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与管理

2024-11-14

体育经济与管理(精选12篇)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1

1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

高校是体育经济市场建立的制定领域,其所提供的也并不完全符合传统 “商品” 的基本意义,也正因如此, 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便是国家计划投入。所以,传统意义上经济活动的三个主要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校体育经济中,其主要目的与主要功能也无法完全依照市场经济进行界定。

1.1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

传统意义上进行市场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当前我国教育尚没有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这种条件下,高校体育资源的配置仍然有赖于计划经济,并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改变。所以,在短时间内想要发展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计划经济的体制的制约。但从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现状、体育教育目的、体育市场发展以及体育经济前途来看,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注重社会效益。

1.2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

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主要功能有两方面: 其一, “自我造血”,沿袭计划经济的惯性,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经费预算基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以内,虽然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实际上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比如,沿袭计划的套路抑制了高校体育发挥创造性;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充,体育经济的负担也日益加重,高校体育已经无法满足全部学生的发展需求等。在很多高校中,体育教育经费负担重、压力大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二,体育服务由于体育经济活动的环境是高校,加之体育的 “商品” 特殊性,高校体育经济活动还需要在劳务需求方面满足高校师生。

2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

明确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组成,是对高校体育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由于高校体育具有特殊性,所以,其发展过程必须要依照现代体育发展与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相关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价值。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校体育人口的日渐密集, 在物质方面已经为高校体育经济市场提供了应有支撑,只是在运作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就涉及了高校体育市场的培育。

2.1消费市场

体育消费主要指的是参加体育活动时付出的成本。如果将体育也看成商品,则体育消费需要提供用品、设施、 技术指导、活动机会、观赏机会、相关信息等服务,这也能够看出在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中,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商机。

2.2竞技市场

在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存在大量的体育竞技活动,但进行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运作,绝大多数是高校体育竞技活动只单纯地服务于社会效益,而没有为经济效益服务。高校体育经济市场完全可以以学生为基础,辅以高校教职员工,开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体育竞技活动,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还能以 “冠名权”等方式将外来资金吸引进来。

2.3人才市场

高校中的体育人才相当集中,在完成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以外,还可以对高校师生进行有偿的体育指导与组织工作,如竞赛或健身。另外,还可以从当地经济状况出发,对社区体育进行有偿或无偿的指导工作。

3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

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策划的主要程序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市场环境的分析也就是对高校中与体育相关的劳务产品和流通场所等因素进行分析,对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可行内容与主要目标进行明确,从而方便决策层将相关决策控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二,对经济目标进行明确。经济效益的提升是进行高校体育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目标,在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以后,便需要分析与评估其经济目标、效益以及手段,从而使得出来的经济数据更加准确,便于更好地指导经济活动。

第三,制订活动方案。在进行完以上内容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作为活动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完成综合策划,进而制订出最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

4高校体育经济市场的管理

4.1服务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明确服务观念; 其二,有针对性地安排服务内容; 其三,完善网点的服务管理等。

4.2资金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强化财务管理,指的是刨除计划资金以外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的相关资金管理,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资金管理体系,以保证其高效运作; 其二,提升经济活力,高校中不是经济专业的相关体育人,也需要明确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并学会运作资金的相关技巧,以保证高效体育市场可以健康运作。

4.3竞赛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竞赛的预算编报,主要目的是明确竞赛经费,也为费用的申请与开支的执行提供重要依据; 其二,竞赛的财务审核,需要专业的财务人员, 根据竞赛的预算编报进行严格审核; 其三,竞赛的执行监管,这个环节需要体育、财务、项目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完成,在管理过程中,切记要依照人性化的管理艺术进行管理,不能太过僵硬,以免影响竞赛的顺利进行。

4.4场馆层面上的管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操作场馆市场经济要建立在对教学任务不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 其二,尽可能降低对学生的收费力度,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有偿服务; 其三,对场馆的成本进行严格计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场馆管理。

5结论

本文从高校体育经济活动的意义、组成、策划、管理四个方面,对高校体育经济市场与管理机制进行探索,在面临问题的过程中,高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高校的特殊性为依托,充分利用管理手段,以求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从而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2

需求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最多的地区是 广州,占37%;

需求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最多的方向是 金融/投资/证券,占26%。

除了上述就业地区和方向外,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下面地区和方向中也特别受欢迎:

一、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分布

排名方向占比1金融/投资/证券26%2房地产16%3互联网/电子商务14%4中介服务9%5娱乐/休闲/体育8%6教育/培训/院校6%7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5%8建筑/建材/工程5%9贸易/进出口4%10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3%

二、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就业地区分布

体育产业与奥运经济 篇3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奥运经济 发展契机

一、我国体育产业化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围绕体育或由体育引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利用体育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是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例如,举办奥运会所需巨额资金的筹措、众多场馆的建设、体育赛事的经营和相关商品的开发等,都属于体育产业的范畴。体育产业包括健身娱乐业、体育广告业、体育博彩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销售业等等。从产业的角度看,体育产业的市场是庞大的,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却面临诸多问题,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1980年10月在广州举办万宝路网球精英赛,靠出售门票、场地广告和比赛冠名权收回了全部投资,由此拉开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相继推出足球、篮球、排球联赛等职业赛事,组建了大量的职业俱乐部。然而,球市不旺,俱乐部自身造血功能差。与发达国家和体育产业健康发展还相差很远。据统计,美国每天有5家健身中心开业,全国参加健身活动的体育人口高达60%以上。而我国体育产业的经营收入微乎其微,许多俱乐部入不敷出,经营困难,举步维艰。

二、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的互动

1.加速我国的体育产业化进程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盛会,承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即以信用为基础,以契约管理为手段,进行商业化运作。这样的操作要求举办国政府、组织和企业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从而为我国体育真正走市场化道路,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市场运作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奥运泡沫”问题需要体育产业化来解决

奥运会4年才一次,很多场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有很少几次的利用,大量场馆的闲置,占用了大批资金,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如果经营不好,将给举办国、举办城市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因此要处理好应对大型活动与日常经营的关系问题。以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奥运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大,在奥运投资周期结束后,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带来的冲击就越大。奥运经济的这一特性在国外被称作“低谷效应”。“低谷效应”曾出现在许多主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有些城市在人去楼空之后,被人称为“鬼城”。上届奥运会东道主悉尼,现在就处于“低谷效应”的压力之中。

