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型中考试题

2025-01-25

阅读型中考试题(精选12篇)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1

近几年江苏省多个城市中考英语试题中都出现了“任务型阅读”题型, 尽管各地采用的形式有所不同, 但其考查的要求是相同的:要求考生根据对短文的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完成规定任务, 其实质都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 根据内容和指令, 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这一题型充分反映英语教学的要求, 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一、任务型阅读试题的特点

任务型阅读是指通过各种语言活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考查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否“按要求辨认语言结构、内容、事物发展的顺序和程序”。 它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结构完整, 信息相对集中。

阅读与表达通常有3%的生词量, 单词量在250~300左右, 提供的信息相对集中, 要求考生整合短文中相关信息,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文体或将最精确的词汇填入对应图表中。 这就要求考生能“掌握所读短文的主旨和大意”、“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了解词义和句义深层含义”、“根据所读短文进行判断和推论”、“根据所读文章大意”。

2.内容紧跟时代, 出题方式多样。

任务型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趋现代化、生活化、知识化,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 涉及学校生活、电视节目、填写申请表格、发布广告、确定方位等生活实例和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 阅读内容浅显, 易于把握, 体现了运用语言完成实际任务的目的。 出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问题回答、完成表格、缺词填空等。

3.题目设置明确, 注重能力考查。

该题型中选择的阅读材料一般都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某种规律或顺序展开。 因此, 题目本身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考生可以利用这一规律快速检索所需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完成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考查的是学生语用能力。 因此, 答题要求语言精练、概括性强。 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组织语言文字, 规范表达方式, 准确无误地将所需意思表达出来。

二、任务型阅读的复习策略

任务型阅读题对考生英语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要求较高, 那么如何在复习备考中使学生适应并掌握这一题型呢?

1.整体感知 “任务”, 强化解题步骤。

为了理解和掌握任务型阅读, 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基础。 因此, 复习前,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任务”的内涵, 告诉学生什么是任务型阅读理解, 它的具体要求和任务形式有哪些等。 教师可从教材入手,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 选取课文中的任务型阅读作为例题分析, 然后让学生找出教材中更多的任务类型进行归纳。 同时, 借助练习强化解题步骤, 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做题目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精选阅读题材, 激发阅读兴趣。

好的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

(1) 选材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有些英语阅读文章是一段小幽默或者含有有趣的部分, 还有一些讲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趣事, 这些都能使得他们对理解文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比如:让对足球十分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一篇关于足球知识的文章, 他从这篇文章中所获得的语言知识远胜过他读10篇小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时,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选择的材料必须内容丰富, 各种类型的题材都应有所体现。

(2) 选材要有实效性。

教师选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选用富有时代特征的、 贴近学生现实的材料, 同时应特别关注各个领域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如:国内外时事、纳米技术、奥运会、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虽然这些文章在知识难度上可能高于学生的认识水平, 但由于是热点问题, 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已经熟悉相关话题, 因此, 在教师的帮助下, 他们完成阅读任务不会有太大困难。

(3) 选材要有针对性。

在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英语阅读的同时, 弄清中考任务型阅读中短文的选材特点十分重要, 它可以作为我们平时阅读材料选材的重要依据, 增强复习应考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在广泛涉猎、综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 把中考任务型阅读题目的题材、体裁特点牢记在心, 明确中考对考生能力测试的要求, 对于增强解题的心理预期、培养正确的阅读思路,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利用题型特点, 强化考题技巧。

任务型阅读的题目考查方式大致有三种: (1) 信息捕捉型, (2) 信息转换型, (3) 信息归纳型。 笔者认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做题时巧妙利用题型特点, 认真分析和整合, 尽快掌握答题策略和应试技巧。 一般说来, 完成此项任务的全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1) 浏览全文, 捕捉信息。 通过浏览全文, 掌握其大意, 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

(2) 细读问题, 分析信息。 浏览全文后, 已对文章或段落大意有所了解, 再读考题, 对要捕捉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 这样便可先解答与主题思想有关的问题。

(3) 复读全文, 抓住细节。 带着问题复读, 可缩小复读范围, 更便于捕捉关键的信息。 复读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标记, 把有关的人物、 事件、 时间、 地点、 起因 ( 即SW:who, what, where, when, why) 画出来。 经过这样的处理, 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更清楚了。 另外, 复读全文时, 还应特别注意首段或每一自然段的首句和结尾句。 因为在首句和首段, 作者往往要说明事件的起因, 阐述自己的观点或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与人物的关系, 结尾句、段是事件的结论或作者表达的态度、意图、目的等。

(4) 细读题目, 完成任务。 在明白题意和文意的基础上, 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所要求的任务。

(5) 再读全文, 核对答题。 这是最后一步, 也是重要的一步, 不能忽视。 这一步骤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考题, 把在阅读和答题时得到的信息归纳整理一遍之后, 再读一遍短文检查答案, 注意上下文语义的一致性和词的形式符合语法规范, 发现前后矛盾、遗漏要点等错误, 要立即改正。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2

一、选择题

1.(2016•绍兴)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

A.84

B.336

C.510

D.1326

2.任何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s×t(s、t是正整数,且s≤t),如果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例如18可以分解成1×18,2×9,3×6这三种,这时就有.

给出下列关于F(n)的说法:(1);(2);(3)F(27)=3;(4)若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1.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3.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

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

∴,(B)

∴,(C)

∴△ABC是直角三角形.

问:(1)上述解题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

请写出该错误步骤的代号:________________.

(2)错误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题的正确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6•高县一模)如图1,E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点P从点B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从点B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s.若点P,Q同时开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有下列四个结论:①AE=6cm;②sin∠EBC=;③当0<t≤10时,y=t2;

④当t=12s时,△PBQ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5.已知p2-p-1=0,1-q-q2=0,且pq≠1,求的值.解:由p2-p-1=0及1-q-q2=0,可知p≠0,q≠0

又∵pq≠1,∴

∴1-q-q2=0可变形为的特征

所以p与是方程x 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解答.已知:2m2-5m-1=0,且m≠n,求:的值.6.(市北区二模)【阅读材料】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的方案,在第一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这是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问题探究】

完成沿图1的街道从A点出发向B点行进这件事(规定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会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1)根据材料中的原理,从A点到M点的走法共有(1+1)=2种.从A点到C点的走法:

①从A点先到N点再到C点有1种;

②从A点先到M点再到C点有2种,所以共有(1+2)=3种走法.依次下去,请求出从A点出发到达其余交叉点的走法数,将数字填入图2的空圆中,并回答从A点出发到B点的走法共有多少种?

(2)运用适当的原理和方法,算出如果直接从C点出发到达B点,共有多少种走法?请仿照图2画图说明.

【问题深入】

(3)在以上探究的问题中,现由于交叉点C道路施工,禁止通行,求从A点出发能顺了到达BB点的走法数?说明你的理由.

7.阅读:我们知道,在数轴上,x=1表示一个点,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条直线;我们还知道,以二元一次方程2x-y+1=0的所有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形就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它也是一条直线,如图①.观察图①可以得出:直线x=1与直线y=2x+1的交点P的坐标(1,3)就是方程组的解,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在直角坐标系中,x≤1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x=1以及它左侧的部分,如图②;y≤2x+1也表示一个平面区域,即直线y=2x+1以及它下方的部分,如图③.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用作图象的方法求出方程组的解;

(2)用阴影表示,所围成的区域.

8.我们学习过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如: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类比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我们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作类似的变换:

(1)将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

(2)函数的图象可由的图象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可由哪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3)一般地,函数(ab≠0,且a≠b)的图象可由哪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9.“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下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将给定的锐角∠AOB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在轴上、边OA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P,以P为圆心、以2OP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分别过点P和R作轴和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连接OM得到∠MOB,则∠MOB=∠AOB.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

(1)设、,求直线OM对应的函数表达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和R作轴和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请说明Q点在直线OM上,并据此证明∠MOB=∠AOB.

(3)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论,你如何三等分一个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

10.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如图1所示,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P是线段DF的中点,连接PG,PC.若∠ABC=∠BEF=60°,探究PG与PC的位置关系的值.小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GP交DC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

请你参考小聪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上面问题中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及的值;

(2)将图1中的菱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使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如图2).你在(1)中得到的两个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

(3)若图1中∠ABC=∠BEF=2α(0°<α<90°),将菱形BEFG绕点B顺旋转任意角度,原问题中的其他条件不变,请你直接写出的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

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1×73+3×72+2×7+6=510.2.【答案】B;

二、填空题

3.【答案】

(1)C;

(2)错误的原因是由(B)到(C)时,等式两边同时约去了因式,而可能等于0;

(3)△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4.【答案】①②③.【解析】(1)分析函数图象可知,BC=10cm,ED=4cm,故AE=AD﹣ED=BC﹣ED=10﹣4=6cm,故①正确;

(2)如答图1所示,连接EC,过点E作EF⊥BC于点F,由函数图象可知,BC=BE=10cm,S△BEC=40=BC•EF=×10×EF,∴EF=8,∴sin∠EBC=,故②正确;

(3)如答图2所示,过点P作PG⊥BQ于点G,∵BQ=BP=t,∴y=S△BPQ=BQ•PG=BQ•BP•sin∠EBC=t•t•=t2.

故③正确;

(4)结论D错误.理由如下:

当t=12s时,点Q与点C重合,点P运动到ED的中点,设为N,如答图3所示,连接NB,NC.

此时AN=8,ND=2,由勾股定理求得:NB=8,NC=2,∵BC=10,∴△BCN不是等腰三角形,即此时△PBQ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

5.【答案与解析】

解:由2m2-5m-1=0知m≠0,∵m≠n,∴

根据的特征

∴是方程x 2+5 x-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6.【答案与解析】

解:(1)∵完成从A点到B点必须向北走,或向东走,∴到达A点以外的任意交叉点的走法数只能是与其相邻的南边交叉点和西边交叉点的数字之和,故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由此算出从A点到达其余各交叉点的走法数,填表如图1.

答:从A点到B点的走法共有35种.

(2)如图3,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算出从C点到B点的走法为6种;

(3)方法一:可先求从A点到B点,并经过交叉点C的走法数,再用从A点到B点总走法数减去它,即得从A点到B点,但不经过交叉点C的走法数.

