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架构

2024-11-08

课程架构(通用11篇)

课程架构 篇1

《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是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继《田野课程——观念与实施》之后关于“田野课程”研究的新成果。本书由汪丽园长主编,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风扑面——走进田野”。作者在这一部分从整体上对田野课程进行了阐述。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的基本理念: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其次,作者从幼儿、教师、课程三方面追溯了田野课程理念的根基,也就是阐述了田野课程的幼儿观、教师观、课程观:1.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主动的学习者、天生的创造者,应在教育引导下主动发展;2.教师是幼儿平等的对话者、幼儿学习情境与学习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成长的促进者,同时,教师在与幼儿、家长、社区人员的合作学习中,逐步成为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实践者,并不断地实施、研究、开发、利用田野课程;3.田野课程以自然主义教育精神为基础,以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形成的田野理念为指导,以幼儿经验的联系和延续为基本线索,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教学、游戏、实习场、情境脉络、现实生活等交叉融合的活动为途径,努力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最后,作者以图表的形式十分清晰地罗列出田野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包括课程总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几部分。

第二部分“编制一个现代故事——田野课程的开发”。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价值判断与取舍,即课程审议过程、不同组织形式的课程内容如何选择以及技术路线的安排等。首先,作者强调幼儿的“古老故事”价值千金,幼儿的已有经验赋予课程开发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以学定教”是田野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其次,课程的价值判断与取舍十分重要,他关系到未来课程实施的实效性。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型教研活动的开展模式,也是田野课程成果的亮点之一——课程的审议。再次,作者分主题、领域、游戏与生活三大活动内容来阐述活动的形成与展开。最后,作者归纳出课程开发过程的操作线路:背景分析—需求分析—确定目标—选择适宜的开发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调整开发内容。同时,强调动态性与对话性,将田野课程开发看作是一个持续、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三部分“形成一个个人的故事——田野课程的实施”。这一部分是整本书的精华所在。作者用例析的方式详细阐释了“教与学”的问题、田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幼儿的典型活动形式、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课程评价方式等。首先,作者明确了田野课程理念下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是发生在现场与情境中的教与学,是课程建设者之间的交互学习与合作学习过程。其次,作者深入浅出地例析系统活动、项目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亲子活动等田野课程的五大实施途径,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是这本著作的第二大亮点。再次,作者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学习活动,有调查活动、烹饪活动、种植园地活动、区域活动、表演活动等,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幼儿掌握自主规划、记录的技巧与能力。随后,作者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阐述了田野课程中教师的观察、记录、反思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最后,作者介绍了田野课程多元、真实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幼儿、教师、家长;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档案、现场、信息、座谈、调查问卷等;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幼儿发展目标、教师教学能力、家长参与程度与效果等。

第四部分“育禾得需长流水——田野课程的培训与学习”。作者阐述了教师培训学习的目的与方式:为问题而学,为有效的工作而学,为幸福的生活而学。第五部分“面向园墙外的对话——田野课程中的家庭与社区”。主要讲述家长及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促进幼儿发展的合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教育走向社会化,实现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

本书是太平巷幼儿园对自身园本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报告,对其他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启示意义。

课程架构 篇2

在一个大型企业中,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资源可以通过部署基于活动目录的多区域方案,比如说创建子域或者域树,不过这只是将所有的域控制器组织在一起集中进行层次化的管理而已,而每台域控制器的可靠性又怎样保证呢?这就需要添加附加的域控制器,搭建过辅助域控制器的朋友都知道,这些域名相同的域控制器的地位是平等的,并不像DNS和辅DNS一样有主次之分。随之而来,会产生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活动目录数据库(NTDS.DIT)的一致性需要执行复制操作。一般的复制是多主机复制,但某些更改不适合使用多主机复制执行,因此需要又称为“操作主机”的域控制器接受此类更改的请求。而在更过的时候考虑到“操作主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将“操作主机”转移到性能高的域控制器上。

还有,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活动目录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和还原,这样才能保证域控制器的安全可靠性。

实验目的:

1、认识林中5种操作主机的角色

2、使用图形界面或者命令转移5种操作主机角色

3、实战活动目录数据库的维护(备份和还原(非授权和授权))

实验网络拓扑:

实验步骤

1. 操作主机的安全使用

在每个林中有5种操作主机角色,在林范围内的操作主机角色有架构主机和域命名主机。而且在每个林中这些角色都必须是唯一的。

在域(主DC和附加DC)范围内的操作主机角色有主域控制器仿真主机(PDC Emulator)、相当ID(RID)主机、基础结构主机。在每个域中这些角色都必须是唯一的。

1.1、架构主机(Schema Master)

架构主机控制整个林的架构的全部更新,比如说两个windows server 2003版本不一样,可以通过架构主机作修改。在整个林中,只能有一个架构主机。

架构管理工具默认是不安装的,可以在“运行”中输入“regsvr32 shcmmgmt.dll”命令进行添加,运行之后,出现“schmmgmt.dll中的DLLRegisterServer成功”说明添加成功。然后,在运行里输入“mmc /a”打开控制台,添加“Active Directory 架构”即可,最后保存该文件为架构.msc,否则下次还需要添加。

注意:执行次过程的账户必须是Active Directory中的Schema Admins组的成员,或者必须被委派了适当的权限。

下面是“Active Directory 架构”的界面,包括“类别”和“属性”两个选项卡。

通过右键单击“Active Directory 架构”的“操作主机”选项可以查看当前域控制器的角色,有两种显示的结果:如果操作主机是自己,则显示的是同一台主机,如果要更改成其它架构主机,则需要更改域控制器为需要更改成架构主机的域控制器(为林中的任意一台域控制器);如果操作主机是其它域控制器,则可以将架构主机更改为自己,也可以通过更改域控制器更改为其它域控制器做操作主机。

1.2、域命名主机(Domain Naming Master)

域命名主机控制林中域的添加和删除,可以防止林中的域的域名重复。在整个林中只能有一台域命名主机。

注意:

1、任何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的域控制器都可以担当域明明主机这一角色。如果运行windows 2000 server 的域控制器担当域命名主机角色,则必须启用为全局编录服务器。

2、执行次过程的用户必须是Active Directory中Domain Admins组或Enterprise Admins组的成员,或者必须被委派了适当的权限。

打开域命名主机的方法是在“Activer Directory域和信任关系”中右击“Active Directory域和信任关系”选择“操作主机”即可,更改“域命名主机”的方法与更改“架构主机”的方法类似。这里不再重复。

1.3、PDC仿真主机

PDC仿真主机作为混合模式域中的Windows NT PDC(主域控制器)。林中的每个域中只能有一台PDC仿真主机。

PDC仿真主机的主要作用有:

1)、管理来自客户端(Windows NT/95/98)的密码更改

2)、最小化密码变化的复制等待时间。PDC仿真主机接受域中其它域控制器执行的密码更改的首选复制。如果密码最近被更改,则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此次更改复制到域中的每个域控制器。如果登陆身份验证由于密码错误而在另一个域控制器中执行失败,则该域控制器将在拒绝登陆尝试前将身份验证请求转发给PDC模拟器

3)、在默认情况下,PDC仿真主机还负责同步整个域内所有域控制器上的时间

打开“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右击域控制器,然后选择“操作主机”即可打开RID,PDC和结构三个操作主机角色。

注意:5种操作主机的方法基本一样,只是应用的位置不一样罢了。

1.4、RID主机

RID主机将相当ID(RID)序列分配给域中每个域控制器。林中的每个域中只能有一个RID主机,

每次当域控制器创建用户、组或计算机对象时,它就给该对象指派一个唯一的安全ID(SID)。SID包含一个“域”SID(它域域中创建的所有SID相同)和一个RID(它对域中创建的每个SID是唯一的)。