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体育产业化。通过战略规划,周密实施,既要避免奥运经济过热,防止出现“奥运泡沫”,也应通过先期预防和后期预防,把“低谷效应”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防止一味的追求大型化,场地越建越大,运动馆越修越高档,投资量也随之巨增。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并将新建的体育场馆建在大学区、社区内以利于赛后的设施利用。这些经验都值得很好的总结和借鉴。

三、实现我国体育产业与奥运经济双赢的对策

既然奥运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相得益彰,互为推动,互为促进,那么,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就应把两种战略放在一起考虑,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双赢。

以奥运经济发展为契机,转变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奥运会是国际最为重要的体育赛事,举办奥运会对一个国家体育产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首先,加速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我国目前的体育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府管理型”,体育经费的来源是“行政拨款型”。这无疑限制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产业化经费不足的问题,必须开拓思路,将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让体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让更多的体育企业上市融资,形成一定规模的体育资本,从而提高体育产业的融资能力。其次,重视认证工作,大力开拓市场,虽然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很快,但真正属于国际品牌的却寥若晨星。在九运会上,自行车、皮划艇、射击等体育项目的高档器材全部是进口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体育企业的悲哀。面对奥运会庞大的市场份额和众多跨国产业集团的竞争压力,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必须推出自己的民族品牌,力争较大的市场份额。当今国内不少企业的产品质量上乘,但由于未得到相关国际体育专业委员会的认证,难以走出国门,甚至连国内举办的国际赛事也无缘进入。

总之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商机,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经济大舞台。当前,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筹办奥运会,并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推动北京和全国的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曹缔训:体育产业经营管理[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4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4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更是极大地推动和刺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的消息一经公开,更是在体育界内外引起震动,民间办赛力量奔走相告,认为体育演出市场的春天即将到来了。然而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体育产业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体育经济与管理的专业人士严重匮乏,无法进行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体育以及体育相关领域从事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严重匮乏成为了中国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巨大阻力。

在此情形下,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开设或计划开设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南京体育学院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体育专业院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和北京体育大学一起成为开办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的典型院校,2013年专业更名为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迄今已有两届毕业生,该研究对这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即将毕业的2015届本科生的专业实习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旨在对未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招生和就业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

2 研究对象

就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现已开展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其对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实习的作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和方正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查阅了大量国内、国际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以及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资料,剖析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实习管理办法等,为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2 问卷调查法

该研究首先根据教学的相关要素设计了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采用了封闭和半封闭的问题交叉的混合式调查问卷。于2013年3月对南京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产业管理专业,2014年3月对2010级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以及2014年9月对2011级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发放,三个年级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93份,回收率为92.1%,其中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6.8%。

3.3 访谈调查法

该研究对参与调查的2009级体育产业管理专业和2010级、2011级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通过课堂、电话和网络等形式进行了访谈,以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问卷的制定及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3.4 个案分析法

为了缩短研究的过程和拓宽研究深度,该研究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的部分教学案例进行单独研究,在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辅以个案研究。如此能够帮助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有效发展,还能为其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范式。

4 分析与讨论

4 . 1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4.1.1 教学环节的内容与比重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毕业应修总学分为165学分。由表1可知,教学环节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其中课堂教学应修148学分,占总学分的89.7%,实践教学应修17学分,占总学分的10.3%。再根据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掌握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在健身俱乐部、体育场馆从事经营管理和体育赛事、体育产品营销策划,成为通经营、会管理、懂体育、能策划的专业人才。”可以看出,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应用是这个专业最突出的特点,但是,在学分设置上,该研究认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稍显薄弱。

4.1.2 课堂教学环节分析

由表2可知,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课堂教学环节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学分共为148学分,占总学分的89.7%;总学时数为2664学时,其中必修课的总学分为94,占毕业总学分的56.9%,学时数为1692,占总学时的63.5%。选修课总学分为54,占毕业总学分的32.7%,学时数为972,占总学时数的36.4%。在必修课中,由通识教育课、主干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组成,学分数分别为41、33和20,占总学分比例分别为24.8%、20%和12.1%;学时数分别为738、594和360学时,占总学时数分别为27.7%、22.2%和13.5%。选修课由专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组成,学分数分别为42和12,占毕业总学分数的25.4%和7.2%,学时数分别为756和216,占总学时数的28.3%和8.1%。其中,学分和学时数最多的是专业选修课,最少的是任意选修课。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必修课和选修课合理搭配,既为学生掌握必须的专业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考虑到了学生个性和特长,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4.1.3 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由表3看出,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由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和军事训练四部分组成,共17学分,占总学分的10.3%。其中,实践教学中时间最长,学分最多的是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第7学期,共18周的时间,共8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4.8%。其次就是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共5个学分,为总学分比重的3%。社会实践安排在每学年的寒假和暑假中进行,四年共进行7次,每次1周左右的时间,学分为两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2%。军事训练安排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约两周左右的时间,也是两个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1.2%。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安排了有6个学分的非课程学习。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学期12月,安排学生观摩参观2家健身俱乐部和南京奥体中心,进行观摩汇报和交流评选,可获得1学分。

(2)第四学期4月,安排学生到健身俱乐部见习一周,进行见习汇报交流和评选,可获得1学分。

(3)第五学期12月,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方案技能大赛,可获得1学分。

(4)被指派或自行联络并经审核批准在相关的体育公司、体育场馆、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公司及体育中心等机构进行专业服务(实践)活动累计满60次(天)——获1学分,本项最多可获2学分。(注:此项指的是非毕业实习的活动)

(5)听专业讲座达到6次并每次有讲座记录和心得——获1学分,本项最多可获2学分。

(6)在系组织在相关健身俱乐部、体育赛事公司、运动器材销售公司等机构进行观摩学习和调研累计满10次并有心得体会报告——获1学分,本项最多可获2学分。

在实践课程设置上,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预演,是学生将自己三年的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实习之后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再形成理论用以指导实践的过程。每学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给了学生逐步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循序渐进,设计的非常合理。非课程学分的设置,更加突出的强化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心理。

4 . 2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4.2.1 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实习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分析

由表4可知,绝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实习都与其自身所学的专业有着中等以上的相关程度,有18.9%的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与其所学专业密切相关,36.7%的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与其所学专业较相关,28.9%的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与其所学专业中等相关,仅有12.2%的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与其所学专业不太相关,3.3%的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与其所学专业不相关。

