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教训

2024-10-14

阿里的教训(共7篇)

阿里的教训 篇1

阿里风光上市,互联网风云变幻。

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的市值排位转换排后,更是各自互联网多元化业务的全面碰撞与对决。而在BAT新对决的时代,也必将带来以各自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竞逐。

每一个致力于打造科技高地的城区都有一个硅谷梦。从阿里上市审视中国城市间始终持续的“硅谷热”,毫无疑问,城区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硅谷竞赛,正进入到以深圳南山、北京海淀和杭州滨江为代表的三城演义时代。

为什么是南山、海淀和滨江?

一句话,巨头不是万能的,没有巨头是万万不能的。

硅谷之所以成为硅谷,因为在这一高科技云集的高地,有苹果、有思科、有惠普,有着一群让人顶礼膜拜的科技巨头,在这里有着人才与资本、技术与金融、野心与成功、技术情怀与商业模式的完美结合与创新。

中国能够比肩硅谷巨头的企业屈指可数:腾讯、中兴在深圳南山,华为起于南山;百度、联想、小米在北京海淀,阿里巴巴在杭州滨江。从这一角度而言,国内众多城市、城区以硅谷“自勉”,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喊破嗓子建硅谷的城市、城区太多,能够端上台面的东西太少。

无巨头,不硅谷。所以,目前真正迈向硅谷之路,接近硅谷气质的城区一一南山、海淀、滨江。科技江湖的对决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江湖的对决离不开BAT,中国硅谷的竞赛也成了站在BAT身后的“一山一海一江”三城记。

南山:最具硅谷气质

先说南山,因为南山除了腾讯,还有阿里巴巴和百度的国际总部,还有马云退休后始终关注的菜鸟网络。能够让互联网三巨头纷纷安家于此,能够让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纷纷钟爱于此,南山的创新生态体系,绝对逼近硅谷。

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南山则是中心的中心。2013年,南山高新技术产值占深圳1/4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文化创意)增加值占深圳1/3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在南山是直观的财富转换。

腾讯已经不需要多言。尽管在市值上,腾讯被风头正劲的阿里超越。但别忘了,腾讯手握移动互联新时代的领先船票——微信,拥有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都无可比拟的强大社交资源优势。也别忘了,资本市场同样热爱腾讯,时至今日,一个腾讯的市值依然几乎相当于整个北京互联网产业的价值。

互联网不是唯一。

南山,有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企业研祥,有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迈瑞,有中国最大的激光器械企业大族激光,有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企业航盛,有中国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金蝶。

中国最大的通讯制造商华为和中兴,华为起步于南山,中兴扎根于南山;而被誉为“中国唯一能与苹果抗衡的公司”大疆科技,同样也在南山。

在每一个产业革新的时代,南山都孕育着产业领军企业。家电兴起的时代,南山诞生了康佳;手机风行的时代,南山诞生了金立;而在智能手机时代,“中华酷联”中的中兴、酷派都在南山。

远离政治中心,让南山的创新充满了草根气息和市场特色,也让其更贴近“创新、合作、开放、热衷改变”的硅谷精神;而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南山具有最原始的深圳创新基因,正是在“硅谷精神”和深圳基因的结合下,才诞生了腾讯、中兴、迈瑞这样级别的巨型企业和大疆这样的隐形冠军,形成电子信息、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集群。

硅谷精神所在的创新沃土,必定是资金投入的宠儿。

南山区内已经培育出108家上市企业(不包括新三板上市企业),堪称中国上市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地区。其中,集中在电子信息、互联网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三大行业的企业达73家,占比超7成。

更加重要的是,南山区上市的企业绝大部分为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满满的是“学而优则富”的正能量。

曾有业内人士戏称,中国风投1/3在深圳,深圳风投大半在南山,数据未免夸张,但事实绝不虚假。如果说硅谷是有头脑的野心家的乐园,南山也在由相似的野心家们演绎着相似的故事。

海淀:最具资源禀赋

提到海淀,一个中关村就够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自建立之初便被冠以“中国硅谷”的称号和使命,资源禀赋无可企及。

“国家驱动+学院创新”是海淀的王牌。中关村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市)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

2013年,北京的“千人计划”人才,80%在中关村地区。“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的人才,80%聚集在中关村地区。

因为中关村,海淀成长出以联想柳传志、百度李彦宏、博奥生物程京、中星微电子邓中翰、科兴生物尹卫东、碧水源文剑平、神雾热能吴道洪、创新工场李开复为代表的一大批“知本家”。

因为中关村,海淀拥有了车库咖啡、3W咖啡和贝塔咖啡等让创业者和创投家们心驰神往的新圣地,创投文化紧扣硅谷脉搏。中关村发展创业投资已经有十年的历史,早在大多数国人尚不知“PE”、“VC”为何物的2001年,中关村就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试点工作。如今,中关村同样是中国股权投资最活跃的区域,也是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的天堂。

中关村的科技企业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派是以联想和小米为代表的PC和手机企业,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品牌、渠道和营销,技术上并无过人之处;另一派是名声在外的互联网企业。百度、奇虎、新浪、搜狐、优酷、爱奇艺等等。由联想、小米、百度、京东等巨头所引领的科技航母战斗群的集聚力量,让海淀勇往直前地走在比肩硅谷的大路上。

滨江:最具商业未来

如果没有阿里,滨江将会怎样?

在北京不得志的马云最终在滨江成就了首富大业,在上海摔了跤的阿里最终在滨江成就了万亿平台。同样,阿里让滨江跻身于中国最强硅谷阵营。

一座城成就一个巨头,一个巨头升华一座城。滨江的硅谷要素,最浓重的还是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基因,离不开滨江的一方水土。电子商务是最为依托现实经济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江浙地区有着中国最庞大的产业链分工体系,滨江就在区域的中心地带。

滨江周边,有温州、常州的加工企业和制造企业为基础的产业带,有义乌、宁波对外贸易发达的商贸集中地,有桐庐的“物流兵团”,从而让阿里巴巴有了众星拱月的发达资源网络。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最先腾飞的地区,浙江有着较强的政府服务意识以及民营经济体系,从而造就了发达的中小企业商贸体系、民间融资体系、信用体系以及交通物流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客户基础。

滨江方圆不足百里的土地上,集聚了32家上市公司。除了阿里巴巴,还有天鸽互动、士兰微电子、恒生电子、信雅达等一批科技人员创办的上市企业,也曾上演过UT斯达康为代表的变革奇迹。

在滨江,有智慧安防国内前三强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有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滨江的商业力量,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中国科技的产业形态。从商业未来而言,滨江必将成为打造技术与商业互相融合创新的智慧之区。

阿里的教训 篇2

通榆县实验小学三年四班 李昕阳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现在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评:因为印象深刻,才“记忆犹新”。】

两年前,妈妈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胖嘟嘟的小脸蛋,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一双小眼睛,十分逗人喜欢。【评:描写了小弟弟的可爱。】

时间过(得)的可真快,一转眼小弟弟已经两周岁了。他十分淘气,(假如)没人管(,一定)就会惹出大事,所以时刻都要人照看。妈妈做饭的时候,会把小弟弟交给我看管。小弟弟还会用东西打我,我只好把我的零食给他吃,他才开心,才不再打我。照看小弟弟可真难啊!我一点也不喜欢陪着小弟弟玩。【评:写小弟弟的淘气而不好照看。】