主意:操作主机角色有时称为Flexible Single Master Operatiors(FSMO)角色。

转移5种操作主机除了使用图形界面进行修改之外,还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下进行

具体命令如下:将RID主机转移到主机:DSAF-UN4R0YSZRP.beijing.com上

如果要转移其它主机的角色,可以通过在fsmo maintenance ?或者fsmo maintenance help进行查看。

Transfer PDC 转移PDC仿真主机

Transfer RID master 转移RID主机

Transfer schema master 转移架构主机

Transfer infrastructure master转移基础结构主机

Transfer domain naming master 转移域命名主机

主意:这两种转移操作主机的前提是相关DC始终联机,没有数据损失。

1.5、基础结构主机

基础结构主机负责更新从它所在的域中的对象到其它域中对象的引用。每个域中只能有一台基础机构主机。

基础机构主机将其数据与全局编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全局编录通过复制操作接受所有域中对象的定期更新,从而使全局编录的数据始终保持最新。如果基础机构主机发现数据已过时,则它会从全局编录请求更新的数据,然后,基础机构主机再将这些更新的数据复制到域中的其它域控制器。

打开“基础机构主机”的方法和打开“RID”以及“PDC”的方法一样,转移基础机构主机的方法也和他们类似。

2. 占用操作主机角色

以上介绍的转移操作主机角色的前提条件使当前的操作主机联机,假设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公司内部充当5种操作主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一台域控制器出了故障,并且无法恢复,如何将这台域控制器上充当的操作主机转移到其它域控制器上呢?比如说林中充当架构主机和域命名主机出现故障了,如果将其转移到林中其它域控制器上;比如说域中某台充当PDC、RID或基础架构主机出现故障了,又如何将其转移到域中的其它域控制器上呢?

当操作主机出现故障就会出现如下图示:

这个必须通过命名行进行恢复。如下图所示:架构主机出现故障的转移情况,将架构主机转移到主机:BENET-ACDVDV599.beijing.com上

注意:由于操作主机角色所在的DC出故障,因此占用操作主机角色可能会有数据损失。

3. 活动目录数据库维护

在一个域种有多个DC,维护相同的活动目录数据库可以实现一定的可靠性。但是,为了让活动目录做到万无一失,还需要定期备份活动目录数据库。因此在操作活动目录时,管理员可能误操作,如删除了某个部门的OU,而这种删除会很快复制到其它DC,要想还原被删除的OU,只能通过事先备份的文件;更严重的就是活动目录的损坏,更需要使用事先备份的文件作还原。

3.1、非授权还原和授权还原的准备工作

活动目录的还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最常见的非授权还原,可以恢复活动目录到它备份时的状态。执行非授权还原有两种情况:1、如果域种只有一台域控制器,在备份之后的任何修改都将丢失。 2、如果域中有多个域控制器,则恢复已有的备份并从其他域控制器复制活动目录对象的当前状态,也就是说备份后添加的和删除的都保持不变。还有一种就是授权还原,需要在使用非授权还原后使用命令进行还原,主要还原备份之后误操作删除的一个或多个OU。

注意:默认情况下,在域控制器上删除的活动目录对象,会以墓碑的形式保留60天,在此期间执行还原是可以恢复该对象的。如果超过了此限制,则会永久性删除该对象。

首选,在一台DC上创建一个OU名为“测试OU”做测试用。

然后,在运行里输入“ntbackup”打开windows自带的备份还原工具,然后选择“高级选项”即出现下面的界面,选择备份“System State”并将备份文档保持到某一位置即可。

备份的内容为:

注册表(Registry)

COM+类注册数据库(COM+ Class Registration Database)

启动文件(Boot Files)

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

系统卷(SYSVOL)

注意:前三项是工作组中默认的三项

备份完之后,再新建一个OU名为“备份后建立的OU”做测试用,再删除刚才创建的“测试OU”

3.2、执行非授权还原和授权还原

重启DC,在显示启动菜单时按F8键,选择“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并在登陆处输入还原的账号和密码(此帐户和密码在搭建域环境的时候创建)

再次在运行中使用ntbackup命名打开备份和还原工具选择上次创建的还原点,进行非授权还原

还原之后,可以看到刚才创建的“备份后建立的OU”存在,而“测试OU“不存在了,如何将其恢复呢,这就需要使用授权还原。

执行完非授权还原之后,输入以下命令即可:

注意:“ou=测试OU,dc=Beijing,dc=com”是活动目录对象的标识名,代表beijing.com域中的名为“测试OU”的OU。

还原完成之后,重新启动DC,可以查看到刚才删除的“测试OU”已恢复。

新课程下高中作文写作的模式架构 篇3

关键词:新课标 教育改革 高中语文 作文写作

高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体现其语文学习质量的好坏。一般情况下,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有助于提升语文的整体学习质量。在进行作文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多看多写,并且通过阅读课外书籍积累更多词汇,然后老师再通过写作锻炼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新教改背景下,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教学强调老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创作性思维,积极培养其表达能力、想象力、写作能力等。

一.确定作文写作的方向

一般情况下,确定学生作文写作的方向可以在下课前5分钟进行,老师可以主动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意见确定写作方向。学生之间虽然互相议论交流,但是各自的观点、兴趣爱好存在差异性,此时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根据写作的总体要求,兼顾学生兴趣爱好来决定一个能被大家接受的写作方向。例如:部分学生会说想写“诚实守信”方面的文章,也有学生会说想写“感恩”方面的文章,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需求拟定一个高考模拟作文题 “世界需要你”。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也得以凸显,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写作需求及兴趣,而且又兼顾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兴趣且明确了其课外积累素材明的方向。

二.作文写作框架教学的具体应用

1.课外积累。第一,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留意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物,并且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学生在看到某一件事之后,可随时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会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与此同时,老师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对自身的经历进行评论与思考,有助于学生对生活中所见的人和事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为自由写作奠定牢固的基础。第二,通过听读积累语句。语句积累是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将教材、课外读物、报纸、电视甚至是听广播中所的好词好句、文章、段落等及时记录到积累本上,然后时常翻看。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模仿一些好词好句,从单纯积累再到模仿创造,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语言。

2.课堂互助与交流。具体的方法是老师按照学生的作文基础及其性格差异等特点,将其进行分组,并在写作教学中,由学生先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再在班上将小组推荐的作文素材进行交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可将自己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写作素材分享给其他同学,同时讲述自己的观点与见闻,最后通过各个小组的共同讨论,推荐出最好的写作素材,共享素材资源的同时,还能扩宽学生视野,达到以说促写、以读促写的效果。

3.教师指导。第一,老师的引导要“有序”。有序引导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完整、有序列。例如:可以从不同的文体角度来对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写议论文时分作几个板块进行,入写作深刻、充实、有文采、题材新颖等门板。第二,老师的引导要“有法”。引导要有法指的是老师的教学模式需灵活,进而打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关注学生情绪及需求,杜绝填鸭式教学。第三,当堂练习。老师进行写作教学时,确定写作方向、写作素材后可以让学生在本节课堂上写作。例如上文提到的确定“世界需要你”这个作文题目之后,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剩下的时间写一篇500字或者800字的作文,这样限时、限字数的写作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同时老师给予检查指导,通过当堂写作当堂指导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需要不断融合新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写作习惯,也进一步提高其学做水平。构建语文写作教学框架,可以充分掌握教学计划及内容,然后通过有层次、有序列的施教,改善教学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

“田园生活”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篇4

我校在乡土课程建设推进中,依托周边乡土资源,构建了“田园生活”课程体系。“田园生活”课程主要由校外“田园生活”课程和校内“田园生活”课程组成。校内“田园生活”课程主要是把校外“田园生活”移植到校内,创设模拟真实的“田园生活”情境,分别从环境、基地、课程进行建设。同时,与课堂变革相结合,我们构建了“1+X”式“田园生活”课程与基于生活角色的“田园生活”综合课程。本文着重就“田园生活”课程的架构与实施进行阐述。

