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种植业

2024-10-02

中药种植业(共12篇)

中药种植业 篇1

甘肃省陇西县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销地, 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美称, 是中国农学会命名的“中国黄芪之乡”和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黄芪、党参原产地[1]。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中药材种植在陇西县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徘徊阶段, 亟需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 提升经济效益, 增加药农收入。

1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种植业是中药材产业的源头和基础。在全国中药材区划中, 陇西县地处中温带中药材分布区, 是根茎类中药材的适生地。陇西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多样、种植效益较高的优势, 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 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规模和品种的现状分析

陇西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和气候环境, 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 增加种植品种, 种植效益日益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1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种植区域由原来的首阳、双泉、碧岩、马河等传统地区逐渐向四周拓展, 已覆盖全县17个乡镇的250个行政村90%以上的药农[2]。2007年全县中药材总产量5.9万吨, 产值5.8亿元, 总种植面积26万亩, 占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2, 占全国的1/10, 其中当归、党参、黄 (红) 芪、柴胡等“地道”中药材占全国中药材总面积的65%左右。

1.1.2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品种丰富

陇西县大面积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黄芪、红芪、党参、当归、板蓝根、柴胡、黄芩、甘草、大黄、防风等30多种, 尤其盛产黄芪、红芪、党参, 其根大、药用价值高。在全国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 陇西县种植的就有135种。在中医药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 陇西县种植的就有97种, 占到75%左右。[3]

1.2 陇西县药农种植中药材销售收入现状分析

为了定量分析并预测陇西县药农种植中药材销售收入, 采用计量经济学Eviews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建立陇西县药农种植中药材的销售收入函数模型, 以期对当地政府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 提高经济预测水平以及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中药材种植的实际情况, 当年各品种中药材销售收入 (Y) (万元) 将受到上一年各品种中药材种植面积 (X1) (亩) 和上一年各品种中药材产量 (X2) (吨) 等因素的影响, 即具有滞延效应。考虑到种植面积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 故分别建立Y与X1和X2的函数模型。数据如表1所示。

undefined

undefined

用半对数形式模拟Y与X2的关系主要是为了提高其拟合优度。

资料来源:根据2008年10月实地调查资料整理所得。

2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 品种特色突出, 但仍处于量的积累阶段, 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2.1 缺乏政策扶持

经实地问卷调查显示, 有56.5%的药农在遇到资金困难时向亲戚借, 只有39.1%的药农考虑支农贷款。还有28.3%的人认为种植中药材的最大限制是种植信息不及时, 导致与市场脱节。认为资金不足和销路没有保障的各占17%。可以看出, 政府对药农的扶持力度有限。

2.2 缺乏科技人才

问卷调查显示, 全县17个乡镇农技人员中, 懂中药材种植的微乎其微。有高达96.8%的药农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相关部门的技术指导与培训。而中药材种类繁多,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栽培技术也各有特殊性,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分散在千家万户, 基本处于粗放型种植阶段, 管理水平低, 观念陈旧。

2.3 种植不够规范

在种植上存在盲目引种和盲目发展问题。调查数据中显示, 有74.8%的药农是个人购买或自己留种, 有82.6%的药农都是根据上一年的情况和市场自己决定中药材本年的种植类型。当发生病虫害情况时, 90.2%的药农都是自己克服。从以上可以看出, 当地药农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 主要是一家一户的零散种植, 导致品种混杂退化、质量参差不齐, 滥用化肥农药或不适当的栽培方法使药材的品质降低。

2.4 缺乏专业市场

中药材市场和流通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有82.6%的药农认为政府及相关组织没有参与中药材的销售;60%的农民认为企业收购价不合理, 这势必导致大部分药农个体贩运, 各自为阵, 被动经营, 仍然处在原始加工和原材料输出的低价值流通水平上, 仅仅是外地企业和市场的原料基地, 没有形成经济优势。

2.5 协会运作滞后

经实地对300多户药农调查, 有82%的药农不知道行业协会是否建立。当问到建立后是否能解决卖亏卖难的问题时, 高达64.1%的药农则认为不能解决, 对行业协会信心不高。协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能积极地、有效的联合药农组成联合体共闯市场, 减少个人承担的风险, 降低流通成本。

3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建议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要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切入点,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因地制宜, 把量的积累转变为经济优势, 提高药农的收入水平。

3.1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促进产业发展

政府要转变职能, 改变工作方式, 多引导、多示范、多服务, 充分调动药农积极性, 做好四个服务工作。一是信息服务, 通过组织干部外出调查、网络等途径, 深入中药材市场, 对供应情况、销售走势、未来发展趋势及潜力、种植效益等作反复的论证研究, 准确地掌握中药材种植的各种政策、市场、科技等信息, 及时反馈, 减少药农盲目生产。二是配套物资供应服务, 向药农提供中药材种植所需的资金和各种合格生产资料, 如种苗、肥料、生产设备等。三是技术服务, 加大技术推广人员配备, 深入田间为药农在种植技术操作等方面给予具体的指导、示范和培训, 实现标准化种植。四是流通服务, 把社会中介等流通队伍和组织结合起来, 统一规范管理, 成立行业流通协会, 积极与安徽毫州、河北安国等大型中药材市场联系, 随时了解市场行情, 掌握市场动态, 以解决中药材卖难、卖亏的问题。[4]

3.2 稳步推进基地建设, 提升产业标准

根据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 在对中药材最佳适宜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 大力实施种子种苗、试验示范和GAP基地建设三大工程,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导省内外药业公司和龙头企业在县内建设原料基地, 全面提升陇西县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水平, 在GAP基地建设上实现质的突破[3]。

3.3 全力推进中药材产业企业化进程

结合陇西县实际, 发展“龙头企业+基地+药农”模式。一是寻求同有关制药厂的合作, 争取订单, 扩大种植规模。二是加强与制药企业的合作, 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三是支持本地中药材流通大户组建中药材流通企业。对从事中药材流通并能组织一定规模药农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流通组织或个人给予一定的支持, 鼓励他们为药农与市场之间搭桥, 以订单的形式组织药农生产。四是依托中药材专业市场促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发布、咨询, 为药农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 因地制宜的组织药农种植适销的品种,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种植体系。[4] 五是依靠龙头企业强大的资金、技术、信息优势和长期稳固的营销渠道,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基地实行全方位质量管理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推动基地的发展和药农的增收, 实现企业、基地、药农的三赢[5]。

3.4 改造专业市场, 完善市场体系

加快文峰、首阳两大中药材市场的改造升级, 神龙中药材物流园区、首阳中药材饮片交易中心建设进度, 加强中药材市场的日常监管, 建设现代化中药材营销网络, 把陇西县建成集中药材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交易平台, 完善陇西县中药材专业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定西市商务局.对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EB/OL]. (2008-03-16) .http://www.gsdofcom.gov.cn/dingxi/ShowArticle.asp-ArticleID=2240.

[2]原富智.数着票子种药材——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R].定西:陇西县委, 2006.

[3]陈亮.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情况[R].定西: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 2007.

[4]杨明.石泉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EB/OL]. (2009-03-20) .http://www.snzy.gov.cn/df/ak.

