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表现

2024-11-07

思想政治表现(共12篇)

思想政治表现 篇1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练习为主线。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教学的反馈与反思等等, 都离不开练习这一环节。但从教学一线的情况来看, 在练习的编制、批改、讲评三环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导致练习的低效乃至无效, 需要进行矫正。

一、应科学设置, 避免编制不严、粗制滥造

由于所选、所编题目的入口关没把好, 导致练习低效、无效, 浪费了教学时间, 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

一是所选、所编题目中有较多的“傻瓜题”。“傻瓜题”不等于简单题, 即是所选、编的题目无效、无趣, 没有思维含量, 与学生所学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无关。

例1.一位哲人指出;“首先, 我们培养习惯, 后来, 习惯塑造我们。”这句话强调了 () 。

A.习惯的重要性 B.习惯影响大脑发育

C.习惯影响视力 D.要消除习惯

该题答案为A, 题目中的B、C、D肢基本属于胡编乱造类型, 是典型的无效肢。

例2.小富同学最近有点烦———觉得周围同学不尊重他。请你告诉他受人尊重的奥秘是 () 。

A.尊重他人 B.奉承他人

C.藐视他人 D.迎合他人

某市中考题。该题答案为A。题目中的B、C、D保留一个尚可, 由于过于直露, 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依托, 这就导致该题缺乏一定的效度。

二是有争议或是有科学性错误的题目。即是题目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 或具有不确定性, 易产生歧义。

例1.有一天, 王娟正好听到好朋友李梅在背后说她小气, 从此, 王娟不再与李梅交往。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

A.王娟是正确的, 朋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

B.王娟是正确的, 这种朋友不交也罢

C.王娟是错误的, 她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学会宽容

D.王娟是错误的, 她应当立即上前同李梅理论

某市中考试题。该题答案选A。题中李梅的做法当然不对, 但从思想品德教育角度看, “从此, 王娟不再与李梅交往”的做法难道就正确吗?该题是有争议的。

例2.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A.解放思想B.理论联系实际

C.以人为本D.协调发展

该题是单项选择题, 答案为A。所谓解放思想, 就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难道“理论联系实际”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该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例3.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 。

(1) 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2) 这些花儿很漂亮

(3) 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4) 这些水果真香甜

A. (1) (2) B. (2) (3) C. (1) (4) D. (2) (4)

某省高考题。该题答案选D。哲学价值判断、哲学观点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对事物的共性、最一般规律的认识, “这些花儿很漂亮”、“这些水果真香甜”是哲学价值判断还是特殊的价值判断?题目的编制者误把“哲学教材上所说价值判断的含义”等同于“哲学价值判断”了。

三是整张试卷或课堂教学中所选试题都是同一类型的低层次, 甚或高难度的题目, 导致训练缺乏层次性, 影响练习的效度。

教师要有对问题的科学设置能力。试卷的编制不但要注意新颖性、知识点的分布、问题设置的梯度等问题, 更要注意其问题的质量和科学性。把好入口关, 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试卷, 这是练习有效的前提和基础。

二、应精细批改, 避免批改不精、粗枝大叶

批改是练习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的练习批改中, 批改粗疏是练习低效、无效的重要原因。面对试卷上笼统的分数, 甚至仅仅是批改日期, 学生不明确究竟是知识失误, 还是思维缺陷, 难以进行有效的反思和研究。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盲目。讲评时心中无数, 缺乏针对性, 讲不准、讲不精。因此, 精细批改是练习有效的重要途径。为此, 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练习的量要适宜。过多、过滥不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而且也使教师难以精细批改。

二是批改要及时、到位。从认知规律角度看, 练习批改时间过长, 不利于学生的及时反馈与校正, 而且由于学生失去了对试题的鲜明印象, 必然导致教师讲评的效果不佳。

三是对部分学科成绩处于中下层次的学生和关键试卷要坚持详批详改, 这不但对学生有激励、督促、指导作用, 而且在讲评中容易做到重点帮扶。

四是要做好统计。在阅卷过程中对学生答题中的倾向性问题、突出性问题要予以记录, 对学生答题中错误率的高低和失误点要进行统计。通过统计, 教师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讲评才有针对性。

三、应准确解读, 避免讲评不透、粗糙浅陋

讲评是练习的落脚点, 也是学生能力生长的关键点。目前, 练习评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缺少研究, 讲评粗糙浅陋、浮光掠影, 不能对问题进行准确解读, 满足于核对答案、背答案, 不善于引导学生研究答题思维、答题规律, 导致讲评的低效乃至无效。因此, 搞好讲评, 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譬如, 教师要提高其对问题的整体把握能力, 也就是对问题的解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简单地讲, 也就是把问题置于整体知识框架中来思考, 置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来思考。如, 针对“民主决策的必要性”这一问题, 如果仅仅局限于《政治生活》第二课框题的内容, 即主要从民主决策本身的意义来组织答案, 必然导致问题论证的不充分, 也使学生失去了拓展知识、提升能力的机会。把该问题置于《政治生活》全书的框架中思考, 答案还应从国家性质角度、从政治文明建设角度等方面来阐明。为什么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残缺、零乱, 与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关。只有既让学生微观掌握, 又宏观把握, 答题才能全局在胸, 放得开、收得拢。

再譬如, 教师要提高其对问题信息的有效提取能力。也就是对问题所蕴含的信息要能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和精辟的分析。

例1.有同学认为, 我国应快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进一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度。请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该题的关键是能否解读出其中潜在的信息。相关资料和一些教师对该题的分析是:应抓做关键词“快速推进”。结论:题目中的观点犯了急性病, 该题应该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论证。这种分析虽然正确, 但不全面, 因为, 本题还有潜在的背景和信息: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在不断发展, 而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 是受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 该题的观点中也有合理因素。从唯物论角度看, 可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来论证;从辩证法角度看, 可用发展的观点说明;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可以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分析。由于题目的编制者和讲评的教师对问题的信息提取不充分、不准确, 缺乏辩证思维, 导致了问题解答的粗疏和片面。

在面对信息量较大的复杂题目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审读, 细心体味, 辩证思考, 在概括、提炼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 分层推进, 使学生易把握、好理解。

例2.“4+4<8和8-1>8”是在一些学校广为流传的公式。说的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 效果不一定最佳;每天学习7小时, 抽出1小时锻炼身体, 参加课外活动, 学习效率可能反而比原来高得多。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 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 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从各个角度排列组合起来, 做到融会贯通, 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发生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 运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 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 却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上述现象给了你什么样的哲学启示?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哲学启示”的要求, 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审读, 提取有效信息, 确定问题的着眼点、分析点:“‘埋头苦读’和‘死记硬背’不佳, 适当锻炼和融会贯通更佳”, 可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论证;“不同的‘排列组合’, 结果不同:7小时学习, 1小时锻炼则效率高;融会贯通、巧妙结合则会有‘质的飞跃’、突飞猛进的发展”, 可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在整个8小时时间和个人的整体知识结构中, 进行局部调整, 可优化结果, 提高效率”, 这可用“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来谈启示。而有教师认为该题仅能用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论证的观点是欠妥的。

当然, 提高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政治表现 篇2

本人在思想政治方面积极上进,善于学习。在以往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认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时期下坚持与时俱进而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是它系统而正确地回答了如何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十八大以来,本人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坚决按照新时期下新的发展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在学习态度上,我严格遵循科学严谨的求学和研究态度,实事求是,认真钻研,对所有的研究都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时刻鞭策、激励自己不断奋进,时刻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能力。我的研究生专业是西方哲学,主攻欧陆古典哲学,我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思想政治表现 篇3