一、“田园生活”课程基本理念

“田园生活”课程是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育乡土情怀为目标,以乡村生活中的自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变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等为课程资源,以“生活一课堂一生活”为实施特征的课程。其内容选择和组织主要围绕四条线索进行,即学习者与“田园生活”中自然、他人、社会、自我四者的联系,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主动、健全的发展。

“田园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亲近田园,融通生活——田园生活教育”。亲近田园,就是要教育学生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亲近绿色;融通生活,指在生活中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创建一个“田园生活”微社会,让学生学以致用,促进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与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

二、“田园生活”课程条件创设

“田园生活”课程主要由校内、校外的“田园生活”课程组成。校内“田园生活”课程,主要是把校外“田园生活”课程移植到校内,创设模拟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从教育目标、教学时空等方面进行控制,分别从环境、基地、课程进行建设。我校在校内“田园生活”课程创设中,一是致力于打造具有浓郁“田园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橱窗、开放大厅、走廊等处分别布置了“田园生活”中的非遗专题,将淳朴的乡情乡韵渗透于环境布置中;二是建立了各种“田园生活”体验活动基地,如农具体验室、生态实践园、栽培实验园等。

我校在校外“田园生活”课程中,与校外场馆、企业等签订合约,定期开展系列考察活动。我们在东滩鸟类湿地馆、东明酿酒厂、周边企业定期开展体验活动和调查,让学生深入周边、了解社会、亲近自然。比如组织学生去东明酿酒厂等企业考察学习,让学生了解本地企业,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探究活动,例如用地图的形式,把乡村生活中人文、生态、环境、历史在地图上标识的“绿地图在行动”探究活动,学生非常喜欢。

三、“田园生活”课程内涵

1. 课程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我校通过调研,确定了对学生培养的三个关键价值取向,即健康、阳光、乐学,明确了“会探究,能生存,爱生活,有梦想”的育人培养目标,并形成了“田园生活”课程目标:认识田园生活、探究田园生活、热爱田园生活,即认识“田园生活”中的自然、生态、文化、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等;在搜集与研究、观察与调查、参与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习研究“田园生活”;在“田园生活”浸润中,培育亲近自我、亲近他人、亲近书籍、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社会的情感和乡土情怀。

2. 课程设计

“田园生活”课程设计有两种,一是“1+X”课程,“1”指一门学科,“X”指“田园生活”课程资源。“1+X”课程是以学科教学为实施路径,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为指导思想,实现了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的理念。如在数学课中,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田园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是基于生活角色的“田园生活”综合课程,主要与星期三快乐活动相结合,如以崇明乡土音乐文化,设计了崇明扁担戏、崇明器乐音乐、崇明民间舞蹈、崇明童谣等主题模块。在崇明山歌主题活动中形成了低年级段崇明童谣、中年级崇明山歌、高年级山歌小戏等系列课程。

3. 课程内容

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将基础型课程的各学科分类整合,分成数学、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跨领域等类,融入“田园生活”课程。如科学类,开展生态田园长周期探究;语言类,整合田园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开展阅读,以此带动语言的习得等。在推进基于生活角色的“田园生活”综合课程中,我校有六十多位教师围绕着田园生活中自然、社会经济等内容,开发了近七十门课,形成了《乡之味——崇明饮食文化》《崇明天气谚语》《崇明扁担戏》《崇明水仙》《金风蟹韵》《崇明乡土音乐文化》《生态堆肥》等教材与讲义稿。

4. 课程评价

“田园生活”课程评价强调激励,坚持多元,促进自主发展。对课程评价,主要从“田园生活”课程中开发科目方案的可行性、实施过程及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对学生评价,评价指标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来设计,其主要载体是积分卡中的好学卡、乐动卡,其中好学卡用于“1+X”田园生活课程,乐动卡用于快乐活动日,每张卡有20个点币,可在学校点币银行超市里兑换奖品。

四、田园生活课程与课堂变革

1. 编制《“1+X”课程目标指南》

我校组建了以各学科教研组组长为开发团队,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与“田园生活”课程,在分析学情基础上,编制《“1+X”课程目标指南》,明确提出了学科课程与“田园生活”课程的融合目标、融合内容。依据指南,教师能够清楚地把握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2. 研发“三单”学习工具

我校在课程推进中,研发了供学生使用的预习单、活动单、检测单,使学生、教材、教师之间有了联系。例如,数学组王老师在教学面积计算应用时,把预习单用于学生收集“田园生活”问题,使得学生带着“田园生活”中问题进课堂,把课堂搬进了蟹塘,用皮尺进行测量,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记录、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凸显问题解决学习情景

在教学中,我校提倡用“田园生活”课程资源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田园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解决展开学习。例如,语文组奚老师在指导写景作文时,用学生自己栽种、培育蔬菜瓜果的照片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很有亲切感,随后用金瓜叶子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引起冲突,引起讨论,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4. 扮演角色模拟乡村场景

“田园生活”课程实施创建了一个微型乡村生活场景,让学生提早进入微社会来体验生活。教师通过即兴表演、实景角色扮演、服饰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生态养殖小能手、绿色小卫士、生物小专家、生态小农夫、小小酿造师、小公民辅导员等丰富多彩的角色体验活动,提高活动实效性。

五、“田园生活”课程实施成效

课程架构 篇5

1.1 模式描述

不管你选择哪种实现,有几个常见的核心概念都需要进行了解。第一个概念是独立部署单元。如图4-1所示,微服务架构的每个组件都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部署,让每个单元可以通过有效、简化的传输管道进行通信,同时它还有很强的扩展性,应用和组件之间高度解耦,使得部署更为简单。

也许要理解这种模式,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服务组件。不要考虑微服务架构内部的服务,最好是考虑服务组件,从粒度上讲它可以小到单一的模块,或者大至一个应用程序。服务组件包含一个或多个模块(如Java类),这些模块可以提供一个单一功能,例如为特定的城市或城镇提供天气情况,或也可以作为一个大型商业应用的一个独立部分,例如火车票的余票查询系统。在微服务架构中,正确设计服务组件的粒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接下来的服务组件部分对这一挑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微服务架构模式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它可能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这意味着架构内部的所有组件之间是完全解耦的,并通过某种远程访问协议(例如, JMS, AMQP, REST, SOAP, RMI等)进行访问。这种架构的分布式特性是它实现一些优越的可扩展性和部署特性的关键所在。

微服务架构另一个令人兴奋的特性是它是由其他常见架构模式存在的问题演化来的,而不是作为一个解决方案被创造出来等待问题出现。微服务架构的演化有两个主要来源:使用分层架构模式的单体应用和使用面向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应用。

提示 : 单体应用, 即一个应用就是一个整体。

从单体应用到微服务的发展过程主要是由持续交付开发促成的。单体应用通常是由紧耦合的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同时又是另一个单一可部署单元的一部分,这使得它繁琐,难以改变、测试和部署应用。这些因素通常会导致应用变得脆弱,以至于每次有一点新功能部署后,如果由于这些新功能引发了异常,那么整个应用就不能运行。微服务架构模式通过将应用分隔成多个可部署的单元(服务组件)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服务组件可以独立于其他服务组件进行单独开发、测试和部署。

另一个导致微服务架构模式产生的演化过程是由面向服务架构模式(SOA)应用程序存在的问题引起的。虽然SOA模式非常强大,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抽象级别、异构连接、服务调度,并保证通过IT能力调整业务目标,但它仍然是复杂的、昂贵的,它很难理解和实现,对大多数应用程序来说它过于重量级。微服务架构通过简化服务概念,消除调度需求、简化服务组件连接和访问来解决复杂度问题。