[5]曾德平.安仁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EB/OL].光明网, 2007.

中药种植业 篇2

一、趋势看好价格稳定或上涨,亩收益稳定,评级上调,值得种植发展品种有:黄芪、黄芩、北沙参、蛇床子、党参、白术、牛夕、旱半夏、天南星、射干、桔梗、防风、柴胡、白芷、麦冬、板蓝根、藿香、菊花、南沙参、徐长卿、苦参、红花、当归、甘草、远志、川芎、黑枸杞、白芍、胆草、细辛、荆芥、人参、西洋参、贝母类等。

二、价格趋势比较稳定,可适量发展的品种:知母、山药、金银花、韩国枸杞、紫苏、蒲公英、鸡冠花、玄参、丹参、附子、急性子、大黄、穿山龙、木香、黄连、王不留、瓜蒌、沙苑子、玉竹、紫苑、白芥子、前胡、生地、玫瑰花、锦灯笼、车前子、连翘、紫草、白花菜子、天麻、大力子、半枝莲、地丁、合欢花、茯苓、芦巴子、花粉、苍术、三

七、决明子、夏枯球、土贝母、辛夷花、薏米、杜仲、山萸肉、冬花、薄荷、丹皮等。

三、野生类药材货源紧张价格持续上涨,野生变家种可长期发展:如关防风、羌活、川贝、苍术、白芨、重楼、猫爪草等。

四、市场弱势品种:王不留。慎重发展品种,如石斛人,广告四处响,小品种不值万金。西红花产量低,人工虫草市场不收,天麻只有广告才会三个月见效。此外一些品种如三

七、黄连、人参、西洋参、天麻、川贝等价格高生长周期长有产地气候限制,发财不易请善待本金。

五、动物类药材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价格多年稳中上涨:水蛭、天龙、蝎子、地龙、刺猬皮、蜈蚣、蜂房、大将军、桑螵蛸、蝉蜕、蜥蜴、蛇蜕、龟板、牛黄等。价格多年稳中上涨。

今年适宜发展种植的中药材 篇3

天冬又叫明天冬、天门冬。近年野生资源减少,而家种天冬发展缓慢,因此成为近二三年市场上畅销货。2007年初销价还只是22~24元/千克,年底已升到28~30元/千克,尚可大力发展种植。

百部目前仍依靠采挖供药用,而人工种植尚未起步,2007年已出现供不应求,销势不断看好,去年初销价5~6元/千克,目前已升至7~8元/千克。2008年可发展种植。

鸡骨草又叫广州相思子。近二三年来因受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挤压。生产出现萎缩,产不足销,2006年年初由6.5~7.5元/千克升至年末10~12元/千克,2007年再升至18~19元/千克。目前市上货紧,供求缺口还较大,2008年可扩大种植面积。

半夏又叫旱半夏。原为靠采挖野生供药用,虽野生变家种而获成功,但生产发展缓慢,提供商品有限,价格多年居高不下,目前销价50/千克左右,2008年可以大面积发展种植。

猫爪草前几年因生产萎缩,野生资源枯竭,上市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而成为近年热点品种,目前销价高达85~95元/千克。而这两年种源严重不足,生产恢复慢,2008年有种源的产地,可尽可能扩大种植面积。

砂仁又叫春砂仁。近年由于云南发展橡胶生产,使大面积的砂仁被毁,在地面积锐减,上市量大幅度下滑,而成为2006年以来市场走俏品种,价格不断往上攀高,2006年1月还只是52~54元/千克,年末便升到70~75元/千克,2007年升到98~108元/千克。目前市场缺口大,2008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大面积发展种值。

天麻又叫赤箭。由于前些年产地和商家库存大,市场上销势欠畅,价格偏低,产地生产萎缩,经多年消化,库存已薄,再加上以天麻开发出中成药,保健品品种增加多,天麻需求量迅速增加,2007年销势转畅,从年初50~80元/千克升至年末80~125元/千克。2008年可进行恢复性生产,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龙胆又叫北龙胆。主产东北三省。2005年前由于产地盲目扩大种植,导致出现产大于销,价格跌入低谷,2006~2007年种植面积锐减,到2007年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品种,价格从2006年44~46元/千克升至2007年65~75元/千克。2008年适宜恢复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种植。

水半夏又叫戟叶半夏。水半夏是以水稻田种植的品种,近年国家对粮食生产大力扶持,调动了产地群众的积极性,水半夏生产被粮食生产所挤掉,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2007年市上出现供不应求,销势加快,价格上扬。年初销价还只是65~7元/千克,到年末产新后价格升至11~11.5元/千克,2008年,产地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巴戟天又叫巴戟、鸡肠风。由于前几年价格偏低,产地药农只挖不种,使在地面积不断减少。进入2006~2007年市上出现供不应求销势转快,2006年年初14~16元/千克,年末升至18~20元/千克,2007年再升至28~30元/千克。2008年华南各省可以大面积发展种植。

了刁竹又叫徐长卿。前几年因市上价格过低,种植无效益,产地纷纷弃种,面积锐减,2007年市上货量不足,价格上扬,年初销价9~10元/千克,年末升至16~17元/千克。产地应恢复生产,扩大种植面积。

甘草又叫甜草、国老。是中药材中销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品种之一。近年甘草用途不断拓宽,需求量增加,市上销势和价格也十分看好。甘草根深叶茂,还有固沙作用,可在沙漠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一方面可保持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恢复沙漠地区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丹皮又叫牡丹皮。前些年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再加上生产周期较长,产地种植面积减少,导致2007年产地货源不足,1月销价13~15元/千克,年末便升至20~22元/千克。产地应恢复和发展生产,扩大种植面积。

山豆根又叫广豆根。目前仍采挖野生供药用。由于野生资源减少,药用量增多,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是近几年来市场上走俏价坚的品种,稳定于18~20元/千克之间。山豆根野生变家种已获成功,适种地区可大面积发展种植。

中药种植业 篇4

河北省承德中药材人工种植始于清代, 到目前已有300多年历史, 成规模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大面积种植从2007年开始。特别是2006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承德市“十一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2011年省、市召开“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后, 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列为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极大地促进了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到2013年底, 承德人工栽培中药材达到41.87万亩。

2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优势

2.1 中药材资源和政策优势

承德市中药材资源条件优厚, 市场声誉良好。目前已查明的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640多种, 历史上有经营的中药材约260余种, 道地药材77种, 名贵药材20多种, 常年面积产量均居河北第一。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该市还有160万亩林地适宜种植中药材, 为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2010、2011年, 省、市分别召开了振兴中医药事业大会, 扶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市、县级政府也都制定了鼓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及远景目标, 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2 中药材产业优势