完成从A点出发经C点到B点这件事可分两步,先从A点到C点,再从C点到B点,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算出从A点到C点的走法是3种,见图2;

见图3,从C点到B点的走法为6种,再运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到从A点经C点到B点的走法有3×6=18种.

∴从A点到B点但不经过C点的走法数为35﹣18=17种.

方法二:如图4:由于交叉点C道路施工,禁止通行,故视为相邻道路不通,可删除与C点紧相连的线段,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算出从A点到B点并禁止通过交叉点C的走法有17种.从A点到各交叉点的走法数,∴从A点到B点并禁止经过C点的走法数为35﹣18=17种.

7.【答案与解析】

(1)如图所示,在坐标系中分别作出直线x=-2和直线y=-2x+2,这两条直线的交点是P(-2,6).则是方程组的解.(2)如阴影所示.8.【答案与解析】

(1);

(2)上,1;可转化为y=,它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3)函数(ab≠0,且a≠b)可转化为.当a>0时,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当a<0时,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

9.【答案与解析】

(1)设直线OM的函数关系式为.则∴.

∴直线OM的函数关系式为.

(2)∵的坐标满足,∴点在直线OM上.

(或用几何证法,见《九年级上册》教师用书191页)

∵四边形PQRM是矩形,∴SP=SQ=SR=SM=PR.

∴∠SQR=∠SRQ.

∵PR=2OP,∴PS=OP=PR.∴∠POS=∠PSO.

∵∠PSQ是△SQR的一个外角,∴∠PSQ=2∠SQR.∴∠POS=2∠SQR.

∵QR∥OB,∴∠SOB=∠SQR.

∴∠POS=2∠SOB.

∴∠SOB=∠AOB.

(3)以下方法只要回答一种即可.

方法一:利用钝角的一半是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的方法即可.

方法二:也可把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一个锐角,然后利用上述结论把锐角三等分后,再将直角利用等边

三角形(或其它方法)将其三等分即可.

方法三:先将此钝角的补角(锐角)三等分,再作它的余角.

10.【答案与解析】

(1)线段PG与PC的位置关系是PG⊥PC;.

(2)猜想:(1)中的结论没有发生变化.

证明:如图所法,延长GP交AD于点H,连接CH,CG.

∵P是线段DF的中点,∴FP=DP.

由题意可知AD∥FG,∴∠GFP=∠HDP.

∵∠GPF=∠HPD,∴△GFP≌△HDP.

∴GP=HP,GF=HD.

∵四边形ABCD是菱形,∴CD=CB,∠HDC=∠ABC=60°.

由∠ABC=∠BEF=60°,且菱形BEFG的对角线BF恰好与菱形ABCD的边AB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得∠GBC=60°.

∴∠HDC=∠GBC.

∵四边形BEFG是菱形,∴GF=FB.

∴HD=GB.

∴△HDC≌△GBC.

∴CH=CG,∠DCH=∠BCG.

∴∠DCH+∠HCB=∠BCG+∠HCB=120°,即∠HCG=120°.

∵CH=CG,PH=PG,∴PG⊥PC,∠GCP=∠HCP=60°.

∴.

中考英语中任务型阅读的答题技巧 篇3

任务型阅读会给同学们呈现一段阅读资料,然后设置几个问题,做题时,我们应该先浏览一下问题,心中对所给任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带着问题去阅读,有针对性地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一、阅读全文,了解大意

在做任务型阅读题时,同学们应先浏览文章后所提出的问题,在浏览过任务后,应迅速回头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想表述的观点,情感等。根据历年的卷面分析,在材料后的问题设置中,对文章大意的考查出题率极高。对于概括大意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对全文进行考虑,并加以归纳概括。这样的题目要求,偶尔可以从文章中找到答案,同学们可注意首尾段和每段的第一句话,但有时也需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类题考查了同学们的语言整合能力,只有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作者的观点,才能对文章做出准确的概括。对于对概括文章大意类型题的考查,还有一种常见的提问是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在回答这类题型时也应该特别注意首尾段和每段的首句。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因为拟标题可以是一个词,短语或者句子。但无论是什么一定要遵循两条原则:1.概括性原则,即标题应在最大程度上覆盖全文,体现文章的中心大意;2.醒目性原则,即标题必须力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寻找细节,逐题攻克

对于任务型阅读中的细节考查题,需要同学们有对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带着问题回到阅读材料中,采用跳读的方式来寻找细节所在的段落,然后锁定目标段落,寻找总结自己所要的答案。此类细节题型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已知信息的推理,通过文章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所以,这就要求同学们具备判断推理能力和总结能力,这在任务型阅读中属于难度较大的题,同学们应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捕捉相关信息,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观点为依据,根据原材料推断出未知的观点、想法,并且不能主观臆造,凭空想象,随意揣测,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一些线索,对文章的表面意思进行挖掘加工,悟出作者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此外,同学们在答题和书写方面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答时,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能简略回答的,尽量简略回答。

2.书写要规范整洁。句子开头首字母要大写;标点符号要规范,单词拼写要正确无误;注意时态的呼应和人称的转变。

3.做出适当调整。在回答时,同学们应对照题目,根据需要对句子的人称、单复数、时态、语态、词性、主谓搭配等做出适当的调整。

三、通读全文,仔细检查

在完成所有的答题任务后,同学们一定要检查一下自己的答案:是否存在书写问题,首字母是否大写,人称单复数是否按照要求书写,时态、语态、词性、主谓搭配是否正确,要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同学们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型阅读题,不仅需要在考场上运用各种解题技巧,而且还需要在平时课内外加大阅读的训练量、扩充词汇量,培养自己的语言分析运用的能力,要知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并且任务型阅读不同于传统的阅读理解,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夯实基础,加强常用词汇的积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养成细心答题的好习惯。

浅谈中考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 篇4

一、从题型上分析

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计10分。从76题到80题, 76题判断正误 (TorF) ;77题完成句子, 或者填单词, 或者是短语;78题简略回答问题, 但是好多学生回答得不准确, 抄原句也是可以的;79题找意思相近的句子或主旨句 (可以是段落的主旨句, 也可以是全文主旨句) ;80题将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成汉语。

我们中国人汉语说得都很好, 可是学生做题时却总是将英语翻译得五花八门, 令人啼笑皆非。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在这里我想多说几句, 翻译题:《试题稳步创新引领素质方向———2012年中考英语学科试题评价》一文中指出:“本句的词语都是学生熟知的常用词, 但是‘on the way’是非常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学生可能明白于心却表述不清, 这就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也提出了一个挑战。”翻译在英语学习中的显形和隐形角色。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as a Visible or Invisible Fact in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翻译的标准《天演论》中,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论翻译》中, 林语堂的“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 (忠实、通顺、美) ;

钱钟书的“化境”说:《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乎‘化境’。”译作被比作原作的“投胎转世”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翻译的基本标准:“忠实、通顺”。学生的答案如果符合“忠实、通顺”的标准, 即可得2分。事实上主要考查学生的Scanning, 即英语信息检索能力, 题目通常较简单。

注意培养学生对阅读题中关键词的检索能力, 这同时也是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重在熟练, 需要量化积累, 量变达到质变。还考查学生书写英语时的规范性, 平时应严格要求, 力求严谨。

二、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1.认真审题, 读懂题意。由于题目要求形式多样, 在同一篇阅读材料中会要求完成不同的任务, 因此解题要先明确任务, 做到心中有数。

2.快速阅读, 掌握大意。在做题时要快速扫视一下文章的大意, 然后结合前面的题目要求, 大致明白所要完成的任务。

3.细读题目, 完成任务。在明白题意和文章思想的基础上, 仔细阅读后面的题目要求, 在原文中找出问题题干所包括的信息部分, 这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有效信息, 确保答题的准确性, 切不可脱离原文, 随意发挥。

4.复读文章, 核实任务。在初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以后, 学生必须再仔细阅读所提供的短文, 结合题意、文章和文后提供的任务信息, 认真核实任务以保证答题正确。

5.注意读写结合。任务型阅读不仅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层面的能力, 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写”的能力。若是写单词, 则要注意拼写正确, 词性、词形有无变化, 是否需要大小写;若所要完成的是短语或句子成分, 则需谨慎对待, 依据所给题干分析要完成的是什么句子成分, 需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总之, 任务型阅读理解不同于传统的阅读理解, 它介于阅读理解与写作之间, 教师应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掌握任务型阅读理解的特点, 加强学生任务型阅读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5

----问-题-目-录【速查用】-----

中国古代史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 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

商鞅变法失败还是成功?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

2、汉武帝大一统和评价汉武帝 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西汉在汉武帝,唐朝在唐玄宗时达到全盛时期,试析汉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3、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1)在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对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改革,你知道是哪两次改(2)在战国时期的那一次改革中,奴隶主和旧贵族对其中的一项改革措施最为不满,你能判断出这一项改革措施是什么吗?

(3)有人说,这两次的的改革,前一次改革因为推行改革的人最后因改革牺牲而失败了,而后一次的改革是成功的,你认为呢?请你加以说明。

4、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和评价唐太宗 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5、唐代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从唐朝著名高僧鉴真和玄奘历尽艰辛追求事业的感人事迹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为什么世界各国至今仍称中国人为“唐人”,而不称“清人”呢? 有人认为,唐朝很强大,用不着对外开放,你认为呢?

你认为唐朝的开放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结局对我国今天有何启示?

日本今天国内很多建筑的风格都和中国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颇为相似,请你用史实说明唐朝开放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6、明清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明)和“闭关锁国”(清)

唐朝和清朝前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什么不同表现?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清朝的闭关锁国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谈谈你当前对外开放的看法。

7、古代思想文化

列举秦朝、汉朝、清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措施,以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人说,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是造成中国在明清时期科学技术严重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根源,你觉得这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8、“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简单发展情况及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是为什么?)(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鲁迅先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抗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古代科技成就取得的启示

结合中国古代有关古代科技与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谈一谈做为青少年你应该怎么做?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了?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林则徐的精神: 香港的失去与回归的感受与认识:

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城市有何本质区别?

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 对邓世昌英雄事迹的感想: 对日本割让台湾的认识:

3、洋务运动

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或评价: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启示:

对洋务运动失败的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洋务运动中和现在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同结果谈谈认识。在引进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4、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归纳:孙中山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还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5、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

我们今天能从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身上学到什么?