1.2 模式拓扑

虽然有很多方法来实现微服务架构模式,但三个主要的拓扑结构脱颖而出,最常见和流行的有:基于REST API的拓扑结构,基于REST的应用拓扑结构和集中式消息拓扑结构。

基于REST的API拓扑

基于REST的API拓扑适用于网站,通过某些API对外提供小型的、自包含的服务。这种拓扑结构,如图4 - 2所示,由粒度非常细的服务组件(因此得名微服务)组成,这些服务组件包含一个或两个模块并独立于其他服务来执行特定业务功能。在这种拓结构扑中,这些细粒度的服务组件通常被REST-based的接口访问,而这个接口是通过一个单独部署的web API层实现的。这种拓扑的例子包含一些常见的专用的、基于云的RESTful web service,大型网站像Yahoo, Google, and Amazon都在使用。

图 4-2

基于REST的应用拓扑结构

基于REST的应用拓扑结构与基于REST API有所不同,它通过传统的基于web的应用或者客户端应用来接收客户端请求,而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API层。如图4-3所示,应用的UI层是一个web应用,可以通过简单的基于REST的接口访问单独部署的服务组件。该拓扑结构中的服务组件与基于REST API拓扑结构中的不同,这些服务组件往往会更大、粒度更粗、代表整个业务应用程序的一小部分,而不是细粒度的、单一操作的服务。这种拓扑结构常见于中小型企业等复程度相对较低的应用程序。

图 4-3

集中式消息拓扑

微服务架构模式中另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集中式消息拓扑,如图4-4所示。该拓扑与前面提到的基于REST的应用拓扑类似,不同的是基于REST的应用拓扑结构使用REST进行远程访问,而该拓扑结构则使用一个轻量级的集中式消息中间件(如,ActiveMQ, HornetQ等等)。不要将该拓扑与面向服务的架构模式混淆或将其当做SOA简化版,这点是极其重要的。该拓扑中的轻量级消息中间件(Lightweight Message Broker)不执行任何调度,转换,或复杂的路由;相反,它只是一个轻量级访问远程服务组件的传输工具。

集中式消息拓扑结构通常应用在较大的业务应用程序中,或对于某些对传输层到用户接口层或者到服务组件层有较复杂的控制逻辑的应用程序中。该拓扑较之先前讨论的简单基于REST的拓扑结构,其好处是有先进的排队机制、异步消息传递、监控、错误处理和更好的负载均衡和可扩展性。与集中式代理相关的单点故障和架构瓶颈问题已通过代理集群和代理联盟(将一个代理实例为分多个代理实例,把基于系统功能区域的吞吐量负载划分开处理)解决。

图 4-4

1.3 避免依赖和调度

微服务架构模式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决定服务组件的粒度级别。如果服务组件粒度过粗,那你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架构模式带来的好处(部署、可扩展性、可测试性和松耦合)。然而,服务组件粒度过细将导致额外的服务调度,这可能会导致将微服务架构模式变成一个复杂、容易混淆、代价昂贵并易于出错的、重量级的面向服务架构。

如果你发现需要从应用内部的用户接口或API层调度服务组件,那么很有可能你服务组件的粒度太细了。同样的,如果你发现你需要在服务组件之间执行服务间通信来处理单个请求,要么是你服务组件的粒度太细了,要么是没有从业务功能角度正确划分服务组件。

服务间通信,可能导致组件之间产生耦合,但可以通过共享数据库进行处理。例如,若一个服务组件处理网络订单而需要用户信息时,它可以去数据库检索必要的数据,而不是调用客户服务组件的功能。

共享数据库可以处理信息需求,但是共享功能呢?如果一个服务组件需要的功能包含在另一个服务组件内,或是一个公共的功能,那么有时你可以将服务组件的共享功能复制一份,因此违反了DRY规则。为了保持服务组件独立和部署分离,微服务架构模式实现中会存在一小部分由重复的业务逻辑而造成的冗余,这在大多数业务应用程序中是一个相当常见的问题。小工具类可能属于这一类重复的代码。

提示 : DRY,即don’t repeat yourself.

如果你发现就算不考虑服务组件粒度的级别,你仍不能避免服务组件调度,这是一个好迹象,可能此架构模式不适用于你的应用。由于这种模式的分布式特性,很难维护服务组件之间的单一工作事务单元。这种做法需要某种事务补偿框架回滚事务,这对此相对简单而优雅的架构模式来说,显著增加了复杂性。

1.4 注意事项

微服务架构模式解决了很多单体应用和面向服务架构应用存在的问题。由于主要应用组件被分成更小的、单独部署单元,使用微服务架构模式构建的应用程序通常更健壮,并提供更好的可扩展性,支持持续交付也更容易。

该模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它提供了实时生产部署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传统的月度或周末“大爆炸”生产部署的需求。因为变化通常被隔离成特定的服务组件,只有变化的服务组件才需要部署。如果你的服务组件只有一个实例,你可以在用户界面程序编写专门的代码用于检测一个活跃的热部署,一旦检测到就将用户重定向到一个错误页面或等待页面。你也可以在实时部署期间,将服务组件的多个实例进行交换,允许应用程序在部署期间保持持续可用性(分层架构模式很难做到这点)。

最后一个要重视的考虑是,由于微服务架构模式可能是分布式的架构,他与事件驱动架构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的复杂的问题,包括约定的创建、维护,和管理、远程系统的可用性、远程访问身份验证和授权等。

1.5 模式分析

下面这个表中包含了微服务架构模式的特点分析和评级,每个特性的评级是基于其自身特点,基于典型模式实现的能力特性,以及该模式是以什么闻名的。

特性评级分析整体灵活性高整体的灵活性是能够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由于服务是独立部署单元,因此变化通常被隔离成单独的服务组件,使得部署变得快捷、简单,

课程架构 篇6

关键词:果因效逻辑;土建类课程;项目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43-02

在学校构建的三层对接的平台上①,“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给人才培养、教材建设、课程设计等一系列专题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以“果—因—效”逻辑为新一轮评估思想,以分析诊断、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为主要手段,相应的课程改革也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落脚点[1],据此,学生的课业成果与评价指标是衡量课内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的改革基础之上[2],以“果因效”逻辑分析架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一体项目化作业方案势在必行。

一、果因效逻辑分析与内涵建设

(一)“果因效”逻辑思想加强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建设

新一轮的评估宗旨是衡量什么,得到什么;评估逻辑:果—因—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是主要成效区(KRA),关键成功因素(KSF),主要业绩指标(KPI);如何以评估“果因效”逻辑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作者认为应由“果”切入,探究成因,评价效果;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辩证又一脉相承的逻辑思想。从宏观上看,项目化作业直接反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4.0教学建设与改革、二级指标4.3职业能力训练当中,间接反映在二级指标5.2质量控制与6.1知识能力素质等指标当中,“成因”是教学建设条件与教学改革环境的分析,“效果”是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直接表现或间接表現。因此,在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建设上要突破传统的评估思想,新的“果因效”逻辑思路与指标体系要求搞好专业教学工作,而课程的项目化作业是主要体现之一。

(二)项目化作业设计

“教”体现在“学”中,“学”体现在“做”中,“做”体现在过程中,以项目化的作业形式来体现学习的过程为基本思路。课程项目化作业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架构项目化作业方案环境与逻辑如图1所示。以学校三层对接为大平台,以项目化课程建设为基础,教师下企业对接岗位,与企业深入融合,提出课程改革方案,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讨论形成项目化课程标准。以学院国家实训基地建设与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为保障,学生的过程化学习在项目化作业中得以体现。项目化大作业包括工程背景、学习目标、技术要求(仪器工具、场地条件、技术标准等)、项目作业内容由分解任务组成、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组成。