这说明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目前体育产业急需大量体育经济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如各级国家体育行政部门、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事业单位、各类体育企业、各项商业体育赛事组织部门、各类体育咨询公司、各大型体育产品公司、各类健身俱乐部、各类体育经纪人公司、职业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公司、高等院校等等。

4.2.2 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分析

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就业和实习过程中的应用方面,由表5可知,高达43.3%的学生仅仅是一般应用,其次是25.6%的学生应用较少,应用较多的学生达到了21.1%,只有7.8%的学生完全应用,完全不用的学生仅有2.2%。

一小部分学生能够使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巩固理论课上所传授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当中。但是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为一般,说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是教学过程中显露出来的一个现象。

4.2.3实践课教学对学生就业的作用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一门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对于学生能力结构的塑造的要求非常高,具体运作能力是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实践教学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具有直接、现实和应用的特征。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践教学是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传承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都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和学生就业的现实需求。

由表6可知,所有学生都认为目前的实践教学对他们的就业有作用,其中30.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实践教学对其就业的作用非常大,57.8%的学生认为作用比较大,8.9%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只有3.3%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太大。

4.2.4 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满意度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物质基础。每年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是在实习领导小组安排和学生自行联系相结合的形式下,经过缜密的安排和筹划选择的。先后与溧阳市体育局、启东横店镇镇政府、南京伟思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拓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京耐力国际健身俱乐部、南京凤凰健身俱乐部、南京奥体中心、江苏扬狮体育传媒有限公司、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深圳高品高尔夫用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由表7可知,所有学生对目前的实践教学基地都是满意的。其中高达62.2%的学生比较满意,而选择非常满意的学生也占到了25.6%,11.1%的学生一般满意,仅有1.1%的学生不太满意。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比重上,实践课的比重稍显薄弱。课堂教学环节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安排较为合理,符合学生实际。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能够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绝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实习都与其自身所学的专业有着中等以上的相关程度,说明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3)所有学生都能认识到实践课教学对他们日后就业的重要作用。但是,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为一般,说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所有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都持满意态度。

5.2 建议

(1)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加大实践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裕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

(2)丰富实践基地,加大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成立体育产业管理咨询公司,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服务,将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付诸于实践。加大学校和地方人才的合作,对在校学生的实习和假期实践提高场所,对专业教师提高教学实践以及科技创新提供机会。

摘要: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具体情况,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环节、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学生在就业和专业实习过程中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实践课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情况及学生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满意度等方面做了分析与研究,指出教学中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开展和课程设置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 篇5

文章分析了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析了体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说明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从体育社会学角度宏观地阐述其中规律。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谈体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体育;经济;关系

1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及其发展规模

1.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和全社会有可能给体育运动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使体育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1.1.2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随着投入体育领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增长,我国体育运动规模也有了巨大增长。国家通过体育彩票等手段募集资金,投入到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全国参加体育运动人口的规模。但是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投入体育事业的人力财力受到制约,从而制约体育的发展规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对体育事业投入的增多,我国体育运动的规模必然会得到扩大。

1.2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平及决定体育运动体制和运行机制

1.2.1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平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当代条件下,竞技运动的水平越来越依靠运动训练水平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科学训练水平。北京20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口号中的“科技奥运”这一点正与之相符,科技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经济上强盛才会保障先进的科技手段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去。奥运会的竞争可以说是体育运动领域里科学的竞争,也是各国在体育领域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竞争。

1.2.2经济决定体育运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转变。

第一,体育事业机构开始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部分已经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向社会提供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体育服务。

第二,一部分观众多、影响大和适合产业化的项目,开始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较多为各种自主经营的企业型的职业运动俱乐部。

第三,各种以盈利性健身娱乐企业及健身俱乐部正在勃勃兴起。

第四,各种非盈利性的民间组织正在兴起,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及群众体育的普及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

1.3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体育娱乐形式

1.3.1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大就越能推动体育的发展,社会对体育需要的强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体育健身中去。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已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快乐和良好心态的重要手段,“花钱买健康”“请客吃饭不如请客健身”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

1.3.2经济决定着体育娱乐形式这一切不仅促使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大大增加,也促使体育运动形式的显著变化。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已从单纯的广播操演变为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健身娱乐活动。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不但要考虑到健身功能,而且越来越考虑到其娱乐功能,依据自己的爱好自动选择。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体育健身、健美、舞蹈、游泳、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滑雪、攀岩和漂流等项目,都成为不同人群喜爱的体育活动。

2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2.1.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第一,体育可以使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意志性格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第二,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增强肌肉的力量;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为更好的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抗疾病的能力,可以避免或减轻由于职业特点对身体的损害。

第四,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医疗和康复作用。

第五,体育可以恢复劳动力。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或是观赏竞技比赛,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快乐,从而缓解人们高度紧张的精神,有效的恢复和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第六,体育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人的衰老过程,维持机体功能,从而延长劳动寿命。

2.1.2体育运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职工的健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发病率,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它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不少企业纷纷组成或冠名自己的企业运动队伍,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带来不菲的经济效应。

2.2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2.1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一种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需要的特殊商品。随着体育市场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体育的大众化、社会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方式,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而且也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6

关键词:体育经济;经济影响;应对策略

体育产业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以及现代化服务性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具有较为强劲的发展潜力。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特色,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来,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积极作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增长点。当然,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要认清这些情况,就能更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积极作用。

一、体育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体育经济的双重效应作用。体育经济发展对国家经济影响很大,其中有一方面就是体现在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方面。所谓的体育经济聚集效应就是意指体育产业要不断地通过相互之间补充、相互之间的竞争、相互之间的共享等方面来共同产生整个系统性整体的效能要不断地大于到整体部分之和的一个经济现象以及协同性效应。在当整个聚集性效应达到一定的阶段时候,那么地区体育经济之间具体差距就会达到一定性程度。这就会使得一部分收益在受到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在其边际收益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就会逐渐地下降,从而也就会聚集到增加所带来收益的不断减少,聚集吸引力就将会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的话,由于地域范围的有限性影响,从而就会使得核心区域的空间性容量、环境容量以及经济化容量都是会达到一个极限,从而就会造成一些负面性的影响这就是需要来不断增加体育经济对周边的拉动效应。体育经济同时也是可以利用到扩散性效应来不断地向周边区域来产生辐射作用,从而使得生产性要素由核心区域向其余外围区域扩散。