五四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借鉴意义?或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对这场运动的结果,有人认为它达到了目的,取得了初步胜利;也有人认为它没有完成任务,不应过高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6、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谈谈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结合西安事变中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感想。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精神: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光大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 西安事变的现实意义:

学完“西安事变”后同学们对张学良的行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说你的看法? 人民深切怀念张学良而唾弃李登毁、陈水扁之流的原因及认识。

7、抗日战争胜利和中日关系 促使日本投降的几个因素: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是什么:

9、古代的中日关系:在中国古代史上,中日两国以友好交往为主 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对日战争的不同结果的感想。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南京大屠杀行径的感想。

谈谈由日本侵华及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你有何感想? 请就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现代史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想一想]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说明其伟大意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针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与旧中国“开放”(近代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的区别。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

世界近代史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评价华盛顿

结合华盛顿的活动,想想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哪些作用。你同意“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的说法吗?为什么? 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启示。怎样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和评价拿破仑

从《人权宣言》的内容分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性质。

你认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的内容,当时的法国人民能否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铁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给我们的启示 工业革命的启示:

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 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

5、俄国农奴制改革

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学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两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减轻了沉重的阶级负担。乙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不大,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简述理由。

6、林肯和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评价林肯: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的认识:

简要分析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恩格斯语 请你说出恩格斯关于美国内战意义论断的理由。

7、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想一想]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其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材料题: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学习日本社会发展史,使我们知道了改变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2)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这方面,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⑵二战结束时,两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总量相当,结合二十世纪50—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浪潮,分析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⑶根据上述两个时期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你认为当前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吗?以比较的方式来表述。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工业革命的启示:

9、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 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

[材料阅读]想一想,你认为“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 维护

有人说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战的启迪。或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空前的灾难,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意识。战争的启迪

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谈谈我们应当从这场大战中吸取什么教训?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罗斯福新政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有人说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人说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有功能。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内容值得借鉴?请说明你的道理或理由。有人说“罗斯福基本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请结合罗斯福新政谈谈对此观点的理解。

2、战后世界格局、美苏“冷战”

[查一查]查找资料,举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

美苏全面开展“冷战”的标志是什么?自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以后,美苏之间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没有发生“热战”。有人据此认为,“冷战”是国际关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我

国应该怎么样面对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冷战”政策影响: 美苏“冷战”政策认识: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二战后美国霸权政策的表现及其霸权地位的兴衰

3、结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联盟及我国驻南大使馆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等“北约”国家本质的认识。

4、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5、世界关系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1)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名称分别是什么?(2)当今界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3、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美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什么启示?

4、世界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其对策

5、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们国家应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变化?

概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的启迪:

---------详细解答------------

中国古代史

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 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

①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②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③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

商鞅变法失败还是成功?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

(1)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否生还是死。

(2)商鞅精神:他为使国家及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畏艰辛和强权,敢于向落后的旧势力挑战,甚至是不畏流血牺牲,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3)启示: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向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

2、汉武帝大一统和评价汉武帝 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答:有道理。秦始皇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我国两千多年王朝统治的基本体制,所以研究中国政治史要研究他;汉武帝北击匈奴,又两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又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拓宽了西汉的疆域,所以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要研究他。

西汉在汉武帝,唐朝在唐玄宗时达到全盛时期,试析汉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1)、两朝统治者都吸取前代速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的政策。2)、两朝都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达到了盛事的景象。

3、三国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1)在战国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曾经出现过两次对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改革,你知道是哪两次改革吗?

答: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2)在战国时期的那一次改革中,奴隶主和旧贵族对其中的一项改革措施最为不满,你能判断出这一项改革措施是什么吗? 答:奖励军功。

(3)有人说,这两次的的改革,前一次改革因为推行改革的人最后因改革牺牲而失败了,而后一次的改革是成功的,你认为呢?请你加以说明。

答:我认为两次改革都是成功的。商鞅虽然最终为这次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是成功的;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也是成功的。

(判断一场改革或者变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和评价唐太宗

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在位时期,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励精图治。政治上,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革新制度;经济上,他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法律上,他修订律令,完善法制。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必须依法治国;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4)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政策,以适应实际情况。

5、唐代对外关系(开放与交流)—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路交通。

从唐朝著名高僧鉴真和玄奘历尽艰辛追求事业的感人事迹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答:鉴真和玄奘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我们应该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为什么世界各国至今仍称中国人为“唐人”,而不称“清人”呢?

答:唐朝的对外开放使社会高度繁荣,清朝的“闭关锁国”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有人认为,唐朝很强大,用不着对外开放,你认为呢?

答:不对。唐朝的强大,与对外开放有一定关系。由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导致落伍,处于西方殖民侵略势力的包围之中。而强大唐朝,在对外开放交流中变得更加辉煌。你认为唐朝的开放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结局对我国今天有何启示?

答:我们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人类的不同文明总是在交流中前进的,若是“闭关锁国”,就会被世界潮流抛弃。清朝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丧权辱国的结果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日本今天国内很多建筑的风格都和中国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颇为相似,请你用史实说明唐朝开放政策对日本的影响。

答:a、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b、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后,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6、明清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明)和“闭关锁国”(清)

唐朝和清朝前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什么不同表现?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唐朝时期,政府采取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与中国同上往来的国家发展到70多个。这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各国开始把中国人成为唐人。

清朝前期,采取闭关政策,政府严厉限制对外贸易。是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只是中国在近代屡遭外国侵略,中国人也被蔑视为东亚病夫。

清朝的闭关锁国锁国政策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请谈谈你当前对外开放的看法。

答:①后果:闭关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闭关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②看法:从闭关锁国中汲取教训,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不能与世界隔绝,应广泛交往,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7、古代思想文化 列举秦朝、汉朝、清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措施,以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统治,对我国文化造成了莫大的损失。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今古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有人说,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是造成中国在明清时期科学技术严重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根源,你觉得这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答:有道理。原因:八股取士规定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形式呆板僵化,为了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考生从小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人们的思想被钳制,科学技术自然也就严重落后于西方。

8、“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简单发展情况及影响 答:发展情况:

①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火药的发明:古代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发明;唐末应用于军事,宋元时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④指南针的发明:战国时出现“司南”;北宋时制出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对世界的影响:(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是为什么?)(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①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火药传入欧洲后,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取得革命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③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成为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的重要条件。鲁迅先生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抗敌,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中国的科技的确辉煌过,但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封建专制,缺乏开明的社会制度,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明清之际闭关锁国,最终导致科技没能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动力,给社会带来更多实惠,以致落后一西方。因此科技能否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古代科技成就取得的启示

现代的科学技术虽然先进,但都是在古人收寻、探索和苦苦钻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进行科学发明方面一直在不懈的努力。人类数千年的生活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是我们认知世界惟一可靠的途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结合中国古代有关古代科技与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谈一谈做为青少年你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培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我国科学技术落后了?

近代我国科学技术落后有封建制度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死记经书,不注意发明创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道光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等。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五口通商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近代史上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

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3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林则徐的精神: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感想与认识: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士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我们要“落后就要挨打” 的历史教训,培养自己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香港的失去与回归的感受与认识: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战和不定,社会制度腐败还有经济技术落后,以至于鸦片战争战败,香港沦于英国之手。香港能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百年耻辱得以洗雪,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中国政府在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了一系列城市有何本质区别?

答:前者严重践踏了我国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前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属于中国政府自主行为。前者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2、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主观原因:(1)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2)北洋舰队最高指挥李鸿章战和不定,贻误战机,妥协退让,致使中国战争中被动挨打,一败再败。(3)慈禧太后忙于筹备万寿庆典并挪用海军海军军费大修颐和园,而使军备不足,装备落后。客观原因:(1)日本侵略中国早有预谋,准备充分。(2)日本在兵力对比上要略胜于中国。

对邓世昌英雄事迹的感想: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他那种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誓死如归的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日本割让台湾的认识: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然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组织义军抗击日本侵略和台湾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充分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分子的行动是反动的,是违背了台湾人民的意愿的,这种做法应予以抨击,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3、洋务运动

对洋务运动的认识或评价:我们要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学习的只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在这点上实践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其所谓“自强”“求富”的真实目的,只是维护日趋落后的满清王朝,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没有触及到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启示:仅仅依靠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不能使国家富强。对洋务运动失败的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情况下,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就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从内容上分析,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只限于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洋务运动中和现在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不同结果谈谈认识。

洋务运动企图单纯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而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对待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并且我们拥有着生命力旺盛的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使我们国家更加富强昌盛。

在引进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答:要尽力引进西方最先进技术;要防止办事官员贪污腐败、中饱私囊,要防止洋匠狭技敲诈谋取私利。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进行分析,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进行分析,洋务派学习西方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如何学习外来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都要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原则,作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抛弃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敝帚自珍,我们的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必然受到不良影响。

4、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归纳:孙中山一生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对辛亥革命性质的认识。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武昌起义中革命志士的精神的认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革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的精神。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植帮助袁世凯知、篡夺革命果实。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你从孙中山身上受到哪些教育和启示?

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因为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胜利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还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我认为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两者是统一的:从辛亥革命因为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果来看,这一目标是达到了,可以说革命是胜利的;从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没有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最终结果来看,它又是失败了,所以革命“革命尚未成功”,这就是两者是统一。

5、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五四运动前期,斗争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主要斗争形式以集会、游行等为主;运动后期,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主要斗争形式以罢工为主,商人也积极参与,以罢市形式进行斗争。运动后期的规模和力度都大为增强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弱国无外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划时代”是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我们今天能从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身上学到什么?