那天,妈妈要出去买菜,妈妈说:“看好小弟弟,回来给你俩买零食。”以为小弟弟很(不)好看,(但)听了妈妈的话(给买零食),我(就)兴高采烈地说:“我一定会看好小弟弟。”【评;:零食的诱惑,让“我”欣然接受了任务。】

妈妈走出家门后,我和小弟弟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开始小弟弟很好看,后来(就)很不好照看了。我来给他做鬼脸,他笑得脸都僵了。【评:“津津有味”“脸都僵了”,写得生动。】

可是不大一会儿,弟弟变化无常,竟然大哭起来,喊着要找妈妈。我把自己的玩具都搬了出来,可他把玩具扔了一地,还是大哭大闹。一点儿办法没有了,(我)再也忍不住了,举起手照着他的屁股,啪啪!打了两巴掌。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小弟弟像狼一样嚎叫着。【评:为什么要打小弟弟,写出了原因,纯属无奈之举。】

妈妈回来了,小弟弟像见了救星一样扑到了妈妈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用手指着我冲着妈妈嚷着。妈妈并不明白(他的)什么意思。小弟弟又把屁股撅起来。【评:小弟弟告状写得精彩。】

妈妈一看,脸唰的一下变了颜色,大声吼着:“你为什么打弟弟,屁股都打红了!”“不听话……”我还没有说完,啪一巴掌打在了我的脸上。顿时(我的)眼前直冒金星,脸火辣辣的疼,委屈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下来。【评:通过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出了妈妈发怒的样子。“我”的神态描写也很形象。】

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弟弟还小,做姐姐的应该爱护他,怎么能打他呢?”听了妈妈的话,我点了点头,知道自己错了。【评:妈妈的教导语重心长。】

从那以后,我记住了这次教训,再也没有打过小弟弟。(通榆县实验小学三年四班 李昕阳)

评语

文章先写小弟弟刚生下的时候,十分逗人喜欢:“胖嘟嘟的小脸蛋,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一双小眼睛”。接着写小弟弟长大了些就开始淘气了。“照看小弟弟可真难啊!”这些写为下文做好了铺垫。然后作者详细地讲述了一件事。因为小弟弟不听话,“大哭大闹”,““我一点儿办法没有了,再也忍不住了”,打了他两下。妈妈回来,小弟弟告状,结果“我”被妈妈打了一巴掌,妈妈还“语重心长”教育了“我”。事情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比如,写小弟弟告状:“妈妈回来了,小弟弟像见了救星一样扑到妈妈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用手指着我冲着妈妈嚷着。妈妈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小弟弟又把屁股撅起来。”

阿里巴巴的金融梦 篇3

最近两周, 有关互联网金融的爆点继续不断, 首先是7月26日由证监会基金部和证券业协会牵头组织了互联网金融培训, 各路第三方基金超市开始高调跑马圈地。接着京东的供应链金融再次引起关注, 而苏宁亦于近日传出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声音。互联网金融进入大众视野, 首先归功于P2P网贷和阿里小贷, 但其搅动业界的神经、激发大众的强烈关注, 则莫过于“余额宝”的轰动效应。

余额宝

正如许多行内人士评述, 基金直销和T+0都不是余额宝首创, 但由于它与支付宝无缝结合, 可随时用于支付, 申购门槛低至1元, 带来了全新的投资体验, 因而引起支付宝用户的拥护和媒体的热炒。总结起来, 余额宝具有以下意义:

客观上降低了基金购买的门槛, 提升了便利性;

为大量用户 (尤其是未接触过投资、理财产品的用户) 开启了余额理财之路, 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投资理财课;

消除了支付宝资金沉淀的道德风险并“让利”给用户。

上述意义仅对用户而言, 而对于阿里自己来说, 余额宝还有更重大的意义。余额宝可视为一个实验, 实验内容是以第三方支付形式建立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可能性。余额宝销售货币基金顺利的话, 当然可以期待更多金融产品通过阿里的平台进行销售。事实上, 这一期待正大步迈向现实。支付宝的理财首页很早挂出了29家合作基金公司。据重庆晚报的消息, 淘宝基金最快8月28日能上线。7月份的最后一周, 10多家基金公司的电子商务人士在杭州就如何进驻淘宝开旗舰店、如何营销等内容接受为期4天的培训。而在8月6日, 阿里证实支付宝已与37家基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这说明阿里的基金超市梦马上就要开启了。

金融超市与电子商务

阿里的基金超市可以视为其进军金融超市的先声, 符合阿里一贯“做平台”的风格:阿里搭台, 商家唱戏。而在平台方面, 阿里想复制的无疑是淘宝集市、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

回头看电子商务的发展轨迹, 可以发现其初衷极为简单, 那就是让用户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商品。这一简单动机所引发的深远影响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首先, 线上购物涉及到远程支付、交易安全等一系列独特的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支付宝、担保支付等新型的支付技术与手段;

其次, 诚信经营引发评价、退货等机制的设计, 提升了消费者的地位, 使得买家与卖家的地位日益平等, 甚至引发“消费者主权”的概念;

第三, 买家与卖家地理位置的差异, 导致交货周期成为用户购物体验的瓶颈, 问题的解决则激活了快递产业;

第四, 淘宝早期的免费策略显著降低了渠道成本, 大量中小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极度活跃, 为海量用户带来了丰富、便宜的选择;

第五, 用户选择权的增加, 为用户介入后端制造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提供了可能性, 在某种程度上, 由制造商所垄断的“生产权力”被用户分享, 电子商务较之传统商务体现出更加明显的“民主”特质。

表面上看, 这些成功经验应当可以顺利植入网上金融超市, 如同普通商品的电子商务一样, 由于产品数量众多、便于比较, 用户较易在不同的产品中进行选择, 从而引发聚集效应, 好产品迅速走红, 其它产品必须迅速进行调整以便与之竞争。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产品结构、服务质量和营销策略的改善, 用户在此过程中将获得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地位。

金融超市的未知之数

然而电子商务的成功却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成功, 它脱离不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事实上电子商务的爆发存在以下重要前提:

首先, 制造业产能充足, 只是由于销售渠道的不通畅, 生产与消费需求无法有效对接, 电子商务则以较低的成本拓展了销售渠道, 首先解决了需求对接的瓶颈问题;

其次, 普通商品, 尤其是日常用品和快速消费品是强需求, 为日常生活所必需, 拥有庞大的现实市场, 也是电子商务的市场支柱;

最后, 日常用品和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力相对平均, 不存在所谓的28定律, 举例来说:一个“屌丝”在网上买零食花的钱未必比“高富帅”少。

以此标准考察金融市场, 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并非如此确定, 存在大量的未知之数:

首先, 金融产品渠道不畅是个事实, 在“余额宝”之前,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亲身接触过金融产品。然而金融业产能是否“充足”却难以评述, 现实情况是同质化、低收益产品泛滥成灾, 而差别化、高收益产品供不应求。这一方面源于金融产品的非标准化特质, 存在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源于高度集中的金融权力 (如准入门槛、牌照限制、严格监管等) , 金融机构坐享政策利差, 对产品并无十足诚意, 而用户对于金融产品的生产没有任何发言权, 只能被动选择接受或不接受, 极大的阻碍了购买意愿。这个问题不是渠道本身的问题, 也难以通过渠道优化来解决;

其次, 对一般人来说, 金融产品并非日常生活所必需, 亦非强需求, 尤其是在对住房、社保、养老等“刚需”贮备大量资金的情况下, 普通人对存在风险的金融产品会投入多少兴趣和金额, 尚有待观察。

最后, 人们在金融产品的购买力上存在重大差异, 由于明显的收入差距, 一个“高富帅”拥有的投资能力要高于一万个“屌丝”, 这与电子商务的“屌丝”经济截然不同。而“高富帅”普遍并不缺乏投资意识和投资渠道, 网上金融超市能吸引多少“高富帅”是其能否拥有未来爆发力的关键。

因此网上金融超市的梦想丰满, 现实是肥硕还是骨感则有待检验。那么针对金融市场的这一现状, 阿里应该做什么?