(二)体育产业能增强人员素质。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及激化,从而就能不断地激发到人们来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对于体育运动而言又是会改进到整个劳动者之间素质水平问题,进而来提升整个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的水平。在国外研究水平表示,常进行身体锻炼的人员要具有更高的生产率,经验数据表明平均要高大约0.6%-10%。国际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一个高水平、高素质人员就是一个地区或企业的宝贵资源。因此,要想增强中国的综合性国力,就是需要不断增强整个国家的综合素质,这其中更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身体素质,这些都是离不开体育运动的发展。

(三)体育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式,也是属于高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未来现代化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从而就会使得整个消费观念要伴随着改变,进而就使得消费会得到越来越青眯。这就已经为整个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潜力,进而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根据资料显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显示体育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为1%-3%,在美国则是达到7%的比例,已经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国家在体育发展中也是逐渐步入正轨,体育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也是逐渐增加,拉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这在扩大整个内需而言具有极为有利的。

(四)体育经济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通常而言,体育经济就是能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到体育产业同旅游产业结合能够不断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能形成规模较大的市场,例如滑冰、武术、登山等。在许多国家,体育旅游项目已经成为重点项目,例如瑞士、加拿大的滑雪项目等。其次体育经济还能够带来服务业的发展。例如举办一些体育盛事,就会带来很多人来参观,这就会带来餐饮等相关行业 发展。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一)体育经济分布不合理。体育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分布状态不合理性,这在诸多地区存在不平衡性,同时在一些项目开发过程之中所形成的观赏型、竞技性水平以及普及性的程度都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需要我们来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体育产业在分布上也是存在差异性,其中最为为典型的就是东部地区是要明显的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造成这些差异性主要就是在于文化、经济上的差异性所体现出来的。

(二)缺乏专业人才。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这其中就是体现在体育人才的支撑方面。由于我们国家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落后,严重暴露出其在体育人才方面的缺乏。目前,在体育行业从事的专业人才大多是运动员、教练员等方面转化而来,缺乏严格的职业培养与技能训练,因而在很多方面很难与市场接轨,这就造成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空挡。

(三)没有充分发挥产业潜力。当前的体育经济非常注重要利用有形资产,例如来租借体育场馆的经营以及发展,然而对于一些重要的资产利用不足,比如在举办赛事的时候的一些会标、赛事的一些会徽、举办赛事的一些队名价值等等方面的资源就显得利用不足。而在我们国家中都是存在体育产业经营比较落后的问题,在一些具体性产品方面基本上是难以来满足到整个客户的需求,进而也是非常缺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导致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难以在世界市场中立足。

三、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要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要不断地加速市场发展,积极探讨体育产业与市场经济的相互结合。体育产业要想逐渐实现其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推向市场,以此来不断地适应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对于真正地符合到整个社会与人民的需求而言,体育性产业就是需要来不断调整,以此来迎合社会需求。我国地缘广阔,在区域发展中存在较大差异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则是需要来设置体育发展基金来不断地扩大产业发展。同时也是需要来不断地利用到整个资金融资渠道,积极开展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同时也是需要来不断地提升到整个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进而提高观赏型,从而利于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二)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大力支撑。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急需要有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员,这些人员既需要懂得体育,同时也是需要懂得经济管理。因而,就是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来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就是需要来不断引进专门的经济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智力支持;第二就是需要加大培训力度为体育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三)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以此来保驾护航。首先需要不断地来加大整个经济发展法律支撑力度。体育经济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是属于法治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一些体育经济的发展都是需要遵循法律制度约束,得到法律保护,这就需要国家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此来保障体育产业发展。第二就是逐渐改变政府职能。加强各个部门的职能工作落实情况,从而来维护到整个市场的发展秩序,进而来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斌.论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J].中国商贸.2009(11)

[2]胡继光、倪超.对我国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 2009(05)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7

一、文体中心概况[2]

开发区 (头屯河区) 文化体育中心坐落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 东临喀什西路中段, 北至规划纬二十九路, 南至规划纬三十三路, 西至经三十路。二期延伸区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侧, 与开发区二期隔铁路及二工车站相望, 总用地5.51万平方公里。

1.1建筑特征

文体中心以大型文化和体育公共建筑设计为出发点, 总建筑面积约48711.5平方米, 地下两层, 地上三层, 整体平面采用长椭圆型平面布局, 不对称凹槽状, 最大长度257.8米, 最大宽度104米, 整体平面开沿部位较多, 平面形状不规则[2]。整个建筑由左侧的运动馆兼文化中心和右侧的游泳馆两个建筑物组成, 两建筑中间相隔近90米, 遥相呼应。

1.2建筑布局

本建筑共五层。地下一层主要包括:大厅、交流厅、文化艺术展廊、健身俱乐部、会员俱乐部、保龄球室、台球厅等十几个区;地下二层是车库;地上一层:门厅、多功能比赛演艺厅、交流厅、会客厅、贵宾室、新闻发布时、游泳馆等;地上二层:会议室、新闻中心、休息厅、电脑培训室、报告厅、少儿科普、美术室等;地上三层:展廊、快餐厅、阅览室、培训教室等。

二、效益分析

本项目属于以公益性为主的城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一方面对于完善辖区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又为“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以及为所在地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娱乐、文化奠定了基础。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 促进城市居民物质文明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同时延伸区的区域特色和形象将逐渐突现出来, 不仅有助于开发区知名度的提高, 而且有助于提高城区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活力, 有助于增强辖区积聚和辐射能力, 消除长期以来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在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 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在文化教育、体育精神、区域经济发展、吸引投资、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社会积极意义[3]。

三、运营管理分析

3.1运营管理存在问题

“文体中心”建成后, 管理任务很重, 需要运营成本。文体中心属公共建筑, 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公益性、半公益性、经营性三种性质。公益性的有图书馆、创作室等, 半公益性的有台球馆、影剧院等, 经营性的有网吧、棋牌室等。纯粹的公益性运营成本大、机制缺乏灵活性, 经营性如何走市场化道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优化。公益性部分如果在公益性质的岗位上安排工作人员就需要政府贴钱, 人不到位, 就无法经营;而经营性部分因创收等运营而难于招商, 所以也无法运作;半公益性的需要公益性辅助, 也无法开展。

