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党校干部培训(精选12篇)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1
党的十八大会议上, 明确指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新方向, “加强干部建设, 改进干部培训, 强化干部素质”。党校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 把精神深入到党校教育改革的每个环节, 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党站在更高的时代战略角度, 针对党校当前干部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关新时代强化、改进党校有关干部培训教育工作要求, 为以后党校干部培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重点。
一、党校干部培训的现状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 截至2011年12月31日, 我国大陆共有地级行政区域单位333个, 全部设有党校。我国的党校干部培训工作是在总结和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普遍做法的基础之上开展起来的。自公务员制度正式实施以来, 我国干部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如下:
(一)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干部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是《公务员法》在第十章专门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二是大量中央和地方行政法律规范的出台, 为我国干部培训工作迈向法制化、制度化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二) 初步建立了干部培训的网络体系。
近年来, 中央不断增设全国性高级干部学院, 在地方, 干部的培训力度也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 全国县级以上专门从事干部培训的党校已达到3, 000多所。除此, 普通高校的成人培训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机构也大量出现, 这些培训机构的出现, 有效地完成了我国的干部培训任务, 同时也构成了相对完备的干部培训网络体系。
(三) 我国干部培训工作总体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参加干部培训的人数多。二是培训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各地各部门的各个培训机构在不断的探索中已逐步形成一整套符合干部培训实际的培训理念、培训原则和培训方法。
二、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各级党校在贯彻实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 这与党的总体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推进党校干部培训工作继续完善, 必须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现对其作具体归纳如下:
(一) 培训体制不健全。
目前看, 大多数县级党校的教学水平普遍不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县级党校要实现科学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前提和基础。虽然大多数县级党校都已经建立了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 但却未落实到行动中。这些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执行起来不严格。尤其在学员的出勤、纪律方面, 没有做到有效的约束。制约学员的有效制度没有得到健全, 学员自我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缺乏, 并且制度的制定还不够配套、科学和全面。特别是在与时俱进地修订和完善制度以及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方面都急需加强。
(二) 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 县级党校在目前的培训内容上存在很多问题, 经过总结和分析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培训内容过于抽象, 缺乏具体分析与实际问题的解答, 教学的内容也非常乏味, 教师授课多数情况下是千篇一律, 纯理论的内容现在学员普遍都不爱听。这一问题使党校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需要。二是内容陈旧, 缺乏新意。目前党校的教学内容多数是已定论的东西, 理论性过强, 实际的内容比较少, 缺乏学术性。大多数教师不能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难以引起学员的听课兴趣。而且, 党校的学员基本上都是党的在职或后备干部, 理论功底普遍都较高, 他们更多的是希望了解教师自己的独特见解, 只有这样他们才够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第二, 县级党校目前在培训的形式上也存在问题。一是授课时语言不够简练。授课形式上多数都表现为长篇大论, 满满的一堂课, 看上去说了不少, 可真正有用的内容却很少, 浪费了时间, 浪费了教育资源。二是在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县级党校的培训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是临时决定的, 是按照当时中央、上级文件以及现实的需要确定的, 部分党校教师无法把临时文件或是临时内容的逻辑性搞清楚, 因此就会直接影响到学员, 使学员难以对理论和文件精神做到准确的理解和系统的把握。
(三) 培训方法落后。
目前的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在培训的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包括:第一, 通常教师是单向灌输, 缺乏平等的双向交流, 与学员缺乏交流和沟通, 课堂气氛非常不活跃。第二, 教师空话套话连篇, 缺乏真心的交流, 师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了解和信任, 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第三, 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 结果使培训教育缺乏针对性、现实性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从而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有的内容大多数人了解就不喜欢听, 但也要陪着少数不了解的人一起听, 这就使课堂气氛达不到统一。
三、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教育改革策略
(一) 深化党校干部培训方式的改革。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十分激烈, 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 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我党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就起到决定作用。县级党校必须要认清自身的定位, 发挥自身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 改革现有培训模式。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县级党校干部培训的规律, 总结已有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训经验才能有效地提升县级党校干部培训的水平。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 是为了加强党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一是每个教育对象的学习目的和需求不同, 党校的教学内容应当对每个学员都有侧重。二是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期、形势以及地区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党校干部培训工作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 本着相对稳定、适时调整的原则, 针对学员的需求和特点, 优化课程体系, 调整教学内容, 在“精”字上下功夫, 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要使党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时代性, 应该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在思想理论教育中。
在学习内容上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 适应政府管理的需要, 注重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行政管理改革形势的变化。除了把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鉴别能力放在首位, 加强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外, 还要把业务能力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在内容设置上, 除了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和公务员行为规范等等在内的公共必修课之外, 还要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设置各种专业课, 还必须设置多种选修课, 以满足不同干部的不同需要。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党校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 更新培训方式的新任务下,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教学任务的需要。因此, 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必须把现代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目前的干部培训方式普遍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工作必须要克服单一的教师培训方式,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调动学员的创造精神和参与意识。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授课, 例如讲座和专题报告, 还可以让学员进行分组研究讨论。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把学员派出去, 进行国内或国外的调研。
干部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优势, 要充分发挥学员的这种优势, 把培训课程与学员的自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学员对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权, 建立选修课、模块式教学等平台。另外, 还要加速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作用。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 开设网上课程, 加强师生交流, 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员提供技能训练等途径。
3. 教学管理的改革。
教学管理是提高党校教学质量, 保证党校工作高效运行的根本途径, 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培训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把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 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集体备课、授课, 教学质量考评化, 考评结果作为评奖选先的依据;二是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制度。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参加外出培训、深造进修创造条件;三是坚持听课制度, 课后评估、讲评和总结;四是坚持学员对教学管理进行考评的制度, 学员对教学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学员管理制度。党校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班次, 制定出相应的考试、考查制度的标准。必须要严肃党内生活和校规校纪。党校应根据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与党校共同制订管理规定, 认真贯彻学员考勤制度、学员请假制度、考试及考核制度等等, 并与联系部门一起建成建好学员档案, 组织部要高度重视党校建成的干部学员档案, 以此作为领导干部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 加强党校师资队伍建设。
党校的教育质量如何, 关键取决于人才。只有不断努力吸引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才能使党校的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1. 县级党校要树立教师最重要的观念, 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党校是专门培养党员干部的学校, 除了要不断提高干部素质外, 还要加强对干部党性的培养,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更高。党校的工作主要就是教育培训工作, 因此广大教师是党校工作的主体, 无论何时都必须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放在首位。在党校的工作中, 各项分配政策要向教师侧重, 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才会更加有利于党校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县级党校的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
目前党员干部基本都具备较高的素质, 为了让学员能够信服, 党校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党校培训的对象都是干部, 都负责具体工作, 因此有着比党校教师更为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 必须建立专职教师的长期学习制度,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还应定期指派教师去进修, 不断丰富知识, 从而提高其管理能力。此外, 还可以组织教师深入具体的工作实际进行调研活动, 或者选派青年教师长期在基层挂职锻炼, 在实践中锻炼队伍。
3. 应当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创造良性竞争的氛围。
党校要树立尊重人才的观念, 让一切人才、劳动、知识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 促进党校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教职员工要在新的发展中良性比拼, 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实行“精品课”战略, “名师”培养计划, 把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 大力推行以学科建设促师资队伍建设, 并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科研成果共享。
4. 要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县级党校应按照素质优良、水平高的原则,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吸收和使用优秀的师资资源。党校可以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的优秀教师资源, 聘用大批水平高的兼职教授, 不断增强党校教育培训的竞争力。县级党校可以整合附近的社会资源, 像秦皇岛某县委党校, 就近聘请燕山大学、东北大学分校等高校的知名学者, 以及企业的精英及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兼职教授。同时, 还可以定期聘请中央党校、省委党校的教师来对本校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 这样就可以充实学校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