一是人工栽培面积逐步扩大。2013年, 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到41.87万亩, 增长25.4%。其中林下播种面积21.03万亩。收获产量8.63万t, 销售额15.98亿元, 较2005年6.8万亩、总产量3万t、销售额2.8亿元, 分别增长近7倍、3倍和6倍。道地药材品种黄芩种植面积21.9万亩, 占总播种面积的52.3%。二是种植示范园建设有新突破。该市已来累计建成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20个, 争取项目资金1 070万元。在此带动下, 全市500亩以上种植示范园已达到61个, 总面积8万亩。三是道地中药材品种研究日益成熟。宽城县昌盛黄芩专业合作社黄芩种植示范园于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中药材GAP认证, 其质量高于国家有机药材标准。兴隆县农牧局研发的《北豆根种子发芽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四是种植技术服务有新举措。市农牧局成立了承德中药材种植示范技术专家组, 并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共同组成“燕山中药材研发中心”, 开展中药材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同时, 隆化县争取到了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建设中的冀北山地药材综合试验推广站建设项目, 将使黄芩等优势药材品种基本形成从种子 (苗) 到产品的完整技术体系。五是中药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目前, 承德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余个, 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27家。六是招商引资见实效。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金、银行贷款5.4亿元投资兴建围场保承公司、承德畅隆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和保定隆耀药材有限公司, 建立万亩中药材基地、初深加工厂和中药材营销企业。

3 中药材种植业培育面临的瓶颈

一是野生资源濒临枯竭, 盲目引种、异地栽培、片面追求产量、品种混杂以及管理粗放等不良经营方式, 导致中药材品质退化、药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发生严重, 造成中药材单产低、内在质量不稳定, 因此发展人工种植势在必行。二是中药材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承德中药材种植业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 离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且大多处于依靠原料出口的低层次开发, 导致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 中药材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药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农民难以把握市场信息, 容易产生盲目性, 存在着较强的经营风险性。三是中药材技术服务不健全。对大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不够, 使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滞后。中药材的种植没有严格的技术规程, 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时, 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服务量严重不足, 种植户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 加之种植技术培训少、时间短, 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 接受先进种植理论缓慢, 种植技术很难得到提高。四是资金投入缺乏, 瓶颈制约大。中药材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 每亩中药材租地的成本一般在1 000元左右, 而且生产周期较长, 购买种子、种苗、生产管理等需资金较多, 加上政府的扶持十分有限, 相当一部分农民因为缺少资金, 想种种不起。另外直接和基地农户有效衔接的龙头企业少, 带动力弱, 中药材种植户销售难, 没有稳定的市场和价格, 已经发展起来的一些种植户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4 明确目标, 着力规划产业布局

承德市已经把中药材产业上升到战略位置, 使其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市计划到2015年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50万亩, 其中林下种植面积达到30亩, 总产量达15万t, 产值12亿元;到2020年, 中药材人工栽培面积达到100万亩, 其中林下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 总产量27万t, 实现总产值21.6亿元, 初步形成北、中、南三大生产基地。

5 多措并举, 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5.1 高标准、高起点抓园区, 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抓好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工作, 通过围场保承、宽城昌盛、隆化舒氏伟业、平泉亚欧等示范园的典型带动, 扩大中药材基地规模, 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效益好的种植县、种植大户给予重点扶持, 实施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生产, 推广优良品种、绿色防控、设施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时采收、产地初加工等先进配套技术, 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 特别是推广中药材立体种植模式, 探索研究药菜、药花、药茶等多功能药材品种, 发展林药、果药和粮药间套种植技术, 挖掘荒山、荒地、退耕还林地等林下经济。同时, 有条件的种植县可结合省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 促进中药材产业提升。

5.2 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抓龙头、经合组织, 实现产销衔接

一是加强经合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经合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把农民组织起来与市场有效对接, 增强产品销售的话语权。鼓励经合组织与药企签订购销合同, 指导农民选择生产品种和规模, 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提升药材质量, 提高药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通过培育一批经济上规模、效益突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以及一批“专、精、特、新”的特色企业来带动中药材种植业、加工业、流通业和科研的发展。重点培育围场县保承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保定隆耀药材有限公司、宽城县热河黄芩专业合作社等具有较强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既有种植基地, 又有加工企业, 还能收购、经销中药材, 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中药材产业体系。同时, 颈复康药业、御室金丹药业、中国药材公司承德分公司等本地骨干企业应优先安排在承德当地建立中药材基地, 引领承德中药材种植业发展, 实现以工补农, 工农互利互惠。三是吸引国内外大型中药龙头企业来承建立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采取“药企+基地”联合开发方式, 促进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产品增值, 把承德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人工种养基地。

5.3 加大投入, 集中资金, 综合扶持

充分认识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的巨大潜力, 把加快中药材种植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来抓, 将中药材种植业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扶持产业, 制定出台鼓励支持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在项目扶持、园区建设、“三品一标”、科研攻关、体系建设、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 把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一退双还等项目资金相结合, 形成项目资金合力, 助推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开办农业保险业务, 在土地流转等方面提供便利。注重引导金融资本进入中药材种植业, 为中药材种植、收购过程中提供短期流动资金支持, 解决中药材种植、收购资金需求量大的瓶颈制约问题, 总体提升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5.4 政产学研相结合, 强化科技支撑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发展政府职能部门作用, 为企业、经合组织、种植大户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种植专家之间牵红线、搭平台, 实现产学研对接。加强对中药材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中药材生产的科研, 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抓好道地药材良种选育, 培育优良品种。加强种植技术推广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科技成果贡献率, 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加强中药材信息网络建设, 为中药材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的配套服务, 促进产业发展。努力掌握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对中药材种植品种的需求, 开展中药材市场分析预测, 为生产基地和中药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

5.5 搞好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固本强基

加强中药材种植人才队伍培养, 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制度, 加强培训和生产指导, 利用农牧系统的“阳光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科技系统的“三下乡”、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课培训等形式, 每年举办几次针对性强的高质量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由当年收集到的在种植上常见的问题、最新的种植技术、药材市场的最新动向、相关药材的功效、市场营销技能等构成。培训的方式以讲座为主, 实践操作为辅。实践中尽量做到“手把手”的培训方式, 在培训中印发相关的学习资料。培训的对象重点放在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同时, 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的方式, 将农技人员送到先进地区学习, 尽快提升中药材种植管理水平, 夯实中药材种植的人才基础。

摘要:河北省承德市中药材资源丰富, 蕴藏量大, 中药材种植业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 发展潜力巨大。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文章提出了该市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 为实现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药材种植专家 篇5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 所长

山东省菏泽市半夏种质资源库 主任

我国半夏优良品种(“狭三叶”半夏)命名人

我国中药材种植技术 研究人员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 技术专家,GAP技术讲师

山东省菏泽市半夏种植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农、林、牧、渔

李洪军: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现任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所长。生于1963年7月,1986年高中毕业后,转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农学专业)的第四期学员,期间从事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和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工作。先后担任乡镇农技站副站长、市县农业局技术员等职。1995-1996年,现山东省副省长林延生(当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原菏泽市市长贾学英和镇党委书记李利华(现任牡丹区农业局局长)多次前往自办的药材科技园参观考场和家中慰问,多年荣获市县级:“科技标兵”“致富带头人”等称号。2002年在市科委注册了“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截止2012年,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发表论文和技术性稿件100多篇,其中6篇被收录到《中国现在探索新论文库》,并获得一等奖,《广西药学会》、《民族医药报》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被《山东科技报》评为优秀通讯员。2004年4月通过了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检查培训。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七套《农广天地》专题组专程采访,并现场拍摄制作了30分钟的专题科教片。

