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史(共12篇)
大学校史 篇1
摘要: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 在阐述校史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剖析当前制约校史馆功能发挥的因素, 并结合学校实际, 尝试提出加强校史馆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校史馆,建设,新疆师范大学
高校校史馆是展示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成就、扩大学校社会声望的载体和窗口, 也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基地,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校史馆传承学校精神, 准确诠释学校办学理念, 记录学校成就, 便成了当前各高校校史馆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以期对校史馆建设发展提出可借鉴的办法。
一、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概况
新疆师范大学起源于1906年乌鲁木齐师范学校, 正式成立于1978年, 为新疆以及西北其他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 设立在三个校区中的昆仑校区。校史馆主要通过文字配以图片、图表的形式呈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名师和杰出校友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内容, 并辅之以奖杯、沙盘模型等部分实物展示学校的办学成就和新校区建设。校史馆目前隶属于校长办公室, 主要在新生入学、外来宾客来访以及学期间不定期对外开放。
二、校史馆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馆藏资料尚待进一步丰富。目前校史馆主要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 实物较少, 而且没有文献材料、音视频作品, 校史馆目前尚未充分利用其和档案室统辖于校长办公室的优势, 通过联系档案室将有价值的学校档案资料重新整合、编研, 陈列到校史馆中。
(二) 信息传播手段和途径较为单一。校史馆内由于空间和设备条件不足等原因, 展示的资料多以图文为主, 缺少多媒体音像制品, 无法生动展示校歌、宣传片等音视频作品;另一方面, 目前学校还没有专门针对校史馆建立校史馆网站, 师生们只能通过前往校史馆参观了解校史, 这也制约了校史馆的传播效果。
(三) 校史馆育人功能未充分发挥。目前学校校史馆主要在新生入学或宾客来访期间对外开放。由于开放时间不固定、史料相对匮乏等原因, 师生日常时间参观校史馆人数较少。另外, 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参观校史馆人流量大、时间短暂, 讲解员匮乏, 难以给参观的新生留下深刻印象, 而且校史教育目前仅局限于学生前往校史馆实地参观的方式, 制约了校史馆育人功能的发挥。
(四) 人才队伍匮乏。目前, 校史馆缺乏管理人员。校史陈列室目前没有专职工作人员, 在开学及人流量较大时, 依托档案室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勤工助学学生讲解, 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 现有兼职工作人员业务素养亟待加强。现有的兼职工作人员缺乏相关专业背景, 且很少有关于校史馆管理的专业培训, 严重影响了校史馆的专业化管理和“软实力”提升。
三、加强校史馆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 笔者结合新疆师范大学实际, 尝试提出以下可行性措施。
( 一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面对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硬件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 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 在设施配置、位置选择、面积分配等方面下功夫, 不断充实基础设施。首先, 在校史陈列室内增设多媒体设备, 如引进音箱、楼宇电视、灯箱等音视频设备, 或者专门开辟一个多媒体展厅专门播放学校宣传片、校庆专题片等。其次, 对校史资料进行特色化陈列。结合新疆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 按照历史沿革或选择不同的主题, 对校史材料进行归类陈列, 如可设立“学校发展史”“特色学科”“实习支教”等主题鲜明的不同陈列区域, 并请美术学院教师在展厅整体设计风格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性设计。第三, 充分利用新校区的广阔空间, 扩大校史馆规模。2014年底, 新疆师范大学2519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教学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 可以在新校区二期和三期建设中规划一个校史馆的固定场所, 或者利用新校区内广阔的室外空间建设一片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内涵的“校史文化长廊”, 以浮雕或者其他立体设计呈现校史, 使之成为新校区建筑风格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也让广大师生受到形象的校史教育。
(二) 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一是充分利用档案室资料。目前, 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陈列室、学校档案室共同隶属于校长办公室, 在组织协调、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校史馆和档案室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可以借助学校档案资料丰富其馆藏内容。第一, 校史馆应当充分利用档案室丰富的档案资源, 合理挖掘档案室的声像资料、文献资料、实物等, 通过提炼、加工档案资源使其成为校史馆的展示内容。第二, 以档案室为依托, 以校庆为契机, 选择专题项目对现有档案资料进行筛选、编研, 成册或出版校史著作。第三, 校史馆还可根据特定主题, 借用档案室现有资料满足各类专题校史展览需求。二是以校友会为抓手, 丰富馆藏资料。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校友资源是学校最富饶的人才资源”。新疆师范大学于2014年5月校友会筹备办公室的成立, 正是校史馆建设重要的利用资源之一。校友会办公室目前与校史馆统一于校长办公室管理, 可以通过校办协调校友会在日常工作中征集展示校友在各工作战线取得成绩的资料, 将一个个展示校友骄人成绩、凸显校友优秀典型的资料整合为校友成果展, 在激发校友的爱校热情的同时, 也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校友手中珍藏有很多他们在校期间珍贵的如老照片、纪念册、徽章等实物, 这些彰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 记录着历届学子们追求科学、文明、进步与真理的抱负与信念, 最鲜活地呈现“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这些身边人物的生动资料更贴近普通师生, 必将在深深吸引他们的同时产生更大影响。
( 三 ) 丰富传播手段与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改变人们传统信息接收方式的同时, 也拓展了信息传播新的渠道。在新疆师范大学校史馆建设过程中, 首先可以考虑改变传统的文字配图片的扁平手段, 将其与音箱、楼宇电视等音视频设备结合起来, 从而使展览内容更具吸引力;还可以在馆内增设自助导览机, 方便参观者在没有讲解员的情况下了解校史。其次, 建立网上校史馆, 搭建虚拟校史馆网络平台。可以将现有校史馆内陈列材料尽可能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处理, 将校史馆陈列的内容同步到网络上。此外, 还可以在网上校史馆设置新的栏目, 使在实体校史馆内无法展示的内容得以补充和完善, 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校史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第三, 将电子化史料归类编辑后形成专题, 通过校园官方微信、微博、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方式将信息内容推送向广大师生。
(四) 增强校史馆在学生教育中的利用率。一是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校史教育是方便学生了解学校发展历程, 增强他们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校史馆可以在改革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上进行尝试, 例如分批次、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参观, 讲解员针对参观者的专业可以对校史馆内和其相关的人物或者实物进行典故式的生动讲解, 吸引学生对专业和校史的兴趣。二是加强校史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结合不同时段学校的教育宣传主题, 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展览、专题讲座活动, 充分发掘校史馆的教育作用。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可以充分利用校史馆中陈列的优秀校友和杰出学者等的手稿、传记等史料, 将他们立志报国、爱疆建疆的热情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中。也可以邀请杰出校友为广大师生进行讲座, 针对某个时期或者某个实物回忆学校过去的成就和历史。此外, 校史馆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校史知识竞赛、校史讲解技能大赛等校园活动, 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传播学校的历史文化。
(五) 人才队伍建设。第一, 配备校史馆专职工作人员。校史馆现在仅有兼职的校史讲解员, 人员匮乏影响了校史馆的建设与发展, 在校史馆建设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考虑从档案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引进人才。第二, 不断提高现有兼职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加强现有人员在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等业务技能的培训, 从而形成一支专业技能过硬的工作队伍。第三, 改革校史馆勤工助学学生管理机制, 通过学分奖励、提供培训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能够长期胜任的校史馆讲解员、校史资料收集编研人员。
校史馆是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和传播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重视和加强校史馆建设, 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品质, 充分发挥其传承学校历史、扩大对外宣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玉玲.论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一体化建设.中国档案, 2009 (5) .
[2]崔岚, 刘长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延伸——论高校校史馆教育资源的利用.煤炭高等教育, 2013, 9 (5)
[3]赵乐天.校史馆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功能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文化学刊, 2013, 11 (6)
[4]查荣.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几点体会.办公室业务, 2012 (8)
大学校史 篇2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综合性私立大学。
校主陈嘉庚先生,独资创办厦门大学,并财政上资助厦门大学达 16 年之久。面对经济不景气的艰难境遇时,陈嘉庚仍说:“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校旨、校歌、校徽、校训均阐明“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之理念。校歌由郑贞文写出歌词,著名音乐家赵元任谱曲;校徽由陈嘉庚先生亲自确定,并沿用至今;校训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1919年8月,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私立厦门大学假集美学校举行开学仪式,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传办的大学宣告成立。
初创时,学校设有师范、商学两部,师范部下分文、理两科,学制预科两年、本科四年。
1921-1937 私立与初创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至1930年6月,全校共设 5 学院、21 学系。
学校在林文庆校长的主持下,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为校训,致力于行政与学科建设,重金礼聘知名教授学者,一时群贤毕至、名流云集,如:
文学家、国学大师:沈兼士、林语堂、鲁迅
哲学家:张颐(1927年11月-1929年7月任副校长)
语文学家:台静农、陈衍
历史学家:薛永黍、郑德坤
人类学家:史禄国(俄籍)
社会学家:徐金声
数学家:姜立夫
物理学家:胡刚复、朱志涤、孙贵定、雷通辞、钟鲁斋
法学家:黄开宗、区兆荣
政治学家:王世富、丁作韶
会计学家:郑世禄、陈德恒
银行学家:冯定璋、朱保训
1922年2月,私立厦门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陈嘉庚为永久董事,陈敬贤(陈嘉庚胞弟)为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
1935年5月10日,重新组建校董会,陈嘉庚仍为永久董事,林文庆为当然董事,汪精卫、孙科、宋子文、王世杰、孔祥熙、黄奕柱、曾江水为名誉董事,陈延谦、李俊承、黄廷元、黄伯权、洪朝焕为校董事。
1937-1945 国立与抗战迁汀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校长。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为保证教学不致中断,厦门大学经教育部批准迁往闽西山城长汀。1938年1月17日,学校在长汀复课,时为在校生数仅为198人。
在长汀办学八年中,学校延聘许多良师学者,厦大学生一方面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组织成立“国立厦门大学学生救国服务团”等团体,投入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一方面勤勉学习,发奋攻读,务期求得真正学问,在校生达1044人。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蝉联冠军。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誉为“南方之强”。
1944年春,英国纽凯索大学教授雷立克,美国地质地理学家葛德石,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李约瑟博士等先后来校考察和学术访问,称赞“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称之为“东南最高学府”、“国内最完备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在长汀办学期间成绩卓著,获得当时社会各界一致赞扬,学校迁返厦门时,长汀社会各界送大匾额誉为“南方之强”。
1940年4月6日(国外定为5月6日),厦门大学校友总会宣告成立。
1945-1949 复员厦门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46年4月6日,汪德耀校长发表《25周年校庆致校友书》,提出“兼容并包”及“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主张,表明厦大的办学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1946年,学校增设海洋学系,1947年赠设国际贸易学系,1948年7月将机电工程学系分设机械、电机2个系,理学院也因之分设理学院和工学院,至此,全校扩展到5个学院18个学系,学校形成了学科比较齐全,具有文、理、工的综合性大学。
1949-1966 建设新厦大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王亚南校长学术造诣深厚,知识渊博,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翻译《资本论》的第一人。他能正确处理政治和业务关系,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关心学生和年青一代,善于发现人才,培育人才,被誉为“懂得人的价值”的教育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当年就是他发现并加以关心培养的。
建国初期,国家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对高校院系进行了调整。厦大也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一系列教学和体制改革。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1966-1976 十年**,谋求发展
1969年12月6日,教育部军管组等四单位通知,将厦大下放福建省管理。
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宣告“文化大革命”历史结束。同时,厦大也将翻开厦门大学历史的新一页,厦大人也将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1977-2006 改革开放,重振雄风
1977年曾鸣同志被任命为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书记,而后兼任校长。
学校1977-1981年历任党政领导成员名单: 校党委书记:曾鸣(1977-1984)
校党委副书记:司守行、赵源、谢白秋
校长:曾鸣(1978年4月-1982年2月)
副校长:司守行(兼)、蔡启瑞、赵源(兼)、未力工、潘懋元、唐仲璋、傅家麟
1978年2月,厦门大学恢复为教育部部属全国重点大学。
1995 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有8个学科项目被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
2001年7月,厦门大学“九五”“ 211 工程 ”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 验收。
2002年10月,厦门大学“ 十五 ”“211工程”建设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立项审核。
2003年9月,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启用。
2004年,厦门大学被列入国家“ 985工程 ”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11月,在教育组织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取得“优”的评价。
1、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2、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必其藏?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与无央。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架慈航?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3、厦大校长:
邓萃英 1920年12月-1921年5月 林文庆 1921年6月-1937年7月 萨本栋 1937年7月-1945年8月 汪德耀 1945年9月-1949年10月 王亚南 1950年5月-1969年11月 曾鸣 1978年4月-1982年2月 田昭武 1982年2月-1989年9月 林祖赓 1990年7月-1999年4月 陈传鸿 1999年4月-2003年5月 朱崇实 2003年5月-至今
4、南洋研究院的前身南洋研究所是由全国华侨工作委员会倡议并于1956年成立的,1996年改称南洋研究院。该院目前设有东南亚政治、国际关系、华侨华人、中外关系史等研究所,拥有专门史(全国重点学科)、世界经济、政治学理论3个博士点,专门史、世界经济、国际关系3个硕士点,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6人。2000年9月组建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5、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成立于1999年,前身外文系建于1923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左右,其中正、副教授60多人,同时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36人。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2004年至2007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400篇论文,出版了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100多部。2005至2008年,学院承担了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9项欧盟项目。
2008年,学院在校学生近1500人左右,其中博士生33人,硕士生356人,本科生1090人;同时承担全校各院系的13500多名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任务。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一系列优秀的教学成果。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同心,精诚团结,推动学院事业的协调发展。四年来获得省、校级奖励有:福建省教育工委“支部立项”优秀成果(2项),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大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大学优秀基层工会”,“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五四”红旗团委(2项),厦门大学先进基层党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试行本科生“3+1”(三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生“2+1”(二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的办学模式。
历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种外语等级考试中成绩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外交、外事、外贸、金融、新闻、教育等部门,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外语高级专门人才。知名学者周辨明、林语堂、洪琛等学贯中西的知名教授先后来院任教,台湾诗人余光中、泰国侨领蔡悦诗、陈汉洲及金融业界精英朱德贞、李小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成立于1999年,前身外文系建于1923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