二、师生对接奠定项目化课程基础

打破思维定式,深入探究课程目标的内涵层次,根据“综合职业能力”内涵层次分解目标,优化调整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在三层对接平台上,开发和编写相应项目化教材,开发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项目作业方案,增加与相关实践性内容的链接,使知识结构与工作结构相吻合,增强项目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达到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3]。

在教师带学生下企业进行师生岗位对接基础之上,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蓝本,硬件上整合或新建校内模拟实训场地与场景设计建设,软件上以项目化案例情景为基础对项目化教材、典型实训任务、项目化作业进行实施,如图2所示。

图2三层对接项目化作业形成路线

1.体现教学内容的职业性、行业标准与规程,融合建筑工程行业八大员资格鉴定考核要求,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及要求组织教学内容。

2.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一体化,将情境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三、架构“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作业方案

(一) 以“果”切入,形成“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作业

以“教、学、做一体化”为教改的切入点,逐步形成以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导,结合行业的职业标准,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做贯穿项目化课程培养高技能,完善课程的教与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上落实到学生主体,必须以项目成果形式来表现,其项目成果是“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深化“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例如,地基与基础课程采用真实工程环境为背景,以基础工程生产过程为主线,紧密联系基础工程施工实际问题[4];再如,塔吊基础、土方开挖、桩基础工程等施工方案展开;层次上,以天然地基与浅基础形式到软弱地桩基础施工渐进展开;内容上,主要以基础工程典型工作任务为主体,土力学概念融入典型任务之中加强理解与应用。

(二)以“因”分析,建成实践教学环境与典型案例情景

以“探究成因”入手,推进项目化作业实施,依托项目化的课程建设是关键。尽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超前的,课程改革的上层设计是完美的,只有在软硬件建立相配套的教学环境与实践情景,教师通过岗位对接建立案例情景库等,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思路,教学质量才得到真正提高。目前,在校内学生有教室、试验室、实训室,形成了稳定的企业技术人员数据库,以及在三层对接环境中形成的高比例双师队伍为课程项目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在三层对接机制中,教师下企业跟踪项目,例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以场地控制与建筑控制测量与放线为主,针对课程下企业主要熟悉以下方面:熟悉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过程的测量工作与地位,在此之上,熟悉相关技术文件,包括工程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熟悉现场测量施工方案与测量工作流程;熟悉现场项目部与各职能部门作用与工作环境,根据项目并结合课程编写典型教学案例。以汇源石化工程项目整合传统测量学习内容,以“测、算、绘”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体现测量行业标准与规程标准,融合工程测量员资格鉴定考核要求,依托真实工程项目之一汇源石化基地工程项目,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场地,设计项目化情景内容,从而进行项目化教材开发,编写项目化实训指导书,形成项目化作业。

(三)以“效”评价,融入职业标准与规范作为课程项目化评价标准

以“评价效果”为逻辑反馈点,建立项目化作业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体现任务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防止考前突击的行为。

在教学内容项目化基础上,根据学习环境情景化、教学考核过程化的需要,评价内容应与行业标准、岗位职业能力与技能竞赛文件等方面相结合,项目作业成果评价主体要多层次,评价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内部教师、学校外部企业技术人员,还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价。社会评价应包括社会权威部门(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

四、结合行业规范与职业资格鉴定设计评价体系

在“做”的问题上,导入行业规范与标准,必须解决课程教学的考核标准才能保障“做”中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的,“做”的内容反映在过程考核与成果评价之中。

根据施工工作过程的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以建筑职业标准、建筑行业规范与规程为依据,对所学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量化考核,工程测量课程评价体系见图3所示。做到对课程的考核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定性方面是指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综合大作业形成课程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价,定量是指完成单次职业任务所达到技能与知识理解的评价,融入行业职业标准进行项目化作业的对比点与评价指标,为学生熟悉行业标准奠定良好基础。

图3建筑工程测量评价体系

注释:

①三层对接: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与企业,师生

对接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Z].教高

[2008]5号.

[2]肖先波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土建类专业课程开发实践

[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3]李同吉.试论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C]//提

升人力资源 提高竞争能力(2007年).职业教育国际研

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胡勇等.建筑施工项目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

幼儿园园本武术活动中的课程架构 篇7

一武术元素渗入幼儿园运动课程领域

运动课程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 积累运动经验, 体验运动乐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 并在运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例如:大班体育活动“少林小子”, 主要目标是学习在不同的间隔物上自如地行走, 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练习两臂勾手提物走, 锻炼耐力和手臂力量。延伸游戏:少林小子打水。幼儿通过练习提升了上下肢力量和协调能力, 武术的精、气、神有了很明显的变化。

二武术文化巧妙融入幼儿园各课程领域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运动领域的发展目标, 各年级组在学期初依据主题需要、幼儿发展需要、时节需要充分整合资源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将武术教学内容渗透进各领域课程, 有机地进行尝试整合并将课程内容有效融入各主题教学中。

1. 武术精神在语言活动中得以升华

语言活动中, 通过故事、绘本、儿歌的形式把武术文化的精髓贯穿在教学活动中, 如故事“爱吃苦的李连杰”让孩子知道只有坚持、不怕困难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功;“花木兰”“闻鸡起舞”等经典传统故事, 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学习武术动作时, 则将武术动作用儿歌的形式相应表现出来, 如小班的五步拳动作, 设计一则儿歌“猴子摘桃”:小拳握紧向前冲 (双冲拳) , 手掌上翻架起来 (双架掌) , 左右勾手摘桃子 (双勾手) , 桃子摘下手中拿 (收式) 。简单形象的四句话, 帮助幼儿一下子掌握了动作要领。拓展幼儿语言游戏的新形式, 形象的语言, 激趣的情境, 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练练过程中, 提高习武的兴趣。

2. 武术气质在艺术活动中碰撞生辉

艺术活动中, 乐曲《功夫舞》《中国功夫》《弘扬武术在少年》等旋律简单, 节奏鲜明, 说唱一体, 富有动感, 适合中大班幼儿韵律表演;歌曲《小哪吒》《花木兰》《爷爷爱打太极拳》适合幼儿欣赏、学唱, 感受武术人物的形象, 并用歌声、身体表现;节奏鲜明的《螳螂拳》《咚咚鼓》则可让幼儿用各种乐器表现其明快的节奏。活动中, 将龙虎拳、五步拳、少年拳等巧妙地与之相融合, 引导幼儿在听听、说说、唱唱、演演中体验武术表演动作一招一式带来的情感享受。美术活动“多变的‘武’字”、合作绘画“腾空飞‘武’”、创意活动“和颜色宝宝练武术”等, 让幼儿在讲讲、画画、贴贴、拼拼中通过合作、创意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武术的精神。

3. 武术元素在社会科学活动中精彩呈现

科学活动中, 提供给幼儿大量的兵器种类, 给幼儿观察。根据不同年龄的特征, 小班以刀、枪、剑、棍为主认识其形状的不同, 感受弯弯的、直直的、尖尖的、长长的等外形特征;中班以双兵器为主;大班结合人物与兵器的匹配, 使幼儿对兵器有更广更深的认识。并巧妙地将武术元素融入数学活动中, 进行认数、规律排序、统计等数学思维活动。

三“武”与伦比, 追溯核心价值

武术活动讲的不仅是搏击招法, 更应注重武术活动背后所内隐的核心价值的内涵的提升;完善人格, 让幼儿敢于表现与自信;尊重他人, 懂得同伴间正确交往与合作;不怕困难, 积极面对, 勇敢尝试与坚持。这, 正是我园课题所要追溯的核心价值。

1. 武德精神, 培植心中

我们教师在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时, 总是将“你真勇敢!”“你真像武林小高手。”“别害怕, 你来试一试!”“你真像个礼仪大使。”“坚持住, 好样的!”这些话语常常挂在嘴边, 跷一跷大拇指、投以一个赞叹的眼神、给予一次鼓励的微笑, 将武德教育培植于每位幼儿心灵深处, 激发他们树立信心, 挑战更强的自我。