专研品种:半夏、丹参、白芷、白术、白芍、甘草、红花、薏苡、牛膝、地黄、牡丹、黄芪、金银花、天南星、板蓝根。承担项目: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通过省、部、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及取得山东省唯一的“GAP”认证。取得专利证书商标2项。承担并完成了“中药材甘草野生变家种”和“半夏生长习性观察和高产种植技术”、“山东菏泽市半夏种质研究”、“金银花栽培系统研究”、“中药材种植技术咨询平台建设”等,科研项目有“半夏规范化管理技术教程整理编写”、“狭三叶半夏种质种源整理编写”、“中医药对湿疹的研究”、“丹参芦头大田高产技术研究”、“丹参种子种源种质选育研究”、“山东省丹参种植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半夏人工种植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

李洪军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材研究所

自10月29日《山东科技报》刊登了笔者写的“中药材市场行情及规范化植技术咨询”以来,笔者收到和接待来自省内外药农咨询的电话、来访人和电邮百余次,咨询内容是药材种植品种的选择和市场景分析方面,且大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致富心切心理;现实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热点品种,关注者多,亲眼看到别人种植中药材致富后,自己倾注全力要大干场,渴望尽快脱贫致富笔者根据近段时间药农咨询中存在的问题,了避免药贱伤农的悲剧不再重复发生,郑重提醒广大的药农朋友,中药材种植不要“赶热跟风”。

中药材是农业产品中的特殊商品,与大宗的粮、棉、油等农产品有本质的不同。大宗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用量大,人人每日必用;而中药材只是用于防病治病及部分保健,用量小,渠道狭窄;当年如果哪一品种种植量大、丰产丰收,一品种就会直接冲击狭窄的需求市场,造成供大于求、产品过剩、价格一滑到底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给药农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反之,如果哪一品种当年种植面积少或因天灾病害造成减产减收,该品种就会人气大增,价格飞涨,甚至会出现短期的市场断档、有价无货现象。所以,药农朋友们一定要谨记“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的警语。

如何把握市场,预测品种前景,是药农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也是本行业的焦点和难点,不容易准确答复,只能从各方面冷静综合分析,大体预测判断药材品种产新时的市场走势。根据笔者多年的市场调研经验,结合我国目前中药材生产发展现状,发现中药材种植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值得广大药农农朋友认真思考和冷静分析。今年哪一品种药农种植得到较好的效益,当年该品种的种植季节前,会出现大规模、大面积甚至跨区域的盲目种植生产,并且伴随着部分药商和种苗商的抄作,该品种的种苗价格会几倍或几十倍大幅上涨,有的即使花高价也买不到优质的种苗,给该品种质量下降和收获时的市场烂市埋下了伏笔。例如今年的白芷,在播种季节到来前,白芷价格一度上涨到每千克12~15元,按一般亩产商品白芷500千克计,亩效益6000元以上,好的近万元,种白芷的药农抓住机会,收获上市出售,人民币装鼓了腰包,着实致富了许多药农;为此不少药农眼热了,痛晕了,大面积承包土地准备种植白芷,原产区在扩种,新的产区在形成,一时间全国南北掀起种植白芷热潮,使稳定多年的白芷种子市场价格每千克由20元猛升到200元,有的地区翻10倍还多,并且伪劣陈种全部出现种子市场。面对频繁的求购白芷种子的电话,笔者及时地在国家有关媒体发表提示《明年白芷有可能烂市》一文,提醒药农中药材种植不可“跟风”,要冷静地进行科学分析,合理安排中药材种植,避免药贱伤农的悲剧重演。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

中药种植业 篇6

招商证券本周晨会推荐了贵州百灵(002424),贵州百灵在近期连续公布了2个1万亩的太子参种植和1个1万亩的山银花种植计划,正式吹响了全面进军中药材种植的号角。而招商证券认为,“太子参+山银花”并非贵州百灵向中草药种植领域扩张计划的全部,因为贵州是中国中药材种植的主要区域之一,未来百灵有可能将涉足更多的贵州道地中药材种植,而且这将是一块持续且不断增大的利润来源。

具体来看,在去年12月,贵州百灵披露了与贵州省施秉县人民政府、贵州三元太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万亩太子参合作计划、今年1月披露与六枝特区道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万亩太子参种植计划、2月17日披露与紫云县惠农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万亩山银花种植计划。

招商证券判断,假如第一个1 万亩太子参可能是偶然,第二个1 万亩太子参或许是偶然的延续,那么第三个1万亩的山银花就不可辩驳的说明了一个事实:百灵正在高速进入中药材种植领域。

业绩影响上,招商证券测算,在太子参种植领域,贵州百灵2个太子参计划公告相距不到1个月。理论上,贵州百灵的太子参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不过考虑到去年种苗供应不足,招商证券估计贵州百灵大约播种了1.25万亩,今年收获。太子参亩产85~100kg,每亩太子参的全部成本(含种植成本和各项费用等)约为7000元,目前最新的太子参报价已经达到280元/公斤,各商家或囤积或无货,价格仍在上行。招商证券对业绩进行预测的基础判断是,今年的太子参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而考虑天气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测算上取保守的亩产85 kg来计算,全年平均价则预计将在200元/公斤以上,但为保守起见,仍采取偏低的160元/公斤进行测算,最终预计1.25万亩太子参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7亿元,贡献净利润8500万元,增厚贵州百灵EPS 0.36元。

如何提高中药材种植效益 篇7

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产品, “少了是个宝, 多了是棵草”。种植的药材品种如果大撞车, 收获时客户吸货量又有限, 必然影响种植效益。因此, 药农在种植前要认真搞好调查, 选择市场前景较好又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品种。虽然按照行家的说法, 提倡种植“地道药材”, 但这并不能保证其种植效益。因为种植的地道药材品种如果市场供大于求, 其价值同样是棵草。所以, 药农在下种前应多思量, 打开“信息库”, 对所要发展的国内外市场供应情况、销售走势、行情价格、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和出口潜力等, 都要做好反复论证, 方可确定所要种植的品种。

2、关注品种特色, 促其提高效益

中药材市场复杂多变, 有的品种价格上升, 有的品种价格下降;有特色以稀为贵的品种价格上升, 大路货则价格下降。因此, 以风险制风险, 打好擦边球, 看准时机种植有特色的市场缺档的商品药材或作为繁育药材种源的品种都十分抢手, 能大大提高效益。其品种主要有:鬼羽箭、秦艽、天葵子、冰凌草、虎杖、石斛、红大戟、龙胆草、徐长卿、白首乌、鸡爪莲。但这些品种的市场也不是“永不老化的”, 过3~5年后又应重新洗牌和组合。此外, 大力发展业主型基地, 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组织程度和合理布局, 形成一县一品或一乡一品, 提高国内外的知名度, 吸引商家厂家来吸货, 促进药材商品的良性发展, 也是十分重要的。

