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体系架构

2024-08-01

B/S体系架构(共11篇)

B/S体系架构 篇1

1 光缆监测管理系统结构

本地网光缆监测管理系统由监测中心、监测站MS和光功率监测模块OPM组成。其中监测中心分为区域监测中心LMC和总监测中心GMC。LMC只配备本区域的监测管理系统和数据,直接管理本区域内的MS和OPM,接受告警并向GMC上报告警信息。GMC汇总各LMC的数据库,负责管理各LMC,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GMC接受LMC上报的信息,并对各LMC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当某LMC失效时,其所属的MS和OPM的管理由GMC接管。LMC故障恢复后,GMC可将属于该LMC的数据下载到该LMC,恢复其各项功能并移交管理权。

2 C/S与B/S相结合的光缆监测系统体系结构

CS方式安全性高,网络速度快,但对管理员的工作区域有限制,只能在监控机房进行操作。在WEB页面上,完成得较好的功能一般是采集数据的显示功能,如收集网络配置,自动生成网络地图、根据性能数据生成各种图形报表。但是对于配置,即直接向设备发送命令,以及告警的实时显示功能,安全问题等,这个方式实现得有限。

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我们综合B/S和C/S的优势,设计一种综合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采用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与基于WEB (Browser/Server)相结合的体系结构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系统有较好的开放性和易扩展性。

其中,B/S方式用于查询和浏览,B/S方式的特点在于具有广泛的信息发布能力。它对前端的用户数目没有限制,客户端只需要普通的浏览器即可,不需要其他任何特殊软件,另外对网络也没有特殊要求。随着业务发展,需要查询的用户会越来越多,而采用B/S方式,用户数可以任意扩充,却不需要再追加投资,从长远来看,会大大节省成本。

C/S方式用于主要数据维护,同时也具有和B/S方式相同的查询功能,采用C/S方式进行数据维护的原因在于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这点是B/S方式所不具备的。但是C/S方式对网络要求比B/S方式要高,一般适用于局域网内部使用。另外,在C/S方式下,客户端需要维护,而不像B/S方式只需维护服务器端即可。

3 光缆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

3.1 光功率监测功能

光功率监测单元AIU,可以连续不间断地自动监测各光端机盘收端接收到的光功率值的变化,使之自动控制OTDR和光开关对收光功率告警的光缆段的光纤进行故障定位监测。当收光功率变化超过设定好的告警门限时,光功率监测控制单元ACU立即将告警信号传送到远端测控单元RTU。光功率监测单元包含97/3的1×2分光器∶按97∶3的分光比分配光功率,97%的通信光进入光端机,3%的通信光送至光功率采集单元的监测端口。

3.2 光时域反射仪O TDR测试功能

OTDR测试是通过发射光脉冲到光纤内,然后在OTDR端口接收返回的信息。当光脉冲在光纤内传输时,会由于光纤本身的性质、连接器、接合点、弯曲或其它类似的事件而产生散射、反射。其中一部分的散射和反射就会返回到OTDR中。返回的有用信息由OTDR的探测器来测量,它们就作为光纤内不同位置上的时间或曲线片断。

瑞利散射是由于光信号沿着光纤产生无规律的散射而形成。OT-DR就测量回到OTDR端口的一部分散射光。这些背向散射信号就表明了由光纤而导致的衰减(损耗/距离)程度。形成的轨迹是一条向下的曲线,它说明了背向散射的功率不断减小,这是由于经过一段距离的传输后发射和背向散射的信号都有所损耗。

菲涅尔反射是离散的反射,它是由整条光纤中的个别点而引起的,这些点是由造成反向系数改变的因素组成,例如玻璃与空气的间隙。在这些点上,会有很强的背向散射光被反射回来。因此,OTDR就是利用菲涅尔反射的信息来定位连接点,光纤终端或断点。

3.3 网络管理和告警功能

光缆监测系统为系统操作维护人员提供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接受并转发维护人员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发出的操作命令,接受并显示来自服务器端的有关系统设备的告警、事件通知等。系统光缆监测系统拓扑图处理模式是以拓扑图的形式管理监测系统,它采用了GIS技术,把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数据库与计算机结合起来,成功的虚拟出一个真实的光缆网络系统。相对于“拓扑图管理”,地理信息模块是把光缆网的抽象拓扑结构具体化,在地理信息平台上展现更为真实的网络结构,使得用户可以直观了解和管理光缆网络。

系统可以实时发现故障报警,精确定位故障点坐标,给出最优化的抢修线路:当监测系统发现故障报警时,将通过通信接口通知地理信息模块故障信息,地理信息模块调用自身故障分析方法计算出故障点的精确地理位置,在地图上闪烁报警,并找到最近的维修点,制定最佳抢修方案。

4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后的效果

远程光缆自动监测系统是一种实现光缆监测从被动方式转移到主动方式的一种系统解决方案。其主要的关键技术是使用光功率检测模块,其全天24小时工作的性质保证了告警信号的及时传送并触发OTDR的自动测试,在GIS/GPS集成之后,故障点的显示直观化、图形化,节约了找到故障点的时间。

5 结论

基本B/S与C/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的光缆监测工作模式。监测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监测系统,了解光纤损耗状态。而在监控中心的客户端上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维护工作和操作。在这种光缆监测系统的工具的帮助下,光缆传输系统监测理流程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必将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摘要:光缆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为一体, 具备远端实时、定期测试、遇不良情况自动告警及数据综合分析等多项功能。同时, 通过定期测试, 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 迅速准确地判断光缆故障, 提高长途光缆的维护质量。

关键词:光缆监测,光功率监测,光时域反射仪

参考文献

[1]YDN010-1998.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M].1998.

[2]本地网光缆线路监测系统技术要求[J].2000.

[3]刘世春.通信线路维护实用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B/S体系架构 篇2

关键词:C/SB/SMIS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基于Web的信息发布和检索技术、Java计算技术以及网络分布式对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向更加灵活的B/S多级分布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认识这些结构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选型,对于成功开发一个MIS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1C/S结构与B/S结构

1.1C/S结构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此结构把数据库内容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而在客户机上安装相应软件。C/S软件一般采用两层结构,其分布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两部分构成:前端是客户机,即用户界面(Client)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向数据库服务提出请求,通常是一个PC机;后端是服务器,即数据管理(Server)将数据提交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还要提供完善的安全保护及对数据的完整性处理等操作,并允许多个客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在这种结构中,服务器的硬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各客户的要求。

C/S结构在技术上很成熟,它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强、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网络通信量低、响应速度快、利于处理大量数据。但是该结构的程序是针对性开发,变更不够灵活,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较大。通常只局限于小型局域网,不利于扩展。并且,由于该结构的每台客户机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分布功能弱且兼容性差,不能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因此缺少通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去完成。

1.2B/S结构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就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Browse)运行软件。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和改进。主要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三层客户/g艮务器结构,在数据管理层(Server)和用户界面层(Client)增加了一层结构,称为中间件(Middleware),使整个体系结构成为三层。三层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核心概念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如图2所示。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从逻辑上分的,具体的物理分法可以有多种组合。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间的连接和通信;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开发、运行、部署和管理的平台。这种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

