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架构(精选9篇)
理论架构 篇1
摘要: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关注目光投入到了计算机软件领域,而软件构架凭借其在软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得到了大家的重视。本文以软件构架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软件架构与软件框架的概念谈起,阐述了软件架构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软件架构的现状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软件构架,概念,发展历程,局限性
1 概念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大型计算机系统主要是被设计应用于非常狭窄的军事领域。在这个时期,研制计算机的费用主要由国家财政提供,研制者很少考虑到研制代价问题。随着计算机市场化和民用化的发展,代价和成本就成为投资者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20世纪50年代,软件成本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为10%———20%。但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成本日益增长。相反,计算机硬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价格却不断下降。这样一来,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增长到50%左右。
60年代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随着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整个系统的结构和规格说明显得越来越重要。软件危机的程度日益加剧,现有的软件工程方法对此显得力不从心。对于大规模的复杂软件系统来说,对总体的系统结构设计和规格说明比起对计算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己经变得明显重要得多。在此种背景下,人们认识到软件架构的重要性,并认为对软件架构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将会成为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解决软件维护问题的新的最有希望的途径。
1.1 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亦称软件体系结构,它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它是一个系统的草图,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地描述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来实现。直到今天,软件架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引用IEEE Working Group on Architecture的解释:“系统在其环境中的最高层概念”。从这个定义上考虑,架构不仅仅是结构,它还应包括“符合”系统完整性、经济约束条件、审美需求和样式。它并不仅注重对内部的考虑,而且还在系统的用户环境和开发环境中对系统进行整体考虑,即同时注重对外部的考虑。
鉴于软件架构的特殊地位,在设计一个系统之前就必须对它的软件架构进行详细设计及构造,以软件架构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石。一旦这个架构决定下来就不应轻易地进行更改,这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设计的成败。因此,软件架构的设计,必须经过非常慎重的研究和考察。
1.2 软件框架
说到架构,有必要提一下软件框架。框架的定义是:它是一组相互协作的类,对于特定的一类软件,框架构成了一种可重用的设计。软件框架是项目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取特定领域软件的共性部分形成的体系结构,不同领域的软件项目有着不同的框架类型。框架的作用在于:因为提取了特定领域软件的共性部分,因此在此领域内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代码不需要从头编写,只需要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开发和调整便可满足要求。对于开发过程而言,这样做会提高软件的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开发时间,使开发越做越轻松,效益越做越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框架不是现成可用的应用系统。它只是一个半成品,需要后来的开发人员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具体功能的应用系统。框架不是“平台”,平台概念比较模糊,它可以是一种操作系统,一种应用服务器,一种数据库软件,一种通信中间件等。因此,平台在应用中主要指提供特定服务的系统软件,而框架更侧重了设计,开发过程,或者可以说,框架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而起的作用。
框架不是构架。架构确定了系统整体结构、层次划分、不同部分之间的协作等设计考虑。框架比架构更具体,更偏重于技术细节。确定框架后,架构也随之确定,而对于同一架构(比如Web开发中的MVC),可以通过多种框架来实现。
2 发展历程
早在19世纪60年代,诸如E·W·戴克斯特拉就已经涉及“软件架构”这个概念了。自90年代以来,由于在Rational Software Corporation和Microsoft公司内部的相关活动,“软件架构”这个概念开始越来越流行起来。
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在这个领域作了很多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ary Shaw和David Garland于1996年写了一本叫做“Software Architecture Perspective on an Emerging Discipline”的书,提出了软件架构中的很多概念,例如软件组件、连接器、风格等等。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的软件研究院所做的工作则主要集中于架构风格、架构描述语言以及动态架构。从学者们所关注的角度不同,逐渐出现了逻辑架构、物理架构、系统架构等软件架构的分类。多层的软件架构逐渐成为主流,一个典型的软件系统都分为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等多个层次,来满足不断发展的软件系统的业务需求。随着现代企业对IT基础设施的依赖增大,整个企业的业务可能都会基于Internet或Intranet进行运作,因此,出现了MIS、ERP、SCM等应用系统。在这些复杂的应用系统中,软件架构至关重要,它必须保证软件系统的后期扩展性,来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并与其它系统通过EAI或其它方式进行集成。同时还出现了“企业软件总线(Enterprise software Bus,ESB)”的架构,它试图通过确立软件模块间的、独立于技术、统一的企业级通信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应用程序的集成问题。与此同时,一些软件架构开始尝试使用CORBA等中间件解决系统异质问题,这些都为后来软件架构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路线图。
3 现状及其局限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软件架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研究中仍然面临着很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在面对统一的软件架构这个问题时一时还缺少标准的答案。在过去的软件系统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接口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系统与系统间甚至是子系统与子系统间的相互通信困难,资源共享不顺畅,整合困难,容易出现所谓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软件架构的设计中通常都缺乏灵活性,产生了“Monolithic”设计,在设计与灵活的应用需求脱节。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这个问题逐渐被学者们所重视,一个好的软件架构应能提供灵活的扩展机制、丰富的接口、共享应该共享的信息等,这是一个良好设计的软件架构的规范,但由于技术间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大多数系统间即便有良好定义的接口也难以得到其他系统的使用。CORBA、DCOM、EJB等中间件的出现为统一接口层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抛开某些中间件的灵活性易用性不谈,这些异构的中间件之间的统一访问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中间件的异构性问题。又由于新旧系统混杂,异构系统、不同的平台、开发技术、开发商、多个版本并存等问题,使得软件系统很难被重用,不可避免地需要被重写。此时,统一的软件架构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SOA是一种较新的软件架构,它最早在1996年被提出,但是由于当时软件实现相关技术的不足,一直未能获得发展。后来由于在分布式技术、程序设计方法学、业务计算能力等方面的长足发展,使得SOA作为“现代应用开发领域最重要的课题”被提了出来,许多研究机构、大学、软件企业都将其作为研究重点。IBM、BEA、微软等公司和机构都提出了实现SOA的新技术。尤其是一些机构联合提出以Web Service Architecture作为实现SOA的标准,这使得SOA在标准化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SOA仍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甚至还没有一个获得公认的定义,研究工作大都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在国内,SOA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虽然近两年来关于SOA的报道经常见诸各种媒体,但是炒作概念的成分居多,并没有多少实用成果。研究中,面向服务、面向组件、面向对象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并不多,关于SOA的著作更是少见。在实践领域,虽然有一些国内企业提出了SOA的概念性产品,但仍很少看到其SOA系统的成熟应用的案例。由此可见,国内对SOA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然而,由于企业用户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IT系统必须成为一个适应力强的竞争体,能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具备柔性扩展、随时支持业务流程变化的基础功能。因此目前的很多行业,例如政府、电信、金融、医疗等等,都需要实施SOA。
SOA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技术,虽然很不成熟,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并没有阻碍SOA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大量的国际软件公司和标准化组织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研究。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架构,SOA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放弃了极易带来技术差异性的“以技术为中心”的细粒度实体,而转向“以业务为中心”的服务,这符合按需计算的发展潮流,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企业级应用开发。随着互联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分布式应用的不断普及,SOA的应用会更加的普遍并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软件架构。可以预见,SOA的发展会对软件设计思想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并对分布式企业应用的不断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自适应构件的软件架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2]龚爱斐.基于虚拟化架构的软件开发与测试环境自动化[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8;2