3、选购优质种子, 保证种植成功

药材种子、种苗的优劣真伪, 与种植的成功与否、效益的高低关系极大。因此, 在购种前必须了解其种子、种苗的特征, 如杜仲种子保存期在半年内的发芽率最高, 细辛种子必须是新采下来的并立即播种, 黄芪种子以半成熟的为好, 桔梗、党参、白术等隔年头的种子发芽率都很低。因此, 种子买回后应进行发芽实验, 发芽率在85%以上的方为正常种子, 低于70%的播种就要慎重了。此外, 对新购回的种子不管是否带有病菌、病毒, 播种前都要进行药剂浸种处理。

4、结构长短结合, 价格优势互补

中药材品种繁多, 常用于配伍的就有上百种。在种植品种的安排上, 要坚持长短结合, 即生长周期长 (2~5年) 的品种与短期品种 (7个月至1年) 相结合。生长周期长的品种一般药农不会种, 在近年内价格波动不会太大, 且平均年亩产值也很高, 如黄连、红景天、柴胡、远志、巴戟天、红芽大戟、浙贝母、药用玫瑰、锦灯笼等。生长周期短的品种, 年价格波动大, 故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准确掌握信息, 如旱半夏、黄姜、牛夕、蛇床子、白术、射干、板蓝根、白芷、元胡等。

5、搞好间种套种, 利用荒山果林

生产中, 应根据不同品种药材的不同生长阶段搞好间 (套) 种, 以提高亩产值。如种植麦冬、贝母、旱半夏、白术、郁金等的田中可间种玉米;在种植牡丹、白芍、牛蒡子、黄芩、柴胡、黄芪等的田间可套种白芥子、千金子、紫苏、荆芥、决明子、王不留行等。这样, 既可充分利用地力, 又可提高亩产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不用肥沃农田种植药材, 可利用荒山 (坡) 种植、果林间种, 以创造出较高的种植效益。例如, 幼龄果树园可套种地黄、黄芩、黄芪、远志、牛夕、板蓝根、白术、附子等, 封行果树园可套种黄连、细辛、三七、天麻、猪苓等。

6、掌握就近信息, 减少运输成本

种植中药材效益翻一番 篇8

“俺家加入合作社3年了, 家里6亩地交给合作社托管, 每年每亩500千克小麦租金, 平时还能来这里打工, 一年轻轻松松就挣3万多元!”11月19日, 在河南省滑县希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菊花加工厂, 正翻晒杭白菊的城关镇东孔庄村一位农民说。

滑县希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东孔庄村杨希斋于2010年12月发起成立的, 现有社员592户2 400多人, 流转土地超过106公顷, 种植了杭白菊、蜀葵、白芷、丹参等中药材, 年收入达1 000万元。“2010年, 合作社在村里流转土地近20公顷, 种植杭白菊、薄荷等中药材, 尽管当年药材行情不太好, 但是每亩均纯收入也达2 000多元, 是传统作物种植效益的2倍, 合作社的中药材销路很好, 加工过的杭白菊远销到省外大型药材市场。”杨希斋介绍说。

杨希斋看好药材种植前景, 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11年, 杨希斋通过合作社流转了史固、贾固等邻村的土地, 药材种植发展到了60公顷以上。“种粮食每亩地每年纯收入也就1 000多元, 仅靠种粮食富不了, 我们以每年每亩500千克小麦的价格流转土地, 这对农民来说很划算, 农民很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来。”杨希斋说。

简述中药材黄芪种植技术 篇9

黄芪, 属豆科植物,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为多年生草本, 中药正品有绵芪、膜荚黄芪。高约1m左右, 茎直立, 主根细长, 叶互生, 奇数状复叶, 小叶13~31片, 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长0.5~2.5cm, 托叶披针形。花萼筒状, 花冠蝶形, 淡黄色。荚果膜质略呈扁半圆形, 膨胀呈囊状, 荚果成熟后膨在为膜质泡状, 手捏有响声。主根细长, 圆柱形, 黄褐色, 稍木质化。

2 生长习性

黄芪适应性强, 喜阳、喜凉爽气候, 耐寒、耐旱、怕热、怕涝。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好。因为黄芪种子具硬实特性。

3 播种育苗技术

1) 选择沙壤土培育中药圃最佳。

2) 细致整地, 一般深翻30~40cm, 碎土耙平。

3) 施肥、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土壤消毒, 每25~30kg/667m2农家肥为主要有机肥5方左右, 有条件者增加到10方。无机肥二氨、尿素每7.5~10kg/667m2。

4) 播种前实行冬灌。

5) 播种采取春播, 土壤解冻后, 适时早播。采用大田或撒播方式, 播种量每667m2黄芪15~17.5kg。播前用50%高锰酸钾进行种子消毒。

6) 播种后进行复土0.5cm, 复沙0.3cm (复沙用细面纱, 每667m2 2.5m3) 。

7) 追肥, 每667m2尿素每次3.5~5kg, 年追肥1~2次。

8) 浇水, 不严重干旱时无需浇水, 以免浇水后土壤坐实板结, 影响药材根茎生长。暑天土壤特别干旱时, 适当浇一次水即可。

9) 越冬管理, 不需要任何覆盖物能自然正常越冬。

4 换床

1) 翌年春季对培育药材的一年生苗进行换床移植, 挖出的一年生苗0.5kg鲜重约120株左右, 产苗量667m2可达20万株左右。

2) 移植密度株行距一般为15×30cm, 植苗量1.5万株 (约60kg) 。

3) 移栽时将苗根平放于深挖7cm左右的沟内, 再复上土, 整平即可。平放苗根主要是便于起苗, 不影响根茎的生长。否则, 二年生苗根茎达80cm长, 起苗时就需挖80cm深, 增加起苗难度, 费时、费工, 起苗成本费用相应增加, 会降低经济效益。所以平栽比直栽好。

4) 事先规划好的采种苗不需要换床移植, 一般当年就有少量开花结实药株, 第二年全部开花结果。每667m2可采种35~40kg。在青海地区一般7月中旬左右黄芪种子基本成熟, 视成熟程度采种, 随熟随采。

5) 采种及种子处理。种子采回平摊在土场面上或布单上晒干, 千万不能在水泥地上晒, 一面晒成铁种子、播后严重影响发芽和出苗率。

5 田间管理

1) 松土、除草。

2)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蝼蛄、金针虫、金龟子、地老虎、叶甲、跳甲、蚜虫, 苗期要注意观察, 一经发现用乐果、敌百虫500倍液浇注或喷雾防治。常见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和根腐病 (我们在田间地头看到的便是白粉病) , 可喷160倍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崔云玲.黄芪高产平衡施肥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7) :7791-7792.