一、功能泛化。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继承和发扬,但也不能故意拔高其地位作用。可目前,不少单位仍把教育作为“包治百病的良药”,思想问题靠教育,非思想领域的问题,如一些心理问题、管理问题等也赶鸭子上架,结果适得其反。还有,部队各级各类表彰、典型宣传和事故案件通报也明显地打上了教育万能的烙印。

二、内容滥化。《大纲(试行)》明确指出教育归口政治机关管理,宣传部门具体承办。但目前教育多管齐下、级级加码、层层注水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单位业务部门仍自定教育计划、下达教育任务,政治部门统不起来,造成教育的混乱杂多。可基层无暇颐及,为了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评比,就干脆在课室“抄”或直接在记录本上“补”等,这样的情况带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一些政治机关开展教育不分层次、不看对象,追求高大全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内容几乎无所不包,从胡主席到旅团领导讲话,从中央、军委会议精神到军师级通报,从党的创新理论到法制纪律等等,如此庞大的“知识”蛋糕恐怕在校学员都难以消化。更何况任务繁重的部队官兵。

三、过程简化。《大纲(试行)》规定了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个主要环节:计划、准备、授课、活动、讨论、总结。在部队实际教育中,不能严格按照六步骤组织实施,出现了一些断链、厚此薄彼现象。

四、评价虚化。教育效果需要一套科学、长久的评价机制,不能想当然地搞一些习是而非的检查评比。眼下,不少单位对教育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热衷于搞一些名目繁多的检查,涂改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如不少机关检查指导时,把党委支部记录本上的会议“开”了多少、干部战士的笔记“记”了多少、政工干部的教案“备”了多少、文件资料“编”了多少、报刊杂志稿件“上”了多少、经验材料“转”了多少、专题图书“凑”了多少、理论测试分数“考”了多少等作为主要的评价尺度,而这些本来只是教育的一些必要形式,一旦变成了评价教育的硬指标,无疑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解决形式主义的主要方法有:

一、定实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要扭转“可有可无”的被动局面,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地定实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教育是为部队中心工作服务的,其总目标只能是围绕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有效履行使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不能有独立于此的其他目标。体现总目标的具体目标要区分层次,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和官兵的思想动态具体而定,切忌撒网打鱼要钓鱼。就形势任务而言,重大主题教育要着重解决理想信念、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经常性思想教育要着重解决某个时段某些倾向性、易发性问题。就官兵思想动态而论,团以上领导机关、基层军官、士官和义务兵的思想基础和认知观念不同、接受动力和心理需求各异,教育目标不能“一视同仁”,要允许“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能“赶鸭子上架”,要着眼教育接受的能动规律;不能贪多求全,要看现实思想转化和工作改进程度。

二、选准教育内容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青年官兵对教育的选择性及精神需求的多样性明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成目标,教育内容必须贴近不同客体满足多样需求,需把握三点:第一,始终把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问题作为根本内容。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具体工作融合起来搞教育,把上级决策指示与本级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搞教育,把正面宣传引导与批判歪风邪气综合起来搞教育。第二,坚持把官兵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作为重点内容。理性地讲清社会和部队产生不正之风的根源、危害及正在采取的措施,客观地讲透国家经济发展和军人地位逐步改善的辨证关系,真正地讲通大抓从严治军与谋求个人发展的并行不悖。第三,必须把制约部队科学发展的具体问题作为基础内容。深刻剖析军事训练质量不高、从严治军不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上着手查找根源,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教育。

三、搞活教育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肯定需要必要的形式。我们要反对只强调形式而不顾内容的形式主义,也要积极探索和研究能够全面诠释内容的鲜活形式。首先,课堂教育要打破单向灌输模式,朝互动论辩方向发展。部队教育实践已证明课堂教育的形式需要创新才能发挥阵地作用。其次,思想调查分析,机关到基层摸底时要少听汇报、少要材料,少搞座谈,多搞问卷调查、网上信箱和个别谈话;上级征求下级意见要打破以前只笼统地梳理几个问题让下级讲点无关痛痒的往里套的惯例,加上对机关各部门的打分排名和等级评定,这样才能真正找准上和下的问题,树正靶子。再次,配合活动要贴近主题,发挥作用。如重大主题教育为了营造环境可以挂横幅办板报做灯箱等搞得热闹些,但外训、演习和执行任务时的动员教育就不要太多张灯结彩太过喜庆。

四、抓好教育评价

思想政治表现 篇4

关键词:奥运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思想政治工作资源, 是指具有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一切现象和事物。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者顾拜旦指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 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 而是为了教育人。”由此可见, 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局限于体育比赛, 它还具有强大的教育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挖掘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方面。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 但由此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却是我们恒久的宝贵财富。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分为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两种。

一、奥运会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表现

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是指以物质形式存在, 有着丰富人文内涵, 能够影响人、启发人、陶冶人和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北京奥运会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奥林匹克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而成, 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 强调所有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奥林匹克标志内涵的人类追求和谐和平的理性思想与团结、友谊、进取的高尚体育精神会对人们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 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从而使人们在这种精神震撼和思想情感共鸣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以奥林匹克标志的征集、发布和传播为介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思想交往、情感交流, 达到了沟通思想、情感共振的效果, 并进而用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这个过程中, 奥林匹克标志体现了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质。

2. 北京奥运会会徽

每一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设计一种独特的会徽。奥运会会徽蕴含着团结、友谊、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 解释着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体现着主办国家的民族思维方式、审美观点、民族性格和民族特质。作为奥运会的象征性符号, 会徽具有表达和理解的交流功能, 它表达了人类追求团结、友谊、进取的共同心声, 展示了主办国家的民族文化, 彰显了主办国家的民族性格, 张扬了主办国家的民族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舞动的北京”或“中国印”。会徽将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印章、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 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和印章的结合传达了东方文明古国的概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寓意丰富的图形, 形如一个“京”字, 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 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的人, 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这些象征意义使2008年奥运会会徽渗透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和谐、和平的理性思想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 奥运会会徽也是一种物质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奥运会吉祥物是奥运会组织者为祝愿大会圆满成功和增加喜庆色彩而设计的一种有代表性的纪念形象。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在广泛征集过程中产生的, 这是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一个过程,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 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生动教育方式。在奥运会期间, 形象、生动、有趣的吉祥物常由人扮演, 出现在运动会开幕式、比赛场或奥运村里与运动员握手、合影。这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 而且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体现了全世界人们共同追求团结、友谊、进步的理想。此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环境保护, 它呼唤着人类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因此, 奥运会吉祥物, 不仅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有效载体。在这个层面, 我们说奥运会吉祥物也是物质性思想政治工作资源的突出表现。

4. 北京奥运会场馆

奥运会场馆以承载体育运动行为的基本物质文化形态, 渗透其中的体育运动精神以及相关的艺术形式和社会文化心理, 共同构筑了整体的、复合的文化属性。如, 2008年奥运会体育场——“鸟巢”的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其灰色矿物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 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看台。“鸟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见证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显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精神和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民族自信心。

奥运会场馆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提供一种活动与交流的良好物质环境, 而且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内涵, 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展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奥运会场馆对参与其间的人们来讲, 是一种激励性环境, 它引导人们积极向上, 追求真善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利用奥运会场馆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而且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奥运会场馆蕴涵的丰富人文思想资源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奥运会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表现

奥运精神是体育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 是人们的世界观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反映, 代表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 具有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特质。奥运精神可以归纳为三点:

1. 以人为本, 大众参与的精神实质

奥运精神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倡导对人的尊重, 谋求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 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现阶段, 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与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基本一致。国际奥委会指出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将“奥林匹克主义”界定为“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由此可知, 奥林匹克主义的思想内容主要是: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 即体质、精神、品德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可用多种手段, 奥林匹克运动选择的手段是体育运动。实践证明, 奥林匹克运动是具有巨大影响力和震撼力的全世界的社会实践运动, 在培养和教育人们人格的健全, 道德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2. 更快、更高、更强的进取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中“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以其巨大魅力激励人们去进取、去奋斗、去苦练、去突破、去冲击人的极限、去创造新的记录, 培养和鼓励人们勇敢顽强, 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 战胜困难, 胜不骄败不馁, 勇往直前去夺取胜利。

在奥林匹克运中, 尤其在运动训练中, 要克服体育运动产生的身体困难, 克服惰性, 战胜自我, 体验到很多在正常条件下不可能获得的身体感受, 它对一个人的内在的意志品质锻炼, 激发人的拼搏精神和超越意识, 对勇气和毅力的修炼都具有特殊的价值, 是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奥林匹克运动的伟大魅力来自它所体现的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气概, 来自于它提供了人类进行充分自我发现和自我超越的机会和可能。“更快、更高、更强”能够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完善。奥林匹克赛场上没有永恒的冠军, 人们将不断攀登更高的高峰。这就是人类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进而完善自我的表现。这种互相竞争、互相超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强烈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让人们从中受到鼓舞、教育和激励, 进而去实现新的超越。

通过这些教育, 引导和帮助人们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 对待工作、生活与学习。以超越、拼搏为理念的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促进人们形成拼搏进取、奋发向上、勤奋乐观、坚韧顽强的优良品质,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大的作用。

3. 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原则

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是奥林匹克主义最主要的精神之一。体育精神的核心就是体育所倡导的竞争与团结、公开、公平与公正的道德规范理念。以公平、竞争为主要表现形式, 以遵纪守法为思想道德核心是奥林匹克运动不变的原则。奥林匹克运动倡导“体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教育方式, 体育运动应该在道德规范内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下,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仅适用于体育竞赛, 而且也可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任何事都要公正公平, 我们反对任何歧视, 主张人人平等。奥林匹克运动所构建的和平、团结、进步、公平、公正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这些在体育运动中所提倡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与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公平、公正”的崇高社会理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与人类社会所提倡和要求的先进道德规范和谐一致, 可以直接培养和加强人们的文明素养和提高社会的公德水平, 对人们具有重要的社会规范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平.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相关研究述评[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6) .

[2]许华, 许冲.充分发掘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3) .

[3]王华琳, 于群华, 张晓红.以奥运为契机,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 .

[4]王德瑜.奥运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激励作用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4) .

思想政治表现评语 篇5

二、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打成一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该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该同志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履行教师职务职责,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四、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遵守纪律,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五、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教育思想端正,专业知识及基本功扎实过硬,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工作纪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六、该同志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工作态度端正,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遵守纪律,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

七、该同志思想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相关工作,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育中勇于创新,课堂管理完善,服从领导安排。

八、该同志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工作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生活中严已宽人,与同事之间团结协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全胜任并出色完成所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九、该同志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积极主动。能全面地掌握业务知识,具有极强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做事踏实行为规范与其他同事相处融洽。建议年度考核为合格。

十、该同志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业务知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作认真负责扎实有效。人品端正,待人真诚,与同事相处融洽。

十一、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本年度考核为合格。

十二、该同志尊重领导,团结同事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勤于钻研,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十三、该同志工作热情高,人品端正德行优良待人真诚,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处处为集体考虑,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与其他同事相处融洽。

十四、该同志工作上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业务水平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关心同事。在学校里起了榜样作用,能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相关工作。

思想政治表现 篇6

关键词:舞蹈艺术 主题思想 艺术表现

《羚羊的外套》是由谢飞,何铭华创作,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在第十届“桃李杯”群舞比赛中演出。其作品情绪从羚羊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轻松欢快的气氛到以人类出现对其生命的破坏为转折而变得沉重悲伤。由于人类的屠猎,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正快速的退化,保护身边的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万物之灵之首,应负万物之灵之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皮毛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多的像羚羊这样有皮毛供应的动物被捕杀,面临着灭绝的危机。可惜还是有大量的不法分子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于是随着一只只的羚羊被杀,羚羊的生活也慢慢地由以前的欢快,无忧无虑,而变得悲伤。

《羚羊的外套》就是以此感情线展开的,此舞蹈开始的气氛愉悦轻松,展现了羚羊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和谐的群体生活。而剧目中一声枪声打破了羚羊们生活的平静,从一头怀孕了的羚羊被枪杀开始,羚羊群体开始了混乱与恐慌,再到公羚羊的头被砍下来,整个羚羊群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沉痛悲伤的恐怖气氛中。短短七分钟的舞蹈展现了一个羚羊种族的曲折命运,再加上音乐,灯光,舞台展示的随动变化,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确实算得上是一部舞蹈佳作。笔者通过对《羚羊的外套》艺术思想与创作的深度剖析,希望更多的舞者在剧目演绎过程中能将更多的将重心放于对剧目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表达,也希望舞蹈编导在剧目编创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到舞蹈能给人的教育意义以及正能量上,为舞蹈剧目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羚羊的外套》的主题思想

选材是编导对舞蹈题材的选择。“题材与舞蹈主题紧密联系,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或影射生活现象的部分,是舞蹈编导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出来作为作品的材料。”i对题材的看法,唯心主义美学认为是艺术家随心所欲出来的,完全是由艺术家的创造幻想决定的。羚羊是一种草食动物,种类繁多,体态轻盈、四肢修长。一般生活在高地草原地区,有的则繁衍于山间地带。而剧目《羚羊的外套》中描述的羚羊种类是繁衍生息于我国中国青藏高原的濒危动物。而剧目中的“外套”则是指上流社会中流传的有“羊绒之王”之称的藏羚羊皮毛,由于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导致藏羚羊的生存环境变为巨大的屠宰场。

一般来说题材的选择有两种特征,结合《羚羊的外套》的选材来看。首先,题材的选择应具有强烈的动作性,这是由于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决定的。《羚羊的外套》选择塑造羚羊形象,羚羊属于动物,所以本身就有很大的动作性,模仿羚羊个体到群体的各种生活状态和画面,让舞蹈表现更为生动。其次,舞蹈题材的选择应侧重于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内涵的表达,即题材的选择应与让他人产生强烈共鸣的主题相符。《羚羊的外套》主要唤醒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在题材的选择中,它选择了人类猎杀羚羊的故事。故事中怀孕的羚羊母亲和羚羊家族开心的生活在一起,等待小生命的降生,突然猎人一枪打中了羚羊母亲,接二连三的将羚羊杀害取走了它们唯一衣服——雪白而柔软的皮毛,打破了羚羊家族的快乐生活。而羚羊们并不屈服,团结对外,保护对方甘愿牺牲自己,倒下了再次站起。这个故事把羚羊的生命拟人化的展现,用羚羊间深深的羁绊对比反射人类的冷酷行为,从而唤醒观众对动物的人文关怀。

舞蹈作为人的一种关于时间、空间的综合性肢体行为艺术,它一般是通过舞蹈作品而呈现。舞蹈编导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及内心反映是借由舞蹈作品来表达的。而舞蹈作品的内容,是编导内心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而舞蹈作品的主题,是舞蹈作品的灵魂。主题思想,是舞蹈编导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概括和提炼而得出的结晶,也是舞蹈编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在整个作品创作中占主导地位,贯穿始终。以舞蹈《羚羊的外套》为例,舞蹈编导通过观察体验,再经过艺术的提炼和表现完美的塑造出羚羊的形象,并让保护羚羊保护生态这个主题贯穿整个作品,感人至深使人难以忘怀。舞蹈《羚羊的外套》表现出编导个性的诠释及其对生命状态的积极思考,并在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之中坚持自身的审美追求,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透过发人深省的“解剖”事件,唤醒他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羚羊的外套》从鲜明的主题思想出发,结合选材、环境、音乐的创作、舞台的呈现及舞蹈作品的形式表现,赞扬羚羊团结忠诚的品质并批判人类杀害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私行为,最终孕育出这样一个成功的作品。