3.2运营管理建议

3.2.1引入市场经营机制

把文体产业推向市场, 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民营资本和外资与文体设施的建设, 促进文体事业市场化运作。对文体中心运作, 除了政府投入之外, 可以对外进行招商、出租等, 把文体中心一楼部分房屋可作为商铺出租, 出租费用来维持聘用人员的工资、设备维护等。文体中心开展大型文体活动时政府可向企业采取股份制、冠名权等方法, 吸引企业参与文体活动, 一方面可以给政府办好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企业又可通过活动冠名为企业广泛宣传, 达到双赢的效果。

3.2.2完善服务管理机制

完善服务, 提高服务质量, 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公共文体设施管理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 落实管理经费, 加强文体中心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 消除安全隐患。同时, 政府部门要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等方面, 真正实现“管文化”。

3.2.3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

倡导文体中心管理理念: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确保公益, 利于大众的管理理念。根据国内类似“文体中心”等场馆的管理经验, 结合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情况, 以及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正常走向, 文体活动中心兼有经营类和公共服务类。区域管理体制建议采取全权委托社会机构面对相应文体中心进行专业管理运营。运营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物业管理;二是经营项目;三是公益文体活动。可根据专业范围和内容要求的不同, 分别择优选聘社会专业机构合约试运营管理或是社区自主管理。

摘要: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头屯河区) (以下简称开发区 (头屯河区) ) 文化体育中心是二期延伸区 (以下简称延伸区) 的标志性、领军型建筑。本文评价了延伸区文化体育中心的效益, 分析了其运营方式, 为开发区 (头屯河区) 乃至所有类似的文化体育中心项目的运营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白蕾.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07.

[2]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延伸区文化体育中心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M], 2010.

论体育与经济 篇8

1 体育的价值与功能

体育的价值可以以三个不同的体育表现形式和体系来体现:

1) 运动健身。为了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健康, 运动健身就成为人们追求以善为朱德的人类活动形式, 在体育的大系统中, 运动健身是其最具本质性的体现。运动健身镇对人的身体, 从改善体质入手, 增进健康, 提高素质, 增强适应能力。虽然它在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相异的内容和方式, 但通过专门性的身体运动达到健身的目的却基本相同,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人们运动健身活动所体现的价值具有合目的性, 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善”, 是对个体的健康有益、对群体的生存有益、对民族的发展有益、对人类进步有益的“善”。

2) 体育教育。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它是以求真为主要目的人类活动。体育教育 将体育的方式融入教育体系, 成为使受教育者在自身、知识及精神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体育事件中, 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 经过对体育活动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形成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构成了丰富的知识体系, 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传授给受教育者, 使之达到求真的目的。无论是源自人类萌芽期劳动教育的身体教育本身, 还是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中的御、射, 直至现代已经形成完整体系的学校体育教育, 都表现出探索人体运动规律, 获取体育知识, 乃至科学地进行运动的求真目的。

3)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 其特点是主体间以竞争为手段, 通过对某种极限的挑战以及对自我的超越而达到精神的满足。竞技体育是体育系统中最体现美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它融体育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于一体, 追求着一种超功利、美好的理想境界。

体育的功能产生于它的本质, 体育的功能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具体而言, 体育具有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体育的功能和体育的价值之间就十分密切的关系。体育的功能是体育的价值的内在基础, 是实现体育的价值的前提。当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体育活动时, 体育的功能就得以表达和发挥, 并在实现主体需要的过程中, 体现出对于主体的价值。

2 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 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 受经济的制约, 又反作用于经济, 这也是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拓宽了实现体育经济价值的途径。经济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决定体育发展规模和速度。体育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发展和保护劳动力;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培养劳动力, “修理”和恢复劳动力, 延长劳动力;体育在经济增长中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体育与经济的这种关系已为人们所公认。目前, 我国的体育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体育市场正在建立, 体育潜在的经济价值是体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了无限发展的勃勃生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育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是一种社会存在, 体育作为一项生产性的文化事业, 既有社会效益, 又有经济效益。体育经济既是社会消费性经济, 又是生活性经济, 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是相互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个以体育服务为宗旨、以体育经营为手段、以体育产品为内容的专门交易场所——体育市场应运而生。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体育消费服务产品、为社会提供体育信息、为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娱乐场所, 它能够调节体育市场的数量与规模, 能够提供就业机会, 为国家增加税收。此外, 举行大型国际比赛所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首次采用民办的形式, 通过出售电视广播转播权和发行纪念币、赞助券等, 盈利2.5亿美元。1988年汉城奥运会也通过企业赞助、出卖电视转播权等盈利3亿美元等等。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体育经济产业, 已成为一些国家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 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另一方面讲, 体育虽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 不出产社会物质产品, 但劳动者因接受身体教育而强身健体, 增长相关的科学知识, 形成多种身体技能, 体育运动参与者明显受益,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体育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不可低估的。

3 体育与经济的未来展望

利用体育运动去激活市场, 发展经济已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系列之中, 如何发挥体育运动的自身优势, 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 是体育部门及各行业部门应该注重的重要课题之一。体育与经济效益的联系现在愈来愈显示出它们自身的价值, 体育对经济的发展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中, 它所产生的效益从有形和无形方面都是不可低估的。两者之间有其相互推动的作用, 也有相互依赖的作用, 这样促使着体育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壮大。

3.1 改变思路, 以体育产业为龙头, 带动经济的逐步增长

体育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体育产业将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产业, 体育消费是能给人们带来健康、欢愉、享受的消费。由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限制的, 因此, 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制的。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 必须积极主动地同市场经济接轨, 尽快建立和完善体育市场经济体系。使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与世界体育的时代潮流更进一步地协调起来, 按现代企业体制建立和运作, 实行政事、政企、政群分开, 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 建立产业管理部门, 使体育稳步走向社会, 进人市场。体育的产业化, 为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对社会就业、旅游及对外宣传起到了推广作用。体育产业化的形成, 吸引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使被动的、单一生产销售途径以高质量的生产销售渠道所代替, 起到主动占领市场的作用。

3.2 体育走企业化道路, 建立体育市场经济体系

体育部门特别是基层单位要走企业化道路, 它们对运动场馆和器材设施等国有资产拥有使用权和管理权, 并要承担使这些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义务。它们应是独立核算单位, 有掌握人、财、物的权利, 并具有法人资格。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 提高经济效益, 又对体育运动的设施、器材、设备及运动员或运动队的窘薄的经济投入起到了改善作用。因此, 体育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加快我国体育企业化的进程, 尽早促使体育同市场经济的全面接轨与联手, 以推动我国体育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3 以竞技体育为突破口, 实现“科学兴体”

体育运动的广泛发展, 为竞技体育奠定了基础, 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 离不开科学的进步。因此, 应建立科研和训练联合机制, 科研为运动队提供有偿服务, 使体育科技从公益型走向经营型, 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 面向需求, 参与竞争, 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科技训练效果, 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 也要积极培育和开发群众体育的消费市场, 建立群众体育的管理体制和群众体育自我投资的运行机制。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 达到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水平的目的。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育的经济价值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虽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 但它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为使体育与经济能更好的相互促进, 笔者对它们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体育,经济,展望

参考文献

[1]颜天民, 熊焰等.体育概论体育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法规、[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卢元镇.中国社会体育学[M].北京:业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3]梁有明.浅析体育与经济[J].广西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1:52-55.