(三) 加强党校基础设施建设。
要改善县级党校办学条件, 加强县级党校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省、县级党委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绍兴某县委党校和湖州某县委党校, 当地党委、政府对党校的投入力度都非常大, 两所党校都分别在会稽山景区和太湖景区兴建了大规模的党校新校址, 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地对党校的资金扶持力度也非常大, 财政每年拨专款用于党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科研经费, 使党校在办学上无后顾之忧, 集全部智慧及力量于改进教学质量当中, 在全国县级党校中可以称之为一流。县级党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 必须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 即使不能像上述党校一样兴建新校址, 也要在自身的基础上改善办学条件, 适应办学需要, 适当增加和改进教学设施, 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摘要:县级党校在增强县级党委的战斗力、凝聚力以及提高县级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 面对县级党校目前存在的一些不适应当前干部培训需要的问题, 必须及时分析出原因, 找到解决的对策, 才能使县级党校更好地为县级党委服务,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干部人才。
关键词:县级党校,干部培训,公务员
参考文献
[1] .杨云波, 冯祖威.提高党校干部培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华章, 2013 (24) :37~38
[2] .周超.以改革为突破增强党校干部培训实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 26 (10) :67~68
[3] .冉朝霞.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3 (5) :116~118
[4] .刘乾玲.基层党校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华章, 2013 (24) :23~23
[5] .陈旭.案例教学方法在党校干部培训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0) :205~206
[6] .史策.干部培训改革创新着力点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2 (2) :73~77
[7] .闫中复.基层党校干部培训模式构建[J].华章, 2013 (4) :30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2
一、自觉加强学习,充实理论功底。
开学考试,一拿到测试卷就傻了眼,每道理论问答题都不知从何下笔,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太大了。总认为平时干工作不是好难的事,遇到问题都还能解决,对理论的学习完全放松了,必须学的也只是走过场,没有深入认真地对待。这次经老师和各级领导的讲解,我明白了理论知识是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没有充实的理论功底,认识问题往往会有偏差,作出错误的决策,这是一个领导干部最致命的。今后必须自觉地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使自己成为理论功底坚实,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
二、提高了认识,拓宽了知识面
对十七大精神重点内容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深刻内涵有了全新认识。对涉及多方面内容课程的学习,与同学们的交流、探讨使我拓宽了知识面,了解了我国维稳形势、我县工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行政法规、物权法等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以及学到了更多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方法。
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3
关键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推进教学改革,要在完善教学布局方面下功夫
(一)要进一步明确党校教学布局。首先,以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作风建设作为重点,从满足组织、岗位以及个人要求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理论教学;其次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纳入到教学体系中,让党员干部通过理论学习提高治理地方的能力。
(二)要科学设置主体班课程。首先在课程设置前要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开设具有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形成系列专题课程体系;最后课程体系设置要紧密结合县域特点。
(三)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首先开展现场教学。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教学涉及的面比较广,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党校干部培训教学要改变以往的课程教学的模式,结合学校实际,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教学,将课堂前移,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其次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互联网
+”教学模式;最后开设专题教育活动,以专题教育调动干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科研水平,要在开展学员课题调研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科研选题上突显县域特点。县级党校是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科主阵地,因此县级党校在科研选题上要充分体现县域经济的特点,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要深入到各个部门进行充分的调研,以此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二是党校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党校要积极发挥科研的重要作用,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向干部学员讲解,提高干部对相关问题的思索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研水平
首先县级党校一方面要通过“请进来”战略,通过加大高素质教师的聘请等策略带动县级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教师的视野。县级党校教师要积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一是高标准,多渠道招贤引才,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要开阔选贤视野,采用推荐考察,走访调查,公开招聘,向外引进,试讲试用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吸纳有真才实学,在教育界或学术界有一定威望和影响或有较好的发展潜力的人才。二是坚定理想信念,真情宣讲感染。三是培养职业情感,修炼人品道德。要把党校主体班的课讲好,必须重视培养教师的职业情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强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四是以培训、轮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努力提升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五是加强教师的调研考察工作,开阔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县级党校的教师,每年应到工厂、农村、机关做三至五次的调研工作,以保证教师有实际的话题可讲,有实际问题可研究。
四、完善制度,创新培训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各有关办学单位的活力。二是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党校要加强对干部学习的效果考核,通过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对学院的全范围的考核,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干部队伍;三是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估机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党校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四是建立培训效果的追责机制。将干部培训学习与干部提拔相结合,以此提高党校学习的效果,提升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
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干部教育的培训轮训基地,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探讨,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认真地思考,努力提升县级党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方面不断拓展。
参考文献: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4
目前, 县域内具有干部教育培训功能的单位和部门很多, 由于多头办学、各自为政, 各培训机构自行制订培训规划, 县域干部培训缺乏集中统一的安排, 培训内容也往往雷同, 造成重复培训和培训空白并存、散乱和效率低下的局面, 而县级党校却没事干、“吃不饱”, 既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又影响干部培训质量, 还影响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作用的发挥。为此, 县级党校要按照“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调训制度, 强化规范管理, 认真清理和整顿多处挂牌、多头培训, 使党校教育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精神, 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原则, 进一步整合县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 强化党校的主渠道功能, 突出党校的主阵地作用, 积极稳妥地创新干部教育培训体制, 建立以党校为主体的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二、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 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个突出现象是, 把基层干部拉出去到高校甚至名校培训。有的县还出境、出国办班, 显现“县级党校不吃香”的情形。还有的是把本校教师晾到一边, 高价外请专家, 理由是县级党校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课讲得不好。由此可见, 制约县级党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造成县级党校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对党校工作不够重视, 对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许多县级党校教师是从中小学教师转过来的, 虽然有讲课的基本功, 但理论素质参差不齐。还有一些是大学毕业分配来的, 从知识结构看, 他们很少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专业的, 甚至有些教师在校学的是农林水利、数学化学, 形成一些教师理论功底薄的现实。这样的党校教师队伍, 给干部上课时难免照着中央文件念, 提不出自己的观点, 也就没有吸引力, 更谈不上对学员的实际工作有帮助和指导作用。其次, 由于县级党校编制少, 每位教师基本上得做“多面手”, 需要讲什么就得讲什么, 因此难以把课题讲深讲透, 学员自然很难受益和满意。
为此, 一要提高教师选用标准, 选用党校培训亟须的理论人才, 严把县级党校教师进口关, 争取每个县级党校都有1名硕士生。招聘时要注意专业对口, 否则, 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还影响党校的教学水平。争取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 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理论底子薄的问题。二要加大现有师资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省委党校对地方党校负有指导之责, 也负有扶持之责。省委党校应该通过摸底调研, 制订县级党校师资培训计划, 每期学制两月左右, 有条件的可延长为半年, 让县级党校教师全面提高理论素养、专业水平, 掌握授课技能,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当然, 也可根据教学需求, 选送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 让教师系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三要邀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各职能局委主要领导经常到县级党校作专题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县域来说是很高的, 他们对中央、省、市、县的政策吃得准。他们到党校讲课, 实践证明, 是非常受欢迎也是很有效果的。各职能局委领导对于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请他们讲课, 对年轻干部了解县情、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很有帮助。四要加强县级党校教师驻基层调研锻炼。可以选派年轻教师到基层挂职一个时期, 提升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让他们的思想更加贴近实际, 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他们重新回到课堂时, 才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讲出新观点, 使学员学有所获。
三、创新教学方式理念
1.创 新 教 学 内 容
着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 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创新力度, 提高教育教育质量, 努力培养学习型基层党员干部。突出教学主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 让学员深刻领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 努力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计划、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十部的特点, 因人而异、因岗而宜, 合理开展教育培训。对科级干部的培训, 突出提高综合素质;对后备干部的培训, 突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对一般干部的培训, 突出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能力的学习。
2.创 新 教 育 培 训 方式
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方式为以学员为中心, 突出培训对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紧密结合各地实际, 不断改进传统培训方式, 积极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省、市委党校联手。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育、远程教学、考察培训、专题研修等班次, 实现干部教育培训手段的现代化, 拓宽十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式。
3.创 新 教 育 培 训 方 法