二.《羚羊的外套》的艺术表现

1.舞蹈作品的形式

“舞蹈作品的主题还需要通过舞蹈作品的形式来表现。舞蹈作品的形式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两种。内在形式是舞蹈作品的精神内容和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外在形式是指使舞蹈作品精神内容成为具体感知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ii

1.1舞蹈结构

《羚羊的外套》依据主题选用叙事性舞蹈,采用时空顺序式结构。舞蹈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开端:一家三口在草原上平静的生活,动作缠绵温暖,相互依靠,音乐舒缓平静;发展:羚羊首领带领自己的家族欢乐的生活,动作多密集整齐,相对轻快,表现动物群体的统一性,音乐节奏轻快;高潮:猎人猎杀羚羊,羚羊集体保护自己的家族,动作利落力点停顿鲜明,节奏比较密集;音乐气氛凝重,悲烈;结局:这场与人类的斗争羚羊失败了,所有的公羚羊都死了剩下一只胆小的,被集体唾弃的羚羊,最后羚羊立志重新创建自己的家园,动作沉重却坚定,音乐沉稳有力。整个舞蹈剧目在层次上步步递进,运用夸张、对比的舞蹈表现手法,从羚羊的故事间接影射人类,让主题更有深度,发人深省。

1.2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是能表现一定思想情感内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是塑造舞蹈形象的基础。舞蹈主题必须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才能成为具体客观的存在,才能形成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才能最终构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作品主题的体现是确定好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编导尽可能的创作出刻画人物性格以及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羚羊本身是动物不具情感,欢乐的动物世界是选用动物题材的一贯作风。而《羚羊的外套》的编导把动物动作拟人化,投入情感,用缠绵温暖的动作表现羚羊们相互依靠。剧目中羚羊接二连三的冲出,试图保护自己的同伴,到后面很多的羚羊被枪杀,被剥掉皮的羚羊被仍进来在血泊中挣扎的动作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对观众的内心形成巨大的冲击。在舞蹈中还运用了一些芭蕾的足尖元素。里面用足尖表现羚羊的脚,快节奏整齐的动作表现出羚羊雀跃欢快的形象,十分符合现实生活中羚羊这种动物的形态,既有创意又不脱离现实。群舞部分在现代感的基础上给人一种时尚感,能充分渲染气氛。舞蹈运用这些丰富的语言,使人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思。这些丰富的舞蹈语言充分显现出编导的巧思,也正是这些巧思造就了这么一个成功的剧目。

2.音乐创作

“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结合是天然合理的,是反应了人类智慧的、完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之一。”iii音乐是否符合剧情,富于戏剧性、震撼力和渲染力,对于主题的表现也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此剧目开始时运用钢琴结合风声水声营造平静悠然的气氛。接着羚羊们欢快的生活场景部分加入轻松干脆的打击乐,接着一声枪响把故事引入主题,最后钢琴和弦乐又想起表现抒情部分。此剧目很好的将音乐与塑造的形象结合起来,帮助舞蹈动作更好的体现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3.舞美

“舞台空间是舞蹈剧目施展身手的重要场地。为了舞蹈剧目的成功,要注意营造舞蹈的空间气氛。包括空间环境、色彩环境、光环境、景观环境等。”iv气氛和营造要讲究统一和统一中的变化。舞蹈作品一般借助于舞台灯光、布景、道具、光线、色彩和声音营造出来的特定时空。也可以通过群舞的队形画面的移动变化引起观众的艺术想象。《羚羊的外套》运用黑布让被宰杀羚羊头颅进行平行移动表现人们带走了外套,表现出人类血腥残忍的一面。中间一声枪响羚羊母亲肚子里的红色布条表现血染草原,形成视觉的强烈冲击,烘托主题。

随着现当代舞蹈的不断发展,舞蹈的呈现方式越来越体现出一种新意和现代感。《羚羊的外套》用黑色布条做成的黑色大路在舞台前区移动,很好的体现出编导想要的效果,表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使舞台更具空间感,凸显出主题,深化主题。

三.结语

当今,在我国关于舞蹈作品主题思想表现的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舞蹈注重队形如何让人应接不暇,舞台构图如何丰富饱满,动作语言如何体现高难度技巧,而忽视了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难以使人留下长久的深刻印象和回味的余地。《羚羊的外套》反映出了许多动物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危机。编导充满个性的诠释及其对生命状态的积极思考,并在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之中坚持自身的审美追求,为保护动物这个应该引起全人类重视的深刻话题发出了充满充满震撼力的呐喊。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透过发人深省的“解剖”事件,唤醒他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舞蹈则正应在传递美的同时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67.

[2]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57-87.

[3]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

[4]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112-130.

注 释

i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57.

ii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129.

iii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87.

iv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17.

《木兰诗》所表现的思想倾向 篇7

这首诗一开头, 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 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 老父名在军籍, 家中没有长男, 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 是迫不得已的, 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 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 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 异乡的山山水水, 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 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 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 十年的战火考验, 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 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 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 赢得了胜利, 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 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 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 由于她是一个女子, 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 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 让她在“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之后, 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贵的是, 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 难辨雌雄的隐喻, 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 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有人认为, 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 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我认为,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女子作男儿”, 除了木兰, 还有一个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 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 她女扮男装, 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因她“吏事明敏, 胥吏畏服”, 而被周庠看中, “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 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 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 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 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 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 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 继续留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新的贡献。不然的话, 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 (“木兰崇嘏事无缘”) , 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 (“好将心事付梦诠”) , 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 木兰的还乡, 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 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 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 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 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 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 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思想政治表现 篇8

既然把基本矛盾界定为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既有思想品德水平的矛盾, 需要斟酌一下理论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划分, 包括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反馈阶段。从对基本矛盾的界定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三方面的互动, 其矛盾的两端分别为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 整个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不仅仅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已经达到社会的要求。首先, 作为在真理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的趋于完善,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例如文化大革命以后, 社会的思想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教育者如果固守原地, 其自身就会和社会思想水平要求发生偏离。其次, 教育者、受教育者对社会思想品德掌握的情况是可变的、动态的。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需要不断地把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平与思想品德要求进行不断地比较, 才能使思想水平得到提升。基于以上考虑,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质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 准备阶段, 即教育者深刻理解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第二, 内化阶段, 即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 使其通过接受教育以及自我教育把这种要求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第三, 外化阶段, 即受教育者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 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第四, 反馈阶段, 即教育者根据教育效果, 反思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以及受教育者自身对于教育效果的肯定度, 以此制定计划实施下一轮的教育。主要矛盾在不同阶段将表现为不同的具体矛盾, 对这些具体矛盾的分析是化解矛盾, 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一、准备阶段——思想品德要求本身与教育者自身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对思想品德要求的吸收情况既有主观原因, 又有客观原因, 所以可以相应地将其自身接受能力可分为客观接受能力与主观接受能力。