答:①要热爱祖国,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要同一切破坏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作斗争。④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前途。⑤热爱祖国,以历史使命为己任,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⑥中国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

五四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借鉴意义?或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对这场运动的结果,有人认为它达到了目的,取得了初步胜利;也有人认为它没有完成任务,不应过高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胜利了;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没有完成任务是说:没有完全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没有废除“二十一条”,没有收回青岛主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6、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答:日本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张、杨的爱国情结。谈谈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答:事变爆发后,如果杀了蒋介石,必将引起国内极大的混乱,甚至爆发大规模的内战,这将有利于日本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剧。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出发,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以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到来。

九一八事变后,结合西安事变中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感想。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行径表示强烈抗议同时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表示义愤,身为中华炎黄子孙应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使我们认识到,在国家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能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党派之间的恩怨,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了。为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奠定了基础。

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精神: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光大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答:热爱祖国,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前途。以历史使命为己任,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西安事变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或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用以解决台湾问题。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党派的利益。

学完“西安事变”后同学们对张学良的行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说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理由:张学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身负国难家仇,怀报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使得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的宽阔胸襟,令人佩服,可敬。人民深切怀念张学良而唾弃李登毁、陈水扁之流的原因及认识。

(1)原因: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爱国的,维护了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李、陈之流不顾人民的反对,逆历史潮流而行,妄想分裂国家,搞台独,是历史的罪人;

(2)认识:维护国家统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人必将流芳千古;分裂国家的行为必将受到世人的唾弃。

7、抗日战争胜利和中日关系 促使日本投降的几个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2)苏联派遣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军;

(3)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日本小国、人少、兵少,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而中国大国、人多、兵多,物博,进行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中国共产党制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

(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的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援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创造了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的奇迹,宣告了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结束;

(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是什么:

答:

1、落后就要挨打,强者同样需要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2、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

3、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最终取胜的正确途径。

认识: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战争的态度(多次修订历史教科书,不承认侵略亚洲的历史,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侵华战争,拒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而日本应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9、古代的中日关系:在中国古代史上,中日两国以友好交往为主 唐朝时中日交往的情况:①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②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到唐朝学习; ③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①日本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改革;②仿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③建筑风格仿唐朝;④风俗习惯保留唐朝风尚。

近代的中日关系: 在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凶恶的敌人

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它们分别是: 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1937年,日本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帝国主义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对日战争的不同结果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对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清政府失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2)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南京大屠杀行径的感想。

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行径的实质,使我们更加仇恨法西斯,我们要牢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现阶段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的历史,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抹杀侵略事实的行径,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另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当今世界各种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要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结果不同的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

谈谈由日本侵华及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你有何感想?

答:中国人民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如日本的差距,看到中国面临的潜在威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只有国力强大,才能确保受侵略受奴役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总之,中华儿女必须牢记国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请就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答:日方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日本政府应采取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履行迄今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多做加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领导互信互访等有利于中日友好的事,不要做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和纂改历史教科书、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这样才能取信于中国人民,并互信互利地加强合作,使中日关系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向未来友好向前发展。

中国现代史

1、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想一想]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上面表格中有关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

提示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说明其伟大意义。

提示 主要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决定进行拨乱反正。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示:

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

针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谈谈你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开放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证明,对内改革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可见,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与旧中国“开放”(近代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的区别。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加快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旧中国的“开放”则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的,是为外国侵略中国服务的。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

答: 我们要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自己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世界近代史

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和评价华盛顿

结合华盛顿的活动,想想个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起哪些作用。

提示 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你同意“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的说法吗?为什么?

提示 不同意 美国历史是美国人民创造的,个人在某个历史时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作为开国元勋和政治家,华盛顿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启示。

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同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都是一次以弱胜强的民族战争。在战争胜败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怎样评价美国独立战争? 答:是美国摆脱了殖民统治,争取了民族独立,开创了民主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它还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鼓舞了拉美等殖民地争取独立的信心。

3、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和评价拿破仑

从《人权宣言》的内容分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性质。

提示 《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反映了宣言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此,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你认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的内容,当时的法国人民能否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提示 不能。因为根据《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统治阶级的财产多,人民只有很少的财产,因而法国人民不能享有与统治阶级平等的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铁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以一线操作的工人、技师为主,瓦特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说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制造,不是偶然的,而是勤于思考、敢于实践探索的结晶。我们在培养自己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工业革命中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启示:

青少年应该学习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科学家,学习他们那种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刻苦钻研、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如何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弊端?

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与污染等问题。尽量减少和消除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后果,合理利用科技新成果,趋利避害。例如统一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等,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重污染企业一律叫停;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技术改造与创新,注重安全和环境保护,走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俄国农奴制改革

沙皇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提示 这段话说明改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话说明农奴制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学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两个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甲说: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减轻了沉重的阶级负担。乙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不大,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简述理由。

答:甲同学:农奴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使农民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乙同学: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发展影响很大,它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6、林肯和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1)美国独立以后,北方是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实行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是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南方奴隶主借口发动叛乱。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最著名的总统之一。他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他废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他又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而又谦虚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具有魅力人格、对社会有用之人。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的认识: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简要分析比较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②革命中,资产阶级都起了领导作用,人民群众都起了推动作用③都颁布了激发革命积极性的文献。第一次颁布的是《独立宣言》;第二次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④都是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 ①第一次是民族解放战争,是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是在英国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第二次是南北战争,是要取消黑人奴隶制度,是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开始的。②第一次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次的胜利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恩格斯语 请你说出恩格斯关于美国内战意义论断的理由。

答: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方和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内战,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

提示 相同点: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都面临着严重阶级矛盾,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不同点: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日本的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日益激烈,而中国守旧势力非常强大。[想一想]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

提示 明治时期的改革派指倒幕派,他们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到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指维新派,他们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仅以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为核心。没有基地,也无兵权和财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4)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强大起来。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改革给中国的启示及其日本对教育的重视的借鉴作用。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出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日本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事实告诉中国,国家要强盛,必须投资教育,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再“穷”不能“穷”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要立志成材,就必须培养孩子的远大理想,丰富孩子的精神,而不是物质上的,所以再“富”不能“富”孩子。

材料题: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学习日本社会发展史,使我们知道了改变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答: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

(2)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这方面,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

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⑵二战结束时,两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总量相当,结合二十世纪50—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浪潮,分析这一时期中日之间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答:状况:二十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遇到巨大挫折;原因:日本有美国援助,加上科技革命推动,重视教育。中国受到左倾思想干扰,国际上有资本主义的封锁以及和苏联关系恶化,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

⑶根据上述两个时期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你认为当前应如何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8、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便利吗?以比较的方式来表述。

答:交通: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人们坐的是马车,后来坐的是汽船、火车,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坐的是汽车、飞机,给人们的旅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照明:工业革命前,人们使用自然火或蜡烛等照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电力的广泛应用,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为人类驱走了黑暗。

通讯:工业革命前,人们通过邮寄或写信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人们使用有线电话、有线电报或无线电报来传递信息。

爱迪生等科学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迪生等科学家志存高远,年轻时就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热衷于发明创造,自愿献身于科学研究,专心致志地勤奋试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终于获得成功。他们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工业革命的启示: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9、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 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

提示 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得出两点认识:(1)暗杀等恐怖主义行为不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正义和正确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活动;(2)战争不是不可以避免的,要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尤其是个人暗杀等恐怖行为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为什么仍遭受西方列强欺负和侵略? 提示(1)中国当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

[材料阅读]想一想,你认为“任何人即使自己未犯过一次罪,也不能逃脱罪行”的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 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社会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

有人说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就可以避免,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正确。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没有此事件,一战也不可避免。它的爆发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矛盾,而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带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一战的启迪。或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空前的灾难,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意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学会用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纷争,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这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已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的应尽的义务。

战争的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才能避免战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谈谈我们应当从这场大战中吸取什么教训?

结合当前伊拉克战争等国际形势,我们应该从战争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应热爱和平,反对不义战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世界现代史(九年级下册)

1、罗斯福新政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有人说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人说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①第二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有功能。

罗斯福新政措施得到的经验:实现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利率和兴办工程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赈,扩大就业等。

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作用?答:①中央应加强金融控制,重视树立诚实信用原则;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应大力振兴民族工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优秀人才,提高工业化水平;④加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的建设(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等),减少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⑤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下岗工人创造再就业的机会,降低失业率。„„ 你认为罗斯福新政中的哪一项内容值得借鉴?请说明你的道理或理由。

①我认为“加强金融控制”值得借鉴。因为中央只有加强金融控制,银行重视树立诚实信用原则,百姓才会把钱存入银行,银行活动才能逐渐开展。

②我认为把中心措施定为整顿工业值得借鉴。因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工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我认为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值得借鉴。因为像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能够让大量失业者有工作可做,让很多人能够维持生存,有利于社会稳定。有人说“罗斯福基本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请结合罗斯福新政谈谈对此观点的理解。

答:罗斯福为克服经济危机,采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即计划调节的手段,并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效仿,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是减缓了经济危机。

2、战后世界格局、美苏“冷战”

[查一查]查找资料,举出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

美苏军备竞赛、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德国的分裂、古巴导弹事件等。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冷战结束,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世界两极化格局被打破,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出现。

北约停止轰炸南联盟说明了什么?

提示 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维护人权的名义对南斯拉夫进行空袭,严重侵犯了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这种行为也是对《联合国宪章》和国际行为准则的公然践踏,受到了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和制止北约轰炸过程中,俄罗斯、中国以及整个国际社会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美苏全面开展“冷战”的标志是什么?自从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以后,美苏之间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没有发生“热战”。有人据此认为,“冷战”是国际关系进步的一种表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① 杜鲁门“冷战”政策出台。② 第一种看法:进步;避免了直接冲突,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关系成熟的表现。第二种看法:落后;冷战加剧了军备竞争,不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

对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认识: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是各国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应该怎么样面对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我国应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美苏“冷战”政策影响: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也影响世界局势。

美苏“冷战”政策认识:美国等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直接威胁世界安全、和平与发展。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与认识:美国霸权主义行径的表现:如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科索沃战争和对伊拉克的战争;确定邪恶国家;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北约东扩等。

认识:它的霸权主义政策是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恐怖主义行为此起彼伏,很多是针对美国的。美国政府应反省自己的政策。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活动。

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美国霸权政策的表现及其霸权地位的兴衰

答:1)对欧洲的冷战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对亚洲的侵略战争的政策:侵略朝鲜的战争、侵略越南的战争、干涉中国收复台湾。二战后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推行霸权政策;到70年代霸权地位衰落,表现在对呀走的侵略战争失败,对欧洲资本主义的控制减弱,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与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局面。

3、结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联盟及我国驻南大使馆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等“北约”国家本质的认识。

答: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联盟的行为是明显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是恃强凌弱的表现。

4、当前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世界经济)

5、世界关系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1)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其名称分别是什么?(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2)当今界格局呈现什么特点?