体育人口与体育市场经济的研究 篇9

关键词:体育人口,体育市场经济,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运动得以形成规模是因为体育人口的存在, 同样也是组成体育市场的重要因素, 以此来看体育人口的总数与发展形势是直接关系到体育赛事、体育市场以及体育经济发展的, 这其中的内在联系也是紧紧相扣的。只有掌握我国体育人口的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的情况下, 才能够更好的推进体育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本质上实现强国强民的发展目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人口发展现状

1.1现状

体育社会化、市场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是与体育人口有着密切联系的, 我国体育人口的发展现状与特征也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体育人口所涵盖的范围是我国社会整体中与体育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口, 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来解读体育人口的话, 那它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化生活中体育已经成为各个项目的主体成份, 就当下的现状来看是呈体育人口数量多、体育范围较小且发展较快, 这是体育市场化整体经济发展的前提要素, 同时也是体育社会化的一个鲜明特征。

1.2特点

体育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方式, 一方面能够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 另一方面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在体育活动进行中能够将物质与精神作用相结合, 这是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人类需要的一种活动形式, 这也是在社会经济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下体育人口的特征之一。

1.2.1体育人口发展与体育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竞争力度都需要通过体育人口来显示, 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发展是主体构成是体育人口, 同时也是推进体育发展与体育生存的关键因素, 同时对社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也起到持续推进的作用。

1.2.2体育人口发展与体育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体育市场化的发展进程是推动体育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体彩和足彩能够显示出体育发展中的货币资本市场, 那么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这使体育人口的发展力度逐年加大, 在体育人口中参与体彩和足彩的人数也是占有相当多一部分的, 那么体育人口的增加, 体育人口队伍的不断壮大是离不开体育市场化发展的, 反之体育人口的增加也是推动体育市场化经济进程的重要因素。

1.2.3体育人口发展与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

体育产业化的发展是依托在体育市场化基础上, 同时促进了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在体育产业化的过程当中不论是直接参与体育事业管理的, 还是间接参与体育运动以及活动的人口都在大幅度的明显增加。这一过程中使体育的体制发生了改变, 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成为市场经济化体制, 以往工业性的体育也转换为经营型体育, 在管理方面有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 这一过程中体育人口在明显增加, 这对体育产业化发展进程无疑是一种良性的助推作用。

1.3发展趋势

第一, 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比赛的趣味性, 具体的赛事方案可以通过“时代列车”、“巧夺西瓜”、“木鞋外人”、“三人两代”等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命名以及趣味内容来体现, 保证参与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 使其健康的发展, 以有效增加体育人口。

第二, 农村化体育运动的发展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社会化进程中要将这一运动项目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以我国的国情来看农民人口的数量非常多,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在经济与结构上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良性发展的过程中会对体育人口的增涨起到助推作用, 所以要讲体育运动发展成为农村生活中的主要构成部分。

第三, 体育比赛的行业化发展是依托在体育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多个省市举办的运动会中都是有多样化行业代表队的参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运动会传统的构建布局, 使体育运动的竞赛性变得鲜明, 同时有效增加体育人口。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社会功能

第一, 我国体育人口的提升对社会功能性的发展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其一是体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有计划经济发展成为市场经济;其二是体育经营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打破粗放型、事业型的特征, 塑造集约型与经营型的存在特征, 于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来说是一种良性促进作用。

第二, 我国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人口的增涨, 这使得体育在全方面的展示上显得十分充盈, 其中包括管理、经营以及观赏主体, 使体育市场更加活跃。

第三, 体育人口的提升、体育人口队伍的逐渐壮大是发展我国体育运动的有利支撑点。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就能够充分的体现这一点, 这就是我国体育人口提升所带来的重要社会价值。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人口发展方式

第一, 于城市来说需要借助体育市场的经济性活动来组织社区范围内的体育进程发展, 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城市的体育人口数量。

第二, 于乡镇县城等农村地区来说需要调查研究地域性居民的喜好特征, 以此来开展体育活动才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兴趣, 继而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与赛事当中。所以针对这部分地区的体育运动落实来说, 是需要具有群众性、大众性以及趣味性的, 引导农村居民能够自主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 从而构建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体育人口发展战略。

第三, 使体育资本经营达到最大化, 具体的落实措施是体育彩票的群众基础性, 在拓展这一领域过程中要讲体彩中的福利性与获利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使其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带动更多的人自主参与, 以拓展我国体育资本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 就是对体育人口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简单分析,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体育人口的增加作为后盾力量的, 所以, 在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以其自身的现状与特征入手分析之后确定体育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此来确定目标进而制定相关的措施。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 在体育人口的发展过程中主体对象应该确定为农村地区的居民, 所以在提升体育人口过程中需要以地域性的特色来具体拟定实施的战略, 以保证体育人口的质量与数量。

参考文献

[1]董昆.浅谈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商贸.2009年17期.

[2]聂磊.论奥运经济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1期.

[3]叶桂萍.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20期.