目前,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教学部、日语语言文学系、欧洲语言文学系和法语语言文学系,拥有1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点)、5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1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日本语教育研究中心、双语词典与双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和4个各类外语考试中心和培训中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现有专任教师150人左右,其中正、副教授60多人,同时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36人。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2004年至2007年,全院教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400篇论文,出版了专著、译著、教材、工具书等100多部。2005至2008年,学院承担了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9项欧盟项目。
2008年,学院在校学生近1500人左右,其中博士生33人,硕士生356人,本科生1090人;同时承担全校各院系的13500多名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任务。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一系列优秀的教学成果。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同心,精诚团结,推动学院事业的协调发展。四年来获得省、校级奖励有:福建省教育工委“支部立项”优秀成果(2项),福建省“巾帼文明岗”,“厦门大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厦门大学优秀基层工会”,“厦门大学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大学“五四”红旗团委(2项),厦门大学先进基层党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与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试行本科生“3+1”(三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生“2+1”(二年在国内学习,一年在国外学习)的办学模式。
6、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91年在化学系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和万惠霖院士先后担任学院院长。化学系成立于1922年,是厦门大学最早成立的系所之一,第一任系主任为留美博士刘树杞教授。化学系历来师资力量雄厚,纪育沣、傅鹰、卢嘉锡、蔡镏生、钱人元、陈国珍等中科院前学部委员或知名教授曾执教于此,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化学系树立了优良的学术传统。经过历代化学家和教育家的努力,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已成为国内名列前茅、国际知名的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现辖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和教育部物理化学研究所,所辖材料系于2007年发展为材料学院。另有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化学生物学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挂靠学院。
学院在职教职工283人,包括149名教师、96名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38名党政和后勤人员。教师队伍中教授67人,副教授51人,74%具有博士学位,50岁以下的教师占81%。上世纪八十年代,张乾
二、万惠霖、林祖赓、张鸿斌、林仲华等五位教授分别受国家人事部“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表彰;田昭武院士和黄本立院士先后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田昭武院士、林祖赓教授先后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学院现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蔡启瑞、田昭武、张乾
二、黄本立、万惠霖、赵玉芬、郑兰荪、田中群),其中,蔡启瑞院士和张乾二院士曾获“何梁何利奖”,田昭武院士和万惠霖院士曾获“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田昭武院士担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玉芬院士担任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蔡启瑞、张乾
二、田昭武院士先后获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学院还有3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兰荪、田中群、吴玮)、1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郑兰荪)、15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兰荪、孙世刚、田中群、林昌健、黄培强、杨勇、吴玮、吕鑫、江云宝、徐昕、谢素原、王野、谢兆雄、龙腊生、任斌)、7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郑兰荪、田中群、方维平、吴玮、杨勇、黄培强、谢素原)、2位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郭祥群、孙世刚)、4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获得者、5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获得者、8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位入选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6位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学院的许多研究工作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部分科研成果被多次采用或引用,作为杂志封面,或在Chem.Eng.News上报道;有关教授还应邀撰写国际学术著作的专章或专题综述,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在国际学术组织或机构任职,或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福建省重点学科,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业催化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于2003年正式招生。学院现有学生2182人,其中博士生224人,硕士生586人,本科生1398人(其中漳州校区729人)学院在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资金等方面在全国化学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万惠霖院士和郭祥群教授主持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006年起,郑兰荪院士担任全国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近年来,学院办学国际化迈出步伐,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招收的沙特阿拉伯籍学历留学生毕业后在沙特Aramco公司得到重视,他们在胡锦涛主席访问该公司时为胡主席作讲解。目前化工学科正在实施国际硕士项目。
依托学术梯队合理、学科分布较为全面的师资队伍,借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契机,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近五年,年均到校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发表1900余篇SCI/EI /ISTP论文。2007年到位科研经费6454万元(含材料学院),发表 SCI论文297篇,EI论文165篇。近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郑兰荪课题组),部、省级一等奖4项(万惠霖课题组;吴玮、张乾二课题组;黄本立课题组;田中群课题组),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孙世刚课题组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入选2007“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群体于2001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为首批创新研究群体。2007年,“团簇化学”研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复杂体系的计算化学”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学院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取得突破,2004年和2007年先后有两篇论文发表于“Science”。郑兰荪课题组首次合成并全面表征了球体较C60更小的富勒烯(C50Cl10),提出了可能的形成机理,将富勒烯研究推进到小富勒烯领域,结果于2004年发表在 “Science” 期刊。孙世刚课题组采用一种新的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显著提高了铂纳米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007年5月4日出版的 “Science” 以三页半篇幅的长篇报道刊登了这项研究成果,这也是我校第一篇(第一作者单位)发表于 “Science” 期刊上的长篇研究报告。
近年来在产业化平台建设上也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部电化学工程中心”于2006年获准筹建,该中心是我校“985”工程二期“嘉庚化学”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院依托雄厚的基础研究优势、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国家科技发展应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为国家与地方高科技产业服务目标的一个重要成果。学院将能源化工技术的研发作为重点,“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2008年6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它的建立将促进学院的催化与工业催化等学科基础应用研究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国家能源化工建设服务。赵玉芬课题组组织攻关的丙谷二肽获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1987年获准建设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计委或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中连续三次均被评为优秀。1986年建立的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创建于1991年的化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建立的全国三个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教育部组织的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基地。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教授和柯尔教授曾先后到学院参观指导,并分别受聘厦门大学名誉教授。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光催化、电催化和仿生催化国际会议,第三届中、日、美催化会议,中日理论化学研讨会,第四十六届国际电化学会议,第五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国际拉曼光谱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华人青年化学家大会,中法先进化学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第35届国际光谱化学大会和第17届国际有机磷化学大会。厦门大学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共建的 “纳米生物与化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于2006年成立。
学校对化学化工学院的高水平建设极为重视,在“985”工程二期建设期间,投入2亿元重点建设“嘉庚化学”科技创新平台。学院正利用“嘉庚化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化学新楼落成的契机,加快“化学基础”、“能源化学”、“合成材料”和“化学生物学”四个重点发展学科方向以及“人才”、“公用仪器”和“技术成果转化”三个支撑体系的建设。
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众多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先后有11位教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国家名师等光荣称号,7位教师荣获国家级优秀专家,23位教师获省劳模、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省教学名师等光荣称号,1位教师连续当选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1位教师获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原化学系党总支先后被中央组织部和福建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1999年学院党总支获省委组织部和共青团省委“党建带团建工作先进单位”表彰。2006年学院党委获福建省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2007年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国务院人事部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表彰。2008年学院关工委荣获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化学本科教学团队荣获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诸多热心教育事业的校友、系友和贤达人士及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学院的发展,通过在学院设立奖教金和奖、助学金,联合科技开发及人才培养合作等形式支持学院的工作。
7、厦门大学软件学院software.xmu.edu.cn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的 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成立于2002年2月。学院按新模式建立、新机制运行的厦门大学直属学院。
学院坐落于厦门大学本部校区,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建筑独具一格,紧邻地方政府的软件园区。学院的行政办公大楼、教学实验大楼和研发综合大楼按 5000人的办学规模设计,配置先进的教学、研发、实验、实习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学院把高起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作为学院的立院之本,把教育质量视同生命线,按照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借鉴国际软件人才培养经验,努力实现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软件产业精英。学院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软件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按照国际通行规则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把握重点,推出全球权威性的、IT前沿系统课程,强化外语教学和项目研发实践。
学院正以全方位的教育创新,在思想和观念、体制和机制、模式和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目前学院与IBM、SUN、ORACLE、INTEL、SYBASE、BEA、DELL、花旗银行、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外著名的IT企业和著名高校开展多途径合作办学,力求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创新。
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实用型软件开发和管理人才为培养方向。设有软件工程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包括普通高考本科生、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工学硕士研究生等多种培养类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000人,其中本科生903人,硕士生97人。学院规划到2010年在校学生达2920人,其中本科生2000人,博士、硕士生920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师1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3人。另有外聘专家8人,其中5人为外籍专家;双聘教师14人;兼职教授22人。同时还聘请了国外具有大型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高级专家授课。学院设有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为教师和学生从事软件技术研究与开发提供先进的软硬件平台。学院2004年本科毕业生114人、2005年本科、硕士毕业生103人一次就业率高达100%和99%,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2004年和2005年共有26名本科生被推荐为免试研究生,其中推荐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的有12人。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秉承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发挥厦门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自身特色,努力把软件学院办成具有相当规模的、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应用软件研究开发中心。
8、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由中文、历史、哲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等4个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美国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及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戏剧影视与艺术学研究中心、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学研究中心、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等9个研究中心组成。学院下辖人类博物馆、校史馆、陈嘉庚纪念馆和鲁迅纪念馆,并出版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道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现有教授61人,博士生导师39人,副教授53人。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72.2%。
人文学院各系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著名学者鲁迅、林语堂、顾颉刚、林惠祥、邓以蜇、张颐等先后在学院各系任教。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专门史(中国经济史);3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历史学、哲学,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汉语言文字学、戏剧戏曲学、文艺学、人类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6个硕士点;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含教育类和非教育类)、应用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人类学与民族学8个本科专业。
由人文学院主持创办的“人文论坛”系列讲座,由本院专长教授主讲,面向全校,是提高厦门大学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学术平台,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社团更是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彩。目前人文学院学生社团有鼓浪文学社、矜秋文学社、采贝诗社、学生影评协会、演讲协会、南强话剧社、史韵学社、哲海潮等社团。
9、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 年至 1926 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新闻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 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2007 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现在,我们正在全力打造“面向海洋、亚洲一流的现代化新闻传播学院”,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世界和谐的构建培养具有国际化胸怀,掌握数字化技能的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学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两个系,以及传播研究所、品牌与广告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环境美丽幽静。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面海,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学院还拥有一幢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技术大楼,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提供技术保证。
学院具有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和睦的管理与教学科研队伍。其中专任教师 32 人,梯队完整,结构合理,包括 教授 8 人,副教授 9 人,以及一批具有国内或 国外 博士学位,正在脱颖而出的年轻教师。学院还设有讲座教师,从美国聘请著名教授每年来校研究教学。学院强调国际化教学与研究,常年聘任外籍教师在本院工作。