[3]曾仁京.集群负载的分布式软件构架分析与设计[J].福建电脑,2008;7
[4]万芳.基于Web服务与Agent的软件架构[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0
理论架构 篇2
摘 要 近来,我国正掀起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验热潮。笔者通过对现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与总结,在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目标、特征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界定 实施策略
21世纪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它不仅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时代要求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人合作的意识、复合型的思维方式以及不断创新的能力。为应对教育工作因此而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一、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从本世纪中叶开始,在学习心理学领域,行为观逐渐被认知观取代,许多学习心理学家对传统学习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其中认知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角度,奠定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研究性学习观在吸取不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框架,基于科学性、主体性、探索性、创新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对研究性学习理论作如下简要描述:
(1)研究性学习观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基本观点与传统消极学习观相对立。研究性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2)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研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以及求知欲。
(3)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因而研究性学习重视运用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策略,尊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4)研究性学习是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因而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表征、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
(5)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创造性及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他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这一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一种突破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特征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由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4.学会分享与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要深刻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即使在同一个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及研究视角、目标的确定等等的不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2.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具体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理论架构 篇3
关键词:城市景观;理论;发展前景;美学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有机补充,已经成为城市文明变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美学和城市理论等学科的交叉点正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从而阐述景观美学的原则和对城市景观未来前景的展望,有助于我们创造出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
一 城市景观设计的现实状况
城市是一个复合型系统,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空间。在这个大空间里,凝聚着人类的聪明才智、情感和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的设计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一个浩瀚无垠的空间中,两者之间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人的主观意识始终引领城市景观的形成,并且对于已变化着的城市景观施加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城市景观则昭示着五花八门的信息,支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内容。城市的形成固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城市景观的持续变迁和发展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与限制,人们总能依据现有的需求和状况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景观;与此同时,每一个正要建造的城市景观又不能忽略掉时间的意义。城市景观美学的实质就是人们用客观世界表明自己的思想和灵感,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每一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城市归属于自然,这同时是一个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内容。城市虽然是人工修建的,但人类始终无法彻底改变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天然的环境可以构成景观,以此作为城市文明的一大补充。作为城市自然载体的景观往往排斥外来的自然因素,在工程技术和园林艺术的支配下,借助于相当有限的空间场地、种类繁多的植物构建起实现多种功能的广场、道路、公园或住宅小区等人工景观,已经逐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美学的工程。
二 城市景观的美学原则
城市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成果,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从美学的视角上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景观美学在城市建设中的内涵标志,怎样更好地处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景观美学的理论研究核心。在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下,国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建设、发展中,要走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新道路,两者绝非对立的关系。针对目前国内景观美学的发展态势,我国城市建设需要人们齐心协力打造适合人居的绿色家园。毋庸置疑,自然环境是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的城市也是以原始的地质地貌、山川河流和树木植被为基础开发而来的。现阶段,城市人口大爆炸,人们更加注重“返璞归真”,回归原有的自然景观,而不是单纯地改造自然印痕,这也是尊重自然景观的生动写照。也就是说,城市景观需要不断注入自然元素,促进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处,尊重并加强城市的自然景观色彩,力争尽可能多的增添自然景观要素,以便于美化城市,适量淡化城市的人工影响效应。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各种因素的联系纽带,它不能依据城市地壳的地质、地貌的特征与城市之外的天然因素取得联系,结果出现一些与当地文化景观不相切合的景观,针对一个环境而言,假若没有做到自然生态学的原则是毫无用处的。事实上,人们为了有效地营造某一个城市特色景观,引入了为数不少的外来植物,这不仅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侵占当地原有生态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的土地和环境,还会产生巨额的管理费用,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此外,城市景观的美学原则一直就要求不能只为了满足一时的效益而损害打破整个生物多样性的平衡状态,显然,目前的城市景观美学设计需时刻坚持与社会需求和环境紧密结合。
三 城市景观美学的发展前景
人类社会进入18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所创造的大量财富,原有的村落或者较为肥沃的耕地逐渐形成了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构造的新景观,这是世界在迈向新产业文明的一个标志,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然而,原有的草木丰盛的大自然变成了城市,没有秋天的落叶飘落,在车水马龙下,只有人们繁忙的脚步进进出出功能各异的大厦,也失去了夏天繁星闪烁的那一片天空,一年四季景观基本上并无显著改变。甚至在城市的闹市区,一年中很少见到蔚蓝色的天空,却总伴有云雾缭绕的空气。城市空间也变得非常异常狭窄、拥挤,几乎很少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山林和乡村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也“不翼而飞”了,自然环境的优美景观正在渐行渐远。展望城市景观的未来发展前景,首先就是使自然回归城市,让城市中多一些自然元素,在这方面,我国国内的大城市做的比较好。比如上海在新市区——浦东新区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商务大厦旁边设置了中心绿地,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成为城市文明中一道独特的、靓丽的风景线。从城市景观美学的立场上看,喧嚣的城市需要有自然的衬托,若没有大自然花草树木的点缀,城市即使建设得再繁华也只是“徒有虚表”、缺乏绿色的生机活力。为此,景观美学认为,城市化绝不是单纯的摩天大楼,而是在建造高层建筑的同时,也要同时将保留自然和生态两项内容考虑在内。城市景观不只是意味着外观形式,还需结合当地的地域风格,灵活地改造自然,兼顾生态的多样性,唯有如此,才最符合城市景观的美学观点。
四 结语
城市景观美学能够在世界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帮助人们精准地定位城市个性,结合生态的区域环境和独到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
参考文献
[1]章建刚.通往城市批评的美学之路——当代城市景观美学的三种资源[J].世界哲学, 2011(04).
[2]孙瑞.浅析城市的景观美学[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1).