在B/S体系结构系统中,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许多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以及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等工作全部由WebServer完成。随着Windows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显然B/S结构应用程序相对于传统的C/S结构应用程序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B/S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布性强、维护方便、开发简单且共享性强、总体拥有成本低。但数据安全性问题、对服务器要求过高、数据传输速度慢、软件的个性化特点明显降低,这些缺点是有目共睹的,难以实现传统模式下的特殊功能要求。例如通过浏览器进行大量的数据输入或进行报表的应答、专用性打印输出都比较困难和不便。此外,实现复杂的应用构造有较大的困难。虽然可以用ActiveX、Java等技术开发较为复杂的应用,但是相对于发展已非常成熟C/S的一系列应用工具来说,这些技术的开发复杂,并没有完全成熟的技术工具供使用。

2C/S结构与B/S结构的分析比较

2.1硬件环境不同

C/S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所处理的用户不仅固定,并且处于相同区域,要求拥有相同的操作系统。B/S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信息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面向不可知的用户群。

2.2结构不同

C/S软件一般采用两层结构,而B/S采用三层结构:

这两种结构的不同点是两层结构中客户端参与运算,而三层结构中客户端并不参与运算,

只是简单地接收用户的请求,显示最后的结果。由于三层结构中的客户端并不需要参与计算,所以对客户端的计算机电脑配置要求较低。虽然BlS采用了逻辑上的三层结构,但在物理上的网络结构仍然是原来的以太网或环形网。这样,第一层与第二层结构之间的通信、第二层与第三层结构之间的通信都需占用同一条网络线路,网络通信量大。而C/S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信量只包括Client与Server之间的通信量,网络通信量低。所以,C/S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是B/S无法比拟的。

2.3处理模式不同

B/S的处理模式与C/S相比,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装上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以及浏览器即可,这时的客户机成为瘦客户机,而服务器则集中了所有的应用逻辑。

2.4构件重用不同

在构件的重用性方面,C/S程序从整体进行考虑,具有较低的重用性。而BlS对应的是多重结构,要求构件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具有较好的重用性。

2.5系统维护不同

系统维护是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最大的一部分。C/S程序由于其本身的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而B/S结构,客户端不必安装及维护。B/S结构在构件组成方面只变更个别构件,开发、维护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需要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而不必更换客户端软件,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这样就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使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TCO)大大降低。

2.6对安全的要求不同

由于C/S采用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并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协议),安全性可得到较好的保证。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程序更加注重流程,它可以对权限进行多层次校验,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而B/S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m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所以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比C/S有更高的要求。而Intemet技术中这些关键的安全问题远未解决。

2.7速度不同

由于C/S在逻辑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

2.8交互性与信息流不同

B/S体系架构 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B/S架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3-02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图书数量倍增,高校的图书馆也不断发展,但由于学生和图书的数量太多,图书的借阅及图书的管理越来越不适应学校规范管理的要求。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运用计算机管理图书成为可能。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人数日益增多,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变得繁琐,而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数量巨大的图书和其借阅信息的管理要求,经详细分析有以下缺点:(1)图书和学生信息不易维护,数据量大;(2)查询起来不方便,借阅和还书速度过慢;(3)各种信息的记录还主要靠手写,数据容易丢失。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便于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维护和借阅工作,提高其借阅和还书的效率,开发了此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以解决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高校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如今,有很多的高校图书馆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尽管有的高校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基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本文介绍了以广西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为背景,提出了广西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系统的思想,总体上介绍了广西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技术等。

B/S模式体系结构介绍

B/S模式体系结构即三层体系结构,是在客户端与数据库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通常情况下,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与中间层通讯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民数据库进行交互。在基于B/S的三体系结构中,表示层、中间层、数据层被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1、表示层(Browser)位于客户端,一般没有应用程序。借助于Javaapplet、Actives、Javascript、vbscript等技术可以处理一些简单的客户端处理逻辑。它负责Web浏览器向网络上的Web服务器(即中间层)发出服务请求,把接受传来的运行结果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2、中间层(WebServer)是用户服务和数据服务的逻辑桥梁。它负责接受远程或本地的用户请求,对用户身份和数据库存取权限进行验证,运用服务器脚本,借助于中间层把请求发送到数据库服务器(即数据层),把数据库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经过逻辑处理并转换成HTML及各种脚本传回客户端。

3、数据层(DBServer)位于最底层,它负责管理数据库。接受Web服务器对数据库操纵的请求,实现对数据库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及相关服务,并把结果数据交给Web服务器。

在三层结构中,数据计算与业务处理集中在中间层,只有中间层实现正式的进程和逻辑规则。B/S结构的优点在于:客户端采用Web浏览器就可以访问应用服务器,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且对客户机性能要求不高,降低了系统成本,维护升级方式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整体性以及可扩展性。

我们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Web的,没有复杂的图形处理,客户端只需要简单的查询界面和维护界面,只需要简单的浏览器用来显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打算采用基于B/S架构的开发模式。

二、系统需求分析

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为了适应高校图书馆的需求进行设计开发的,系统的特点是基于现在高校的图书管理现状,实现图书馆内部信息和业务处理信息的流转。

1、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对项目的可行程度进行分析,管理层根据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开发此系统。其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营运可行性。通过对需求分析的研究,对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如下:图书是高校学生和高校教职工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随着学生和书籍的日益增多,对高校图书的管理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实现图书的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1)论文的编写目的:从现有技术及图书馆需求等方面研究该图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为上层决策提供依据。(2)论文的提出背景:广西外国语学院图书馆;系统用户是该校的学生用户及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2、需求分析

图书馆是衡量一所高等院校办学标准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了使我院越办越好,图书馆的发展也成为了学院发展的重点对象。而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本校图书馆的管理信息化,提高借阅工作的管理效率,更好地维护图书的信息,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带来方便。因此,为了能更大的发挥我院图书馆的作用,必须研究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图书的信息化管理。

3、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需求

图书馆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

用户端

(1)查询图书,学生和教师用户可以对图书馆的图书进行查找,以便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即图书检索)

(2)预约图书,如果想借的书已经借出,可以再次进行图书预约。

(3)学生和教职工可以进入系统,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比如当前借阅和历史借阅等信息)

(4)挂失图书,图书如果丢失,可以在学生用户端进行挂失。

4、管理员端

(1)学生管理,对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2)图书管理,包括对图书的增、删、改等。

(3)管理员管理,有权限控制,分为系统管理员和普通管理员。

三、系统功能结构的介绍与实现

1、系统功能结构的介绍

本系统包括学生端和管理员端,学生端能进行简单的查询和修改密码等功能,而管理员则有很多项管理功能。

学生端:通过该功能模块,学生可以登录系统、修改个人密码、查询自己借阅图书的信息、查询历史借阅信息、图书检索、预约和挂失图书。

管理端:通过该功能模块,管理员可以登录系统、修改个人密码、图书管理(包括对图书资料的增、删、改等)、学生管理(包括添加学生的姓名、班级、年龄、性别等信息)、给读者办理借还书、读者缴纳罚款。