学院的本科教育长期具有开拓精神。“面向世界”,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国际新闻专业;“面向未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广告专业;“面向现代化”,开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融入了电子传播时代。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育成绩突出,2005 年,“中国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推广”教学项目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本科教育,特别广告教育在全国名列前茅。厦门大学广告教育在中国素享盛名,被誉为中国广告的“黄埔”军校。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大学之一。早在 1983 年,厦门大学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1994 年,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新闻学硕士点。2002 年,又增设传播学硕士点。2005 年,获得二级学科传播学博士点学位授予权与一级学科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至此,厦门大学已经建立了学士、硕士及博士的比较完整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南方之强”。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 2004 年的评估中,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全国排名第 5 位,标志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学院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学院设有福建省重点学科,承担多项国家社会课题、省部级课题以及一批横向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奖项,并在新闻传播,特别是广告业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在广告学研究、台湾东南亚媒体研究、华夏传播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并享有盛名。
学院的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非常活跃,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著名学者、著名业界人士来访,举办学术讲座。学院还与美国、日本、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和研究所互派学生、合作研究,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学院还与业界如奧美公司以及中国新闻社、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媒体建立了实习协作关系。
10、厦门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办高等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厦门大学设立了法科,下设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三系。1930年2月学校改科为院,法科改为法学院。尔后经历数次院系调整,目前的法学院是在原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而成。
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专业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厦门大学法学院已汇集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后劲充足的学术梯队。全院现有法学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人,约占教师总数的75%。近60%的教授和副教授有出国留学深造的经历。在师资队伍中,1人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走学术建院之路,厦门大学法学院已形成较为鲜明的学科建设和办学特色。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经济法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经济法等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和“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项目。近年来,厦门大学法学院立足于国际法及民商法等特色和优势学科,不断充实和提升其他后发学科的教学科研力量,整个学科建设呈现出了有梯次的均衡发展态势。在2005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法学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法学院的办学实力在综合性大学中排名第五。
厦门大学法学院现设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7个教研室,此外还建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罗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定期连续出版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法律评论》、《国际经济法学刊》(已入选CSSCI学术数据来源集刊)、《罗马法与现代民法》及《中国海洋法学评论》等。
厦门大学法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法学院大楼占地10000多平方米,基建面积8235平方米。不仅拥有独立的办公楼和教学楼,而且建设有标准化的案例教学讨论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师工作室。厦门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法学图书资料,并引进开发了若干种重要的中西文电子期刊数据库。1998年,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厦门大学图书馆法学分馆,该分馆目前已被批准为联合国资料托存图书馆。
厦门大学院系调整简史
华东师范大学
80年前是一家。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离校到了上海,在原来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帮助下成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改名大夏大学。解放后经院校经合并,发展为今天的华东师大。福州大学
1960年,为筹办福州大学与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院士赴榕任职(化学一所也随之迁往福州),化学系的一批优秀教师也来到福大。厦门大学物理系也调出林星等数十名教师组建福州大学物理系。厦大的电子物理组技术物理一组,电子物理组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相当于厦大物理系的2/3)也同时转入福州大学物理系。此外,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当于厦大数学系的3/4)也迁到了福大。也就是说,为了创立福州大学,厦大分出了一半的理科,而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一半的工科,厦大工科早在50年代就已分到其他高校了。山东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物理组师生转入山东大学组建山大海洋系(山东大学迁往济南时海洋系留在了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59-62年期间厦大海洋系其他组全部调出,与前边提到的海洋系成立了青岛海洋学院,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厦大海洋系在其后就不存在了,现在海洋系是70年以后重建的)浙江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江大学。东南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现在的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由此可知,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航于1952年成立)。上海财经大学
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
1952年,厦大的土木建筑并入同济大学。
内蒙古大学
1957年,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运学院(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科。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38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322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 55%(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349人,占56.6%;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1797人,占75.4%。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其中双聘院士12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经推荐入围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设置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60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2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
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四种精神
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抗战时期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
历任校党委书记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备 注
张 玉 麟 1952.07 ~ 1954.12 教 授
陆 维 特 1955.01 ~ 1969.01 教 授
于 英 川 1972.07 ~ 1973.01 军队代表 副军级
曾 鸣 1973.02 ~ 1984.08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未 力 工 1984.09 ~ 1986.07 代理书记,福建省政协常委
吴 宣 恭 1986.07 ~ 1989.09 教 授
王 洛 林 1989.09 ~ 1994.04 中共中央委员 教授
叶 品 樵 1994.04 ~ 1996.06 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
陈 传 鸿 1996.06 ~ 1999.04 教 授
王 豪 杰 1999.04 ~ 2006.12 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常委
朱 之 文 2006.12 ~ 至今 副 研 究 员 【著名校友】
李光前 爱国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大女婿,厦大众多历史建筑包括建南楼群、丰庭楼群、芙蓉楼群、国光楼群等以及现代建筑是他和新加坡李氏基金会捐建的,从1927年到21世纪,李氏家族持之以恒地支持厦大建设。
余光中 诗人、散文家、1948-1949年在厦大就读,厦大客座教授 易中天 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厦大教授 鲁迅 思想家、厦大文学院教授 杨振宁 厦门大学名誉教授 李政道 厦门大学名誉教授 李远哲 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连战 厦门大学名誉博士 李敖 厦门大学终身教授
林语堂 作家、学者、翻译家、厦大文学院院长、教授 卢嘉锡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陈景润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萨本栋 厦门大学校长(第一任国立厦门大学校长)、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王亚南 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翻译资本论第一人、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谢希德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柯召 四川大学名誉校长、著名数学家
邓从豪 山东大学校长、物理化学家
曾呈奎 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国际藻类学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融生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曾邦哲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概念创立者,WABSE创始人、秘书长 刘再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1987)阙端麟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宜瑜 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理事长 上官世盘 西昌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部长
葛文勋 第一、二届国际传感学会主席、CASE大学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朱伯舜 美国纽约《华美日报》社董事长、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共同主席兼台湾支部主席
李景昀 医学家、奥克拉荷马大学解剖学系主任
吴伯雄 美国伯明翰大学电子计算机中心主任
林幼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讲座教授、国际著名结构动力学家
庄汉水 菲律宾著名实业家、慈善家 邵建寅 菲律宾著名实业家、慈善家 黄克立 香港著名实业家
黄保欣 香港塑胶商会会长、香港立法局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联侨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望青 新加坡驻日大使
徐世民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镜报月刊社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事务顾问 蔡悦诗 泰国华人实业家、厦大泰国校友会永远荣誉主席 何宜慈 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创办人
沈觐泰 台湾“石油之父”、中油公司创办人并任总经理12年
陈振华 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
刘诗华 台湾电信总局局长
严启昌 台湾公路局局长
杨延英 台湾公路局总工程师
陈树勋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创办人
陈俊德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创办人
夏荷生 台湾邮政总局局长
傅百屏 台湾税务局局长
张克辉 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会长、厦大经济系肄业、1948-1949年在厦大经济系学习。孙亚夫 海协会副秘书长、厦大历史系本科毕业
张高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65级本科(65-70年)张铭清 海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范丽青 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大陆第一个常驻台湾的记者、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厦大中文系79级本科
何立峰 天津市委副书记、原厦门市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8级本科、1984年获财金系经济学硕士,1998年获财金系财政学博士 邱晓华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高级统计师、厦大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78级本科
朱崇实 厦门大学校长、经济法学家、厦大经济系78级本科、1985年获厦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
吴宣恭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经济学家、1951年毕业于厦大外文系 朱之文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财务会计专业78级 林祖赓 厦门大学校长、电化学家、1956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
田昭武 厦门大学校长、电化学家、中科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
王洛林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蔡启瑞 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物理化学家、1937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赵玉芬 厦门大学教授、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
陆文虎 总政艺术局局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少将、钱钟书研究专家、1982年厦大中文系硕士毕业
罗扬才 厦大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厦大第一个革命烈士,1924年考入厦大预科,1925年升入教育系
潘懋元 厦大副校长
邓子基 厦大教授、1952年厦大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钱伯海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
葛家澍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首任院长、1945年毕业于厦大会计学系
厦大各栋楼的来历 群贤楼群,是嘉庚校主建校时候建立的 2 建南楼群,是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赠的。
建南楼群系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陈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会堂、成义楼、成智楼、南安楼、南光楼五幢大楼,曾是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李光前先生的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念其年久失修,遂于1994年开始陆续捐献1630多万元巨资,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我校8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了翻修竣工典礼,昔日雄伟壮丽的建南楼群重新屹立在厦大上弦场上。逸夫楼,也就是国际会议中心之一,是由香港的劭逸夫先生资助。
逸夫楼即“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大楼,位于芙蓉湖西北面,由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款500万港元兴建。该楼于1991年3月建成,共7层,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主楼设客房,另设会议室、门厅、餐厅等配套设备。它既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又是一座多功能的高级宾馆,对于改善学校接待条件,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起了重要作用。4 明培体育馆
明培体育馆位于囊萤楼前面演武场西边,是旅菲华侨、我校海外函授学院1957年入学的学生佘明培校友及其夫人施淑好女士,捐献人民币210万元(30万美元,又说外汇人民币100万元)建造的正规化体育馆。1986年4月破土奠基,1990年4月落成,共3层,建筑面积4700多平方米,屋顶采用进口铝锌钢板,设计新颖,造型美观;馆内设有一个篮球场,2000个座位的看台,可作为各种体育训练和比赛之用。该馆的兴建,为我校开展体育活动增添了良好的设施。5 华侨之家。
华侨之家”楼系菲律宾校友庄中坚先生、陈卿卿女士,以其父辈名义捐款外汇人民币10万元建造,1984年10月落成,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会议厅,兼设套房,是我校侨联的办公地点,也是归侨教职工的活动场所。6 电镜楼。
电镜楼即电子显微镜实验楼,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桂华山先生捐资兴建的。1982年6月,桂华山先生闻我校已接受联合国有关机构赠予的两部电子显微镜,尚需建造电镜实验楼,乃慨然捐赠港币100万元,兴建此楼。电镜楼于1983年开工,1984年竣工,建筑面积1021平方米,现做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用房。7 西校门。
西校门建在厦大旧主楼群贤楼群西边,由台胞、我校名誉校友张子露先生捐赠10万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门高7.4米,长25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花岗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两角微微翘起的长方形为造型基调,主体对称式构图上面配以浮雕,以体现高校大门所应有的庄重性及文化内涵,整个造型简洁、明快、舒展,富有现代感。8 萨本栋墓园
萨本栋先生自1937年至1945年任厦门大学校长,在抗战爆发、我校内迁长汀办学的艰难环境下,带领全校师生发愤图强,以高尚的人格赢得全体师生的尊敬。萨本栋墓园位于成义楼后面,其修建系由菲律宾、台湾、美加、香港、泰国、新加坡厦大校友会于1989年发起筹款,后北京、汕头、南京、合肥、温州、上海等校友会参与捐款。修建总投资11万元,于1991年3月竣工。主要是在原墓身墓基上镶嵌萨校长铸铜浮雕头像,在墓后堆设假山假石群并镌刻萨校长生平传记;又在墓之东侧新建一凉亭,扩大墓前场地,植以草坪,依山修筑花坛、石阶等,使之成为我校师生凭吊先贤之处。9 自钦楼
自钦楼是旅菲爱国华侨许自钦先生捐款200万元(一说140万港币)兴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位于芙蓉湖东南面、学校中心地带“三家村”,建筑面积2260平方米,为二层框架与三层混合结构,内设阅览室、活动室、展览室、录相室、多功能厅等。该楼自1992年3月落成后,一直是学生开展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理想场所。10 蔡清洁楼
蔡清洁楼是旅菲荣誉校友蔡清洁先生捐款500万元(石碑上写明捐款52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综合性留学生楼,共10层,座落于小白城山岗上,正面俯瞰大海,气势壮观。建筑面积5606平方米,1994年4月竣工。主要作外籍留学生及来自东南亚的侨生住宿、学习和活动场所。它的建成为我校发展海外教育事业创造了重要条件 11 克立楼
克立楼是厦门大学会议中心,系香港校友黄克立先生捐资438万元(一说400万港币)建造,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共7层,1994年4月落成。该楼是一座集住宿、会议中心与娱乐为一体的高级宾馆,它为我校举办各种高层次学术会议提供了良好条件。