论即兴伴奏的基础理论架构 篇4
一、即兴伴奏的研究分野
即兴伴奏对于音乐学专业的研究者而言, 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语汇, 正是因为司空见惯, 人们对即兴伴奏的认识也出现出不同的面貌, 带来了认知空间的差异性, 为开展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设置了思维障碍。笔者对即兴伴奏研究切入点进行探究与梳理发现, 这种差异性的根源是研究角度的不同而导致的, 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一是形式型定义。主要是不参照乐谱进行即兴伴奏。在是否对照乐谱进行伴奏的问题上, 即兴伴奏的形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与此相应的“即兴伴奏”定义是, 即兴伴奏是指不用伴奏谱的情况下, 为歌曲所弹的伴奏。或言之, 即兴伴奏就是不用写成正规的伴奏谱, 即能弹出与歌曲情绪相协调的伴奏。强调即兴伴奏不参照乐谱, 这是对其作为伴奏形式的肯定, 但也很容易引起诸如完全脱离乐谱与部分参照乐谱的歧义。形式型定义注重即兴演奏的灵活性, 往往会忽视章法的规范性, 最终是即兴演奏流于形式, 将形式美感与乐感凌驾于音乐伴奏本身, 这是需要加以警醒的方面。还需要说明的是, 即兴伴奏必须减少盲目性, 增强规范性, 对即兴伴奏的充分准备是一个先决条件, 遵循此条件, 事先安排十分重要, 诸如掌握乐谱的内容, 分析歌曲的基本特点, 把握调式, 设计各段的伴奏音型与演奏法等。
二是手段型定义。即兴伴奏的核心词汇是即兴, 即兴的涵义就是即时乘兴进行伴奏。取其字面意义, 既要即时又要助兴。将即兴作为即兴伴奏的手段, 重在突出伴奏的技术含量与要求。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能很好地掌握和声、曲式、作曲、配器诸方面的知识;其次, 要熟练运用弹奏技术, 做到连奏、断奏、非连奏、触键、控制、力度、速度、音阶、琶音、指法等规律和技法的准确应用;最后, 还要达到快速及时的反应, 掀起头脑风暴, 将伴奏谱直接地、不假思索地弹奏出来。钢琴即兴伴奏的构成主要涵盖钢琴技术、基础和声、 (扒带) 练习、和弦等要素。手段型定义只是侧重于情感与兴致发挥, 主张技术层面的应用, 没有从审美理论基础出发探究即兴伴奏的本质问题。
三是乐器型定义。论及即兴伴奏一般认为是钢琴的专利。其实任何键盘乐器的伴奏都存在即兴伴奏的问题。根据键盘乐器来定义, 即兴伴奏就是指钢琴、电子琴、手风琴在不用伴奏谱的情况下, 为歌曲所弹奏的伴奏。该定义对各类乐器键盘使用于熟悉程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突出了即兴伴奏的综合性特征, 同一首歌曲不同弹奏者的水平不一, 不同乐器弹奏的效果也存在水平差异。因此, 提高弹奏者在乐理、和声、复调等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 针对不同乐器研究并掌握键盘技巧, 使保证即兴伴奏成功的关键所在。乐器型定义的缺陷在于只强调乐器的重要性, 侧重于各类键盘技术学习, 对基础理论的把握尚不够。尤其存在以钢琴伴奏为主体研究的弊端, 对其他键盘乐器即兴演奏的研究不足。
二、即兴伴奏的内涵界定
即兴伴奏研究的语境与音响实践、音乐实践密切相关, 以艺术实践与专业理论为基础, 它集中体现为弹奏和声的问题, 但这又不单纯是和声的问题, 需要结合具体作品的实际, 选配合适的弹奏方法。即兴伴奏之所以存在研究理路的分野, 实为对其内涵界定的模糊, 也是重新认识即兴伴奏的现实需要。
其一, 即兴伴奏的本质融合了创作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音乐学科的实践属性必然要求革新伴奏的形式与内容, 即兴伴奏契合了这一要求, 并将伴奏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发挥出来, 其本质就是一种创作活动, 或称之为即兴创作。它与即兴演奏、即兴起舞、即兴伴舞、即兴作曲、即兴填词等创作方式处于同一价值序列。即兴伴奏是创作动机与效果的综合体, 其创作动机旨在将审美需求与音乐及器乐的自身魅力完全展现给听众, 其创作效果能够将演奏者的主体情感体验迅速地传递给听众, 贵在即时, 贵在乘兴。即兴伴奏也可以通过要求降格的形式实现, 例如西欧古典时期流行的通奏低音, 只提供一个“草图”, 其余的演奏全凭乐手临场发挥。例如, 贝尔格在创作小提琴协奏曲的过程中, 不断地与克拉斯纳讨论小提琴的独奏部分, 还让他在自己的房间里长时间地即兴演奏, 观察那些技术 (走句、琶音、双音、和弦音、泛音等) 最适合克拉斯纳。[1]当今各师范院校音乐系, 盛行的即兴伴奏课, 就是这种半即兴的教法。此外, 在流行音乐方面, 乐手们通常把磁带当成模特儿, 这种模仿加发挥的方式, 配以一些固定程式套子, 也可以达到即兴伴奏的效果。
其二, 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专业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从学科与课程论角度分析, 高师音乐专业大学生如果要胜任将来从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任务, 就必须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从教育教学侧面上把握即兴伴奏的实践内涵, 可以将其能力要求转化为如下方面:一要学习基本乐理与和声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和弦连接的一般规则, 强化指法练习, 熟知各正副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转位形式在键盘上的位置, 并听辨其音响效果。二要学习所用键盘乐器的正确弹奏方法和各种弹奏技巧, 学习并熟练各调音阶、琶音及各级和弦的原位、转位的位置及指法。三要勤练多思做到多弹、多配、多听、多想, 能够判断配弹音响的优劣, 从而获得“快”、“准”、“好”的即兴伴奏能力。四要综合学习, 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为例, 已经被列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 与之相关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歌曲写作等作曲理论系列课程以及钢琴、声乐等技能训练课程, 为钢琴即兴伴奏提供了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其三, 即兴伴奏是进行思维训练的主要渠道。一般意义上, 即兴伴奏被认为是技法应用的体现, 是学习者展现技能的平台。由此而产生的形式型定义、手段型与乐器型定义, 大都遵循此意。即兴伴奏者一方面要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设身处地体验艺术形象, 受到艺术形象的深刻感染;一方面又要使情感体验受到理智的支配、控制, 并且意识到是在欣赏艺术。[2]但是从深层次把握即兴伴奏的属性还须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入手, 笔者认为, 即兴伴奏是一种思维方式的生成与应用过程, 这一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和声思维。通常, 我们将和声的音响效果的想象力与和声语汇的组织能力称为“和声思维”, 其形成路径经由和声的音响效果首先在头脑中预先构思完成, 然后再通过手指弹奏出来的。显然, 即兴伴奏教学仅仅让学生会弹几首歌, 教学生一点和弦或织体的理论知识, 学生容易学会也很容易忘记。只有运用合理合适的伴奏模式及指型指法进行移调练习弹奏, 才能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技法信息, 将“和声思维”转化为生动的学习和展示过程。
三、即兴伴奏的实践构想
即兴伴奏强调实践, 重在效果。探讨即兴伴奏的研究分野问题, 从认知结构及方法上把握即兴伴奏的定义内容, 并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只有在对即兴伴奏内涵界定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其实践的方式, 进而提升对即兴伴奏的实践认识, 创新手段和方法, 才是本文的核心论题所在。
第一, 客观认识即兴伴奏的规律。即兴伴奏切忌漫无目的, 力求有章可循。演奏者的灵感与自由离不开一定的逻辑体例。作为一种创作行为, 即兴伴奏也需要规范化。要做到既有原则章法的规范, 又有灵活应变的自由。如简单分析一下歌曲的调式、基本情绪、体裁形式, 标记一下功能记号, 设计一下各段的伴奏音型并稍加练习与合伴奏等。再者, 既然即兴伴奏是一种学习和训练过程, 其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不容忽视。长期以来, 即兴伴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这样的误区, 即将演奏、创作与本课程的教学割裂开来, 或认为演奏技能是教师的教学任务, 与本课程无关, 或认为创作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的任务, 本课程无需多谈, 无论前者还是后者, 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即兴伴奏的教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那种将即兴伴奏看作和声与钢琴课, 或者是作曲、配器、作品分析课的做法, 不仅以偏盖全, 而且使即兴伴奏单一化、机械化。只有将即兴伴奏放置于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协调综合的框架体系内, 才能通过恰当、合理、准确、有效的方法, 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训练和培养学生, 使之理解相应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做到学以致用, 在实践中发展提高。
第二, 初步设想即兴伴奏的体系。当前选用的即兴伴奏教材, 有的以和声为主线, 结合键盘和声进行学习;有的以钢琴为主线, 结合伴奏理论进行学习;有的则以体裁为主线, 难易不等交叉混淆。即兴伴奏教学体系不完备, 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困难。显然, 建立一个典型的常用、实用的伴奏模式, 并以此为基础派生出新的音型、奏法, 并从中认识其内在联系与规律才是学习即兴伴奏的理想途径。要加强视奏能力训练, 正确掌握弹奏方法是基础。有了丰富的理论只是前提, 即兴伴奏还必须掌握好正确的弹奏方法, 自由发挥是关键, 并不是机械的进行弹奏。笔者主张将伴奏音型进行细分, 并以其中基本音型为基础, 按一定方法去演变与派生, 使学习过程具有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的自然规律。这样的体系能够将和声的进展、钢琴的难易、调号的多少、内容的深浅、个性的体现、风格的形成融为一体, 形成全新的即兴伴奏教学体系的骨架。
第三, 正确对待伴奏音型的问题。伴奏音型必须与歌曲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伴奏音型的演变应根据歌曲的内容、情感起伏的变化。譬如, 进行曲风格的歌曲, 一般选用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型;抒情风格的歌曲, 一般选用长和弦或流动的分解和弦型。还要根据歌曲情绪的需要, 根据歌曲节奏形态的要求, 选用形象化的音型, 并选择适合配弹者弹奏的形象化音型。长音奏法要着力表现安静的背景效果, 做到高音区明亮, 中音区柔和, 低音区深沉。断音奏法常用中低音区, 要表现坚定果断的形象, 起着强调突出、加强语气的作用。琶音奏法对旋律起着清晰透明、柔和朦胧的作用, 能够表现柔和、抒情、流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仁康.一曲回肠十二音——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赏析[J].音乐艺术, 1985, (04) .