中药材黄芪的种植及管理 篇10

人工栽培黄芪, 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亩施承德雄风绿野生物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态有机肥 (含有机质45%) 或河北承德磐丰酵素菌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 (含有机质40%) 3 000kg, 配方肥40kg。采用大垄高床技术, 床宽130cm, 床高20~25cm, 床间距30cm。

2 繁殖技术

种植方式:采用直播和移栽种植。

2.1 直播

黄芪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 春季5月25—31日播种 (滦平县下营子村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夜间温度在13~16℃) 。采用开沟条播。播种时, 按行距20cm, 用自制播种机开深3~5cm的浅沟, 覆土1~1.5cm, 稍加镇压。每亩播种量1.95kg。

2.2 种植

将苗高7~10cm植株, 按行距30~40cm, 株距7~10cm, 开深沟平栽或斜放, 沟深5~7cm, 覆土厚4~5cm, 栽后用脚采平镇压、浇水, 利于缓苗。

3 田间管理

3.1 直播田间出苗后, 进行间苗、定苗、补苗。

直播的苗高5~7cm应及时间苗定苗, 株距10~15cm。有缺苗断垄的, 将小苗带土补栽。

3.2 及时除草。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 不及时除草会造成草荒, 影响幼苗生长, 因此, 在苗高5cm左右时, 要结合间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次于苗高8~9cm, 第3次于定苗后各进行中耕除草1次, 也可结合实际情况随时除草。

3.3 追肥。

当年的黄芪植株矮小, 经常除草, 并适当松土。可根据苗情适当追肥, 追施复合肥25~50kg/667m2。

3.4 浇水与排水。

播种后至出苗, 应保持土壤湿润, 防止土壤表皮板结, 影响出苗。降雨大时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涝, 以免烂根死苗、降低产量和品质。

3.5

打顶为了控制植株高度生长, 减少养分的消耗, 适时进行打顶, 增加地下营养达到增产的目地。

4 收获与加工

4.1 种子采收

黄芪播种后第二年可开花结实, 当荚果下垂, 果皮变白, 果内种子呈褐色时采收, 面积大时以割取地上部整株晒干后脱粒。去掉杂质和秕粒, 采取有效手段预防虫害, 放置通风干燥处进行贮藏。

4.2 根药采收

直播黄芪可以当年采收, 但药性功能差, 一般多以二三年采收。春秋均可采收, 春季在解冻后进行, 秋季在植株枯萎时进行, 育苗移栽的黄芪, 一般在栽种当年秋季就可采收, 若三年以上采收时, 会出现部分根药上部空心, 品质下降, 采收时要尽量深挖, 把根全部挖出。

4.3 成品加工

黄芪采收后剪除芦头和须根抖净泥土, 在日光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 捆成小把 (分类捆扎) 再晾全干即可, 晾晒时注意防雨雪和霜, 防止霉烂变色变质。

5 病虫防治

5.1 黄芪根腐病

5.1.1 症状:

黄芪根腐病主要为害茎基和根部。染病植株叶变黄枯萎, 茎基和主根全部变为红褐色干腐状, 上有纵裂或红色条纹, 侧根已腐烂或很少, 病株易从土中拔出, 主根维管束变为褐色, 湿度大时根部长出粉霉。

5.1.2 发生规律: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在土壤中长期腐生, 病菌借水流、耕作传播, 通过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叉根分枝裂缝及老化幼苗茎部裂口处侵入。地下害虫、线虫为害造成伤虫口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风不良、湿气滞留地块易发病。

5.1.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控制土壤湿度, 防治湿气滞留;进行轮作, 施行条播或高畦栽培;防止种苗在贮运和移栽过程中造成伤口, 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未腐熟的有机肥会生长粪虫, 幼虫危害易造成根腐, 及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可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进行抑制, 发病初期可立克500~700倍液均匀喷雾 (或灌根) , 7~10天后再喷一次进行控制。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是通过抑制病菌侵染酶的产生从而阻止病菌的复制与传染, 杀灭病菌, 具有较好功效。

5.1.4黄芪白粉病。

症状:黄芪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正、反两面产生圆形白色粉状霉斑, 叶柄、茎部染病也生白色霉点或霉斑, 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 致叶片干枯或全株枯死。发生规律: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原菌为豌豆白粉菌。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 翌春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传播蔓延。此外在芽上越冬的菌丝, 翌年也可发病。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秋冬季及时清除病残体可减少越冬菌原, 注意田间通风透光。

5.1.5 蚜虫防治。

蚜虫一年可发生10余代, 以卵越冬。越冬孵化出的蚜虫若虫先集中在黄芪幼苗取食危害。以后爬到小叶上危害。蚜虫逐渐发育成熟, 开始进行孤雌生殖。每667m2应用粘虫黄板40块及有效手段进行防治。

6 小结

通过对黄芪的种植增加了我们对黄芪的管理水平和种植技术, 确保了黄芪的品质和产量。

参考文献

[1]钟霞.中草药黄芪的栽培管理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 2003, (4) :31.

中药种植业 篇11

【关键词】北方;中药材;种植

1 中药材人工种植的重要意义

以往,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主要依赖野外自然生长的中药材,虽然其药性好,但是周期长、产量低,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充分利用天然中药材的同时,我们倡导人工种植中药材。根据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要,又增加了个体收入,实为双赢之举。从林源镇近几年来中药材种植的实践来看,药材种植的效益要高出粮食作物很多。如沙参今年667㎡产量(干货)达到125kg,每千克市场价40元,每667㎡收入5000元。同时,沙参每667㎡产籽100kg,每千克市场价60元,仅种子这一块每667㎡的收入就达1.2万元。连干货带种子,每667㎡沙参可收入1.7万元。

2 中药材种植小区的地块选择

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好,生产的药材品质均高于南方,这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和产量,而北方地区土壤的碱性较大,在选择地块的时候应尽量避开。多数中药材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力高、酸碱度为中性的土壤中。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砂壤土种植,黄芪和甘草等根系深的还要求深耕地,但如果土质不适宜,即便深耕也会使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商品质量。选地还应注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砷、汞、铅、铜)的含量,要参照绿色蔬菜生产的标准,不能超标。

(1)尽量避免选用高产农田。这不仅是要降低土地成本,更主要的是这些田地的农药等污染可能较严重,不宜绿色药材的种植。

(2)如不是种植木本药材,就不要选择坡度大的山地。国家严令禁止在25°以上的坡地进行除林木以外的种植业。多数中药材也只有在15°以下的土地上才能较好地生长。

(3)要选择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地方,如生荒地和多年未耕作的撂荒地,避开工业“三废”,避开公路主干道。除少数品种外,大多数药材都喜欢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黏性太重、过于偏酸或偏碱的地都不宜选用。

(4)选择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这一类土地资源较多,且坡度很小、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长年无人耕作,基本上没有污染,可谓建设大型绿色中药材基地的理想场所。

(5)根和根茎类药材适宜选择土质深厚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性壤土或壤土种植。

(6)花、草、叶类药材宜选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湿润土地种植。

(7)果实、种子类药材适宜选山坡地种植。

3 中药材种植的种子和种苗处理

为提高种子发芽率、预防病虫害,必须挑选当年新产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1)精选和晒种。对纯度低、杂质多的种子应进行精选,保证种子纯净饱满,减少病虫草害。播种前1~2d晒种,以促进酶的活性,从而提高种子活力。

(2)浸种催芽、机械损伤、化学药剂处理等方法能打破种子休眠、增加种皮透性,可促进种子吸水和早发芽。

(3)消毒可预防病虫为害,用25%或50%多菌灵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l%,或用药液浸泡,蘸无性繁殖材料。