阿里可能的对策

阿里的基金超市乃至未来的金融超市, 都是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 起着连接产品与用户的作用。通过阿里巴巴、淘宝集市和天猫的运作经验, 阿里在销售渠道领域首要的法宝是用户体验。

如前所述,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波澜壮阔, 但其起点在于用户需求, 无论是支付手段、评价机制、供应链再造和企业流程重整, 核心都在于优化用户需求,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这是互联网精神对于传统商务的颠覆, 这一精神作用于金融产品的电子商务, 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亦是其必有之意。

与此同时, 金融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专门行业, 网上金融超市是针对金融产品打造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 如同所有垂直电商一样, 专业化服务是平台的必备特色, 这与只搭台不唱戏的综合性平台截然不同。为此, 阿里或许需要提供以下专业服务 (这些服务事实上也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 :

金融产品的入门知识, 各类术语的解释;

投资者教育与风险警示;

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产品收益对比;

组合投资的收益计算;

细化的产品搜索;

证券估值与抵押;

C2B产品设计;

理财规划。

上述部分服务, 我们从支付宝的“应用中心·理财”页面, 以及8月8日上线的“【聚划算】八月八淘宝喊你来赚钱”已经可以看出些微端倪。而更多的服务, 或许会随着基金超市的上线以及金融产品的丰富而逐步展现, 比如淘宝。

10年, 淘宝是如何从有到“无”的?

2003年4月, 马云秘密派出一支9人小团队入驻城西湖畔花园小区一幢小楼里, 签了保密协议, 没日没夜研发一个月, 淘宝网在2003年5月10日正式上线, 网面上挂出的200多件“商品”全是几个技术人员从自家拿来的闲置物。20天后, 淘宝有了第1万名注册用户。

6月份的一天, 马云收到一封极短的内部邮件:“请注意, 有一个叫淘宝的网站出现了。”

2003年7月7日, 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投资1亿元开办淘宝网。

淘宝对阿里的意义、中国电子商务的意义无用多说。在它十周岁的时候, 我们来简单回顾下它10年间产品与形态业务的发展。这件事最好玩的是, 淘宝一开始是作为阿里的一支轻骑兵出击, 发展到后来, 除了衍生出跟C2C相关的业务与产品, 还逐渐裹挟了越来越多的阿里业务, 再到后来, 又不断甩出业务进行拆分, 直到现在——它已把自己变没了, 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一块丰厚土壤, 而不再只是一类果实。

10年里, 淘宝完成了从一种产品、一种服务, 到一个生态与平台的进化。从有到“无”, 这是淘宝最大的成功。

这个过程, 不可能来自马云等人从一开始就有的设计。但是我们确实能体会到, 马云对业务人事在不同阶段的收放手腕与节奏安排。把小公司做大, 又把大公司变小;把业务做成生态, 让生态去哺育出更多的创新。

以下, 就是淘宝如何把自己做“没”了的简单历程:

2003年5月10日, 淘宝网上线。

阿里巴巴集团2003年10月表示, 淘宝网五年之内不会收费。

2003年10月, 淘宝网推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到现在, 有数据显示, 2012年支付宝占第三方支付47%市场份额, 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普及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2004年7月推出“淘宝旺旺”, 承担着阿里系一切网络交易的沟通桥梁。

2003年淘宝网总成交额3400万元。

2004年, 阿里巴巴五周年庆典上, 马云将阿里巴巴第二个五年战略描述为从“Meet At Alibaba”跨越到“Work At Alibaba”, 推出“网商”的概念。

2005年10月, 阿里宣布对淘宝追加10亿元投资, 并宣称淘宝将继续免费3年。

按照淘宝网官方说法, 在2006年, 淘宝已经占据在线拍卖领域72%的市场份额。在线拍卖, 后来的叫法更被人接受:C2C。

从2006年之后, 淘宝的发展不再是单一C2C逻辑, 开始在忽而扩张合并忽而拆分独立的节奏中进行。

2008年, 淘宝网与广告平台阿里妈妈合并。合并淘宝网与阿里妈妈使淘宝网上的商户能够接触更多的买家或卖家, 而阿里妈妈的网络发布商也能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2010年4月, 阿里妈妈更名为“淘宝联盟”。结果到2012年底, 阿里妈妈的品牌和域名再次被启用。

合并阿里妈妈以及宣布继续对淘宝投入50亿元, 是启动“大淘宝战略”第一步。“大淘宝战略”的核心意思在于淘宝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网络交易的市场, 而是一个把整个电商链路打通, 由消费者 (C) 、商家 (B) 、服务商 (P) 组成的开放平台。2008年4月, 淘宝B2C新平台淘宝商城上线, 进军B2C领域。2009年, 阿里巴巴集团将口碑网资产注入淘宝网。

大淘宝战略喊了两年, 到了2010年11月, 淘宝商城正式启用独立域名并开始独立运营。

2011年, 淘宝网孵化的业务线在拆分中清晰起来, 淘宝网、淘宝商城、一淘 (购物搜索) 、聚划算 (团购) 业务相继独立。

以聚划算的独立为例:2011年10月20日, 聚划算从淘宝网剥离。分拆后, 聚划算能做的不仅是淘宝网网内部的团购服务 (实物为主) , 一些外部的服务类团购产品也可以引入。

随着2012年七大业务群和2013年初25事业部的两度重组, 淘宝网基本完成阿里架构上的业务线孵化任务 (在事业部划分上已经没有淘宝网) 。

根据马云的构想, 阿里的未来是平台、金融和数据, 淘宝网已经占据平台位置, 还承担了金融和数据业务的底层支撑。

金融超市的瓶颈

金融市场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渠道。阿里对于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的再造固然有其积极意义, 亦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但若只局限于用户体验, 金融超市未必能够复制电子商务的成功。对于金融产品这一特殊市场, 阿里或许需要从供应商、销售渠道和用户三方发力, 才能走得更远。

首先在供应商方面, 阿里收费的胃口有多大, 一直是供应商关心的话题。在余额宝的天弘基金案例中, 传言天弘基金的收入相当有限。而7月26日互联网金融培训会上传出的淘宝基金销售的收费信息亦引发基业金赔本赚吆喝的担忧。在市场发展初期, 如果收费太高而忽视市场培育, 其后果不言而喻。