基于三层架构数据库设计理论 篇5
关键词: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冗余
一、三层架构概述
所谓的三层架构就是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这样有利于系统开发、维护、部署和扩展。
(1) 表示层提供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 (UI) , 在ASP.NET中页面是UI的表现形式, 在Windows Form里, 窗体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表现层是系统与用户沟通的唯一渠道, 是系统功能的展示。
(2) 业务逻辑层是实现应用程序的功能。在.NET中, 通常以类库的形式封装系统需要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是开发过程当中主要的任务。
(3) 数据访问层中包含了与数据存储进行交互的类库。这些类在功能上和业务逻辑层相互独立。数据访问层是实现所有业务逻辑所需要的数据访问功能。
二、三层架构设计优缺点
(1) 使用三层架构开发的优点
三层架构适合群体开发。开发三层架构, 不同的开发人员只需要对本身的分工精通, 降低了原有的开发难度。
三层架构可以支持更好地分布。逻辑层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计算机上运行, 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功能, 分布式计算机的潜能巨大, 远比升级CPU有效。
三层架构的最大优点是安全性。用户只能通过逻辑层来访问, 数据层, 减少了入口, 把很多危险系统都屏蔽了。
(2) 使用三层架构开发的缺点
系统性能被降低。由于分层架构中业务逻辑层在数据交换中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样就是的很多业务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 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 如今必须通过中层来完成。
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 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一个功能, 为了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是结构, 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多增加相应代码。
三、数据库设计原则
(1) 真实性
三层架构数据库设计的相对独立性, 使得真实性是针对如何应用系统设计来说, 都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 在设计数据库的最初阶段, 数据库设计是应忠于规范, 各个环节应能详细的反映出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确保在以后业务逻辑设计时, 减少数据库的更改,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2) 适当冗余
冗余是不可避免的, 适当冗余可以减轻数据库设计繁复性。冗余性一般对很多系统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他不仅给系统数据一致性造成潜在的威胁, 还会不必要的占据数据系统资源, 浪费存储空间, 减慢响应速度。系统在对流程做了反复细致的分析后, 多次精简掉重复的不必要的冗余字段和冗余数据以及冗余表, 力求是数据系统在结构和性能上达到最优的状态。
(3) 完整性
三层架构数据设计时, 用标准化来实现数据完整性和数据的功能性, 在写数据的时候可以增加触发器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它包含数据库域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4) 全面性
在应用程序设计之初, 需要对系统的整个流程做细致的调查, 尽可能细致的调查, 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数据与资料, 从而确保所涉及的数据的全面性。要考虑到程序设计涉及到的所有数据, 这样再设计数据库ER图时, 才能更加清晰、全面的反映应用程序之间业务关系, 从而使得业务逻辑层的设计顺利进行下去。
四、数据库设计
(1) ER图
设计数据ER图对设计数据库来说相当重要, ER图好比数据库的纲要, 只有清楚数据库中各个表数据之间的联系, 才能设计最佳的表结构。表的关键字段和外部关键字, 在ER图上能清晰地反映出来, 在操作数据库时, 依据ER图能很快查到相关的信息。
(2) 事务处理
在连续的操作数据时, 由于期间发生其他故障导致连续数据操作中断, 使得数据表中一部分数据发生改变, 而另一部分没有改变, 尤其是相应的表还存在级联关系时, 这样问题就可能导致数据库崩溃。而事务处理在数据库设计时显得相当的必要, 它将整个数据操作当成一个事务来处理, 这就使得数据要么全部处理完成, 要么就全部没有处理, 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3) 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完成一组特定功能的SQL语句集, 它独立与应用程序, 可是实现模块化编程, 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 被多个程序调用, 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它相当于对一组SQL语句的封装, 在运行时会被优化分析, 从而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对存储过程进行权限设置, 可以避免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4) 触发器设计
有时候我们在修改数据库中某个表时要约束其他的表也随着一起更改或者是限制更改, 这是数据库中的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这时候就要使用到触发器, 当发生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更改时, 就使响应相应的触发器, 而限制某个表的操作, 而确保数据安全性。
五、数据库设计优化
建立专用的关联提高设计中的灵活性。为了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往往需要建立多个表关联, 当关联层次过多时, 表的插入、更新、删除操作表间的连接所占的系统开销都大大地增加, 降低了系统的相应时间, 合理适度的增加某些专用关联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理论架构 篇6
文章首先介绍了服务企业创新的背景和必要性;然后对相关理论文献,包括服务创新、开放式创新进行了梳理;其次,归纳了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的内涵、动因、结构、主体特征等,并构建了一个包含主体结构层、互动作用层、创新成果层的“环状”概念模型;最后,指出目前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主题。
1文献回顾
国外服务创新研究。服务创新(Service Innovation)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创新领域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关研究较少[1]。服务创新是一种新的服务体验或解决方案,主要表现为新的服务理念、新的顾客互动、新的服务传递系统等形式[2]。按照新颖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服务创新划分为渐进式服务创新和突破式服务创新[3]。服务是动态发展的,它可以没有变化、不断改进、彻底改变或者全新引入[4]。企业服务创新依赖于组织、人才及物质资源[5]。此外,企业提供的个人激励不仅能够保证组织创新绩效,更是促进创新实践的前提条件[6]。
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最早由Chesbrough[7]提出,他认为企业创新越来越依赖于外部资源和想法,顾客、供应商、竞争者、跨组织部门、大学都是企业创新想法与技术的潜在来源。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通过灵活运用资源以及与第三方重新配置创新流程,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创新范式[8]。当人们开始寻求外部协作,由一个组织向另一个组织转移时,开放式创新将产生巨大效应[9]。开放式创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多主体协作创新和整体创新管理策略[10]。伴随对开放式创新及其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改变它们的创新模式,实现从封闭式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变[11]。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功地实现开放式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企业从第三方获取技术的直接成本通常高于拥有这项技术所产生的间接价值,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负的净效应[12];由于开放式创新伴随着风险,一些企业并不愿意改变现有的战略[13];开放式创新涉及多个主体,而这些主体往往有着不断变化的目标[14],各参与主体目标的变化与不一致性也会造成创新效益低下;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一些企业更偏好于控制突破式创新来源及伙伴关系[15]。根据现有研究,开放式创新可以分为内向型(Inbound)和外向型(Outbound)两种,企业较多采用的是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16]。当前阶段,欧洲部分国家较好地开展了开放式创新,接近70%的欧洲企业声称已经实现了开放(30.3%)或半开放(38.7%)的创新模式,然而由于市场或企业的不充分发展,内向型创新多于外向型创新[17]。开放式创新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需要令人信服的高层管理、接受开放式创新的企业心态与文化[18]。开放式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更高的销售增长[19],它所包含的共创、价值创造体验等活动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因而能够提升企业地位[20]。