4 中药材种植的施肥环节

中药材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氮、磷、钾3种元素需要量大,不同种类喜肥的规律也不同,施肥的总原则是:1~2年生全草类药材,苗期应多施氮肥,以促茎叶生长,种子果实类药材施磷、钾肥;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药材,整地时要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需追3次肥,第一次在春季萌发后,第二次在花芽分化期,第三次在花后果前,冬季进入休眠前还要重施越冬肥。

4.1 有机肥料

又称农家肥料,如堆肥、饼肥、绿肥等,其来源丰富广泛,含有大量氮、磷、钾及其他多种营养元素,长期施用能增进土壤的团粒结构、改良土壤性质、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通气性,具有迟效、速效和肥效长的多方面结合而发挥作用的特点,对多年生及根和地下茎类中草药(如山药、细辛、人参、桔梗等)施用效果较好。

4.1.1 饼肥

饼肥对中药的品质有较好的作用,腐熟的饼肥可适当多用。一般高氮油饼不含有毒物质,只需粉碎就能作为肥料施用。含氮量低的油饼常含有皂素或其他有毒物质,做肥料时需先经发酵清除毒素。含毒素的油饼有菜籽饼、茶子饼、桐子饼、蓖麻子饼、柏子饼、苍耳子饼、花椒干饼和椿树子饼等。

4.1.2 人、畜粪尿

人、畜粪尿必须要经过储存、腐熟后才适宜施用。严禁在中药植株上浇不腐熟的人、畜粪尿。原因有3个:一是新鲜人、畜粪尿含多种病菌病毒;二是新鲜人、畜粪尿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且不易被土壤所保蓄;三是新鲜人、畜粪尿所含盐分和养分浓度过高,会使土壤养分分布不匀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4.1.3 绿肥

北方各省区以1年生绿肥居多,种类有箭舌豌豆、草木樨、绿豆等。

4.1.4 秆肥

秸秆还田可采取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牲畜粪尿)、直接翻压还田、覆盖还田等多种形式。操作时要将秸秆直接翻入土中,注意将其与土壤充分混合,不要产生根系架空现象,再加入含氮丰富的人、畜粪尿或一些氮素化肥,调节还田后的碳氮比为20∶1。

4.1.5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是用特定微生物菌种培养生产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对减小中药材硝酸盐含量和改善中药材品质有明显效果,可用于拌种、做基肥或追肥。

4.1.6 叶面(根外)肥料

叶面肥是喷施于植物叶片并能被其吸收利用的肥料,可含少量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是由天然有机物提取液或接种有益菌类的发酵液配加维生素、藻类、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制成,也有一些是微量元素肥料,可施用1次或多次,但最后一次须在收获前20d喷施。

4.2 无机肥料

又称化学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氨水等。这类肥料仅含1种或2种无机肥效成分,具有效养分高、肥效快的特点,但易造成土壤板结,因此要与农家肥配合使用。

4.3 微量元素肥料

如硼酸、硫酸锌、硫酸铜等,多用来浸种或根外施肥。使用此类肥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和用量,在确保肥效和药效的情况下,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将肥料与农药混合喷施。

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以在非雨天施用为好。为了及时而充分地满足中药材在生长发育进程中对养分的需要,必须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期、分批施用。多年生中药材常于返青、分蘖、现蕾、开花等不同时期施用;以种子和果实为药的中药材,在蕾期和花期追肥为好;以根、根茎、鳞茎类为药的中药材,在地下部膨大期追肥可获高产;1年多次收获的中药材应在每次收获后及时追肥。追肥时应留意肥料的品种、浓度和用量,以免引起肥害。

5 中药材种植的栽种技术

5.1 做好整地准备

整地准备包括耕翻、整地、做畦等,翻地时要施基肥,翻地后细碎土块。中药材根系的50%分布在5~20cm的耕层、30%分布在20~50cm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cm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cm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cm左右。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上松下实。结合整地,用石灰或菌毒清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kg公斤,拌细沙或细土375~450kg,将药土施入,以防治多种地下害虫。打除草剂除草,防止草害。要施足底肥,多施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

5.2 把握好播种时间

植物特性各异,播种期很不一致,但通常以春、秋两季播种为多。一般耐寒性差、生长期较短的1年生草本植物以及没有休眠特性的木本植物宜春播,如薏苡、紫苏、荆芥、川黄柏等;耐寒性强、生长期长或种子需休眠的植物宜秋播,如北沙参、白芷、厚朴等。由于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同一种药用植物在不同地区的播种期也不一样,如红花在南方宜秋播,而在北方则多春播。每一种药用植物在某一地区都有适宜播种期,如当归、白芷在秋季播种过早,则第二年易发生抽薹现象,造成根部不能药用,而播种过迟则影响产量甚至发生冻害。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确定适宜播种期。

5.3 把握好播种剂量

应根据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发芽率、土壤条件等灵活掌握播种剂量。

5.4 掌握好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决定播种的成败。多数中药材种子细小,芽拱土能力弱,因而宜浅播。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5倍,约为1~2cm,播后一定要压实,并浇出苗水。

5.5 选择好播种方式

可以采取1种,也可以多种结合使用,原则是有利增产。

(1)有穴播、条播、撒播3种方法,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播种密度、覆土深度等,如大粒种子深播,小粒种子宜浅播,黏土宜浅、砂土宜深。

(2)移栽:仲、黄柏、厚朴、菊花、白术、党参、黄连、射干等,采用在苗床育苗后移栽于大田的方式。育苗移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不仅管理方便,而且便于培育壮苗。

(3)种苗栽种:一般采用穴栽或抽行栽种。如白术采用穴栽,玉竹采用行栽一过倒排种法。

(4)播种时间:以晴天和阴天为好。若土地干燥,则应及时浇灌,以利出苗。

参考文献

[1]姚宗凡,黄英姿.常用中药种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2]卫云,马书太,郇宜俊.中药种植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3]陈赓,李敏.中药材种植技术[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浅议种植中药材的会计核算 篇12

种植中药材企业的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从事种植中药材的目的, 主要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 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中药材市场需要的生物产品。

种植中药材企业生物资产分类如下:一是生产性生物资产, 是指为产出花、果、叶、茎等药材为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如金银花、刺梨等。二是消耗性生物资产, 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中药材的生物资产, 如天麻、半夏等。三是公益性生物资产, 是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生物资产, 如银杏、杜仲等。

二、核算特点

中药材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 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 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收获的中药材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 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或者其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受到限制, 应当作为存货处理。

中药材产品的特点:一是中药材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之前始终处于在产品状态, 品种多、数量大, 生产费用持续投入, 具有季节性, 生长周期长, 不均衡, 除购入各种种苗支出可单独记入相应品种、规格采购成本外, 日常管理的公共性抚育成本占很大部分, 需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二是中药材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之前始终处于动态生长过程中, 受自然气候影响大。有时一年生的中药材会有一小部分比第二年生长的中药材规格大。抚育时间越长, 区别越大, 而中药材一般是按种类、规格分类出售的。三是绝大部分中药材产品并非整体或规律性出售。随着季节的变化, 种植基地里的中药材会逐渐变得没有规律性, 规格参差不齐, 为弥补因中药材坏死等原因出现的空缺, 各种植基地间需相互移补。