浅析现代经济与中国体育 篇10

1 经济的发展决定体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体育事业的发展, 最根本的就是经济。“经济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理论观点。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关系着体育事业的兴盛, 因此经济的发展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体育的发展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既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要, 又决定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 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 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 当体育真正在为中国青少年带来兴趣、健康和信心时, 中国体育的未来才能达到“国富而民强”的理想。

园内、学校、社区等场所) , 另外, 这些公共场馆为了场馆的维修, 保护等等进行对外开放从中获得经费, 很明显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场馆的收费标准与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有很大的差异, 他们一般是针对自己的员工免费开放, 这些场所收费标准的高低对经营性体育健身场馆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场馆收费降低了, 经营性体育健身场馆的需求量就会减少, 反之需求量就会增加。

那么什么是互补品呢?所谓互补品, 从以上来讲, 两种商品之间可以形成互补, 也就是指两种商品之间存有消费依存关系, 即两种商品互相依存, 相互配套,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 那么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会上涨, 相反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 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 它们之间形成消费互不配套。比如羽毛球拍和网球拍与网球和球之间, 他们就是一种互补品, 只是一副羽毛球拍子或者网球拍子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他必须有球网和球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他们缺一不可。

7政府政策

为了使人们多参加运动, 我国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 以此来促进和增加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 同时从思想意识上, 健康的理念上对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身体健康水平。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 对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并有了很大的效

2 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因素。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 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的人才, 体育事业的发展是超前的事业, 因为体育的培养人才时间很长, 所以体育的经济效益有迟效性的特点。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

(1)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 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 保证必要的人力, 体育的基建设备、场地、图书、器材等, 保证必要的财力, 提供体育基建费用和体育经常性费用。

第二, 是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决定着劳动力的总数量, 而且决定着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劳动力的总数量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及速度;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体育体系, 体育结构。

(2)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决定体育发展的方向。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和水平, 制约并最后决定着体育的质量, 也决定着体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对

果, 我国居民的健身意识提高了, 居民的运动时间增多了, 我国居民身心状况出现了良好态势。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人们喜欢上了健身运动, 公园内, 广场上一片热闹景象, 人们的健身热潮异常的高涨, 各种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对我国体育产品的需求给予了一种刺激,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产品需求的总量。可见政府政策对体育产品需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政府的政策对体育产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比如:对部分体育产品和竞赛表演政府出面干涉, 造成需求量下降。

参考文献

[1]兰兰.体育消费与体育市场培育策略探讨—以南宁市体育消费为

例[J].中国市场, 2009.

[2]喻坚.我国体育市场.现状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 2009.

[3]吴金凤, 周先军.职业体育市场产品的供需特征及政府政策干预

[J].贵州体育科技, 2008.

[4]刘可夫.建立健全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消费健康发展[J].经济问

题探索, 2009.竞技体育可起较大的作用, 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影响较为直接。

(3) 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动。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 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

3 体育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体育经济的发展与科技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科学本身就是经济, 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 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体育事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的重要途经。

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一方面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 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 社会科学的发展, 可以不断揭示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规律, 提高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4 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状况

中国当代体育运动与政治、社会有着广泛的、密不可分的联系。20世纪后半叶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几次大调整, 都直接与中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动有关。我国体育经济核心产业大多不具有独立经济实体或企业的特征。

进入21世纪,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步步深化, 而“可持续发展特别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需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惟一正确选择”。于是, 中国体育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 我国体育经济的展望

加大体育事业的改革力度。我国体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步改革自身的体制弊端, 真正按市场规律发展体育经济。

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科技含量, 增强竞争力。目前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外部竞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跻身中国市场的国外企业, 二是休闲娱乐市场上的文化企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进入WTO, 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会进入中国市场, 他们在与国内企业竞争中, 必然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同时也会将一些资金、技术、成功的经营与管理经验带给国内企业。因此, 必须按照市场机制组建产业集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立体育产业系统。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能适应体育市场化的需求, 这就要求整治与规范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秩序, 提高产品质量,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尽快使核心产业走出发展滞后的低谷;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深入开发我国的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有形与无形资产启动消费, 扩大内需, 拉动外围产业的升级是调整我国体育产业结构, 构筑具有较强整体功能产业系统的理性选择。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 规范财务运作, 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 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收征收制度;三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 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我国的体育产业如何能够在当今体育繁盛的情况下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 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以下有几点建议:

(1) 扩大体育产业规模, 在政府的支持下, 争取举办世界级的大型体育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无疑将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全面腾飞提供了百年难遇的发展挈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振兴和繁荣, 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008年的奥运经济与中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是同步的, 随着各地经济以及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体育产业呈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规模不断扩大, 领域不断拓展, 结构不断优化, 效益不断提高, 借奥运之风, 逐步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国际化步伐, 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随着奥运会逐步走向商业化, 它的无限商机必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通过体育产业化, 用市场经济的有效机制来配置体育资源, 激活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才能实现体育事业的大发展。

(3) 通过“民办官助”, 其它各部门的资助合作带动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体育经济发展迅速, 已成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体制、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束缚, 使民营体育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只有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促进民营体育经济更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4) 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体育产业要发展,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观礼团队和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因此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 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培育与培养, 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懂管理、善经营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5) 扩大体育方面的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是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对物质消费品的需求逐渐增长, 因此与健康有关的体育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是无尽的, 人们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因此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是有巨大的潜力的。

总之,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它必将成为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 体育走企业化道路, 建立体育市场经济体系, 对体育和市场经济都是一个极大的推动与发展, 新时期我国的体育事业必然会迈向更健康更完善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8.

[2]田雨谱.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 2004, 5.

[3]张岩, 张尚权, 曹缔训.体育经济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8.

体育经济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方向 对策

一、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充分,市场管理有待规范

我国的体育产业还没有形成本体产业的支柱性优势,如在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上,产业规模有限,市场运作也不太规范,体育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和经济市场的发展更是滞后,发展缺少活力,市场竞争力不强。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东部地区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迅猛,中西部相对落后。

体育产业未建立可行的行业管理标准,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交叉管理、权责不明。进一步实现体育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是迫在眉睫。

2.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体育产业法规不够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如何扩大体育消费群体,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投资者给予什么样的优惠政策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部分省市发布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法规,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仍需要高层次的立法予以明确。如管理权限的划分、法律责任的界定等。

3.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的管理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专业单一等极大地制约了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市場经济中,既需要精通体育知识的专业体育人才,又需要熟悉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长时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暴露出了体育产业人才严重不足和专业单一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体育管理人员多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具有高学历的体育管理人员很少。这些人中多数只熟悉运动过程,而对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知之甚少,很难经营出规模大、效益好的体育产业组织实体。