2理论架构与概念模型
此部分基于相关文献的回顾,首先对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Open Service Innovation Alliance)进行概念定义和动因分析;然后提出了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概念模型“环状”概念模型;最后分析了概念模型中主体特征、联盟结构、主体互动、创新管理及成果等关键问题(详见图1)。
2.1内涵及动因
目前,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结合本文研究内容及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现对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作如下定义解释。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Open Service Innovation Alliance)属于企业战略联盟的一种,通常是指服务创新企业与外部主体建立联盟型合作伙伴关系并进行联盟治理,通过资源、信息、知识等资源的整合利用,实现服务创新的一种新型的开放式创新组织关系与合作范式。
服务创新企业与外部各个主体结盟,并借此实现创新目标[21]。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因为它们不具备创新所需的资源,二是因为它们缺乏独立开发资源的能力。主要动机是通过外部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外部资源,以实现互补和创新的目标。
2.2概念模型
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综合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学习等研究视角,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环状”概念模型(图2)。模型图中,由内向外依次为主体结构层、互动作用层与创新成果层。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和解释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文章对联盟中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以服务企业创新活动为例,服务企业通过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等外部主体中的一个或更多建立开放式联盟关系;通过联盟主体间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及知识转移等互动作用机制;最终实现渐进式或突破式服务创新的目标。
2.3主体结构层分析
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主体结构层主要是由服务创新企业及外部合作伙伴构成,下面针对联盟主体特征与联盟结构进行分析和归纳。
2.3.1主体特征。合作伙伴被视为服务创新的关键驱动力(详见表1),为了吸收知识,服务企业往往会与外部主体结为联盟[22],包括顾客(Blazevic等[23])、供应商(Van Den Ende等[24])、竞争者(Leiponen[25];Linnarson[26])、大学、研究机构(等[27];Koschatzky等[28];SegarraBlasco等[29])。
长期以来,客户合作生产联盟研究表明,顾客参与对服务创新有正向影响[30]。顾客以分享经验、提供原创想法的方式影响着服务企业的创新活动[31,32,33]。然而,顾客对服务创新的具体影响也会随着其参与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依据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顾客类型可以划分为被动用户、主动告密者与双向创造者[23]。顾客伙伴关系具有不断的学习、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个人的信任、客户的专业知识与个人参与等特征,这些都会促进突破式创新[34]。总体来说,低顾客参与往往只是推动渐进式创新,高顾客参与则能够促进突破式创新。在后一情形中,顾客扮演的是价值共创者角色,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服务购买者,顾客参与减少了服务创新的技术不确定性[32]。
由于供应商与服务企业构成了一种垂直型关系,而且通常供应商对技术发展更为了解,因而成为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的一个强知识源[24]。竞争者则与服务企业构成了一种水平型关系,而且竞争者往往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知识源[25][35]。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共同投资并共担风险,有助于服务企业新服务的开发。此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对服务企业的突破式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29]。
2.3.2联盟结构。联盟结构是指合作伙伴采用的一种治理模式,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使他们与联盟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回报,并保护他们不受机会主义行为的侵害。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探讨了治理模式和服务创新的相互关系。治理模式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区域、政治、技术和人员等方面[28]。当服务企业从事并设法保护创新及其成果、接受公共资助、期许从供应商与合作机构(非竞争者或顾客)获取知识外溢,并有能力分包技术开发时,他们更有可能参与研发合作。另一些从事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服务企业,为了避免创新成果向竞争对手溢出,往往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并设法阻止其他公司模仿或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36]。对于开放式创新,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合作双方必须保持开放[37]。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建立专利部门并设立多元化的专利组合能够成功地保护其知识产权[38]。
此外,国外学者还研究了不同的治理模式对新服务开发的影响[24][26]。例如,Van Den Ende[39]的研究表明,综合治理模式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因为它减少了不确定性,增加了紧迫感,并加强了创新过程中的沟通。Linarsson[26]也指出了联盟结构和创新绩效的关联性。
2.4互动作用层分析
文章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联盟主体如何实现资源整合、知识转移、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互动和创新管理,以实现协作创新的目标。
2.4.1合作伙伴互动。合作伙伴互动,主要是指通过对主体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及知识流的管理来维持关系质量。合作伙伴互动实现开放式创新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创新;二是通过知识转移实现创新;三是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创新。其中,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还会出现合作伙伴互动创造新知识[23](知识合作生产)以及合作伙伴共享知识以开发新服务的情况[40,41,42]。
2.4.2创新过程管理。以往的研究表明,非正式管理在服务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中,组织与企业文化相关的问题,例如任务和责任分工、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问题,通常都会妨碍创新管理[43]。一定程度上,通过非正式管理可以克服这一困境。管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质量在服务创新过程中非常关键,而且信息和知识交换需要足够的信任和承诺[40][44]。此外,可以断定关系能力强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快的服务,更迅速地解决客户的问题,并更具创新性[22]。总之,在开放式联盟中,尽管不同的合作伙伴参与程度会有所不同,主体之间学习、信任、共同的目标、专业知识、参与和积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服务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通过建立联盟关系来实现,通常企业都会努力与每个合作伙伴保持非正式的知识共享,并建立强有力的关系纽带。为了应对创新突发事件,伙伴关系结构应及时调整或改变,因此服务企业还应加强对联盟知识流的管理。
2.5创新成果层分析