另外, 据报道, 阿里8月底上线的基金均为货币基金, 但是没有T+0的优势, 这些基金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就成为问题。该问题难以依靠基金公司自身解决, 需要阿里提供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方案或者协同各家公司共同解决。类似的问题可能会长期伴随阿里金融超市, 毕竟渠道不仅需要吸引用户, 同样需要吸引商家, 如此才能有丰富、高质量的产品供应。

其次, 阿里的销售能力是关键, 对于中间费用空间巨大的金融渠道行业来说, 销售额才是硬道理。但目前基金公司对于阿里平台的销售能力并不乐观, 普遍预期首批上线的基金公司直营店销量大幅增加的概率非常小, 估计每家也就是几个亿规模。这是阿里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 而在此处, 余额宝的模式尚不可复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T+0。以后即使所有的货币基金都有了T+0, 但更多的中长期投资产品根本不适合T+0, 阿里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同样值得关注。

基金公司对于阿里基金超市的期待, 源于余额宝的神话。用户在购物之余把遗漏在支付宝的资金投资到余额宝尚可谓一举两得。但要让用户把存在银行里的钱专门取出来投入其它金融产品, 难度可能远大于想象:首先, 一般基金 (尤其是货币基金) 产品的低收益未必能激发用户的如此冲动;其次, 一旦用户产生了从银行取钱进行投资的想法, 他可能就会寻找更合适的投资渠道而未必局限于阿里系平台。打开投资理财的潘多拉宝盒后, 如何维持住用户的黏度, 是值得阿里研究的课题, 亦可能成为阿里金融超市的发展瓶颈。

要破解这一瓶颈, 对消费者的理财规划支持必不可少。

可持续的海量销售额, 背后必然依靠巨量的有效需求, 也就是足够的投资人和资金。对于如何激活投资人, 国外的自动化理财工具或许能够给予启发。国外的网上低门槛理财市场今年呈现出新气象, Sig Fig、Personal Capital和Motif Investing均于近期获得新一轮融资,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依托自动化的数据分析技术, 把昂贵、高门槛的私人理财服务平民化, 提供极其低廉、乃至免费的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其服务多以网站或者移动APP的方式呈现, 便于随时随地访问。换言之,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了贴身的理财顾问, 正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低成本、智能化、透明化、注重客户体验的理财规划服务是技术创新, 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应有之意。国外解决的是理财咨询价格高低问题, 对于国内尚处于解决有无的阶段。因此借助技术进步实现弯道超车, 为大量国内用户提供专业、低门槛的个性化投资/理财咨询服务和渠道, 给予用户投资的信心和指导, 将是撬动银行大盘子的基础。只有大量用户有了投资理财的意愿, 有了可配置闲散资金的对路方案、产品, 才不会把钱放在银行账户里领取活期或定期利息, 互联网金融也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或者说, 金融电子商务的爆发须以全民理财为前提。互联网的全天候、跨地域、高信息流转是形成这一庞大全民市场的有利基础。而阿里如果通过金融超市解决了丰富、优质金融产品供给的“硬件”问题, 依靠创新性的免费 (或低价) 自动化理财规划服务激活用户和资金, 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 或许有望突破金融超市的瓶颈, 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然后重演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 倒逼金融业的自我改造和革新, 形成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局部颠覆。

而对于阿里金融来说, 自动化理财规划服务同样是一个树立互联网金融新标杆的好机会, 既包含了互联网的普惠精神:降低理财服务的门槛, 为以前无法享受理财服务的人提供机会;也容易体现出技术创新:自动化理财规划所依赖的大数据技术本来就是阿里的强项;又有利于金融超市的发展壮大;还可以逼近马云“改变银行”的梦想, 可谓一举多得。

迄今为止, 互联网金融所做的种种革新均局限于狭窄的增量空间, 为心宽体胖的传统金融机构所不屑, 其冲击更多体现于心理层面。互联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巨大断层一方面源于政策的约束, 另一方面则说明互联网金融任重而道远, 亟需新的突破。否则, 如同业内人士所戏称的那样:以前我们连给银行提鞋都不配, 有了互联网金融, 我们终于配给银行提鞋了, 仅此而已。

阿里的金融超市虽然仍处于规划之中, 但鉴于电子商务所带给我们的种种经验, 电商的金融超市梦有望成为迈向全民理财的重要一步, 效果值得期待。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经由网络平台购买金融产品。更在于通过丰富的产品供给和透明的数据比较, 激发出人们更大的投资欲望, 进而衍生出一揽子投资理财需求。未来甚至可能导致用户参与设计的金融产品乃至“民主金融”。

无需感慨没钱投资, “余额宝”不就成全了所谓的“屌丝理财”么。从余额宝走向专业化金融服务, 通吃“屌丝”和精英才能让互联网金融走向主流金融的康庄大道。

菜鸟网络的总部注册在深圳一个尚在建设中的开发区——前海地区。

马云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宣讲过他的物流梦。

至少从三年前开始, 马云就意识到物流将成为电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但马云最初的尝试都归于失败。现在, 他最新打造的这家菜鸟网络公司开始大举圈地, 起家于互联网的马云也因此成为地方政府的座上宾。

一个多月前, 48岁的马云辞去了阿里巴巴集团CEO的职务, 仍保留董事局主席职务。他在那场淘宝十周年晚会上说, “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但马云并没有真正离开舞台。仅仅20天后, 他再度出场时, 身份变成了刚成立的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下称“菜鸟网络”) 董事长。这并非马云前度辞职时所称的“教育”、“环保”方向, 而是他过去三年来始终没能做成的物流事业。

虽然注册在深圳, 但菜鸟网络的人马目前还在北京和银泰集团一起办公。

按照菜鸟网络的说法, 这是一个预计投资3000亿元、历时五到八年的庞大项目。它的目标是建成一个“中国智能骨干网”, 达到任何一个电商包裹24小时内送达的目标。

也许是为了让现有的快递公司放心, 2013年5月28日, 马云在菜鸟网络成立的发布会上称, 菜鸟网络不做快递, 只是建立仓储网络。而菜鸟网络的工商登记资料也确实能佐证这一点——经营范围主要是物联网等技术服务等, 而非快递业务。

其实早从2010年开始, 马云就一再发力于物流业务。当年入股星辰急便快递公司, 第二年又推出100亿仓储投资计划, 但均以失败告终。

这一回, 马云为菜鸟网络拉来了一批重量级的合作伙伴。排名靠前的菜鸟网络股东包括天猫以及银泰集团、富春集团、复星集团的下属公司。顺丰、“三通一达”这五家国内主要的快递公司也以每家5000万元的投资, 忝列股东。

上述股东中, 银泰的主营业务是商业地产, 正将电商作为转型的方向。港口物流业务则是富春的主营业务之一。复星一直对物流感兴趣, 投资了韵达等物流资产。

这样一个组合, 能让“菜鸟”飞起来吗?