2、系统部分模块的实现流程

(1)学生端书刊借阅模块

本模块学生可以查阅图书,实现续借和挂失的操作,还可以在此模块下,查询当前借阅、历史借阅、图书丢失,罚款记录,欠款状态,读者挂失的操作。

其部分代码如下: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href=”images/div.css”type=”text/css”rel=stylesheet>

  • 当前借阅
  • 历史借阅
  • 图书丢失
  • 罚款记录
  • 欠款状态
  • 读者挂失

(2)管理端借阅管理模块

本模块管理员可以进行图书借阅的工作,并可以进行学生借书、学生还书、缴纳罚款等操作。

其代码如下:

〈%@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href=”images/div.css”type=”text/css”rel=stylesheet>

  • 学生借书
  • 学生还书
  • 缴纳罚款

四、系统应用分析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高技术的工程项目,它规范了工作流程,实现了全程控制,使图书的借阅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它突出了重点部位,实现了环节控制,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严谨周密;它能够促进整个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整个学校办学层次;它还优化馆藏图书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通过系统的管理,可以实时的知道图书的库存数量、种类,以及图书的借阅排行情况,有助于动态分析图书借阅需求,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订购计划。

结语:B/S架构的图书管理系统不但可以提供实时的、动态的借阅状态,使读者不仅能查阅到自己所需的图书,而且可以了解所需图书目前的借阅情况,并提供模糊查询,切实解决读者盲目查找的状况。

参考文献:

[1] 陈伟.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与趋势.图书馆研究.2005(03).

[2] 王新辉.王志和.包宋德.基于C/S和B/S模式架构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5).

[3] 胡萍.沈济南.基于B/S模式的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现代情报.2006(06).

[4] 朱天生.龙萍.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04)35-38.

B/S体系架构 篇4

Browse/Server (简称B/S) 结构已成为取代Client/Server (简称C/S) 结构的一种全新技术。采用该结构的优势在于:a.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 维护和升级方便;b.可跨平台操作, 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 均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c.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d.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信息技术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 成为应用软件开发中的一种主流结构。

微软公司推出的ASP.NET, 可以非常方便和高效地规划、设计、开发和发布B/S体系结构的Web网络应用程序。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面向网络、支持各种用户终端的开发平台环境, 也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最引人注目的Web应用开发技术之一。

曾参与利用ASP.NET为江苏省人才市场开发了网上招聘系统。该系统分为网上招聘系统和后台工作人员管理系统两个部分, 实现了用户管理, 招聘会管理, 培训管理, 业务沟通等功能。在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体会了ASP.NET架构B/S体系结构的方便之处, 下面以我们开发的系统为例, 阐述一下ASP.NET架构B/S体系结构的几点优点:

1 多语言支持

ASP.NET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 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 (包括Visual Basic.NET、C#和JScript.NET.) 创作应用程序。另外, .NET平台的基础架构.NET框架 (Framework) , 采用统一的命令集支持各种编程语言。从而消除各种异类框架之间的差异, 将他们合并为一个整体。.NET框架提供强的跨语言继承性、错误处理和调试功能。开发人员可以自由的选择他们喜欢的编程语言, 实现语言的互用性。

2 代码分离技术

ASP.NET提供了很多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端控件, 使得程序的开发更趋于简单化。同时, 它使用了Code Behind把界面设计代码和程序设计代码以不同的文件分开, 并在后台代码开发中提供了强大的智能化支持, 使得开发工作更具有条理性。还有一点是, 当你发布你的网站的时候, 你就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有效的保护你的代码。这对于程序的安全性是一个提高。

3 访问数据库技术

ADO.NET是.NET框架提供的专门为了对数据存储进行无连接数据访问而设计的。通过ADO.NET不仅能够使应用程序连接到数据源, 检索、操作和更新数据, 而且提高了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的效率, 同时易于解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问题。ADO.NET有五大对象:Connection, Command, Data Reader, Data Adapter和Data Set,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 充分地使用了这五大对象, 更深层次的理解ADO.NET技术在数据库连接操作中的重要作用。

4 配置文件

web.config文件是一个简单的XML文件, 专门用于为应用程序配置系统设定、安全性设定、应用程序设定和会话设定。在项目中有5个方面的安全设置:a.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常量;b.认证和授权:HTML表单验证 (Forms Authentication) , 是向开发人员提供确认客户凭证并控制访问权限的技术授权:就是让用户拥有有效凭证, 允许或拒绝访问Web应用程序。c.虚拟路径的设置:不同用户对不同目录访问权限不同, 可以设定虚拟目录来实现;d.设置调试模式提高安全策略:<%@page debug=“true”%>开启页面级调试模式;e.页面出错处理策略:出错时转向统一的出错页面, 而不必在每个网页中写代码, 控制转向出错页面, 避免了程序运行期间任何未处理的意外发生时, 错误页面代码泄露或使用户不知所云的尴尬发生。

综上, 随着INTERNET普及, 基于B/S体系结构的应用程序主流。为搭建B/S结构的Web应用程序, ASP.NET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利用此技术可以高效地创建扩展性和可移植性很好的系统。由此, 使用ASP.NET架构B/S体系结构将称为今后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美]Macro Bellinaso Kevin Hoffman ASP.NET Web站点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

[2]林子禹.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设计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0, 6.

[3]王辉, 黄红超.ASP.NET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12.

B/S体系架构 篇5

关键词 学生成绩 ASP.NET B/S体系架构 UML建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对煤炭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大,平职学院中技教育部作为中平能化集团的人材培养基地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在校学习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给中技教育部的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很多学生成绩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人工的处理方式。现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了提高中技部学生成绩管理的工作效率,我们开发了平职学院中技教育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系统开发背景

中技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具有数量大、内容多等特点。随着中技部办学规模的扩大,原始的学生成绩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信息管理不规范,易于出错。在中技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中,学生信息数据库不完善,使学生信息管理缺乏统一性。

(2)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由于每个教学单位在原始的管理方式上,仍然是按照班级进行数据采集,这样难免会误报和漏报,并且缺少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人员,这样就更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数据更新的不及时。

鉴于上述因素,传统的以手工和纸张对学生和教师信息的管理工作以及采用用户的单机管理己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中技部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普及,运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及其软件开发平台,对信息进行科学化和网络化管理,己经成为中技部学生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2系统关键技术

2.1 Ajax技术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异步JavaScript和XML),是一种新兴的Web表示层技术,利用它可以构建动态、快速和灵活的Web应用程序。Ajax可以消除传统Http通信模式中对表单的依赖,从而实现快速而轻量的异步通信。

2.2 .NET技术框架

Visual Studio.NET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具有战略性发展的新一代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框架将Microsoft公司的所有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统一起来,并且可以创建、配置和运行Web服务以及Windows平台的应用。在.NET框架中,所有的编程语言,从高层的JavaScript到底层的C++语言,一律是等同的,它们都将生成托管代码,并且可以一次编写,处处运行。

3系统设计

3.1设计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成绩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中技部学生成绩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3.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首先要弄清用户对目标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所提出的需求,在考虑了系统的总体目标和数据安全性后,本系统应该具备这些基本功能:(1)系统密码设置维护;(2)系统权限设置;(3)学生成绩信息的录入编辑;(4)学生成绩信息统计;(5)系统的初始化;(6)数据的录入;(7)学生成绩的修改;(8)学生成绩的查询;(9)学生成绩的统计。

4系统设计总结

本文针对平职学院中技教育部的具体情况对中技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与开发,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面向对象系统分析方法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阐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得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各模块的界面和数据库结构。

(2)系统利用成绩管理这个上层系统,对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有效利用数据减少人工介入。

(3)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C/S模式和B/S模式的优缺点的比较,确定了本系统采用B/S结构的体系结构。

(4)对系统的开发平台进行研究,分析了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安全性和Web服务器等的特点和功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管理系统的系统配置方案;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防护问题进行研究,制定了系统的安全性方案。

参考文献

[1] 应哲.浅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教育信息化, 2004, 21(4): 1-3.