二、促进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体育产业市场体系建设

目前,体育产业市场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尽快建立健全各类市场。首先,要建立健全体育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和人才市场三大主体市场.它是体育产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是体育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柱,离开它,经济活动就无法存在。其次,要建立健全体育技术市场,体育器材市场、体育信息市场,体育无形资产交易市场、体育产权市场,它们是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基础。再次,体育产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娱乐业,体育广告业和体育传媒业等产业的开发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市场形成的良性产业群将有利于把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也要进一步扩大出口量,占领国际市场。最大化地挖掘体育资源的巨大潜力。

2.调整体育产业政策,完善体育产业法规

首先,政府要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去。其次,我国想要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包括:(1)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促进体制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管理制度和法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只有建立健全法制,才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营造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2)制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协调各体育产业之间的发展,引入产业内部的适度竞争;(3)建立全国性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实施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管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4)给予体育产业投资者税收政策上的照顾,调整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如鼓励支持效益好的体育经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经营规模,促进体育产业更快的发展,等;(5)多方面拓展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改变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社会赞助等方式。如进一步发展完善体育彩票业,使其成为体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建立和发展各种体育金融机构。在完善中国体育基金会基础上,可考虑建立各种用于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基金,体育银行等金融机构。

3.培养体育产业人才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因此必须彻底改革由行政干部管理的模式,应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让体育部门和大专院校进行联合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体育经管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和指导,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他们去国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和交流,促进与发达国家体育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培育体育消费习惯与消费市场

近些年,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体育相关的消费在居民的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健身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随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体育相关消费欲望会逐步增强,体育产业市场会大有前景。我们不断要鼓励体育方面的消费,而且还要引导消费,研究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使体育消费习惯与消费市场不断成熟。

当前,我国应抓住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机会,扩大体育影响,促进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结 语

我国体育产业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体育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够平衡,结构不够合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体育产业走向商业化、职业化的道路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我们按市场规律操作,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斌:美国体育产业发展与现状[N].市场报,2002~03~02(6)

[2]田军:透视美国体育产业(上)[J].体育博览,2004,271(2):30

管窥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篇12

“体育”一词, 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 至19世纪末才传入中国。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人类首先要生存, 300万年前严酷的生活环境改进了人的体力和智力, 他们不得不学习走、跑、跳、投、攀登、游泳、搏斗、劳动等技能, 这就形成了原始的体育活动。

待到劳动工具出现后, 随着生产力提高, 体育便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条件。狩猎用的石块演化出了后世的链球运动和其他球类运动, 投矛器是现代弓箭前身。这些技能需要尽可能地传授给下一代, 这就产生了原始社会的劳动教育, 成为体育教育前身。

随着近代工业发展, 生产力不断发展,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 使劳动者有时间、有精力、有财力能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所以说生产力发展推动了体育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体育与经济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的渊源。

经济是体育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和保障, 又向体育提出新的需求。体育发展既受生产关系制约, 又受生产力制约, 归根到底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体育发展。体育运动开展得好坏, 也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水平体现。一个人在吃不饱, 穿不暖情况下, 无从顾及体育运动, 同样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1. 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与水平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组成部分的体育, 它的产生是以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体育事业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能提供多少剩余产品;能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和体育费用;能提供多少闲暇时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为体育发展创造出更多物质条件, 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也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对体育需求, 促使体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 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运动水平同经济关系从23届奥运会奖牌分布中可以看出。参加的140个国家中, 获得奖牌的47个国家, 未获奖牌的93个国家, 前者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后者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摩洛哥的马赫迪教授则认为能否举办奥运会, 能否取得奖牌和奖牌多少, 主要取决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

2.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体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力素质需要, 体育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现代化, 使劳动者生活条件改善, 劳动时间缩短, 对体育产生了新要求。娱乐性、健身性、福利性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竞技体育也达到了空前规模。

随着经济发展, 体育运动手段也有很大发展。如果要发展高水平竞技运动, 就必须有雄厚资金保障, 运用高科技运动训练手段来完成。所以, 经济发展制约着体育发展。国家根据经济状况采用不同手段和体制来发展体育。

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大型的国际赛事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手段

运动竞赛, 特别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需要有相应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 同时它又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自从1984年洛杉机奥运会引进的运动营销概念, 缔造上亿美元盈利后, 奥运会就变成了国际奥运会、主办城市与国际企业眼中的金母鸡。1984年洛杉机奥运“尤伯罗斯一反历来各国举办奥运会只重视政治和宣传做法。把经济引入奥运会, 完全按经济办事。”利用商业措施更多地吸引奥运会的支持和关注, 把经济观念全方位引入了竞技赛场。洛杉机奥运会仅火炬接力一项就获利3.4亿美元。竞技体育作为当今民族国家身体素质、文明素质展现的一个重要窗口, 一方面其本身发展层次和水平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发展又必须依托于经济发展。汉城奥运会在体育场馆设施建筑上耗资约11亿美元, 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则给韩国带来了3.4万个就业机会和26.7亿美元的收入, 推动了韩国经济发展。

2. 体育是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手段

劳动者身体素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康状况, 也即对自然界适应能力和对疾病抵抗力;二是体力与精力, 即身体运动能力和劳动能力强弱;三是生命力, 即能够从事劳动时间长短和寿命长短。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是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不可缺少条件。

3. 体育锻炼是劳动者身体素质的保障

经济增长离不开劳动者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体育锻炼是保障劳动力身体健康重要手段, 对劳动力身体健康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可以提高出勤率。通过体育锻炼, 改善劳动者健康状况, 降低患病率。前苏联学者法拉列夫的调查统计, 由于劳动者不参加体育活动而带来伤病所损失的工作时间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的4.5倍。

(2) 体育运动可以降低医疗卫生费用, 美国梅萨石油公司调查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职工每年平均病假为27小时, 保健费用为173美元, 而不参加体育运动职工每年平均病假为44小时, 保健费用为434美元。2005年日本大穗町村居民调查表明,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每年平均可节省医疗费3万日元左右。

(3) 体育竞赛有效提高团队的凝聚力。通过体育竞赛, 培养了职工竞争、进取精神, 可提高劳动者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增加职工凝聚力, 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对企业管理、创新和改革都起到积极作用。

体育可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体育的发展必然为有关产业部门提供市场, 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如: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训练和科研仪器设备、运动饮料和药物、建筑业的发展等。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体育与经济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经济是体育发展基础, 经济制约体育发展, 体育对经济发展有着推进和促进作用, 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郜建海.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相关因素探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 (1) .

上一篇:Pro/E二次开发下一篇:并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