在国内电商中, 最早对物流独具慧眼的是京东商城董事长刘强东。2009年, 刘强东曾在广州会见媒体, 他当时即表示:“京东其实未来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

京东商城很早就采取自建仓储和快递的模式。据京东公关部人士透露, 京东自建的物流网络已经开放给其他公司使用, 且收入可观。京东在全国有6大物流中心, 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项目进展最快的是上海嘉定的亚洲一号仓, 2013年6月封顶, 一期工程最快年底投入使用。

大部分电商选择的都是使用第三方仓储和配送为主, 自建部分仓储和快递为辅。比如鞋类B2C好乐买公司, 在北京等几个重要城市是自建仓储中心, 但在二三线地区, 由于业务量不多, 主要是租用第三方仓库。在配送上, 好乐买使用第三方配送。

马云也并非后知后觉。早在14年前他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就提出过“三流合一”的想法, 即打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个环节。

前两者已经实现。马云已经建了一个“天网”——无论是天猫和淘宝的卖家, 还是其他电商网站, 只要付费, 都可以由“天网”代为完成订单生成之后的包装、出库、配送等环节;在资金流上, 马云也有了支付宝, 阿里巴巴成立了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正式涉足金融业。

惟有物流——一个仓库遍布全国各地的仓储网络——付之阙如。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只有依托其他快递公司完成配送和仓储, 其用户体验难以匹敌京东。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 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占据了大淘宝 (天猫和淘宝) 80%以上市场份额。

“马云基本垄断了仓储之外的整个产业链。”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 “如果采取在全国范围建立仓储, 并控制货源, 以及垄断下游的快递, 就可以彻底确立在电商平台的垄断地位。否则有可能被京东、腾讯、苏宁易购、国美、一号店等瓜分市场份额。”

整体而言, 中国的电商发展迅速, 而物流相对滞后。天猫、淘宝自不必说, 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促销日, 天猫和淘宝一天共计191亿元的交易额。但最后完成配送, 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即便是京东商城, 目前也仅仅能够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承诺当日达和次日达。

这也是马云急于打造菜鸟网络的原因。但跟京东商城不同, 菜鸟网络不打算建立配送队伍, 也不购买配送车辆。而是集中投资仓储业务, 在全国各地建立众多的仓库, 以收费的形式, 提供仓库空间给天猫和淘宝上的卖家以及其他电商公司使用。

而在三年前, 马云并不是这么想的。

失败的尝试

马云三年前试水物流, 是从投资星晨急便公司开始的。

2010年3月, 阿里巴巴宣布以7000万元投资陈平创办的星晨急便, 占股30%。“当时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副总裁说, 马云一直想做物流, 想通过投资我们先找一找做物流的感性认识。”

但仅仅两年之后, 2012年3月, 星晨急便就宣告倒闭。马云亏了几千万元。

星晨急便一位前中层员工透露, 星晨急便失败在于用直营体系的脑子做加盟模式。当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加盟费、加盟管理费、平台使用费、代收款手续费。主要客户都是B2C电商, 主要业务是代收货款。

在星晨急便做代收货款之前, 开展全国性代收货款业务的快递公司只有宅急送、顺丰和EMS。很多快递公司不愿做这个业务, 是因为由快递员代收货款会产生很大风险。

而作为宅急送的创始人, 陈平创办星晨急便之初就看上了这块很少有人争夺的“蛋糕”, 推出了“落地配”快递模式, 也就是将从干线运输来的货物送到用户家。

星晨急便在短时间内以省为单位招加盟商, 但对加盟商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上述星晨急便前中层回忆说, 星晨急便的网络管理部门 (主要管理加盟商) 的团队没有任何加盟管理经验, 都是宅急送的老兵或是关系户, 很难把代收款从加盟商手上收回总公司。

而且, 星晨急便的网络管理部门的绩效指标只考核加盟网点的数量, 不考虑质量。也就是说没有人去对加盟商携款潜逃、恶意不返款的行为做监督。

另外, 星晨急便自己开发的直营客户, 比如快乐购、唯品会这些电商公司是要求“埋单操作”的, 即星晨急便给买家派送货物之前, 在从唯品会等公司提货的时候, 要先垫付代收资金才能拿到货, 等星晨急便把货送到买家手上, 再从买家那里收款。

最后由于加盟商收取的货款不愿意交给总公司, 导致星晨急便客户越多, 亏得越多。2012年3月, 星辰急便宣告破产清算。马云第一次试水物流失败。

其实, 在投资星晨急便的同时, 阿里巴巴也启动了自己的物流战略。2010年6月, 淘宝发布大物流计划, 其中最核心的是出台了建立物流宝平台的计划。

2011年1月19日, 阿里巴巴集团正式推出“物流宝”平台, 即所谓的“天网”, 具体操盘的是浙江天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物流宝”的配套项目, 阿里巴巴同时启动了百亿元仓储计划。

当时, 马云宣布阿里物流第一期将联合合作伙伴投入200亿到300亿元到仓储领域, 其中阿里巴巴出资100亿元。中期以后, 阿里巴巴将与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共同集资1000亿元发展物流体系。

马云当时的口号是:十年以后, 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 人们只要在网上下订单, 最多8小时货物就能送到家, 形成真正的农村都市化。

但从公开的信息来看, 项目执行不力。2012年9月,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曾鸣在网商大会上介绍了这个项目的进展:在天津、上海和广州买入三块地, 用于建设大型仓储设施。除此之外这个项目没有什么新的进展被公布。

菜鸟网络项目公布时, 马云也已经不再提8小时的配送目标了, 而是修改成了24小时。

按照马云的设想, 阿里巴巴已经有了一张“天网”, 也就是卖家付费使用系统提供的仓储、配送、支付等一系列物流解决方案。现在所缺的就是菜鸟网络将打造的“地网”——遍布全国的仓储服务。

一旦网络成型, 阿里巴巴就可以统一调配, 将一个货物的配送分解成各个环节, 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交由很多家快递公司共同完成。

这种模式与亚马逊类似。一位亚马逊中国前高管说, 亚马逊目前的订单主要由UPS、联邦快递等公司配送。亚马逊自己不做快递, 主要是投资仓储, 建物流中心。

但问题是, 现有的快递公司是否愿意被纳入这张大网中?

申通董事长陈德军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 参股菜鸟网络, 说白了就是“给面子”, 毕竟申通的业务依赖于天猫和淘宝。但除了目前入股的5000万元, 申通不会再参与投资。他直言, 申通未来的重心还是在自己的物流平台上, 而不是菜鸟网络, 申通也不会跟菜鸟网络共享仓储。

现实中, 这种紧张关系已经初露端倪。

在天猫网可以看到, 目前使用天网的商户并不多。天网平台上的其中一款保证速度的物流产品, 使用的商家数量是10万个左右。而天猫和淘宝拥有的商家数量是几百万个。

相反, 一些快递公司提供的物流产品解决方案却很受欢迎。2012年开始, “三通一达”启动了“电商仓配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主要为B2C的电商提供仓储+配送服务。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 菜鸟网络将提供的全国范围内24小时快递服务, 容易造成快递时限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快递市场的“价格战”。

马云未来要面对的挑战是, 如果“菜鸟网”让“三通一达”赚不到钱, 继续走“以价换量”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这些入股菜鸟的快递公司将灰心丧气;如果统一提高快递价格, 很多卖家又不答应了。淘宝网很多卖家的利润来自快递费的差价。

一位入驻天猫的电商公司物流负责人说, 真正需要天网发挥作用的是在偏远地区的仓储和配送问题。比如沈阳等东北地区, 销售额不大, 设立分仓的成本很高。但天猫的物流网络还没有完全布局到偏远地区, 而是忙于在一线城市投资圈地。

菜鸟网络的仓库建设包括自建、合作、共建、改造等多种模式。现在同时启动的城市大概有十几个, 主要包括杭州、金华、嘉兴、海宁等浙江城市, 还有广州、武汉、北京等。

从菜鸟网络披露出来的上述仓储建设城市名单来看, 均是东部经济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和内陆的一线城市。