现有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服务创新进行了定义,主要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研究。例如,产品线延伸(渐进式创新)[44]和新服务开发(突破式创新)[30]。又如,对现有服务的改进(渐进式创新)及新服务开发(突破式创新)[42]。其他学者的研究中,服务创新则是一个多维的概念。Carbonell等从多维视角研究了新服务开发,其中业务维度包括技术质量和创新速度,市场维度包括竞争力优势和销售业绩[32]。创新成果层主要体现为联盟主体互动实现开放式服务创新的程度,因而在概念模型中采用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来解释和衡量服务创新成果。
3结语
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是企业开展服务创新的重要途径和组织范式,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外学者有关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等视角,创新性地构建了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环状”概念模型,并针对模型结构中不同层次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分析框架和理论解释。然而,受限于笔者目前的研究水平以及对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的认知程度,文章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也将进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结合概念模型的实证分析也会考虑进来。
尽管目前国外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研究已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然有较多空缺之处,而且国内相关研究尤为缺乏。有鉴于此,文章对现阶段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研究的主要成果、研究空缺以及未来研究主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表2详述),以期为今后开放式服务创新联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理论架构 篇7
关键词:架构理论,新闻传播,传播学,应用分析
一、引言
一直以来, 我国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针对性差, 研究理论思想守旧, 缺乏对实际问题的参照, 缺少核心研究理论, 范式化现象严重, 很多时候生搬硬套范式理论。显然, 当前范式化研究思路已成为制约我国新闻研究的根本原因之一, 已无法满足新闻传播学的发展需要和时代的发展需求。而架构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则为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途径, 架构理论对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有非常大的现实作用和借鉴意义, 对于突破新闻研究范式有着重要意义。
二、新闻传播学
新闻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途径所传播的信息, 这些信息类型繁杂, 涉及内容广泛, 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资源, 能使人们迅速、及时地了解到社会上近期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动态。其表达方式多以记叙为主, 具有公开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时代性的特点, 最早起源于17世纪。[1]新闻传播学起源于19世纪, 20世纪40年代正式成为学科, 新闻传播学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如典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大众传播理论等等。近些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兴媒体技术迅速发展, 媒体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闻传播学中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 对于受众需求的考虑越来越充分。[2]新闻传播影响着社会舆论, 影响着政府公信力,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学必须与时俱进, 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往往走范式化路线, 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进行研究, 以政治范式与哲学范式为主, 缺乏对新闻传播学的规律的探讨, 缺少对研究范式的创新, 这便使我国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陷入局限范式, 无法有效阐述和有效解决实际新闻传播中的问题。通过多种理论融入, 突破范式危机, 丰富多元范式, 走出新闻传播学研究困境势在必行。
三、架构理论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 虽然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迅速, 但发展状态并不好, 已逐渐陷入范式危机当中, 单一的研究范式制约了研究拓展, 已无法为当下的新闻传播问题提供理论支持。显然新时代背景下, 新闻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 受众需求也越来越多元。[3]而架构理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 则丰富了研究范式, 使理论依据更充实, 弥补了单一理论体系不足的问题。架构理论是1974年由高夫曼所提出的, 该理论框架源自1955年贝特森提出的框架理论。在架构理论提出不久, 便被众多学者引入大众传播学研究中, 成为了传播学中定性研究的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框架能用来界定活动顺序的组织类型, 是能够将社会意识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证, 框架的形成受组织活动和人们的主观解释影响, 更能成为人们思考的结构框架, 影响人们思考方式。但框架构建通常是人类基于过去经验, 评价一定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所构建的, 属于典型的人为行为, 所以往往会受到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条件和文化氛围下形成的意识形态不同, 所以形成的框架也就不同。而基于架构理论的新闻传播分析研究, 关注的是新闻产生本身的社会性与框架形态。就目前来看, 该理论的理论假定来自两方面, 分别是认知心理学层面与社会学层面。湖北大学赵丽芳教授在研究中指出, 基于架构理论的新闻理论研究, 可通过特定的诠释架构来理解新闻传播现象。而特定架构诠释的往往是特定社会情景、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 这证实了新闻传播的社会性, 验证了新闻传播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特征。这种研究方式对受众的思考更加注重, 考虑到了受众的新闻期望与如何吸引受众等一系列问题, 颠覆了传统新闻理论的研究范式, 对促进新闻传播学进步与持续发展有很多帮助。但不难看出, 基于新闻工作者的架构与基于受众视角的架构存在一定的区别。基于受众的架构解释会受到受众认知条件和主观解释影响, 而且这两种架构并不一定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有时候受到政策与制度影响, 基于新闻工作中的架构性质会发生变化, 显然这是受到政治影响与社会影响的结果。 例如, 张婷婷教授曾在《架构理论透视下的中国新闻发展研究》中指出, 中国新闻架构的构建是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这一研究充分证明了新闻架构会受到政治与社会影响的特性, 说明了新闻架构的特征。因此, 在不同体制的国家中, 不同受众群体影响下, 所产生的新闻传播架构形式会有很大的区别。我国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 不能完全套用西方的成熟新闻架构研究成果, 而需要结合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和基本国情, 运用架构理论构建符合中国新闻传播学特点和规律的架构形式, 为中国新闻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以促进中国新闻发展。
四、结语
新闻是重要的社会信息传播共享的方式, 能使人们获取到社会信息, 了解到社会动态。就目前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来看, 已陷入范式危机, 单一范式制约了新闻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分析可以知道, 架构理论为新闻传播学创新与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 我国在新闻理论研究中, 应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和新闻传播学发展情况, 合理构建架构。
参考文献
[1]生文光.当代新闻传播学中如何走出范式危机突破单一研究范式[J].中国新闻传媒, 2014 (04) :159-160.
[2]王永刚, 李立刚.如何利用架构理论促进中国当代新闻传播学改革创新[J].网络信息文化传播报, 2015 (10) :73-74.