[2] 余翔宇.AJAX技术及其框架实现.软件导刊, 2006(9): 28-30.

[3] 袁宝良, 张忠能, 严学道. Microsoft. NET架构开发技术分析.计算机工程, 2004, 30(增刊): 91-93.

B/S架构考试系统的开发 篇6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该课程知识点多, 知识面广, 要求学生要通过等级考试, 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 教师的工作就特别繁重。学校在考试系统开发这方面还是空白, 如果能有一个完善考试系统软件那么繁重的考试和阅卷工作就变得简单快捷, 同时系统的可扩展性, 对其他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也起到促进作用。

1 需求分析

1.1 性能需求

实用性:系统的开发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实用性, 必须满足师生的需求, 在考试时方便快捷, 后期维护和管理简单易行。

可靠性:用户要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得到信息的回应, 当用户访问Internet上的信息时, 要在最短的时间将相关的信息提供给用户。在用户比较多的情况下, 系统不能出现延时现象。

可扩展性:当用户需求增加时, 当系统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时, 系统要能随着这些变化不断改进或扩充。

安全性:要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 保护系统中数据不被窃取, 保证系统的结构不被人恶意攻击和破坏, 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可管理性:系统的管理必须是方便可靠的。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首先系统基础机构要完整, 系统的服务要正常;其次, 要有适当的工具和管理人员, 保证系统的管理和监控远程也能完成。

2.2 系统总体目标

本系统的开发紧密集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本课程的特点,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考试环境, 系统具体目标如下。

权限设计:根据普通用户和管理员两个不同的身份, 实现不同的功能,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考试管理:管理员可以对考试时间, 考试难度, 考试题型等进行设置。

成绩生成:学生交卷后, 系统要能对客观题进行评分。考生不能修改成绩, 只能查询成绩。

分数查询: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分数, 并分析考试的情况, 也可以查询某个班级的整体成绩, 并以列表的形式显示。

题库管理:管理员可以对题库及题型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2.3 数据库需求

根据系统的总体目标, 对该系统的数据库, 列出主要的一些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试卷名称表:主要包括试卷的名称、试卷的总分、试卷的答题时间、试卷内各类题型的分配。

试题信息表:包括试题ID、专业、试题题型、试题内容、分值、答案、试题难度等。

用户信息表:对于管理员, 有用户ID、用户名、密码、权限等;普通用户包括用户ID、用户名、密码、权限、当前状态等。

试卷系统信息表:试卷表, 包括试卷的名称、试题分值、题量、答题时间等;试题表, 包括试题ID、专业、试题类型、难易程度、试题分值、答案等;成绩记录表, 主要包括用户、成绩、当前状态等。

3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

本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 该结构由浏览器和服务器组成, 数据库、程序等集中在服务器, 对应用程序的执行和数据库的访问都在服务器上完成, 简化了客户端;客户端除了操作系统及浏览器外不需要其他软件。

服务器端程序的实现技术很多, 本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编程技术----JSP作为主要的实现手段 (同时配合Java Servlet、Java Bean、HTML、Struts等) , 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2000。

本系统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 XP, 浏览器是IE 6.0, Web服务器是Apache Tomcat 5.0, 还包括JDK1.6, 网页编辑器是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 IDE平台是My Eclipse5.5。

4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流程设计

启动考试系统后, 进入首页, 学生通过验证后登陆就可以进行考试、练习等操作。教师通过验证后可以进行题库管理, 科目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操作, 如图1。

4.2 系统功能设计

整个考试系统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系统管理、题库管理、考试管理和试卷分析四大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考场设置、用户管理和系统安全子模块, 本系统设置考生、教师和管理员三个不同的角色, 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考生通过考试系统参加考试、练习;管理员可以对系统和数据库进行管理配置;教师主要对学生、题库、考试结果等进行管理。

考试管理模块:包括试卷生成、试卷分发、在线考试、试卷提交和回复考试子系统。管理员可以在学生考试时锁定学生用户, 限制其登录。学生通过身份验证后, 可以开始考试, 考卷根据任课老师指定要求生成。考试进行时, 超过规定时间强行交卷, 答案自动保存。考试结束后, 可以查看自己的考试结果。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需要重新登录时, 由监考老师恢复考生的状态。

题库管理模块:包括题库创建、题库维护、题库检索和题库安全子模块。根据本学科理论考试的特点, 只设置单选题和判断题, 由教师和管理员对题库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

评分模块:包括阅卷、评卷、成绩统计和用户查询等子模块。实现自动改卷、统计成绩和学生查询成绩的功能。

5 结语

本系统是专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而设计的, 功能简单但是很实用, 后期可以进一步完善主观题的评分和阅卷问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可以将该系统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 逐步实现考试工作的自动化管理, 有效实现教考分离,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考试的公证性和客观性。

摘要:在线考试可以说是现阶段教育培训机构研究开发的热点, 它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一个应用, 客户端配置简单, 使考试不受地域限制。本人也尝试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在线考试系统, 将教师从繁重的出卷、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B/S模式,系统开发

参考文献

[1]冯长江.在线考试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江孝宜.Jsp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 篇7

电网规划是根据规划期间的负荷增长及电源规划方案确定相应的最佳电网结构, 以满足经济可靠地输送电力的要求, 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传统的电网规划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数学模型及优化算法, 电网规划建模需要大量的原始数据, 优化求解过程极为复杂。面对“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的新形势、新需求, 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快电网规划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电网规划发展的迫切任务。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电网规划的电网图形平台, 该平台采用B/S架构, 将GIS技术、瓦片缓存技术、交互式图形编辑技术、SVG技术等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应用到电网规划中, 在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将地理信息、电力设备元件等进行灵活的图形化处理, 清晰、直观的呈现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以及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 并提供强大的图形分析工具用于电网规划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工作。

2 B/S总体架构设计

电网图形平台总体上采用了B/S结构, B/S结构是一种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 它由客户层 (浏览器) 、中间层 (包括Web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 、数据层组成, 如图1所示。前台客户端是标准的浏览器, 基本不用安装其他特定的软件, 操作风格一致, 合法用户只需拥有浏览器就可以十分容易地访问系统。中间服务器执行具体的业务逻辑, 负责与客户端和数据库的交互工作, 并将结果发送到客户端数据层控制与数据源连接, 并从这些数据源中提取数据给中间层。