在接受采访时, 作为菜鸟网络的股东, 申通集团董事长陈德军认为, 马云是要借菜鸟网络打造一个提供给商户办公场所、仓储物流、休闲生活于一体的生活广场。而菜鸟网络的第二大股东银泰集团的主营业务正是商业地产。

其实, 集中精力多拿一线城市的土地, 也是京东商城投资仓储中心的手法。无论是对菜鸟网络, 还是京东商城来说, 花钱先把土地圈下来, 土地的升值本身就是一块大收益。

“一线城市的土地增值快, 基本是坐地生钱。过去7年中, 宅急送所在的北京空港物流园的土地价格翻了10倍。”陈平透露说, 物流园区的用地只需要地方政府批就行了, 不需要招拍挂, 而且地方政府还有补贴和优惠。

地方政府自然乐见其成。在菜鸟网络开业仪式上,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沈国军介绍说, 2013年3月份召开股东首次预备会后不久, 浙、粤、鄂、京、津等多地政府便与菜鸟网络主动接洽, 对项目推进颇感兴趣。

但值得注意的是, 就在菜鸟网络诞生一周后, 2013年6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 鼓励各地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 但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

阿里的金融梦, 前路多艰。

日常用品和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力相对平均, 不存在所谓的28定律, 举例来说:一个“�丝”在网上买零食花的钱未必比“高富帅”少

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波澜壮阔, 但其起点在于用户需求, 无论是支付手段、评价机制、供应链再造和企业流程重整, 核心都在于优化用户需求,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产品

围观新浪和阿里的“联姻” 篇4

据相关媒体报道, 腾讯社交广告高级产品运营周锦增在其实名认证的新浪微博上爆料, 阿里巴巴将对新浪微博进行战略投资, 预计将获得新浪微博15%—20%的股份, 而此次对新浪微博的估值为20亿—30亿美金。这则传言在短时间内便通过微博开始在各处传播。

该传言直到4月29日晚间终于尘埃落定。5.86亿美元换得18%股份——这是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所占的股份, 未来还将可能提高至30%。当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和最大的社交平台相遇, 将激发出哪些化学反应?按照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说法, 微博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但它在商业上的势头相对较慢, 技术资金方面实力有限, 不过, “新浪在无线互联网、微博方面有机会。”而无线化、SNS化正是阿里巴巴的短板。阿里巴巴也有过尝试, 但成效尚不明显。与此同时, 无线端带来的成交额却成倍增长——数据显示, 手机淘宝在2012年实现的成交额是2011年的6.6倍。阿里巴巴在一项调查中发现, 通过熟人推荐完成购买行为的几率, 比一般推荐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这也坚定了阿里力推SNS化的战略布局。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认为, 这起合作短期看新浪微博更受益, 商业化主线由此清晰, 而长期看, 阿里巴巴生态布局却是更大的赢家。

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表示:“能与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并共同发展社会化电商, 我们感到十分兴奋。电子商务在构筑微博开放平台的生态系统方面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浪微博和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 将让微博在建立独特商业化模式的道路上, 步伐更稳健, 更富有想象力。我们相信,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走向移动化和社交化, 这一合作将惠及所有用户, 创造更多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此次战略合作, 我们相信微博将更微博, 社交媒体的生命力将更健康、更活跃, 传递的正能量更多。我们也相信, 两大平台的结合, 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和发展, 而且会给微博用户带去更多独特、健康、持久的服务。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惊喜。”

在微博上淘宝, 还是在淘宝上发微博?这是互联网上对这桩“联姻”的调侃, 也暗含市场对二者合作前景的一种猜测。按照合作双方的说法, 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且不说数据、支付以及金融等等, 仅仅是账户互通一项, 如果将拥有近5亿注册用户数的阿里巴巴与日活跃用户达4700万的新浪微博进行账户打通, 就会有足够的拓展空间。一个网上购物平台搭上一个拥有媒体属性的熟人社交圈, 分享、推荐以及流量导入将是水到渠成。这也与阿里巴巴SNS化的期待相吻合。按照阿里巴巴高层的说法, 整个阿里集团未来三年的方向, 是往SNS化去推动, “阿里巴巴是一家商业服务公司, 这是理解阿里巴巴的第一条主线。”目前, 外界设想的众多场景中, 通过微博购物及支付, 或是微博用户被导入购物平台, 仍然只是较为浅层的合作。不过, 关于二者究竟如何合作, 有网民担心, 商业化的新浪微博可能将失去媒介本身的中立属性。

在成功推出微博后, 新浪CEO曹国伟曾经当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年度100强。然而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 在影响力已经毋庸置疑的今天, 新浪微博似乎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认为, 对于新浪微博而言, 引入阿里巴巴这位战略投资者, 核心意义在于探索和构建盈利模式。更进一步, 阿里和新浪的这项合作, 将推动社交媒体盈利模式的各种探索。

合作双方已经有所预期。新浪称, 和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预计未来三年能给新浪微博带来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收入。有业内人士认为, 相比商业模式和社交维度, 二者合作更重要的是两个最大平台的数据打通, 这很值得期待。不过即便在未来, 阿里巴巴在新浪微博所占的股比最多也仅能达到30%, 是否能展开深度合作, 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 早在2011年时, 新浪就曾跟餐饮CRM雅座合作, 希望通过在微博上线“微美食”这么一个服务, 与餐饮企业更加紧密的结合, 同时发展自己的LBS业务。但是, 这一平台虽然吸引了不少知名餐企进驻, 却始终没有盘活。究其原因, 微博始终没有在自己的系统中找到电子商务的基因, 最终把这个项目做得跟垂直团购网站一般。既没有使用微博这一金矿对个人用户做消费引导, 又没有吸引更多已经活跃在微博上的餐饮企业用户, 使其不再一直驻留注重传播的轻平台, 并向这一导向线下服务的CRM平台迁移。缺少买方和卖方, 再好的平台也是白费。

而在阿里阵营这边, 淘宝本地生活的产品经理思平就曾在去年年末的一次LBS分享会中提到, 淘宝本地生活正在基于位置维度对“本地服务”重新聚类。阿里集团要做到10万亿的交易额目标, 作为其中一员的淘宝就必须在生活服务这块打开局面。LBS交易的闭环并不复杂, 用阿里的语言来说, 是卖家—支付—买家—宝贝— (卖家) 的一个闭环。

在卖家层面, 依托过去口碑网的经营, 淘宝本地生活有一大批商户群。新浪阿里合作后, 将有机会使得商家的微博与淘宝商户完全打通, 商家的微博可以依靠淘宝地图建立起位置属性, 为新浪微博LBS服务补上至为关键的地理信息数据。而具有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商家微博, 又可以将周围的微博用户聚类到淘宝商户中。在支付层面, 阿里的支付宝显然比微博钱包这么一个支付体系更加成熟。但后者的优点在于, 它是一个名片化的支付工具。目前的支付宝植根于邮箱账号体系, 支付在账户与账户之间进行, 而微博却有社交属性, 可以兼顾用户对本地商家的情景再现以及本地商家对用户回头率的认知。

