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的故事(共4篇)
柳树的故事 篇1
上世纪60年代末, 在当时中国所掀起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是那样地震撼中国大地, 牵动着中国千百万中国家庭的情感细胞, 从表面上看, 人们是在打锣敲鼓热烈地响应伟大领袖号召, 可背地里却悲痛欲绝地视为生离死别。在十几年后, 当粉碎“四人帮”后, 这原来被那样地标榜和颂扬为伟大领袖的“革命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生事物”, 一下又被彻底否定和批判, 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终结。此时的媒体就陆陆续续地出现了不少当年知青回忆的文章, 揭露了在所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的种种荒诞不经现象。其中一位知青就说:
插队年代, 多数日子也正是国内极左思潮泛滥的时期。当年一些流行而且荒谬的做法, 现在想起来, 实在好笑。还有一些抓现行反革命的恐怖往事, 不妨举上几例:
时值大搞“三忠于” (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毛泽东思想、无限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的年代, 到处是红海洋:“红太阳”画像、红色标语、红色的“忠”字等。门上有“忠”字、柱子上有“忠”字、箩筐上有“忠”字、扁担上有“忠”字、锄头柄上也有“忠”字……买毛主席著作要说“请宝书”, 而不能说“买宝书”;买毛主席像要说“请宝像”, 而不能说“买宝像”, 如同现在不少地方买佛像, 不能说买, 而要说“请”;规定家家户户要做宝书台, 把一套毛主席四卷本著作用红线捆着, 放在毛主席的石膏像前。日长天久, 上面积满了不少灰尘。你说这宝书是用来学习的呢, 还是用来专门“供奉”的呢?有的人家还用木头做成了“菩萨窟”一样的宝书台, 甚至吊在梁上, 就差“晨昏三叩首, 早晚一炉香” (旧时佛像、菩萨像、祖宗挂像图前的对联) 。打电话之前, 有的地方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先要喊一声“毛主席万岁”再说“喂, 你是某某某吗”之类的话。又不是喊毛主席接电话, 也不是无线电呼叫, 不知为什么先要喊一声“毛主席万岁”!
用现在的话说, 它就是现在屡打不绝的“传销”的惯用伎俩, 用“洗脑”的方式大搞个人崇拜。此时风靡一时的以揭露己任的知青小说也就应运而生。在此类小说中, 作者大多把上山下乡视为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 作品中描写的大多数是在上山下乡的日子里是与丑恶、欺骗、苦难、悲惨共存。以一代热血青年被欺骗、蒙昧愚弄而愤愤不平。对“文革”时期的极左路线进行了强烈的否定, 充满了他们的伤感情绪。这样的小说如《伤痕》《在小河的那边》《一个冬天的童话》。由此我们认为, 就大多数知青的“伤痕小说”而言, 它们所反映和揭示的生活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实生活, 它过于偏重于知青生活受苦受难受骗和被压抑被扭曲的一面, 而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但也有些知青小说跳出了这些旧框子, 作家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是这样的杰作, 终于将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写出来。正如他所言, 刻意想写插队的生活, 编排了一些情节, 反到弄巧成拙, 被人怀疑他是否插过队。“倒是每每说起那些散碎的往事, 所有的人都听得入神、感动;说到最后, 大家都默然, 分明都在沉思”。作者用充满感情的笔触写了陕北的古风。那里保留着2000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承袭着勤劳质朴的品德, 人们没有过多地奢望和要求, 心里熬煎得受不住了, 就放开嗓门唱一段。用他们的话说“人愁了才唱得好山歌”。陕北的民歌都有一种忧伤的调子, 什么时候才唱得红红火火、快快活活的呢?这是让读者深思的问题。破老汉不是那种混混沌沌、只知干活吃饭困觉的老式农民, 他怀念当年红军到陕北的日子, 晓得现今上头的事“都是那号婆姨闹的”!他将所想所思, 所烦所恼还有所爱所恋, 都变成了一曲曲《信天游》, 时不时的就哼上一两句, 人也就变得快活一些儿。十年过去, 留小儿——这黄土高原的新一代, 能攒够了盘缠上北京, 还给爷爷买了一把新二胡。日子好过了, 破老汉还是成天价瞎唱, 大概这调调要一直唱到老吧?它已变成了破老汉思想的代言者了。读罢全篇, 仍觉耳边回荡着破老汉唱出的民歌, 那调儿是深沉的、厚重的, 有一份悲哀也有一份雄浑。那里的土地和那里的人民, 就像小说里写到的老黑牛一样, 为了让卧在身下熟睡的小牛犊睡得更香甜, 在劳累了一天之后, 仍然挣扎着喘着粗气站立着。这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脊梁。
无独有偶, 据最近刊于呼伦贝尔日报网的为胡万军所写的《我的知青岁月》一文也对知青岁月充满难以忘却的深情的回味:“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选举时, 我知道了政治局领导当中有几位是‘知青’, 有下乡的经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 第一个感觉是振奋, 热血沸腾, 仿佛又回到了如火如荼的岁月。第二感觉是自豪, 我们‘知青’没有愧对历史和人民。在那一段时间里, 下乡的往事常常浮现在眼前。虽然时隔46年了, 但记忆还是那样的清晰。”他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据我们了解,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年就是一名知青, 他就是在安徽凤阳地里劳动时收到了被北京大学录取的通知。
比之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许祚禄的《遥远的柳树湾》更富有诗意, 小说洋溢的诗情画意令人神往。青弋江像一条摇曳美丽的绸带不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帘, 更为动人的是小说中人们的互助互爱关系是那么温情脉脉而富有人情味:上海知青蔡兵来到了遥远而陌生的柳树湾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 这里的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倍受感动, 和谐的人际关系, 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我们丝毫看不到在它外围, 尤其在城市中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非置人于死地“斗批改”运动, 就连早在1957年被打入另册的“右派分子”张老师也人尽其才地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同为知青的李朝霞和杨阳在共同劳动中终成眷属, 一切均如人愿而皆大欢喜。如果说自然风景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柳树湾的人际关系更是美不胜收的风俗画。在读了《遥远的柳树湾》后, 无疑会感叹作者在他的知青小说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发现”。而这种“发现”, 在我们看来, 显然源于角度转换。角度本是电影术语。指摄影机的位置与表现对象之间的角度, 亦即观众的视角, 它决定从何种方向去观看对象。通过角度的选择, 可以摄取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方面, 突出事物的外部的特征;同时, 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来选择摄影角度时, 能将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表现得异乎寻常, 出人意料, 从而收到特殊的效果。《遥远的柳树湾》的艺术魅力也就在此。
柳树的故事 篇2
春天,春风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了,走到我的面前,用柔和的声音说:“小柳树,快快醒来吧!春天来了。”我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醒来了 ,我伸出了头,看到:“小草嫩绿嫩绿的,花儿五颜六色......真美啊!我便向上挺了挺。
夏天,我长大了,小朋友们有的在我的树荫下乘凉,有的在树荫下做游戏,都露出了天真 无邪的笑脸......还有人夸我们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有人夸我们像......我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脸......