为了便于对电网进行仿真计算分析, 需要根据实际电网数据建立仿真计算程序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 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网建模。电网图形平台通过绘制电网中相关设备的图形, 从而完成电网结构和参数的录入, 结合GIS技术完成动态图形展示, 灵活的图形化交互过程可以更加直观、方便、高效的进行电网建模。

该平台面向电力系统交互式规划、仿真计算及其它相关业务, 采用Java EE技术路线, 遵循MVC框架进行开发, 采用Java Script为系统对外接口, 提供数据访问服务、地图服务、图形服务、着色服务, 对外提供地图访问接口及图形访问接口供其他系统进行调用, 满足总部 (分部) 、省、地市、县等多级用户规划设计, 满足主网规划、配网规划、专题研究等应用。

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技术架构可分为五个层次。其中, 各层内容如下:

数据资源层:负责提供运行时所需的数据支撑, 包含图形数据库和文件系统。

基础服务层:负责以接口的方式向上层提供服务, 包含数据访问服务、地图服务、图形服务、着色服务等服务。

业务逻辑层:负责各业务逻辑的实现, 包含了对展现平台业务逻辑进行处理的各种组件。

应用服务层:负责以接口的形式对外提供服务, 包括地图访问接口和图形访问接口, 提供了对地图访问以及操作、图形相关操作的接口。

展现层:以Web页面的形式提供各种功能。

3 平台简介

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涉及电网规划图形编辑领域, 采用GIS、瓦片缓存、图形交互式编辑、SVG等技术, 使用Java Script、Flex等进行开发, 实现B/S架构的电网图形快速建模, 并对外提供API接口程序包和图形编辑组件, 便于将该平台无缝嵌入到各类B/S架构业务系统的前端页面中。其中, 包括地理信息子系统、图形编辑子系统、图形着色子系统、图形应用分析子系统。该平台能够为电网规划图形设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图形化的交互式软件平台。

3.1 电网图形平台的系统流程

电网图形平台的图形呈现与地理信息服务紧密结合, 实现电网规划的设计与管理。首先, 用户登录后基于地图服务器对地理数据库进行地图定位和地图显示。并且, 通过数据访问接口, 调取电网数据库数据, 同时配置以负荷预测信息和电力设备信息。然后, 由地图显示配以图形后, 与电力数据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进行图形显示。图形显示功能又依赖于图形编辑、图库管理以及着色服务器的图形着色显示等功能, 是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的核心功能。最终, 图形显示会封装成模块, 嵌入电网规划服务体系的前端页面中, 此平台的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嵌入前端页面后, 将系统的主要数据通过柱形图、等高着色等方式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清晰、直观的呈现出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电力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 方便用户形成总体视角, 使得电网规划服务体系极具人性化。

3.2 电网图形平台的关键技术

3.2.1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技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 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实施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 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 操作和分析。

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 (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 从而使其在电网规划的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功能中具有实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 对电网资源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 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正确的标准评价, 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电网资源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 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 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解决电网资源管理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2.2 瓦片缓存技术

瓦片数据缓存是在内存里维护一个统一的巨大的Hash表来存储各种格式的数据。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多个用户同时访问不同经纬度信息、不同缩放级别的地理背景图片, 降低地理背景图片的实时生成要求, 也降低了数据检索的压力。

瓦片数据缓存技术把所有图形群组按照应用需求放在一起生成切片块, 为每个图层建立切片块, 可以支持客户端控制图层显示、标注和要素提取, 可以节省空间和缓存创建时间。

3.2.3 交互式图形编辑技术

动态图形显示和交互操作是电网规划图形编辑的重要特征, 为了支持大量电网图形的编辑和绘制, 实现图形之间的拓扑分析, 进而得到展现效果较好的结合地理信息背景图形, 需在图形建模的过程中存在大量人工操作, 这些操作可精确到线路、元件等基础的电力设备图元。

电网规划要求多人协作, 实现不同规划人员的独立分析, 支持多种图形的合并和整图的拆分, 并且在交互式图形编辑过程中设计优雅的图形组织和存储机制, 满足多人协作、多维分析的要求。电网规划图形的是一个多维的数据, 可以按照时间、电压等级、区域等进行组织, 提供基于地图信息的粗视化着色方式, 并根据其着色区域及其数据特点来覆盖不同的颜色或者纹理, 提供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着色方式, 支持等高线绘制。

3.2.4 SVG技术

可缩放矢量图 (SVG, Scable Vector Graphics) 是基于XML的用来描述二维矢量图形和矢量/点阵混合图形的标识语言, 是一种全新的矢量图形规范, 具有可开发标准, 可扩展性强等特点。

SVG元素是一组事先定义好的如何绘制图像的指令集, 由解析器负责解释这些指令, 并把SVG图像在设备上绘制出来。SVG具有可缩放性, 并可以在其中嵌入脚本语言, 以支持动画效果和交互能力。

在DOM模型的基础上, SVG开发设计人员可以利用ECMAScript或者SMIL来进行时序控制或对象的操纵。SVG虽然是文本格式, 但是SVG支持利用gzip压缩算法减少文件尺寸, 压缩后的文件通常用被称为SVGZ文件。SVG技术将使不同平台上用户间的图形数据交换变得更容易、更经济。

3.3 电网图形平台的功能实现

平台面向电力系统应用, 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提供丰富全面的功能和以时间、空间和电压等级等维度展示电网网架变化过程。其主要功能分为地理信息功能、图形编辑功能、图形应用功能和图形着色功能等四个模块, 如图4所示:

其中, 各模块具体功能说明如下:

(1) 地理信息功能:支持设备、场景、二维地图显示、地图搜索、地图坐标与图形位置结合;支持地理信息文件加载;支持地图缩放、地图平移、地图经纬度坐标显示;图形平台独立于GIS实现, 具备与GIS平台无缝接口功能, 可切换GIS实现平台, 支持国网GIS作为图形平台的GIS服务。

(2) 图形编辑功能:基础图形操作如平移、缩放、打印、鸟瞰、导航、钻取、定位;支持剪切、复制、粘贴、撤销、回滚;包括设备和线路的绘制、标注、删除、整块操作、全选、反选等;设置Tip提示, 显示主要参数信息, 可定义内容;自定义设备形状、颜色、状态图形;支持运行方式设置, 通过断路器、刀闸等开断设备的状态, 设置系统运行方式;电网主接线图、流图、厂站图、配网单线图、能源分布图、区域用电热图的编辑;结果可以保存为SVG、xml和CIM-G格式, 支持SVG和CIM-G格式图形导入。

(3) 图形应用功能:支持按时间维度展示电网图形变换过程;支持按空间维度展示电网图形变换过程;支持按电压等级维度展示图形变换过程;图形与电网模型联动;图形与设备数据联动;图形与计算分析联动;规划场景的管理;网架图形比较及合并;支持时间线分析、支持多人独立分析、专题图模板定义/管理、拓扑分析;支持棒图、饼图的数据展现。