2. 创设资源, 激励幼儿

第一, 参观武术馆。观看馆内武术队员精彩的武术表演, 让幼儿为自己是“习武小英雄”而感到骄傲, 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武术文化的情感。

第二, 开展“大带小”活动。利用自由活动时间, 请大班的幼儿教小班幼儿练武术、讲武术故事、话武术人物, 让幼儿知道, 爱祖国、爱家乡要从爱身边的同伴等小事做起。

第三, 创设外出表演和活动的机会。幼儿多次参与各级各类的武术表演与评比活动。受到专家人士的一致好评。另外, 我们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如:为敬老院的爷爷、奶奶表演武术。还请家长参加我园的课题展示活动, 观摩幼儿的武术表演等等。

通过武术活动在内容和结构形式上的多元呈现, 完善了幼儿园武术活动中的课程架构。幼儿不仅参与武术活动, 锻炼身体的热情越发高涨, 情绪更加愉悦,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也明显增加了, 我们将会以此为起点和载体, 不断挖掘和生成富有变化、形式多元的武术特色运动课程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虞定海、牛爱军.中国武术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0

课程架构 篇8

当前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创新实施“导学—助学—促学—评学”为一体的过程化服务模式;过程性与发展性、自主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开放性学习评价模式;学习时间无限制、学习过程有档案的自主性学习模式, 适应学习群体多样化、选择个性化、评价多维化的新趋势、新要求。手机课程的设计充分融合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开大精神。随着手机课程界面越来越精致、内容越来越实用、互动越来越有趣。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学习者选择手机课程满足自己移动学习的需求。

1 体现开放精神的手机课程

笔者认为, 创新的手机课程不是将书本上的内容简单复制、压缩使其小屏幕化, 而是针对学习者认知心理的课程设计。手机课程的精髓在于人与人的互动。“微互动”的设计思路源于此。微互动是基于手机课程平台的用户关系, 实现信息即时分享、传播以及获取。

手机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追求智能的移动学习模式, 不仅仅是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更是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 规划学习过程, 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

2 设计方案思路探索

2.1 知识点的美妆

在手机课程中, 传统课程的每个章节设计为一个学习情境, 下面包含了若干“微课” (学习单元) 。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包裹, 一堂微课包含若干逻辑联系的相关知识点, 时间不超过5分钟;微课结合了微博和移动时代的特点, 当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的时候, 可以随时了解到好友、同学是否也在学习。可以实时发表感想和查看其他学习者的评论。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每一堂微课的学习顺序。

2.2 内容的展示形式

“微课”一般采用案例式教学, 内容主要通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现。实现知识的内化。让学生通过看动画学知识、看视频学技术。

2.3 测试的模式

传统的练习和测试在手机课程中设计为“比比高下”、“抛绣球”和“幽谷探宝”三个环节。

“比比高下”主要和每一节“微课”相捆绑, 针对刚刚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趁热打铁式的考查。每做完一道题, 界面会显示得分和正确答案以及题目分析, 学习者可以以表情和文字两种模式实时发表感想。另外你还可以浏览其他用户在做这道题时的解题思路以及心得体会。

“抛绣球”是抢答环节。系统在每个设计的固定时刻会随即挑出数道题目。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系统在扫描每个参与者的答案后确定最佳答案并送上绣球分。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看到此时此刻有什么人、多少人和我一起接绣球以及最后谁赢得了绣球分。

“幽谷探宝”是一章的总测试。用户进入后是一个九宫格的界面 (分别链接了九个不同难度的迷宫) 。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格。先游戏后测试、边游戏边测试。学习者需先开动脑筋想到出路。从出发点到出口的隐藏路径中随即设计了“挡路题”。题目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学习者需按顺序答对突然冒出的不确定数量和难度的题目才能顺利到达出口。探得宝物 (虚拟) 并完成本章学习。同时得到系统的最后打分。

2.4 评价与计分

本方案的总体架构分为微课程、微互动和评价与计分三个部分。评价与计分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比比高下”、“抛绣球”、“幽谷探宝”三个环节系统都会给学习者打分。而计分的关键之处又在于两点。

第一, 计分不是简单的以正确和错误为评判标准。答题的时间长短也考虑进去。

第二, 得分会实时显示在每个人的头像旁。学习者可以了解到此时此刻自己的总得分情况和其他学习者 (感兴趣、比较关注的人) 此时刻的得分情况。以此激励、鞭策学习者继续学习和努力得分。

3 设计架构模拟

下面以图的形式具体表达设计思路:

4 结束语

对学习者个人而言, 首先, 手机学习不是独立的学习形态, 应将其视为完整学习过程的某些环节及有机组成部分, 与其他类型的学习形态相结合。其次, 学习者参与课程内容互动, 通过互动、交往活动, 将知识内化。

笔者认为手机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通过关注移动设备的情境感知和无缝学习空间的设计。使手机课程独放异彩, 成为完整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类型的学习形态完美相结合。当前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火如荼。笔者希望能以手机课程的点带动开放教育思维模式的面。使现代开放终身教育体系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摘要:手机课程的设计目标是追求智能的移动学习模式, 不仅仅是构建移动学习系统、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更是构建合适的学习模式, 规划学习过程, 促进学习者参与和认知内化。手机课程的设计充分融合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开大精神。

关键词:手机课程,学习模式,架构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家寰.中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研究[J].中国培训.2008 (06) .

微课程观下的教学组织架构研究 篇9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焊接工艺,组织架构

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广,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CN-SPOC等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 混合学习模式、移动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创新性学习模式也应运而生。微课教学因短小精悍、适宜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而受到热捧。国家相关部门多次举办了全国范围的微课大赛, 助推了我国微课的应用发展。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也呈井喷之势。但现阶段国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微课的概念、作用和制作等方面, 对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方面虽也有不少研究, 但涉及到微课的实际应用策划却鲜有见到。本文以高职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手工焊接工艺教学内容为例, 从微课教学环境架构、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微课教学评价架构等三个方面探讨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问题。

1 微课教学环境架构

教学环境是指完成一堂课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综合, 在微课教学中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完成微课教学所必需的课程要素, 现实中需要将课程要素加以设计、整合,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但微课已将知识点进行切割、碎化, 无法解决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直接引用, 肯定达不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加上高职学生自身基础相对较差, 自主构建个人化的知识体系能力更是不足, 必然导致微课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因此, 高职课堂教学必须围绕系列微视频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搭建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 以满足高职学生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需求。高职微课程教学环境架构应以微视频为核心, 配备微平台、微设计、微课件、微训练、微评价、微反思等六个辅助材料, 构建非常“6+1”微课教学环境, 具体如图1所示。

第一, 微课程观下的教学环境应当以一个系统连贯、内容完整的微视频链为核心, 而不仅仅包含一个或几个无关联的微视频叠加, 考虑到高职教学中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可以将微视频分为知识型视频和技能型视频。知识型视频主要包括课程教学内容引入、项目预备理论知识、课程拓展理论知识等, 学生可以在上课前通过自学方式阅读知识型微视频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课后自行阅读课程拓展知识微视频拓宽学习知识面等;技能型视频主要包括技能项目实践过程、技能训练重点分析等, 对于项目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但现时高职开课均以班级为单位, 就算是现时流行的小班化教学, 也由于有30位学生同时练习, 教师也很难做到对每个同学实践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立刻给予解答。因此, 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训练的同时播放微课, 对一些共性的难度不大的常规问题可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自行解决。

第二, 微课教学环境还需要具备传统教学中所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项目训练资料等课程资源, 不过这类资源需要根据微视频链的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改, 使其能够满足微课教学的需求。通过这些资料, 可以对微视频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 以便学生在自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详细的解说。同时, 通过项目训练资料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强化训练, 加深学习效果。

