, 患肢肿胀特别明显, 系冠关节骨质及筋腱受侵害严重, 结缔组织坏死变性, 呈黑褐色。

4.2慢性病例除患肢局部同急性病例相同外, 病鹿渐进性消瘦, 脏器变化特别明显, 大部分胸肺粘连, 肺脏坏死严重, 分布大小不等多发性、化脓性坏死灶, 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

5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及流行季节, 结合剖检和实验室检查基本可以确诊此病。

6 治疗

以前针对此病的治疗就是局部处理结合全身抗菌消炎, 无论怎样改进, 治疗效果都不大理想。笔者通过多年实践, 同多位同行探讨, 总结了一套彻底治愈本病的方法。因此病转为慢性经过后对脏器侵害非常严重, 而且是不可逆的, 很难治愈, 因此必须抢在毒素扩散至全身前进行治疗方有治愈的希望, 具体方案如下。

6.1 麻醉

成年公鹿用鹿眠灵1支 (2 m L) 肌肉注射进行麻醉, 局部处置完毕后用2支 (4 m L) 鹿醒灵肌注苏醒。

6.2 局部处置

将患肢侵泡在3%高锰酸钾溶液温水中10 min, 洗净创面, 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无论多深的通道都要彻底清创,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通道内反复用纱布捻转, 至有血液捻出为止, 冲洗干净后用纱布拭干, 坏死通道内塞满特制的去腐生肌散, 要塞紧塞实, 创口用红霉素软膏封严, 包扎患肢。5 d后进行第2次处理, 方法同上。处置完毕后患肢不做任何包扎, 任其自由活动。

6.3 全身治疗

用三效粉针, 每日1次, 连续注射7 d后停药5 d, 再注射7 d。

经过上述处置并结合全身抗菌消炎, 一般急性病例7 d基本治愈, 慢性病例两个疗程也可恢复。

7 小结

猪坏死杆菌病 篇7

1 流行病学

坏死杆菌是严重厌气菌,羊、牛(尤其是乳牛)最易感,马、猪稍次,禽类更次,人也偶感。幼畜较成年畜易感。实验动物(兔、小白鼠)也易感,动物园的袋鼠、猴、羚羊、蛇、龟类也见有。本病为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数小时至1~2周,一般1~3d。体温40~41℃,食欲减退或废绝。如病在四肢,喜卧不起;如病在口腔,则流涎;如病灶至肺,则咳时鼻流稠脓;如在肠道,则腹泻。

2.1 马

系凹部皮肤坏死,流污色分泌物,有恶臭。也有蹄冠坏死、蹄冠瘘管、蹄软骨瘘、蹄壁瘘管,蹄叉、蹄球、蹄软骨等坏死,均流污色分泌物,有恶臭。也有系部以下肿胀热痛,破溃后流腐臭灰黄色脓液,坏死区不断扩大,坏死皮肤不断剥落和溶解,溃疡面不规则,肉芽不平,易出血。也有系部坏死,咳嗽时由鼻排出稠脓。

2.2 成年牛

腹侧或其他部位皮肤干性坏死,皮肤变硬,毛稀少蓬乱、黑色,蹄底角质腐烂,有污黑臭液。

2.3 犊牛

常为坏死性口炎(又称“白喉”)。口腔黏膜红肿,增温,齿龈、舌、上颚、颊及咽等处可见有粗糙、污秽的灰褐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强力撕去伪膜,则露出易出血、不规则的溃疡面。坏死部位在咽喉时,吞咽和呼吸困难。若病灶延及肺部,常导致死亡。

3 病理变化

除体表病变外,马肺内形成数量和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结节,圆而硬固,切面干燥,其他实质器官也可能有坏死。死于“白喉”或坏死性皮炎的畜禽,肺和肠道也有坏死病变,有时肺的病变可继发坏死性化脓性胸膜肺炎。发生坏死性肝炎时,呈土黄色,其中散布多数黄白色质地坚实、周围有红晕的大小不同的坏死病灶。

4 诊断要点

体温高(40~41℃),食欲废绝,马多四肢下部皮肤坏死,溃疡面不规则,排恶臭污液,跛行,卧而不起。牛表现皮肤干性坏死,蹄也一样坏死。犊牛多为口腔黏膜坏死,撕去伪膜(灰褐或灰白色),露出不规整溃疡面。如坏死在咽喉部,吞咽、呼吸困难。在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用锐匙取材料作涂片,以石炭酸复红-美蓝染色镜检,可见着色不匀呈串珠状长丝形菌或细长的杆菌。

5 类症鉴别

(1)干性坏疽类似处(成年牛):皮肤坏死、干燥、皱缩、硬固。不同处:无传染性。多因火烧、强酸等原因造成,体温不高。(2)“恶性溃疡”类似处:系部皮肤坏死、脱落,流分泌物。不同处:奇痒,创面肉芽用手能抠掉,溃疡底部及周围皮下有黄色或淡黄色干酪样颗粒。(3)蹄叉腐烂类似处:蹄叉腐烂崩坏,有污秽恶臭分泌物,跛行。不同处:无传染性,体温不高,先在蹄叉侧沟发生,逐背向深部和周围扩展,形成大小不同的空洞,露出肉叉,体温不高。(4)腐蹄病类似处:蹄间隙腐烂,流恶臭液体。跛行。不同处:体温不高,无传染性。多因畜铺污秽潮湿,蹄经常浸泡不洁畜铺而发病。(5)系部皮炎类似处:系部以下肿胀,皮肤破裂有渗出液。不同处:无传染性。初期有热痛和瘙痒,不形成溃疡,不流污臭分泌物,体温不升高。(6)咽炎类似处:咽喉肿胀,呼吸吞咽困难。与犊牛坏死性口炎不同处:无传染性。颌下不水肿,口腔无溃疡,无伪膜。

6 防治措施

保持畜舍、畜体、用具的清洁卫生,注意畜铺干燥和牧场的排水,及时处理粪污。如皮肤和黏膜发生损伤,及时消毒处理,以防发生本病。一旦发病,及时隔离治疗。污染场去土消毒,污染用具进行消毒或销毁。在治疗时除局部治疗外,应注意对全身用抗生素,以防止转移病灶和继发败血症。

上一篇:社区护理质量下一篇:电子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