理论架构 篇8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迅速广泛普及,互联网的技术架构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演进和发展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其中,技术架构体系的演进和发展之一是平台和业务的水平扩展能力,而数据库层面的水平扩展能力是核心。鉴于互联网公司业务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目前在新兴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层面的水平扩展主要采用的是同构的数据库读写分离技术,同构的数据读写分离典型案例包括苹果APPSTORE采用的Oracle-Oracle、阿里的MySQL-MySQL的方案。然而,由于诸多客观因素,对于部分大型互联网的早期系统,特别是采用传统架构技术的遗留系统,考虑到技术的积累、系统平滑迁移、项目实施风险、技术难度以及实施成本等因素,很难一步到位采用同构的读写分离方案。主要提出一种可以在大型互联网公司成功实施的异构读写分离技术方案。
2 技术简介
目前在互联网等行业中,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针对“读多写少”的业务场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数据架构上采用读写分离的水平扩展技术。
2.1 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简单的说是把对数据库读和写的操作分开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这样能有效地减轻数据库压力,也能减轻10的压力。主数据库主要提供写操作,从数据库提供读操作。当主数据库进行写操作时,数据要同步到从数据库,并确保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读写分离架构利用了数据库的复制/同步技术,将读和写分布在不同的处理节点上,从而达到提高可用性和扩展性的目的。这种架构适合read-intensive类型的应用,通过增加从数据节点的数量,读的性能可以线性增长。为了避免主节点(即写节点)的单点故障,集群一般都会采用两台主数据库做双机热备,所以整个集群的读和写的可用性都非常高。
读写分离架构的优点是:应用到数据库的数据写入与查询从双向通行变成了单向通行,通行效率更高,大大避免了相互影响。“借道行驶”的情况不再出现。读写分离方案采用的是水平扩展架构体系;同时可以根据读写的特点,主库可以是小型机,在确保系统整体系统的前提条件下,从库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PC机或者刀片服务器等,有效降低成本。读库可按需扩展;读库高可用性,坏掉任何一个读库,不影响整体业务;同时本架构容许了读库物理设备本身的不稳定性。
由于上述特点,读写分离方案非常适用于电子商务的适合读写分离数据(例如:商品数据),例如:苹果的APPS TORE、淘宝、腾讯、百度、微博等[1,2,3,4]已经广泛使用。在读写分离的数据库中,目前业界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为Oracle和MySQL数据库。
2.2 MySQL数据库
MySQL作为移动互联网公司主要架构LAMP的一部分,近年来迅速发展,不仅仅在中小企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大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均已经或者正在采用采用MySQL。目前全球前20互联网公司,有19家已经采用了MySQL数据库,全球前10位的电信系统制造商,均使用MySQL在其主要系统与设备中。
MySQL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包括:
(1)高可靠性:可达到99.999%。
(2)高性能:单台PC Server可达5万以上TPS。
(3)代码安全:装机量超过1200万台(占全球互联网公司80%的数据库市场),开放源代码减少排除了蠕虫、后门存在的可能。
(4)开放性:与普通硬件有很好的匹配性,与众多开源软件的集成非常好。
MySQL由于采用了share-nothing的架构体系,处理节点可以线性增加,采用集群架构,没有单点故障,可用性和扩展性基本可以做到按需扩展[5]。
2.3 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一个通用的数据库系统,它具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作为一个关系数据库,它是一个完备关系的产品。
Oracle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的是Oracle RAC方式。Oracle RAC的实质是位于不同操作系统的Oracle实例节点同时访问同一个Oracle数据库,每个节点间通过私有网络进行通信,互相监控节点的运行状态,Oracle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文件、联机日志文件、控制文件等均放在集群的共享存储设备上,而共享存储设备可以是RAW、ASM、OCFS2等,所有集群节点可以同时读写共享存储。由于Oracle RAC采用的是共享存储的架构体系,其主要缺点是:RAC集群能力扩展有限,系统建设投入较高。
鉴于Oracle数据库的成本、性能等综合因素,目前Oracle数据库在业界更主要使用在核心业务系统和交易型业务系统。
3 方案
早期的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Oracle数据库,且在建设方式上采用集中式架构。对于数据库性能的提升主要采用RAC的方式,但是RAC方式增加到3机或更多时,性能提高很少;按业务拆库会带来额外的数据同步及跨库访问消耗资源高等问题,分拆粒度是有限制,特别是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压力、系统压力、运营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同时用户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数据架构上采用数据读写分离技术是典型的技术演进方向之一。
读写分离技术的重点和核心是数据复制技术或者数据同步技术。复制使一个数据库能从一个物理地址或者系统拷贝/复制数据的变化到另一个物理地址或者系统(通常是从“主”到“从”系统)。实现数据复制的技术很多,主要分为3大类:(l)基于OS层;(2)基于存储复制(中高端存储大多都支持,以及工具DRBD等);(3)基于应用分发或者基于数据库层的技术。因为数据同步可能并不是单一的数据整库同步,会涉及到业务数据选择以及多源整合等问题,因此OS复制和存储复制多数情况并不适合做读写分离的技术首选。基于应用分发或者基于数据库层的技术主要采用基于数据库的日志进行复制。Oracle数据库主要的是redo log,MySQL的主要是binlog等。
针对适合读写分离的业务系统(业务要求“读多写少”),采用读写分离主要考虑2种不同的技术方案:(1) O2O (Oracle-数据同步工具-Oracle)方案;(2) O2M (Oracle-数据同步工具-MySQL)方案。
针对两种不同的方案,主要从Oracle RAC源数据库、数据同步工具和Oralce/MySQL目标数据库等方面进行评估。
3.1 源数据库
主要测试源数据库读写分离后性能提升情况,主要评估技术指标如下:
(1)资源消耗:通过OS层面监控数据同步工具对资源的使用和消耗情况,并监控网络带宽的消耗。
(2)读写分离后写库能力提升评估:数据库读写分离后,评估数据库的能力提升情况——写库的能力提升情况(包括后台写操作的计算时间、对资源占用情况等)。
3.2 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是源和目标数据沟通的桥梁,主要评估技术指标如下:
(1)数据同步工具的复制延迟:使用数据同步工具复制时,数据从源数据库系统到目标数据库系统会存在一定的延迟,通过测试获得各种场景下数据同步工具的数据复制的延时数据。
(2)数据复制的一致性:使用工具检测数据源和目标的数据一致性。
(3)数据同步工具的资源消耗:在各种场景下,记录数据同步工具在正常工作时对源数据库系统和目标数据库系统的资源消耗。
(4)健壮性:测试数据同步工具是否能在各种异常事件后,重新同步源-目标主机数据,并保证源-目标数据库数据的一致性。
(5)网络带宽:测试数据同步工具在进行数据同步时,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
3.3 目标数据库
验证目标端MySQI/Oracle方案是否能够满足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要求,其中包括数据库复制的功能、数据库复制的性能、MySQI/Oracle群集的统一访问、MySQUOracle群集的读写分离、负载均衡、高可靠性及性能的需求。
(1) MySQI/Oracle功能测试:主要测试MySQL/Oracle目标数据库的统一访问能力、负载均衡能力、故障切换能力以及水平扩展能力。
(2)其他:测试MySQL对中文、对特殊数据类型(例如:CLOB、BLOB)等数据类型的支持情况以及压力测试。
3.4 方案对比测试
主要从性能对比(查询响应时间、并发量、业务吞吐量等)、其他方面(统一数据访问能力、读库性能线性扩展能力、负载均衡能力、特殊字符和数据类型兼容性等)等进行全方的对比测试。
3.5 技术方案
搭建测试环境,并导入准现网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测试,最终确认O2M方案完全可以代替O2O方案满足要求,且整体性能和技术指标优于O2O方案。O2M的技术方案核心是:主库采用Oracle RAC的方式提供写操作,主库采用共享存储;从库则采用MySQL数据库实例,由于MySQL的share-nothing架构,从库的MySQL的数据均保存在各自的存储节点上。主库以读写方式打开,向外提供写服务;所有的从库以均以只读方式打开,向外提供实时查询服务,并实时接收来自主库的Redo Log日志文件,Redo log文件进行处理成供MySQL可以恢复和使用的binlog日志或者兼容的日志格式,进行介质恢复。从而可以达到数据读写分离的目的。
采用O2M方案的技术要点如下:
(1)写库为Oracle RAC,读库为MySQL数据库,数据同步采用数据同步工具,其中Oracle数据通过数据同步工具同步到MySQL集群管理中间件,由MySQL集群管理中间件负责将数据同步到所有MySQL数据节点。