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 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案例式、分段式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方法, 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培训环境中总结经验, 增长知识, 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从相关学科、领域、行业中, 选聘一批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和热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专家、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一线实际工作者组成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 加强县级党校师资力量, 为广大干部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 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创 新 管 理 机 制
努力提升党校教师素质, 按照培养、引进、优化、整合、提升的要求, 切实抓好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为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通过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等方式, 不断提高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执教能力。加大素质工程推进力度。以校理论学习中心组、创先争优活动等为载体,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校建设, 全面提升党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加大管理机制创新力度, 健全完善激励导向机制, 建立全员考核监督机制和教师述职制度, 突出绩效管理、科学管理, 不断强化教师的规范管理意识, 以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做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从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摘要:县级基层党校作为培养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阵地,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的问题, 对在县级党校干部培训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探讨, 以期更好地发挥县级党校的教育作用。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5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县级党校对中青年干部开展定期培训的必要性,结合工作实际,对县级党校如何培训中青年干部做出了深入思考。认为,学员要根据培训课程安排力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在培训结束时多项技能要有所提高。
【关键词】 县级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必要性;建议
一、县级党校对中青年干部开展定期培训的必要性
近年来,临泉县委党校陆续开展了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青年干部教育和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说是取得了令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预期效果。这四期中青班的学员大多是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中的中坚力量,在各自单位承担着很重的工作任务,加之本县正处在加快发展、发力赶超的关键时期,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说,白加黑、五加二那是家常便饭。另一方面,这些中青年干部又是家庭的顶梁柱,同样也承担着比较繁重的家庭负担,有的小孩子上学要接送,有的父母年龄大了要有人照顾,可以说中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活比较繁忙的一个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是很难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进行学习沉淀自己的。所以,青年干部就必须放低身段,不断加强学习的勇气,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而且要向实践学习,不仅要对党的最新理论进行学习,而且要加强所分管的业务知识学习,要始终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行的本领。作为一个青年干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就要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大胆转换思维角度,树立创新意识、换位意识、大局意识,在每一项工作前,要想出新招、抓出新意,开出新局,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新时期的工作需要。比如前几年,计划生育工作是乡镇、街道的重点工作,青年干部的大多数精力都用在计划生育工作上,可以说经过多年的磨炼,乡镇的干部计生业务都很精通。但现在计划生育工作不是乡镇(街道)的主要工作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现在上升为乡镇(街道)主要工作的是扶贫,也就是说帮助贫困户走出贫困是我们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工作任务变了,就要求我们年轻干部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迅速掌握政策导向,增强业务技能。如,我们要掌握扶贫流程,了解扶贫政策,用好扶贫措施等。工作的需要、学习的需要、身心健康的需要以及组织的关怀,成为中青年干部参加党校培训学习的必然?Y果。因此,面对新时代变化莫测的复杂情况,青年干部务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观望洞察世界的宽广视野、有把握全局的战略思维、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有统筹协调的组织才能、有果断科学的决策能力、有脚踏实地的黄牛作风、有洞察一切的宽度和厚度。这些综合素养,都是做好各自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增强自身素养的必要性,把各级培训学习等活动摆在重要的位置。
二、对县级党校培训中青年干部的思考
1、学员要根据培训课程安排力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党校培训一般在一个月左右,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学习及实践效果确实不易,这就需要青年干部针对校方课程安排,合理支配学习时间,认真掌握学习内容。从这四期青干班的培训课程安排来看还是比较合理的,也是比较丰富的。既涉及经济发展,又涉及社会管理;既重视理论提升,又重视观摩实践;既包含领导科学,又包含群众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学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的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四个目的:一是要学好政治理论知识,增强理论素养。党校是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党性锻炼的熔炉。县级党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员的实际需要,专门安排有党史、党章党规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讲座,学员应当把这次培训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学习,努力汲取政治理论之精华,积极利用党校这个阵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改造自己的三观理念,使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从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得到充分锻炼、道德情操得到稳定提升。二是要尽可能的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次培训安排的专业课程很丰富,如招商引资、禁毒工作、信访工作、现代农业、文明创建、扶贫开发以及依法行政等,这些课程都是针对我们这些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干部而量身定做的,对我们开展的工作将会带来很大的帮助。三是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知识。我们这些中青年干部在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都是领导班子成员,都要履行“一岗双责”。现在的中青年干部在业务工作方面都很过硬,但是一提到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大都头皮发麻,到底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应怎样履行“一岗双责”,恐怕很多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因此要在党校培训工作中多增加些这方面的学习,对今后的工作开展大有益处。四是在实践中要进村入户,访贫问苦,要建立与群众相依存的联系。群众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没有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再好的国家政策也难以在基层推行。因此我们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始终做到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凡事都要以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为最终落脚点,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
2、学员要发挥自身学习优势,在培训结束时多项技能要有所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我们党始终有一种“本领恐慌”的紧迫感,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说明我们的实力不强、能力不足。我们的年轻干部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学习方面有很多优势,如精力充沛,学习能力强,善于思考等等。组织上把青年干部从各自的工作岗位抽调出来脱产学习,可谓用心良苦。学员来党校后要做到真正静下心来多学点知识,做到学有所获。
一是纪律意识的提高。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守规矩讲纪律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到党校学习,跨入这个大门青年干部首先要清楚自己现在是一名学员,改变身份定位,放下身段,全心学习,要自觉遵守基层党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静下心来,排除干扰,专心学习。为期一周的军训,正是基于增强纪律性考虑而专门进行的。加之在整个的理论课程教学中还有很多关于纪律性的讲座,相信纪律意识在所有学员内心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而在以后工作的开展中养成讲规矩的自我约束意识。
二是政治素质的提高。通过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章党规及其他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革命传统基地教育和党史宣讲,通过井岗山革命圣地的洗礼,相信我们每个同志在政治思想上都会有一个大的升华,都会充满着对党的无限敬畏,在心中自然升起一种作为共产党员的自豪感,从而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三是工作能力的提高。授课的老师不仅有着相当高的专业知识,而且他们还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基层工作特别熟悉,他们的讲解和授课,对乡镇和街道的同志会有很大帮助。另外,组织安排青年干部到党校学习,就是为大家在工作“热运行”中提供一个“冷思考”的宝贵时机,创造一个能静下心来“踱方步”的宝贵时机,使大家有时间来回顾和总结自己以往的工作与生活,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使自己的认识和工作立于新的起点,以实现新的提高。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细致的消化,大胆地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力会有大的提升
四是防腐拒变的意识要有明显提高。校方安排了学员到九龙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让青年干部亲身感受贪腐给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巨大损害,青年干部要在思想上敲响警钟,不要越雷池半步,不要以身试法,自觉接受党组织、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和规定,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去感召人、凝聚人,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职工中树立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五是发展临泉的信心要有明显提高。临泉要大发展,靠的就是我们这些青年干部。中青班的干部都能成为临泉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对临泉的发展充满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没有动力。不仅要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还要对每个临泉人充满信心。不仅对广大干部充满信心,还要对县委县政府的各级领导班子充满信心。相信临泉的班子能够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打好硬仗,能够为临泉的发展带好队伍。
【作者简介】
如何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篇6
一、县级党校的困境
(一)上级缺少对党校的人文关怀
一直以来,县级党校的发展基本上是可有可无。这在很多地方都是这样,有的甚至还盲目跟风,“乱点鸳鸯谱”,打着“整合资源,资源共享”的旗号,搞“拉郎配”,把党校入赘到职业中学了事,对党校的工作不管不问,党校教师每天忙于职中的课程。如果县里要求开班,党校直接就请县里知名的领导上课就行了,党校教师不上党课,成了全职的职业中学教师,有的县级党校到现在还是一片混乱,连上课的平台都不给提供,这让党校教师的积极性很受伤,就别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了。领导不重视,加上党校教职工人数比较少,自然就没了话语权,全凭学校里领导的安排,党校、职校“一锅搅”的现象不在少数。长此以往,党校边缘化了。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县级党校的建设资金一直严重不足。无论是办公经费、培训经费还是软硬件设施投入资金,一直处于很大缺口状态。
1.办公楼等教学硬件的配置紧缺。县级党校的办公楼以前大部分都是一些部门搬迁后留下的旧楼或破楼。象务川县委党校就是这种情况,用以前老县医院搬迁留下的旧楼作办公大楼,在2007年的时候,县委政府把那一片地卖给开发商后,打着“整合资源”的旗号,把党校“下嫁”到县职中,美其名曰“合属办公”,加上职中面积小,连党校办公室都省略不设了,所以党校的工作几乎没有开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2年9月份,但一直没有一栋独立的教学大楼,党校教师仍然还是专职职高教师,这种情况直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2.科研经费一片空白。科研是党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撰写论文和上好党课的基础,县级党校的科研经费要么没有,要么少得可怜,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状态 。这使得党校教师下乡搞调研没有经费,进村搞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无法开展,脱离实践,不接地气,理论水平不高,上课接不上气,这是基层领导干部不愿来党校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县级党校的软肋。
3.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党校的培训一直走得不顺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投入不足。党校是全额事业单位,以培训干部为主,主要靠财政拨款,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没有收入就没有产出。没有投入,培训就“撂荒”。很多县级党校的干部培训都形同虚设,廖廖几期就算完成全年的培训工作。