第三, 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 因此, 搭建一个供教师教学交流、学生微课学习微课平台, 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公告发布模块、在线学习模块、资料管理模块、微课评价模块和讨论交流模块。微课平台更须侧重实用性, 同时需要保证微课平台的网络开放性, 以满足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学习要求。同时便于教师开展基于微课教学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教研活动。

2 微课课堂教学组织架构

课堂教学组织架构强调的是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在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 但现阶段学生学习主要仍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模式来实施, 课堂教学仍以40-50分钟的时间单元来组织, 在构建微课教学环境后, 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调整, 利用互动网络平台使得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训练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 从而架构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见图2) 。微课课堂教学的组织架构并不是几个微课的简单堆积, 而是以微视频为核心通过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为课前学习组织, 课前学习组织主要让学生在开课之前, 通过观看理论知识视频, 学习本项目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另外通过学习也让学生明白本项目教学目标, 为课中学习作好知识积累。通过几个微课视频将本项目中涉及的概念性知识点, 通过互动平台移到课前完成, 学生可以借用电脑、手机等网络工具, 在课前任何时间自由选择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 完成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过程, 而这过程是通过互动平台借助在线学习与移动学习来实现的、微视频内容的知识高压缩性与直观性, 学生完全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模块完成学习任务。另外, 学生在自行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可以通过互动平台来求教于其他同学或老师。

第二阶段为课中学习组织, 它是指导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 借助微课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首先教师根据互动平台的问题反馈进行教学设计, 以问题为导向, 创建项目情景,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现场演示来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 帮助学生解决项目训练或项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由于课前学生已完成了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有把重点放到指导学生项目实践的训练, 最好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训练项目。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进行制作分析等, 教师的角色也应该从课堂演出的主演转变为课堂演出的导演, 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交流分析和实训作品展示等过程, 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完成传授, 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通过微课视频的引入, 在学生项目实践训练阶段, 势必将教师从频繁的问题解答中解脱出来,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同时开展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第三阶段为课后学习组织, 受课堂教学时间限性制, 许多教学项目的训练或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完成, 必须在课后继续进行项目训练和知识补学。此时, 微课视频的在线性和移动性等特点就彰显无遗,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教学视频来帮助自己解决项目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也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问题交流与解答, 进一步完成知识内化的学习和技能的深度提升。

3 微课教学评价架构

微课教学评价应用是一个全方位的评价, 重点应包括微课教学环境评价、微课内容评价、微课质量评价和微课效果评价几个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是微课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环境评价主要是对课程教学互动平台等内容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包括教学互动平台是否存在、系列微视频建设是否完整、微课程教学设计资料和项目训练资料等是否齐全等。教学互动情况评价教师对互动平台及课堂教学的掌控情况, 主要包括教学互动平台的互动情况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情况, 前者可以通过平台的访问量、提问量及学生回答率、教师回答率的指标进行考核, 后者可以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评分的方式进行评价。

微课内容评价主要从微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知识性和逻辑性几个方面加以判断。传统教学是教师课前写教案 (做PPT) , 课堂讲解教案 (PPT) , 教学信息量很有限, 受益面也只是在听课的学员, 微课教学不但信息量大, 在大数据时代更是容易存储便于播放, 通过微课平台和互联网络供各类专业人士观摩学习, 广大学习者会给出积极或负面的评价和反馈, 客观上也鼓励着教师们认真对待着自己微课作品的质量。

微课质量评价主要是对微课在制作时是否以学生为本, 微课视频质量高低, 声音是否清晰等方面加以评价。重点是教学过程是否深入浅出, 是否形象生动, 启发引导性如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而微课视频的制作有前期的精心策划, 教学主题和内容的选取都会重点突出, 有针对性, 教学设计比较有特色, 能够吸引注意力, 另外, 一般的微课视频都会加上音乐和丰富的图片, 使学习变得容易, 更易接受。微课质量评价还应包括微课的结构是否完整, 片头片尾是否吸引人等方面。

微课效果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项目成果来评价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及学习训练的有效结果, 同时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反映学生的微课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总之微课评价要注重实际教学效果, 可以从评估微课的实际价值、考察分析学生的行为变化着手。

4 微课教学架构案例展演

手工焊接工艺是电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大纲要求:熟悉铬铁手工焊接的基本机理, 掌握手工焊接的基本知识, 掌握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手工焊接的技术工艺, 课时分配为4个学时。传统教学安排:1个学时讲解焊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焊接机理;1个学时现场演示焊接工艺;2个学时学生焊接训练。

现以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电子工艺技术课程中的手工焊接工艺教学为例, 说明微课教学架构及实施过程。

4.1 微课教学环境架构

教学环境架构是以三个微视频为核心, 配备微设计、微课件、微训练、微课平台、微评价和微反思等六个辅助教学内容所构成。

(1) 三个微课视频:一是手工焊接知识:电铬铁的结构与焊锡丝特点;二是焊接工艺视频:五步焊接法与三步焊接法;三是焊接质量要求与焊点瑕疵。 (2) 微课平台:借助学院的网络平台, 将本次所有教学内容均挂在网络平台中, 供学生随时下载学习, 同时要求可供移动平台和在线学习。 (3) 微课堂教学设计:将本次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要求以文本形式, 让学生明白本次教学的教学目的、实施方法等。 (4) 微课课件:用传统课件的形式将视频中未介绍到的内容做成课件, 并上传网络平台。 (5) 微训练:是将本次教学内容中的技能训练, 给出训练的要求、任务, 规定完成的时间等。 (6) 微课评价:课后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 本次教学中要求完成的作业评价, 能力提升评价等。 (7) 微课反思: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课程总体设计进行反思分析, 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2 微课课堂组织架构

课堂组织架构主要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 重点是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

课前设计:应提前一至二天通知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本次课程的课前预习与准备, 并提高具体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阅读, 让学生明白本次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明白本次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同时要将手工焊接工艺的知识视频率先学习。

课中设计:在课前练习的基础上, 设计若干问题, 创建项目情境, 组织学生观看手工焊接工艺微视频, 并布置训练内容, 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手工焊接训练, 本训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保证。

课后设计:重点是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指出不足的地方, 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再加强训练, 以提高手工焊接水准。

4.3 微课教学评价架构本次教学评价, 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结果评价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教学环境架构评价。

重点是教学互动平台建设评价, 网络平台是否方便学生使用, 无线网络建设是否全校区覆盖、教学资源是否齐备、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等。

(2) 学互动评价。

教学互动评价重点是在于互动性, 有无在线考核与在线测试、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否及时等。

(3) 教学效果评价。

主要包括学习掌握的知识评价和学生掌握的技能评价, 通过4个学时的微课程教学, 考察学生对焊接工具能否合理使用、对手工焊接的知识是否掌握、对手工焊接的技能是否掌握。

(4) 教学总结与教学交流研讨评价。

课后可能过网络平台, 让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总结本次教学的得失, 对相关教学资源的质量也可以讨论。

5 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高速推广的今天, 师生互动学习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微课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意义下的教学模式, 但在教学手段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实施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但在教学理念上需作更新, 而且还需在物理建设上更进一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按需索取自己想要的资源, 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 微课教学模式也为教师展示自己的才能与个性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总之, 以微课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现阶段高职内涵建设的需要, 更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卫华.微课教学在高职教改中的应用[J].山东商职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0 (14) :86-89.

[2]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 2014, 5:99-101.

[3]黄瑛.微课—网络时代的一种建构主义新型教学手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9 (3) :47-49.

[4]何博, 兰国帅, 等.基于混合学习的微课教学应用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 8:15-18.

[5]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6-42.