黄克立先生福建泉州人,1936年毕业于我校政治经济学系,是香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曾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常委,1997年首批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奖章,2004年5月逝世,享年95岁。12 钟林美广场
钟林美广场建在西校门入口处的囊萤楼前,是海外华人钟宝玉兄弟姐妹为纪念母亲钟林美女士,捐赠款港币60万元建造的,1994年5月竣工。广场最主要的景观是在喷水池後面铜雕一似浪非浪、似鸟非鸟、似书非书的腾飞物,象征厦大一切都在腾飞。13 基金楼
基金楼位于我校群贤教学区,共5层,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总造价206万元,1994年10月建成。1993-1994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热情倡导下,厦门的25家(一说26家)外经贸企业先后捐资约2000万元,建立“厦门外经贸企业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基金楼即是使用该基金两年收益的首项工程。该楼设立外文培训中心,装配先进的视听设备,现为外文学院教学用房。14 建文楼
建文楼即“厦门大学教职员活动中心”,由泰国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资434万元建造,以蔡悦诗女士的先父蔡建文先生的名字命名。该楼建于学校大南校门入口处原工会俱乐部旧址,共7层,建筑面积5460平方米,1998年4月建成。现作为学校工会的教工活动中心,也是学校举办展览的重要场所。建文楼志
蔡建文先生原籍福建晋江,生于一八九九年,卒于一九八三年。夙怀大志,颖悟过人,克勤克俭,白手成家。先后在菲岛、香港、日本、印尼、泰国经营工商,懋迁有无,称誉业界。既擅计然之举,得其精髓,豁然贯通。复效陶朱聚散其财:博施济众,造福桑梓;捐资兴学,泽裕后昆。
夫人吴淑贞,淑慎贞静,女宗典型;坤仪芳徽,闾里共称;训子义方,宇内扬名;芝兰玉树,瑞蔼盈庭。
先生令次媛悦诗女士,一九四九年毕业本校教育系,秉承父志,热心兴学。有鉴于母校尚缺教职工活动中心,乃偕夫婿丁政曾校友捐建此楼,以其令先尊之名名之,回馈母校,嘉惠员工,善莫大焉。兹值本楼落成之际,爰勒石以志之。铭曰:巍然黉舍,允怀建文。肯堂肯构,美奂美轮。甘棠遗爱,挹芳扬芬。高风仰止,德范长存。厦门大学 立 一九九八年四月六日 13 联兴楼
联兴楼是一幢5层的多功能教学大楼,油印尼华侨、我校海外教育学院1995年入学的中文函授生林联兴先生捐资200万元建造。该楼位于蔡清洁楼西侧,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1999年4月建成,为我校建筑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教学之用 14 亦玄馆
我校故校长萨本栋教授的学生、机电系47届旅菲校友邵建寅先生,为纪念萨故校长,慨然捐资人民币200万元(一说400万元)建设厦门大学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并命名为亦玄馆,蕴“玄妙深奥,钻研微纳科技;玄同混和,探索浩淼时空”之义。亦玄馆共5层,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2001年8月落成。经过几年的筹建,该馆已初步建成我校微机电系统和微传感器领域高起点的开放重点实验室。15 颂恩楼(嘉庚三)
颂恩楼即嘉庚楼群三号楼,也是嘉庚楼群主楼,由泰国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捐献2000万元人民币建造,而取名“颂恩”,意在颂扬母校奖掖栽培之恩。楼高21层,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现为校部机关、部分研究院办公用房和教学用房。该楼巍然耸立,是我校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我校行政服务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颂恩楼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丁政曾、蔡悦诗伉俪拳拳服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之要旨,捐建此楼,取名颂恩,以颂母校奖掖栽培之恩;以赞天道化育万物之德;以彰易理生生不息之功。木本水源,裕后光前。爱校情殷,殊足矜式。爰勒石志之,以垂久远。厦门大学 立 二○○一年四月 16 保欣丽英楼(嘉庚一)
保欣丽英楼即嘉庚楼群一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香港校友黄保欣、吴丽英伉俪捐资630多万元建造,现作为管理学院教学和办公之用。黄保欣先生1945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是香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曾担任国务院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授予的最高荣誉大紫荆奖章。17 成枫楼(嘉庚二)
成枫楼即嘉庚楼群二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新加坡华侨吴定基、李织霞伉俪捐资528万元兴建,以李织霞女士的父亲李成枫先生的名字命名,现作为管理学院教学和办公之用。祖营楼(嘉庚四)
祖营楼即嘉庚楼群四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菲律宾华侨洪文炳先生捐赠款432万元建造,以其父亲洪祖营的名字命名。现为物理机电学院的教学和实验场所。18 钟铭选楼(嘉庚五)
钟铭选楼即嘉庚楼群五号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共6层,1998年6月开工,2001年4月竣工。由侨居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华侨钟江海、钟明辉和天德集团的钟琼林昆仲共同捐资740多万元兴建,以其父名字命名。现作为学校现代教育基础中心用房。19 文正楼
文正楼即厦门大学医学院实验楼,位于大学路厦门大学医院附近,共层,建筑面积0000平方米,200?年建成。2002-2003年,印尼著名实业家李文正先生先后捐资1000万元,注入厦门大学医学院基金。为感谢李文正先生的慷慨捐赠,厦门大学将医学院实验楼命名为文正楼,并于2001年9月举行命名揭牌仪式。该楼现在作为医学院的行政办公和教学实验用房。20 成伟楼(医院门诊楼)
成伟楼即厦门大学医院门诊楼,原是李光前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兴建的,以他三儿子李成伟的名字命名。2003年至2005年,李成义先生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先后捐款共527万元,重建此楼。新楼建在已拆除的旧门诊楼原址,仍沿袭陈嘉庚建筑的特色,共6层,建筑面积7175平方米,比旧门诊楼大了约4倍,2004年1月竣工。新门诊楼的建成,不仅能为厦大师生和周边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为厦大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创造了条件。21王清明游泳馆
王清明游泳馆位于校园内明培体育馆南侧,由香港校友王少华女士捐资500万元修建,以其父的名字命名。游泳馆共3层,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有两个标准游泳池,800座位看台,2004年4月建成。该馆的外型设计别具一格,秉承嘉庚风格又富有现代气息,整体造型简洁大方;馆内集游泳池、健身房、乒乓房等多功能于一体,是我校现代化的体育设施之一。22 林文庆别墅
哈佛学生撰写的校史 篇3
作为美国最古老的高校,哈佛无疑有着诸多吸引人的历史传说和趣闻轶事。我想,在这些历史传说之中,或许能够找到让我们在那些辉煌的数据中所看不到的东西。
于是,我首先到哈佛的校图书馆去寻找那些有关哈佛的历史书籍。这样的书籍还真不少,大部分还都是大部头的历史著作,但其中的一个不怎么显眼的书籍,书名为《哈佛指南》(Guidebook to Harvard)引起了我的注意。粗粗一读,这本书就立刻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哈佛指南》是由哈佛的学生撰写的。
当然,这样的书,不是一个人所写,而是一群人撰写的,这群人隶属于哈佛的一个学生组织,叫“深红核心社”(The Crimson Key Society)。“深红”(Crimson)乃哈佛校色。说来,这可是哈佛一个了不起的学生社团。
据哈佛的本科生介绍,这个社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加入的。作为哈佛最著名的社团,其面向全校,最早成立于1948年4月14日,那时主要是为了欢迎到哈佛来的体育运动队,算得上是最早担当哈佛礼仪任务的组织。但到1955年之后,为校园游服务已经成为该社团的主要任务。因此,该组织一直为报考哈佛的学生以及到哈佛游览的参观者提供免费的校园讲解服务,也在每年开学时分,专门为新生与所有入学人员提供校园参观的讲解工作。该组织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走向全国宣讲哈佛,以吸引更多的报考者。应该说,他们为哈佛名扬天下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到今天为止,我们还可以不时地在校园之内见到该社团的成员在为新生或者是参观者讲解哈佛的历史与现状。
翻看此书,虽然名为“指南”,但实际上是一部哈佛的校史。该书出版于1986年,是为哈佛建校350周年纪念所写。该书从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的历史讲起,说到大学的逐步发展,从校园道路、区域的形成到重点建筑的历史成因,从研究生院的情况到本科生的生活,都有简略的描述和记载。对于初入哈佛的人来说,有这样一部校史,已经足以让人对哈佛有个初步的印象了。
但让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因为这本书出版于将近30年前,因此就缺失了近30年来哈佛的发展状况,而且,该书的装帧设计显得有些落后,其中还有不少印刷错误。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借到此书的第二天,我就在哈佛的书店看到了一本名为《哈佛之内》(Inside Harvard)的非常漂亮而又精致的书,且摆在书店醒目之处。该书的封面上有“第二版”的字样,看作者,居然还是“深红核心社”。翻开书一看,其副标题为“学生撰写的美国最古老大学之历史与传说指南”(A Student-Written Guide to the History and Lore of America’s Oldest University),再仔细看,大概知道这应该算是前一本书的再版本了。
但这个再版本显然与前者大不相同,不仅内容上有更新,也侧重于更加实用的部分,而且该书还新增了更多有趣的故事与传说,写法更加灵活,语言更加活泼,可读性极强。于是果断买下,把这本书与那本《指南》互相对照着阅读,既了解哈佛的历史,也知晓它的现在。
由这本出自学生手笔的校史,我看到了其中的一些特征,或许是其他校史所不具备的。
首先,作为一部学校指南,这本书把学校的历史以极其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了出来。如果是一部正规的校史,哈佛370余年的历史,即便是用简说的形式,恐怕一本书都写不完。但《指南》在第一章“哈佛学院的历史”中,用12页的篇幅,就把哈佛最早的历史形成时期讲述得一清二楚。而在《之内》中,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则用了不到28页的篇幅(《之内》的开本要比《指南》的小),用简单的线性的历史年代加描述各个时期重要事件的方式,把学校的概览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对于想了解哈佛简史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知识大体上够了。
其次,如果把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我发现,它们实际上以“指南”为导向,以深入“哈佛之内”为目标,从非常实用的角度,在介绍学校相关历史知识包括建筑知识的同时,把学校更为详细的历史融会贯通其中。作为一所数百年的老校,哈佛很多现在正在使用的建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其建筑冠名的特点之一,就是使用名人的名字。这两部书对建筑的介绍,几乎涵盖了所有哈佛校园内的建筑设施。正是通过这两本书的介绍,让我对自己经常去的哈佛楼(Harvard Hall)与爱默生楼(Emerson Hall)以及其他校园内的建筑有了更多的了解。而在这些楼中所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传说与故事,值得专门写文章来讲述。
最后,由于是学生所写,自然有更能反映哈佛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地方。比如,《之内》一书为了使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哈佛的历史与生活,专门加进了“哈佛专有词汇”(Harvard Lexicon),用4页的篇幅,把只属于哈佛,也唯有哈佛师生才会了解,甚至主要是在学生当中流传的一些词汇列举了出来。
让我略举一例。我们都知道,在英文中,有很多词汇与break这个词有关,如take a break,即休息一下,spring break,即美国大学的春假,诸如此类。但在哈佛还有个词汇叫:Brain break,我把它译作“脑休时间”,即大脑放松的时间。这个“脑休时间”特指哈佛本科生宿舍楼中从晚上9点钟开始的一段休息时间,而这时,在学生餐厅会提供快餐零食(snacks)供饥饿的学生享用。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在休息之后的学生,或许又要进入下一轮的用脑时间了。
这样一本由学生书写的校史,虽然并不代表校方的观点,但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现任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哈佛学院院长哈蒙德(Evelynn M. Hammonds)都为该书写了序言,并都对核心社的贡献以及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除内容丰富之外,该书彩色印刷,用纸考究,非常精美,所有参与写作的作者的简介与照片都刊登在书上。我注意到,该书共计32位作者,其中有10位还属于在校生,最“资历老”的,也不过是2010年的毕业生。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些简介中可以看出,除了个别同学是历史或建筑专业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并非历史专业,而是各类专业的学生都有。但从我个人阅读的感觉而言,这本书写得极为专业。如果没有对所写对象及其历史有深入的了解,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与风格来的。
正如核心社的作者在书中所说,这不是一部完整的哈佛史,也不是对哈佛建筑的一次全面的考察。该书的目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学生的目光”,“为今日哈佛描绘出一幅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
说得多好啊!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哈佛,由学生去为哈佛描绘一幅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这大概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实,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史,最终不就是由学生去书写的吗?
而由学生书写的校史,才能真正成为准确而又引人入胜的画卷!
校史研究:寻求大学的主体精神 篇4
一、从“相同的历史, 不同的述说”说起
在同一个历史事件中,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地位, 出于不同的立场, 留下不同的言论, 采取不同的行动, 自古皆然。校史研究中此类现象也比比皆是。以东北大学王卓然秘书长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经历为例。
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后, 东北大学40多名学生被北平当局逮捕, 而王卓然与北京大学等六所高校校长发表了《北平六大学校长告同学书》。对此, 张学良说:“迥波 (指王卓然) 遇到这种事情, 怎么分辨不清, 挺不起来啦?!”东大学生也推举了代表团赴西安, 向张学良控诉王卓然压迫他们的爱国运动。王卓然不得不于1936年9月辞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职务。然而, 与张学良和学生们的反映截然相反, 王卓然在他的《生平自述》中如此回忆:此时北平风声鹤唳, 传说学生示威大队要闯东交民巷, 日本兵已准备机关枪对付, 又说宋哲元即要逮捕学生, 先由东北大学“开刀”。我慌了, 一念以往在段祺瑞时代有过天安门惨案, 学生死者数十人, 现在如再演惨案, 东北大学学生当然首受其殃。我往请示董事长刘哲, 他说:“你来得正好, 明轩 (宋哲元的号) 刚才打电话给我, 说东北大学学生闹得最厉害, 他看张学良的面子, 但是再也不能放纵了。如果我们自己不想办法, 他要派兵捉人。”他问我能否管制学生不再闹下去, 我答说:“热度太高, 无能为力。”他想了一会说:“有了!与其让宋哲元派兵捉人, 弄得乱七八糟, 不如我们自己捉, 就是叫东北宪兵司令邵文凯去捉几个压压气。邵是东北自己人, 对家乡子弟。能特别照顾些, 免再演天安门惨案。这样做, 虽然得罪了学生, 但是对得住他们的家长, 学生日久知道我们无恶意, 也会谅解的, 张副司令也不会不同意的。”我迟疑了许久。刘说:“小孩子怕吓唬, 我当教育总长时, 学生闹事, 说、劝都不听, 举两个代表向我请愿, 我说好吧!你们等着吧!我递给每人一张纸条, 叫他们写遗嘱, 命令我的庶务去买两口棺材, 准备盛殓他们, 又打电话给宪兵司令部来车接他们上天桥, 他们还不是跪下求饶, 立誓不再闹了。邵文凯是自己人, 他听我们的话, 捉了几个关上三、五天, 压压他们的气, 再放他们出去, 有利无害。”我听了他的话, 似也有相当的道理, 张副司令不是要我们拥蒋并取缔反政府的空气吗!反正用心是爱护学生, 好吧!捉几个试试吧!我表示同意了。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王卓然是不是事后刻意为自己辩解和开脱呢?根据历史学研究的多重证据法, 应该搜集更多的资料来支撑和验证这一说法。
在现有研究中, 已经取得公认的是, 1933年王卓然就任东北大学秘书长、代校长之后, 专程到上海向即将赴欧的张学良讨论了办理东北大学方针, 其结论是“办学的宗旨是训练复土还乡的干部”。并且, 王卓然还提议, 为了“将来需要联俄抗日, 应当创立俄语学系”, 此议得到张学良的赞同, 王卓然也力排众议, 于1933年秋季招收了俄文系学生。可见, 王卓然也的确具有抗日思想, 他事后的回忆也并非纯粹是自我开脱和辩解。
诸如此类“相同的历史, 不同的述说”的历史冲突, 对建立于民国期间的高校来说, 由于浓烈的政治因素, 尤其显得明显。不仅特殊时期如此, 学校各个时期都面临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的争论, 因此这种“自说自话”实际存在于学校发展的整个历程。那么在校史研究中如何解决这种此类问题呢?这就需要探清此种现象存在的症结所在。
二、现有校史书籍的编写体例及其弊端
就笔者目力所及, 已经出版的大多数校史书籍基本都沿用了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模式和编写体例。这种叙事模式和编写体例存在着如下的主要弊端。
1. 严重的政治史倾向。
传统的革命史叙事模式和志书编写主要围绕政治活动特别是中共的革命活动而展开, 极少涉及教育、文化方面 (即使涉及教育文化领域, 也大多是作为政治活动的背景或者铺垫) 。因此, 以这种模式编辑出版的校史著作, 其主要内容就是校史沿革、爱国民主运动、历任领导、学人英烈等, 因而忽略了教育科研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内部的自身活动, 使得校史书籍内容趋同, 可读性较差, 同时也不能反映学校发展的全貌。
2. 由于革命史叙事方式和编写模式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因此校史书籍编写在材料取舍上存在较大的偏差。
严格来说, 现在出版的大多数校史著作不是“史书”而是“志书”。“志书”的重点在于史料的收集、梳理和编排, 其工作原则是“唯信必收”, 对各类史料均有所涉猎, 而不应随意舍弃, 从而避免“偏信则暗”。但在许多出版的校史著作中, 许多材料因为政治立场或观点而被摒弃, 整个校史著作的内容显得单一, 史书所谓的“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功能无法发挥, 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经验”, 永远看不到“教训”。
以上两点严重影响了校史研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从而停留在低层次的“志书”编研上。如上所述, 现在校史著作多为侧重于编研性质的“志书”, 而少有带有思辨性质的“史书”。因为史书不但要求史料的真实、丰富——这是志书的基本要求——更要求有多维度、多侧面、多视角的史料作材料的支撑。惟其如此, 史学研究者才有自由思辨的空间。也唯有有了思辨的自由, 才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历史学者从事校史的研究——现今校史研究工作者多为行政人员、档案图书等非历史专业的科研人员——从而提高校史研究的品位和层次。
在校史研究中沿用革命史叙事方式和编写模式, 一方面固然是受大环境的影响, 但其深层的原因在于大学主体精神的失落, 即大学本身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主体被作为研究对象, 而仅仅作为政治史的陪衬来研究, 因此, 要改变现状, 必须从根源着手, 寻求大学的主体精神。
三、现状的改变:寻找大学的主体精神
大学特别是现代大学产生后, “独立之思想, 自由之意志”就成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大学所孕育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转化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养分, 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建国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美国大学为榜样。建国后, 苏联的办学经验在中国得到全面推行, 使20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大学传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1952年下半年对全国各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文革期间大学又变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总体来说, 以苏联为榜样的大学改革是一轮不成功的改革, 其过程贯穿着以大学为工具的精神, 即国家需要建设人才, 大学就要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改革, 就旨在改革这种不适宜国际潮流的传统, 让大学重新回归其本来的面目, 重新确定其主体精神。
大学的功能是大学得以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原因。大学产生以来, 特别是现代大学产生以来,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就成为大学最主要的功能, 其中, 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 在扎实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上, 大学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其社会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因此要在校史研究中尊重大学的主体精神, 就必须围绕大学的功能开展校史研究工作, 具体而言, 校史研究的重点应由“政治史”转回“教育史”, 根据如下两点进行研究。
1. 了解学校建立发展的时代背景, 站在整体社会的高度看学校, 可用教育经济学、文化学原理衡量学校处理校园微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这样才会明了学校与社会整体的互动, 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比如北京大学起源于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 戊戌政变后, 其他维新措施尽被废除, 唯有京师大学堂作为教育制度的革新得以保留, 这不仅说明维新人士的高瞻远瞩, 同时也说明了洋务派、清政府甚至整个晚清社会对教育革新的共同诉求。在此视野下, 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便有了社会进步的合理性, 也体现出北京大学以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的历史底蕴。
西南政法大学校史 篇5