4.教师学习渠道不畅通。党校教育不同国民教育,根据所授对象不同,对知识的领悟的深度广度也完全不一样,不仅要对国家的基本路线、大政方针领悟要深要透,还要有宽广的知识面。目前,县级党校的教师学习渠道非常不畅通,仅能从网络和电视上作部分了解,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学习调研没有经费支撑,光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学习显然不够。县委、政府对党校的人文关怀较少,有关县委政府的会议文件精神更是无从了解,“断层”现象严重,所以身为县级党校教师往往对本县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了解更是处于一片真空状态的不在少数。要实践没有,要理论不强,像空中楼阁一样悬挂半空,,既没有学员们的实践经验,也没有他们对县域经济、社会文化的了解,每次上课都让人感到力不从心,有“搬门弄斧”之嫌,深感压力山大。
基层党校教师教学水平薄弱,教学设备老化,教学环境差,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就是为完成培训计划,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些情况,如何提高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是目前县级党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如何提高县级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指导思想。“党校姓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为引领,贯彻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充分发挥党校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培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阵地作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生力军作用、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积极推动作用、促进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党校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党的意识、创新意识、勤俭意识、纪律意识。自十八大召开以来,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全国一大批领导干部倒下的事实就足以说明党校就是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党性修养的主阵地,唯有抓好主阵地的建设,抓好干部的理论教育和作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经济上来,干部倒下现象的发生。
(二)上级领导多给予人文关怀。目前,县级党校正处在体制升格进程中,抓住机遇,深化发展,把党校与职校完全分开。党校专职做好干部培训,真正发挥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主阵地作用,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党员教育的培训力度,逐步走出一条既发挥党校自身的独特优势,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层党校建设之路,这需要县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给予大量的人文关怀。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篇7
对于我国的党政事业发展而言, 党校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党校工作条例》来看, 它是培养我国党政干部的一个主要阵地, 对我国理论骨感及领导干部起着轮训和培训的作用。长久以来, 县级党校为我国的党政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党政机关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当前我国党校尤其是县级党校, 正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 我们必须要对现状及其原因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并针对性的探寻出对策、出路, 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2 县级党校现状及困境
2.1 重视力度不到位
首先是部分地方领导对党校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未能将党校所开展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到促进党政事业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高度上来看待。比如对于事先所拟定的培训计划, 由于工作任务紧等原因便一直搁置, 或是对于正常的培训教育工作随意的中断、缩短培训时间, 也并不在后期将未能完成的培训任务完成;再者就是经费紧张, 很多地方的县级党校未能将“六项经费”落实, 更没有硬性的常年增长的文件规定。由于经费紧张, 所以只能挤占其他单位的经费来维持党校培训工作, 造成了一种“找米下锅”的局面。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大多数基层县级党校的师资力量都还不尽如人意, 同时校内各学科相互孤立, 整个党校内部系统未能形成一种相互沟通, 彼此优化、整合的运行机制, 这对于党校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客观来看, 我国县级党校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 人数少且年龄资质结构分散。以作者对6所县级党校的调查为例, 其中仅有1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超过了10人, 有2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仅在5人以下, 另有3所党校的专职教师人数在5人到10人。再者就是这些教师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 不然就是今年来的毕业生, 教师年龄资质结构分散。
第二, 教师素质较低。在作者的调查中, 因为许多党校教师是从地方中小学直接调选的, 所以他们的专业都在中文、政治或是历史这些学科上。其他专业的教师人数极为稀缺, 比如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法学专业等。同时, 在众多的县级党教专职教师中, 属于高级讲师的人数也极低, 而且在这里高级讲师中有一部分在从事着党校的管理工作, 很难直接参与培训。
第三, 党校内部的系统性运作不合理。站在当前的培训及管理角度上来看, 党校的存在应当具备系统性, 但在实际的党校运作中, 各方却是各居一隅。比如同级间的交流减少, 甚至是不交流, 还有上下级除了必要的上、下行沟通之外, 也不做相互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上级党校对基层的县级党校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管理, 使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资源配置能能有效的进行, 使党校的教学力量进一步削弱。
2.3 教学方式不完善
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资源以及培训经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大多数的县级党校在培训工作的教学方式上都还不够完善, 明显的滞后, 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培训特征, 致使调研少、学习多, 研究少、教学多等等现象出现。还有就是很多县级党校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过低, 往往忽略了培训对象的个体特征, 而“大锅”式的一起教育培训, 没有针对不同对象群体的培训需要, 始终提高不了培训的有效性。最后是在培训工作的管理上还不够健全, 在很多管理的细节过于粗放, 基本上都是在强调培训对象进行自我管理, 而很少将实质性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或是一味的追求培训面积, 仅争取培训更多的人员, 不注重培训的质量及有效性。在培训工作结束后, 也很少进行总结、反思, 忽略了教学方式的改进过程。
3 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
来自身的内部影响是导致当前县级党校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县级党校想要在当前的困境当中寻求出路, 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 将自身的应有作用发挥出来, 比如干党政干部培训, 党政研究、宣传等等。在党政干部的培训上, 党校方面应当进行自主教学功能革新, 要在教师选配、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时间上争取到主动权, 并形成自身的一套特有体系。而在正式的培训工作展开前, 教师应当针对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搞好培训前的备课、调研、科研, 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以及理论性, 提高党校培训教育质量, 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及影响力, 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3.2 争取各方部门支持
要想走出困境, 寻求发展道路, 除了增强自身的发展动力之外, 还应当尽可能争取到各方部门的支持与重视, 为县级党校的发展“拉拢人气”。要以“两条例一纲要”为基本的要求, 认清党校的一切责任、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并将其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不断强化自身的规划与研究工作, 同时使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备科学性、操作性。在干好党政培训、完善师资力量、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搞好其他方面的党政工作, 为党委、党政府在各个基层的部署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地方的县级党校应当在上级机构的直接指挥与代领下, 完善自身的财政管理体系与人事管理体系, 并尽可能的多获得财政支持, 在实际上将地方县级党校作为党委的关键分支, 在党校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纳入县级政府与党委的管理体系当中。尤其要将地方县级党校的各种经费, 比如培训经费、维护经费、办公经费以及科研经费等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当中, 对县级党校的各种财务状况进行统筹的安排与考虑, 在保证了地方县级党校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使其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调研、科研、培训以及质询服务上来, 增强地方县级党校在党政事业方面的专攻性。
3.3 实施人才兴校战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是实现县级党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人才流动, 优化全员结构, 特别是教师队伍结构。笔者认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在党校系统内部, 大力加强和统筹市、县两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打通职称、打通专业培训、打通骨干教师培养、打通课题专题, 尽快突破县级党校教师业务发展上的“天花板”现象, 实现人才流动;二是可以根据中央高层推动事业改革部署以及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尝试争取重新定位党校人员性质, 以拓宽党校人才的流动渠道。通过重新定性, 可以解决党校领导干部、教师与同级部门领导干部交叉任职身份不兼容的问题, 解决党校青年教师、管理人才的前途问题, 激发党校人才活力。同时, 也便于选派基层优秀党政干部充实到党校队伍中, 这样的党校教师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 更能适应新时期党校干部教育工作。这样的双向人才交流, 让县级党校既培养了人才, 自身也输出了人才, 更能彰显党校的理论“阵地”和干部“摇篮”魅力。这不但是一种激励党校领导干部和教师的机制, 更是强化党校队伍长远建设的举措。
3.4 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 还应当站在当前的教学、培训理念上来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肯定能使教师的主导性同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相互积极配合、调动, 能够使教学、培训过程始终处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传统的党校教学、培训方式多以单方向的灌输为主, 教师往往是自己讲自己的, 对于学员的感受不管不顾, 只要自己讲完了, 培训就结束, 这种教学、培训方式方法的有效性极低, 也满足不了当前的党校教学、培训需求。所以, 要使党校能够在当前的形式下找到发展出路, 必须要改革、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这是县级发展出路的一条根本途径。第一, 要鼓励、支持甚至是要求党校教师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 对各种社会资料进行充分的收集, 并在相互间展开沟通、交流,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内容的质量;第二, 在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注重调动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能动性;第三, 就是要注重课后的总结, 要及时收集学员的意见反馈, 听取众多的意见, 并根据实际条件进行改进, 使地方县级党校的教学方式可以不断的改进、完善, 能够时刻贴合时代发展对党教教育、培训工作所提出新要求。
3.5 强化教学管理
当前很多地方县级党校在教学的管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所以, 应当强化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教学这一块的管理主要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 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教师的进行予以充分的支持,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予以相应的标准与要求, 同时对教师培训前的教案编写进行规范, 要求教师在教学、培训工作开始前必须要进行完备的课前准备。加强教学评估、考核, 时刻掌握各个教师的教学情况, 如果有不足的地方由上级亲自予以指正。
4 结束语
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 比如本文中所提到的重视力度不到位、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以及教学方式不完善等, 因此, 我们必须要采取适当的对策寻, 增强县级党校自身发展动力、争取各方部门支持、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来寻求发展出路。确保我国党校能够回到理想的发展道路上来, 继续有效的推动我国党政事业向前发展。
摘要:长久以来, 党校在我国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国的干部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它也为我国党政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 为党政府的各项决策、方针制定提供了基本依据, 是我国党委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门。但在当前的形势下,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使我国的党校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党校陷入了种种发展困境。文章对我国县级党校所面临的困境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并探讨性的提出了部分出路建议, 以不断推进我国党校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县级党校,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陈莲凤.党校教育作用及当前困境[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21 (06) :104-110.