(旧的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首先搞好稳定团结,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其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战后美国经济发展

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提示 经济发展迅猛;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柱产业;外向型经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美国经济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什么启示?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历史与现实都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布局;在空间分布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或借鉴。要关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世界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1)有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有利的。(2)不利: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此外,经济全球化在很长时期内还将会导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贫富差距悬殊。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经济全球化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顺应全球化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量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以及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所以,对国际竞争中潜在的风险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趋利避害,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民族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及其对策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共同问题: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太空、海洋;毒品、爱滋病蔓延;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和核武器扩散等。

(2)对策:各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如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必须依靠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和共同努力,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科教工作等,以理智和正义共建一个繁荣的“地球村”。

列举经济全球化的一些简单例子:使用进口化肥、农药;使用外资、合资品牌的产品;吃洋快餐等。

5、第三次科技革命

我们国家应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变化?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概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答:第一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使整个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并造成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使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过程日益缩短,大大加速了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有力因素之一。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常抓不懈。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发生于18世纪60—9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第二次:发生于19世纪末(70年代后,即“一战”前),以电能(电灯)的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第三次:发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即“二战”后),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使人类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三次工业革命的启迪:

(1)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2)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两道“复习型”中考题 篇6

例1我们学习了四边形和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图1表示了在某种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①,②两个条件分别是: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那么请你对标上的其他6个数字序号写出相对的条件.

( 2007年浙江省舟山市)

解析: 此图系统地呈现了各种特殊的四边形的形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地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以及梯形与等腰梯形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图形可知:③——有一个内角为直角;

④——有一组邻边相等;⑤——邻边相等;⑥——有一个内角为直角;

⑦——两腰相等;⑧—— 一条腰垂直于底边.

点评:四边形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特殊四边形与四边形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利用图1,可清晰地呈现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2小明在复习数学时,针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整理了以下几种方法,请你将有关内容补充完整:

复习日记卡片

内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归纳时间:2007年6月×日

举例:求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两个解.

方法一:选择合适的一种方法(公式法、配方法、分解因式法)求解.

解方程:x2-x-1=0.

解:

方法二: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求解.

如图所示,把方程x2-x-1=0的解看成是二次函数

y=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则x1, x2

就是方程的解.

方法三: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求解.

(1)把方程x2-x-1=0的解看成是一个二次函数

y=的图象与一个一次函数y=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2)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用x1, x2 在x轴上标出方程的解.

(2007 年浙江省丽水市)

解析:通过解答本题,有利于同学们全面、系统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方法一,可选用公式法或配方法,解得x= ;

方法二 ,利用数形结合,可把方程x2-x-1=0的解看成是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则x1, x2 就是方程的解;

方法三,(1)由方程x2-x-1=0得x2= x+1,也可得x2-1=x.所以可把方程x2-x-1=0的解看成是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也可看成是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2)画图及标出方程的解(略).

点评:一元二次方程在中学代数知识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方法一中让同学们自己选择解法,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方法二很好地体现了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方法三则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7

“任务型阅读”题的添加是我省中考英语改革的一种实践, 体现了中考改革“稳中求变”和“不断创新”的原则, 也是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成果的检验。这一调整体现了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 发展交际情景下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理念, 符合目前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任务型阅读”的题型特点

“任务型阅读”试题兼顾读和写, 并强调主观表述, 重点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考查考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

“任务型阅读”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对语篇提供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处理,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写的任务。这是主动的信息输出过程, 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此时, “理解”不是阅读活动的终点, 而是完成“表达”的起点。以任务驱动阅读过程, 可以使阅读的目标指向更明确, 学生的思维也更为积极主动。

“任务型阅读”对考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把握篇章结构的能力、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一次全面的检验, 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能力的考查。它既有语言知识 (词汇和句法) 、理解细节、概括主旨等阅读理解题的传统考点, 也有语篇结构分析、逻辑思维、英语释义等新的考查要点。最为重要的是, “任务型阅读”中问题设置的方式改变了, 考生不能像过去那样只需对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后选择即可, 而是必须在一系列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用正确而恰当的语言表达意思、完成任务。考生不仅要鉴别、分析信息, 而且要概括、归纳信息;不仅要理解信息, 而且要表达信息。表达时不仅要在意义上确切、恰当, 而且要在形式上正确无误, 并且确保上下文连贯一致。总之, “任务型阅读”题超越了传统阅读理解题的考查内容和方式, 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

二、“任务型阅读”的类型

“任务型阅读”是近几年推出的一种新题型, 它的形式灵活多样, 阅读材料的选取不仅以故事为主, 还会涉及科普知识、生活常识、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以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科技等自然科学性文章。《中考文化课学科说明》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提供了我省中考“任务型阅读”题的典型示例。从其设题模式来看, 要求阅读短文后根据文中信息完成判断、选择、填空、填入表格、完成句子、回答问题、英译汉等任务。尽管“任务型阅读”题型多样, 但总体来说, 它由两部分构成:短文和阅读任务。考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 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择和组织语言, 准确无误并合乎规范地表达意思。

三、“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

1. 判断正误

一般说来判断正误题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对文章中事实与细节的理解和把握。此类题型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应用、归纳和判断能力, 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对所给题干判断正误。通常所给题干与原文会有差别, 如不细心就会判断失误。做此类题时最好使用对照法, 即将原文中与题干意思相近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 与题干一一对照, 详细区分, 切不可片面理解, 更不可抛开原文想当然, 胡乱猜测。

2. 简略回答问题

此题型主要是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一般没有词数限制, 答案不唯一。所设的问题有的直接考查对短文细节的理解, 有的考查对短文深层次的理解。答题时先仔细阅读短文所提出的问题, 然后再研读跟问题相关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关键词, 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 归纳提炼出问题的答案及其正确表述。一定要记清问题是when, why, what, where还是how, 切忌答非所问。若问题是考查对短文细节的理解, 就要抓住关键词来回答;若是考查对短文深层次的理解, 就要以原文为基础,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表达的句子要简洁明了、语法正确、语句通顺, 注意动词时态、人称转换及句末标点等问题。

3. 英译汉

英译汉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句子“译文达意”的能力。这种题型的答案字数不限, 既要忠实原文, 又要通顺, 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它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型, 要求考生不仅知道单词、短语的意思, 还要掌握句子结构知识, 并有很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一定要记住, 翻译的句子不是孤立的一句话, 而是存在于文章当中, 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翻译, 译文必须完全符合原文所陈述的内容。其次, 英语中有些长句的表达顺序与汉语的表达习惯不同, 要注意译成地道的汉语。有时候为了使语意连贯, 需要适当增加词语。最后, 为了保证翻译的正确, 一定要校正。校正包括有无错别字, 标点符号有无错误, 是否遗漏信息等。

4. 填信息表

填表试题也是中考中常见的任务型阅读题型之一, 主要考查学生查找和分析信息, 简明扼要地归纳语言的能力。做题时要按照表格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经过归纳总结后再进行填写。

5. 改写句子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根据命题要求, 改写文中划线的句子, 或将文中的某一个句子进行同义、近义转换等。这一形式的试题要特别注意句型结构和词语搭配, 同时也要注意书写规范、语法正确。

“任务型阅读”解题示例: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longest wall in the world, runs across north China like a huge dragon.It is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And it was one of the few man-made objects on earth that could be seen by the astronauts who landed on the moon.

Chinese people started building walls as early as 600 BC to keep out their enemies. However, it was the fi rst emperor of China, Qin Shihuang, who started the Great Wall in about 214 BC.

The Great Wall, which is called in Chinese“The Ten-thousand-li Great Wall”, is more than6, 000 kilometers long, 6—7 meters high and 4—5 meters wide.In most places it is wide enough for fi ve horses or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top.Every few hundred meters along the Wall there are watchtowers, where soldiers used to keep watch.When the enemy came, fi res were lit and at the same time guns were fi red to warn soldiers at other towers.

It was very diffi cult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I was made of stone and earth.All the work had to be done by hand.

Today the Great Wall has become a place of interest, not only to the Chinese people, but also to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Many of them have come to know the famous Chinese saying:“He who does not reach the Great Wall is not a true man.”

1.判断正误

The Great Wall is wide enough for fi ve horses and ten men to walk side by side along the top.

【答案】F

【解析】细查原文, 在文章第三段的中间部分可以找到与题干形式和意思接近的句子, 经过仔细对比会发现原文中的in most places没有了, or变成了and, 题干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 已与原文意思不符。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为了防止敌人入侵, 早在公元前600年中国人就开始建造长城。

【解析】根据汉语的习惯, 状语常放在前面, 所以, 要调整句子的语序。

3.回答问题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答案】It is 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long.或简略回答: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long.

【解析】问题是问“长城有多长”。仔细阅读原文, 可以在文章的第三段找到答案。

4.改写句子

写出It was very diffi cult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的同义句。

【答案】It’s not easy to build and rebuild such a great wall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解析】本试题可通过用反义词解释的方法进行同义句转换。

5.填表

【答案】1) across north China 2) more than 6, 000 kilometers long 3) 6—7 meters high4) 4—5 meters wide 5) stone and earth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8

一、阅读A、B解析

针对两段阅读材料,设置了填入适当单词的题型,根据单词释义及首字母拼写单词,同义句转换以及简略回答四项任务。这就需要学生要根据任务内容去阅读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去读,提高阅读效率。读写结合,既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又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朝着实用性方向发展,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近几年的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试题中,任务型阅读语段内容难度整体适中,易于理解,题目设计既不是很直接地呈现答案,也不增添解题的弯度。但实际操作解题过程中,却很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让学生对任务型阅读有较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示例: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任务型阅读

先阅读三篇短文(A)(B)(C),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及所给语境完成下列五项任务。

As the saying goes,life is not always a bed of roses.As a student,maybe we come across many difficulties in our daily life.When66difficulties,some may lose heart,others may keep trying.In fact,no matter what you lose in life,don’t lose confidence and hope.Even if you lose all your money,family...you should still67in yourself.With that,you can rebuild everything that you lose.No matter what difficult problems you get in life,your problems aren’t the68of all.There’re another one million people whose problems are huger than69.Boys and girls,you will take part in the most important exam in your life in two70time.Be confident,and you’ll succeed in the end.