毋庸置疑, 新浪微博活跃用户与淘宝卖家的重叠程度很高, 但是因为装机量的数量级差异, 在新浪微博上和淘宝本地生活上需求LBS+O2O服务的买家数量也不同。在阿里入股新浪之后, 二者的身份认证平台将有机会进一步连通, 最终使得二者用户兼有微博用户和淘宝卖家的网络身份。只要不断提高微博的用户体验, 将会有无数微博用户从LBS休眠状态中被激活, 进入淘宝本地生活这么一个LBS+O2O的平台中来。

阿里口中的宝贝, 到了LBS中就是指线下服务。作为一个社交属性非常弱的电商网站, 从口碑网转变而来的淘宝本地生活, 只能提供用户黏性而不能为商家提供淘宝商城那样的推广渠道。而与新浪微博连通后, 这一切将不再是问题。新浪微博完全有能力为淘宝本地生活开辟一片用户评分与反馈的空间, 就像点评和签到网站所做的那样, 而且事实上新浪已经着手在做了。

最后, 回到卖家这里。由于交易平台被赋予了微博的社交化属性, 因此, 卖家得以从这一平台中知道更多的用户信息与反馈, 进一步改善服务或者推出符合买家期望的新服务。

如创新工场张亮所说, 阿里用0.58%的公司资产换得18%的新浪微博的股权。这句话潜藏的信息是, 阿里目前的估值有1000亿美元。当然, 有人可能觉得有点高。但如果借助新浪微博打造LBS闭环获得成功, 引爆新的O2O模式, 最终10万亿交易额达成, 阿里的价值又何止千亿!

但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并不看好双方的合作, 他向腾讯科技指出, 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后, 会打通新浪微博和淘宝天猫的一些接口, 从而更方便的从新浪微博引流。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新浪微博变得更加封闭, 但仍然会使得新浪微博越来越倾向于淘宝和天猫。“这种行为会损害到新浪微博的公众性和媒体性, 不利于新浪微博的长期发展。阿里巴巴更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做一笔财务投资, 不干涉新浪微博的运营等。”洪波说。

阿里是“最伟大的”吗? 篇5

拳坛成就

阿里的战绩很骄人,56胜5负37KO,3次赢得世界重量级拳王头衔,称雄拳坛十余载,为我们奉献了“丛林之战”“马尼拉之战”等许多体育史上值得铭记的瞬间。但是如果单纯从拳坛成就来说,阿里并不一定是最伟大的拳手。

首先,从战绩上来看,虽然阿里差不多和同时代同一体重级别的高手都交过手,而且几乎都战胜了他们,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吃过5场败仗的,和拥有49战不败战绩的洛奇·马其亚诺以及弗洛伊德·小梅威瑟相比,光鲜和耀眼程度不及后者。

再从衡量拳手综合竞技能力的P4P排名上来看,这个榜单上不同体重级别的拳手都在同一标准下竞争,当然这种竞争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事实上不同体重级别的拳手根本无法做出比较。在P4P榜单中,阿里能够超越舒格·雷·罗宾逊、罗伯特·杜兰、卡洛斯·蒙松或者马文·哈格勒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再从技术层面纵向对比一下,虽然阿里的蝴蝶舞步出神入化,但是近距离搏击是他的一个短板,而且应对左钩拳的能力也比较弱。那些分别看过阿里和罗宾逊比赛的老一辈拳迷大都会说,在前131场职业拳赛中只输过一场的罗宾逊是一个更全面的拳手。

虽然在拳坛成就的比对上,阿里并不是位于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一个,但在很多拳迷的心中,阿里仍然是最伟大的拳手,是拳击的符号,这是因为评价一个拳手不能单纯依靠他的战绩或者拳击能力,也不能因为他打败了多少高质量的对手,评价一个拳手更多的是凭借一种触摸不到的无形的标准。

当你走进拳击名人堂,会看到一块块记录引入者成就的牌匾,那上面刻着一些主要的数据和荣誉称号,但是事实上那些引入者真正的伟大远比这个复杂得多。成就一个人的伟大,尤其是公众心目中认为的那种伟大,往往不是具体的有形的,而是依托在具体的数据和称号之上的那些触摸不到的东西。

在那些触摸不到的东西中有一种叫做“人格魅力”,这是一个被滥用的词语,原本人格魅力和政治或者经济上的成功是不属于一个层面的,但是事实上这三者往往相伴而出现。真正的人格魅力就像具有神奇的魔力一样,能够把大家的眼球都吸引过来,这里面的原因很难说清楚,而阿里恰恰就具有一种很独特的人格魅力。不管你是否喜欢阿里,你都不得不承认他具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无论是他的语言还是他的比赛。

自我推广

阿里是独一无二的,他做了一些体育界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可能也是后人无法超越的,完全可以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他开启了一个靠口水战和自我吹嘘来进行自我推广的时代,这种推广模式影响了之后的很多运动员,但是这些人中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好。

阿里的语言,包括那些自夸和戏谑对手的,非但不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反而觉得是他孩童般率真的天性使然,这就是他的语言的魅力。比如“你要是和我一样伟大,你就会理解,谦虚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我的速度太快了,昨晚我把酒店灯的开关给闭了,屋子还没黑呢我就进被窝了”这些经典的语句至今还在拳迷之间口口相传。还有他嘲笑对手时给他们起的外号,比如称呼乔治·库瓦罗为“洗衣妇”,称呼乔治·福尔曼为“木乃伊”,称呼弗雷泽为“大猩猩”,当然这些更多的是为了炒作和激怒对手,而并非真正地鄙视对手。这些语言和他拳头的力量一样,不仅激怒了对手,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成功地把他推送到万千拳迷面前。

此外,阿里的语言的确很幽默,而不是想当然地认为“他的话在当时应该很幽默”的那种幽默。一个采访者曾跟他说:“前几天我见到了索尼·利斯顿……”阿里很木然地说:“不觉得他很丑吗?”“他作为一个世界冠军来说的确太丑了,世界冠军应该像我一样好看。”据说阿里在一个五分钟的采访里带给大家的笑声,比起泰格·伍兹、罗杰·费德勒、莱昂内尔·梅西和汤姆·布雷迪所有人整个职业生涯里加起来的都要多,这让我们不得不为阿里语言的魅力折服。

尽管当时阿里的对手深受阿里“毒舌”之苦,但是如今回过头来看,他们也算是沾了阿里的光,因为能够成为阿里的对手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比如伯比克,拳迷记住他的名字更多的是因为他是阿里收官之战的对手。所以,那些阿里的对手,即便你们被阿里打败了,但是多亏了阿里你们也成为被大家深刻铭记的一部分。

不过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可以说阿里的语言是诙谐风趣的,也可以说他的语言是恶毒刁钻的。上世纪60年代,很多比赛阿里都是在观众的嘘声和谩骂声中进场和接受介绍的,那个时候他简直就是人民公敌。后来因为他在反对种族歧视、慈善事业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他的社会形象才得以扭转,成为公众心目中那个“最伟大的”。

社会影响

勇敢是阿里身上的闪光点,在拳台上他无惧任何对手的挑战,打败了乔·弗雷泽、乔治·福尔曼、肯·诺顿等一众高手,36岁时他还从斯平克斯手中夺过重量级拳王头衔,之后在与帕金森症抗争的过程中更是凸显了他的斗士本色。