中药材成本核算比较复杂, 核算工作量大, 计算成本时难以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准确成本,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三、核算方法

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中药材方面是指种苗一次性投入, 能够循环产出中药材产品的资产, 如金银花、刺梨等, 核算分割点是按可挂果树及未挂果树的分类作为核算的分割点, 在分割点之前的投入作为“在建工程”核算;在分割点之后的投入作为“生产成本”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种苗当年投入, 当年消耗的资产, 如天麻、半夏等, 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存货, 在“生产成本”中核算。在建工程和生产成本主要构成为:人工费、地租费、种苗费、农用物资、设施费、折旧费、机械作业费、其他费等。

人工费是指种植基地的职工薪酬, 包括管理人员和临时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费、社保、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地租费是指种植基地的土地使用费, 如以征地方式使用土地, 则地租费应包含在征地费中。

种苗费是指种植基地所使用的种子、种苗费用, 包括种子、种苗后续补种费用。

农用物资是指种植基地使用的各种农用物资, 包括农药、肥料、其他 (防寒、防冻、防虫等物资) 。

设施费是指种植基地使用的各种大棚、中小拱栅、棚膜、地膜、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费用。对于可多年使用的大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要进行折旧, 对于一次性使用消耗的棚膜、地膜等应一次摊销。

折旧费是指列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使用折旧费, 包括对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计提折旧。

机械作业费是指种植基地进行操作或租用农机具作业的耕耙播种。包括油料费、修理费、搬运机械等费用。

其他费是指种植基地支出费用中除以上项目外的其他费用, 包括排灌作业费、畜力作业费、其他支出及制造费用的转入。管理费如旅差费、调研费、检测费、办公用品等;其他支出如运输费、包装费、租金支出、建造设施费用等。

“在建工程”根据种植中药材的生长状况及是否挂果等情况, 在挂果的当年将在建工程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 企业根据中药材的性质、生产周期、挂果情况及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合理确定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成本”的结转, 根据种植中药材的生产成本按中药材的品种及批次进行成本归集, 在采收时根据技术部门的估产产量, 按估产单位成本进行成本的结转, 在采收结束时进行一次性调整, 也可根据采收产量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在采收结束后发生的成本费用, 归集在下一批次成本核算。

“制造费用”是种植中药材分摊的间接成本费用, 其归集的对象是那些不能直接分清使用对象的费用归集, 其分摊的方法可按中药材成长的天数和亩数来进行。有些中药材的种植天数较短, 一般一年内都能复种二至三茬, 对此应进行分期摊销。

空地成本指未种植中药材作物, 但还需要使用人工费、地租费、农用物资和其他费等的支付。根据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 如果费用较小, 可直接归集到生产成本;如果费用较大的, 要具体分析处理, 如造成空地是自然原因不能种植, 如休耕期、天气干旱缺水等, 记入“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 如是种植中药材必要的程序, 可直接记入“生产成本”。

四、成本核算

1、活劳动

活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者的劳动。人工费在种植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人工消耗折算成货币比较复杂, 各种植基地可视实际情况既要计算雇工人员的工资支出, 也要把管理人员的人工消耗算进去。

2、物化劳动

物化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地租费:以实际支付土地租金计算。种苗费:外购种子、种苗或调换的良种按实际支出金额计算, 自产留用的种子按中等收购价格计算。农用物资:外购化肥和农家肥按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计价;栽培的绿肥按其种子、肥料实际消耗计价;自备农家肥按规定的分等级单价 (或市价) 乘以实际施用量计算;农药和其他物资按实际消耗计价。设施费:有些种植基地使用了各种大棚、中小拱栅、棚膜、地膜、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际计价。折旧费:对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计提折旧,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产量法等。机械作业费:凡请别人操作或租用农机具作业的按所支付的金额计算;用自有农机具作业的, 应按实际支付的油料费、修理费等费用, 折算出每亩支付金额, 再按种植面积计入成本。其他费:排灌作业费按实际排灌的面积、次数和实际收费金额计算;畜力作业费使用牛、马等进行耕耙, 按实际支出费用计算;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按实际支出金额计算。

3、产品生产成本

活劳动、物化劳动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就是形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 对于一个生产单位来说, 如种植户、种植基地及各种生产车间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全部生产费用, 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核算生产成本首先要汇总某种中药材的生产总成本,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种中药材的单位面积 (亩) 成本和单位质量 (公斤) 成本。生产某种中药材所消耗掉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制造费用, 就是该中药材的生产总成本。

如果某种中药材的副产品 (如杜仲茎叶、刺梨皮等) 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时, 计算该种中药材主产品 (如树皮、果实等) 的单位质量成本时, 要把副产品的价值从生产总成本中扣除。可按以下公式计算:活劳动=人工费;物化劳动=地租费+种苗费+农用物资+折旧费+设施费+机械作业费+其他费;生产总成本=活劳动+物化劳动+制造费用;单位面积成本=生产总成本/种植面积;单位质量成本= (生产总成本-副产品的价值) /总产量。

五、会计处理

种植中药材的会计处理应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收获与处置阶段进行核算。

1、确认

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 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初始计量

(1) 外购的生物资产。外购的生物资产成本按实际支出作初始计量。

(2) 自行栽培、营造、抚育的生物资产。自行栽培、营造、抚育的生物资产的成本, 包括活劳动、物化劳动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3) 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生物资产。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生物资产, 例如盘盈、接受捐赠、接受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 分别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有关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规定, 确定实际成本。

(4) 收获的生物资产。从生物资产收获的中药材产品, 按其生物转化过程中应当计入的各种耗费和已确定的成本计算出实际成本入账。以种植农场上交的中药材产品验收入库, 按结算价格入账。

(5) 相关的后续支出。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之前发生的管护费用, 应资本化计入生物资产成本。生物资产在郁闭或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之后发生的管护费用, 应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3、后续计量

(1) 成本模式。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除外。

(2) 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 即该生物资产能够在交易市场中直接交易;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

4、收获与处置

(1) 收获。收获是指阶段性生长过程的结束。生产性生物资产具备自我生长性, 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 从而不断产出中药材产品。如从金银花杆上分离花朵、从刺梨树上采摘刺梨等。从生产性生物资产上收获中药材产品后, 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仍然存在,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以及间接费用。在收获时点, 应当将归属于某种中药材的生产成本账面价值结转为成本。从消耗性生物资产上收获中药材产品后, 消耗性生物资产完全转为中药材产品而不复存在, 如收割天麻、半夏等。在收获时点, 应当将归属于某种中药材的生产成本账面价值结转为成本。结转成本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

(2) 处置。生物资产出售后, 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应当结转成本, 已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或折旧的, 还应同时结转跌价或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应当按照改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 即将转出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转入资产的实际成本。

参考文献

[1]会计处理实例[M].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活性有机质下一篇:生产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