(4) 图形着色功能:提供基于设备运行参数的数据展现方式;提供基于设备运行状态的等高线绘制;根据着色区域及其数据特点, 覆盖不同的颜色或者纹理, 提供基于地图信息的粗视化着色方式。

4 结束语

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的开发应用为操作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绘图、仿真及计算平台。通过本文上述架构和功能的介绍以及效果的展示, 此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灵活性:从客户端界面到功能强大的应用服务器, 可以分配部署于网络任一节点, 有利于协调系统性能和网络带宽; (2) 易维护性:将主要业务逻辑部署在网络服务器上, 而不是分散在每一个客户端, 这将极大地提升系统管理效率, 缩短解决方案的时间; (3) 可扩展性:此平台的具体功能模块是通过封装的组件实现的, 在部署时可以很方便地根据实际需求增减这些组件再运用到新系统中, 无需从头设计。

此平台的地理信息结合、Web图形编译、多人协同分析、多维度图形分析等方面仍存在技术难点, 但是目前平台所提供的电网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图形可视化效果、图形应用技术水平提高了电网规划的工作效率, 并且改善了进行电网规划的人性化体验。随着研发的深入, 将逐步完善其各种功能和性能, 最终使之成为符合电网实际业务需求的平台, 服务于电力事业。

摘要:针对电网规划可视化、智能化规划设计的需求, 基于B/S架构的电网图形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使用B/S架构, 采用GIS、瓦片缓存、交互式图形编辑、SVG等关键技术, 具有灵活、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 提升了电网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图形可视化效果、国网公司图形应用和资源共享以及“三集五大”信息体系建设水平。

关键词:B/S架构,图形平台,电力

参考文献

[1]张根周, 赵永柱.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建设思路探讨[J].ELECTRIC POWER IT, 2012.10 (3) :24-28.

[2]王志强, 陈银龙.基于SG-ERP的省电力公司新系统规划[J].ELECTRIC POWER IT, 2011.9 (10) :33-36.

[3]黄平, 陶伟.电网规划研究平台的框架设计[J].能源技术经济, 2010.3 (22-3) :10-17.胡颖.GIS应用系统的B/S架构设计[J].福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8 (32-4) :499-501.

[4]彭腾顺, 马亚明.图形化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研究[J].电网技术, 1998. (12) :20-23.

[5]王鸿燕.基于图形界面的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研究和开发[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2.14 (4) :80-84.

B/S体系架构 篇8

关键词:课室申请系统,业务流程,混合架构,功能模块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各类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课室的申请与使用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使用计算机对课室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查找迅速、申请方便、效率高等[1,2,3]。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室管理的效率,也是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体现,因此开发这样的一套课室管理系统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建立一个课室申请管理系统,使用计算机对学校课室申请信息的管理,要求不仅可用于一般的上网申请课室,而且可以对这些课室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申请审核和打印,本系统由C/S子系统和B/S子系统构成,它们分别完成对应功能。

C/S子系统功能:(1)教务员登录;(2)空课室信息初始化;(3)对各类设定(基本参数设定、用户管理、课室类别设定);(4)所有空课室的信息录入(包括内部使用课室设置,空课室删除等);(5)对已申请的课室进行审核;(6)不同条件的空课室信息打印。

B/S子系统功能:(1)教师用户登录(有权限限制);(2)查看所有符合条件的空课室信息;(3)申请空课室;(4)查看已申请空课室的审核情况;(5)电教中心用户打印审核后的信息。

2.2 课室申请流程分析

在本系统中对课室的申请是系统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在申请系统时,教师首先需要输入用户密码,在验证成功后进入系统,首先需要对空课室进行查询,若有空课室则可以对空课室进行申请,在申请完之后还可以对已申请的空课室进行查询。当教师申请好空教室后,如通过教务部门审核,则由教务员打印已经通过审核的课室信息并提交给课室管理员,课室管理员根据该单来安排课室给申请课室的教师使用。课室申请管理业务流程分析如图1所示:

3. 系统功能结构

通过对被管理课室信息的分析,我们得出该系统应由两个子系统组成,C/S子系统主要包括空课室信息录入、课室申请审核、打印和设定等功能模块;B/S子系统主要包括空课室信息查询、已申请课室信息查询、课室申请和打印等等功能模块[4,5,6]。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空课室管理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对不同学期的空课室信息进行录入,由于有些空课室已经是内部内定使用的,所以在空课室录入之后就对内部使用的课室进行选定,也可以对选定为内部使用的课室加以说明,同时也可以查看到不同条件下已录入的空课室信息。

(2)课室申请审核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已申请的空课室信息进行审核,不批准的可以加上拒绝原因,还可以查看不同时间的审核情况。

(3)设定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三个小模块:基本设定、用户管理和课室类别设定。基本设定是对学期开始时间、审核结束时间、申请提前天数和申请最大天数进行设定;用户管理是对电教用户和教务处用户设定;课室类别设定是对课室类别进行新增和删除[7]。

(4)打印模块

此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空课室信息打印和课室申请状况打印。

(5)课室申请平台(教师版)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根据不同查询条件查询出空课室信息进行申请,还可以根据不同查询条件查看所有的空课室信息,和查看自己已申请的课室信息,并可以进行删除课室操作。

(6)课室申请平台(电教中心版)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已通过审核的课室申请信息进行打印。

3. 系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的数据库E-R图

通过对课室申请系统的系统需求和主要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可以抽象出本系统数据库的E-R图,如图3所示:

由图3中可以看出,“教务用户”和“课室管理”是M:N的关系。“教师用户”和“课室管理”是M:N的关系。“电教中心用户”和“课室管理”也是M:N的关系。

3.2 主要数据库表

基于C/S与B/S混合架构课室申请系统的数据库表包括教学楼信息表、参数表、课室信息表、课室录入表、课室申请表、教师信息表、课室临时录入表等,其中课室表和课室申请表的详细信息如表1和表2所示。

4. 系统实现

本文系统采用的数据库为SQL Server 2000,分别采用C#.NET和ASP.NET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系统的开发模式分别采用C#.NET+Server 2000和ASP.NET+AJAX+Server 2000,分别对应C/S模式和B/S模式的开发。课室申请系统的部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所介绍的系统的前台开发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方式,数据操作模块采用C/S模式,数据查询模块采用B/S模式,这样能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各自的长处。该系统主要包括空课室录入、课室审核、参数设定、打印、课室申请、课室查询等模块,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软件工程的规范,各种技术资料完备,开发流程科学,模块划分符合操作实际,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具有易用实用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曾纪刚.基于B/S结构开发高校就业管理信息系统[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24-27.

[2]靳京阳,武立博,张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34(17):32-35.

[3]霍霄艳.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职业,2010,35(26):18-22.

[4]陈守辉.在.NET框架下设计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11):57-61.

[5]陈建新.基于Web技术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3(24):23-26.