首先, 客观接受能力是指教育者以现有的经验、知识来诠释社会要求的能力, 即“能不能”。由于个人素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的不同, 导致教育者对思想品德要求的内化程度的不一致, 继而不同教育者对同一教育目标的认识、教育内容的掌握、教育方法的选择千差万别, 再加上当前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开放、日新月异的社会, 通过大众媒介各种崭新的观念不断地冲击教育者的视野,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才能提高自身接受思想品德要求的客观能力, 以便应对当今社会提出的更高要求。

其次, 主观的接受能力是指教育者在其自身主体性作用下对社会要求接受的程度, 即“愿不愿意”。教育者作为个体, 既是个人的存在, 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 所以教育者本身存在着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教育者的社会角色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其担任的角色是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所言所行必须同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相吻合。另一方面, 教育者又是与社会相对的个体, 个体虽受社会的制约, 却时时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正是由于主体性的存在, 教育者表现出对体现统治阶级要求的社会规则的超越与批判, 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与社会主导思想道德规范的偏离, 在与受教育者的交流自然地中流露出对社会要求的困惑。因此, 教育者最终所形成、所传导的理念和信念未必同社会要求的价值取向完全吻合, 所以在同一个教育者身上, 也可能因为不同的情况存在着社会代表者、非社会代表者及反社会代表者这三种角色面目。教育者主观上对社会品德水平要求的认同度, 将决定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 是否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谋生的手段, 是否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因此, 只有具有相应的主体意识、主体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才会自觉地肩负起教育使命, 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现实特点, 完整、准确地把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 并被受教育者所掌握。所以说, 教育者要教育他人, 自己也有一个先受教育的问题, 而且这种教育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随时随地都进行的。

二、实施阶段——转化了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需要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在分析实践的动机时, 肯定了需要对人的意义:“任何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据此, 马克思批评了英国唯物主义者无视个人需要的缺陷, 他指出科学的唯物主义理论不应只承认知识和理论, 而忽视“人的整个身心”的需要, 其理论也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要求必然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目标。因此, 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必然被需要驱动。但是在实践中通过教育者转化了的思想品德要求在带上了教育者自身烙印后, 在融入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后,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某些需要。

首先, 转化了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见, 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不仅承认人的生物性, 并且强调它是一切活动的基础。但是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存在着有意或无意地淡化人的生物性的倾向, 把物质需求当作万恶之源, 在对待受教育者由于在其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思想问题时, 没有追根溯源, 一味地强调思想偏差, 狭隘地认为只要有了正确的信仰支撑, 就能克服一切问题,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其次, 转化了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个性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 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 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因此, 真正的个人独立性和个性应当孕育于社会主义。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人论的片面理解, 过于强调整体性、统一性, 而忽视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自由个性才是马克思主义最终指向。在实践中过于强调从社会需要出发, 突出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完成社会任务或解决社会问题, 使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这一主题, 主要表现在:从教育方法上讲, 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方法, 而教育对象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不利于教育对象自主性、能动性的培育。从内容上讲, 过分强调教育内容与标准要求的一致性, 用统一的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和塑造每一个人, 忽视了不同人群的思想和道德的差异性, 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讲, 过去强调培养整齐划一的听话型和服从型人格, 忽视和抹杀了不同教育对象之间的丰富多彩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再次, 转化了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自身情感需要之间的矛盾。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或人与自己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映, 可以说人与人的一切活动都必然伴随着情感交流。在教育过程中, 如果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很可能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态度, 引发消极情感体验, 从而妨碍了自身对教育理念、目标、内容的内化。但是, 长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有忽视情感需求的倾向。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育者必须阐释和贯彻国家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但许多教育者片面地把灌输国家意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功能, 具体表现在其方法、形式、内容都被染上了浓郁的政治色彩以及政治功利性,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这之间的情感交流, 导致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缺乏情感动力;二是对受教育者的情感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没有建立有章可循的目标、内容、规章制度、考核制度的情感培养方案, 以至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特征, 错失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三是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法, 缺乏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因而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缺乏激发。

三、外化阶段——内化后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列宁曾经指出:“判断一个人, 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 而是根据他的行动”。所以说思想品德最终应当落实在其行为上, 行为是检验一个人思想政治品德是否成熟的标准。因而如何使受教育者将其内化后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促进其发展的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的重点。如何实现知行转化, 不同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知行转化的关键所在,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与心理外部环境之相互关系决定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受教育者已经不具备老一辈革命家通过与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抗争中所获得的实践体验, 所以对于思想品德要求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缺乏实践支持, 而当今社会的外部环境又缺乏对受教育者进行实践教育的资源的现状。这一理论对于分析外化阶段的具体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即表明外化阶段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受教育者内化后的社会要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

当代学生从小开始学习马克思理论, 但在实践生活中却很少运用到它, 不是说它不科学, 只是没有运用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 每个人几乎是经常地目击到理论与实际的反差状况, 这些情况势必引起人们的内心冲突和选择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 我们会倾向于以社会和群体所认可的方式行事, 即从众效应。从众效应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例如, 近几年, 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时, 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 “学不在深, 作弊则灵”, 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 “大家都作弊, 我为什么不作呢”, 一位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因此, 当内化后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周围人们的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不一致时, 行动力就很难产生, 知行转换出现障碍。所以, 即便是受教育者已经将思想品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即表明其从内心认识到思想品德要求的正确性, 但是在一些不良的环境因素面前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行为方式抉择的困惑。受教育者可能在会无奈抱怨这种不良的社会环境或行为之后, 渐渐听之任之, 甚至有被周围人同化的可能, 而不是根据内化的思想品德要求为所当为。

四、反馈阶段——测量教育效果与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认为反馈阶段的参与主体仅仅是教育者一人, 但是由于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增强, 主体性地位的确立, 在反馈阶段也发挥着其主体性作用。所以有必要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维度来探析反馈阶段的主要矛盾。

首先, 就教育者而言, 缺乏有效测量的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而人又是这些关系的总和, 可见人的本质何其复杂;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指出人具有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言语行动, 由此人的思想的复杂性。正因为人的复杂性, 所以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进行测量本身有一定难度, 只有塑造民主的教育氛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借助科学的测量工具、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才有可能提高教育效果测量的准确性, 反之如果教育者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是其谋生手段, 所谓测量的教育效果很可能是凭空捏造、以一概全。

其次, 就受教育者而言, 当受教育以主体视角审视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时, 会对自身教育效果的进行评价 (思想道德要求在多大程度上被转化为其思想品德结构中去, 进而外化为行为, 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的动力系统即需要性, 所以受教育对自身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其需要程度的影响) , 评价结果将影响其参与反馈阶段即将自身教育效果反馈给教育者的主动性, 而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反馈过程的深度、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教育效果的测量是否具有准确性, 继而影响下一轮教育目标的制定, 教育内容的选择。具体表现在如果受教育者对自身教育效果评价过低, 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满足其需求甚至永远不可能满足其需求, 产生阻抗情绪, 继而引发消极态度, 导致消极行为, 在教育者对其思想品德进行评估时, 不积极配合, 或是逃避, 或是表面配合。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既有思想品德水平的矛盾。从对基本矛盾的界定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三方面的互动。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反馈阶段体现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因而, 还应当包括准备阶段, 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教育者”之间的作用。最后, 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的重新划分, 探析其基本矛盾在不同阶段的表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表现

参考文献

[1]刘烨.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矛盾[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1) .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3]张慧玲, 张应杭.困惑与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56.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9.

[5]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22.