1978年,学校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司法部部属五所政法院校中惟一一所重点政法大学。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亩,由沙坪坝校区和渝北新校区两部分构成。
学校现有教职工一千余人,各类学生2万余人。建校五十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近10万人,是全国高校中为国家输送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
目前,学校设有4个法学院和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应用法学院等共计12个学院。已建成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管理、新闻、外语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经济法学科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类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6个省(市)部级重点学科。学校是西部地区最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学校原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已通过评审,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资格,有权在10个法学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学校经国务院博士后管理评审单位审定通过,成为法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置单位,是西部地区惟一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还设有17个硕士点。目前为止,学校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法学学科体系最齐全、法学教学科研力量最雄厚、在全国法律及法学界有很大影响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近百项,公开出版专著、译著等1000多部,发表论文5000多篇。“九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4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1680项。学校设有3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部法制发展研究中心等各类研究机构22个。2001年、2003年学校两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在全国法学教育界是十分突出的。《禁毒全书》还被中国国家领导人将此书作为中国禁毒研究成果赠送联合国。
学校现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刊物《现代法学》被列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世界著名期刊;2003年初,获得我国期刊界最高奖——国家期刊奖;2003年4月,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学校图书馆藏书100余万册,各种学术期刊2000余种。
学校司法鉴定中心享有盛名,为国家和社会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学校先后与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部分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到目前为止,招收留学生近1000人。学校承办了由司法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创建的“中国国家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面向海外进行学位培训和短期培训,为学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服务。
我校学生有良好素质。2001年在全国商事贸易模拟仲裁辩论会上,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力挫国内13所名校,一举夺魁。2002年3月,西南政法大学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办的第九届国际商事贸易辩论赛。其良好素质深获各国专家的好评。2002年11月,我校辩论队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荣获冠军,再次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的优良素质。2003年,我校在全国首届“理律杯”大学生模拟辩论赛中,夺取亚军。
学校培养的各届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迄今为止,有20多位学子步入中央省部级领导岗位,有13人获得“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称号。从2002年中国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以来,有20位大法官、大检察官是西政大毕业。一大批西政大学子成为法学及其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浅谈我校校史文化课程的开设 篇6
一、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的途径
1﹒教师发掘自身学科的特点,编写校史文化课教材
我校是示范性高中,同时又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135年优良传统的历史名校。对于校史文化课教材的编纂,我校组织了一批优秀的教师进行校史资源的发掘整理。前期编写工作中,编写组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史料的整理筛选,对部分残缺不全的内容(因办学中途,战争、政府政权转变等历史因素)走访当地史料档案馆,特邀著名校友捐赠物品,访问分校交流信息,翻译原始英文材料等方式,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教师们经过1年的努力,终于编写出校史文化课教材《百年名校 光耀岭南》。这本教材较好的反映了我校135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在编写校史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师的群体合作性,不同科目的教师发挥自身学科的特点,积极参与校史教材的编写工作。
2﹒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共同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
開发校史文化课的资源的另外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共同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学校在开展校史研究性学习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预设情景——诱发问题——活动设计——制定方案——自主实践——巧作点拨——评价总结”的模式开展。在此过程,学生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研究,自主参与。如学生作品《校服的发展演变史》向大家展示了135年来我校不同时期的校服款式。通过校服设计的展示活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又如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一起编写的《学校建筑发展史》对我校最大建筑面积的单体新教学大楼与庄严典雅的真光堂等五幢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校史文化课教材的内涵,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的过程。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学习的过程深入了解自己的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人文内涵。一方面,有利于为学生渲染浓厚的学习氛围,增添自豪感,培养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将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与必修课教学融为一体
开发校史文化课程与必修课教学应是一体的,不可割裂。因为校史文化课与必修课教学都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排斥或忽视任何一方的存在,都会适得其反。如我校的前身是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它的历史可用于高中《历史必修2》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我校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师生曾经参与了各种抗日救国运动的史料成为我校历史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历史教学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认识我校爱国传统,并有利于达成学生爱国、爱校、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书本知识来了解历史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参与实践活动来体验生活,并从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去理解问题的。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应用到实践中也就运用自如了。
三、将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渗透在德育工作中
开发校史文化课资源,进一步深化师生对我校135年德育理念的认识,为我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形成独特的育人特色。在135年前,我们的校祖那夏理夫人就提出了“乃尔世之光”的校训,意思是“你是世界的光明”。今天我们的育人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民族精神,具有现代人的基本素质的高素质人才,与“乃尔世之光”的校训一脉相承。有许多传统的办学理念都融合在现代教育教学当中。如校祖提出的“行胜于言,言而不行,不若不言”;何荫堂校长提出的“4H教育”——heart、hand、health、hard,“四J教育”——静、敬、竞、净;“创造建设、爱群服务、克己牺牲、力求完善”这些传统理念都渗透在对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对新入学的初一、高一新生进行校史教育,让新生们熟悉学校,增添对学校的认同感,感受真光中学对每位学生的人文关怀,了解学校的光荣历史传统。
大学校史 篇7
(一) 建设校史馆必须充分依托档案馆藏资源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十分必要。高校校史馆, 是高等院校为记录和展示学校发展过程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成就而建设的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高校为充分展现本校的办学成就和文化底蕴, 都在建设规模不等的校史馆。初建或者升级校史馆, 都要充分利用档案馆藏的资源优势, 这是因为档案馆藏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 无论是唯一性还是权威性, 无论是原始性还是系统性, 都与校史馆建设要求更吻合, 可以认为, 校史馆八成以上的资料应当来源于档案馆, 其他途径只能作为补充。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完全合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馆为校史馆建设提供档案资料, 是法规赋予的职责, 是岗位应有的使命。能为校史馆建设提供足够多的档案资料, 证明档案资源建设富有成效, 使档案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由于档案馆与校史馆的渊源关系异常紧密, 多数情况下, 两馆合署办公, 或者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 高校校史馆建设与档案馆藏资源就不再是依托关系, 而是职责所在。
高校校史馆建设依托档案馆藏资源非常适用。依据职责规定, 档案馆必须开展多种载体的档案收集, 必须开展规范化的档案整理和保管保存, 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编研, 因此, 馆藏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 查找收集的便捷性, 档案实体的保真性, 都能达到校史馆建设的进度要求和质量要求。
(二) 建设校史馆可以丰富完善档案馆藏资源
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资源的必要性。由于各种原因, 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在资源建设上还存在不足。一是对于应该收集归档的档案资源, 在各个时期的规定不一样, “应该”的范围在变化, 其趋势是不断扩大延伸, 越往前期归档的范围越窄。二是对于已经明确归档的档案资源, 由于体制、机制、人员、财力、馆舍等复杂原因, 没有做到应归尽归, 未能杜绝“遗漏”之处。因此, 馆藏资源还是“有限”。在建设校史馆的过程中, 学校往往采取一些更有力的措施, 征集到一些重要档案资源, 这就为充实馆藏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经过一定的程序, 进行档案属性和价值鉴定, 可以将那些符合条件的资源转化为馆藏资源。特别是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 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工, 形成二次实物、声像资料, 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的形式和载体。
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资源的可能性。档案是一个时空变化概念。在时间维度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进入“视线”的档案资源会逐步增加, 通过挖掘, 找到新的档案资源, 也包括过去“溢出视线”的档案资源。在空间维度上, 由于教职员工、毕业校友的不断增加, 产生档案的“土壤”在扩大, 通过拓展, 就可以找到新的档案资源。
(三) “二馆”资源既相互联通又各有侧重
高校档案馆藏资源范围是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确定的, 目前分为党群、行政、教学、学生、科研、产品、基建、设备、财会、出版、外事等11大类。而校史馆在模块设置上并不按照档案分类规定, 而是根据所确定的功能和赋予的特色构建展示内容, 划分展示板块。如果把“二馆”资源比做两个大圆的话, 二者关系应当是有部分互相重叠区域的两个交叉圆。也就是说, 虽然校史馆建设必须依托馆藏资源并且丰富完善馆藏资源, 但并非所有馆藏资源都适合作为校史资源进行展示, 也并非所有校史资源都能作为馆藏资源最终进入档案馆依法保存, 二者是既相互联通又各有侧重的关系。
二、高校校史馆建设中源于档案馆藏资源的具体内容
以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为例, 正在进行的校史馆建设对所需基本档案素材按照六个板块的内容进行了框架设计。先从南华大学校史的大事记中寻找线索, 再从档案馆藏资源中查找、汇集和整理。具体板块分为:
(一) 奋斗篇
根据先纵向、后横向的框架结构: (1) 收集整理学校沿革, 中南工学院的发展历程、衡阳医学院的发展历程、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南华大学合并成立、共建、申博、升一本等标志性历程的文本资料和数据资料。此项资料基本属于文书档案, 且基本能基于现有档案馆藏资源得以实现。 (2) 收集各时期的校徽、学生证、毕业证、课表、工作证、代表性讲稿、教案、讲义等“若干第一”的实物资料。此项资料大多属于实物档案, 可以通过无偿收集和有偿征集的方式获取。 (3) 收集各时期成立和变化的上级文件, 初创时期的领导讲话照片, 各时期的党政一把手照片, 各时期的建设现场典型照片, 音频视频等体现“艰苦创业精神”的见证性资料。此项资料包括照片、音像、声像等类别档案, 现有馆藏资源较欠缺。
(二) 关怀篇
(1) 收集省部级以上领导视察学校, 接见校领导, 题词、批示, 照片与视频等资料; (2) 收集社会各界给予关心、支持方面的事件、项目、实物照片与视频等资料。本篇资料大多以文书、照片、数字档案为主, 现有馆藏有一定资源, 但不够丰富。
(三) 人才篇
(1) 收集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人才的贡献和风采资料; (2) 收集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校友的贡献和风采资料。由组织和人事部门研究制定入选条件, 确定名单, 注意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和适当平衡性。本篇材料以文书档案为主, 现有馆藏资源较多。
(四) 特色篇
围绕核特色、医品牌和环保等优势特色学科: (1) 收集有关的科研机构、科研平台基地、科技项目、科研成果、著作、专利, 以及成效评价与交流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 (2) 收集科研过程中体现科研精神的“故事”资料; (3) 收集有关模型、用具用品、现场实物照片、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在现有馆藏资源中以文书档案为主, 其他形式档案较欠缺, 需要相关科技部门和负责人大力配合才有可能逐步充实。
(五) 成就篇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成就、师资队伍发展成就、办学条件改善成就、人才培养贡献成就、社会服务贡献成就等五大方面: (1) 收集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级重点学科 (临床专科) 、各类本科专业、各级各类教学基地平台、国防生培养、留学生培养、历届毕业生、师资队伍发展、校园发展、科技服务、医疗服务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 (2) 收集有关批文、奖状奖牌、证书、代表性教材、用具用品、校园建设场景、社会服务场景、人物照片与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在现有馆藏资源中以文书档案为主, 其他形式档案较少, 需要校史工作人员创造性地开辟新局面。
(六) 文化篇
围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及南华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一基三实 (即夯实人才队伍之基, 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 和一路三建 (即走内涵发展之路, 加强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与排名建设、学科水平评估建设、ESI为标志的创新能力建设) ”等学校发展思路: (1) 收集各个时期的学校改革、建设、发展思路的文本资料; (2) 收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机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成果、媒体影响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 (3) 收集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成果、南华大学理念识别系统、各时期的院歌校歌、媒体影响等数据资料和文本资料; (4) 收集有关批文、奖状奖牌、证书、用具用品、场景与人物照片、视频音频等见证性资料。本篇材料虽然在档案馆藏资源中不够全面, 但在其他相关部门均存在大量尚未归入档案馆的校史资源可用。
三、高校校史馆建设中利用与丰富档案馆藏资源的主要对策
(一) 全面收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要求, 国内高校均按照统一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但所收集档案各自侧重不同。有些方面的资料过于庞杂, 有些方面资料又存在缺失, 不能满足校史馆建设的需求。以南华大学的校史馆建设工作为例, 一方面, 学校对原有档案进行清理摘选和分类整理, 重点收集记录学校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档案。例如, 南华大学通过积极参与湖南省教育人物志编纂工作, 列出符合对湖南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入志人物近六百人, 逐一收集材料, 严格按照要求撰写人物简介等, 为下一步的校史馆建设中的人才篇、特色篇、成就篇等奠定重要的文字基础。另一方面, 以学校名义广泛发动校友, 有偿征集缺失档案, 通过颁发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等多种方式, 重点收集可以客观反映学校各个阶段发展情况的资料, 譬如书籍、报刊、教材、报表、纪念品、奖章等, 利用丰富的实物档案弥补学校档案的不足。
(二) 充分利用
高校档案所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记录高校教育教学、行政人事以及重大事件的方面, 要将这些资料变为校史档案, 则需要经过档案工作者和校史工作者的整理和开发。档案人员和校史人员需要对校史资料进行广泛研读, 选取其中的重要资料按照时间或者人物进行整理, 并以校志或者人物志的方式对重点事件和重点人物进行二次开发。将高校的历史档案电子化是大势所趋, 南华大学积极参与湖南教育数字档案中心建设, 努力共同构建湖南省教育系统“共建共享、授权访问”的档案大数据平台, 争取将以文字、照片和实物等传统的档案形式, 利用音频、视频、三维模型等技术手段予以转换和记录, 为以后的校史档案编撰提供素材。除了还原学校历史外, 学校还应根据现在的教学需求, 拟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 选取校史档案中的英雄事迹、科研案例、奋发事迹等编撰成教学素材, 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向先辈学习, 奋发向上。
(三) 双向转换
开展校史研究, 离不开对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只有具备丰富的档案资源, 校史研究才能成为有本之木, 有水之源。一个学校的档案馆藏越丰富, 校史文化研究越具潜力。因此, 丰富、优化档案馆藏, 是做好校史研究工作的基础。二者资源可以实现双向转换。另外, 也要创造性地开辟灵活运用及转换二馆资源的新途径。例如南华大学拟开辟“特藏室”对特藏档案予以特殊保存。特藏档案指那些具有特殊价值而显得特别珍贵需要采取独特保护措施的档案, 这类档案或内容珍贵, 或载体特殊, 或兼具档案与文物的特征。在校史馆建设过程中征集上来的珍贵档案可以放入档案特藏室进行专门保管。当校史馆有重大展览活动时, 可以直接从档案馆特藏室履行正当程序借用, 既可以合法合规地保护重要馆藏资源, 又可以积极配合校史建设的各项工作, 实现重要珍贵档案的双向转换。
摘要:高校建设校史馆对丰富档案馆藏资源、推进档案部门自身建设与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 高校档案资源在高校校史馆建设中又具有直接来源、挖掘提升的重要作用,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完善档案管理的同时更好地促进高校校史馆建设, 共同发挥存史鉴真、资政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校史馆建设,档案资源,南华大学校史馆建设
参考文献
[1]田净.档案管理在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档案, 2016 (1) .
[2]马晓蓉.档案在高校校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兰台世界, 2015 (3) .
[3]陈均, 曲娜.关于高校校史研究若干问题地探讨[J].兰台世界, 2012 (10) .
[4]范明.高校档案馆建设校史馆的现实意义与设计创意——以海南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4) .
[5]胡鹏飞.对高校校史馆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 2009 (22) .
[6]傅荣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 2015 (1) .