[6]许晶华.管理信息系统[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B/S体系架构 篇9

中共中央自十七大就提出“推行电子政务,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中也专门指出“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 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因此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实施, 促进行政管理创新, 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2. B/S架构特点及系统设计思路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B/S架构于上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 目前已成为分布式计算处理的网络系统的主力军。在B/S结构下, 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 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 (Browser) 实现, 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 (Server) 实现, 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第一层即表示层, 是应用的用户界面部分, 也就是客户端的浏览器层, 担负着用户与应用之间的对话功能。第二层为业务逻辑层, 即中间服务器层, 主要担负着对客户端各种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任务。第三层为数据服务层, 即后端服务器层, 主要职责是对数据组织和存储、数据库的分布式管理、数据库备份等。

基于B/S架构的优势主要包括: (1) 开发和维护成本低。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 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 因此, 系统管理人员无需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 客户端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 (2) 系统选择灵活。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 无需局限于Windows系统, 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也可, 且安全性高。另外不管选用哪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用户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而不受影响, 而Linux系统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 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 这是目前主流的一种选择方式。系统的灵活选择可以说是B/S架构的最大优势之一 (3) 界面易于操作。B/S只需在客户端安装通用的浏览器就可访问应用程序, 浏览器界面统一友好、易于使用。[1]

电子政务包括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政府与企业间的电子政务, 以及政府与公众间的电子政务, 依据政府部门业务系统和窗口服务的特点, 系统设计采用B/S架构, 总共分为三层:包括客户展现、应用服务及数据服务。系统整体包括办公管理子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公共信息管理子系统、事务管理系统、领导决策系统、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等。

3. 基于B/S架构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3.1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特点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基于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多级政府间的、跨部门间的公文交换;系统建立于省级政府电子公文格式规范标准, 兼容国务院办公厅电子公文格式规范;各部门的OA系统与公文交换系统间的接口调用规范统一;系统需制定统一的电子公文阅读版式标准;对各部门现有的OA系统要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连续, 以方便业务人员的使用, 如图1所示。

3.2 CEB电子文档技术

CEB (Chinese Epaper Basic) 是方正集团开发的一种电子文档格式, 该电子文档技术具有比较强的版面描述能力, 可以把DOC、WPS、PDF、Tiff、JPEG等多种格式原版原式地转换过来的一种文件格式。CEB同时支持XML, 可以与“XML电子公文格式规范”和W3C定义的多种标准相兼容。因为其兼容性较高, 又可保持电子公文不变形, 目前该技术已被列入国家档案行业标准额的国产文档技术。国务院办公厅也已经采用了CEB作为统一版式文件格式, 形成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标准, 使各系统之间无缝链接, 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4. 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流程模型

在行政工作中, 接收上级或外单位公文一般包括签收公文、拟办公文、批办公文、承办公文、办结存档;发文流程包括部门核稿、部门审核、部门收发、办公室初核、办公室审核、领导签发、校对等重要环节发文流程如图2所示。接收文件和制发公文是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主要工作, 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种工作流程的一部分。

电子公文处理过程包括标准公文生成、公文格式转换、网上公文发布、移动办公阅读、公文交换、公文办理、公文归档和公文销毁等步骤。

对发文流程进行工作流建模, 涉及的相关概念有:

1) 角色:在参与发文活动的所有人员中, 按照执行的活动可分为拟稿人、审核人、签发人和流程建模人员、后台管理人员等。按照组织机构分为领导、办公室审核人员、拟稿人员等。

2) 活动:各角色完成的任务如拟稿、审核、接受公文等。

3) 转移:活动之间的有向弧, 表示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

分别对活动、转移进行建模, 最后对流程建模, 根据行政机关中如人事任免、党委文件发文等具体不同的应用分别形成不同的XML文件, [2]如下所示:

5. 结束语

电子政务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不断发展的新技术, 现已逐步在各省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推广。本文针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功能, 根据B/S架构的特点与优势, 以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为例, 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 使系统在开发、部署、运行、管理、连接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满足人们对系统的可伸缩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安全性的各项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敏强.基于B/S架构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设计问题探讨[J].华章, 2010 (2) :139-152.

B/S体系架构 篇10

【关键词】C/S B/S 体系结构 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39-01

1、引言

信息时代,以网络学习环境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以其资源共享、系统开放、时空自由、便于协作等优点得到迅猛发展。网络教育平台是网络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教学软件的日益增多,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来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共享利用。当前,基于ASENET网络教育开发平台的最常用的体系结构是C/S、B/S两种模式,它们在扩展性、安全性和交互性等方面各有优缺和长短,如何更好的避其短、扬其长,降低系统的维护和开发成本、解决系统的扩展性,因此必需在深入透彻了解C/S、B/S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和应用。

2、C/S、B/S简介及特点分析

2.1 C/S结构、B/S结构

C/S(即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是指一个或多个客户和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与下层的操作系统以及网络系统所形成的一种分布式计算、分析和表示的复合系统。C/S一般采用两层结构,由两部分构成:前端是客户机,在客户机上安装相应软件,用户界面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接受用户的请求,并且向数据库提出请求;后端是服务器,数据库的内容都放在远程服务器上,即数据管理将数据提交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B/S(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是由浏览器(客户端)和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的三层结构C/S体系结构的一种新型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设计模式。B/S是对C/S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客户端通过不断成熟的浏览器技术结合多种script语言和ActiveX技术与Web服务器进行信息交互,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

2.2 C/S、B/S系统特点

C/S体系结构模型思想简单,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但传统的二层C/S结构存在很多局限,随着教育系统和资源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三层C/S体系结构应运而生。三层C/S体系结构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在传统的二层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应用服务器,只有表示层存在于客户机上,整个应用逻辑驻留在应用服务器上,这种结构也被成为是“瘦客户机”。其中,表示层担负着拥护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功能程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编入程序中,相当于应用的主体;数据层即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

另外,中间件是三层C/S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构件,它是一个用户API定义的软件层,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强大通信能力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其功能是在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或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传送数据,实现服务器群和客户机群之间的通信。

B/S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结构,在数据管理层和用户界面层增加了一层结构,即中间件。利用中间层从逻辑上将应用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三层结构是伴随着中间件技术的成熟而兴起的。中间件作为构造三层结构应用系统的基础平台,提供了以下主要功能:提供一个三层结构应用的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的平台;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负责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服务器与客户机的通信和连接。

2.3 C/S、B/S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2.3.1 系统升级维护

C/S结构由于其本身的整体性,在系统升级时,必需对所有客户端计算机进行软件安装,整体考察并处理出现的问题,升级维护繁琐,工作量大。B/S结构系统升级时,只需要改变个别构件,开发和维护等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只需对服务器进行软件升级,便可同步更新,减轻了系统升级与维护的成本和工作量。

2.3.2 安全性

C/S模式下所有应用逻辑必需通过前端的应用服务器来完成,采用配对的点对点的模式,并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故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强。B/S结构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采用多点对多点、点对多点的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运用于Internet的TCP/IP一类的开放性协议,安全性稍差。

2.3.3 兼容性与信息流

C/S结构是基于不同平台开发的,兼容性差;B/S结构以Web技术为应用基础,兼容性好。C/S的信息流单一,而B/S可处理如B-B、B-C、B-G等信息并具有流向的变化。