思想政治表现 篇9

人们通常是“看书先看皮 (封面) , 读文先读题 (标题) ”。因为标题是一篇作品的重要眉目, 所以, 无怪人们都会对这篇散文作品的标题———“雪夜”感兴趣的。

面对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 做的我要崩溃了, 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作家那句“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的回应, 看似是作者的一种自谦之语, 其实是在简明扼要地揭示散文《雪夜》的主题———抒发一种幸福感。

稍有一些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雪夜”是一种环境描写, 而环境描写手法对于文学创作内容的关系则不外乎这样四种:

⑴与写人的关系: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引出人物或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

⑵与叙事的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某种氛围;象征某种社会现状等;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⑶与抒情的关系: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以烘托或表现某种情绪;为抒发某种情感做铺垫;反衬某种情感。

⑷与说理的关系:为阐发某种道理做铺垫;借景物阐明某种道理;写景中蕴含着某些道理。

有了以上的文学创作理论作指导, 我们再来品析作者特意选用“雪夜”作为标题的良苦用心。我们从作品来看, 内容的确主要写的是作者在某个下雪的夜晚独自一个人依偎在被子里读书。但如果真如作者自谦所说的“没啥意思呀”的话, 那么, 只是记叙和描写“独自一个人在床上读书”的情景, 可以是春夜, 可以是夏夜, 可以是秋夜, 而作者为什么偏要选择“冬夜”, 而且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夜”呢?倘若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可以“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的需要, 那么, 除了“夏夜”不适合“依偎被子”外, 初春之夜、深秋之夜, 也都可以表现“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呀!所以, 我有理由判定:作者特意选取一个“雪夜”来作为环境与背景, 应是蕴含着某种深层意义的, 而绝不像作者本人所说的“没啥意思呀”。

再者, 作者说文章写的“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 那么我要追问一下: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 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 是来自于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而产生的。是啊,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严寒冬夜, 外面还有多少平日里为生活拼搏的游子、打工仔、农民工正在急忙紧赶地往家里奔走呀。相比之下, 作者能够依偎在暖和的被子里, 安静而悠闲地独自一个人读书, 说不定还品着老婆给自己端来刚刚泡好的龙井茶或热牛奶, 此情此景, 你作者才能感到有种“非常幸福”之感。假若没有“风雪夜归人”的衬托, 作者的“非常幸福”之感, 就一定显得空虚。

空口无凭, 咱们还是来用作品中的语句来作印证———

如第1自然段开头写到:“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 是雪塑造的, 一瞬间, 你改变了身份。”

如第3自然段开头写到:“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如第4自然段开头写到:“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 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 一个床头, 一本书。”

如第6自然段开头写到:“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如第7自然段开头写到:“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从以上所引述的这些处于文章各个段首的语句来看, 我认为, 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风雪”也好, 所选择的“冬夜”也好, 所联想的“风雪夜归人”也好, 其实都是在为作者产生“非常幸福”之感和抒发“非常幸福”之情而服务的。所以, 我认为“没啥意思”的《雪夜》其实很有意思, 其具体“意思”主要有下面几点。

有意思之一点是作者以“雪夜”为标题, 以“雪夜”为环境和背景, 并不只是为了抒发一种幸福感, 而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思想主题。像下面从原文中摘录的文段和语句, 都显然同“幸福感”没有直接联系———

第1自然段中: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 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 就像瀑布一样倾泻, 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 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 就像漫天的冤屈, 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肆无忌惮, 千军万马, 奔腾直下。哦, 这雪, 已经难有这样的邂逅了, 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一个听雪者, 我的内心几快翻腾。

第3自然段中: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雪下得这样大, 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 太过奢侈了, 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 让惊喜来得太猛, 排山倒海, 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天空太干净, 就像大地深处的盐海, 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太远。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 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必一片狼藉, 包括人心。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

第5自然段中: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看, 天空非常明亮, 深不可测的田野也很明亮, 仿佛是拂晓, 雪是有光的。所有野外生存的小动物都似乎开始出动了, 都在跃跃欲试, 欢呼这样时刻的到来, 都在暗暗地攥劲儿愣喜。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7自然段中: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第8自然段中: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但我依然喜爱下雪的乡村之夜, 一张床, 一本书, 一只聆听的耳朵, 一个往风雪深处疾跑的心。

第10自然段中: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 是上帝撒下的花朵, 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像是夜半出现的精灵, 可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双忙碌的手撒下这样多的花瓣。

第11自然段中:多好的夜晚, 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 还有雪存在着, 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 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 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

第12自然段中: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

我从上述摘录的文段和语句中, 明显地体会到了这样一些意思:这篇作品以“雪夜”为标题, 既突出了“雪夜”这一典型环境, 也渲染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特定氛围, 在这种典型环境和特定氛围中, 更能促使人的思考、感悟与情感得到某种宣泄和升华。

有意思之二点是文中主要记叙的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 为什么还要特意去写那些“风雪夜归人”?我能想到的意思有以下三点———

一是用“风雪夜归人”的艰辛之情来衬托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读书的幸福之感。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 是雪塑造的, 一瞬间, 你改变了身份。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第4自然段中写道: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 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 一个床头, 一本书。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

第7自然段中写道: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二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 却不忘那些昼夜兼程的“风雪夜归人”, 表明作者心中装着普通百姓。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

第2自然段中写道:“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 是茫茫古典诗歌中最为深邃的一句, 你无论怎样都解不了其中那份美妙奇特的意境。真是千里万里, 千世万世, 它穷尽了无数的话语和思想, 让世界上所有的表达都黯然失色, 味同嚼蜡。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

三是利用屋内“作者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与屋外那些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两种情景的对比反差, 客观再现了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总之, 作者在文中记叙自己于“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的时候, 不时出现对“风雪夜归人”的描写和联想, 仿佛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 有力地强化了作品的时空动感, 把屋里与屋外、实景与想象、现实与历史、思绪与情感等等都巧妙地贯穿起来了。

有意思之三点就是作者对“雪”的看法。面对学生们的困惑:“亲, ……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原文作者陈应松的回答是:“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如果真像作者陈应松说的写雪“没有啥意思呀”的话, 那我们来看看原文中的这些语句, 品析一下里面到底蕴含没蕴含着“啥意思”。

第1自然段中写道: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 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 就像瀑布一样倾泻, 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 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 就像漫天的冤屈, 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在这段语句中, 作者一下子就集中用到了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能由作者简单地说没有“啥意思呀”了吗?

第3自然段中写道: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雪”本是自然的, “人”却是有情感的;具有不同处境或不同心境的“人”, “雪”就成了某种“情感”的投射对象。那么对哪些人来说,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呢?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下得这样大, 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 太过奢侈了, 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 让惊喜来得太猛, 排山倒海, 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虽然“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但对有些人来说, 他们对“雪”的到来却充满惊喜、充满激动, 仿佛感觉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恩宠似的。

第5自然段中写道: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在这段语句里, “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抚慰人心的生命希望。

第8自然段中写道: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在这段语句里, “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改变现实的手段措施。

第10自然段中写道: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 是上帝撒下的花朵, 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在这段语句里, 充满了对“雪”的赞美之情!

第11自然段中写道:多好的夜晚, 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 还有雪存在着, 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 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 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在越来越巨大的飘舞飞旋中, 在越来越深沉的落雪里, 时间与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在这段语句里, 充满了对“雪”的感恩之情!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在这段语句里, “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雪的信使”等等意象, 无不具有某种一语双关的含义, 让人浮想联翩!