任务1:阅读短文(A),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文章通顺、连贯、合理。(每空一词,每词限用一次)

66.___67._____68.______69._____70.__

示例: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任务型阅读

先阅读三篇短文(A)(B)(C),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及所给语境完成下列五项任务。

Language is a gift belonging to humans.People learn their own language to express66and understand others.Have you learnt another language besides Chinese?Of course,English.It’s67spoken in the world.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s often English programs on TV and listen to English songs.68with others in the English Corner also benefits them.Can you69their favorite way of increasing the vocabulary?Let me tell you.It’s to read at70three English articles a week.If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try these methods.

任务1:阅读短文(A),用方框中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使文章通顺、连贯、合理。(每空一词,每词限用一次)

66.______67.______68._________69.________70.________

完成任务型阅读A语段任务一的过程,简单说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阅读(信息输入)。明确任务后,迅速阅读全文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的意图、态度倾向。以2016年中考任务型阅读为例,确定文章的主旨是与语言的学习话题相关,即谈英语的地位及方法。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一些线索,进而对文章的表面意思进行挖掘加工,悟出作者的深层含义。

第二步,判断、分析、概括、推理(信息加工与处理)。在阅读文章过程中,要兼顾文章主旨的归纳和细节信息的收集。判断所给五个单词的词型、词性和词义,通过整体把握文章的话题,将五个单词进行筛选和排序。以2016年中考任务型阅读为例,第68题,通过第一步对文章总体的把握和对所给单词词意的判断,能比较容易地选择chat,但是根据所处的句子,chat的形式变化就要判断句子的结构,这里就要运用到英语语法关于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发现句子缺少主语,需要把动词chat变为chatting形式,同时位于句首,对于首字母大写的处理就需要谨慎对待。

第三步,答题(信息输出)。在阅读文章和简单的判断分析之后,继续将信息进行梳理,根据要求进行精细加工,力求正确表达。例如2015年中考任务型阅读第66小题,meet的正确形式要根据when搭配使用的状语从句when we meet difficulties,与简单句when meeting difficulties进行转换后得到getting。

示例: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任务型阅读

(B)

All of us need friendship.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wo friends means both of them have similar ideas and believe in each other.In this way,they can help each other and make their friendship last long.So,a good friend should be honest and helpful.A student who keeps his word will get real friendship.When good friends get together,they have a good time.So real friendship should be able to stand all kinds of tests.And it is wise to have as many friends as we can.The more friends we have,the more we can learn from one another,and the more pleasure can be shared together.The world full of friendship will be more beautiful.

任务2:阅读短文(B),根据英文释义及首字母提示拼写单词。

71.h______always telling the truth and never cheating

72.s__________to have or use something with somebody else at the same time

任务3:阅读短文(B),进行同义句转换,每空一词。

When good friends get together,they have a good time.

When good friends get together,they73 74.

任务4:根据短文(B)内容简答问题。

75.What will a student who keeps his word get?

示例: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任务型阅读

(B)

Sharing means using what we have with others.One small action of sharing may change someone’s world.When we were children,we were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sharing.We thought only the rich were able to share.As time goes by,we get to know every person is unique.We all have something special.We can share not only our pocket money but also our personal feelings.For instance,we can share our positive attitude with those who are negative or upset.Encourage them to keep going by describing a bright future for them.Let them know we are with them and that the world is still wonderful.Once we decide to share with others,we should take action immediately.By doing this,we will get more and more pleasure.

任务2:阅读短文(B),根据英文释义及首字母提示拼写单词。

71.u_________being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72.d______________to say what somebody or something is like

任务3:阅读短文(B),进行同义句转换,每空一词。

When we were children,we were too young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sharing.

When we were children,we7374enough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sharing.

任务4:根据短文(B)内容简答问题。

75.What may change someone’s world?

根据阅读(B)设计的三个任务,各有各的特色。任务二,根据英文释义及首字母提示拼写单词,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理解一定的英语解释及掌握某些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解答这类题,必须先弄懂释义,再根据提示和词型,写出正确的对应词性单词。2015年和2016年在这个任务中考查的都是doing形式解释的形容词和to do结构解释的动词。所以在首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判断词性、词义的方式锁定答案范围。但是,如果对单词拼写掌握不牢,这两分着实不易得。例如2015年中考任务二中的share,在原文中形式为shared,答案则为share;相同的情形又出现在2016年中考第72题的describe,在原文中形式为describing,但是答案是原型describe,所以,想圆满完成任务二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

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做好任务三的首要条件。掌握的句型越多,做题就越方便、快捷、容易。任务三是可以有规律可循的。第一个方法,用具有相同意思的词或词组进行转换。例:He spends some money on books every week.—He pays some money to buy books every week.第二个方法,借助于反义词或反义词组进行转换。例:He is not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此外还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即由于词性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型变换。例:We often go to school on foot.—We often walk to school.在2015年中考第73题和第74题中,考查have a good time与enjoy oneself之间的转换就属于第一个方法,同义词组之间的转换。只是在完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反身代词oneself的形式,根据主语they,所以确定enjoy的宾语为themselves。在2016年中考第73题和第74题中,则属于第二个方法,是too...to...与not...enough...反义词组之间的转换,细节之处还要考虑英语单词的缩写weren’t。

任务四则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简答问题。与前两个任务的完成方法不同,这个任务是对文章细节的直接设问,答案通常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所以用“跳读”的方法可以寻找细节在原文中的对应。但是稍有马虎,答题字数就容易超出警戒线或缺斤短两!例如,2015年中考第75题,答案只有Real friendship.也就是在设问句中get的宾语;2016年中考第75题,答案是设问句中的主语One small action of sharing.如果只写了sharing,则属于回答不够完整。同时,本题书写要规范,句子开头首字母要大写,句尾标点符号不要漏掉。

在完成所有任务后,通读全文,仔细检查,适当调整,认真核实答案。检查书写的规范性及句子的人称、单复数、时态、语态、词性、主谓搭配等,这是规范答题的最后一步,也是稳拿10分的关键。

任务型阅读不同于试卷客观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夯实基础,加强常用词汇及词性转换的积累,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并养成细心答题的好习惯。这种题型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将有关内容以文字形式正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是一个越来越与其他城市接轨的题型。

二、阅读C解析

2016年的中考英语的任务型阅读C段的变化不大,基本上和去年的原则保持一致。还是本着3:2的命题原则。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掌握阅读理解这一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较多的语言经验积累,良好的语言感觉以及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并能运用这些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经验去完成设置的问题。那么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何种能力?学生又如何能够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纵观今年以及近几年的哈尔滨市中考英语试题的出题情况,现对此题型小结如下:

1.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主要是指学生通过阅读短文,快速直接地在原文中找到答案。这种考查的设置一般是2分。即这2分题在原文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今年的78小题的Two international airports;80小题的From home an abroad)就是此类型题。这类题属于基础题,只要学生细致地审题,耐心地阅读,绝大部分是可以保证得分的。学生完成了这些题就会更有信心和成就感。

2.考查学生组织信息以及综合概括信息的能力

这3分题主要是学生根据所给英语短文的提示和信息,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提炼。这类题考查学生的能力,大部分学生一般丢分都是出现在这类题上。那么我们大体上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类。

(1)文字信息概括类

今年的第79小题就是此类型题。根据原文中提到的There are more than 1,300,000 people in Milan.并且图表栏中出现的more than 1.3million的提示,所以很显然出题老师的目的是希望考生概括出Its population(即人口)这个单词。

在进行此类题的概括时,只要考生仔细分析所给的提示信息,并在原文中找到原句,认真分析他们的联系,就会找到合理的概括词。同时也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查找规律,这样就能较好地掌握它们。

(2)信息语境转换类

对于那些不能在原文中直接选定的答案,要根据表格中对原文语义的提示,进行词形和词性的转换。这类题也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类:

(1)同义词、反义词的转换

今年的第77小题。原文中给出的是Venice,is to the east of Milan.而要求考生所填的空却将两个主语进行了位置对调,要求学生填出Milan is to the west of Venice.有些学生答题心切,直接就填east,就丢分了。这样出题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审题是否细致,是否注意到了两个地名的位置关系。结合学生已知的地理知识和英语知识给出正确的答案。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学科之间的整合。类似的考查很多,例如:

be closed to—not open to(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

Jackie Chen started todostunts which arenot safein films.—Startingtododangerousstuntsin films.(2014年哈尔滨市中考)

We will never forget his words and try to realize his expectations.—we will remember his words and try to realize his expectations.

when he was eleven years old—at the age of eleven years old(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

常见的还有:give back—return;the same as—not different from;more than—over

one another—each other;workout—solve;look after—take care of

(2)词意转换

这类题学生要注意所给的提示句,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就能顺利解答。

a positive philanthropist—an active philanthropist(2014年哈尔滨市中考)

Queen’s University is more famous than any other university in Kingston.—The most famous among the universities in Kingston.(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

Albert Einstein seemed to be slower than other students.Albert Einstein seemed to be slower than others.

Lei Jun became one of the top IT company leaders.—Joining King soft and being among the top IT company leaders.

常见的还有:50 years—half a century

(3)词形转换

今年中考76小题,原文中给出的是Milan is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Italy.根据这一原文提示,我们要求学生填出The second largest Italian city—Milan.这就是一道典型的词形转换题。

类似的考题近几年的还有:

It’s a famous Canadian city.—A Famous City in Canada—Kingston(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

It lies in the south of the Arabian Peninsula.—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rabian Peninsula.(2014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二模)

常见的还有:different—difference;four—fourth

针对此类变化,教师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单词的各种用法和词形的转换。

(4)词语搭配

要注意一些常用词组的固定搭配和介词的使用。

have a great success in seeding—being greatly successful in seeding

take pride in—be proud of;the reason for—the cause of

(3)数字信息概括类

也就是与数字相关的一些词汇。

About 25,000 students in this universities—about twenty-five thousand(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

height,depth,weight,length,width,population,number price,age,area通常这类词多数都与the...of连用,The height of tea plants grown in the wild—30 feet tall(2013年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模)

阅读型中考试题 篇9

近年中考数学试卷涌现出的“新定义型”试题, 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新颖, 超越常规、亮点纷呈, 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数据 (信息) 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随机应变和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 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和谐持续地发展.