县级党校科学发展对策的思考 篇8
一、当前县级党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中组部调查材料显示, 认为当前干部培训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占56.3%, 认为很好的只占2.93%, 较好的占39.9%。然而随着干部培训主体多元化, 培训内容层次化, 培训方式多样化的干部培训新情况的出现, 县级党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
(一) 课程设置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针对性不强。
县级党校各类班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差不多、讲课内容差不多、教学方法差不多、使用教材差不多”的问题。许多县级党校对参训干部的需求调查研究不够, 对他们想学什么知识, 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缺乏了解, 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和参训干部的实际需求脱节, 学非所用, 使多次到党校进入不同班次学习的学员感觉教学内容缺乏差别性、实效性。
(二) 培训形式和方法单调, 吸引力不足。
培训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讲、学员听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学员自学, 课堂讨论, 双向交流, 外出调查研究时间少, 质量差。教师的教学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 特别是对专题的研究性不够, 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不能激发学员听课的兴趣。培训者与受训者之间互动较差, 缺乏吸引力, 培训质量不高, 学员的能力提升不明显。
(三)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不高。
目前, 县级党校教师大多是八、九十年代调进的, 普遍存在教师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等现象, 党校教师队伍的数量也不能满足党校办学的需要, 特别是富有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不足, 教师队伍不稳定。其次, 由于县级党校图书馆建设滞后, 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外出培训机会很少, 以致教师知识面窄, 知识更新困难的现象仍很突出, 使得大多数教师得过且过, 对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对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对影响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了解掌握研究不够, 甚至有些党校教师在实践经验和视野开阔方面还不如很多学员, 严重影响教学的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促进县级党校科学发展的几点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 县级党校要适应中央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干部, 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 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解决县级党校向那个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发展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一) 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 坚定党校发展方向。
2008年9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的法规性文献, 它科学地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这个根本问题, 即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大局的要求, 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的要求, 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就为县级党校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加强党校制度建设, 强化内部管理。
新的历史时期, 原有的县级党校管理体制已慢慢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为此必须探索和改革。一是积极探索党校办学规律, 积极探讨在今后干部培训需求差别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机构多元化的新趋势中, 如何进一步使党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健全和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竞争机制, 把德、能、勤、绩、廉情况的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职称评聘、年终奖惩等结合起来, 从而激发大家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教学和学员管理制度, 把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落到实处, 确保党校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四是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努力为搞好教学提供优质服务。五是要重视抓好机关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通过强化培训、严格管理等措施, 切实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从而为全面搞好党校建设、实现党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供可靠队伍保证。加强对县级党校自身的宣传, 使领导和社会各界更多的了解、关心、支持党校, 给党校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效能。
首先要创新培训思路, 突出培训主题。县级党校可以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契机,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 围绕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重民生、建和谐为着力点开展培训。重点是抓好主体班的培训, 党性教育培训和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与时俱进, 坚持、完善和发展党校“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新布局, 力求做到不同类型, 不同学制、不同班次教学培训的个性化、差别化, 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课程设计要富有逻辑性、系统性;专题课程的内容要反映有一定的科研含量, 体现知识的广度与学科的深度。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 使之更具有实践性;再次要积极探索和创新以学员自学为主、研讨为主、联系实际、分析实际、回答实际的教学方法, 形成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理论教学、社会调研、学员论坛、党性分析为一体的模块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在强化理论基础、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党性锻炼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要按照“紧跟时代、紧扣中心、紧贴实际”的要求, 组织评选一批精品课程, 建立精品专题库, 实现优质专题资源共享;最后可以拓宽培训渠道:利用本地生源优势做联合培训、利用所在县发展优势做对外培训、利用学校师资优势做基层培训、利用场地优势做社会培训、利用宣讲活动优势做服务培训等。
(四) 尊重教师主体地位, 提高党校师资队伍水平。
党校的科学发展由学员和教师共同努力完成, 但前提是要依靠教师建设党校、发展党校。因此党校要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必须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保障教师的各种权益。新形势下县级党校教育的基本矛盾是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党校师资建设滞后于干部培训发展形势的矛盾。为此, 党校师资建设势在必行。一是抓好现有教师培训、知识更新和提高, 增加在职教师进修时间和渠道。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方式, 逐步提高党校教师素质, 可以选送年轻优秀教师到上级党校和大专院校进修, 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二是聘请兼职教师, 解决教师数量少、不适应的问题。还可组织本地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专家联系当地工作实际, 找准问题, 分析原因, 研讨对策, 搞好研讨式教学。三是引进优秀人才, 把好教师入口关。要根据干部培训和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 选配热爱党校教育事业、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干部培训教学的高素质人才到党校从事教学工作。四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挂职锻炼, 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校, 更加要在基层进行锻炼, 才能使其了解社会, 了解基层, 了解群众, 丰富基层工作经历,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 提高本领, 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五) 联系实际开展科研工作, 提高教学和服务水平。
县级党校的竞争力来自于教学、科研、行政后勤、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 其中科研能力是其中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 党校科研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党的基本理论, 并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党校理论研究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党校科研“四个服务”功能发挥的好坏, 也关系到教学研究和决咨研究作用发挥的好坏、质量高低。县级党校贴近基层的特点, 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对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县级党校开展理论研究应立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 抓住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结合对其他地区发展实践和经验的研究, 从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县级党校从事科学研究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决策, 为其提高决策咨询建议。党校开展的决策咨询研究具有针对性, 针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针对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尤其要针对决策者的所思所想。其次, 党校开展的决策咨询研究具有远见性, 决咨研究的选题聚焦于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 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开展深入研究, 切中问题要害, 为决策者及时提出具有方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最后, 党校开展的决策咨询研究具有实用性, 既体现问题导向,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真问题”开展研究也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提出基本思路和决策方案, 并被直接应用于决策实践。由此可见, 无论是开展教学工作还是为党委、政府服务, 县级党校要实现科学发展, 都离不开科研。
参考文献
[1].李新泰.新时期党校工作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2].时友敬主编.新世纪党校研100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3].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 2008
[4].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0
[5].朱振瑶.区 (县) 党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J].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1
[6].刘国军.探求深化市县党校改革发展对策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06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9
关键词:县级党校,教师,主体班教学
一、牢记党校教师的身份, 确立看齐意识