大学校史 篇8
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60周年华诞。以此为契机,华中科技大学决定建设校史馆,以全面、真实记录学校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面貌。同时向社会征集校史馆设计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在总体规划上整体上采用苏联式的对称规整式布局,整个校区被划分为多个工整的矩形网格,教学区、活动区、交通区、生活区次序井然,交通畅通,校园绿化达到规模化。校史馆选址位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厂(南区),地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中轴线上,西邻图书馆、青年园,北靠机械厂北区,东部为东二楼、东三楼,南面为树林园区。由5栋独立结构的厂房式工业建筑围合组成。用地面积合计为18 920 m2,其中老厂房面积为8 120 m2,原绿地面积为10 800 m2。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设计解读
2.1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项目建设需求和要考虑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功能上要求校史展览馆涵校史展览室,美术馆,文化馆等。同时保留原厂区主要树木,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增设必要的建筑。建筑风格要求新颖大气,又能与学校现有建筑风格保持和谐一致。
其规划用地的现状为原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厂南区,其建筑面积占据总面积的1/2左右。规划范围内绿化面积不足,建筑形体较为混乱,植物种植以水杉为主,有少量香樟,银杏等,品种比较单调。植被吸水保湿功能差,排水系统设置也不大合理,大雨天就积水,且造成夏天蚊虫较多。由于地块原先为工业用地,垃圾较多,污染严重。校史馆整体环境脏乱,校园文化气息淡薄。
校史馆是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校史馆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应从环境、文化上与校史馆的意义相呼应,通过对校史馆的设计来向校园展示:如何为师生创造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怎样更好的鲜明的来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
2.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法则
绿地景观应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通过对绿地的构成和功能的研究,结合高校人文特色,为校史馆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1)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
绿地景观设计围绕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来展开,与道路、硬质广场相结合来满足校史馆相关展示的要求,使师生能在其中体验到良好的生态绿化景观。
2)体现高校人文特征。
展示校园文化精神,将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特有的文化特征。
3)体现校史馆绿地的生态性以及保留本土植物群落。
校史馆规划时生态优先考虑,将生态理念与校史馆景观相结合,形成生态群落完整,视觉效果良好的校史馆馆区。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始终把握乡土性,以当地植物为主,适当引种部分良好的新优品种。从植物的生态特性来创造植被景观,体现华中科技大学良好的植物群落特色。
2.3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设计策略
1)人文理念与生态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规划以“人文与自然和谐”为理念。从人文的角度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技术应用在校史馆景观设计之中,尽量保护校史馆区的生态环境,构建校园生态绿化体系。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人文绿地规划策略。
a.传统,乡土化和现代相结合。用当代设计语言隐喻传统的中国山水文化,并通过乡土树种的合理搭配来体现华中科技大学的本土特色。
b.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校史馆的景观设计将创新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作为校史馆景观创造的重点之一。
c.生态和环保相结合。生态和环保是目前的热点,校史馆的景观设计通过依靠科技,设计的创新来保护和创造绿地景观、节约利用能源等。
3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营造
3.1 表达文化主题
华中科技大学绿地景观营造中体现“山水人文华科大”的概念。绿地植被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化结合互相交融,以此比拟为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同时建筑周围围绕的水体暗喻华中科技大学喻家湖,来隐喻华中科技大学“山水诗般”的校园环境,园林般的诗意与环境,植被“绿”与水景“蓝”相映。铺地隔水,动静相比,为造景提供了优越条件。
3.2 把握场地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地处武汉腹地,武汉地区夏季炎热,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同时河流湖泊众多,华中科技大学即处于喻家湖之滨。所以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营造大面积水体来降低夏季高温。同时充分利用乔木树冠能为师生遮阳挡雨的特点,校史馆馆区道路两侧以及部分区域可以考虑种植。 为了满足特定时间段众多师生的集散,也可以栽植比较耐践踏的草坪,用来解决大量的人流与场地有限的容量的冲突。
3.3 构成生态绿地景观
校史馆园区绿地系统结构为“立体绿化,硬质广场和水体景观”(见图1)。其中:立体绿化包括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美术馆屋顶绿化空间为思考空间。屋顶绿化空间是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升华的开敞空间,是可鸟瞰校史馆全景和无拘无束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所,是构成校史馆生态景观的核心部分;小型硬质广场为交流空间,处于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围合中心,呈现出视野开阔、宁静端庄的气氛。同学们在这里聊天、散步和休息,并以此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水体景观为喷泉和池水,既把自然引入馆区,又作为不同区块的分隔和过渡,同时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3.4 营造植物生态环境
保留原华中科技大学地带性自然群落的种类。同时适度引进生态的外来品种,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格局,形成以乔木为重点、灌木及草地为主体的自然绿地群落,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植被特征。
1)乔木层的栽植设计。
根据人流活动特点及原校史馆环境地形,从西往东,乔木配置的整体风格由自然向人工有规律的过渡。往西靠近湿地区域,品种丰富,主要品种有:水杉,银杏,香樟等。呈群落状自然混种形式;从不同规格,不同树形,变化有道的乔木循序渐进过渡到灌木及美术馆屋顶草坪。
2)灌木及地被的栽植设计。
a.灌木配置。在美术馆屋顶乔木与草坪过渡处,种植华灌木,树林边缘处略密,树林中渐渐稀疏,使之无明显界限。主要品种有:迷迭香,金丝桃,六月香等。
b.缀花草坪。在校史展览馆前草坪,林间树木稀疏地带的视线开阔处混种花籽。主要品种有:火炬花,紫娇花,金光菊等。
c.为应对校史馆特定时间段的极端人流,在师生密集活动的部分地带种植耐践踏草坪,在路边活动草坪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地单种满铺草坪。品种为天富道果林草。
3.5 生态以及节能技术的体现
为了表达科技校史馆、生态校史馆理念,校史馆景观设计中运用了一些新的生态节能技术,用以体现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1)生态透水路面和节能屋顶。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雨天积水较多的问题,校史馆馆区路面利用透水砖作为铺设透水路面的材质。透水性地砖具有多孔结构,具备良好的透水功能,由于地砖接缝也能透水,所以透水效果较好。透水性地砖透水能力,能使雨水渗入到泥土,增加土壤水分,提升土壤的相对湿度,保证校园地面植被的水分供给以及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文化馆屋顶采用光伏板,光伏板为绿色建筑材料,富于时代气息并可长期提供部分电力,有利于建筑整体节能。
2)生态水处理技术。
针对原武汉地区夏季炎热问题,校史馆馆区设置大块水体景观。水体景观不仅给每一位校史馆参观者带来清凉,更带来了美好愉悦的感受。
屋顶雨水为水池水源的来源之一,雨水经屋顶绿化系统生态净化处理后,流入馆区水池,以满足校史馆馆区水系循环、日常浇灌的需要。由于池水来源于雨水和自来水的混合,因此,水体会持续受到校园环境的污染,如天空中的灰尘、树上的落叶及馆区的垃圾等。污染物会使水体产生绿藻、细菌和无机悬浮物等,严重影响到视觉形象并可能成为蚊虫繁殖的区域。所以,池水的净水系统要包括相应的过滤器清除尘土、滤网过滤树叶等及加氯装置进行消毒。
3)屋顶绿化。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绿化不足的问题,采用屋顶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屋顶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屋顶绿化能降低整个校史馆馆区的气温。我们将美术馆屋顶做成师生可以上去的带斜坡的绿地,将欣赏、休闲与屋顶绿化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师生观赏、休憩、逗留的场地。
4结语
生态绿地景观是校史馆展示校园环境的标志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力求营造一个山水诗般、生态节能、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人文绿地系统。由于自身水平局限及时间仓促等原因,还有一些设想和生态举措的可实施性仍有待考虑。
参考文献
[1]庄伟.上海世博公园的栽植设计特色[J].上海建设科技,2010(1):19-22.
[2]朱祥明,庄伟.上海世博会绿地景观特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家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大学校史 篇9
今天,高校的校史研究工作逐渐成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的高校校史馆建设应运而生,并逐步纳入学校建设的范畴。在百年校庆之际,河海大学特别筹建了河海大学校史馆,旨在记载学校百年历史,展现学校办学成果,总结优秀办学经验,凝练百年大学精神,推动学校改革发展,激发师生“知校、爱校、荣校”。本文通过梳理河海大学百年办学历程,深入探讨了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表现形式与陈列特色等,在此基础上感悟了百年河海的大学精神,为其他高校建设校史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样本。
一、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
目前国内的校史馆建设当中,依旧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盲目求新求大,追求形式和功能的奢华,忽视校史精神内涵等问题。“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挖掘文化价值的深层含义。”[2]22如北京大学校史馆、清华大学校史馆、复旦大学校史馆等都因为其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及深刻的校园文化内涵,而被赋予了独特的灵魂。
河海大学校史馆的设计建设以其百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为基础,注重历史的叙述和文化的传承,整体风格上力求简约大气、朴实素雅,并由此确立校史馆设计建设的理念为:“以学校百年发展历史为主线,以时间为节点,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为基础”[3]126,记录河海大学百年求索的办学历史;再现一代代河海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风采;宣传展示河海大学创建以来,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凸显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多层次再现河海大学百年与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百年的生动历史。在上述大学校史馆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保存学校历史、展现办学成就、传承优良传统、提炼大学精神的目标。
二、河海大学校史馆的表现形式与特色
校史馆由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老图书馆改建而成,给人一种朴素庄重、沉稳内敛、富有历史的感觉。通过深入解读学校百年校史文化,理清学校发展的脉络框架,陈列内容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亮点突出,采用多种表现手段,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史料实物,充分表现河海大学百年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内涵。同时,校史馆设计以人为本、朴实素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绿色、舒适的参观环境。
河海大学校史馆的陈列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运用水流印象空间设计,突出河海大学的水利特色。作为我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大学“缘水而生、因水而为、顺水而长”,其发展与水紧密相联。在关中八惠渠、佛子岭水库、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小浪底工程、刘家峡水库、乌江渡水电站等一系列大型工程中,河海人务实严谨、勇挑重担;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港口和取排水口布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万家寨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河海人践行着赤心报国的中国梦。为了反映河海人始终情系河海的壮志豪情,展现学校的水利专业特色,校史馆的空间造型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单一贯通的水流印象空间设计,以及水流形式的单动线设计,见图1,这不仅显示了校史馆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本校发展历史轴线完整、个性化地展现给参观者,也有利于集体人群合理流畅参观,方便及时疏散。
在楼梯过道展出河海学子在校期间学习实习、文化体育、参与工程建设等活动的集体合照,见图2,可让参观者在行走的过程中调整思绪,放松心情,重温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
校史馆中的版面设计层次明确,质感突出,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底层融图、中间层大版面及上层小浮版,见图3。河海大学校史馆版面设计结合学校的水利特色,底层融图为描绘有山川江河的中国水墨画,既“融合空间环境,又独立于空间环境保持自身的可读性”[4]15,形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图3河海大学校史馆“老河海”展厅版面设计(采用淮河的油画作为底层融图,反映学校创建之初的治淮之需)
图3是河海大学校史馆实际案例(“老河海”时期展厅的进门处特别采用了淮河的油画作为底层融图)。
2.应用个性化色彩,解读百年河海的成长之路。纵观河海的百年发展史,审视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办学指导思想,结合校史馆的建筑结构和布展空间特点,把校史馆展区结构与表现主题划分为“老河海”、“华水”、“新河海”时期三个展厅。校史馆三个展厅分别采用浅灰色、米黄色、深蓝色,从厚重到明亮的色彩应用,具有个性与现代感,与相应时期的校园整体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契合,便于参观者深入了解不同展厅的展陈内容。
(1)“老河海”时期(1915—1952)。第一展厅“老河海”时期主要采用浅灰色调、黑白照片,见图4,表现建校初期河海沧桑的历史,河海人百折不挠、薪火相传的精神。
20世纪初叶,中国深陷内忧外患,国弱民穷,江河不治,水患频发,治水专才成为国家燃眉之急。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时代潮流中,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于1915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水利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一批怀抱救国救民理想的志士仁人来到河海,将西方先进水利科技与中国传统水利科技相结合,授学子先进水利知识,辟近代水利发展之路。校园里走出了一批现代水利先驱,如汪胡桢、须恺、许心武、沈百先、黄文熙、胡步川等,执守于江河前线;亦走出了爱国志士张闻天、沈泽民等,投身于革命洪流。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并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河海工科大学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后又成立中央大学水利系、国立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虽几经变迁,但河海人始终砥砺前行,为我国培养水利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不断前行。
(2)“华水”时期(1952—1985)。第二展厅“华水”时期主要采用米黄色调、黑白彩色照片(改革开放前为黑白照片,改革开放后为彩色照片),见图5,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沐浴改革春风后欣欣向荣、走向中兴的主题,河海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组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学府———华东水利学院,掀开了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各方学子奔赴南京,与水结缘,共习水利。“华水”站在中国水利科研的最前沿,教学科研比翼双飞,人才蒸蔚起。“华水”人踊跃投身于水利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奔赴水利、能源、交通等行业建设一线,树立了一座座水利丰碑,奠定了水利现代化之路的坚强基石。“华水”人奋勉笃实、慎终于始、实学实践,传承老一辈河海人的精神真谛,开创了新一代河海人的精神源泉。
(3)“新河海”时期(1985—2015)。第三展厅“新河海”时期采用蓝色调、彩色照片,见图6,突出表现河海新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河海人不懈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1985年,学校恢复河海传统校名,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把中国水利的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重任交给了河海大学,学校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面实施“跨越计划”,大力提升治校能力,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高标准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效率通过试办研究生院验收,高质量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成立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高起点建设科研基地和学术创新团队。学校学科建设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成果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成为满誉中外的著名学府。同时,学校各项事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正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推进由河向海的延伸,向着“水利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而奋进!