所谓“新定义型”试题, 就是指通过试题提供的新定义、新概念、新规则、新定理、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 提出新问题, 要求学生完成某种推理证明或指定要求的问题, 并以此考查学生学习新数学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其背景相对公平, 正是中考所追求的理想题型之一.

在一个新型的数学情境中, 学生应该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充分理解其中的内容、方法和思想, 然后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做出解答, 问题往往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多个学习领域.下面对部分试题作以评析, 供大家参考.

一、新定义运算法则

例1 (北京市课改实验区)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 都有a×b=b2+1.例如, 7×4=42+1=17, 那么5×3=_________;当m为实数时, m× (m×2) =_________.

分析:对于法则“a×b=b2+1”的理解和运用, 其核心是字母b的取值.解题时, 可从已给的具体例子验证自己的理解, 并注意迁移实数的运算顺序.

答案:10, 26.

【评注】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由一般到特殊读懂新运算的本质, 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新符号的数学意义.

例2 (四川省攀枝花市) 先阅读下列材料, 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问题: (1) 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

log24=________, log216=________, log264=________.

(2) 观察 (1) 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式?log24、log216、log264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 由 (2) 的结果, 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logaM+logaN=_______ (a>0且a≠1, M>0, N>0.)

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n·am=a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

分析:本题是一道联系高中数学背景的试题, 认真阅读所给概念, 可以从从逆运算的角度去尝试计算, 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总结规律;第 (3) 问提醒教师在教学时对数学性质的探索不可包办代替, 数学知识的应用切勿生搬硬套, 能力训练功夫在平时.

【评注】此题是阅读理解题,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信息, 通过探索、猜想、归纳, 发现规律, 得出结论.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说明中考中不仅仅要把平时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提取出来, 看其丰富与否, 更要考查从已有知识出发, 建构新知的能力.

二、新定义整式模型

例3 (浙江省课改实验区) 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 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 12=42-22, 20=62-42, 因此4、12、20都是“神秘数”.

(1) 28和2 012这两个数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2) 设两个连续偶数为2k+2和2k (其中k取非负整数) , 由这两个连续偶数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 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 (取正数) 是“神秘数”吗?为什么?

分析:本题的命制背景是书本的一道课后练习题“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 通过创设新情境“神秘数”, 提出一系列探究的新问题, 考查了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和运用整式的运算进行推理的技能.

解答: (1) 28=82-62, 2012=5042-5022,

所以是“神秘数”.

(2) (2k+2) 2- (2k) 2=4 (2k+1) ,

因此由2k+2和2k构造的“神秘数”是4的倍数.

(3) 由 (2) 知“神秘数”可表示为4的倍数, 但一定不是8的倍数.

因为两个连续奇数为2k+1和2k-1,

则 (2k+1) 2- (2k-1) 2=8k,

即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不是“神秘数”.

【评注】学生平时不应只满足于记忆公式和对课本习题的解答, 应对课本公式进行多角度思考, 加强解题后的反思, 这样, 学习数学将不再枯燥和乏味, 而一定是有吸引力、具备生命力的.同时, 初三数学的总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 因为任何好的参考资料都不能代替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和掌握.

三、新定义生活中的数学模型

例4 (浙江省舟山市) 日常生活中, “老人”是一个模糊概念, 有人想用“老人系数”来表示一个人的老年化程度, 其中一个人的“老人系数”计算方法如下表:

按照这样的规定, 一个年龄为70岁的人, 他的“老人系数”为________.

分析:从生活实际中抽取数学问题, 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既来源于现实, 又能应用于现实.

答案:0.5.

【评注】此题要求学生阅读给定的材料, 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和解答社会生活问题, 考查了学生的识表能力, 即如何将已知的题意与表格中的栏目一一对应.说明学生学习数学, 不仅是为了能够解题, 更重要的是应用数学, 也就是要会用数学的眼光和头脑来观察和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提取有关信息并解决相关问题.

事实上, 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图表问题, 阅读图表, 从中提取有关信息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如每日的股市曲线图、菜场上的价目表和招工市场上的应聘与招聘数据等, 这些都是中考命题的源泉.

四、新定义几何模型

例5 (北京市课改实验区)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则称这个四边形为等对角线四边形.请解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你所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角线四边形的两种图形的名称;

(2) 探究:当等对角线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时, 这对60°角所对的两边之和与其中一条对角线的大小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课标科材引入了“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几何变换, 以变换为工具进行几何图形性质的探索, 将有助于发现有关几何事实.解决本题时, 我们可以从特殊的基本图形出发 (如对角线所夹锐角为60°的等腰梯形) , 先探究出猜想, 再用平移变换证明.

【评注】本题需要学生认真读懂与领会题意, 加以理解, 分清有关线段之间的关系, 准确地构建几何模型.另外很好的引导了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思考数学, 而不是把数学看成静止的, 这正是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经常性地使用信息技术 (如几何画板) 来辅助几何教学, 对学生变换观念的养成是大有裨益的.

例6 (安徽省课改实验区) 如图1, 凸四边形ABCD, 如果点P满足∠APD=∠APB=α, 且∠BPC=∠CPD=β, 则称点P为四边形ABCD的一个半等角点.

(1) 在图2所示的正方形ABCD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 且满足α≠β.

(2) 在图3所示的四边形ABCD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 保留画图痕迹 (不需写出画法) .

(3) 如图4所示, 若四边形ABCD有两个半等角点P1、P2, 证明线段P1P2上任一点也是它的半等角点.

分析:本题是试卷的压轴题, 面对这类试题时, 要沉着冷静地仔细研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 利用各小问的内在联系, 找准突破口:“半等角点”的定义和轴对称作图知识, 从而解决问题.

【评注】这道压轴试题秉承了安徽省近几年来的命题风格, 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 建立新情境与已有知识实质性的联系, 综合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新问题, 创新力度大, 对日常教学有较强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五、新定义方程、不等式模型

例7 (江苏省苏州市课改实验区) 司机在驾驶汽车时, 发现紧急情况到踩下刹车需要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之后还会继续行驶一段距离, 我们把司机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停止所行驶的这段距离叫“刹车距离” (如图5) .

已知汽车的刹车距离s (单位:m) 与车速v (单位:m/s) 之间有如下关系:s=tv+kv2.其中t为司机的反应时间 (单位:s) , k为制动系数.某机构为测试司机饮酒后刹车距离的变化, 对某种型号的汽车进行了“醉汉”驾车测试, 已知该型号汽车的制动系数k=0.08, 并测得志愿者在未饮酒时的反应时间t=0.7 s.

(1) 若志愿者未饮酒, 且车速为11m/s, 则该汽车的刹车距离为_________m (精确到0.1 m) .

(2) 当志愿者在喝下一瓶啤酒半小时后, 以17m/s的速度驾车行驶, 测得刹车距离为46m.假如该志愿者当初是以11m/s的车速行驶, 则刹车距离将比未饮酒时增加多少? (精确到0.1m.)

(3) 假如你以后驾驶该型号的汽车以11m/s至17m/s的速度行驶, 且与前方车辆的车距保持在40 m至50 m之间, 若发现前方车辆突然停止, 为防止“追尾”, 则你的反应时间应不超过多少秒? (精确到0.01 s.)

分析:首先要弄明白“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制动系数”等即时性学习的新概念, 克服恐惧心理, 再针对各题的已知和要求,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答.

解答: (1) 17.4 m;

(2) 设志愿者饮酒后的反应时间为t1,

则t1×17+0.08×172=46, 解得t1≈1.35 s.

当v=11m/s时, s=t1×11+0.08×112=24.53.

所以24.53-17.38≈7.2 (m) .

答:刹车距离将比未饮酒时增加7.2m.

(3) 为防止“追尾”, 当车速为17m/s, 刹车距离必须小于40 m, 所以t×17+0.08×172<40, 解得t<0.993 s.

答:反应时间不超过0.99 s.

【评注】本题选材于社会热点问题, 背景鲜活真实, 考查学生阅读已知信息后获取有用数据的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阅读量较大, 但计算并不繁琐, 教学时要训练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

六、新定义抛物线模型

例8 (福建省福州市课改实验区) 对于任意两个二次函数:y1=a1x2+b1x+c1, y2=a2x2+b2x+c2 (a1a2≠0) , 当a1=a2时, 我们称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为全等抛物线.

现有△ABM, A (-1, 0) , B (1, 0) , 记过三点的二次函数抛物线为“C□□□” (“□□□”中填写相应三个点的字母) .

(1) 若已知M (0, 1) , △ABM≌△ABN, 如图6, 请通过计算判断CABM与CABN是否为全等抛物线;

(2) 在图7中, 以A、B、M三点为顶点, 画出平行四边形.

(1) 若已知M (0, n) , 求抛物线CABM的解析式, 并直接写出所有过平行四边形中三个顶点且能与CABM全等的抛物线解析式;

(2) 若已知M (m, n) , 当m、n满足什么条件时, 存在抛物线CABM?根据以上的探究结果, 判断是否存在过平行四边形中三个顶点且能与CABM全等的抛物线.若存在, 请列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抛物线“C□□□”;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图8是备用图)

分析:本题的关键仍然是要正确理解“全等抛物线”的本质含义:二次项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阅读时, 应发现“由特殊到一般, 由简单到复杂”的内在演变规律;解决本题的基本技能是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和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

【评注】函数是贯穿初中数学学习的一条主线, 每年的中考对函数问题的考查所占的比例都居高不下, 可以说是常考常新.新课程背景下, 拓宽了中考对函数问题的命题空间, 给试题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这类问题涉及知识面广、开放度高、灵活性强, 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需要平时结合所学的知识多联想和多类比, 注意知识的活学活用, 这样才能够处理好这类问题.

七、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 阅读能力是学习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略的技能

现在一些课堂上的实情是:教材往往被师生有意无意地作为“练习册”和“字典”, 这在一些评优课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多数学生却在数学阅读中或多或少遇见这样的尴尬: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 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 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 教师要正确认识并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这不仅仅是上面文介绍的中考“新定义型”试题解题的需要, 更是学生升入高一级中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

事实上, 数学阅读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学习数学离不开做题, 但更离不开阅读教材, 数学知识的自主学习是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的.在数学教学中, 应有计划地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例题解法、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课本叙述中通晓知识的来龙去脉、从例题中提炼思想方法、从课外练习中学会解题技巧, 等等.