勿庸置疑, 所引述的这些原文中的语句, 给读者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 对读者思想的启迪是必然的, 即使作者本人“无意识”地写出了这些“没啥意思”的话, 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文学鉴赏研究者却不能不重视它们。因为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 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同时, 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 领悟其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所以,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文章中的“雪”的意象绝非是“没啥意思”的, 而是充满丰富思想内涵的。

除上述所品析的有意思的三点之外, 原文中还有一些看似与作者所说“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这话不沾边的语句, 也无不是一种精警之语或哲理之言, 颇能让人不断深思和咀嚼品味。如原文中的这些语句: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的: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 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必一片狼藉, 包括人心。

第5自然段中的: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的: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实事求是地讲, 陈应松的散文《雪夜》, 除了在思想内涵方面比较蕴藉外, 在艺术表达方面也有独特的地方, 不然上海的高中语文联考为什么要选取这篇作品作为阅读鉴赏材料呢?太细琐的地方我就不说了, 我认为这篇作品的最突出写作特色, 应该是这么两个:一个是它的对比 (或衬托) 手法, 一个是它的象征意义。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 他能在雪夜里独自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 感到非常幸福, 他的这种幸福感, 其实是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中才产生的;换句话说, 也正是那些“风雪夜归人”的艰辛之情状, 才愈加衬托出了作者雪夜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书的幸福之感受。如果没有对比, 没有衬托, 作者的幸福之感就无从显示出来, 顶多就是在排遣一种孤独之感、抒发一种寂寞之情。倘若是这样的话, 文章的思想性就显得平庸多了。但是, 经过用“风雪夜归人”这一自古以来就有的意象, 同此时此刻一个人独自依偎在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而感到非常幸福的感受, 这样一对比、一衬托, 就不仅使文章升腾了思想性, 而且也使文章充满了人情味。它至少能让我这个阅读者和鉴赏者, 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作者能够身处温衾暖被中却在想着那些“风雪夜归人”, 表明作者是一个心怀恻隐而善良厚道的人, 是一个心系社会而顾念他人的人,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 还是一个像杜甫那样, 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的人, 即希望所有“风雪夜归人”都能像自己这样, 早点回到各自温暖的家中, 享受安宁与幸福。所以, 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既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光彩, 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再从全文来看, 尽管作者借“雪”这一意象, 抒发了许多复杂的思想情感, 但是若把原文中的下列语句集中梳理到一起来品味, 是不难发现“雪”应是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例如———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5自然段中的: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7自然段中的:我今夜让耳朵飞得很远, 让它进入平原的深处, 在沟壑和湖面上去捕捉雪的声音。是的, 如果进一步, “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还有明天从梦中醒来撞到这样喜庆安静、雍容华贵的早晨, 眼睛被晴雪所洗, 鸟群欢唱。这是后一步的事。

第8自然段中的: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我认为, 如果要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语句来概括文中的“雪”所象征的意义的话, 那就是这里的“雪”象征着一种祈盼和希望。作者在文中将“雪”作为了一种象征物, 就使寒冷的雪, 变得温暖了起来;就使自然的雪, 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就使本无生命意义的雪, 成了人们心中的某种祈望。因为“雪”虽不是天天会下、年年会下, 但它毕竟有时会突然而至。据史料记载, 就连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广州, 不仅在历史上曾下过雪, 而且在近年也曾飘过米粒般的雪籽呢!总之, 人若怀有某种祈盼和希望, 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有追求、有目标、有奔头, 从而感到一种人生幸福!

正因为在《雪夜》一文中, 作者能较好地把丰富的思想情感与恰当的艺术技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 上海一些高中的语文联考, 才有理由选取这篇文章作为文学阅读鉴赏的命题材料。

摘要:当有人询问湖北作家陈应松在散文《雪夜》中“想用雪来表达什么”时, 作家只简单地回应了一句“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通常有许多文学创作者都不大愿意向读者解释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并且创作者的有些感受也的确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因此, 这既给一般阅读者增添了不少的理解障碍, 同时也给文学鉴赏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本文即是从作品《雪夜》的标题、内容、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 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 将蕴含在作品里的丰富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绪感受充分发掘出来,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了解作家。

庄子的政治观念理想式的表现 篇10

庄子理想中标准的“建德之士”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1]p287他理想中的君主在《在宥》如此描述:“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1]p369庄子这里显然理想化的君主是无是非的,无私欲的,平等而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有德之士。而现实中的政治统治者大多“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焦,民其无如矣”。[1]p132所以庄子寻求自己的理想国中的治世之君要“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1]p290这样的理想君主用德治代替现实中的人治以及法治,因此他针对现实中那些“以己出经式义度,人孰敢不听而化诸”[1]p291的君主,认为他们“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而使蚊负山也。”[1]p287反对那些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的暴君,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和理想式的构想。

(二)理想的政治措施

庄子“以为天地万物,皆一气变化所成。其变化人无从预知之,故同宇宙之中者,彼此亦不能相知。世之执其所见,自谓能知者,均属妄说。执此妄说,而预示诸天下,则纷扰起亦。故治天下之法,莫如泯是非,泯是非则不执成见。”[7]p35提出“泯是非”的“治天下之法”。在《在宥》篇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1]p364也就是无为之政,不治之治以达到大治,不以“人治”治天下。这就是政治思想中理想的政治措施的典型表现。认为不治就是治理的最好制度和治理办法。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释说:“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9]p123只要“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天下就“有治”了。“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亦,不可不察也。”[1]p401尊天道无为而反人道有为,也就是尊自然而反人为和人治。正如他赞成不以天下为事,让天下顺自然以泄人情。庄子希望通过不治无为这种手段以达到大治。“‘顺物自然’则人民可享自由的生活。统治者去私,(无容私)才能走上为民为公的路途。”[11]p35显然庄子反对现实中的暴政,提倡重视个性,尊重生命的个体。这既是政治观念理想主义的表现,也是仁者情怀的显现。

(三)“无为式”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国

老子认为要“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小国寡民”,而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让王》里构建的“无为式”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国生活蓝图:“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褐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做,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1]p336这样的生活图景富于理想主义色彩,是当时处于祸患年代的人们的共同理想和心声。在《马蹄》篇中云:“夫至德之世,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为素朴;素朴而民心得亦。”[1]p334在这样的理想王国中,人人丰衣足食,人人平等相待,万物同享自然,这样的“建德之国”和“至德之世”正是庄子面对残酷现实所希望达到的政治理想蓝图。这样的理想治世所达到的世界和谐是庄子所提倡和向往的。“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治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1]p287庄子以他那飞腾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理想政治下的理想家园来达到藉以解脱自己的和天下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他的超现实的一种理想政治观。

总之庄子厌恶现实的黑暗,在思想上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入世济政的理想的政治方案。行为上的彻底放弃入世济政,思想上逍遥姿态面对人生。和其他诸子明确积极的入世态度截然相反,他以一种出世者的眼光关照现实社会。他清醒地认识到时代混乱,社会充满阴谋权诈和道德的颠覆“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14]p350。所以庄子在面对整个时代和现实中的政治,明显有追求超然之下的隐者的愤懑和感慨。正如李泽厚说:“从表面来看, 庄、老并称, 似乎都寡恩薄情, 其实庄、老在此有很大区别, 老子讲权术,重理智,确乎不动情感;庄子则道是无情却有情,外表上讲了许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却深深地透露出对人生、生命、感情的眷恋和爱护。”[15]庄子的无为是芸芸众生的一种保持生命之道, 在对生命权的尊重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式的无为式政治观。

摘要:庄子政治观理想式的表现在:理想的政治君主的“无为”, 理想的政治措施的实施方式, 理想国中的美好图景。通过这三面来解析庄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的为政之道, 从而深层次地体味这位先贤的独特的政治观中的智慧。

关键词:庄子,无为,理想政治

参考文献

[1][2][3][4][5][6][8][10][12][13][][14][战国]庄周著.[清]郭庆藩辑.王校鱼整理.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全三册) [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9]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5