2.3.4 交互性与数据处理能力

交互性强是C/S固有的优点。C/S采用了专用的前台应用服务器,响应速度快,能及时处理大量的数据。C/S的客户端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并有一套完整的应用服务器,在在线帮助、出错提示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B/S与C/S相比来说,交互性较差。C/S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B/S结构难以对大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数据处理能力较弱。

2.3.5 程序结构

C/S程序更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考虑较少。而B/S对程序架构要求更高,多重考虑系统安全以及访问速度,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上,JavaBean构件技术等,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使B/S发展更加成熟。

2.3.6 硬件环境

C/S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所处理的用户不仅固定且处于相同区域,需要相同的操作系统,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B/S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面向不可知的用户群,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自己管理信息,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3、B/S模式在网络教育教学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B/S体系架构 篇11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涉及更多的选修课以及学分制的实施,每学期教材科涉及管理的出、入库教材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对教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些变化的形势,教材管理如何为教学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高校教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教材管理工作的“手工”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教材管理平台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材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着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学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教材预定、教材收费、领取、教材计划、定单、库存的自动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错。

1 工作环境

本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服务器平台为Windows 2003Server,WEB服务器为IIS,后台数据库系统为SQL Server2000,以ASP作为开发工具,客户端用IE浏览器。

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系统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意为“动态服务器页面”。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利用ASP可以向网页中添加交互式内容(如在线表单),与HTML、脚本命令和ActiveX组件结合创建动态、交互、功能强大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2 系统总体设计

教材管理系统的功能描述如下:

(1)各院系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教材预订计划并通过客户端提交服务器;

(2)教材科根据各院系提交的预订计划进行汇总,并根据库存信息,生成预订总表和采购单;

(3)教材入库、发放、零售管理,库存信息更新;

(4)各类信息包括库存、缺书、在版图书、订单、教材计划信息等的查询功能;

(5)各类报表的分类、汇总、生成、打印功能;

(6)系统维护及用户权限设置功能。

该系统可分为如图一所示的几个模块,包括教材信息管理模块、教材选订模块、订单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费用结算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等。

2.1 教材信息管理模块

高校应建立教材信息库,积极搜集各书店、出版社等渠道的教材出版发行信息资料,及时交流通报教材编、选情况,归类整理,供教师参考。并于学期末开放教材信息库中的选用教材评价模块,让教师与学生对选用教材作相应评价,可对今后选用教材作指导作用。

有些教材只看书目上的介绍是不能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和质量高低的,因此,应在教材信息库中购置与本校专业和课程相近的一些电子教材,一些新版的教材还应订购样书,辟专室供教师阅览,作选用教材时参考。

2.2 教材选订模块

本模块由教材选用和教材审核两模块组成,用于各系教材计划的预订、修改及查询。其中在数据查询中,管理人员可按教材代码、名称、出版社、征订代号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

教材选用人可以是课程负责人,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教材选用结束后,可能有部分更改,经由选用人提出申请,递交系部,最后由教材科审定。

教材审核由教研室、系部、教材科等部门负责,审核过程为:教研室主任审核→系主任审核→教材科审核。提交之后,原则上教师教材选用不能更改,如要更改须提出申请,由教材科完成修改。

2.3 订单管理模块

在订单管理模块中有订单策略管理和订单管理两大模块。策略管理用于维护征订策略,如库存量大于征订量则不生成征订单,每次征订时放出多少余量用于发放过程中的损耗;征订数大于多少则另外再增加多少余量储备等。订单管理根据教材课程分配情况和外挂在教务选课系统中的学生预订教材数据,由管理员设定的征订策略生成订单。

2.4 库存管理模块

本模块包括教材入库模块与教材出库模块两部分。

(1)教材入库。

本模块主要是进行入库教材的数据录入,并可按教材的代码、名称和出版社的代码、名称来查询入库教材的有关使用情况。对于出版社而言,有时候学校订购的教材数目比较大,出版社很难将所有的货物一次发出,可能分几次发货,每次到货,教材管理人员只需添加相应的入库数量,系统即会自动修改入库教材的金额,并自动在备注中添加该次入库相关信息以备查用。当教材的入库数量与订单数量一致时,书籍的入库状态的颜色将由红色转化为黑色,显示的内容将由未完全入库变为完全入库。

(2)教材出库。

本模块主要是进行教材出库的管理,包括零售、班级领用、教师领用、教材报废等几个模块。学生领书和教师领书在一个界面内,学生按照班级进行领取,管理员只需要输入班级和学年学期,班级订购的教材就会显示出来供选择,对能发放教材的学生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学生进行记数,以确定是否发放完整。如果操作失误,还可以对发放的教材进行回收,并可以打印领书单,以便领书人签字。对于教师领书,只需要选择学年学期和院系,就可以领取教材。如果教材已经领取,系统将给予提示,以防止误操作,并对教师的教材的领取情况予以显示,以确定还有什么教材没有领取,并打印领书单,以便领书人签字。零售教材用于日常教师和学生的购买教材。教材报废用于教材发放过程中的损耗以及教材过于陈旧的报废处理。

2.5 费用结算模块

本模块包括教材供应商结算模块、学生结算、教师结算及报废计算。教材供应商结算模块用于财务处与供货商的费用结算,此处管理员只需调出已入库但未结算的明细,在需要结算的记录上打勾,即可自动生成支付单;学生结算模块用于生成每个学生教材费的计算,系统能根据教材的发放记录自动结算每个学生的教材费,结算完成后每个学生自己可在网上查询自己的领书历史和书款使用情况。教师的教材费则在出库同时结算到专门账户上。

2.6 用户管理模块

为便于对本系统进行管理和操作,该功能模块包括操作员管理、口令修改、重新登录、权限级别设置、系统初始化等几个模块。

3 系统流程

系统的流程如图二所示。

教材科选定购书学期后,系统会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自动生成以课程分类的购书计划。任课教师通过自己的账户登陆到系统,选择课程后就可以到教材信息库中查找适合的教材,如果教材信息库中有适合的教材,只需要选定即可自动生成“教材选用单”,如没有合适教材,教师可自行输入所需的教材信息,教材信息库会自动添加该教材以备后用。“教材选用单”经审核后,集中存储到教材科,系统自动将教材分类合并,根据订单策略生成订单,发送到相应教材供应商。教材到货后,教材科只需选定相应数目,填入数量即可完成入库。教材科根据领书对象,选定相应班级或选修课,系统会自动生成“教材领用单”,即可完成出库。当教材科确认入库或出库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各类结算单据,并发送给相应部门。

由该流程可以看出,只有最初的教学计划的制定,部分需要手工操作(添加每个学期的选修课课程及人数),后期的工作几乎主要由计算机来自动处理,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4 结束语

该系统测试完善后,在学院推广使用,由于其界面友好,普遍反应使用方便简单,符合教材管理的要求,能适应各级各类学校,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参考文献

[1]何红媛.科学选用教材促进教材建设[J].医学教育探索,2006,(5).

[2]乔维德.基于B/S和C/S结构相结合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天津电大学报,2006,lO(4).

上一篇:环保工程师下一篇:粮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