3.使用艺术品设计,呈现百年河海的历史亮点。校史馆设计中的艺术品设计包括主题雕塑、场景复原、造型装置等,是展馆中的亮点部分,其好坏往往成为评价一个校史馆成败的关键。河海大学校史馆使用各种艺术品设计,有效地呈现了百年河海的历史亮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入校史馆序厅,便可以看见一个雕刻有校训的古铜色砂岩主题墙,主题墙上的浮雕分别为四栋典型的代表性建筑——1915年江苏省咨议局房屋、河海大学工程馆、江宁校区图书馆和常州校区图书馆。这四个建筑揭示了河海的发展历史:江苏省咨议局房屋是“老河海”建校时的校舍,寓意了河海的诞生;河海大学工程馆竣工于1954年,是“华水”时期的第一栋教学楼,也是标志性建筑之一;河海大学图书馆是“新河海”的象征,由三栋建筑物组成,分别分布在三个校区,是学校的心脏,是知识的海洋,是学校文化艺术的象征,是一个高水平高等学府的特征,对整个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题墙的正前摆放了一个雕刻了《百年河海赋》的方正石刻,反映了百年河海的河风海韵,气象泱泱。主题墙右侧的三个校区全景照片增强了序厅的立体感和表现力,让参观者对河海目前的发展蓝图一目了然。主题墙左侧为校史馆的前言和学校的历史沿革图,简要地展示了河海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整个序厅提纲挈领、庄重有力,反映了学校深厚的办学精神和文化底蕴。
场景复原在校史馆艺术设计中应用频率很高,可使观众身临其境,深入了解历史。华东水利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独立的、规模最大的水利高等院校,严恺、徐芝纶、黄文熙、刘光文等一大批名师汇聚于此,掀开了新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建设之初,聘名师、建校舍、育英才,虽然条件艰苦,但广大师生们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弦歌不断,成绩斐然。“华水”是河海大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鼎盛时期,为此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展现这段令人振奋的历史,“华水”展厅特别复原了“华水”建校初期的校门,并设置了自动留影成像系统,参观者可以和“华水”校门合影留恋,现拍现取照片,以便永久保存。“华水”复原校门成为参观者集中留念的场景点,情感共鸣的牵动地,也为后续内容的参观作了很好的铺垫。
4.采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百年河海的辉煌成就。“多媒体技术借助声、光、电、图文、视频等多种媒体,可以全方位展示校史内容”[4]29,从而使展出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校史馆内容的展示质量,达到理想的展示效果。为了展现河海发展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校史馆大厅循环播放多媒体视频,通过历史画面、当事人的讲述以及学校各类活动的剪影等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河海百年的发展变化。同时,“华水”“新河海”展厅设置了电脑照相合成系统、触摸查询平台等,校友可通过杰出校友版块的“触摸查询平台”查询自己的毕业照,回忆当年的风采。这些设施大大提高了校友的归属与认同感,加深了参观者对校史馆的印象。
室内照明是展馆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校史馆为封闭型展厅,为了更好地控制光源的强弱与均匀度,校史馆主要采用人工照明,灯光设计采用黑暗式灯光设计和明亮式灯光设计。“老河海”展厅采用黑暗式灯光设计,氛围稳重,突出重点,使得观众能更好地聚焦在展品内容处,在斑驳的光影中回顾曾经时光。序厅部分和“华水”“新河海”展厅采用明亮式展厅灯光设计,营造大气磅礴的空间氛围,突出学校发展的成果。同时,为了保证展厅照明的基本需求,校史馆采用“局部重点照明与装饰照明”[5]48,顶部格栅根据展厅的设计风格安装“水流形”筒灯,此外还有“校徽形”、“水流形”天花灯饰、内嵌灯带等,从而营造了一种明亮柔和且富有层次感的参观环境。
实物展品作为历史的佐证,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可使得参观者更全面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河海大学校史馆展出了大型实物和小型实物,见图7。小型实物包括学生证、毕业证书、校徽、书籍、教学工具、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放在展柜内展示。大型实物包括教学设备、仪器、机械等,放在特质的水流波浪形展台上或者地面上展示。水流波浪形展台与校史馆的水流空间相互贴合,既能保护展品,又方便展品展出,增加空间的延伸性与通透感,营造出独特的展示氛围。
百年来,河海人始终情系河海,创造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事业的辉煌。河海大学校史馆以记载历史、弘扬精神、传承文化、展示成就和教育后人为宗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手段,形成鲜明特色。自开馆以来,校史馆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对校史馆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史馆因此成为宣传学校形象的文化名片、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快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也成为河海人奋发进取,加快发展,推动学校新百年再创辉煌的重要精神资源。
摘要:校史馆作为宣传学校形象的文化名片、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加快人才培育的重要阵地,是一部浓缩的历史教科书。通过对河海百年办学历程的梳理,提出了河海大学校史馆设计建设的理念:记录河海大学百年求索的历史轨迹,展示河海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采,宣传河海百年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多层次再现河海大学百年与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百年的生动历史。结合对学校百年历史的解读,就校史馆展区结构和表现主题进行了合理划分,体现了河海大学校史馆的展陈特色。
关键词:校史馆,理念,特色,河海大学
参考文献
[1]河海大学简介[J].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6(6).
[2]孙以栋,陈媛.高校校史馆室内设计分析:以浙江工业大学校史馆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崔岚,刘长友.阅尽百年沧桑感悟大学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校史馆的建设理念与特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4]张桂凤.校史馆设计的文化定位及其表现形式的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4.
大学校史 篇1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一直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弘扬主旋律, 突出高品位, 强化文化育人职能, 注重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强调校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认知与认可缺乏的现状, 我校以校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主要内容, 以“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健康和谐”为指导方针, 开展了“校史教育、校史体悟、校友情怀”三位一体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对学生社会公共空间意识的培育、感恩情怀的养成及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史教育——以史为鉴, 传承文明, 搭建校史教育平台
(一) 打造校史教育基地。
学校秉承“存史、传承、育人”的基本理念, 注重校园文化与石油文化、区域文化、社会文化的有机融合, 坚持面向师生、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行动引领, 重视校史文化内涵建设, 以具有鲜明石油特色的校史馆建设为校史教育基地, 全力打造有基地、有载体、有内容的校史文化教育平台,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六十周年校庆前夕建设落成的校史馆利用图片、文字、影像、实物等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学校六十年来的发展轨迹, 展示了学校从首都北京的激情岁月到黄河岸边的厚重豪迈, 娓娓道来了学校从热情奔放的黄河文化到旷远深邃的蓝色海洋文明的发展变迁, 传递了石大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价值追求。校史馆已经成为学校历史的记录平台、石大精神的传承平台、校园文化的展示平台、对外交流的媒介平台、校史文化的研究平台和德育人文的教育平台。
(二) 明确校史教育导向。
校史馆坚持以“育人明理、感恩社会”为导向, 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育人职能, 它通过实物、投影等载体强调物质文化的育人职能, 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强化精神文化的育人职能, 为广大学子知校、敬校、爱校、荣校提供了载体, 为了解学校历史和学校文化提供了教育平台。特别是校史馆里校友王德民院士的入学学籍卡片在被新华网、环球网、和讯网等媒体报道之后,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校园中也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学习浪潮,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增添了学生学好本领、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动力, 这些都是校史馆育人明理的真实写照。
(三) 开放式校史教育。
校史馆坚持开放式展陈, 切实做到空间开放、时间开放和服务开放, 面向20000余名师生普及校史知识, 使学生由知校而知史, 由知校而爱校, 由爱校而感恩学校和社会。同时, 注重校园文化与多种文化的有机融合, 向社会公开展览, 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青岛西海岸经济区了解石油历史和石油文化提供了教育基地, 吸引学校周边中、小学生参观60余场次、近3000人次;接待吴仪、周吉平、吕功训、李昌钰等省部级以上领导和重要外宾近200人, 年平均校外访客 (包括校友) 20000余人。
二、校史体悟——沉浸参与, 创新载体, 丰富校史体悟内涵
(一) 创建校史体悟平台。
成立“校史文化研究会”和“大学生校史文化研究协会”, 并制定相应的章程和制度, 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坚持沉浸其中、全员参与, 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 搭建师生交流共享平台使广大师生在沉浸参与中感悟石大文化和石大精神, 起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举之效。
(二) 创新校史体悟载体。
以六十周年校庆为契机, 对全校1200余名大学生校庆志愿者开展校史校情培训, 面向全校师生开设8个模块的“爱我石大”校史文化专题讲座。举办校史校情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 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参与, 运用宣传手册、报刊杂志、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传播和共享校史文化。
(三) 丰富校史体悟内涵。
开展“每 (学) 期一展, 每月 (份) 一文”, 以校史图片展览和校报专版专栏为载体, 举办了学校珍藏历史照片图片展、《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图片展、纪念曹本熹与朱亚杰院士100周年诞辰图文展等系列展览, 让广大师生在声音、影像、图片和文字面前穿越时空, 重新回味学校在首都北京时期那段火红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传播了校史校情知识。同时, 探索多元化、多维度、多视角的校史体悟方向, 探究学校在“产、学、研”等各个领域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让广大师生在不同的内容中感受学校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组织校史文化研究课题, 以“凝练传承校史文化, 构筑学校文化生态;注重弘扬校史文化, 发挥隐性教育功能;挖掘汇聚校史风物, 达到励精图治功效”为主要思想, 探寻校史文化的内涵实质和研究范式, 充分发挥校史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明理育人功能。
三、校友情怀——永续情缘, 凝聚力量, 注重校友情怀培养
(一) 永续校友情缘。
加强与历届校友的沟通和联系, 学校采用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深入校友工作一线, 珍惜校友情份, 永续校友情缘, 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关心和支持校友发展, 让校友切实感受母校的关怀和温暖, 增强感恩情怀, 使其在这种情怀中为社会和谐与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二) 凝聚校友力量。
学校邀请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顾心怿院士、李阳院士等杰出校友来校讲学, 通过其在校期间的切身感悟和青年学生达致心灵共鸣。我校57级校友、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期间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 勉励青年学生修德明理、报效祖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来我校举行报告会, 为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 让学生在前人的肩膀上向更高处迈进;我校77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在2014届毕业生典礼上为毕业生分享他的切身体悟和成长经历并与学生做沟通交流。知名校友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传播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和社会正能量, 有利于激发青年学生干事创业、奉献社会的热情。
(三) 培养校友情怀。
重视潜在校友资源, 注重校友情怀教育, 学校组织部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以“勇挑重担、甘于奉献”为主题的“感恩母校、回馈社会”教育活动;合作发展处、学生工作处、网络中心等单位密切配合, 对每位毕业学生发放印有学籍信息的校友纪念卡, 让学校服务一直伴随学生一生, 具体落实感恩教育。学生工作处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召开以“志存高远、修德明理”为主题的毕业生座谈会, 与毕业生交流在校心得, 畅谈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 恳谈同校之谊、同窗之情, 使修德明理深入每个毕业生的内心深处。
四、教育效果——创新理念, 完善机制, 彰显明理育人效果
(一) 创新了知、情、理、行相互交融的育人理念。
“校史教育、校史体悟、校友情怀”三位一体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渐渍德义之渊, 栖迟道艺之域”, 隐性校史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无形的影响。通过“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做到“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恩教育, 使其知、情、理、行在相互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 回馈社会。
(二) 完善了多方协作、立体交叉式的联动机制。
学校组织开展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是学校连接社会的重要途径, 是全校各单位协同互动、通力合作的有益探索, 构建了校内互动、多方协作、交叉立体式的联动机制。学校档案馆搭建校史教育和校史感悟平台, 组织校史文化研究课题, 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其中, 感悟学校历史和学校文化;党委组织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学生工作处深入实施“四航工程”,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团委组织开展了“知校、爱校、荣校”教育活动, 开设了“思创论坛”“科创论坛”等;学校各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传播校史文化, 培养学生感恩情怀。
(三) 实现了典范辈出、表率引领的教育效果。
通过“校史教育、校史体悟、校友情怀”三位一体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我校涌现出了负责成立“彩云协会”并筹资建设希望小学的郭召旭、“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获得者贺思程、组建和带领“七彩桥”爱心支教团开展公益支教的包长荣等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成果得到初步彰显。
摘要:针对我国部分高等院校疏于校史教育而容易导致学生人性缺失和情感冷漠的现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以校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主要内容, 开展了“校史教育、校史体悟、校友情怀”三位一体的“知史·明理·感恩”主题教育, 创新育人理念, 完善联动机制, 实现了典范辈出、表率引领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校史文化,校史教育,校史体悟,校友情怀,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良书.大学校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6 (7) :56-62.
[2]易红.塑造高峰体验, 用优秀文化育人[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2) :4-7.
[3]李世珍, 王虹英.发挥校史文化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索[J].北京教育, 2010 (12) :32-34.
[4]王列平.文化:大学校史研究中的真谛[J].高等理科教育, 2011 (1) :32-37.