思想政治表现 篇11

【关键词】诗歌教学 心理感觉 词语 判断 猜测 议论 情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25-02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诗歌鉴赏专题是考生普遍觉得不易掌握的一项专题内容,也不容易拿到高分。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诗歌语言本身的凝练、含蓄、跳跃性的特点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二是诗歌鉴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包括对时代背景、诗人经历、意象等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内容博大精深;三是对诗歌创作艺术手法的掌握;四是准确把握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情感。应该说,能够准确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唤起自身情感共鸣,获得阅读上的享受是鉴赏诗歌的最终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以掌握前三项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小的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做到较快地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方法就是通过抓住诗歌中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来揣摩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些词语中有一些是显而易见的“诗眼”,而有一些是表示判断、猜测、议论、反问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并结合诗歌意象、意境仔细揣摩,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下面分类举例分析。

一、抓住诗中显而易见的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

这些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是显而易见的“诗眼”,如喜、怒、哀、愁、乐、寒、酸、痛、伤、羡、空、自等。这些词语直接呈现在诗歌文本中,可以说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2016年高考新课标I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曹翰的《内宴奉诏作》:“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尾句的“羞”也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为不能再战沙场立下战功而羞愧的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

例如,2008年高考全国1卷的宋诗鉴赏题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揣摩诗人的情感可抓住尾联的“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的“羡”字,从而明确诗人是羡慕并向往渔人在斜风细雨中乘着小舟悠然自得的生活。抓住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羡”字,题目的第二问“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赏析刘长卿的《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自”是“独自”、“孤独”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孤寂伤感的情怀,流水无情独自流,哪管人肝肠寸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送客的悲凉之感及与同为谪臣的友人惺惺相惜之情。

贾岛的《暮过山村》:“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颔联“落日恐行人”的“恐”字和尾句的“烟火渐相亲”的“亲”字表现了诗人由独自一人经过萧疏荒凉的旷野的恐惧到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院边常种的桑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变化过程。

二、抓住诗中表示判断的词语

某些诗歌中有一些表示判断的词语也能表明诗人的情感倾向及志向,这也是在鉴赏时需要关注的。这些表达是或否的判断词一般能较为强烈地表达诗人的某种情怀、决心或志向。如“免”、未肯”、“不管”等。

例如,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诗歌唐代诗人韩偓的《残春旅舍》:“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尾句的“免”直接表达了诗人要好好地保存这顶珍贵的朝帽,千万不能让它被尘埃污染,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的爱国之心。

例如,宋代诗人杨朴的咏物诗《莎衣》:“软绿柔蓝着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尾句的“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未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愿意用功名利禄来换取蓑衣象征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情感倾向非常明显。

又如,赏析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本诗的诗眼是“交情”,尾句还有一个表判断的词语“不管”,意在强调无论世上有怎样的风波,诗人与朋友的友情就像这个山溪渡口一样是坚定不移的。

三、抓住诗中表示猜测的词语

有的诗歌中有一些表示猜测的词语也能帮助我们揣测诗人的思想情感。这些表猜测的词语如“似”、“疑似”、“料得”等委婉表达了诗人对某人某物的特殊情感。

例如,明代高翥的《秋日》:“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第三句“豆花似解通邻好”的“似”字是“好像”的意思,结尾两句是说豆花好像了解“我”想要和邻居交往的愿望,伸长了藤蔓到墙的那一边表达“我”对邻居的问候。这是借物传情,表达了对邻居问候的温馨情感。

例如,宋代寇准的《春日偶书》:“柳岸花塘慵独赏,闲门春尽阻闲游。少年多故心先老,却被人疑似白头。”诗中“疑似”一词既紧扣前句表达自己年少多经历患难的坎坷,同时也表达被人错认为“白头”的无奈与心酸。

又如,唐代高适的《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尾联的“料得”一词将一个浪迹烟波、不问世务的渔父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了。

四、抓住诗中表示议论的词语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进行评价和论说,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观点、见解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议论也包含着揭示事物外在与内在,或者与它事物之间的哲理及其关系。也就是说,诗人对诗歌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古诗中表议论的词语多出现在咏史怀古诗、咏物诗和哲理诗中。

例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中的“可怜”一词道出了诗人对贾谊悲剧一生怀才不遇的惋惜和悲叹。

例如,元稹的《菊花》:“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三句以否定句式“不是偏爱”,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第四句“更无”道出了原委,表明了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可以说,诗歌赞颂了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

又如,我们熟悉的哲理诗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为有源头活水来”表明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使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五、抓住诗中表反问的词语

古诗中表反问的词语能直截了当、强烈地表达诗人坚定的决心与志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蔑视权贵决绝态度与不卑不屈的气概。

例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尾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岂”以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无比自负的心理,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清高宗敕编的《唐宋诗醇》这样评价:“结句以直致见风格,所谓词意俱尽,如截奔马。”

又如,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南北史感遇十首(其五)》:“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第三句中的“岂能”直接表达了对奸邪谄媚之人误国的愤慨之情。

揣摩诗人的情感因诗歌难度不同鉴赏难度也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如果能尝试着从表现诗人心理感觉的词语突破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在诗歌鉴赏中若能牢牢抓住这一点也就为理解诗歌思想感情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思想政治表现 篇12

“生活与消费”单元中的部分内容实际上是讲解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 供求影响价格; (2) 价值决定价格; (3)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如果照本宣科的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供过于求……”学生一方面会觉得太过理论、枯燥, 另一方面也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点, 用来解决考试中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理论联系实际来讲解该知识点情况会好很多。比如可以按照“实例—分析—总结”的思路来进行讲解。下面针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来具体说明。

一、实例的选取

例如, 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的讲解中可以用“制铝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活泼, 冶炼比较困难。仅仅在100多年前, 铝还是一种贵重金属。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 为显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贵, 曾头戴铝王冠, 使用铝质餐具, 并用铝碗赏赐功臣;英国皇家学会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贡献, 重金制作了一只铝杯, 赠送给门捷列夫。铝当时之所以这么贵, 要从制铝历史说起。1825年丹麦化学家奥斯德发表实验制取铝的经过。1827年, 德国化学家武勒重复了奥斯德的实验, 并不断改进制取铝的方法。1854年, 法国化学家德维尔改进维勒的方法, 用钠做还原剂, 成功地制得成铸块的金属铝, 实现了铝的工业化生产。但由于钠价格昂贵, 用钠做还原剂生产的铝成本比黄金还贵得多。1886年美国的大学生霍尔和法国大学生埃罗, 都各自独立地研究出电解制铝法, 铝从此更广泛地为人所用, 价格也迅速降低。

二、实例的分析

结合实例, 进行理论分析, 最后得出响应的知识点。

在“制铝历史”的例子当中, 可以设计一些问题, 让学生分析、讨论, 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的出正确的结论。

设计问题:“为何拿破仑三世的时候, 铝的价格如此昂贵?”学生们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但最终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1) 铝制造困难。上升到理论的角度, 这实际上是说当时制铝所需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即铝的价值比较大。因此, 这恰好说明了“价值决定价格”这个知识点。 (2) 当时制的铝非常少, 物以稀为贵。上升到理论高度, 这实际上是“供求影响价格”的一种表现, 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3) 铝在当时可以作为财富和尊贵的象征。这反映了心理作用对价格的影响, 这实际是价格的间接影响因素, 最终是通过商品的供求来实现的。

三、总结

下面就是要将理论本分抽象出来, 脱离具体实例, 上升到一般的高度。最后可以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总结如下:

(1) 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间接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 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 有时低于价值,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 价格与价值经常不相符, 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 商品的平均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 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上一篇:处理和服务下一篇:高校舞蹈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