一是党校教师必须要有政治意识。党校姓党, 核心问题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作为党校教师, 要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 热爱党校, 珍惜荣誉, 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要严格要求, 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员。作为党校主体班教学, 就是要以上课讲授的形式把党的旗帜亮出来, 在内容上要突出党, 在意识上要体现党, 在原则上要坚持党。一要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二要注意将党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 特别要学习和运用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防止主体班教学陷入庸俗化、低格调的状况。三要增强看齐意识, 在教学培训中, 必须紧紧围绕中央的决策部署来进行。党校是教育培训干部的地方, 不断把党员和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 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四是党校教师要着力提升思想引领力和话语主导权。切实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则、思想解放不逾矩。
二是党校教师必须要有专题意识。所谓专题, 就是针对当前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搜集资料、提炼主题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内容体系。专题的特点就是主题鲜明, 目的明确, 目前已成为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党校教师, 一要锤炼选题的能力。能否选好课题是上好专题课的前提。在实践中, 我在选题上坚持三个结合, 就是课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二要强化专题课的时效性。所选题目内容要新, 作为党校教师要随时把握宏观发展形势, 了解最新的各级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等, 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时宜性。三要吃透上情弄清下情。教师的每个专题讲授, 都要有“顶天立地”的意识, 上至中央, 下至地方, 必须要吃透精神。有关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都要胸有成竹。对于下情, 必须要了解学员想听什么, 想了解什么, 要解决哪些问题, 使专题教学有的放矢。
三是党校教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 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作为党校主体班教学, 我们一定要有问题意识, 坚持问题导向, 这也是党校课与高校课的区别。高校课以传播知识为中心, 为了更好地阐释知识常常以问题来佐证;而党校课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为了解决问题必须以知识为支撑。问题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应该以问题为驱动引起基层党员干部的共鸣。如何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 关键在于认识问题, 前提在于发现问题, 核心在于分析问题, 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确定主体班教学时, 就要从党和政府关注的问题着眼, 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 从解决学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思考。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三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只要我们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搞好主体班教学的导向, 瞄着问题去, 追着问题走, 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授课履职的担当, 就一定能使主体班教学入耳、入心、入脑。
四是党校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做党校教员不易, 讲课难, 要讲好课更难。党校教师讲授的是专题, 内容和题材一直在变化着, 没有现成的教材和讲义, 所有材料都得自己去搜集和整理, 并要赋予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还有党校学员不仅学历高, 而且长期在第一线摸爬滚打, 阅历丰富, 甚至有的还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 这就对党校教师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增加了授课的难度。所以党校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授课时不能空对空, 不能就事论事, 不能人云亦云。要避免用文件解释文件, 看不到自己的分析;要克服讲授现实, 没有背景参照;要防止缺乏独立思考, 只做个传声筒。授课时要有自己的创新和贡献, 要在观点新、视角新、材料新、方法新下好功夫。因此要做好党校教师, 不仅要自觉学习好政治理论知识, 还要博览群书, 真正做到理论在胸, 看现实入木三分。一要把授课内容放到多学科的视野中去思考, 有理论分析;二要把授课内容放到历史背景中去思考, 有历史比较;三要把授课内容放到大环境中去思考, 有宏观视野。
二、与时代脉动, 提升授课的思想引领力
一是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又要体现主题重大。我是从事经济专业方面教学的教师, 随着社会变革加剧, 形势发展瞬息万变,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要使主体班教学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必须要与时俱进, 体现主题的重大性。比如,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 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风起云涌, 我们在授课时就要加大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确定培训课题时, 要围绕当前急需的, 具有较强针对性的, 如政府重视的, 百姓关注的, 涉及到当前社会最关心的话题, 如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等, 我们要去研究和分析。例如, 去年“新常态”是一个热门话题, 我就以《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的构建》为主题进行讲授。特别在讲授县域经济如何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这一问题上, 我着重阐述了传统产业由低挡向中高端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增量注入直奔中高端, 一手抓存量调整迈向中高端。由于讲授中既有理论高度, 又有可操作性, 给学员启发很大。在新兴业态如何发力上, 我根据海门的实际, 重点以让“众创空间”激发活力, 让“大数据”释放动力, 让“云计算”打开天地等内容, 讲授新技术、新知识、新观念, 为学员拓宽视野, 增强了授课效果[2]。该专题课内容还在《当代经济》和《江南论坛》杂志上发表。
二是教学内容要有宏观视野, 又要有微观设计。对于经济方面的专题课, 如果没有宏观的视野, 没有纵深的思考, 很容易落入枯燥数字、专用术语等窠臼, 引不起学员的兴趣。但是我们在宏观视野中, 又要做好微观设计, 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优化选择, 切忌不分对象, 图方便省事, 多年讲稿一成不变的陋习。实际上, 同样的专题, 听课对象和讲课场合不同, 讲课方式和课堂效果也不一样。同时, 讲课的内容不能大而全, 而要深而精, 要以小见大, 以小角度反映大问题, 防止面面俱到, 要个别突破, 要有重点。对于我们县级党校, 落脚点一定要在基层, 上情和下情要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仅仅从书本到书本, 用复制加粘贴的方式来授课, 很难有说服力, 效果也肯定不会太好。例如, 根据《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 海门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 海门实施纲要》具体的方案。如何讲授好这一主题课?我以升级“海门制造”到“海门智造”为题, 从宏观着眼, 微观入手, 紧紧围绕当前制造业正在发生新的革命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 “互联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五个方面, 与海门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将课讲深、讲实、讲透, 既体现前瞻性, 又体现贴近性, 避免了讲课中的就事论事, 讲课内容的枯燥乏味, 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三是教学内容既要有理论厚重, 又要条分缕析。在信息时代、知识社会, 人人都有麦克风, 观点已经不再是稀缺品。但是, 我们在授课时, 必须要让观点有理论厚重, 引人深思;对疑难问题, 必须做到条分缕析, 让人信服。所以, 授课的内容不能简单的罗列事例, 而更应该注重理论的分析。不能现象罗列的比较多, 而理论分析的深度不够。即使事例, 也要有理论支撑, 具有故事性, 生动性, 形象性。理论分析要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联系实际也要要防止例子堆积, 简单罗列。例如, 我在讲授《新常态下“草根企业”如何建功立业》课题时, 通过分析海门市“草根企业”优势和劣势后,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受到了学员的好评。海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3 家, 其中“草根企业”604 家。面对新常态, “草根企业”如何继续挑起大梁, 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 我在授课时提出了六条对策, 比如要积极拥抱“互联网+”, 加快推进“草根企业”互联网化;要积极探索规模定制、柔性制造等新模式, 顺应未来企业“定制化”的发展趋势;要适应金融资本时代的需要, 尽快让更多的企业“证券化”。这些对策, 得到了海门市委书记姜龙高度重视, 并为此作出批示。
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提高课堂的感染力
一是少些“你说我听”的单调, 多些“互动提问”的趣味。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时常听到学员抱怨, 主体班教学形式的单调, 大多是“你说我听”, 被动接受, 再加上授课内容易于空泛, 很难唤起学员的兴趣。因此, 主体班教学形式也要变革和创新。比如可以增加些互动环节, 让学员参与解读, 或请学员向教师诘难。这样做能时刻引起学员注意, 避免学员分心, 并能让学员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发挥出台上台下两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PPT中, 不能局限于文字和图片, 应该适当地增加一些音频、视频, 增强授课感染力。还有,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教师要尽量站着讲, 拉近与学员的关系。高校教师一般都是站着讲, 而一般开会讲话官员都是坐着讲。我在实践中, 感觉主体班教学教师站着讲要比坐着讲效果更好。第一, 较好地体现出教与学的平等;第二,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 以姿势助说话;第三, 能更好的关注到每一位学员的学习状态;第四, 能集中学员思想, 让他们专心听讲, 不好做“低头族”。
二是结合社会调查, 激发课堂教学生动性。党校主体班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课堂, 其实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我们要运用好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的结合, 拓宽教学思路。如结合课堂讲授, 组织学员搞一些社会调查;还如走出课堂, 到社会上去讲授, 然后再回到课堂, 进行理论阐述。这样就可以把主体班教学搞得生动活泼, 使学员印象深刻。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现代化、国际化家纺专业大市场, 去年市场成交额突破600 亿元。目前市场中淘宝电商发展到5300 多家, 年交易额达到150 亿元。如, 去年我在讲授《“互联网+”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题课时, 通过讲授海门“互联网+ 城市”、“互联网+ 产业”和“互联网+ 企业”的三大行动计划基础后, 组织学员到叠石桥市场调研, 让学员亲身感受电商在当今市场中的作用, 增强了授课的“地气”, 学员回到课堂,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是要用熟悉的语言和事例, 讲出理论门道和现实关切。作为“宣讲党的理论、传播党的政策”的党校教师, 要不断地积累、拓展和更新知识, 才能在讲课过程中驾轻就熟。现在学员的水平越来越高, 如果教师没有锲而不舍的学习毅力, 没有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 你的授课要让他们信服是很不容易的。特别对于我们年轻教师, 更要珍惜每一次机会, 切实解决新形势下能力欠缺、“本领恐慌”问题。特别在授课时, 要把掌握到的更多新知识、新信息纳入到授课中去, 在理论上旁征博引, 在案例上举一反三, 让课堂教学生机盎然。例如, 去年我以《创新驱动, 让“汗水型经济”走向“智慧型经济”》为题参加海门全市微型党课比赛, 经过几轮争夺, 我获得了优胜奖励。我从“人人是创新的主体, 事事是创新的舞台”入手, 首先以我市“草根企业”南通振康生产的RV减速机去年进入国家863 计划为例, 用创新并不神秘的事实打动人心。接着通过海门巴塞利亚药业, 20 多位博士、60 多位硕士, 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感人事迹, 揭示公司3个国际Ⅰ类新药问世的艰辛历程。最后以海门招商局重工, 生产的400 英尺大桩靴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 拿下了这一海工装备领域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的业绩, 展示创新的魅力。
总之, 一堂好的主体班课不仅能教给学员理念和知识, 还能引导学员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能让学员对所学的知识入脑, 而且能够入心, 成为指导实践的良方。当前, 我们一定要发挥好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作用, 自觉当好“熔炉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 2015-12-13 (01) .