此外,在反对越战中阿里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为此他牺牲了本来属于拳手的黄金时期,在25岁至28岁这个运动员最关键的阶段他没有征战在拳台上,而是忙于宣传反战信息。1966年阿里宣称“我和越共没有什么矛盾,绝对不跑到千里之外去谋杀那里的人”。在他的影响下,一年后,美国国内第一次反越战示威就爆发了。到了1971年,只有28%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卷入越战。阿里对于信仰的执着和勇气让人敬服。

从怒扔奥运金牌到信奉伊斯兰教,阿里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英雄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斗士,他的言论和行为影响了很多人。在拳击史上,只有两个拳手具有和阿里差不多的社会影响,就是杰克·约翰逊和乔·路易斯。这两个人都是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人物,无论在拳击历史上还是在美国历史上。约翰逊,第一个黑人重量级拳王,因为终结白人拳手伯恩斯引发了美国白人的集体仇恨;路易斯因为在二战前夕击倒德国人施梅林,成为美国力量的标志性人物。阿里的社会影响力足以和这两个拳手相媲美。

阿里还致力于感召他所处的时代。阿里生在美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不幸的是,他叛逆的本性使得他曾经非常不受欢迎,幸运的是,正因为这样,更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叛逆、他的勇气以及他的伟大。因为阿里在擂台上取得的成就,人们愿意倾听阿里的言论。阿里敢于向强权和正统发起挑战,这激起了各个阶层人士的共鸣,他们视阿里为精神偶像,这让阿里的影响力超越了拳台上的成就,深入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

阿里有亲和力,他喜欢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他会跳下车到街角和那里的人们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大事小情,他会到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他让普通民众觉得他就是他们中的一份子。阿里是坐在拳台边有钱有势的人的拳王,也是处于社会底层买不起票的那些人的拳王。

最伟大的

早在把名字从卡修斯·克莱改为穆罕穆德·阿里的时候,阿里就宣称自己是“最伟大的”,即便那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阿里自己相信。之后当阿里在拳台上叱咤风云扫平面前所有对手时,大家都相信了“阿里是最伟大的”,此时阿里本人更是深信不疑,他豪情万丈地说“我不是最伟大的,我是双倍最伟大的。”

这种“最伟大的”力量与其说来自于阿里的双拳,不如说来自阿里的内心更为准确,因为阿里一直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最伟大的”,也一直这样说,久而久之,人们也都这样认为了,加之阿里的·某些言行的确符合“伟大的”标准,因此阿里真的就成了“最伟大的”。可见,阿里是“最伟大的”这件事最终还是由人们决定的。

难忘的教训 篇6

那是一年前的冬天, 我和妈妈要到外婆家去。那天我们兴高采烈地去等车。外婆家在衢州的丽水。我们是要乘汽车去的。我们刚到车站的售票厅去买票时, 一位鬼鬼祟祟的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他对我们说:“我的两个朋友有急事不能来, 我把票便宜卖给你们, 怎么样?”我妈妈想了想说:“也行, 还可以省钱呢!”我们买下了他的票。我们把省下来的钱买了一些补品孝敬外婆。

到上车的时候了, 当我们高高兴兴地把票拿给检票的叔叔时, 那检票的叔叔却严厉地对我们说:“你们是不是票贩子?”妈妈很奇怪地问:“这话该从何说起?”叔叔说:“你们看, 这些票的日期都过了。”叔叔的话音刚落, 我不禁叫了一声“啊?!”爸爸说:“怎么这么大声, 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啊?”叔叔又问:“这事是怎么回事?”我们把事情的原原本本告诉了叔叔, 叔叔半信半疑地说:“我暂时相信你, 如果你们下次再有这种情况, 我就把你们送到警察局去。”我们只得又去买下一趟的车。

平安的“富通”教训 篇7

要不是让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花了那么多钱上了一堂课, 富通这家远在欧洲的金融集团, 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为中国国内市场所关注。现在, 马明哲也许要感谢A股投资者和审批环节。若不是过去一年他们的压力和谨慎, 平安损失恐不仅如此。

A股压力

去年11月27日, 平安高调宣布已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 成为富通单一的第一大股东。马明哲当时表示, 这对中国保险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当时市场对此还是比较看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 富通在交叉销售的优势的确比较突出, 而这方面也是平安花了大量心血进行打造的。

数月后, 平安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个在未来多少年里都不会被市场遗忘的1600亿元“天量融资”方案, 从而引发了A股对再融资的一片骂声。尽管当时各方对平安想拿这笔钱做什么而感到好奇, 但大家都坚信平安肯定计划把这么一大笔钱投向海外进行收购, 并且坚信也只有ING、保诚、AXA这些大家伙才能配得上平安的胃口和眼界。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预期”, 平安的天量融资方案还是在一片质疑声中高票通过。不过后来还是迫于市场压力和承受力, 平安最终在5月份时表示, 将在往后的6个月时间里不再考虑A股融资方案。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如果该计划得以实施, 上千亿元资金投向海外, 可以想像到的是, 在目前的全球行情下, 将意味着出现更大的亏损。

二次“出海”

在平安完成了对富通入股后的几个月里, 随着次贷风波由美国向欧洲迅速蔓延, 富通只能苦于招架。不过, 此时的马明哲依然对欧洲市场充满憧憬, 于是就有了和富通签署全球资产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相关协议, 这同样是一笔大生意。

今年4月2日, 平安和富通正式签署协议, 以人民币240.2亿元的价格, 收购后者旗下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这次交易平安同样采取了现金支付方式, 不少分析人士大呼“没想到”。马明哲表示, 平安将借此迅速建立全球资产管理及QDII的业务平台, 并利用双方的分销网络, 延伸到全球各主要金融市场。

但次贷危机下的各国市场没有“完卵”。当时担任平安此项目独家财务顾问的摩根大通如今正在忍受煎熬, 而担任富通独家财务顾问的美林现在已经消失在华尔街上。这也引出一个思考, 涉及金额如此大的一笔交易, 当初的尽职调查是怎么做的?

10月的第一周, 对平安和马明哲来说, 并不好过。10月2日, 平安对外宣布, 将终止投资富通资产管理公司, 理由是鉴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状况, 估计成交的先决条件无法完全满足。从4月2日到10月2日, 在这整整半年时间里, 这个当初被马明哲寄予厚望的投资项目, 最后还是以“一场空”来收场。

马明哲现在也许还要感谢这其中的某些环节: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上耽搁了, 从而使得这笔钱没有被“及时”地投出去。

榜样无存

取消在富通资产管理公司中的投资, 并不意味着平安和富通的故事就此终结。

荷兰政府于10月3日宣布, 将收购富通集团在荷兰的全部银行和保险业务。富通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中已经束手就擒。之后, 平安拟在200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对富通股票投资进行人民币157亿元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之后, 富通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好转, 反而进一步恶化。10月中上旬, 富通宣布比利时政府和法国巴黎银行分别收购富通银行在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所有银行业务。至此, 富通完全退出了“银行”的序列, 仅仅保留了部分保险业务。

至此, 马明哲在当初想向富通学习银行保险业务、交叉销售、资产管理的希望全部落空。

马明哲在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给公司员工的信件中强调, 损失计提是一次性的, 对利润的影响只在当期体现, 并且将投资失利原因归结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普遍大跌。

上一篇:油田化学下一篇:文化探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