要注意的是,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精确性, 要提醒学生:日常的浏览、快速阅读等方式是不太适合数学阅读的, 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要读写相结合.因为新教材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 对数学推理的理由常常省略, 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 阅读时, 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 就要用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顺利阅读;数学阅读时, 还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 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 这都应该要求学生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 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2. 在日常教学中, 要时刻注意数学学习中的能力倾向

应弱化对概念的记忆与背诵, 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弱化公式的直接代入与套用, 强化公式的变形与活用;弱化对定理的机械搬用, 强化对定理条件的把握;弱化再现性思维, 强化求异思维与创新思维.复习中, 要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失时机地引入一些新题型,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去用数学、去领悟数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2]洪秀满.制约数学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中学数学.2002/02.

阅读教学与中考阅读试题 篇10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内容也逐年向课外延伸, 截至目前完全取材课外。这至少表明一点:就是避免教师猜题、押题。也就是说, 课堂上灌注再多也无用, 死记硬背更不可取。关键是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 从文体知识角度传授知识, 启迪智慧, 训练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文章,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深化与迁移。学生刚刚进入初四, 面对大量试卷, 很多同学看到阅读题就满脸愁容, 感觉无从下手, 这时应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为学生解析, 适时点拨, 指导。讲清楚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试卷上所占篇幅最大的一个版块。现在的中考阅读有三个阅读材料, 其中一篇应为叙事类, 一篇可以是简单的议论文, 还有一篇是说明文 (可以是科技作品) 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 也可以是小说, 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简单议论文的目标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区分观点与材料,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说明文的目标是:“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要求, 笔者在阅读指导上重点在引导学生能整体感知文章, 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能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想内容;能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事实证明, 这样的引导和点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 树立自信心。现在的学生是一见阅读题就不由自主地回避, 这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还有的是心存侥幸, 觉得自己写了就能得分。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就必须解除学生的精神枷锁———缺乏自信心。树立必胜的信心, 树立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学习观。

在课堂教学中,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积极参与积极分析的心态。在课改的大趋势下, 学生“我参与, 我快乐;我展示, 我精彩;我自信, 我成功”的参与意识有了, 但还是抓不住关键词、语言点。

面对以上情况, 作为语文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对他们的长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潜在的能力, 以坚定其信心, 促其大胆参与, 对学生的发言、提问、解答都要以积极的观点看待, 哪怕是散乱的陈述, 微小的进步, 教师都要给予归纳、肯定, 并及时表扬, 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 指明努力的方向, 及时点拨, 善于引导, 为其坚定信念, 树立信心提供良好的契机。

其次, 要认真阅读, 仔细揣摩。认真阅读, 深入分析, 仔细揣摩, 反复推敲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与必备素质。

阅读的过程究其实质是整体感知—思考检择—排除筛选—组织概括。而有一部分同学不是首先整体感知, 而是先看题, 然后从选文中支离破碎地寻找, 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感, 这样获取的概念难免会断章取义, 顾此失彼, 似是而非。殊不知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既不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又要以认真阅读为前提。

基于上述情况, 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读一遍课文后,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阅读、揣摩、推敲, 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要善于捕捉重要信息, 仔细揣摩。一是要迅速筛选关键词句, 即记叙描写性句子中的主干成分, 说明议论性句子中的枝叶成分, 文段的中心句、总说句。抒情议论句以及揭示文眼, 显示线索的句子等, 它们一般都负载着文章的重要信息。二是要搜寻强调信息, 重点的标志, 这些标志包括:有承上启下, 提纲挈领作用的过渡句段。包含信息要点的小标题, 突出重点的着重号、黑体字、显示内容要点的序数词等。这些词句常常处于很醒目的位置。抓住这些富有标志性的词句, 就能把握文章的要点, 对其他文字可以一略而过, 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得以提高。

此外, 还应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至少应掌握以下三种技巧:精读、略读、快读。在这三项基本功上下工夫, 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才能实现阅读得分率提高的目标。不仅如此, 还要读思结合, 变注重局部为感知整体;变单纯被动的“接受式阅读”为“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变没有记忆的“白读”为注重积累的“诵读”, 从“举一反三”走向“举三反一”, 只有这样, 学生的阅读技能才能有效提高。

如果说中考作文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 那么阅读理解也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 不容忽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 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 加强指导, 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力争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摘要:就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内容而言, 课堂上灌注再多也无用, 死记硬背更不可取。关键是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 从文体知识角度传授知识, 启迪智慧, 训练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文章, 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深化与迁移。

任务型阅读练习 篇11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一个最恰当的单词。注意: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单词。

Panic disorder

A panic attack is a sudden feeling of fear. Usually it does not last long, but it may feel like forever.

Something as uneventful (平凡的) as driving over a bridge or flying in an airplane can cause a panic attack. And it can happen even if the person has driven ﹐ver many bridges or flown many times before.

A fast heartbeat. Sweaty (汗流浃背的) hands. Difficult breathing. A lightheaded feeling. At first a person may have no idea what is wrong. But these can all be signs of what is known as panic disorder (惊恐障碍).

The first appearance usually is between the ages of eighteen and twenty瞗our. In some cases it develops after a sad event, like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or some other difficult situ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says more than 2 million people are affected in any one瞴ear period.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ays panic disorder is twice more likely in women than men. And it can last anywhere from a few months to a lifetime.

Panic attacks can be dangerous—for example, if a person is driving at the time. The Chesapeake Bay Bridge in the state of Maryland is so long and so high ﹐ver the water—it is famous for scaring motorists. There is even a driver assistance program to help people get across.

Some people who suffer a panic attack develop a phobia(恐惧症), a deep fear of ever repeating the activity that brought on the attack.

But experts say panic disorder can be treated. Doctors might suggest anti瞐nxiety or anti瞕epressant medicines. Talking to an adviser could help a person learn to deal with or avoid a panic attack. There are breathing methods, for example, that might help a person calm down.

浅谈任务型阅读 篇12

该题型就是给出一篇阅读材料,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 获取相关信息, 以填写词语或补全句子的方式完成表格或图表, 这种题目中所填的词或词组往往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准确性。任务型阅读这种题型在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侧重考查学生的上下文理解、句子理解和单词掌握的能力, 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很好的题型。

首先, 了解文章大意是做题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掌握了大意, 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特别要注意的是, 所给材料的标题和各个段落的小标题, 也可以从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找出一些总结性的文字,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大意。在浏览材料的同时, 熟悉短文的结构, 了解短文的写作思路, 有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所以文章的结构也是很重要的设题线索, 因为表格项目可能就是根据文章的结构而设计的。根据表格的内容, 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每一段落来划分的, 这是结构最清晰、最为简单的一种, 寻找所缺单词的时候就可以就这一段里寻找, 缩小了范围。第二类是按照段落大意或是图标的形式来划分的, 这样需对材料的内容有所了解, 将整篇文章结构划分开来, 在限定的范围内寻找答案就轻松多了。

接着, 在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后, 需能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其中, 用一些概括性的单词在最大限度上覆盖行 (栏) 内信息, 囊括其主要内容。所用概括词不能太大, 也不能太具体, 要大小适度。注意空格前后的关键词, 到原文中去找出这些词的对应词。根据常考题型, 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填写空格所缺单词。

1.原文原词:与原文完全相同的词或短语。

2.词性变化:根据空格中所需要的词性, 改写原文中的单词。这查考了学生各种词性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常见的词性变化如下:

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化:

e.g.After you’ve completed a task with your team, make an evaluation of the team’s effectiveness———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转化:

e.g.Secondly, there is the intonation in the voice.Greetings are said warmly, with an expression anywhere between bight quickness and easy-going friendliness.

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转化:

e.g.Vitamin C is necessary for strong bones and teeth, and for healthy blood vessels.

3.同义词的互换:

blood vessels.e.g.In addition, giving away something free is the first step in starting an ongoing relationship with your subscribers.

e.g.How fast should you walk?For the best effect, doctors say you should walk fast enough to cause you to breathe hard.

4.与分词的转化:

e.g.But the photographer who works with him/her is still a primary source.

5.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化:

e.g.Government have encouraged waste paper collection and sorting schemes.

6.归纳和总结:

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比较难, 文中没有直接提及, 需从几句话中或者从段落中归纳出答案。将常用的词作了以下归纳:

表示标题、主题 (主旨) :title/topic/theme

表示介绍、引言:introduction

表示原因、理由:causes (of) /reasons (for)

表示目的、目的:purposes/aims/goals/targets

表示作用、影响:effects/impacts/influence

表示问题、关注:problems/concerns

表示情节、内容:plot/content/information

表示建议、意见:advice/suggestions/tips

表示看法、态度:opinions/views/ideas/attitudes (towards)

表示措施、方法:measures/solutions (to) /ways (of doing/to do) /methods (of) /approaches (to)

表示种类、类型:kinds/sorts/types

表示特征、特色:features/characteristics

表示优势、劣势:advantages/disadvantages

表示相同、不同:similarities/differences

表示积极、消极:positive/negative

表示总结、归纳:summary/conclusion

表示责任、义务:duty/responsibility

在掌握了以上做题方法后,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会影响正确率。在全部填完后, 把文章再看一遍, 检查所填之词是否符合文章内容, 答题是否符合规范, 拼写是否正确及大小写等。

任务型阅读吸收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 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阅读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比如说, 阅读后给出标题;阅读后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话题匹配等。教师应重视阅读策略的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扎实的语法功底无疑对于处理任务型阅读新题型具有很大的帮助。

摘要:任务型阅读是2008年高考英语学科一大变化, 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 获取相关信息, 以填写词语或补全句子的方式完成表格或图表。面对这种新题型, 学生如何取得高分呢?首先, 掌握文章大意, 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再通过词性变化、同义词的互换、与分词的转化、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化、归纳和总结等解题方法, 并注意拼写、大小写、单复数等。教师可以根据任务型阅读的特点, 通过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上一篇:制约关系下一篇:术后麻醉恢复期