新时期县级党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篇10
关键词:县级党校,建设发展,重要性,途径
从本质上来讲,党校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下,党校都应当对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一定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建设需求,对社会的建设发挥出积极作用。
一、县级党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1、增强党的基层执政能力
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地方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水平,如果地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立场坚定、作风正派、知识能力出众、能够采取正确的工作方法,便能够使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大大增强。而县级党校作为培训、教育地方基层党员干部的主要阵地,其主要的任务便是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提高地方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这无异于是增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
2、促进地方实现五位一体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其实是要求我国社会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但从现实情况来讲,其实现难度非常之大。在我国社会建设的前一阶段当中,主要的工作重心都倾向于经济建设,这使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升,但要想平衡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却并非易事,过程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被发现、解决和协调。而县级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则能够从各方面对社会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进而促进地方实现五位一体发展。
3、加快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社会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难题,这些新难题是之前我党在执政过程当中、领导社会建设过程当中所从未遇到的,因此以往的工作经验也不能帮助解决当前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应变能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先进性、时代性,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新难题。县级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帮助党员干部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使党员干部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这可以显著加快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二、县级党校的建设与发展途径
1、树立正确的建设与发展理念
县级党校的建设与发展应当以促进地方建设为基本出发点,这一点是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下都不能动摇的,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关键阶段,县级党校更应当明确自身服务于社会建设的职责与使命,强化县级党校在自身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的大局意识,在建设与发展的思想理念上,必须要与国家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有高度、有层次,不能眼光狭隘被局限在小圈子内,要能够适应国家发展的宏观规划;但在具体的建设与发展措施上,却要细致入微,要根据当前社会建设需求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特征,创新培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确保培训、教育的内容是地方社会建设所重点关注的和急需解决的,确保培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开放性的、现代化的,能够被党员干部所接受,能够吸引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能够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县级党校培训、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有效性。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应该强化县级党校内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当前的新时期下,县级党校学员的特点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党员干部的教育层次较高,党员趋于年轻化和专业化,这就对县级党校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挑战,县级党校要不断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并通过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向着全能型教师发展。
另一方面,应积极寻求外部支持和帮助,提高现存教师队伍素质。要想满足日益发展的干部培训需求,仅靠县级党校干部的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借助外力的前提下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既可以充分利用好地区社会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从高校中聘请专业教师和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也可以积极寻求各个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的支持,在教师引进和招聘过程中,应该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作为重要依据进行综合考虑。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地方高校、其他科研单位的合作,通过整合和高效利用教师资源,共同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课题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
3、重视党校智库建设
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是中共中央对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的“智库”即智囊团,它能够在地方社会建设过程当中,提供各方面的理论、策略、方法建议,是知识经济时代下影响党委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县级党校必须要重视党校智库建设,以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
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县级党校的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这与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明显的不同。具体是要按照智库人才要求进行科研人员教育培养,采取继续深造、培训、进修等措施,使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和研究水平有较大提升,尽快成为党校优秀智库人才。同时还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党政机关与智库人才的双向流动,鼓励采取互派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和相互交流等形式,加强智库人才培养。最后是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引进,通过多种措施,造就一批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重大战略的参谋者、科学决策的建言人,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术功底深厚、专于应用研究、善于传播推广的智库人才队伍,以推动县级党校科研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县级党校还应当对科研活动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以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创新。具体是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与科研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在党校的科研活动当中,以评先选优、科研奖励以及科研业务考核等多种方式,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引导他们创新出新的科研成果,确保这些科研成果具有实际的推广应用价值,能够在地方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建设中发挥出科学、有效的建议指导作用,真正促进地方发展。
4、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趋势,在“互联网+”的发展形势与需求下,县级党校应当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速度,这一是为了向地方社会做好带头表率作用,鼓励地方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二是为了革新党校自身培训、教育工作以及社会科研工作的基本形式,提高自身各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信息化建设应当作为县级党校建设与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
三、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能否实现中国梦、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党校就必须要基于新的社会形势完善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地方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以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宏斌,黄金旺.以加强智库建设为抓手推动党校科研转型发展[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02:34-36.
[2]黄桂阵.适应党校发展新常态打造培训管理“升级版”——关于县级党校建设发展中的热点问题[J].唯实:现代管理,2015,04:59-60.
[3]方晓玲.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促进党校可持续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5,26:219-220.
重庆区县级党校科学发展经验探析 篇11
【关键词】区县党校;科学发展;经验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新《党校工作条例》施行以来,在重庆市委党校的带动下,38所区县党校坚持科学发展,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异的办学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影响力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多所其他省市党校与重庆区县党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重庆各区县党校何以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究其原因,通过对各区县党校实际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五个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一、坚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全市区县党校牢固树立干部培训主业意识,不断探索新时期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做靓区县党校品牌,使得各区县党校教学数量、质量不断提高。
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各区县党校根据自身情况都在不断探索新的培训模式,先后涌现出了璧山县委党校的“三段式”培训模式(课堂学习、外出考察、基层调研);九龙坡区委党校的“四维体验教学法”(课堂教学、党性锻炼、革命传统教育、顶岗换位体验);巴南区委党校的党性教育“四化”模式(理论点化、情景催化、载体实化、成果转化);合川区委党校的“六知培训”(知党情、知政策、知法律、知文明、知团结、知发展)等等,都是在不断摸索中探知的新形势下提高干部教育针对性的党校办学模式。
创新培训门类,促进培训对象全面化和重点化同步。重庆市各区县党校根据培训学员级别上从科员到正处(副处)的较大跨度的特点,结合学员实际和经济发展要求,构建学科分类、层次分明、长短适当、多元互补的培训班次门类,形成处级、科级、科员的三级培训班次的基础上,专题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等多类别融合并进的培训格局,做到了培训布局与干部结构相吻合,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统一,理论素养与能力技能相匹配,形成了培训对象全覆盖与培训内容的重点化同步的格局。
创新培训内容,增强干部教育实效性。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各区县党校围绕本区县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设置教学内容,及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部署进行研究和解读。为此各区县党校也逐步形成特色教学内容,在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廉政教育等方面,先后有多个区县党校被市委党校定为实践教学基地或现场教学点。
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干部培训的吸引力。重庆各区县党校长期以来均坚持教学方式的创新,大力推行教学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完善的干部培训教学模式。从多媒体教学、案例式、讨论式教学,至当下的现场教学、双讲式授课,数十种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始终牢牢抓住学员的注意力,提高了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区县党校交流,促进片区党校资源共享。近年来,通过市委党校举办的多次教学竞赛和师资培训班,各区县党校教师有效的加强思想交流,特别是地理位置毗邻的区县,其党校教师的联系更为密切。骨干教师也逐步走出了本区县,在片区乃至全市享有盛誉。同时,由于区县党校在经济、社会、党建等教学方面的各具特色,出现了市内、区县外的学习参观,在节约成本教学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教学“面孔”、内容的新鲜感,提高了教學的质量。
二、立足中心工作,增强咨政服务能力
全市各区县党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科研指导思想,以服务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和学员的智力优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咨政服务。各区县党校积极发展自己的理论咨政刊物,并多次受到所在区县领导肯定批示,更有区县党校的调研课题通过市级刊物报送市级领导并得到签批肯定。同时全市区县教师撰写的调研文章频频在全国、全市各种研讨会上获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各类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更是遍地开花。
准确定位科研方向。重庆各区县党校在确定科研咨政课题的方法各有特色,有重点解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有探索经济社会下一步的工作,也有对中心工作分析与解读等等,但总的来说都是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重点工作,或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困难及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拓展决策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
搭建强健科研队伍。重庆区县党校在开展科研咨政服务工作中,一个重要共同点就是以团队为主体完成课题,以党校科研队伍为基础,邀请校外理论专家共同组建课题组,充分发挥党校资源优势,凝聚集体智慧,通过反复的交流、研讨、论证,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咨政文章,切实有效的开展决策咨政服务。