从校史资源中寻找理念文化之根 篇11
对于鲁迅中学来说,鲁迅及其思想和精神是学校历史上有持续影响力、对现代教育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精神,是鲁迅中学最重要的教育资源。鲁迅先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文化存在,鲁迅思想及其精神内容丰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如何找到鲁迅精神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研究的重点。鲁迅先生一生从事的主要职业是教育,在教育实践中,鲁迅对教育、对如何培养人有独到的见解,这些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对学校教育和文化建设有很多启示与指导。鲁迅中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把“立人”思想作为文化建设的原点,以此来构建学校理念文化体系。
对“立人”思想进行校本化解读
鲁迅先生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文化偏至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在人,人“立”,社会才能进步,人好,一切才会好。立人的方法是“尊个性而张精神”,就是人的自觉、个性的发展和行为的理性,就是人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立的人“会幸福度日,合理做人”,就是要成为合格公民,按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健康向上,做最好的自己。这恰好也是我们教育的追求,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相一致。这样,我们就找到了鲁迅精神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找到了学校理念文化建设之根。
将“立人”具体化为师生行为方式和追求目标
思想转化为行为才是建设。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立人”基本原则,即尊重人、理解人、凝聚人、发展人;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学习自覺、生活自立、身心自强、发展自主。
在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校本化解读的基础上,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追求,以“立人”为核心,构建学校的理念文化体系。我们将理念文化体系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价值系统、目标愿景系统和行为风尚系统。价值系统是核心,体现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决定目标愿景和行为风尚;目标愿景系统是价值系统的具体化;行为风尚系统是价值系统的外在表现。每个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从不同侧面阐述学校理念,表达学校的价值追求。
1.理念价值系统
学校精神: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核心文化:健康向上,做最好的自己。
校训:实事求是、博采众长、坚忍不拔、笃志报国。
学校价值观:工作至上,质量第一;用心工作,追求高尚;勇于承担,合作创新;真诚坦荡,正直善良。
办学理念:启动,自动。启动即“立人”,自动即自立。启动是方法,自动是目标。用尊重人、理解人、凝聚人、发展人来启动;自动就是学习自觉、生活自立、身心自强、发展自主。
2.目标愿景系统
学校发展目标:建设具有一流学府气质的精品特色学校。
教师发展目标:努力使每一位教师具有“专业化视野、专业化目标、专业化理念、专业化能力”。
学生发展目标: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健康诚信、懂礼守纪、崇尚先进、面向世界”的人才。
3.行为风尚系统
教风:勤奋、专注、博学、向上。
学风:体现求实治学精神、勤奋学习态度和博采的学习方法,体现鲁迅精神,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校风:体现求实、坚韧、博学、笃志的基本要求。
围绕“立人”理念开展特色教育教学活动
课程建设:基于对鲁迅“立人”思想和实践的解读,对文学类、艺术类、科技类、时事类、体育类课程重点扶持,精心打造,坚持资源利用,自主开发。坚持站在践行“立人”思想的高度,审视、规划校本课程建设,立足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基于我校学生的发展实际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
德育活动:我校以“启动、自动”的理念指导德育工作,即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引领,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醒悟、觉悟,最终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最佳状态。“立人”系列教育活动包括:纪念碑前励志教育、成功者夏令营、追寻鲁迅足迹夏令营、鲁迅学校校级交流等。
总之,学校理念文化建设要重视传承,要从校史中挖掘,用好学校本身的资源,找到理念文化之根,这样的学校文化才有个性、有主线、有特色、有生命力,要重视理念体系的构建,有主干、有枝叶,既丰富又严谨,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这样,根植于学校历史土壤中的理念文化之树,才会有养分,才会主干强壮,枝繁叶茂,才会结出累累硕果。
大学校史 篇12
当代社会转型变革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校园中大楼频出的同时,急功近利、浮躁浮夸、学术失范等现象也不绝如缕。究其本质,在于今天大学精神的迷失与虚脱。因此,培育大学精神,弘扬先进文化,日益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对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作用及特征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在大学发展历史进程中,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组织的灵魂,引领大学组织的发展。从广义上看,大学精神是大学作为社会知识、科技、文明进步的组织所共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大学所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根本取向,是大学之“道”。分析大学精神的内涵,就是通过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长期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反映大学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和育人风格的一种精神成果,是所有大学文化的核心,以崇尚真理、实事求是、批判创新、知行合一等为核心要素,蕴含在大学的理想追求、历史文化积淀中,渗透在全体师生的思想观念、自我意识中,体现在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中,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最本质的体现,是大学生命的灵魂所在。狭义的大学精神,是就大学个体而言,由于特定的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学校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它又因独特的表现而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界定。
大学是培育充满理想的人才和探求学问的场所,大学本质就是探求真理,它追求学术自由、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为探求真理,实事求是就成为坚守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班固所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河间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指的是河间献王刘德对古文经学的经典常考证其真假对错与是非,是一种治学风格与宗旨。对此,唐代颜师古注解说“务得事实,每求真是”。“实事”就是“事实”,即事情的真实情况;“是”即“真是”,是与“非”相对的,“是”的本质就是从众多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中进行正确的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依据客观事实,做出符合事物本质规律的判断和辨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握客观规律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且从认识到实践反复多次的过程,同样的实事,同样的时间地点,不同的人可以求出不同的“是”,这是因为真相与假象,现象与本质常常交织在一起,只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由表及里,获得理性认识,且求得事物的“是”,亦是求真。
“实事求是”不仅是指一种做学问的严谨求实态度,更在于一种实践行为方式,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要求知行合一。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哲人深刻认识知行关系,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知”是对道德的认知,“行”是道德实践,“知行合一”核心是把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是要认知事物(道德),且要践行道德,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最高道德要求。当今社会,我们审视大学中存在的种种道德失落、行为失范的现象,究其根本,不是大学缺乏对真知的认识和探究,而是缺乏在大学教育活动的各个具体行为中坚守真知,现实中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严重分离,知易行难,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甚至知行相悖,成为大学精神失落的一个重要表征。因此,迫切需要在大学实践中坚持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并成为培育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精神的作用。大学精神作为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导向作用是指大学理念的指导作用,大学精神实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大学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人们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感受到大学精神融汇在办学的理想和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大学精神培育形成后,就会对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导向,明确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明确行为的边界和底线,求真、求是、求实,言行一致等原则将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
(三)大学精神的特征。一是,大学精神具有长期不断培育的特征。大学精神作为师生的一种精神存在,它不是与生俱来,不会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须经代代大学生的努力倡导、躬行实践,提炼总结、再实践、再升华,发扬光大,即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的过程。对于办学历史较长的高校,即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还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途径,不断培育、充实其大学精神,对于创办不久的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由于大学精神形成的长期性特征,就需要经年累月地积淀,在大学各项教育实践中去培育,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懈努力。若没有大学实践活动,大学精神的形成终将虚无,难以体现大学精神的精神品质。
二是,大学精神具有突出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大学精神作为精神财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看似无形和抽象,但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并发挥其规范作用。大学组织行为、大学师生言行无一不呈现这所大学精神品质和风格,大学精神依托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育、延续、凝聚,最终形成这所大学传统文化、办学特色和育人风格。反之,若没有大学实践活动,大学精神的形成终将虚无,难以体现大学的精神和品质。
二、高校校史与大学精神及培育的关系
大学精神的作用和特征,注定了大学精神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培育大学精神需要诸多条件,需要进行长期而艰苦的探索,需要付诸大学各项教育实践。为培育大学精神,就要求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批判创新、知行合一等为核心要素贯穿于大学实践活动全过程。在众多的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高校校史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校史与大学精神的内涵看。高校校史是记载着学校所有办学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延续着学校的文化血脉,与大学精神紧密联系。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史的高度浓缩,高校校史是大学精神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开展校史工作实践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校史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史是学校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学校的记忆,既包含着学校不同时期的办学目标与定位、管理机制与育人理念,教育研究与治学精神,也包含着校园人物、校园景观的记录与历史。在这些外显形式下,映照出大学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是凝聚了办学、治学、育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大学组织宝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校史工作以“存史、资政、育人、宣传”为责任,以弘扬大学精神为主旨,具体以校史研究与编纂、校史宣传与展览等工作实践来再现。高校校史既是大学历史发展的物化产物,也是大学历史发展物化了的精神。
(二)从校史工作与大学精神培育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史工作的指针,校史工作是大学精神培育的重要实践。由于高校校史工作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何真实、客观、系统地反映办学的成就、发展与挫折、经验与教训等是大学校史工作首要的、严肃的问题。这是因为,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记录者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尽管真相只有一个。这就是说,反映历史、记载和研究历史是一种选择,一种由记录者而定的选择。校史作为融汇了教育史、文化史的历史学一个分支,毫不例外也存在着如何记载、如何选择史料、展示历史的问题。
大学以育人为根本,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校史工作,将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大学精神内核元素,融汇在大学校史工作的各项活动中,言传身教,是每个大学生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以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作为校史工作的指针,所形成校史工作实践成果(校史研究成果、校史展览)才能作为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引导激励学生,发挥校史文化的影响力。因此,高校校史工作过程既是大学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过程,更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实践过程。
三、培育大学精神,引领校史工作实践
(一)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设计校史展览内容,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和根本。如前所述,历史是选择的历史,怎样的选择可以再现真相,则是需要记录者的史德、史学、史识,而这种选择却不是容易的事。加拿大历史学家乔伊·帕尔(Joy Parr)曾提醒史学家注意:历史诠释始于他们在档案馆阅览室打开档案盒那一刻。在现实中,主要的历史诠释行为并非发生在史学家打开档案盒之时,而是在档案工作者装盒之际,在于另外98%被销毁的未装进档案盒的文件潜在的影响。美国历史博物馆信息技术文化专家史蒂文·卢拔提醒我们,“档案不仅仅记录文化行为,也从事文化行为。”因此,记载历史、研究历史、再现历史的学问都是对史料的选择学问,都是源于当事者对档案选择的结果。
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设计校史展览内容,首先体现在对展览的定位,即如何确定展示内容整体的基本原则和范围。为还原一所学校发展变迁的历史,校史展览的定位就应客观再现历史,这是作为尊重历史在校史展览中的具体体现之一。客观再现历史就要求既不“厚古薄今”,亦不能“厚今薄古”。厚古薄今意味着推崇古代,轻视当代,厚古薄今,则将成为学校历史进步的桎梏。而厚今薄古也未必妥当。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史学界曾一度强调厚今薄古,为现实服务,要体现以今为重的史学致用思想注重当下,推崇致用。这种推崇,强调史学为政治服务,超越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学术功用与社会教化功用。历史是用例子教育人的哲学,校史展览的功用在学校就是以史育人,若厚今薄古,往往在展示内容的分量以现实成绩展示为重点,而对过往史事淡化和弱化,人文历史的教育和影响也将削弱,而校史展览也就为成就展,成为某种现实需要服务的、以歌功颂德、树碑立传为主体的方式和渠道,这样有悖于校史研究及展示的初衷和目的。因而,一个校史展览要体现尊重历史,应予学校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相对均衡的空间,还原过往事件与人物予以再现,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地设计校史展览,另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如何认定学校历史起源。即一个学校的历史,从何时开始,在何处延续的问题,这是既是校史研究、校史展览中的一个严肃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校史的溯源,不仅关系一个学校自我形象的塑造和历史地位的构建,而且还涉及一个国家教育历史、教育体制变革。曾有高校将学校历史的往古追溯,以说明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已经出现个别高校牵强附会,拉长校史至百余年,引起学界争议和质疑,大学形象严重受损。由于中国高校发展过程中曾一再进行令人眼花缭乱的院系调整和频繁改名,仅一个校名可能被数个学校使用过,但因校名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历史与内涵,所以追溯学校本体的历史时,尽管实体根本不是一回事,但总是有“追根溯源”者,以悠久历史为骄傲。2004年,刘海峰教授《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一文,提出了“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统一”“强调整体继承性原则”“考察关键因素原则”“留有余地”等确定中国高等学校校史的几条基本原则。以笔者所在的成都大学为例,该校名曾在1925年就已出现。在编纂成大校史及校史展览史料选择时,曾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成大历史可以追溯至1925年的“国立”成都大学,另一种则是以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现今的成都大学创办的历史背景为主要依据,是1978年恢复高考,高校扩招、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办的,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实体上与“国立”成大没有任何联系,仅名字相同而已。事实上,每一校都有一个源头,不论历史长短与否,在师长和学生中间,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便会逐步形成一以贯之的学源传统,延绵不绝的精神之脉,如若大学精神不在,纵有千年历史又有何意义?有久远历史,不可视而不见;无悠久历史,也不能人为构造,正本清源,厘清校史,才是真正的尊重历史,才能将真正意义上传承大学精神落在具体的行为之中。
(二)批判与反思精神,既是校史展览设计的不可或缺内容,也是大学精神培育与实践的标志。校史既需要铭记办学历程中的辉煌成就,更需要对史上困惑和失误进行检讨与反思。大学精神实质就是探求真理,它追求学术自由、富有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校史既是学校办学历史也是学校的思想历史,校史研究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在对过往的不足中总结规律、发现真理,检讨问题,反思教训,这样的学校历史给师生带来的形成学校传统精神和理想,是思想上的超越和进步,犹如个体的吾日三省吾身,秉持反省和检讨的大学精神,才会给一所学校发展的无限生机。经多所校史展览的了解和调查,发现在校史展示中对史上重大事件进行反思和检讨的并不多。台湾大学是台湾办学历史最长的一所,学校与社会运动息息相关。在台大校史展览专设了检讨与反省展区,列举了史上经历的校园事件,意在提醒每一位台大人谨记历史教训,传承并实践台大精神。校史展览中展示历史上的挫折,警示后人,不仅需要勇气直面,更是体现大学文化所秉持的批判精神和力量。
(三)以崇尚先进人物的价值取向,是校史展览中培育大学精神的有益实践。一部校史既是学校经年史,也是学校师生的历史,既应该是成功者的碑铭,也应是平凡者或者失败者的记录。在校史展览中,展示校友风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学校教书育人,英才辈出是一所学校骄傲,是办学成功标志,是学校为社会做出贡献直接的衡量。然而,面对学界、政界、商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成功的众多校友,如何安排展示顺序,如何确定重点展示的校友,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隐含着一所大学文化的传统和价值取向。例如校友的排序一则以推崇行政职务高低为标准,按照行政级别确定校友排序;一则以在校修学年度为排序标准,不考虑所有校友的身份与级别,即所谓的“序长不序爵”。究竟采取哪种排序的方式,取决于学校校史展示主办者的意愿,更是反映主办者的价值取向。因为在当今社会,大学行政化倾向强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当一所大学看重行政权力的影响和作用,自然对待曾经的学子、现时的政界精英推崇有加,排序在前,突出展示就是理所当然。相反的,若以序长不序爵为标准,莘莘学子,平等对待,不以位高而为尊,而以学长、学弟而为敬,则体现出大学精神的所必备的独立性、平等性。再者,尽管校友来自不同领域和行业,如何选择重点展示的校友则更是主办者的价值取向的直接反映。例如,校友中既有从政从商并成功的人士,还有烈士、英模成为学子楷模的校友,若重点展示烈士、英模无疑传递一个强烈的讯息,那就是学校弘扬的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倡导的是以高尚品质的烈士、英模学子为师生学习榜样,以先进思想鼓舞人、教育人,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通过校史展示中重点展示校友的选择,透视和折射这所学校的精神和风貌。
综上,校史展览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和内容,选择尊重历史的态度认知校史,以实事求是原则,还原历史,不溢美、不隐恶,这既是现代社会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组织在教育实践中知行合一的最好体现。尽管大学教育活动实践多种多样,但只要每项实践都以知与行的统一为行为准则,培育大学精神,才能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内涵、作用和特征的分析,提出培育大学精神必须以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等大学精神的核心要素,贯穿在大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高校校史是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内涵底蕴的综合载体,校史工作原则则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本文提出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提出检讨与反思历史经验教训为大学校史工作原则和基础,是培育与实践大学精神的有益实践。
关键词:大学精神,实事求是,大学校史
参考文献
[1]熊丙奇.“大学精神”如何回归?[N].文汇报,2010-7-14(7).
[2]王列平.文化:高校校史研究中的真谛[J].大学理科教育,2011(1):32-37.
[3]吴骁.吾爱吾校,吾更爱真理--对武汉大学建校年代及相关校史问题的沉重反思[EB/OL].(2012-11-10)[2013-03-12].http://wenku.baidu.com/view/cea684dc6f1aff00bed51e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