课程架构 篇10

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不是个新的课题, 纵览相关资料不难发现, 以往的课程教学改革仍然未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结构, 要么是强调加大实训教学内容, 要么是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办学等方面, 很少从会计专业课程的内容遴选, 专业课程的组织结构及关联度等核心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索, 从而使得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大多是本科压缩版本。

文章依循着当前热议和导向的工作过程课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解读和思考,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及实验法, 以职业院校开设的财务会计课程为研究对象, 重新架构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分析财务会计课程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支撑度,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2004年, 教育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颁发了《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重点指出“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的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自此以来, 很多高职院校一直进行着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改革与尝试, 在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与课程内容排序标准, 课程内容的序化大都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物。工作过程课程改革, 是一个颠覆性改革模式, 是课程结构质变形态。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架构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和构建应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 赋予会计职业能力全新的内涵, 以“必需”、“够用”为度, 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 (设计能力) 的培养, 而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能力的训练。

(一) 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校企合作”, 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进行合作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财务会计实务》这门课程的开发, 我们得到了苏州大学、苏州人民商场、苏州嘉腾企业、苏州明诚会计师事务所、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 他们对本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使本课程的结构不断优化和完善, 课程建设的内涵不断深化。

2.“工学结合”, 切实提高“教”与“学”的实用性。

《财务会计》通过企业的直接参与, 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制定遵循工作过程的教学大纲, 积极适应企业和行业的需求。通过做中学, 学中做, 摆脱单纯理论学习的枯燥和乏味,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仿真模拟”, 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在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下, 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技术和方法。我们借助“财务会计实训室”和“财务会计软件实训中心”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以真实的项目和任务为载体来设计实训过程, 高度仿真模拟,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以满足企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 企业会计岗位 (群) 分析

我们通过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 文献检索等方式得出:一般大中型企业会计岗位一般分成:财务经理或总会计师会计主管岗位, 会计核算岗位, 出纳及数据录入岗位, 审计部门主管及审计人员。小型企业会计岗位一般分成会计主管岗位和会计核算岗位。上述会计岗位按其性质又可分为高级会计岗位群、中级会计岗位群、初级会计岗位群和会计相关岗位群。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得出:高职财务会计建设目标在横的方面应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 而在纵向上则应定位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 即面向中小型企业及基层机构, 培养能够胜任会计核算工作要求的会计技术人才。

(三) 依据岗位分析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组织实施

1.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组织。首先, 拟定详细的教学方案, 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和有序。教学方案结合学校的教学、教辅条件, 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教学媒介的使用罗列, 避免知识点的重复, 相关知识点要合理衔接。其次, 建立过程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上, 采用“教师听课+学生打分+督导评价+用人单位反馈”开放式多元化评价体系, 通过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2.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实施。 (1) 时间安排: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学期到第四学期, 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完成《财务会计实务》、《财务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以项目学习为载体, 侧重业务的操作。 (2) 教学组织: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选定一名课程负责人, 根据专业教师授课方向和授课教师安排组建课程课题组, 定期召开研讨会, 进行课程标准化设计, 选定教学内容, 研讨教学方法, 并根据课程内容、师资情况及教学条件, 确定课程安排。

四、结束语

工作过程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切实有效的教育。这种课程模式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普及, 但在中国目前传统学科课程理念根深蒂固的环境中, 开发出真正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实务课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对高职会计专业培养方案剖析的基础上, 针对《财务会计》这门专业技术类课程, 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 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尝试性架构与实施。

诚然,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专业教师、实训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的智慧结晶。课程构建的原则应是在保证专业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培养。

摘要:传统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大多是本科压缩版本, 理论教学无法与实践教学相融相通、有机结合, 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产生严重冲突, 用一种崭新的课程体系取而代之将势所必然。对高职财务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进行尝试性架构, 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组织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以期实现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置呈现一个崭新形态。

关键词:工作过程,《财务会计》,架构,实施

参考文献

[1]朱向军.建设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

[2]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 2006, (18) .

[3]孙翰英, 庞红.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4) :95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课程架构 篇11

一、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学结合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主体是学生, 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当前全国各地高职院校专业普遍采用的工学结合模式主要有三种, 即“2+1”工学结合模式, 全程工学结合的模式, “滚动式”工学交替模式。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涌现出诸多类型的工学结合模式。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高职网络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一种新型的模式即工学结合网络化辅助模式也应运而生。通过市场调研、学生和企业访谈、分析研究等环节, 笔者认为高职模具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下图开展较好。

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培养具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专业能力和有发展潜能, 需要加强课程平台建设, 建构合理知识架构, 推进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建立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 架构职业素养, 培养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在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应合理设置职业素养培养课程,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等。在课堂教学培养职业素养外, 应增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讲座、学习讨论、参观工厂企业、始业与毕业教育、演讲等) , 并将利用网络视频播放教育片和宣传片等与利用QQ和E-mail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咨询等教育活动也纳入其中, 架构校内外网络化辅助职业素养共同培养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职业技能训练课程, 如金工实训、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等。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外, 应增加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 同时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职业技能训练, 提升就业竞争力。由此架构立体化、多样化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

2. 架构基础知识学习基本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在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在合理安排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外, 应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基本能力培养课程教学, 拓展知识面, 加强通用能力培养, 如安排数理化、语史地课程等, 同时应增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讲座、学习讨论、演讲等) , 利用QQ和E-mail进行思想交流和创业创新等教育活动也纳入其中, 提升创业创新能力。由此架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

三、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

1. 课程内容设置实践。

课程始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教育领域中的一切改革最终都将影响和归结到课程改革。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的整合和注重课程改革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知识更新、生产岗位实际和教学改革三方面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传统与网络教学改革同步进行, 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专业能力和发展潜能。 (1) 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 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突出核心与非核心相结合, 理实一体化, 将内容分解成任务。同时考虑知识更新和生产岗位实际需要, 兼顾专业能力拓展和发展需要, 增加传统课堂教学的自学与选学内容, 增加通过网络进行补充学习、强化练习和研究拓展性学习等网络化教学内容。拓展专业方向, 为学生就好业、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和今后发展打基础。 (2) 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 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培养网络化辅助教学课程体系的各课程内容设置, 突出抓基础与职业和专业教学的有机统一, 兼顾基础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力需要, 合理安排基础知识学习内容和基本能力培养训练内容, 增加理工科专业安排语史地课程内容, 增加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讲座、学习讨论、演讲、思想交流和创业创新教育等)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与技能训练。经过合理安排与补充, 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业创新能力的目的。

2. 课程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群体化协作学习, 学生群体化协作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实例 (如实验实训、综合实训、学科技能竞赛、体育比赛和辩论赛等) 来引导学生群体化协作学习和工作, 使其在头脑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培养学生群体化协作精神。也可通过BBS、Usenet、博客和QQ群等网络的形式, 进行深入自主的思考与讨论, 形成共识, 培养学生群体化协作精神。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 紧跟时代发展, 适时调整课程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是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各个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架构研究, 形成适应本区域、本地方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 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时代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

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业装备, 面对模具设计的数字化、制造的精密化、专业化要求, 承担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培养任务的高职院校应合理地架构课程体系, 实施适应区域、地方、学校和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培养出适应社会时代需求的模具专业人才。本文就在工学结合模式下, 如何架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 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 进行了研究实践与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实践

参考文献

[1]侯巧红.浅谈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的培养[J].成人教育, 2010, 282, (7) .

[2]徐其航, 等.模具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讨[J].广西轻工业, 2010, 139 (6) .

[3]卢菊洪.网络化教学课程体系架构与实践的探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09, 3131卷;

【课程架构】推荐阅读:

企业架构05-24

统一架构06-23

发展架构06-28

模块架构07-01

集成架构07-03

架构师07-11

存储架构07-25

分层架构07-28

混合架构07-29

信息架构08-10

上一篇:预算法与公共事业支出下一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