建立完善科研机制。自全市区县党校“参公”以来,各区县党校均在不断完善科研机制,主要是对科研课题申请、调研、撰写、发表、奖励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奖励,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重点科研任务的按时和质量,加大对课题申报的组织、引导和支持力度,确保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实施人才强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全市党校以人才强校的理念指导下,各区县党校坚持把师资队伍作为党校的核心资源,采取进修培训、实践锻炼、交流引进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优秀师资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力度,造就了一支支适应区县级党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进修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重庆各区县党校积极选派、举送教师参加国(境)内外参观学习,到市委党校、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专业理论深造。实行主体班听课制度,抓住“送教上门”的机会,组织教师队伍认真学习和观摩,吸取经验,提高教师水平。区县党校之间也经常组织党校教师间思想交流,让区县教师共同讨论和研究先进培训方式,相互学习优秀授课经验,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师联系实际能力。党校教师到基层或一线部门挂职锻炼成为了重庆区县党校的一种“惯例”,各区县党校长期坚持推荐专兼职教师到基层或一线部门挂职锻炼,使党校教师与群众和现实直接接触,不断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授课的现实针对性,科研咨政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交流引进,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针对党校系统师资队伍不断老化的问题,各全县党校在近几年先后都加大了教师队伍的交流引进力度,交流引进了一大批高职称、高学历,专业素质过硬的中青年教师,使师资队伍年龄年轻化、结构合理化,素质专业化,为区县干部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推进开放式教学,提升党校社会影响
区县党校树立开门办学、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开展党校与高校、党校之间的校际合作,拓宽了办学的空间和教学的厚度。
开展党校与高校的合作。一是党校主体班走出去,将主体班学习的一部分学习搬迁到国内知名高校,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让学员感受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将高校课程、教授请进来,让学员足不出户接受经济社会前沿思想教育,加大理论知识的深度与涉及面,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
开展党校与市外党校合作。各区县党校充分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资源优势,积极面向全国开展对外培训。如渝北党校利用两路寸滩保税港等开发开放平台,九龙坡党校树立的“培训是一种产品”理念,璧山党校利用深绿型生态城市建设,武隆党校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都先后与市外党校进行合作,将重庆区县党校影响力向全国辐射。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 篇12
一、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的背景分析
党校从1933年诞生以来, 在“实事求是”旗帜的指引下, 已走过70多年的历史, 由当时一所“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学校”发展成为以中央、省、市、县党校为骨干的干部教育网络。特别是1984年党校“正规化”建设以来, 伴随着改革开放, 党校在思想大解放, 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整体素质方面, 功不可没。但是, 近些年来, 尽管各级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想方设法扩大办学规模, 甚至偏离主业, 开展联合办学, 以维持运转, 但往往存在步履维艰, 有陷入边缘化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各自为政, 降低质量求生存。据专题调查, 办学资源整合前, 桐庐县共有20多家单位开展各类教育培训业务, 导致了多头投资, 教职人员重复配备和一些部门教学设备的限制, 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严重。
二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软硬件设施严重滞后。目前, 基层党校培训经费投入比较单一, 主要是政府投入。虽然各地党委、政府都很重视党校工作, 但政府投入往往难以适用快速发展的需要, 只能保工资, 而对于办公经费、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则是杯水车薪, 缺口比较大, 教学设施严重滞后。同时, 师资力量不足, 知识结构老化。基层党校一般人数有限, 而教学人员更有限, 不可能象中央、省、市党校那样分工明确, 学科建设细分。基层党校教员既要承担教学任务, 还要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一人身兼数职, 学科建设无从谈起, 教学、科研能力比较弱。
三是干部培训体制不顺, 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干部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而我们所能提供的培训内容十分有限, 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 不能有效指导干部的工作。县级党校培训手段落后, 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 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有效激发干部的学习兴趣, 研讨式、互动式教学很难开展, 培训方式多为党校封闭式集训, 学习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开放性不够。
二、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的依据
首先, 实施干部教育资源整合, 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必然要求。中央在2002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党管人才, 要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 明确党管人才的重点是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工作, 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的人才工作格局;其次, 实施干部教育资源整合, 是贯彻“两文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县级要改革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 逐步合并当地干部培训机构, 建立以党校为主体的综合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承担本县干部培训任务”。贯彻两会两文精神, 必然要求市、县各级政府整合当地干部教育资源, 做大做强党校;最后, 实施干部教育资源整合, 是适应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客观需要。
三、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分析, 县级党校存在种种困难, 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为了改变县级党校“小、低、散”的格局, 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些地方实行了“培训资源整合”。从全国来看, 比较典型的有两种模式, 一是广东模式, 一是浙江模式。
一是广东模式。2007年, 为了改变县级党校存在的诸多困难, 广东实行党校办学体制改革。首先将全省各县 (市、区) 委党校改为所在地级以上市市委党校的分校, 但各分校仍是县 (市、区) 委的党校, 其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和财政保障维持不变;然后推出“提级培训”制度, 副科以上干部由地级市委党校负责统一培训, 县级党校只负责培训县直机关其他党员干部、基层党支书、村委会主任等;同时, 各市委党校成立校委会领导下的教学协调小组, 统筹安排本校及分校的学制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师资调配和教学考评, 统一调配和培养市、县 (市、区) 委党校各班次的授课教师。
二是浙江模式。针对县级党校存在的各种困难, 浙江省也进行了有力的探索。这里以长兴县为例。主要是采用县委党校、县行政学校、县社会主义学校、县人才培训中心”的“三校一中心”的大党校格局。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党校校长, 常务副县长兼任行政学校校长,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兼任社会主义学校校长。资源整合后的新党校建立了新校舍, 将全县党员干部、公务员和党委人事、统一战线等层面的培训统一纳入进来, 通过市场化运作, 承接各类社会培训, 在浙江省打出了一定品牌。但这种资源整合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要求当地政府足够的经费支持。对学校的硬件建设、师资培养进行着力改善, 否则达不到资源整合的效果。二是如何协调好各类培训, 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存在困难。如党员干部的培训由组织部主导, 公务员培训由人事局管理, 党外人士的培训又归统战部管, 如何协调好相互关系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两种模式的利弊分析, 我们认为:桐庐县党校干部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比较成功的。桐庐县距离地级市杭州80公里, 且县域内为以山区为主, 人口39万多, 属于山区小县, 走广东模式显然不太实际;同时, 桐庐的财政收入水平仅为长兴县的二分之一, 不可能达到长兴县的财政支持力度, 因此走长兴模式也有困难。结合桐庐县的实际, 选择了一条“五校一中心”大整合的自主创新道路。
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路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 要按照“优化结构、扩大规模、集中办学、资源共享”的思路, 整合培训机构才能理顺干部培训体制, 改变多头办学、各自为政、“小而全”的无序状况;只有整合教育资源才能实现统一领导, 优化管理, 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大做强党校, 全面提升干部培训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只有整合教育资源才能使党校更好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任务, 使多层次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以桐庐为例, 桐庐县委、县政府实行“五校一中心”资源整合, 也是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前提出发来考虑的。从现实情况看来, 学校合并应属强-强联合, 不失为各校进一步发展的转机。当然, 因为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 合并带来的问题和困难也显而易见, 比如:各条线如何协调运行、管理, 内设机构如何设置, 学科结构如何优化等问题, 新组建的学校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来解决。因为并校的优势和机遇, 并不都能够成为现实优势, 相反也可能会转化成劣势。如对改革进程驾驭不当, 新旧体制转换和衔接时间过长, 磨合矛盾与内耗过大, 融合难以向预期的方向发展等, 都势必会延缓学校的发展速度。因此, 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才能保证学校稳步、健康发展。主要思路及关键步骤包含以下几个点。1、建立新学校;2、明确职能定位;3、完善工作机制;4、盘活教师资源;5、推进多元化办学。
五、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后的效果体现与面临的新问题
资源整合后的新党校, 有效集聚了“五校一中心”的人、财、物和管理资源, 集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 从根本上改善了过去党校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落后的面貌, 有效拓展了培训渠道, 适应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需要, 也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创造了条件。
从这几年运作看, 最直接最明显最有影响力的成效有以下三点:
1是党校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硬件建设方面, 资源整合后, 教学场地、设施等改善显著, 基本满足了全县各类教育培训需求。软件建设方面, 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2是干部人才培训质量明显提高。资源整合以来, 党校作为各部门培训任务的承办者, 很好地发挥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
3是办学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新党校教育培训向电大开放型学历教育、各类人才培训、社会培训延伸, 扩大了党校的培训渠道, 拓展了党校的培训功能, 有效提升了基层党校服务水平和办学效益, 同时也使整合后的党校摆到了全县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位置。
桐庐县干部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虽然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各种教育资源整合集中后如何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干部教育响亮品牌的问题;同时, 资源整合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等。
六、县级党校干部教育资源整合的几点思考
1. 统一思想认识, 是实施“大整合”的前提。
实施干部教育资源“大整合”, 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及部门职能和利益的改革举措, 需要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我们把整合方案的选优作为统一思想的载体, 在县级领导班子形成共识的基础上, 促进部门思想的统一。整合方案确定后, 我们及时向省、市委党校领导作了专题汇报, 得到了充分肯定和直接指导。上级领导的指示和关心, 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大整合”的信心, 使各个层面的认识更加到位,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2. 创新工作思路, 是实现“大整合”的关键。
实施干部教育资源整合是一次观念、思路的创新, 是机制、体制的创新, 是对干部教育培训传统模式的“扬弃”。实施这一方案, 也面临着部门利益调整、条块关系、资金筹措、提高质量和效率等方面的矛盾与困难。我们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 使一些矛盾得以缓解和突破, 从而较顺利地推进了“大整合”方案的实施。在县级区域经济总量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的大整合, 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实现了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 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3. 立足统筹发展, 是推进“大整合”的保证。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实施干部教育资源整合过程中, 我们审时度势, 始终把统筹发展作为出发点, 把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作为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强党管人才的重要举措来抓,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如在校区规划选址和用地规模的安排上, 按照最有利于党校做强做大、最有利于资源共享有效、最有利于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用地空间十分紧张、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在最好的地段, 适当超前地落实了校区用地, 并且与已建成的新桐庐中学、树人学校、图书馆、文博馆、体育馆等形成文教区块, 较好地处理了实现城市土地资源价值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社会效益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观松, 关于党校建设的若干思考、<<理论前沿>>2004年23期。
【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推荐阅读:
县级党校图书馆建设10-18
县级党校发展困境及其出路 调研报告10-13
转型时期县级党校工作的几点思考10-05
新形势下提升县级党校工作水平的思考11-27
县级干部现实表现材料10-01
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12-04
县级妇联干部工作计划08-26
党校培训心得09-09
党校青年干部培训心得05-18
市委党校培训心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