秋天,我变黄了,妈妈说:“不要害怕,孩子,这是你马上变成营养的象征。”有了妈妈的鼓励,我便不害怕了。
冬天,我落了下来,到泥土底下去了,便成了营养,但我不害怕,想明年我还会重生的,做一片更美的叶子。
这就是一个努力的我,喜欢吗?
校园的柳树 篇3
大柳树位于校园中间,长相十分高大,树干凹凸不平,像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每到春天,这位老爷爷总换上翠绿的新装,跟一个不服老的老人一模一样。渐渐地,他开始梳理自己那年迈的头发,抽出嫩绿的枝芽!风儿悄悄地吹过,为他迎接春天奏响了新的序曲。这位“老爷爷”欢乐地绽放了笑脸。他不用愁自己会孤独了,他加入了万紫千红的春景中。
夏天带着炎炎的烈日来到了人间,柳树爷爷换上了墨绿的短袖,心甘情愿地为人们撑起了遮阳的大伞。我们炎热时,他兴高采烈地为我们遮阳,课间小朋友在树下吟诗、做画、讲那动人的故事,好不惬意!柳树爷爷慈祥地望着我们,特别骄傲。
秋风瑟瑟,柳树爷爷换上了金黄的秋装,可他不那么高兴了,因为他知道,这件漂亮无比的衣服很快就穿不得了。但他听见了小朋友伴随着欢快的笑声在捡他的金色新装掉下来的叶子,他们都把它的叶子做成标本,夹在书页中特别精致。他欣慰地笑了,原来自己的金装也能带给小朋友欢乐啊!
北风嗖嗖地吹过,通知柳树爷爷要换上冬季的礼服了。他极不情愿地脱下了心爱的金装,穿上了雪白雪白的礼服,毛绒绒的树冠、亮晶晶的银条随风摇曳着,给自己又赋予新的生命力,因此,他觉得自己是棵坚强的老树,在这么寒冷的北风中依然傲然挺立,他自豪地笑了。
柔韧与坚强是柳树的写照,也是我们校园的写照,因为我们师生有着和树爷爷一样无私无畏的品质。你听,校园里无论春、夏、秋、冬,四季都能传出悦耳的读书声,传得很远、很远……
教师点评:
文章的描述对象—柳树,带给了小作者数不清的欢乐,已然成为小作者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作者描写柳树在一年四季当中的变化,牢牢把握住了不同季节柳树呈现的不同风貌。文章生动,结构合理,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布置内容,并且多处使用比喻的手法,使文章增添了色彩。
若能增加一些关于柳树身边的其他植物的描述对文章进行辅助,则效果会更好。
柳树的故事 篇4
他们带着他到跳舞的地方去。那儿有许多漂亮的女子,但是没有一个像约翰妮。他想在这些地方把她忘记掉,而她却更生动地在他的思想中显现出来了。“上帝会给我们勇气应付一切,只要人有这个志愿!”她曾经这样说过。这时他有一种虔诚的感觉,他叠着手什么也不玩。提琴在奏出音乐,年轻的姑娘在围成圆圈跳舞。他怔了一下,因为他似乎觉得他不应该把约翰妮带到这地方来——因为她是活在他的心里。所以他就走出去了。他跑过许多街道,经过她所住过的那个屋子。那儿是阴暗的——处处都是阴暗、空洞和孤寂。世界走着自己的道路,克努得也走着自己的道路。
冬天来了。水都结了冰。一切东西似乎都在准备入葬。
不过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当第一艘轮船开航的时候,他就有了一种远行的渴望,远行到辽远的世界里去,但是他不愿意走近法国。因此他把他的背包打好,流浪到德国去。他从这个城走到那个城,一点也不休息和安静下来,只有当他来到那个美丽的古老的城市纽伦堡的时候,他的不安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他决定住下来。
纽伦堡是一个稀有的古城。它好像是从旧画册里剪下来的一样。它的街道随意地伸展开来;它的房屋不是排成死板的直行。那些有小塔、蔓藤花纹和雕像装饰的吊窗悬在人行道上;从奇形的尖屋顶上伸出来的水笕嘴,以飞龙或长腰犬的形式,高高地俯视着下边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