(2) MySQL集群通过统一数据集群管理中间件的功能包括:自动化数据读写分离、应用内负载均衡、在线故障迁移能力、数据一致性、高可用、统一数据访问、对表分片,实现读写的横向扩展。同时提供安全、监控和管理等功能。
(3)写库为集中式的Oracle RAC环境,提供数据安全性保障。
(4)读库使用MySQL,采用数据分片,分库分表,每台MySQL放少量的数据,单个数据分片内部采用MySQL复制机制。
(5)读库的超大内存容量,起到了很好的缓存作用,在内存中的数据查询性能远远高于在硬盘上的性能。
(6)利用好当前的高端硬件,保护好自己的投资。
(7)该技术架构体系可以适应多站点部署的需要。
4 关键技术
4.1 数据中心化
按照数据解耦和中心化的思想,对适合读写分离的数据进行重构,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例如:针对商品数据可以建设商品中心、针对交易型系统建设交易中心、针对用户数据建设用户中心、针对物流数据建设集中的物流中心等。针对不同的数据中心中数据的特点和属性,在业务层面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针对用户中心,用户数据可以在源端集中写,而在目标端进行读操作。
4.2 数据结构重构
数据同步工具的原理是通过实时读取事物日志,捕捉数据变化,按照顺序将数据传递到目标端数据库,并执行所需的数据变化,将数据提交到目标数据库。
因此需要针对系统全局性的数据:例如,自增长系统主键、系统自生成函数、触发器、存储过程等进行改造,以满足业务要求。
4.3 数据一致性
采用读写分离后,在业务上不能降低数据一致性要求。数据一致性包括事务、数据一致性校验和数据一致性稽查。
同步线程组:由于数据同步工具主要通过读取日志的方式捕捉数据变化,而数据的日志主要依赖写库的数据事务边界,因此,为了确保读库的数据的一致性,将需要同步的数据表分为若干个同步线程分组,每个线程分组中的数据表确保在数据生成的时候在一个事物内进行。
数据一致性校验算法:数据校验主要包括写库Oracle和读库MySQL Master以及MySQL Master和MySQL Slave节点的数据一致性,数据一致性采用CRC检验算法。主要思路是将数据表的数据构造CRC值,然后比较源和目标的CRC值的一致性。
数据一致性稽查:异构间系统的持久化数据交换主要由软件保证正常流程的一致性。但为了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必须建立数据稽核功能。
4.4 同步延迟
根据适合读写分离数据(例如:商品数据)的特点,适合读写分离数据的同步时延要求在秒级别范围内,针对同步延迟主要解决措施为:数据同步网络采用专线、避免线程阻塞、避免批量数据生成,采用实时增量数据生成、各个网元节点的高可用(包括:Oracle RAC、数据同步工具、MySQL集群管理中间件、MySQL Master等)。
5 结语
采用异构的数据读写分离O2M方案,对某大型移动应用商场进行了重构,现网运行情况表明,经过重构后系统性能指标等取得了极大的提高,重构后读库共计600万TPMC刀片机,读库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读库并发量可达10000以上,数据库响应时间提高了90%以上,目前约10-30ms,系统吞吐量达到10000以上;更为关键的是读库的性能可以做到按需做到线性扩展;并且整个架构体系可以支撑多站点的部署。
结果表明,采用O2M的异构数据读写分离方案,可以顺利将目前现有的系统进行平滑过度,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架构层面的水平按需扩展能力;该方案同时可以平滑过度到M2M方案。
摘要:在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数据读写分离的架构,其中同构的数据读写分离架构被广泛使用,而成功的异构读写分离架构则较少。鉴于目前遗留系统的技术架构体系与新出现的成熟技术架构体系在应用,技术、架构和部署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考虑到新旧技术的兼容性,并确保系统能够顺利实现平滑过渡,提出了异构的数据读写分离架构。实践证明,该架构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成功采用新的技术架构体系,既保护了现有的投资,又具备良好的技术前瞻性和技术延续性,具有良好的参考示范价值。
理论架构 篇9
关键词:微信的使用,内容分析法,自我认知的架构,社会调研与数据表现
1 大学生自我认同现状与微信使用的情况综述
微信的推出正值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 其时机恰到好处;加之微信本身所具备的优势与推广力度, 大学生本身对微信的接受程度与认可程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产品本身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同时, 过多的微信使用, 对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无疑是产生了惰性影响, 虽然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的使用获得一定的知识, 但是由于微信其本身构架的商业性与模糊性的存在, 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形成难以摆脱微信的消极影响。
以韩晓宁、王军和张晗在《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为例, 论文中提出:“微信的使用者对于微信的内容有一定的依赖性, 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寻找, 甚至是自己选择订阅号和公众号定阅;通过微信的使用来提升自己微信使用的满足。”
诚然, 这些研究在研究成果里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微信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的满足, 但是, 其研究未能提到微信的使用对于大学生自我认知架构的影响。研究成果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研究与理论性的总结, 但是对于微信如何在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深层次上产生影响, 以及大学生在接受微信时其内心的心理活动未能提出有效的见解, 而这正是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着力点。
2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研究设计与路线
本论文采用的是内容分析法, 即通过样本容量分析, 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最基础的数据信息收集。问卷的大规模大范围发放旨在避免集中的发放带来的地域性特征而使得数据体现失真, 进而使得论文的研究结果不具备普遍性与共同性。
3 大学生微信功能使用的偏好的自我认同与使用习惯
3.1 微信功能使用的时间分布特点
在微信以语音对讲和公众号为主的众多特色功能中, 样本群体每天平均利用其聊天的平均时长为62.9 分钟, 并且时间跨度比较大, 而且不同样本个体之间在使用功能时间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另外, 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 教室、自习室等学习环境下使用时间位居前列, 分别为32.4 与26.7 分钟, 这与大学生的活动作息安排是相一致的。
另外, 抛开寝室与教室这两个时间与地点相对比较固定的场所, 调研的样本群体在其他地点累计的时间为43.8 分钟, 占日平均使用时长的51.6%需要说明的是, 样本群体在某些场所, 比如说食堂、公交等场所的使用时长均在5 分钟以上。显然的, 微信的大学生用户群体中, 对微信的使用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 这与移动设备的便携性是息息相关的。
3.2 大学生群体对微信具体功能的使用习惯与认同
依据所调研的数据反映, 58.9% 的大学生关注了3 个以上公众号;24.3% 的关注了10 个以上。具体情况见下表。
4 大学生微信的使用动机及使用满足中的自我认同
在使用动机方面, 大学生使用微信公账号的最大原因就是文章阅读, 日均为5.7 分钟, 紧随其后的便是对社交聊天以及红包发放的行为习惯。对应到其使用与满足方面, 信息获取是日均使用时间中占比例最大的项目之一为4.2 ;各项功能的平均值为2.2。
5 总结与展望:移动互联时代下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构架方法
当代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社会下信息泛滥对个人心理成长环境的影响, 努力的厘清社交与依赖成瘾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社交, 亦或是从众的心理而盲目地改变自我认同的固有构架。
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需要说明的是, 一个良好的自我认同一定是来源于充分的人文环境滋养的。
毫无疑问,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关键时刻, 在与微信这类社交平台的使用与互动过程中, 一定要增强道德认知与伦理认知对自我感觉与认同的作用与反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晓宁, 王军、张晗.内容依赖:作为媒体的微信使用与满足研究[J].国际新闻界, 2014 (4) :82-96.
[2]李晶.数字鸿沟视角下政务微信的使用行为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 (3) :156-157.
[3]高凯.政务微信的使用及社会效应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2) :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